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3-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3-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3-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 热学(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测定分子大小的油膜实验中,下面的假设与该实验无关的是()

A.油膜的体积等于总的分子体积之和

B.油膜为单层分子且都是球形

C.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它们间的间隙可忽略

D.油膜中分子沿直线排列

2、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下述正确的是()

A.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它反映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

D.物体的速度越大,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3、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 r 大于 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 r 小于 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 r 等于 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 r 1变到r 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4、气体的温度升高了30℃,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了()

A. 30K

B. 273+30K

C. 243K

D. 303K

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体,若温度相等,则内能也相等

B.物体速度增大,则分子动能增大,内能也增大

C.对物体做功或向物体传热,都可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冰熔解成水,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

6、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汽缸和

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

顶起,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

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

A.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

B.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

7、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每升高1℃,它的压强增加量()

A. 相同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成正比例增大

8、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实线是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由状态 1 到状态 2 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

9、两个容器A、 B 用截面均匀的水平玻璃管相通,如图所示,A、 B 中所装气

体温度分别为100oC 和 200oC,水银柱在管中央平衡,如果两边温度都升高 100oC,则水银将()

A.向左移动C.不动D B.向右移动

.无法确定

10、在密闭的四壁绝热的房间里,使房里长期没工作的电冰箱开始工作,并打开

电冰箱的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之后()

A.房间内的温度将降低B.房间内的温度将不变

C.房间内的温度将升高D.无法判断房间内温度的变化

二、双项选择题

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不浸润现象

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表面张力

C.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浸润现象

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毛细现象

12、某一物体具有各向同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物体一定是非晶体B.该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C.该物体一定不是单晶体D.该物体不一定是非晶体

1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铝的摩尔质量为M,铝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1kg 铝所含原子数为ρN A B. 1 个铝原予的质量为 M/N A 3

D.1 个铝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M/( ρN A)

C .1m 铝所含原子数为 N A/( ρ M)

14、一个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B.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

C.机械能与内能总量减小

D.机械能与内能总量不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类永动机与第一类永动机一样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能量永不枯竭,不必节约能源

C.热力学第二定律反映了自然界中任何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D.不可能让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任何变化

16、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

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

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氢气氧气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17、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 A 变到状态 D,其体积 V 与热力学

温度关 T 系如图所示, O、 A、 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由状态 A 变到状态 D过

程中()

V A.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B.气体体积增大,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减少C.气体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大

D.气体的密度不变

D C

A B

O

T

18、图 6 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内部装有2L水,上部密封1atm的空气0.5 L,

保持阀门关闭,再充入 1atm 的空气 0.1 L,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

体,且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充气后,密封气体压强增加

B.充气后,密封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C.打开阀门后,密封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D.打开阀门后,不再充气也能把水喷光

19、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经绝热过程 A→B、等容过程 B→C、

等温过程 C→ A 又回到了状态 A,则 ()

A. A→ B 过程气体降温

B. B→ C 过程气体内能增加,可能外界对气体做了功

C. C→ A 过程气体放热

D.全部过程气体做功为零

20、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能够自动转变为有序运动

B.热传递的自然过程是大量分子从有序运动状态向无序运动状态转化的过程

C.热传递的自然过程是大量分子从无序程度小的运动状态向无序程度大的运动

状态转化的过程

D.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答案

题号12345678910答案D C B A C B A B B 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 CD BD AC CD CD AB AC AC CD

高中物理3-3《热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3-3《热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热学计算题(二) 1.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3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为27℃.求: Ⅰ.若将玻璃管缓慢倒转至开口向下,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长? Ⅱ.若使玻璃管开口水平放置,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温度最高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管内水银不能溢出.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长直U形玻璃管内由两段水银柱封闭着长度为15cm的空气柱,气体温度为300K时,空气柱在U形管的左侧. (i)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从左侧开口处缓慢地注入25cm长的水银柱,管内的空气柱长为多少? (ii)为了使空气柱的长度恢复到15cm,且回到原位置,可以向U形管内再注入一些水银,并改变气体的温度,应从哪一侧注入长度为多少的水银柱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大气压强P0=75cmHg,图中标注的长度单位均为cm) 3.如图所示,U形管两臂粗细不等,开口向上,右端封闭的粗管横截面积是开口的细管的三倍,管中装入水银,大气压为76cmHg。左端开口管中水银面到管口距离为11cm,且水银面比封闭管内高4cm,封闭管内空气柱长为11cm。现在开口端用小活塞封住,并缓慢推动活塞,使两管液面相平,推动过程中两管的气体温度始终不变,试求: ①粗管中气体的最终压强;②活塞推动的距离。

4.如图所示,内径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在温度为7℃的环境中,左侧管上端开口,并用轻质活塞封闭有长l1=14cm,的理想气体,右侧管上端封闭,管上部有长l2=24cm的理想气体,左右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6cm,若把该装置移至温度恒为27℃的房间中(依然竖直放置),大气压强恒为p0=76cmHg,不计活塞与管壁间的摩擦,分别求活塞再次平衡时左、右两侧管中气体的长度. 5.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且处于平衡状态,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高度均为l0,温度为T0.设外界大气压强为P0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S,且mg=P0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在活塞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 6.如图,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面积之比为S A:S B=1:2,两活塞以穿过B的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个气缸都不漏气.初始时,A、B 中气体的体积皆为V0,温度皆为T0=300K.A中气体压强P A=1.5P0,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强.现对A加热,使其中气体的体积增大V0/4,,温度升到某一温度T.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此时A中气体压强(用P 0表示结果)和温度(用热力学温标表达)

高中物理经典试题库1000题

《物理学》基础题库 一、选择题 1、光线垂直于空气和介质的分界面,从空气射入介质中,介质的折射率为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零,所以光速不变 B、光速为原来的n倍 C、光速为原来的1/n D、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90°,光速不变 2、甘油相对于空气的临界角为4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一支蜡烛离凸透镜24cm,在离凸透镜12cm的另一侧的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倒立,放大率K=2 B、像正立,放大率K=0.5 C、像倒立,放大率K=0.5 D、像正立,放大率K=2 4、清水池内有一硬币,人站在岸边看到硬币() A、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B、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C、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D、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5、若甲媒质的折射率大于乙媒质的折射率。光由甲媒质进入乙媒质时,以下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A、折射角>入射角 B、折射角=入射角 C、折射角<入射角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6、如图为直角等腰三棱镜的截面,垂直于CB面入射的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三棱镜的临界角() A、大于45o B、小于45o C、等于45o D、等于90o 7、光从甲媒质射入乙媒质,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光速分别为v甲和v乙,已知折射率为n甲>n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α>γ,v甲>v乙 B、α<γ,v甲>v乙 C、α>γ,v甲

热学高中物理选修试题

热学高中物理选修-试题

————————————————————————————————作者:————————————————————————————————日期: ?

一、分子动理论(微观量计算、布朗运动、分子力、分子势能) 1、用油膜法测出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知道油滴( ) A、摩尔质量 B 、摩尔体积 C 、体积 D 、密度 2、将1cm 3 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cm 3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cm3溶液中有50滴。现 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后,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已 测出这薄层的面积为0.2m 2,由此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 A 、2×10-10m B 、5×10-10m C 、2×10-9m D、5×10-9m 3、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质量 4、若以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 蒸气的密度,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0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 系式:(1) m V N A ρ= (2) 0V N M A =ρ (3) A N M m = (4) A N V V =0其中 ( ) A.(1)和(2)都是正确的 B.(1)和(3)都是正确的 C .(3)和(4)都是正确的 D.(1)和(4)都是正确的 5、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 布朗运动越剧烈 D.在00C 的环境中, 布朗运动消失 6、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 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D.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7、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这些微 粒的运动是( ) A.是布朗运动 ? B .空气分子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 .是由气体对流和重力引起的 运动 8、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所示. 图中记录的是 (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9、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B.液体难以被压缩表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存在 C.气体分子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 D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引力 10、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 引和斥力f 斥两部分组成,则( ) A.f 引和f 斥是同时存在的 B.f 引总是大于f 斥,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 C.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 引越小,f 斥越大 D .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 引越大,f 斥越小 11、若两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力为零, 则关于分子力、分子势能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 0时,分子力为零,也就是说分子间既无引力又无斥力 B.分子间距离大于r 0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力一定增大 C .分子间距离小于r 0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间斥力变大,引力变小 D.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不管r >r0,还是r

高考物理真题热学

高考物理真题——选修3-3 热学 2016年 (全国新课标I 卷,33)(15分) (1)(5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 .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能 C .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 D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 (2)(10分)在水下气泡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p ?与气泡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2p r σ?=,其中0.070N/m σ=。现让水下10m 处一半径为0.50cm 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50 1.010Pa p =?,水的密度 331.010kg /m ρ=?,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s g =。 (i)求在水下10m 处气泡外的压强差; (ii)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全国新课标II 卷,33)(15分) ⑴(5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等温或 等压过程ab 、bc 、cd 、da 回到原状态,其p -T 图像如图 所示.其中对角线ac 的延长线过原点O .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 .气体在a 、c 两状态的体积相等 B .气体在状态a 时的能大于它在状态c 时的能 C .在过程cd 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 .在过程da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E .在过程bc 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da 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⑵(10分)一氧气瓶的容积为30.08m ,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强为20个大气压.某实验室每天消耗1个大气压的氧气30.36m .当氧气瓶中的压强降低到2个大气压时,需重新充气.若氧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这瓶氧气重新充气前可供该实

高考物理选考热学计算题(五)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选考热学计算题(五) 组卷老师:莫老师 评卷人得分 一.计算题(共50小题) 1.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面积之比为S A:S B=1:2,两活塞以穿过B的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个气缸都不漏气.初始时,A、B中气体的体积皆为V0,温度皆为T0=300K.A中气体压强P A=1.5P0,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强.现对A加热,使其中气体的压强升到p A′=2p0,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此时A中气体温度T A. 2.如图甲所示,一内壁光滑且导热性能很好的气缸倒立时,一薄活塞恰好在缸口,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现在将气缸正立,稳定后活塞恰好静止于气缸的中间位置,如图乙所示.已知气缸的横截面积为S,气缸的深度为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设周围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求: ①活塞的质量m; ②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 3.如图所示是我国南海舰队潜艇,它水下速度为20节,最大下潜深度为300m.某次在南海执行任务时位于水面下h=150m处,艇上有一个容积V1=2m3的贮气钢筒,筒内贮有压缩空气,其压强p1=200atm,每次将筒内一部分空气压入水箱(水箱有排水孔与海水相连),排出海水△V=0.9m3,当贮气钢筒中的压强降低到p2=20atm时,需重新充气.设潜艇保持水面下深度不变,在排水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水面上空气压强p0=1atm,取海水密度ρ=1×103kg/m3,g=10m/s2,

1atm=1×105Pa.求该贮气钢筒重新充气前可将筒内空气压入水箱的次数. 4.一瓶中储存压强为100atm的氧气50L,实验室每天消耗1atm的氧气190L.当氧气瓶中的压强降低到5atm时,需重新充气.若氧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这瓶氧气重新充气前可供该实验室使用多少天? 5.如图所示,U形管两臂粗细不等,开口向上,右端封闭的粗管横截面积是开口的细管的三倍,管中装入水银,大气压为76cmHg.左端开口管中水银面到管口距离为11cm,且水银面比封闭管内高4cm,封闭管内空气柱长为11cm.现在开口端用小活塞封住,并缓慢推动活塞,使两管液面相平,推动过程中两管的气体温度始终不变,试求: ①粗管中气体的最终压强; ②活塞推动的距离. 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B开始以B→A→C→B的顺序变化.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t(单位为℃),气体从状态B→A的过程中向外放热为Q,试求: ①气体在C状态时的温度t C; ②气体实现从状态B→A→C→B的变化过程中,对外做的功. 7.有一个容积V=30L的氧气瓶,由于用气,氧气瓶中的压强由P1=50atm降到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_力学计算题49个

四、力学计算题集粹(49个)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一质量m=1kg的质点以速度v0=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37°角,如图1-70所示,求: 图1-70 (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相交于P点,则质点从O点到P点所经历的时间以及P的坐标;(2)质点经过P点时的速度. 2.如图1-71甲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s末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1-71乙,试求拉力F. 图1-71 3.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在A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物体到达B处.A、B相距L=10m.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在此基础上再增大1倍,则物体从A传送到B的时间又是多少? 4.如图1-72所示,火箭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动后,以加速度g/2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起动前压力的17/18,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g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图1-72 5.如图1-73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摩擦因素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图1-73 6.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作水平飞行时,由于突然受到强大垂直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高度下降17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飞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定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试计算: (1)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多大?方向怎样? (2)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相当于乘客体重多少倍的竖直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g取10m/s2) (3)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相对于机舱将向什么方向运动?最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体的什么部位? (注:飞机上乘客所系的安全带是固定连结在飞机座椅和乘客腰部的较宽的带子,它使乘客与飞机座椅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热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只知道下列那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质量、体积、和摩尔质量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 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 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 ..的 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μ 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μ / N A)kg 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μ / ρN A)m3 4.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 5.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 D.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6.质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7.有一桶水温度是均匀的,在桶底部水中有一个小气泡缓缓浮至水面,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若不计气泡中空气分子的势能变化,则 A.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B.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放出热量 C.气泡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D.气泡中的空气内能不变,放出热量 8.关于气体压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讲,气体的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器壁所受压力的大小 B.从微观上讲,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不断撞击器壁产生的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所产生的 D.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1Pa=1N/m2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选择题(包括解析答案)

物理 1.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 1.设中子质量为m,则原子核的质量为Am。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度分别为v0、v1,碰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2,由弹性碰撞可得mv0=mv1+Amv2,m=m+Am,解得v1=v0,故=,A正确。 2.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 A.均匀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解析] 2.对磁铁受力分析可知,磁铁重力不变,磁场力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重力等于磁场力时,磁铁匀速下落,所以选C。 3.(2014大纲全国,19,6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tan θ和 B.tan θ和 C.tan θ和 D.tan θ和 [解析] 3.由动能定理有 -mgH-μmg cos θ=0-mv2 -mgh-μmg cos θ=0-m()2 解得μ=(-1)tan θ,h=,故D正确。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解析]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波相遇叠加,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仍做简谐运动,其振动位移在0到最大值之间,B、C项错误。在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差,在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故A、D项正确。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

选修3-3《热学》 一、知识网络 分子直径数量级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加德罗常数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分子动理论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 布朗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力的F -r 曲线 分子的动能;与物体动能的区别 物体的内能 分子的势能;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E P -r 曲线 物体的内能;影响因素;与机械能的区别 单晶体——各向异性(热、光、电等) 晶体 多晶体——各向同性(热、光、电等) 有固定的熔、沸点 非晶体——各向同性(热、光、电等)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浸润与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举例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液晶 体积V 气体体积与气体分子体积的关系 温度T (或t ) 热力学温标 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压强的微观解释 压强P 影响压强的因素 求气体压强的方法 改变内能的物理过程 做功 ——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物体间(物体各部分间)内能的转移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熵——熵增加原理 能源与环境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二、考点解析 考点64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罗德罗常数 要求:Ⅰ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是联系微观量与宏观量的桥梁。 设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宏观量为.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1、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μ、物质密度ρ。 (1)分子质量:A A ==N V N m ρμ (2)分子体积:A A 10PN N V V μ==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 分 子 动 理 论 热力 学 固体 热力学定律 液体 气 体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1000题

《物理学》题库 一、选择题 1、光线垂直于空气和介质的分界面,从空气射入介质中,介质的折射率为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零,所以光速不变 B、光速为原来的n倍 C、光速为原来的1/n D、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90°,光速不变 2、甘油相对于空气的临界角为4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一支蜡烛离凸透镜24cm,在离凸透镜12cm的另一侧的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倒立,放大率K=2 B、像正立,放大率K=0.5 C、像倒立,放大率K=0.5 D、像正立,放大率K=2 4、清水池内有一硬币,人站在岸边看到硬币() A、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B、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C、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D、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5、若甲媒质的折射率大于乙媒质的折射率。光由甲媒质进入乙媒质时,以下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A、折射角>入射角 B、折射角=入射角 C、折射角<入射角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6、如图为直角等腰三棱镜的截面,垂直于CB面入射的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三棱镜的临界角() A、大于45o B、小于45o C、等于45o D、等于90o 7、光从甲媒质射入乙媒质,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光速分别为v甲和v乙,已知折射率为n甲>n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α>γ,v甲>v乙 B、α<γ,v甲>v乙 C、α>γ,v甲

高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热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只知道下列那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 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 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 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 .该气体的质量、体积、和摩尔质量 2.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 C. 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D.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 铜的摩尔质量为口(kg/ mol ),密度为p (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A,则下列 说法中哪个是错毘.的 A. I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p NA/ 口 B . 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p NA C.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口/ N A) kg D .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口/ p NA) m 4.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 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 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 5. 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相同 B. —定量0C的水结成0C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

D. —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6. 质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 C时 A. 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 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C. 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 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7. 有一桶水温度是均匀的,在桶底部水中有一个小气泡缓缓浮至水面,气泡上升过程中逐 渐变大,若不计气泡中空气分子的势能变化,则 A. 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吸收热量B .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放出热量 C.气泡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D .气泡中的空气内能不变,放出热量 &关于气体压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从宏观上讲,气体的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器壁所受压力的大小 B. 从微观上讲,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不断撞击器壁产生的 C.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所产生的 D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1Pa= 1N/mf 9.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I ,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n 则() A. 状态I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n时的大 B. 状态I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n时的大 C. 状态I时分子的平均距离比状态n时的大 D. 状态I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n时分子平均动能大 10. 如图所示,气缸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气缸的截面积为s,其活塞为梯形,它的一个 面与气缸成0角,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现用一水平力F推活塞,汽缸不动, 此时大气压强为P。,则气缸内气体的压强P为

高中物理热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热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1、V 1、T 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2、V 2、T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 =p 2,V 1=2V 2,T 1= 21T 2 B .p 1 =p 2,V 1=21 V 2,T 1= 2T 2 C .p 1 =2p 2,V 1=2V 2,T 1= 2T 2 D .p 1 =2p 2,V 1=V 2,T 1= 2T 2 2.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 质量 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 内能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 3.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 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5.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 A .温度和体积 B .体积和压强 C .温度和压强 D .压强和温度 6.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 ,然后经过过程ab 到达状态b 或进过过程ac 到状态c ,b 、c 状态温度相同,如V-T 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 和状态c 的压强分别为Pb 、和PC ,在过程ab 和ac 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 和Qac ,则 A. Pb >Pc ,Qab>Qac B. Pb >Pc ,QabQac D. Pb

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选 热学部分

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选 热学部分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所含的热量就增多 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热量和功的单位与内能的单位相同,所以热量和功都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 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二者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设r1<r0<r2,则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势能[] 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5.对于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如果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 A.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C.若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D.若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 6.已知某理想气体的内能E与该气体分子总数N和热力学温度T的乘积成正比,即E=kNT.现对一有孔的金属容器加热,加热前后容器内气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加热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内能E之比为[] A.m1/m2B.m2/m1C.1D.无法确定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R出发,分别经历如图2-1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的状态变化到状态A、B、C.有关A、B、C三个状态的物理量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1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A>vB>vC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热学》计算题专项训练(详细解析)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热学》计算题专项训练(解析) 1.在如图所示的p ﹣T 图象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先后发生以下两种状态变化:第一次变化是从状态A 到状态B ,第二次变化是从状态B 到状态C ,且AC 连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坐标原点O ,已知气体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3A V L =,求: ①气体在状态B 时的体积B V 和状态C 时的压强C p ; ②在标准状态下,1mol 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22.4L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23610NA =?个/mol ,试计算该气体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注:标准状态是指温度0t =℃,压强5 1110p atm Pa ==?. 2.如图所示,U 型玻璃细管竖直放置,水平细管与U 型细管底部相连通,各部分细管内径相同。此时U 型玻璃管左.右两侧水银面高度差为15cm ,C 管水银面距U 型玻璃管底部距离为5cm ,水平细管内用小活塞封有长度12.5cm 的理想气体A ,U 型管左管上端封有长25cm 的理想气体B ,右管上端开口与大气相通,现将活塞缓慢向右压,使U 型玻璃管左、右两侧水银面恰好相平(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 ,忽略环境温度的变化,水平细管中的水银柱足够长),求: ①此时气体B 的气柱长度; ②此时气体A 的气柱长度。 3.竖直平面内有一直角形内径处处相同的细玻璃管,A 端封闭,C 端开口,AB 段处于水平状态。将竖直管BC 灌满水银,使气体封闭在水平管内,各部分尺寸如图所示,此时气体温度T 1=300 K ,外界大气压强P 0=75 cmHg 。现缓慢加热封闭气体,使AB 段的水银恰好排空,求: (1)此时气体温度T 2; (2)此后再让气体温度缓慢降至初始温度T 1,气体的长度L 3多大。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热学试题49个

五、热学试题集粹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2?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布朗运动反映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D.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 A.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E.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C.物体在热胀冷缩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 D.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分子势能越来越小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 E.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的引力 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下面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E.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就只有相互推斥的作用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5.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 卩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 = r 。时两分子间的斥力 等于引力.设两分子距离很远时E P=0 [ ] A.当r>r 。时,E p随r的增大而增加 E.当rVr 。时,E p随r的减小而增加 C.当r>r 。时,E P不随r而变 D.当r = r 。时,E P= 0 6.—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0C升高到LC时,压强变化如图2-1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气体体积 变化情况是[ ] 图2-1 A.不变 E.增大 C.减小 D.无法确定 6 .如图2-2所示,0.5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E,则气体在状态E时的温度为[ ] 图2-2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梳理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梳理 一、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1.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 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扩散现象、布朗运动说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撞击它引起的;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6.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势能是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 7.分子速率是“中间多、两头少”,温度升高,速率大的分子占的比率增大 8.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静止的,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的排列是不规则的) 9.表面张力的方向:从微观上看表面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力,扩展到宏观上表现为指向液体表面切线方向。 10.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11.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12.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高中物理选修热学试题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试题 (第一章,第二章)内容 一选择题: 1.只知道下列那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质量、体积、和摩尔质量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 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 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 ..的 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μ 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μ / N A)kg 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μ / ρN A)m3 4.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 5.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 D.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6.质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7.有一桶水温度是均匀的,在桶底部水中有一个小气泡缓缓浮至水面,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若不计气泡中空气分子的势能变化,则 A.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B.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放出热量 C.气泡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D.气泡中的空气内能不变,放出热量 8.关于气体压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讲,气体的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器壁所受压力的大小 B.从微观上讲,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不断撞击器壁产生的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所产生的 D.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1Pa=1N/m2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Ⅰ,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Ⅱ,

高中物理热学教程

图3-4-1 3.4 液体的表面张力 3.4.1、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下厚度为分子作用半径的一层液体,叫做液体的表面层。表面层内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到气体分子的作用,由于这两个作用力的不同,使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分布稀疏,分子的平均间距较大,所以表面层内液体分子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正是分子间的这种引力作用,使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 液体表面的各部分相互吸引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作用在任何一部分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总是与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所研究液面和其他部分的分界线长度L 成正比,因此可写成 L f σ= 式中σ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N/m ,表面张力系数σ的数值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3.4.2表面能 我们再从能量角度研究张力现象,由于液面有自动收 缩的趋势,所以增大液体表面积需要克服表面张力做功,由图3-4-1可以看出,设想使AB 边向右移动距离△x ,则此过程中外界克服表面张力所做的功为 S x AB x f x F W ?=??=?=?=σσ22外 式中△S 表示AB 边移动△x 时液膜的两个表面所增加的总面积。若去掉外力,AB 边会向左运动,消耗表面自由能而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表面自由能相当于势能,凡势能都有减小的趋势,而S E ∞,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例如体

积相同的物体以球体的表面积最小,所以若无其他作用力的影响,液滴等均应为球体。 例 将端点相连的三根细线掷在水面上,如图3-4-2所示,其中1、2线各长1.5cm ,3线长1cm ,若在图中A 点滴下某种杂质,使表面张力系数减小到原来的0.4,求每根线的张力。然后又把该杂质滴在B 点,求每根线的张力:已知水的面表张力系数α=0.07N/m 。 A 滴入杂质后,形成图3-4-3形 状,取圆心角为θ的一小段圆弧,该线段在线两侧张力和表面张力共同 作用下平衡,则有 1 )4.0(2 sin R a a aT θθ -=,式中 cm R πθ θ 25 .2,2 2 sin 1= ≈ 代入后得 0,1067.11432=?===-T N T T T 。 B 中也滴入杂质后,线3松弛即03='T ,形成圆产半径 π23 2= R cm ,仿上面 解法得 N aR T T 4 2211026.0-?=='='。 3.4.3、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强 表面张力的存在,造成弯曲液面的内、外的压强差,称为附加压强,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球形液面的附加压强,如图3-4-4所示,在半径为R 的球形液滴上任取一球冠小液块来分析(小液块与空气的分界面的面积是S ',底面积是S ,底面上的A 点极靠近球面),此球冠形小液体的受力情况为: 在S 面上处处受与球面垂直的大气压力作用,由对称性易知,大气压的合力方向垂直于S 面,大小可表示为 S p F 0=。 A B 1 2 3 图3-4-2 图3-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