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东关中学(原创)

本节是这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简单电路。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答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

由于电流的概念及其方向的规定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果一开始讲授电流的话,学生可能会因为“导线中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负电荷)”;“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等知识点,产生思维的矛盾,从而导致对后面电路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学中,我对知识点安排进行调整。现在总结我对本节课堂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导入。上课铃响起,问学生“听到什么了?”“什么发出的”“什么能转化成的声能?”“电脑从何而来?”引出并板书“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电铃用电,消耗了电能,转化成声能;教室里的电灯消耗电能转化成光能,你还知道哪些消耗电能的物体?学生举例。教师归纳板书“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传输电能?教师归纳板书“导线——传输电能”。电灯、电视……不能一直工作,需要有元件来控制。教师

归纳板书“开关——控制电路的装置”。总结出组成电路的构成。学生思维清晰,效果水到渠成。

2、电流教学。这个环节,我采用类比法。把电流和水流类比。水流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电流从高电位流向地电位(告诉学生正极电位高,负极电位低)。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水流和电流区别:水流是先后依次流过;电流是电路中的自由电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此时在总结出:①电流形成:电荷定向移动形成(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时反向移动);②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不知之处:本节课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但由于实验器材缺乏,在分析力电流是否让灯泡发亮有先后顺序时,只是教师进行的示范,没能实现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实验归纳结论的过程。这样,在缺乏实践活动的情况下对电路实验的学习,学生学习显得被动,属于灌输性学习。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 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能的转化:机械能-①摩擦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1e=1.6×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 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人教版】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十一章《电流和电路》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两种电荷 考点1 ?摩擦起电:“强得弱失” 例1、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B .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 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D ?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变式训练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A. 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 .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 .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 考点2.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B 可能不带电,C 带负电 C. B 可能带正电,C 带正电 D. B 一定不带电,C 带正电 变式训练“若吸引有两种情况,若排斥只有一种情况 ” 1、 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 A. —定不带电 B. —定带负电 C. 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2、 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两者互相排斥,可判定(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 .小球一定不带电 C.小球一定带负电 D .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考点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例1、现有一根玻璃棒,不知其是否带电,请简要写出几种判断方法 (1) 用玻璃棒靠近轻小物体(如通草球),若吸引,说明玻璃棒带电.若不吸引,说明玻璃棒不带电. (2) 用玻璃棒靠近带电体,若相互排斥,说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若相互吸引,说明玻璃棒带异种电 荷;若没有吸引或排斥现象,说明玻璃棒不带电. (3) 将玻璃棒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接触;若金属箔出现张角,则说明玻璃棒带电;若金属箔没有出现 张角,则说明玻璃棒不带电 变式训练 1、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吸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化纤布料经摩擦后容易 因而会 细小尘土使衣服变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靠近碎纸片时,会发现碎纸片会被 ,这是因为 。 知识点二:电流和电路 考点1.电流方向的判断 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A. 大气压的作用 B .静摩擦的作用 C.分子间有斥力D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下列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 A. 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 C.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B .冬天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 D .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能吸引铁屑 例1、A B C 三个轻质小球,已知 A 带负电,A 和B 互相吸引,C 和A 互相排斥,则(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主备课人冯春明备课时间3/11 课题因数与倍数课型讲授课 三维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创新点探讨总结因数与倍数关系 空白点动手找因数,倍数 教具准备 生:12个同样的正方形,师:ppt 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创作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

是……?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两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认识因数和倍数 师:课前,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1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卡片,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卡片拿出来,请看:课件 生:学生明确要求后开始动手操作,师巡视并适当给予指导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我们用12 个正方形拼出了不同的长方形,根据摆法我们还写出了3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如:课件生读红色字部分 师:谁能根据6*2=12,接下去仿4*3=12也说4句他们之间关系的话?12*1=12 怎么说呢?板书:12 的因数有:1 2 3 4 6 12 三、求一个数的因数 从12 的因数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因数,而且不止一个,找到一个并不难,难的是想办法把他的所有的因数无遗漏的全部找出来,老师相信你们能办得到,有信心吗? 课件例1 (小组合作,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精品学案 §5.2 电流和电路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新课寄语 “电”对于我们并不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家用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家里买来的新电器,我们能否顺利安装使用,家用电器出现了小的故障,如灯泡不亮、保险公司丝烧断了等,我们能否迅速的排除故障呢?实际上这些看起来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成的,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界看一看,试一试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源,知道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知道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②认识电路中常用元件的符号,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相关元件。 ③知道电池也有正极和负极、电流的方向是由电池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电池负极的。 ④了解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2、过程与方法 ①观察简单的电路,尝试用开关控制一个用电器的工作。 ②尝试用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最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敢于动手做物理课的电路实验,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和电路图;识别通路、开路和短路 教学难点:根据实物连接图画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一、超前自主学习(在家独立完成)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8—100页,落实学习目标,说出自己明白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2、自己通过什么实验验证了什么?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3、请你进行自我评价,说出你还存在什么问题?

二、自主课堂 (一)、正确认识电流、电路 1、小组合作展示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想想做做”明确实验器材和实验目的,尤其是实验警钟部分。 (2)先后三次连接电路,分别使电灯泡发光、电机转动、门铃发出响声; (3)强调:在以后的实验中尤其要注意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接在一起。(4)讨论: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么条件?针对有些组灯不亮的现象,及时讨论提问。那你分析一下灯泡不亮的原因。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 2、互动交流认定 为什么闭合电路后灯泡就会亮?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在前面的动手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 交流: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应用训练 练习一:在电路中,供电,输电,用电,用 来控制电路通断。 练习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只要有电源,电路中就有电流 B、拉线开关是一个用电器 C、用最短的导线连接的电路叫做短路 D、在开路的情况下,电路中无电流 (二)、学会画电路图 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电路,用电器各种各样,而且不容易辨别电路元件的连接情况,因而不便于我们分析它们,而且如果用电器如全部照样画出是很麻烦的,更不便于研究,为此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电路图,这时实际的用电器我们用符号代替。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请同学们参看教材104页图5. 2-8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分别画出下列电路元件的符号 电池组;电灯;开关;电铃;交叉连通的导线 2、请同学们结合刚学的电路的知识,仔细思考教材104页的“想想议议”,并画出正确的连接方法。 3、通过讨论10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全班总结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经验。 4、指出下列各图中的错误: L L1L2

知识点填空复习法之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知识点填空复习法之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 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 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 原理: 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 元电荷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定义:用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使 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e=1.6×10-19C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到。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符号: (2)、使用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看清。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流入,流出,否则指针。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

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2.1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性质,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都知道一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知道整数的概念(目前小学阶段不包括负整数)。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1、激情导入:唐僧和孙悟空之间是师徒,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引出课题。 2、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举例概括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 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 和B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4、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教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中考电流和电路复习学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其单位。 2、常识性了解原子结构,理解摩擦起电原因。会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3、知识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及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和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知道什么是通路、开路和短路。 4、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联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5、会用电流表测电流。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的特点 二、知识梳理 一、电荷: 1.物体具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用的方法能够使物体带电。 2.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摩擦过的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摩擦过的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用验电器来检验的原理:。金属箔片的张角越大,说明物 体带的电荷越多。 4.电荷的多少叫,用字母Q表示。电量的单位是,简称库,符号是。5.电荷来自哪里 (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带电, 电子带电。电子是带电最小的微粒。人们把最小的电荷量叫,常用符号表 示。1e= C (2)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荷在数量上,整个 原子呈中性。在摩擦起电实验中,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就会得到电子从而带 电, 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 能够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能够看 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移动。

电流和电路试卷及答案(正)及答案

电流和电路试卷及答案(正)及答案 物理〔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评分: 一、填空题〔10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电荷的多少叫 ,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 ,它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 的原理制成的。 2、电荷的 形成电流,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电荷。 3、在某电路中,一灯泡的灯丝断了,另一灯泡也不能工作,那么该电路是 电路,该电路至少需 个开关操纵这二个灯泡。 4、电线芯用金属做的,是因为金属是 善于 ;它不处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是因为这些材料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 〔填〝能〞或〝不能〞〕防止触电。 5、烘托欢乐气氛的各个小彩灯属于属于 电路;家庭电路属于 电路。 6、石墨、玻璃、空气、盐的水溶液等几种物质中,通常情形下属于绝缘体的有 ;属于导体的有 。 7、单位换算: ○10.1A= mA= μA ○ 2320μA= mA= A 8、在图1中,当开关闭合时,测得通过 A 点和 B 点的电流差不多上0.4A , 那么甲图中通过C 点处的电流是 A ;乙图中通过C 点的电流是 A 。 9、如图3所示,要使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 ,闭合开 关S 1和S 3,两灯 联;为了幸免电源短路,不能闭合开 关 。 10、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以下图〔a 〕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 针所指位置均为图〔b 〕所示,那么灯L 2的电流为 A ,灯L 1的电流为 A 。 二、选择题〔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在以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图4对应的是〔 〕 12、一个开关同时操纵两盏灯泡的亮与灭,那么这两盏灯泡〔 〕 A .串联 B .并联 C .串联或并联都能够 D .无法判定 13、以下电路中不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 14、以下关于发光二极管,讲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电视机上的指示灯,街道上的红绿灯都用到发光二极管 B .发光二极管只承诺电流从它的某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 C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电子元件 D .当将发光二极管接入电路中时,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负极→发光二极管→正极 15、在图5中,通过A 1、A 2、A 3、I 3,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 A .I 1>I 2>I 3 B .I 1=I 2>I 3 C .I 3=I 1+I 2 D .I 2=I 1+I 3 16、为了测量通过灯泡L 1的电流, 电流表接在如图6所示电路 中的位置〔 〕 A .只能在A 处 B .只能在B 处 C .只能在C 处 D .A 、B 、C 三处都能够 17、串联在电路里的两盏灯甲和乙,假设甲比乙亮,那么通过甲灯的电流I 甲与通过乙灯的电流I 乙的大小相比较是〔 〕 A .I 甲>I 乙 B .I 甲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认识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2. 知道电路有哪些部分组成和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3. 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 认识通路、断路、短路 学习重点:电流、电路及电路的判断 学习难点: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作图 自主学习 ●电流: 将给出小灯泡、电铃、小电动机、电源、开关导线,分先后三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电铃响、小电动机转,看谁最快最好! 刚才的灯泡会亮、电机会转,是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电流的形成: 。形成电流的电荷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方向的规定: 。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路: 电路的构成: 电路中元件的作用: 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1)、 (2)、 电路图: 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电池和电池组 _______、________ ;电灯______;电流表_______;开关_______ ; 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电阻_______;电动机 ________;相连的导线_______________; ●电路的三种状态: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在连接电路时,常听到有通路(也叫开路)、断路、短路三种说法,这三种情况各不相同。 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除了正常地切断电源,使电路断开外,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也会出现断路。①用电路连接处接触不良;②用电器内部断线;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保险丝而断路。 短路是指电流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短路可分为整个 电路短路和部分电路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图2 -4),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 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电源短路后,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几乎为零, 用电器也不能工作。部分电路短路是指电路中某一部分电路首尾短接(图2-5 )。所以,短路是电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 教学实录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数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3、18 师:还有谁? 生2:36

(vip免费)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电流和电路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流的组成,认识电源和用器的作用;从电流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结合小灯泡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 电路图可以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概括性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电路的形成, 电路的组成,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 三【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干电池,开关,导线,灯泡 四【课堂导学】: 一电流 将小灯泡、电铃、小电动机、电源、开关导线,分先后三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电铃响、小电动机转,看谁最快最好!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在一起!(为什么?) 刚才的灯泡会亮、电机会转,是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金属里面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这些电子平时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__,接上电源之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出现了_________移动,形成了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 .(形成电流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 电流方向的规定: . 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流动的. 3 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方向流动的电子原件叫做__________,电流流过电视机,收录机等许多家用电器上的指示灯时,指示灯会发光, 这种指示灯是 . 二电路的构成 1 电路的构成: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线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2 在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 电路中个元件的作用: 电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同学们阅读课本P103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电池报废后不能随意丢弃 ? (2)学生电源与干电池相比有哪些优点? 三电路图 画图时,画实物麻烦又不清楚…… 1 电路图: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把电路表示出来的就是电路图. 预习课本P104页“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电路图是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常用的元件符号, 如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 开关______________,相连的导线_______________. 2 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3 电路的三种状态:(重点) 1 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这时,电路是闭合的,且处处有持续的电流. 2. 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这时电路某处断开了,电路中就没有了电流. 3. 短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或用电器的两端)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难点:(1)短路的分类:短路有两种形式: 一是整体短路,也称电源短路,它是指用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此时电流不通过任何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电流会很大,可能把电源烧坏. 二是局部短路,它是指用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的两端.此时电流不通过电器而直接通过这根导线.发生局部短路时会有很大的电流.因此,短路状态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2)短路的实质:无论是整体短路还是局部短路,都是电流直接通过导线而没有通过用电器,使电路中的电阻减小从而导致电流增大.这就是短路的实质. 五【拔高训练】 1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正确的是:【】

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5.1电荷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 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 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 原子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5.2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用电器,再回到负极; 5、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二、电路 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电路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风扇等); 的构成3、导线:,连接电路的各个元件,输送电能;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因数和倍数》 课前准备: 今天咱们认识的问题和什么有关呢?(数)对于数同学们不陌生吧,老师来举几个 例子,比如说和,这样是数叫(小数)再比如说2分之1, 3分之2,这样的数叫(分 数),这些都是课堂里学的,但是有一类数,在你们刚刚出生不久以后,爸爸妈妈就开始慢慢的教了,举几个例子,像哪些数?像这样的数叫什么数?(自然数) 为什么叫自然数呢? 自然数真的简单么?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 12就是一个自然数。有一个问 题需要大家帮忙,能不能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不允许说一长句话,只允许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2X 6=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2个,摆了6排。 师:当然,也可以是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 (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3X 4=12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或者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

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齐:1X 12=12 师:用手比划一下可以怎么摆,还可以怎么摆。(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 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没有了。 师:瞧,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有3种不同的摆法,由此还得到3 道不一样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从这里开始。 这样,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X4=12,在咱们数学上还可以说,3是12 的因数,既然3是12的因数,那4 (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同样12 (也是4的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将着重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同桌俩悄悄说)选择一道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X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谁 来挑战这个难题。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咱们一起来说一下。 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15.2 电流和电路学案

第2节电流和电路 一、课前提问 有如下器材:小灯泡、小电动机、蜂鸣器 各一个,一个开关、一节电池和一些导线,如图1所示。 先后三次连接电路,分别使小灯泡亮、电动机转、蜂鸣 器发声。并分别受开关控制。 二、新课内容 1.电流(electric current) (1)电路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电源外部其方向就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 如图2所示。 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如图3所示。 ①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路(electric circuit) 所谓电路,就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_______.(1)电源(power supply) 像干电池这样能够提供_______的装置,叫做电源。电池有 两个极,一个_______极,一个_______极。电源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电池和蓄电池是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大量用电时的电源,是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发电机把 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关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4)导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3 图 2 图 1 图 4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新知识补充 第一节电流和电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什么是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 成.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像今天这样阴暗的天气,每个人都会很自然地打开墙上的开关,这时,电 灯就亮了.还有,英语老师上课时,只要把录音机的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时,大 家就会听到流利的英语朗诵.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一、出示教学目标: (略) 二、自学前的指导:(明确自学内容,方法,要求。) 三、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学课本内容: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惑问题; 2、抽查自学效果。 四、点拨、矫正 [探究]电流和电路 [师]看到你们桌子上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了吗?动脑筋,想办 法让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发声.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师]我已看到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也听到你们的门铃在唱歌,你们的 实验成功了,说说对于哪些问题,你们已明白了. 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等是需要用电的仪器,可以统一叫做用电器.[板 书] [师]对,用电器是需要给它提供电能的.谁给提供呢? [师]正确.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同学们用的电池叫干电池.同学们还知 道哪些提供电能的装置呢? [师]对.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我们把它们叫电源.如我手里拿的是咱们实 验室的学生电源,它可以代替电池使用. [师]是这样.那这个简单的电路组成是什么呢?谁能总结一下?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教学实录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行不行能不能就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1×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12个,摆了一排。 师:(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三四十二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齐:2×6 师:张老师来猜测一下同学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6个,摆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3、18 师:还有谁 生2:36 师:3、18、36都是36的因数,只有这3个吗 生1:1 生2:4

电流和电路复习课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复习辅导教案 【复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单位。 2、常识性了解原子结构,理解摩擦起电原因。会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3、知识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及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和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知道什么是通路、开路和短路。 4、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联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5、会用电流表测电流。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的特点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电荷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这是因为在摩擦时丝绸电子,玻璃棒电子;毛皮电子,橡胶棒电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2、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3、电荷的多少叫作,简称电荷,符号是Q,单位是。 4、验电器的原理:。 5、导体:的物体,原因:。绝缘体:。 【课内探究】 1、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与B吸引,B与C排斥,A和D排斥,而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则四个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 A带,B带,C带,D带。 知识点二:电路 在连接电路时,如发现有连接错误,不少同学习惯于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其实,有时只要思考一下,拆除或改接某些导线就能解决问题。现在考考你,如图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1)如果合上开关,将出现_______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以外,还会造成____ ___ 的不良后果。(2)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拆除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请在要拆除的那根线上打上“×”号。

【反馈提升】 1、如图所示电路中,当________闭合时,L1、L2 并联;当________闭合时,电路会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2.下列与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 知识点三:串并联电路 开关作用控制______电路______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电流电流处处______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___ 实例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种电器之间 1、画出测量b点电流的电路图,并标明仪表的“+”、“-”接线柱。 2、按下边的电路图连接实物。 【方法总结】 【反馈提升】1、图中,一节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灯L1和L2要组成并联电路,还应再连接 _____ 和_____ 两根线就可以了。 知识点四:电流 形成电荷的________移动形成电流,用符号I 表示 单位____(符号:____);1 A=____mA,1 mA=____μA 方向 ①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②电路闭合时,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____极经过用电器流向____极 测 量 工 具 符号__________ 量程0~0.6 A0~3 A选择量程 时,要进行 试触 分度值______________ 类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定义元件________ 连接的电路元件______连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______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 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各支 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B A C D D a b c a L1 S L1 L2 S1 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