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隋唐单元测试题

中国古代史隋唐单元测试题
中国古代史隋唐单元测试题

中古史隋唐单元思维能力测试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这样评说随文帝“他在宝座上实行的一系列改变了中国政治结构的改革,才真正体现了一代雄主的远见卓识”,这里的“远见卓识”含义是A.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 B.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结束了长期分裂,重新完成统一D.通过察举制选拔了大量人才2.陕西师范大学历史胡戟教授指出,隋炀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建树不包括 A.率军灭陈,完成国家统一 B.设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C.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交通D.营建大兴城,促进商业繁荣3.隋炀帝不只是一个暴君,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就出自他之手。他为了“江南好”、“征辽”而采取的活动是A.修筑北方驰道B.三次攻打高丽 C.开凿大运河D.巡游江都4.据史书记载:“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说明:A.隋朝实现了国强民富 B.隋朝社会经济繁荣C.隋朝时人民负担沉重D.隋朝仓库储粮丰富5.唐太宗说:“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熟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唐太宗认为仓储的主要作用应该是:A.满足军费开支所

需 B.满足国家建设需要 C.用于放在赈荒需要 D.

维持政府运转开支6.唐高宗修订《姓氏录》规定:“皇朝得五品官者,

皆升士流。”这一规定所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巩固了士族门阀特权 C.打击

了土族门阀特权 D.提高了庶族地主地位 7.“农业富,天下富”,唐朝的兴衰得益于农业的繁荣,下列因素中对唐朝农业繁荣有

直接促进作用的是①社会环境——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②生

产技术——曲辕犁、筒车的使用③统治政策——统治者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④对外关系——实行开放,交往频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这则材料提供的关于唐朝的历史信息包括:()①

唐朝始设宰相②唐朝宰相中曾有贤相③唐朝有的宰相专

权乱政④唐朝所用的宰相尽是小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9.王仲荦在《隋唐五代史》中记

载:到了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索性下敕“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召

募丁壮,长充边军”,称之为“长征健儿”。下列有关唐朝这种兵制调

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形成于武则天时期 B.它是均

田制遭破坏的产物 C.它使兵将之间逐渐形成隶属关系 D.“长征

健儿”是职业兵10.隋唐时期对于选拔官吏的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

革。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进步之处主要是()A. 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B. 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望 C.

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D. 中央政府参与到选官过程中11.今天的高考制度借鉴了古代科举制中的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②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③采用密封卷阅卷的方式④人文科学和

自然科学并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

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它

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

④皇帝A.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以下是秦代和唐朝的政府机构示意图,这一演变

趋势突出的反映了 A.唐朝皇帝不如秦朝皇帝权力

尊崇 B.秦朝实行集权而唐朝实行分权 C.中央集权制度在

进一步得到完善 D.唐朝的三省实质就是秦朝的三公 14.被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

判断不正确的是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B.陆

羽推崇越州青瓷 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D.唐朝

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15.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

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五首》中有“舞

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对比这两句诗,可看出 A 丝织业

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 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

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 D 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16.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述的就

是秘色瓷。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种精美的秘色瓷,

才印证了唐代就开始制作秘色瓷而非五代。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获取

史料的有效途径有①民间传说②考古挖掘③史书记载

④文学侧面反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唐朝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盛时期,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家强盛,但这一时期也存在着不和谐。下

列唐诗中反映出社会不和谐的有:①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

色来②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8.对唐太

宗被称为“天可汗”,宋代历史学家认为:“以万乘之主,而兼为夷狄

之君,不耻其名,而受其佞......不足为后世法也。”这表明他的( ) ①观点符合儒家思想②观点过于片面③民族观过于狭隘④认

识比较肤浅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9.杜甫在《兵车行》中写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君不见,青海头,自古白骨无人收。”这里描述的唐与哪个少数民

族的战争事实 A.东突厥 B.西突厥 C.吐蕃 D.南诏20.在今天的朝鲜、韩国,人们的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还

保留着较浓的中华文化色彩。新罗人喜读唐诗,新罗学者认为他们

的汉文学始于 A.秦韩 B.徐福 C.崔致远 D.马致

远21.《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

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和魂汉才”反映了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 B.大河文明的海洋化 C.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22.图二为著名的四川乐山大佛。该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共历时90年。大佛的凿建

A. 反映了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开始与印度密切交往

B. 正好处于玄奘西游天竺探求佛学期间

C. 反映了国内各族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

D. 反映了唐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具有开明、兼容的特征23.至今在荷兰、德国,橘子还被称为“中国苹果”,它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陆的。据此可推定A.中国可能是橘子的原产地B.橘子是汉朝时期经丝绸之路传人欧洲C.橘子是唐朝时期由阿拉伯人经海上丝绸之路传人欧洲D.德语与荷兰语同出一源24.《新唐书?历志一》中记载:“唐终始二百九十馀年,而历八改。初曰戊寅元历,曰麟德甲子元历,曰开元大衍历。”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中称赞《大衍历》为“唐历之冠”,这主要是因为它A.屡经修改,由政府颁布发行 B.系统周密,比较准确的反映了太阳运行规律 C.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D.按时令节气定月,利于安排农事25.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历史和文化价值荟萃。下()列图片属于敦煌壁画的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

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姚)崇曰:“垂拱(武则天年号)以来,以峻法绳(纠正)下,臣愿先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唐朝军队在青海被吐蕃打败),未有牵复之悔(反省补救),臣愿不辛边功,可乎?比来(近.来)壬佞冒顿完成纲(奸佞触犯法纲),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仟自近,可乎?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宦官)之口,臣愿宦坚不预政,可乎?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渐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外戚贵之,史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住。台省,可首?先朝亵狎(不尊重)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唐朝官员)以忠被罪,自足净臣泪折,臣愿群臣皆皆逆衅(意指敢触犯皇帝),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指睿宗)造金仙、玉真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汉代专权的外戚)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帝(唐玄宗)曰:“朕能行之。” ——引自《新唐书〃姚崇传》回答: (1)将姚祟列举的弊政逐条列出(7分,不得摘抄原文)。 (2)唐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产生什么影响?(4分) (3)姚崇当时最担忧的问题是什么?(3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代最高监察机构称御史台,职责为“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具体承担职责的为三院御史:台院,职责主要是弹劾不法官吏,参与司法审讯;殿院,职责为“掌殿廷供奉之仪式”,也有鞫狱之责,巡按两京城内不法之事;寥院,“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另有巡察馆驿.屯田.铸钱.监军.监府库出纳等职。

材料二唐代的监察官员都是君主亲自选用,不再如隋代由吏部

注拟。监察官举奏官吏,完全可自己做主,不受宰相和御史台长官

的控制,甚至可弹劾大夫.中丞。材料三除监察官外,唐代还设

置了专职谏官,即分隶于门下.中书二省的左右散骑常侍.谏议大夫.

左右补阙.左右拾遗等。谏官的主要职责为参预国家决策,若认为军

国大政的处理.政策法令的制订有不妥之处,则通过规谏,以避免决

策失误。一一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1)据上

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 (2)简析唐代监察制度对唐代社会的积极作用与局限。(6分) 28.(12分)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礼》对先秦的水利官川衡

和泽虞的设置及其职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秦汉时期中央国家机

构均设有都水长丞,“掌诸池沼,后政为使者”,汉武帝曾经非常重

视国家对水资源的管理,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中央政府专门配备

了水衡都尉,掌管上林苑。隋炀帝执政后,改水部侍郎为水部郎,

属工部领导。唐从隋制,自此至清,基本上沿用隋制,较少变动。

材料二秦在丞相李斯的主持下,“明法度,定律令”,对水资源保护

利用的法规,集中在《田律》之中。西汉的《水令》,在历史上首次

制定了灌溉用水制度,规定对水资源合理分配使用。唐代形成了比

较完备的水法规,尤其是《水部式》,是由唐代中央政府正式颁布,

是我国古代比较系统的水行政管理的专门法典。宋代的水事法规进

一步发展,王安石变法颁布过《农田水利约束》。明代基本法典《大明律》、清代的《大清律例》在总结历代水法基础上,着重对盗决河防、失时不修堤防、修理桥梁道路等进行了立法。——以上选自《中国水权制度的历史特点及其启示》(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水权制度的什么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隋唐时期在水利建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其中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开幕式上讲话(1980) 材料二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回答: (1)材料一、二两段的共同点是什么?各自的侧重点又是什么?(6分)(2)材料一中王勃这两句诗句我们认为也很确切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潜力。这个潜力在哪里?(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1.B 注意材料中评价的立足点是隋文帝“政治

结构的改革”,据此可排除A、C两项。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不是察举制,排除D项。隋文帝时改革中央官制,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完善,B相符合题目要求。2.D 大兴城(长安新城)是隋文帝时宇文恺主持兴建的。 3.C 注意题干的要求“共同活动”,A、C、D都谈不上共同。只有C项开凿大运河,既是为了巡游江南,又是为了解决征辽的军粮运输问题。 4. A “国富”和“民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隋朝在各地兴建的仓库都是官仓,仓储丰富只能说明隋朝的“国富”和人民负担的沉重。5.C 注意唐太宗话中的关键信息“但使仓库可备凶年”,由此可断定唐太宗认为仓储主要用于防止灾荒。 6. D 此规定提高了庶族地主的地位,打击了士族特权。 7. B 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是“直接促进作用”,①和④对农业发展的作用都是间接的。8. C.材料明确提出宰相始设于秦朝,排除①;材料也肯定了唐宋有贤相,排除④,正确答案为C。 9. A 本题考查对唐朝实行的募兵制的理解。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故A项不正确。 10. C A、B、D三项都是两者的共同点。 11. D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主要侧重于对人文科学的考试,排除含④的选项。 12.A 本题考查唐代政令决策的理解。唐代的中央政令其实是综合了中书省、门下省和皇帝的意见,其中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最高的决策权仍在于皇帝。由题干可以判断长孙无忌应供职于中书省,他所起草的律令须经门下省和皇帝审批。13. B 从两个时期中央官职的数量、职能部门及其分工来看,唐朝时期封建转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14.B.陆羽只是认为就作为茶具而言,白瓷不如青瓷,并非真的说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15.B 材

料中两句诗的意思是从事丝织业生产的织者个人衣着粗陋,而高档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16. D 题干提供的只有诗歌记载和考古发掘两种途径。 17.C ①赞美的是越窑的青瓷,与“和谐”主题无关。 18. A 宋人的说法符合儒家传统的“华夷”观,观点里充满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蔑视与偏见,这是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片面”、“肤浅”意味着此观点上有一定的合理成分,所以是错误的。19.C 注意诗句中的地点“青海头”,即战争发生在青藏高原。 20. C 此结论出自教材。 21.C 题干论证的是日本将外来先进文化本土化的观点。22.D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中国已印度早在汉朝就有了交往,排除A项;玄奘西游是在唐太宗时期,排除B 项;佛教文化是外来文化,与国内民族交流无关,排除C项。23.A 本题可用排除法。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波斯湾地区,可排除B、C两项;D项说法与题干关系不大,可排除。既然橘子还被称为“中国苹果”,可能它的原产地就是中国,故选A。24.B 用排除法。A项是我国古代历法演变的共同点,C、D两项分别是指西汉的“太初历”和沈括的“十二气历”。25.D A、C两项分别是战国时期和魏晋时期的绘画成就;B项是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 26. (1)滥施刑法;对吐蕃进行武力讨伐;对触犯法纲的奸佞过分宽宠;宦官参政,贿赂之风日益盛行;外戚受重用,仗势弄权;皇帝对大臣不能以礼相待;进谏忠臣被治罪,敢讲话的官员心寒;武后和唐睿宗建造佛寺道观,耗资巨大。(7分)(2)唐玄宗统治时期,能用姚崇、宋璟为相,采纳正确意见,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3分)(3)姚崇最担心的问题是外戚弄权。告诫唐玄宗永远不要忘记东汉的教训。(2分)

27 .(1)特点:监察机构完备,分工明确;监察对象广泛,监察官员职权大;监察权相对独立。(6分) (2)作用与局限:促进唐代前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但这一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与封建君主个人的素质关系密切。(6分) 28 .(1)国家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控制;古代水权有一定的法律体系作保障。(6分)(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江南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唐朝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6分)29.(1)共同点:都是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又不仅仅停留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给人有所启示。(3分)侧重点:前者从民族文化的自身加以发掘和发扬,后者是从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特色的角度。(3分)(2)这个潜力在于我们自己。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要大量融合外来文化而形成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3分)

中国古代史隋唐单元测试题

中古史隋唐单元思维能力测试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这样评说随文帝“他在宝座上实行的一系列改变了中国政治结构的改革,才真正体现了一代雄主的远见卓识”,这里的“远见卓识”含义是A.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 B.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结束了长期分裂,重新完成统一D.通过察举制选拔了大量人才2.陕西师范大学历史胡戟教授指出,隋炀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建树不包括 A.率军灭陈,完成国家统一 B.设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C.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交通D.营建大兴城,促进商业繁荣3.隋炀帝不只是一个暴君,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就出自他之手。他为了“江南好”、“征辽”而采取的活动是A.修筑北方驰道B.三次攻打高丽 C.开凿大运河D.巡游江都4.据史书记载:“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说明:A.隋朝实现了国强民富 B.隋朝社会经济繁荣C.隋朝时人民负担沉重D.隋朝仓库储粮丰富5.唐太宗说:“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熟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唐太宗认为仓储的主要作用应该是:A.满足军费开支所

需 B.满足国家建设需要 C.用于放在赈荒需要 D. 维持政府运转开支6.唐高宗修订《姓氏录》规定:“皇朝得五品官者, 皆升士流。”这一规定所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巩固了士族门阀特权 C.打击 了土族门阀特权 D.提高了庶族地主地位 7.“农业富,天下富”,唐朝的兴衰得益于农业的繁荣,下列因素中对唐朝农业繁荣有 直接促进作用的是①社会环境——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②生 产技术——曲辕犁、筒车的使用③统治政策——统治者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④对外关系——实行开放,交往频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这则材料提供的关于唐朝的历史信息包括:()① 唐朝始设宰相②唐朝宰相中曾有贤相③唐朝有的宰相专 权乱政④唐朝所用的宰相尽是小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9.王仲荦在《隋唐五代史》中记 载:到了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索性下敕“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召 募丁壮,长充边军”,称之为“长征健儿”。下列有关唐朝这种兵制调 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形成于武则天时期 B.它是均 田制遭破坏的产物 C.它使兵将之间逐渐形成隶属关系 D.“长征 健儿”是职业兵10.隋唐时期对于选拔官吏的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 革。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进步之处主要是()A. 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B. 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望 C.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含答案,DOC

2016年春季2014级半期检测历史试卷 1、墨子、商鞅、韩非子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A反对兼并战争B主张互爱互利 C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D主张中央集权 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 C引种占城稻增加粮食产量D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数目 6、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8、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实质上是() A.胡汉民族布局被打乱B.各族人民互相交流与学习 C.少数民族封建化D边疆地区的大开发 9、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间的迁徙与杂居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 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4、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道家最受欢迎 15、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22、《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牛耕的出现B.井田制瓦解C.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

中国古代史材料题精编

中国古代史材料题精编 A、政治统治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 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 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 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 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 大泽乡爆发了。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中“亲族都得处死”“邻里都受牵连”的刑罚当时分别称 作什么? (3)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起义? (4)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 答案:3、(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2)“族诛”、“连坐”。(3)陈胜、吴广。为了推翻实行残暴统 治的秦朝。(4)有联系。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 陈胜才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场帝意扰不足,征求无已,兼征讨东西,穷兵犊武,百性不堪,遂致灭 亡,此皆肤目所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履舟。……为 人主,可不畏惧!”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太宗曰:“以铜为镜…;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 材料四 明代思想家李赞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 宗耳。不然,使遇好谈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谈也。” —《史纲评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 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对哪些方面比较重视? (4)材料四李蛰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你的依据是什么?

隋唐五代文学试题

隋唐五代文学试题(一) 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1. 人归落雁后,。 2. 气蒸云梦泽,。 3. 海上生明月,。 4. 玉颜不及寒鸦色,。 5. 长风破浪会有时,。 6. ,叹息肠内热。 7. ,野渡无人舟自横。 8. ,一片降幡出石头。 9. ,犹抱琵琶半遮面。 10. ,欲回天地入扁舟。 二、简释(20分,每小题5分) 1. 上官体 2. 吴中四士 3. 诗圣、诗仙 4. 张王 三、分析(30分,每小题15分) 1. 骆宾王《在狱咏蝉》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四、论述(40分,每小题20分) 1. 试论唐诗繁荣的原因。 2. 为什么说王维、孟浩然是创造了静逸明秀之美的重要诗人

隋唐五代文学试题(二) 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1. 海内存知己,。 2. 绿树村边合,。 3. 醉卧沙场君莫笑,。 4. 拜迎官长心欲碎,。 5. 桃花潭水深千尺,。 6. ,路有冻死骨。 7. ,一夜征人尽望乡。 8. ,山形依旧枕寒流。 9. ,相逢何必曾相识。 10. ,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简释(20分,每小题5分) 1. 初唐四杰 2. 山水田园诗派 3. 三十六体 4. 郊寒岛瘦 三、分析(30分,每小题15分) 1.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杜牧《泊秦淮》 四、论述(40分,每小题20分) 1. 试比较王昌龄和李白七言绝句的创作。 2. 谈谈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喻诗的得与失。

隋唐五代文学试题(三) 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1. 露重飞难进,。 2. 荷风送香气,。 3. 但使龙城飞将在,。 4. 战士军前半死生,。 5. 山随平野尽,。 6. ,恨别鸟惊心。 7. ,报得三春晖。 8. ,病树前头万木春。 9. ,春风吹又生。 10. ,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简释(20分,每小题5分) 1. 沈宋 2. 大历十才子 3. 古文运动 4. 唐传奇 三、分析(30分,每小题15分) 1.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李贺《雁门太守行》 四、论述(40分,每小题20分) 1. 试比较高适、岑参边塞诗歌的异同。 2. 简述晚唐诗歌发展演变的线索。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检测卷

苏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试卷七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姓名: 班级: 成绩:2019.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2.《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A.崇尚节俭 B.重视农业 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 3.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昭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A.替皇帝起草诏令 B.审核诏令内容 C.负责诏令的执行 D.负责监察百官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这首诗称赞的是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 A. B.唐太宗统治时期人口未增 C.武则天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唐玄宗前期人口有所增长 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各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 7.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对渝州有这样的描述:登高远眺,万家井邑出现,两江之中舟船济济,水国乡民舟中行商,二水流过,分外澄明。王维的描述直接反映了渝州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教昌盛 8.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大学中国古代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中国古代史试题 考生注意: 一、本试卷共五道题: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二、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遵守考试纪律,否则按相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试卷答完后,须将问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四、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姓名:﹎﹎﹎﹎﹎﹎﹎ 学号:﹎﹎﹎﹎﹎﹎﹎ 班级:﹎﹎﹎﹎﹎﹎﹎ 考号:﹎﹎﹎﹎﹎﹎﹎ 祝你考试愉快!

中国古代史试题 (命题范围:隋~清)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一卷客观题部分 一、单选。(1′×15=15′)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81 B、587 C、589 D、618 2、南宋初年,被任命为东京留守的是() A、李纲 B、岳飞 C、韩世忠 D、宗泽 3、唐肃宗时期的权宦是() A、李辅国 B、高力士 C、程元振 D、鱼朝恩 4、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事务机构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御史台 5、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土木之变 B、夺门之变 C、庚戌之变 D、大礼仪之争 6、清雍正帝推行全国的经济政策是() A、两税法 B、诸色户计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7、金扶持谁建立了伪齐政权() A、刘豫 B、张邦昌 C、石敬瑭 D、蔡京 8、明朝四大权宦依次是() A、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 B、王振、冯保、刘瑾、魏忠贤 C、魏忠贤、汪直、冯保、刘瑾 D、刘瑾、王振、汪直、魏忠贤 9、南宋和谁通过什么确立了君臣关系() A、西夏庆历和议 B、辽澶渊之盟 C、金绍兴和议 D、金隆兴和议 10、“西厂”的设置时在哪个皇帝时期() A、永乐 B、宣德 C、正统 D成化 11、唐朝管理天山以南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宣政院 12、“柜房”与“飞钱”出现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3、1583年,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 A、沙勿略 B、马可波罗 C、利玛窦 D马戛尔尼 14、“八旗制度”是以什么作为基层社会组织单位的() A、牛录 B、固山 C、甲喇 D、谋克 15、《古今图书集成》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组织编写的 ( ) A、永乐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_含答案汇编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 含答案 、选择题 (本卷共有 3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45分)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 然而历代商品经济仍有不同程度 的发展。据此回答 1-4 题。 1.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初产生于 ( ) A .原始社会后期 B .商朝 C .春秋战国时期 D .秦汉时期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 经济思想,所以孔子是主张重农抑商的 B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始作俑者,所以战国时法家都是主 张重农抑商政策的 C .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重农抑商 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 因而它长期的实行, 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D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从事工商业者作传记 ( 《货殖列传》 ),说明秦汉 以前工商业者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而后世的正史中再也看不到专门为工商业者 作的传记, 说明由于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工商业者不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了 3.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 ) ① 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 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 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 .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B .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5.下列情况不符合两汉时期匈奴历史的是 ( ) A .经济生活由畜牧业发展到农牧业 B .铁器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C .从分裂走向统一,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D .西汉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6.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 ) A .修建防御工事 B .和亲与互市 C .进行战争 D .迁民屯边 张骞出使西域, 促成当时世界几大文明在西域的碰撞与交融, 使当地文化丰 富多彩。据此回答 7-8 题。 7.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 ,主要是由于 ( ) A .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C .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8.当时,西汉传人西域的物品与技术是 ①丝织品与金属工具②铸铁技术 ③井渠法 C .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 回答 5-6 题。 D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对北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此 B .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D .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复习资料(DOC)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曹丕的父亲(曹操)是开一代文风的大作家 2.(曹植)的诗歌慷慨而激愤 3.诗人(鲍照)的诗曾遭“险俗”之讥 4.钟嵘《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 五言诗 ) 5.诗人陶渊明生活于( 晋宋之际 ) 6.下列南朝作家中,属于最优秀骈赋家的是( 江淹 ) 7.《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左思) 8.融合了南北诗风,成为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和唐诗先驱的作家是(庾信) 9.《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著名的抒情诗,这首诗抒写的是(少女对情郎的无尽思 念) 10.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曹植) 11.具有清丽流转风格的民歌是(南朝乐府民歌) 12.中国诗歌史上以田园诗著称的诗人有(陶渊明) 13.西晋太康年间,形式主义文风开始泛滥,代表这种文学倾向的作家是(潘岳和陆机) 14.“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汉末到魏初的文学) 15.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曹操) 16.《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曹操) 17.“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18.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曹植) 19.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20.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曹植) 21.建安著名诗人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燕歌行》) 22.建安著名诗人曹植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白马篇》) 23.《登楼赋》的作者是(王粲) 24.《洛神赋》的作者是(曹植) 25.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 (《赠白马王彪》) 26.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正始诗风)

中国古代史试题汇总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试题汇总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史书载:“初,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赠也)甚厚。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材料正确反映了 [ ] A.回纥强大的原因 B.唐文化对回纥的影响深刻 C.回纥衰落的原因 D.唐文化对回纥的破坏严重 【答案】B 2.唐朝后期,吐蕃最西与之为邻的是[ ] A.波斯 B.大秦 C.大食 D.天竺 【答案】C 4.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后,所控制的地区包括[ ] A.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 B.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 C.东起大海,西到咸海 D.东起大海,西到阿尔泰山 【答案】B 5.下列少数民族中自己学会制造铁器的是[ ] A.突厥族 B.族 C.回纥族 D.吐蕃族 【答案】D 6.唐朝从内地传入吐蕃的手工业生产技术主要有[ ] ①养蚕②铸铁③酿酒④制碾磨⑤制瓷⑥造纸墨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答案】C 7.唐朝输往朝鲜的货物有[ ]

①丝绸②茶叶③铁器④瓷器 ⑤人参⑥药材⑦书籍 A.①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⑦ D.②③④⑥ 【答案】A 8.唐朝时,越州有个商人打算到外地去购进一些纸张和绫锦,下列何地距越州最近,可作为他的第一站?[ ] A.宣州 B.扬州 C.洛阳 D.益州 【答案】A 9.在以下的古代工具中,用于水利灌溉的有[ ] ①耧车②水排③翻车④筒车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答案】A 10.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比 [ ]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答案】A 11.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清朝前期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 ] A.苏州、杭州 B.杭州、扬州 C.苏州、广州 D.南京、广州 【答案】A 12.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采取的措施中哪一项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 A.推广植棉 B.奖励垦荒 C.实行“更名田” D.实行“摊丁入亩”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编选张书林 12 分开放题每题10 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 题20 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 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3 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 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1.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2.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3.下面对于对吵的特点哪个最为符合实际() A.短暂而繁荣B.经济繁荣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 4.电视剧《贞观长歌》曾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B.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C.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不已D.唐太宗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5.武则天的无字碑,意为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 A.统治时期,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B.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6.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7.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①曲辕犁②筒车③水排④耧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8.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9.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要想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窝工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11.下列人物中,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A.姚崇 B.李春 C.杜如晦 D.玄奘 12.诗圣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 13.(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有何地位? (2)隋朝大运河以A__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B____________,南至C____________。(3)假如你是一位商人,要把粮食从C运到A,请按顺序写出你先后需要经过运河哪几段?

中国古代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明代科举制与唐代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 A.考试目的不同 B.考试内容不同 C.考试方法不同 D.考试管理不同 2.大运河中哪一段河道的地理位置接近于春秋时期已开通的运河?[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3.唐朝专设国家史馆,重视官修史书,主要是为了[ ] A.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B.重视学校的专业教育 C.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D.美化唐朝历史以维护封建统治 4.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比 [ ]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5.唐朝时,越州有个商人打算到外地去购进一些纸张和绫锦,下列何地距越州最近,可作为他的第一站?[ ] A.宣州 B.扬州 C.洛阳 D.益州 6.下列少数民族地区使用铁器的先后顺序是:[ ] ①西域各族②越族③契丹族④吐蕃族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7.唐朝后期,吐蕃最西与之为邻的是[ ] A.波斯 B.大秦

C.大食 D.天竺 8.唐朝输往朝鲜的货物有[ ] ①丝绸②茶叶③铁器④瓷器 ⑤人参⑥药材⑦书籍 A.①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⑦ D.②③④⑥ 9.以表现人民生活风俗而著称的画家是[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顾恺之 D.张择端 10.下列制度中,属于隋朝开创的有[ ] ①均田制②三省六部制 ③科举制④郡县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元朝的时候,通惠河的起止点是[ ] A.杭州到大都 B.东平到临清 C.直沽到大都 D.通州到大都 12.下列我国古代纺织品中,属于宋元时期的有[ ] ①敦煌发现的两面都有绘画的薄绢 ②马王堆墓出土的彩绘帛画 ③新疆吐鲁番发现的花鸟纹锦 ④松江的“乌泥泾被” ⑤浙江墓中出土的棉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④⑤ 13.明朝时农业生产的特点中,哪一项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决定性的作用[ ]

中国古代史部分——材料解析题1

材料题1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这家。——摘自《史记?货殖列伟》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别湖,良畴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自《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时(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摘自《陆游集》 材料四: ——搞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回答:(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5分)(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要点:(1)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1分);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超过北方(1分);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1分);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靠南方(2分)。(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1分);人口增第,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1分)。 材料题2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对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用权也,信可以守战也。——《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土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型,犹不能禁也。……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汉书?食货志》 回答: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得农主张。(10分)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 学试题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 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60. “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A. 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 B. 汉代末年的文学 C. 汉末到魏初的文学 D . 魏晋时期的文学 61. 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 A. 曹操 B. 曹植 C. 杜甫 D. 白居易 62. 《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A. 曹操 B. 曹植 C. 鲍照 D. 李白 63.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 曹植 B. 王粲 C. 孔融 D. 徐干 64. 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 ()。 A. 曹操 B. 曹丕 C. 曹植 D. 王粲 65. 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 A. 曹操的《观沧海》 B. 王粲的《七哀诗》 C. 张衡的《四愁诗》 D. 曹丕的《燕歌行》 66. 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A. 曹植 B. 曹操 C. 曹丕 D. 蔡琰 67. 建安着名诗人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A. 《短歌行》 B. 《燕歌行》 C. 《白马篇》 D. 《将进酒》 68. 建安着名诗人曹植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A. 《短歌行》 B. 《燕歌行》 C. 《白马篇》 D. 《将进酒》 69. 《登楼赋》的作者是()。 A王粲 B. 曹植 C. 鲍照 D. 左思 70. 《洛神赋》的作者是()。 A. 王粲 B. 曹丕 C. 曹植 D. 曹操 71. 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 A.《赠白马王彪》 B.《赠丁仪王粲》 C.《白马篇》 D.《美女篇》 72. 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 A. 建安诗风 B. 正始诗风 C. 西晋诗风 D. 东晋诗风 73. 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 A.《咏史》 B.《拟咏怀》 C.《咏怀》82首 D.《咏怀》8首 74. 嵇康文学成就主要在于()。 A. 小说 B. 赋 C. 散文 D. 诗歌 75. 西晋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 潘岳 B. 陆机 C. 左思 D. 刘琨 76. 《三都赋》的作者是()。 A. 左思 B. 陆机 C. 张衡 D. 潘岳 77. 《咏史》八首的作者是()。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元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掉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掉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掉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掉陈朝 2.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想要去观赏。可是首都到扬州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他便发动百万民工开凿了一条大运河。你对于这段材料的看法是() A.材料是假的,不足以为证 B.正确说明了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原因 C.材料是真的,可以作为对隋炀帝考察的依据 D.材料的真假无法判断,但是开凿大运河是真实的 3.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名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皮日休《汴河铭》)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 4.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5.电视剧《贞观长歌》曾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下列现象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

是() A.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B.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C.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不已 D.唐太宗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6.唐太宗形成“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的思想认识,主要是吸取了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事件)的教训() A.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B.唐末出现藩镇割据 C.北魏孝文帝厉行改革D.隋朝暴政二世而亡 7.“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唐太宗这一理念下的受益者是() A.唐高祖B.武则天C.宋璟D.房玄龄8.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扬的人物是() A.唐高宗B.唐高祖C.唐太宗D.武则天9.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A.秦朝、唐朝B.唐朝、唐朝 C.隋朝、隋朝D.隋朝、唐朝 10.他不仅极有胆量和魄力,而且精通治国方略,深知用人乃治国根本,也很善于发现人才。他起用姚崇、宋璟等人为相,使得朝政充满朝气。他在位时期出现的盛世是() 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 1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体现隋唐时期创制的有() ①曲辕犁②筒车③科举制④耧车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1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

《中国古代史》期末综合测试题

《中国古代史》期末综合测试题 人类产生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根据我国古代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状况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山顶洞人和半坡氏族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居住方式不同②社会组织形式不同③使用工具不同④社会生产方式不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考古学家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我们的远古祖先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约至前3500年)。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是() ①出现长期定居的村落②在生产中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烧制陶器和纺织麻布④经营原始农业及饲养家畜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的青铜时代。据此,请回答3-6题: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相传都城在阳城,即今() A.河南登封 B.河南郑州 C.陕西西安 D.河南安阳 4.《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注:即“周六师”,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此 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时周王与诸候的关系 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C.春秋时诸侯争霸 D.周代分封制崩溃 5.下列关于夏商周三代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已知最早的夏朝青铜器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 B.商和西周遗址中出现了原始瓷器 C.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大型青铜铸像是西周时古蜀国青铜艺术的杰作 D.西周的丝织品已出现斜纹提花,还出现刺绣 6.商代历法的最大成就是() A.日食、月食的记录 B.干支纪日法 C.关于闰年的规定 D.发现五大行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实现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转型,结合有关史实回答7-9题: 7.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周王室衰微 B.民族融合加强 C.井田制逐渐瓦解 D.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8.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是() ①增加了国家的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C.剧烈的社会大变革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1.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①秦始皇;②郡县制;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在唐太宗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促进了什么历史局面的形成? ①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②贞观之治;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 (3)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行省制度 材料四: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著名学者周有光 (4)材料四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 利用武力可以夺取天下做君主,但是却不能只用武力来治理国家,含义是指要用文、用德、用科学的管理... (5)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者是谁?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②秦始皇(1分) 材料二: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久而久之,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 (2)隋朝开创了什么选官制度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选官依据发生了怎样变化?除选官之外,还给思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革? ①科举制。(1分)②由注重门第向注重才能转变;凭才学做官;③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答对其中的一点即可得1分) 材料三:1368年至1848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2(隋唐五代文学到宋代文学)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一、解释:1、华夷如一2、士人3、漫游4、入幕5、读书山林6 贬谪7、文以明道8传奇9、词10、《全唐诗》 二、填空 1、唐代__________ 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____________ 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_______________ 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__________ 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_______________ 动机。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_____________ 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_____________ 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 填词,都为了____________ 。 三、简答 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 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 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 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迹。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

《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2、上官体3、初唐四杰4、文章四友 5、沈宋6王绩 三、填空 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_________ 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 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_______________ 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_________ 的写诗倾向,转向了______________ 。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_________________ 诗的定型作出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 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______________ 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______________ 定型的标志。 四、简答 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2、贞观诗坛对南北文学的认识是什么? 3、初唐四杰对文风的自觉追求是什么? 4、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有何得失? 五、论述 1、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是什么? 2、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一、背诵篇目:《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钓鱼湾》、《题破山寺后禅院》、《江上琴兴》、《鹿柴》、《竹里馆》、《辛夷坞》、《凉州词二首》其一、《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一、其 二、其四、其五、《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采莲曲二首》其二、《黄鹤楼》、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综合测试题新

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 名校名师推荐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检测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50 分)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秦朝 B. 西汉 C. 西晋 D. 东晋 2. 隋朝的建立使我国进入继秦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辉煌时期,那么隋朝完成统一大业时的 皇帝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隋恭帝 D. 陈后主 3.隋朝大运河沟通了我国五大水系,这五大水系不包括( )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淮河 4.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这一制度创立的标志是( )设立进士科 A. 李渊 B. 李世民 C. 武则天 D. 李隆基 7?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之治 8?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 子。”被唐太宗誉为“镜子”的人是( )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 9. 唐太宗励精图治,为唐朝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内容与唐太宗无关的是( ) A.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B. 创立殿试制度 C.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10. 虽然她留下了一块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但人们仍然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请判断她是 (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1. 开元盛世是唐朝最繁盛的时期。开创这一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2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 A.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5.“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A.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C.拥有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D 6.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 ”科举制度对于平民百姓最大的意义是( B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