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

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
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

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

为促进医院和科室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现结合科室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护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提高护士在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和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临床护理骨干,以提高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在科室护理人员中送培专科护士,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护理骨干。同时,通过强化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我科护理专业健康发展。

三、专科护士培养要求

1、专科护士培养对象

①具有护士执业证书。

②具有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工龄5

年以上。

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对其他护士的影响力。

2、专科护士培训目标

(1)掌握专科护理工作的范围、特点、及发展趋势。

(2)掌握专科护士培训的基本内容及各专科的规章制度。

(3)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4)掌握常见危重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5)掌握常见的监护技术和护理操作技术。

(6)掌握常见仪器设备和专科仪器设备的应用及管理。

(7)掌握各专科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护理沟通技巧。

(8)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9)掌握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3、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3个月,其中1个月时间进行理论、业务知识集中学习,2个月时间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学习。理论学习时间不少于160学时,临床实践学习2个月。

4、培训内容

按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和四川省临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内容进行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学习。

5、考核与管理

科室设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专科护理教学质量小组,成员包括科

室高级职称护士、临床带教老师、医生、治疗师。护士长负责制定本学科的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专科护士培训考核档案,专科护士应按照规定进行专业的护理培训。凡考核不达标者,年度专业技术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连续两次考核不达标者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

附:专科护士活动记录

内二科专科护士活动记录

专科护士培养和培训方案

2019 年护理部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培养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 年)》,进一步完善我院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护理人员专科护理水平,根据《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 大纲》要求,特制订我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理念,深入贯彻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专科护 理水平,加强医院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工作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在急诊急救、手术室、ICU、CCU、透析、消毒供应、脑 科中心、新生儿、助产、等专科领域,及专业小组(慢伤、静疗、糖尿病)开展专科护士培 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专科技术难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的临床护理骨干。通过强化专科护士、专业技术护士培训和管理,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三、培训对象 1、急诊科、手术室、ICU、CCU、消毒供应、助产、透析、新生儿、脑科中心以及有向专科护士发展方向的其它科室护士。 2、专业小组(慢伤、静疗、糖尿病),提高护士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四、培训形式: (一)院外培训: 1、分批选送手术室、急诊科、ICU、CCU、透析、新生儿、助产、脑科中心、消毒供应等专科优秀护士到省级以上专科培训基地学习(脑科中心去天坛医院),更新护理理念,规范操 作规程,掌握本专业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及有关理论,获得专科护士上岗证书,并争取在 2019 年每个科室至少取得 1 名专科护士,以后相关专业领域专科护士逐年递增;派出各专 科护士长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各种管理培训班。提升护士长专科管理能力。附《具体进修安排表》 2、继续选派专业小组优秀骨干到省级以上培训基地学习,更新护理技术理念,2019 年3 个小组各培养至少一名专业护士,其他专业小组成员派出参加省内外各种培训班。增长专业知识,提升医院专科化技术水平。 (二)院内专科培训: 1、对急救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手麻科、新生儿病房、供应室、产房、导管介入室、神外

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

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 为促进医院和科室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现结合科室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护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提高护士在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和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临床护理骨干,以提高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在科室护理人员中送培专科护士,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护理骨干。同时,通过强化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我科护理专业健康发展。 三、专科护士培养要求 1、专科护士培养对象 具有护士执业证书。 具有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工龄5年以上。 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对其他护士的影响力。 2、专科护士培训目标 (1)掌握专科护理工作的范围、特点、及发展趋势。 (2)掌握专科护士培训的基本内容及各专科的规章制度。

(3)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4)掌握常见危重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5)掌握常见的监护技术和护理操作技术。 (6)掌握常见仪器设备和专科仪器设备的应用及管理。 (7)掌握各专科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护理沟通技巧。 (8)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9)掌握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3、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3个月,其中1个月时间进行理论、业务知识集中学习,2个月时间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学习。理论学习时间不少于160学时,临床实践学习2个月。 4、培训内容 按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和四川省临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内容进行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学习。 5、考核与管理 科室设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专科护理教学质量小组,成员包括科室高级职称护士、临床带教老师、医生、治疗师。护士长负责制定本学科的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专科护士培训考核档案,专科护士应按照规定进行专业的护理培训。凡考核不达标者,年度专业技术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连续两次考核不达标者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 附:专科护士活动记录

护士核心能力考核

心血管内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原则 培训目标 通过心内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规范化培训,使每位从事心内专业的护士能按照各级别 护士核心能力要求,循序渐进地系统掌握心内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各级临床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掌握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护理内容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具备完成心内科基础工作、危重病人抢救能力和协调能力、健康 教育能力,能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系统化、全面的、连续的、安全的护理服务。 培训、考核对象 1.新毕业经过1年转科学习后进入心内各病区的注册护士。 2.新调入心内病区的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 3目前从事心内专业护理工作的所有护士。 培训方法 1培训师资由心内专业小组、病区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组成心内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考评小组,负责制定、审核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计划的组织落实。 2培训方法各阶段护士核心能力内容的训练,采用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完成。集体授课由各病区护士长或中级以上职称、具备本科学历的高级责任护士轮流以 护理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层级培训期间应参加≥30学时的培训;操作培训采用病区 内结合具体病人现场演示的方法进行;临床实践的培训采用一对一“导师”制,按照 各层级的训练模块完成培训目标,并及时对培训指标及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及指导。 心内科各级护士核心能力的考核评价 1培训前评价 ①新入心内科的护士必须接受1年轮训,具有各科通用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由高 级责任护士带教,通过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方可独立承担初级责任护士的工作。 ②在进行心内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前,由医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和心内科专业 小组对现已从事心内科专业的护士,根据其自评后所报的级别进行核心能力评价考核。核心能力的评估不拘泥于护士现有的职称、工作年限及学历。

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管理制度

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管理制度 1、院内专科护士培训 (1)培训对象:专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护理工作2年以上(含2年)或根据不同专科培训需求,本人自愿并经科室选拔、推荐。 (2)培训内容:专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科新理论、新技术等。 (3)培训方法:举办专科护士培训班,制订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包括集中理论培训(理论讲座、自学)与临床实践技能培训(相关专科的轮转实践)两部分。 (4)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能解决本专业患者一般护理问题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内基础培训工作。 (5)考核:培训结束后,由护理部组织进行统一专科理论考核,理论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临床实践;临床实践结束后护理部组织进行专科技能考核,理论及技能考核均合格者颁发院内专科护士证书。对于理论和/或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可安排参加下一期培训班并再次考核,考核合格颁发证书。 2、省级/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 (1)培训对象: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本专科护理工作2年以上(含2年)或根据不同专科培训需求;本人自愿并经科室推荐,护理部提交分管院领导审核批准。 (2)培训内容:医学基础理论、专科护理理论技能、专科新

理论、新技术。 (3)培训方法:外派参加省级/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班。 (4)培训目标: ①为本专科患者提供直接护理和健康教育,解决患者疑难护理问题。 ②负责医院及所在科室本专科护理培训及临床教学工作。 ③协助护士长进行本专科护理质量的评价与督导。 ④开展临床专科护理新技术及科研工作。 ⑤根据患者需要开设专科护理门诊,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和专科护理服务。 ⑥进行院内、外本专科护理会诊。 3、专科护士管理 (1)取得专科护士证书需在护理部备案。 (2)专科护士取得资质5年内不得调离医院或调整科室,因个人原因违反此规定,医院取消对其专科护士资质的认可。 (3)每5年对其专科护士能力(专科理论、技能水平、工作业绩)复核一次;不达标者取消其专科护士资质。 (4)专科护士应主动学习本专科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每年参加该专科继续教育培训,省/国家级专科护士不少于12学时,院内专科护士不少于8学时,并取得相应学分。 (5)专科护士在工作中应主动对其他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开展专科护理及科研工作,带动本专科护理工作的发展。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与管理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与管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映兰 一、专科护理发展背景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建设高素质的专科护理队伍已经成为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专家也呼吁高度重视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然而目前国内的培训制度和资质认证体系尚未完善,短期内培养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专科护士的有一定的难度,护士长作为一线管理者,在临床工作中培养护士专科方向发展,逐步提高专科业务水平,拓展护理服务范围,应在专科护理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培养和使用刚刚起步,专科护士奇缺,涉及的领域仅仅局限于ICU、糖尿病、伤口造口等,滞后于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 相关政策、文件 卫生部 ◆“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第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 发展临床专业护士《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 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肿瘤病人护理等专科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2008年5月12日实施的《护士条例》中明确提出: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 湖南省(9个专科) 《湖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五条 发展专科护理,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事业与医学科学同步、协调发展 各级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在重症监护(ICU)、急诊急救、血液透析、介入治疗、手术部和肿瘤科等护理专科特色明显、专业技术性很强的领域逐步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建立并落实专科护士培训制度,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满足临床

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

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为促进医院和科室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现结合科室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护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提高护士在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和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临床护理骨干,以提高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在科室护理人员中送培专科护士,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护理骨干。同时,通过强化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我科护理专业健康发展。 三、专科护士培养要求 1、专科护士培养对象 具有护士执业证书。 具有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工龄5年以上。 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对其他护士的影响力。 2、专科护士培训目标

(1)掌握专科护理工作的范围、特点、及发展趋势。 (2)掌握专科护士培训的基本内容及各专科的规章制度。 (3)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4)掌握常见危重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5)掌握常见的监护技术和护理操作技术。 (6)掌握常见仪器设备和专科仪器设备的应用及管理。 (7)掌握各专科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护理沟通技巧。 (8)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9)掌握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3、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3个月,其中1个月时间进行理论、业务知识集中学习,2个月时间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学习。理论学习时间不少于160学时,临床实践学习2个月。 4、培训内容 按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和四川省临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内容进行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学习。 5、考核与管理 科室设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专科护理教学质量小组,成员包括科室高级职称护士、临床带教老师、医生、治疗师。护士长负责制定本学科的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专科护士培训考核档案,专科护士应按照规定进行专业的护理培训。凡考核不达标者,年度专业技术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连续两次考核不达标者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

专科护士工作计划

专科护士工作计划 ( 护士工作计划 )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W-JH-033234 专科护士工作计划 Specialist nurse work plan 护士工作计划 | Nurse Work Plan 护士工作计划 第 2 页专科护士工作计划 ICU 专科护士工作计划 一、巩固 ICU 危重病人基储特级护理质量实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根本目标: 科内根据上年度业绩量化考核得分结合专科工作年限及职称选出 1~2名护理质量督导员日常对护理工作过程中护士长不能体察到的护理行为进行督察并以指导改进为主要目的不与护士业绩量化考核挂钩督导员每月将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效果在护士例会上反馈一次提高全体护士主动纠偏和规范行为的质量意识。

继续实行上级护士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下级护士工作质量考核与两者同时挂钩制度。护士长和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每周五负责检查在科病人的护理质量并记录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完善科内护士各班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标准每月护士长力求跟班一轮按标准对当班护士进行督查和指导并及时改进和完善。 确定每月最后一日作为护士质量标准学习日确保人人掌握和执行标准。 每月底组织护理质量督导员和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开质量检查报告会一次指计划简介: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由人工校对请预览觉得合适可以下载直接打印使用。 护士工作计划 | Nurse Work Plan 护士工作计划 第 3 页出科内质量薄弱环节共同商讨改进方法不断提高科内护理质量。 继续带领全科护士及时摸索、总结行之有效的基础护理新方法并形成规范不断提高基础护理技巧提高病人的舒适感及满意度。 二、改进学习方法有效加强常见并危重病及疑难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并继续强化基础和专科操作训练提高疾病护理技能。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

忻州市中心医院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 为加强临床专科护士的培养,完善我院护理人才队伍体系,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医院改革与发展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护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提高护士在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和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有计划、分步骤地在急诊急救、手术室、血液透析科、供应中心、ICU 等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护理骨干。同时,通过强化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我院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三、专科护士培养制度 1. 参加临床专业护士培训者须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在相关专科工作2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 2. 参加临床专科护士培训者除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外,还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好的专科护理知识与实践经验。 3.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工作责任心及奉献精神,本人自愿并经科室选拔推荐后,由护理部、院部同意。 4. 送出参加专科护士培训者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的专科护士培训,必须考核合格,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对未完成或未取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回院后脱离所学专业。

四、专科护士使用制度 1. 取得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负责相应的专科护理工作。 2. 主动、及时地掌握本专科领域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每年参加1次以上本专科省级及以上护理继续教育项目的学习,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 3. 临床专科护士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发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4.负责全院相关专业的护理会诊和疑难处理。 5. 承担医院N2级以上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示教。 6. 在临床岗位中对其他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并对专科护理的有关工作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 7. 临床专科护士应关注学科发展,注重专业培训,强化专业建设,在医院护理领域中要有突出贡献,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8.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9.临床专科护士应注重学科研究,加强工作总结,每年发表专业文章1篇以上,每3年发表护理核心期刊专业论文或综述1篇以上。 护理部 2014年1月

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

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重症监护(ICU)护士培训 一、培训对象 具备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 二、培训目标 (一)掌握重症监护护理工作的范围、特点及发展趋势; (二)掌握常见危重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三)掌握重症监护常见的监护技术和护理操作技术; (四)掌握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技术; (五)掌握重症监护常见仪器设备的应用及管理; (六)掌握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 (七)掌握重症患者心理需求和护患沟通技巧; (八)能够运用循证医学对重症患者实施护理。 三、时间安排 培训时间为3个月,可采取全脱产或者半脱产学习方式。其中1个月时间进行理论、业务知识的集中学习,2个月时间在具有示教能力和带教条件的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学习。 (一)理论学习(参考学时:不少于160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重症监护学概论,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与心理护理,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等等。 (二)临床实践学习(参考学时:不少于320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1个月临床实践技能学习;其他重症监护病房如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等(根据培训对象的原专业选择)进行1个月临床实践技能学习。 四、培训内容 【重症监护学概论】 (一)重症监护学的概念、工作范围、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二)重症监护领域护士的专业素质、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 (三)重症患者心肺脑复苏的基本知识、基本程序和技术要点; (四)循证医学在重症监护学中的应用。

产科专科护士培训班结业试卷_2548.docx

精品文档 沧州市人民医院产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班结业试卷 姓名医院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PDCA中, P 代表(),D代表(),C代表(),A代表()。 2、密切关注护理风险“三重点”,是指:重点()、()、()的管理。 3、胎盘早剥的并发症有()、 ()、 ()、 () 4、胎盘早剥从病理变化分为() 、 () 、 ()3 种类型。 5.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为()、() 、() 、() 。 6.前置胎盘的并发症有() 、()产褥感染、早产及围生儿死亡 率高。 二、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妊娠 24 周后胎心音的听诊位置错误的是 A. RSA,母体脐上右侧B. ROA,母体脐下右侧C. LOA,母体脐下左侧D.LSA,母体脐下左侧E. LScA,母体脐部周围 () 2. 黑加征是指: A. 阴道壁充血变软,呈紫蓝色 B. 子宫颈充血变软,呈紫蓝色 C.子宫颈变软,子宫峡部 极软,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 D.乳头及其周围皮肤(乳晕)着色加深 E. 乳晕周围有蒙氏结节出现 () 3. 我国采用的围生期Ⅰ是指: A. 从胚胎形成到产后 4 周 B. 从妊娠满20 周至产后 4 周 C. 从妊娠满28 周至产后的 1 周 D. 从妊娠满28 周至产后的 4 周 E. 从妊娠满37 周至产后的 1 周 () 4. 关于产前检查的描述, 下列正确的是 A. 妊娠 28 周以前每 2 周检查一次 B. 妊娠 28 周以前每 4 周检查一次 C. 妊娠 28 周以后每4 周检查一次 D. 妊娠 36 周以后每 4 周检查一次 E. 妊娠 28 周以后每 2 周检查一次 () 5.关于胎儿附属物,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A胎盘有防御感染的功能,乙肝病毒不能通过胎盘 B胎盘有合成雌激素,孕激素的功能 C 妊娠期羊水保持稳定,约500ml 左右 D 脐带中有 2 条脐静脉和一条脐动脉 E母儿之间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胎膜 () 6.诊断临产开始的标志是 A. 见红 B. 胎膜破裂,羊水流出 C.已到预产期,孕妇感到腰酸,胎动多 D.规律而逐渐强的宫缩,伴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颈扩张和胎先漏下降 E.不规律宫缩伴见红 () 7.下列不属于产力的是 A. 宫缩力 B.腹肌收缩力 C. 膈肌收缩力 D.坐骨海绵体肌收缩力 E.肛提肌收缩力 () 8.产程进展的标志

探索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探索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8-04-19T13:33:09.98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作者:徐慧雁文娜苏毅 [导读] 以核心能力培养护士培训方案具有因需施教与因材受教相结合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临床培训的方案,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方法:以我院护士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法和医学统计学方法对40名护士进行培训,评估培训方案实施前、后学员在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专业技能、临床实践、护理查房、教育与咨询、科研等核心能力方面的变化。结果:40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各项考核均合格;通过培训,学员的核心能力均获得明显提高。结论:以核心能力培养护士培训方案具有因需施教与因材受教相结合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 关键词:护士;核心能力;培养 Nurse core competence training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training program of nurses and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 Methods:Using nurses of oncology as an example,40 nurses were trained by means of empirical analysis and medical statistics to evaluate professional skills,professional skills,clinical practice,nursing ward round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s,Education and consulting,research and other core competence changes. Results:All the 40 trainee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training passed the tests. Through the trainin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rainee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The training of nurses with core competenci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ing teaching according to needs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s,so it is an effective form of training. Key words:nurses;core competence;training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护士在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儿科护理、传染病护理、护理人文、护理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就是考核护士核心能力的形式之一,是从事护理专业的准入性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是步入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首要条件,也是护理专业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资质。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年至今共招收2期,每期20名学员,共40名,均为女性;年龄28~40(32.86±4.10)岁;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15名,护师20名;每期全脱产培训12周,理论学习4周,临床实践8周。 1.2、培训方法 为了使该8个维度核心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经省内专科护理培训专家组讨论,将该量表中8个维度的核心能力转化为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专业技能、临床实践、护理查房、教育与咨询、科研等6个培训项目,并制订培训方案。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X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0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各项考核均合格;通过培训,学员的核心能力均获得明显提高。 3.讨论 核心能力最先由潘汉尔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中表述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以后又演变为核心能力是组织内集体学习的能力。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定义核心能力是洞察预见能力+一线执行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每一个职业都有它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独特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这一系列能够使工作成功的独特及相关的行为,就被称作该职业的核心能力。如作为医疗机构核心能力之一的医生职业的核心能力就应该包括,交流的能力、基础理论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了解社会因素在疾病诊治中作用的能力、应用循证医学作出医疗决策的能力、自省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医疗机构核心能力具有知识性、价值性、独特性、动态性特征。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护士岗位有通科护士和专科护士之分,护士岗位的不同,有不同的核心能力的要求。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护理教育要突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培养不能仅仅注重知识传授,更要重视能力提高,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应改革传统的以医学课程为模块的基本模式、调整课程结构,拓宽基础,淡化学科,加强人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观,按核心能力培养所需的核心知识来设置课程,将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内科治疗、外科治疗等内容有机整合,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充分凸显护理的专业内容和特色。教学中要减少说教式(灌输式)教学,通过采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实地考察、床旁教学等多种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组织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及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教与学双向互动,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立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学院实训+社区实践+ 医院实战”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对核心能力的培养,作用显著。社区实践主要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人际沟通、健康教育能力和社区预防保健功能训练,其途径是第2课堂和在社会实践,医院实战主要进行临床护理各种护理技能、技术训练和护士综合素质训练,重点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制定及处理各种临床疾病的护理程序。3个实践基地的培养与训练,可实现科学知识与护理实际的结合、医学与人文的交叉、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利用网络资源,扩充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临床实习: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既可以整体示教,也可以让学生看到动作分解,形象直观、效果显著。实验教学中,通过网络,利用现代化模拟手段,可建立模拟病房和模拟环境,创造一种仿真环境,来进行临床技能教学与训练。网络教学还可为学生提供课件、试题集、测试题、参考书及参考资料、图片、典型病历和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料,让学生适时巩固和消化课堂学习,也能进行自主学

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本课题旨在定性及定量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 ,以期构建符合我国护理实践状况的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未来我国麻醉专科护士的任用、培养以及考核等提供客观的参照标准 ; 也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探讨麻醉护士分层培训的目标、核心课程及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等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促进麻醉护理专业的发展。[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了解麻醉专科护士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以质性访谈法 , 分别对临床麻醉医疗专家及麻醉护理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 , 初步构建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以Delphi 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 , 通过计算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熟悉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等统计学指标 ,并对 Delphi 法的代表性和可信度进行检验 ; 采用克朗巴哈系数 (Cronbach 'salpha) 法对指标体系的信度进行检验 ; 构建符合我国麻醉护理实践状况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模型, 制定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草案 , 探讨分析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其指标之间的关系 , 建立一、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统计学软件 Exce12010 及SPSS18.0 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 [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8位符合本研究条件的专家,通过Delphi法,对所有 最终获得的有效数据资料进行探讨分析: ①分析麻醉专科护士及其核心能力的概念界定; ②分析麻醉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共形成了 6 个一级指标 ( 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科学素养),21个二级指标和88个三级指标。③通过Delphi法,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 90%、 94.7%,有效回收率分别为 100%、 89.5%,表明专家的积极系数较好 ; 两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 0.836、 0.850, 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 函询结果可靠。信度结果分析 : 一级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值为 0.788, 二级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值介于 0.484?0.845之间,三级指标克朗巴哈系数值介于0.352?0.948之间,均为中等、高等信度,表明该指标体系有较好的信度;层次分析法(AHP)界定一二级指标权重,其中6个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0.3689、 0.0486、0.2425、0.2419、0.0613、0.0368, 一致性检验一级指标 CR值为 0.0650, 二级指标CF值界于0.0141-0.0863,均小于0.1表明本研究构造的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 界定了麻醉专科护士及其核心能力的概念 , 并在科学的统

专科护士培养与考评制度

专科护士培养制度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我院专科护理人才力量,提高我院专科护理水平,根据《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相关要求,特制定北京协和医院专科护士培养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以全面加强人才培养为重点,密切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夯实基础工作、增强专科力量、优化人才结构、完善学科建设,推动护理工作稳步发展。 二、培养对象 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3年以上本专科工作经验,热爱护理事业的注册护士。 三、培养目标 (一)掌握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操作技能,能解决本专科护理领域的难点与重点问题。 (二)具备一定专科教学能力,能够指导其他护理人员开展业务工作,提高医院的专科护理水平。 (三)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能结合专科临床护理实践,开展护理科研,撰写有价值学术论文或综述,同时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 四、培养方案 (一)院内培养: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护理部及片区护士长协调科室内、科室间骨干专科轮转及定向培训。 (二)学会等机构培养:根据医院发展总体需要及科室人力情况,经科室推荐,护理部审核,每年选派专科骨干参加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等学术机构举办的专科护士培训班。 (三)境外培养:根据医院总体发展,每年选派骨干赴境外进行专科培训。 五、培养计划 (一)每年拟选派30-60名护士骨干进行专科培训。 (二)根据临床需求,以重症、造口/伤口、骨科、消毒供应、静脉治疗、糖尿病、血液净化、(母婴保健)助产、急诊急救、手术室、肿瘤等专业为培养

重点。 (三)专科护士培养以学会等机构认证培养为主,结合境内外培养以及院内培养。 六、专科护士的使用 (一)专科护士负责疑难重症患者护理并参与院内外护理会诊。 (二)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提供专科培训和专业指导,并对专科护理有关工作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七、追踪评价 (一)护理部建立专科护士技术档案,记录参加培训情况。 (二)定期对专科护士的业务水平、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三)评价与专科护士的绩效考核挂钩。

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及意义

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及意义 近年来医院管理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并逐渐意识到培养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重要性[1],使核心能力理论受到广大关注。护理人才培养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当今尤为重要,培养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既需要在学校教育时的悉心培养与教导,也需要工作后的多角度全面锻炼及正确引导。根据临床专科护理的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专科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要求护理专业教育指导思想应当遵循能力本位原则,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贯穿于培养教育全过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综合能力,自我效能,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更有效的推动护理事业向前发展。 1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 专科护士是临床护士中的一种专业分工及专门化角色的称谓,是指那些在某个临床领域中具有博深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以及精湛临床技能,并且向患者直接提供高素质护理服务的护

士。 关于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基本有4个方面:直接提供临床护理的能力;领导与决策的能力;教育与指导的能力;科研能力。其中直接提供临床护理是核心能力的核心[2]。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当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评估与干预能力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评判行思维能力,管理领导才能,跨文化护理能力,教育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 2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2.1培养内容 2.1.1根据护士资质不同进行培养 根据职称可将临床护士分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按照工作年限又可以分为实习护士、低年资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等。有学者探讨实习护士的培养方向,重点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护理技术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爱他人能力等9种核心能力[3]。针对低年资护士着重加强职业探索阶段和职业建立阶段的教育与培训[4],并重点培养他们的临床观察能力、技术操作能力、专科理论技能能力等。针对护士长,主要是进行管理能力的培养[ 5]。总之,初级专业护士应该侧重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专业组长侧重的是管理与应急能力的训练。我所在科室进

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规定

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规定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为促进医院和科室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现结合科室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护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提高护士在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和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临床护理骨干,以提高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在科室护理人员中送培专科护士,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护理骨干。同时,通过强化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我科护理专业健康发展。 三、专科护士培养要求 1、专科护士培养对象 具有护士执业证书。

具有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工龄5年以上。 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对其他护士的影响力。 2、专科护士培训目标 (1)掌握专科护理工作的范围、特点、及发展趋势。 (2)掌握专科护士培训的基本内容及各专科的规章制度。 (3)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4)掌握常见危重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5)掌握常见的监护技术和护理操作技术。 (6)掌握常见仪器设备和专科仪器设备的应用及管理。 (7)掌握各专科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护理沟通技巧。 (8)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9)掌握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3、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3个月,其中1个月时间进行理论、业务知识集中学习,2个月时间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学习。理论学习时间不少于160学时,临床实践学习2个月。 4、培训内容 按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和四川省临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内容进行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学习。 5、考核与管理

[汇编]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汇编]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焦作四院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1.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设立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不同层级护理岗位,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护理人员结构形成梯队,专业分布合理,并与所实施的等级护理和专科护理相适应。 2.层级管理制度要与整体护理责任制和连续性排班相结合。与连续排班结合的层级管理才能保证责任制护理的延续、完整、无缝隙。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满足等级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需要,确保临床护理质量,或保证同一患者得到稳定的、均质的护理服务,共同抵御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从而高年资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低年资护士才能有专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 ---- 护师主管护师助 理中专见习 --------------------------护 士 大专见习 非注册护士初高专 级级科本科 责责护 士任任 护护 士士 注册护士 虚线为护理技术职称

实线为护理层级岗位 专科护士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任职资格: (1) 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 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在相应专科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注册护士; (3) 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的专科护士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省 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4) 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 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发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5) 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能循证解决本专科复杂疑难护理问题,有指 导专业护士有效开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能力; (6) 有组织、指导临床、教学、科研的能力,是本专科学术带头人; (7) 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本专科新理论、新技术,每年接受相应专业领域的 继续教育。 岗位职责: (1) 有权行使高级责任护士的职责。 (2) 主管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3) 主持并组织、指导本 院本专科领域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本专科护理工作指引,制定并审核所 在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 (4) 参加医疗查房,参与危重症病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病人的护理问题, 针对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实施循证护理,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指导临床护士工作,确保本专科护理质量。 (5) 掌握本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组织本专科的学术活动,根据本专 科发展的需要,确定本专科工作和研究方向;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推广和应 用专科护理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

护士核心能力介绍

护 士 核 心 能 力 培 训 手 册 姓名: 张银花 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层级: N2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肿瘤医院 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 编号: 032005019Z

《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手册》使用说明 1.护士长结合本科特点制定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手册培训目标及考核内容。护士长及其带教老师必须掌握晋级目标及要求,做好学习计划,按要求学习、考核、及时填写相应表格。 2.个人基本情况表:由本人负责填写,护士长审核。 3.轮转表:入科7天由本人及时填写。 4.核心能力晋级评价表:护士长组织相关人员根据考核标准组织考评并填写,个人晋级综合考核90分以上。 5.培训内容和评价: (1)各层级培训内容:应体现专科性,根据护士核心能力晋级目标及要求来设定,具有可操作性。 (2)评价要求:带教老师/护士长应根据培训周期及培训计划、量表完成情况等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应客观、项目具体、标准一致;N0级每月每个模块至少评价1—2项,N1级每季度每个模块至少评价1—2项,N2-N4级每半年每个模块至少评价1—2项。 (3)评价结果:由带教老师在相应框内打“√”,并签名及写上评价日期。 6.培训量表: (1)每周由本人如实填写。 (2)操作等项目以画“正”字填写数量,个案培训量表案例需画“正”字或填写患者住院号,以供查询。 (3)N0每月由上级老师、护士长在下月10号前确认签名,N1每季度由上级老师、护士长在下月10号前确认签名,N2、N3、N4每半年由上级老师、护士长在下月10号前确认签名;每年及晋级前汇总。 (4)量表已达设定例数时,带教老师应1周内给予考核评价。带教老师/护士长考核主要询问护士从中学习到的知识点。 7.护士综合评估表: (1)N0级:每月由上级老师/护士长负责评估一次,根据每月绩效考核分数及平时技能考核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护理文书包括5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填写的及时性,次月10号前本人、护士长、科护士长评价签名。 (2)N1级:每季度由上级老师/护士长负责评估1次,次月10号前本人、护士长评价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