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评价

学前教育评价
学前教育评价

《学前教育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类别、地位和任务

性质: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任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常用方法、主要原则,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开展幼儿发展评价、教师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综合评价等评价实践。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

3.课程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要求:

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功能,西方主要的评价理论等),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评价方案的设计、各种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评价结果的处理与反馈等)

难点: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的涵义、评价方案的编制

Ⅰ. 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0学时,实践学时4学时。

Ⅱ.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前教育评价是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相关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评价的基础课,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

Ⅲ. 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鄢超云.《学前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Ⅳ. 课程考核性质及成绩评定

该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成绩评定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占

总成绩的3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第一章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问题

【学时】12学时

【目的要求】

1.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类型、功能、步骤、原则等内容;

2.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评价理论;

3.掌握西方主要的评价理论。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第一节横向分析——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一、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

(一)价值与评价

(二)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

(三)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

二、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

(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四)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三、学前教育评价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组织准备、人员准备、方案准备

(二)实施阶段: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

(三)总结阶段:评价报告、结论反馈、元评价

四、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激励功能

(三)调节功能

(四)甑别功能

第二节纵向分析——学前教育评价发展历程及经典理论

一、孕育时期——主观经验考核阶段

《学记》中的记载、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

二、测量时期——第一代教育评价

(一)代表人物:桑代克、比纳、麦科尔等

(二)主要内容:学业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

(三)优点缺点:

三、描述时期——第二代教育评价

(一)经典理论:泰勒——目标评价模式

1.受行为主义与进步主义的影响

2.八个步骤:

(二)主要缺点——目标本身的合理性、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四、判断时期——第三代教育评价

(一)经典理论

1.斯塔弗尔比姆——CIPP模式

评价为决策服务:计划决策、组织决策、实施决策、再循环决策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重视对目标的评价、重视过程评价

2.斯克里文——目标游离模式

重视目标之外的“副效应”、评价者不知道活动目标

(二)主要特点

1.重视过程评价、重视目标本身的评价、重视目标之外的效果2.一元价值观

五、建构时期——第四代教育评价

(一)经典理论

1.斯塔克——应答评价模式

评价为所有教育活动的相关者服务

重视多元参与

2.库巴、林肯——第四代教育评价

(二)主要特点

1.以人为本,民主多元参与

2.重视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

3.评价价值标准的建构生成

第二章学前教育评价的方法问题

【学时】12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几个基本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2.理解指标、标准、权重等基本概念,能够编制适当的评价方案;

3.掌握搜集评价资料的常用方法。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一、实施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关于主体需要及价值标准

(二)客观性原则——关于客体属性及资料搜集

(三)可行性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容易实施

(四)效用性原则——发挥评价的多重功能,起到现实作用

二、基本阶段及主要任务

(一)准备阶段

1.组织准备

2.人员准备

3.方案准备

(二)实施阶段

1.搜集评价信息:全面、客观、准确、足够、时效

2.整理评价信息:归类、审核、存档

(三)总结阶段

1.分析信息,作出评价结论及建议

2.撰写评价报告

3.反馈评价信息

4.对评价活动的再评价

三、干扰因素及其控制

(一)评价者的心理因素

1.角色心理

2.晕轮效应

3.首因效应

4.从众心理

5.成见心理

6.类群心理

(二)被评者的心理因素

1.自卫心理

2.迎逢心理

3.应付心理

4.攀比心理

5.焦虑心理

第二节准备阶段——评价方案的设计

一、评价方案的标准

(一)效度

(二)信度

二、评价方案的内容

(一)明确评价目的

(二)建立指标体系

(三)分配指标权重

(四)确立评价标准

三、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初拟指标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

2.因素分解法

(二)筛选指标的方法

1.经验筛选法——集体调查统计法

四、指标权重的分配

(一)专家会议法

(二)特尔斐法

(三)两两比较法

(四)秩和运算法

五、标准体系的确立

(一)评价标准的要素

1.强度和频率

2.标号

3.标度

(二)确定评价标准的方法

1.形容词标准

2.数字标准

3.形容词数字标准

4.内涵式标准

5.外延式标准

六、形成评价方案体系

第三节实施阶段——搜集评价信息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访谈、问卷)

三、测验法

四、表现性评定法

第四节总结阶段——评价结果、反馈及元评价

一、评价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二、评价结果的表达与反馈

三、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

教学内容:

第三章学前教育评价的实践问题【学时】6学时

【目的要求】

1.理解评价基本理论、掌握常用评价方法;

2.掌握几种常见的学前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及其操作方式;【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第一节幼儿发展评价

第二节教师评价及幼儿园综合评价

学前教育学案例

学前教育学案例 实例1:蜗牛真的有嘴吗 课间操结束后,我正准备着第二个活动的教具。忽然,李雨跑来报告: “李老师,赵文汗、许超还有……他们把蜗牛带到教室里来了。”听到喊声的小朋友一下子把赵文汗等几个手拿蜗牛的孩子围了起来。“哪儿呢?我看看,让我看看……”我本想开始已准备好的教育活动,但看到孩子们对蜗牛如此感兴趣,脑海里有闪过另一个念头,这是多么好的观察认识蜗牛的机会呀!索性,我让孩子们把蜗牛分放在桌子上,让大家都看。这下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只听张希超说: “以前我也玩过蜗牛。”有的问: “好玩吗?”还有的说: “蜗牛有触角。”“蜗牛有眼睛。”……许文思大声的问: “蜗牛喜欢吃什么呀?”这下,大家又议论起蜗牛喜欢吃什么来了。有的说蜗牛喜欢吃土,有的说蜗牛什么都吃。有的大声反驳说: “蜗牛没有嘴,它不会吃东西。”又听聪聪反驳道: “有,会吃!如果蜗牛没有嘴,不会吃东西,它怎么活呀!”“就是,不会吃东西它怎么长大呢!”有人附和着说。“没有,就是没有,你看见过蜗牛的嘴吗?”“你看见过蜗牛吃东西吗?!”一时间大家不知道怎样回答,教室里安静了许多。 又是李雨,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老师,那你说,蜗牛有没有嘴呀?”我没有马上回答,沉默了一会说: “我们怎样做才知道蜗牛有没有嘴呢?”有的说等蜗牛从壳里出来看看就知道了。可是等了半天蜗牛的头就是不出来!有的孩子着急得想把壳砸开来看看,但孩子们都舍不得,怕把蜗牛弄死了。“老师,咱们把蜗牛养起来,明天我

给它带点好吃的,如果它吃了,就说明它有嘴;如果不吃,那肯定就是没有嘴。”经张炜浩这么一说,孩子们都喊着说: “对!老师,咱们把小蜗牛养起来吧!”我也正有此意。说真的,我还从未见过蜗牛吃东西呢。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找来矿泉水瓶,给蜗牛安了一个临时的“家”,并且说: “回家后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小时侯有没有养过蜗牛。” 第二天,果然有给蜗牛带吃的,赵文汗和陈思还为蜗牛造了新“家”——一个罐头瓶,另一个是瓷罐,里面还放了一寸高潮湿的土,还告诉我说他爸爸小时候就用这种办法养过蟋蟀。这样,我们班的自然角又多了两个“居室”。我还为孩子们做了一个记录卡,便于孩子们把观察到的蜗牛吃东西的情况记录下来。 每天孩子们来园和自由活动时,都有孩子去看上它们几眼,瞧一瞧蜗牛是否把自己带给他们的好东西给吃掉了。可是,两个多星期过去了,在小蜗牛“吃”的记录卡上,孩子们重复着同样的符号“×”。在这期间,家长们不止一次的向我问起关于蜗牛的一些情况,有的家长还亲自看一看小蜗牛。 一天晚饭后,董一高兴地嚷起来: “快来看呀,蜗牛真的有嘴!”孩子们和我一起跑到小蜗牛的家。董一兴高采烈地说着: “你们看,早晨我给小蜗牛放了一片莴笋叶,叶子上没有洞。现在,叶子上有好多洞洞一定是蜗牛吃的!”我们一看,真的,不但叶子上有洞,叶子的边缘也是残缺不齐的。瞧,董一马上找来大红彩笔,在好多“×”的下面划了一个大大的“√”,接着,又用绿色的彩笔画上一片嫩绿的边缘有齿、中间有洞的叶子。 看着刚才的一幕,我和孩子们都笑了。(高建云老师) 实例2:让小花瓣长大 幼儿喜欢迎春花,她从院子里拾来几朵落下的迎春花,带回班里,来到自然角,放在一个容器里。教师以为她要放在这里要小朋友欣赏,一问才知道,她想要小花长大。

学前教育评价

《学前教育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类别、地位和任务 性质: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任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常用方法、主要原则,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开展幼儿发展评价、教师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综合评价等评价实践。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 3.课程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要求: 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功能,西方主要的评价理论等),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评价方案的设计、各种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评价结果的处理与反馈等) 难点: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的涵义、评价方案的编制 Ⅰ. 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0学时,实践学时4学时。 Ⅱ.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前教育评价是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相关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评价的基础课,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

Ⅲ. 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鄢超云.《学前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Ⅳ. 课程考核性质及成绩评定 该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成绩评定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占 总成绩的3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第一章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问题 【学时】12学时 【目的要求】 1.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类型、功能、步骤、原则等内容; 2.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评价理论; 3.掌握西方主要的评价理论。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第一节横向分析——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一、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 (一)价值与评价 (二)教育价值与教育评价 (三)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 二、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 (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四)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三、学前教育评价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组织准备、人员准备、方案准备 (二)实施阶段: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 (三)总结阶段:评价报告、结论反馈、元评价 四、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激励功能 (三)调节功能 (四)甑别功能 第二节纵向分析——学前教育评价发展历程及经典理论

《学前教育评价》期末试卷答案

《学前教育评价》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 教育评价 答: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满意社会与个体需求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2. 形成性评价 答:形成性评价是在某向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论,又称为“过程中评价” 3.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答:是指依据肯定的评价标准,对托幼机构教育实践活动是否满意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意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进行的价值判断。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析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 答:(1)、促进每个幼儿好的发展 (2)、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3)、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2.试简述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答:1、与目标一致的原则。保证指标系统中各项指标的内涵和测量、鉴定标准能够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保证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典型性或代表性。2、方向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4、系统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简析动态评价的特点。 答: 1、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2、评价包含已有的发展和潜在的发展。3、评价在真实情境的社会互动中进行。4、评价过程中幼儿可以接受支持和援助。5、评价应反映不同的变化和成长历程。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试举例说明当前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 答:当前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1、评价过程由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2、评价情境由人为的变为真实的,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幼儿进行评价3、评价内容和方式由单一变多元4、由评价者作为单一评价主体到有关人员都是评价的参与者。 2. 试分析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答:1、组织实施一日活动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因此,可以依据教师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等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正确定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及潜在的发展水平,在找出这两种发展水平区别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目标。同时还要看确立的目标是否有层次性、可操作性,并具有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的能力。 2、教学内容是否追随儿童的生活经验。随着幼儿园课程向幼儿生活回归的发展趋势,从幼儿生活当中提炼有价值的经验去整合相关的知识体系势在必行。因此,教学内容应在观察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基础上,明确他们在现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中需要 什么。在选择内容上注重是否适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是否满足幼儿生活的需要。尤其是预设的教学内容和偶发事件生成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关注幼儿情绪、体验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3、教学策略是否关注个体差异让幼儿主动发展。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确保幼儿健康、安全并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的喜悦。由于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个性特点,教师 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要为每个幼儿提供广泛而全面的发展机会,以及获得成功的条件,增强其信心,并使他们的弱势向优势迁移,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4、教学能力是否具有高素质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娴熟地驾驭教材、有效地指导实践、规范地操作演示是教师教学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教师和幼儿之间是动态的,教师要紧密跟随幼儿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观察、分析、思考。由于幼儿园活动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因此,教师要有较强教学能力。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74202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一、小军是个3岁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妻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名却常常做不到。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的这一类行为,并为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3岁个月的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低,所以他们进行的思维总是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开所接触的事物,离开动作就没有了思维,所以称之为直觉行动性思维。如孩子画画时,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出来像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也就象案例中描述的“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小的家长很关注孩子的发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这些做的很好,值得肯定!但要清楚: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此时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平时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说话,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

汇,如动物、家俱、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父母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给孩子讲解一些有比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借以培养孩子善于区别事物不同点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皮球滚到哪里去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给孩子,如积木、拼图、组装玩具等,让他自己摆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提高小思维水平的重要基础。一天,是中的生日,她带来了各色糖果与同伴们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在离园前,我班为月月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生日会,大家唱生日歌、道生日祝福,月月也将糖果逐一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当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举着糖果欣喜地说:“这是过生日,发给我的糖。”还有的孩子走出教室门就急忙拆开圆圆的糖果送进嘴里,边吃边奔跑下楼。过了一会儿,果果的爷爷带着果果匆忙走进教室,爷爷说:“老师,刚刚发生非常吓人的事情,果果在玩滑梯的时候,一下子脸通红,甚至快要发黑了,我想会不会给糖噎着了,我立即叫他弯腰,拍他的背,让他把嘴里的糖吐出来,后来咳时候终于把糖吐出来了。”当时,听着就感觉一阵后怕,要是万一象“果冻事件”似的,圆圆的糖果导致幼儿窒息,这是多可怕的事情,连忙询问果果:“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果果似乎也被刚才的情景吓愣了,摇摇头说:“没有。”又接着说:“以后吃

《学前教育学》案例分析

《商店售货员》《“娃娃家”游戏》《好吃屋游戏》 结合以上三个案例,谈谈教师应如何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答:(1)尊重幼儿的游戏;(2)支持幼儿的游戏;(3)参与幼儿的游戏;(4)引导幼儿的游戏;(5)干预幼儿的游戏。 在案例1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游戏内容贫乏,无法深入开展游戏,这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巧妙引导,用扮演角色的方法参与游戏,使游戏情节有了突破,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在案例2中,教师发现幼儿拿剪刀剪布娃娃的头发时,是限制幼儿的游戏行为,还是尊重幼儿,帮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教师通过对话了解游戏的过程,果断而机智地做回应,尊重幼儿的游戏主体地位,积极干预,鼓励和帮助幼儿自主游戏,体验成功。在案例3中,教师根据游戏过程不断创新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使得游戏主题得以深化和发展。 《双休日回幼儿园教师的对话》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答: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 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 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 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 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 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 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 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 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 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 错误的。 《这一次比上一次说的更清楚了》教师如 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答: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 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 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 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 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 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 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 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 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 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 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 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 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 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 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 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 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 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 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 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 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 些技能: 答: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 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 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你能把你 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 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 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 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 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 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 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老师还有 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 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 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 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 谈。比如:“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 楚了。” 《“零岁方案”、“神童方案”兴趣班、特长 班》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 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答:(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 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教育,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 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 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 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 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 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 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 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 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 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 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 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 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 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 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 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 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 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 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 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 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 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 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 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 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

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 (一)鉴别功能 通过学前教育评价,人们可以对学前教育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效果做出比较准确的描述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比较或按一定标准予以分类,就能起到对学前教育的鉴别作用。 (二)导向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是教育目标,因此,学前教育评价标准本身就是学前教育目标的一种反映,这种具有明确方面性和目的性的评价标准可以成为幼教工作者和儿童 的行为目标,具有导向作用。 (三)诊断功能 通过学前教育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症结所在,为改进工作提供有益的信息。 (四)调节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系统运行中的反馈调节系统,它可以将近学前教育运行状态的信息随时反馈给教育活动的主体,使其及时发现成绩和不足,并会对存在的问题做出适当调整和改进。 (五)激励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的结果一方面给教育管理和决策者提供了 信息,另一方面也给被评价者反馈了信息。调动被评价者工作或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改进不足。 幼儿园教育评价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幼儿园教育评价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热衷于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终结性评价,忽略形成性评价;过于强调对儿童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评价,等等。通过读《幼儿园教育评价应注意的问题》,我认识到,幼儿园的教育评价必须注意: 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评价就是一种价值判断,以什么样的评价观为指导,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评价结果。因此,在进行幼儿园教育评价过程中,评价者首先应具有正确的评价观念。 现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思想观念在评价功能、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类型上都有了重大变化。 从评价的功能来看,为适应社会对幼儿综合发展与终身发展的要求,评价的功能更为关注幼儿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从评价的目标来看,评价目标重在发展,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和教师,让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重视促进每一位幼儿和教师都获得最佳的发展。 从评价的内容来看,评价内容要拓展到幼儿园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教师与幼儿人数的比例、教师资格和受培训的情况、教育活动组织的情况、幼儿的发展状况等都纳人评价范畴,进行综合评价。 从评价的方法来看,现在的评价较重视定性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从评价主体来看,新的评价观念在强调全员(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和家长)参与评价的同时,注重了自我评价,其核心价值是促进人们客观地认识自我,不断地寻找新的生长点,获得在现有基础上的自我主动发展。 从评价类型来看,注重对教育过程的评价,对教育结果的评价要与对教育过程的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与日常教育工作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评价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这样做才能保证评价信息的真实可靠。幼儿园评价教师时,要随时关注教师施教的情况,并进行评价。教师或幼儿园在评价幼儿的发展时也应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将评价融人幼儿园日常工作与某一阶段结束后的集中评价,两者应互为补充。 三、充分、合理地运用评价结果。 教师在评价时要谨慎,不可给孩子乱贴标签,更不能将不成熟的评价结果公之于众,这样做会给孩子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应以积极性的鼓励评价为主,特别是对那些发展落后的幼儿,更应以正面肯定为主。

学前教育案例分析复习

【重要认知】 1、树立对幼儿园的正确认识 福禄贝尔在创立幼儿园之初,就给幼儿园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称之为‘幼儿园’与通常称为‘幼儿学校’的类似机构是不同的,它并不是一所学校,在其中的儿童不是受教育者,而是发展者。”在福禄贝尔的幼儿园里,其基本思想是帮助幼儿自我表现并得到发展。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他们的启蒙教育,所接受的应该是一些良好习惯的培养,训练幼儿的身体和感官机能,帮助个体认识自然和认识人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态度,发展幼儿的社会性等,而不是接受一些语言、数学上的填鸭式教学的知识。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听到有些家长在幼儿从幼儿园回家后问“今天在幼儿园老师教了什么知识?学到了哪些知识?”或者会听到有家长“炫耀”自家的孩子会写多少字,会背多少古诗等。今天越来越火热的艺术培训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正是迎合了一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但从幼儿的发展来看,孩子不宜过早地接受一些概念知识或者命题知识,教给幼儿他们也不理解。然而,由于我国的教育传统是向往“天才”、“神童”的教育,另外家长的期望也迫使幼儿园不得不教一些传统的知识。福禄贝尔创立幼儿园的初衷是推广幼儿教育的经验,给缺乏教育知识的父母提供内容和方法上的指导,通过改变家庭教育来改变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只是家庭教育的延伸。按此观点,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不仅仅只是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上的改革,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而在家庭中,母亲担任着教养幼儿的主要任务,所以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母亲教养方式的科学性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乃至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走出家庭的第一站,接触到的是陌生的老师和更多的同龄小朋友,在这里幼儿开始接受真正的人的教育,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开始。福禄贝尔深切感受到了儿童之间社会交往的重要性,认为由自我活动所导致的个性自我实现,必须经由“社会化”的历程才能达到。在幼儿园里,离开快乐“小公主”、“小王子”的欢乐窝,也许会有同伴来抢自己的玩具,教师也不再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众星拱月般宠爱自己,在初期会让幼儿有一种失落甚至是恐惧的情感,但当幼儿习惯、适应这些环境时说明幼儿已经在社会性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幼儿园中,应当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基本的交往礼仪,同时还应当重视集体活动在幼儿园中的开展。 2、秉承福禄贝尔思想精髓 虽然我国的幼儿教育与以前相比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教育方法、教育条件、教育理念上还存在许多有待提高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下,不把儿童当独立人看待,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存在严重的拔苗助长和漠视的两极化现象。有如福禄贝尔的葡萄比喻一样,在幼儿教育中,任何过高和过低的倾向都是不妥当的、有危害的。因此只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才是合适的教育。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我们要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对每个幼儿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学前教育观念要改变,不仅仅是养护,更多的还有教育。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前教育案例

《学前教育学》课程案例集 案例1: 两个同样大的孩子在学使用筷子,童童的爸爸、妈妈在吃饭时给童童一双筷子,让他自己尝试如何使用,虽然有时把饭粒撒弄饭桌上,家长还是鼓励童童继续努力。乐乐的爸爸和妈妈看到他把衣服弄脏了,还把饭菜洒到桌上,非常担心,就手把手的和孩子一起使用筷子。 ----思考:童童和乐乐谁会更早的学会使用筷子?为什么? 案例2: 中班A的李老师在组织幼儿认识在教小朋友认识水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香蕉、苹果、桔子、葡萄、西瓜、樱桃等图片,告诉小朋友它们的名称、味道、产地、形状、特征、用途等,中班B的张教师则带领幼儿到附近果园的地里观察水果的生长状况,参观农民伯伯的工作,并让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西瓜、草莓等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思考:案例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它揭示了教育的什么规律?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启示?案例3: 明明今年5岁了,口头数数总是出错,每次必须借助手指或点数以及其他方式才能完成任务。这是为什么呢?案例4: 小班模仿表演活动 1、教师组织小朋友围坐一圈,讲述大森林的故事,引入到动物的动作。 2、“我是老虎,我喜欢奔跑!”做出相应的动作。 3、“我是羚羊,我喜欢跳跃。”做出相应的动作。 4、“我是老鹰,我喜欢翱翔”做出相应的动作。 5、“我是、、、、,我喜欢、、、、”做出相应的动作。 ------思考:以上案例是某一活动的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意图,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案例5: 东东今年6岁了,有一次妈妈发现让他收拾地板上的图片时,东东竟然把图片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装入不同的盒子里面,而且图片分类准确,关于恐龙的放到一块,机器人的放到一块,蜡笔小新的放到一块。 ------思考:难道6岁的孩子就具备这种能力了么? 案例6: 奇妙的颜色 1、向小朋友展示红黄蓝三原色的颜料和白纸卡 2、让小朋友说出除了三原色外还有哪些颜色 3、向小朋友做示范,把红色和蓝色混合到一起,出现了紫色。 4、请小朋友猜猜看,红色和黄色混合会有什么颜色出现,蓝色和黄色混合会有什么颜色出现,粉色是如何出现的等,引导幼儿逐步获得关于颜色的认识。 5、引导小朋友制作颜色光谱,和彩虹。 ------思考:以上案例是某一活动的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意图,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案例7: 明明的爷爷和奶奶非常疼爱自己他,每天都担心幼儿园的食物营养不够,在明明回家后,把大量的水果、蛋糕、肉类放到他面前,看着明明把一大堆的食物都吃光才开心。 ------思考: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在今天社会形势下家长选择幼儿园有了哪些新的要求?你认为幼儿园应当怎样作才能适应这种要求? 案例8: 以前的家长经常说:“幼儿园是学知识的地方,宝贝不要跟老师顶嘴。” “请问,你们幼儿园每天能教孩子多少汉字和英语单词?” “宝贝,今天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 现在的家长经常说“宝贝,今天你向老师提出几个问题?”

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 (一)鉴别功能 通过学前教育评价,人们可以对学前教育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效果做出比较准确的描述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比较或按一定标准予以分类,就能起到对学前教育的鉴别作用。 (二)导向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是教育目标,因此,学前教育评价标准本身就是学前教育目标的一种反映,这种具有明确方面性和目的性的评价标准可以成为幼教工作者和儿童的 行为目标,具有导向作用。 (三)诊断功能 通过学前教育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症结所在,为改进工作提供有益的信息。 (四)调节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系统运行中的反馈调节系统,它可以将近学前教育运行状态的信息随时反馈给教育活动 的主体,使其及时发现成绩和不足,并会对存在的问题做出适当调整和改进。 (五)激励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的结果一方面给教育管理和决策者提供

了信息,另一方面也给被评价者反馈了信息。调动被评价者工作或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改进不足。 幼儿园教育评价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幼儿园教育评价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热衷于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终结性评价,忽略形成性评价;过于强调对儿童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评价,等等。通过读《幼儿园教育评价应注意的问题》,我认识到,幼儿园的教育评价必须注意: 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评价就是一种价值判断,以什么样的评价观为指导,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评价结果。因此,在进行幼儿园教育评价过程中,评价者首先应具有正确的评价观念。 现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思想观念在评价功能、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类型上都有了重大变化。 从评价的功能来看,为适应社会对幼儿综合发展与终身发展的要求,评价的功能更为关注幼儿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从评价的目标来看,评价目标重在发展,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和教师,让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重视促进每一位幼儿和教师都获得最佳的发展。 从评价的内容来看,评价内容要拓展到幼儿园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教师与幼儿人数的比例、教师资格和受培训的情况、教育活动组织的情况、幼儿的发展状况等都纳人评价范畴,进行综合评价。 从评价的方法来看,现在的评价较重视定性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学前教育评价》读后感

《学前教育评价》读后感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构建主题式园本科技课程评价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但对于课题的解读自己理解的还是不够深刻,带着自己的疑惑,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学前教育评价》一书,并在书中学习有关学前教育评价方面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收获于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这本书系统的研究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对于学前教育评价的概念、历史沿革、主要种类、基本理论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如:活动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评价某种活动自身的价值,其二是评价在该活动中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的价值。学前教育的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的的社会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它是以学前教育为对象,对其效用给与价值上的判断。学前教育评价有它独特的特点,学前教育评价是一个变化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和丰富的概念。它也是一个系统的收集资料的过程,进行学前教育的评价不仅仅依靠一次观察、测试等得来的资料作出判断。还要对收集的资料做出充分解释和分析,才是评价。学前教育的评价是一种反馈——矫正系统,它通过不断地判断、分析、比较,用于在学前教育工作的每一个步骤上进行判断该过程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必须采用什么手段才能确保过程的有效性,从而为学前教育决策和采用更佳的学前教育政策提供科学、及时的服务。对于我刚刚接触教育评价的初学者,就要首先掌握这些最基本的概念,然后再深入的了解。 其次,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为我们制定每个领域的评价指明

了方向。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等多个原则。如:可行性原则中讲到:“评价指标体系要简单易测,要有一致性和普遍性,不能过分要求精确的评价结果。评价方法必须力求简易。如:目的性原则中讲到:”学前教育评价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任何一次评价都要有具体的目的,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杜绝随心所欲言的评价,即愿意评什么就评什么,愿意怎么评就怎么评的烂评的现象。文章中提到的这些评价的原则对于我们以后制定学科领域的评价表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原则我虽然现在有所了解,但还需要细细的消化,讲这些原则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从而制定出科学的评价表。 这本书讲的是学前教育评价的大的方面,而我研究的科技教育的评价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将大的学前教育的评价细化到小的科技教育评价。书中还有一些教育评价的方案也很好,我还会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去阅读。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汇编

幼儿教育案例及答案 一、小军是个3岁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妻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名却常常做不到。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的这一类行为,并为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3岁个月的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低,所以他们进行的思维总是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开所接触的事物,离开动作就没有了思维,所以称之为直觉行动性思维。如孩子画画时,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出来像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也就象案例中描述的“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小的家长很关注孩子的发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这些做的很好,值得肯定!但要清楚: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此时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平时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说话,

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如动物、家俱、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父母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给孩子讲解一些有比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借以培养孩子善于区别事物不同点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皮球滚到哪里去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给孩子,如积木、拼图、组装玩具等,让他自己摆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提高小思维水平的重要基础。一天,是中的生日,她带来了各色糖果与同伴们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在离园前,我班为月月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生日会,大家唱生日歌、道生日祝福,月月也将糖果逐一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当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举着糖果欣喜地说:“这是过生日,发给我的糖。”还有的孩子走出教室门就急忙拆开圆圆的糖果送进嘴里,边吃边奔跑下楼。过了一会儿,果果的爷爷带着果果匆忙走进教室,爷爷说:“老师,刚刚发生非常吓人的事情,果果在玩滑梯的时候,一下子脸通红,甚至快要发黑了,我想会不会给糖噎着了,我立即叫他弯腰,拍他的背,让他把嘴里的糖吐出来,后来咳时候终于把糖吐出来了。”当时,听着就感觉一阵后怕,要是万一象“果冻事件”似的,圆圆的糖果导致幼儿窒息,这是多可怕的事情,连忙询问果果:“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

学前教育评价的概念

1.评价(教育评价学前教育评价)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评价的:评价是“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与其交往过程中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加工整理、分析后,就会形成一些认识,从而对其作出“是好是坏”的判断,这往往就被称作评价。所以,评,判断;价,即价值。评价就是价值判断。(本质) 在英语中,评价是evaluate,它由词头“e-”、词干“value”和动词词缀“-ate”组成。词头有“out”的含义,表示引出;词干是“价值”。可见,评价就是引出和阐发价值或进行价值判断。 既然“评价”的本质是用“价值”来解释的,那么什么是“价值”。我认为通俗点来讲,“价值”就是“有用没用”,这其中包含两个含义。首先,“有用没用”说明它是一种与客观事实有差别的概念,它有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的特点;其次,“有用没用”说明它必须依赖主客体存在。这两点可以看做是价值的特点。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价值,但是他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如何,这要靠人们去判断,也就是评价。而且创造价值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那么创造的价值到底能不能满足人的需要,这也需要我们进行评价。 所以,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对客体对于人的意义的一种观念性的把握,是主体对于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判断。而又什么样的价值现象,就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是以成绩测验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被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系统的评价活动。 教育评价是1929年由美国教育家泰勒首次提出的概念,它的理论和基本思想就是注意教育效果的价值判断,强调必须分析教育应达到的目标,并根据这个教育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但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方法都不同,对教育评价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严谨的、被一致接受的科学定义。 通过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教育评价概念提法的研究可以看出,人们对教育评价的特点还是有着一致的认识: (1)教育评价是一个活动的过程。 (2)教育评价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3)教育评价活动中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同意的。 我们可以认为,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作出判断,并以此促进教育的发展。 我们常常会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教育评定、教育评估的意义混淆,借此对这几个概念进行区分。教育测量就是给那些教育所关注的某些属性如智力水平等分配数值的过程。它是查明事实的真相,而评价是对事实进行价值判断。教育评定的目的也在于说明真相,不同的是它的对象更多的是人或人群较为系统全面的情况。教育评估和教育评价从根本上讲是共同的,只不过教育评估更多地注意了判断对象的复杂性,带有“估计”和“推测”的性质。 明确了教育评价的实质,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学前教育评价就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性质作出判断的过程。它的特点主要有: (1)学前教育评价是一个变化着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和丰富着的概念。 (2)学前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地搜集资料的过程。

学前教育评价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自我评价 答:自我评价就是被评者对自己进行的评价。 2.“八年研究” 答:美国教授泰勒于1934年开始的历时八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就是教育评价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3.外貌评价模式 答:就是心理测量学家斯塔克在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评价应包括描述和判断两个方面,而且不论是描述还是判断,都要搜集被评价对象如教育计划或方案的先在因素(前提)过程因素(前提)和结果因素(成果) 。 4.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 答: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就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汇总就是把零碎的评价信息进行系统地整理、组合及综合分析,以显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结果,为下一步的评价结果的处理提供充分的依据。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的关系。 答:(1)教育评价应以教育目标体系为依据,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结构、运行情况极其效果等进行科学的判定或估量。 (2)教育评价要从所要实现的目标出发去把握现实状态,作出某种判断。(3)教育评价可以不断加深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利用评价的调控机制,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2.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答:(1)评价目的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是由学前教育评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好,可以起到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而如果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不好,则会妨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2)重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现代学前教育评价主张让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过程,强调被评者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达到自我提高,以及评价者和被评者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对话,互相修正,使结果

最新学前教育幼儿园案例分析不自信幼儿.doc

幼儿园案例分析:不自信幼儿 幼儿园案例分析:不自信幼儿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国颁布的《幼儿工作规程》,明确地把培养幼儿自信心作为重要目标,我园以和谐教育课程为途径,开展了“我能行”的主题教育意在通过教育引导幼儿在观念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以达到增加幼儿自信心的目标,为此我针对幼儿自信心发展的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 通过对许多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依恋父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惧怕陌生人。 2、上课时不敢或很少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回答问题时手足无措,声音轻。 3、不敢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或其他小朋友的游戏。 4、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过程缺乏自信心,经常要求成人的肯定,“老师我做得对吗?”“老师是不是这样?” 5、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害怕与别人相比,特别是被别人笑话。

6、不敢主动地与小朋友交往,常常畏缩,退避,独处或独自游戏。 7、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强的小朋友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 8、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回避,容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 9、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的或有挑战性的新活动。 10、在必须完成一件未曾做的或看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时,常常先说:“老师我不会的。”,“老师帮帮我”。 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我通过访谈调查,发现成人过度的包办代替、过多的接受外界否定评价、教育方法的不当,是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主要因素。 一、过度保护与包办代替 幼儿期,是孩子们学习各种技能,培养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外界各种大量的信息无时无刻地刺激着幼儿生理,心理上的机能,不断促进其功能的运转。而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溺爱、娇惯孩子,事事包办代替,。有的怕孩子做事太慢,或反而给自己惹麻烦,大包大揽;有的过分偏重智育,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的怕孩子被同伴欺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忽视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正常需求,导致孩子对新环境感到陌生、不安和无助。许多老师也有同样的行为,认为孩子是弱小的,需要我们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尽自己所能为幼儿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保

学前教育评价

一、填空题 1. 学前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它是以(学前教育)为对象,对其效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2.学前教育评价的范围很广,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分别(幼儿发展评价)、(幼儿园工作评价)和(其他评价) 3.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三大功能为(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4.按评价的基准划分,幼儿园分级分类的验收评价属于(分析)评价。 5.学前教育评价方案中的指标体系是由学前教育目的分解而来的,目标是指标的基础,是(概括了的指标)的目标,而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化,是(可测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 6.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科学性原则、(方向性原则) 、(可测性原则)和系统内指标相互独立原则。 7.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 (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8.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包括 (观察法)、(谈话法) 、作品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档案评估法)。 9.(目的性)、(全面性)、客观性、(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10. 按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把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总结性评价?它与形成性评价之间有何区别? “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往往与教学效能核定联系在一起。 区别:(1)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不同 “形成性评价”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 “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往往与教学效能核定联系在一起。 (2)报告听取人不同 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的,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参考。而总结性评价是外部导向的,评价的报告主要呈递给各级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员,以作为他们制订政策或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据。 (3)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 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改进这一活动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不涉及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总结性评价考察最终的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