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讲解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之一,包括真实性、准确性、可比性、相关性、及时性和重要性等六个方面。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允许出现虚假会计信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会计核算原则

会计核算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之一,包括会计计量属性、会计确认和会计处理等方面。会计计量属性是指对会计信息进行定量描述的方法,包括历史成本、现值、公允价值等;会计确认是指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确认的过程,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处理是指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组合和加工的过程。

三、会计报表编制原则

会计报表编制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之一,包括会计报表的完整性、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等方面。会计报表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允许出现虚假会计信息,以确保会计报表的可靠性。会计报表还应当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以便于报表使用者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

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之一,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和评价等方面。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合理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并及时披露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和变更原因。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其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可比和可靠,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企业会计标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下同)。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 第三条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者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第四条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会计应当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五条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会计

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年度和中期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第六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货币计量为基础,以综合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者事项的财务结果与影响。 第七条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第八条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 第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和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具体准则 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本准则是指在企业会计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而具体准则则是指在不同会计事项中具体应用的规定。 一、基本准则 1. 实体假设:企业实体和业主个人是分开的,企业财务状况应独立于业主个人财务状况。这意味着企业会计应该以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进行核算和报告。 2. 会计主体连续性假设:企业在会计报告中应该假定其经营将会持续下去,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会停止运营。这意味着企业会计应该按照持续经营的前提进行核算和报告。 3. 会计记账的货币计量假设:企业会计应该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将所有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转化为货币表达。 二、具体准则 1. 会计核算的成本原则:企业会计应该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即以取得成本为基础进行会计记录。 2. 会计核算的收入确认原则:企业会计应该在实际取得收入的同时确认相应的收入,无论是否已经收到现金。

3. 会计核算的货币计量原则:企业会计应该以货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将所有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转化为货币表达。 4. 会计核算的持续经营原则:企业会计应该按照持续经营的前提进行核算和报告,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会停止运营。 5. 会计核算的核算期间原则:企业会计应该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进行核算和报告,通常为一年。 6. 会计核算的核算主体原则:企业会计应该对企业整体进行核算和报告,而不是对个别业务进行核算和报告。 7. 会计核算的核算对象原则:企业会计应该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报告,而不是对具体的资产或负债进行核算和报告。 8. 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原则:企业会计应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核算结果真实可靠。 9. 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原则:企业会计应该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确保包括全部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在内。 以上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概述。企业会计准则的遵循可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企业应该在会计活动中严格遵循这些准则,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同时,企业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发展

企业会计准则准则——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准则——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基本原则和普遍规则。其中包括了基本准则、会计要素、计量基础、会计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本文将重点 介绍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之一,要求在财务会计中所记录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项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和财务状况。只有真实地反映,才能为有关方面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在会计处理中必须严格按照会计规定和会计原则进行。 二、权责清晰 权责清晰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之一,要求在传统财务记账中,必须清楚地划分 所有者的权益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权益,以及各自的债务和财务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明确 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在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合理、公正的关系。 三、连续性 连续性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之一,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假定企业 将持续经营,并将其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信息表现为一系列相互连续的周期,以便更好地 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四、谨慎原则 谨慎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之一,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始终坚持 保守处理的原则。保守处理是指在面临若干不确定因素时,企业应该将预测未来的结果或 情况悲观地估计,以避免偏高或虚高。谨慎原则的实施,可以使财务报表更为可靠和真 实。 五、收入确认原则 收入确认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之一,要求企业必须在收入实现的过程中, 按照收入的性质和出现的时间,将收入确认为应计收入或实现收入。准确、及时地确认 收入,有助于更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有利于经营决策和运营管理。 六、成本匹配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是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原则、规则和方法。2024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中国财政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会计领 域的发展动态对之前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下面将对 2024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详细讲解。 一、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2024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注册设立并从事经营活 动的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 业以及其他形式的企业。 二、会计要素和计量基础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资产是指企业 拥有或者控制,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到期 需要偿还给他人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经济利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 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份额。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增加经济 利益的流入。费用是指企业为获取经济利益所发生的支出。 会计准则采取原价计量和实质和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原价计量是指企 业在获取资产时所付出的代价,或者在形成负债时所发生的义务金额作为 计量依据。实质和形式相统一是指企业应当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对其进行准确反映。 三、会计处理原则 四、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 动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的报告。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状况的报告。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除经营活动、投资活动 和筹资活动之外,对所有者权益进行更正和调整的报告。 以上是对2024年版企业会计准则的简要讲解。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 和完善对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企业 财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准 则的规定,按照会计要素和计量基础对财务报表进行编制,并且及时、准 确地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解读 一、概述 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准则 和规定。而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对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准则的内涵 1. 实质重于形式 基本准则中的“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 报表时应当注重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和经济效果,而不是仅仅考虑其 表面形式。也就是说,企业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仅仅依据合同条款或者一般做法来确定会计处理方式。 2. 真实性 基本准则中的“真实性”是指企业财务报表应当客观、真实地反映企 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财务报表上不允许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要求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当遵循真实性原则,不得隐瞒任何重要信息,不得进行不当的会计处理。 3. 一贯性 基本准则中的“一贯性”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

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相邻期间的财务报表对比可比性。也就是说,企业应当保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一致性,不轻易改变会计政策,以确保财务报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三、基本准则的作用 基本准则作为企业会计准则的核心内容,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 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中注重实质、真实和一贯性,从而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确保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2. 维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 基本准则要求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注重真实性,不得进行虚假记 载或者误导性陈述,这有利于维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保护投资者、 债权人等相关方的利益。 3. 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准则的落实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规范会计核算和财 务报告,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诚信度,有利于企业获得投资和融资,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基本准则的落实 为了有效落实基本准则,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 条文解读 2023版

企业会计准则条文解读 2023版 一、引言 企业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和发布的,用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法规。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条文解读,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遵守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企业会计准则是一套科学、严谨、规范的企业会计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公允、透明的财务信息。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部分,其中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基础,具体准则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规范。 三、企业会计准则条文解读 (一)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包括以下内容: 1. 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其中,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企业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假定企业会计工作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分为若干个期间,货币计量假设以货币为单位进行计量。 2.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其中,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

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包括债务和应付账款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等;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支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的成果。 3. 会计原则: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八个原则。其中,可靠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相关;可理解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明了;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进行处理;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重要且影响决策;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保持谨慎态度;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是指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一系列规定和规则,它是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也是企业财务信息准确、真实、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规范企业会 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 和外部信任度。 其中,《第1号企业会计准则,整体适用》主要规定了企业会计准则 的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要求企业按照真实性、合规性和稳定性的原则进 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该准则明确了会计要素的定 义和确认规则,规定了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要求企业 按照一定的会计周期进行会计核算,并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财务报表。 《第2号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规定了企业在编制财 务报表时应遵循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原则。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制财 务报表时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在无法准确计 量时根据相关权衡进行的估计。该准则要求企业应当采用与企业实际情况 相适应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并在财务报表中对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适当的披露。 《第3号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报表》规定了企业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进行了具体规定,并 明确了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和要求。该准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 应当按照相关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规则,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并提供附注和管理报表等相关信息。

《第4号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了企业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确 认规则,包括软件、专利、商标、秘密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和 程序。该准则要求企业在确认无形资产时,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规定进行 会计处理,并对无形资产进行适当的减值测试和摊销。 《第5号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了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方法和程序,包括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计量、减值测试和报废处理等。 该准则要求企业在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时,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规定进行 会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适当的披露。 总体来说,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外部信任度。企业应当按照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并在财务报 表中对相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适当的披露,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 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 一、会计准则概述 1. 会计准则的定义和作用 会计准则是一套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准则。它旨在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框架,以帮助企业提供一致、可靠和透明的财务信息。会计准则的作用在于促进企业间信息的可比性,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并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依据。 2. 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和制定程序 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通常是政府机构或专业的会计团体。在中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负责制定和发布。制定会计准则是一个严谨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问题识别和立项: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准则的范围。 (2)研究与起草:收集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形成准则草案。 (3)公开征求意见:将准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集反馈意见。 (4)修订和完善:根据反馈意见对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 (5)定稿和发布:最终定稿并对外发布。 二、会计要素准则 1. 资产准则 资产准则规定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资产。根据准则,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流动

资产包括现金、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 负债准则 负债准则规定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负债。根据准则,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 所有者权益准则 所有者权益准则规定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根据准则,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4. 收入准则 收入准则规定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收入。根据准则,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 5. 费用准则 费用准则规定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费用。根据准则,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是一套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准则,它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做出了详细规定。以下是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解读: 一、准则的目的和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提供有用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等做出决策。同时,准则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二、准则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一致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不同期间或不同项目之间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3.重要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区分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和其他交易或事项,对于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单独列示,并在附注中详细说明。 4.及时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财务报表,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三、准则的具体内容 1.存货准则:规范了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包括存货的采购、 2.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规范了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

变更、会计估计的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规范了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需要调整或披露的事项。 4.所得税会计准则:规范了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包括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等。 5.固定资产准则: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包括固定资产的取得、折旧、处置等环节的会计处理。 6.租赁准则:规范了租赁合同的会计处理,包括租赁负债的计算、租赁费用的分摊等。 7.收入准则:规范了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入的会计处理。 8.职工薪酬准则:规范了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工资、福利费等薪酬的会计处理。 9.股份支付准则:规范了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包括股权激励计划、股份转让等交易的会计处理。 10.政府补助准则:规范了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补助的会计处理。 11.外币折算准则:规范了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的会计处理,包括外币报表的编制和折算方法的选择。 12.借款费用准则:规范了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利息支 13.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了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包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导语: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是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的制定依据,地位十分重要。 (一)基本准则的地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统驭地位。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根据《立法法》规定,我国的法规体系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法律;二是行政法规;三是部门规章;四是规范性文件。其中,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务院总理签发。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主管部门部长以部长令签发。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属于部门规章,是由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以第33号部长令签发的;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属于规范性文件;2007年11月16日和2008年8月7日财政部又分别印发了第1号和第2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二)基本准则的作用基本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作用主要如下:一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基本准则规范了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础,对各具体准则的制定起着统驭作用,可以确保各具体准则的内在一致性。我国基本准则第三条明确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即基本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中,各项具体准则也都明确规定按照基本准则的要求进行制定和完善。二是为会计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报告的基本 准则和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可比性 和透明度,为用户提供准确、全面、公允的会计信息,从而保护投资者的 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主要由中国注册会计 师协会和中国审计学会共同负责,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准则委员会 负责具体工作,经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财政部 公告施行。 准则包括基本准则、会计要素、会计核算、会计报告、财务报表等五 个部分,旨在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公允性和可比性。 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衡量基本、计价基本、确认基本、期间分界基本、计量基本和揭示基本等原则。衡量基本要求企业对自 己的经营活动进行实质性的衡量,而不仅仅是形式性的衡量。计价基本要 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各项经济资源按谨慎评估原则进行计价。确认 基本要求企业以合理的方式确认其资产的存在、负债的发生和权益变动的 确权。期间分界基本要求企业明确区分在其中一期间内的经济业务和财务 事项。计量基本要求企业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方法和 依据进行选择。揭示基本要求企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揭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五个要素。资 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 事项而对其他经济主体所承担的现时义务。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在资产扣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解读 一、引言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也 是对外披露的重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是企业财务报表编 制的理论基础,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我将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具体案例和个 人理解,为读者带来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解读 1. 实体假设 实体假设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假设之一,它规定企业应当被视为一 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与其所有者和其他经济实体区分开来。这意味 着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应当单独核算,不与所有者的个人交易混为一谈。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实体假设的应用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能够清晰地呈现在外部用户面前,有助于外部用户对企业的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客观的了解。

2.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另一重要假设,它要求企业应当被假设为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持续经营假设的应用使得企业应当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经营下去,而不是准备停业或清算。对于外部用户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企业的财务报表,作出相关的经济决策。 3. 会计确认基础 会计确认基础是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确认和计量的重要规定,它要求企业应当采用成本基础进行确认和计量。这意味着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根据经济交易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而不是按市价或估价确认和计量。会计确认基础的应用可以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稳健和可靠,有助于外部用户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在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和对外披露中具有重要意义。实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确认基础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外部用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

新会计准则讲解──基本准则

第一节基本准则概述 一、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38个)和会计准则指南三部分组成。 二、基本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 《企业会计基本准则》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1.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 3.财务报告目标要求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体现为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要求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体现为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观。 二、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持续经营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四)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基本准则_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讲解

企业会计基本准则_企业会计基本准则 的内容讲解 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讲解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收入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第三条除下列各项外,本准则适用于其他所有与客户的合同: (一)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范的租赁合同。 (三)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金融工具及其他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四)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规范的原保险合同。 (五)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规范的再保险合

同。 第二章确认 第四条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或服务)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本准则所称客户,是指通过与企业订立合同向该企业购买其日常活动产出的商品(或服务)并支付对价的一方。 第五条本准则所称合同,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设立有法律约束力的权利义务的协议,其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二)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该合同有明确的付款条款; (四)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或金额; (五)企业很可能收回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 第六条对于不符合本准则第五条规定的合同,企业只有在不再负有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剩余义务,并且自客户收到的对价不予退回时,才能将已收对价确认为收入;否则,应当将收到的对价作为负债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第一篇: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 1、下列关于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时所指的边际,包括风险调整和剩余边际,在财务报表中需要分别列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中界定的企业合并的是(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 3、下列关于建造合同的说 法错误的是(房地产购买方能够在建造过程中决定主要结构变动的,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有关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4、下列关于非可行权条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职工或其他方能够选择满足非可行权条件但在等待期内未满足的,企业不应将其作为授予权益) 5、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企业持有拟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6、下列哪种情形企业应当将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且企业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债务同时进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管理层或董事会的决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已经以一种相当具体的方式传达给受影响的各方,使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其责任的合理预期,该决定构成推定义务) 8、下列固定资产中不应计提折旧的是(改建、扩建中的固定资产)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该差异的纳税影响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10、下列关于企业集团内发生的股份支付交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11、下列关于企业收到的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的处理,错误的是(企业因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时,所有收到的搬迁补偿款均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 12、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是(自报告期日起超过12个月到期且预期持有超过12个月的衍生工具) 13、下列选项中,关于融资融券业务的确认和计量的说法错误的是(证券公司融出的证券,按照有关规定,应终止确认该证券,并确认相应利息收入) 14、关于金融工具一般信息披露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对包含相机参与分红特征的保险合同,如果该特征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应参照其他信息进行披露) 15、关于企业在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形成企业合并后,购买少数股东全部或部分权益的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6、关于政府补助的计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政府补助是非货币资产,而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按照原账面价值计量) 17、关于处置经营相关的商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在处置资产组时,分摊的与处置经营相关的商誉不应包括在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中) 18、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合并抵销时,子公司持有母公司、子公司相互间的长期投资通常应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抵销处理) 19、关于经营租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免租期内出租人不应当确认租金收入)20、关于交易日会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此类交易所形成资产和负债相关的利息,通常应于所有权转移前开始计提并确认) 21、关于金融负债的流动 性风险披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对于衍生金融负债,到期期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介)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介 财政部会计司 199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顺应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其中,基本准则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了重大修订和调整,对于规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供投资人作出决策、完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用 (一)基本准则的地位 从国际会计惯例看,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是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它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作用。基本准则规了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的基本问题,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础。 在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根据《立法》规定,我国的法规体系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法律;二是行政法规;三是部门规章;四是规性文件。其中,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务院总理签发。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主管部门部长以部长令签发。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属于部门规章,是由财政部金人庆部长于2006年2月15日以第33号部长令形式签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属于规性文件,分别于2006年2月15日和2006年10月30日以财政部文件形式印发。 (二)基本准则的作用 基本准则在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会计实务问题层出不穷,会计准则需要规的容日益增多,体系日趋庞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确保各项准则的制定建立在统一的理念基础之上,基本准则就需要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我国基本准则规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一般要求,是准则的准则,它对各具体准则的制定起着统驭作用,可以确保各具体准则的在一致性。我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