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二

【地理】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二
【地理】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二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二

卷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6分。每题中的4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低影响开发要求在城市水文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中,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设施来实现对降雨产生的径流的控制,以使区域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状态尽量接近于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促进城市水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下图示意城市传统开发与低影响开发的径流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图示两种开发模式径流峰值存在较大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A.降雨量 B.蒸发量 C.地表性质 D.外排量

2.对城市补水入渗效果最优的设施是( )

A.雨水罐 B.蓄水池 C.渗透砖 D.下凹绿地

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6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读图,有关该地区某自然地理要素间关系或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雨量与流量同步达到峰值 B.流量与含沙量呈正相关

C.近几十年来,该区域植被覆盖率上升 D.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关系差异性明显4.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大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5~6题。

5.依据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6.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④干旱期,树木大量落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湖泊分布图,图中盐湖湖水盐度高,以产盐而得名。在盐湖西侧,自东向西分布着3个内流湖。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据此完成7~9题。

7.对盐湖水位季节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气温

8.科学家发现2011年9月盐湖增加水量远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原因最可能是( ) A.沿途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B.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多

C.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截留 D.经河流流入其他区域

9.受卓乃湖溃决的影响,库赛湖的主要变化是( )

A.含沙量减小 B.水位变低 C.盐度下降 D.结冰期缩短

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年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据此完成10~11题。

10.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 )

①洋流②海陆风③季风④地球自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甲河密切相关,其原因是( )

A.汇入淡水,易凝结成浮冰 B.江水流动,推动浮冰运动

C.凌汛明显,带来大量冰块 D.冲散海冰,避免海面封冻

[2019·湘东六校联考]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该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13.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的,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丰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

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流量减小 B.植被破坏 C.地壳抬升 D.地壳下降

14.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上游拆除水坝 B.上游开展退耕还林

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亚当桥是马纳尔岛与拉梅斯沃勒姆岛之间一连串低于海平面的石灰岩暗沙,曾经有好多拱形石桥相连接。随着最后一片连陆的拱桥倒塌,亚当桥已经名不副实。马纳尔岛(现已与斯里兰卡相连)面积50平方千米,该岛干燥、荒芜。据此完成15~16题。

15.致使亚当桥最终倒塌的作用最可能是( )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海浪作用

D.风力作用

16.亚当桥( )

A.两侧岛屿形态受东北季风带来的海浪侵蚀明显

B.暗沙的堆积将向垂直盛行风向的两端延伸

C.季风导致的风浪减缓了暗沙的堆积 D.走向主要受地壳运动方向的影响

涪江发源于岷山北坡,是嘉陵江的最大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在山前形成冲积扇。下图为涪江冲积扇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质构造分布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涪江受该地形地质影响,形成了多级冲积扇,下列关于断层F与冲积扇的形成时间由早到晚顺序正确的是( )

A.Q1—Q2—Q3—F B.Q2—Q3—F—Q1 C.Q1—F—Q2—Q3 D.Q1—Q2—F—Q3 18.某同学根据河流沉积作用的变化规律,推断图中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合理的是( ) A.Q1>Q2>Q3 B.Q3>Q2>Q1 C.Q1=Q2>Q3 D.Q2>Q3>Q1

19.相对于冲积扇Q1,图中冲积扇Q2更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洪涝 D.旱灾

下图为西秦岭武山盆地构造剖面简图。据此完成20~22题。

注:石英砂岩和板岩均为变质岩。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出现过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的地层接触关系。

20.图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堑

21.该盆地可能发生岩浆侵入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甲处不整合面上砾石可能来源于( )

A.板岩 B.石英砂岩 C.石灰岩 D.砂砾岩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等特点。右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海岸滩涂面积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23~25题。

23.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沉积,海水顶托

C.河流改道,洋流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24.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

A.使用频率较高 B.海水污染严重

C.有机质含量低 D.盐碱化程度高

25.围垦滩涂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淡水供应增多

C.河口泄洪不畅 D.海岸防潮能力增强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干旱指数示意图。据此完成26~27题。

26.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27.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2019·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鄂尔多斯高原在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上有许多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让原本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油蒿和羊柴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种,某研究小组将玻璃房中的油蒿和羊柴混合种植在花盆中,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变化,设置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低水和高水分别相当于当地的低降雨量和高降雨量,得出了油蒿和羊柴的相对竞争系数(如图所示),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据此完成28~30题。

28.鄂尔多斯高原上荒漠“波澜起伏”的原因是( )

A.高原高低起伏,地表不平

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连绵的洼地

C.固沙植被令风沙减速后沉积

D.人类过度放牧,破坏地表

29.据材料可知( )

A.羊柴竞争力始终比油蒿强

B.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C.中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D.高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30.实验在玻璃房内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开天然降水干扰 B.减弱气温变化

C.防止风沙掩埋 D.控制光照强度

[2019·四川攀枝花高三统考]下图示意《管子·地员篇》中描述的某山地植物分布。据此完成31~33题。

31.根据图示植物类型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 )

A.东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青藏地区

32.“复吕”“泉英”海拔段植物种类多、长势好,林木更高大,主要是因为( ) A.光照强 B.热量丰富 C.土层深厚 D.水分充足

33.时至今日,“山之侧”的林木多由原生林变为次生林且覆盖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自然灾害 C.农业垦殖 D.生物入侵

读某区域图,完成34~35题。

34.图示地区( )

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5.青稞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热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2019·河南郑州检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水、雪等,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下图为近15年来秦巴山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36~37题。

36.近15年来秦巴山区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是( )

A.增加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37.造成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减少 B.气候变冷 C.地形抬升 D.土壤贫瘠

[2019·东北三省四校联考]下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完成38~39题。

38.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

A.地质时期的冰期 B.历史时期的温暖期

C.地质时期的间冰期 D.历史时期的寒冷期

39.与现在相比,该时期( )

A.全球各地降水较多 B.海洋上部分岛屿消失

C.温带作物北界偏北 D.山地雪线海拔较低

[2019·江西南昌摸底]世界上的风电场多建在陆地上,而英国却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下图是英国海上风力发电场的景观图。读图,完成40~42题。

40.下列说法与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不相符的是( )

A.海上风能平稳 B.降低投资成本

C.岛国海岸线漫长 D.减小土地利用压力

41.一般而言,海上风力大于陆地,原因是海上( )

A.气压低 B.气温高

C.摩擦力小 D.气压梯度力大

42.英国风电场所在海域,风力发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变大气环流 B.改变大气降水 C.干扰海上航运 D.干扰GPS定位冷空气的沉聚是影响东北地区某些传统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该聚落传统民居内多有火炕,火炕搭建在地面上,地面距离炕面的高度较大。后来,火炕改良成吊炕(下图),将炕洞(柴火燃烧空间)整体架空,用混凝土板作为导热材质,下面用砖块叠砌支撑。据此完成43~44题。

43.辽东低山丘陵区的该聚落传统民居多选址在( )

A.山体南侧的山脚低洼处 B.山体北侧的山脚低洼处

C.山体南侧的山腰和台地 D.山体北侧的山腰和台地

44.吊炕相比于火炕的优势在于( )

A.增大燃烧物和炕面的距离 B.提高柴火利用率

C.压缩室内储藏空间 D.降低建造成本

卷Ⅱ(非选择题)

4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库赛河是其接纳的最主要的地表径流。库赛湖的年纹层是由不同季节形成的粗颗粒层和细颗粒层交替形成。粗颗粒物质组成磨圆中等、分选性差,具有明显的风力搬运特征;细颗粒层物质颗粒较细,除细沙、黏土外,还含有大量的枝角类辟片和生物壳体,具有明显的流水搬运特征。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1)库赛湖属于构造湖,形成初期水深坡陡,但现在东南部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据图推测原因。(4分)

(2)判断库赛湖年纹层粗颗粒层沉积的季节并分析形成过程。(6分)

(3)年纹层M较常年偏厚,请分析原因。(6分)

4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下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6分)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4分)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4分)

(4)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CDCBC DDCCC ADCAC BDACB DCBDC

CACBA BDCCA DAADB CCCB

45、答案:(1)东南部有河流注入,携带大量泥沙,泥沙沉积,使得坡缓水浅。

(2)粗颗粒层沉积于春季。库赛湖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的机械搬运作用使大量的物质在冰面堆积,等到春季湖冰融化,冰面上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层。

(3)M层为细颗粒层,为夏季流水沉积。该湖的主要补给为冰雪融水,M层对应年份夏季气温偏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湖泊沉积物多,细颗粒层较厚。

46、答案:(1)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

(2)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

(3)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大,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

(4)赞同: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增建中高级雪道可满足当地运动型滑雪者需求;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有利于提高滑雪场收入。

反对:滑雪期短,建设投资难以短期收回;发展度假型滑雪的竞争力弱,难于形成市场规模;雪场均向度假型转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试卷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试卷 一、选择题 1.在高烧患者的额头反复擦抹酒精可以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主要是因为酒精() A.汽化吸热B.升华吸热C.液化放热D.凝固放热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滑动变阻器,P为滑片,闭合开关,两灯泡L1、L2正常发光,若将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灯变暗B.L2灯变暗 C.干路中的电流变大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3.2020央视春晚实现全媒体传播,并在4K、5G、VR、AR、AI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是一场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春晚,关于此次春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5G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B.手机通过WiFi收看春晚,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春晚节目中,杂技演员被抛出到空中后仍能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的作用 D.春晚舞台上的灯与灯之间是相互串联的 4.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 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 飞.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与下列设备或用电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B.C.D.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 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测,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人的正常体温为37.6℃B.一间普通教室的面积约为60m2 C.紫外线消毒灯的功率为200W D.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mm 7.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D.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如图甲是某款手持式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内部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在测人的体温时,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也会变大。正常条件下关于此测温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B.这种测温仪利用了紫外线传感器 C.热敏电阻R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增大D.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大9.在一次实验中,小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A端为S极 B.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指向右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D.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发电机 10.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 A.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C.首先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焦耳 D.首先测定太阳光是复色光的科学家是牛顿 1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水中捞月B.海市蜃楼C.一叶障目D.雨后的彩虹12.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小明设计了一种简易烟雾报警控制器,如图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烟雾增大到一定程度使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到某区域时触发报警系统。以下做法能使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的是()

河北省行唐县第一中学高三化学调研复习 10-2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二十九)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与浓溴水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甲烷和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已烷与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 D.甲苯上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答案 C 解析A项,苯只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故正确;B项,正确;C项,已烷与苯均不与高锰酸钾反应,故不能区分;D项,甲基中的碳、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正确。 2.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能在空气中燃烧 C.能使溴水褪色 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答案BC 解析由于丙烯与乙烯组成相似,都能在空气中燃烧,故B正确;由于丙烯中也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与溴单质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A错误;由于CH2=CH—CH3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氯原子连接的位置有两种情 况,加成产物也应有两种可能,分别为Cl—CH2—CH2—CH3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不是同一种物质。故D不正确。 3.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没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不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答案 D 4) 答案 C 解析点燃两者时,火焰明亮者为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者为乙烯;乙烷、乙烯都难溶于水。 5.向溴水中加入或通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后振荡,一定不.能使溴水层颜色消失的是( ) ①苯②乙烯③乙醇④SO2⑤Mg⑥CCl4⑦直馏汽油⑧NaOH溶液⑨KI溶液 A.③⑨B.③⑦⑨ C.③⑤⑦ D.⑤⑦⑨ 答案 A 6.将溴水分别与酒精、乙烯、苯和四氯化碳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列现象与所加试剂不相吻合的是( )

【地理】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二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二 卷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6分。每题中的4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低影响开发要求在城市水文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中,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设施来实现对降雨产生的径流的控制,以使区域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状态尽量接近于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促进城市水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下图示意城市传统开发与低影响开发的径流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图示两种开发模式径流峰值存在较大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A.降雨量 B.蒸发量 C.地表性质 D.外排量 2.对城市补水入渗效果最优的设施是( ) A.雨水罐 B.蓄水池 C.渗透砖 D.下凹绿地 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6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读图,有关该地区某自然地理要素间关系或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雨量与流量同步达到峰值 B.流量与含沙量呈正相关 C.近几十年来,该区域植被覆盖率上升 D.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关系差异性明显4.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大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5~6题。 5.依据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6.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

【精准解析】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物理试题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12月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物体在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 点后改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在C 点.已知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32m ,所用的总时间为10s ,报据上述条件() A.可求出A 、B 间的距离 B.可求出B 、C 间的距离 C.可求出物体在B 点的瞬时速度 D.可求出物体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如果求A 、B 间的距离和B 、C 间的距离,必须知道物体在AB 段和BC 段上运动的时间或加速度,本题没有给出这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所以无法求得A 、B 间和B 、C 间的距离.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计算式: 22B C A B v v v v v ++= =由题意可知: A C v v ==则物体在 B 点的瞬时速度: 2B v v =1 2 AB BC B s vt vt v t =+= 代入数据得 6.4m/s B v =.因为不知道物体加速和减速运动的时间,故无法求出加速度.A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A 错误.B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C .描述与分析相符,故C 正确.D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 2.如图,质量为M 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 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A.(M+m)g B.(M+m)g-F C.(M+m)g+F sinθ D.(M+m)g-F sin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小物块匀速上滑,受力平衡,合力为零,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受力也平衡,合力也为零,以物块和楔形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合力同样为零,分析受力,画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 解:以物块和楔形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M+m)g,拉力F,地面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 根据平衡条件得 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F N=(M+m)g﹣Fsinθ 故选D. 【点评】本题涉及两个物体的平衡,关键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当几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采用整体法研究受力情况,往往简单方便.本题也可以隔离两个物体分别研究.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的质量为m,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与斜面垂直,此过程中. A.A、B两球间的弹力逐渐增大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数学 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学案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一数学 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公理4,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异面直线的概念、公理4 学习难点:异面直线的概念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通过阅读教材,联系身边的实物思考、交流,从而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知识链接: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共面问题、点共线问题、线共点问题的证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五、学习过程: A 问题1空间中的两条直线又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观察教室内日光灯管所在直线与黑板的左右侧所在的直线;天安门广场上旗杆所在的直线与长安街所在的直线,南京万泉河立交桥的两条公路所在的直线,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思考:如下图,长方体ABCD-A ′B ′C ′D ′中,线段AB ′所在直线与线段CC ′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A 问题2:归纳总结 ,形成概念 异面直线: A 问题3: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B 问题4判断:下列各图中直线l 与m 是异面直线吗? 1 2 3 4 5 6 B 问题5辨析 ①、空间中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②、分别在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③、不同在某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④、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外的一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A B A B ’ D C D αl m l m α βαl m l αβm l m α βl m α β

河北省行唐县第一中学高三化学调研复习 10-4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三十一) 一、选择题 1.在2008年10月8日“开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中,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成了主角。诺贝尔奖委员会将化学奖授予日本化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 Tsien)三人,以表彰他们“发现和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质”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绿色荧光蛋白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甘油和氨基酸 B.加热时,绿色荧光蛋白不会发生变性 C.绿色荧光蛋白具有两性 D.绿色荧光蛋白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C 解析绿色荧光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其水解产物为氨基酸;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C.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天然气、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应用能力。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比为3∶2。 3.(2010·福建理综,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答案 D 解析聚乙烯 CH 2—CH 2 无碳碳双键,A错误;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B错误; 淀粉完全水解只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C错误;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醇,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均属于醇,D正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正丁烷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异丁烷,则可推知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B.纯碱溶液能去油污与纯碱的水解无关 C.甲烷、乙酸、乙醇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蛋白质溶液加盐后都发生变性 答案 C 解析选项A,等质量的正丁烷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异丁烷,说明正丁烷具有的能量比异 丁烷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选项B,纯碱为Na 2CO 3 ,CO 3 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与 油污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而去除油污,所以纯碱溶液去油污与其水 解有关。选项C,CH 4在光照下能与Cl 2 等发生取代反应,CH 3 COOH能与醇类物质的浓硫酸作用 下发生酯化反应(取代),CH 3CH 2 OH能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 3 CH 2 Br。选项D,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 4) 2 SO 4 溶液发生盐析而不发生变性。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可以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B.将金属钠放入乙醇中,反应较缓和且钠在液面下 C.在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 D.淀粉、脂肪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B 6.Z甲型H1N1标记中含有H号码(类型的血凝素)和一个N号码(类型的社经氨酸酶)。如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Word版 听力

2020~2021学年度大名一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 A. To a park. B. To the classroom. C. To the library. 2.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later? A. Repair her typewriter. B. Turn to Jim for help. C. Buy a new typewriter. 3. What do we know about Jane? A. She has an office of her own. B. She is from Africa. C. She can speak two languages. 4. Who will probably look after the baby today? A. The man. B. The woman. C. A babysitter. 5. What is the man satisfied with? A. The coffee table. B. The curtains. C. The bathroom. 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家住我国南方某市(纬度21°34′)的小黄,准备在某楼盘中间位置买房,楼高45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40米,楼后有停车位。读图完成1~2题。 1.小黄的爷爷不想买太高的楼层,又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那么小黄家最好买 A.3楼 B.5楼 C.8楼 D.10楼 2.小黄的父亲想再买一个停车位,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A.甲车位 B.乙车位 C.丙车位 D.丁车位 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常细小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多在2.5微米(PM2.5)以下,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读“2015年12月24—28日德州天气及大气质量”(表),完成3~4题。 日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 大气中PM2.5浓度(微克/每立方米) 12月24日5℃0℃微风,霾500 12月25日5℃一4℃微风转北风三四级,霾410 12月26日6℃一7℃多云转晴,阵雨,北风四五级,霾313 12月27日6℃一6℃阴转晴,微风32 12月28日5℃一5℃晴,微风121 3.12月27日大气中PM2.5浓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27日气温升高,对流旺盛②26日风力较大,利于吹散污染物 ③26日出现阵雨,利于降尘④27日阴转晴,温差增大,风力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本次霾的物质主要来自 ①沙尘暴②汽车尾气③工业生产④煤炭的燃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异重流”。读“水库异重流形成示意图”,完成5~6题。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理科)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电场线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电场或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B 、磁场中两条磁感线一定不相交,但在复杂电场中的电场线是可以相交的 C 、电场线是一条不闭合曲线,而磁感线是一条闭合曲线 D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越大;磁感线分布较密的地方, 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磁场力也越大 2.有一个电子射线管(阴极射线管),放在一通电直导线的上方,发现射线的径迹如图所示,则此导线该如何放置,且电流的流向如何( ) A .直导线如图所示位置放置,电流从A 流向B B .直导线如图所示位置放置,电流从B 流向A C .直导线垂直于纸面放置,电流流向纸内 D .直导线垂直于纸面放置,电流流向纸外 3、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 0沿两板的中线进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内,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已知板长为L ,板间的距离为d ,板间电压为U ,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 ,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时间为t ,(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A .在前2t 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4Uq B .在后2t 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Uq 8 3 C .在粒子下落前4 d 和后4d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2 D .在粒子下落前4d 和后4 d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2:1 B

4.一线圈匝数为n=10匝,线圈电阻不计,在线圈外接一个阻值R = Ω的电阻,如图甲所示。在线圈内有指向纸内方向的磁场,线圈内磁通量φ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5V B .R 两端电压为 C .通过R 的电流方向为a→b D .通过R 的电流大小为5A 5.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带 电粒子,当磁感应强度突然增大为2B 时,这个带电粒子:( ) A .速率加倍,周期减半 B .速率不变,轨道半径减半 C .速率不变,周期加倍 D .速率减半,轨道半径不变。 6.如图所示,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加速电场的O 点无初速释放后恰能沿直线穿过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粒子一定带正电 B. 若从a 点释放,则粒子在右侧场区向上偏转且其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C. 若从b 点释放,则粒子在右侧场区向上偏转且其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D. 无论从a 点释放,还是从b 点释放,该粒子都无法沿直线穿过右侧场区 7.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电量相同的正离子a 和b ,以相同的动能进入匀强磁场B 和匀强电场E 叠加的区域,粒子的初速度方向、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互相垂直,若不计重力,a 向上偏转,b 向下偏转,则( ) A. a 质量较大,速度不断增大 B. a 质量较小,速度不断增大 C. b 质量较大,速度不断增大 D. b 质量较小,速度不断增大 8、.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线框置于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其边界b 图甲 t /s φ/Wb 0 2 4 图乙 B

河北省行唐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6月月考试题(高考班)(含参考答案)

河北省行唐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生物6月月考试题(高考班) (测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生命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A. 孟德尔 B. 萨顿 C. 摩尔根 D. 达尔文 2.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或名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人的身高与体重不属于相对性状 C. 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不同表现型个体的现象 D.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3.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C.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D.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4.下列有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 B . 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 C . 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D . 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

5.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Dd和 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杂合体的比例() A.1/4 B.1/8 C.1 D.0 6.某昆虫生活在环境变化不大的环境中,决定有翅的基因为A,决定残翅的基因为a,从该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数分别是45、40和15。将抽取的昆虫带到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两年后从海岛上该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AA、Aa和aa的个体数分别是10、20和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岛上的昆虫已经发生了进化,成为一个新物种 B.经常刮大风的海岛环境能促进残翅果蝇的产生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原有环境中的种群和海岛环境中的种群存在着隔离, 物种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 7.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受精卵中的DNA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8. 某生物体细胞内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其中 a,b,c,d 来自父方, A,B,C,D 来 自母方,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四个母方染色体的可能性是() A.1/2 B.1/4 C.1/8 D.1/16 9.基因型为 AaBbCc(分别位于 3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是() A.4:1 B.3:1 C.2:1 D.1:1 10. 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后期有40条染色体,则玉米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与战略 (2) 第三章县域城乡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 (4) 第一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 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 第三节县域交通规划 (10) 第四节县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10) 第五节县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 (13) 第六节县域综合防灾规划 (14) 第七节县域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18) 第八节县域文物保护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 (19) 第九节县域空间发展管制区划 (23) 第四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26) 第一节城市用地总体布局 (26) 第二节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33) 第三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景观风貌规划 (35) 第四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7) 第五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41) 第六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 第七节近期建设规划 (43) 第八节规划实施 (47) 第五章附则 (48) 附表1: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2011年) (49) 附表2:中心城区2015年建设用地平衡表 (50) 附表3:中心城区2030年建设用地平衡表 (51) 附表4:中心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52)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指导大名县城乡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 2、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3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是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6、《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7、《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 8、《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9、《河北省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阶段检测】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清北班)下学期6月第一周周测生物试题

开学测试一(必修二第一章) 命题人田守斌 2020-06-02 1.(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一期中)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F 1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2 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⑤F 1 ⑥等位基因间是完全的显隐性关系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一期中)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8

3.(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一期中)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往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 2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 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16种 4.(2020·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 5.(2020·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高一月考)下图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做的“母本去雄”操作。在该实验中,下一步的操作是 A.人工授粉 B.套袋 C.自花传粉 D.父本去雌 6.(2020·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广东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下图为某岛屿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1、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凉爽干燥 B.终年温和湿润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终年高温多雨 2、该岛沿海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热带种植园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以下3题。 3.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4.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 A.呈上升趋势 B.基本稳定 C.呈下降趋势 D.反复升降 5.如果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 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 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下图示意2017年甲、乙两国人口性别比(每100

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其中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读图回答以下2题。 6、导致甲、乙两国2017年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水平 B、产业结构 C、宗教信仰 D、生育政策 7、为应对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乙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促进城乡人口流动 B、政策鼓励少生优生 C、限制国际人口迁移 D、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为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据此完成以下2题。 8、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 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提高城市化水平 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9、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A、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以下2题。 10、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高度发达的交通网 B、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C、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D、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11、与一般郊区农业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21-2022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21-2022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含解析) 时间:90分钟共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活动 B.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排满了L层后才排M层 C. 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 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电子才稳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原子核外区域能量不同,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B.电子首先进入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轨道; C.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其性质不一定相同; D.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 解:A、原子核外区域能量不同,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所以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内活动,故A错误; 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离核最近的轨道电子层里,例如一般先排满了L层后才排M层,故B正确; C.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其性质不一定相同,如Na+和Ne核外都有10个电子,电子排布相同,但是二者性质不同,故C错误; D.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为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 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B.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C.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河北省行唐县第一中学高三化学调研复习 73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B.升高温度 C.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D.使用催化剂 答案 B 解析若反应物为固体或纯液体,增加其用量平衡不移动,若反应前后,没有气体参加和生成或气体的系数不变,增大平衡体系压强平衡不移动,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倍数相同,平衡不移动。故A、C、D错。 2.(2010·黄冈模拟)在一定温度下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M(s)+2N(g)P(g)+R(g) ΔH=Q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 mol M和2 mol N加入到上述密闭容器中,当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若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给平衡体系加压(缩小容积其他条件不变),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将变小 C.若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升高温度时(其他条件不变)P的物质的量增大,则Q>0 D.若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增加M的质量(其他条件不变),则N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 C 解析A项,该可逆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不能通过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来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项,给平衡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C项,升高温度时P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的ΔH>0,故Q>0;D项,M为固体,增加它的质量对平衡没有影响,N的转化率不变。 3.(2010·黄冈模拟)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H2(g)+I2(g)2HI(g)并达到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加多大压强,此化学平衡也不会移动 B.升温,此化学平衡肯定会发生移动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加入与初始投入量相同量的氢气和碘蒸气时,达到平衡后HI的百分含量增大 D.在原平衡基础上,充入氢气,达到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 B 解析A项,加压过大后,碘蒸气会变为液态或固态碘,则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C项,达到新平衡后,HI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D项,充入氢气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c(HI)增大,逆反应速率加快。 4.(2010·湖南九校联考)可逆反应a A(g)+b B(g)c C(g)+d D(s) ΔH=Q kJ/mol,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Ⅰ所示、反应速率(v)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Ⅱ所示。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0 B.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减小 C.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a+b>c+d 答案 C 解析A项,根据图象Ⅰ,T2时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故温度:T2>T1,从T1到T2,升温,C%降低,表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Q<0,故不正确;B项,由图象Ⅱ可知,增大压强,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B的转化率增大,故不正确;由上述可知,a+b>c,D物质是固体,故不能确定a+b是否大于c+d,故不正确。

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答案】A 【解析】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故选A。 2、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答案】C 【解析】自我强化是指个体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和调节,即指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故选C。 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A、独立思考能力 B、逻辑思维能力 C、动手操作能力 D、信息处理能力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选A。 4、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答案】A 【解析】心理自我时期个体能够透过自我去认识客观世界。故选A。 5、研究表明,学生每天不同时段的学习能力都有高低变化,每天学习能力最强的时间段是()。 A、上午一、二节课 B、上午二、三节课 C、上午三、四节课 D、下午一、二节课 【答案】B 【解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周期变化,有关研究表明,在每个学习日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低变化,每天学习能力最强的时间是上午二、三节课期间,较差的时间是下午第一节课。故选B。 6、教育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保证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也传递了保守的文化传统,这体现了教育的()。 A、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B、理论功能和实践功能 C、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D、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答案】C 【解析】从教育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题干中所述的人类文明的延续是教育的正向功能,而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指传递不好的方面或封建思想等,体现了教育的负向功能。故选C。 7、在归因模式中,能力属于()因素。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B、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实验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月考生物卷 一.单选题 1.亨廷顿舞蹈症和鱼鳞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系谱图如下,Ⅰ2、Ⅱ2、Ⅲ2都不携带亨廷顿舞蹈症的致病基因,Ⅴ1不携带鱼鳞病的致病基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亨廷顿舞蹈症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 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初来自基因突变 C. Ⅴ1和Ⅴ2再生育一个不含致病基因的孩子的概率为1/2 D. 若Ⅴ2再孕,则应建议其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若是女儿则终止妊娠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由于基因具有显性和隐性的不同,又由于它们与性染色体相关联,因此,在遗传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详解】图中Ⅰ2、Ⅱ2、Ⅲ2都不携带亨廷顿舞蹈症的致病基因,所以该病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伴X染色体遗传,也不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能是常染色显性遗传,A错误;Ⅴ1不携带鱼鳞病的致病基因,V2表现正常,儿子患鱼鳞病,说明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B 错误;Ⅴ1(aaX B Y)和V2(aaX B X b)再生育一个不含致病基因的孩子的概率为1×1/2=1/2,C 正确;若Ⅴ2再孕,女胎儿都是正常的,男胎儿有一半是正常的,有一半是不正常的,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Ⅰ2、Ⅱ2、Ⅲ2都不携带亨廷顿舞蹈症的致病基因,Ⅴ1不携带鱼鳞病的致病基因”,再根据题意作答。 2.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有三条。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如图所示(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感病基因:

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20.0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考生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悉尼霍巴特帆船赛,世界最负盛名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帆船赛之一,航线从澳大利亚悉尼(34°S)到塔斯马尼亚州港口霍巴特市(43°S)(如图),首次举办于1945年,霍巴特帆船赛于每年12月26日下午1点在悉尼港正式打响,据此完成1~2题。 1.当悉尼霍巴特帆船比赛开始时,伦敦可能 A.旭日东升B.斜阳西下 C.日照正午D.夜深人静 2.在悉尼霍巴特帆船赛举行期间,船员观察到 A.一路西风多阴雨天 B.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C.沿岸树木嫩叶初展

D.正午帆船杆影正北 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在山脉西坡有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具体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厚度有差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该区域 A.坡向朝向 B.坡度大小 C.气温高低 D.风力大小 4.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观测到 A.降雪时间短B.融雪时间早C.年融雪量小D.积雪时间长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作用的发展空间平台。浙江省特色小镇类型丰富,国家级和省级特色小镇189个,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集聚特征明显。下表示浙江省8类型特色小镇的地理集中指数(反映浙江省特色小镇在产业类别上的集聚程度)。据此完成5~7题。 5.特色小镇类型的划分体现了城市中心地理论的 A.服务等级B.服务人口 C.服务功能D.服务范围 6.下列特色小镇数量多且布局分散的是 A.信息经济、金融 B.环保、健康 C.时尚、历史经典 D.高端装备制造、旅游 7.下列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A.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 B.环保类特色小镇 C.历史经典类特色小镇 D.时尚类特色小镇 18世纪,法国制弓师、(现代琴弓之父)弗朗索瓦图特认证并制定巴西苏木为最适合做提琴弓的木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