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突发事件地处理与防范

护理突发事件地处理与防范
护理突发事件地处理与防范

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

北京协和医院李艳梅

一、突发事件

(一)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广义上来讲,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发生速度非常快,出人意料,第二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方式、措施以应对该事件的发生。

(二)范围

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如 2008 年的汶川地震、 2010 年的舟曲泥石流以及南方的雪灾等。

2. 事故灾害

由于人为原因或技术故障导致的事故、灾害也属于突发事件的范畴。如 2010 年江西火车脱轨、 2010 年伊春空难以及辽源中心医院的火灾。

3. 公共卫生事件

如 2003 年的 SARS 、 2008 年的西安新生儿事件、手足口疫情、埃博拉疫情以及疫苗问题、院内感染问题。

二、护理突发事件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也可能会面临着很多突发的事件,如患者突发猝死、突然摔倒、坠床、化疗液外渗、患者自杀、突然停电、火灾、医务人员针刺伤、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等。

医院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区域,这与医院所处的背景相关。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特殊的社会公共场合,是各类患者就医的场所。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如患者摔伤、坠床、猝死、失窃以及医患纠纷暴力事件等随时在发生。一旦出现这些突发事件,需要护理人员参与其中,进行正确的、紧急的应急处理,否则会增加医疗纠纷的隐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三、突发事件的上报

为了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将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要制定突发事件的上报制度。

(一)需要上报的几种情况

1. 科室进行的重大抢救及特殊患者的抢救需及时上报

2. 涉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或多人伤亡的事件

3. 知名人士、保健对象、外籍及境外人士的抢救

4. 本院职工的住院抢救

5. 涉及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抢救治疗

6. 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

(二)报告程序及时限

1. 参加抢救人员立即向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有关部门报告。

2. 参加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向医务处、护理部报告,节假日、夜间向总值班和护理部值班报告。

3. 门诊突发事件抢救还应报告门诊部。

4. 医务处(总值班)、护理部、门诊部接到报告后向报告。

(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包括应合法性、安全性和保全性,要保证证据,抢救生命,减少损失,迅速准确。

(四)院前突发事件处理

1. 院前突发事件由急诊启动急救程序。

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人员梯队、分级方案、医疗区域设置、医疗设备、药品配备、应急流程几个方面。

3. 参加抢救人员一律听从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指挥,合理安排人员,保证伤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5. 完善各项记录,做到及时、完整、无误。

(五)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

1. 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事件首先要上报。

2. 迅速成立突发事件处理小组。

3. 协调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条件。

4. 对重大急救事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5. 医务处护理部可启动急救小分队协助救治。

(六)重大事件处理分级方案

1. Ⅳ级

为一般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1-3 人之间,参加抢救人员为急诊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该报告院总值班,使医院了解相应情况进行处理。

2. Ⅲ级

为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4-6 人之间,参加抢救人员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人员,应报告院总值班,请求院内部分支援。

3. Ⅱ级

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7-10 人之间,必须要启动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值班人员参与抢救,必须要报告院总值班、护理部请求全院相关人员、医护人员进行支援。

4. Ⅰ级

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11 人以上,除急诊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值班人员要参与抢救外,医务处、护理部需要调动全院的医生、护士,甚至要请求卫生局等相关单位进行支援。

(七)院内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1. 门诊或病房病人突发意外

门诊或病房病人突发意外时,由本科室先行处置,同时呼叫急诊室、 ICU 医生前往参与抢救,必要时将病人转至相关科室进一步救治。

2. 患者突发猝死

医务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参加抢救人员应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不能慌乱。在抢救的过程中要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在抢救结束 6 小时内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3. 当患者发生坠床、摔倒时

护士立即到达现场,并同时马上通知医生。到现场后要初步判断患者情况,如测量血压、判断患者意识、查看有无外伤等,应就地进行检查,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搬动病人而发生脊髓损伤等不必要的后续伤害。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同时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认真记录患者坠床 / 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详细做好交接班工作,持续观察,向护士长、

科主任请示汇报。在抢救结束后 24 小时内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进行整改。

4. 发生化疗药外渗时

怀疑或确认化疗药外渗,立即停止注射或输液,将针头保留回抽外渗出的药液,使局部留置药液降低到最少。抽出外渗的药液后,用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可有效防止局部的损害和降低疼痛,同时要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的情况,对药物外渗局部要持续观察、对症处理,对病人做好安抚工作。

5. 当患者有自杀倾向时

当护士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应立即向值班医生和科主任、护士长进行报告,防止病人自杀。要通知家属,要求家属 24 小时进行陪护,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要没收患者房间内所有的锐利的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对于患者的情况要进行详细的交接班,同时每班护士要加强巡视、关心患者,及时掌握其心理的变化,解除病人思想的顾虑,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6. 当患者自杀后

当发现患者自杀后,立即通知医生,即刻赶赴现场,如果病人还有生命迹象应立即进行救治,转送至急诊室或病房进行抢救,当病人生命体征已经完全消失后,应对病房内和自杀现场进行保护,同时要报告医务处(夜间报院总值班)、护理部、保卫处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另外,要将发现自杀的过程以及救治的过程进行记录以备调查。

7. 突然停电后

临床医疗工作离不开医疗仪器的正常运行,突然停电后会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因此,当发生突然停电后,应寻找替代的方法,维持抢救及房间的照明,如开启应急灯、开启手电等。重要的科室如抢救科室、 ICU 应配备第二套电路。立即联系电工,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做好病房巡视,维持秩序,安抚患者,以免发生意外。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在呼吸机

旁备有简易呼吸器及应急电源,当遇到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将呼吸机与病人插管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8. 火灾

( 1 )全院统一火灾报警电话:如“ 6119 ”。

( 2 )发生小火灾,立即扑救;大火灾无法扑救时迅速组织人力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拨打报警电话报警。

( 3 )报告保卫处、医务处、护理部。

( 4 )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撤离时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以防窒息。

( 4 )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 5 )走消防楼梯,切勿乘电梯。

9. 医护人员被锐器刺伤

( 1 )当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后应对已经刺伤的皮肤黏膜用肥皂水进行擦洗,用流动水长时间冲洗。

( 2 )迅速挤出伤口血液,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必要时清创处理。

( 3 )被乙肝、丙肝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小时内抽血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抗体,同时注射疫苗。

( 4 )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小时内抽血查 HIV 抗体,并向专科医生咨询。

( 5 )被锐器刺伤 48 小时内报告医务处、院感办进行登记,并根据情况定期检查和随访。

四、护理突发事件的防范

(一)建立预案

基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国务院于 2004 年 2 月 28 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4 个专项应急预案。

按照规定,各级医疗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是最基础的机构,处于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和核心环节,也是应急事件的多发地带。

(二)转变观念、预防为主

1. 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2. 仪器设备的安全维护。

3. 增设警示标志。

4. 做好病情观察,特别是心理活动的观察。

5. 对存在风险的患者进行持续的评估和防范。

6. 鼓励每一次不良事件的报告。

(三)落实并修订应急预案

1. 在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而制订。

2. 其中首当病人意外情况发生的应急预案和护理操作意外的应急预案。因为此类事件的发生重要的当事人、责任者是护士、你在病人身旁遇到此类特殊情况的发生,应如何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直接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不容一点的犹豫和延误。

(四)临床护士应急能力培养

临床护士是应急预案的直接操作者。应强化应急意识,理解各种护理应急预案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有效行使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的保证措施。护士应熟练掌握并以高度的职业责任

感去实施这些应急程序。在实施应急预案时应做到有效、及时。若延误抢救时间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职业护士应做好职业护士的有效职业和安全职业。

(五)护理应急预案的管理改进

对突发事件应做好及时的记录,同时要分析、找出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并制定出整改的措施,定期在全院进行反馈,将护理的预案、培训、管理以及检查作为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的一部分与其他质量管理同期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应保证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平时要做好临床护士的应急程序的演练、训练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进预案。

建立和完善护理应急预案是作为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事情,护士要加强这些预案的学习和掌握,只有掌握了才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沉着应对、有序处置,将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所以一定要反复学习预案、掌握预案。

突发事件护理系统应急预案

类别:医院应急预案 题目:东昌府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东昌府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系统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实际,以构建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处理机制,全面提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保障我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系统领导小组。 组 长:白淑珍 副组长:毛凤菊 王桂英 成 员: 于国华 张红岩 林文静 李俊玲 王 昕 孙永梅 陈彩芳 李凤芹 白 洁 魏燕红 任凤芹 孙青丽 赵玉英 白雪丽 邢聊囡 徐 宁 王美玲 贾瑞霞 梁春花 李怀真 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调和指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院前急救组、急诊抢救组、重症监护组、内科救护组、外科救护组、物品供应组。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护理部,白淑珍 任办公室主任 成员:毛凤菊 王桂英 职责: 1、贯彻实施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预案。 编 号:YJYA-YY-001 生效日期:2005.5.16 修订日期:2014.04.06

2、负责紧急情况下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组建调整急救小分队,统一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及时向医院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执行上级部门和医院领导小组命令和指挥。 4、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抢救知识培训。 (二)院前急救组 组长:赵玉英 成员:于国华李俊玲王昕孙永梅白洁魏燕红任凤芹梁春花李怀真许海燕李宁宁孔洋付言浩职责: 1、负责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疏散。协助有关部门对暂时无法离开现场的人员采取保护措施。 2、将轻伤转送至医院。 3、现场抢救危重,并做好转运途中护送工作。 (三)急诊抢救组 组长:赵玉英 成员:张红岩林文静陈彩芳李凤芹孙青丽白雪丽徐宁王美玲贾瑞霞王华伟张改英隋振红咸海博职责: 1、负责登记、分流到医院急诊就诊的。 2、疏散急诊科围观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3、对救治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对危重症实施抢救。 4、及时将需手术转送至手术室;将病情稳定转入相应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四)重症监护组 组长:白雪丽 成员:张红岩林文静于国华陈彩芳孙永梅李凤芹朱明明刘静刘爱娟薛红梅刘桂玲马申李静李哪哪

护理突发事件地处理与防范

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 北京协和医院李艳梅 一、突发事件 (一)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广义上来讲,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发生速度非常快,出人意料,第二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方式、措施以应对该事件的发生。 (二)范围 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如 2008 年的汶川地震、 2010 年的舟曲泥石流以及南方的雪灾等。 2. 事故灾害 由于人为原因或技术故障导致的事故、灾害也属于突发事件的范畴。如 2010 年江西火车脱轨、 2010 年伊春空难以及辽源中心医院的火灾。 3. 公共卫生事件 如 2003 年的 SARS 、 2008 年的西安新生儿事件、手足口疫情、埃博拉疫情以及疫苗问题、院内感染问题。 二、护理突发事件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也可能会面临着很多突发的事件,如患者突发猝死、突然摔倒、坠床、化疗液外渗、患者自杀、突然停电、火灾、医务人员针刺伤、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等。

医院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区域,这与医院所处的背景相关。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特殊的社会公共场合,是各类患者就医的场所。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如患者摔伤、坠床、猝死、失窃以及医患纠纷暴力事件等随时在发生。一旦出现这些突发事件,需要护理人员参与其中,进行正确的、紧急的应急处理,否则会增加医疗纠纷的隐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三、突发事件的上报 为了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将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要制定突发事件的上报制度。 (一)需要上报的几种情况 1. 科室进行的重大抢救及特殊患者的抢救需及时上报 2. 涉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或多人伤亡的事件 3. 知名人士、保健对象、外籍及境外人士的抢救 4. 本院职工的住院抢救 5. 涉及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抢救治疗 6. 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 (二)报告程序及时限 1. 参加抢救人员立即向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有关部门报告。 2. 参加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向医务处、护理部报告,节假日、夜间向总值班和护理部值班报告。 3. 门诊突发事件抢救还应报告门诊部。 4. 医务处(总值班)、护理部、门诊部接到报告后向报告。 (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包括应合法性、安全性和保全性,要保证证据,抢救生命,减少损失,迅速准确。

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

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 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 北京协和医院李艳梅 一、突发事件 (一)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广义上来讲,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发生速度非常快,出人意料,第二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方式、措施以应对该事件的发生。 (二)范围

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以及南方的雪灾等。 2.事故灾害

由于人为原因或技术故障导致的事故、灾害也 属于突发事件的范畴。如2010年江西火车脱轨、2010年伊春空难以及辽源中心医院的火灾。 3.公共卫生事件 女口2003 年的SARS、2008年的西安新生儿事件、手足口疫情、埃博拉疫情以及疫苗问题、院内感染问题。 二、护理突发事件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也可能会面临着很多突发的事件,如患者突发猝死、突然摔倒、坠床、化疗液外渗、患者自杀、突然停电、火灾、医务人员针刺伤、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等。 医院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区域,这与医院所处的 背景相关。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特殊的社会公共场合,是各类患者就医的场所。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如患者摔伤、坠床、猝死、失窃以及医患纠纷暴力事件等随时在发生。一旦出现这些突发事件,需要护理人员参与其中,进行正确的、紧急的应急处理,否则会增加医疗纠纷的隐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三、突发事件的上报 为了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将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要制定突发事件的上报制度。 (一)需要上报的几种情况 1.科室进行的重大抢救及特殊患者的抢救需及时上报 2.涉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或多人伤亡的事件 3.知名人士、保健对象、外籍及境外人士的抢救 4.本院职工的住院抢救 5.涉及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抢救治疗 6.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 (二)报告程序及时限 1.参加抢救人员立即向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有关部门报告。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程序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领导小组: 组长:周敏 副组长:李玉梅 组员:徐光辉、刘丹丹 (一)办公室设在护理部; 电话:8071 (二)领导小组职责: 1.抢救小组成员需手机24小时开机。 2.接到呼叫电话,第一时间马上到现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 3.如果外出做好替代的人员交接,并通知护理部备案。 4.及时与患者家属及单位沟通。 5.及时向院长汇报。 (三)院内急救程序 1.病员来院后,首先由病房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2.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3.护士人力不足时,由护理部或总值班调集相关科室护士参加急救工作。 4.由护理部或总值班负责组织、协调患者的急救、转科等工作。 二、停电与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动力电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使用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开启应急灯或点燃蜡烛照明灯。 (3)与总值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尽早排除故障,或开启应急发电系统。 (4)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程序】 接到停电通知→ 备好应急灯→ 准备动力电器的应急方案 突然停电后→ 采取措施保证抢救仪器的运转→ 开启应急灯→ 与

总值班联系→ 查询停电原因→ 加强巡视病房→ 安抚患者→ 防火、防盗 三、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急预案 (1)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病情。 (2)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安全。 (3)呼吸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与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正常运行。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变化。 (4)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呼吸机,迅速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呼吸道相连,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调整患者呼吸;如果患者自主呼吸良好,应给予鼻导管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意识等情况。 (5)突然断电时,护士应携带简易呼吸器到患者床前,同时通知值班医生,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意识及呼吸机情况。 (6)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总值班等,迅速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恢复通电。 (7)停电期间,本病区医生、护士不得离开患者,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8)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9)遵医嘱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来电后,重新将呼吸机与患者呼吸道连接。 (10)护理人员将停电经过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程序】 突然断电→ 使用简易呼吸器→ 通知值班医生→ 调整患者呼吸→ 观察病情变化→ 立即联系有关部门→ 尽快恢复通电→ 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遵医嘱给药→ 来电后重新调整、应用呼吸机→ 准确记录 四、失窃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护理系统应急预案

类别:医院应急预案 生效日期:2005.5.16 题目:东昌府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修订日期:2014.04.06 东昌府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系统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实际,以构建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处理机制,全面提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保障我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系统领导小组。 组长: 白淑珍 副组 毛凤菊王桂英 长: 戈员:于国华张红岩林文静李俊玲王昕孙永梅陈彩芳李凤芹白洁魏燕红任凤芹孙青丽赵玉英白雪丽 邢聊囡徐宁王美玲贾瑞霞梁春花李怀真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调和指扌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院前急救组、急诊抢救组、重症监护组、内科救护组、外科救护组、物品供应组。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护理部,白淑珍任办公室主任 成员:毛凤菊王桂英 职责: 1、贯彻实施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预案

2、负责紧急情况下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组建调整急救小分队,统一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及时向医院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执行上级部门和医院领导小组命令和指挥。 4、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抢救知识培训。 (二)院前急救组 组长:赵玉英 成 员 : 于国华李俊玲王昕孙永梅白洁魏燕红任凤芹 梁春花李怀真许海燕李宁宁孔洋付言浩 职 责: 1 、 负责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疏散。协助有关部门对暂时无法离开 现场的人员采取保护措施。 2、将轻伤转送至医院。 3、现场抢救危重,并做好转运途中护送工作。 (三)急诊抢救组 组长:赵玉英 成员:张红岩林文静陈彩芳李凤芹孙青丽白雪丽徐宁王美玲贾瑞霞王华伟张改英隋振红咸海博 职责: 1、负责登记、分流到医院急诊就诊的。 2、疏散急诊科围观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3、对救治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对危重症实施抢救。 4、及时将需手术转送至手术室;将病情稳定转入相应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四)重症监护组 组长:白雪丽 成员:张红岩林文静于国华陈彩芳孙永梅李凤芹朱明明 刘静刘爱娟薛红梅刘桂玲马申李静李哪哪李文婧王亚菲谢雪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程序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领导小组: 组长:周敏 副组长:李玉梅 组员:徐光辉、刘丹丹 (一)办公室设在护理部; 电话:8071 (二)领导小组职责: 1.抢救小组成员需手机24小时开机。 2.接到呼叫电话,第一时间马上到现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3.如果外出做好替代的人员交接,并通知护理部备案。 4.及时与患者家属及单位沟通。 5.及时向院长汇报。 (三)院内急救程序 1.病员来院后,首先由病房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2.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3.护士人力不足时,由护理部或总值班调集相关科室护士参加急救工作。 4.由护理部或总值班负责组织、协调患者的急救、转科等工作。 二、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动力电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使用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开启应急灯或点燃蜡烛照明灯。

(3)与总值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尽早排除故障,或开启应急发电系统。 (4)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程序】 接到停电通知→ 备好应急灯→ 准备动力电器的应急方案 突然停电后→ 采取措施保证抢救仪器的运转→ 开启应急灯→ 与总值班联系→ 查询停电原因→ 加强巡视病房→ 安抚患者→ 防火、防盗 三、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急预案 (1)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病情。 (2)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安全。 (3)呼吸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正常运行。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变化。 (4)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呼吸机,迅速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呼吸道相连,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调整患者呼吸;如果患者自主呼吸良好,应给予鼻导管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意识等情况。 (5)突然断电时,护士应携带简易呼吸器到患者床前,同时通知值班医生,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意识及呼吸机情况。 (6)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总值班等,迅速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恢复通电。 (7)停电期间,本病区医生、护士不得离开患者,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8)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常见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第一章常见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 (一)报告制度: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及护理部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护理部在接到重大急救报告后,在积极组 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的同时尽快向分管院长报告,逐级上报卫生局。 (二)对重大急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三)组织临时护理急救小组,立即开展护理急救工作,确保急救工作的连续性。 二、院内护理急救预寨及流程 (一)伤病员入院后,由急诊科护土接诊并做应急处理。 (二)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三)急诊科护士人力不足时;由护理部或总值班调集相关科护士参加急救处理。 (四)正常情况下由护理部配合医务科或总值班共同负责组织、协调患者的急救、转科工作。(五)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突然发生意外情况时,应在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就地抢救,并迅速通知急诊科医护人员前往参加急救或将患者转至急诊科进一步急救,同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协助组织抢救。 三、传染病救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接到疫情信息后,在第一时间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科室(院感办、医务部、护理部)。 (二)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实施不同的隔离措施,病情危重者积极参与救治,必要时由专人进行监护。 (三)遵医嘱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对使用过的物品严格按院感要求处理,必要时进行焚烧。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五)认真及时做好各种记录,做好病区及个人膈离和防护,预防交叉感染,防止病菌扩散,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六)传染病人治愈出院时,应对其衣物及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后方可带出病房。患者出院后对床单位要进行严格终末处理。

医院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第1章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及流程 第2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第3章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应急预案及流程 第4章大咯血应急预案及流程 第5章急性肺水肿患者应急预案及流程 第6章患者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和程序 第7章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第8章脑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第9章脑疝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第10章癫痫持续状态病人应急抢救预案及程序 第11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

速报名医生。 2、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5、发现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我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6、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尿量及病情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7、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h 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二、程序 (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 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过敏试验结果告知患者或家属→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首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 (二)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

医院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定义:护理突发事件是指超出常规的、无法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与护理相关的事件。如:患者跌倒坠床、烫伤、病人外送途中意外、群体腹泻事件、走失、自杀等。 (二)成立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 组长:姜汉斌 副组长:李新珍 组员:各科护士长 1.组长工作职责 (1)组织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各专项预案; (2)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护理救助演练; (3)监督、指导各护理站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护理应急管理、护理应急知识、护理应急处理技术等培训和演练; (4)负责护理应急方面的重大问题决策,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的调动等; (5)具体指挥护理突发事件工作组有序工作,随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协调相关职能科室积极配合抢救; (7)随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组长汇报预案执行实际情况,供组长决策。 2.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成员职责 (1)在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组长的指挥下开展工作; (2)认真学习贯彻医院应急预案,负责各种护理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并按相关的规定及时实施各种护理救助; (3)平时坚持学习与各类突发事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各成员必须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 (5)负责及时将现场处置情况报告护理突发事件工作组组长,为组长的决策提供依据;(6)对突发情况处置完毕后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抢救预案。 (三)部分护理急救应急预案 1.住院患者压疮预案 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发生压疮的处理措施: 在采取下列措施后汇报护理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必要时请护理会诊。 ①更换体位,落实预防措施。 ②皮肤红润或表皮破损:贴透明贴。 ③浅表溃疡或坏死组织溃疡期:换药流程(每1-2天一次) 处理程序:

重大医疗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重大医疗安全突发事件 处置应急预案 第一条医疗纠纷是指因患者或其家属对医务人员或医院的医疗服务不满意,与院方发生的争执。 医疗事故是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第二条医院应加强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第三条医务人员在医院各项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依法执业,恪守职业道德。行政、后勤各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为医疗活动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第四条医务人员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及时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措施、用药等情况告知患者或家属,在进行各种有创造作前,必须依据有关规定充分告知其并发症及相关风险并签 定相应协议书

第五条医务人员应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病史询问仔细,查体细致认真,禁止使用患者自购医用材料、药品;严格按照《河北省病历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病历,记录认真、详实。 第六条医院不定期召开医疗纠纷(事故)防范讨论会,以总结经验教训,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医院医疗技术委员会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院医疗纠纷(事故)进行讨论、分析、鉴定。各科室应对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和该进。发生医疗纠纷(事故)的科室在处理后一个月内,应召开专题会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并报医院有关部门。 第七条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现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诊疗、护理、服务态度等)存在异议,或医疗工作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某些领域特定情况,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时,必须发出医疗纠纷预警。 第八条根据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可解决程度、若演变成医疗纠纷将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医疗纠纷预警分为三个级别: (一)三级预警。指医疗纠纷隐患的程度较轻,有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问题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二)二级预警。指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重,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有可能得到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将造成一定的不良后

护理_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

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 协和医院艳梅 一、突发事件 (一)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广义上来讲,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发生速度非常快,出人意料,第二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方式、措施以应对该事件的发生。 (二)围 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如 2008 年的汶川地震、 2010 年的舟曲泥石流以及南方的雪灾等。 2. 事故灾害 由于人为原因或技术故障导致的事故、灾害也属于突发事件的畴。如 2010 年火车脱轨、2010 年空难以及中心医院的火灾。 3. 公共卫生事件 如 2003 年的 SARS 、 2008 年的新生儿事件、手足口疫情、埃博拉疫情以及疫苗问题、院感染问题。 二、护理突发事件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也可能会面临着很多突发的事件,如患者突发猝死、突然摔倒、坠床、化疗液外渗、患者自杀、突然停电、火灾、医务人员针刺伤、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等。

医院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区域,这与医院所处的背景相关。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特殊的社会公共场合,是各类患者就医的场所。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如患者摔伤、坠床、猝死、失窃以及医患纠纷暴力事件等随时在发生。一旦出现这些突发事件,需要护理人员参与其中,进行正确的、紧急的应急处理,否则会增加医疗纠纷的隐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三、突发事件的上报 为了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将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要制定突发事件的上报制度。 (一)需要上报的几种情况 1. 科室进行的重大抢救及特殊患者的抢救需及时上报 2. 涉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或多人伤亡的事件 3. 知名人士、保健对象、外籍及境外人士的抢救 4. 本院职工的住院抢救 5. 涉及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抢救治疗 6. 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 (二)报告程序及时限 1. 参加抢救人员立即向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有关部门报告。 2. 参加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向医务处、护理部报告,节假日、夜间向总值班和护理部值班报告。 3. 门诊突发事件抢救还应报告门诊部。 4. 医务处(总值班)、护理部、门诊部接到报告后向报告。 (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包括应合法性、安全性和保全性,要保证证据,抢救生命,减少损失,迅速准确。

医院护理_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定义:护理突发事件是指超出常规的、无法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与护理相关的事件。如:患者跌倒坠床、烫伤、病人外送途中意外、群体腹泻事件、走失、自杀等。(二)成立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 组长:姜汉斌 副组长:李新珍 组员:各科护士长 1.组长工作职责 (1)组织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各专项预案; (2)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护理救助演练; (3)监督、指导各护理站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护理应急管理、护理应急知识、护理应急处理技术等培训和演练; (4)负责护理应急方面的重大问题决策,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的调动等; (5)具体指挥护理突发事件工作组有序工作,随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协调相关职能科室积极配合抢救; (7)随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组长汇报预案执行实际情况,供组长决策。 2.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成员职责 (1)在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组长的指挥下开展工作; (2)认真学习贯彻医院应急预案,负责各种护理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并按相关的规定及时实施各种护理救助; (3)平时坚持学习与各类突发事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各成员必须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 (5)负责及时将现场处置情况报告护理突发事件工作组组长,为组长的决策提供依据; (6)对突发情况处置完毕后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抢救预案。 (三)部分护理急救应急预案 1.住院患者压疮预案 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发生压疮的处理措施: 在采取下列措施后汇报护理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必要时请护理会诊。 ①更换体位,落实预防措施。 ②皮肤红润或表皮破损:贴透明贴。 ③浅表溃疡或坏死组织溃疡期:换药流程(每1-2天一次) 处理程序: 评估→清创→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根据情况选择用药:溃疡贴、优赛、泡沫贴、清创胶、银离子敷料等→纱布覆盖。 ④水泡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⑤配合理疗,如红外线照射等。 2.住院患者跌倒预案 (1)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步态不稳、神志障碍、 等身体虚弱病人为高危跌倒人群 护士填写“跌倒高危因素评估单”对家属进行 跌倒宣教,并请家属签名。 床头牌上插“小心跌倒”警示标识 开出陪护医嘱, 落实其他跌倒预防措施(提供安全环境,保持

急诊科护士长如何预防-处理护患纠纷及应对突发事件

急诊科护士长如何预防\处理护患纠纷及应对突发事件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作为实施护理管理的主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是急、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代表着医院的整体水平和形象,在完成抢救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如重大传染病疫情、群死群伤、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的准备,同时也是矛盾容易发生的地方,因此优质而高效的急救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急诊科的特点是具有突发事件多、来势迅猛、伤情重、伤员数量多且人群各种各样,心态复杂,病种也较复杂,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是节奏快,不分白天和黑夜,而且有时夜间的患者多于白天。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集抢救、观察、治疗、转送和重症监护为一体,具体由急诊室、观察室等组成。现就如何从容应对未来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加强协调和排解护患纠纷探讨如下。 1 急诊科护士长在协调、排解医患纠纷中的作用 1.1 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特点分析急诊科是一个风险程度较高、容易发生纠纷的部门,如何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需要护理管理者及急诊科护士共同高度重视和引起关注。急诊科普遍存在着患者病情急而且危重、病情变化快,病种较为复杂,死亡率较高的问题,而且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急救常规、急救原则知识的了解,对病情发生的各种变化难以理解,对发生突发事件无法接受。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逐渐加强,护理诉讼也越来越多。纠纷发生的原因还常常来自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服务态度不满意、操作技术不满意、对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收费频繁不满。 1.2 做法 1.2.1 “急”字当先急诊科是一所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其治疗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患者的生命。因此,急诊科护士长首先要明确责任和任务,突出一个“急” 字,打破就诊常规,疏导分诊要做到迅速,注意与医生的配合和协作,做到不拒绝患者,力争使急救护理方案在重患到院5 min内即可落实。我们知道,急诊科的工作属于被动型的工作,在工作中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有时是意想不到的。因此,护士长要善于使用恰当的、得体的话语向患者家属解释和加以安慰,使患者在良好的气氛中得到治疗和护理。在交流中避免使用刺激性和严厉的语言,不使用绝对性语言或肯定的语言,以防万一抢救不成功时不能取得家属的理解,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镇定。 1.2.2 加强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也叫超前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准备护理前以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护理重点,及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实现由被动救治向主动抢救的转变[2]。急诊科护士长应坚持科学的思维,执行科学的护理抢救程序,即从患者病情评估、紧急护理救治到配合医生诊断,然后达到继续进一步救治。在医生检查患者病情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投入护理抢救,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未明确病因时抢救是第一位的,然后再配合医生做进一步诊断;要认真听取患者和家属的诉说,及时处理各种急症危象。如患者发生呼吸或心博骤停时要迅速实施心肺复苏术,同时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监护,及时给氧等,并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的同时,尽量采取措施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以利于后续的进一步治疗和诊断。因此急诊护士长平时要注意加强护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超详细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超详细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办公室设在护理部: 电话: 急救站设在急诊科和医院急救站: 急救电话:120 一部急诊室电话: 二部急诊室电话: 急救站电话: 主要职责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领导小组的职责: (1)负责审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应急预案; (2)负责应急救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决策,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的调动等; (3)负责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对需救治人员的现场处理及进一步治疗措施的指导; (4)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及时报告事件情况,并请求指导及帮助;

(5)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进行及时调整、修订和补充; (6)负责指导、检查各科室的急救演习,以确保抢救的及时、准确。 3、突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人员分工如下: (1)总指挥由院长担任。发生事故时,负责医疗救护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2)副总指挥由各位副院长担任。协助总指挥按预案涉及部门的日常分工,负责急救的具体指挥和实施。 (3)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 ①护理部主任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的调动及抢救中护理疑难问 题的解决。 ②门诊部护士长负责急诊室的抢救工作,确保抢救室的设备、药品、人员、车辆的齐备。确保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二、工作规范: (一)、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 1、报告制度: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护理部在接到重大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外,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逐级上报卫生局。 2、对重大急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3、启动护理急救小分队和护理急救梯队。

突发事件护理管理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护理管理应急预案 一、在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负责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的组织和指挥工作。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医院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求迅速启动护理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三、各应急小组应当根据各自职责要求,服从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履行职责。 四、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应当按照突发事件的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五、对护理应急队的要求 (一)由护理部统一领导,长期设置,人员相对固定,并有后备力量。 (二)保证应急队人员通讯联络畅通。 (三)遇有突发事件或重大疫情时,要求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地点。 (四)负责现场的紧急救治及消毒隔离处理。 (五)定期进行实战演练,做到有备无患,常备不懈。 (六)应急队成员组成,应为各科护理骨干,并具有丰富的抢救技能和抢救经验。 (七)了解抢救物品、药品及防护用品放置位置,定期检查清点,用后及时补充,保证各种物品齐全,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六、各组职责 【人员培训组】 (一)设专人专项管理。 (二)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三)负责急救小组应急能力及抢救技能操作的培训。 (四)负责全院护理人员应对各类新型传染病防护知识的培训。 【人力调配组】 (一)掌握全院护理人员配置状态,组织形式,应对突发事件的临时梯队人员。 (二)根据突发事件患者的数量、病情,及时合理调配护理人员,保证一线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三)随时了解梯队人员的思想状态,做好梯队人员思想动员工作。 【质量管理组】 (一)负责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二)检查指导各项工作落实,定期组织护理查房,保证护理质量。 (三)落实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要求,防止交叉感染。 (四)定期检查、考核护理质量,及时修改补充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持续提高护理品质。 【物资保障组】

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概述 (一)突发事件概念 突发事件是指在事先没有通知、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有一定的破坏力,一定的影响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予以应对的事件。比如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是指能够给人类或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总称。灾害不表示程度,通常指局部,它可以扩张和发展,慢慢演变成灾害。比如虫害现象,它广泛存在生物界,但当蝗虫大量的繁殖、大面积的传播,并损坏农作物,造成饥荒时则成为蝗灾。传染病大面积传播和流行,或计算机病毒大面积传播,都有可能酿成灾害。所以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都属于灾害。 (二)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 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事件周围的环境等突发事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目前状况如何、是否还在发展、采取何种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等。比如2003年SARS疾病传播时,卫生各个部门、防疫站,都在密切关注疾病的发展态势,并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 (三)护理突发事件 护理突发事件是指超出常规的、无法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与护理相关的事件。如患者跌倒、坠床、自杀、纠纷等事件。 (四)掌握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1. 在医院有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风险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2. 掌握相关急救知识。 3. 提高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 (一)成立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在护理工作中,首先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比如成立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组长由护理部主任来担任,组员包括各护理单元的护士长或护理部工作人员。 1. 确定领导工作职责 (1 )组织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各专项预案。 (2 )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护理救助演练。 (3 )监督、指导各护理单元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护理应急管理、护理应急知识、护理应急处理技术等培训和演练。 (4 )负责护理应急方面的重大问题决策,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的调动等。 (5 )具体指挥护理突发事件工作组有序工作,随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 )协调相关职能科室积极配合抢救。 (7 )随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组长汇报预案执行实际情况,供组长决策。 2.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成员职责 (1 )在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组长的指挥下开展工作。 (2 )认真学习贯彻《应急预案汇编》,负责各种护理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并按相关的规定及时实施各种护理救助。 (3 )平时坚持学习与各类突发事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012年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总则 1、不论发生任何突发事件,首先医护人员要保持镇定,反应迅速,以保护病人的生命为已任。 2、增强全员的“通知”“报警”意识,遇有紧急情况时及时报告抢险单位和有关领导。 3、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熟练掌握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4、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加强电源、电线、氧气及吸烟的管理,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 5、确保楼道各出口畅通无阻,“安全出口”标志醒目,以便应急时迅速疏散病人。 6、护士长是科室安全管理及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第一责任人,时刻把保证病人安全放在首位。 一、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制度 各科室进行重大抢救活动及特殊病例的抢救治疗时,应及时向医院有关部门及院领导报告,以便医院能够随时掌握院内患者情况,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更好地组织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抢救和治疗。 1、需报告的重大抢救及特殊病例: ⑴涉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3人及以上或同时伤亡6人及以上的抢救; ⑵知名人士、领导干部、外籍、境外人士的抢救; ⑶本院职工的住院及抢救; ⑷涉及有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医疗及抢救; ⑸特殊及危重病例的医疗及抢救; ⑹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 ⑺突发甲类及乙类传染病患者。 2、应报告的内容: ⑴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分类,伤病亡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致伤病亡的原因、伤病员的伤情、病情、预后、采取的抢救措施等。 ⑵大型活动和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病情、预后及采取的医疗措施等。 ⑶特殊病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抢救措施、目前情况、预后等。 3、报告程序及时限: ⑴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科室领导及院有关部门报告。参加院前、急诊及住院患者抢救的医务人员向医务科、护理部报告;参加门诊抢救的医务人员向医务科报告;夜间向院总值班报告。 ⑵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院总值班接到报告后应在十分钟内向院领导报告。 二、与患者疾病相关应急预案 (一)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应急预案 1、发现后立即到场,就地组织抢救。 2、立即进行判断、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同时通知医生。 3、医生到场后即刻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备好急救药品、物品、仪器,配合医生抢救,同时做好护理记录。 4、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病人进行保护。 5、抢救无效死亡时,协助料理尸体,尽快送至太平间。 6、做好家属安慰工作,维护病室秩序,保持安静。 7、特殊病人向院总值班(5209)或护理部(5268)汇报抢救情况。

医院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医院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预案护理突发事件是指超出常规的、无法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与护理相关的事件。如患者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纠纷等事件。 一、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 (一)成立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组长: 护理部主任 副组长: 医务科长 组员: 各科护士长、护理部工作人员 1. 应急小组组长工作职责 ( 1 )组织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各专项预案。 ( 2 )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护理救助演练。 ( 3 )监督、指导各护理单元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护理应急管理、护理应急知识、护理应急处理技术等培训和演练。 ( 4 )负责护理应急方面的重大问题决策,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的调动等。 ( 5 )具体指挥护理突发事件工作组有序工作,随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 )协调相关职能科室积极配合抢救。 ( 7 )随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组长汇报预案执行实际情况,供组长决策。 2.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成员职责 ( 1 )在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组长的指挥下开展工作。 ( 2 )认真学习贯彻《应急预案汇编》,负责各种护理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并按相关的规定及时实施各种护理救助。 ( 3 )平时坚持学习与各类突发事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4 )各成员必须保证通讯 24 小时畅通。 ( 5 )负责及时将现场处置情况报告护理突发事件工作组组长,为组长的决策提供依据。( 6 )对突发情况处置完毕后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抢救预案。 二、护理应急预案 (一)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 1. 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挡,并有家属陪伴。 2. 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医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样本

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 1、发生大出血时, 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头偏向一侧。 2、立即通知医生, 配合抢救。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准确的实施输血, 输液及各种止血治疗。 4、及时清除血迹, 污物, 必要时用高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 给予吸氧。 5、做好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病人, 及时清除血迹、污物。 6、严密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和神志变化, 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7、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质及量, 判断病人的出血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 8、熟练掌握三腔二囊管的操作和插管后的观察护理。 9、遵医嘱进行冰盐水洗胃, 生理盐水维持在40c, 一次灌注250ml, 然后抽出, 重复多次, 直至抽出液清澈为止。 10、对于采用冰盐水洗胃仍出血不止者, 可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 即冰盐水100ml加去甲肾上腺素8mg, 30分钟后抽出, 每小时一次, 可根据出血程度的改进, 逐渐减少频率度, 直至出血停止。 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发生外渗应急预案 重复化疗的癌症患者, 其静脉通道变脆且环流差。因此施行确实的

预防措施, 防止抗癌药物外漏是必要的。但即使实行万全的预防措施也 有可能产生血管外漏, 如果不慎出现化疗药物外漏, 护士应做到: 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注入, 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 回抽漏于皮下的 药液, 然后拔出针头。 2、向皮下注入解毒剂, 常见的解毒剂有: 2.6%硫代硫酸钠或生理盐水。再用0.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即能够稀释外漏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 又能够起到止疼的作用。 3、用冰袋局部冷敷6—12小时, 以便血管收缩, 减少药液向周围扩散。 4、避免患者局部受压, 外涂湿润烧伤膏或如意全黄散外敷, 对于肿胀 严重的也能够与5%硫酸镁湿敷交替使用。 患者发生猝死时的应急预案 1、发现后立即抢救, 同时通知值班医生、科主任, 必要时通知总值班。 2、通知家属, 抢救紧张可通知医务科, 有医务科通知家属。 3、向院总值班或医务科汇报抢救情况及抢救结果。 4、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 有条不紊, 严格查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