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多年的对内改革历程

中国30多年的对内改革历程
中国30多年的对内改革历程

中国30多年的“三农”改革历程:

中国的对内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从1978年到2008年,我们坚持走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于农村改革的大事记:

1、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91年11月25日—29日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

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2、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3、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1995年9月25日—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将朝着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5、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3月5日—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

7、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

8、2002年“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立足于我国已经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9、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自2004年开始,国务院就实行了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废止农业税条例,使解决“三农”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10、200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1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11、2008年关于农村改革发展。2008年10月19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内容包括: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其中提出了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政策,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中央关于“三农”的重大政策:

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4年又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上世纪五个中央一号文件:

1、1982年:《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总结部署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包产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若干问题(发展联产承包制,消除农村三大隐患:森林过伐、耕地减少、人口膨胀)

3、1984年:《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15年不变)

4、1985年:《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放活农村市场,取消持续30年的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粮棉按倒三七合同定购)

5、1986年:《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强调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二十一世纪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

1、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多予少取放活)(从2004年开始,减免征农业税,2006年1月1日取消1958年6月3日颁布的农业税条例,农民告别持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

3、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4、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5、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6、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7、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8、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9、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10、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11、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陕西水果30多年的发展历程

1978~1985年为我省果树规模和产量相对稳定阶段。1978年,全省水果总面积为98574hm2,其中苹果53482hm2、红枣19743hm2、梨4836hm2、柑桔1827hm2;水果总产量为334050t、其中苹果99189t、红枣25432t、梨9512 t、柑桔1220t。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农业部批准从1986年开始,在渭北18个区县建立“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由此带动了各类果树大发展。“七五”期间,省政府将优质苹果基地列入全省多种经营发展计划,安排资金扶植;时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落实和稳定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增加了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供给,而水果总体短缺,市场需求增加,种植效益提高,加之“秦冠”苹果、“秦美”猕猴桃等新品种的育成和“红星、红冠”苹果、“酥梨”等良种引进推广与“矮化密植早果丰产”技术推广应用,尤其由陕西果树研究所组织编写的《苹果基地技术手册》的出版发行,标志着渭北优质苹果生产区域与栽培技术基本形成,果树管理向科学化迈进,有力地推动了以苹果为主的水果规模迅速扩张和产量持续增加。到1988年,全省水果总面积增加到262462 hm2,其中苹果167130 hm2、红枣24853 hm2、梨11770 hm2、柑桔13957 hm2、猕猴桃133 hm2,比1978年分别增加了166.2%、212.5%、25.9%、143.4%和663.9%(未包括猕猴桃);水果总产量达到51.897万t,其中苹果23.756万t、红枣3.1016万t、梨2.0262万t、柑

桔0.5918万t、猕猴桃0.41万t,比1978年分别提高了55.4%、139.5%、22%、113.0%、387.5%(未包括猕猴桃)。

进入90年代,由于全国粮食连年丰收,农产品大部分开始出现过剩,即市场对果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1990年,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了全省多种经营工作会,明确提出因势利导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和支持渭北发展苹果产业。“八五”期间,一方面由于省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加之新品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果品市场销售顺畅,果价一路走高,果品比较效益凸显,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积极性,掀起了新一轮栽植热潮和增大投入、加强管理,促使以苹果为主的水果规模迅速扩张和产量大幅提高。1996年,全省以苹果为主的水果发展到高峰,水果总面积达到702193 hm2,其中苹果502422 hm2、红枣51683 hm2、梨55032 hm2、柑桔8564 hm2、猕猴桃12999 hm2,比1978年分别增加了612.4%、839.4%、161.8%、1038.0%和368.7%,猕猴桃比1998年增加了9673.7%;水果产量达到362.1473万t,其中苹果295.8884万t,红枣4.3319万t,梨24.4382万t,柑桔1.5169万t,猕猴桃2.0065万t,分别比1978年提高了984.1%、2883.1%、70.3%、2473.9%、1143.3%,猕猴桃比1988年提高了389.4%。苹果面积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三位,苹果成为陕西的支柱产业和农民主要经济来源。然而,随之带来非适宜区的盲目发展和过度追求高产问题。猕猴桃

也加快发展,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

90年代中期,随着全国水果总量不断增加,果品已由短缺变为富裕,苹果效益逐年下滑,出现“卖果难”现象,部分果农又开始挖树种粮,苹果面积开始递减。为了引导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由追求数量向高品质、多样化发展并与国际市场需求接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1998年陕西省政府制定下发了《陕西省苹果产业化发展规划(1998年~2001年)》,全省果树区域布局和树种开始大规模调整。到2001年,全省水果总面积发展保存为680108 hm2,其中苹果374294 hm2、红枣84930 hm2、梨57953 hm2、柑桔13527 hm2、猕猴桃16566 hm2。1997年到2001年期间,全省水果总面积减少了11125 hm2,其中苹果减少了113763 hm2、而渭北苹果优生区新增28800 hm2、红枣新增33247 hm2、梨新增2921 hm2、柑桔新增4963 hm2、猕猴桃新增3567 hm2。

2000年,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和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提出了陕西苹果“争中国第一,创世界名牌,出一流益效”的奋斗目标。2001年成立了陕西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和陕西省果业管理局,通过调研,提出了优质苹果生产“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关键技术并开始启动示范。陕西苹果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标准化生产快速推进,产业化配套不断完善。2002年,农业部把陕西列入中

国优势苹果产业带,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以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果业确定为国民经济六大优势产业之一。2003年,按照农业部《规划》和建设果业强省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在渭北优质苹果产区建立300万亩绿色苹果基地的决定,同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陕西苹果实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4年,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渭北绿色苹果基地建设的意见》,要求努力实现果业绿色化,建成全国最大、最强的绿色苹果基地。2005年,陕西苹果加入欧瑞金组织,成为国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果区大力推广“果、草、畜、沼、窖”配套建设生态果园,努力实现果畜良性互动,促进果业可持续发展;努力执行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继续深化应用“四项”关键技术,全面推行果园标准化生产,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积极开展出口基地认证和有机果品基地建设,为全面提升果品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打下坚实基础。陕西果业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第一水果大省。

如今,我省果业要由大转强,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产业的规模、产量、生产管理技术、产业化水平、经营主体、销售模式等都需要重新认识,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短缺、果业技术人才面临断代、水肥条件制约等问题严重,亟需解决。我们正在加紧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省委、省政府历任关于农业的政策

1、陕北革命建设委员会《关于1978—1985年陕北地区农业生产建设规划》(1979年3月)

2、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落实三年农业调整任务的意见》(1979年9月)

3、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知》(1979年11月)

4、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放宽政策,发展陕北农业的决定》(1980年6月)

5、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央(1980)75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1980年10月)

6、陕西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励暂行办法》(1981年11月)

7、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农村专业户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1984年8月)

8、陕西省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陕西省农牧厅、林业厅、水利厅、粮食局《关于用销售或赊销粮食的办法,鼓励山区农民退耕陡坡地,还林还牧的通知》(1985年3月)

9、陕西省人民政府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通过了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八条优惠政策。这八条是:一、出日创汇企业的留成部分按规定全部留给企业,超计划出口外汇按“倒三七”分成的办法执行,省上统一调用企业外汇时,调一元外汇补贴一元人民币;二,以1985

年出日创汇实绩为基数,在基数内每创汇一美元,奖励人民币三分钱,超基数创汇一美元,奖励人民币一角钱,一定三年不变;三、生产出口产品的专业工厂,职工奖金可高于一般企业;四、凡研制生产可顶替急需进口产品的企业,可从节约的外汇中分出一部分奖给企业;五、允许企业在完成出口计划的前提下,通过正式口岸自找出口门路;六、进一步落实1985年实行的出日产品退税办法;七、对由于按计划出口而发生亏损的企业,除了让税让利之外,不足的部分亏多少,由财政补多少;八、中国人民银行对出口创汇企业实行优惠贷款。(1986年2月)

10、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科技进步大会。副省长林季周主持大会,省委副书记牟玲生作了题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大力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报告。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在大会上讲了话,他就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提出了五点意见。 (1986年8月)

11、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推动农村科技进步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规定》指出,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使命,必须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技术必须为农村经济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重要方针。为此,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农村科技进步大会讨论的意见,就若干政策问题作出了13条规定(1986年9月)

12、礼泉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按国务院统一安排,礼泉承担的试验题目有两个:一是完善合作经济的双层经营体制,着重研究解决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设置、职责和功能问题;二是研究农副产品基地的产、供、加、储、运、销的配套建设问题。(1987年9月)

13、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抓好“双十”项目,以增强农业后劲,开发多种经营。加强农业后劲的十个项目是:东雷二期抽黄灌溉工程、宝鸡峡、泾惠渠、交口三大灌区的更新改造,渭北旱原中低产日改造,杏子河流域综合治理,建设30万吨合成氨厂,改建9个小化肥厂,发展8个农药品种生产厂,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推广配方施肥、田间套作、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等。开发多种经营的十个项目是:110万亩优质烟叶基地配套建设,150万亩优质苹果基地配套建设,33万亩优质丰产花椒基地建设,600万只笼养鸡基地建设,30万亩优质辣椒基地建设,200万只肉兔基地建设,21个养猪基地建设,12个蔬菜基地建设,百万只良种羊基地建设,6万亩库面化肥养渔和网箱养渔建设。(1988年11月)

14、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速农业发展,夺取1989年农业丰收的决定》。“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一)正确认识农村形势,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二)广泛动员和组织农民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千方百计增加肥料、农膜、农药、柴油等农用物资的投入。(四)积极

认真地做好粮食合同的定购工作。(五)努力发展多种经营。

(六)发展乡镇企业,要坚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活力、积极稳步”的方针。(七)大力推广农业科学实用技术。

(八)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九)继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十)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领导。(1988年12月)

15、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对农村改革试验区扩大权限的若干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有计划地建立改革试验区”的精神,省委、省政府确定礼泉县、大荔县、宝鸡县、汉中市,分别被列为全国和省的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的任务是:为深化农村改革探索道路,为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提供思路,为制定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持试验区工作的进行,省委、省政府决定对体制改革、财政包干、基建审批、资金融通、林特产税计征、粮油包干、农副产品加工、外贸体制、物价调控、科学服务、机构设置等11个方面,给四县(市)适当扩大权限。(1989年3月)

16、省政府发出关于建立农业发展基金的通知。通知说: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通知》精神,省政府决定,从1989年起,省、地(市)、县三级逐步建立农业发展基金,由各级政府纳入预算,列收列支,专款专用。通知就农业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及使用范围等问题,作了原则规定。(1989年4月)

17、省政府在洛川县召开深化农村改革现场经验会。省长侯宗宾在会上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

神,继续深化我省农村改革》的讲话。侯宗宾在讲话中着重提出要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地制宜地推广洛川县的土地“双田制”经验,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1989年10月)

18、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征蔬菜农业特产税的通知(陕政发[2001]1号)

19、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陕发[2003]5号)

20、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农业厅等7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意见的通知(陕政发 [2003]7号)(果品加工:以苹果加工为主,同时积极开发梨、猕猴桃、枣等果品的深加工,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出口创汇。合理布局加工企业,深化加工层次。建立加工专用果生产基地,提高浓缩苹果汁和其他果品加工品的质量。做好鲜果上市前的分级、清洗、打蜡、包装,生产无污染的绿色果品,搞好各种水果饮料、果酒、果醋、果酱、果脯等系列产品开发。)

21、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3年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意见(陕政发 [2003]9号)

22、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2004年陕政发〔2004〕4号)

2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通知陕政发〔2004〕5号

24、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

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04〕74号)

25、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陕发〔2006〕5号)

26、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7〕31号

27、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工程、县域工业化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年)的通知(陕政发〔2009〕1号)

28、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陕政发〔2009〕19号)

29、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意见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9〕44号)

30、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意见(陕政发〔2011〕18号)

31、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1〕51号)

32、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陕政发〔2012〕53号)

3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2〕54号)

34、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陕政办发〔2012〕1号)

35、、201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36、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通知(陕政办发〔2013〕61号)

37、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通知(陕政发〔2014〕20号)

30多年省委、省政府关于果业的政策、措施

1、省政府将渭北苹果基地列入“七五”和“八五”多种经营发展计划;

2、上世纪80年代后期,省政府成立了多种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果业是多种经办的主抓内容之一。省政府每年拿出渭北旱塬建设资金500万元,支持全省多种经营的发展,其中主要支持苹果基地建设;

3、1988年省政府出台《关于集中力量抓好十个多种经

营重点项目的决定》,苹果位列其中,成为重点发展项目(从1992年起,连续4年以每年百万亩的速度增长,到1996年,全省苹果面积达到754万亩,一跃成为全国第一苹果大省)

4、1997年,省委书记李建国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把苹果作为振兴陕西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又一次提上重要日程;

5、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苹果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陕政发[1998]21号)

6、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果品销售工作的通知(陕政发[1998]44号)

7、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通果品“绿色通道”的通告(陕政发[1999]50号)

8、2000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的决定》

9、为了落实决定,加强对果业发展的领导,2001年6月成立了陕西省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全国第一个省级果业管理机构:陕西省果业管理局,从此,陕西果业走上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轨道。由规模扩张进入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新阶段

10、2002年,陕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把果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

11、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关于2002年果业工作意见的通知(陕政发〔2002〕26号)

12、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通果品“绿色通道”的通告(陕政发〔2002〕42号)

13、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果业局关于全面推进无公害果品生产保障果品果汁安全出口实施意见的通知(陕政发〔2002〕56号)

14、2003年,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把建设渭北30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列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四大基地”之一。

15、省政府关于开通果品“绿色通道”的通告(陕政发〔2003〕22号)

16、2003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果区防雹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03】45号)

17、2004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建设的意见》(陕政发【2004】12号)

18、2004年,省政府关于常年开通“果品绿色通道”的通告(陕政发【2004】40号)

19、2005年,配合中央财政设立的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省财政厅在全省认定的省级优质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内实施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补贴标准为每亩示范园补贴套袋款100元

20、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省农业厅制定了《果业提质增效工程规划(2008—2012年)》

21、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陕西省政策性苹果保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08〕48号)

22、从2009年开始(执行3年,2012年已经取消),陕西省实行猕猴桃新建园补助政策,对猕猴桃产业规划区内新发展猕猴桃园实施新建园补助,省财政每亩补助200元,市县配套不少于100元;

23、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猕猴桃生产中禁用膨大剂的通知(陕政办发〔2011〕58号)

市、重点县关于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创新型经验

宝鸡市:

政府办《关于印发宝鸡市现代果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财政列支500万元,扶持果业发展。其中300万元扶持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建设,200万元扶持果业基地规模扩张。

咸阳市:

1、2001年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从发展目标、实施优果工程、加强果业管理等6个方面,作出了加快本市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的决定。

2、2007年彬县被评为“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县果业局局长刘国栋同志被评为“中国果品产业发展功勋人物”。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答案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下列哪一篇文章不是代表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文章?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C.《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从指导思想来看,哪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完成的转变? A.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B.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封闭到开放 D.从固守陈规到大胆改革 3. 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的标志是什么? A.经济改革 B.教育改革 C.政治改革 D.体制改革 4. 下列哪一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这一时期的文件理论上最重要的成果? A.废除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一套固定模式。 D.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

5.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大事件? A.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城市主要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D.开辟经济特区,搞对外开放。 6. 从1988年的9月到1992年2月邓小平南巡这个阶段处于改革的哪个阶段? A.改革的全面探索阶段。 B.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 C.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 D.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7. ()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A.1978.12——1984.10 B.1984.10——1988.9 C.1988.9——1992.2 D.1992.2——2003.10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十四大的内容? A.把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思想变成我们全党的一个纲领。 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D.提出邓小平理论。 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30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在这 一时期内国家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历史的颠簸前行中,一些东西已经沉淀下来并初 步定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轮廓也开始越来越清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尝试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方面做一个概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简洁的概念,但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 从总体上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中国人 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反映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探索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若干个方面,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去观察和把握,比如它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一个理想目标,还是通向 这个目标的发展道路和实践进程,当然也是一种制度的设计,等等。所有这些 方面的统一,就构成一个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可以说,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不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它是理论与实践、目标 与过程、应有与现有以及活动与制度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其创立者是邓小平。邓小平在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 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开 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所有这些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现形态。在这些理论中贯彻 始终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理想目标,即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的基 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具体地说,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之所以能成为共同理想,就是因为它代表和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而且是通向这一目标的现实道路 和路线。它不仅向我们描绘了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想蓝图,更 重要的是向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具体地说,这就是我们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纲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以此为基础 形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2020高考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2020高考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一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有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

中国行政改革

目录 1、引言 2、制度分析方法 2.1、制度分析方法概念 2.2、制度分析方法特点 3、行动改革的动力问题 4、行动改革的阻力问题 4. 1、基于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而产生的阻力 4. 2、基于习惯和官本位意识产生的阻力 4. 3、基于对不确定性的忧虑而产生的阻力 4. 4、基于依赖性而产生的阻力 5、如何消除阻力 6、参考文献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制度分析 【摘要】:改革是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它不可能使所有人在同样时间获得相同的收益。因此,改革必然会遇到阻力。行政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动力和阻力两种力量的对比和相互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行政改革的动力、阻力多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不可否认,这种研究有它特定的价值,但在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局限于这种方法有失全面。本文试图利用制度分析这个崭新的分析方法,重新考察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旨在通过这种带有前瞻性的探讨和研究,为我国行政改革的制度创新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制度分析方法的介绍,考察论证了制度分析方法对中国行政改革的适用性。第二部分是对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问题的分析,引出阻力问题。第三部分是具体分析了改革中的阻力问题并分析造成阻力的缘由。第四部分紧接着提出了消除阻力的办法。纵观全文,笔者严格遵守行政思维模式,从背景阐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四个方面着手,力求通过对我国行政改革创新的思考发现一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动力;阻力

一、引言 行政改革是政府行政部门为了追求行政效率的提高而对行政体制、行政方法及重大原则进行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体制的改革以及行政组织体制的改革。当代世界各国的行政改革既有改革的一般必然性,又有当代社会的特殊必然性。一般必然性主要包括:调整社会矛盾的需要、适应环境的需要以及克服行政阻力的需要;而特殊必然性则主要包括时代发展的需要、行政地位的凸显、政府自身的困境以及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导思想中提出要按照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人民满意政府[1]。由此可见,服务、法治、责任、廉洁是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向,也是引导改革实践和政府转型的灯塔。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其在符合本土的前提下不断顺应时代潮流,逐步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色问题进行比较。比较公共行政比较什么呢?美国学者海迪认为,比较行政尽管有不同的视角,但最基本的是“作为焦点的官僚制”[ 2](p.78)。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一方面在上层建筑和整个政治系统中占有重 要角色,另一方面又和企业体制一样是经济体制的核心构件。因此,

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稿

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稿 杜甫有诗曰:“汉江春风起,冰霜昨夜除。”中国正走向一个无比光明的未来,不管 是自然灾害如今年的冰雪灾难,四川汶川地震,都无法动摇这个凝聚了13亿人的可爱中国。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 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1978年到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 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面对让人闻 风丧胆的非典疫情,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 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 录取27万名;而到,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 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 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 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而今年,奥运大幕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 们不仅为奥运的主人,而且是金牌最多者.!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 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论述类文本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由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向一个更自由、更平等因而也更合理的社会转变。(选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前的老百姓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只能选择起兵造反或是疆场立功的道路。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 ——中国与俄罗斯比较 引言:在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激进的过度方式,例如俄罗斯与东欧一些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一种则是渐进的过度改革如中国。这两种不同的改革模式以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为主要代表。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惨遭失败,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一片混乱。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渐进式改革却成绩斐然,这也导致了对激进改革的否定。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有待完善,又引发了对两种改革的讨论和比较。本文就两种不同的经济改革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找出相互之间的差别。 关键字: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中国俄罗斯 一、中国与俄罗斯两种不同改革模式实施阶段上的区别 1.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 (1)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其特点为:强制中的诱致性,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质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等。 (2)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伴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的推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市场化的起始阶段或者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市场化其本上是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总体格局未变的态势下展开的,市场发育刚刚开始因此基本上是“体制外”展开。第二阶段是市场化的展开阶段,这一阶段市场化已经进入“体制内”,市场体制框架开始显现,市场的力量和计划的力量开始抗衡,突出表现在“双轨制”并存的体制模式上。第三阶段是市场化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市场化进程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市场机制在经济体制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是进入了纵深的推进阶段,正向着成熟阶段迈进。 (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到整体的改革、从低成本到高成本的改革推进方法,采取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降低改革成本,使改革的进程可持续。第二在整个渐进式改革的进程中,由于新旧的体制存在,所以中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实行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在线作业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在线作业1.第1题 下列不是有效政府的基本价值的是()。 A.制度效率 B.技术效率 C.组织效率 D.配置效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第2题 责任政府建构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归责原则基础上的()制。 A.首长负责 B.政府问责 C.行政监督 D.引咎辞职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第3题 下列不是政府的本质特性是是()。 A.阶级性 B.政治性 C.社会性 D.自律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4.第4题 有效政府以()为政府行为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A.行政效率 B.公共效益 C.政府绩效 D.公众满意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5.第5题 政府职能重构的内涵包括纠补()失灵和弥补()失灵。 A.市场、政府 B.组织、经济 C.系统、体制 D.政府、市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6.第6题 下列关于地方的专有权力不正确说法的是( )。 A.地方教育事业 B.维护社会治安 C.地方财产管理 D.本地区财政、税收、工商、贸易管理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7.第7题 下列不是有效政府的基本价值的是()。 A.制度效率 B.技术效率 C.组织效率 D.配置效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8.第8题 法制的核心是()。 A.依法办事 B.依法行政 C.依章办事 D.依章行政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9.第9题 政府职能重构的内涵包括纠补()失灵和弥补()失灵。 A.市场、政府 B.组织、经济 C.系统、体制 D.政府、市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0.第10题 干部人事制度创新以改革()为重点,探索干部管理新机制。 A.公务员制度 B.政绩考核 C.干部人事制度 D.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1.第11题 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效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其()如何。 A.职能 B.效益 C.政绩 D.效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2.第12题 有效政府以()为政府行为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A.行政效率 B.公共效益 C.政府绩效 D.公众满意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反思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反思Post By:2008-8-29 16:20:00 一、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国家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2007年GDP超过24万亿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用袁绪程在《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评价》中的数据来说,就是“1978年GDP总量仅3624亿元,2007年已达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9.7%,增长速度极为罕见,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人均GDP过2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和工业化中期阶段。”(来源:中正网) 在当今国家已经变得富裕强大的情况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吗?为什么国家强大了、富有了,而工人、农民却由领导阶级,同盟军变成了“弱势群体”,长期处在贫困的状态?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中国会出现新的“三座大山”?改革以后流行的顺口溜“房改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把你提前送终”所描述的严酷现实,说明了什么? 中国政府拥有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意味着什么? 请看张宏良教授的回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在政治上遭到了西方列强的瓜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在经济上再次遭到了西方列强的瓜分。所不同的只是19世纪末2 0世纪处,西方列强是用各种条约瓜分了我们,现在西方列强则是用各种规则在瓜分我们。中国被瓜分的主要标志,就是正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随意挤压的“奶牛”,身上被国际垄断资本插满了财富吸管,用断子绝孙的资源毁灭式开发,所透支形成的巨大财富,如同长江大河般的流向西方发达国家,提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却唯独牺牲了中国人民的福利,不仅是牺牲了这一代人的福利,更可怕的是掏空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基础。可以说,用牺牲子孙后代资源基础的办法,来换取一代人的富足,已经是一种犯罪了,更何况这种资源的毁灭式发展,连这一代中国人都没有享受到,完全被这一代西方人给消耗掉了。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约30年的经济起飞,日本工资赶上了美国,中国工资却只有美国3%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掌握了70%财富的0.02%(最新统计)的人口拼命向国外转移财产和亲属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人民会重新陷入“三座大山”压迫的原因。并且国际垄断资本对中国已经做好了奶挤干净后的杀牛准备,这就是通过金融市场股市和汇市的对冲操作,将中国最后的剩余资产全部卷走。(张宏良《中华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张教授又说:“就外汇来看,中国用民工的如河血泪和矿工的如山骨灰,换来的巨额外汇完全无偿的奉献给了美国。面对中国空前的资源劫难和百姓劫难,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却是一片欢呼,声称我们赚取了宝贵外汇。我们的确拥有了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这些外汇储备与其说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不如说是美国的宝贵财富更加准确。一方面,一万亿外汇的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美元资产,美元是什么,说穿了就是美国印刷厂印刷的纸张,美国想印多少就可印多少,随着美元印刷的增加和美国经济的减弱,中国血汗换来的外汇在随着美元大幅贬值,用欧元计算的美元资产,几年来已经贬值50%,中国外汇储备中7000多亿美元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突破点之一,它突破了发展道路上的瓶颈,从而打开了新的界面,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为这块有着5000年文明的神奇土地注入了更新更强的生命元素,使其活力倍增,从而使中国在各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现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尤其表现在物质方面。此次调查,我们以北京三间房地区的部分居民为调查样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调查得出三间房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生活变化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改革开放,服装业,小康,居住条件,交通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小组的六个成员利用小学期的在校时间讨论设计出问卷的内容,并走访了北京三间房地区,一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94份。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以及spss 统计软件将94份问卷的答案作以描述统计,得出了相关统计结果。这些统计结果着实为我们的调查报告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和有力保证。通过落实调查的各项环节,我们从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创举的理解更加深入,受益匪浅。 一、中国激荡30年:从“衣”看生活变化 80年代初期及目前老百姓买衣服场所对比 020 40 60 80年代初期目前目前老百姓购买衣服场所自己做 集市 小服装店 大商场80年代初期老百姓购买衣服场所 自己做集市小服装店大商场

显然,改革开放以后,渐渐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小服装店或者大商场买衣服穿,集市的数量也有所下降。 在服装的样式与质地方面,上世纪70年代,全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挺阔不皱、结实耐用的“的确良”代替了统一的“灰色装”、老样式,人们的穿着从这个时候开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时买布料要凭布票,一张小小的布票,悄然影响着人们实用主义的审美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人们的穿衣习惯。跟棉布相比,“的确良”布挺阔不皱、结实耐用,因此即使价格不菲,也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追求“时髦”的日子上世纪80年代,勇于尝试的青年人穿上了有踩脚带的弹力健美裤。歌舞片《霹雳舞》的火爆,又带来了流行装束蝙蝠衫。蝙蝠衫式毛衣的宽松,也打破了毛衣外再罩外衣的旧习惯,开创了内衣外穿的风气。从“的确良”到“涤卡”,从绿军装、喇叭裤到蝙蝠衫、健美裤,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的思想中已注入了“时髦”的情绪。服装市场和品牌专卖一步裙、露脐装、吊带衫、半截裤、破洞牛仔裤、松糕鞋,哈韩族的肥裤子、掉裆裤,上世纪90年代的女性几乎没有什么不敢穿的,也几乎没有什么衣服能让人轻易满足。而男性服饰其实也在悄悄改变,休闲西服已是常见不过的衣服,与此同时,外国品牌陆续进驻中国市场,从皮尔?卡丹、鳄鱼到耐克、阿迪达斯,即使这些牌子并不是人们记忆中了不起的“国际顶级品牌”,但它们进入中国早,留给国人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90年代,人们在与世界名牌的初级对话中,学会了追逐“品牌”,慢慢拉近了中国高端服装与世界的距离。这时的人们买衣服已经有了明确的地点:要么去服装市场,要么进品牌专卖店。21世纪初:时尚搭上了中国风随着千禧年的钟声在24个时区接连响起,此时的中国人,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青涩、手足无措,变得张扬而自信。青年人习惯用“混搭”创造独一无二的个人服饰。随英伦、波西米亚、OL等服饰风尚先后刮起,旗袍、唐装、汉服也卷土重来。表象背后则是“时尚循环”之手在幕后指引。 二,中国激荡30年:从“食”看生活变化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 我们在三间房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时,不仅仅做了派发了问卷,还也结合了附近老人们口述的生活经历。 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窝头和咸菜,对人们来说都不陌生。三十年前,那是主食。当时有许多中国人正为填饱肚子而发愁。当时,三间房乡的人们和许多农村居民一样,为了填饱肚子,甚至吃过树皮和谷糠。因为饥饿,许多居民腿一度出现浮肿。玉米面、高粱、红薯,能吃饱就不错了。如果家里的孩子多,就只能喝稀的。即便在城市里,“粮荒”也会经常在月底不期而至。 直到一九八三年,百姓家里的面粉、大米才开始多了起来。那一年,稍晚于城里人的中国农民,整体生活水平达到了温饱。但这一年,在中国儿童的世界里,加了一点糖的冰块,还是会让他们流口水。纠缠父母好久才能得到的饮料,在小心翼翼地喝完之前,会在小伙伴面前“炫耀”很长时间。而他们手中简易塑料瓶里装着的,往往只是在开水中加了一点糖和色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2.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3.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其开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4.“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派别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5.面对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戊戌变法 B. 义和团运动 C. 护国战争 D.新文化运动 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地点是 A.广州 B.武汉 C.日本东京 D.南京 8.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A.秋瑾 B.章炳麟 C.陈天华 D.孙中山 9.“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材料反映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发展现状 (2) 1、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特征 (2) 2、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取得的显著成就 (3) 3、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存在的不足 (4) 4、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经验 (5) 二、当代中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 (5) 1、政府即为改革主体又为改革客体 (5) 2、复杂的利益关系难以协调 (5)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具有较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6) 4、政府职能转阻力重重 (6) 三、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7) 1、探求解决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处理对策 (7)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8) 3、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9) 4、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9) 5、健全行政运行机制及政府职责体系 (10) 6、提高政府效能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11) 7、深化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建议 (11) 【参考文献】 (1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为分析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现状,研究行政改革的难点,找出促进我国行政改革发展的对策,撰写本论文。本论文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领导科学、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概论、中国行政史、公共政策、行政组织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知识。纵观当代中国行政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行政改革的任务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提出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行政改革的出发点和主要动力。横向比较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各项措施,从现状、难点和对策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的政府管理,无论从组织架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等,与计划体制下相比,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充分肯定政府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如果政府依然强势不改,继续扮演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角色,忽视或者淡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甚至继续把大量的公共财政资金投资于竞争性领域,继续强化政府的行政审批色彩,其结果,不仅会导致市场作用和行政权之间的扭曲,引发政府行为的紊乱,助长权力行使的非理性,而且还有可能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使政府的公信力大大下降。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实际,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矛盾,认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特点,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和做法,强调为我所用,不能照抄照搬。探索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沿理论成果,总结各地改革的基本经验,预测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对于推进当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体制障碍和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完善相关保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设置行政机构,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起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考核标准和执法责任制等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克服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难点,推动我国行政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难点;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_方创琳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1-0019-0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方创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100101)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30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年均提升0.93个百分点,现已稳步迈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2.14%,但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40%, 花了近半个世纪进入城市化加速成长的中期阶段,约25年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合理、 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使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阵地,主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才不断涌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和美好前景。未来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为核心内容,形成由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化格局,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市化健康发展新格局,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健康城市化道路。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镇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1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 在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重大进展的3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30年,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取得非常显著成就的30年。在这辉煌的30年里,我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3亿人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5.94亿人,历年平均增长速度4.4%,城市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4.99%[1],年平均增长0.93个百分点;城市个数由190个增加到661个,平均每年增加16个,建制镇的规模不断扩大,由2000多个增加到1.89万个,平均每年增加640多个[2]。城镇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81年的711.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239亿元,历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0.9%。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438km 2扩展到2005年的 32520.7km 2,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78年的6.7m 2增加到2007年的27.1m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86元,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2%,恩格尔系数由57.5下降到36.3,城市用水普及率由53.7%提高到91.5%,城市燃气普及率由11.6%提高到82.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5m 2增加到7.9m 2。城市化发展取得的这些巨大成就,拉动了国家经济增长,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为国民积累了巨额社会财富,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3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战略任务,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3],要继续坚持把城市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不动摇。城市化的发展正在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Stiglitse ,2000年)所说: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两件最深刻的事情: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4]。在未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将有超过发达国家劳 收稿时间:2008-08-10;修回时间:2008-12-06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YW-321-0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编号:2006BAJ05A06,2006BAJ14B03)资助。 第29卷第1期经济地理Vol.29,No.12009年1月ECONOM IC GEOGRAPHY Jan.,2009 DOI:10.15957/https://www.360docs.net/doc/0118856825.html,ki.jjdl.2009.01.005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和感受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年正好是30年,在这30年轰轰烈烈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国家走出了十年动乱的阴影,从一片百废待兴逐步发展成一个初具现代化的小康社会,作为70年代中后期生人,我有幸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和我们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走过,一起经历,完成了思想的启蒙、身心的成长、学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毫无疑问,我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虽然有些改革曾经让我和我的同龄人不得不面临艰难的抉择,但我仍认为这30年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好的的一个时代。我这样说,无意去歌功颂德,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和深切的感受。 由于父母在异地工作,我孩提时代一直在外公身边,外公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地主兼工商资本家”,全家被下放到抚州老家的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几个姨舅也相继在农村插队,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外公一家在当地很是被人瞧不起,全家人小心谨慎的夹着尾巴做人,外公给我的印象就是整天闷闷不乐。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全面纠正文革错误,外公摘掉了“地主兼工商资本家”的帽子,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全家人也从农村迁回城里,外公正式退休,二舅顶职(接替外公的工作)进了商业局上班,三舅光荣参军,小姨进了纺织厂当工人,真可谓喜事连连,外公一家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生活压抑多年的外公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也跟着外公进城,在街道幼儿园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父母也经常过来看我,那时候听得最多的是从他们嘴里蹦出的一些诸如“落实政策”、“平反”、“回城”、“补发工资”、“顶职”、“招工”等之类的话题,年幼无知的我对于当时这些所谓的“国家大事”没有太多的概念,对此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没有太多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唯一和当时改革开放沾点边的话题是我的大舅在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了大学,并在毕业后分配在省城中学教书,这件事很长时间是当时全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大舅也被我们后辈视为努力进取的榜样。 八十年代初,我回到父母所工作的县城开始上学,通过学习逐渐接触和了解到改革开放的一些信息和知识,但认识和理解十分有限,主要的信息渠道和话题仍然来源于家庭,对改革开放的感受也更多的来自于家庭的变化,这是反映那个时代国家政策最好的缩影,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变化都跳动着国家政策的脉搏。父亲1958年在北京当兵,复员后在县法院当法庭警察,文革时期公检法系统遭到破坏,他调到粮食部门工作,后来成为“保皇派”,挨过红卫兵的批斗,至今脑后还留有一道很深的鞭痕,父亲在那个反复折腾的政治运动年代中几度落魄,从此心灰意冷,文革结束后他在县粮食局机关上班,除了对我们三个子女严格管教外,工作上再无建树。这些我都是后来听母亲所说,其实父亲很少跟我们谈及他的过去,这些历史对我们而言讳莫如深。我的母亲70年代在国营化工厂上班,是一名化验员,八十年代初调到县委招待所当会计,母亲是一个很好强的人,不管在哪个单位上班每年都能评上先进工作者,但她始终对工作单位不是很满意,她的梦想是进入事业机关上班,但由于没有社会关系,而且又不是干部身份,虽然她一直很努力的工作,但这个梦想很难实现。还是改革开放给了她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终于出现了“考干”的制度,1988年,县里第一次举行面向社会“考干”(通过考试从职工中选拔国家干部),考试科目为数学、语文、政治和英语,母亲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报名参加了考试,虽然已经丢弃课本多年,而且中学是学俄语,但凭借多年坚持勤奋好学打下的底子,加上考前的突击复习,母亲以总分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为国家干部,并调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