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考题

中国思想史考题
中国思想史考题

中国思想史(上)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6个/5分一个)

1.“齐物论”(庄):庄子提出的哲学思想,分为“齐物”论和齐“物论”。“齐物”论即万物一齐,“齐”有均、平、等之意,所谓“齐物”,是指以道观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彼此之间没有高下、美丑、尊卑的区别。齐“物论”即物论一齐,是指俗世关于事物的论断都是立足于道之一端,皆有其特定的立场与局限性,皆有其所是,亦皆有其所非,彼此之间并无真伪、是非之别。齐“物论”并非主张相对主义或不可知论,而是为了破除流俗之见以及各种物论对于人心的束缚和伤害。

2.忠恕之道(孔):孔子提出的伦理学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出自《论语·里仁》。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推己及人之意。忠恕,意为忠诚和宽恕,即以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忠恕之道是“仁”的具体,也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之一。

3.失其本心(孟):孟子性善论的观念之一。出自《孟子·告子上》,意为天性、天良、原本具有之心。孟子认为本心是人天生具有的,如所谓的“四端之心”,这是人性为善的基础。然而,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可能屈服于自身的欲望或是外部的压迫,放弃自己的良心。“失其本心”导致了恶的产生,使得本性为善的人做出恶行。

4.反者道之动(老):老子的哲学思想之一,出自《道德经》。“反”,覆也,引申为复归、回归。“反者道之动”是指事物的存在具有反复、回归的运行趋势。这一命题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一观点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也有新颖的洞见,不同于单线条的思维方式,揭示了历史不断复归的趋势。

5.无待(庄):庄子提出的哲学思想,即对于对象的无所期待、无所依赖的态度,指一种悠游自在,无溺无滞的生命状态。从逻辑上看,“不待”以“无己”为前提,“无己”即不滞、不执于“我”。只有破除是非之执、物我之别,才能与物同化,达到逍遥的境界。只有到达“无待”后,人才能摆脱客观世界的各种束缚,获得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

6.兼爱:墨子提出的伦理学说,是墨子思想的核心标志。针对儒家仁爱思想中“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等差”,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提倡“先人后己”。墨子主张“”,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的重视。墨子的、、、、等主张均以兼爱为出发点,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

7.化性起伪(荀):荀子性恶论的观念之一。出自《荀子·性恶》,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从理论上说,就是将先天的自然资质转化为后天人为的道德特性。心知是化性起伪的必由之路。

8.大一统:董仲舒提出的公羊学观念之一。所谓“大一统”,指以“一统”为“大”,即天下生民(包括天子)皆当归本于元气,引申为天下思想、制度、法令等的统一与规正,强调王者受命改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9.虚壹而静(荀):荀子功夫论、修养论的观念之一。出自《荀子·解蔽》,意为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虚”意为空虚,类似现象学的悬搁观点,“一”意为思虑专一,“静”指意识宁静不扰的状态。体现了以儒融道的特点。

10.黄老之治:指以黄老之学为治世学说的统治方式。所谓黄老之学,是远托黄帝之名、秉持老子虚静无为思想、建材儒墨名法之术所形成的具有法家色彩的一种道家流派。始于战国而盛行于西汉时期。以此学说为治世之术,即“黄老之治”。黄老之学主要分为两大主题,即技术发明和政治思想,具有极强目的性、操作性。在西方,黄老道家常被称为“目的性的道家”或“工具性的道家”。

二、简答(4个/10分一个)

1.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

2.

(1)中,内也。本意为内外之“内”,引申为“适宜”“不偏不倚”“正”等义。庸,有“用”“常”“和”等义。中庸即为“用中”“中作为常道”“中和”等,是指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之弊的处事方法或境界。

(2)中庸之道在伦理政治方面的表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调和各政治阶层和家庭关系,使人们在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保持合理的秩序;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为“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即既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待人态度,又坚持思想和人格的独立;在待人接物方面的表现为“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以宽容开放、兼容并包的态度对待他人;在做人审美方面的表现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节制自己的情感。

(3)中庸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执两用中”,由“执中”发展而来,指只有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做到适当的程度,才能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这个最适当的程度就叫做“中”。若能恰到好处地掌握住适度,就叫做“执中”;偏离了这个度,就是失中。

(4)中庸也包含“时中”的含义,“时中”指相互对立的两点之间合适的终点,是随着时间等条件不断变化的,要真正做到中,必须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5)需要注意的是,中庸不等同于折中。中庸是在肯定事物原则和性质的前提下,力争在其两端之间寻找最为合适的点,而折中主义是为了获取某些好处,一概否认事物的原则和性质。

3.简述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4.

(1)“无为而治”思想出自《道德经》,是老子的政治哲学理念。“无为”并非指绝对的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应事物本性的有为。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2)“无为”的目的是“破有”。老子认为,“道”是无为的,但“道”有规律,以规律约束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治国也有着相同的规律,过多的人为干涉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民心浮躁。因此,只要遵循客观规律,满足百姓的基本需求,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家自然就会生机勃勃。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无为”可以做到“以无摄有”。所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5.简述孟子的仁政王道思想

6.

(1)施行仁政即是王道。仁政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其明显的特征是在政治中加入了道德的成分。

(2)仁政的内涵有三,第一,统治者应当宽惠于民,实行“井田制”,使百姓皆有所养;第二,基于前者,统治者应当伸之以礼乐教化,移风易俗,导民向善;第三,统治者应当制定合理的社会分工;第四,统治者应当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

(3)“得民心者得天下”,施行仁政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可运之掌上”。这要求统治者必须关心民众的生活疾苦,通过减轻赋税徭役、保护工商业等具体举措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和信任,从而建立起一个社会秩序稳定的国家。

(4)性善论是仁政之所以能够实行的前提,“先王以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由此可见,仁政的施行对君王有较高的道德要求,君王的德性与仁政的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性的联系。

7.简述汉代经学的主要分类、表现、特点

8.

(1)汉代经学分为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

(2)古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

(3)古文经学的特点为崇奉,视孔子为“,”的先师;偏重训诂,与现实政治问题联系较弱,具有繁琐性。

(4)今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术流派。今文经,指汉初由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5)今文经学的特点为认为皆孔子所作,视孔子为的“”;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具有功利性和荒诞性。

9.简述董仲舒的性禾善米说

10.

(1)此说是针对庸常之性而言,认为性是天生之质,是禾;而善是教化的结果,是米。

(2)性情与善恶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古老命题,董仲舒在总结、批判战国各派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禾善米说”。米出于禾,而禾不可能直接已经是米;善出于性,而性不可能全都为善。此说意在表明,善与米,是先天禀赋和后天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人生来就具有的。

(3)先天成分的作用,仅仅是给出前提性的因素,大量的工作还需要靠后天的主观努力来完成。性虽然具有善的潜能,虽然也可以生出善来,但性自身未必一定能够实现善、成就善。董仲舒的这一学说充分强调了后天教化对善性培养的重要性。

6.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1)人副天数。此谓不仅人的形体、性情等来源和模仿于天,而且人的德行乃至治世之道等皆是来源并模仿、效法于天。董仲舒认为,无论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在此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了他的天人感应论。既然“人副天数”,那么人的行为必定会在“天”上得到反应,天人遣告由此而来。

(2)天人感应。此谓天象与人事相互应和、彼此感发。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就伦理政治而言,世之治乱与否皆可根据相应的天象予以判定。古代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君主施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警告天子不要滥用权力,对最高权力起到了制约、警戒的作用。

三、论述(2个/15分一个)

1.孟子的性善论包含哪些内容有何意义

内容:(1)首先,孟子回答了“人性何以为善”的问题,认为性因情而显其善。其主要致思理论为“以才论性”和“因情定性”。“才”是指人生禀赋的情感(如仁、义、礼诸性,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和道德判断能力(如作为智之端的“是非之心”)等资质。既然人天生具有的情感和道德属性是善的,表现出的行为是善的,那么人的本性也就是善的。

(2)“四端之心”是性善论的基础,即所谓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端之心”是纯粹善良的道德情感或道德判断能力,是与生俱来而不是后天培养的,体现了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的先天性。“四端之心”的存在和呈现表明了仁、义、礼、智等德性的先天存在。

(3)其次,孟子解释了恶何以可能的问题,认为恶的产生是由于“不尽其才”,即“放其良心”或“失其本心”。一个人最终没有成为善人不是他先天具有的才质的过错,而是因为他没有合理地利用和扩充这些才质,反而受外界的不良影响或自身无节制的欲望的驱使,放弃了自己的良心。因此,想要弃恶从善,就必须“求其良心”“求其放心”。

(4)为了保持或找回与生俱来的良心,孟子强调“集义”与“养气”相互蕴含的道德修养论。“集义”就是“集(积)善”,即通过行善事来涵养道德。“养气”就是涵养“浩然之气”。

(5)性善论的思想引申有三,其一为人皆可以成尧舜;其二为人格平等思想;其三为成贤成圣的关键在于能否立足于自己的“心之思”的才能来扩充“四端之心”。

意义:(1)是孟子仁政王道思想的基础,与政治思想结合。

(2)有利于个人的自我完善,提高人的道德素养。

(3)有利于构建和谐友善的社会关系。

(4)为现代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

2.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是认为人定胜天吗为什么

(1)“知天命而用之”不是认为人定胜天。

(2)荀子把“天命”理解为具有必然性的自然法则,认为与其迷信天的权威,不如利用自然规律,“应时而使之”。荀子第一次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辩证观点,明确划分“天职”与“人治”,即自然与人为之间的界限。他指出“天行有常”,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他认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人类能够根据对于天时、地利的认识来利用自然,发挥主观能动性。

(3)然而,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与西方所说的“征服自然”不同。“制天命”不但要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制,也要受到天道之常的限制。荀子主张人不能“与天争职”,强调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改造自然,而不能无限度地征服自然。征服自然是把人与自然对立,制天命则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是从先秦时期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争论中总结出来的。一方面,荀子继承了儒家的有为传统,强调对于自然应该有所作为,人不能一切听命于天;另一方面,又吸收了道家的无为传统,强调自然有其固有的规律,人应当尊重这一规律,不能将自己置于与自然完全对立的立场上。

3.韩非的法、术、势思想有何主要表现如何评价

主要表现:(1)法,即法令,指由官府制定且公布于众的律令,是赏善罚恶的基本依据。法的主要作用为绝私刑,断奸邪,一人心,彰君威,强国家。法的主要表现为法治,具体方式为明确条文以布白天下,不分贵贱,严格执法。

(2)术,即权术,是人君操纵臣下的手段和方式。术的主要作用是驾驭群臣,使臣下完全为君主所用。主要表现为统治者根据才能授予臣下官职,按照名称来考察实际内容,操纵赏赐和惩罚的大权。

(3)势,即权势,是人君凌驾于臣下之上的权力和威势。势的作用是确立君主的权威和尊严。主要表现为“二柄”,即“刑”和“德”,此处"刑"是杀戮处罚之权,"德"为庆赏之权。

评价:(1)韩非别具匠心地将"法"、"势"、"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始终坚持将这三者放到社会背景、人性特点和其他相关的习惯、制度中加以考察———这使得他的理论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韩非的法术势思想是在战争期间提出,当时中国四分五裂,他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统一中国的要求,所以被统治者所采纳。它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发展,结束了战乱,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然而,韩非的思想建立在“性恶论”之上,并不要求君主有高尚的品德、通过个人的德行为臣民做出榜样,而是主张只要能够灵活运用法、势、术,这三大要素,就可以劳心而不劳力,治人而不治于人,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这一思想极力主张君主集权,却不对可能造成的暴政和腐败加以制约,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