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试题

原理试题
原理试题

计算机原理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一位8421码十进制计数器,其初始状态为9,加入_______个计数脉冲后,它有第一个进位数输出。之后,每加____个计数脉

冲后就有一个进位输出。

2.BCD码的含义是二进制编码的________,最广泛使用的一种BCD码是________。

3.若要在屏幕上显示或从打印机上打印汉字,必须将汉字的点阵信息(即汉字字形码)事先存储在计算机中。对于16×16的汉字点阵,其字

形码所占空间为________________个字节。

4.若浮点数的尾数用补码表示,当运算结果的两位符号位和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是________或____时,表明结果是规格化的数。

5.在补码一位乘法中,如果判断位YnY(n+1)=10,则下一步(但不是最后一步)的操作是将部分积加上_____,再向___移一位。

(设x为被乘数,y为乘数)

6.控制器的实现方法有三种,它们是以逻辑代数为基础的______和PLA设计,以及采用存储逻辑实现的_____设计。

7.子程序调用指令和转移指令均改变程序的________________。

8.通过改变微指令和微程序来改变机器的指令系统,这种微程序设计技术称之为_____________微程序设计。

9.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保存在CPU的________寄存器中;运算结果进位标志C保存在CPU的________寄存器中。

10.由于一个存储器芯片的容量和位数一般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所以通常将若干个芯片按_____和___两种方式相连接。

11.___RAM是利用触发器电路的两个稳定状态来表示信息“0”和“1”,故在不断开电源时,可以长久保持信息;__RAM利用电容器上

存储的电荷来表示信息“0”和“1”,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刷新。

12.某半导体存储器的地址码为16位,因此该机由地址码计算出的主存最大容量为___

_____K个单元。

13.响应中断的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______;(2)____;(3)一条指令执行完毕。

14.按数据传输宽度来分,I/O接口类型可以分成____和_____两种。

15.字节多路通道是一种简单的共享通道,它是建立在_____的基础上,轮流为多台低速和中速外设服务。选择通道数据的传送是

以__________方式进行,因此传送速率高。

16.80486是_________位的微处理器,其芯片上集成了________KB的超高速缓存。

17.AS/400配有丰富的软件,这些软件包括系统软件、______、____、办公室自动化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运算器由()等部件组成。

A. ALU与主存 B. ALU、累加器与主存

C. ALU、通用寄存器和主存 D. ALU、累加器与通用寄存器

2.操作系统有4种不同类型,能对多台分布在不同位置上的计算机及其设备之间的通讯进行有效监护和管理的叫()

A.分时操作系统 B.批处理操作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实时操作系统

3.当全加器的输入为()时,J=1且H=1。(题中A,B为数据输入,J'为进位输入,J为进位输出,H为和)

A. A=B=1,J'=0 B. A=B=J'=1

C. A=J'=1,B=0 D. B=J'=1,A=0

4.右图所示逻辑电路中,当A=C=0时,Y为()(图略)

A. 1 B. 0 C.非(B*D)

D.非(B+D)

5.已知字符“0”的ASCII码为30H,字符“9”的ASCII码前加上一个奇校验位后的数据信息为()

A.8H B.9H C. 39H D. 89H E. 09H

6.一般情况下两个变量之间可以有()种不同的逻辑微操作。

A. 32 B. 16 C. 8 D. 4

7.可编程序逻辑阵列PLA其功能相当于()

A.其输入端为“与”门的集合,其输出端亦为“与”门的集合

B.其输入端为“或”门的集合,其输出端为“与”门的集体

C.其输入端为“与”门的集合,其输出端为“或”门的集合

D.其输入端为“或”门的集合,其输出端亦为“或”门的集合

8.在向下生长的堆栈中,如果入栈指令PUSH X的操作定义为:

SP←(SP)-1

M(SP)←M(X)

则出栈指令POP X应定义为()

A.SP←(SP)-1

M(X)←M(SP)

B.SP←(SP)+1

M(X)←M(SP)

C.M(X)←M(SP)

SP←(SP)-1

D.M(X)←M(SP)

SP←(SP)+1

9.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取一条微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的时间叫()

A. CPU周期 B.微周期 C.时钟周期 D.机器周期

10.()微处理器是Intel 80386/80486微处理器的下一代产品,它的性能比

Intel 80486又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A. AS/400 B. 80387 C. 80486DX D. Pentium

三、计算题(共20分)

1.逻辑代数化简:Y=非A(BC)+ABC+非(A)非(B)C(3分)

2.将十六进制数E7.8H转换为八进制数和十进制数。(4分)

3.设浮点数形式为阶符阶码尾符尾数,其中阶码(包括1位符号位)取4位补码,尾数

(包括1位符号位)取8位原码,基为2。请写出

二进制数-110.0101B的浮点数形式。(5分)

4.已知x=10101110,y=10010111,求:(1)非x (2)x+y(4分)

5.某计算机字长为8位,y=+0.00101,要求用求补及算术移位方法求得下列机器数:(4分)

(1)[-0.5y]补(2)[-2y]补(3)[-0.25y]补

四、问答题(共40分)

1.如右图所示的两个D触发器,初始状态C1=0,C2=0,当它们的CI端都加入2个CP正脉冲后,C1=?,C2=?(3分)(图略)

2.请分别写出8位无符号整数和8位无符号小数所能表示的最大二进制数,并用十进制数分别写出它们的表示范围。(4分)(注:整数和

小数均指定点数)

3.数M在A寄存器中,数N在内存某单元内,请写出实现F=2M-N,并将结果保存在A寄存器的微操作序列,并加以注解(设加法器ADDER的两

个输入来自A、B寄存器)。(6分)

4.指令的第一个CPU周期应完成哪些工作?(3分)

5.(略)

6.写出虚拟存储器常用的三种地址格式。(3分)

7.简述在“Cache-主存”组成的存储结构中,存储器读取数据的工作过程。(3分)8.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功能是什么?(4分)

计算机原理试卷B

本试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2页,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页至8页,共8页;选择题10分,非选择题9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CPU包括()两部分。

A、ALU和累加器

B、ALU和控制器

C、运算器和控制器

D、ALU和主存储器

2.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单位是()

A、MTBF

B、MIPS

C、MHZ

D、MB

3.输入A和B在()时,半加器的进位J’等于1。

A、A=0,B=0

B、A=0,B=1

C、A=1,B=1

D、A=1,B=0

4.右图所示逻辑电路中,当A=C=0时,Y为()(图略)

A.1 B.0 C.非(B*D)D.非(B+D)

5.已知字符“0”的ASCII码为30H,字符“9”的ASCII码前加上一个奇校验位后的数据信息为()

A.8H B.9H C.39H D.89H E.09H

6.一般情况下两个变量之间可以有()种不同的逻辑微操作。

A.32 B.16 C.8 D.4

7.可编程序逻辑阵列PLA其功能相当于()

A.其输入端为“与”门的集合,其输出端亦为“与”门的集合

B.其输入端为“或”门的集合,其输出端为“与”门的集体

C.其输入端为“与”门的集合,其输出端为“或”门的集合

D.其输入端为“或”门的集合,其输出端亦为“或”门的集合

8.在向上生长的堆栈中,如果出栈指令POPx的操作定义为:

M(x)←M(SP);

SP←(SP)-1

则入栈指令PUSH X应定义为()

A、M(SP)←M(x);SP←(SP)+1

B、M(SP)←M(x);SP←(SP)-1

C、SP←(SP)+1;M(SP)←M(x)

D、SP←(SP)-1;M(SP)←M(x)

9.在微程序控制的计算机中,若要修改指令系统,只要()

A、改变时序控制方式

B、改变微指令格式

C、增加微命令个数

D、改变控制存储器的内容

10.AS/400计算机系统采用的操作系统为()

A、DOS

B、UNIX

C、CP/M

D、OS/400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1.用ID(触发器D端)及CI(触发输入端)端来使上升沿触发的D触发器置“0”,则ID 必须为_____________、CI为_____________。

12.任何进位计数制都包含基数和位权两个基本要素。十六进制的基数为____,其中第i位的权为______。

13.8421BCD码中,十进制数字“5”的BCD码的前面加上奇校验位后,为_____________。

14.浮点运算器Intel 80287协处理器可在80286或80386微机系统的_______模式和______

模式下操作。

15.在浮点加法算中,当尾数需要右移时,应进行舍入处理。常用的舍入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这两种。

16.某机器指令系统中,指令的操作码为8位,则该指令系统最多可以有_____________种指令。

17.如果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在内存中,则操作数地址隐式地由_____________来指明。

18.在组合逻辑控制器中,当一条指令取出后,组合逻辑网络的输出分两部分,其主要部分是产生执行该指令所需的_______,另一部分送到______,以便在执行步骤较短的情况下,控制下缩短指令的执行时间。

19.在非堆栈型处理器中,指令ADDx的功能是将x单元中的内容与______相加,结果送入_______。

20.按照存储器的不同工作方式可以将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_________、顺序存取存储器(SAM)和________。

21.主存储器进行两次连续、独立的操作(读/写)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作__________。

22.与静态MOS型存储器相比,动态MOS型存储器的最大特点是存储信息需要不断地

___________。

23.程序访问的_____________为Cache的引入提供了理论依据。

24.目前微机系统上使用的鼠标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

_____________。

25.可以根据中断源在系统中的位置,将中断源分为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两类。一般运算器除法错是_________;键盘输入请求中断是______。

26.在程序中断控制方式中,虽有中断请求,但为了保证禁止某些中断以提供某一特定的服务,这可以由CPU中的_____________触发器和为中断源设置的_____________触发器控制实现。

27.Pentium以与Intel486CPU相同的频率工作时,整数运算的性能提高了_____________倍;浮点运算性能提高了_____________倍。

28.计算机性能评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的评价指标包括主频、

_____________、运算速度、_____________、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30.已知[x]原=10110101,求真值x及其x的补码和反码。(4分)

31.将二进制数101101.101转换为十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5分)

32、某计算机字长为8位,X=-0.01011,要求用补码算术移位方法求得下列机器数:(4分)(1)[0.5x]补

(2)[2x]补

(3)[0.25x]补

33.已知x=10101110,y=10010111,求:(4分)

(1)x∨y

(2)x∧y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40分)

35.请分别写出8位无符号整数和8位定点原码整数的表示范围。(4分)

37.计算机系统中异步控制方式的三个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39.存储器芯片中采用地址复用技术有什么优点?(3分)

40.在“Cache-主存-辅存”三级存储体系中,“Cache-主存”结构与“主存-辅存”结构的引入各为了解决什么问题?(3分)

41.某字长为32位的计算机系统中,其外设控制有一个字节多路通道,一个选择通道。字节多路通道接有两台打印机和5台显示器;选择通道装有两台磁盘机和两台磁带机。已知显示器、打印机、磁带机和磁盘机的传输速率分别为200KB/S、20KB/S、300KB/S和1500KB/S。问该系统中各个通道的最大传输速率分别为多少?(4分)

42.某计算机共有五级中断,其中断响应和处理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为1→2→3→4→5。假定在运行用户程序时,同时出现2和4级中断请求;而在处理2级中断过程中,又同时出现了1,3和5级中断请求。试问各级中断处理完成的顺序是什么?画出处理多重中断的示意图。(6

计算机原理试卷C

一、填空题(30分)

1.软件通常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2.计算机硬件由_______、_______、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3.奇偶校验法只能发现_______数个错,不能检查无错或_______数个错。

4.八进制数37.4Q转换成二进制数为__________。

5.数x的真值-0.1011B,其原码表示为____________。

6.在浮点加减法运算过程中,在需要_________或__________时,尾数向右移位。

7.8086CPU芯片的结构特点是将_________部件与__________部件分开,目的是减少总线的空闲时间,提高指令执行速度。

8.指令通常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9.微程序入口地址是根据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产生的。

10.要组成容量为4K*8位的存储器,需要_____片4K*1位的静态RAM芯片并联,或者需要___片1K*8位的静态RAM芯片串联。

11.根据目前常用的存储介质可以反存储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光存储器三种。

12.主机CPU和IOP之间的通信,原则上是通过共享_________来实现的。

13.DMA数据传送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数据块传送和__________三个阶段。

14.汉字在计算机内部存储、传输和检索的代码称为汉字______,汉字输入码到该代码的变换由______来完成。

15.显示器的刷新存储器(或称显示缓冲器)的容量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的。

16.80386支撑的两种操作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__。

17.目前有三种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即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

_______管理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8位定点原码整数10100011B的真值为()。

A.+0100011B

B.-0100011B

C.+1011101B

D.-1011101B

2.若某数x的真值为-0.1010,在计算机中该数表示为1.0110,则该数所用的编码为()。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移码

3.某数在计算机中用8421BCD码表示为0011 1011 1000,其真值为()。

A.398

B.398H

C.1630Q

D.1110011000B

4.下列逻辑部件中,()不包括在运算器内。

A.累加器

B.状态条件寄存器

C.指令寄存器

D.ALU

5.在指令“ADD@R,Ad”中,源操作数在前,目的操作数在后,该指令执行的操作是()。

A.((R))+(Ad)-->(Ad)

B.((R))+((Ad))-->Ad

C.(R)+((Ad))-->(Ad)

D.((R))+(Ad)-->Ad

6.在ROM存储器中必须有()电路。

A.数据写入

B.再生

C.地址译码

D.刷新

7.DMA传送控制的周期挪用法一般适用于()的情况。

A.I/O设备读写周期大于内存存储周期

B.CPU工作周期比内存周期长很多

C.I/O设备读写周期小于内存存储周期

D.CPU工作周期比内存存储周期小很多

8.在多级存储体系中,“cache——主存”结构的作用是解决()的问题。

A.主存容量不足

B.主存与辅存速度不匹配

C.辅存与CPU速度不匹配

D.主存与CPU速度不匹配

9.计算机经历了从器件角度划分的四代发展历程,但从系统结构来看,至今为止绝大多数计算机仍是()式计算机。

A.实时处理

B.智能化

C.并行

D.冯·诺依曼

三、计算题

1.对逻辑表达式Y=(A+B)(A+C)进行简化。

2.将二进制数+1100101B转换为十进制数,并用8421BCD码表示。

3.已知X=-0.1001,Y=-0.0101,要求用补码减法来运算X-Y=?并给出运算过程。

4.有一条相对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存于内存的01000000B单元中,指令给出的位移量D=111100B(补码表示),要求:

A.计算指令的转移地址

B.给出取该指令时PC的内容

C.给出该指令执行结束时PC的内容。

四、问答题

1.请写出8位定点原码整数中能表示的最大正数、最小正数、最大负数和最小负数的机器数形式,并用十进制表示其数值范围。

2.由M1、M2构成的二级存储体系中,若CPU访问的内容已在M1中,则其存取速度为T1;若不在M1中,其存取速度为T2.现设H为命中率(CPU能从M1中直接获取信息的比率),问:

A.该存储体系的平均存取时间TA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B.命中率H越大,TA越接近于哪一级存储器速度?

3.现代计算机的运算器大体有三种总线结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单总线结构运算器的优缺点

B.单总线结构运算器执行一个加法运算的过程

C.在双总线结构的运算器中,若ALU的两个输入直接来自两条总线,则必须在何处设置缓冲器,为什么?

4.某计算机系统共有五级中断,其中断响应优先级从高到低为1-->2-->3-->4-->5。但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部分作如下规定:处理1级中断时屏蔽2、3、4和5级中断;处理2级中断时屏蔽3、4、5级中断,处理4级中断时不屏蔽其它中断;处理3级中断时

屏蔽4和5级中断;处理5级中断时屏蔽4级中断。

试问中断处理优先级(从高到低)是什么?

5.设计一个输入为A、B,输出为H、J的半加器,要求:

A.写出真值表

B.写出逻辑表达式

6.基址寻址方式和变址寻址方式的应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7.试述“中断允许”触发器的作用?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二)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 1.(2019福建,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o (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生活中常用的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 (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19北京,3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透镜B能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3.(2019宁夏,19)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蜡烛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生活中________(填光学仪器)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2)在上一步找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透镜换为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与

AOPA无人机飞行原理练习题

1.对于带襟翼无人机,放下襟翼,飞机的升力将__________,阻力将__________。 A.增大、减小 B.增大、增大 C.减小、减小 答案:B. 2.对于带襟翼无人机,放下襟翼,飞机的失速速度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答案:B. 3.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大一倍,阻力增加约为原来的 A.一倍 B.二倍 C.四倍 答案:C. 4.通过改变迎角,无人机驾驶员可以控制飞机的: A.升力、空速、阻力 B.升力、空速、阻力、重量 C.升力、拉力、.阻力 答案:A. 5.放全襟翼下降,无人机能以

A.较大的下降角,较小的速度下降 B.较小的下降角,较大的速度下降 C.较大的下降角,较大的速度下降 答案:A. 6.无人机驾驶员操纵副翼时,飞行器将绕(滚转运动) A.横轴运动 B.纵轴运动 C.立轴运动 答案:B. 7.037无人机飞行员操纵升降舵时,飞行器将绕(俯仰) A.横轴运动 B.纵轴运动 C.立轴运动 答案:A. 8.038无人机飞行员操纵方向舵时,飞行器将绕(偏航) A.横轴运动 B.纵轴运动 C.立轴运动 答案:C. 9.舵面遥控状态时,平飞中向右稍压副翼杆量,无人机(右转) A.右翼升力大于左翼升力

B.左翼升力大于右翼升力 C.左翼升力等于右翼升力 答案:B. 10.舵面遥控状态时,平飞中向前稍推升降舵杆量,飞行器的迎角(低头)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11.舵面遥控状态时,平飞中向后稍拉升降舵杆量,飞行器的迎角(抬头)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12.飞机的下滑角是 A.升力与阻力的夹角 B.飞行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 C.阻力与重力的夹角 答案:B. 13.使飞机获得最大下滑距离的速度是(飞机处于有利速度时总阻力最小) A.最大下滑速度 B.失速速度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快速性和。 2、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3、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的前馈复合控制。 4、根轨迹起始于,终止于。 5、PI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反馈控制基本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 B、反馈控制系统可以抑制不被反馈环节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C、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D、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 2、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 ) A.PID B.PI C.P D.PD 3、下列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特点的是( ) A、饱和非线性控制 B、转速超调 C、准时间最优控制 D、饱和线性控制 4、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则静差率( ) A.越小B.越大C.不变 D.不确定 5、普通逻辑无环流(既无推β又无准备)可逆调速系统中换向时待工作组投入工作时,电动机处于()状态。 A、回馈制动 B、反接制动 C、能耗制动 D、自由停车 6、在交—直—交变频装置中,若采用不控整流,则PWN逆变器的作用是()。 A、调压 B、调频 C、调压调频 D、调频与逆变 7、下列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中,应用最广的是()。 A、降电压调速 B、变极对数调速 C、变压变频调速 D、转子串电阻调速 8、当电动机在额定转速以下变频调速时,要求( ),属于恒转矩调速。 A、定子电源的频率f1可任意改变 B、定子电压U1不变 C、维持U1/f1=常数 9、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组成不包括( ) A、电压方程 B、磁链方程 C、转矩方程 D、外部扰动 10、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时,采用()控制方式,可获得一线性机械特性。 A、U1/f1=常值; B、Eg/f1=常值; C、Es/f1=常值; D、Er/f1=常值

学前教育原理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学前家庭教育和( A ) A.学前公共教育 B.幼儿园 C.社区学前教育 D.托幼机构教育 2.下面不属于 ...学前教育功能主要特征的是( B ) A.多样性 B.主观性 C.整合性 D.方向性 3.幼儿班级生活的安排是( A ) A.以一日生活为基础 B.以教学活动为基础 C.以游戏活动为基础 D.以室内活动为基础 4.强调应以个人天性的发展为目的,应该为自己和自己的爱好而生存的著作是( B ) A.《理想国》 B.《爱弥尔》 C.《教育论》 D.《明日之学校》 5.个人接受学前教育,终身所能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成本的净收益,指的是学前教育效益中的( C ) A.社会经济效益 B.社会精神效益 C.个人经济效益 D.个人精神效益 6.实践中,有的教育者认为识字、唱歌、数数等是最重要的,至于和同伴的交往能力、身体发展等,都是无关紧要,可以忽视的。这主要违背了( A ) A.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C.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7.俗话说:“智慧出在手指尖儿上”,它强调的是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 A ) A.操作活动 B.活动空间 C.游戏活动 D.教学活动 1 / 22

8.强调学生的平等参与,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排斥。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中的( C ) A.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B.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 C.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 D.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9.从历史上看,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A ) A.唐代 B.南宋 C.元代 D.商朝 10.从承受对象的差异来划分,学前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 D ) A.基本功能 B.正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社会功能 11.在与儿童的教学互动中,不断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包括兴趣、问题、经验、建议等)调节、修订与完善课程计划。这样的幼儿园课程组织方式是( A ) A.幼儿园的项目活动 B.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 C.幼儿园生成课程教学 D.幼儿园学科教学 12.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和榜样的理论是( C )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13.教育要着眼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课程要具有过渡性、衔接性,提供给系统化的知识。这是哪一幼儿园课程流派的基本理论?( D ) A.蒙台梭利教育法 B.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 C.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程 D.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14.托幼机构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主要由园长、所长或其他领导接待家长的来访,以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是( B ) A.家长开放日 B.家长接待日 C.咨询接待日 D.家长会 15.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与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一样,都是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所不同的是,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A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2 / 22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习题汇编

㈠名词解释 ⒈CT值:CT影像中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物质对X线线性平均衰减量大小的表示。CT值定义为 将人体被测组织的吸收系数与水的吸收系数的相对值 ⒉TR(重复时间):从90°脉冲开始至下一次90°脉冲开始的时间间隔。 ⒊SNR(信噪比):图像中的信号能量与噪声能量之比。 ⒋PACS(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是适应医学影像领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势的要求,一数字成像、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全面解决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储存、 传输和经管为目的的综合性规划方案及系统。 ⒌螺距:(pitch,P)有关螺旋CT的一个概念。对单层螺旋CT,各厂家对此定义是统一的, 即螺距=球管旋转360度的进床距离/准直宽度。也即扫描时床进速度与扫描层厚之比。 ⒍阳极效应:又称足跟效应,是指在通过X线管长轴且垂直于有效焦点平面内,近阳极端X线 强度弱,近阴极端强,最大值约在10°处,其分布是非对称性的,这种现象称为阳极效应。阳极倾角越小,阳极效应越明显。 ⒎自旋-晶格弛豫:又称纵向弛豫(longitudinal relaxation)或T1弛豫。指平行于外磁场Bo方向的磁化矢量的指数性恢复的过程。 ⒏灵敏度:(Sensitivity)也称敏感度,在MR范畴内,是反映磁性核的MR信号可检测程 度的指标。 ㈡简答与分析论述题 ⒈分析CR成像基本原理 答:X射线入射基于光激励荧光粉(PSP)的成像板(IP)产生一帧潜影(latent image),潜影存储于成像板中。用激光激励成像板,成像板会发射出和潜影能量分布一致的光,这些光 被捕捉后被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潜影被转换成可以传输和存储的数字图像。 ⒉分析MRI空间分辨力优化的方法与作用 答:⑴调整扫描矩阵、FOV 扫描矩阵的大小决定序列中相位编码梯度的步数及频率编码步数,即数据的采样点数。FOV一定时,相位编码步数越多,体素的尺寸就越小,图像分辨力就越高。 ⑵调整层面厚度为了尽量减小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一般应该选择较薄的层面进行扫描。 ⑶增加NEX ⒊简述MRI成像过程 答:通过对静磁场(Bo)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F)电磁波,使人体组织中的 氢质子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RF脉冲中止后,氢质子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被接收线圈接收,再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最后进行图像重建而成像。 ⒋磁共振成像系统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组成。 ⑴磁铁系统 ①静磁场:又称主磁场。 ②梯度场:用来产生并控制磁场中的梯度,以实现NMR信号的空间编码。这个系统有三组线圈,产生x、y、z三个方向的梯度场,线圈组的磁场叠加起来,可得到任意方向的梯度场。 ⑵射频系统 ①射频(RF)发生器:产生短而强的射频场,以脉冲方式加到样品上,使样品中的氢核产生NMR现象。 ②射频(RF)接收器:接收NMR信号,放大后进入图像处理系统。 ⑶计算机图像重建系统 由射频接收器送来的信号经A/D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学信号,根据与观察层面各体 素的对应关系,经计算机处理,得出层面图像数据,再经D/A转换器,加到图像显示器上, 按NMR的大小,用不同的灰度等级显示出欲观察层面的图像。 ⒌何为薄层扫描,其优点是什么?

无人机试题

江苏省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考核理论复习题 一、安全及有关《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 1、国家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管理实施工作有哪些组织负责 答:是由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具体负责、实施。 2、什么是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 答:操纵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器进行飞行活动的自然人。 3、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分几级管理 答:国家、省(市、自治区)和地市级协会三级管理实施。 4、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中的飞行类别有几种 答:遥控固定翼模型(代码:A类)、遥控直升机模型(代码:C类)及遥控多旋翼飞行器模型(代码:X类)三个类别。 5、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共分几个级别 答:分为八级、七级、六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特级,共九个级别,八级最低,特级最高。 6、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分几个层次 答:分三个层次:初级为八级、七级、六级;中级为五级、四级、三级;高级为二级、一级、特级。X 类暂不设高级。 7、获得技术等级后飞行范围有规定吗 答:获得技术等级后的飞行范围应根据等级要求限定在指定的飞行场地飞行,一般限于模型飞行高度小于120米(含)、模型飞行空域半径小于500米(含),未经批准不得在其它公共场所随意飞行,否则将承担一切后果。 8、理论考核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理论考核按申请等级分别考核国家安全飞行法规,飞行原理,航空模型结构、工艺,遥控设备及遥控飞行技术等内容。报考高级别还需掌握遥控飞行技能,训练心理学等教学理论和技术。 9、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考核程序 答:报名、培训、考核(理论考核和飞行操作考核),发放执照。 10、怎样获得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执照 答:须向国家认定的考核单位进行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理论考试和现场飞行考核。 11、申请人必须参加理论考核吗 答:必须参加,且理论考试合格后,方准许进行现场飞行考核。 12、申请人必须从最低级开始逐级参加考核吗 答:三级以下,申请人可根据自身技术水平,报考适合的级别。。 13、禁止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在(醉酒)和(精神恍惚)状态下操控遥控模型飞机。 14、遥控模型飞行场地的拥有人应承担场地(管理和安全责任),如场地租借他方,则应在租借协议中明确(安全责任方)。 15、遥控模型飞行须严格遵守空管及公安部门发布的(禁飞区)和(禁飞令)。 16、用于遥控航空模型飞行的场地,应符合哪些安全条件 答:(1)跑道两端500米以内应无高大建筑物;模型飞行空域内(跑道中心线外侧长800米X宽200米区域)不得有人或建筑群、高压电线等障碍物。(2)飞行员的左右及其延长线为飞行安全线,并以隔离栏杆或地面标志线加以分割。所有人员必须在安全线以内操作或停留;任何情况下模型飞机都不得飞入安全线以内;任何情况下模型飞机都不得在人群上空飞行。(3)在飞行准备区明显处,应设立安全告示牌,列明安全注意事项和场地使用管理规定。(4)设立飞行频率登记牌。(5)设立飞行场地安全员以监督、检查飞行场地安全飞行。 17、遥控模型飞行场地为什么要设置安全线 答:安全线是隔离模型飞行区和人员活动区的标志线,为确保参加活动人群安全,一定要设置具有隔离的标志线也就是安全线。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B 》 试题A 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1)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D )。 A .(1)0s s += B. (1)50s s ++= C.(1)10s s ++=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C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C )。 A .当时间常数较大时有超调 B .有超调 C .无超调 D .当时间常数较小时有超调 5.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A ) A .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II 型系统 D. III 型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稳定性、快速性、__准确性___。 2.对控制系统建模而言,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 来描述。 3.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开环控制 和 闭环控制 。 4. 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G s ,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为()H s ,则系统 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H s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1()() G s G s H s + 。 5 开环传递函数为2(2)(1) ()()(4)(22) K s s G s H s s s s s ++=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0,4,1j --±。 6. 当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减小时,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最大超调量将 增大 。 7.串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传递函数之 积 。 三、简答题(本题10分) 图1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doc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六)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________。 2.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 ________。 3.教育平等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4.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教育等。 5.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6.“狼孩”的故事说明,_______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7.____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8.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________。 9.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0.我国也于1985年颁布________,提出从改革教育体制入手,全面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现代化 2.人口教育 3.培养目标 4.师生互动 5.行动研究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对象范围和教育内容是如何变化的。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简述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4.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5.简述初等教育改革科研方案的评价原则。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发展趋势。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一个11岁的小男生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我要杀了你!”男生偷偷地将菜刀放进了书本。这一切,皆因孩子没有将纸扔进垃圾桶,老师当场命令孩子将地上的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所致。孩子认为老师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因而极端憎恨教师。学校和媒体在介绍和报道这名老师时,强调她是“全校公认的一名优秀教师”。 阅读案例,运用新课程的学生观对此事进行分析,并谈谈教师如何确立正确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 一、1孔子2实现教育平等3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4环境教育、人口教育;5外部因素;6环境7教育目的8教育目标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二、1.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主要体现在教育的世俗化、国家化、科层化、理性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福利化等方面。教育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所呈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性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 2.是指人口科学知识、人口政策以及生育观念方面的教育。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中无电离辐射的是(c) A、CT和PET B、超声和CT C、超声和MRI D、CT和MRI E、PET和MRI 2.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源的是(b) A、X线 B、被照体 C、增感屏 D、胶片 E、照片 3.X线胶片特性曲线组成,不包括(d) A、趾部 B、直线部 C、肩部 D、顶部 E、反转部 4.摄影时,可以人为控制的运动模糊是(a) A、呼吸 B、痉挛 C、胃蠕动 D、肠蠕动 E、心脏搏动 5.与散射线量产生无关的因素是(c) A、被照体厚度 B、被照体密度 C、被照体姿势 D、照射野面积 E、被照体体积 6.影响散射线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物体越厚,产生散射线越少 B、管电压越高,产生散射线越多 C、物体受照面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 D、X线波长越短,产生散射线越多 7.X线照片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密度差是(b) A、密度 B、对比度 C、清晰度 D、锐利度 E、失真度 8.减小运动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c) A、需固定肢体 B、缩短曝光时间 C、尽量缩短焦-片距 D、将肢体尽量移近胶片

E、选择运动小的机会曝光 9.使用增感屏摄影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影像颗粒性变差 B、增加影像的清晰度 C、增加影像的对比度 D、减少X线照射量 E、降低影像的清晰度 10.X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不包括(e) A、屏-片系统 B、影像增强器 C、成像板(IP) D、荧光屏 E、滤线栅 11.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是(a) A、失真度 B、对比度 C、颗粒度 D、锐利度 E、密度 12.胶片密度与曝光量成正比关系的是(c) A、足部 B、肩部 C、直线部 D、反转部 E、全部 13.屏-片系统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载体的是(a) A、X线 B、胶片 C、被照体 D、增感屏 E、显影液 14.下到哪个不是影响X线照片对比度的因素(c) A、胶片γ值 B、X线质和量 C、被照体形态 D、增感屏的使用 E、冲洗技术 15.X线检查程序可以简化为(a) A、X线→被照物→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B、被照物→X线→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C、X线→被照物→检测→图箱像成→信号 D、被照物→X线→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E、X线→被照物→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16.增感屏的核心结构是(b)

无人机基础知识(飞行原理、系统组成、组装与调试)

近年来无人机的应用逐渐广泛,不少爱好者想集中学习无人机的知识,本文从最基本 的飞行原理、无人机系统组成、组装与调试等方面着手,集中讲述了无人机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飞行原理 本章介绍一些基本物理观念,在此只能点到为止,如果你在学校已上过了 或没兴趣学,请跳过这一章直接往下看。 第一节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即物体移动的快慢及方向,我们常用的单位是每秒多少公尺﹝公尺/秒﹞0 加速度即速度的改变率,我们常用的单位是﹝公尺/秒/秒﹞,如果加速度 是负数,则代表减速。 第二节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除非受到外来的作用力,否则物体的速度(v)会保持不变。 没有受力即所有外力合力为零,当飞机在天上保持等速直线飞行时,这时 飞机所受的合力为零,与一般人想象不同的是,当飞机降落保持相同下沉率下降,这时升力与重力的合力仍是零,升力并未减少,否则飞机会越掉越快。 第二定律:某质量为m的物体的动量(p = mv)变化率是正比于外加力 F 并且发生在力的方向上。 此即着名的F=ma 公式,当物体受一个外力后,即在外力的方向产生一个 加速度,飞机起飞滑行时引擎推力大于阻力,于是产生向前的加速度,速度越来越快阻力也越来越大,迟早引擎推力会等于阻力,于是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再增加,当然飞机此时早已飞在天空了。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数值相等且方向相反。 你踢门一脚,你的脚也会痛,因为门也对你施了一个相同大小的力 第三节力的平衡

作用于飞机的力要刚好平衡,如果不平衡就是合力不为零,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力分为X、Y、Z三个轴力的平衡及绕X、Y、Z三个轴弯矩的平衡。 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x 及y 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 行。 弯矩不平衡则会产生旋转加速度,在飞机来说,X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滚转,Y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偏航、Z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俯仰﹝如图1-2﹞。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G1(s)+G2(s)(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 n ω 阻尼比=ξ ,0.7072 =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220s s ++=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105 0.20.5s s s s +++。 6、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ωτωω--=--,则该系统的 开环传递函数为(1) (1)K s s Ts τ++。 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1 ()[()()]p u t K e t e t dt T =+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1 [1] p K Ts +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 能。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水温。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稳定。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____19世纪末_____ 。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____9年或9年以上_____ 。 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生物起源说_____。 4.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的“_____终身教育____”思想。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_____规模____、_____速度____、水平。 6.教育制度可以还原成目标系统、___规范系统____、___组织系统____、工具系统四大系统要素。 7.国家实行___学前教育____、初等教育、__中等教育____、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8.教师是____人类文化_____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 10. 教育实践是教师在____社会历史_____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事实与教育规律 答:教育事实具有广阔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我们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另一方面,教育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有多种形式、多种类型、多种模式,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教育规律就是教育领域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是多层次的,有较一般的,也有较为特殊的规律。 2.终身教育 答: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对于社会来说,终身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终身教育是要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成功者。 3.教育功能 答:教育功能: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与系统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4.人的发展 答:人的发展指一个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身心各方面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和增强。它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5.教育改革目标 答:教育改革目标:是指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终日的和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的标准状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规格要求。

AOPA试题-无人机概述与空域法规.

概述 1.近程无人机活动半径在。 A.小于15km B.15-50km C.50-200km (解析:书本定义P3) 2.超近程无人机活动半径在以内。 A.小于15km B.15-50km C.50-200km (解析:书本定义P3) 3.中程无人机活动半径为。 A.50-200km B.200-800km C.>800km (解析:书本定义P3) 4.超低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之间。 A.0-100m B.100-1000m C.0-50m (解析:书本定义P3) 5.无人机系统飞行器平台主要使用的是空气的动力驱动的航空器。 A.轻于 B.重于 C.轻于 (解析:书本定义P6) 6. 航空器平台结构通常包括机翼、机身、尾翼和起落架等。 A.单旋翼 B.多旋翼 C.固定翼 (解析:书本定义P8) 7.微型无人机是指。 A.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千克的无人机 B.质量小于7千克的无人机 C.质量小于等于7千克的无人机 (解析:书本定义P2) 8.轻型无人机是指。 A.质量大于等于7千克,但小于116千克的无人机,且全鸟为平飞中,校正空速小于 100千米/小 时<55海里/小时),开限小于3000米 B.质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无人机,且全马力平飞中,校正空速大于 >100千米/小 时(55海里/小时),升限大于3000米 C.空机质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无人机,且全马力平飞中,校正空速小于100千米 /小时(55海里/小时),升限小于3000米 (解析:书本定义P3) 9.大型无人机是指。 A.空机质置大于5, 700千克的无人机 B.质量大于5,700千克的无人机 C.空机质量大于等于5, 700千克的无人机

现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 2009--2010学年 下 学期 时间110 分钟 2011 年1月 日 现代控制理论 课程 32 学时 2 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 自动化08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10分,每小题1分)试判断以下结论的正确性,若结论是正确的,则在括号里打√,反之打×。 1、具有对角标准形状态空间描述的系统可以看成是由多个一阶环节串联组成的系统。(× ) 2、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不唯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状态变量选取不唯一。(√ ) 3、状态变量是用于完全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一组变量,因此都具有物理意义。( × ) 4、输出变量是状态变量的部分信息,因此一个系统状态能控意味着系统输出能控。(× ) 5、等价的状态空间模型具有相同的传递函数。(√ ) 6、若传递函数存在零极相消,则对应的状态空间模型描述的系统是不能控的。(× ) 7、若线性系统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的,则它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 √ ) 8、若一线性定常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渐近稳定的,则从系统的任意一个状态出发的状态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收敛到该平衡状态。(√ ) 9、状态反馈控制可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但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 10、如果一个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确实不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该系统是不稳定的。(× ) 二、RLC 网络如题二图所示,u 1(t )为输入量,u 2(t )为输出量,若选择电容C 两端电压u c (t )和电感L 两端电流i L (t )为状态变量,试求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10分) 题二图 解: []111222111100c c L L c L u u R C C R C u i i R L L u u R i ???--??????????????=+???????????????-???????????=?????? &&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0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十)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教育学是研究_____教育现象及其规律____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包括_____教育社会现象____和____认识现象_____。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____人们主观意志_____的体现。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教书育人_____。具体任务包括____搞好教学_____、____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_____、____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_____。 5.教师的劳动特点是_____复杂性、创造性____、____连续性、广延性_____、___长期性、间接性______、______主体性、示范性___。 6.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___领导者__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主导作用______作用。 7.课的类型分为_____单一课____和____综合课_____。 8.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组织教学____、____检查复习_____、___讲授新教材______、___巩固新教材______、____布置课外作业_____几部分。 9.教学的辅助形式有____个别教学_____、___分组教学______、___现场教学______。 10.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思想品德修养_____、____知识结构_____、____能力结构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终身教育 1.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对于社会来说,终身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终身教育是要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成功者。 2.教育方针 2.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确定的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3.特许学校 3.特许学校:特许学校就是具有共同教育主张的一群人(比如对当地公立学校不满的一群教师或几个家长)共同拟定一份章程(charter),根据州及地方法令获得批准后,便可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试题库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试题库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试题库 李月卿 第三章CT成像 一、专业名词解释与翻译 1窗口技术:window technology 是显示数字图像的一种重 要方法。即选择适当的窗 宽和窗位来观察图像,使 病变部位明显地显示出 来。 2?窗宽:window width WW 表示数字图像所显示信号 强度值的范围。 (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所显示信号强度值的范围。) 3 ?窗位:window leve, WL 又称窗水平,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放大的灰度范围的平均值,所放大灰度范围的灰度中心值,即显示器所显示的中心CT值。) 4?投影:projection 检测器接收透过受检层面 后出射的X线束的强度(I)称为投影。(CT扫描装置扫描完一个层面后,获得一个方向上的一 组吸收系数之和的数值与X 线束扫描位置的曲线,这个曲线称作X线束经被测人体吸收后在该方向上的投影,投影上各点数值称为投影值。) 5 ? CT 值:computed tomography number CT影像中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物质对X线线性平均衰减量大小的表示。以水的衰减系数作为基准,CT 值定义为将人体被测组织的吸收系数匚与水的吸收系数%的相对值,用公式表示为:CT值x w K ■—w 6?采集时间:acquisition time 即成像时间或扫描时间,指获取一幅图像所花费的时间。 7?半程扫描时间:half-scan time 是指X线管扫描移动角度 在210°?240°时的扫描时间。 8 ?全程扫描:full-scan 是指为了获取比较高质量 的CT图像进行360°的扫描。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性能解答练习题II无问题详解

1. 关于动压和静压的方向,以下哪一个是 正确的() A.动压和静压的方向都是与运动的方向一致 B.动压和静压都作用在任意方向 C.动压作用在流体的流动方向,静压作用在任意方向 2.流体的伯努利定理() A.适用于不可压缩的理想流体 B.适用于粘性的理想流体 C.适用于不可压缩的粘性流体 3.伯努利方程适用于() A.低速气流 B.高速气流 C.适用于各种速度的气流 4.下列关于动压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总压与静压之和B.总压与静压之差C.动压和速度成正比 5.测量机翼的翼弦是从() A.左翼尖到右翼尖 B.机身中心线到翼尖 C. 机翼前缘到后缘 6.测量机翼的翼展是从() A.左翼尖到右翼尖 B.机身中心线到翼尖 C.机翼前缘到后缘 7.机翼的安装角是() A.翼弦与相对气流速度的夹角 B.翼弦与机身纵轴之间所夹锐角 C.翼弦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 8.机翼的展弦比是() A.展长与机翼最大厚度之比 B.展长与翼尖弦长之比 C.展长与平均几何弦长之比 9.机翼1/4弦线与垂直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机翼的() A.安装角 B.上反角 C.后掠角 10.翼型的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称为() A.相对弯度 B.相对厚度 C. 最大弯度11. 翼型的最大弯度与弦长的比值 称为() A.相对弯度 B.相对厚度 C.最大厚度 12. 影响翼型性能的最主要的参数 是() A.前缘和后缘 B.翼型的厚度和弯度 C.弯度和前缘 13.具有后掠角的飞机有侧滑角时,会产生() A.滚转力矩 B.俯仰力矩 C.不产生任何力矩 14.具有上反角的飞机有侧滑角时,会产生() A.偏航力矩 B.俯仰力矩 C.不产生任何力矩 15.机翼空气动力受力最大的是() A.机翼上表面压力 B.机翼下表面压力 C. 机翼上表面负压 16.当迎角达到临界迎角时() A.升力突然大大增加,而阻力迅速减 小 B.升力突然大大降低,而阻力迅速增加 C.升力和阻力同时大大增加 17.对于非对称翼型的零升迎角是() A.一个小的正迎角 B.一个小的负迎角 C.失速迎角 18.飞机飞行中,机翼升力等于零时的迎角称为()A.零升迎角B.失速迎角C零迎角 19.失速”指的是() A.飞机失去速度 B.飞机速度太快 C.飞机以大于临界迎角飞行 20.“失速迎角”就是“临界迎角”,指的是() A.飞机飞的最高时的迎角 B.飞机飞的最快时的迎角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 一、简答题:(合计20分,共4个小题,每题5分) 1.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的阻尼比比较小,请从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两方面 说明该系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并解释原因。 2. 大多数情况下,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要求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 线在穿越频率处的斜率为多少?为什么? 3. 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4. 用根轨迹分别说明,对于典型的二阶系统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和增加一 个开环极点对系统根轨迹走向的影响。 二、已知质量-弹簧-阻尼器系统如图(a)所示,其中质量为m 公斤,弹簧系数为k 牛顿/米,阻尼器系数为μ牛顿秒/米,当物体受F = 10牛顿的恒力作用时,其位移y (t )的的变化如图(b)所示。求m 、k 和μ的值。(合计20分) F ) t 图(a) 图(b) 三、已知一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合计20分,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1) 确定该系统在输入信号()1()r t t =下的时域性能指标:超调量%σ,调 节时间s t 和峰值时间p t ; 2) 当()21(),()4sin 3r t t n t t =?=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四、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所示,c ω位于两个交接频率的几何中心。 1) 计算系统对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和加速度信号的稳态精度。 2) 计算超调量%σ和调节时间s t 。(合计20分,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 1 %0.160.4( 1)sin σγ =+-, s t = 五、某火炮指挥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0.21)(0.51) K G s s s s = ++系统最 大输出速度为2 r/min ,输出位置的容许误差小于2 ,求: 1) 确定满足上述指标的最小K 值,计算该K 值下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 量; 2) 前向通路中串联超前校正网络0.41 ()0.081 c s G s s +=+,试计算相位裕量。 (合计20分,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rad/s)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6

《教育原理》模拟试卷(六)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 ________。 2.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 ________。 3.教育平等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4.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教育等。 5.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6.“狼孩”的故事说明,_______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7.____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8.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________。 9.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0.我国也于1985年颁布________,提出从改革教育体制入手,全面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现代化 2.人口教育 3.培养目标 4.师生互动 5.行动研究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对象范围和教育内容是如何变化的。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简述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4.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5.简述初等教育改革科研方案的评价原则。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发展趋势。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一个11岁的小男生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我要杀了你!”男生偷偷地将菜刀放进了书本。这一切,皆因孩子没有将纸扔进垃圾桶,老师当场命令孩子将地上的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所致。孩子认为老师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因而极端憎恨教师。学校和媒体在介绍和报道这名老师时,强调她是“全校公认的一名优秀教师”。 阅读案例,运用新课程的学生观对此事进行分析,并谈谈教师如何确立正确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 一、1孔子2实现教育平等3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4环境教育、人口教育;5外部因素;6环境7教育目的8教育目标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二、1.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主要体现在教育的世俗化、国家化、科层化、理性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福利化等方面。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