二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10认识工具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10认识工具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10认识工具教案苏教版

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

10.认识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

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羊角锤、尖嘴钳等。

3.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教学重点:认识工具箱的常见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难点: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

教学准备:工具箱、小铁钉、铅笔、木板、铁丝。

预习要求:观察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工具,这些工具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首儿歌。出示本单元开头的一首儿歌:

工具箱,家里放,小朋友,喜欢上。

钉钉子,夹铁丝,锯木头,拧螺丝。

赤手空拳干不成,全靠工具来帮忙。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体会工具在手工的作用。

3.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些工具。

4.板书课题: 10.认识工具

二、认识常见工具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工具,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呢?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工具的名称及其作用。

2.教师指导并相机出示课本32页的插图:同学们,这些工具你们认识吗?他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分别说一说工具箱中的工具:老虎钳、羊角锤、扳手、螺丝刀、钢卷尺等等工具的名称及其作用。

三、学会使用常用工具

1.教师引导:同学们,每一种工具都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使

用不同的工具来完成下面的任务。

2.教师出示课本33页的三幅插图,学生了解本课要求完成的实践任务。

任务一:在木块上量出10厘米的长度,做上记号.

任务二: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拔出来。

任务三:夹断铁丝,连接铁丝。

3.教师引导:同学们,完成这三个任务,我们都需要使用工具。那么这三个任务我们分别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小组交流,说一说这三个任务分别要使用哪些工具?为什么?任务一:钢尺、铅笔。任务二:羊角锤。任务三:老虎钳子。

4.教师引导:既然我们已经为三个任务找到了合适的工具,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完成这些任务吧。第一个任务比较简单,请大家先完成第一个任务。

学生动手完成第一个任务,在木块上量出10 厘米的长度,做上记号。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展示各小组完成的任务。

5.第二个任务。

教师引导:同学们,第二个任务是要求我们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拔出来。在这个任务中我们要使用的工具是羊角锤。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

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个任务,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学生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完成第二个任务的感受,进一步体会羊角锤在钉钉子和拔钉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6.完成第三个任务。

教师同样引导学生要注意安全以及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展示各小组夹断铁丝之后连接起来的铁丝,看看哪个小组铁丝连接的最好。

7.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亲自动手使用工具完成了三个任务,在这三个任务中,我们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工具的重要性。

四、了解锤子发展的历史和作用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在刚刚完成的任务中使用了羊角锤。其实羊角锤仅仅是各种锤子中的一种,锤子在我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锤子的发展历史。

2.教师向学生提供一组古代和现代的锤子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制作材料、工艺等做出判断,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

3.实际体验:学生用石头砸核桃,再试试用藤条或者绳子把石头绑在木棍上制成石锤砸一砸,体会工具带来的便利。

五、思考不同场景下使用锤子的原因

1.教师展示不同情境下使用的锤子,学生说一说:这些锤子哪个部位不同?有什么不同?可以现场展示不同材质的锤子,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2.引导学生进一步说一说:还知道哪些锤子?这些锤子分别用在哪里?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勤思考、勤动脑,科学使用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