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桩试桩总结

螺杆桩试桩总结
螺杆桩试桩总结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试桩方案 (1)

3.施工工艺流程 (4)

4.试桩过程 (5)

5.试桩检测 (10)

6.试桩结论 (11)

1.工程概况

昌赣客专5标里程为DK137+562.71~DK178+754.52,标段共有20段路基,其中路基22采用螺杆桩加固,螺杆桩径0.5m,桩长为4~24.5m,桩距1.7~1.8m,总延长米约为22.6万延米。

为复核本标段工程地质,研究各地层中螺杆钻机施工工效,验证螺杆钻机泵送混合料的成桩方式及提取符合标段螺杆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参数,项目部开展螺杆桩施工工艺试验。

根据昌赣客专5标路基地质条件、试桩长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DK174+925~DK174+950段路基进行螺杆桩加固,桩径0.5m,桩间距 1.8m,正方形布置,布置试桩4根。具体编号为:14-14-10、14-14-11、14-13-10、14-13-11(X-Y-Z,试桩编号,X 指22号路基划分的螺杆桩区段号;Y指此区段的排数;Z指从左向右的个数),桩长为13.5m。

试桩开始时间2015年10月23日13:06,结束时间2015年10月23日15:51;桩身检验时间:2015年11月20日进行28天龄期标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2015年11月25日进行低应变检测;2015年11月26日-2015年11月30日进行单桩静载检测。

2.试桩方案

DK174+288.28~DK176+788.27,工点长2499.99m。前接桐木特大桥,后接园背中桥。丘陵地貌,DK174+460~DK175+550为丘间谷地,其中DK174+500~DK174+550为池塘,其余段为剥蚀丘陵,附近有村落分布,有水泥路可达。低洼平原地带广泛辟为农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测区内散步自然村落,交通较为便利。

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出露地层分别为:

(2)4-1粉质黏土:褐黄色,软塑,Ⅱ级;γ=19.8kN/m3、Es1-2=5.62MPa、σ=120kpa;

(2)4-2粉质黏土:棕红色,褐黄色,硬塑,Ⅱ级;γ=19.4kN/m3、Cu=22kPa、@u=10.8。,Es 1-2=5.92MPa、σ=150kpa;

(26)2-1砂岩:褐黄色,全风化,岩芯呈土状,手捏易碎,Ⅲ级;γ=20.4kN/m3、Es1-2=8.5MPa、σ=200kpa;

通过工艺性试桩,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施工顺序是否适宜,确定拌和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拔管速度、确定螺杆桩机的终孔电流、确定螺杆桩机的有效钻杆长度、确定最佳的机械设备组合等各项工艺参数,报送监理单位确认后,指导后续螺杆桩施工。

本次4根螺杆桩试桩位置为DK174+950处检测断面,桩号为

14-14-10、14-14-11、14-13-10、14-13-11。

螺杆桩参数设计为:单根桩长13.5m,桩径0.5m,桩间距1.8m,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单桩混凝土方量约为2.12m3。检算断面单桩承载力:622KN。

1)材料要求:

(1)桩体主体材料为碎石,应符合设计级配要求;选用的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2)桩身设计采用C20混凝土,螺杆桩试桩混凝土采用经监理单位审批完成的配合比,每方C2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砂:碎石:减水剂:水=(259+111):812:1033:3.7:185,试桩混凝土由2#拌合站集中拌合。

(3)为保证混凝土试块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施工现场安排试验

员做好混凝土塌落度及试块的准备工作,保证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满足要求及制作混凝土试块2组。

2)人员配置

施工人员配置

序号工种人数(每班) 职责备注

1 工班长 1 做好施工管理工作,负责劳动力安排

2 钻机操作员 2 负责机械的操作及施工记录

3 钻机指挥员 2 负责指挥操作员作业

4 地泵操作员 2 负责混凝土的灌注

5 杂工 4 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和管理

6 值班施工员 1 负责工程技术

7 电工 1 负责用电管理及用电安全

合计13

3)主要机具

本次试桩采用螺杆桩机成孔,泵压混凝土成桩,所用机械设备配置如下:

设备配备一览表

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1 螺杆桩钻桩机JZU180 2台

2 混凝土输送泵6~12Mpa 2台

3 混凝土切桩机QZ-600型1台

4 康明斯柴油发电机组500KW 1台

5 备用柴油发电机组500KW 1台

4)施工工艺

采用螺旋成孔芯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芯管内泵送混合料施工时,单桩混合料控制以记录输送泵的泵送次数来推算单根桩灌注量。

3.施工工艺流程

螺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工艺性总结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工艺性总结 一、试桩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湖北省监利至江陵高速公路土建施工第JJTJ-2合同段2014年1月);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5)、陈黄村大桥4-0#桩基首件工程工艺总结; (6)、业主下发相关技术文件及要求; (7)、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 (8)、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9)、公司拥有的科技工法、管理水平和上场的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根据以上规范和规程,我工区于2014年8月12日至9月12日组织实施了反循环钻孔灌注桩工艺性试桩工作。 现将试桩施工工艺及所取得的施工参数、试验检测结果分析汇总如下。 二、工程基本概况 我作业工区施工里程为K15+200.0~K36+700.0,范围内共包含特大桥2座,大桥13座,中桥14座,桥梁全长7154.5m(长度按整幅计);基底采用钻孔灌注桩处理的通道共8处,桩基共计96根,桩径均为Φ1.2m;桩基共计1621根(其中Φ1.5m桩基共计985根、Φ1.3m桩基共计262根、Φ1.2m桩基共计384根);。

本次试桩的陈黄村大桥,4-0号桩位于我作业工区先期开工点范围内,里程桩号K31+500.0,属于Ⅶ级地震区。4-0#桩基桩径为1.5m,桩长均为51m。根据勘察地质资料显示,土层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可塑黏土、粉土、黏土、细砂,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三、工艺性试桩的内容及目的 1、此次试桩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工艺流程,经过前期准备,通过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施工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校正→测量复核→反循环钻孔施工→成孔质量检测→清孔→沉渣检测→安装钢筋笼→下导管→二次清孔→混凝土灌注→凿桩头→成桩检测等工序,精心施工,通过试验来提高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 2、试桩目的 通过试桩,可以达到以下基本目的: 1、摸索适应于不同地质状况的成孔工艺,总结经验,为正式桥梁桩基施工提供工艺参数。 2、验证地质钻探资料或设计参数,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让操作工人熟悉反循环桩基施工工艺及方法。 4、树立企业良好的作风,为以后的施工做好准备,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顺利完成京沪高铁的建设。 四、资源配置情况 1、人员 ⑴现场负责人1人;技术人员2人(昼夜倒班);测量人员3人,主要进行中桩放样;试验人员3人。 ⑵钻机配备人员7人,其中机手2人,辅助工人5人。主要是进行钻孔、

钻孔灌注桩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关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通用码头二期工程后轨道梁钻孔灌注桩 一、工程概况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通用码头二期工程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境内曹妃甸,码头岸线全长653m。采用沉箱重力式结构,后轨道梁采用灌注桩做基础。 灌注桩共计144根,桩径为1.2米,桩顶设计顶标高为2.444米。钻孔灌注桩根据长度的不同分A、B型两种,A型灌注桩66根,设计长度60.444米,底标高-58.0m;B型灌注桩78根,设计长度48.444米,底标高-45.0m。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采用反循环、旋挖钻和冲击钻三种施工工艺进行施工,C30砼浇注。 二、质量控制依据 (一)合同文件; (二)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 (三)《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48-2001); (四)《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五)《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当某一技术指标在上述各文件中相互不一致时,要确定一种作为工程 的执行标准,一般来说,应优先考虑合同文件的规定。 三、施工工艺流程

四、质量控制 (一)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 1、认真审核施工方案,分析其选用工艺方法、施工辅助设施、工程材料及设备参数、机械设备能力、所用材料、配备的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数量是否满足现场管理和施工的需要等。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通用码头二期工程统计台帐如下:

3、严格审批混凝土配合比。

4、审核实验室资质、人员、设备、仪器(上岗证、测量、试验),合格后方可批准使用。 5、检查人员是否到岗、机械设备是否进场、工程用材是否复检报批,场地是否整平。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实行全过程旁站和各工序验收制度,以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并认真做好旁站记录,使质量各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1、开孔前的质量控制 (1)检查钻机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各项项目,比如钻头尺寸(旋挖钻钻头外径和长度、循环钻和冲击钻钻头长度)、机械设备能力、护筒尺寸和强度等。 (2)严把工程用材关:要求工程所用钢筋、水泥、外加剂、砂、碎石、钢筋焊接等按进场批次、量进行见证取样与送检、旁站试验,并进行平行抽检(不低于施工单位留样数量的10%)。 (3)严把泥浆质量关。控制泥浆的各项指标(密度、粘度、含砂率)符合设计规范的泥浆质量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4)验收桩位:地面标高、护筒标高(护筒深度不应小于2.0m,护

钻孔桩试桩总结报告

钻孔桩试桩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 随岳南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钻孔灌注桩基础共有以下几种形式:陆上钻孔灌注桩:φ100cm464米,φ120cm11472米,φ150cm22172米,φ180cm1836米;水中钻孔灌注桩:φ120cm584米,φ150cm328米,φ180cm902米。按照有关监理程序和要求,本合同段在K29+233双岭高架桥进行钻孔灌注桩试桩。 双岭高架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为摩擦桩,桩径150cm、,总计104根,累计桩长6838m,平均桩长65.75m。桩身混凝土标号均为C25。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桥址处地层分布依次为淤泥层厚4.0~9.0,淤泥质粘土层厚10.0~20.m细砂层埋层埋深在14~29.0m以上。试桩选择在该桥24-1#桩进行。采用旋转钻孔,泥浆护壁成孔,用垂直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二、钻孔桩试桩目的 双岭高架桥24-1#桩做为试桩,桩径1.5m,桩长65m,桩顶标高27.11,钻机平台高28.6m,于2005-4月18号10:18开钻,钻机型号GPS180旋转钻机,本次试桩由第三驻地办胡名英监理工程师旁站,通过试桩,对照设计院地质勘测报告,获取详细的地质资料,了解各土层的特点来确定成桩过程中的各种相关的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如泥浆比重,钻进速度等。通过试桩还可以了解各个部门各工种协调过程中成在的问题及设备性能。 三、钻孔桩试桩工艺流程和过程 施工准备→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取样→成孔验收→测量孔深、斜度→第一次清孔→安装钢筋笼→下导管→第二次清孔→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灌注水下混凝土。 本桩于2005年4月18日10点18分开钻,22日20点30分终孔,24日0点至7点第一次清孔,24日8点30分到22点吊装钢筋笼,24号22点至25

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最终)

龙烟铁路站前II标段 喀什路框架中桥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喀什路框架中桥中心里程为JDK4+472, 桥梁全长58.68m,为跨越开发区规划中的喀什路而设。基础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桩径0.6m、间距1.0m~1.1 m。框架中桥翼墙部分桩长6.5m,共计2217根,共计14410.5m。 本桥为6+12+12+6m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桥,规划中的喀什路与新建铁路夹角为45°,本框架用途:交通通道。通行净高要求(净宽×净高):2-12.0m×4.5m,出入口设限高架。该桥桥上线路为三股,分别为I股、II股、III股。桥位处线路均为曲线段,半径为600m。线路纵坡分别为-5.5‰、-5.5‰、0.0‰。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勘探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2.3~2.5m,地下水位标高-0.2~-0.5m受海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该桥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氯盐环境,酸盐侵蚀环境,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等级依次为L3、H2、Y2。 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淤泥质粉质粘土,为软弱下卧层,建筑物应简算软弱下卧层的压力及稳定性指标;细砂层为可液化土层。 二、试桩目的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旋喷桩施工前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并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来确定合理的水灰比,钻机提升速度、泵浆压力、满足旋喷桩施工技术参数,由此确定本标段的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参数,试桩施工过程中,驻地监理参与全过程监控。以确保大面积施工时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质量。 三、设计要求 1、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fcu≥3.0Mpa,处理后的出入口八字墙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254kpa以上,3股下方框架桥箱体地基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145ka以上,I股、II股下方框架墙桥箱体地基基底复核地基应力达到180kpa以上。 2、固化剂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加固料配方,应通过室内配比试验或现场试验确定。

钻孔灌注桩总结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段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项目经理部 2013年3月18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施工组织及人员、设备情况 (3) 三、施工过程 (4) 1、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前准备工作; (5) 2、测量放样 (6) 3、护筒埋设 (6) 4、钻机就位 (6) 5、钻进 (6) 6、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8) 7、声测管安装 (9) 8、导管安装 (9) 9、灌注水下混凝土 (9) 四、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12) 五、试桩总结 (12) 六、后续桩基施工的改进措施 (13) 七、结论 (14) 附件:现场检测记录

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 1概述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北段ZH-LQ05标段第一根钻孔桩位置14#-1桩基。位于现有太阳路南半幅路边,其里程桩号为K86+541.800。试桩坐标为x:55215.288 y:57208.066,桩基钻孔工艺采用了正循环,该桩为1.5m直径桩。 钻孔桩设计参数表 2施工组织及人员、设备情况 施工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总体协调工作,设现场生产经理1名,负责协调和各工序施工的指挥工作。技术员1名,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测量员及试验员各2名主要负责现场测量放样和试验工作;质检员1名,负责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和检查以及报检工作;安全员2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工作。钢筋工、电焊工、钻机队人员共12人,负责现场施工。 现场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 投入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详见下表,测量、试验仪器由项目部测量站、试验室提供。

现场机械设备配置表 3施工过程 该灌注桩类型为摩擦桩,且地质结构多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采用回旋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钻孔方式采用正循环钻孔。 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于2013年3月13日14时18分开始钻孔,2013年3月16日13时20分成孔,于3月17日9时35分浇筑结束,实际浇筑方量 134m3,施工过程中各项检测指标及施工时间详情过程如下: 钢筋笼制作:2013年3月11日至2013年3月13日 桩位放样:2013年3月12日 护筒埋设:2013年3月12日,护筒直径1.8m,壁厚6mm,护筒顶标高 2.68m, 泥浆制备:2013年3月13日上午,泥浆比重1.2g/cm3,粘度17秒,含砂率1%。 钻头:钻头直径1.5m,钻尖长度:腰带以下0.9m。 开钻时间:2013年3月13日(14:18)钻盘标高(基准面)4.061m。 成孔时间:2013年3月16日(9:10)孔深72.7m(桩底标高-68.288m)。 一清时间:2013年3月16日(9:10)-2013年3月16日(13:00),孔深:72.7沉渣厚度10cm。泥浆比重1.20g/cm3,含砂率2%,粘度20秒。 水密试验:2013年3月11日(压水达到1.3Mpa持续5分钟无漏水现象。)提钻时间:2013年3月16日(13:30-15:30) 下探孔器时间:3月16日15:00-15:30,累积30分钟,探孔器下放顺利。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总结分析

目录 摘要 (2) 、八、4 亠 刖言 (3) 1、工程概况 (4) 2、桩位放样 (4) 3、护筒的制作和埋设 (4) 4、钻机就位 (5) 5、泥浆调制 (5) 6、钻孑L ...................... 6 7、清孔. 7.1.钻孔深度检查...................... 72清孔标准 (8) 73安装钢筋笼的检查 (8) &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8) 8.1.原材料进场...................... 8.2.钢筋笼的制作...................... 8.3................................................................................................ 钢筋笼安装 (10) 9、灌注混凝土 (11) 9. 1.混凝土设计强度 (11) 9. 2.施工资料 (11) 9. 3.砼灌注采用导管发灌注施工 (11) 9.4.砼方量计算 (13) 9. 5.桩身砼抗压强度检验 (14) 9. &施工注意事项 (14)

9. 7.钻孔桩检测 (15) 10、成品保护 15

摘要 本文主要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方面展开论述,结合林邦溪大桥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冲击钻孔灌注桩是采用机械设备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井孔到设计孔底标高后,将预制好的钢筋笼放入井孔中,然后就地灌注混凝土成桩。 关键词:冲击钻孔灌注桩

、八■、》 刖言 目前,在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公路、铁路等工程中大量采用桩基础,桩基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形式。在所有桩基类型中,灌注桩应用较为普遍,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施工简略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不是很大,目前,在各类建筑及公路、铁路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压旋喷桩试验方案

高压旋喷桩试验方案 由于不同的土质条件旋喷桩施工时采用的高压泵压力、喷头提升速度、喷头直径、水灰比、以及旋转速度都将影响成桩质量,为了使加固效果更好,施工工艺更合理。在大面积旋喷桩施工前需要进行试验段施工,以选取更合理的施工控制指标。 一、试验目的 现场试验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成桩直径或定向喷射时喷射距离、喷射的技术参数(提升速度、旋转速度)、水泥浆配合比以及加固体的强度。并在施工工艺上总结经验指导大面积施工。 二、试验方案 本次工程采用高压旋喷桩对现有护岸进行加固形成复合地基,以满足码头区清淤时护岸不至于失稳。为了提高复合地基置换率,从而提高复合地基强度,本设计采用三重管法成桩。 2.1 试验前可确定的因素: 1.喷嘴直径 高压泵喷嘴直径在2~4mm之间,经研究发现在高压泵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喷嘴直径越大桩陉越大。但是施工速度会减慢,桩身强度也会相应降低,高压系统的机械、软管的密封性能也需要相应提高,因此根据试验研究结果(详见《地基处理手册》第10章)喷嘴采用2.5mm较为合理。泥浆泵和空压机喷嘴直径对成桩质量影响相对较小,根据经验泥浆泵喷嘴直径选取8~9mm和空压机喷嘴直径取1~3mm。施工方可根据实际机械尺寸进行调整。 2.泥浆泵和空压力压力 前人研究和经验表明泥浆泵和空压机压力对高压旋喷桩成桩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两泵压力施工方可根据机械实际情况选取,泥浆泵压力在 1.8~ 2.0MPa范围选取,空压机压力在0.4~0.55MPa范围选取。 2.2 需要通过试验确定的参数 制约旋喷桩成桩的主要因素有水泥浆的水灰比、高压泵的压力及钻机提升速度。将以上3因素在其较为合理取值范围内进行组合试验。

钻孔桩施工总结

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下沙互通立交桥是杭州绕城公路东段工程的枢纽工程,北端与沪杭甬高速公路相连,西与杭州绕城公路北线相接。 本工程共有桥梁十五座,桥梁上部结构为现浇连续梁和预制空心板梁,下部结构为柱式桥台和肋式桥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直径分别为1.50m、1.20m、1.00m,共计436根,包括陆地桩和水中桩,其中直径1.50m的桩有50根,分布在主线桥八、十二号桥和匝道桥九号、一号桥上;直径为1.00m的有160根,分布在肋式桥台和六号、十一号、五号桥墩上;直径为1.20m的分布在二、三、四、十、十三、十四、十五桥的柱式桥台和桥墩上。 二、施工工艺及流程 钻孔桩为摩擦桩,采用正循环钻机施工,钻机型号为SG-18、SG-15、SG-10。钻头为三翼式空心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通过钻孔、成孔、检孔、钢筋笼吊装、混凝土灌注等工序,每一道工序均采取严格的“三检”程序。钻孔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钻具的旋转切削土体钻进,并在钻进的同时采用循环泥浆的方法护壁排渣,继续钻进成孔,在钻进的同时,泥浆泵将泥浆压进泥浆笼头,通过钻杆中心从钻头喷入孔内。泥浆挟带钻渣沿孔上升,从护筒顶部排浆孔排出至沉淀池,钻渣在此沉淀而泥浆仍进入泥浆池循环使用。 成孔后采用7米钢筋笼做成的检孔器放进孔内检孔。另外,根据业主的

要求,还要通过超声波成孔检测。钢筋笼吊装完毕后,开始下导管,利用直径250mm的钢导管进行清孔,泥浆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后,才开始砼灌注。在砼灌注时,首批砼灌注完毕后,砼连续地灌注,直到达到设计标高以上80cm 为止。 三、质量控制 分项工程钻孔桩施工从2000年4月开工至2001年7月完工。项目经理部一直非常重视钻孔桩的质量问题。制定了工程的“三检”制度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按照《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施工。在施工中制定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标准。 (一)护筒的埋置 1、要求护筒的内径比桩径大200-400mm。 2、护筒中心先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倾斜度不大于平1%。 3、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 4、护筒的埋置深度宜为2.0-4.0米,以保证钻孔和混凝土灌注的顺利进行。 5、护筒要求耐拉、压、不漏水。 (二)钻进 1、钻机就位前应由测量人员复核桩位和护筒的埋置是否准确,以便及时调整。

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高压旋喷桩 一般规定 4.11.1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3根),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4.11.2 高压旋喷桩大面积施工前,应进行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以确认设计参数。 4.11.3 施工前应作好场地准备,设置回浆池,喷浆过程中冒出的浆液、泥土必须及时清理。 4.11.4 破除桩头不得影响桩的完整性,应采用截桩机等专用设备切割桩头。 主控项目 4.11.5 高压喷射注浆所用的水泥和外加剂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和外加剂,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500t为一批,当袋装水泥及外加剂不足200t或散装水泥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检验。 4.11.6浆液的拌制质量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 附:4.10.6浆体喷射搅拌桩所用的固化料和外加剂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固化料和外加剂,每200t为一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试验。 4.11.7 高压旋喷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其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附:密封膜的铺设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4.11.8 高压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应记录施工设备贯入地层的反应,核查地质资料。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根桩记录。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灌注桩试桩总结

郭公河特大桥桩基工程试桩总结报告 2014 年10 月4 日上午7:10 点,我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承建的庐铜铁路站前三标郭公河特大桥721桩基试桩在监理、业主、设计院地质勘探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正式开钻,经过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于晚上20:40 顺利的完成了钻孔桩的灌注,并对施工中的各个关键进行了重要把控,为了以后的桩基施工更加规范、顺利、现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总结汇报如下: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10002.1-2005 2、《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10415-2003J286-2004 3、《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03-2008 4、《铁路砼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10-2005 铁建设【2010】241 5、《铁路砼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0424-2010J1155-2011 6、《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50262-97 7、《铁路工程结构砼强度检测规范》10426-2004 8、《铁路砼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10-2005 9、庐铜铁路站前三标合同段施工图纸 10、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 二、试桩目的 1、确定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可行性、施工工序的高效性。 2、验证有关各项施工工艺参数。造浆比重、护筒埋设深度、旋挖钻钻在各种土层钻进速度、

钻进各阶段泥浆比重控制、钢筋笼焊接、检测、混凝土搅拌工艺:检验水下桩基配合比中砂、石、水泥、粉煤灰及用水的计量控制情况,每盘混凝土搅拌时间,混凝土均匀性,配合比的适用性,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灌注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 3、验证砼的运输:检验运输路线的路况、运到现场所需时间、砼运送至现场有无离析现象、失水控制情况。 4、砼强度增长情况,通过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检测确定砼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配合比是否合理。 5、验证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及应急方案的可行性。 6、确定施工中检测的项目、方法、程序和工艺。 7、地址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 8、进行桩身完整性检验,捡测桩基完整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桥位于安徽省无为县境内,桥址大小里程侧地表均为浮土,且地表植被稀疏,以水田为主,地势较缓,沿途村庄密集,交通方便。本桥为单线特大桥,中心里程049+607.4,起迄里程46+007.01 ?53+207.79 ,全桥长7200.78m,共222 孔。 孔跨布置为:4-322-2430-323-2437-322-2438-32+1-2484-321- (32+48+32)m连续梁+5-322-243-321-247-24m 简支T梁。(32+48+32)m连续梁于 52+548.5?52+672处跨越郭公河,其余孔跨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本桥 两侧桥台均采用矩形桥台,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墩。全桥均采用钻孔桩基础,根据跨度及地质条件不同,桩径分别为①1.0m、①1.25m。根据盐类环境及化学环境的不

高压旋喷桩首件情况总结

一、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蓟汕高速公路(津滨高速~津晋高速)工程第二标段,起点桩号:K23+633;终点桩号:K25+972.514,其中津塘二线分离式立交位于天津市东丽区,起讫桩号:K24+956.494~K25+971.401,桥梁长度:1014.907m,面积:42821.9m2;津塘二线分离式立交主线桥梁按左右两幅桥设计,桥面标准宽度为20.25m,受二线车道影响主桥桥宽变宽,由20.25m变宽到27m。上部结构形式为:预应力25m~ 30m为简支连续小箱梁,预应力23.5~ 51m为现浇连续箱梁,预应力 20m 为简支空心板梁。跨越的主要道路为津塘二线公路其里程桩号为K7+000~K7+300,跨越的河流为东河。 我标段高压旋喷桩施工作业任务总共:56312m。并在K24+935.164~K24+955.164进行了高压旋喷桩的首件施工作业。高压旋喷桩桩径0.6m,桥头处采用横向桩间距1.6m,纵向间距1.38m,桩长分别为12m、14m、16m,单桩承载力分别为300KN、350KN、400KN。 3).编制依据 (1)、国家颁布及天津市有关施工规程、设计规范、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和法规性文件及业主制定的有关规定。 (2)、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及勘察资料。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 91) 二、施工组织安排 1.组织机构 由项目经理和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各部分管理人员参与组成的施工组织机构是本工程施工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领导和组织实施、兑现本工程各项管理目标。项目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钻孔灌注桩试成孔总结报告(A30)

A30高速公路(界河~外环线)五标段 钻孔灌注桩试成孔总结 二00五年四月四日

试成孔总结 A30高速公路(界河~外环线)五标段在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A30监理组的指导下,2005年3月25日~4月1日钻孔灌注桩试成孔两个,以便获得后续大规模施工合理的工艺和参数。现将试成孔施工过程、工艺、参数及改进措施总结如下: 一、试成孔目的 1、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设备、机具、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参数。 2、监测孔壁的稳定性。 二、试成孔桩基概况 1、桩基 本工程桩基大规模施工前,做试成孔试验桩2个,其中1#试成孔: 位于Phs20墩右侧10m处(非工程桩),桩径Φ800㎜,预定深度50.94m 孔底标高47.078m,孔顶标高3.862m;2#试成孔:位于Phs18墩,Phs18-1桩基(工程桩),桩径为Φ1000㎜,设计桩长50m,桩底标高-52.500m,桩顶标高-2.500m,设计孔深57.22m孔底标高-52.500m孔顶标高4.720m。钻孔采用潜水钻正循环施工方法。 2、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场区钻孔桩范围内地质土层自上而下主要由: ①1填土层厚1米左右,以素填土为主,局部杂填土,结构松散。

②3灰色砂质粉土层层厚在3~5米左右,层底标高在-1.0~-1.9米,土质较好但不均匀。 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层厚 1.9~5.2米,层底标高-3.00~-7.10土质差,为高压缩性软粘土,流塑。③6灰色砂质粉土层,此层为③层的夹层,层厚在2米左右。 ④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层厚在12米左右,层底标高在-19米左右,为高压缩性软土,土质差,层厚大,是桥址处主要软弱土层。 ⑤层在本处一般分⑤1、⑤31、⑤32三个亚层,层厚在11~14米,层底标高-33米左右,该层地质尚好,但不均匀,尤其是⑤32层地质较好。 ⑦层为灰色粉砂土层,土质较好,一般厚度在20~25米之间,层底标高在-55米左右。是桥梁桩基的良好持力层。 3、主要管理人 桥工区桩基队长:周彤、陈俊 结构工程师:王纯斌、肖必建、肖燕 质检负责人:袁平 安全负责人:张云实 监理工程师:刘加明、王昌明、顾振琦、张善琴 三、试成孔准备 1、三通一平准备 (1)施工便道:东海村和林场路两条路线与东川公路形成循环,至少保证一条路线畅通。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总结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1、工程概况 (4) 2、桩位放样 (4) 3、护筒的制作和埋设 (4) 4、钻机就位 (5) 5、泥浆调制 (5) 6、钻 (6) 7、清 (7) 7.1. 钻深度检查 (8) 7.2.清标准 (8) 7.3.安装钢筋笼的检查 (8) 8、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8) 8.1. 原材料进场 (8) 8.2. 钢筋笼的制作 (8) 8.3. 钢筋笼安装 (10) 9、灌注混凝土 (11) 9.⒈混凝土设计强度 (11) 9.⒉施工资料 (11) 9.⒊砼灌注采用导管发灌注施工 (11) 9.⒋砼量计算 (13) 9.⒌桩身砼抗压强度检验 (13) 9.⒍施工注意事项 (14) 9.⒎钻桩检测 (14) 10、成品保护 (15)

摘要 本文主要从钻灌注桩的施工技术面展开论述,结合林邦溪大桥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冲击钻灌注桩施工技术。冲击钻灌注桩是采用机械设备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井到设计底标高后,将预制好的钢筋笼放入井中,然后就地灌注混凝土成桩。 关键词:冲击钻灌注桩

前言 目前,在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公路、铁路等工程量采用桩基础,桩基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形式。在所有桩基类型中,灌注桩应用较为普遍,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施工简略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不是很大,目前,在各类建筑及公路、铁路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钻灌注桩施工技术措施 1、工程概况 该工程地处省市,工程名称为林邦溪大桥,桥区左侧林邦发电站。本桥平面在GTSDK0+203~GTSDK0+499位于右,为缓和曲线。偏圆曲线(R=4000m)段,纵面位于直线段(坡度为0.013%);上部构造采用现浇混泥土,全桥6联。下部构造桥墩采用五柱墩、桩基础;全桥桩基共792m/36根,桩径均为1.0m,桩长11~25m,钢筋50T,C30桩基混凝土720m3本桥桥位区处于地质较种类较复杂,冲击成因,局部残坡积,主要为第四系亚粘土、亚砂土、细砂、有机质土局部分布,各土层分布不均,粘性土多呈软~流塑状态。基岩埋藏深,为厚层钙质砂质泥岩,顶部强风化带分布不连续,呈透镜状、似层状,厚度0.0-4.7m,弱风化带厚度大,层位稳定连续,层面总体平缓,埋深2.6-18.5m。浅层地下水丰富为,类型为第四系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其对砼无腐蚀。局部分布饱和砂土,存在地震液化危害,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基础采用钻灌注桩, 2、桩位放样 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桩的中心位置,根据桩定位点向桩四拉十字线,并在十字线四个端头钉放四个护桩,以四个护桩为基准控制护筒的埋设位置和钻机的准确就位。护桩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施工过程中被扰动。 3、护筒的制作和埋设 3.1. 护筒采用厚度4~8mm钢板制成,径大于桩径10cm,上

试桩总结

嘉绍高速袁花互通至杭浦高速丁桥互通连接线工程 许 雯 桥 钻 孔 灌 注 桩 首 桩 总 结 浙江金衢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嘉绍高速袁花互通至杭浦高速丁桥互通连接线工程 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09年 9月15日

一、概述: 根据设计要求,嘉绍高速袁花互通至杭浦高速丁桥互通连接线工程第二合同段许雯桥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工艺施工,钻孔灌注桩直径为120㎝,C25水下混凝土,其中桥台桩底标高分别为-48.4m,桥墩桩底标高为-48.2m。为了达到设计要求,掌握桥梁施工段地质条件下的钻孔灌注桩施工经验,取得各类施工技术参数,本合同段于2009年9月11日至9月13日在许雯桥桥0号台1号桩进行了钻孔灌注桩试桩,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本次试桩,为本合同段钻孔灌注桩大规模施工取得了经验、奠定了依据。 二、试桩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情况: 1、钻孔灌注桩试桩主要施工人员名单如下: 试桩施工负责人:魏叙荣 试桩技术负责人:严百军 试桩质检负责人:丁洪建 试桩试验负责人:王晓青 试桩安全负责人:赵磊 试桩机械负责人:魏叙建 试桩材料负责人:王祖兴

2、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机械设备清单如下: 3、钻孔灌注桩试桩材料: 钻孔灌注桩试桩混凝土采用“鸿翔”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合格,钢筋采用沙钢的产品,原材和焊接均试验合格。 三、技术准备 (1)在开钻前,我们熟悉了钻孔桩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并向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强调了桩基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及文明施工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提高了全体施

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文明施工意识。 (2)在未正式开工前,项目部试验人员取得了原材料质保单, 并进行复检,已符合规范要求。(详见附页) (3)开工前完成了测量控制网点的交接及复核工作,各控制点复测结果已报批准。 四、主要施工方法 1、桩位放样 (1)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放样控制点及桥位中心桩位控制点坐 标,项目部测量员会同施工班组人员进行了桩位的测量放样,并且将水准点引到了桥梁东西两岸并且加固保护,列出了成果表,已报监理部审核批复。主轴线以控制点的形式测设于地面,并注意避免破坏及影响材料堆放、车辆通行、设备安装,由监理单位进行了复核认可。 (2)我们采用全站仪(TOPCOM)测设出了桩位,工班人员用木桩 固定,木桩顶部钉小铁钉,并辅以保护桩,加固保护。 (3)在护筒安装完毕及钻机就位后,项目部人员再次进行了复测 桩位,确保了桩位的准确性。 2、泥浆制备和使用 本次首桩的泥浆以粘土造浆为主。钻孔过程中我们多次测定了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并根据地质实钻情况调节泥浆比重,泥浆比重为1.06,确保孔壁稳定。

高压旋喷桩总结

高压旋喷桩施工 总结 7.1. 高压旋喷桩施工总结 7.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673 街坊,拟建场地东侧为光启南路、南侧为中华路、西侧为河南南路、北侧为尚文路和黄家路。本合同段注浆为压密注浆桩为①800,水泥参量为25%本工程土0相当于吴淞高程绝对标高3.600m。 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前缘,其天然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 5.47?4.68m之间,高差0.79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勘察证书号:090012),根据勘察报告本工程 70.5m内地基土均属地四纪沉积物,主要由软粘土、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 本工程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喷射孔间距采用0.6m,共1805根,多排孔布置,注浆深度10.15~16.65m (深入基础层5m)选用“二重管法”旋喷注浆。 7.1.2. 设计技术指标 ( 1)旋喷桩桩径?800,旋喷桩间距?800?600(用于加固) ( 2)采用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为25%,水灰比为0.8~1.0 ,一般宜取1.0 ; (3)使用高速搅拌机的水泥浆搅拌时间不应少于30s ;使用普通搅拌机的水泥 浆搅拌时间不应少于90s;水泥浆从制备到使用完毕的时间不应超过4h,否则作废浆处理。 ( 4)钻机与高压泵的距离不宜过远,钻机孔位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0。 (5)桩位偏差不超过50,桩身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200,桩径偏差不大于10。 ( 6)喷射注浆管插入孔内,喷嘴达到设计标高后方可喷射注浆,喷射注浆应由下往上进行作业;喷射注浆参数达到规定值后, 可按照双管法施工工艺要求提升注浆管;注浆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 ( 7)防止孔间串浆,施工时必须采用跳跃法,相邻两根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小于48h,间距不小于4~6m (8)旋喷桩采用双管法施工,注浆压力宜为20?25,气流压力宜取0.7,气体流量0.8?1.2,水泥浆流量70,提升速度为10?20,旋转速度为15。 ( 9)宜采用钻孔取芯方法对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进行检测。

钻孔灌注桩桩基试桩总结

佛山市三水区塘西三期公路工程左岸涌中桥试桩总结 佛山市三水区塘西三期公路工程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二十九日

左岸涌中桥钻孔灌注桩桩基试桩总结根据设计文件和规范的相关要求,我单位于2015年12月23日至2016年1月1日在左岸涌中桥进行了钻孔灌注桩工艺性试验,目的为确定施工参数,并复核该桥的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是否与实际相符合。然后指导该桥桩基的下一步施工。该试验桩已按照规定方案顺利完成。现将该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桥位处三角洲平原地貌,上跨左岸涌,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约1.2~6.5m。根据钻探资料,本桥位地基由第四系覆盖层及基底下第三系始新世碎屑沉积岩。 本桥桩号范围为K09+820.2~K9+900.8,跨径组合3×25m,全长80.6m。上部结构引桥25m跨采用正交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小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配钻孔灌注桩,桥台采用座板台配钻孔灌注桩。本桥有钻孔灌注桩24根,其中直径120cm16根,直径140cm8根。其中8根140cm直径的位于河涌中,为水中桩,其余16根120cm直径的位于河岸上,为陆上桩。钻孔灌注桩砼混凝土设计为水下C30。 二、工程地质情况 本工程属于海积一级阶地地貌软土发育工程地质区,地形较平缓。该路段地层为高压缩性土层,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海积层:流塑状淤泥及淤泥质粘土,厚约0.0~1.60m;可硬塑状粉质粘土层;松散-中密状砂层;中密状卵石层,在7度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震陷液化;下卧南园组J3n凝灰熔岩及其风化层。该段路基土工程地质性质较差,软土层厚度较小但埋深较大。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海积砂层中的孔隙水及基岩中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潮汐侧向补给,水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不大。 三、试验内容及目的 1、检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的适用性。 2、获取各地质层钻孔时间、终孔后清孔时间及各阶段泥浆比重和含沙率,成孔后混凝土灌注系数,为施工工艺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3、积累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经验,磨合施工队伍与施工机械设备。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总结2

目录 一、适用范围 (2) 二、工程慨况 (2) 三、总体施工方案 (2) 四、施工准备 (3) (一) ............................................ 内业准备3 (二) ............................................ 外业准备3 (二)资源配置方案 (3) 五、施工方法及流程 (4) 六、常见施工问题及解决措施 (6) 七、施工注意事项 (10) 八、结束语 (10) 九、附件 (10)

DK603+615-DK603+730段路基高压旋喷桩施工首件总结2013年]月17 S, DK603+615-DK603+730段路基顺利完成了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施工经验,为了较好地指导后续的高压旋喷桩施工,特对首件工程DK603+615-DK603+730段路基高压旋喷桩进行了施工总结。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CKGZTJ-5标段所有路基段施工。 二、工程概况 中铁十七局集团新建沪昆客运专线CKGZTJ-5标段CFG桩首件评估路基段位于贵州省麻江县碧波乡碧波村,设计里程为DK603+615DK603+730,全长115m。木段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及坡洪积层,下伏基岩为石灰系灰岩夹页岩。DK603+615-DK603+730里程段路基基底原设计采用CFG桩加固,采用长螺旋钻孔施工,CFG桩直径50cm,正方形布置,桩间距1. 6mo 由于此里程段路基DK603+630路基断而上方有一条110KV高压线通过,与线路斜交约50。,与地面高差约9m,长螺旋钻无法施工。 DK603+615-DK603+730里程段范围内基底CFG桩加固措施调整为高压旋喷桩加固。高压旋喷桩直径50cm,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 2m, 加固深度穿透软弱土层至下卧层不小于0.5m,若下卧层为基岩则至基岩面。 三、总体施工方案 高压旋喷桩是利用水泥浆搅拌系统、高压注浆泵、钻机等设备将水泥浆变成旋转的高速射流,利用射流的强大动能将土体破碎、搅拌, 使水泥浆均匀地与原位土体混合在一起,硬凝后形成的圆柱状水泥土固结体。

钻孔桩施工技术总结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辅桥工程D1标 主墩钻孔桩施工技术总结 1.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苏通大桥由跨江大桥和南北接线组成,跨江大桥包括主桥、辅桥和南北引桥,其中辅桥为主跨268m 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D1合同段辅桥工程包括140+268+14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和5×75m 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基础工程。 78#、79#主墩均采用42根D2.5~2.8m 变直径钻孔灌注摩擦桩基础,呈梅花形布置。桩底标高分别为-106m 和-117 m ,桩顶标高为-4.0m ,桩长分别为102m 和113m,变截面高程分别为-35.6m 和-34.2m 。具体桩位布置如图1所示。 钻孔桩施工从2004年9月25日开始到2005年2月5日结束,共计施工131天。由于严格施工工艺,严肃施工纪律,经河海大学超声波检测,主墩84根钻孔桩均达到Ⅰ类优质桩的标准。 1.2工程地质 78#墩处地层沉积韵律较明显,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大致层位为:全新统地层(Q4) 北主墩(南主墩)基础侧面 北主墩(南主墩)基础立面图1 主墩桩位布置图

③~④工程地质层的淤泥质亚粘土、亚粘土及亚粘土夹粉砂;上更新统地层(Q3)⑤2粉细砂、⑥1中粗砾砂、⑥2粉细砂、⑦粉细砂、⑧1中粗砾砂、⑧2粉细砂。 79#墩处地层沉积韵律也较明显,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大致层位为:全新统地层(Q4)③~④工程地质层的淤泥质亚粘土、亚粘土及亚粘土夹粉砂;上更新统地层(Q3)⑤2粉细砂、⑥1中粗砾砂、⑥2粉细砂、⑦粉细砂、⑧1中粗砾砂、⑧2粉细砂;中更新统地层(Q2)⑨粘土及亚粘土、⑩粉细砂、(11)亚粘土及粘土、(12)粉细砂、(13)粘土及亚粘土。 1.3气候条件 苏通大桥位于长江下游南通河段,临近长江入海口,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支配境内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有别于内陆地区,又有别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桥位处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12.7℃,最高月平均气温30.1℃,最低月平均气温-0.2℃。 受季风气候影响,桥位地区冬半年盛行西北风,夏半年以东南风为主,全年以偏东风出现频率最高。桥址处受多种天气系统的影响,天气气候复杂,灾难性天气频繁,强对流天气特别是台风、龙卷风、强风出现的频率较内地明显增多,对工程影响较大的不良天气主要有:暴雨、连阴雨、雷暴、台风、龙卷风、霜冻、大风、大雪、雾等。 2.钻孔桩施工总体方案 采用打桩船及浮吊建立施工平台,在平台上安装导向架,利用280t浮吊配合APE400B型液压震动锤插打钢护筒。钢护筒内径为φ2.8m,壁厚δ=20mm,长为42.3m 和40.6m。 78#墩采用3台DL-180型压风机配合2台ZSD3000和一台KP3500型全液压旋转钻机,气举反循环成孔;79#墩采用3台DL-180型压风机配合3台KPG-3000A型全液压旋转钻机,气举反循环成孔。研配优质P.H.P复合泥浆护壁,采用ZX-250型泥浆分离器分离钻碴,成孔后采用CDJ超声波大孔径检测仪验孔。钢筋笼在生产区下料加工,

高压旋喷桩工艺试验总结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1.1、工程简介 (3) 1.2、地质情况 (3) 二、工艺性试桩的内容及目的 (4) 2.1、试桩内容 (4) 2.2、试桩目的 (4) 三、试验设计参数 (5) 四、施工准备 (6) 4.1、水、电及现场布置 (6) 4.2、物资准备 (7) 4.3、技术准备 (7) 4.4、试验工作 (8) 五、施工安排 (8) 5.1、施工人员安排 (8) 5.2、机械设备安排 (8) 5.3、施工队伍安排 (9) 5.4、施工安排 (10) 5.5、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网络 (10) 六、工艺性试桩施工过程 (11) 6.1、测量定位: (11) 6.2、钻机就位 (12) 6.3、拌制1:1水泥浆液 (12) 6.4、检查喷嘴 (14)

6.5、下钻 (14) 6.6、提升钻杆 (15) 6.7、桩顶喷浆 (16) 6.8、清理机具 (16) 6.9完成单根旋喷桩施工 (17) 6.10、提钻速度 (17) 6.11、试桩完毕 (17) 6.12、试桩结果 (18) 七、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要求 (20) 7.1、施工工艺流程图 (20) 7.2、质量要求 (21) 八、桩基施工质量、安全、进度保证措施 (21) 8.1、质量保证措施 (21) 8.2、进度保证措施 (23) 8.3、安全施工措施 (23) 九、试桩过程存在的不足 (24) 十、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24) 十一、综合评价及总结 (25)

高压旋喷桩工艺试验总结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优质,避免盲目施工,通过试验桩的各工序施 工时间,确定本段桩基施工所需投入的钻机数量以及施工资源的配置 和标准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施工组织,确保我标段内的高压旋喷桩工 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我分部在DK182+500-DK182+540区间路 基段选定20颗桩作为高压旋喷工艺试桩。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DK182+476.63-DK183+101.495区间路基处理段全长624.86m, 工点前接刚要河大桥,后接北尖篆河特大桥,工点位于滨海平原区, 线路在本段为路基填方。 本次选择20根高压旋喷桩作为试验桩,桩径0.6m,设计桩长 20m。分别以胶凝材料掺量为天然土用量的38%、42%、46%,水灰 比1:1进行工艺性试验,本次试桩从2014年4月11日开始,至4 月16日结束。为了保证在后期的高压旋喷桩施工能够保质保量的完 成合同要求的任务,现对本次20根高压旋碰施工进行如下总结。 1.2、地质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DK182+476.63-DK183+101.495区间路基处理段范围内地形比较平坦,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海相沉积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粘性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砂类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