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及解析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及解析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及解析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的点,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 =30°,则sin ∠E 的值为( )

A .

12

B .

2 C .

3 D .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连接OC ,由CE 是⊙O 切线,可证得OC ⊥CE ,又由圆周角定理,求得∠BOC 的度数,继而求得∠E 的度数,然后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得答案. 【详解】 如图,连接OC ,

∵CE 是⊙O 的切线, ∴∠OCE=90°, ∵OA=OC , ∴∠OCA=∠A=30°, ∴∠COE=∠A+∠OCA=60°, ∴∠E=180°-90°-60°=30°, ∴sinE=sin30°=12

. 故选A.

2.如图,在ABC ?中,AB AC =,MN 是边BC 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 不与点B 重合,点N 不与点C 重合),且1

2

MN BC =

,MD BC ⊥交AB 于点D ,NE BC ⊥交AC 于点E ,在MN 从左至右的运动过程中,设BM x =,BMD ?的面积减去CNE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a =1

2BC ,∠B =∠C =α,求出CN 、DM 、EN 的长度,利用y =S △BMD ?S △CNE ,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a =

1

2

BC ,∠B =∠C =α,则MN =a , ∴CN =BC?MN?BM =2a?a?x =a?x ,DM =BM·tanB =x·tanα,EN =CN?tanC =(a?x )·tanα, ∴y =S △BMD ?S △CNE =

1

2

(BM·DM?CN·EN )=()()2

21tan tan 22

2x a x a tan x a ααα????-?=?

?

--,

2

a tan α

?为常数, ∴上述函数图象为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

3.如图,△ABC内接于半径为5的⊙O,圆心O到弦BC的距离等于3,则∠A的正切值等于()

A.3

5

B.

4

5

C.

3

4

D.

4

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如答图,过点O作OD⊥BC,垂足为D,连接OB,OC,∵OB=5,OD=3,∴根据勾股定理得BD=4.

∵∠A=1

2

∠BOC,∴∠A=∠BOD.

∴tanA=tan∠BOD=

4

3 BD

OD

.

故选D.

考点:1.垂径定理;2.圆周角定理;3.勾股定理;4.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4.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某天桥,市政府在10m高的天桥一侧修建了40m长的斜道(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借助科学计算器求这条斜道倾斜角的度数,具体按键顺序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利用正弦的定义得到sinA=0.25,然后利用计算器求锐角∠A.【详解】

解:因为AC=40,BC=10,sin∠A=BC AC

所以sin∠A=0.25.

所以用科学计算器求这条斜道倾斜角的度数时,按键顺序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计算器-三角函数:正确使用计算器,一般情况下,三角函数值直接可以求出,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需要用第二功能键.

5.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MN的高度,在平地上A处测得建筑物顶端M的仰角为30°,向N点方向前进16m到达B处,在B处测得建筑物顶端M的仰角为45°,则建筑物MN的高度等于( )

A.31)m B.31)m

C.31)m D.31)m

【答案】A

【解析】

设MN=xm,

在Rt△BMN中,∵∠MBN=45°,

∴BN=MN=x,

在Rt△AMN中,tan∠MAN=MN AN

∴tan30°=

16x

x

+

=3√3,

解得:3,

则建筑物MN的高度等于3 +1)m;

故选A.

点睛:本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考查了仰角和俯角的问题,要明确哪个角是仰角,哪个角是俯角,知道仰角是向上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是向下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并与三角函数相结合求边的长.

6.如图,点O 为△ABC 边 AC 的中点,连接BO 并延长到点D,连接AD 、CD ,若BD=12,AC=8,∠AOD =12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A .23

B .22

C .10

D .243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过点A 、C 作B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通过题意可求出AM 、CN 的长度,可计算三角形ABD 和三角形CBD 的面积,相加即为四边形ABCD 的面积. 【详解】

解:分别过点A 、C 作B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

∵点O 为△ABC 边 AC 的中点,AC=8, ∴AO=CO=4, ∵∠AOD =120°,

∴∠AOB=60°,∠COD=60°, ∴3

4AM AM sin AOB AO =

==

∠ 3

4CN CN sin COD CO =

==

∠, ∴AM=23CN=3 ∴1223

12322

ABD BD AM S ?=

==g △ 122312322

BD CN S ?=

==g △BCD , ∴=123123243ABD BCD ABCD S S S +==△△四边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内容,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ABC 的外接圆是⊙O ,半径AO=5,sinB=

2

5

,则线段AC 的长为( )

A .1

B .2

C .4

D .5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连接CO 并延长交⊙O 于点D ,连接AD ,由CD 是⊙O 的直径,可得∠CAD=90°,又由⊙O 的半径是5,sinB=2

5

,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连接CO 并延长交⊙O 于点D ,连接AD ,

由CD 是⊙O 的直径,可得∠CAD=90°, ∵∠B 和∠D 所对的弧都为弧AC , ∴∠B=∠D ,即sinB=sinD=25

, ∵半径AO=5, ∴CD=10, ∴2

sin 105

AC AC D CD ===, ∴AC=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以及三角函数的内容,注意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所示,Rt AOB ?中,90AOB ∠=?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

0y x x

=>与()5

0y x x

=-

<的图象器上,则tan BAO ∠的值为( )

A 5

B 5

C 25

D 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于是得到∠BDO=∠ACO=90°,根据反比例函数的

性质得到S △BDO =52

,S △AOC =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5OB

OA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

则∠BDO=∠ACO=90°,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

0y x x =>与()50y x x

=-<的图象上, ∴S △BDO =

52

,S △AOC =1

2,

∵∠AOB=90°,

∴∠BOD+∠DBO=∠BOD+∠AOC=90°, ∴∠DBO=∠AOC , ∴△BDO ∽△OCA ,

∴2

51

522

BOD OAC S OB S OA ??==÷= ???△△, ∴

5OB

OA

= ∴tan ∠BAO=5OB

OA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解题时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

9.如图,O e 是ABC V 的外接圆,AD 是O e 的直径,若O e 的半径是4,

1

sin 4

B =

,则线段AC 的长是( ).

A .2

B .4

C .

32

D .6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结CD 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CD =90?,∠D =∠B ,则sinD =sinB =1

4

,然后在Rt △ACD 中利用∠D 的正弦可计算出AC 的长. 【详解】 连结CD ,如图, ∵AD 是⊙O 的直径, ∴∠ACD =90?, ∵∠D =∠B , ∴sinD =sinB =

14

, 在Rt △ACD 中,∵sinD =AC AD =1

4

, ∴AC =

14AD =1

4×8=2.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也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

10.“奔跑吧,兄弟!”节目组,预设计一个新的游戏:“奔跑”路线需经A、B、C、D四地.如图,其中A、B、C三地在同一直线上,D地在A地北偏东30°方向、在C地北偏西45°方向.C地在A地北偏东75°方向.且BD=BC=30m.从A地到D地的距离是()

A.3B.5C.2m D.6m

【答案】D

【解析】

分析:过点D作DH垂直于AC,垂足为H,求出∠DAC的度数,判断出△BCD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B的长,从而得到AB+BC+CD的长.

详解:过点D作DH垂直于AC,垂足为H,由题意可知∠DAC=75°﹣30°=45°.∵△BCD是

等边三角形,∴∠DBC=60°,BD=BC=CD=30m,∴DH=

3

2

3,∴

AD26m.故从A地到D地的距离是6m.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结合航海中的实际问题,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11.如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堤高BC=10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A.15m B.C.20m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Rt△ABC中,BC=10m,tanA=,

∴AC===m.

∴AB=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正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2.如图,在Rt△ABC中,∠ABC=90°,AB=23,BC=2,以AB的中点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作半圆交AC于点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53

42

π

-B.

53

42

π

+C

.23π

-D.43

2

π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OD,过点O作OH⊥AC,垂足为 H,则有AD=2AH,∠AHO=90°,在Rt△ABC中,利用∠A的正切值求出∠A=30°,继而可求得OH、AH长,根据圆周角定理可求得∠BOC =60°,然后根据S阴影=S△ABC-S△AOD-S扇形BOD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连接OD,过点O作OH⊥AC,垂足为 H,

则有AD=2AH,∠AHO=90°,

在Rt△ABC中,∠ABC=90°,AB=23,BC=2,tan∠A=

3

3

23

BC

AB

==,

∴∠A=30°,

∴OH=

1

2

OA=

3

,AH=AO?cos∠A=

33

3

2

?=,∠BOC=2∠A=60°,

∴AD=2AH=3,

∴S阴影=S△ABC-S△AOD-S扇形BOD=

()2

603

113

2323

22360

π?

??-??-=

53

2

π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扇形面积,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3.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侧面积为60πcm2,设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θ,则sinθ的值为()

A.

3

13

B.

5

13

C.

5

12

D.

12

13

【解析】 【分析】

先求出圆锥底面周长可得到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弧长,再利用扇形面积公式12

S lr =可求出母线的长,最后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圆锥底面周长为2510ππ?=, 且圆锥的侧面积为60π, ∴圆锥的母线长为2601210π

π

?=, ∴sin θ=512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锥和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利用所学知识求出圆锥母线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在ABC V 中,//,,30DE BC AF BC ADE ⊥∠=?,2,33,DE BC BF ==则DF 的长为()

A .4

B .23

C .3

3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证明点D 是AB 的中点,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得AB ,最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性质求出DF . 【详解】 解:∵//DE BC , ∴ADE ~ABC V V , ∵2DE BC =, ∴点D 是AB 的中点,

∵,30AF BC ADE ⊥∠=?,33BF =

∴AB 6cos30BF

=

=?

∴DF=3, 故选:D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性质,熟练掌握性质的运用是解题关键.

15.已知在 Rt ABC 中, ∠C = 90°,AC = 8, BC = 15 ,那么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8sin 17

A =

B .cosA=

815

C .tan A =

817

D .cot A=

8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作答.

【详解】

由勾股定理知,AB=17;A.15sin 17BC A AB == ,所以A 错误;B.8

cos 17

AC A AB ==,所以,B 错误;C.15tan 8BC A AC ==,所以,C 错误;D.cot AC A BC ==8

15

,所以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本题解题关键.

1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F 分别在AB 、BC 上,且AE=BF=1,CE 、DF 交于点O ,下列结论:①∠DOC=90°,②OC=OE ,③CE=DF ,④tan ∠OCD=

4

3

,⑤S △DOC =S 四边形EOFB

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AE =BF =1,利用SAS 易证得△EBC ≌△FCD ,然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易证得①∠DOC =90°正确,③CE =D F 正确;②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正方形的性质,可得②错误;易证得∠OCD =∠DFC ,即可求得④正确;由①易证得

详解:∵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BC=CD=4,∠B=∠DCF=90°.∵AE=BF=1,∴BE=CF=4﹣1=3.

在△EBC和△FCD中,

BC CD

B DCF

BE CF

=

?

?

∠=∠

?

?=

?

∴△EBC≌△FCD(SAS),∴∠CFD=∠BEC,CE=DF,故③正确,

∴∠BCE+∠BEC=∠BCE+∠CFD=90°,∴∠DOC=90°;故①正确;

连接DE,如图所示,若OC=OE.

∵DF⊥EC,∴CD=DE.

∵CD=AD<DE(矛盾),故②错误;

∵∠OCD+∠CDF=90°,∠CDF+∠DFC=90°,∴∠OCD=∠DFC,∴tan∠OCD=tan∠

DFC

= DC FC

=

4

3

,故④正确;

∵△EBC≌△FCD,∴S△EBC=S△FCD,∴S△EBC﹣S△FOC=S△FCD﹣S△FOC,即S△ODC=S四边形BEOF.故⑤正确;

故正确的有:①③④⑤.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应用.

17.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E点,若AD=CD= 23.则?BC的长为()

A.

3

π

B.

2

3

π

C

D

23π

【答案】B

【分析】

根据垂径定理得到3CE DE ==,??BC

BD = ,∠A=30°,再利用三角函数求出OD=2,即可利用弧长公式计算解答. 【详解】 如图:连接OD ,

∵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E 点,AD =CD = 23, ∴3CE DE ==,??BC

BD = ,∠A=30°, ∴∠DOE=60°, ∴OD=

2sin 60

DE

=o

, ∴?BC

的长=?BD 的长=6022

1803

ππ?=,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垂径定理,三角函数,弧长公式,圆周角定理,是一道圆的综合题.

18.如图,在Rt △ABC 内有边长分别为a ,b ,c 的三个正方形.则a 、b 、c 满足的关系式是( )

A .b=a+c

B .b=ac

C .b 2=a 2+c 2

D .b=2a=2c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边长为a 和b 两正方形上方的两直角三角形中由正切可得

a b c

b a

c -=-,化简得b =a +c ,故选A.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9.在Rt △ABC 中,∠C=90°,AC=3,BC=4,那么cosA 的值是( ) A .

45

B .

35

C .

43

D .

3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 的长,根据锐角的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可得答案. 【详解】

解:在Rt △ABC 中,∠C=90°,AC=3,BC=4, 由勾股定理,得AB=

22AC BC +=5

cosA=

AC AB =3

5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

20.如图,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BEC 的斜边放在矩形ABCD 的BC 边上,恰好完全重合,边BE ,CE 分别交AD 于点F ,G ,已知8BC =,::4:3:1AF FG GD =,则

CD 的长为()

A .1

B 2

C 3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ABCD 是矩形,得到AD=BC=8,且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根据

::4:3:1AF FG GD =,可以求出DG 的长度,再根据余角的性质算出∠DCE 的大小,根据三角函数即可算出DC 的长度. 【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D=BC=8,∠DCB=90?, 又∵::4:3:1AF FG GD =

11

1 4318

GD AD AD

===

++

,

∵∠ECB=60°,

∴∠DCE=906030

?-?=?,

又∵

1 tan30

GD

CD CD

?===,

∴CD=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特殊直角三角形、余角的性质,运用线段的比例长算出其中各段的长度是解本题的关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也是重要知识点,应掌握.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点O 为△ABC 边 AC 的中点,连接BO 并延长到点D,连接AD 、CD ,若BD=12,AC=8,∠AOD =12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A .23 B .22 C .10 D .243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过点A 、C 作B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通过题意可求出AM 、CN 的长度,可计算三角形ABD 和三角形CBD 的面积,相加即为四边形ABCD 的面积. 【详解】 解:分别过点A 、C 作B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 ∵点O 为△ABC 边 AC 的中点,AC=8, ∴AO=CO=4, ∵∠AOD =120°, ∴∠AOB=60°,∠COD=60°, ∴342 AM AM sin AOB AO ===∠, 342 CN CN sin COD CO ===∠, ∴AM=23CN=3 ∴12231232ABD BD AM S ?===g △ 12231232BD CN S ?===g △BCD , ∴=123123243ABD BCD ABCD S S S +==△△四边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内容,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为了加快开凿隧道的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两端同时施工.在AC 上找一点B ,取145ABD ∠=o ,500BD m =,55D ∠=o ,要使A ,C ,E 成一直线,那么开挖点E 离点D 的距离是( ) A .500sin55m o B .500cos55m o C .500tan55m o D .500cos55m 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利用∠D 的余弦函数表示即可. 【详解】 在Rt △BDE 中,cosD= DE BD , ∴DE=BD ?cosD=500cos55°.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记忆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如图,在ABC ?中,4AC =,60ABC ∠=?,45C ∠=?,AD BC ⊥,垂足为D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则AE 的长为( ) A .22 B .223 C .23 D .32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Rt △ADC 中,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D 的长度,在Rt △ADB 中,由AD 的长度及∠ABD 的度数可求出BD 的长度,在Rt △EBD 中,由BD 的长度及∠EBD 的度数可求出DE 的长度,再利用AE=AD?D E 即可求出AE 的长度. 【详解】 ∵AD ⊥BC ∴∠ADC=∠ADB=90?

中考数学专题题库∶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CD , ∠ACB =90°, AB=10cm , BC=8cm , OD 垂直平分 A C .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cm/s ;同时,点 Q 从点 D 出发,沿 D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cm/s ;当一个点停止运动,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过点 P 作 PE ⊥AB ,交 BC 于点 E ,过点 Q 作 QF ∥AC ,分别交 AD , OD 于点 F , G .连接 OP ,EG .设运动时间为 t ( s )(0<t <5) ,解答下列问题: (1)当 t 为何值时,点 E 在 BAC 的平分线上? (2)设四边形 PEGO 的面积为 S(cm 2) ,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四边形 PEGO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连接 OE , OQ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 OE ⊥OQ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4s t =;(2)PEGO S 四边形2 31568 8 t t =-+ + ,(05)t <<;(3)5 2t =时, PEGO S 四边形取得最大值;(4)16 5 t = 时,OE OQ ⊥. 【解析】 【分析】 (1)当点E 在∠BAC 的平分线上时,因为EP ⊥AB ,EC ⊥AC ,可得PE=EC ,由此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S 四边形OPEG =S △OEG +S △OPE =S △OEG +(S △OPC +S △PCE -S △OEC )构建函数关系式即可. (3)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4)证明∠EOC=∠QOG ,可得tan ∠EOC=tan ∠QOG ,推出EC GQ OC OG =,由此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在Rt △ABC 中,∵∠ACB=90°,AB=10cm ,BC=8cm , ∴22108-=6(cm ), ∵OD 垂直平分线段AC , ∴OC=OA=3(cm ),∠DOC=90°, ∵CD ∥AB ,

省优秀课一等奖: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正切概念;能较正确地用siaA 、cosA 、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功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二.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美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正弦,余弦,正切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aA 、cosA 、tanA 表示正弦,余弦,正切 教学程序: 一.探究活动 1.课本引入问题,再结合特殊角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探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归纳三角函数定义。 siaA= 斜边的对边A ∠,cosA=斜边的邻边A ∠,tanA=的邻边 的对边 A A ∠∠ 3例1.求如图所示的Rt ⊿ABC 中的siaA,cosA,tanA 的值。 4.学生练习P21练习1,2,3 二.探究活动二 1.让学生画30°45°60°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a 30°cos45° tan60°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a 30°+cos30°(2)2sia 45°-21cos30°(3)0 4530cos sia +ta60°-tan30° 三.拓展提高P82例4.(略) 1. 如图在⊿ABC 中,∠A=30°,tanB=2 3 ,AC=23,求AB 四.小结 五.作业课本p85-86 2,3,6,7,8,10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一)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sinA=c a cosA=c b tanA=b a (2)三边之间关系 a 2 + b 2 = c 2 (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 (二) 探究活动 1.我们已掌握Rt △ABC 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评析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及解析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的点,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 =30°,则sin ∠E 的值为( ) A . 12 B . 2 C . 3 D .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连接OC ,由CE 是⊙O 切线,可证得OC ⊥CE ,又由圆周角定理,求得∠BOC 的度数,继而求得∠E 的度数,然后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得答案. 【详解】 如图,连接OC , ∵CE 是⊙O 的切线, ∴∠OCE=90°, ∵OA=OC , ∴∠OCA=∠A=30°, ∴∠COE=∠A+∠OCA=60°, ∴∠E=180°-90°-60°=30°, ∴sinE=sin30°=12 . 故选A. 2.如图,在ABC ?中,AB AC =,MN 是边BC 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 不与点B 重合,点N 不与点C 重合),且1 2 MN BC = ,MD BC ⊥交AB 于点D ,NE BC ⊥交AC 于点E ,在MN 从左至右的运动过程中,设BM x =,BMD ?的面积减去CNE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a =1 2BC ,∠B =∠C =α,求出CN 、DM 、EN 的长度,利用y =S △BMD ?S △CNE ,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a = 1 2 BC ,∠B =∠C =α,则MN =a , ∴CN =BC?MN?BM =2a?a?x =a?x ,DM =BM·tanB =x·tanα,EN =CN?tanC =(a?x )·tanα, ∴y =S △BMD ?S △CNE = 1 2 (BM·DM?CN·EN )=()()2 21tan tan 22 2x a x a tan x a ααα????-?=? ? --, ∵ 2 a tan α ?为常数, ∴上述函数图象为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

培优锐角三角函数辅导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图1是一种折叠式晾衣架.晾衣时,该晾衣架左右晾衣臂张开后示意图如图2所示,两支脚OC=OD=10分米,展开角∠COD=60°,晾衣臂OA=OB=10分米,晾衣臂支架HG =FE=6分米,且HO=FO=4分米.当∠AOC=90°时,点A离地面的距离AM为_______分米;当OB从水平状态旋转到OB′(在CO延长线上)时,点E绕点F随之旋转至OB′上的点E′处,则B′E′﹣BE为_________分米. 【答案】553 【解析】 【分析】 如图,作OP⊥CD于P,OQ⊥AM于Q,FK⊥OB于K,FJ⊥OC于J.解直角三角形求出MQ,AQ即可求出AM,再分别求出BE,B′E′即可. 【详解】 解:如图,作OP⊥CD于P,OQ⊥AM于Q,FK⊥OB于K,FJ⊥OC于J. ∵AM⊥CD, ∴∠QMP=∠MPO=∠OQM=90°, ∴四边形OQMP是矩形, ∴QM=OP, ∵OC=OD=10,∠COD=60°, ∴△COD是等边三角形, ∵OP⊥CD, ∠COD=30°, ∴∠COP=1 2 ∴QM=OP=OC?cos30°=3 ∵∠AOC=∠QOP=90°, ∴∠AOQ=∠COP=30°, ∴AQ=1 OA=5(分米), 2 ∴AM=AQ+MQ=5+3 ∵OB∥CD, ∴∠BOD=∠ODC=60°

在Rt△OFK中,KO=OF?cos60°=2(分米),FK=OF?sin60°=23(分米), 在Rt△PKE中,EK=22 -=26(分米), EF FK ∴BE=10?2?26=(8?26)(分米), 在Rt△OFJ中,OJ=OF?cos60°=2(分米),FJ=23(分米), 在Rt△FJE′中,E′J=22 -(2)=26, 63 ∴B′E′=10?(26?2)=12?26, ∴B′E′?BE=4. 故答案为:5+53,4.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在△ABC中,AB=BC,点O是AC的中点,点P是AC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O,C重合).过点A,点C作直线BP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和点F,连接OE,OF.(1)如图1,请直接写出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ABC=90°时,请判断线段OE与O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CF﹣AE|=2,EF=23,当△POF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线段OP的长. 【答案】(1)OF =OE;(2)OF⊥EK,OF=OE,理由见解析;(3)OP62 23 . 【解析】 【分析】(1)如图1中,延长EO交CF于K,证明△AOE≌△COK,从而可得OE=OK,再

(完整)初中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 中考主要考查点: 1.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 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3.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 ? 知识点1. 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 中,∠C=90° (1)边的关系: (2)角的关系: (3)边与角的关系: sinA = cosA= tanA= cotA= sinA =cosB = a c , cosA =sinB = b c ,tanA ==a b , tanB =b a , cotA=b a ? 知识点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列表如下: α sinα cosα tanα 30° 1 2 33 45° 22 22 1 60° 1 2 斜边 的对边 A ∠斜边 的邻边A ∠邻边的对边A ∠ 对边的邻边A ∠2 3 233

? 知识点3. 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已知∠A 为锐角,sinA 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增大 ,tanA 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增大 , cosA 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减小 。 例1. 已知∠A 为锐角,且cosA≤ 2 1 ,那么( ) (A ) 0°<A≤60°(B )60°≤A <90°(C )0°<A≤30°(D )30°≤A <90° ? 知识点4. 同角三角函数与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1cos sin 22=+A A A A A cos sin tan = 1cot tan =?A A 2. 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90=+B A B A B A sin cos cos sin == ?=47cos 43sin ο 1tan tan =?B A ? 知识点5. 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因此,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是 正确选择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式,使两个已知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是边). 重要类型: 1.已知一边一角求其它。 2.已知两边求其它。 例2. 在中,∠C=90°,,∠A -∠B=30°,试求的值。 A C B

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

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 班级:____姓名:____学号:___得分:___ 一、选择题:(3分×10) 1.在Rt △ABC 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3倍,那么锐角A 的各个三角函数值 ( ) A .都缩小 3 1 B .都不变 C .都扩大3倍 D .无法确定 2.已知Rt △ABC 中,∠C=90°,tanA=4 3 ,BC=8,则AC 等于 ( ) A .6 B .32 3 C .10 D .12 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直线AB .CD 相交所成的锐角为α,则sinα的值是( ) A. 34 B. 43 C. 35 D. 45 & 4.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与⊙O 相切于点A,OB 与⊙O 交于点C,CD ⊥OA,垂足为D, 则cos ∠AOB 的值等于 ( ) 5.如图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A 为对称中心,若∠C=90°, ∠B=30°,BC=1,则BB ’的长为( ) A .4 B .33 C .332 D .3 34 :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两条宽度都是1的纸条交叉叠在一起,且它们的夹角为 ,则它们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O D C A B C 。 D

F E D C B A ( ) A. αsin 1 B.α cos 1 C.αsin 7.如图,AC 是电杆AB 的一根拉线,测得BC=6米,∠ACB=52°,则拉线AC 的长为 ( ) A. ?526sin 米 B. ?526tan 米 C. 6·cos52°米 D. ? 526 cos 米 [ 8.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 B 重合,折痕为DE ,则tan CBE ∠的值是 ( ) A .247 B 7 C . 724 D .13 第7题图 第8题图 - 二、填空题:(3分×8) 9. 在Rt △ABC 中,∠ACB=900,sinB=2 7 则cosB= . 10.若321θ=,则θ= , 11.在△ABC 中,若23 |tan 1|( cos )0A B -+=,则∠C 的度数为 . 12.如图,△ABC 中,AB=AC=5,BC =8,则tanB= . 13.用不等号“>”或“<”连接:sin50°________cos50°。 14.在坡度为1:2的斜坡上,某人前进了100米,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升高了 米. 15.如图,王英同学从A 地沿北偏西60o方向走100m 到B 地,再从B 地向正南方向走200m 到C 地,此时王英同学离A 地_________. — 16.如图,菱形ABCD 中,点E 、F 在对角线BD 上,BE=DF=1 4BD ,若四边形AECF 为正方形,则tan ∠ABE=_________. A B C ┐ A C 6 | C E A B D

锐角三角函数难点解析

锐角三角函数难点解析 本章“锐角三角函数”属于三角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中学数学把三角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放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章的内容,就是本章“锐角三角函数”。在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学习三角函数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准备。 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本章重点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难点在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sinA、cosA、tanA

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至于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本章内容与已学“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联系紧密,并为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

锐角三角函数专题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锐角三角函数专题 共100分 命题人:王震宇 张洪林 一、选择题(30分) 1、如果∠A 是锐角,且A cos A sin =,那么∠A=_______。 A. 30° B. 45° C. 60° D. 90° 2. CD 是Rt △ABC 斜边上的高,AC=4,BC=3,则cos ∠BCD=________。 A. 5 3 B. 4 3 C. 3 4 D. 5 4 3、如果130sin sin 22=?+α,那么锐角α的度数是________。 A. 15° B. 30° C. 45° D. 60° 4、已知Rt △ABC 中,∠C=90°,AC=2,BC=3,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32B sin = B. 32B cos = C. 3 2 B tan = 5、在Rt △AB C 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 的正切值( ) A. 没有变化 B. 扩大2倍 C.缩小2倍 D. 不能确定 6、 在△ABC 中,∠C =90°,AC =BC ,则sin A 的值等于( ) A. 2 1 B. 22 C. 2 3 D. 1 7、已知α为锐角,下列结论 ①1cos sin =+αα ②如果?>45α,那么ααcos sin > ③如果2 1 cos > α,那么?<60α ④ααsin 1)1(sin 2-=- 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ABC 中,∠C =90°,53 sin = A ,则BC ∶AC 等于( ) A. 3∶4 B. 4∶3 C. 3∶5 D. 4∶5: 9、 如果α是锐角,且5 4 sin = α,那么)90cos(α-?=( ) A. 54 B. 43 C. 53 D. 5 1. 10、如右图,CD 是平面镜,光线从A 点出发经过CD 上点E 反射后照射到B 点,若入射角为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AC ⊥CD ,BD ⊥CD ,垂足分别为C 、D ,且AC =3,BD =6,CD =11,则tan α的值为( )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大全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大全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 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 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 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 正割(sec)等于斜边比邻边;secA=c/b 余割(csc)等于斜边比对边。cscA=c/a 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sin(90°-α)=cosα,cos(90°-α)=sinα, tan(90°-α)=cotα,cot(90°-α)=tan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特殊的三角函数值 0°30°45°60°90° 01/2√2/2√3/21←sinA 1√3/2√2/21/20←cosA 0√3/31√3None←tanA None√31√3/30←cotA 诱导公式 sin(-α)=-sinαcos(-α)=cosα tan(-α)=-tanαcot(-α)=-cotα

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

锐角三角函数章节练习

锐角三角函数检测1 1、 如图(1),在Rt △ABC 中,∠C=90°,求sinA=_____ sinB=______. 2、 如图(2),在Rt △ABC 中,∠C=90°,求sinA=_____ sinB=_____ 3. 在△ABC 中,∠C=90°,BC=2,sinA=2 3,则边AC 的长是( ) A .13 B .3 C .4 3 D . 5 4.如图,已知点P 的坐标是(a ,b ),则sin α等于( ) A .a b B .b a C 22 22D a b a b ++5在Rt △ABC 中,∠C=900 ,sinA=5 3,求sinB 的值. 6如图,Rt △ABC 中,∠C=900 ,CD ⊥AB 于D 点,AC=3,BC=4,求sinA 、sin ∠BCD 的值. 7在Rt △ABC 中,∠C=900 ,AC=5cm,BC=3cm,则sinA=______,sinB=________. 8在Rt △ABC 中,∠C=900 ,如果各边的长度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 的正弦值( ) A 、扩大两倍 B 、缩小两倍 C 、没有变化 D 、不能确定 9在Rt △ABC 中,∠C=900 ,AB=15,sinA=3 1 ,则AC=_______,S △ABC =_______. 10在Rt △ABC 中,∠C=900,∠A=300 ,BD 平分∠ABC 交AC 边于D 点, 则sin ∠ABD 的值为___ B A A B C D O A B D · ∠A的邻边b ∠A的对边a 斜边c C B A 图2 图1 13 4 C A C B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附答案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难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的点,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若∠A=30°,则sin∠E的值为() A.1 2 B. 2 C. 3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连接OC,由CE是⊙O切线,可证得OC⊥CE,又由圆周角定理,求得∠BOC的度数,继而求得∠E的度数,然后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得答案. 【详解】 如图,连接OC, ∵CE是⊙O的切线, ∴∠OCE=90°, ∵OA=OC, ∴∠OCA=∠A=30°, ∴∠COE=∠A+∠OCA=60°, ∴∠E=180°-90°-60°=30°, ∴sinE=sin30°=1 2 . 故选A. 2.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俯视图是圆,根据图中所示数据,可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为()

A.πB.2πC.3πD.(31)π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圆锥,其轴截面是一个高为3的正三角形.可计算边长为2,据此即可得出表面积. 【详解】 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圆锥,其轴截面是一个高为3的正三角形. ∴正三角形的边长 3 2 sin60 == ? . ∴圆锥的底面圆半径是1,母线长是2,∴底面周长为2π ∴侧面积为1 222 2 ππ ??=,∵底面积为2r ππ =, ∴全面积是3π.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正确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与原来的扇形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圆锥的母线长是扇形的半径,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是扇形的弧长. 3.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C=90°,D为BC的中点,将△ABC折叠,使点A与点D 重合,EF为折痕,则sin∠BED的值是() A 5 B. 3 5 C. 2 2 D. 2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到DEF AEF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

锐角三角函数专题训练

锐角三角函数与特殊角专题训练 【基础知识精讲】 一、 正弦与余弦: 1、 在ABC ?中,C ∠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A sin , 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A cos . 斜边的邻边斜边的对边A A A A ∠=?∠=cos sin . 若把A ∠的对边BC 记作a ,邻边AC 记作b ,斜边AB 记作c , 则c a A =sin ,c b A =cos 。 2、当A ∠为锐角时, 1sin 0<

)90sin(cos ),90cos(sin A A A A -?=-?=. 七、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即 ()A A -=ο90cot tan , ()A A -=ο90tan cot . 八、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⑴、平方关系:1cos sin 22=+A A ⑵商的关系A A A cos sin tan = A A A sin cos cot = ⑶倒数关系tana ·cota=1 【典型例题】 【1】 已知a 为锐角①若sina=3/5,求cosa 、tana 的值。②若tana=3/4,求 sina 、cosa 的值。③若tana=2,求(3sina+cosa )/(4cosa-5sina ) 【2】 在△ABC 中,角A, 角B,角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b :c=9:40:41, 求tanA,1/tanA 的值. 【3】 求下列各式的锐角。 ①2sina=1,②,2tana ·cosa=根号3,③ tan 2 a+(1+根号3)tana+根号3=0 【4】 在△ABC 中AB=15,BC=14,S △ABC=84.求tanc ,sina 的值。 【5】 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2,腰长为根号5,底角为a ,求tana 。 【6】 锐角a 满足cosa=3/4,则∠a 较确切的取值范围() A.0°<a <45° B. 45°<a <90° C. 45°<a <60° D. C. 30°<a <45° 【7】计算:020*********sin 88sin 3sin 2sin 1sin +++++Λ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通用版

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通用版 【本讲主要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 包括:正弦、余弦、正切。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1. 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 即 c a A A sin == 斜边的对边∠;把∠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 b A A cos =∠=斜边的邻边;把∠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 b a A A A t an =∠∠=的邻边的对边。 2. 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0° 45° 60° sin α 1 2 22 32 cos α 32 22 12 tan α 33 1 3 4. 记忆方法: 【解题方法指导】 例1. (2000年成都市)如图,在△ABC 中,∠C =90°,∠ABC =60°,D 是AC 的中点,那么tan ∠DBC 的值是________。 锐 角 α 三 角 函 数

分析:在Rt △ABC 中,由∠ABC =60°,可知3BC AC 60tan == ,即AC =3BC ,又CD = 1 2 AC ,tan ∠DBC 可求。 解:在△ABC 中, ∵∠C =90°,∠ABC =60°, ∴tan ∠ABC =tan60°=3BC AC =, ∴AC =3BC 。 又D 是AC 中点, ∴DC = 12AC =32 BC 。 ∴2 3 BC BC 23 BC DC DBC tan = ==∠。 评析:在解题中紧紧扣住tan α的定义。 例2. (2001年四川)在Rt △ABC 中 ,CD 是斜边AB 上的高,已知3 2 ACD sin = ∠,那么=AB BC ______。 分析:由Rt △ABC 中CD ⊥AB 于D ,可得∠ACD =∠B ,由sin ∠ACD = 2 3 ,那么sinB =23,设AC =2,AB =3,则BC =32522-=,则AB BC 可求。 解:∵∠ACB =90°,CD ⊥AB 于D , ∴∠ACD =∠B 。 又sin ∠ACD =sinB = 23 , 可设AC =2,AB =3, ∴BC =32522-=。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单元要点分析 内容简介 本章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并对第一节的学习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属于三角学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内容,而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2)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会求它的对应的锐角.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贯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再运用这些规律于实际生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也很重要,?应该牢牢记住. (2)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在本章,学生首次接触到以角度为自变量的三角函数,初学者不易理解.?讲课时应注意,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掌握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才能运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三角函数的应用尽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减少单纯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在呈现方式上,突出实践性与研究性,三角函数的意义要通过问题经出,?再加以探索认识. 3.对实际问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4.适度增加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习题,减少机械操作性习题,?增加探索性问题的比重.课时安排 本章共分9课时. 28.1 锐角三角函数4课时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大题培优易错难题) 一、锐角三角函数 1.如图,从地面上的点A看一山坡上的电线杆PQ,测得杆顶端点P的仰角是45°,向前走6m到达B点,测得杆顶端点P和杆底端点Q的仰角分别是60°和30°. (1)求∠BPQ的度数; (2)求该电线杆PQ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m).备用数据:, 【答案】(1)∠BPQ=30°; (2)该电线杆PQ的高度约为9m. 【解析】 试题分析:(1)延长PQ交直线AB于点E,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即可; (2)设PE=x米,在直角△APE和直角△BPE中,根据三角函数利用x表示出AE和BE,根据AB=AE-BE即可列出方程求得x的值,再在直角△BQ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QE的长,则PQ的长度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延长PQ交直线AB于点E, (1)∠BPQ=90°-60°=30°; (2)设PE=x米. 在直角△APE中,∠A=45°, 则AE=PE=x米; ∵∠PBE=60° ∴∠BPE=30° 在直角△BPE中,33 米, ∵AB=AE-BE=6米, 则3 , 解得:3

则BE=(33+3)米. 在直角△BEQ中,QE= 3 3 BE= 3 3 (33+3)=(3+3)米. ∴PQ=PE-QE=9+33-(3+3)=6+23≈9(米). 答:电线杆PQ的高度约9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2.如图,在△ABC中,∠ABC=∠ACB,以A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BC于点M、N,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CAB=2∠BCP. (1)求证:直线CP是⊙O的切线. (2)若BC=2,sin∠BCP=,求点B到AC的距离. (3)在第(2)的条件下,求△ACP的周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4(3)20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2∠CAN=∠CAB,∠CAB=2∠BCP判断出∠ACP=90°即可; (2)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勾股定理即可. 试题解析:(1)∵∠ABC=∠ACB, ∴AB=AC, ∵AC为⊙O的直径, ∴∠ANC=90°, ∴∠CAN+∠ACN=90°,2∠BAN=2∠CAN=∠CAB, ∵∠CAB=2∠BCP, ∴∠BCP=∠CAN, ∴∠ACP=∠ACN+∠BCP=∠ACN+∠CAN=90°, ∵点D在⊙O上, ∴直线CP是⊙O的切线; (2)如图,作BF⊥AC

锐角三角函数应用题专题

1、(09年湖北仙桃)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距离某建筑物6米的点A 处测得广告牌B 点、C 点的仰角分别为52°和35°,则广告牌的高度BC 为_____________米(精确到0.1米).(sin35°≈0.57,cos35°≈0.82,tan35°≈0.70;sin52°≈0.79,cos52°≈0.62,tan52°≈1.28) 2、(09年湖南怀化)如图,小明从 A 地沿北偏东 30方向走1003m 到 B 地,再从B 地向正南方向走 200m 到C 地,此时小明离A 地 m . 3、(09年山东潍坊)如图,小明要测量河内小岛B 到河边公路l 的距离,在A 点测得30BAD ∠=°,在C 点测得60BCD ∠=°,又测得50AC =米,则小岛B 到公路l 的距离为( )米. A .25 B .253 C .10033 D .25253+ 4、(09年山东济南)九年级三班小亮同学学习了“测量物体高度”一节课后,他为了测得右图所放风筝的高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在放风筝的点 A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风筝C 的仰角60CBD =?∠; (2)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出风筝线BC 的长度为70米;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 1.5AB =米.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风筝的高度CE 约为 米.(精确到0.1米,3 1.73≈) 5、(09年广东深圳、山东东营)如图,斜坡AC 的坡度(坡比)为1:3,AC =10米.坡顶有一旗杆BC ,旗杆顶端B 点与A 点有一条彩带AB 相连,AB =14米.试求旗杆BC 的高度. 6、(09年广东湛江)如图,某军港有一雷达站P ,军舰M 停泊在雷达站P 的南偏东60°方向36海里处,另一艘军舰N 位于军舰M 的正西方向,与雷达站P 相距182海里.求: (1)军舰N 在雷达站P 的什么方向?(2)两军舰M N 、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第6题图 N M P 北 A B C D 6米 52° 35° (第1题图) A D B E C 60° (第4题图) 第2题图 B C A D l 第3题图 A B C D 第5题图

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含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 中考要求 重难点 1.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会熟练运用特殊三角函数值; 2.知道锐角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变化规律; 3.同角三角函数、互余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4.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课前预习 “正弦”的由来 公元五世纪到十二世纪,印度数学家对三角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尽管当时三角学仍然还是天文学的一个计算工具,是一个附属品,但是三角学的内容却由于印度数学家的努力而大大的丰富了.三角学中“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就是由印度数学家首先引进的,他们还造出了比托勒密更精确的正弦表. 托勒密和希帕克造出的弦表是圆的全弦表,它是把圆弧同弧所夹的弦对应起来的.印度数学家不同,他们把半弦(AC)与全弦所对弧的一半(AD)相对应,即将AC与∠AOC对应,这样,他们造出的就不再是“全弦表”,而是“正弦表”了.印度人称连结弧(AB)的两端的弦(AB)为“吉瓦”,是弓弦的意思;称AB的一半(AC) 为“阿尔哈吉瓦”.后来“吉瓦”这个词译成阿拉伯文时被误解为“弯曲”、“凹处”,阿拉伯语是“dschaib”.十二世纪,阿拉伯文被转译成拉丁文,这个字被意译成了“sinus”.三角学输入我国,开始于明崇祯4年(1631年),这一年,邓玉函、汤若望和徐光启合编《大测》,作为历书的一部份呈献给朝廷,这是我国第一部编译的三角学.在《大测》中,首先将sinus译为“正半弦”,简称“正弦”,这就成了正弦一词的由来.

例题精讲 模块一 三角函数基础 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 (1)正弦: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 A ,即sin a A c =. (2)余弦: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 A ,即cos b A c =. (3)正切: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 A ,即tan a A b =. 注意: ①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给出的,要避免应用时对任意三角形随便套用定义. ② sin A 、cos A 、tan A 分别是正弦、余弦、正切的数学表达符号,是一个整体,不能理解为sin 与A 、 cos 与A 、tan 与A 的乘积. ③ 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余弦、正切分别是某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当这个锐角确定后,这些比值都是固定值. 二、特殊角三角函数 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 数值一定要牢牢记住! 三、锐角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 在Rt ABC ?中,90C ∠=?,000a b c a c b c >>><<,,,,,又sin a A c =,cos b A c =,tan a A b =,所以 0sin 10cos 1tan 0A A A <<<<>,,. 四、三角函数关系 a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