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报告

经济效益审计报告
经济效益审计报告

年度经济效益专项审计报告

根据院领导安排,对营养科2010年8月成立以来的经营效果进行专项审计。通过询问、核对、比较、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开展审计,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配合当时医院护理部提出的优质护理及无陪护的推广,医院对职工食堂进行修建,重新划分为职工食堂和营养科,营养科成立于2010年年8月,在岗人员23人,其中正式职工5人,合同工19人。建筑面积约为300平方米,土建装修投资为47.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15.66万元,其中厨房专用设备8.65万元,一般设备投资1.27万元。开展的业务以为普通餐、治疗餐及肠内营养餐为主,

二、经营效益情况

(一)营养科经营项目的情况:

1、普通餐(A、B):每天20元/人份;包含早中晚三餐,中、晚餐含一炒一汤两菜和面食。

2、治疗餐:分为糖尿病餐,每天18元/人份,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测算后配餐;流质餐:每份2元,以藕粉、米汤为主;半流质餐:每份4元,以鸡蛋羹、面条、馄饨为主;

3、

(一)经营成果: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共发生收入888611.5元,其中患者记账收入为720215.5元,特殊餐费为112545元,学生餐费为55851元。具体情况为:

1、

三、经营管理审计情况及审计建议

(一)制度建设情况

**公司与**修建公司的管理制度一致,以集团管理制度为主,没有相应细化的符合本

公司管理需要的制度,部分管理规定主要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下来,如考勤管理、车辆管理、电话费管理等。

审计组建议:(1)集团管理制度主要为框架制度,下属子公司应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在集团制度框架下,制定相对细化的制度,以适应本公司加强管理的需要;(2)为提高管理的执行力,应将有关管理规定以制度或实施细则的形式确定,以确保制度的系统性、权威性和持续性,同时使管理制度得以不断完善和巩固。

(二)人员及薪资管理情况

1、基本情况。**公司及**修建公司的人员总数为40人,符合2009年集团统一制定的“三定方案”的定员规定;同时职工薪资的构成符合集团公司的薪酬管理规定。在薪资核算上,通过对考勤人员、员工明细及薪资明细进行抽查核对,薪资核算无误;同时,**公司及**修建公司加班费的计算截止于2010年4月份,即4月份开始不再计算加班费,通过对2010年1-3月份加班情况进行核对,加班费的计算标准符合集团政策,其加班的依据为每月根据管理需要制定的值班表,包括节假日。

2、存在问题

(1)**公司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公司内部设立了拆迁部,部门为三人,一人主持部门工作,两人为征地专员(原为开发部征地专员)。而“三定”方案中无此部门及主持部门工作的岗位。

(2)在薪资核定与发放上,2010年11月、12月薪资表上与二级公司**物业签订合同的两名职员,以一级公司(**公司)的标准进行薪资核定,并在**公司发放。根据访谈,**公司考虑到该两名员工与**公司的合同虽于2010年10月结束,但其薪资预算全年都在**公司,故该两名员工的薪资按之前的合同在**公司的核定及发放持续至2010年结束,2011年开始按**物业的薪资标准重新核定并在**物业发放。

3、审计组建议:

(1)“三定方案”为2009年集团成立之初,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制定的,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三定方案”定期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

(2)随着**修建公司业务的稳定和拓展,**修建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三定方案”。

(3)**公司对“三定方案”内容的调整,应按规定履行相应的流程,并报集团审批。

(4)**公司应根据劳动合同对员工的薪资的核定和发放进行及时调整,以符合有关制度规定,避免有关制度或法律风险。

(5)与人员相关的工资福利等费用占管理费用总额的60%以上,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利润情况,在业务量的大幅下降的情况,可以考虑通过以下等方法进行减员增效:

①薪资构成中绩效部分作为工资的浮动部分,对部门及个人进行绩效考核,并按业务量及业绩表现按比例发放,而不进行全额发放。

②通过对部分岗位工作进行整合等方式对人员进行必要的淘汰,以降低人员费用,如:目前驾驶员岗位的人员有4人,可以参考集团内其他公司仅保留2位驾驶员。

③在**母子公司范围内,甚至在集团范围内,对人员进行整合调配,进行适当的分流,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同时减少人员费用。

(三)管理费用审计情况

1、基本情况

**公司及**修建公司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管理费用按一定方法分摊进行分摊。实际发生费用如下(单位:万元):

注:(1)**公司已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与摊销共计28.75万元;(2)**公司2010年代建投资额(业务量)比2009年下降47.55%。

从管理费用的构成明细上看,所占比例较大的前五类费用为与人员有关的薪资福利、折旧费、汽车费用、业务招待费、办公费用,其总额占管理费用总额的90%。前述费用中,除折旧费用为不可控的固定费用外,其余均为可控的变动费用,与实际业务量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比例关系。此次审计对上述四类可控费用的管理情况进行重点核查。

2、存在问题

除上述人员及薪资外,通过审计发现**公司汽车费用、业务招待费及办公费用的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汽车费用管理

**公司及**修建公司公务车共6部,其中3部为班车兼公务使用,3部为领导用车;2010年有加油补贴的私车数量为13辆,4月份减少为7辆。

①通过核对3月、7月、10月及11月份汽车加油卡的明细发现,在7月、10月及11月份的明细中存在同一天同一张卡里出现连续两次加油的情况,经询问,该卡为公司董事长持有的加油卡,由于享受私车补贴的车辆按每月800元的油费补贴不够使用,该卡除固定为公务车**BF007加油外,还为两部外借的工程车辆(*BP139及*DFR992)加油。

此违反了2010年4月份实施的《****集团车辆管理(试行)办法》中第一款第一条“各公司应做到一车一油卡”的规定。

②通过对汽车费用的明细进行核查,有两部外借车辆(**BP139及**FR992)2010年在**公司及**修建公司报支油费24,900.00元及维修、保养、停车、装潢等费用2,785.00元,共计27,685.00元(其中4至12月份的费用为15,020.00元)。

此违反了2010年4月份实施的《****集团车辆管理(试行)办法》中第一款第七条“向外借用的车辆不得在公司报支费用”的规定。

③经了解公务车**BB720使用人实际上为工程部副经理**,职工董事**使用的是外借车辆**BP139,**公司从各自工作需要上考虑,给予两人配备了上述车辆使用。

根据2010年4月份实施的《****集团车辆管理(试行)办法》“具备配车及配专职驾驶员的领导:集团公司副总裁以上领导;以及公司正职领导干部(含主持工作的副总);经

集团董事会批准的个别领导干部。”上述两人均不具备配车的条件。

(2)招待费用管理

①**公司存在跨两个月以上且跨年度报销招待费的情况,如2009年中秋餐费1681.00元于2010年1月28日报销,2009年10月份餐费1909.00元于2010年1月份报销。该情况不利于业务招待费的控制,影响实行预算控制的效果。

②**公司的2010年业务招待餐费集中于11月、12月份,两月招待餐费总额为46,200.00元,占全年招待餐费总额的64.8%。经了解,主要是由于招待用餐地点较为固定,一般于年底集中结算或达到一定额度时再与商家结算。该结算方式虽然方便,但也不利于招待费的管理和控制。

③**修建公司2月份报支业务招待费5000.00元。根据2010年4月1日印发的** **【2010】49号文《关于****修建公司业务招待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每季度终了按季度净利润计提15%的业务费”“未计提或没有计提额度,不得审批业务费(即业务招待费)”,而根据2010年**修建公司的财务数据,公司1季度及全年净利润均为负数,属于没有计提额度的情况,据此制度,当年不得审批业务招待费。据了解,由于制度4月份印发,该项费用在此之前发生,是依据年初预算额度进行审批与核销。

(3)办公费用管理

①办公用品部分入库单填写不规范(如日期、数量的完整与准确性),且办公耗材没有管理台账,上述问题作为规范性问题,并不影响付款的准确性,但不利于办公用品管理的完善。

②2010年10月15日采购的2批办公用品实际清单计算错误,导致实际支付金额比准确计算金额多237.6元。

③2010年办公费用在预算范围内,但据对部分办公用品的使用分析,碳粉和墨盒的使用量较大;同时,办公用品的11月份及12月份报支金额较大,据访谈了解,原因在于年底对以往的办公费用做了清算。

3、审计组建议:

(1)严格执行《****集团车辆管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以有效控制汽车费用。对于因特殊原因,需要增加车辆用油的核销及由于工作需要配置车辆,按必要的程序进行审核审批,以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对于与不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制度规定,可提出修改意见。

对车辆费用管理的控制,还应考虑:(1)对公务车辆的使用进行整合,尽量减少汽车使用量;(2)对车辆使用进行必要的控制,避免不合理的公车私用的情况;(3)2010年通过减少补贴车辆方式节约了一定的费用,建议考虑继续对私车公用的车辆评估其公用的频率,采取合理减少汽车补贴(目前统一为800元/月)方式,以控制车辆费用。

(2)加强招待费的管理。为有效控制招待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细化招待费管理制度:①对于招待费的报支进行时限规定,确保相关费用及时入账;②招待用餐费用附用餐明细并经商家、参加人签字确认;③必要时针对不同人员进行限额管理;④对贵重礼品的采购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流程,并进行必要的审批限制。

(3)加强办公用品的管理。由于办公用品消耗大,应对办公用品的采购、使用与管理制定控制规定:①办公用品的采购应以实际需要为依据,防止过量采购;②认真执行采购流程及准确填写并保留入库单、签收单等各类单据,同时加强经办人、财务人员对单据数据的审核,防止出现错误导致损失;③办公用品的使用应坚持节约原则;④对办公用品的管理上,对办公用品(包括办公耗材)进行台账的建立,并定期进行盘点核对;⑤对于办公费用的报支进行时限规定,确保相关费用及时入账。

审计组(签名):

** **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稽核部

二○一一年月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