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整理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

1.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

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

3.区域研究的意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区域研究对于区域经济运行系统优化、区域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4. 区域分析:区域分析主要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5.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a区域发展条件包括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个方面,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b对这些条件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问题诊断:a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评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全面的考察、评估,为下一步区域发展分析打好基础;b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和问题诊断;c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和问题诊断。

3)区域发展方向符合策略分析:a区域发展分析是在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b区域发展的分析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区域发展分析中判断是非的标准。

6.区域规划:为指导区域开发而制定的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或宏观谋划。

7.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1)区域规划还不是一门完整意义的科学,但具有空间科学的特征,是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区域规划是20世纪后半叶政府的重要议程;

3)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也是区域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8.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R)

确保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人地关系协调(E)

优化布局结构(D)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P、R、E、D)

9.区域开发:人们利用改造其生存环境,从而增强区域经济和社会自我发展的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10.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一般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11.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艾萨德)

12.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13.自然资源的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划分:地下资源,地表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划分: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划分:直接生活资源、劳动资料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可再生自然资源(太阳辐射、风、海潮、地表径流、地热、温泉)、可更新自然资源(植物资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金属矿、非金属矿、化石燃料、土壤资源)

14.自然资源的特征:1)有限性:2)区域性:3)整体性4)多用途性:5)社会性:

15.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某种自然资源数量越多,利用该资源发展生产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粮食基地、煤炭基地、石油产业基地。。。);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同一种资源其开发条件不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成本投入及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市场售价不同,经济效益不同。山西的煤炭、中东的石油);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资源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不同种类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可能导致以这些自然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产业部门发展)。16.自然环境和区域发展的关系

1)自然环境影响区域文化、经济的发展:流域与文化;经济差异

2)区域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生态环境问题(过渡开垦与水土流失);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经济支持)

17. 区域经济背景分析P67

1)区域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

2)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

3)市场化水平

4)社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18. 区域文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区域文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

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

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的相适应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科研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的质量

19. 制度与区域发展P104

20. PQLI指标体系:PQLI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的英文缩写。PQLI是由一些容易获得并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不同基本需要的一系列指标组成的较为简便的综

合指数。这些指标包括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每个指标都由1~100之间的一个数字表示其好坏程度得分,1表示最坏,100表示最好。预期寿命的最高分100对应的是77岁(为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对应的是28岁(几内亚比绍1950年的水平),中间分50分对应的是52岁。用同样的方法对婴儿死亡率也作了评判。

婴儿死亡率的最高分100定为9%(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定为299%(加蓬1950年的水平)。识字率用1~100的百分比直接划分等级。当所有指标的得分都按1~100等级定分出来后,计算出各指标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便可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PQLI。

21. 区域优势: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区域优势具有综合性和时效性。

22.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1)区域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

2)区域发展的优势要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

评价后才能确定。

23. 区域分工:也称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从个别区域的角度看,它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即区域生产专门化;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则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

24.区域分工的理论P175

25.区域分工的特点:区域生产的专业化;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区域分工的模式:垂直分工;水平分工;混合分工

26.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内具有不同经济功能的各产业部门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27.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28..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原有产业基础和生产传统、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工

29.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

30.确定主导产业的意义: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它们能带动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地增长;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

31.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32.区域规划类型:

按规划功能分类:认识性的区域规划;应用型的区域规划

按规划内容的侧重点分类:策略性的区域规划;物质性的区域规划;综合性的区域规划

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自然区区域规划;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区区域规划;社会区区域规划

33.区域规划的方法:系统法、传统综合方法、比较法、数学模拟法

34.区域规划的程序:(一)规划准备工作1.思想上的酝酿和宣传发动。2.组

织起有权威的和未来进行实际决策的领导机构。3.筹建实际参与规划方案设计的工作班子。4.筹措规划经费。5.规划区域的地图,包括最新的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地图的比例尺,视规划区域的大小和规划任务要求而定。

(二)规划工作步骤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4.规划方案设计,5.规划方案评估。6.报批定案。

(三)区域规划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第一,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第二,保持规划的弹性;第三,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随时对规划作必要的调整或修编。3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1.增长及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提出

1)增长极理论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Perroux(佩鲁、普劳克斯)提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这种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Perroux ,1955),磁极。

法国地理学家Boudeville(1957)提出“增长中心”的概念,并于1966年给出简要的增长极概念:“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2)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增长极的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

极化作用: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得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大。这种副效果称为极化效果,这一过程称为极化作用或回流效应。

扩散作用: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称为扩散效果或波及效果,这一过程称为扩散作用、涓滴效应

2.核心—边缘理论

一、理论的提出

1966年Friedmann提出核心-边缘发展模式,,并以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解释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演变机制。

二、理论核心:

区域空间可以分为核心和边缘

1)核心区域:城市或城市聚集区,支配区域

2)边缘区域: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被支配区域

核心对边缘地区的效应:极化作用,扩散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核心与边缘的作用强度发生变化三、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评价与应用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四、核心-边缘理论的应用

解释典型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关系:城市与乡村;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一、点-轴理论提出

在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开发理论基础上提出;

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日本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实施策略,就是据点开发策略。

轴线开发或者称带状开发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

二、理论核心

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点-轴渐进扩散的结果形成点-轴-集聚区的空间结构

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如下两点: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二、点-轴渐进理论的应用

点-轴开发模式(发展轴模式)——

a点:区域中各级中心城市

b轴: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等)

c轴带: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

4.圈层结构理论

36.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37. 土地类型:按土地利用状况分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庄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38.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39. 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

1)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

一。

2)通过土地分,能够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的矛盾,为

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

3)土地分区是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

4)用地分区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

40.土地分区的主要依据是: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2)土地利用现状;

3)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

4)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规划;

5)土地需求量预测结果;

6)各类用地调整指标;

7)部门川地布局规划;

8)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

备注:我把我课本上化的重点全打到这里了,如果有哪些知识点漏掉了,麻烦大家自己补一下了。

区域分析法

区域分析法 一.地理位置 (一)描绘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绝对位置) 大致的经纬度范围,穿过的特殊纬线,南北东西半球,高中低位,温度带。 2.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临海/内陆,大陆东西两岸/大洋东西两岸,处于高一级地理区域的什么位置。 3.交通位置,相对位置,经济位置。 (二)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对农业的影响大(如: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条 件;纬度低,热量充足,有利于热带作物生长。) 2.临海则对海洋运输和资源开发影响的(临海,海运便利,有利于资源开发) 3.内陆则有利于商贸,国际协作分工(邻国多,有利于于邻国交流与合作,可以发 展外向型经济) 二.自然特征——地形 描述地形特征 1.地势(哪高哪低,平均海拔,高差) 2.地形类型(高原,盆地,平原,山地,丘陵,台地) Ps:台地非五大地形,中部平缓,四周陡峭,整体海拔低 3.主要地形的分布 4.其他(如:海岸线,典型的地貌特征) 三.自然特征——气候 (一)描述气候特征/比较气候异同 1. 气候类型 2. 气温: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 3.降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4. 光照状况的强弱 5. 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的总结 (二)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1. 维度因素(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气 温年较差(低纬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高纬地区,气温 年较差低纬地区小于高纬地区) 2.地形:海拔高低,阴坡,阳坡,地形类型(如: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迎风坡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等) 3. 海陆位置:距海近则比同纬度冬暖夏凉,海洋性强,深居内陆则比同纬度冬冷 夏热,大陆性强。 4.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 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 下垫面:地面反射频率(冰雪发射频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 人类活动:河湖,植树造林,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三)等温线走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1.与纬线平行及东西走向——纬度因素影响太阳辐射 2.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差异沿海岸线分布 3.与等高线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区域分析整理

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划分:依据概念划分(1)均质区域: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2)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依据特性划分(1)整体性(2)结构性(3)动态性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是国家和地区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①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2).自然资源质的评价(3)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的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对自然量①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可能的开发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区域发展的作用,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程度,并根据保证程度和现状生产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来研究其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③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④分析比较区域主要几类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源的质的评价也应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考虑,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并据此建立质量评价的标尺,并用此标尺来进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适合程度的评价。 (3)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 对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许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并且在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上,利用、改造自然的方式和措施常常是以各种自然因素的相互制约性为依据的。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对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的分析,必须搞清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组合对一定产业(部门)结构的适合或保证程度。 (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的评价 不同的自然资源种类或组合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且同一类的自然资源或组合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因此,在前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该就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筛选出几个可行方案。井同时指出各种方案之特点,尤其对实施各方案的技术经济前提要特别指出,以利于开发利用之决策与实施。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任何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是指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1地球表面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范围和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的划分:按概念划分:一种是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此来区别其他区域,这称为均质区域。另一种是结节区或称为功能区、枢纽区。按特性划分: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特性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发展的新趋势: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的明显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分发展的主题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自然资源的特性: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条件)2.自然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少影响区域生产规模的大小(2)其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活动的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自然资源的评价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行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资源

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区域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他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1时空内涵2社会经济内涵3可持续发展内涵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1有限性2动态性3可增强性 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2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1)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2)同一国家内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自然资源: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互相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2自然环境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3区域发展是生态保护的前提4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劳动分工规律、区域利益

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1、自然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六个方面等。 ⑴位置特征: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等) ⑵地形特征:地势特征、地形类型、分布、起伏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等 ⑶气候特征: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 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⑷河流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水系特征: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 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等。 ②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含沙量、结冰情况(有 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 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上游:地面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河流流量大,主要开发水能资源; 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主要发展内河航运。 2、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 ⑴人口:人种、人口数量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⑵农业:农业结构、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分析 ⑶工业: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 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⑷城市: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⑸交通:交通运输线、枢纽、运输网的密度、影响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⑹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 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②生态破坏:资源(土生水矿)破坏与浪费环境恶化(沙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北方地区 一、概况(自然地理) 1、位置: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宁的东南和苏、徽两省北部 3、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地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热量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地跨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降水东西差异大;主要集中在7-8月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夏低温、秋早霜,华北地:春旱多沙暴、夏多暴雨。 4、主要的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黄土高原: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丘陵地区(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发展了温带水果,为我国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产量最大,黄河故道全国最长果园带 5、土壤:黄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黑土(东北平原) 6、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 7、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多南少,汛期北长南短(东北有春汛),含沙量北少南多,结冰期北长南短。 8、植被:东北地区以温带针阔混交林为主,华北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区域分析总结

区域分析总结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区域分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 于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而这种分析方法不仅仅 应用于经济领域,还涉及到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本文 将从不同角度对区域分析进行总结。 一、经济层面的区域分析 经济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方面,经济层面的区域分析主要研究不 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就业机会等因素。通过这些指 标的比较,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优势和劣势,并有针对性地 进行政策制定。例如,欧洲地区在汽车制造业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亚洲地区在电子产品制造方面更具竞争力。这种分析可以 帮助政府和企业抓住区域经济的机遇,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区域分析 社会层面的区域分析主要关注人口、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的 差异。人口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人口 密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同时,教育和卫生也是社 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和卫生条件的差异,

会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存在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可以改善资源分配,提高社会发展的均衡性。 三、文化层面的区域分析 文化是不同地区之间的重要联系,文化层面的区域分析主要关注语言、风俗、宗教等因素。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交往方式。例如,东方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而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性。通过对这些差异的了解,可以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与交融。 四、环境层面的区域分析 环境是地区发展的基础,环境层面的区域分析主要研究气候、自然资源等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农业、工业以及生活水平。例如,沿海地区相对于内陆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更加宜人的气候条件,因此更容易发展海洋经济和旅游业。通过对环境的研究,可以科学规划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分析与规划(崔功豪)

区域分析与规划(崔功豪)1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其基本属性:(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2、区域的高度相关性:一是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称为匀质区域;二是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3、区域的本质特性:一是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二是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稳定性。 4、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研究对象:区域是一个能动的机体或区域系统。 5、区域科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1)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规律;(2)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区域系统以及人类居住方式、经济活动、资源有效利用在自然环境背景下所有活动的地域差异;(3)对存在于区域内的各种行为单位利益及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系统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方法,提出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 6、区域发展的新变化和区域研究的新动向:(1)改变区域资源的观念:信息资源和人才观念;(2)扩大区域研究范围:从参与市场竞争的角度和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理论,强化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区外、国外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建立起内外结合的经济运转系统,促进区域的发展;(3)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区域研究的主题,其基本原则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目的。 7、区域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1)资源开发;(2)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加强地方城市建设、解决区域之间平衡问题;(3)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8、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主要内容包括:(1)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2)区域经济分析;(3)区域发展分析。 9、区域分析方法:(1)地理学的比较法:常用实际考察法、统计图表法、地图和遥感技术法等;(2)经济学的分析法:均衡分析、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边际分析、实物分析、价值分析、结构分析等;(3)数学的模拟法:数理统计(回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一章: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 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 类当前和未来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特征: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是 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其品种组合上的差异; (3)整体性每一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多用途性 (5)社会性 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①它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②它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矿藏、气候) ③虽然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但其自然物质基础的地位未变(技术进步)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4.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应程度。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 相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 (3)步骤: ①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大、 重大经济价值、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带动影响作用); 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研究其区 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③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 潜力; ④分析比较区域几种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 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 对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必须搞清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组合对一定产业(部门) 结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一、引言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是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对区域的分 析和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复习。 二、区域分析 1. 区域概念与特征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边界和内在联系。区域的特 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 2. 区域分析方法 (1)SWOT分析:通过分析区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确定区域的发 展方向和策略。 (2)PESTEL分析: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等方面,评估 区域的发展潜力和限制。 (3)人口统计学分析:通过对人口数量、结构、迁移等因素的分析,了解区 域的人口特征和发展趋势。 (4)经济分析:通过对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估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3. 区域发展阶段 (1)初级阶段:区域处于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人口多集中在农村地区。 (2)次级阶段:区域开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逐渐转型。

(3)高级阶段:区域经济高度发展,城市化水平较高,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 三、区域规划 1. 区域规划概念与原则 区域规划是为了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和优化布局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等。 2. 区域规划的内容 (1)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土地的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交通规划:规划交通网络,提高区域的交通便利性。 (3)产业规划:确定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环境规划:保护环境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3. 区域规划的实施 (1)政府主导: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区域规划的实施。 (2)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的决策机制。 (3)评估监测:对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规划策略。 四、案例分析 以某城市区域为例,进行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案例分析。该城市位于沿海地区,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交通条件。经过区域分析,发现该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较为繁荣,但也存在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基于此,制定了以下区域规划措施: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和水质量。

区域分析总结

区域分析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突出。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区域发展战略,寻求促进区域发展 和繁荣的方法。本文将对区域分析进行总结,探讨从政府和企业 两个角度出发的区域发展策略。 政府角度 政府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区域分析中,政府可以 通过制定行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来推动区 域经济发展。 行业政策 行业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产业特点和区域实际情况制定的政策措施,旨在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行业发展规划可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制定创新政策、建设产业园区等方式来促进行业发展,提升 区域竞争力。例如,在中国,政府通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制 定了一系列针对制造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强技术创 新和品牌建设。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指政府针对企业和个人税收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政 策和法规。税收政策引导了经济主体的投资决策,刺激了区域经 济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实行个人所得税差别化优惠 等方式来促进区域投资和消费。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实行了一 项税收优惠政策,针对在该州注册公司并在该州雇佣工人的企业,享受免除三年州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调节财政收支、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发 展和调整收入分配方式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增 加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社会福利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例如, 中国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建 设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提高区域基础设施水平,创造更好 的商业环境。 企业角度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在区域分析中,企业可以通过拓展市场、品牌提升、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方式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区域贡献。 拓展市场 企业通过拓展市场来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在区域分析中,企业可以通过营销手段和市场拓展策略来实现商业增长。例如,阿里巴巴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提升商品转运和贸易的便利性,扩大公司的海外市场份额。 品牌提升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区域分析中,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建设来提升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品牌认知度、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式来提升品牌地位。例如,苹果公司通过设计独特的标志和产品包装,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

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四川吴波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提供区域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根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开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开展的根本思路。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思路 1. 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内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根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根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要运用根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包括气候的特点、成因;地貌的特点、成因;水文特征;土壤、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变化等。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开展趋势;城市和城市化开展;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开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开展对策等。 2. 区域特征分析的根本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开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①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②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上下、主要地形区。③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④水文特征:河流汛期、流量、冰期、含沙量、落差等。⑤人口特征: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⑥经济特征: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等。⑦环境特征: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方法等。 这些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的分析和比拟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典型例题 〔2021年四川卷〕以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以下要求。

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篇一: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整理资料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外表上占有肯定空间的,以不同 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客观性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识区域举例说明。 答: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进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 经济进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互相联系 的规律。 〔1〕区域进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经济背景,主要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人口和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 〔2〕进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水平、社会、资源和环境〕 〔3〕进展方向机策略讨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在对区域进展的自然条件 的社会经济状况肥西的基础上,通过进展预报、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 进展的方向,指定区域进展的策略并分析预报其实施效应 U2区域进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详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

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进展的适合程度。 〔2〕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3〕评价方法: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 7、自然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2〕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 ○1质的评价;目的——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 对象——各自然资源的质量构成因素 内容: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需求上的迫切性 ○2量的评价;目的——确定开发规模和对生产部门的保证程度 内容:肯定数量——确定优势资源相对数量——对需求的保证程度、服务年限、 人均占量 ○3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4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 ○5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8、说明如何合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 答:〔1〕资源承载力:是在肯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 可持续进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 本生存和进展的支撑力量。 U3区域进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1、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缘由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特色是由区域差异、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劳动地域分工规律 和区域利益所确定的,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产业 结构:第一、其次、第三产业构成,主导产业、帮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产业

区域地理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特征 『绝对位置一一经纬度位置 1. 位置淨陆位置:大陆、半岛、岛屿东西两岸,大洋、河海两岸。 ]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 :相对位置] 分析判断。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分析J交通 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 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2地形r 描述。 l地势特征:常用两种语言描述j 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 l二是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3气候:从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温、降水、光照、风等)主要方面分析,即要考虑大区域气候的分布和特点,又要考虑局部要素对气候的影响。如迎风坡、背风坡。 4. 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进行分析。 (1) 水系特征: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流弯曲系 数河床深浅)、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 (2) 水文特征:指河流的流量、流速、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水 能资源。 (3) 水资源开发:河流上游: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开发水能资源。 丫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 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5. 植被、土壤:指植被类型、土壤类型、肥力 6. 资源:从资源的主要类型,分布情况去描述二•人文地理特征. 1. 经济发展特点: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描述。 2. 农业: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结构、主要农作物、区位条件、作物熟制等方面 分析。 3. 工业:从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等方面分 析。 4. 人口: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5. 城市: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分布、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的方面分析。 6. 交通:主要从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 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区域分析复习资料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例如,目前在区域研究和规划中普遍采用的城市经济区,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3、主体功能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分的具有某种主体功能的规划区域。 4、增长极开发模式: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生产增长中心,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增长极开发模式(P163) 5、情景分析法:就是就某一主体或某一主题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识别影响研究主体或主题发展的外部因素,模拟外部因素可能发生的多种交叉情景分析和预测各种可能前景。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或脚本法,是在推测的基础上,对可能的未来情景加以描述,为决策对策提供依据。(P296) 6、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7、区域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后发展规划,预期在一定时期后要求达到后实现的区域发展目的和状态,它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P216 9、区域:地球表面(层)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P1 10自然区域: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照一定的目的去揭示自然环境结构的特定性质而划分出来的自然自然综合体。P2 11、经济区域: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等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的生产地域综合体。如东北经济区就是有生产、交换、分配等环节构成的区域。P2 12区域系统的结构:区域系统内各部分各子区域、各部门、各要素、各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有机联系。从两个方面研究区域系统的结构:一是区域系统内部各种比例关系,这是区域系统最直接的反映;二是区域系统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这是对区域内部各种比例关系实质的补充和深化。P13 13、资源优化配置:P35 14、GDP:(P39) 15、产业集群:(P103) 16、集群化(P103) 17、行业合作:(nP114) 18、生产合作 19、部门经济区(nP129): 20、经济特区(nP130)21、出口加工区(P131) 22、保税区(nP132) 23、自由港(free port)(nP132) 填空题

销售区域规划方案分析(2021整理)

销售区域规划 ✧何谓销售区域 ✧设计销售区域应考虑的因素 ✧设计销售区域应实现的目标 ✧设计销售区域的过程 ✧区域作战方略 一、何谓销售区域 销售区域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分配给销售人员、销售部门、经销商、分销商的一组现有的和潜在的顾客。销售区域指的是“顾客群〞。好的销售区域由一些有支付能力并乐意支付的消费者组成。 二、设计销售区域应考虑的因素 1、销售区域目标:所要达成的目标必须明确,并尽量数字化。 2、销售区域边界:明确销售区域的边界,防止重复工作及业务磨擦。 3、销售区域市场潜力:了解市场潜力在哪里,有多大,如何利用才能使市 场潜力变成销售市场,实现销售收进。 4、销售区域的市场涵盖:明确与客户的联系方式,与每位客户联系的频率。重点:使销售人员有一个公平的市场潜力、收进及工作量,并使其熟悉到这些。 三、设计销售区域应实现的目标 1、可行性:目标一定是通过努力能够在一段时刻内实现的。 2、挑战性:目标应是需要努力才能达成的。 3、具体性:目标尽量数字化、明确易理解。 通常设置以下目标:客户识不、市场责任、区域效率和效益、销售业绩评估、 销售费用操纵、客户关系。 四、设计销售区域的过程

1、选择操纵单元 销售区域通常是按地理区域及贸易区域划分。 贸易区域指要紧零售商和批发商所在的都市及其妨碍的四周区域,这些贸易区域以消费者购置行为为根底。〔用贸易区域划分销售区域时,可能会缺乏能够利用的统计资料。〕 2、测定每个单元的销售潜力 依据销售猜测方法,对各区域销售潜力进行测定。 3、分析销售人员的工作量 销售区域的设计必须考虑销售人员的工作量,它是指为了涵盖整个市场,销售人员必须做的工作。它包括为取得销售潜力所必须做的所有工作。 1)决定销售人职员作量的要紧咨询题: a)在区域内有多少客户需要访咨询。 b)平均访咨询多少个客户,才能够同意一笔订单。 c)为涵盖整个区域,一个月或一年内销售访咨询的总次数。 d)一个月或一年内,需要的销售访咨询时刻。 e)一个月或一年内,需要的交通旅行时刻。 f)对每个客户访咨询的有效次数是多少。 g)适当的访咨询间隔有多长。 h)天天花在非销售活动上的时刻。 i)花在等待客户上的时刻。 2)决定每个销售人职员作量必须考虑的因素 a)销售工作的性质:销售工作的性质妨碍销售人员销售访咨询的形式。 b)产品特性:不同的产品销售访咨询形式的不同。 c)市场开拓时期:市场开拓初期,可设计较大的销售区域,以保证足够的 销售潜力。 d)市场涵盖的强度:有大量分销商的公司,要求小的销售区域,以增加市 场占有率。 e)竞争性:假如一家公司决定与另一家公司竞争,一般都采取减小销售区 域策略,同时增加销售人员的访咨询频率和对每个客户的访咨 询时刻。另一方面,假如竞争加强,公司可采取有选择的竞争。 销售人员只访咨询某几个要害客户。 另外,销售区域的设计,还要考虑企业的情况,如生产线、产品种类及数量等。 3)确定工作量的方法:

区域分析课后题整理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 区域:是地球表面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锁固定的空间系统。 2 结节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例如,城市经济区,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3 恩格尔系数:用食品消费占真个生活消费的百分比来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 4多样化指数:是指用来研究区域内各部门发展是否均衡的指数。常用的是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 简答题 简述区域系统的主要特征 ①集合性:系统要素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②关联性:系统各要素是互相联系的 ③整体性:任何系统都有其特定功能,但系统整体功能大于要素功能之和。 简述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基石 ①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自然条件的异质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②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使得各生产要死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空间上,形成极化点或经济增长极。 ③空间距离的不可磨灭性 区域之间是有距离的。经济活动由于空间距离而发生分异。 请你谈谈对区域系统演化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区域系统的演化是有无序到有序的耗散结构的形成过程。演化方向是有简单到复杂,结构日趋复杂、功能日趋多样、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日趋增强;区域内部演化规律是由点—线—网—面的融合;主要有渐变模式和突变模式两种演化模式;区域系统的演化实质是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技术、人流的流进流出各种流在系统内个子系统之间的交流与作用,导致系统的进化。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将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 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早起的工业化或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受人为干扰或破坏的程度较小。到了工业化进程加快或经济起飞初期,此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与初期开发,生产与消费过程产生的废料、废气会超过环境在自然状态下的自净与分解能力,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当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由于生产设备的改进与技术水平的进步会极大提升生产效率,产业的低耗能化趋向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需求的不断增强,环境质量得以逐渐改善和恢复。

区域分析重点归纳

第一章: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外表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形式。 2区域分析: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开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开展的影响经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3,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4,自然资源对区域开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开展的物质根底。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局部;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开展的必要条件;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开展的自然物质根底。②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开展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开展的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构造。 5,自然资源及其与区域开展的关系:①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②自然环境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它是文化存在和开展的物质条件,人类文化的特征和差异,追根溯源,在于自然环境的不同。③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自然环境中各要素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使生态环境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开展的变化,即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④区域开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⑤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开展,同时,区域开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根底上的可持续开展。

6,外部性: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 1,产业布局指向性特点的特点:a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表达b原料指向c消费市场指向d劳动力指向e高科技指向f交通枢纽指向。 2,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表现为区域产业构造特色和区域产业布局特色。 3区域文化对区域开展的作用:①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开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开展道路的选择。②区域文化开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开展的速度。③区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开展的水平。 ④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开展的质量。总之,一个地区的区域文化背景是区域经济、政治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反映,又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开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地区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表达。 4,人口对区域开展的作用:①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②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开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③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5,性别构成是人口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表示方式:a以男性与女性人口各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B以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 6,衡量人口年龄构成的指标主要有: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年指数、抚养指数、年龄中位数、平均年龄等。 7,人口的增长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的类型有:a原始型。B年轻型C,成年型D衰老型。 8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