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2年文艺理论(代码703)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诗意裁判

答:“诗意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恩格斯说自己“从这个卓越的老头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在他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诗意的裁判”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有着其自身的内涵,意味着情感评价作为“善”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尚品格和功利取向。

2.典型

答:典型是指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而又具有极其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文学艺术审美认识的特征,就是通过个别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在娱乐和美的享受中达到对于生活真理的领悟,通过富有感染性的艺术形式达到对于生活规律性的认识,就因为它创造了典型。

3.文学四要素

答: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M.N.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种要素。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

“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4.直寻

答:“直寻”是钟嵘针对五言诗提出来的创作观念。钟嵘在《诗品序》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从感物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寻词觅句。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动,而不靠用事用典。在创作过程中,将当时、当地的真情实感用简明、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直寻”的基本内涵。“直寻”开启了中国诗学的新视野、新思路,显示了新的理论追求。

5.思无邪

答:思无邪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思想上,“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

6.《人间词话》

答:《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它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

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区别与联系。

答: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联系

①文学批评一般来说离不开文学欣赏,文学批评必须以对作品、对形象的具体欣赏和感受为出发点,从观念出发而不从具体的作品和形象出发的批评不是正常的或正当的批评。

②高度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审美判断力是批评家从事批评活动的基本条件。深刻地、独具创见的批评,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批评家欣赏和把握作品的深度和获得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的程度。

(2)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区别

①目的不同

文学欣赏是为了在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文学批评则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分析自己的感受,即它的目的是为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作品中的各方面的价值,如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等等。

②程度不同

文学批评对作品的把握,对形象的感受和理解比在欣赏活动中要更为深刻和深化,它是对欣赏活动的超越,因此,它能够帮助和引导欣赏者提高鉴赏能力。

③特点不同

文学欣赏中允许个人偏爱的存在;而文学批评则不允许主观偏爱的介入,它要求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文学现象。这不是说文学批评中不存在主观性,而是说批评中的主观性不像在欣赏中那样表现为个人偏爱,而主要是表现为批评的深浅程度和正确与错误。

④范围不同

文学欣赏的对象只是文学作品;文学批评的对象主要是作家和作品,此外还包括文艺运动、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以及文学批评本身等等所有的文学现象。

⑤思维方式不同

文学欣赏是形象思维或艺术思维;文学批评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或科学思维。

2.如何理解艺术交往论?

答:(1)艺术交往论的含义

马克思关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之间的交往理论,成为对后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一个重点。如当代德国理论家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这种交往行为理论对诗学的贡献,是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在他看来,两个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这里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的交往关系。这样,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艺术交往论的特点和类型

广义艺术交往的特点是创造性,狭义艺术交往的特点则是兼具憧憬、虚构性与创造性。艺术交往本身具备三种类型:其一,作为特定社会角色的创作者和鉴赏者之间的交往;其二,创作主体和创作对象、鉴赏主体和鉴赏对象之间的交往;其三,作为创作对象或鉴赏对象的人物之间的交往。

(3)艺术交往论的意义

①艺术交往促进文学活动的最终完成

联系到接受美学的基本理念,更可以看到它受马克思的生产、消费、分配、交换互动关系理论的启示。如果把马克思关于“铁路”与“消费”关系比喻换成文本与读者关系,那么就会得出一部文本如果没有被读者阅读,没有被读者理解和“具体化”,它只是可能的潜在的文学作品,而不是现实的审美的对象,不是现实的文学作品,文学活动也就没有最终完成这样的类似的结论。

②艺术交往促进艺术风格的形成

艺术风格作为个人表征与群体表征,乃是社会认知的重要依据。艺术风格与主体特征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统一表现在“风格即人或文如其人”;二者对立的一面为艺术风格对主体特征的背离。

3.如何理解创作中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现象?

答:(1)“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缘起

陆机《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篇重要的论文。这篇文章对文艺创作理论提出了颇为深刻的分析。《文赋》开篇云:“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陆机认为创作中的最大困难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大意是说:在文艺的创作中,或者在文艺创作的历程之中,首先是创作者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观察外物、感触外物,得出心象,把心象表现于文词。在这样一个历程中,有两个关系性的阶段影响了这个创作理论。这两个阶段分别是:①“意”与“物”的关系;②“文”与“意”的关系。

(2)“意”与“物”的关系

意与物的关系,即主观意识在观、感一外在世界时,得出的心象(意)的完美程度是与外在世界的关系。陆机既然说“意不称物”,便认为意与物是两个自存的世界,而文艺的高下标准有一部分决定于两者能否相称的问题。但是在陆机看来,相称固然是一标准。意与物能

否相称,有两个标准:一是站在“物”上去衡量“意”能否称“物”;二是以“意”为标准,看“物”能否称“意”。

①以“物”为标准去衡量“意”与“物”之相称

从第一个标准来看,“意”不称“物”是一本质问题。正如上面说,既然认定“意不称物”便同时认定“意与物是两个自存的世界”。在文艺中的物或物象,非单指一纯粹无感情的世界如花草树木,亦指一种人际关系和创作者主观意识世界之外的其它心灵。故在文艺领域内,对物之肯定亦即肯定所有这些东西。因此,艺术家在观感外物捕捉心象时所面对的问题,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本质问题。

②以“意”为标准去衡量“意”与“物”之相称

从第二个标准来看,“意”不称“物”也是一本质问题。以“意”为标准去衡量“意”与“物”之相称,则无外在的“物”,“称”的问题也无从说起。因为在“意”与“物”的关系中,“物”的存在都只是在人的知觉感受范围内,万物只是人的感受、心象。因此,若以“意”为出发点和标准,“物”与“意”是可以相称的。但这种相称毫无意义,因为它已消解了“物”的存在。

(3)“文”与“意”的关系

“文”与“意”的关系,主要是指得来的心象,被表现于文词,然而文词所呈现的“象”是否能与创作者原先的心象相及。“文”永远不可与“意”相及,因为文词只是一种有限的外在符号,其所含的意义只是约定的,它不可能完全装载一个人心中的心象。

(4)“意”需“称物”,“文”必“逮意”

陆机为探讨和解决这个难题,在《文赋》中提出正确处理文、意、物三者之间关系的原则,便是“意”需“称物”,“文”必“逮意”。

①“意”需“称物”的“意”是指“文思”,它包括作家的思想认识和在作品中如何表

达的艺术构思。它强调作家的创作应该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不但描绘其外在的形貌,而且揭示其内在的本质。

②“文”必“逮意”是就创作的艺术表现阶段而言的。陆机认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一种内外相符、表里统一的关系。内在思想感情决定着相应的外在表现形式。“文”与“意”二者的关系同样如此。“意”为主,“文”为从,文意决定着文辞。文辞为表达作家的艺术构思和作品的思想内容服务,文意才是文章的主宰。

陆机提出的“意”需“称物”,“文”必“逮意”的原则,强调生活实践和作家的思想认识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它遵循的是一条由“物”到“意”到“文”的的创作路线,是现实主义美学原想。

4.如何理解韩愈所说的“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1)“气盛言宜”的含义

“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创作主张。韩愈特别重视作家精神力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作家的道德行为和文艺修养。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韩愈的“气盛言宜”即是一种精神气质、又是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浩然之气”含义接近。气盛言宜的思想对古文运动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气盛言宜”的合理性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毕宜。”气盛是指作者道德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他认为,只要气盛,则发言、著文,无论言之长短,声之高下,都会是适宜的。韩愈把气与言的关系同水与浮物相比,缺乏科学的必然性,但他强调作家内在方面的道德修养对言辞文章

的决定作用,还是合理的。

(3)“气盛言宜”的意义及局限

①意义:韩愈的这个论点,源于孟子的养气说。这对韩愈重气思想是有启发的,但孟子并未论及气与文的关系。韩愈的气盛言宜说,又是儒家的德行为文章之本的传统观点的发挥及运用。韩愈认为道德修养是“实”,文是“实”的外部表现。他由孟子“养气”说引申出“气盛言宜”论,其本人诗文之盛气则源于其道德、学识之“养”,对后世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局限:韩愈的气盛言宜说重视作者的道德人格,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应该肯定的。但有重道轻文的倾向,则不利于文学的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结合具体的作品,谈谈文学中的雅、俗,以及雅俗之间的关系。

答:(1)文学中的雅与俗

①文学中的雅:高雅文学是一种典雅、正统、经典、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高雅文学有时又称“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或“精英文学”。大众文学,是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流行的文学类型。

②文学中的俗:在商业社会,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往往具有明显的赢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简言之,雅文学是偏向于文雅、具有浓厚文学气息和较高文化艺术价值的文学;俗文学则是具有浅近、通俗、大众化的特点,是比较贴近生活、能为一般平民百姓所接受的文学形态。

(2)雅俗文学之间的关系

①雅俗文学再现现实世界的经验方式不同

雅文学更多地趋向于整体经验,俗文学则更多地趋向于单维经验。这里的“整体经验”包含两层意思:

a.指立体地、全方位地且生动地、有机地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b.指对具象世界的一般性抽象,也即以充满张力的形象语言发现新的实在,发现普遍真理。

雅文学再现生活,或许夸大、或许变形,但它是完整的,也是真实的,在假定性基础上保持着一种逻辑一贯性,甚至在细节上也是如此。如在《红楼梦》里,贾府连接着皇宫、王府、官府、街市、寺庙、农村等,它们相互依赖、休戚相关,并每天制造出无穷的原因和结果,从而构成了独立于我们之外的有生命的世界。而俗文学往往描述一个个孤立的、个别的事实。俗文学也并不指向任何超出本身作品之外的微言大义,它的全部内容仅仅等于其作品自身。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之类人物,其关系无论如何复杂,随着故事的发展,最终会水落石出的;其情节无论如何变幻莫测,离奇古怪,但无非是好人打败坏人,正义战胜邪恶——这与其说是显现一种真理,倒不如说在表达一种愿望。

②雅俗文学在思想深度上大相径庭

雅文学在努力寻求做出对社会生活的诗意表现时,总是以日常意识、现实意识或正统意识的挑战者自居。雅文学作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辞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的传世之作,因此,他们必须澄怀观道,将心灵沉潜到生活本体最深沉最内在的冲动之中,从而突破传统的束缚,颠覆世人的常识感,对主流话语持强烈的批判立场。雅文学永远肯定那些处于极端情境中人的经验,祝福着人们的激情、思念、爱欲、想象和追忆。雅文学总是以时代拓荒者的姿态傲然独立,蔽护着一方圣洁的天空,从而使自身从属于历史。与此相反,俗文学基于本身固有的商业利益,则必然屈服于世俗意识,迎合大众的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