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考核教案

队列考核教案
队列考核教案

体育课教案

队列研究实习教案

队列研究实习教案 章节实习33队列研究讲授内容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二、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内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原理、用途、实施过程、人年计算,RR、AR、AR%、PAR%的概念和意义熟悉内容:熟悉队列研究的常见偏倚和控制,。 了解内容:了解其优缺点重点重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原理、用途、实施过程难点难点:队列研究偏性的防止,队列研究的质量控制。 教法举要例证、提问、案例、板书教具准备与理论课教师讨论,了解理论课讲授情况准备一份所带小组学生名单教学参考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1999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2003王建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2004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备注【复习】】【讨论课题】】实习33队列研究队列研究(cohortstudy)又称为群组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队列研究由于被观察对象在疾病出现以前先分组,然后随访一段时间观察再比较其结局,故有人称之为随访研究 (follow-upstudy)。 队列研究原理示意图(略)队列研究的特点1.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属于前瞻性研究。队列研究在疾病发生前开始进行,要往后随访一段时间才能发现病例。 2.属于观察性对比研究。暴露与否是客观、自然存在于研究人群的,而不是人为确定的,这一 点可以与实验性研究相区别。 3.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进行分组,而不是按是否发病进行分组的,这一点与病例对照研究正好 相反;也不是随机分组的,这与实验性研究不同。 4.从病因链的角度来看,队列研究是从因到果的研究,在病因推断上合乎逻辑推理的顺序,其 结果的可靠性强。 实习内容【课题一】问题1:讲述队列研究的特点来判断此题目为队列研究回答:队列研究的定义与特点阅读课题思考回答问理论课内容精讲,为后续做题打基础问答式,活跃课堂气氛,掌握同学理解情况10分10分先由同学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加深其对知 【板书】】问题2:强调发病密度的适用条件与公式发病密度是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发病率。(1)

队列训练教案

队列训练教案 队列训练 科目:队列动作 内容:齐步的动作要领 目的:通过以上的训练,使同志们掌握xx的动作要领及其组织训练方法,打牢队列 动作基础。 时间:大约45分钟 地点:本训练场 要求: 1 认真听,仔细看,勤思考,刻苦练 2 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严格遵守队列纪律 3 提倡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训练内容:齐步的行进与立定 一动作要领: 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指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跟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当听到“立定”的口令以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的同时将两臂放下,成立正姿势。二要领归纳:

“脚腕稍用力,脚跟先着地,膝盖向后压,重心向前移,两臂自然摆,前推后要压”。三组织训练: 在训练中为了使训练对象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作为教练员应贯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训练原则,进行分步细训。 1 队列训练 齐步行进的训练通常分为四步进行: 第一步:摆臂训练 第二步:脚部动作的训练 第三步:分解第一步与最后一步 第四步:连贯动作 第一步:原地摆臂练习 用途:通过练习,使同志们掌握齐步的摆臂路线,达到路线正确,位置准确,前后定位。 口令:“原地摆臂”、“一”、“二”、“停”。 要领:听到“原地摆臂,一”的口令,按照摆臂的动作要领,右臂向前自然摆到位,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同时,左臂向后摆 厘米。听到“二”的口令,换臂。听到位,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 到“停”的口令,将手放下,恢复立正姿势。 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1、克服四种腕:张腕、压腕、勾腕纠正方法:手腕挺直,要用正确的部位擦臂音。 2、四种臂:夹臂、张臂、甩臂、悠臂。纠正方法:摆臂时要掌握好用力的部

队列训练教案3篇全面版

《队列训练教案》 队列训练教案(一): 队列训练动作教案 科目:徒手队列动作 目的:透过徒手队列动作训练使同事们熟练掌握队列动作的要领,养成良好的作风和严整的队容,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间:2011年1月1日至1日31日 地点:训练指定地方 一、整齐、报数 1、整齐 讲解:整齐,是使队列人员按规定的间隔、距离,持续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看齐,向左看齐,向中看齐。 (1)向右看齐 口令:向右看齐。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基准兵不动(指挥员下达向右看齐的口令),其他秩管员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秩管员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指挥员下达向前看的口令,所属人员恢复立正姿势) (2)向左看齐 口令:向左看齐。 动作要领:与向右看齐相同,所不同的是以左翼第一名秩管员为基准,其他秩管员向左转头看齐。(指挥员下达口令,示范班做动作) (3)向中看齐 口令:以XXX为准,向中看齐。 动作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XX

X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指挥员边讲边做),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其他秩管员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秩管员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一路纵队看齐时,能够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2.报数 口令:报数。 动作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示范班分别做横队、纵队报数的动作)。 二、立正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其口令为:立正。 动作要领:在站立的基础上,当听到立正的口立的口令时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上体正直;自然挺胸;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身体微向前倾。 动作分析: 立正动作要领概括起来为三挺三收一睁一顶 三挺指挺颈、挺胸、挺腿; 三收指收下颌、收腹、收臀; 一睁眼要睁大,并直视前向方; 一顶就是头要向上顶 重点突出正、直、挺、神四个字 正:方向正; 直:身体直; 挺:胸部向前上方挺;

队列动作教案

单人军人队列训练教材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1清点人数(即报数)2整理着装(顺序不要变,指挥员不稍息)下达科目 科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一个字也不要错) 内容: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跨立,立正………(根据所训练内容而定) 目的:通过xx的训练,使同志们掌握xx的动作要领及其组织训练方法,打牢队列动作基础。(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 时间:大约X小时 地点:队列训练场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评比竞赛,小结讲评,考核验收 要求:(全体人员自行立正) 1、认真听,仔细看,勤思考,刻苦练 2、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严格遵守队列纪律 3、提倡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指挥员下达各班带开组织训练) 作业实施注意: 1、在进行所有内容的训练第一步讲解示范时,首先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内容完整准确的背诵一遍。随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规定内容进行解释,边解释边做动作。最后指挥员不讲解,将规定动作做两到三遍示范。 2、在进行讲评的时候所需注意的细节:讲评前所有人均为稍息指挥员下达稍息,当指挥员发出讲评的口令,全体人员自行立正,然后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当指挥员讲评时讲到存在的问题时,所有人自行立正,当指挥员把存在的问题讲完之后,指挥员敬礼并下达请稍息,最后指挥员说讲评完毕时,所有人自行立正。 3、所有动作要领均按照新颁布的条令条例作为标准。 第一个训练内容:立正,稍息 综述: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 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自行立正。 稍息是站法的三种动作之一通常与立正互换,是立正动作的一种调节。 一、动作要领: 1、立正: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掌的三分之二,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二、动作要领归纳:立正要做到“三挺”“三收”“一睁”“一闭”即:挺膝,挺胸,挺颈,收腹,收臀,收下颚,眼要睁,口要闭。稍息要做到:“两快”“两不变”,即:上体保持军姿不变,出脚收脚路线不变,出脚快,收脚快。 三、组织练习 四、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1、立正时上体方向不正,两肩不平 纠正方法:立正时,身体向左或者向右摆动,两肩均匀。 2、稍息时身体下塌纠正方法:稍息时上体始终保持军姿姿势。 五、作业讲评:

流行病学讲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 什么是流行病学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4点内涵 1、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非某个个体 2、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 3、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 4、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和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群体的观点 比较的观点 概率论的观点 多病因论的观点 社会医学的观点 流行病学的6个应用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及其特点 探讨疾病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 疾病诊断、治疗与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 揭示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 卫生决策和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概率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续发率SAR: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接触者中二代病例出现的百分率 死亡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病死率: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的比例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患病率分子是特定时间内所调查的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数,而发病率是一定时间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患病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发病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影响患病率高低的因素 散发: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散发形成的原因: 某病在当地常年流行,居民有一定的免疫力或因疫苗接种维持着人群一定的免疫水平 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 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传染病 潜伏期长的传染病 流行: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水平 爆发: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常在某一地区呈现发病率增高或只在某地区存在的现象 自然地方性:因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使一些人类传染病的分布局限于一定地区,这种现象称为自然地方性。这种疾病被称为自然地方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某些传染病可在某一地区长期存在(森林脑炎),这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判断地方性的5点依据: 1、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类人群中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类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3、外来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有可能发病,其发病率与当地居民相似 4、迁出该地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倾向 5、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病 季节性: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增高的现象 季节性有哪3种情况: 严格的季节性 季节性升高 无季节性 短期波动: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保安队列训练教案

保卫科队列训练方案 教学准备:1清点人数(即报数) 2整理着装(顺序不要变,指挥员不稍息) 下达科目 科目:单个保安队列动作 内容:立正,稍息、跨立,齐步得行进与停止 目得:通过队列训练,使同志们掌握单个保安动作要领及其组织训练方法,打牢队列动作基础。 时间:大约30分钟 地点:广场前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小结讲评,考核验收 要求:(全体人员自行立正) 1 认真听,仔细瞧,勤思考,刻苦练 2 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严格遵守队列纪律 3 提倡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第一个训练内容:稍息立正跨立 综述: 立正就是保安得基本姿态,就是队列动作得基础。保安在接受命令,进见领导与向领导报告,回答领导问话等严肃庄重得时机与场合,均应当自行立正。 稍息就是站法得三种动作之一通常与立正互换,就是立正动作得一种调节。一动作要领:1立正: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 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

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 稍息: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掌得三分之二,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3跨立: 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扰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二动作要领归纳:立正要做到“三挺”“三收” “一睁”“一闭” 即:挺膝,挺胸,挺颈,收腹,收臀,收下颚,眼要睁,口要闭。 稍息要做到:“两快”“两不变”,即:上体保持军姿不变,出脚收脚路线不变,出脚快,收脚快。 跨立听到口令,跨步与背手动作要协调有力,节奏分明;两脚距离要准确;重 心落两脚之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两眼向前平视;两手自然后背;右手手型 准确,手心向后,左手拇指根部要与外腰带下沿同高。 三组织练习 四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1 立正时上体方向不正,两肩不平 纠正方法: 立正时,身体向左或者向右摆动,两肩均匀。 2 稍息时身体下塌 纠正方法:稍息时上体始终保持军姿姿势。 第七个训练内容:齐步得行进与立定 一动作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得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

【流行病学教案】5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第五章教案 课程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授课时间周次课次学时 4 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内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概念、目的、特点及应用。 熟悉内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原理及在病因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内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优缺点、偏性的种类及控制。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重点 1、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原理及其方法 2、病例对照研究的统计分析 难点 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 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启发式教学:讲授法和提问法结合 案例教学:己烯雌酚与阴道腺癌关系研究案例;经典Doll和Hill吸烟与肺癌关系研究案例 教具多媒体演示 新内容 新知识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队列研究、病例交叉研究、病例时间对照研究 思想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力和鉴别力; 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求学态度。 双语内容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 匹配(matching)匹配过头(over matching)比值比(odds ratio)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病例队列设计(case-cohort study) 单纯病例研究(case-case study) 病历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 study) 病例时间对照设计(case time control study) 要求自学内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参考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2007 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2002 《Clinical Epidemiology》,Fletcher, Fletcher, Wagner, Williams and Wilkins,Baltimore Maryland,1982; 《Epidemiology》Third edition, Gordis L. Elsevier Saunders, Philadelphia, PA,2004; 《Epidemiology in medical practice》Fifth edition, Barker DJP, Cooper, Cyrus. Churchill Livingstone (London), 1998 复习题或要点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病例对照四格表整理资料和配对资料的分析

队列训练教案6

批准人: 年月日 队列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班队列动作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熟练掌握单人队列动作 的要领,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 内容:班的队形 方法:结对练习、集体练习、评比竞赛 时间:30分钟 地点:队列训练场 要求:1、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奋 2、严格遵守队列场纪律,做到令行禁止 3、认真听,刻苦练;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2分钟 1、清点到课人数,检验训练用具 2、宣布作业题要 作业实施…………………………………………………………25分钟同志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队列的多媒体教学片,并对有关理论知识进行了学习。本节课我们重点对动作部分进行训练。 [讲解示范] 班的队形可分为班横队和班纵队,需要时,可分成班二列横队和班二路纵队。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1、动作要点 指挥位置与排面或基准士兵距离准确,符合动作标准。队列中相邻士兵间隔距离准确,站立方向准确。 2、标准要求 横队时,指挥位置与班队列形成等腰三角形,距队形中央5-7步。 纵队时,指挥位置与基准士兵和最后一名士兵成一条直线,距基准3-5步。 3、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队列中士兵间隔不准。指挥员可用拳(拳心向下)在士兵的

两肘之间向下运动,以拳能上下运动为宜。 (2)前后距离不准。用米尺取前面士兵的脚跟与后面士兵的脚尖距离为75厘米或在地上划线,反复练习。 (3)横队方向不正。指挥员对基准士兵纠正其站立方向,尔后令其余士兵向基准士兵看齐。 [组织练习] 1、训练步骤 (1)先训横队、二列横队;再训纵队,二路纵队。 (2)将四种队形串到一起训练。 2、训练方法 (1)轮流充当指挥员摆队列。 (2)会操评比,互相观摩。 [小结讲评] 1、评价训练效果; 2、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克服的方法。 作业讲评…………………………………………………………3分钟 1、重述科目、目的、内容、标准 2、评价整个训练的效果 3、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克服方法 4、布置下步训练的内容 编写人:

第六章 队列研究

第六章队列研究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队列研究的类型;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标化死亡比、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限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熟悉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确定研究队列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决定样本大小的条件和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人时的概念。 了解队列研究的基本步骤;队列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克服方法,特别是失访偏倚及错分偏倚;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二、学大纲精要 (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也是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方法之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研究开始时人群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两组一定的时间,观察并收集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情况,计算和比较暴露组和菲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如果暴露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非暴露组该病的发病率,则认为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系。队列研究有时也称为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或发病率研究(incidence study)。 2.队列研究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研究开始时暴露已经发生,而且研究者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

3.队列研究是发病率研究,所关心的是某病在人群中发生的概率(累计发病率)和发生速度(发病率)。因此在研究开始时研究对象不应当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在队列研究开始之前,常进行一次横断面研究。 4.队列研究的人群一方面开始时不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同时要求每个研究对象在随访过程中均有可能成为所研究疾病的病人。 5.队列研究资料可直接用来计算疾病的发病率,累计发病率和归因危险度。如果知道人群中暴露的比例,也可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和人群归因危险度反映了疾病预防中的意义。 6.队列研究可以计算相对危险度RR,RR的本质是比(rate ratio)或危险比(risk ratio),是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RR的大小反映的是病因学联系的大小。 7.队列研究是从因到果的研究,能比较明确地提出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关系。 8.队列研究尤其适用于暴露率低的危险因素的研究。 9.失访偏倚是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应注意克服。 (二)三类队列研究 1.回顾性队列研究开始研究所关心的暴露和疾病均已发生,研究者不需要等待疾病或死亡的发生,而是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确定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及各成员的死亡和疾病情况。回顾性队列研究完全取决于是否存在完整的暴露与疾病资料。同时,该类研究无法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2.前瞻性队列研究最适宜做因果关系的推论,但观察时间长,耗资大,失访等问题值得注意。 3.双向性队列研究最适宜于评价对人体健康同时具有短期效应和长期作用的暴露因素。

部队教案-班队列教案

批准人: 年月日 班队列动作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班队列动作 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掌握班队列动作的要领及组织指挥方法。 内容:一、集合、解散 二、整齐、报数 三、出列、入列 四、行进、停止 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轮流充当班长指挥。 时间:x分钟 地点:(略) 要求:(略) 器材保障:(略)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x分钟 1、整理着装,清点人数,向在场首长报告。 2、宣布作业提要。 3、理论提示。 班队列的指挥训练,对培养班长指挥能力,增强受训者组织纪律观念,积极协同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班队列指挥时,指挥员应做到军容严整,口令准确、清楚、洪亮,指挥位臵正确,符合条令要求。队列人员要按指挥员的口令做动作,令行禁止,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作业实施----------------------------------xx分钟 第一个训练内容:集合、解散 (一)讲解示范 1、集合 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班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xx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者信号,原地

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臵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当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口令:“成班横队—集合”、“成班二列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臵,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成班二列横队时,单数士兵在前,双数士兵在后。 口令:“成班纵队—集合”、“成班二路纵队—集合” 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前方适当位臵,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 成班二路纵队集合时,单数兵在左,双数兵在右。 2、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臵。 教练员结合示范班做示范动作,并说明所示范的内容。 动作要点: 1、实施集合时,指挥员发出预告后,要略加停顿,尔后选定方向(位臵),成立正姿势下达集合的口令。 2、集合时,基准兵选择位臵要准确,并迅速到位,其他士

队列训练教案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1清点人数(即报数) 2整理着装(顺序不要变,指挥员不稍息) 下达科目 科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一个字也不要错) 内容: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跨立,立正………(根据所训练内容而定) 目的:通过xx的训练,使同志们掌握xx的动作要领及其组织训练方法,打牢队列动作基础。 (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 时间:大约X小时 地点:队列训练场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评比竞赛,小结讲评,考核验收 要求:(全体人员自行立正) 1 认真听,仔细看,勤思考,刻苦练 2 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严格遵守队列纪律 3 提倡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 (指挥员下达各班带开组织训练)

作业实施 注意:1在进行所有内容的训练第一步讲解示范时,首先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内容完整准确的背诵一遍。随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规定内容进行解释,边解释边做动作。最后指挥员不讲解,将规定动作做两到三遍示范。2在进行讲评的时候所需注意的细节:讲评前所有人均为稍息指挥员下达稍息,当指挥员发出讲评的口令,全体人员自行立正,然后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当指挥员讲评时讲到存在的问题时,所有人自行立正,当指挥员把存在的问题讲完之后,指挥员敬礼并下达请稍息,最后指挥员说讲评完毕时,所有人自行立正。3所有动作要领均按照新颁布的条令条例作为标准。 第一个训练内容:立正,稍息 综述: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 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 应当自行立正。 稍息是站法的三种动作之一通常与立正互换,是立正动作 的一种调节。 一动作要领:1立正: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立正稍息跨立教案

批准人:年月日立正、跨立、稍息组训方案 作业提要 课目:立正、跨立、稍息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熟练掌握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动作要领和组织训练的方法。 内容: 一、立正 二、跨立 三、稍息 重点:第一个内容 难点:第二个内容 时间:X分钟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地点:*操场 要求:一、 二、 三、 器材保障:(略)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X分钟 1、整齐报数、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向在场的首长报告。 2、宣布作业提要 3、理论提示 作业实施―――――――――――――――――――――XX分钟第一个训练内容:立正 (一)讲解示范 同志们,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自行立正。 口令:立正(边讲边做)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稍高。 动作要点:三挺、两收、一顶、一睁、八股劲 三挺:挺膝、挺胸、挺颈 两收:收小腹、收下颌 一顶:头向上顶 一睁:两眼睁大有神 八股劲:①两脚跟向下的蹬劲;②两膝向后的绷劲;③臀部

和小腹的收劲;④胸部向前上方的挺劲;⑤两肩向后下的张劲; ⑥颈部向后的挺劲;⑦眼睛睁劲;⑧头部向上的顶劲。 易犯的问题及纠正的方法: 1、身体重心前倾过大或后仰 纠正的方法:上体正直,微向前倾,身体重心垂直于两脚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 2、头不正、身体不正 纠正的方法:两人互相纠正或借助军容镜纠正。 3、两腿挺不直,未夹紧,有空隙,腿部及臀部肌肉松弛。 纠正的方法:两脚跟靠拢,膝盖后绷,两腿夹紧,收提臀部。 4、颈部未挺直,没有收下颌 纠正的方法:颈部挺起,下颌回收,头正直向上顶,使颈部紧贴后衣领。 5、两臂弯曲 纠正的方法:两臂自然伸直,中指贴于裤缝。 (二)组织练习的方法 1、全班集体练习。 2、分组练习。 3、逐个纠正。 (三)小结讲评 1、讲评作业情况。 2、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克服的方法。 3、明确努力方向。 第二个训练内容:跨立 (一)讲解示范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训练教案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训练教案 立正、稍息、跨立 一、立正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动作要求:精神振奋,表情自然,姿态端正。做到:“三收一顶”、“三挺一睁”、“两平”。三收一顶:收臀部、收小腹、收下颌,头向上顶。 三挺一睁:挺腿、挺胸、挺颈,眼睛自然睁大。 两平:两肩要平,两眼向前平视。 常见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⑴两脚跟未靠拢并齐,两脚尖分开角度不准,方向不正。 纠正方法:在训练场上划“丁”字线,,两脚跟站在横线上,靠拢并齐。两脚跟分开约30度,可辅以正三角形角度板度量。 ⑵两腿未夹紧、挺直。 纠正方法:裆部夹紧,膝部后压,两腿向内适当用力并拢。 ⑶蹶臀部、挺小腹。 纠正方法:臀部肌肉适当用力上收,收腹,腰部上拔。 ⑷含胸、两肩后张过度。 纠正方法:收腹挺胸,两肩稍向后张,或靠墙(用检查板)纠正。 ⑸两肩不平,或一前一后。 纠正方法:两臂自然下垂,肩部均匀用力,两肩后张均匀一致。 ⑹手形不对,手腕不直。 纠正方法: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手腕自然伸直,不要过度用力。 二、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动作要求:左腿不弯曲、上体不变形。做到:“二快”、“两准”、“一稳”。 二快:出脚快、收脚快。 两准:距离准、方向准。 一稳:上体要稳。

队列动作教案(正步)

批准人:年月日 队列动作四会教学 作业提要 课目:队列动作 内容:正步行进与立定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学会和掌握正步行进与立定的动作要领,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为下步分列式打下良好基础。 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时间:50分钟 地点:队列训练场 要求:1.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做到 令行禁止。 2.积极开动脑筋,突出在练字上下功夫,做到苦练与巧练相 结合。 3.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器材保障:(略)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5分钟)1.整队,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向在场首长报告。 2.宣布作业提要。 作业实施..............................................(40分钟)理论提示: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它与跑步.齐步相比,动作复杂,难度较大,标准高,要求严。

口令:“正步――走.立――定” 为使同志们有个直观完整印象,其动作由我示范一遍:(略) 其动作要领由我边讲边做:当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扰,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大臂与小臂略成直角,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至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距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逢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当听到“立――定”的口令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两脚挺直,右脚取捷径靠扰左脚,成立正姿势。 刚才我给同志们讲解的就是正步行进与立定的动作要领,由于正步动作比较复杂,较难掌握,为加深印象,下面我们进行录相带观摩(略)刚才我们利用录相带进行了动作要领的讲解示范,同志们看清楚没有(看清楚了) 正步行进时,要保持端庄的军姿和从容的神色,本课的重点是踢腿,难点是臂腿协调。为便于大家记忆,我将其动作要领归纳为:臂腿结合要定位,身体前跟紧相连,脚着地时臂不动,两快一停要准确;两快就是踢腿快.摆臂快,即踢腿象射箭,摆臂象闪电;一停就是摆臂至胸前稍停顿,约0.2秒(可结合挂图讲解) 为检验同志们的听课效果,我提两个问题同志们认真思考后进行回答:1.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2.正步行进的步速和步幅各是多少? 回答正确,希望继续保持和发扬。 为使同志们有个直观完整印象,下面我们进行个人体会,希望在体会过程中,同志们一定要抓紧时间,认真体会,切实摸索动作要领。

班队列训练教案

*曲品… 班队列动作教学法 课目:班队列动作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熟练掌握单人队列动作 的要领,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 内容:一、班的队形;二、集合、离散;三整齐、报数、;四、出列、入列;五、行进、停止;六、队形变换;七、方向变换; 方法:结对练习、集体练习、评比竞赛 时间:30分钟地点:队列训练场要求:1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奋 2、严格遵守队列场纪律,做到令行禁止 3、认真听,刻苦练;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一、班的队形 班的队形可分为班横队和班纵队,需要时,可分成班二列横队和班二路纵队。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1、动作要点 指挥位置与排面或基准士兵距离准确,符合动作标准。队列中相邻士兵间隔 距离准确,站立方向准确。 2、标准要求 横队时,指挥位置与班队列形成等腰三角形,距队形中央5-7步。 纵队时,指挥位置与基准士兵和最后一名士兵成一条直线,距基准3-5步。 3、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队列中士兵间隔不准。指挥员可用拳(拳心向下)在士兵的两肘之间向下运动,以拳能上下运动为宜。 (2 )前后距离不准。用米尺取前面士兵的脚跟与后面士兵的脚尖距离为75厘米或在地上划线,反复练习。 (3 )横队方向不正。指挥员对基准士兵纠正其站立方向,尔后令其余士 兵向基准士兵看齐。 [组织练习] 1、训练步骤 (1 )先训横队、二列横队;再训纵队,二路纵队。 (2)将四种队形串到一起训练。 2、训练方法

--- ------------------ 曲品"V T#-- ----- ----------------- (1)轮流充当指挥员摆队列。 (2)会操评比,互相观摩。 指挥流程:1、成班横队时,指挥员下达口令" 向右看齐”"向前看”; 2、然后跑向队伍的排头处,与排面平齐,距第一名同志三步到五步 的距离,面向排面,下口令“向右转”,待整个排面都转过之后,此为 班纵队,下达口令“向前对正”; 3、回到初始班横队指挥员所在位置,下达口令“向左转”; 4、下达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 二、集合、离散 (一)集合 集合是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规范队形聚集进行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要领:集合时,指挥员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班注意”然后再预定队 列的中央前,面向预定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XXX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 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 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 (二)解散 解散时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队列位置(通常集合是在解散的基础上进行的) 动作要点 (1)集合时指挥员发出预告后略加停顿,随即选定方向发出集合的口令, 基准兵选择位置准确、迅速。 (2)队列中士兵动作迅速准确,碎步看齐,自行稍息 指挥流程: 1、在班横队基础上指挥员最开始位置下达口令“报数” 2、待报数完毕指挥员下达口令“ 解散”,此时,所属人员单数先前一步双数后 退一步,然后自行转体,随后指挥员下达口令“全班注意”,此时所属人员均取捷径转体面向指挥员;指挥员向左转体90度,下达口令“成班二列横队集合” 听到口令后,所属人员取捷径转体再次面向指挥员,迅速提臂,跑步出去,单数列紧随班横队时第一名同志,双数列紧随班横队时第二名同志,十四步立定,跑步节奏为“ 一(左脚)二(左脚)三(左脚)四(左脚)五(左脚)一二三四”

队列训练教案范文

队列训练教案范文 单人军人队列训练教材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1清点人数(即报数) 2着装(顺序不要变,指挥员不稍息) 下达科目 科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一个字也不要错) 内容: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跨立,立正???(根据所训练内容而定) 目的:通过xx的训练,使同志们掌握xx的动作要领及其组织训练方法,打牢队列动作基础。 (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 时间:大约X小时 地点:队列训练场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评比竞赛,小结讲评,考核 验收 要求:(全体人员自行立正) 1 认真听,仔细看,勤思考,刻苦练 2 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严格遵守队列纪律 3 提倡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

(指挥员下达各班带开组织训练) 作业实施 注意:1在进行所有内容的训练第一步讲解示范时,首先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内容完整准确的背诵一遍。随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规定内容进行解释,边解释边做动作。最后指挥员不讲解,将规定动作做两到三遍示范。2在进行讲评的时候所需注意的细节:讲评前所有人均为稍息指挥员下达稍息,当指挥员发出讲评的口令,全体人员自行立正,然后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当指挥员讲评时讲到存在的问题时,所有人自行立正,当指挥员把存在的问题讲完之后,指挥员敬礼并下达请稍息,最后指挥员说讲评完毕时,所有人自行立正。3所有动作要领均按照新颁布的条令条例作为标准。 第一个训练内容:立正,稍息 综述: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 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自行立正。 稍息是站法的三种动作之一通常与立正互换,是立正动作的一种调节。 一动作要领:1立正: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教案

齐步行进与立定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齐步行进与立定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熟练掌握齐步行进与立定的动作要领及组织方法。 内容:1、齐步行进;2、齐步立定。 时间:约40分钟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评比验收。 地点:此训练场 要求: 1、严格遵守队列纪律。 2、认真听讲解、仔细看示范。 3、克服天气带来不良影响、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作业进程: 一、作业准备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向首长报告。 2、宣布教学提要。 3、讲解齐步行进与立定的训练意义。 二、作业实施 讲解:齐步是军人常用步法,一般用于队列整齐行进。其口令为:齐步——走,立——定。 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印象,下面请看动作。 动作要领我边讲边做: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两臂挥开,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当听到立定的口令后:左脚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为了给大家一个完整的动作,请再看一遍动作。 下面进行个人体会动作。 为使同志们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我将训练分为三步进行: (一)齐步摆臂练习; (二)齐步立定练习; (三)连贯动作练习。 (一)齐步摆臂练习 首先我们进行起步摆臂练习,口令为:齐步摆臂动作,一、二、停。 边讲边做:当听到“齐步摆臂动作、一”的口令,按齐步摆臂的要领,右臂前摆,左臂后摆;听到“二”的口令,两臂交替摆动;尔后按“一、二”的口令依次反复练习;听到“停”的口令,恢复立正姿势。 常犯毛病:1、摆臂路线不正确。2、摆臂不自然,肩部不平3、摆臂前后定

第十一章常见偏倚及其控制教案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Biases and Their Control)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validity)是极其重要的问题,研究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正确的结论。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时,不论采用任何研究方法,有许多因素可影响其准确性,使研究结果与真实值情况存在偏差,有时相去甚远。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随机误差(random error),二是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即偏倚(bias)。因此,研究者应尽可能地采取措施减少这两类误差的发生,减少随机误差以提高研究的精确性(精确度)(precision),减少或避免偏倚以提高研究的真实性(validity)。随机误差难以避免,可通过研究设计和统计学方法予以减少与评价。偏倚是随机误差以外的,可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差异的系统误差,其可发生于研究的各个环节,有方向性,理论上可以避免。偏倚的种类很多,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和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 【案例一】 某研究者计划研究恶性黑色瘤同高血脂的关系,恶性黑色瘤病例取自医院,同时,他从医院某病区随机抽取相应人数的骨折患者作为对照。 在某人群中,发现恶性黑色瘤患者共6000例,骨折患者也是6000例,在恶性黑色瘤患者或骨折患者中各有20%的人同时患有高血脂。并假定恶性黑色瘤、骨折、高血脂三者之间无任何关联,三者的入院率是相对独立。 恶性黑色瘤和骨折相对于高血脂:χ2=0,P>0.05;OR=1200×4800/1200×4800=1.0 表明人群中恶性黑色瘤、骨折、高血脂三者之间并无关联。 若该人群患恶性黑色瘤、骨折和高血脂的患者入院率分别为60%、25%、40%,那么以入院病人作为对象来研究恶性黑色瘤与高血脂和骨折与高血脂的关系,就可以得出以下的调查结果。 恶性黑色瘤和骨折相对于高血脂:χ2=81.25,P=0.0000;OR=912×1200/660×2880=0.58 表明人群中高血脂是恶性黑色瘤的保护因素,而对骨折是一个危险因素。 【问题的提出】 一、流行病学中的偏倚及其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