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发育的测量.ppt

小儿生长发育的测量.ppt

小儿生长发育的测量.ppt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体格评价 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1、身长(length) 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新生儿出生时仅50厘米。0~6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厘米,7~12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厘米,生后第2年身长共增长10厘米左右,以后儿童身高(height)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厘米左右。接近青春期儿童身高每年增长达8厘米左右,女童较男童略早开始2年。身高估算公式: 2~10岁儿童身高(厘米)= 年龄 X 7 + 70 2、体重(weight) 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3公斤, 6个月内婴儿体重每月平均增长600克~700克,6~12个月体重每月平均增长250克~300克,之后儿童体重每年增长约2公斤。接近青春期儿童体重每年增长可达6公斤左右。体重估算公式: 小于6月婴儿体重 = 出生体重(公斤) + 月龄 x 7~12月婴儿体重 = 6(公斤) + 月龄 x 1~10岁儿童体重(公斤)= 年龄 X 2 + 7(或8) 3、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4厘米,1岁内增长迅速,上半年8厘米,下半年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48厘米。若有头小畸形,提示脑发育不良;若头围过大,则要怀疑脑积水。 4、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胸廓与肺的发育可以用胸围测量。胸围在第一年发育最快,1~1岁半超过头围,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增长3厘米,以后每年平均增加约1厘米。 5、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 测量上臂围可以筛选营养不良儿童。1~5岁儿童上臂围多在~厘米间,>厘米示营养良好,<厘米为营养不良。 6、坐高(sitting height) 坐高指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可显示躯干的生长。儿童1岁后身高增加主要是下肢增长,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而降低。一般出生时为66%,4岁时60%,10岁时54%。当儿童患克汀病、软骨发育不良时,坐高占身高百分比明显增大。 7、前囟(anterior fontanel) 新生儿出生时头顶部有两个骨性间隙,额骨与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称前囟,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称后囟。前囟出生时约~2厘米,数月内随头围的增长而变化,6个月后则逐渐骨化缩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1~2个月即闭合。囟门闭合情况反映颅骨骨化过程。若囟门闭合早,则要警惕头小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克汀病等。同时囟门也是观察婴儿颅内疾病的一个窗口,当小儿患脑炎、脑膜炎而颅压升高时,前囟会变得饱满,而婴儿因腹泻致脱水时,会出现前囟凹陷。 8、牙齿人有两副牙齿,即乳牙(terminent teeth)和恒牙(permanent teeth)。乳牙共20颗。婴儿出生时无牙,一般在4~6个月左右萌出,全副乳牙2岁半出齐。自6岁左右,儿童开始换牙。在全副乳牙之后长出第一颗恒牙(第一磨牙),即出现24颗牙齿。然后基本按从前至后的顺序逐个替换同位乳牙。12岁长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现第三磨牙(智齿),但也有人终生不长此牙。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体格评价 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1、身长(length) 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新生儿出生时仅50厘米。0~6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厘米,7~12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厘米,生后第2年身长共增长10厘米左右,以后儿童身高(height)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厘米左右。接近青春期儿童身高每年增长达8厘米左右,女童较男童略早开始2年。身高估算公式: 2~10岁儿童身高(厘米)= 年龄 X 7 + 70 2、体重(weight) 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3公斤, 6个月内婴儿体重每月平均增长600克~700克,6~12个月体重每月平均增长250克~300克,之后儿童体重每年增长约2公斤。接近青春期儿童体重每年增长可达6公斤左右。体重估算公式: 小于6月婴儿体重 = 出生体重(公斤) + 月龄 x 7~12月婴儿体重 = 6(公斤) + 月龄 x 1~10岁儿童体重(公斤)= 年龄 X 2 + 7(或8) 3、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4厘米,1岁内增长迅速,上半年8厘米,下半年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48厘米。若有头小畸形,提示脑发育不良;若头围过大,则要怀疑脑积水。 4、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胸廓与肺的发育可以用胸围测量。胸围在第一年发育最快,1~1岁半超过头围,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增长3厘米,以后每年平均增加约1厘米。 5、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 测量上臂围可以筛选营养不良儿童。1~5岁儿童上臂围多在~厘米间,>厘米示营养良好,<厘米为营养不良。 6、坐高(sitting height) 坐高指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可显示躯干的生长。儿童1岁后身高增加主要是下肢增长,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而降低。一般出生时为66%,4岁时60%,10岁时54%。当儿童患克汀病、软骨发育不良时,坐高占身高百分比明显增大。 7、前囟(anterior fontanel) 新生儿出生时头顶部有两个骨性间隙,额骨与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称前囟,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称后囟。前囟出生时约~2厘米,数月内随头围的增长而变化,6个月后则逐渐骨化缩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1~2个月即闭合。囟门闭合情况反映颅骨骨化过程。若囟门闭合早,则要警惕头小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克汀病等。同时囟门也是观察婴儿颅内疾病的一个窗口,当小儿患脑炎、脑膜炎而颅压升高时,前囟会变得饱满,而婴儿因腹泻致脱水时,会出现前囟凹陷。 8、牙齿人有两副牙齿,即乳牙(terminent teeth)和恒牙(permanent teeth)。乳牙共20颗。婴儿出生时无牙,一般在4~6个月左右萌出,全副乳牙2岁半出齐。自6岁左右,儿童开始换牙。在全副乳牙之后长出第一颗恒牙(第一磨牙),即出现24颗牙齿。然后基本按从前至后的顺序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儿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一、目的 通过对小儿体格生长各项指标的测量,判断小儿 体格生长水平。 二、适应证 需进行生长发育测量的小儿。 三、禁忌证 无。 四、操作前准备 1.向患儿家长交代测量目的,解释测量方法,取得家长同意及配合。 2.检查物品准备:体重秤、婴儿身长测量器、身高计、软尺、垫布等。 五、操作步骤 1.体重测量 1)3岁以下小儿测量:10kg 以下的小婴儿先进行环境准备,使室温保 持在22-24 摄氏度。测体重之前注意体重计调零,脱去小儿衣帽及纸尿裤, 一手托住小儿的头部,一手托住臀部,放于体重秤上进行测量。小婴儿 最好采用载重10—15kg 盘式杠杆秤或盘式电子秤测量,准确读数至 10g。1-3 岁幼儿亦可采用载重 50kg 体重计蹲位测量,准确读数至 50g。 需注意让小儿蹲于秤台中央。 2)3岁以上小儿测量:体重测量应在晨起空腹时将尿排出,脱去衣 裤鞋袜后进行。平时以进食后 2 小时称量为佳。3—7 岁儿童用载重 50kg 体重计测量,准确读数至 50g;7 岁以上用载重 100kg 体重计测 量,准确读数至100g。测量时让儿童站立于踏板中央,两手自然下 垂。 3)体温低或病重的患儿:可先将衣服、纸尿裤和小毛毯称重后,给 患儿穿上后再测量。注意:体重计调零。 2.身长(高)测量 注意:需2 人配合操作。 1)卧位测量(3岁以下)(图57-1):一手托住小儿的头部,一手托住 臀部,将小儿仰卧位放在量床底板中线上。两人配合,助手将头扶正, 头顶接触头板。检查者位于小儿右侧,左手按住双膝,使双腿伸直并拢, 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两侧足跟,然后读刻度,注意使量床两侧读数一致。 误差不超过。 注意:测量者的眼睛要与滑侧板在一个水平面上。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 内容提要:1.熟悉儿童体格发育常用的评价指标以及儿童体格发育的规律; 2.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方法以及几种常见的体格发育偏离的评价; 3.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常用的指标以及利用监测图评价儿童生长发育。 对儿童身体和心理行为发育的测量与评价是妇幼保健部门的日常工作,也是妇幼保健工作者一项基本技能。准确地对体格发育指标进行测量,选用合适地评价方法,运用地区、全国或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评价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和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发现身体矮小、低体重、超重与肥胖等体格发育偏离。 第一节儿童体格发育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贯穿于儿童期乃至人的一生。生长(growth)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机体各组织、器官在体积、重量和长度方面的增加以及化学成分的变化。发育(development)指机体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成熟与完善,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称之为发展。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和前提,发育寓含于生长之中。发育儿科学将生长与发育连用,或用发育一词代替生长发育,如身高、体重生长,可称之为身高、体重发育;但不用生长代替发育,如不能把心理发育或语言发育称为心理生长或语言生长。 儿童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广义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生理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体格发育(physical growth)是指外部形态发育,可用人体测量指标来反映。 一、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 体格发育有很多测量指标,大体归为三类,包括纵向测量指标、横向测量指标和重量测量指标。 (1)纵向测量指标:身高(3岁以后)、身长(3岁以前)、坐高(3岁以后)、顶臀长(3岁以前)、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等。 意义: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系统的生长有关。在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外界生活条件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得到体现。所以纵向测量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长期营养、疾病和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过程。 (2)横向测量指标:包括围度测量指标和径长测量指标。 常用的围度测量指标有: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等。 常用的径长测量指标:肩围、骨盆围、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头前后径和左右径等。 (3)重量测量指标:目前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可应用的重量测量指标为体重。 对体格测量指标的选择还需依据年龄和研究目的。婴幼儿时期为了筛查小头畸形和脑积水等常需测量小儿的头围;观察婴幼儿的头围和胸围的交叉年龄,需测量胸围。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需测量身高和体重。 二、体格发育指标的意义及其测量方法 1.身长3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不能站立或站立时不能保持足跟、骶骨和胸椎与身高计保持接触(以使婴幼儿维持身体直立位),需卧位测量头顶点至足底距离,称之为身长。 测量婴幼儿身长用量床,两边可嵌钢尺以示刻度。测量时需要两人,儿童仰卧,助手将儿童扶正,头顶抵量床头板;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儿童双膝,时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两足跟。以cm为记录单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评分标准

儿童体格生长指标测量评分标准

量床两侧读数一致,误差不超过0.1cm。 2 测量者眼睛与滑动板在一个水平面上。 1 准确读数至0.1cm。 1 胸围婴儿卧位,双手自然平放,处于安静状态,测量者位于婴儿右侧。 1 左手拇指固定软尺零点于右侧乳头下缘,右手将软尺紧贴胸部,绕 经背部右侧,沿两肩胛骨下角,经左侧回至零点。 2 软尺轻贴皮肤,不能过紧过松或打折。 1 取平静呼吸时中间读数。 1 准确读数至0.1cm。 1 上臂围已脱去左侧衣袖。 1 由助手扶至坐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测量者换位于婴儿左侧。 1 测左上臂肩峰至鹰嘴连线的中点。 1 将软尺零点固定于此中点,绕上臂水平一周,周径与肱骨成直角。 2 软尺轻贴皮肤,不能过紧过松或打折。 1 读数精确到0.1cm。 1 皮下脂肪已脱去左侧衣袖。 1 用皮褶卡测量,测量前校正刻度为零。 1 由助手扶至坐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测量者位于婴儿左侧。 1 左手拇、食指间距3cm,捏起平脐处锁骨中线部位的腹壁皮肤与皮 下脂肪,使之与肌肉分离,测量时皮褶方向与躯干长轴平行。 2 右手用皮褶卡将钳板插入捏起的皮褶两边至底部钳住,使上下刻度 线对齐。 1 读数精确到0.5mm。 1 头围已脱去帽子及解开发辫。 1 由助手协助抱至坐位,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 1 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右侧眉弓上缘,左手中、食指固定软尺 于枕骨粗隆,手掌稳定头部,右手将软尺紧贴头皮(避开发辫,分 开头发)经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处。 2 软尺左右对称,不能打折。 1 读数精确到0.1cm。 1 前囟由助手协助抱至坐位,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 1 将两手拇指置于前额部,手掌放于颞部,用中指及食指检查。 1 软尺测量两个对边中点连线的长短,测得结果用厘米×厘米表示。 2 读数精确到0.1cm。 1 测量后询问婴儿何时能抬头、会笑、独坐、站立、走路、有意识的叫爸妈 等重要标志性发育指标。 1 测量完毕将婴儿交回家属并感谢配合。 1 用发育量表评价小儿各项指标发育水平。 1 综合评价操作熟练。 1 手法轻柔,爱护婴儿。 2 随时注意给婴儿保暖。 1 用柔和语言安抚婴儿。 1 测量数字记录及时准确。 2 操作前后衣物整理妥当。 1

儿童体格测量技术规范

儿童体格测量技术规范 目的: 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常选用儿童体重、身长(身高)、头围、胸围等指标进行测量,对比分析,以评价儿童的体格生长状况。 一、儿童体重的测量规范 体重代表身体各器官系统与体液重量的总和,是判断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的重要而灵敏的指标。 1、测量仪器:儿童体重测量采用坐卧式杠杆秤,精确到0.1KG;婴儿体重测量采用卧位式电子秤,精确到0.01KG。 2、测量前准备:测量体重前儿童应排空大小便,裸体或仅穿内衣,或设法减去衣服重量。避免其他人接触杠杆秤。 3、测量方法: 测量前校正秤的零点,然后将儿童臵于坐卧式杠杆秤上,然后移动砝码至相应刻度并读数,记下测量值,精确到0.1KG。 二、儿童身长(高)的测量规范 3岁以内儿童量卧位的身长:卧位身长测量仪 脱去帽、鞋、袜,穿单衣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测量者将头扶正,头顶接触量板头端,儿童面向上。 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双手握住双膝,伸腿伸直,右手推动量板端接触两端足跟。

如果刻度在量床双侧,则应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该一致,然后读刻度,误差不超过0.1cm。 3岁以上儿童量身高 用立位身高计,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微挺起,腹部稍微收缩,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后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间几个点同时靠着立柱,头部保持正直位臵,然后测量。 使顶板与颅顶点接触,同时观察被测者姿势是否正确,然后读立柱上数字,误差不超过0.1cm。 三、头围的测量规范 采用软尺测量,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 小儿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用软尺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向后经枕骨粗隆,从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读出头围数字,误差不超过0.1cm。 四、胸围的测量规范 3岁以下取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测量时被测者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两眼平视。 测量者立于前方或右方,用左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乳头下缘,右手将软尺经右侧绕背部,以两间胛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面回至零点,取平静呼吸气时的中间读数,误差不超过0.1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