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康复治疗师)-征求意见稿

卫生部科教司关于对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为制定我国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促进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我司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主要专业岗位任务分析和需求预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卫生行业人才准入的要求,制定了《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印发你们,请组织各专业岗位实践一线、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人员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务必于10月10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我司规划处。附件: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

卫生部科教司

2003年9月1日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师)

一、概述

康复治疗师是在康复医疗机构工作、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专业技术人员。康复治疗师的主要职责是在综合的康复治疗中,为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促进其康复。主要任务为使用身体运动和各种物理因子(电、光、热、冷、水、磁、力等)作为治疗手段,进行神经肌肉和骨关节运动功能的评估与治疗训练以及减轻疼痛;又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工艺治疗、认知训练等作业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细致功能、认知功能、家居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评估和治疗训练,促进身心康复,重返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师属医学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不属医师范畴。

二、学历要求

要求大学康复治疗专业专科以上(含大专)毕业,取得相应的高等教育毕业文凭。大专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专业的专科(三年制)学历教育;大学本科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科本专业(四年制)学历教育,取得理学士学位。

三、人文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专业思想。对本专业的性质、作用和价值有较明确和深刻的认识,愿意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2.具有人文关怀精神。遵守行业的道德行为规范,有良好的医患关系。

3.具有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工作负责,有计划有条理,精益求精,对人对事正直、诚实。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新生患者,鼓励其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创新精神。为解决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对集体和同事有敬业乐群精神。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较强的法纪意识。遵纪守法,能遵守有关医疗工作及康复治疗有关制度和法规。

四、理论知识

1.具有本专业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人体解剖学、运动学、生理学、人类生长与发育等)。

2.具有康复医学及现代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较系统和深入地掌握物理治疗学和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

3.具有与康复治疗有关的神经科、骨科的一些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

4.具有中医理论的基本知识,较系统地掌握中医康复治疗(如推拿和中医手法、针灸、太极拳等)的基本理论。

5.具有语言治疗学、心理治疗学、假肢及矫形器应用等的基本知识。

6.具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残疾学的基本知识。

7.具有与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障碍、认知障碍等有关的功能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8.具有一门外语知识及医用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

9.具有相关的医学法规和政策或行政指引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引。

五、专业技能

(一)物理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如肌力、肌张力、肌肉柔韧性、关节运动范围、平衡能力、体位转移能力、步行能力和步态以及身体姿势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2.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练习。

3.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大关节运动范围的练习。

4.能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包括徒手、利用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等),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态。

5.能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防治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的功能障碍及身体姿势异常。

6.能为患者进行手法治疗、推拿按摩治疗及牵引治疗。

7.能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健身步行、健身跑、功率自行车或步行机练习、改善心肺功能、调整精神状态、增强体质。

8.能指导患者进行中国传统运动疗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松静疗法等。9.能为患者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疗、热疗、冷疗、光疗、水疗、磁疗等以及中医某些传统的外治理疗法,治疗疼痛、局部肿胀及其他病症。

10、能为患者进行有关保持和发展身体运动功能的保健康复宣传教育。

(二)作业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进行有关日常作业能力的评估,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职业能力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作业治疗计划。

2.能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能指导患者进行感知觉训练。

4.能指导患者进行手功能训练,改善手的细致的、协调的、灵巧的功能性活动能力。5.能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轮椅、假手、矫形支具及其他辅助性用品用具等,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

6.能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

7.能指导患者利用“工作简化法”和“体能节省法”善用身体剩余功能,防止劳损和过劳。8.能指导患者进行手工制作治疗(陶塑、纺织等),改善手功能及调整心理状态。

9.能指导患者进行文娱治疗、音乐治疗、书法绘画等艺术治疗,调整精神及心理状态。10.能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职业性的活动练习(如机件组装、电脑操作、办公室文秘工作)。11.能指导患者对家居建筑、设施、住所条件等有不适合残疾情况者进行必要的调整。12.能对患者进行有关改善日常生活作业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保健康复宣传教育。(三)其他康复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1.能对失语症、呐吃患者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

2.能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心理治疗。

3.能配合假肢和矫形器专业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假肢和矫形器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4.具有一定的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的能力。

六、相关能力

1.有较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倾听别人意见,并有效地表达个人意见,进行交流讨论、启发教育或征询意见。

2.有较好的社会工作能力。

⑴能关心患者的全面康复,结合岗位任务,发挥相当于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⑵能关心患者的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注意收集有关的社会信息、指导患者康复。

⑶对社会上各类康复资源中心有所了解,能及时介绍患者取得资源中心的帮助。

3.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有计划、有条理,懂得有序地安排患者的康复治疗、组织患者小组的康复治疗活动,并在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

4.有一定的教学辅导和参与科研的能力。懂得如何示范治疗操作和进行讲解;懂得康复治疗临床实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在指导下协助收集资料,进行试验性治疗等。

附:关于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编订的解释及说明

一、拟订《标准》的意义和重要性: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20年来,该学科在我国迅速发展,对伤病残疾患者的康复治疗服务正在我国处地逐渐普及,而患者的身心功能康复需要有大批康复治疗技术人员施行各种康复治疗。据最近所做的一项人才需求预测研究,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至2005年约为4万人,至2010年约为6万人,而目前我国仅有5000名经过系统训练的康复治疗师,数量和质量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

鉴于康复医疗工作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密切的关系,应当十分重视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在这方面,目前还存在着:①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不规范、严重影响培养质量;②缺乏康复治疗专业岗位准入标准,各用人单位理解和掌握不一致,康复治疗人员的素质和条件没有保证,影响康复治疗质量。

因此,拟订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是当前发展康复治疗事业和推动康复治疗专业教育规范化建设的一个关键性措施,十分必要。

二、拟订《标准》的依据

1.以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和国家卫生部医政司主编的《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对康复治疗技术的要求。

2.参考国际惯例和标准,即国际康复治疗行业协会及一些国家人才资源管理部门对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执业聘用(准入)的基本要求和职责,使人才培养、人才能力做到基本上与国际接轨。

3.可行性:根据我国目前有代表性的大学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康复医疗机构康复治疗师现有的素质和能力作为起点,经过努力,加以提高和完善,就可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三、关于康复治疗师的称谓

1、为什么不叫“康复治疗技师”而称为“康复治疗师”?

⑴根据国际规范性称谓,负责进行康复治疗的专业人员,都称为therapist(翻译为治疗师),而不是technician(技师)。因此,称为“康复治疗师”,可与国际接轨,方便沟通和交流。

⑵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并不是只进行仪器操作技术,或执行某些检查诊断性技术,而是为患者进行治疗的专业人员,故称为康复治疗师较合适。

2.为什么不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

由于我国各地绝大多数康复医疗机构还未把康复治疗专业人员作出专门分工,即一些人专做物理治疗,另一些人专做作业治疗。实际情况是,由于人力所限和经费所限,我国的康复治疗人员绝大多数是既做物理治疗,也根据需要兼做一些作业治疗,所以称为“康复治疗师”比较符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而且也符合目前教育部专业目录所列名称,即“康复治疗专业”,而不是“物理治疗专业”、“作业治疗专业”。

四、关于学历要求

目前国外康复治疗专业教育,大多数为大学本科(四年)学制,毕业授予理学士学位。少数暂仍为大学专科(三年)学制。

对康复治疗师的岗位来说,大专以上学历的要求是必要的,并不算高,因为⑴康复治疗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运用需要有大专以上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好好掌握;⑵康复治疗这项专业工作社会性很强,要求治疗人员在个性上、心理上比较成熟,社会生活要稍有阅历,不能太嫩或幼稚。如果只有中专学历,中专毕业就走上康复治疗岗位,势必无法胜任工作。

五、康复治疗专业人才标准的几个特点

1.理论与操作:强调技术操作能力,但也要有一定理论知识。

2.技术能力与人文素质:强调既要有熟练的技术,更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3.基础与发展:强调要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基础,首先能满足日常康复治疗技术工作的要求,至于关系到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有关能力的培养(如科研、教学、管理),在校时也应学会一些,但不必要求太高、太多,上述有关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能力,上岗后还可通过继续教育加以提高。

4.一专与多能:康复治疗师在康复治疗技术上应当是多能的(既会物理治疗,又会作业治疗,也能做一点语言治疗、心理治疗)。但应有一专,一般来说,应专在物理治疗上,有的(少数)根据需要,所期定向培养,也可以专在作业治疗上。

5.独立与协作:既要求有独立工作能力,也要求有团队精神,善于与其他专业人员协作,以及善于利用社会上的可用的资源,帮助病人得到全面康复。

六、建议

1.由政府部门与相关学会一起,或由政府委托学会,建立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准入的考核、登记、注册制度或机制,以便落实人才标准,按人才准入标准办事。

2.专业人才准入标准希望能得到政府各有关部门(如人事部、劳动部、教育部等)的审核认可,尤其是职业称谓(如本专业的“康复治疗师”)上的审核认可。

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方向)代码 590103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主要面向广东省珠三角地区IT企业、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采用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软件技术的系统知识,具有Web应用程序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能力,取得软件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四、培养规格 (一)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

(二)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目标 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需具备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 ●具有编程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 ●具有文档书写及阅读能力 ●具有软件测试能力 ●具有数据库系统开发和管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开发中小型动态网站和企业级应用开发的能力 ●具有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能力 ●具有知识技能的更新和综合运用能力 ●具有解决工作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协同开发能力 2.社会能力 ●具有软件开发的团队协作能力 ●具有承受软件行业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能力 ●具有与用户和团队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 ●具有软件行业的职业道德 ●具有软件服务意识

●具有对软件核心技术和文档的保密意识 3.方法能力 ●具有软件新技术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有算法分析的抽象概括能力 ●具有软件项目的分析决策能力 ●具有软件项目的计划能力 ●具有软件项目的管理控制能力 (三)职业能力证书 1.职业素质证书 2.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备注:要求根据本人规划的就业方向考取上述证书之一。 五、课程体系安排 (一)能力进阶与课程路线

康复评定技术 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

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烟威地区医药企业专家联合组成。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有利于构建基于职业导向、工学结合 式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建立“双赢互利”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更好地培养本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威海与区域外经济发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见表1。 表1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二、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基本学制:3年,最低应修178.5分。 (二)培养目标

1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能够熟练掌握药品营销、生产、检验及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1 .专业能力: (1)药品的生产能力:具备药品制剂技术、生化药品制备技术及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常见故障判断与排除等能力。 (2)药品营销能力:具备药品生产企业的营销(销售员)、药品经营企业的营销(营业员)技巧及市场开拓等能力。 (3)药品检验及质量保证能力:具备一定的药品检验技术与药品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等能力。 (4)懂得药品仓储、运输、不良反应报告等相关药事管理法规,药品相关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销售合同签订等基本技能。 (5)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具有适应现场工作环境、工作规则以及工作的协调性能力。能够完成技术比较复杂或非常规性的工作,较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排解工作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对生产中较关键的技术、实操难题敢于负责、有效地解决,有一定的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思想品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备严格遵守医药行业规范的职业素养。药品质量关乎人的健康与生命,必须具有质量意识、安全生产和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有安于一线工作的意识和素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艰苦创业的意识、企业的主人翁意识、立志岗位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3.方法能力: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康复治疗师)-征求意见稿 卫生部科教司关于对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为制定我国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促进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我司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主要专业岗位任务分析和需求预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卫生行业人才准入的要求,制定了《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印发你们,请组织各专业岗位实践一线、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人员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务必于10月10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我司规划处。附件:主要卫生技术岗位高职人才基本标准 卫生部科教司 2003年9月1日 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准入标准 (康复治疗师) 一、概述 康复治疗师是在康复医疗机构工作、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专业技术人员。康复治疗师的主要职责是在综合的康复治疗中,为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促进其康复。主要任务为使用身体运动和各种物理因子(电、光、热、冷、水、磁、力等)作为治疗手段,进行神经肌肉和骨关节运动功能的评估与治疗训练以及减轻疼痛;又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工艺治疗、认知训练等作业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细致功能、认知功能、家居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评估和治疗训练,促进身心康复,重返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师属医学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不属医师范畴。 二、学历要求 要求大学康复治疗专业专科以上(含大专)毕业,取得相应的高等教育毕业文凭。大专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专业的专科(三年制)学历教育;大学本科学历应为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本科本专业(四年制)学历教育,取得理学士学位。 三、人文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专业思想。对本专业的性质、作用和价值有较明确和深刻的认识,愿意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修订)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修订) 一、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二、专业代码:610119 三、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 四、学制与学历:3年专科 五、就业面向: 可在各类与物联网相关企业从事物理网设备设计和制造、物联网系统设计和开发、系统集成和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物联网产品售前和售后等岗位的工作。 ●物联网系统集成企业:工程技术部、技术支持部、销售支持部… ●应用物联网系统的企业:系统运维中心… ●物联网设备制造企业:生产部、质检部、销售部… ●IT企业(面向物联网应用):研发部、系统集成部、技术支持部… ●其他企业:信息中心、技术中心…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及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计算机、通信、电子等物联网直接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无线传感器、射频RFID等相关知识,能适应未来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能较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物联网工程领域及相关应用产业、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技术研发与应用、网络设计与规划、信息安全防范等与物联网和传感器网络相关的工作;毕业生也可在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学与培训工作,或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物联网本科专业。 2、培养规格: 1.素质教育 (1)具有拥护党的领导、对祖国忠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政治思想素质。 (2)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敬业与团队协作精神;

(3)具备好品德、好技能、好形象的职业素质; (4)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情操;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2、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数据库技术及基本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 (3)掌握射频、传感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等所必需的专业核心知识; (4)掌握物联网系统设备使用与维护、系统集成等所必需的专业核心知识; (5)掌握专业其他行动领域所必需的专业核心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区域智能物联网系统组网能力; (2)具有无线传感网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能力; (3)具有RFID系统安装与调试能力; (4)具有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能力; (5)具有利用物联网管理设备、监控生产过程的能力; (6)具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能力; (7)具有物联网、云计算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 (8)具有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七、职业证书。 物联网工程认证 八、主要专业能力 具有较强的嵌入式开发、物联网应用软件的开发、移动互联网开发、网站开发的能力、网络配置与管理的能力。同时具有射频识别与应用,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运用应用能力。 九、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由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能力课、职业技能训练课四个层面构成。实施一条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一个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2008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宗旨,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立足大金融,面向大市场”,制定三年的培养计划,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我国信息产业的制造、服务类企业、以及与社会信息化有关的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金融、会计领域的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顺利进入IT领域相应岗位就业,从事与计算机软件编程、测试等相关的职业,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够通过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自学成才等继续学习的渠道达到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及修业年限 基准学制为三年。实行学分制教案管理模式。修业年限2—5年。 三、专业特色及培养规格 <一)专业特色 软件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一批软件蓝领,能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知识、数据库知识,有一定的英语水平且掌握三个层次(即用户界面层、事务对象层和数据层>的计算机语言,能够根据流程图进行编码,在IT高技术平台上熟练从事大量重复性操作的职业软件工程师。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案的力度,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1.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可能不很深远,但对一般的编程任务都能较快、较好地解决,且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能。他们对于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探索,可能还不胜任,但足以胜任一般开发任务。在一个大型软件开发工程中,需要通过他们将软件的设想转化成现实的产品。要求学生还应具备必要的数学、法律法规、金融知识及其他文化知识。 2.人才规格 <1)能力方面 1)熟练掌握一种主流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的技能; 2)具有分析阅读软件代码的技能; 3)能熟练安装配置和维护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技能; 4)较熟练使用数据库技术搭建数据库的技能

PNF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PNF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1、定义 PNF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即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的反应,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功能的治疗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科损伤性疾病、运动创伤和关节炎所致的功能障碍等。 (2)禁忌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定,关节内未完全愈合的骨折,关节急性炎症或外伤所致的肿胀,骨关节结核和肿瘤等,以及婴幼儿,意识障碍及听力障碍者。 3、设备和器具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PNF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基本技术、特殊技术、常用技术分类、常用基本运动模式。 (1)基本技术: 1)皮肤刺激(手法接触):治疗师的手以蚓状肌抓握,摆放于患者运动相反的方向。

2)最大阻力:患者运动过程中,治疗师给予适宜的最大阻力。 3)扩散和强化:治疗师通过对较强肌肉的抗阻,把强化效应传送到较弱肌肉。 ` 4)牵伸:治疗师在每个动作的开始给予主动肌快速的牵伸至最长位置。 5)牵引和挤压:治疗师利用对躯干和四肢的拉长(拉长肌肉,分离关节面)以诱发牵张反射,利用对躯干和四肢关节负重(压缩)以激活关节感受器。 6)时序:运动的先后顺序,促进正常顺序及通过“强调顺序”增加肌肉收缩。 7)体位和身体力线:治疗师的身体和手的力线引导和控制运动或稳定。 8)言语和视觉刺激:有效地使用语言指导和视觉反馈以诱导运动。 (2)特殊技术: 1)节律性起始:先被动、缓慢、有节律地活动肢体数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302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门类:化工与制药类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适用年级:2014级 所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专业负责人:楼鑫 方案制订人:程苑方案审核人:葛秀涛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主要路径,采取厚基础、重能力、促创新的模式,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医药工业发展需要,掌握制药工程专业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具备化工制药的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从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制药工艺过程的设计与放大、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以及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相关行业从事医药产品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药学、制药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系统学习,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药物合成、制药工艺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接受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有机合成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药以及精细化学品的研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1.掌握本学科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药物制备技术的基本理论、基 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流程与设备设计方法; 3.具有对药品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相应水平)和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表达和获得科技信息等的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的产品生产、检测、技改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具备实验设计、数据 处理和分析、撰写论文(或专利)和参与学术交流的文字表达能力; 7.具备专业素质的拓展能力,毕业时获得一种以上岗位职业技能证书; 8.具备专业以外的人文社科和文化艺术修养以及敏锐的判断力、理性的推断力和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利用获得的信息用科学方法解决复杂的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来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为有效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真正体现文登整骨医院的“大康复”理念,根据卫生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中医为体、弘扬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全面康复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目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从功能评定、中医特色治疗、临床治疗、现代技术治疗等技术为着手点,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文登整骨医院来院患者康复流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以促进患者以最快、好、省的康复方式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的康复需求。 一、康复医学科组成: 1、康复治疗大厅 2、康复病房 3、深入各科室的康复治疗师参与的病区康复 4、康复门诊、治未病预防保健 5、康复辅助器具安装室。 二、康复治疗分组 1、中医药治疗组(中药饮片、中药烫洗、熏蒸等) 2、理疗组(声、光、电、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 疗的方法等) 3、中医特色治疗组(针刺治疗、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导 引技术、五行音乐等)

4、康复技术治疗组[作业治疗组(OT)、物理治疗组(PT)、大型器 械组(机器人、减重、等速等各种仪器设备)、语言治疗组、吞咽认知训练组、心理治疗组] 6、治未病康复工程组(如假肢、矫形器、自助器等辅助器具) 具体康复流程如下: 患者的康复治疗是由一个团队(Team组)来完成,是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包括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中医师、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针炙师、推拿师、护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组长:根据患者科室不同,团队(Team)组长为科室医疗组长以上人员。 成员:团队的所有成员。 骨伤住院患者康复流程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检诊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及专科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的骨伤科病人和健康者进行康复干预,辩证使用中草药,下达治疗医嘱和康复会诊医嘱,康复医师在24小时内检诊患者并与主管医师沟通、协商,进行康复评定,确定近、远期康复目标,制定康复处方和治疗计划,并出具相关文书或医嘱、治疗单。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对评定治疗内容进行补充,并结合患者进行教学,体现新经验、新进展、新观点。对患者及亲属进行详细告知康复训练的预期结果和可能出现的相关情况,签订康复治疗同意书。康复团队的成员分头实施康复治疗方案,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记录登记。 经过治疗康复后,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康复方案,继续分头实施。 在治疗康复中,要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发病时间的长短,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资料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国务院关于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重庆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用人单位对中医康复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本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明确培养目标,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大力推行校院合作,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康复治疗的实践能力。 二、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康复治疗技术 专业代码:620501 (二)专业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三)学制与学历 1、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2、学制:全日制三年 3、学历:专科

(四)就业岗位与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依据专业调研分析,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疾病康复和残疾康复领域。可就业于二、三级医院康复科、医疗康复中心(医院)、工伤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疾病康复工作。或就业于省市或区级残联康复中心、民政康复中心、各类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从事残疾康复工作。 就业岗位为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岗位、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岗位和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ST)岗位。 按目前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可以报名参加康复治疗士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后,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讲座、会议学术等形式接受各项相关专业技术的继续教育。 (五)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建议有继续深造意愿的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参加继续学习的渠道和更高层次教育的专业面向。 1.渠道 (1)专升本:毕业的当年即可参加康复治疗技术或康复医学等专业的专升本全国统一考试; (2)自学考试; (3)成人教育专升本(函授或脱产); (4)硕士研究生:至少工作两年以上或取得本科学历后可报考。 2.专业面向 (1)康复类专业;

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摘要:软件人才的培养是发展我国软件产业的关键,培养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保证。本文对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提供的非学历培训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高等学校应该在培养目标的调整、师资力量的配备、实践环节的提升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而非学历培训则应该更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应该提倡有行业针对性的专业教育。 关键词:软件人才;IT教育;专业培训 1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以及我们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信息人才,这些人才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保证和原动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温家宝总理指出:“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完全有能力在若干关系长远发展的领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1]。”因此,培养足够数量和有质量的软件人才,也成为我们国家的当务之急。 软件产业被公认为是人才产业,但软件人才结构呈现橄榄形,尖端和低端人才缺乏,大部分集中在软件开发的中间段,高不成低不就。而对软件开发流程起着关键作用的高级人才,如系统分析、软件架构等高级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影响了软件开发的先进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型复杂系统软件的需求日益突出,而这方面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低端软件编码人员的短缺也使企业不得不招收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承担一个程序员的工作,这也会增加企业软件开发的成本。国家的软件产业发展规划显示,每年的软件人才缺口为25万人左右。而我国的软件人才培养主要有两个渠道: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提供的非学历培训。 2学历教育软件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高等院校信息类学科的学历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能满足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一大批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骨干。“信息类学科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是所有办学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事实上,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交流)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交流)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与网络软件开发,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维护的职业能力,能从事各类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开发的复合型、国际型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国防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验的基本训练。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具备研究、开发、调测计算机软件、网络的基本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具有学习网络与软件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 4.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岗位分析 1.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得信息的能力;能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熟练的架设及操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书写本专业有关外文资料。 2.能在IT行业、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与网络的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管理、教学与应用工作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方向的工程管理与应用型人才。 3.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建设及网页设计的能力,能设计和实施企业级的网络系统集成方案的能力以及具有构筑、管理和维护智能化的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力。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代码530305) 专门化方向: 制剂生产方向、药学服务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 应届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制: 五年一贯制 办学层次: 普通专科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熟练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 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 能在制药生产企业从事制剂生产、药品生产质量控制, 在药店药房从事药学服务等岗位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 岗位) 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 岗位) 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 药物制剂工,从事制剂生产涉及的工艺控制与改进、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物料管理、技术文件管理等工作。 2. 其它就业岗位: ⑴化学检验工: 从事药品生产质量控制涉及的物料、中间品以及制

剂的分析检验、生产环节质量控制、验证管理、专业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技术文件管理等工作。 ⑵西药药剂员: 从事药房药店的药学服务工作, 包括药品零售、药品调剂、指导合理用药、药品保管与养护等工作。 (二)职业资格 应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药物制剂工( 高级) 、化学检验工( 高级) 或西药药剂员( 高级) 等职业资格证书。 (三)继续学习专业 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学等本科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拥护中国共产党, 热爱祖国,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遵纪守法, 遵守公民道德规范, 吃苦耐劳, 乐于奉献, 诚实守信, 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2.科学文化素质: ( 1) 掌握德育、法律、语文、数学、心理等公共基础知识。 ( 2) 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英语应用知识。 ( 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文字编辑和数据处理, 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信息、资料。 ( 4) 具有较好的文字和语言表示能力及常见医药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能力。 3.专业素质: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朝阳专业,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为此,笔者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探索。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1.1康复医疗需求巨大 据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有康复需求者近5000万人[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765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883万人[2];还有慢性病患者2亿多人,需要提供康复服务的超过1000万人;因交通、工伤事故致残的伤残者,每年增加约为1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人都需要康复服务。但由于我国康复机构、 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重缺乏康复治疗技术人才,所以为上述人群提供康复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还达不到20%的覆盖率[3]。1.2康复专业人才紧缺 根据卫生部《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政府所办医院有13850所,按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第四章规定的最低标准计算,现阶段康复治疗技术人才需求量为194362人, 而目前我国各类康复技术人员不到两万人,其中,康复治疗师只有12523人。因此,还需要康复治疗师181839人才能初步满足康复治疗的需求。2011年4月,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中要求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据此估计到2015年,我国康复人才缺口至少为35万。1.3培养模式陈旧 目前,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培养出来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实际操作能力弱,与职业岗位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要求严重脱节,从而不能很好地实现与康复治疗职业岗位的对接。 2创新 “三结合、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三结合”:通过与医院、残联、社区等多方合作,以教学医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社区康复人才培养基地为平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与社区康复服务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将教育教学与康复临床实践、康复技术服务3者有机结合,并把对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其中,从而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在服务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教育—实践—服务”三结合(见图1)。 “递进式”:能力培养递进式。(1)第一阶段: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在第一、 二学期分别安排两周让学生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医疗工作认知见习,参与社区残疾调查,协助建立社区康复服务档案。通过早期接触临床,使学生较早进入康复治疗师角色。(2)第二阶段: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第三学期安排两周让学生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评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张绍岚,蔡红星,常唐喜,杨汉正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 摘要:为适应社会需求,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基层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区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为目标,校院深度合作创建教育—实践—服务和能力培养的“三结合、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基于康复治疗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造“互聘互培”、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校院合作共建国家级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基地;完善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3)02-0005-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厅资助课题(JZ201005) 高教研究卫生职业教育Vol.312013No.2 图1“三结合、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式 递 进教育—实践—服务三结合 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始终 (人道廉洁服务奉献) 进入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教、 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可以到社区进行康复知识普及宣教,指导社区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进入校外实习基地、 大冈社区、黄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顶岗实习,完成中学生到岗位人的角色转换 进入社区康复人才培养基地, 为社区老年人、 脑瘫儿童、残疾人等开展康复治疗技术服务 在校内完成基础领域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良 好的职业素养,具备职业基础能 力,能到社区参与残疾筛查,协 助建立康复服务档案 专业拓展能力第三阶段 综合应用能力第四阶段 专业核习能力第二阶段职业基础能力第一阶段 5--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物联网应用技术:610119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全日制(专科)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三校”(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采用学年学分制。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二维码、传感器与射频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传感设备生产、检测;简单智能系统的调试、维护、检测;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和营销推广,能够胜任无线网络、物联网的行业应用的各类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适应岗位(岗位群) 1.物联网工程技术员:传感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岗位; 传感设备的生产检测工作岗位; 简单智能系统的应用岗位 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岗位。 2.物联网工程运营和管理人员: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 物联网技术营销与应用推广岗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物联网感知设备公司(传感器或RFID芯片制作商)、物联网网络技术公司(无线网络)、物联网工程公司(布线施工)、物联网系统使用单位从事感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施工等相关工作。 六、岗位能力要求 1.核心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定位表(见表1)

2.基本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见表2) 表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分析与定位 工作 过程 岗位 (群 ) 工作 能力 核心 能力 核心课程 RFID射频技术 自动检测与传感技 术 JAVA程序设计 接口技术 系统开发 设备维护 工程设计 就业岗位 销售员 业务员 提升岗位 区域销售经理 销售经理 产品营销工程师 终端产品推广工 程师 就业岗位 程序员(物联网方向) 程序构建员 提升岗位 软件开发工程师 嵌入式软硬工程师 无线/射频开发工程 师、 就业岗位 物联网管理员 网络应用系统管理 员 工程布线员 提升岗位 售前技术支持工程 师 售后维护工程师工 程项目经理 就业岗位 设备操作员 工程勘测员 工程制图员 提升岗位 技术工程师 应用系统方案架构 师 1.物联网工程数据库 软件的应用能力 2.物联网软件编程能 力 3.物联网软件维护能 力 1.沟通协调能力 2.产品成本管理 能力 3.产品销售营销 能力 1.工程语言能力 2.工程需求分析能 力 3.识别和选用常用 元件、仪器及设备 的能力 4.物联网工程预算 能力 1.沟通协调能力 2.组建和维护无线 及有线网络的能力 3.安装、调试和维护 物联网终端设备的 能力。 产品售后能控制会编程 懂连接

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附件1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专业代码: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至少一种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具有较强编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可在IT企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文化娱乐产品和控制系统等)开发的需求调查、编码、测试、维护、营销售后服务及软件生产管理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掌握软件技术专业必要的数学、外语、法律等知识。 (2)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3)掌握计算机结构和基本原理。 (4)掌握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5)掌握互联网原理和相关知识。 (6)掌握软件工程的必备知识。 (7)掌握软件测试等方面的知识。 (8)掌握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备主流计算机语言编程技能。 (2)具有分析、阅读程序代码的能力。 (3)具有熟练安装配置和维护常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能力。 (4)具有熟练使用和管理常用的数据库系统能力。 (5)具备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和维护能力。 (6)具备操作系统、管理软件、软件编程工具的使用能力。 (7)具有查阅简单英文专业资料的能力。 (8)具有独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公文处理能力。 (9)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0)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11)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3.素质结构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2)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3)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乐于奉献,吃苦耐劳。 (4)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爱岗敬业。 (5)有探索精神,锐意改革,敢于创新。

作业构成层次评定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作业构成层次评定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手功能 手功能评定包括手的感觉功能、粗大功能、精细功能和作业功能的评定。粗大功能评定包括了手的握力、捏力、关节活动度、肌耐力和肌张力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评定部分见物理治疗评定相关内容。以下主要介绍手的精细功能和作业功能评定。 (一)精细功能 1、定义在患者没有感觉、知觉及认知障碍的情况下,评定手指相关运动功能的方法,包括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等。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类手外伤,上肢和手关节、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瘫、中毒性脑病、脊髓损伤等导致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外伤后手术早期、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 感障碍以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3、设备与用具积木、硬纸板、绘图工具、可选Jebsen 手功能

评定系统、Purdue钉板试验、Minnesota操作评定系统、Crawford 手小件灵活性评定系统。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面谈,了解手损伤的总体情况。 (2 )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3)撕纸试验:准备一张白纸,检查者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患者用双手将纸沿绘制的直线撕开,正常情况下可以完成。 (4)搭积木试验:准备3块长方形的积木,让患者用手将积木竖直堆起来。 (5 )画图试验:让患者用笔在白纸上按照模板画出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简单几何线形图。 (6)端球试验:让患者双手端起硬纸板,检查者在纸板上放一个乒乓球,让患者维持乒乓球在纸板上10秒钟。 (7 )根据受检者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专用评定工具: 1) Jebsen手功能评定系统;2) Purdue钉板试验;3) Minnesota 操作评定系统;4)Crawford手小件灵活性评定系统。

生物制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制药方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基本原理,具备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医药公司、制药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药物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竞争力强,能适应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制药工程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检测的基本方法、原理;具有制药工艺设计、设备选用、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3.具有对生物药物的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制药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具有创新意识、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 三.主干学科: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化工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系列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制药学、生化分

离工程、制药机械与设备、生物药物分析、基因工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免疫学基础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多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大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学制 四年,实行学分制。 七、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65学分 八、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九、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注:形势与政策、军训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社会实践等3门课程共6.5学分不统计入上表,上表总学分按总学分165计算,百分比为约数。

康复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背景: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据有关方面曾对我国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现状做过调查,我国拥有13亿人口和6千万之多的残疾人,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5640人, 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 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 要。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开设,正是顺应社会民众健康、审美的需要,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所致的残疾、手术后的恢复等在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需求,有着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市场广阔,就业前景更是可观。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国富民强,健康为本,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重视的程度,对健康和医疗保 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由治疗服务扩大到康复服务,国家提出2015年达到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学校为适应人民医疗观念的转变,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要求,组织力量对省内相关医院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专题调查,目的是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课程设置、技能培训、课程改革等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时间: 2012-2013-2学期暑假期间、2013-2014-1学期寒假期间以及平时学院与医 院交流期间。 (三)调研对象: 1、长期从事临床康复治疗技术的行业专家。 1 / 20 2、临汾市内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含三级、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康复科主任或主管康复工作的负责人。 3、临汾市内从事临床康复工作的一线大夫。 4、我院康复专业毕业后从事临床康复工作2-5年的毕业生以及高职康复专业的 实习生。 (四)调研内容: 1、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了解我国医疗卫生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