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荷兰馆

上海世博会荷兰馆
上海世博会荷兰馆

展馆名称:上海世博会荷兰国家馆

展馆位置:世博园C区

展馆主题:快乐街

造型亮点:变换多姿的灯光效果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开工时间:2009年2月27日

设计者:约翰?考美林(John Kormeling)

展馆类型:自建馆

展馆面积:4000平方米

确认参展时间:2006年5月22日

签署合同时间:2007年11月16日

国家馆日:5月18日

经典的荷兰元素

郁金香贵宾楼受到关注

这座建筑高约二十米,分两层,由郁金香花瓣簇拥成皇冠的形状。这里将举行一系列商业洽谈等活动。荷兰政府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希望能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个平台,与中国在贸易往来以及更多领域增加合作的机会。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快乐哲学”

——访上海世博会荷兰国家馆设计师约翰·考美林

约翰·考美林(John K rmeling)1951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荷兰爱因霍芬科技大学建筑系学士2010年上海世博会荷兰国家馆设计者著名建筑设计家、视觉艺术家、发明家和自由思想家作品涉及大型灯光雕塑、实物建筑素描、连环画式绘画、用非传统方式解决模型和空间规划等艺术形式主要作品包括:"停车场地毯"、多伦多"轮胎上的驾驶"项目、日本松山城的巨型地图"温泉"等设计中包涵着对于品位以及行为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的幽默感

饮食文化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你可以吃到世界上任何一种风味的食物。与欧洲许多地方相比,它的价格不算很高,通常量也足够。本地人大多以晚餐为正餐,意大利菜、西班牙菜、墨西哥菜、泰国菜、中国菜、印度菜和土耳其菜,真是应有尽有。当然,其味道总难免有些本地化,比如中国菜,也会有不同的各类"变种"。唐人街上看上去有点"脏兮兮"的

鸡毛小店,味道往往比较正宗,而金玉满堂的高档中国餐馆反而更为西化--小小烛盏暖着放盘子碟子的长方形搁炉(样子有点像江南农村冬天里烘手用的暖炉,不过圆的变成了方的),水里煮出来各色原料浇上这样的那样的调料(Sauce)就是一道好菜了。好在阿姆斯特丹城虽不大,唐人街却也是有一条的,各式中文的招牌,也是什么都有:除餐馆、点心铺、烤鸭店之外还有国货商店、古董店、中药店、中文书店、中国人的旅行社等等。

荷兰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菜系值得一提,那就是印尼菜。历史上印尼曾是荷兰的殖民地,因此印尼菜慢慢地也被传入了宗主国荷兰,并在此渐渐走红、生根发芽。

荷兰奶酪——奶酪王国的瑰宝

根据最早的记载表明,荷兰的奶酪工业始于9世纪。这些奶酪出产于里斯兰省,为莎琳马格宫廷所享用。

在中世纪,奶工业已日趋成熟,在哈勒姆、林登和里沃登都建有专门的奶酪称量市场,用以规范奶酪的大小。

早期的荷兰奶酪保藏性特别好,它们不易变质而且易于运输,因此通过陆路运到德国,甚至通过海运送到波罗地海地中海及更远的。几个世以来,荷兰奶酪的出口一直在不间断的续,最远的达西印度群岛东和南美洲,到目前止兰酪的出然非常成功,荷兰有“欧的菜篮子”之美誉,对很多人来说荷与奶是义词。荷兰奶酪最具代表性、最有名的就是如同车轮般大小的黄波奶酪(Gouda),黄波奶酪占荷兰总奶酪产量上,外表征像个黄色的大车轮,表面覆有一层标明口味的薄蜡,乳味比较浓重也受欢迎。红波奶酪(EAM)世界上唯一保持完美球形的奶酪,是荷兰各类奶酪中第二重要的产,占荷兰奶酪总产量的15787%。黄波奶酪与红波奶酪均属原味奶酪,其营养白!

荷兰是真正的奶酪王国,每年出口奶酪40多万吨的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00年。奶酪对荷兰来说除了是每日必备食品外,也是一个了解传统荷兰的绝佳途径。甚至荷兰人在拍照时也都是说:“Say Cheese!”。这种奶酪文化在阿克马、豪达和艾登等城市都留下了痕迹。

“豪达”、“艾登”和“莱登”奶酪是所有荷兰奶酪中最著名的产地。豪达奶酪占总奶酪产量的50%以上。艾登奶酪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完美球形的奶酪,是荷兰各类奶酪中第二重要的产品,占荷兰奶酪总产量的27%。莱登奶酪由于添加孜然香料,因此也与众不同

2001年1月1日,荷兰成为第一个法律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

与中国关系

1954年11月19日与中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5月18日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1981年5月5日降格为代办级,1984年2月1日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2004年4月,首相巴尔克嫩德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2004年12月,温总理对荷兰进行正式访问。1994年,

北京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结为友好城市。近年来两国友好交往增加,经贸关系也有较大发展,双方政府先后签订了包括海运、航空、经济、技术、文化在内的一系列双边协定和协议。

自然地理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十三世纪以来共围垦约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其西部沿海为低地,东部是波状平原,中部和东南部为高原。南部由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三角洲连接而成。“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荷兰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月平均气温:1月2~3℃;7月18~19℃。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年降水量650~700毫米。有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蕴藏。

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竭力保护原本不大的国土,避免在海水涨潮时遭“灭顶之灾”。他们长期与海搏斗,围海造田。早在13世纪就筑堤坝拦海水,再用风动水车抽干围堰内的水。几百年来荷兰修筑的拦海堤坝长达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积60多万公顷。如今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镌刻在荷兰国徽上的“坚持不懈”字样,恰如其分地刻画了荷兰人民的民族性格。

人身高

荷兰是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荷兰本土原始居民,男子平均身高1.90米,女子平均身高1.80米。荷兰居民平均身高为(包括移民的外国人)男185.5 ,女172 。

世界杯历史

世界杯三进决赛,无冕之王

橙色荷兰

荷兰历史上,王室之间的联姻使它的大部分地区为法国境内的勃艮第王室所控制,而1516 年勃艮第王室公主玛丽嫁给奥地利皇帝MAXIMILIAN 1,从此荷兰又成为哈布斯堡王室的财产。1555年,拥有哈布斯堡家族血统的虔诚天主教徒——28岁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继承了哈布斯堡的皇权,成为了荷兰新的统治者。毫不相干的西班牙总督从

遥远的西班牙前来赴任,这引起受压迫的荷兰人民的强烈不满,而西班牙的镇压活动更是日趋白热化,政府火上交油地派遣被称为“地狱使者”、“恐怖代名词”的阿尔发公爵前往荷兰,开始大肆杀戮、镇压新教徒。与此对应,荷兰推举奥兰治大公威廉为领导者并宣布独立,由此也揭开了前后历经80年的荷兰独立战争序幕;而奥兰治大公威廉Orange Wilhelm出身于曾属勃艮第、现位于南法国的奥兰治家族——他名字中的orange即为“橙色”之义——橙色因此便成了荷兰的代表颜色了。

约翰?考美林相关资料补充

荷兰馆“快乐街”是上海世博会上唯一一个全开放式的展馆,由荷兰建筑大师约翰-考美林设计,占地5000平的荷兰馆仿佛一条由26间风格迥异的小屋串联而成的“空中街市”。每位参观者经过一幢小屋都能观赏到不同的荷兰风情,体会到不同的快乐。

一位理想主义者

熟悉考美林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考美林1951 年出生于荷兰埃因霍芬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老师。童年的约翰对维修器材十分着迷,他曾经想过长大后要做一个铁匠或是木匠,但是后来他发现无论是铁匠还是木匠永远只能使用别人创造的东西,而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新的发明,于是他决定要做一个建筑设计师。

然而,与库哈斯不同,考美林不喜欢那种极尽炫耀之能事的超级摩天大楼。约翰·考美林说,他讨厌摩天大厦那样只有一个进出口,把人们局限在一个有限空间里的建筑,过去建筑师们常常以能够设计更高、更宽、更大的建筑为目标,而现在这些传统的设计理念必须朝设计有利于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方向迈进。

他喜欢简约、开放式的建筑格局。诸如他设计的荷兰馆,“开始我就想好了,它必须是一个全开放的建筑,并且突破传统城市格局”。沿着“快乐街”行走,参观者可以随意欣赏街道两旁别致的楼宇,感受浓郁的荷兰风情,可以走进“电影院”内观赏荷兰著名DJ 的表演,可以到“餐厅”内品尝荷兰美食,同时还可以透过一扇扇窗户见证荷兰馆在使用空间、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方面取得的科技成就。考美林设想在荷兰馆安装一个先进的水处理设施,将河水直接转化成饮用水,参观者可以亲自品尝过滤后的饮用水。在“快乐街”两侧,还插有许多橙色遮阳伞,上面都有高科技涂层及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吸收阳光并转化为可供展馆使用的电能。

“快乐街”的快乐源泉

一条盘旋而上的过山车,轨道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小房子。相信每一个看到荷兰馆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原来房子是可以这样的。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建筑师第一次将房子挂在半空中。如果有机会去浏览一下设计师的网站,就可以看到他以往的许多作品都是这样,房子要么由一个柱子支撑着,要么被“粘贴”在一堵墙壁之上。

“将小屋悬在街道上,一方面是考虑到场馆的面积有限,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整个建筑看上去更加富有立体感。”考美林自己这样解释说。他说,他总喜欢以一种看似疯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比其他的国家馆,荷兰馆的设计理念并不复杂。设计师选择将所有他想要表达的故事装在一幢幢互相独立的小房子,并将它们链接起来。“可能是因为我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吧。”他这

样说自己。在他的心目中,想要生活得快乐,就是要过最简单的生活。他把自己对于“快乐”的理解融入在世博会荷兰馆的设计中,将荷兰馆取名为“快乐街”,希望每一位参观者在踏上“快乐街”的旅程之后,都能感受到最简单的快乐。

木鞋价值

民俗意义

男青年谈恋爱时,要设法悄悄量好女友的脚形与尺寸,亲手送她一双木鞋,刻上女友的姓名。结婚时,丈夫把木鞋作为爱情的信物送给妻子,并亲手为她穿上。木鞋还是荷兰人日常生活中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如果有人送你一双你刚好能穿的木鞋,那就意味着你是他最尊贵的朋友。这双木鞋,既然如此事关重大,那就要好好下功夫了。但因为木鞋制作不易,荷兰人在做小学生时,就由老师指导制作了,日后渐渐长大积下的经验更多,也许就能制作出更好的木鞋,那么求婚之路也将平坦许多。现在如果到荷兰人家里作客,往往会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看到一双制作精美的木鞋,不用说,这些木鞋就是当年的订婚礼品之一,它不会因陈旧而减当年浪漫的情怀。

纪念饰品

木鞋是荷兰的“国粹”,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是民族风俗文化的缩影。目前荷兰还有二十来家木鞋厂,年产量大约在450万双;其中三分之一是用来实际穿着的,另外的三分之二则是作为纪念品出售的。这些年来,木鞋为荷兰创汇已逾亿万美金,业已成为馈赠各国元首、政要的珍品。今天,荷兰木鞋的实用价值大减,已少有人穿了。倒是观光客喜爱不已,成了必购的纪念品,因为木鞋的造型很可爱,整个样子像一艘小船,可做装饰品,还可以做花瓶。

克鲁伊夫参赛数据:

国家队出场:48次、进球33个;

个人重要奖项:3次欧洲足球先生(1971、73、74)、世界杯最佳球员1974、荷兰20世纪最佳球员;

球员生涯荣誉:10次联赛冠军(1966 Ajax, 1967 Ajax, 1968 Ajax, 1970 Ajax, 1972 Ajax, 1973 Ajax, 1974 FC Barcelona, 1982 Ajax, 1983 Ajax, 1984 Feyenoord );7次杯赛冠军(1967 Ajax, 1970 Ajax, 1971 Ajax, 1972 Ajax, 1978 FC Barcelona, 1983 Ajax, 1984 Feyenoord );3次欧洲冠军杯(1971 Ajax, 1972 Ajax, 1973 Ajax);1次欧洲超级杯(1972阿贾克斯);

执教生涯荣誉:4次联赛冠军(1991 Barcelona, 1992 Barcelona, 1993 Barcelona, 1994 Barcelona );3次杯赛冠军(1986 Ajax, 1987 Ajax, 1990 Barcelona );1次冠军杯冠军(1992 Barcelona);2次欧洲优胜者杯冠军(1987 Ajax, 1989 Barcelona );1次欧洲超级杯冠军(1992 Barcelona)

2010上海世博会_德国馆展馆方案

展馆前的小广场? Milla & Partner / Schmidhuber + Kaindl 《和谐都市》方案 主题思想 在上海的德国馆内,联邦德国将以一个多面的、富有创意的民族形象,以追求创新、面向未来的国家风貌出现,同时它也非常珍视保护文化根基和维护传统文化。未来城市的特色应当既和谐且又各具千秋,避免千篇一律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德国城市是多姿多彩与各具特色的汇聚,才构成了它独有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力。因此,一定要保持城市发展的多样化,同时也不可放弃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联邦德国要实现德国城市风貌的这种独特性与个性化,而且要持久地、令人信服地保持它。响应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德国带给世博会的主题是: 和谐都市—一座在更新与保留、创新与传统、城市化与自然化、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工作与休闲、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争取平衡、求得和谐的城市。这一主题思想在德国馆里随处可见。“和谐”与“都市”这两个词的组合,恰好紧扣着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德国馆的建筑设计 城区生活领域自然景区 和谐都市 和谐都市的主题构思也在其建筑设计中得到了体现。一座理想城市的标志是多样化与密集化均衡的融合。一座城市又是各个不同时代的历史积淀,它蕴含着许许多多的不同生活区间,每个社区都对其周围环境以及生存于其间的人有着一定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它们各自特有的氛围。 工业变革后,经济发展的趋向从生产转向了服务。这使得很多城市中的大片工业领地回归于公众的手中,它们被改建为美丽的公园或者居民住宅区。这使得自然空间和自然景园得以重新进驻城区。历史上曾使得城区与田园风景区两极分化的发展,在现代欧洲城市建筑中重又被市民所关注,两者并举,而且渐渐地交融为市容的一体。 要追寻持久地和有效地利用能源的生活方案。这种意识的觉醒,引发了注重使自然的空间合流于城区建设,并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已得到了体现。德国馆的建筑被设计得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有机体,一座可漫步其间的、三维空间体的雕塑。它将德国城市生活或者田园风景的多姿多彩再现其间。 设计方案草图? Milla & Partner / Schmidhuber + Kaindl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抄袭与否始末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始末:寻找“中国红” 2010-04-20 15:44:00来源: 北京日报 有人说,它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借喻国之重器、鼎盛中华;有人说,它像古时论两称斤的斗,取意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还有人说,它像古人头上的冠帽,故此得名“东方之冠”。而且,既有评论说它雄浑威仪,体现了国家气度,也有观点认为,它太过庄严,有损亲和。 但不管人们如何议论,这座层叠出挑的红色倒锥形建筑已然耸立在上海浦江东岸,古朴大气,静静地期待着绽放的一刻。 在设计者看来,它不仅仅是上海世博园里的中国馆,也不仅仅是一座能引来世人关注的建筑。它更像一个在国家重大建筑上发言、亮相的机会,是中国建筑界的一次集体展示。在西方建筑师独领风骚的今天,这样的机会尤为难得、尤为可贵。 中国建筑师的机会 站在上海浦东世博集团大楼(现为世博局办公楼)楼顶,朝黄浦江方向望去,何镜堂心里很不平静。 天气晴好,视野极佳,何镜堂能够清楚地看到浦江两岸、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之间有两块空地,一大一小,隔江相望。根据国家已经批复的建设规划,那里将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地。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对纵揽两岸的园区规划赞赏不已,他深信,这片总面积达到5.28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足以让建筑设计师们大展拳脚。 不过,兴奋之余,何镜堂也有一丝忧虑。规划区内,平整土地才刚开始,大片的老厂房、居民楼尚未拆除,十几辆推土机在高低不平的荒头滩地上往来奔忙。当时已是2007年4月,距上海世博会召开仅剩下三年多的时间,规划面积如此之大,能否如期完工?跟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何镜堂,确实有点犯嘀咕。而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拿出中国馆的设计方案。年近七旬的何镜堂就是为此从广州赶到了上海,与近百位国内同行一起,参加由建设部、世博集团和中国建设学会三方举办的中国馆设计招标会。 时任世博集团世博项目部副总经理的施建培对那段忙忙碌碌的岁月记忆犹新。“我们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前期规划,初步确定了一轴(世博轴)四馆(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作为永久性建筑。到2006年底,中国馆的各项规划指标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夜景照明设计案例分析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夜景照明设计案例分析 1、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不是破坏自然,而是返哺自然,城市的遗产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有遗产的城市才是有文化的城市。城市的发展需要考虑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前提。 所有的文明,都离不开人文,一座城市要让生活变得美好,前提除了拥有与自然和谐的优美环境外,最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人文品质。概括的说就是:人文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简单的说,前者是城市的物质文明,后者是城市的精神文明,一座城市必须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美好,才能让城市居住者的生活美好。 体现在中国馆的灯光设计,我们希望运用灯光让建筑与环境更加和谐,并充分展现城市和国家的人文魅力,给人以舒适的光环境和美的感受,给世博会留下珍贵的遗产和回忆,让上海因世博而更加美好。 2、灯光如何让城市更美好? 建筑是城市的细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首先应做到建筑和环境的美好。作为市民主要休息时段的夜晚,一个优美舒适的城市灯光夜空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灯光如何让建筑更美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建筑灯光与环境的和谐 ②.展现建筑的人文魅力 ③.运用绿色照明的技术 和谐体现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展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共荣共生; 人文体现的是建筑的文化内涵,展现凝结在建筑内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和智慧; 绿色照明体现的是照明发展的最新科技,展现灯光照明技术在科技和人文关怀上的进步;

3、建筑灯光和环境的和谐 主题:内外交融 建筑和环境的融合:分析建筑立面累叠横梁与玻璃幕墙的形态结构,利用建筑结构与园林古典窗格的相似性,运用中国古典园林中漏窗借景的方法,突出建筑通透、开放的特色,使建筑的内外空间相互联系,使视觉效果呈现一种简洁的剪影效果,化整为零,从而达到建筑和环境的融合。 概念示意 灯光效果 照明方法:内透照明 4、展现建筑的人文魅力 文化和历史是建筑的灵魂,就象雷峰塔、断桥、白堤、苏堤与西湖的关系,如果没有了这些具有人文历史的建筑,西湖也就只是个天然的湖泊。 一以贯之,如果中国馆没有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就无从表达中国之冠,难以理解鼎盛中华,也没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世博会经济影响力的评估数学建模论文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2010年9月12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世博会经济影响力的评估 摘要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本论文将世博会影响力进行量化,能够更好地为相关部门评价重大事件的经济效果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打下基础。 本文中我们选取世博会的经济影响侧面,以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评估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我们选择四个因素作为影响力的衡量标准:(1)世博会利润收益,用来体现此项活动本身的价值;(2)上海市人均消费额,体现此次世博会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进出口贸易量,体现此次世博会对上海市与国际资源流通的积极进展;(4)上海就业形势,体现此次活动对上海市人力资源分布的影响。 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大前提下,对于世博会利润收益,我们以成本-收益理论为基础,分析出投入产出中的变化量——门票收入,并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出截至世博会结束时参观人数的总和,将其换算成门票收入带入收益项中。由此得出收益的相对增长率。 对于进出口贸易,我们使用线性最小二乘法绘制其在世博会后的实际走向与未发生世博会的预测走向对比图,通过计算在2002年这个拐点的两条曲线的斜率得到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率。 对于上海人均消费额和就业岗位数,我们均采用了差分方程模型结合图形来计算人均消费额的平均增长率和就业岗位数平均增长率。 因为经济是由许多不同的成分组成的,前面的四项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将四个经济指标经过两两比较得到比较矩阵,根据对比较矩阵和以上四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利用层次分析法这一处理系统性决策问题的方法对以上能反映经济情况的四个要素进行适当的赋权处理,最终得到世博会对于上海经济的综合影响力指数,该影响力意味着举办世博比没有举办世博时预计的经济增长的倍数。以2002为界,由1994年到2002年的数值预测未申世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情况,再由1994到2008年的数据预测申世成功之后的经济变化情况,通过计算得到实际的影响力指标,比较两个影响力水平,解得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借助综合影响因子我们从正面和负面分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影响。正面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层面。直接影响上主要对上海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促进就业的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等进行分析;间接影响主要包括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负面影响主要阐述了世博会的“挤出效应”。 最后,我们考虑了各个经济因素的长期效应和远期效应的隶属度关系,不单单把某类经济因素归结为长期或者短期要素,建立更符合实际的层次分析模型,使问题的求解更加精确。 关键词:重大事件经济影响力指数层次分析法 一、问题重述 1.1 问题简介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博览会以来,已先后举办过40余届。世博会因其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

汉诺威世博会建筑赏析

汉诺威世博会建筑赏析 ----以瑞士“八音盒”和荷兰馆为例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于2000年6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这是德国有史以来首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共有18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式宣布参加此届世博会,其中包括172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在153天的展览中,共接待世界各国游客1850万次。与以往相比,汉诺威世博会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向世界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得崭新形象,她不仅仅限于高技术的展示,而是围绕着“人类·自然·技术: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主题,强调以人类的巨大潜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来创造未来,从而带来人类思想的飞跃,实现人、自然和技术的和谐统一。 北京图建达(TGT)作为一家专注低碳建筑将为大家解析汉诺威世博会独具特色的瑞士馆与荷兰馆为例介绍建筑的特色与优缺点,。 瑞士“八音盒”汉诺威世博会的瑞士馆就是把松木条作为一个情感的符号来表现整个建筑。整个建筑似一个四面敞开的迷宫,其材料完全来自于瑞士本土未干的松木条。由木方块堆积而成的9米高的“八音盒”,通过平面的穿插,纵横组合,构成了3000m2的展馆。瑞士馆同时也将空间、声响和展示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供人丰富体验的事件性场所。在展出的几个月中,还能使一些松木条均匀的慢慢变干。这种材料的有机堆砌,可以使一些松木条仅依靠摩擦力和压力组合在一起,展会结束后,又可以轻松方便

地拆除回收并用于其他建筑。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资源合理循环利用,还能使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汉诺威世博会中的荷兰馆,独具匠心地展示了“荷兰创造空间”的主题,将水与景观、建筑和能源的关系,通过垂直的断层堆积方法构成的空间进行呈现,将展示内容、形式和能源利用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种创新尽管给人以全新的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然而就是这座广受推崇的展馆,却在世博会结束后遭遇尴尬。原因在于它不像瑞士馆那样能拆分,同时又因为那奇特的造型而影响了它的后续使用。于是,在经历了6个月的风光无限后,荷兰馆最终成为汉诺威世博会至今令人感慨、遗憾的话题。如今的汉诺威世博园里,体量巨大而又空荡的荷兰馆依然孤立地矗立着,显得那么刺眼。这足以让我们反思良久。 北京图建达(TGT)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不仅需要考虑他的新颖独特的造型设计,也要考虑到使用的问题,建筑材料的获取方式,以及建筑物最好拆除回收的问题,瑞士的“八音盒”造型建筑很好的贯彻了这一思想,而荷兰馆就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虽然建筑新颖独特,但是没有实用价值,不算是个成功的建筑体。 世博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和谐、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建立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

2010世博会中国馆介绍中英文对照

2010世博会中国馆介绍中英文对照 The China Pavilion represents the Chinese presence in Expo 2010. China Pavilion is located at the projecting area near the main entrance of Pudong Site, within Zone B of the Enclosed Area. It comprises the Chinese National Pavilion, Chinese Provinces Pavilion and Pavilion of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中国馆是代表中国参展上海世博会的展览场馆,位于浦东世博园区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世博会规划园区中围栏区的B片区,由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 The contour design of China Pavilion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riental Crown”, to express the spirit and dispos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Rising from the Chinese National Pavilion is supported by traditional Dougong brackets fixed layer upon layer, concentrating Chinese elements and embodying Chinese spirit. The Chinese Provinces (Joint) Pavilion extends in flat under the Chinese National Pavilion, serving as a reliable platform, to build an open, mild, compatible and rich layered city square. The Chinese National Pavilion and Chinese Provinces Pavilion will create a spectacular urban space series, with well-defined functions up and down, delicately fitted major and subordinate architectural formation、and the spatial layout focused on the main axis in a north-south direction. Pavilion of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will be self-build pavilion.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想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中国港澳台馆为三地自建馆。 我要成为世博志愿者 The World Expo is a large-scale, global, non-commercial Expo. The hosting of the World Expo must be applied for by a country and approved by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Expo committee. Expo aims to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llow exhibitors to publicise and display their achievements and improv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Accordingly, the World Expo with its 150-year history is regarded as the Olympic Games of the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will host the 2010 World Expo. The World Expo has a long history but it has never been held in Asia. So the 2010 World Expo is an honor for all of the Asians. Our government has promised that it will be the best one. And Shanghai, as a host city, will have more chances to develop quickly. As a student in Shanghai, I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so that I can be a volunteer in the Expo to help foreigners know more In my opinion, the Expo is a huge and grand ceremony. I can imagine, in Shanghai, no boundari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are talking about the changes here, not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简介

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 2008年1月22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主题:“充满生机的宜居住城市: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与创造性” 造型亮点:枫叶印象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加拿大场馆效果图 占地6000平米的加拿大国家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半包围的外型,在展馆中央圈起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各种精彩的文艺表演将在这里上演。蜚声世界的太阳马戏团将成为这座展馆的主角,为加拿大展馆量身定做一套创造性的内部设计方案。 先进的展览技术、引人入胜的展示内容和富有创造性的节目编排,都将成为加拿大馆的亮点,此外,一群年轻、热情、博学的接待人员也将为加拿大馆增色。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让加拿大人对“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视,因此在建筑上处处都体现了可回收利用的技术。展馆外部的墙体上将覆盖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雨水将使用排水系统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展馆内将没有大型的展品或物件,以确保展示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同时展馆内还将营造一个无障碍和

无烟的环境。 加拿大是第一个同上海世博会组织者进行参展合同谈判的国家,同样,加拿大也是历届世博会的热情支持者。加拿大馆不仅浓缩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同时也是增进两国友谊的平台和契机。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 2007年9月2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设计团队:“Heatherwick”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英国国家馆效果图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由托马斯?赫斯维克 (Thomas Heatherwick) 担纲设计,外型简洁,并创意无限,这就是英国国家馆所演绎的展馆。整个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须,展馆主体为六层建筑,由约 6 万只纤细的透明亚克力“触须”组成,向外伸展,随风摇曳。白天的时候,每根长达 7.5 米的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从而营造出敞亮肃穆的空间感。到了晚上,“触须”内含的光源会使整个展馆散发出璀璨迷人的光影。 “种子圣殿”将不仅因为这个独特的设计而惊艳于众,它所带来的体验更加意义深远。参观者在进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用传统建筑元素诠释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用传统建筑元素诠释“天人合一”思想 2010-05-26李慧、李金桀光明日报点击: 1956 在东方的晨曦中,巍峨的“东方之冠”中国馆就像矗立于高天厚土间的一位巨人,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中,发出最耀眼的中国红。 斗拱、卯榫……这些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元素。 驻足中国馆前,仰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的大门,一个巨型“斗拱”腾空展现在面前。 要进入中国馆参观,游客要步行走过76级大台阶。大台阶宽达72米,全部采用花岗岩“华夏灰”制作而成,每个台阶石材表面呈现出细密美观的凹槽,既光滑平整又肌理生动,既美观又舒适实用——做到这一切的,是古老的手工技艺“三斩斧”。 “三斩斧”是一种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经过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才能出现最终的纹理效果,故取名“三斩斧”。中国馆的76级台阶全部采用纯手工剁斧的方法,一刀一刀地剁出来。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到上万刀之多,而整个中国馆的大台阶加起来更是超过5400多万刀。行走在这里,人们仿佛看到“木工祖师”鲁班精工细作、巧夺天工的身影。 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用“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来形容中国馆的文化内涵。他介绍,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的中国馆,创作理念源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元素。 数千年来,充满“天人合一”文化意味的中国木结构体系的建筑,对中国文化的建树与传播起着标志性作用。中国古代建筑屋身的最上部分,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之间,有一层用零碎木料拼合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这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灵,斗拱。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主要表现在自然和社会的适应方面,并形成鲜明的形态特征。我们的城市是方形结构,我们的结构体系是木构造体系,与西方的石头斗拱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这是我们东方建筑的特点。东方建筑有很多很有价值的构建,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独拱,既是一个受力的构建,还是一个艺术的构建,把受力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何镜堂说。 “其实,这个建筑只是外形像斗拱,并没有相互穿插依托的梁、栱等部件,它是一个整体。”世博集团董事长戴柳介绍说:“它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远处眺望或在下面仰视的话,也会发现它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也像一个装粮食的斗。它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直接获得了艺术灵感和精神依托。斗拱是层层叠加的,秩序井然,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的是围墙思维,内敛而封闭的文化暗示影响深远,但耸立在万国建筑群中的中国国家馆突破了这个数千年来的“城墙”,它的挑空设计为民众进入与穿行提供了极大自由与方便;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馆,更没有“行人止步”的不便,红色的斗拱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包容,向全世界展示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亲和、自信和魅力。

参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观后感及心得体会

参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观后感 王淑华 那骄傲的一片中国红 还没有走近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我就已经看到了一抹醒目的中国红,她既亮丽、活泼,又宏伟、庄严……那由深至浅的红色,铸成了中国馆独特的外形和气质,她让每一颗心在燃烧!她让每一个人感到震撼!她让所有的华夏儿女感到骄傲! 那一片中国红,从历史深处走来 走进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我怀着新奇而又敬畏的心情首先观看了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秦俑馆铜车马。 引人注目的铜车马虽然在地下被尘封了两千年,然而它的面纱被揭开之后,却赫然展示出它的神奇来,在我们的面前大放异彩。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馆内展出的“一号铜车马”为双轮、单辕、驷马系驾,总重约1040公斤。细细端详它,它的主体为青铜所铸,通体饰有精美彩绘,配有一千多件金银饰品,整体制作真是精美绝伦。停下脚步观赏它,我由衷地觉得,我国古代的铸造工艺多么先进巧妙啊!精确的写实主义造型是那么的形象逼真。细细品味它,觉得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具有的成就。

来到在中国国家馆最核心处,也就是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抬头仰望,让我惊叹的是那100多米长的整面墙都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覆盖着,画面宏大,气势磅礴,使人仿佛置身于我国名都——汴京的繁华之中。画面的每一处景色都被描摹地纤细入微,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地栩栩如生。绘画的线条、轮廓十分清晰,整幅画布局非常合理,真不愧为国之瑰宝! 铜车马与《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它们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多少风起云涌,在今天,却仍然能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折射出无与伦比的光芒。 我知道了——那片中国红,从历史深处走来,象征着中国人永恒不变的信仰,象征着中国瑰丽的文化。 那一片中国红,从国内向世界走去 从现代、到古代、再到未来,中国馆将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浓缩呈现,整个参观过程大概需要45分钟。 置身于巨大的环幕影院,欣赏着一段8分钟的电影,我和每一个参观者在经历视觉与听觉的强烈冲击以后,深深感悟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回溯历史,从中国最早的模块状城市发展规划遗迹开始,最终到充满未来感的舒展空间,这里给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中国式答案。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目录[隐藏]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简介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介绍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规划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设计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展馆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影响 [编辑本段]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简介 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会徽 2000年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 地点:德国汉诺威(Place:Hanover Germany ) 会期:2000/6/1-2000/10/31 (Duration:2000/6/1-2000/10/31 ) 名称:汉诺威世界博览会(Title:Universal Exhibition Hanover 2000 ) 主题:人类·自然·科技(Theme:Humankind, Nature, Technology ) 类别:综合类(Category:Universal Exhibition ) 总面积:160公顷(Total area:160 ha ) 参加国:155 (Participating Countries:155 ) 参观者:18000000 (Visitors:18000000 ) 投资成本:10.2百万德国马克(Costs:10.2Milliards DM ) 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是继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世界 博览会以来首次在德国举办的世博会也是21世纪的第一届世博会。此届世博会历时5个月(从6月1日到10月31日),它是人类科技文明的展示,是对人类先进理念、高超技术和完美创造力的检阅。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介绍(目前最流行的常识啊)~~很好~~很强大~~考试、面试,许多时候会用的到的吧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成为让国人最期待的盛会之一。随着时间的逐渐推荐,我们对于世博会也越来越期盼了,对于很多人没能去北京现场看奥运会的人来说,2010年去上海看世博会也成了一个比较现实的梦想。世博会不仅仅是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舞台,更是一个展现世界文化的舞台,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各个民族的风采。 近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的国馆效果图组建曝光,在世博会开始之前一起来欣赏下这些让人感叹的建筑。 中国国馆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阿联酋国馆

展示亮点:围绕能源利用进行展示,以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能源利用的故事上海世博会阿联酋展馆占地6000平方米,连绵起伏的橘色外壳好似一片变幻莫测、广袤无垠的沙漠。这个在热带沙漠气候笼罩下的炎热国度——阿联酋,将在上海世博会上用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有关能源利用方面的故事,学习先人如何将新鲜的水送到沙漠殖民区,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先人们解决资源缺乏的经验,或者如何不用电力或其他能源而让房屋凉爽的方式。阿联酋馆作为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展览场馆之一,运用了许多最新的科技,展示一个由被动变主动的城市环境、展示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的城市、展示阿联酋致力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未来的设想。整个展馆设计都体现了传统阿拉伯文化和现代都市的完美结合。

上海世博会 关于德国馆的设计分析

上海世博会考察报告 ——德国馆与意大利馆的展示主题与视觉表现2010年6月6日我们抵达到了上海开始了我为期四天的世博会考察。非常 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宝贵的考察机会,短短的四天时间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开阔了眼界,也对我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四天的时间我参观了30多个展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德国馆与意大利馆,两个展馆里细腻的设计语言深深震撼了我。下面我将详细陈述我在这两个展馆里的体验过程。 “和谐都市”德国馆 6月8日早上9:30,我到达了德国馆门前,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的上海世博会德国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它坐落在卢浦大桥附近的黄浦江南岸,与瑞士、法国和波兰馆相邻。展馆建筑的多角体造型是负荷力、承载力、托靠力以及支承力巧妙互用的象征。各部分建筑体间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和谐都市展馆整体稳固的平衡状态。德国馆外形美妙之处在于,4个主体建筑每个单独来看都不是四平八稳,似乎不太和谐,但镶嵌在一起就显得非常和谐。名为‘和谐都市’的德国馆,为21世纪都市生活的创新与传统、共性与个性、工作与休闲,以及全球化与民族性提出了一个新的时代命题,而这又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丝丝入扣。” 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所以在馆外排队时间较长,大约三个小时后我才到达了展馆入口。站在展馆外侧发现德国馆由两大部分组成,包括底层的自然景区和上层的展馆主体。本次世博会德国馆的中心主题是:在创新与传统、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寻求平衡。这一主题也表现在展馆建筑的内在设计上,与通常的建筑物不同,德国馆的内部结构是一个有着三维空间、可穿行其间和观赏的大型雕塑体。它没有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定义,更确切地说,德国馆前的广场以及紧接展馆的外景区流畅地融入了展馆建筑本身。4个主题展区分布在4个主体建筑内,而展区之间由长廊过渡,参观者或步行、或乘滚动电梯及自动 人行道,一路 穿行众多不同 的展厅。细腻 的布局,使人 很流畅地行走 在各个展区之 间,衔接的巧 妙也凸显出德 国人严谨的设 计理念。在各 个展区里虽然 展示的东西大 不一样,但是 却让人觉得整 体很和谐,每

上海世博——各展馆设计理念

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东方之冠 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造型亮点: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和谐之塔:“螺旋摩天轮” 由黄浦江畔具有110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具有观光功能,火电厂主厂房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塔高201米,将完整保留烟囱原貌,用25个太空舱沿螺旋轨道进行人员运输,每节太空舱载客6人,预计每小时载客总量可达650人以上。 “世博和谐塔”在夜幕中宛如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而白玉兰正是上海市花;缓缓升降的太空舱,犹如半空中的点点星光,显示出上海的城市活力。 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无柱展示空间” 永久性主题场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三大亮点: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张拉桁架国内最大;单体太阳能屋面国内最大;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世博会期间,主题馆将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背景下的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变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附答案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附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 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 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馆座落于世博会规划核心区,它将成为世博会园区的点睛之笔。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各省区市联合馆等组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中国馆将呈现中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未来所面对的挑战,它不仅是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集中体现之地,也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 中国国家馆将展示主题设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4个分项来演绎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的独特内涵,馆内丰富的展示手段,将全面、立体地展示全国各地、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文明和最新的发展成就,从而让世界人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之一,是上海世博会园区的核心建筑与点睛之笔。中国馆项目位于上海世博规划围栏区B片区世博轴东侧,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项目地块为一不规则的四边形,总用地面积6.52公顷,轨道交通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等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约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中国馆“东方之冠”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融合了多种中国元素,并用现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炼和构成,国家馆的造型还借鉴了夏商周时期鼎器文化的概念。鼎有四足,起支撑作用。作为国家盛典中的标志性建筑,光有斗拱的造型还不够,还要传达出力量感和权威感,这就需要用四组巨柱,像巨型的四脚鼎将中国馆架空升起,呈现出挺拔奔放的气势,同时又使这个庞大建筑摆脱了压抑感。这四组巨柱都是18.6米×18.6米,将上部展厅托起,形成21米净高的巨构空间,给人一种“振奋”的视觉效果,而挑出前倾的斗拱又能传达出一种“力量”的感觉。 通过巨柱与斗拱的巧妙结合,将力合理分布,使整座建筑稳妥、大气、壮观,极富中国气派。同时向前倾斜的倒梯形结构,是现代建筑向力学的又一挑战。将传统建筑构件科学地运用,是中国人的又一创造,它向世界传达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概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馆的造型具有标志性、地域性和唯一性的特征,它的外表是什么颜色,这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那么,什么颜色最能代表中国特色呢?设计者自然想到了“中国红”,一种代表喜悦和鼓舞的颜色,一种大气、稳重、经典的颜色。可是红色在大型建筑中非常难用,由于 红色的波长强、刺眼而跳跃,搞不好会有飘起来的感觉,从而影响整体形象。其实,中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 英国会馆标志 展馆主题:创意之馆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创意之馆”(a Pavilion of Ideas)。计划2009夏天之前将开工建设。创意展馆是一个独特的展示装置。它安置在一个乡村田间,上面是森林遮盖,两侧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观众席,展览区,商店以及接待区均坐落其中。 ◇上海世博会尼泊尔国家馆

展馆主题: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 造型亮点:异域之魂 尼泊尔国家馆的主题是“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截取了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上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尼泊尔展馆将重点突出本国在环保、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方面所做的努力。 ◇上海世博会瑞士国家馆 高智能瑞士馆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太阳能科技和网状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设计师参照中国阴和阳的原则,将缆车作为一个游戏性元素纳入到设计中,它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进入馆顶的自然世界。该设计完美地呼应了2010年博览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题。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景观设计

2010 EXPO CHINA PAVILION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景观设计 WORLD EXP O 2010 SHA NGHAI CHINA PAVILI ON LA NDSCAPE DESI GN, AS N OW THE WORL D'S LAR GEST ROOF GAR DEN, IN THE DESI GN A ND IDEAS ON A CHALLEN GE FOR US. IN THE DESIGN CONCEPT, WE ARE MAI NLY "FREEHAN D CHINA" AS ITS THEME AND METHODS OF TRADITI ONAL C HINESE CALLI GRAPHY TO REFLECT. SPACE DESIGN, AND MORE SPACE TO NON-LI NEAR DIVISI ON OF SPACE FA CILITIES, REFLECT THE SPIRIT OF PLACE. TAKIN G INTO A CC OUNT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 OSOPHY OF YIN AND YAN G, THE C HINESE THEME PAVILI ON FOR THE FOUN DER'S STRU GGLE CORONARY, SY MBOLIZES "THE TALL AND STRAIGHT, STRAIGHTFORWARD, UP" THE SPIRIT OF THE QUALITY OF THE "YA NG." IN THE LAN DSCAPE DESIGN IS INTEGRATED WITH THE CURVE, THE LINE SIDE IS A CU RVE FOR "YIN." SECOND, THE C OL OR OF THE CH INA PAVILION FEATURES THE RED FOR THE CHINESE, IT IS USED IN LANDSCAPE DESIGN RELATIVELY SIMPLE C OL ORS. SU CH AS "BLA CK ASH", TO HI GHLI GHT THE THEME OF THE CHI NA PAVILION OF THE RED BUILDIN G. YIN AND YANG IS ALS O A C O-OR DINATION. ME CHANIS M OF BLACK AND WHITE VENUES WHILE THREE-C OLOR GRAY RED WITH EACH OTHER AGAINST THE BACKGR OUN D OF CHI NA PAVILION, LIKE CHINESE PAINTIN G CALLI GRAPHY I NK STAMP WITH INTEGRATION, EVEN MORE MOOD. PARK, A TOTAL OF FOU R FREEHAND THE ME PARK, EACH A "MERLI N BA MBOO CH RYSANTHE MU M" FOUR THE ME PARKS. TO USE MODERN TECHNI QUES TO EXPRESS THE SPIRIT OF CLASSICAL GA RDENS, EXPLAINED, "C HINESE INK TASTE" OF THE C HINESE CLASSICAL C ON CEP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