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

(一)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概念与作用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通常意味着高收益,而退出机制在收益的获取、风险的转移、投资成败的评价,以及能否进行持续的风险投资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概念

所谓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相对成熟或不能继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将所投入的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本形态,以实现资本增加或者避免财产损失的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安排。风险投资的本质是资本运作,而风险资本的退出是实现收益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进行资本再循环的前提。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主要包括上市退出、并购退出、回购股权退出和清算退出这四种方式。

2、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作用

“风险投资能否顺利退出,关系到风险投资企业能否收回资本,以保证风险投资基金现金流的充裕性,从而实现投资——升值——退出——再投资——再升值,这样一个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过程。退出机制不仅为风险资本提供了持续的流动性,而且也为风险企业提供了持续发展。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在整个风险投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1]。因为投资的风险使得风险投资退出展现了其重要的作用,发展风险投资主要使高科技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产生更加大的风险,所以风险投资的运作,通常包括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筹集风险资本,风险资本投资者投入资金创立风险投资公司,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其次,从众多申请者中选择项目,投资项目选择合适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项目,风险投资公司的风险投资,大多数项目可能会失败,只有少数是成功的。第三,风险投资公司希望有一个成功的项目可能会得到辅导,支持继续发展壮大。第四,项目成功后达到一定的阶段,从项目获得的投资退出过程中,不仅获得对投入该项目的资金更多的机会成功的投资项目成功的风险投资退出,同时也实现了较高的投资风险保证金,然后用所得去寻找新的项目,实现投资风险的良性循环的资金”[2]。从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中可以看出,风险投资的退出在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实现风险投资正常循环的关键

风险投资的循环方式与传统投资的不一样,传统投资的循环方式是资本投入到企业后,通过生产和流通,实现销售盈利,然后通过获取利润的方式逐步地把资金收回,这样的方式比较注重资金的安全性。而风险投资是主动追求风险收益,不能依靠取得利润的方式来回收资金,只能在投资成功的项目上通过股权出售或者转让的方式,也就是风险投资从所投资项目中退出来回收资金,然后再去寻找新的项目,从而实现风险投资的正常循环。

[1]安实, 泽斌,《风险投资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 2005。

[2]成思危,《风险投资论丛》[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3。

(2)是评价风险投资公司运作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风险投资基金,这是风险投资的基础。风险资本家的投资目的,为了获得投资,风险投资的相同的好处,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谁都会选择高风险投资的投资收益代表公司作为投资,并从的风险投资过程中,投资收益主要取决于风险投资公司在视图上的属性,以获得风险投资退出,风险投资公司给予投资者相应的回报,引导更多的风险投资者把钱投入到一个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在运作。因此,在获得有效的退出过程中投资风险的程度是投资者评估声誉风险资本投资风险的重要依据。风险投资公司会选择不仅是项目,而且要能够正确地把握机遇,成功退出的风险,从而达到投资风险的目的。是实现投资收益的风险的重要途径。一项创新技术从研发阶段,实验室阶段,产品的成熟阶段,市场阶段采取通常需要五至八年。在此期间,公司通常处于风险的业务流程亏损或微利阶段,风险投资几乎是不可能会赚取利润,或者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通过一段时间股票或股票的交易,在适当的时候来实现风险资本投资的收益。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这样的风险投资和其他投资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3)是风险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体现

风险资本投资环境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包括投资政策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这些出口与风险资本投资的安全性是密不可分的。“风险投资顺利退出已成为用来衡量投资环境风险的重要方面。今天,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投资的风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来保证退出投资资金。实现高风险创业投资的唯一途径,是实现高收益,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风险投资的行列,创造更多的高科技企业,促进生产力的高新技术改造的目的是现实”[1]。

(二)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风险资本的来源不同,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同,因而风险投资退出的方式不同,目前,世界上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四种”[2]。

1、上市退出

上市是有机会退出风险资本投资企业采取在公开资本市场,通过原有的业务,这是一种利用这个发射出售所持股份的股份的公开发行的优势。从国际经验上市风险投资退出是退出的最佳途径,你可以得到的投资非常高的回报,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已选择退出的风险,投资回报率最高的700%左右。因此退出房产被一致认为是最好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还列出戒烟不仅保持了投资企业的独立性,也有利于企业提高声誉、树立形象,并能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顺畅的融资渠道,因而受到了管理层的欢迎。

[1]张小雷,《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与决策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5。

[2]程静,《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时机与方式选择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04。

公开发行上市又分为:“第一,主板上市,是指风险企业在国家主板市场上发行上市。主板市场上市门槛高,创业企业很难通过其上市。第二,二板上市。二板市场又称为创业板市场,是专为中小企业设立的发行上市的交易板块。二板市场降低了主板上市的门槛,适合于风险企业这样尚不成熟、资金缺乏但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较好前景的企业。在二板市场上表现良好的企业在一定时间后,可以升入主板市场继续交易。国际上著名的二板市场有美国的纳斯达克、香港的创业板市场。第三,海外上市,风险企业到境外或香港市场发行上市。例如,2003年12月9日在美国NASDAQ上市的携程网,上市当日的收盘价比18美元的发行价高出了89%,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上三年来首日表现最好的首次公开上市的股票。携程网最大的机构投资者CARL YLEGROUP获得了922万美元的收益,最早对携程网进行投资的IDG风险投资基金和软银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等其他投资者也都获益巨大”[1]。

2、并购退出

并购退出是,此次收购将通过企业出售给其他投资者并购持有的股权投资机构的风险。选择并购的风险资本退出,主要是基于时间的限制和尚公开资本市场撤资是标准的约束。“虽然并购退出市场退出不如股市受显著增加获得高利息,但由于成本低,程序简单,可完全撤出立即收回投资,风险投资机构的目的转让受资本约束,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退出选择。目前,在缺乏创业板市场情况,推出我们的风险投资,兼并与收购,只要你想的主要途径是非常重要和现实的路径。然而,与IPO相比,风险管理不欢迎企业收购,风险投资公司是因为一旦收购不能保持其独立性,企业管理将受到影响”[2]。

3、回购股权退出

回购股权退出是指按照预先约定的时间和价格购回由创投机构持有的企业股权,借此实现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又如并购退出方式,回购股权退出手续简便,可以完全退出,立即回收投资,且时间和价格预先设定,有利于风险投资机构控制收益和风险,对于受资本和约束又对企业发展前景不十分看好的风投机构而言,也是一种不错的退出选择”[3]。通过回购风险投资机构的股份,创业家能重新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因而也乐于接受风险投资通过回购股权的退出方式。

目前,回购股权退出主要是在国内的实践管理回购(MBO)和员工回购(EBO)两种方式。“回购的管理是创业企业的管理者使用个人理财,产权交易等手段获取由创投机构持有的债转股企业股权情况:员工在公司买回来的广大员工由创投机构持有的股份集体创业奖收购及持有有”[1]。

4、清算退出

[1]陈应侠,《多元化趋势: 论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选择》[J],生产力研究, 2004。

[2]王瑞兰,《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6。

[3]程静,《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时机与方式选择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04。

[1]戴国强、王国松,《信息不对称和风险资本退出》[J],财经研究, 2002。

清算退出是指结算风险投资机构开展投资公司清算收回投资的一种方式。我希望没有人风险资本投资的初创企业在自己的结束清算。“可是风险投资的特点就是这样,高收益。高风险,只要你选择了风险投资,你就选择了这种痛苦的抉择。在创业企业已经没有前途可言的时候,风险投资机构就必须过短撤出,否则资金沉淀在创业企业中不仅不能发挥作用,机会成本也会变得越来越昂贵”[2]。

实际上,风险投资机构在作出投资决策时,一般都会考虑在投资失败情况下选择清算退出。“我国作为新兴的风险投资市场,存在着许多的投资机会,清算退出的风险资本可以被用来投资其他更有前途的企业或项目,从而提高风险投资的整体收益。所以,清算退出是风险投资机构的一种主动性味,这既是止损需要,也是最大化发挥资本效益的需要”

[3]。

二、红杉资本与亚洲互动传媒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1、红杉资本的公司概况

1972年红杉资本成立于美国硅谷。在成立之后的30多年之中,红杉资本作为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人投资了如Apple, Google, Cisco, Oracle, Yahoo, Linkedin等众多领导潮流的创新型公司。红杉资本中国团队目前管理约20亿美元的海外基金和近40亿人民币的国内基金,用于投资中国的高成长企业。红杉中国的合伙人及投资团队兼备国际经济发展视野和本土创业企业经验,从2005年9月成立至今,在科技、消费服务业、医疗健康和新能源、清洁技术等投资了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高成长公司。

红杉中国的投资组合包括新浪网、阿里巴巴集团、酒仙网、万学教育、京东商城、文思创新、唯品会、豆瓣网、诺亚财富、高德软件、乐蜂网、乾照光电、焦点科技、大众点评网、中国利农集团、乡村基餐饮、斯凯网络、博纳影视、开封药业、秦川机床、快乐购,蒙草抗旱、匹克运动等。

2、亚洲互动传媒的上市

2002年,崔建平创办了北京宽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发展起来了TVPG业务。而亚洲互动传媒是宽视网络的海外控股公司,并于2004年7月在英属百慕大群岛设立。亚洲互动传媒自称是“中国提供跨媒体平台电视节目指南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其销售收入中,以电视广告代理业务为主,TVPG(电视节目指南)和EPG(电子节目指南)为辅。它在2006年达到2851.8万美元的销售额,是2005年销售额的4倍多,这样的成长速

[2]陈应侠,《多元化趋势: 论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选择》[J],生产力研究, 2004。

[3]王晓东、赵昌文,《风险投资的退出绩效研究——IPO与M&A的比较》[J],经济学家, 2004。

度对风投具有很高的诱惑力。根据工商登记资料,短短6年间,宽视网络的投资总额从设立之初的15万美元,到上市前已经增加至7200万美元。2007年时,亚洲互动传媒将其经营的几项业务组合到了一起,成为了日本资本市场一度追捧的中国媒体概念公司。

因为其优秀的销售额,亚洲互动传媒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如红杉资本以及在红杉资本的引荐下吸引到的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日本最大的卫星通信公司JSAT、伊藤忠商事、NTT移动通讯公司以及在日华人企业家徐志敏创办的JCD公司。并于2007年4月26日亚洲互动传媒在东交所创业板上市,有着“东交所中国第一股”之称。

3、亚洲互动传媒的退市

作为首家在日本东京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亚洲互动传媒有限公司在2008年9月20日的退市,比起1年前的上市,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造成了近年来中国公司在海外资本市场的一个非常恶劣影响。退市后,导致十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在这家企业失败,其中包括前期和后期的机构投资者,如红杉资本,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日本最大的卫星通信公司JSAT等。这一事件也引发了红杉资本的创始人之一张帆的黯然离场,甚至远离了风险投资行业。

(二)对亚洲互动传媒退市的分析

关于亚洲互动传媒退市事件的导火索,东交所中国首席代表山本秀树表示:“是亚洲互动传媒的会计师事务所拒绝为其2007年年报出具审计意见”。而实际上该事件背后更大的危机,则是亚洲互动传媒的创始人、CEO崔建平,擅自将其全资子公司北京宽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银行的1.069亿人民币定期存款,为第三方企业北京海豚科技发展公司的债务做担保。这么做,无疑使投资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亚洲互动传媒股价已经从最高点时候的2055日元跌到仅剩5日元,这一价格不足红杉入股时的三分之一而已。而究其原因,有一下两方面:

1、亚洲互动传媒公司发展得太快,这家公司尚未做好在资本市场上从容成长的准备

虽然广告业务成长迅速,但它仍处在市场机会的摸索阶段。亚洲互动传媒在2007年3月曾取得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为期一年的独家广告代理权。按照预期,获得这一央视的高收视率节目的广告时段,应该可以为亚洲互动传媒带来梦寐以求的广告销售空间。但始料未及的是,《同一首歌》并未完整兑现广告时段,这令其收入大打折扣。且由于未实现预期,亚洲互动传媒一度高涨的股价出现了一个拐点。

2、由于亚洲互动传媒的领军人物崔建平个人原因,公司内部经历了巨大变动,并最终导致公司退出创业板

“投资先投人”是风投的口头禅,但是风投在选择投资亚洲互动传媒时,并没看透崔

建平其人。CEO崔建平在未得到公司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在中国国内银行开户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宽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069亿人民币的定期存款设定为对第三者企业海豚科技发展公司债务的担保,使得该公司不得不修改2008年的财务预期,就在此时CFO 朱大年突然离开公司,新CFO张仪昭上任,张仪昭来到公司后的首要工作便是在2008年6月30日交出公司上市以来的第一份年报,很快他便发现了公司的财务存在极大漏洞并将问题上报董事会。由此亚洲互动传媒曝出了丑闻:CEO崔建平私自挪用企业资产,其中1800万元已偿还海豚科技的部分贷款,而剩余资金则面临无法被收回的危险。因此公司无法在规定的时间6月30日交出财报,最终被东交所摘牌并于9月20日退市,成为了“东交所中国退市第一股”。在此期间,亚洲互动传媒内部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动:崔建平提出辞职,CEO之职由原野村证券的马克和接任;原有的7位独立董事中有5人离职;而公司新CFO 张仪昭也“引咎辞职”。而公司的股价更是跌至50日元以下。

所谓“投资先投人”,优质的管理以及高素质的领军人物是必不可缺的风投要点。以人为本,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有优秀的领军人物,一个有着高销售额的公司在有些时候并不是一个值得风投为其冒险的公司,当风投承受的风险过大以至于可能血本无归时,风投应该慎重考虑是否要冒险。

(三)红杉资本资金退出失败的探究

红杉资本在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上选择了上市退出,这也是业内公认的资本退出的最佳渠道。按理来说,在亚洲互动传媒上市后选择恰当的时机退出资本,红杉资本可以得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红杉资本在对亚洲互动传媒投资时,却忽略了几方面。

1、没有做好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Due Deligence)是风险投资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对于风险投资来说,每一个尽职调查,动辄花费数十万的律师费,加上时间、机会成本,其效率和精准性极为重要”[1]。一般的尽职调查包括:“管理人员的背景调查、市场评估、销售和采购订单的完成情况、环境评估、生产运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汇报体系)、财务预测的方法及过去预测的准确性、销售量及财务预测的假设前提、财务报表、销售和采购的票据的核实、当前的现金、应收应付及债务状况、贷款的可能性、资产核查,库存和设备清单的核实、工资福利和退休基金的安排、租赁、销售、采购、雇佣等方面的合约、潜在的法律纠纷等”[2]。

然而,红杉资本在投资亚洲互动传媒之前,显然并没有对其做好尽职调查,亚洲互动传媒的失败,很大原因就是其CEO崔建平私自将其存款为第三方公司做债务担保。如果红

[1]王晓东、赵昌文,《风险投资的退出绩效研究——IPO与M&A的比较》[J],经济学家, 2004。

[2]程静,《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时机与方式选择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04。

杉资本当初认真考查的除了公司基本面之外,还曾经研究过崔建平的品行,这次事件也许就可以避免。但是很明显,他们忽视了对所投的人的考查。因为此前,崔建平在国内就曾多次有过与他有关的公司资金莫名其妙来去甚至不见的事件。红杉资本对投资对象的不了解,直接导致了资本退出的失败。

2、企业管理团队的不完善

“一个风险投资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不但要考虑投资对象的可行性、项目的市场前景还要考虑到企业的管理团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足够优秀的资质来发展这个项目。并且在资金投入后,必要的监管措施一定不能缺少”[1]。红杉资本在投资了亚洲互动传媒后,显然并没有对其资金进行监管。崔建平挪用资金的行为,正常来说,必须经过董事会决议,至少要得到CFO的同意才行。所以,亚洲互动传媒的投资案中,没有及时委派CFO,也是其失败的一大因素。直到丑闻爆发前不久的2008年5月,张仪昭才到亚洲互动传媒走马上任。此前一直在美国上市企业做财务工作的他,到任不久就发现了财务问题,而在崔建平交代了资金流向后,张仪昭立即向董事会做了汇报。亚洲互动传媒的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提及其有财务总监,只有担任公司执行总裁的朱大年看起来有财务经验。而且尽管亚洲互动传媒“五脏俱全”,投资人有代表进入董事会,并担任了公司监事会的职务,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创始合伙人张帆也是其外部董事,但是却并没有真正的监管措施在执行。

三、哈尔滨创新投资成功退出富泰实业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1、哈尔滨创新投资

哈尔滨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前身是哈尔滨市科技风险投资中心,成立于1998 年5 月,隶属于哈尔滨市科技局,是哈尔滨市惟一由市政府全额投入、从事风险投资的事业单位。中心的主要业务职能是:受市政府委托,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政府管理风险投资基金;以政府风险投资基金为引导,吸引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来哈投资创业;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创业投资业的发展,扩大风险投资资金,增强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能力;参与投资参股的创业投资公司和创业企业的决策,并负责对派出董事和监事的管理;作为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机构、哈尔滨市创业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哈尔滨市创业投资协会的发起人,承担行业牵头的职能,就创业投资相关事宜协调沟通本地区的创业投资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金融证券及中介机构,推动创业投资业的健康发展;研究创业投资的发展和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营造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社会环境;组织和参与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间的项目对接、项目推介、投融资合作,帮助投资参股企业适时进入资本

[1]刘晶晶,《创建二板市场: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有效渠道》[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

市场;开展与创业投资事业相关的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承担科技局委托的专项工作。

2、富泰实业的上市

哈尔滨富泰实业有限公司组建于2000 年5月,是国内专业研发、生产、销售直线电机及其驱动产品的企业,公司注册于黑龙江省南岗民营科技示范区的民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注册资金五千万元人民币的民营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浙江大学紧密合作,成立“浙江大学富泰电气新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富泰电气新技术研究院”,所研发的直线电机及其驱动产品全部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及技术专利,是一个集“科、工、贸”为一体的新型经济实体。富泰是我国机电行业第一家登陆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的企业。2007年初,富泰在纳斯达克监管下的全国性电子招示板市场(OTCBB)挂牌上市,开盘价为每股3.1美元,于美国东部时间2007 年1月31日获准转板纳斯达克市场交易后,股价已经上涨到每股12美元。哈尔滨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在于哈尔滨富泰实业有限公司协商后,对其投资500万元,并于2006年11 月30日签订了退出价款为2700万元的《股权转让合同书》,于同年12月6日收回股权转让款1000 万元,截止到2007年7月12日,余款1700万元全部收回,哈尔滨创新投资有限公司2007 年8 月正式退出对哈尔滨泰富实业有限公司的投资,回报率逾5倍。

(二)哈尔滨创新投资资金退出的影响

哈尔滨创新投资投资500万元,获得2700万元回报,回报率逾5倍。在此之前,经哈尔滨市科技局协调,哈尔滨创新投资与富泰实业于2006年11月30日签订了退出价款为2700万元的《股权转让合同书》,并于同年12月6日收回股权转让款1000万元。2007年7月12日,余款1700万元收回

通过风险投资退出富泰实业投资,哈尔滨创新实现了国有资产,而且还开辟了科技风险投资退出渠道,进一步推动哈尔滨市科技风险投资健康发展。哈尔滨公司将收回2700万元的总资金为公司的技术被用来支持其他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在哈尔滨,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扩大经营的企业家比比皆是。哈尔滨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在哈尔滨,企业发展确实是资金,许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他们大多面临资金瓶颈的严重不足。在另一方面,哈尔滨的风险投资,只有少数能够注入真正的发展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公司,尽管其他一些公司牌子挂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不具备实力,多风险投资咨询公司,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管理顾问公司,它们都属于类服务公司,风险是不是在真正的投资公司的意义。在哈尔滨市,数百个项目每年都期待着与风险投资公司合作,作为一个平台到一个新水平。哈尔滨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提供尊重和陪伴项目的富国基金这样的合作成功后有“磨合期”,走上了一条充满光明大道。

(三)哈尔滨创新投资成功退出的研究

哈尔滨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在众多投资退出方式中选取了首次公开发行这一方式,首次公开发行是指创业企业第一次向社会公众发行证券,通常是普通股票,IPO是风险资本最理想的退出渠道,其投资收益也较其它方式高, 无论风险投资公司还是风险企业的管理层都比较欢迎IPO退出方式。“一项对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表明,60%的高新技术企业把到香港创业板上市作为第一选择,30%的企业把到美国NASDAQ上市作为第一选择。这也充分表明了上市成为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选择这一观念已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1]。在确定了上市的方向后,上市的途径却并不是遵循唯一的模式。“基本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直接在二板市场上市和借壳上市:二板市场(Second Board Market)是相对于主板市场(Main Board Market)而言的,也称为创业板市场,它是指专门提供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比主板市场以外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是适应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高科技成长型企业融资而产生的需求”[2]。二板的上市公司在公司的经营历史,年利润数,净资产和公众流通股的条款要求较低等都有低于主板市场的要求,创造出口和企业上市融资风险风险投资便利条件,以促进企业业务的快速增长。RTO或借壳上市,由于上市公司的指标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多融资,这种情况导致了上市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即壳资源。“对于企业,由于主要市场上市的公司必须暂时无法实现的,因此,为了实现IPO退出,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在公司一个合适的对象已被列入其资产的说明和项目的人“壳” ,或入股上市公司,其控股,以达到上市的目的”[3]。通过股票交易风险投资在股市,实现风险投资退出,风险资本扩张可以通过资金在股市的需求来实现。RTO方式退出对于我国风险投资目前的操作是比较常见的。

在选择哈尔滨创业投资是非常谨慎的。一,产品技术方面,他们怎么看待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具有竞争优势和成长,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次是对后市取决于项目,看看是否有发展和上市可能的巨大空间;同时,他们也把对经营班子高度重视,看到的资格和任务,其主要成员承诺的能力。从2000年以来,自主研发的所有产品,国内独家生产,机械伺服系统,其中食品和其他产品为世界首创,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发展非常广阔的空间,为了注入风险投资哈尔滨提供了保障。富泰的风险投资哈尔滨工业良好的发展态势,考虑到风险,投资回报率高等原因选择了从风险投资的公募退出,其持有的股票在股市上,富泰实业的现金在很短的时间拥有5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实现投资收益2700万,回报超过5倍的投资,增强风险资本的循环来创造更多的投资回报,实现民营技风险投资企业发展壮大的支撑作用。

[1]杜兰英、余道先,《发展产权交易完善风险投资退出通道》[J],商业研究, 2005。

[2]王晓东、赵昌文,《风险投资的退出绩效研究——IPO与M&A的比较》[J],经济学家, 2004。

[3]刘晶晶,《创建二板市场: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有效渠道》[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

四、案例的比较分析

(一)退出方式的选择分析

亚洲互动传媒在2007年4月26日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6个交易日内,它的64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0元)的发行价就被翻番。而不到3个月时间,其股价更曾创下2055日元的高点。然而,在2008年9月20日,亚洲互动传媒就黯然退市,在风险投资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

哈尔滨富泰实业有限公司于2007 年1 月31 日跻身纳斯达克全球板市场,完成了在二板市场的上市,公司2007 年第三季度销售额982 万美元,同比增加39.4%;销售额的增加是由于公司直线电动机和特种电动机产品的销售量增加。在2006 年第三季度和2005 年第三季度,工业线性电动机和特种电动机产品的销售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公司2006 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48.9%,而2007 年同期为49.8%;净收入为428 万美元,同比上升43.5%。公开上市为其带来了高额收益,增强了资金的流动性,并且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公司形象,便于企业融资。

红杉资本投资在创新和哈尔滨都选择退出上市,上市的描述是最好的退出渠道退出的风险投资资金。通过上市退出,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风险。风险资本家对他们的私人利益,公共股权,转手获得市场认可后,实现资本增值。利用市场退出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实现利润和流动性,获得更高的产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公司实现的价值。风险基金的投资者,风险资本家,通过市场价值的杠杆作用所持股份的企业家价值急剧放大。其次,IPO 的成功,证明了金融市场对企业认可的良好的经营业绩,使企业在股市持续融资渠道,分担投资风险。同时,IPO的企业家提供了看涨期权的企业控制通常是日期,合同执行日期的上市公司,在与公司的现代理论的剩余线的分配控制。同样,上市的工作渠道进入资本公司后,不可避免地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的核心员工。此外,有利于提高风险资本基金在私募股权市场的声誉,风险投资活动有利于未来。然而,上市退出也有缺点:“上市的严格限制,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为首的CEO或CFO,公司领导涉及了大量的精力、昂贵而繁琐,涉及法律、会计、券商等问题;公开上市的竞争对手和客户,使企业了解了很多重要的数据和内部情况后信息;从市场检验的风险投资经验,限售期收回;影响证券市场和风险每年量的扩张的上市公司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大量的初创企业成功上市”[1]。

(二)造成资本退出结果不同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建议

[1]杜兰英、余道先,《发展产权交易完善风险投资退出通道》[J],商业研究, 2005。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许倩倩 何佳飞 田琳琳 王萍萍 翟利娟 胡娟 孙飞

这时,风险注资还未开始,壳公司架构搭建已经完成,壳公司的结构和预计注资完成后的股权结构如下图。 这样设置壳公司结构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避税,一方面是为蒙牛将来上市做准备 ②风险投资的进入 2002年9月24日,在完成了壳公司结构搭建后,风险投资正式开始。 第一步,股本结构准备: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扩大股本1亿倍,即从原来的1美元扩大到1亿美元,共计1亿股,并将股本分为A类股5200股和B类股99999994800股。其中,A类股每股拥有十票投票权,B类股每股拥有一票投票权,另外规定了AB类股票的分红权,中国乳业同时规定,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原先持有的1000股为A类股。这些关于投票权和分红权的规定为双方之后的对赌协议提供了条件。 第二步,注资过程开始:摩根士丹利、鼎辉和英联三家风险投资机构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3141007美元,认购了中国乳业公司32685股、10372股、5923股的B类股票,合并持有B类股票48980股。三家金融机构总计为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注入资金2597.3712万美元。 第三步,注入蒙牛公司资产:中国乳业将得到的全部资金以增资的方式,转移给毛里求斯公司,毛里求斯公司使用这笔资金(2597.3712万美元)购入内蒙古蒙牛66.7%的股份。中国乳业是毛里求斯公司的母公司,因此,中国乳业间接成为了蒙牛乳业最大的股东 第四步,股权分配,金牛公司与银牛公司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合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第一轮注资后,蒙牛股份的股权结构如下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

(一)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概念与作用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通常意味着高收益,而退出机制在收益的获取、风险的转移、投资成败的评价,以及能否进行持续的风险投资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概念 所谓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相对成熟或不能继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将所投入的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本形态,以实现资本增加或者避免财产损失的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安排。风险投资的本质是资本运作,而风险资本的退出是实现收益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进行资本再循环的前提。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主要包括上市退出、并购退出、回购股权退出和清算退出这四种方式。 2、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作用 “风险投资能否顺利退出,关系到风险投资企业能否收回资本,以保证风险投资基金现金流的充裕性,从而实现投资——升值——退出——再投资——再升值,这样一个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过程。退出机制不仅为风险资本提供了持续的流动性,而且也为风险企业提供了持续发展。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在整个风险投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1]。因为投资的风险使得风险投资退出展现了其重要的作用,发展风险投资主要使高科技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产生更加大的风险,所以风险投资的运作,通常包括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筹集风险资本,风险资本投资者投入资金创立风险投资公司,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其次,从众多申请者中选择项目,投资项目选择合适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项目,风险投资公司的风险投资,大多数项目可能会失败,只有少数是成功的。第三,风险投资公司希望有一个成功的项目可能会得到辅导,支持继续发展壮大。第四,项目成功后达到一定的阶段,从项目获得的投资退出过程中,不仅获得对投入该项目的资金更多的机会成功的投资项目成功的风险投资退出,同时也实现了较高的投资风险保证金,然后用所得去寻找新的项目,实现投资风险的良性循环的资金”[2]。从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中可以看出,风险投资的退出在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实现风险投资正常循环的关键 风险投资的循环方式与传统投资的不一样,传统投资的循环方式是资本投入到企业后,通过生产和流通,实现销售盈利,然后通过获取利润的方式逐步地把资金收回,这样的方式比较注重资金的安全性。而风险投资是主动追求风险收益,不能依靠取得利润的方式来回收资金,只能在投资成功的项目上通过股权出售或者转让的方式,也就是风险投资从所投资项目中退出来回收资金,然后再去寻找新的项目,从而实现风险投资的正常循环。 [1]安实, 泽斌,《风险投资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 2005。 [2]成思危,《风险投资论丛》[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3。

创业风险控制及退出机制

创业风险控制及退出机制 一.风险分析: 任何项目都存在着风险,如何能够有效地预防并控制各种风险是项目探讨之初就应该多方讨论的问题,做为管理者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难以承担的损失。综合本项目, 有可能存在风险的因素如下: 1)气候的影响 由于自然因素对农作物的产量影响较大,所以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无法对经营产品的数量等做准确的估计,从而在资金的分配上,不会达到更高效的配置。 2)仓库的货损 为了物流配送的需要,我们的货物必然会在物流仓库短暂堆放,对某些蔬菜类产品,因为货物本身的特点,在存储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货损,对这个的预防和控制是本项目必然要考虑的问题。 3)对农作物生产过程的监控 因为我们的品牌形象就是有机食品,所以,我们所销售的农产品一定要完全符合我们对外宣传的标准,否则将对我们的形象大大折扣,也会危

及公司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安排人员对全部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这个是否能够实现是个难题,而且如果有对公司形象有损的报道,将会 大大影响公司的生存; 4)对货源的控制 为了达到一定的销售规模,我们必须拥有一定的产品货源,我们面向的 对象是广大的农民,非常分散而且难以控制,如果我们要决定他们种植 的产品,那么我们需对他们产品的回收做出承诺,假如市场到时候未达 到预期的要求,那么损失只能我方来承担。如果我们不决定他们要种植 什么,那么我们的控制无从谈起。 二.资金退出机制 1)上市 如果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以考虑IPO上市,从而资金可以撤离;2)并购 如果企业发展暂时不能达到期望的要求,那么可以考虑被别的公司并购;3)管理层收购 如果公司运营一段时间以后,公司管理层能够将公司收购,那么其它投 资资本也可以及时退出。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风险投资成功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是否有成功的退出渠道。退出是风险投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最佳的退出方式又是重中之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时间较短,退出机制方面相关的法规和制度仍需完善。本文就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建立并完善符合中国风险投资现状的退出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问题,对策 Abstract Success of venture capita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st: Is there a successful exit channels. Exit of venture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hoosing the best out of the way is the top priority. Development of Risk Investment shorter, exit mechanisms relat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still need to improve. In this paper exit mechanism for venture capital in China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tatus quo in line with China venture capital exit mechanism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Venture Capital,Exit mechanism,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I

浅谈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完善

浅谈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完善

内容摘要 风险资本是一种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创业企业并参与管理的投资行为。要发展风险投资,首先必须把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放在突出地位,并作为优先解决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畅通的退出渠道,风险资本才能重新流动,收益才能真正变现,才能保持并不断壮大风险投资的规模,才能形成以市场为基准的风险投资的评价体系;改善风险企业的经验管理,才能扩大创业资本筹集或完善进入机制,最终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使风险资本的流动实现良性循环。由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是风险投资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退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与否是一个国家风险投资业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因此,要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就必须要有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文章对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相关理论进行简要梳理,分析了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构建建议。 关键词:风险资本;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业

目录 引言 (1) 一、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内涵及必要性 (1) (一)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概念 (1) (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1) 二、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2) (一)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现状 (2) (二)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三、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构建 (4)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 (4) (二)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5) (三)培育并发展风险投资中介组织 (6) (四)培养优秀的风险投资人才队伍 (7) 结语 (7) 参考文献 (9)

新环境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新环境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摘要:风险投资在中国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程,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高成长行业。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 选择上,外资基金和人民币基金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就目前新政策环境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公开上市;并购中图分类号:F832.48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0.10.06 1991年美国数据集团(IDG)在北京设立办公室标志着我国风险投资行业正式拉开序幕.随后软银中国、鼎晖投资、红杉中国等外资基金,纷纷进入中国大陆。之后外资风险投资基金便一统天下。但是,国家商务部等六部委令2006年第10号公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后,政策环境开始向人民币基金倾斜,之后人民币基金开始快速发展,深创投、达晨创投、九鼎投资等人民币基金崭露头脚,外资基金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 一、风险投资概述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目前,我国常见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PE等形式都属于风险投资的范畴。 二、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 l、境内公开发行上市(IPO) 2006年商务部第10号文件规定.中国政府对中国境内企业通过设立境外离岸公司实现境外上市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之前在风险投资界流行的“两头在外”

商业计划书的退出机制

篇一:创业计划书之风险控制和退出机制 创业计划书 框架 1、产品与技术赵 2、市场分析钟 3、公司战略焦 4、营销策略陈连增 5、公司结构和人力资源刘 6、生产运作陈凯音 7、财务分析吕 8、风险分析与退出机制李 风险分析与退出机制: 一.风险分析: 任何项目都存在着风险,如何能够有效地预防并控制各种风险是项目探讨之初就应该多方讨论的问题,做为管理者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难以承担的损失。综合本项目,有可能存在风险的因素如下: 1)气候的影响 由于自然因素对农作物的产量影响较大,所以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无法对经营产品的数量等做准确的估计,从而在资金的分配上,不会达到更高效的配置。 2)仓库的货损 为了物流配送的需要,我们的货物必然会在物流仓库短暂堆放,对某些蔬菜类产品,因为货物本身的特点,在存储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货损,对这个的预防和控制是本项目必然要考虑的问题。 3)对农作物生产过程的监控因为我们的品牌形象就是有机食品,所以,我们所销售的农产品一定要完全符合我们对外宣传的标准,否则将对我们的形象大大折扣,也会危及公司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安排人员对全部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这个是否能够实现是个难题,而且如果有对公司形象有损的报道,将会大大影响公司的生存; 4)对货源的控制 为了达到一定的销售规模,我们必须拥有一定的产品货源,我们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非常分散而且难以控制,如果我们要决定他们种植的产品,那么我们需对他们产品的回收做出承诺,假如市场到时候未达到预期的要求,那么损失只能我方来承担。如果我们不决定他们要种植什么,那么我们的控制无从谈起。 二.资金退出机制 1)上市 如果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以考虑ipo上市,从而资金可以撤离; 2)并购 如果企业发展暂时不能达到期望的要求,那么可以考虑被别的公司并购; 3)管理层收购 如果公司运营一段时间以后,公司管理层能够将公司收购,那么其它投资资本也可以及时退出。篇二:如何写商业计划书(投资退出与营运分析) 如何写商业计划书(投资退出与营运分析) 商业计划书一般可以分为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第二部分为业务及前景,第三部分是经营管理,第四部分是拟用筹资,第五部分为风险控制(因素),第六部分是投资回报和退

商业计划书融资退出机制

商业计划书融资退出机制 篇一:创业计划书之风险控制和退出机制 创业计划书 框架 1、产品与技术赵 2、市场分析钟 3、公司战略焦 4、营销策略陈连增 5、公司结构和人力资源刘 6、生产运作陈凯音 7、财务分析吕 8、风险分析与退出机制李 风险分析与退出机制: 一(风险分析: 任何项目都存在着风险,如何能够有效地预防并控制各种风险是项目探讨之初就应该多方讨论的问题,做为管理者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难以承担的损失。综合本项目,有可能存在风险的因素如下: 1 1) 气候的影响 由于自然因素对农作物的产量影响较大,所以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无法对 经营产品的数量等做准确的估计,从而在资金的分配上,不会达到更高效的配置。 2) 仓库的货损

为了物流配送的需要,我们的货物必然会在物流仓库短暂堆放,对某些蔬菜类产品,因为货物本身的特点,在存储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货损,对这个的预防和控制是本项目必然要考虑的问题。 3) 对农作物生产过程的监控因为我们的品牌形象就是有机食品,所以,我们所销售的农产品一定要完全符合我们对外宣传的标准,否则将对我们的形象大大折扣,也会危及公司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安排人员对全部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这个是否能够实现是个难题,而且如果有对公司形象有损的报道,将会大大影响公司的生存; 4) 对货源的控制 为了达到一定的销售规模,我们必须拥有一定的产品货源,我们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非常分散而且难以控制,如果我们要决定他们种植的产品,那么我们需对他们产品的回收做出承诺,假如市场到时候未达到预期的要求,那么损失只能我方来承担。如果我们不决定他们要种植什么,那么我们的控制无从谈起。 2 二(资金退出机制 1)上市 如果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以考虑,,,上市,从而资金可以撤离; 2)并购 如果企业发展暂时不能达到期望的要求,那么可以考虑被别的公司并购; 3)管理层收购 如果公司运营一段时间以后,公司管理层能够将公司收购,那么其它投资资本也可以及时退出。篇二:如何写商业计划书(投资退出与营运分析) 如何写商业计划书(投资退出与营运分析)

正式稿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叶长燮 2010-12-9 一、 宏观背景、乳业的状况 图1城镇居民基本情况 ■从图1可知,城镇居民的收入和食品支出在不断增加,并且消费结构不断由低档商品向中高档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 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6年则越过了2000美元的关口,2008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了3000美元,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其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将出现加速发展,而产业结构、消费类型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图2牛奶人均消费量对比 图3奶类人均年消费量 ■从图2可知,200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仅7.2公斤,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不但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远远低于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的20%。然而,滞后中蕴藏着发展的潜力。当前我国乳制品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难得的机遇之中。从图3可知,世界人均年消费奶类93公斤,而我国只有7.2公斤,我国的人均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在180个国家的排名中排在100位之后。从图2、图3对比可知,就固态、液态奶而言,液态牛奶更具有市场潜力。(事实是,蒙牛起来后,占据了液态奶市场第一,20.8%,而固态奶类制品由伊利长期占据第一。) 20 40 60 80 100 世界人均亚洲人均中 国人均

图4奶牛的生产和消费 图5蒙牛成立初的乳业企业状况 ■从图4可知,乳品生产仍然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市场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从图5也可以看出,乳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从图5中看出,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有接近1/3的乳业企业亏损)。 二、蒙牛简介 1999年,在中国乳业老大伊利当了10年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被开除了。他东拼西筹了900万,成立蒙牛,蒙牛最初的启动资金来自至爱亲朋,承载着亲情、友情和信任。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但是包括牛根生在内的10位创业者有5位是来自伊利,可谓经验丰富、往绩彪炳。牛根生团队对乳品行业的运营规律有着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他们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和可资利用的市场渠道。蒙牛在第一个年头剩下的3个半月就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2000年是2.467亿元,2001年升至 7.24亿元、2002年再升至16.687亿元,2003年跃过40亿元! 仅仅5年,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一位。截至2009年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仍以28%的年增长率在不断成长。 三、蒙牛融资背景 2002年已驶入快车道的蒙牛对资金十分渴求,要开拓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条,在

关于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研究

关于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研究(作者: 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 ) 【摘要】在当今,高新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热门产业,而风险投资作为其创业所需资本投入的一个最佳选择,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的资本运作模式。风险投资发源于美国,从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发展风险投资到如今20 年,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尤其是美国仍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在退出机制上,我国由于法律、法规、市场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作为风险投资收益实现的退出过程阻碍重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介绍以及现今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与美国相比较得出问题症结,即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受到法制以及市场的制约,使得退出方式不合理,资本退出困难重重。并且针对此问题,提出完善资本市场,完善政府(法律法规)职能,完善投资机构三方面的改进意见,以此健全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关键字】:风险投资,退出机制,IPO,企业并购,回购,清Abstract High-tech industry has become a focus which our country put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While venture capital as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investmen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a mainstream mode of operation of the capital. Venture capital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mid-1980s China has begun to develop venture capital for over 20 years. Though many developments have been introduced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Capital exit process as the main method to realize investment revenue has meet many obstacles as a result of our laws and regulations ,market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This has become the major problem which cons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venture capital in China. This paper intends to illustrate the Venture Capital Exit Mechanism and compare China' s modern with that of America to draw a conclusion. As a result of our law and market structure, exiting from the capital marke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Aim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the improve of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have to be introduced. Only in this way, the evol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exit mechanism in China can be witnessed.

风险投资及其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及其退出机制 [摘要]:本文从风险投资业的含义和特点出发,首先分析了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然后重点研究了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介绍了风险投资不同退出渠道的优缺点以及各自适合的经济环境;接着,结合中国的实际,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文章给出了关于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一些建议:应该借鉴国外发展二板市场的经验,尽快完善主板市场内部的中小企业板块的建设,完善我国刚刚发展的创业板市场;完善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的产权退出渠道发展;完善上市公司壳资源的发展和积极采取海外上市的方式拓宽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完善清算退出渠道的建设。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二板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新科技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融资困难等一系列发展瓶颈问题。风险投资业的兴起对于解决融资困境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是一种将资本投入到具有高成长性风险企业中的一种投资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投资收益。在整个风险投资的运行过程中,如何在实现盈利的前提下实现风险资本的成功退出并且将风险资本应用于下一轮投资是风险投资能否实现循环运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风险投资家最为关注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并没有把其对经济运行的促进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政策体制和金融市场等不完善,没有为风险投资建立一系列有效的退出机制。因此,通过风险投资及其退出机制的研究,对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风险投资的含义和特点 风险投资,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和一定的方式向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风险资本,然后将所筹资本投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的方式参与风险企业或项目的管理,期望通过实现项目的高成长率并最终通过出售股权获得高额中长期收益的一种投资体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风险投资包括这样几个特点:①风险投资首先需要有风险资本来源,风险资本既可以来自个人,也可以来自各类机构;个人或机构的资本可以直接投入风险企业及项目,但通常是通过进入风险投资机构如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由这类机构进行投资; ②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③风险投资具有很高的投资风险,因为它的投资对象在技术和市场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很大;④由于风险企业或项目具有高成长性,因此,如果投资成功,则可获得极高的

风险投资的激励机制

风险投资的激励机制 李昌奕 激励机制的形成与设计是风险投资业务运作中十分必要和关键的要素。风险投资激励机制主要运用的手段一般包括有限合伙制的激励制度、股票期权、经理人市场竞争、精神激励等,激励机制的实现方式有退出的激励机制、可转换优先股等。 一、有限合伙制的激励机制 有限合伙制对风险企业中的风险投资方的激励机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投资方对风险投资企业债务所承担的无限责任。由于风险投资方对风险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所以风险投资方如果经营不善,所造成的超过基金数额的亏损将完全由风险投资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承担。所以从强化理论的角度看,不利的结果将弱化风险投资方降低企业经营业绩的行为。在有限合伙制的规则下,风险投资方将努力经营企业并避免亏损,从而形成了对风险投资方的激励。 二是风险投资方获得的远远多于其出资比例的投资收益。风险投资企业以1%的出资获得利润的15%—30%,这种与投资不成比例的利润分配,实际上是对风险投资管理者劳动的充分肯定,这种有利的结果将强化风险投资方努力经营的行为。由于风险企业利益与风险投资方利益的一致性,这种机制将激励风险投资方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从强化理论的角度看,有限合伙制规则构成了同时包含强化与弱化过程的激励机制,本文称之为“强化——弱化激励机制”。由于普通合伙人——风险企业的风险投资方——对亏损承担无限责任,因此起到了对于风险投资方的惩戒作用,这种不利的结果不断弱化风险投资方“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与此同时,风险投资方不仅可以每年获得约1.5 — 2.5%的基金管理费用,而且还可以获得远高于其1%出资比例的15% —30%的利润分配,这种对风险投资方有利的结果不断强化其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有限合伙人有权更换普通合伙人,这也对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狂赚7l倍 年级:08 系别:经济系专业:金融学 班级: 2 姓名: 黄将锋学号: 120080801226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这样看待企业家和投资家的关系:投资者可以炒我们.我们当然也可以换投资者,这个世界上投资者多得很。我希望给中国所有的创业者一个声音——投资者是跟着优秀的企业家走的.企业家不能跟着投资者走 投融资始末 创业伊始,第一笔风险投资救急 1999年年初,马云决定回到杭州创办一家能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回到杭州后,马云和最初的创业团队开始谋划一次轰轰烈烈的创业。大家集资了50万元,在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园的100多平方米的家里,阿里巴巴诞生了。 这个创业团队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他的妻子、他当老师时的同事、学生以及被他吸引来的精英。比如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当初抛下一家投资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的头衔和75万美元的年薪,来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 他们都记得,马云当时对他们所有人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3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狂言狂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当时阿里巴巴的生存技巧而已。 阿里巴巴成立初期,公司是小到不能再小,18个创业者往往是身兼数职。好在网站的建立让阿里巴巴开始逐渐被很多人知道。来自美国的《商业周刊》还有英文版的《南华早报》最早主动报道了阿里巴巴,并且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开始在海外有了一定的名气。 有了一定名气的阿里巴巴很快也面临到资金的瓶颈:公司账上没钱了。当时马云开始去见一些投资者,但是他并不是有钱就要,而是精挑细选。即使囊中羞涩,他还是拒绝了38家投资商。马云后来表示.他希望阿里巴巴的第一笔风险投资除了带来钱以外,还能带来更多的非资金要素,例如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和其他的海外资源。而被拒绝的这些投资者并不能给他带来这些。 就在这个时候,现在担任阿里巴巴CFO的蔡崇信的一个在投行高盛的旧关系为阿里巴巴解了燃眉之急。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投资了500万美元。这一笔“天使基金”让马云喘了口气。 第二轮投资,挺过互联网寒冬 更让他意料不到的是,更大的投资者也注意到了他和阿里巴巴。1999年秋,日本软银

第四章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第四章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本章内容 第一节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 第二节国内创业板首次公开上市(IPO) 第三节股份出售与股份回购 第一节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通过某种有效方式,将风险投资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的机制及其相关制度安排。 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意义在于: ?为评价风险企业投资价值提供客观标准 风险企业往往具有新技术、高成长的特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真实价值很难确定,退出时的交易价格为其价值提供了客观标准。 ?为风险资本提供持续的流动性 风险资本需通过投资——退出——再投资的循环,实现风险资本的持续增值。 ●为风险资本提供持续的增长性 退出机制提供的流动性是风险资本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承担“高风险”,取得“高收益”的条件。 ?竞价式转让——股份首次公开上市(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 股份首次公开上市(IPO)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风险企业股份公开上市,将拥有的私人权益转换成为公共股权,在获得市场认可后,转手以实现资本增值。收益最高:59.5%。 ●契约式转让——出售或回购 契约式退出分为股份出售和股份回购两种。股份出售是指第三方按协商的价格收购风险投资企业或风险资本家所持有的股份的一种退出方式。股份回购是指风险企业或风险企业家本人出资购买风险投资家手中的股份。收益次之:14.9%。 ●强迫式转让——破产清算 当风险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被破产清算。 退出方式IPO 出售或回购破产清算 优点收益高、筹资方便费用低、撤资迅速避免继续经营的损失 缺点成本高、撤资慢收益低、管理层主动性差投资难以获得收益 条件完善的资本市场产权清晰法规健全 适用阶段成熟期成长期、成熟期经营失败 一般情况下,20%达到上市条件;40%被收购;20%维持经营,回购;20%经营失败,清算。 第二节国内创业板首次公开上市(IPO) 企业上市有什么好处或企业为何要上市?主要表现在: ●融资渠道多元化,取得固定的直接融资通道,获得权益性资金。 ●改善资本结构,降低了对银行的依赖程度。 ●企业公有化,降低了企业控制人的经营风险。 ●增加了资本的流动性,便于股东变现股权,实施股权激励。 ●上市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有利于产品经营。 ●提高公司透明度和规范度,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

(风险管理)风险投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投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所谓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在弥补失败项目损失的同时,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 我国风险投资的探索始于1985年成立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以后在一些地方也陆续成立了十几家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可科技投资基金,个别以外资为基础的风险投资基金也于90年代初步开始进入我国。但由于体制和机制上存在许多问题,环境条件不成熟,难以真正按风险投资的要求进行运作。 近几年来,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人们重新思考风险投资问题。在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民建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一号提案,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国内引起了较大反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的公司已有近百家,拥有近百亿资金。更多的外国基金如软库(Softbank)和著名IT企业如Intel、IBM等公司也已开始进入我国风险投资领域。 在技术创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现代社会,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风险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但风险投资在我国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都十分有限。因此,在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的同时,加强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仅就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风险投资是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有效社会激励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企业间的竞争靠创新取胜,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要靠创新取胜。只有在科技创新领域获得的优势,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能够充分调动个人的创新热情,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的创新机制,是一个国家保持科技创新活力,赢得科技创新优势最为重要的条件。 风险投资机制就是这样一种鼓励人们大胆创新的社会激励机制。它通过向科技创新项目投资,不仅解决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支持了科技创新工作;而且还通过其特有的“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投资分制,使科技工作者不必承担投资风险就可以在项目取得成功后获得巨额收益。这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无疑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因此可以说,风险投资就是对人的投资,是对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创造性资源——人力资源的投资。风险投资机制就是促进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社会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是风险投资管理的核心内容 风险投资的风险,一方面在于所选择的投资项目本身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于所选择的合作伙伴即投资项目的实施者可能不具备使项目取得成功所需的经营管理能力。对风险投资家来说,后者的风险比前者的风险更大。因为如果合作伙伴选择错了,再好的项目都会招致失败。而选择了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即使项目不是特别好,仍然有可能取得成功。“宁可选择一流的合作伙伴,二流的项目;而不愿选择一流的项目,二流的合作伙伴。”这就是风险投资家们公认的投资准则。 无论是项目选择,还是项目实施者选择,都要由人去实施。这本身就包含着两方面风险:一是评价者的知识、能力、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及进行评价所需的信息都不可能是完备的,因而存在作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二是评价者在道德上也不能保证都是完备的,可能会出于个人利益方面的考虑而徇私舞弊。前者属于技术风险,是客观的,难以消除;后者属于道德风险,虽说取决于个人主观因素,但从社会人们的道德都不完备这一客观事实来看,也是客观的且更加难

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

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日期:

西安培华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姓名: 院系: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风险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的科研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险投资是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着高风险的高科技项目,旨在促进高科技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投资行为。它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资金有效使用的支持系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并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的策略。 关键词:风险投资;投资主体;投资资本

目录 摘要 (4) 目录 (5) 1绪论 (6) 2风险投资概述 (7) 3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8) 3.1 风险投资资本总量不足,缺乏合格的风险投资主体 (8) 3.2 风险资本退出缺乏有效渠道 (9) 3.3 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滞后不健全 (9) 3.4 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发展滞后 (10) 3.5 风险投资人才极度缺乏 (10) 4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策略 (12) 4.1拓宽资金来源,实行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 (12) 4.2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12) 4.3优化风险投资环境,加快制定相关法令法规 (13) 4.4加快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及项目评估机构的发展 (13) 4.5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 (13) 5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

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 2008-12-26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EZCapital 点击量:1460 涉及行业: 投资行业 如何减少风险投资项目的损失,确保成功投资的收益顺利回收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目前,缺乏便捷市场化的退出渠道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指通过向开发高新技术或使其产业化的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股权资本,通过股权转让(交易)收回投资的行为。风险投资一般不以控股和分红为目的,而是通过资本与管理投入,在企业的成长中促进资本增值,并且在退出时实现收益变现,再寻找新的投资对象。风险投资行为是市场行为,其最终目的是盈利,为了实现这种大大超过一般投资行为所带来的高收益,需要有一个可靠的投资退出机制。从另一方面看,风险投资是以资本增值的形式取得投资报酬,不断循环运动是风险投资的生命力所在。因此,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业的中心环节,没有便捷的退出渠道就无法补偿风险资本承担的高风险。风险投资的成功率非常低,其收益一般通过风险投资组合的整体效益来综合考察。根据一项关于美国13个风险投资基金的分析研究表明,风险投资总收益的50%来自于6.8%的投资,总收益的75%来自于15.7%的投资。真正能为风险投资者带来收益的投资项目还不到1/4.所以,如何减少风险投资项目的损失,确保成功投资的收益顺利回收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目前,缺乏便捷市场化的退出渠道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退出方式的分析比较 风险投资主要是通过股权转让或股票上市获取投资回报。收益变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公开上市发行 公开上市发行即第一次向一般公众发行一家风险企业的证券,通常是普通股票。IPO是风险资本最理想的退出渠道,其投资收益也较其它方式高,大约占美国风险投资退出量的30%.无论风险投资公司还是风险企业的管理层都比较欢迎IPO退出方式,但IPO退出周期长、费用高。目前,我国企业上市有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两种途径。 (1)直接上市。可分为国内直接上市和国外直接上市。现阶段我国的主板市场对高新技术企业变现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第一,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要求较高,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很难达到要求;第二,主板市场上的法人股、国有股不能流通和交易,这与风险投资通过股权转让撤出风险资本实现收益回报的根本目的相矛盾;第三,在服务于国企改制和扩大融资渠道的政策下,以非国有为基本成分的高新技术企业很难进入主板市场的通道。能够公开上市的企业数量有限,限制了其作为风险资金“出口”的作用。到国外直接上市对国内众多企业来说显然缺乏实力。 (2)买壳上市。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中陆续分化出一批业绩不佳、难以为继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仍保有上市资格,被称为“壳公司”。“壳公司”因其拥有上市资格而成为其他欲进人证券市场的企业利用的对象,日渐成为证券市场上的稀缺资源。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按照法律规定和股票上市交易规则,通过协议方式或二级市场收购方式收购上市公司,并取得控股权来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买壳上市通常由两步完成。第一步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的方式,绝对或相对地控制某家上市的股份公司;第二步资产转让,上市公司反向收购非上市公司的资产,从而将自己的有关业务

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西安培华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名: 院系: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风险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的科研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险投资是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着高风险的高科技项目,旨在促进高科技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投资行为。它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资金有效使用的支持系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并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的策略。 关键词:风险投资;投资主体;投资资本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1绪论 (2) 2风险投资概述 (3)

3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 3.1?风险投资资本总量不足,缺乏合格的风险投资主体 (5) 3.2?风险资本退出缺乏有效渠道 (5) 3.3?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滞后不健全 (5) 3.4?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发展滞后 (6) 3.5?风险投资人才极度缺乏 (6) 4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策略 (7) 4.1拓宽资金来源,实行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 (7) 4.2?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8) 4.3优化风险投资环境,加快制定相关法令法规 (8) 4.4加快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及项目评估机构的发展 (8) 4.5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 (8) 5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1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风险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的科研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险投资实质上是一种高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将资金投入风险极大的高新技术开发生产中,从而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的新型投资机制。它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资金有效使用的支持系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风险投资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我国风险投资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有效的运作,使高新技术产业大规模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许多方面还需完善。 2风险投资概述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又被译为创业投资。根据美国全面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具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