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间设计

环境空间设计
环境空间设计

环境空间设计

第一章空间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1.掌握空间的基本概念;2.了解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相互联系和转换关系。

本章难点:理解空间的基本概念。

从漫无边际的外太空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客观的物质世界普遍是以某种空间的方式而存在的。从生命萌动时被母体的包裹到生命终结后的入土为安,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占据空间,也为空间所保卫。可以说,空间是人类认知世界最初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这一点可以从人类远古的神话传说和古代典籍中得到印证。《易经》中关于“乾”、“坤”的爻卦符号就是中国古代先贤通过象征的方式对于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宇宙空间方位关系的阐述。

其实,人们对于空间的基本认识并非来自于抽象的哲学思考,而更多的仅仅是鲜活的日常经历所累积的基本常识。作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最普通最熟悉不过的事物,空间是直接而具体的。但另一方面,空间却又很难用言语加以叙述和定义。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空间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即由于“空”和“无”的特性使得空间不像实体对象一样易于被分析和讨论。因此,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空间,就不仅需要我们身处其中去进行直观地体验和感受,而且需要我们不时从空间中抽离出来对其加以理性的分析。只有将这两种方法很好地结合,才能形成对空间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尽管都属于三维立体的范畴,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空间”概念与

作为设计通用基础的“立体构成”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存在着非常不同的观察视角。“立体构成”偏重于从外部去审视形体及其之间的联系,而对于“空间”的研究则更侧重于从内部去观察和感受空间及其之间的组织关系,注重人们身处空间之中的感受和体验的结果。除去强调内部性的特点之外,空间设计还涉及人的尺度问题。也就是说,在研究和推敲空间之间的关系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抽象的空间形式和审美的问题,还必须考虑哦你关键的大小与人体的尺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后者不易把握也很容易被忽略,但却是评价空间品质优劣的重要依据。为了能更好的对空间进行组织和设计,我们首先就需要对空间的概念和性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一节空间额基本概念

一、空间的形成

只要稍稍留意一下身边,我们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发生着简单而有趣的空间现象。在艳阳高照或阴雨天时人们会撑起小伞,在草地里休息或用餐时人们会在地上铺起一块塑料布。这些都会很容易地在我们身边划定出一个不同于周围的小区域,从而暗示出一个临时空间的存在。雨伞和塑料布提供了一个亲切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范围和领域,让我们感到舒适和安全。由街边的矮墙和台阶所形成的晓得区域,同样可以暗示出一个空间的存在。不同于雨伞和塑料布之处在于,这是一个由较为永久性的实体所形成的空间区域,它可以为一些临时性的公共社交活动提供简单的遮蔽,甚至某些情况下会诱发人们的行为。一个吊挂在城市上空的金属装置,尽管毫无隐私可言,但是

对于围坐在桌子边的小群体而言,同样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临时聚会场所。

当然,空间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赖视觉才能实现。人民公社的高音喇叭、欧洲小镇上教堂的钟声以及从清真寺尖塔上传来的召唤人们集合的呼唤声都会弥漫在很大的空间范围里。尽管人们看到的只是喇叭和尖塔,但它们却可以形成具有强烈空间影响力的大范围的区域感。可见,不论是明确的还是模糊的、临时的还是长久的,只要通过某种方式使得人们直观地或潜在地意识到某种范围、区域和领域的存在,人们就会感觉到空间的形成。

二、实体与虚实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对于“空间”的概念进行过的极富东方哲学思辨精神的精辟论述。它的大意是说,用陶泥制作器皿,由于其中“空”的部分才使得器皿具有使用的价值;开凿门窗建造房子,同样由于房间中“空”的部分才使得房间具有使用的价值;实体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是通过其中虚空的部分得以实现的。老子关于空间的论述清晰而深刻地阐明了用以围合空间的实体和被围合出的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经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加以引用而给予设计界以极大的启发。它让我们通常只关注实体的眼睛“看见”了虚空。

然而,在意识到“空”的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同样不应该忽视围合出空间的实体的作用。尽管它不是空间本身,但无疑它帮助形成空

间,也深刻影响着空间。由于中间被围合的“空”的部分充满了不确定性而难于把握,使得我们在分析和讨论空间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相对确定也更易于控制的实体进行讨论而得以实现。此外,当我们在从事空间设计工作的时候,我们主要也是通过对形成空间的实体进行安排和组织,以达到创造和调节空间本身的目的。

三、空间与空间感

显然,对于空间进行探讨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空间本身的客观状态,更涉及人们身处其中复杂的感受和行为反馈。因此,我们在谈论“空间”的时候往往离不开对“空间感”的谈论。大家可能也意识到了,在教材前面部分论述“空间的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也是在讲述“空间感”的形成。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感受到的空间和真实的物质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当前的视频游戏领域中,数字模拟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将真实的世界与人们感受到的虚拟世界完全分离开来的程度,这可以说是利用“空间感”创造“空间”的比较极端的方式。比如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红矮星》中,就有这样一款名叫《比生活更美好》的视频游戏,玩家们一旦戴上了特制的视频眼镜,就会沉迷于令人惊叹的虚拟世界而流连忘返。

研究发现,尽管人们始终在各种各样的空间中活动,但并不是所有人们经历过的空间都能给人留下印象,并且特征不同的空间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强度也存在很大差异。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分别通过一条两侧排列着封闭房间的办公楼通道和一条两侧布置着可以观赏到室外景致的玻璃窗的走廊时,一定会有着完全不

同的感受。尽管两条通道的实际长度大致相同,但由于前者给我们的空间感觉封闭沉闷,往往会显得乏味冗长;后者由于提供给我们较为丰富愉悦的空间体验,因而相比之下在实际通过时会使人感觉比实际距离缩短了很多。由此可见,通过对真实空间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安排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们对空间的印象,进而会促进人们的某些行为而抑制另外一些行为。应该说,这正是我们对空间进行设计和规划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空间认知的基本理论

直到19世界,空间才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人们理解和研究。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空间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而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他写道,空间以知觉的形式先存在于思想中,必须从人的立足点才能谈论空间,这一观点成为后来空间移情论的理论基础。空间移情论把人的个体意识的外化即看做是空间化的过程,并认为空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的身体对其的感知和体验。

同一时期,建筑空间理论的另一个更具影响力的方向来自于空间的围合论。该理论认为空间的围合性是第一位的,同时把对空间的注意力集中在围合空间的建筑元素上,并认为建筑目的就是创造与围合空间,因此建筑的过程也应该从空间开始。该理论更关注于对围合空间的实体进行研究,并引发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建筑师和理论家们真正开始了对空间的关注,对于建筑界空间观念的形成影响深远。

20世纪中叶,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为基础,诺伯格·舒

尔茨在建筑空间研究方面试图以“场所”理论替代“空间”的概念。他认为,在传统的讨论中建筑空间被分解为三维的组织系统和蕴涵于其中的气氛两个分离的部分,这一做法阻碍了人们对空间的理解,而他提出的“场所”概念则是空间和其中所包含的特质的总和。基于这一认识,人们可以把人的思维、身体和外部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由于场所理论尝试把人的思维和外部世界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考查,所以得到当代设计界比较广泛的认同。

此外,当代许多理论家也把空间作为一种语言系统来进行研究。他们倾向于认为,空间整体而言就是一套有着内在逻辑和结构的语言系统,是一系列可以被解读的具有意义的人工产品和事件。既然是语言,就需要有相应的词法和句法对空间进行组织,并且可以像阅读文字一样对空间进行解读,以理解其所传达的含义。显然,这就意味着对于空间语言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空间进行解

读的结果。由于空间语言往往通过象征、隐喻等抽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因而对其含义的解读也往往是模糊、多重和意象性的。

面对众多的空间理论和认识,期望能够给予空间一个终极的定义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也不是本教材所期望达成的目标。我们认为无论哪一种理论,都不应作为对空间的严格的定义,而是立足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空间进行的描述。在给予人们认识空间和创造空间以启发的同时,它们反映了空间、实体、人及其感受之间复杂关系的不同侧面,从而帮助人们不断加深对空间的认识和理解,拓展创造空间的可能,而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本教材也同样尝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

对空间进行分析和描述,并配合相应的课题训练以提高同学们对于空间的思考、想象和创造能力。

第三节空间的内部与外部

空间的“内”与“外”是相对的。当空间被清晰且严格地加以限定时,被限定范围内的部分我们称之为空间内,反之则称之为空间外。就一个封闭的房间而言,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出它的内部和外部,墙体以及门窗清晰地划分出了空间的边界和范围。然而当空间的边界和范围模糊不清时,我们则很难辨认出空间内和外的差别。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内和外是由于空间开放程度的差异造成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区域暗示着空间的“内”,反之则显示出“外”的特征。对于建筑体而言,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一般是以建筑围护体的边界来加以区分的。一般而言,由于墙体和门窗可以将建筑的内部和外部比较明确地加以分隔,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室内”和“室外”的概念。但显然,室内空间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与其外部复杂的相互关系之中。因此,对于空间内部的设计也应被置于空间外部包括自然和城市的更广阔

的视野中去考察。这样做不仅会对室内空间的形成和完善提供更多的线索和可能,也会为内部空间设计提供更具逻辑性的发展基础。

在欧洲中世纪保留下来的传统城镇中,由于街道两侧和广场周边的建筑形成了很亲近的尺度感和围合性,加之这些街道和广场的地面大都使用与建筑室内并无很大差异的石材进行地面铺装,使得人们徜徉在城市的街道上时有如在内部空间中行走一般。而居住在那里的人们也确实把大部分的日常活动都转移到了城市的街道和广场中进行,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习惯于把欧洲传统的城市广场称作“城市起居室”的原因。

在近当代,也有很多优秀的空间案例创造性地打破了一般人们观念中室内和室外的概念,形成了一些富于启发性的空间样态,拓展了人们对于空间的特殊体验。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近为外科医生克鲁榭设计过一个包含诊所在内的小型住宅综合体。在这一案例中最有趣之处在于,人们从建筑临街的入口进入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室内门庭,而是一个与内部露天庭院相连通的有着屋顶的室外空间。门庭比之于街道的外部属性而言无疑是属于内部的空间,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开放的室外空间,这一空间内外的双重角色转换给人们带来了有趣的过程体验。英国著名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设计的斯图加特美术馆在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相互转换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该作品试图通过一个连通城市与建筑的室外庭院来建立起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一条连接城市街道和美术馆内部庭院的步行坡道,将城市的人流自然地引入到了一个属于美术馆内部的圆形露天庭院之中。然后城市的人流并不能走到庭院的地面层,而是在环形通道的引导下从二层的高度上贯穿庭院而过。设计师通过这一空间安排实现了城市人群与美术馆内部人群对圆形庭院空间在视觉上的共享,同时二者的活动又不相互干扰。在这里,圆形的户外庭院同样充当了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双重角色。

在与外部的自然环境保持紧密联系方面,罗马的万神庙无疑是这

方面最具历史性的经典案例。建筑师通过在巨大穹顶上的一个圆形空洞把极为封闭的内部空间变成了一个完全的室外空间,从而将内部空间与外部世界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晴朗的季节里,阳光每天移动的轨迹会通过屋顶的圆形开孔投射到建筑内部的穹顶和墙壁上;在雨季时,雨水也会从屋顶的圆形开孔处飘落进来,使人们尽管身处内部空间却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宇宙的力量和外部世界的存在。

此外,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精心构筑的一系列教堂空间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在空间内部和外部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经典案例。其中,“水之教堂”更是他众多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作品中的经典。该作品通过对教堂内圣坛背后户外大面积水景的借用,使有限的内部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人们在沉醉于眼前美景的同时为超越于人的自然之力所震撼,从而激发出最为深切也最为朴素的宗教情感。“光”之教堂也同样令人叹服。整个空间序列从室外到室内通过明与暗的光线对比,最终通过圣坛背后强烈的十字形图案,在相对昏暗的内部空间里引入了明亮的自然光线,同各国戏剧性的光影对话形成极为神秘的环境氛围。

美国著名建筑师理查德·迈耶对自然光线色彩的关注甚至对其内部空间的色彩选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为“白色派”建筑的代表人物,理查德·迈耶在其设计作品中始终钟情于对白色的偏爱。他认为白色可以最好地呈现出一天中自然光线的色彩变化。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很多是通过小面积涂以鲜艳色彩的空间构件与大面积的白色墙身进行对比并置,以此提示出表面上看来极为纯净的白色空间所暗含

这的丰富的色彩内涵。

第四节空间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角色演变

简单地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尽管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发展过程从来都离不开空间的载体,但是人们真正自觉地把空间作为建筑和室内设计中重点表现和关注的对象却是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出现之后。在现代主义出现之前的各个时期,有关建筑内部的主要工作基本上集中于对室内的墙体进行平面化的装饰方面。相比空间而言,当时人们更重视对古典式样比例的严谨推敲和近似考古式的样式运用。从当时的很多作品可以看出,由于创作者并没有把空间作为艺术表现的重点,因而对于空间表面的处理虽然丰富多样,但并不以调节和加强空间本身的特质为目标。相反,创作者更像是面对着一块块被划分出来的独立的画布,尽最大可能地进行繁复的雕绘和纹饰,其结果往往使得空间本身的特色变得模糊不清。在各个风格时期中,均不缺乏层次丰富且尺度震撼的室内空间案例,但很多都由于没有把空间有意识地作为设计思考的重心,从而因为大量的表面装饰而削弱了空间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当然,西方传统建筑与室内设计历史中出现过众多的风格流派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不乏一些在空间与表面装饰之间保持恰当平衡的优秀作品。但就总体而言,近现代时期之前西方传统建筑和室内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并没有把空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来加以对待。

随着近代产业革命的推进,工业化大批量的制造方式的出现、新结构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拓展以及艺术领域抽象美学的渐趋成熟,使

得一批敏感的建筑师们明显地意识到传统设计语言的局限性。在他们看来,仅仅是使用新的材料去雕琢旧有的装饰样式不仅与时代的特征相悖,而且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了。他们一方面基于现代抽象美学尝试发掘现代结构技术与现代材料所可能形成的新的艺术表现潜力,另一方面希望把建筑向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目标回归。这两项诉求使得传统的装饰性风格遭到摒弃,而如何能够创造出满足人们现实使用要求的内部空间则被置于首要关注的位置。相应地,建筑内部的空间组织方式、空间功能关系成为了建筑师主要思考的内容。由于装饰遭到了排斥,因而空间本身逐渐成为了建筑的主角。与此同时,一批给人以深刻启发的空间设计案例也使得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变得令人信服,并逐渐成为设计界的主流意识。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能走极端,现代主义也是如此。当除了满足人们最基本最实用的要求之外不能有任何多余的形式和内容成为无可置疑的设计教条时,空间就变得僵硬枯燥且有悖人性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人们出于情感需求的装饰本能均预示着现代主义的极端唯功能论终于走向末路。于是,后现代主义等一大批新的设计思潮不断地涌现出来,以期改变现代主义禁欲式的僵化呆板的空间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新的设计思潮和方法并不否定空间的价值,而是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潜力的基础上,试图呈现空间所本应具有的除去功能之外的更为丰富的文化含义。当然,空间以及空间界面的装饰特征不应该处于相互对立的关系之中。空间界面不仅本身就是孔家语言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实现空间整体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实现空间整体表现力

的前提下,如何取得空间及其界面装饰特色之间的平衡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第五节空间研究的常用工具与媒介

在进行形态和空间的创作时,我们的头脑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有关形象和形式的想象。但如何捕捉住这些模糊不定的意象,并把它们以一种易于被人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则需要一些工具和媒介的帮助。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对形象进行描述,尽管这样可以引发对形象的丰富联想。但在表现形象的准确性方面,语言文字因为表达方式过于间接,所以显得难以胜任。

除了帮助我们记录和捕捉头脑中模糊的意象之外,这些工具和媒介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推动设计的进展。因为头脑中模糊的意象和被形象化之后的图像之间总会存在这差异,而这些差异就会反过来刺激我们的头脑,促使我们在头脑中对最初的意象进行修正,然后再将之形象化。如此周而复始,设计形态就会在这一不断的相互反馈中得以推进。这些工具和媒介除了帮助创作者进行自我交流之外,还可以帮助创作者和其他人之间进行交流。

根据设计的不同阶段和状态,我们所选用的表达工具也不尽相同。而且各种表达工具都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身的局限,这也同样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来加以选择。从某种意义而言,设计辅助工具的不同特性,甚至会对设计本身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不同工具的特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就形态与空间研究而言,我们常用的工具和媒介包括:手绘草图、实物模型

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一、草图与实物模型

通过草图与实物模型来表现空间是最为传统也比较行之有效额方式。草图的特点是方便快捷,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头脑中的意象描绘出来,并且在手与脑的反馈和互动中非常直接和自由,在最初的意象表达方面优势明显。但也有其缺点,其中比较主要的缺点是草图的二维平面属性,虽然草图制作者可以通过高超的绘图技巧来尽可能地模拟三维形象,但因为人们无法真的围绕该形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所以我们很难仅仅通过想象去推动空间构思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实物模型在这方面则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是对空间进行三向维度的再现,所以人们完全可以全方位地对空间进行观察,推敲空间及其之间的关系,做出调整直至最终完成。当然实物模型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在某些情况下,模型的制作会因为形体过于复杂而非常费时费力,并且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很费力地完成了模型的制作后,却发现其结果与我们最初的设想相去甚远,然而已经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材料。对此,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快速草图与模型制作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在正式模型之前先制作小尺寸的草模型的方法加以弥补。

二、计算机三维模拟辅助工具

当前计算机三维模拟技术的发展为形态与空间的设计工作提供了高效的技术平台。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三维虚拟的模型制作可以非常快捷地呈现形象,并且能够随意地对模型进行修改,

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材料。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中随意地调整视角从各个方向对这些三维虚拟的模型进行观看和研究。由于造型速度和灵活性的增加,使得计算机可以在现有形体的组合关系的基础上,生成很多意想不到的空间形态,大大地增加了空间变化的可能性,有效地拓展了人们的视觉经验。此外,利用虚拟模型的三维动画技术还可以动态的观察形态和空间的组合状况,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出复杂形态和空间的最终效果。

目前我们常用的三维模拟软件有Auto ADC、Sketch UP和3ds Max等。这些软件虽然都可以模拟三维模型的制作,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通过这些方法制作的模型只是虚拟的视觉形态吗,它们并不遵循真实世界中物质之间的力学法则,使得这些虚拟形态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反映物质之间真实的力学关系。比如说,如果用线材的张拉方式进行形态构成时,线材之间的拉接关系就无法在三维模拟的辅助下完成。而利用软件材料的弹性进行造型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使用硬质的块材进行构成训练是,情况就好得多。但因为没有真实的重量,计算机仍然无法判断与地面带有角度的块体能否保持稳定不动的状态。在这些情况下,实物模型将会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利用实物模型与计算机模拟技术相互协作进行空间形态的研究在当前设计的实践领域也多有应用。目前国际上一些发达的形态应用软件,已经可以通过对实物模型进行三维扫描的方式,将模型关键部位的形态进行数据转化,这样甚至可以直接指导最终的施工图绘制以及实际的加工制造过程。

第二章空间的基本特性

本章重点:1.理解空间的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意义;2.掌握空间的方向性特征以及形成空间方向性的途径;3.体会空间公共性和私密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章难点:1.深入体会空间的时间性和顺序性;2.理解空间识别性的形成及其意义。

前面的章节让我们对空间的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于空间的理解,就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对空间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空间的这些性质是关于空间的比较本质的内容,对于我们进行空间的组织和创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我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细致观察,在大量的设计实践里深入体会,才能真正地掌握和理解。这些性质包括:空间体验的现场性、空间的实践与顺序性、空间的方向性、空间的可变性、空间的公共与私密性、空间的识别性等方面,接下来我们就分别加以讨论。

第一节空间体验的现场性

所有与环境和空间相关的专业学习注定要花费我们更多的实践、精力和金钱。因为空间作品不会像绘画、雕塑等艺术品,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搬运和展览。无论一个建筑空间作品所处的位置多么偏远,如果想要真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它,都需要我们花费实践和精力亲临现

场才能够实现。尽管当代技术已经可以将大体量的建筑进行整体搬移和高质量的复原,但这样做不仅需要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而且由于空间作品总是与其周边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它在被搬运和移动之后,就这种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空间之所以存在的基础。

对于埃及境内的拉姆西斯二世太阳神庙的整体迁移工作可以比较恰当地说明这一问题。为了挽救因修建阿斯旺水坝而被尼罗河水淹没的世界建筑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投入大量经费把位于尼罗河下游沿岸的拉姆西斯二世太阳神庙从即将被淹没的尼罗河底向河岸边的高地上进行整体迁移。从测量、切割、搬运到最终拼合完成,搬迁和复原工作堪称完美。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神庙的实体部分得到忠实的还原,但神庙与太阳之间位置的微妙关系却发生了变化。作为太阳神的化身,拉姆西斯二世在建造自己的神庙时进行了精妙的构思。即当每年的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生日以及10月21日拉美西斯加冕日时,阳光会穿过神庙窄小的洞口和60米深狭长的通道,一直照射到神庙最深处的太阳神雕像的身上,而他周围的雕像则享受不到太阳的这份奇妙的恩赐。尽管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神庙的外观形象和空间尺寸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还原,但因为位置的改变,迁移后神庙最终只能分别延后一日才能再现阳光在“太阳神日”清晨那一刻令人惊叹的表演。

我们知道,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绘画经常也可以非常逼真地再现三维空间的现场感,但它仍然无法替代人们真实的现场体验,首先,

二维平面绘画所给予人们的不是真实的空间体验,而是通过视觉的模拟来激发人们对空间的想象,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观察者曾经经历过的空间经验才能够起作用。其次,由于绘画作品所能呈现的往往只是一个单一静态的空间画面,与我们在空间内部行走和观看所获得的连续性的空间印象无疑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尽管这可以通过一组连续性的画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只有当人们亲历空间现场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对空间真实尺度的感受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全方位的感觉体验。

第二节空间的时间性和顺序性

我们在前面提到,如果你想真正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一个空间作品,就需要你花费时间亲身进入其中,并在空间中行走、停留、观察和体会。这一系列的行为都需要人们在实践的维度下,与空间进行不断地交流和对话才得以完成。因此,深入完整地感知、体验和认识空间作品需要一个时间性的过程才实现。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逐渐把一系列关于空间的印象片段连缀成对空间整体的感受。或者换句话说,尽管空间以及空间的围合物是相对静止的,但由于参与空间体验的人需要一个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感觉和认知,因而使得空间具有了时间性的特征。在这一点上,空间作品与音乐、电影等其他门类旳时间性艺术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所不同的是,在人们观赏电影时,作为主体的人是静止和相对被动的,而电影的情节则在不停的推进。相比之下,作为空间体验主体的人在空间中运动时,则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从某种程度而言,他甚至可以通过选择在空间中运动的方式而

一定程度地参与到空间的创造之中。

“时者,序也。”这是《易经》中关于“时间”的阐述。它意味着“时间”不是单一指向未来的一种纯粹的客观现象。由于“顺序”或者说秩序和规则的存在,使得“时间”可以在不同秩序的组织和安排下传达出不同的意义。“时间”所包含的顺序性特征是时间性艺术最具魅力之处。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正是因为这一点而呈现出迷人的艺术表现力。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图片是截取自电影《美国往事》中的一组镜头,其中包含了男主角Max从面无表情到得意微笑的一系列连续画面。当我们在其中加入一个举枪的镜头后,再正向顺序和反向顺序分别进行放映,看看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按正向顺序放映时,画面显示为面无表情的Max因看到了枪手举枪而漏出了满意的笑容,观众会由此推断手枪的枪口一定正对着Max的某位宿敌;而反向播放画面的结果则意味着:应为面对枪口的缘故,Max 的表情由轻松而变得僵硬。当然,以上的试验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尽管顺序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完全相反的意义解读,但通常会起到加强或减弱艺术表现力的作用。还以电影为例,当导演编排一个故事的时候,如果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安排情节,就会使人感到平淡无奇。但如果采用插叙或倒叙的手法对故事进行演绎,影片就会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这一方面,建筑空间与电影作品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中国传统院落的空间布局中,往往由一组内向封闭的院落连缀而成,这些院落的组织通常是依据人们进入的先后顺序进行安排的。以北京的紫禁

城为例,从天安门前狭窄的千步廊开始,到午门钱的几进相对窄长的院落组合,形成了正式进入紫禁城前的空间铺垫,并通过长、短、长的进深和空间比例变化形成张弛有度的空间节奏感。如果我们把紫禁城的整个空间序列比喻成一部交响乐,那么午门前的这一系列空间则可以被称作是其中的序曲和两个章节。它使人们在进入紫禁城之前尤其是站在午门外时,能够足够强烈的感染到帝王所特有的威严气势和令人压抑的环境氛围。在午门之后,空间序列进入了一个相对开阔的区域,以弧形水系形成的带有风水隐喻特征的庭院空间再次形成一个过渡,使得人们对空间接下来的部分充满了期待。这更像是一个音乐的过门,一个短暂的休整,预示着空间高潮的到来。继续向前走,就进入了整个空间序列中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作为帝王处理朝政、举行重要仪式及其间短暂休息的场所,三大殿虽然功能有所区分,但仍以一组整体性的建筑群形象伫立于主院落的中央。太和殿规模庞大、气势恢弘,加之被三层基座高高地抬起于地面,使人不由得为之震撼。这种震撼的力量显然不仅仅是太和殿一个单体建筑就可以产生的,而是从千步廊开始的整体空间序列对环境气氛不断铺垫和烘托的结果。此外,包括天坛等在内的很多中国古代的皇家建筑群都有着相似的空间布局。

在那些非仪式化的生活空间中,空间的序列安排对于调节人们的心理以及营造居住的氛围同样重要。中国西北窑洞式传统民居的空间序列安排同样有着丰富的层次变化,人们从入口开始最终进入到每一个居住房间的过程中,空间时而宽阔时而狭窄,时而开放时而封闭,

时而室内时而室外,光线也随之出现或明或暗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知不觉完成了从外部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过渡到自家比较舒

适的居室空间的心理变化。此外,当人们从一组空间序列的不通位置上进入并开始空间体验时,所感受到的整体空间关系也有所不同。这很像文学或电影中顺叙、插叙或倒叙等不同的叙事方式所产生的效果的差异。

第三节空间的方向性

由于空间的形状、限定方式、围合程度、组合关系等的不同,使得人们在空间中的感受和行为总是受到不同的暗示和引导,从而呈现出或强或弱的方向性特征。通过对空间方向的把握和驾驭,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从而强化某种既定的空间目标。

与此同时,对于空间方向性的感知有助于人们在空间中对自身所处的方位进行确认,在增加空间的秩序感和识别性的同时,帮助人们加强对于空间的记忆,这一作用在较大尺度的城市空间和比较复杂的建筑综合体中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由于人的原因,使得空间相对于人而言存在着上与下、前与后等相对的方向感。这一相对的方向特性使得空间入口的方向和位置变得极为重要,它决定了人们进入某一空间时的初始方向。因此,对于空间入口的位置和方向的安排将会影响到空间固有的方向性最

终得到加强还是减弱。

空间的方向性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而产生,其中包括:(1)人距

家具展览展示设计环境的空间规划

家具展览展示设计环境的空间规划,应尽量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给观众以舒适感和亲近感,千方百计地吸引观众并使之流连忘返。中国当代家具展示设计在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在形式和手段上有了很大变化,更加注重了品牌塑造和文化渗透,为行业带来了不少的文化气息和发展商机。但仍存在着不足,如展品选择不当,缺乏针对性,简单地把家具展示设计等同于一般的室内设计,对空间设计和活动路线把握不够,展台设计过于华丽而使展品黯然失色等问题。如果能将家具展会的展示设计做一个独立的研究,可以使家具作为展示的重点,在展会上更具有吸引力。 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氛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的空间形式,我们一般称之为展示空间。对展示空间的创作过程,我们称之为展示设计。 展示空间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元素:主办方、展品、观众。 展示空间的主体为展品,所以展示空间是主办方与观众通过展品进行交流的空间。这里所说的展品不光指展示的实物,还包含展示空间本身。由于展示空间表达了主办方及展品的形象特色,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从空间和平面上全面感受展示空间的氛围,使其在艺术设计门类中独具特色,并从其它的设计门类中相对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综合的设计艺术。从空间上看,它既具备建筑空间的艺术风格,又极

具象征和表现主义的雕塑精神;从平面上看,每个展示面的设计都充分显示了视觉传达的魅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展示空间设计融入了大量的高科技手段,所以展示设计亦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艺术行为;同时为促使主办方与观众更好的交流,其必须的商业运作也成为展示空间特色之一。 展示艺术是以科学技术和艺术为设计手段,并利用传统的或现代的媒体对展示物及展示环境进行系统的策划、创意、设计及实施的过程。 因此,展示艺术也可说是一种综合媒介,并有着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另外,现代展示艺术也是一门综合技术,它不仅结合了美术、视党传达和造型艺术,而且广泛涉及到制造、IT、电气等现代科技行业,并以静态的、动态的和互动的手段使参观者主动地参与到展示活动中。它现场感强、直观、形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采用各种方法向人们传递可视的、可听的、可触摸的信息,使人们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展示艺术的魅力,从而达到交流宣传、接受信息的目的。 展示艺术,以前也称为展览艺术,从展览到展示虽然只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说展览是把事物陈列摆放出来给人们观看欣赏,这是静态的和被动的;而展示却是动态地、主动地把事物表现出来,引人观看。因此,展览应理解为只是展览方表明自身主体,而展示则似乎是把自身主体和观众有机地融合起来,甚至还有一

环境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 一,填空题(20%) 二,选择题(20%) 三,名词解释(4小题/5分,20%) 四,简答题(4小题/10分) 一章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 一,基本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以自然环境为立足点,用各种艺术手段和技术手段,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是许多科学的交汇,是交叉性、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与人的生活整合的系统学科,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其本质特征。因此,它是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学科(名词解释) 二,设计主旨 设计主旨是以人这个主体为核心,创造一个能够符合人们生活的,具有一定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能带给人以愉悦的心理感受和激发健康灵性,既满足精神需求的空间环境,同时也能沟通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欢愉的情感,建立起一个美好的人类生存家园。 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解决基本的功能需求,是以目的机能和效用价值为前提的。 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是以实现人类的生活行为和思想心理全面的认识和尊重,创造一个具有较高品质的生存空间。 三,设计内容 1,城市规划要素 2,建筑设计要素 3,室内设计要素 4,景观设计要素 5,公共艺术设计 四,环境艺术总体来说是由物质形态要素、意识形态要素、以及技术形态要素、艺术形态要素构成。(填空) 感知是人和环境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人对环境认识的结合点就是知觉。知觉主要是视觉、听觉,其次是嗅觉、触觉、热觉,接受外界信息中大部分是由视觉获得。 五,空间设计的形成 空间设计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体现在空间物理性实体限制,通过限制才能从无限中构成有限,使无形化为有形。 六,界面设计 界面概念:即围合成室内空间的地面、侧面和顶面。人们使用和感受室内空间,但通常直接看到甚至触摸到的则为界面实体。 界面设计的原则: 1,满足使用功能 2,保护主体结构 3,装饰及美观要求 4,经济性原则

展示空间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展示空间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空间设计 1 采用动态的、序列化的、有节奏的的空间展示形式 展示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在空间设计上采用动态的、序列化的、有节奏的展示形式是首先要遵从的基本原则,这是由展示空间的性质和人的因素决定的。人在展示空间中处于参观运动的状态,是在运动中体验并获得最终的空间感受的。这就要求展示空间必须以此为依据,以最合理的方法安排观众的参观流线,使观众在流动中,完整地、经济地介入展示活动,尽可能不走或少走重复的路线,尤其是不在展示的重点区域内重复,在空间处理上做到尤如音乐旋律般的流畅,抑扬顿挫分明有致.使整个设计顺理成章。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让人感受到空间变化的魅力和设计的无限趣味。 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是采用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围透划分空间的处理手法,使人进人展览空间之后,沿隔断布置所形成的参观路线不断前进,在行进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几个层次的空间。设计师在该馆在空间处理上,采用灵巧的划分空间的手法,使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无限的空间中包含着有限,以不断变化着的空间导向,使整个空间的展示形式流畅、有节奏,让人们在不断变换的视觉构图中 欣赏到全方位的空间。 中国的园林艺术在这点上与展示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如园林在空间序列上讲究启承转合,明暗开合;在游览路线上讲究移步换景,情景交融。这些都值得在考虑空间展示形式时 采纳借鉴。 2 在空间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使空间更好的服务于人 展示空间的基本结构由场所结构、路径结构、领域结构所组成,其中场所结构属性是展示空间的基本属性。因为场所反映了人与空间这个最基本的关系。它体现了以人为主体。通过中心(亦即场所)、方向(亦即路径)、区域(亦即领域)协同作用的关系“力”,即“突出了社会心理状态中人的位置”。是人赋予了展示空间的第四维性,使它从虚幻的状态通过人在展示环境中的行动显现出实在性,同时人在对这种空间的体验过程中,获得全部的心理感受。“人”是展示空间最终服务的对象,所以人做为高级动物在精神层 面上的需求是展示设计必须满足的一个方面。 展示设计需要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这是在进行展示空间分析时的基本依据。人类需要舒适和谐的展示环境,声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丰富的展示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考虑周到的服务设施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在精神上对展示设计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设计师仔细地分析参观者的活动行为并在设汁中以科学的态度对人机工程学给以充分的重视,使展示空间的形状,尺寸与人体尺度之间有恰当的配合,使空间内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与人们在空间中行动和感知的方式配合得适宜、协调,这是最基本的空

封闭型室内空间视觉环境设计探讨

此来认识其所处的环境。因此知觉主要是要求保持与环境的接触,并调节人的行为使之适应环境。因此,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应能使人容易地感知视觉信息。如果输入的视觉信息不明确,会使人对认识环境的重要因素的确切状况无法掌握,从而变得不安宁和不舒适,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这说明活动或作业要求并不是视觉环境设计的唯一条件,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条件。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应能为人提供充分的视觉信息。对于有窗的非封闭室内空间,室外的阳光和自然景观对于室内视觉环境在定向、定时、接触自然和空间引导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些作用对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下意识的,在正常的室内往往不被人所注意。但在封闭空间内,由于无窗而切断了室内外的视觉联系,导致视觉信息不足,从而会给人带来消极影响,在设计中对这些因素的处理尤其显得重要。3、封闭对定向和空间引导的影响及处理定向感,即人对其所处的地理或空间位置和状态的感觉,是人类活动所需要的基本信息之一,任何人都不可能自愿地停止其定向感。人在获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定向信息时,除了由半月管和耳石器官来获得平衡信息,由"动觉接受器"来获得人体各部分运动信息外,还要利用视觉和皮肤感觉的信息,如水平、垂直参考线面和脚底各部分的压力感等。人们依靠这些感觉来定向。如果缺乏一两种,在某些程度上仍能补偿。然而不正确的视觉信息却会导致歪曲定

向。视觉信息在人们获得定向感时与其它感觉相互作用,并与经验相互作用产生某种程度的预测。在室内失去定向感,往往会使人知觉发生困难。当各种定向信息与人的预测相矛盾时会产生感觉系统的模糊和混乱,并会使人感觉不适。在封闭的空间内,由于丧失了室外地平线这一重要视觉定向线索,因此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各表面间的视觉上的重力线索关系。各大面积的表面应尽可能积级地提供正确的水平和垂直面的参考线索。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微坡等模糊定向界面。对必要的坡道等,则应由建筑构件予以界定作出标志。对墙面上出现的倾斜面,应使其脱离主要面或有界域标志,使其不致影响到主要面,以维持主导面的重力线索不被歪曲。人在空间的方位定向亦十分重要。对在自然光照射下的世界人类有着丰富的经验,并藉此来确定其在空间的位置和方位。人在室内时往往依赖于室内光线的方向和强弱的变化、室外景物的变化来作为在建筑物内确定方位的参照系统。人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明确方位和通路,除了依靠记忆外,还需要许多其它的视觉信息,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些信息构成一参照系统,以此来明确空间的方位和安全通路,并满足安全感的要求。封闭的室内空间则切断了室内外的视觉联系,使在室内定向时失去了室外的参照系统。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为了弥补这种损失,帮助建立在室内定向的参照系统,应注意充分提供能帮助人们确定空间

《展示空间设计》

展示空间设计(Space Design for Exhibition) 第一节展示空间设计概述 一、展示空间设计概述: 展示行为狭义上涵括了具体的展示容、空间与传达流程的组织等因素。 展示空间概念是以人(展示者和参观者)的存在为前提的。 空间就是有意义的场所,应该满足人的某些特定需求。 展示空间是指能满足人获得信息需求的空间。 展示空间是一个公共空间,它的特点是开放性与流动性 展示空间的形成取决于展示个人或团体的展示动机,其意义取决于个人或团体的获取动机对展示容的反馈。因此,展示空间力求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提供最好的信息传播方式。展示空间是为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是信息的空间,是信息的物化,这种雾化室通过视觉手段为主的综合手段来实现的,是一个将信息视觉化的空间。 展示空间设计是通过实体限定来创造带有心理情绪的多维空间的设计艺术手法。 二、展示设计的由来: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神殿——特菲尔·奥林帕斯殿 1868年伯录法国神父在我国建立了第一所博物馆,名为震旦博物馆(先徐家汇,徐家汇博物馆) 我国博物馆学理论见骞创办了第一个有由中国人办的博物馆——博物馆 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国际展览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被人们誉为工业革命的镜子。 三、展示空间设计的特性: 展示空间可分为固定空间与可变空间,也可分为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 实体空间围明确,界限清晰,有较强的私密性; 虚拟空间围含蓄,是实体空间界定下的空间,又称为“心理空间”。 展示空间的特征: 1、“时-空”构成空间:展示空间设计受特定时间的制约,是三维空间和时间集合。展示场所可视、可闻、可询、可触摸。 2、丰富多姿的空间组合: 3、展示空间的开放性与流动性:展示本来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封闭的模式,展示场馆是由“人-物”构成的川流不息的流动空间,构成了“物-人-环境”的空间流程 4、展示空间的群化功能与时效性:展示的传达功能、营销功能、招引沟通功能、生活娱乐与服务功能等多元融合。 四、展示空间设计的分类 常见的展示设计的类型:展览会、博览会展示;博物馆展示;橱窗展示;购物环境展示;观光景点展示;节庆礼仪展示。 展示空间设计的分类: 1、布展空间:布展空间是指展品列的实际空间,是展示空间造型的主体部分。能否取得视 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效地传达信息,是布展空间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处理好展品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展品的成列要考虑到人体尺度、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在保证一定的通道的功能要求下,着重关注如何为观者提供一个令人兴奋的信息场所。 2、流通空间:流通空间也称共享空间,包括展示环境中的通道、过廊、休息间等场所,是 供公众使用和活动的区域。其设计要点有:要估算观众的流量、流速,以及人观看行为方式的基本状态(包括在谈话、交流中不影响其他观赏);要考虑展品的性质和列的方

展示设计空间设计的重要意义

展示设计空间设计的重要意义 学院:机械工程 专业:工业设计 姓名:张雪瑞 学号:1008024213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它的主体为商品。展示空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范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的空间形式,我们一般称之为展示空间。对展示空间的创作过程,我们称之为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店面的布置是引导人群和提高自我品位的关键店面布置的主要目的是突出商品特征,使顾客产生购买欲望,又便于他们挑选和购买。专卖商店的设计十分讲究,它需要线条简洁明快,不落俗套。在布置专卖商店店面时,要考虑多种相关因素,诸如空间的大小,种类的多少,商品的样式和功能,灯光的排列和亮度,通道的宽窄,收银台的位置和规模,电线的安装及政府有关建筑方面的规定等。 在展示设计中,空间的分割组合是展示设计的灵魂,它决定着一个展示设计的风格、形式、构造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它可以决定展示设计的结构是怎样的,展示设计的功能区怎样划分,展品怎样陈列等。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是采用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围透划分空间的处理手法,使人进入展览空间后,沿隔断布置所形成的参观路线不断前进,在行进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几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在运动中所看到的不断变化的视觉氛围会引起人们浓郁的兴趣,所以该馆在空间处理上,以变化和灵巧划分空间的手法,是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并且不断变化着的空间导向,让空间序列产生异常丰富和流畅的效果。 贵阳的企业馆对于空间的处理也很精彩,让观者对于前方的展示内容及空间产生强烈的欲望及好奇。此展厅有科幻的效果,整个展示的空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功能分区相对被弱化了。 展示设计是使参观者与展品交流的一种设计活动。空间的分割与组合使展示设计得到了不同的构成形式,分为了公众空间、信息空间、辅助空间等众多类型,而观众正是在这些空间中活动,从而获得对展品的认识、感受。因此,空间设计是展示设计的的重要环节,一个精美的展示设计离不开非一般的空间设计。

导视系统设计的空间环境识别

导视系统设计的空间环境识别 导视设计作为引导和区分空间关系的传播媒介,除了以上阐述的信息、图形、色彩等要素外,它最重要的意义是在环境中的识别能力,也是在环境中的实际应用。环境是个大的概念,广义上可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但无论如何,导视设施在环境中是为人的需求服务的。 从人体工程学分析,人对信息的接受大约 86%都是通过视觉,导视设施的安置要充分考虑人的视觉感受,即上文所谈到的字体、图形及色彩的醒目和清晰,还要适合人体自身条件,所以高度位置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物内部,以视距在 5m以内为例,一般信息和识别用的字体高度应至少是 25mm;方向性标识的字体高度应至少是 37mm。在视距较短的建筑中,字体的高度应按比例降低。对于视弱者、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其标准要作调整,大约每 25mm 的字体高度视距为 7.5m,100mm 高度的字体在 30m 外可视。导视设施的底色和文字的颜色对比要强烈,导向牌的高度一般为 1000-1500mm 。 导视设计应考虑到在空间环境中的色彩对比。比如在外部环境下的导视设计中,应该注意到临近道路两旁的村落和树木形成的环境因素,由于周围环境以绿色为主,所以这种环境就不适合绿色指示符号的使用。为了避免绿色指示符号和路旁树木的颜色太过于接近使重要信息被错过,而需要采用其他色彩,例如运用蓝色来与所处的空间环境相区分。在高速公路的环境上,由于高速公路是高架结构,其远离村庄并很少有树木在路旁,所以在设计中可以优先采用绿色。而在一些色彩丰富的内环境下,色彩单一或者素雅清淡的颜色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总之,在导视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其色彩、字体、图形的高效合理的识别目的,这样才能在环境中得到根本发挥。 在导视设计的空间环境识别中,信息受众即导视设计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导视设计属于设计艺术学范畴,那么它就离不开设计的本质,设计是有规划的创造性活动,导视设计过程也是有规划、有目的性的,它以为人们生活环境创造便捷为目的,总的来说是为人们的需求服务的,那么它的信息受众是整个视觉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上文我们对导视概念进行了界定和特性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了研究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受众的有效识别,从而使信息受众被指引、被示意、被警示等,在这些信息传递过程中,受众是被引导的接受信息传达者所要传递的信息,所以信息传达者想要更清晰、快捷的传达所要传达的信息时,信息受众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信息受众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国别、民族、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情况的不同;健全人群和有生理缺陷人群的不同,这些都是在导视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现实问题,所以在导视标识标准化的体系下,在体现功能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要更全面的了解信息受众的具体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分析信息受众,才能实现精准传达的设计目的。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研究分析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

————————————————————————————————作者:————————————————————————————————日期: 2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 112135A 12012135016 陆高明 摘要:在当今幼儿教育中,环境正在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越来越多的引起幼教届和家长们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游戏和生长发育需求的重要场所,因为幼儿是特殊群体,其活动的空间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活动空间、设施、运动器材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作用,专门为幼儿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儿童空间环境 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什么是幼儿园空间环境?我国幼教界著名的学者朱家雄教授在《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中说:“……幼儿园环境 指的是幼儿本身以外的,影响幼儿或者受幼儿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外 部条什和事件。”也就是指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理环境和心理社 会环境的总和,而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有幼儿园的门面、围墙、幼儿园户外环境、 幼儿园走廊、楼梯间,以及室内空间等部分组成。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 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 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环境不仅影响 幼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幼儿目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与环 境产生互动效应,从而在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 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界定游戏环境的面积和边界。特别注意会影响游乐设施放置的那些客观因素,如下水道,

浅析环境空间的视觉设计

浅析环境空间的视觉设计 浅析环境空间的视觉设计 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 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不同的地域、肤色、年龄、性别、 说不同语言的人们,通过视觉及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达、情感的沟通、 文化的交流,视觉的观察及体验可以跨越彼此语言不通的障碍,可以 消除文字不同的阻隔,凭借对“图”――图像、图形、图案、图画、 图法、图式的视觉共识获得理解与互动。即使是作为商业服务的艺术,视觉传达所涉及的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 业形象设计等方面,却很少涉及到建筑空间环境、景观设计、环境艺 术设计中,这些主要以强调空间功能和空间形式意义为主。因此,将 环境和视觉纳入一个整体进行讨论的并不多见。 环境视觉设计系统的概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用指用来标明方向、区域的图形称号;二是指符号在环境空间中的表现形式。上述内容揭 示了环境视觉设计的作用和形式,下面将浅析其作用与形式的具体表现。 显然环境视觉要担负起指示方向和区域的作用,这说明环境视觉 的主要概念和内容中有很大的导向意义。环境空间导向按照性质分 为公共导向和商业导向两类。公共导向是指一些公共场所的导向设施,比如邮局、公园、机场、火车站、地铁、马路等区域的导向标志。商业导向则被用在一些企业和商业环境中,用来达到企业赢利的目的.。具体到环境视觉的创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讲究自身的形式,注重材料的使用,考虑环境的因素,强调创新的意识。 环境视觉设计,作为一项美化环境的艺术设计,形式美是其不可或缺的表现方法和手段。环境视觉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美化人居 环境,营造优质空间。艺术设计是以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为前提的,形式美为环境视觉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表现形式,以此为依托则更容易 达到和实现美化的目的。形式美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

城市外部空间设计

城市外部空间设计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城市的外部空间是它的门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到访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那么,如何对城市的外部空间进行设计呢?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的探索1.外部空... 城市的外部空间是它的门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到访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那么,如何对城市的外部空间进行设计呢?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的探索 1.外部空间 1.1外部空间定义 提到"外部空间",首先了解 "空间"这一概念。"空间"作为概念从提出到现今,一直被广大的设计者们所谈论,并成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一文中提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被广大设计者们用来解释"空间"的概念;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指出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因而可以分析总结出"空间"的价值是通过"使用"来衡量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它与其"使用人群"进行互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对外部空间做出了解释,认为"它是

从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是由人创造出的有目的的外部空间,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总结"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定义可以得知,外部空间是对空间形式的一种细分,它是相对于内部空间提出来的概念,并在现今受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领域的关注。 1.2 外部空间的限定要素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认为"建筑空间根据常识来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三要素所限定的",而建筑空间是与外部空间对立划分出的空间形式的一种。因此,相对的建筑空间而言,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因为是作为没有屋顶的建筑考虑的,所以必须是由地板和墙壁这两个要素所限定的"。因此,外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比较,区别在于是外部空间有限定元素的,而限定元素正是外部空间设计的手法。换句话说就是外部空间是把自然环境通过 "地板"和"墙壁"这两个限定元素设计而出的。所以,外部空间的限定要素是由基本水平性和垂直性形式和由基本水平性与垂直性演变成的形式组成,通过限定使外部空间既区别于建筑空间,又有别于自然环境。 1.3外部空间的设计 从上述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外部空间设计处理的是"外部空间"与"使用的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问题。因此进行外部空间的设计其实就是对自然进行一定目的的改造设计,通过组合外部空间的限定元素的手法,创造出相对于自然的自由、离心、无序状态所进行的一种空间形态,以满足人和空间之间进行互动的行为,使其满足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求,

环境空间设计样本

环境空间设计 第一章空间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1.掌握空间基本概念;2.理解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互相联系和转换关系。 本章难点:理解空间基本概念。 从漫无边际外太空到显微镜下微观世界,客观物质世界普遍是以某种空间方式而存在。从生命萌动时被母体包裹到生命终结后入土为安,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占据空间,也为空间所保卫。可以说,空间是人类认知世界最初始也是最基本媒介,这一点可以从人类远古神话传说和古代典籍中得到印证。《易经》中关于“乾”、“坤”爻卦符号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先贤通过象征方式对于天、地、人三位一体宇宙空间方位关系阐述。 其实,人们对于空间基本结识并非来自于抽象哲学思考,而更多仅仅是鲜活寻常经历所累积基本常识。作为寻常生活中接触到最普通最熟悉但是事物,空间是直接而详细。但另一方面,空间却又很难用言语加以论述和定义。其中重要因素就是由于空间所具备不拟定性,即由于“空”和“无”特性使得空间不像实体对象同样易于被分析和讨论。因而,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和结识空间,就不但需要咱们身处其中去进行直观地体验和感受,并且需要咱们不时从空间中抽离出来对其加以理性分析。只有将这两种办法较好地结合,才干形成对空间比较进一步和全面结识。 尽管都属于三维立体范畴,咱们这里所讨论“空间”概念与作为

设计通用基本“立体构成”之间虽然有着密切联系,但又存在着非常不同观测视角。“立体构成”偏重于从外部去审视形体及其之间联系,而对于“空间”研究则更侧重于从内部去观测和感受空间及其之间组织关系,注重人们身处空间之中感受和体验成果。除去强调内部性特点之外,空间设计还涉及人尺度问题。也就是说,在研究和推敲空间之间关系时需要考虑不但仅是抽象空间形式和审美问题,还必要考虑哦你核心大小与人体尺度之间互相影响和互有关系。后者不易把握也很容易被忽视,但却是评价空间品质优劣重要根据。为了能更好对空间进行组织和设计,咱们一方面就需要对空间概念和性质有一种基本理解。 第一节空间额基本概念 一、空间形成 只要稍稍留意一下身边,咱们就会发当前寻常生活当中随时发生着简朴而有趣空间现象。在艳阳高照或阴雨天时人们会撑起小伞,在草地里休息或用餐时人们会在地上铺起一块塑料布。这些都会很容易地在咱们身边划定出一种不同于周边社区域,从而暗示出一种暂时空间存在。雨伞和塑料布提供了一种亲切属于咱们自己范畴和领域,让咱们感到舒服和安全。由街边矮墙和台阶所形成晓得区域,同样可以暗示出一种空间存在。不同于雨伞和塑料布之处在于,这是一种由较为永久性实体所形成空间区域,它可觉得某些暂时性公共社交活动提供简朴遮蔽,甚至某些状况下会诱发人们行为。一种吊挂在都市上空金属装置,尽管毫无隐私可言,但是对于围坐在桌子边小群体而言,

展览展示环境的空间设计包含的五个方面

展览展示环境的空间设计是展示设计的目的和展示功能的最终实现,是整个展示活动设计的总前提。展示空间设计是人为环境的创造活动,是借助于陈列的实物、版面、灯光、道具、音像、色彩等综合媒体来传递信息的空间设计行为,使观众在其空间内部的流动之中感受三维时空的艺术魅力。 (一)展用空间 展用空间是用来展示陈列实物的空间场所,它包含静态和动态这两个空间形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展用空间在设计形式上经常采用静态和动态交互式的手法,使展示空间产生更为真实的时空效果,让观众完全置身于更为可信的“虚幻”空间之中,全方位地去感受一切。展用空间的设计以展示形态的点、线、面、体的打散和结合,利用现代高科技等方法,为观众创造一个提供信息传播的、开放式的展示空间。 (二)交通空间 交通空间安排上的变化能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引起他们在展品前逗留时间的变化。人群参观流动的路线尽可能不重复,使观众在流动中完整地、经济地介入展示活动。路线的确定一般采用顺时针方向为好,具体还应根据展览展示内容、原有建筑空间以及空间的经营与场地而定,应呈现明确的顺序性和短而便捷的构成形式,让参观者既能顺序看遍整个展览,又可把视点集中于资讯媒介中心,以减少观众参观时的疲惫。 (三)辅助空间 在整个展示活动中,应当有一定的展示辅助空间展品在展示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器材和设施给予辅助,如电力照明、展品搬运、空气流通设备等。而这些设备、

设施又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必须考虑放置它们时要与展品展示区域隔开,以防影响整个展示环境及造成不安全因素。 (四)休息空间 在展示的空间设计中必不可少地应考虑到观众疲劳的因素,这就要设计休息空间。休息空间的设计应尽量避免在观众流动、参观、逗留的区域,观众的安全因素和方便需求应得到充分重视,还要尽可能考虑到伤残人员的特殊需求。休息空间应尽可能考虑多设置一公共设施,如台凳、饮水器具、磁卡电话、空调等。 (五)接待、洽谈空间 在展示空间中隔开一定的区域作为接待、洽谈的场所,这在整个展览展示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商家、承办人和参观者都企盼达到交易目的的唯一区域。这一空间中常用标准展板、展台、桌椅组成一些标准摊位,配备电话、电脑、放映机、样本、文档资料等,使洽商时十分方便、轻松。这种小空间的设计必须统筹安排在大空间的整体环境之中,并实行标准化原则。

人体工程学--视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 学号:n101301216 姓名:魏凯琳 在人们的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大约有80%--9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因此,视觉系统是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物体依赖光的反射映入眼睛,所以,光对象物、眼睛是构成视觉现象的三个要素。但视觉系统并不只是眼睛,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它包括眼睛和脑;从心理角度看,它不仅包括当前的视觉,还包括以往的知识经验。换句话说,视觉捕捉到的信息,不只是人体自然作用的结果,而且也是人的视察与过去经历的反映。 1.视角 视角指的是被看目标物的两点光线拖入眼球的交角。在设计中,视角是确定设计对象尺寸大小的依据。 在室内设计中,例如电视柜和沙发的距离的设计,就要考虑人视角的原因。同理,电脑的显示屏的设计也是如此。 2.视力 视力是眼睛对物体形态的分辨能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节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视力的三要素是年龄、亮度、对比度。 当在环境设计中要设计公告牌和指示牌时,要考虑认得视力原因。比如同样的室内环境,白天由于自然光的作用,室内的照明要比晚间同样光强显得暗,这也和人的适应能力有关。

3.视野 视野是指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眼镜观看正前方物体时做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通常以角度表示。 比如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的高度的设计就要考虑驾驶员的视野。视野跟颜色也有关系,深色视野变小,浅色视野变大。由小到大排序是,黑,绿,红,蓝,黄,白。 4.立体视觉 人的视网膜成球面状,所获得的外界信息也只能是二维的映像。然而,人能够知觉客观物体的第三维的深度,这就是立体视觉。 立体视觉为物体的立体感知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室内景观设计和造型设计时,既要考虑视觉图形的客观规律,又要考虑立体视觉的特点,使设计更符合视觉要求。 5.视距 视距是指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视距过远或过近都会影响认读的速度和准确性。不同工作任务的视距要求不同。所以在设计座椅套装的时候,要根据其需求者的工作状态来设计。 6.视度 视度是指观看物体清楚地程度。与物体的视度有关的因素是:物体的视角、物体和其背景间的亮度对比、物体的亮度、观察着与物体的距离、观察时间的长短。例如路口的红绿灯设计的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绪言 一、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1、生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 2、心理学: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警觉、拥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 3、环境心理学: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特 征和规律等知识; 4、人体测学: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知识。 第一章 1、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2、视觉的生理基本:眼睛,外部环境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来感知的。 3、听觉的生理基本: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4、皮肤具有散热和保温的作用,具有“呼吸”功能。 5、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人体有206块骨头,占人体重量的60%。 6、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7、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人的认识活动;二是人的情绪活动;三是人的意志活动 8、感觉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感觉:是反映外界各种事物个别特性的感觉(与室内设计的感觉最为密切)二是内部感觉,是反映我们自身各个部分内在现象的感觉。

9、在建筑环境设计时,应加强环境的刺激量,常用的方法:一是加强环境刺激量,二是加强环境刺激的变化性,三是采用新异突出的形象刺激。 10、知觉暂留:当刺激物已停止作用于人的感官后,人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这种现象称之为知觉暂留。 11、视觉暂留:指当视觉的刺激物已停止发生作用的时候,人的视觉并不随之立即消失。 12、错觉:是指和客觉事物不相符合的错误的感觉。人们研究最多的是几何图形错觉。 13、私密性:是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的需要。 14、秘密性有四种基本状态:独居、亲密、匿名、保留。 15、秘密性在人际关系中形成了人际距离,即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 16、人际距离包括:(1)亲密距离(0—50cm)(2)个人距离(50—130cm)(3)社交距离(130—400cm)(4)公共距离(400cm以上) 17、领域:是指人为了某种需要而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 18、个人空间:是指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 19、个人空间有两种作用:一是使人与人,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得以分开,使其保持各自完整又不受侵犯的空间范围,即“身体缓冲区”,这是研究行为空间的基础;二是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个人空间又使个人之间的信息交往处于最佳状态。 20、影响个人空间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环境因素。 21、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学科。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又具有古老的渊源。 22、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种族、地区、性别、年龄、职业、环境。

展示环境中的空间设计

展示环境中的空间设计 【摘要】展示环境是观众聚集的场所,是提供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空间,空间设计是展示环境设计中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展示环境面对活动的主题是人,按活动规律应从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空间的分割方式等方面设计出符合人行为活动的空间。本文主要从展示环境空间设计、艺术化处理及安全性几方面进行探讨,阐述了空间在展示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展示设计;环境设计;空间设计 展示设计是一种人为环境的创造,空间规划就成为展示中的核心要素,展示空间的展示整体形象给人留下第一印象,所以空间设计好坏会影响到整个展示活动的好坏。 一、展示空间的特征 任何设计都是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体现的,没有空间的设计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展示是以创造实体意义的空间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个完整的展示环境形象,总是由展示实体和空间构成。实体也通过空间来表现,空间通过实体来完成。所以展示空间的设计业与实体也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展示人们可以沟通信息,交流情感,促进社会发展,展示的方式也随之多元化。多远化的表现方式是形成商业空

间展示设计的主要因素。商业展示空间结合了时空、区域、道具等形式的空间组合,或空间环境艺术。要了解空间环境艺术,就必须了解空间环境的特征和设计艺术。空间环境艺术在设计上可以理解为视觉元素的运用和设计的形式法则。 空间是视觉受到阻碍形成的范围,展示空间是由空间界面组成的多维空间。展示空间是“四维空间、时间、大小空间”的组合关系展示的空间是流动的、复杂的、超时空的多维空间。在展示空间中观者只有在运动中将各局部的空间艺术把握好才能综合地得出整个展示设计特征。对展品的观赏必然是一种动态的观赏,其时空艺术设计组织侧重于动态,在流线美的创造,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四维―时间”是创造动态空间形式的根本。[1] 二、展示环境的空间设计 展示空间中展品要说是主角了,以最有效的场所位置向观众呈现展品是划分空间的首要目的、逻辑地设计展示设计展区的次序、编排展示的计划、对展区的合理分配是利用空间达到最佳展示效果的前提。因此,设计必须将空间问题与展示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不同的展示内容有与之相对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划分,所以展示空间的特点也决定了展示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功能空间设计 由于展示内容的主题各异,对展示空间设计要求也各不

展示设计-答案

展示设计复习题 1、展示空间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主办方、展品、观众。 2、展示设计具有信息载体的特性。 3、展示设计的概念 答:在既定的时间与空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和平面的精确创作,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氛围, 不仅包含解释产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的空间形式,就叫展 示空间,对展示空间的创作过程称之为展示设计。 4、展示空间的功能分类:商业展卖空间、文化展馆空间、专题展会空间。 5、商业展卖空间的种类大致分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专卖店三类。 6、购物中心内的售货区的形式分为开放区、封闭区。 7、文化展示推广为室外空间、室内空间两大部分。 8、专题展示的形式有大型产品展示、中小型产品展示、文字与图片展示。 9、文字与图片展示包括政治性展示、公益性展示、地方文化展示、文化艺术展示。 10、文化展示的概论 答:从广义上说,文化展示包含了一切有关人类文明发展的资料和物件,它们的目的是保存和交流;从狭义上看,文化展示能分出几大类型,它们依据领域的不同分成自成一体的展馆 11、购物中心内开放区的功能布局需要考虑的因素宽敞的交通线路、明显的购物导向、充足的光照度、适量的储藏面积、分区的收款台和打包台。 12、文化展示与商业展示的区别 答:与商业展示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品德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 展示。 13、文化展示形式与设施配置的具体要求 1.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2.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恬静的展馆气氛、3.柔和的自然照明设计。 14、专题展示空间的处理要点 答:1.展架设计要便于拆装 2.独立艺术形象和品牌的广告宣传 3.合理的人流疏导 4.适当的照明布置 5.合理的功能布局和适宜的展品陈列 6.强烈刺激的展示氛围 7.鲜明的标识系统 15、造就强烈刺激的展示氛围的手段 答:1.新颖奇特的展架和展示空间,运用常规环境中难以见到的不拘一格的造型来组构 2.色彩别致的展区情调,强烈的色彩对比或怪诞的色彩组合都能营造非同寻常的气氛 3.独特的灯光照明处理,运用各种手法的照明设备,目的让观众恍如踏入了迷幻的空间。印象深刻 4.丰富的材质搭配能表现新颖空间,大胆运用非常规建材或装饰材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6、下列哪种形式不是商业展卖空间的种类(C) A.购物中心 B.超级市场 C.美术馆 D.专卖店 17、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商业展卖空间( D ) A.时装专卖店 B.超级市场 C.电器专卖店 D.历史博物馆 18、下列哪种商业展卖空间为了吸引顾客前来购物,需具备开阔的休闲区,其中包括(B.D.E) A.超级市场 B.餐饮区 C.时装专卖店 D.购物中心 E.娱乐区 F.电器专卖店 19、下列那个区域是购物中心内店中店的主体(C) A.形象展示区 B.库房仓储 C.商品展示区 D.门面 2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购物中心的店中店的功能分区(B) A.商品展示区 B.库房仓储 C.形象展示区 D.开放区 21、下列哪种店要为居民提供新鲜的食品、鱼肉类、鲜奶及饮料制品等商品,所以店内的陈设柜,大多数是冷藏柜(A) A.食品保鲜自选商店 B.生活用品自选商店 C.购物中心 D.日用品专卖店 22、下列哪种店展示的是贵重商品,所以商品的陈列柜除具备陈设展示功能外,收纳及防盗功能也至关重要。(C) A.食品保鲜自选商店 B.生活用品自选商店 C.金银首饰店 D.时装店 23、下列哪种店不属于专卖店的形式。(B) A.电器专卖店 B.生活用品自选商店 C.金银手饰店 D.时装店 24、下列哪种场所不属于文化展示的范畴。(A) A.超级市场 B.凡尔赛宫 C.巴黎的卢浮宫 D.科技博物馆 25、下列哪种场所属于文化展示的范畴。(C) A.超级市场 B.电器专卖店 C.历史博物馆 D.店中店 26、下列哪种展馆展示的内容大多是绘画、雕塑、手工艺品、设计作品。(A) A.艺术博物馆 B.超级市场 C.金银手饰店 D.时装店 27、下列哪种展馆的展品多数是图文和标本,还有部分文物、化石,这些空间需要给观众以最大程度上的想象,所以多数都会提供柔和和甚至幽暗的环境照明,只在展品或文字上有较明亮的灯光。(D) A.金银首饰店 B.超级市场 C.时装店 D.自然博物馆 28、下列哪种形式不是专题展示的形式(C) A.大型产品展示 B.中小型产品展示 C.购物中心 D.文字与图片展示 29、下列哪种展示不属于文字与图片展示(D) A.文化艺术展示 B.公益性的展示 C.地方文化展示 D.汽车展示 30、橱窗展示的形式特征是实物性、立体性。 31、商品陈列的形式可以分为货柜式和货架式。 32、商店照明的分类有一般照明、重点照明、装饰照明。 33、导买点广告的功效有:唤起消费者的潜在意识、诱发购买欲望、产生购买行动、充当新型推销员、加深企业印象。 34、POP广告的结构形式有:座架型形式POP广告、附有立牌广告坐架形式POP广告、吊挂与坐架相结合形式POP广告、支架形式POP广告、卡套形式POP广告。

视听语言:导演与视觉化空间技巧之环境空间与动态空间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视听语言:导演与视觉化空间技巧之环境空 间与动态空间 上一篇我们介绍的视听语言知识是什么是导演与视觉化空间技巧,这篇我们来介绍视觉化空间中的环境空间和动态空间。 环境空间 在任何两个哪怕是十分相似的环境中,实际上也各有不同。 如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中,导演罗西里尼设计了一场戏的空间,在德军司令部里,司令官的办公室有两个侧门,一侧通向挂着大吊灯、摆着水晶球、铺着豪华地毯的军官休息室,钢琴声、欢笑声不时从中发出,而另侧是盖世太保的刑讯室,观众仅仅通过悲惨的叫声和刑具的使用声,完全能想象出爱国志土所遭到的致命的折磨两种环境的并列,其鲜明的对比意义不言而喻。 黑泽明导演的《德尔苏·乌扎拉》,谁也忘不了乌扎拉对一个被俄军射击的小玻璃瓶的喜爱,以及他机智地砍掉河边的大树,使之倒入河中,令人意外而惊喜地救起俄军大尉的环境场面。 在美国影片《西线无战事》中,在泥泞的战壕里,有土兵伸手去抓蝴蝶。 美国电影《浮生狂想曲》中,写未来世界,有个人躲在室中,与世隔绝,他唯一活命的途径是吃堆积如山的蛤蜊壳,地板浸泡在水中那狭小、冰凉、触目惊心的环境里。美国灾难片《烈火熔城》中的火山燃烧的熔岩,《后天》中,白浪滔天的大海,冲进了组约市,淹没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 了自由神像的场面,其空间的设计让人惊惧不已 动态的空间 导演离不开美工师、摄影师和摄像师,导演运用线条、色彩、色调、纵深等技巧,用它来表现思想有着积极而特殊的意义。 1.线条 线条是动作运动线和背景特征线的对立或吻合。吻合的不如对立的因为后者更富于动作性。如苏联影片《沙漠苦战记》中,无边无际的沙漠孤立无援地去求救的士兵,和美国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劳伦斯骑骆驼横穿沙漠与群山背景的对立,线条非常明快 2.色彩 定文化与一定色彩有着相关的联系。在西方,黄色象征阳光、欢乐金贵、儒弱;蓝色象征英勇、冷静、忠实和力量;白色象征纯洁、善良和美丽;红色象征生命、血液、爱情和暴力;紫色象征高贵和牺牲;绿色象征生命、丰收和愉悦。 色彩的暗示和象征的力量已为众所周知,它在影视作品的空间设计上,自然非常突出。 如美国片《后天》中白色的运用,既有冰雪世纪的写实意义,又有警世的象征意义。 意大利影片《红色沙漠》,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彩色片,它是导演安东尼奥尼有意识地运用色彩来表达创作意义的影片。张艺谋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对黄色和金色的运用,便加重了影片的感和宫廷色彩。 3.色调 色调是情绪表达的手段,也是时空表达的手段。它在镜头之间、镜头之内都可以变化,通过明暗的布光量灯纱、滤光装置、色彩玻璃纸的铺设,可作不同的色调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