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在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畜牧业在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畜牧业在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畜牧业在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浅谈畜牧业在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摘要:世界上草资源大国高度重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研究畜牧业成了各个国家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调查我国畜牧业在第一产业所占的经济比重情况,结合分析,系统说明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意见。

关键词:畜牧业经济产值发展

一、发展畜牧业的意义

世界上草资源大国高度重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解决饲草问题主要是依靠对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进行放牧割草,实行科学合理利用,由草地生产的肉类占其肉类总产量的41-77%,毛皮大量出口.我国长期以来对草地资源采取自然粗放经营的方式,重利用,轻建设,重开垦,轻管理,造成草地资源面临严重危机,退化面积已占可利用面积的1/3,并继续在发展,草原生产力下降,产草量与60年代初相比下降了30-50%;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严重影响了我国草地畜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治理“三化”,提高草地综合利用和促进畜牧经济发展,改善人民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摆在我国畜牧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当今我国粮食与饲料日益紧缺的情况下,狠抓草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更具有战略意义。

二、我国发展畜牧业的区域优势

1.我国有草地面积六十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是耕地面积的三点七倍,森林面积的三点一倍,占全世界草地面积的14%,与澳大利亚、苏联和美国的草地面积相近。

2.我国天然草地上分布的牡草和饲用植物约有五、六千种,其中北方约有三千种,南方有四千余种。世界上大部分栽培的优良枚草,我国都有分布。

三、我国畜牧业经济产值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第一产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12年十年中,畜牧业的产量在不断增加,和上表相结合,可以得知,虽然家畜数量没有变化,但是产量却在增加,说明了我国畜牧业水平在不断的上升。

四、与世界畜牧业大国对比

同比世界各国的畜牧业产值,美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西欧各国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大都超过1/2,如德国占61%,法国占70%以上.英国占60%以上;北欧则以畜牧业为主,丹麦、瑞典是欧洲肉奶及其制品的供应基地;东欧国家也重视发展畜牧业,苏俄独联体、捷克的畜牧业比重均占50%以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占45%左右;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0%和80%。一些发展中国家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在逐步增长,一般也在2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2003年占32.13%到2012年占30.40%,远远小于发达国家所占的比重。

1、猪

全世界猪的平均出栏率为129%,其中澳大利亚最高188. 4%,而我国仅为124. 8%,比世界平均数低4. 2%。全世界2012年养猪头数和产肉量分别为9. 12708亿头和8843万t,我国为4. 29102亿头和3985万t。我国养猪头数占全世界养猪数的46.9%,而产肉量却占全世界产肉量的45. 0%。

2、牛

肉牛,全世界肉牛的平均出栏率为20. 5%,意大利最高61. 4 %,我国为30. 8%,比世界平均数高10. 3%。牛饲养头均产肉量全世界42 kg,意大利最高154 kg,我国45 kg(比世界平均数高3kg)。奶牛,平均每头年产奶量全世界平均为2071 kg,美国最高8043 kg,而我国为1541 kg。我国比世界平均数低530 kg,

差距较大。

3、羊

绵羊,头均酮体重全世界平均15kg,美国最高30 kg,我国为12 kg(比世界平均数低3 kg)山羊,全世界头均酮体重12 kg,菲律宾最高30 kg,我国为13 kg,比世界平均数高1 kg 。

4、鸡

全世界鸡平均每只年产蛋为3. 4 kg ,德国最高8. 7 kg,我国5 kg,比世界平均数高1. 6 kg;全世界鸡平均年产肉4. 4 kg,澳大利亚最高7. 1 kg,我国3. 3 kg比世界平均数低1. 1 kg。

5、人均肉、奶、蛋占有量

全世界人均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和其它畜肉)占有量为37. 8 kg(其中猪肉14. 8 kg),丹麦最高人均380 kg,我国人均46. 9 kg(其中猪肉占31. 5 kg ),虽略高于世界平均数9. 1 kg,但牛、羊、禽肉人均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数。全世界人均奶(包括乳牛奶、水牛奶和羊奶)占有量为93. 8kg,新西兰最高2970. 7 kg(丹麦857. 6 kg),我国人均8. 4 kg比世界人均数低85. 4 kg。全世界人均蛋占有量为9. 0 kg,荷兰最高40. 9 kg,我国人均17. 0kg,比世界平均数高8. 0 kg 。

五、我国畜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1、畜牧业成本高

如今饲料价格上涨较快,导致畜牧业成本增加,使农民养殖户望而却步。

2、忽视选育优种

许多养殖户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不进行选育优种,所以畜禽生长较慢、自然抗性差、繁殖率低,导致养殖经济效益低。

3、资金不到位

银行支持和政策扶持还有所欠缺,导致许多养殖户无处贷款,限制了畜牧业规模化的发展。

4、科技人员缺乏

畜牧业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对选种、选址、建立圈舍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而基层却缺乏这类专业化人才,从而影响了畜牧业发展。

5、产业化程度低

大多数养殖户和生产企业停留在初级水平上,存在着畜牧产业分散,组织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信息交流共享差,深度加工层次低等特点。

6、质量安全保降体系不健全

如今质量已成为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但近年来,由于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限制了出口和内销,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此外,由于利益的驱使和观念的淡薄,滥用违禁药品和抗生素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药物残留备受人们的关注。所以要采取科学的办法来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畜产品的质量,保证食品安全。

7、畜牧业市场化缓慢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畜牧业产品在品质、包装、品牌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8、信息传输集道不畅通

没有建立完善的畜牧业信息系统平台,不能使生产与需求信息及时共享,

导致供给过剩与需求短缺等供需不平衡现象发生。

9、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不能及时处理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饲料,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六、解决的对策

1、建立标准化的畜产品生产

目前,丹麦、新西兰、瑞典等国在畜产品生产上建立了统一的标准。但由于国情、生活习惯等差异,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畜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根据我国畜产品所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建立适合的标准,围绕其畜产品质盘标准,从饲料生产、畜牧流程、屠宰加工、上市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生产低污染、低药物残留的畜产品。

2、完善畜牧业生产的各项管理

科学地分析国内外畜禽产品的供需形势,优化、调整畜的生产。参照发达国家,做好我国畜牧业所需的饲料监测、畜牧业生产的防疫等工作。同时。加强对饲料添加剂和兽医药品的监督管理,杜绝含有瘦肉精等添加物的畜产品出现。

3、加强畜牧龙头企业的影响力

相对于丹麦、新西兰等畜牧业大国,我国畜牧业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的作用不可忽视:其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拥有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可以生产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产品。所以优质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畜牧业快速发展。

4、发展生态养殖与环境控制

饲料添加剂是畜牧业的首要污染源.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作物生长,更严重的是对肉品食用人群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不经处理的粪尿和其产生的有害气体,会导致传染病、寄生虫等污染,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将畜牧业产生的优质有机肥用于种植业,再将种植业生产的绿色饲料用于畜牧业,以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广燕,安晓宁.世界奶业发展的特点与经验.世界农业,2001

[2]张志文.世界主要国家畜牧生产统计资料.中国畜牧杂志,1996.

[3]张金枝、刘小峰.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与养殖动态.浙江畜牧兽医,2006年第一期

[4]童万亨.加快发展农区商品畜牧业.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8年10期

[5]严瑞珍,周志祥.试论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现代化研究.1980年03期

[6]张科人、薛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概况及其前景.科学中国人.1999年04期

[7]朱丕荣 .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向.农业展望.2009-09-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