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课程设计

给水课程设计
给水课程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题目

某城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1.2课程设计内容

1.某城市给水管网设计最高日用水量分项分析与总用水量计算;

2.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3.沿线流量、节点流量的计算及各管段设计流量初步拟定;

4.根据初步拟定的管段设计流量,选取经济流速(参见教材表6.8,表7.7)或界限流量表(给水工程教材表7-1)初步计算各管段管径(并考虑到消防、最大转输时及事故时等要求确定各管段的管径),然后根据教材表7.8标准管径选用界限表确定各管段标准管径。

5.管网水力计算(可采用相关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如EPANET软件);

6.确定控制点,计算从控制点到二级泵站的水头损失,确定二级水泵流量和扬程和水塔水箱高度;

7.消防时、最大转输时和最不利管段发生事故时的校核,若不满足要求,应说明必须采取的措施。

8.绘图,在提供的总平面图(1:10000)基础上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绘出经过抽象的节点和管段环状管网模型图(1张),另针对环状管网图绘制消防时、最大转输时和最不利管段发生事故时校核的水力计算图(3张),绘制等水压线图一张。

1.3进度安排

1.给水管网的设计要求,设计原则及管网定线方案2天

2.给水管网水力计算3天

3.水泵选型及水塔高度的确定2天

4.消防时、最大转输时和最不利管段发生事故时的校核及采取必要措施3天

5.计算书的整理和排版2天

6.绘图2天

1.4基本要求

1、根据提供的总平面图(1:10000)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2、进行基础资料分析提出给水管网设计的可行性方案;

3、完成相关的设计计算书及图纸绘制工作;

4、课程设计必须独立完成;

5、图中文字一律用仿宋体书写;图例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一般规定和制图标准;图纸应注明图标栏及图名;图纸应清洁美观,主次分明,线条粗细有别;图幅宜采用3号图,必要时可选用2号图;

6、计算书内容简要,论证充分、文字通顺、字迹端正。

1.5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书一份;

2.设计图纸:节点和管段环状管网模型图、绘制消防时、最大转输时和最不利管段发生事故时校核的水力计算图各一张。

1.6设计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及基础资料,复习有关知识及设计计算方法

2.在平面图上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进行水力学计算

3.设计图纸绘制

4.设计计算书校核整理

第二章概论

2.1城市自然资料

该地区属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的特点。据近十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6.8摄氏度;月最高气温在8月,月均温度32.9摄氏度;月最低气温在一月,月均气温1.9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0摄氏度,最低气温-9.8摄氏度。主导风向西北风,四季无明显风向变化。冻土深度:20cm。冰冻深度:0.5m。

2.2某城市详细规划

(1)某城市2005-2015规划图(1:10000);

(2)新区规划人口10万人,房屋最高楼层6层;

(3)新区规划年工业产值12亿元。

2.3设计规模

(1)某城市范围原是农田,无供水设施,故规划新建水厂一座,位于新区东北的河岸边。水厂厂址的地面高程和道路设计高程见规划图。水厂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比地面低3.5m。

(2)用水定额:①居民生活综合用水定额(含公建用水):300L/人·日(平均日);②工业用水定额:54立方米/万元产值(以360日计,均匀用水);③市政、绿化用水占以上两项之和的5%;④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以上各项和的20%计算。

(3)用水时变化系数:按整个系统考虑:K d=1.25;

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如下:

(4)大用户用水量(用于计算集中流量):

表1

序号单位名称最高日用水量(m3)用水变化系数

1 火车站800 2.0

2 汽车站600 2.0

3 食品厂2000 2.0

4 机械厂400 2.0

5 污水厂100 2.0

6 医院250 2.5

7 宾馆300 2.5

8 餐飮 300 2.5 9

超市

250

2.5

(5)网中设置对质水塔

(6)给水管材:采用当地生产的承插式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给水管,标准管径见教材表7.8。 (7)消防系统:采用低压消防系统,最小水压要求10m ,消防流量按规划人口查教材附录中的有关表格选取。

(8)地面集中用户(即节点地面高程)参考基础图自己拟定。

2.4管网定线

城市给水管网定线是指在城市用水区域的地面上确定各条配水管线的走向、路径和位置,设计时一般只限于管网的干管以及支干管,不包括接入用户的进水管。干管管径较大,用以输水到各地区。分配管的作用是从干管取水供给用户和消火栓,管径较小,城市消防流量是决定其最小管径的重要因素。

给水管线一般平行于道路中线敷设在街道下,两侧可支出支管向就近的用户配水,所以,配水管网的形状常与城镇总体规划道路网的形态一致。

城市管网定线取决于城市道路网的平面布置、供水区的地形、水源和网内调节构筑物的位置,街区和用户特别是大用户的分布,河流、铁路、桥梁等的管线障碍物位置等,考虑的要点如下:

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从二级泵站输水到网内水塔(高位水池)、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循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于管,干管位置应从用水量较大的街区通过。干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情况,采用500-800m 。从经济上来说,给水管网的布置采用一条干管接出许多支管,形成树状网,费用最省,但从供水可靠性考虑,以布置几条接近平行的干并形成环状网为宜。

在干管和干管之间宜设置垂向联络管使管网形成环状网。联络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的大小考虑在800-1000m 左右。

干管一般平行于城市规划道路中线定线,但应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符合城市或厂区地下管线综合设计的要求。给水管线和建筑物、铁路以及其他管道的水平净距,均应符合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和《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的有关规定。

考虑了上述要求后,城市管网通常是树状网和若干环组成的环、枝状网相结合的形式,管线大致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给水区。

管网中还需安排其他一些管线和附属设备,例如在供水范围内的支路下需敷设分配管,以便把干管的水送到用户和小区内。考虑到消防和室外消火栓规格的要求,分配支管直径至少为100 mm ,大城市采用150-200mm ,目的是在通过消防流量时,分配支管中的水头损失不致过大,导致火灾地点水压过低。

考虑上述要求后,结合本城市的具体情况,现将供水区分为10个环状管网,定线后的管网图如附图中的管网模型图所示

2.5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1)居民生活用水量

1000

q 1

11N Q =

=300×100000/1000=30000()

d 3m 1q ——居民生活综合用水定额(含公建用水):300L/人·日(平均日)

1N ——居住区人口数,cap (2)工业生产用水量

222q B Q ==54×120000/360=18000()

d 3m

2q ——工业用水定额:54立方米/万元产值(以360日计,均匀用水) 2B ——工业企业产值(万元/d) (3)市政、绿化用水量

3Q =(21Q Q +)×5%=2400()

d 3m (4)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4Q =(21Q Q ++3Q )×20%=10080()

d 3m (5)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d Q =(21Q Q ++3Q +4Q )×1.25=75600()

d 3m

2.6供水管网流量设计

4

.86s d h h Q

K Q Q ===1.42×75600/86.4=1243()s L

2.7确定清水池和水塔容积

清水池与水塔土调节容积计算 表2

供水处

理供水

供水泵站供水量(%﹚

水塔调节容 水塔调节容积计算

量(%﹚ 设置水塔 不设水塔 设置水塔

﹙1﹚ ﹙2﹚ ﹙3﹚ ﹙4﹚ (2)-(3) Σ (3)-(4) Σ 0‐1 4.17 2.22 1.92 1.95 1.95 0.3 0.3 1‐2 4.17 2.22 1.7 1.95 3.9 0.52 0.82 2‐3 4.16 2.22 1.77 1.94 5.84 0.45 1.27 3‐4 4.17 2.22 2.45 1.95 7.79 -0.23 1.04 4‐5 4.17 2.22 2.87 1.95 9.74 -0.65 0.39 5‐6 4.16 4.97 3.95 -0.81 8.93 1.02 1.41 6‐7 4.17 4.97 4.11 -0.8 8.13 0.86 2.27 7‐8 4.17 4.97 4.81 -0.8 7.33 0.16 2.43 8‐9 4.16 4.97 5.92 -0.81 6.52 -1.95 1.48 9‐10 4.17 4.96 5.47 -0.79 5.73 -0.51 0.97 10‐11 4.17 4.97 5.4 -0.8 4.93 -0.43 0.54 11‐12 4.16 4.97 5.66 -0.81 4.12 -0.69 -0.15 12‐13 4.17 4.97 5.08 -0.8 3.32 -0.11 -0.26 13‐14 4.17 4.97 4.81 -0.8 2.52 0.16 -0.1 14‐15 4.16 4.96 4.62 -0.8 1.72 0.34 0.24 15‐16

4.17

4.97

5.24

-0.8

0.92

-0.27

-0.03

16‐17 4.17 4.97 5.57 -0.8 0.12 -0.6 -0.63 17‐18 4.16 4.97 5.63 -0.81 -0.69 -0.66 -1.2 18‐19 4.17 4.96 5.28 -0.79 -1.48 -0.32 -1.61 19‐20 4.17 4.97 5.14 -0.8 -2.28 -0.17 -1.78 20‐21 4.16 4.97 4.11 -0.81 -3.09 0.86 -0.92 21‐22 4.17 4.97 3.65 -0.8 -3.89 1.32 0.4 22‐23 4.17 2.22 2.83 1.95 -1.94

-0.61 -0.21

23‐24 4.16 2.22 2.01 1.94

0.21

累计

100

100

100

调节容积=13.63 调节容积=4.21

清水池设计有效容积为:

4321W W W W W +++==103433m

式中 1W ——清水池调节容积(3

m );1W =13.63%×75600=103043

m

2W ——消防贮备水量(3

m ),按2小时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2W =5043

m 3W ——给水处理系统生产自用水量(3

m ),取最高日用水量的5%;3W =37803

m 4W ——安全贮备水量(3

m )。4W =)(3216

1

W W W ++=24313

m 城镇居住区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可查给水排水管网系统附表3

人数(万人) 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 一次性灭火用水量(L/s )

≤10.0

2 35

水塔设计有效容积为:

21W W W +=

式中 1W ——水塔调节容积(3

m ); 1W =4.21%×75600=31833

m

2W ——室内消防贮备水量(3

m ),按10分钟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 2W =40×10×60×10-3 =243

m 则W=32073

m

第三章 管网布置及水力计算

3.1管段布线,并确定节点和管道编号

(1)配水管网应根据用户要求合理分布于全供水区。在满足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原则下,尽可能缩短配水管线总长度,一般布置成环网状。

(2)干管的位置,尽可能布置在两侧均有较大用户的道路上,以减少配水支管的数量。 (3)配水干管之间应在适当间距处设置连接管,以形成管网。

根据以上几点原则,结合开发区的地形特点,管网定线环网共10个,定线图见图纸.

3.2计算集中流量

表3 序号 单位名称 最高日用水量(m 3)

用水变化系数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L/s)

1 火车站 800

2 18.52 2 汽车站 600 2 13.89

3 食品厂 2000 2 46.30

4 机械厂 400 2 9.26

5 污水厂 100 2 2.31

6 医院 250 2.5 7.23

7 宾馆 300 2.5 8.6

8 8 餐饮 300 2.5 8.68 9

超市

250 2.5 5.7 合计

120.66

集中流量之和∑ni

q =120.66(L/s) 配水长度之和

∑mi

l

=10738(m)

比流量q=0.1045[L/(s ·m)] 泵站设计供水流量1q s =1243×

5.92%

97.4=1043.5(L/s)

水塔设计供水流量7q s =1243-1043.5=199.5(L/s)

各管段长度和配水长度 表4 管段号 各管段长度(m ) 配水长度(m )

1

100 0 2 546 273 3 442 221 4 442 221 5 442 221 6 442 221 7 680 340 8 564 282 9 442 221 10

442

221

11 442 221

12 442 221

13 546 273

14 564 282

15 680 340

16 680 680

17 680 680

18 680 680

19 680 680

20 563 563

21 563 563

22 563 563

23 563 563

24 442 442

25 442 442

26 442 442

27 442 442

28 442 442

29 100 0 3.3 沿线流量分配和节点设计流量

表5

管段或节点号

输水管

长(m)

管段沿线

流量(L/s)

集中流量

(L/s)

沿线流量

(L/s)

供水流

量(L/s)

节点流量

(L/s)

1 0 0.00 1043.50 -1043.50

2 27

3 28.53 32.03 32.03

3 221 23.09 61.35 61.35

4 221 23.09 58.62 58.62

5 221 23.09 58.62 58.62

6 221 23.09 58.62 58.62

7 340 35.53 11.57 29.31 40.89

8 282 29.47 32.99 55.59 88.58

9 221 23.09 13.89 26.28 40.17

10 221 23.09 52.51 52.51

11 221 23.09 8.68 52.51 61.19

12 221 23.09 52.51 52.51

13 273 28.53 55.23 55.23

14 282 29.47 29.00 29.00

15 340 35.53 46.30 55.59 101.89

16 680 71.06 111.14 111.14

17 680 71.06 111.14 111.14

18 680 71.06 7.23 111.14 118.37

19 680 71.06 111.14 111.14

20 563 58.83 199.50 -199.50

21 563 58.83 0.00

22 563 58.83 0.00

23 563 58.83 0.00

24 442 46.19 0.00

25 442 46.19 0.00

26 442 46.19 0.00

27 442 46.19 0.00

28 442 46.19 0.00

29 0 0.00 0.00

合计10740 1122.34 120.66 1122.34 1243.00 0.00

3.4 管段设计流量分配及管径选定

节点设计流量由上表可知。观察管网图形,可以看出,选择三条平行的供水方向,一条从节点2出发,经过管段2、3、4、5、6、通向节点7;另一条从节点15出发,经过管段24、25、26、27、28通向节点8;第三条从节点14,经过管段13、12、11、10、9通向节点9。管段初分配流量、管径设计及经济流速见下表。

表6

管段编号设计流量(L/s)设计管径(mm)经济流速(m/s)

1 1043.5 2×1000 0.66

2 550.47 800 1.10

3 389.12 700 1.01

4 260.

5 600 0.92

5 151.88 450 0.96

6 63.26 300 0.90

7 22.37 200 0.71

8 13.11 150 0.74

9 27.06 200 0.86

10 69.57 350 0.72

11 115.76 400 0.92

12 153.27 450 0.96

13 190.5 500 0.97

14 20 200 0.64

15 461 700 1.20

16 100 400 0.80

17 70 350 0.73

18 50 300 0.71

19 30 250 0.61

20 10 150 0.60

21 15 150 0.85

22 15 150 0.85

23 18 200 0.60

24 339.11 600 1.20

25 309.97 600 1.10

26 253.83 600 0.90

27 170.46 500 0.87

28 79.32 350 0.82

29 199.5 2×450 0.63

3.5工况水力分析

假定节点9为控制点,其节点水头等于服务水头,及H=28m.,为了满足水力分析条件,将管段1暂时删除,其管端流量加到节点1上,其节点流量为—1043.5+32.03=—1011.47 L/S, 根据地形图,、给水管网模型图确定出地面标高,要求自由水压及服务水头见下表所示。

表7

节点编号地面标高(m)自由水头(m)服务水头(m)

1 29.5

2 30 16 46

3 29 16 45

4 28 28 56

5 27.5 1

6 43.5

6 2

7 12 39

7 26 16 42

8 26 16 42

9 26 28 54

10 26 16 42

11 26 24 50

12 30 16 46

13 31 16 47

14 32 16 48

15 31 16 47

16 30 16 46

17 29 16 45

18 28 24 52

19 26 16 42

20 33

水力分析采用哈代-克罗斯法平差,允许闭合差0.1m,使用海曾-威廉公式计算水头损失,C w =110,计算过程不再详述,见下表。

表8

管段或节点号

管段流量(L/s)

管内流

速(m/s)

管段压降

(m)

节点水头

(m)

地面标高

(m)

自由水头

(m)

1 29.5

2 574.75 1.14 1.02 46.08 30 16.08

3 401.66 1.0

4 0.82 45.06 29 16.06

4 260.99 0.92 0.78 44.24 28 16.24

5 148.33 0.93 1.11 43.4

6 27.5 15.96

6 58.13 0.82 1.42 42.34 2

7 15.34

7 17.24 0.55 1.65 40.92 26 14.92

8 13.94 0.79 3.75 39.27 26 13.27

9 26.23 0.84 2.34 35.52 26 9.52

10 66.91 0.7 0.87 37.86 26 11.86

11 116.15 0.92 1.26 38.73 26 12.73

12 157.94 0.99 1.25 39.99 30 9.99

13 191.91 0.98 1.32 41.24 31 10.24

14 21.41 0.68 2.04 42.56 32 10.56

15 436.72 1.13 1.48 44.61 31 13.61

16 111.74 0.89 1.80 43.26 30 13.26

17 82.05 0.85 1.95 42.29 29 13.29

18 54.03 0.76 1.90 41.55 28 13.55

19 31.58 0.64 1.71 40.63 26 14.63

20 11.83 0.67 2.77 43.00 33 10.00

21 11.96 0.68 2.83

22 10.71 0.61 2.30

23 21.26 0.68 2.02

24 313.41 1.11 1.35

25 292.76 1.04 0.97

26 252.96 0.89 0.74

27 176.66 0.9 0.92

28 85.27 0.89 1.36

29 199.5 1.25 0.44

3.6确定控制点

在水力分析时,假定节点(9)为控制点,经过水力分析后,比较节点水头与服务水头,或比较节点自由水压与要求自由水压,得到各节点的供压差额,发现当(9)节点为控制点时候,其他各节点的供水压力均得到满足。即节点(9)为控制点。最大差额为(9)节点处,差18.48m,所有节点水头加上此值,可使用水压力全部得到满足,管段压降未变,能量方程组仍满足,自由水压也应同时加上次值,计算过程见下表。

控制点确定与水头调整表9

管段或节点号

节点水头

(m)

服务水头(m)供水差额(m)

节点水头调整

(m)

自由水头(m)

1 29.50

2 46.08 46.00 0.08 64.56 34.56

3 45.06 45.00 0.06 63.5

4 34.54

4 44.24 56.00 -11.76 62.72 34.72

5 43.4

6 43.50 -0.04 61.94 34.44

6 42.34 39.00 3.34 60.82 33.82

7 40.92 42.00 -1.08 59.40 33.40

8 39.27 42.00 -2.73 57.75 31.75

9 35.52 54.00 -18.48 54.00 28.00

10 37.86 42.00 -4.14 56.34 30.34 11 38.73 50.00 -11.27 57.21 31.21 12 39.99 46.00 -6.01 58.47 28.47 13 41.24 47.00 -5.76 59.72 28.72 14 42.56 48.00 -5.44 61.04 29.04 15 44.61 47.00 -2.39 63.09 32.09 16 43.26 46.00 -2.74 61.74 31.74 17 42.29 45.00 -2.71 60.77 31.77 18 41.55 52.00 -10.45 60.03 32.03 19 40.63 42.00

-1.37

59.11 33.11

20

43

61.48

3.7二级泵站流量、扬程及水塔高度设计

泵站扬程设计

在完成设计工况水力分析后,泵站扬程可以根据其所在管段的水力特性确定。节点(1)处为清水池,其设计水位为29.5-3.5=26m,根据设计工况水力分析的结果,有:

泵站扬程: ()i m i

n

i Fi Ti l D kq H H +-=pi h =

=64.56-26+10.67/(110^1.852*1^4.87)*(1.0435/2)^1.852*100= =38.56+0.05=38.61m

为了选泵,估计泵站内部水头损失,一般水泵吸压水管道设计流速为1.2-2.0m/s,局部阻力系数可按5.0-8.0考虑,沿程水头损失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泵站内部水头损失约为:

Hpm1=8.0×2.0^2/(2*9.81)=1.63m

则水泵扬程应为:

Hp=38.61+1.63=40.24m 取41m ;

按三台泵并联工作考虑,单台水泵流量为:

Qp=1043.5/3=347.83L/S ,取350L/s

查水泵样本,选取14SA-10B 型水泵4台,三用一备。

水塔高度设计

在完成设计工况水力分析后,水塔高度也随之而定了。由平差数据和计算结果:

=-=j j T Z H H j 61.48-33.00=28.48m ,

第四章管网设计校核

4.1消防工况校核

城镇居住区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可查給水排水管网系统附表3

人数(万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一次性灭火用水量(L/s)

10.0 2 35

考虑2处火灾,消防流量分别加在控制点(9)和节点(8)上,两处都加上35(L/s)的集中流量。清水池加70(L/s),删除[1]管段,将其流量整合到(1)节点。

Q1=-1011.50-70=-1081.50(L/s)

Q8=88.58+35=128.58(L/s)

Q9=40.17+35=75.17(L/s)

其他节点流量与最高时相同,节点流量见水力计算图。经计算,控制点等几处满足低压消防要求,即10m自由水头.

进行水力平差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10

管段或节点号节点流量

(L/s )

节点水头

(m)

自由水头

(m)

流量(L/s)

流速

(m/s)

压降(m)

2 -1081.50 66.5

3 36.53 611.40 1.22 1.15

3 61.35 65.38 36.38 428.7

4 1.11 0.92

4 58.62 64.46 36.46 280.24 0.99 0.89

5 58.62 63.5

6 36.06 161.35 1.01 1.30

6 58.62 62.26 35.26 65.54 0.93 1.77

7 40.89 60.49 34.49 24.65 0.78 3.21

8 123.58 57.28 31.28 23.56 1.33 9.91

9 75.17 47.37 21.37 51.61 1.64 8.19

10 52.51 55.56 29.56 88.97 0.92 1.47

11 61.19 57.04 31.04 135.35 1.08 1.67

12 52.51 58.71 28.71 174.55 0.89 0.90

13 55.23 59.61 28.61 200.40 1.02 1.44

14 29 61.04 29.04 29.90 0.95 3.80

15 101.89 64.84 33.84 470.07 1.22 1.69

16 111.14 63.28 33.28 121.31 0.97 2.09

17 111.14 62.15 33.15 89.88 0.93 2.31

18 118.37 61.23 33.23 60.27 0.85 2.33

19 111.14 59.94 33.94 37.19 0.76 2.32

20 -199.5 61.48 28.48 15.15 0.86 4.38

21 14.81 0.84 4.19

22 13.31 0.75 3.45

23 29.38 0.94 3.68

24 338.27 1.2 1.56

25 319.07 1.13 1.14

26 284.50 1.01 0.91

27 211.59 1.08 1.29

28 122.49 1.27 2.66 29

199.50 1.25 0.44

由以上数据可知,节点8,9均满足最小的10m 水压,其他节点水压以满足,故消防校核正确。

4.2最大转输工况校核

由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可知

最大转输工况各节点流量=

×5.92%

65.3最高时工况各节点流量.

先求出各节点流量,节点流量见水力计算图。将清水池流量整合到2节点,用EPANET 软件进行平差,所得:

表11

管段或节点号

节点流量(L/s) 节点水头(m ) 自由水头(m ) 管段流量(L/s ) 流速

(m/s )

压降(m )

2 -1023.75 78.1 48.10 506.19 1.01 0.81

3 37.83 77.29 48.29 340.65 0.89 0.61

4 36.14 76.69 48.69 213.44 0.7

5 0.54 5 36.14 76.15 48.65 117.01 0.74 0.72

6 36.14 75.43 48.43 44.49 0.63 0.86

7 25.21 74.57 48.57 19.2

8 0.61 2.03 8 54.61 72.53 46.53 23.04 1.3 9.51

9 24.77 63.02 37.02 1.73 0.06 0.01 10 37.38 63.03 37.03 -11.8 0.12 0.04 11 37.73 63 37.00 -26.7 0.21 0.08 12 32.38 62.91 32.91 -48.48 0.3 0.14 13 34.05 62.77 31.77 -115.47 0.59 0.52 14 17.88 62.26 30.26 174.54 2.47 13.83 15 62.82 76.09 45.09 517.56 1.34 2.02 16 68.52 74.99 44.99 127.71 1.02 2.31 17 68.52 74.33 45.33 91.07 0.95 2.37 18 72.98 73.82 45.82 60.29 0.85 2.33 19 68.52 73.21 47.21 36.38 0.74 2.22 20 0.00 29.5 0.00 50.91 1.62 10.17 21 272.13 61.48 28.48 52.63 1.68 10.82 22 54.16 1.72 11.41 23 101.04 2.06 12.21 24 280.2 0.99 1.10 25 238.35 0.84 0.66 26 206.74 0.73 0.51 27 141.42 0.72 0.61 28 58.37 0.61 0.67 29

272.13 1.71 0.78

上图部分管道流量为负,表示转输时方向发生了变化,流向了水塔。

由EPANET软件计算出的最高时离心泵特性曲线为:

Hp=58.67-0.000179Q^2

泵站到水塔的水头损失:0.05+0.68×2.02+0.563×13.83=9.2m

水塔地面标高33m,高30.m,故泵站到水塔所需扬程:

9.2+61.48=70.68m

实际提供杨程: 26+58.67-0.000179×0.352 =84.66m〉70.68m

满足转输条件。

4.3事故工况校核

管段[2]损坏为最不利事故,按此工况事故进行校核。节点压力仍按设计时的服务水头要求,并保证70%以上的用水量。

事故工况各节点流量=70%×最高时工况各节点流量

先从管网中删除管段[1],计算出各节点流量,其他节点流量分别算出事故工况流量节点流量见水力计算图。重新分配管段流量,通过平差计算求出各节点的水头,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12

管段或节点号节点流量

(L/s)

节点水头

(m)

自由水头

(m)

管段流量

(L/s)

流速

(m/s)

压降(m)

2 -1021.08 111.46 81.46

3 42.95 92.

4 63.4 118.9 0.31 0.08

4 41.03 92.31 64.31 136.1

5 0.48 0.23

5 41.03 92.08 64.58 106.74 0.67 0.61

6 41.03 91.4

7 64.47 53.59 0.76 1.22

7 28.62 90.25 64.25 24.97 0.26 0.22

8 62.01 90.04 64.04 40.6 2.3 27.18

9 28.12 62.86 36.86 -12.48 0.4 0.59

10 36.06 62.27 36.27 -18.41 0.19 0.08

11 42.83 62.19 36.19 -18.4 0.15 0.04

12 36.76 62.15 32.15 -25.39 0.16 0.04

13 38.66 62.11 31.11 -84.18 0.43 0.29

14 20.3 61.82 29.82 110.22 3.51 42.55

15 71.32 104.36 73.36 1021.08 2.65 7.10

16 77.8 95.98 65.98 -161.85 1.29 3.58

17 77.8 93.35 64.35 -58.28 0.61 1.03

18 82.86 92.19 64.19 -11.62 0.16 0.11

19 77.8 91.18 65.18 12.13 0.25 0.29

20 174.1 61.48 28.48 41.98 2.38 28.91

21 42.83 2.42 30.00

22 43.74 2.48 31.20

23 97.45 3.1 33.87

24 839.54 2.97 8.39

25 502.44 1.78 2.63

26 322.61 1.14 1.16

27 185.3 0.94 1.01

28 77.65 0.81 1.14

29 -174.1 1.09 0.34

通过对事故工况的分析,部分节点不能满足正常的水压,因为此可以增加主干管条数或埋设双管,也可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如加强当地给水部门的检修力度,缩短损坏的管道的修复时间,重要的和不允许断水的用户,可以采取储备用水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个人总结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艰苦奋战,终于把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完成了,完成的一瞬间很轻松,但在做的过程中并不轻松。此时的心情有喜悦,也有心酸。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关于做这次设计的感悟。

在做课设之前我就多次想过这个问题,如果自己做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但看了任务书之后就有头绪了。所以第一点感悟:做事得有个目标,否则做事会容易乱。

接着,就是和同组同学一起讨论,该怎样设计各个节点的高度,管段的水流方向,控制点,对置水塔等问题,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我至今觉得课本上关于对置水塔的定义,有点模糊,很多人觉得对置水塔得设置在管网的末端,我觉得有点望文生义了,对置水塔,首先它得是个水塔,最好设置在地形最高处,这样方便重力输水,但我们所遇到的课题是,泵站在高处,城市在低处,有点“重力输水”的味道,个人觉得如果水塔设置在管网末端,或附近,会增加水塔的高度,而且可能会带来水流逆向流向水塔的问题。我最终还是没有将水塔放在所谓的“末端”,而是相对来说离泵站比较近的最高处。后来听同学说如果这样设置而使管道改大会导致管道的成本加大,后来一想确实有点这方面问题,所以当初在设计地面标高时应该把管网末端设计的高一些,这样才能比较完整的满足对置水塔的定义,这是第二个感悟。

第三个感悟是:也是从事设计的人员必须做的,就是把书上,设计手册上的相关知识看完看懂,这样才不会在在设计时出现一个问题纠结半天的情况。

总的来说,收获还是很多的,有很多细节方面的计算自己真的花了很多心思想,还和同学进行了激烈的争辩,但最终的目的是好的,就是对设计负责,对自己负责。

第六章参考资料

[1].严煦世,刘燧庆主编《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三册、第九册、第十一册等;

[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3_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4].范瑾初,《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5]. 姜乃昌,《泵与泵站》(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8].其它相关资料。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摘要 在城镇,从住宅、工厂和各种公共建筑物中不断排出各种各样的污水和废弃物,需要及时妥善地排除、处理或利用。 排水工程是为保护环境,现代城市就需要建设一整套的工程设施来收集、转输、处理和处置污水的工程设施。主要设计一个污水出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消除污水的危害,保障人民的健康和造福子孙后代。因此,针对此情况,我们的应该进一步完善现代城市的排水管道设计,来使污水能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顺利的排出并且竟可能的回收利用。

目录 一、概述---------------------------------------------------------------1 1.1设计准备-----------------------------------------------------------1 1.2排水设计方案-----------------------------------------------------1 1.3管网布置-----------------------------------------------------------1 二、设计计算-----------------------------------------------------------1 2.1居民生活污水流量计算--------------------------------------------2 2.2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的确定------------------------------------2 2.3设计充满度---------------------------------------------------------2 2.4设计流速------------------------------------------------------------3 2.5最小设计坡度------------------------------------------------------3 三、计算结果------------------------------------------------------------4 3.1表一----------------------------------------------------------------5 3.2表二----------------------------------------------------------------6 四、小结-----------------------------------------------------------------7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3100672029

姓名:韩凯 指导教师:何剑 目录 一、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要求 (2) 1.1 设计基本资料 (2) 1.2 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3) 1.3 设计任务 (4) 1.4 设计要求 (4) 1.5 设计目的 (5) 二、设计计算内容 (5) 2.1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5) 2.2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技术比较 (5) 2.3给水单体构筑物设计计算 (8) 2.3.1 混凝剂配置和投加 (8) 2.3.2 静态混合器 (9) 2.3.3 往复隔板絮凝池 (10) 2.3.4 平流沉淀池 (12) 2.3.5 普通快滤池 (13) 2.3.6 消毒 (17) 2.3.7 清水池 (18)

2.4水厂平面布置及附属构筑物确定 (18) 2.5水厂高程计算 (20) 三、参考文献 (21) 一、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要求 1.1 基本资料 (1)城市概况 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地区西南,东隔漳水,涢水与云梦相望,东北与安陆相邻,西与天门、京山接壤,南与汉川毗邻。东西宽43km,南北长45km,属鄂中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市地形高程在150~25m(吴淞高程系统),丘陵与平原相间,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微倾。城区为冲积平原,位于云应盆地中心地带,蕴藏着丰富的石膏矿和岩盐资源,据文字记载:膏、盐的生产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已探明该地区石膏累计储量1.1亿吨,储量居全国第一;已探明工业用NaCl为74亿吨,占全省储量的90%以上,故应城享有“膏都盐海”的美誉。且应城市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多种农业物生长,农副产品以粮、棉、油、水产品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和省农牧厅列为商品粮和优质米基地市县。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总体指导思想下,应城自1986年撤县建市以来,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经济发展迅速,1988年市级工业企业为77个,工业总产值为2.68亿元,到2003年中心城区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应城现已逐渐形成以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为依托,以盐业化工,机械电子,石膏建材、轻工纺织、食品饲料等五大支柱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中心城区位于全市中央,是应城市党、政机关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旧城区、膏矿、盐矿三片组成。国道汉宜公路由东向西穿过市境,促进了应城市对外交通联系,大富水河自北向南流经市区,出市进入汉北河,然后汇入汉水。大富水是城区周围大片农田灌溉的水源,并作为城镇工业和生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 孝感某中学拟建一幢5层教学楼,总建筑面积近5200㎡;建筑高度21.6m;底层为行政办公及实验室,二至五层为教室。每层设卫生间两处,一处为男女厕所;另一处为男女隔层厕所(一、三、五层为男厕)。男厕内设污水池1个,洗手盆1个,小便槽4.9m长,便槽蹲位5个;女厕内设污水池和洗手盆各1个,便槽蹲位8个。层顶水箱间一座。 要求设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具体内容包括: 1、建筑给水系统设计。选择给水方式,布置给水管道及设备;进行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及室内所需水压的计算;高位水箱容积计算及校核水箱安装高度;绘制给水系统的平面图、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 2、建筑消防系统设计。消防用水量及高位水箱消防贮水量的计算;布置消防管网;进行消防管道水力计算及消防水压计算;选择消防水泵以及确定稳压系统;绘制消水栓系统的平面图及系统图。 3、建筑排水系统设计。排水体制的确定以及排水管道的布置;排水管道水力计算;化粪池的容积计算及选型;绘制排水系统的平面图及系统图。 二、设计资料 1、建筑设计资料 建筑物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三至五层平面图及屋顶平面图及水箱间平面,立面图共5张。 本建筑为5层,底层高为4.2m,二至五层层高为3.6m,上人屋面,楼梯间屋顶标高为27.2m,水箱间标高为22.2m。室内外高差为0.3m。冻土深度为0.2m。 2、市政基础资料 (1)给水水源 建筑物北侧和西侧有城市市政给水管道,管径为DN300,常年可提供的资用

水头为0.15MPa,管道埋深为室外地面以下0.5m。 (2)排水资料 本建筑物西侧有城市排水管道,其管径为DN500,管内底深为室外地面以下1.5m,管材为钢筋混凝土。 未预见水量:按日用水量的12%计算。 三、设计要求 1、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2、课程设计图纸 课程设计图纸数量不得少于5张,用CAD绘制。 图纸绘制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图的绘制按轴测正投影法绘制,管道布置方向应与平面图相对应,并按比例绘制。

给水处理厂设计课程设计

给水处理厂设计课程设计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年月

四川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 学院:建工学院专业:给排水班级: 2011 学号: 学生:指导教师: 接受任务时间 2014 年 6 月 30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学院院长(盖章)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需完成课程设计提供的《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中涉及全部内容。可徒手绘图或者采用计算机出图,并将结果编写完整的计算书。计算书的内容及要求详见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 (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1册)给水工程. (4)《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5)《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S1、S2等).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进度安排

各一份。 2、附图纸的电子文件。 摘要 作为给水系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给水处理决定了供给用户的水是否符合水质要求,给水处理厂需要根据用户对水质水量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本次给水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对C市给水处理厂进行一个初步设计,根据已给的C市地形图、江流以及设计水量,确定给水处理厂的位置以及占地面积;根据江流水的水质情况,通过各絮凝池、沉淀池以及滤池的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折板絮凝池、异向流斜管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液氯消毒组成的常规工艺处理,从而使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对各净水构筑物、给水处理厂高程进行计算,画出给水处理厂管线平面布置图和构筑物平面布置图、净水流程高程布置图以及主要净水构筑物工艺图。 关键词:给水处理厂;折板絮凝池;异向流斜管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衡阳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孔庆培 学号:026413158 指导老师:谭水成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30日

前言 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其市总人口54.32万左右,有一工厂A和火车站。总设计时间为2周,设计内容主要是给水管道的定线、水力计算及部分区域的污水、雨水设计,并作出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设计过程中,先大致了解衡阳市地形分布后,决定通过分区供水满足整个城市的用水需求。定线,给水水力计算,确定管径,校核等等,把定下的管径标图并整理报告。考虑城市初步规划,以及资金投资问题,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水体。雨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课程设计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运用CAD制图,画出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分布图,部分污水干管剖面图,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Preface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Hengyang city ,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city is 543,200 around,there are a facto ry “A” and a train station in the city. The total time of the design for 2 weeks,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s mainly about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alignment,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the sewage of part of area, rainwater design, and make the plane figure and profile. In the design process, first understand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ngyang city roughly, decide to meet the whole city water demand by the district water supply. Fixed lin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water hydraulic diameter, checking and so on, to set the diameter of plotting and finishing the report. Considering the preliminary planning of the city, and the problem of capital investment, using completely separate drainage system.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is sent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rough the sewage system, and then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after the theatment. The rain water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through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Curriculum design allows us to combine the knowledge which we have learned, the use of CAD drawing, drawing a distribution map of general layou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in Hengyang City, part of the sewage trunk pipe profile, learn to use knowledge flexibly.

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大学论文

第一章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1.1 工程设计背景 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东城区下桥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2 设计规模 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5+N)/2×104m3/d,式中N为学号,即15×104m3/d。征地面积约40000m2,地形图见附图。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1)原水水质 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

(2)厂区地形 地形比例1:400,设计高程取清水池水面为0.00m。 (3)工程地质资料 1)地质钻探资料见表2: 表2 表土砂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石粘土 1m 1.5m 1m 2m 0.8m 1m 2m 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4)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1)最高洪水位: 342.5m;最大流量:Q=295m3/s。 2)常水位:340.5m,平均流量:Q=15.3m3/s。 3)枯水位:338.7m;最小流量:Q=8.25m3/s。 4)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 。 (5)气象条件 1)风向(以所取风玫瑰为准)。 1班:主导风向东北风; 2班:主导风向西南风。 2)气温:最冷月平均为5O C 最热月平均为28.4O C。 极端气温:最高38O C,最低为-0.5O C,最多10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193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88.6mm,日最大降雨量367.8mm(2011.7.1),年平均相对湿度79%。 3)土壤冰冻深度:0.7m (6)处理要求 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相关要求。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给排水》大作业设计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境1101 学生姓名:沈悦 学生学号:11233017 指导教师:王锦 土建学院建筑市政环境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

目录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1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3) 1.2设计主要内容 (3) 1.3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3) 1.4设计重点研究问题 (3) 1.5评分标准 (3) 第2章室内给水工程 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4) 2.2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 2.3 管材和管件 (5) 第3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3.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 (5) 3.2 消火栓布置 (6) 3.3 消防管道布置 (7) 3.5 具体设计图样 (7) 第4章建筑排水系统 4.1 排水系统分类 (7) 4.2 排水系统组成 (7) 4.3 排水方式的选择 (8) 4.4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8) 4.5 排水管网设计图样 (10) 第5章建筑雨水系统 (11) 第2篇设计计算书 第1章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11) 第2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3) 第3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15) 第4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18) 第5章参考文献 (18) 第3篇课程设计总结 第1章心得及致谢 (19)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该建筑为一幢7层高的多层建筑,该建筑为一类、耐火等级一级。该幢楼包括四个单元,各单元各层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见建筑平面图)。在该幢建筑物的北侧共建四个出口:分别对应于每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层有两个住户,每个住户为三室两厅的一套,每套间均设有厨房与两个卫生间。 该幢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8733.16m2,总高度为20.9m,标准层高为2.9m,一层地评标高位±0.000m,冻土深度为0.7m。 2. 背景资料 本建筑水源为小区自备井,经给水泵站加压后供给小区各用水点,一层引入管压力不低于0.35MPa。 本建筑±0.00以上排水采用重力排水,±0.00以下采用压力提升排水。污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 建筑图纸:首层及标准层。 4. 气候暴雨强度等条件按各位同学家乡考虑。 1.2设计主要内容 1. 多层建筑给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给水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2. 多层建筑消防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消防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3. 多层建筑排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4. 多层建筑雨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1.3基本要求 1. 建筑给水、排水、消防、雨水各系统的体制应当合理选择,注意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2. 根据选定的系统体制,按照相关设计手册,确定有关的设计参数、尺寸和所需的材料、规格等。 3.平面图管线布置合理,并注意各管线交叉连接,注意立管编号。 1.4设计重点研究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系统的体制选择,尤其是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参考资料推荐: [1]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高明远,《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1998 [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陈耀宗,《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川大学给水课程设计说明 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姓名:吴晓 学号: 0943052027 指导老师:付垚 完成时间: 2011.11.24

一、设计任务及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 1、城市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6000。 2、城市居区面积见总平面图。近期规划人口密度:520人/公顷。 给水人口普及率为100%。 3、居住建筑为一、二、三、四、五层混合建筑。 4、居住区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水设备和淋浴设备。 5、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的工厂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3T/d(每T纸用水 量为250 m3),该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300人,每班淋浴人数为25%。该厂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最大建筑物体积为4000m3。 6、由城市管网供水的铁路车站用水量为600m3/d。 7、医院有200个病床,有盥洗室和浴室。 8、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考虑150m3/d。 9、未预见用水及管漏水系数k=1.2。 10、城市位于四川省内,土壤为砂质粘土,无地下水,冰冻不考虑。 设计任务及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设计该城市给水管网。具体要求: 1、进行设计计算。 ①计算各种用水量,编制该城市逐时合并用水表。 ②进行管网定线布置,确定水厂及水塔的位置。 ③拟定管网工作制度,确定计算管网的几种情况,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④确定水塔高度及二级泵站扬程。 ⑤计算管网各节点的自由水压,检查是否满足用户对水压的要求。 2、编写设计计算与说明书一份。 根据设计原始资料,各项设计计算过程以及设计中的体会编写设计说明说一份。 3、绘制下列设计图纸各一张。 ①城市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谭水成宋丰明张奎刘萍完成时间:2013年12月13日 河南城建学院 2013年12月27日

指导老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字答辩委员会评语

主任委员签字设计成绩 年月日

前言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了城镇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排除的系统,可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给水管网系统一般是有输水管、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等构成,根据类型分为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和不同输水方式的给水管网系统。给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管网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排水管网系统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分为直排式、截流式、完全式,分流制分为完全式、不完全式、半完全式,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体制选择、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做为工程类专业学生,实践学习和设计是我们自身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最好环节。学生通过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能使我们具有掌握查阅规范、标准设计图集,产品目录的方法,提高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的水平,作好一个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熟练城镇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详细计算和培养一定的理论

分析和设计的能力。提高方案的比较、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诸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 Forewor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design of urban life, production, municipal and fire water supply and sewage, industrial sewage,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长安大学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目录 二、给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 (2) 1.设计供水量及水厂设计规模计算 (2) 1.1综合生活用水量 (2) 1.2工业企业用水 (2) 1.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2) 1.4管网漏损水量 (2) 1.5未预见用水 (3) 1.6最高日设计供水量 (3) 1.7水厂设计规模 (3) 2. 总体方案 (3) 2.1水源及取水构筑物 (3) 2.2净水工艺选择 (3) 2.3水处理构筑物及药剂的选择 (5) 2.3.1混凝剂的选择 (5) 2.3.2混合设备 (6) 2.3.3絮凝池 (7) 2.3.4沉淀池 (7) 2.3.5滤池 (8) 2.3.6消毒系统的选取 (10) 2.4净水方案的确定 (12) 3.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12) 3.1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水量 (12) 3.2加药间设计计算 (13) 3.3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5) 3.4折板絮凝池设计计算 (16) 3.4.1主要设计参数 (16) 3.4.2设计计算 (17) 3.5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20) 3.5.1主要设计参数 (20) 3.5.2设计计算 (20) 3.6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24) 3.6.1主要设计参数 (24) 3.6.2设计计算 (24) 3.7 加氯间设计计算 (28) 3.7.1主要设计参数 (28) 3.7.2设计计算 (28) 3.8 清水池设计计算 (29)

二、给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 1.设计供水量及水厂设计规模计算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设计供水量由以下六项组成: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消防用水。水厂设计 规模应按该条文前五项的最高日水量之和确定。 1.1综合生活用水量 依据设计资料,设计年限内城市供水人口数为10万人。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依据该城市所属省份及人口规模知,湖南湘潭为一区中小城市,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q=300L/ cap d,自来水普及率为f=95%。故综合用水量Q1为:Q1=qNf=300x100000 x95%=28500m3/d 1000 1.2工业企业用水 依据设计资料,工业用水量是城市生活用水量的68%。故工业用水量Q2为:Q2=Q1X68%=28500X68%=19380 m3/d 1.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应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本设计以综合用水量和工业企业用水量的4%确定。故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Q3为: Q3=(Q1+Q2)X4%=(28500+19380)X4%=1915.2 m3/d 1.4管网漏损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镇配水管网的漏损水量宜按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

给排水课设要点

1 综述 1.1基本资料 水厂设计基本资料如下: (1)水厂设计产水量:25000d m /3,考虑到水厂自用水和水量的损失,要乘以安全系数K=1.08,总处理水量 h m d m Q /1125/107.208.1105.23344=?=??=。 d m d m Q Q /1005.4/107.25.15.13434?=??==高日高时 (2)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1)河流最高洪水位:37.50m 2)河流常水位: 34.0-36.4m 3)设计地面标高:38.5m (3)原水水质如下: 表一原水水质 (4)厂区地形:按平坦地形设计,水源口位于水厂西北方向80m ,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 。 (5)自然状况 城市土壤种类为砂质黏土,地下水位2.97m ,冰冻线深度0.69m ,年降水量569.9mm ,最冷月平均为-8.2℃,最热月平均为30.7℃;极端温度:最高39.7℃,最低-22.9℃。主导风向:夏季东南,冬季西北。 项目 数据 项目 数据 Na + + K + (mg/L ) 8.46 总硬度 (度) 6.38 Ca 2+ (mg/L ) 32.46 碳酸盐硬度 (度) 5.51 Mg 2+ (mg/L ) 8.05 溶解固体 (mg/L ) 119 Fe 2+ + Fe 3+ (mg/L ) 0.03 耗氧量 (mg/L ) 0.78 Cl - (mg/L ) 8.51 氨氮 (mg/L ) 0.24 NO 2- (mg/L ) 0.016 碱度 (mg/L ) 120 NO 3 - (mg/L ) 2.75 色度 (度) 10 HCO 3- (mg/L ) 119.6 嗅味 无 SO 4 2- (mg/L ) 17.1 pH 7.6 浑浊度 (NTU ) 150020 286 最高最低 细菌总数 (CFU/mL ) 38000 大肠杆菌 (CFU/L ) 1300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培训课件

1.1 总体设计 1.1.1 工程规模 (1)设计规模 水厂建设总规模为9.2万m3/d,水厂自用水量按7%考虑,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预留远期生产用地。净水厂出水水压为40~55m。 给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拟分为2组,每组5万3 m/d。 (2)原始资料 1、自然条件 1.1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规划厂区为一平地,黄海高程79.7m。 1.2 气象资料 ①风向:绘出风玫瑰图 ②气温:最冷月平均为:-4.8℃;最热月平均为:32.1℃ 极端温度:最高40.5℃,最低-5.5℃ ③土壤冰冻深度:1.2m 1.3 工程地质与地震资料: ①地质钻探资料 ②地震计算强度为:158.6KP a ③地震烈度为:8 度以下。 ④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1.4 河流水质资料 1.1.2 设计出水水质 水厂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5749 GH-85)。 1.1.3 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拟定 1.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拟定 为使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的指导思想,设计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厂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为:

↓ ↑ 水厂处理工艺流程 2. 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1)混合工艺 混合是原水与混凝剂或助凝剂进行充分混合的工艺过程,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混合是将药剂充分、均匀地扩散于水体的工艺过程,对于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混合问题的实质就是药剂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 混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①水泵混合 水泵混合是将药剂投加在取水泵吸水管或吸水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以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它适用于一级泵站距处理构筑物较近(120m以内),优点是设备简单;混合充分,效果较好;不另消耗动能。缺点是安装管理较复杂;配合加药自动控制较难。 ②管式混合 目前广泛采用的管式混合器是静态管式混合器,是利用水厂进水管的水流,通过管道或管道零件产生局部阻力,使水流发生涡旋,从而使水体和药剂混合。管式混合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不占地;在设计流量范围,混合效果好。缺点是当流量过小时效果下降。但从总体经济效果而言还是具有优势的。 ③机械混合 机械混合是依靠外部机械供给能量,使水流产生紊流。它的优点是水头损失较小,适应各种流量变化,能使药剂迅速而均匀的分布在原水胶体颗粒上,同时使胶体颗粒脱稳,具有节约投药量等特点。缺点是增加相应的机械设备,需消耗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课程设计汇总

****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

一设计概要 (一)设计题目 某小区污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主要设计内容 本设计主要包括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厂至污水厂干管设计; (2)工厂至污水厂水力计算; (3)绘制管道平面图; (4)绘制干管纵断面图。 (三)设计原始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104m2; (2)污水量标准为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为8.24L/s和6.84L/s; (4)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5)工厂排出口地面标高为43.5m; (6)管底埋深不小于2.0m; (7)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8)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0m。 二排水系统概论 (一)街坊污水的分类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着大量的水。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这些用过后的水称作污水或废水。而街坊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工厂污水组成。 1.生活污水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主要包括从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及其他公共建筑和工厂的生活间,如厕所、浴室、盟洗室、厨房、食堂和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质,在收集后需

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水质随工厂生产类别、工艺过程、原材料、用水成分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工业废水又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生产废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度污染或仅水温增高的水,如冷却水,通常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水体。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具有危害性,需经处理后方可再利用或排放。不同的工业废水所含污染物质有所不同。如冶金、建材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无机物,食品、炼油、石化工业废水所含有机物较多。另外,不少工业废水含有的物质是工业原料,具有回收利用价值。 街坊污水通常是指排入街坊排水管道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物。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可能包括截流入街坊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的雨水。街坊污水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污水,其性质变化很大,随着各种污水的混合比例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质的特性不同而异。城市污水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天然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在街坊和工厂企业中,应当有组织地、及时地排除上述废水和雨水,否则可能污染和破坏环境,甚至形成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乃至于威胁到人身健康。(二)排水体制选择 1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是指排水系统对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降水所采取的不同收集和排除方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是针对污水和雨水的合与分而言的。 ⑴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和雨水收入同一套排水管渠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又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欲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就近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因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会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国内外许多老城市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现在一般不再采用。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在邻近河岸的街坊高程较低侧建造一条沿河岸的截流总

青岛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质工程学》《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

青岛理工大学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给水厂工艺设计 起迄日期: 2016年2月29日~ 3月6日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日期:2016年2月29日

设计指导书: 1、设计图纸 (1)水厂总平面图应按初步设计要求完成,图上应绘出主要净水构筑物、清水池及附属房屋建(构)筑物、道路、绿化地带及厂区界限等,并用座标表示其外形尺寸和相互距离。可绘出各种连络管渠、阀门及流量计等。构筑物管道均以单线条表示。图纸应有图例并加必要说明。注明各生产构(建)筑物及辅助建筑物的名称、数量及主要外形尺寸(或列表以序号表示之)等。 (2)水厂高程图上,应标出各净水构筑物之顶、底及水面的标高;重要构件及管渠的标高以及原地面与平整后地面标高等。 (3)图纸上应注明图名及比例,设计人等。图中文字一律用仿宋体书写。图例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一般规定和标准。图纸应清洁美观。线条粗细应主次分明。图纸幅面规格:水厂平面图和高程布置图分别绘制(1 号图、2 号图)。关于图纸的其他要求,如图框尺寸、图标格式、剖切线、指北针及图例等画法,可参见手册及有关规范。 2、说明与计算 设计说明书中应说明水厂净水工艺选择过程和结果,以及选择构筑物型式的理由,对水厂的总平面布置及高程设计作深入的阐述。说明书应说明设计计算方法,说明药剂投配设备、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澄清)池、滤池及清水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设计结果,简要说明消毒药剂和设备的选用理由及主要参数。设计说明书内容应完整,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在计算书中,应对所进行过的计算进行全面地展示,列出所采用的全部计算公式和计算数据,并注明资料来源和选用理由。应附相应的计算草图。 3、设计要点 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所给原始资料全面熟悉一遍,了解其用途,及如何从这些资料出发进行设计。 (1)净水系统的选择,净水构筑物的组成,水厂的初步布置: 1)、净水工艺的确定 首先研究水源水质资料,有哪些不符合国家水质标准,从而确定净水方法和净水工艺过程。在多数情况下,生活饮用水净水厂中的主要净水构筑物由下列各项组成:配制和投加药剂的设备原水和药剂的混合设备,形成絮体的絮凝设备、沉淀澄清设备、过滤以及冲洗

(完整版)建筑给排水毕业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生活给水系统................................... - 3 - 1.1资料收集 ....................................... - 3 - 1.2供水方案比选.................................... - 4 - 1.2.1 方案例举与比较 ............................ - 4 - 1.2.2方案确定................................... - 6 - 1.2.3方案设计要求与构件组成..................... - 6 -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 - 7 - 1.3.1 基本要求.................................. - 8 - 1.3.2 布置形式.................................. - 9 - 1.3.3给水管材................................... - 9 - 1.4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计算 .......................... - 10 - 1.4.1 用水量计算............................... - 10 - 1.4.2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 - 11 - 1.5 附属构件的计算................................ - 18 - 1.5.1 水表的计算............................... - 19 - 1.5.2 贮水池容积与水箱容积计算........... ...... - 19 - 1.5.3 水泵的计算............................... - 20 -第二章消防系统设计.................................. - 21 -

给水处理厂

给水处理厂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1 1、设计任务————————————————————————————————1 2、规模——————————————————————————————————1 3、设计原始资料——————————————————————————————1 4、设计步骤————————————————————————————————2 5、设计要求————————————————————————————————2 二、概述———————————————————————————————————3 1、设计任务和依据—————————————————————————————3 2、设计资料特点——————————————————————————————3 三、设计流量计算———————————————————————————————3 四、给水处理流程选择说明———————————————————————————3 五、给水处理各构筑物及其辅助设备说明—————————————————————3 1、混合设备选择——————————————————————————————3 2、絮凝池选择———————————————————————————————4 3、沉淀池选择———————————————————————————————5 4、过滤池选择———————————————————————————————6 六、给水处理构筑物计算及高程计算———————————————————————7 1、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7 2、往复式隔板絮凝池————————————————————————————9 3、斜管沉淀池———————————————————————————————11 4、普通快滤池———————————————————————————————12 5、氯消毒—————————————————————————————————16 6、清水池—————————————————————————————————16 7、高程计算————————————————————————————————17 七、处理构筑物总体布置的特点及依据说明———————————————————17 八、图纸——————————————————————————————————18 1、厂区总平面图——————————————————————————————19 2、高程图—————————————————————————————————20 3、滤池工艺图———————————————————————————————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