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在光的世界里第2课时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在光的世界里第2课时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在光的世界里第2课时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第2课时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光路的可逆性.

2.了解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作图.

【教具准备】烧杯、水、一元硬币小激光灯、多媒体课件、水槽、细铁丝、石头、“小鱼”模型.

【教学课时】1课时

【新课引入】

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群星闪烁,为什么这些星光会不停地闪烁呢?大气层的不均匀不稳定造成的折射是主要原因,我们来仔细分析这些折射现象.

【进行新课】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模拟小猫叉鱼:各组取小桶一只,加入适量的水,把数条“小鱼”通过细线绑在石块上,浸入水中,使“鱼”潜入水中较深的位置.用细铁丝作鱼叉,快速向“鱼”刺去,把鱼刺出水面为成功,只准刺一次,看哪个同学能够成功.

生1:不对准刺中了.

生2:我是对准了“鱼”才去刺的,却没有刺中鱼,这是为什么呢?

像.

.盛水的杯子,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我们来对它作一下光路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图所示,从碗底S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S′发出来的.S′就是S的虚像,S′比S 离水面的距离近.所以,人看上去盛水的碗底好像变浅了.小猫叉不到鱼也是如此.它看到的是鱼变浅了的虚像,鱼实际在更深一点的地方.

教师评价、补充:有经验的渔夫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的.

师生共同归纳: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光是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逆着折射光线去感觉物体在水中的位置变浅了.

.由上面的结论分析它的原因.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硬币,加上水又会看得见.(硬币升高)

教师引导分析:在未加水之前的硬币S点,射入人眼的这部分光,被杯的边沿挡住如图甲所示,射向其他方向的光线,也没有射进人的眼睛,所以,人眼看不见硬币.当水加到一定程度时,S点发出的光从水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如图乙所示,人可以看见硬币,其实,人看到的只是硬币的虚像.

生:变高了(变矮了).

.

师生共同归纳:岸上人看水中物,看到深度比实际深度浅,即h视<h实.水中人看岸上物,看到高度比实际高度高,即h视>h实.可将此规律概括为:折射后得虚像,虚像位置变得高.

,“折射断筷”等与它类似,也有空气中的折射如“海市蜃楼”“星光闪烁”,大家不妨用学到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多发生在夏天的海面上.夏天,较热的空气笼罩海面,但是海水比较凉,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空中的低.空气热胀冷缩,上层的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

第4节光的折射 课题运动的描述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光的折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通过观察和分 析,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活动中,有对科学的求知欲,能保持对 自然界的好奇,乐于探索自然.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 实践的意识. 教学 重点 1.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的实验和 光的折射规律. 2.光的折射作图. 教具 准备 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 示装置、水槽、三角尺、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玻璃杯、碗、筷子、茶 杯、硬币、适量的水. 教学 难点 1.总结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2.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 课时 1课时 课 前 预 习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 射. 2.在折射现象中,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叫折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不同介质中.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即折射角小 于入射角. 4.光线垂直两介质界面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折射角等于0°,即光的传播 方向不变. 巩固 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备课笔记

新课导入 我们平时会发现,把筷子放进装满水的杯子时,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今天我们学习光的折射后就可以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了. 进行新课 光的折射现象 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这些现象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现象.那么光从一种介 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 生1:传播方向不改变,仍沿直线传播. 生2: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改变方向,是向界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 生1:向界面偏折. 生2:向法线偏折. 上面问题的回答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圆形白色 屏E(可用2 cm厚木板刷上白油漆制成)边缘标有均匀刻度,中间开有长方形口, 恰好将长方形玻璃容器放进去,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插有可转动的白色屏 F(树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白色屏E周围上有一可 移动的激光光源S(可用激光棒). 演示1: 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空气中发生反射,同时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 水中,并向法线偏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板书: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1.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 教师把刚才的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它的光路图.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 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 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备课笔记 知识拓展: 1.当光从一种透明介 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 质中时,在两种介质的分 界面上,光线的传播方向 一般要发生改变.其中一 部分光发生反射,同时还 有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 介质中发生折射. 2.折射是在光从一种 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 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处发 生的.因为光是在两种介 质中传播的,所以传播的 速度各不相同.

物理 光的折射作图

光的折射作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作图题(共30小题) 1.(2016?常州)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解答】解: (1)找出小鸟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便为小鸟的像位置.连接A′C,与水面交于点O,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OC为反射光线; (2)看到水中的鱼与飞在天空中的小鸟在水中的像重合,说明小鸟和小鱼处光线的入射点都在O点,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了水中的鱼与飞在天空中的小鸟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 2.(2016?聊城)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解答】解:先画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3.(2016?咸宁)如图所示.OB为一束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0为入射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其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AO,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4.(2016?大连)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折射光线. 【解答】解:首先作出法线;再由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如图所示: 5.(2016?泰安)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4.4光的折射

第四节光的折射 主备:修订: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审核: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以及光发生折射的条件。 2、知道光的折射定律,能应用折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能列举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二、学习过程 1、光的折射现象。 2、光发生折射的条件:。 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探究(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 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画在图4-3-1上。 结论(一):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光 线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探究(二):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你还会发现什么规律? 交流: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如何变化?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如何?结论(二):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 探究(三):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法线还是界面偏折?结论(三):光从其他透明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在折射时,光路是的。 光的折射规律: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 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在;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或减小) 而。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 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 角入射角。光在折射时,光路是的。 三、基础过关 1、在图2-9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2、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和光的反射现象一样,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如图2-11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2018初中物理 光的折射练习题1(有答案)

2018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若使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则折射角将__________。 思路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使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入射角增大,相应折射角也应该增大。 答案:小于增大 2.(2010安徽芜湖模拟)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思路解析:“潭清疑水浅”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潭水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实际看到的是潭底的虚像,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池水映明月”是说晚上可以从池水中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实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折射反射 3.如图2-4-1所示,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__________是法线,是界面,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_是折射角,__________是水。 图2-4-1 思路解析:题中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我们可以先确定两个相等角,找出这两个相等角,也就找到了反射角和入射角,法线和界面也就确定了,因此确定两个相等角是解题的关键。图中∠4和∠5相等,所以它们一个是入射角,一个是反射角,那么MM′一定是法线,NN′一定是界面。再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那么单独在法线MM′一侧的光线CO必是入射光线,所以OB就是反射光线,OA就是折射光线,则∠ 5为入射角,∠ 4为反射角,∠1为折射角.因为∠1小于∠ 5,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左边是水,右边是空气。 答案:MM′NN′CO OB OA ∠5 ∠1 左边

高中物理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教案示例

光的折射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3)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实验的客观性与人的观察的主观性的矛盾应如何解决,人的直接观察与用仪器探测是有差别的,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用仪器探测的结果. 4.会用折射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介质来决定. 2.难点是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加深对折射率概念的理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具 1.光的折射演示器.附件:接线板、火柴、烟雾发生器及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 2.直尺,计算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已学过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初中学的光的折射规律只是定性地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定量地进行研究. (二)教学过程设计 演示:将光的激光演示仪接通电源,暂不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置入光的折射演示器中,将半圆柱透明玻璃放入对应的位置.打开开关,将激光管点燃,让一束激光照在半圆柱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线垂直于平面过圆心入射(沿法线入射),观察折射情况:a.角度,b.明暗程度与入射光线进行对比.然后改变入射角进行记录,再次观察能量改变的情况.最后进行概括、归纳、小结. 1.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能量分配.(某种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物理讲义复习提纲(3. 4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做光的折射。 注: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2、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④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 逆的。 分界面 注:右图中光线从一种介质“空气”射入另一种介

质“水”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这个过程其实还有一部分光线被水平面反射回去,这里没有画出反射线。折射中光路可逆的意思是:如果有一道光上图水中按折射光线向空气中照射,那么这道光会按上图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也就是光的路可以互相逆转。 4、光折射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②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是透明的介质交界面会发生两种光现象:折射和反射。如果介质不是透明的,比如钢板等等,就只会发生“反射”。③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 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 5、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②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③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0。④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作图.

折射作图 1.(2016?常州)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2016?聊城)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3.(2016?咸宁)如图所示.OB为一束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0为入射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其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4.(2016?大连)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折射光线. 5.(2016?泰安)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6.(2016?黄石二模)如图,A为河底的鹅卵石,A’为河边观察者在B处看到的虚像,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7.(2016?菏泽二模)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大致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8.(2016?冠县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9.(2016?商水县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10.(2016?宁城县模拟)作出折射光线. 11.(2016?淮安二模)画出图中光线由三棱镜射向空气的折射光线. 12.(2016?南阳二模)如图甲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方A点处,看到浮在水面上B点的小鸭子与飞在天空中C点的小鸟“撞”在了一起.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人眼看到小鸟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1)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图示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______;若用课本挡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蜡焰的像会________; (2)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____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3)将蜡烛、凸透镜分别放在图中45cm、50cm的位置,蜡焰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这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___侧观察蜡焰的像。 【答案】放大投影仪变暗右放大凸透镜右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15cm,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3]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2)[4]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右移动,当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时,根据光的可逆性,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3)[5][6]将蜡烛、凸透镜分别放在图中45cm、50cm的位置,此时物距为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眼睛应该在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 2.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滨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凸透镜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 点总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成像大小像的虚实像物位置像距应用(u) ( v ) u > 2f 缩小实像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实像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实像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106-光的折射原理+透镜成像

光学【03】 主要内容:光的折射原理,透镜成像 知识点导读 1.光的折射定律 2.凹凸镜成像原理 3.凹凸镜应用 知识点分析 一、光的折射 问题:池水为什么看起来比实际浅?在装着水的杯子里放一根筷子看起来像被折断了呢?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 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1、名词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及答案 大家把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O 的点,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光线是____,入射角是____;反射光线是_____,反射角是_____;折射光线是____;折射角是______. 2.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_____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____________.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_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到零度时,折射角_______. 3. 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一定发生偏折.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4.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 是法线. 5.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 二、选择题 6.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

A.筷子插到水里,看到它在水面以下的一段向上翘起 B.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的倒影 C.注满水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看到树的影子 7.光由空气斜射向水面上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面正确的光路是:( ) 8.有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 三、作图题 9.请画图解释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的原因.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 1.(2014 吉林)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池水变浅 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墙上手影 答案:A 解析:池水变浅是光从水射向空气折射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水中时,当入射角增大时,则( ) 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完整word)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作图题

光的折射作图题 1. 完成右图中的光路图. 2. 根据图中给出的法线NN'以及三条未标明行进方向的光线,但是已经知道入射光线是从空气射入水中,请你画出界面,标出界面哪边是水,哪边是空气,并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进行方向. 3.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垂直于水面放置的平面镜上,试画出反射光线及这条反射光线射入水中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4. 请画出右图中两条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线. 5. 图中,S'是发光点S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透镜的焦点. 6. 如图所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60°,则反射角是_______.界面MM'的____________侧是空气 7. 完成下列光路图 8.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厚玻璃板上,试画出光线经过玻璃板上、下两个表面产生的折射光线的示意图. 9. 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旁主轴上如图所示的位置,试就像的大小、虚实、倒正几方面把烛焰的像大略地画在图上. 10. 一束光线AO从玻璃斜射到玻璃和空气分界面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该束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

11. 在下面各图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12. 图中已画出了通过透镜前后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 13. 在图中,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4. 如图所示,已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试在图中填上透光类型的透镜. 15. 在图中,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光路,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6. 如图所示,A、B为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7.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射在如图所示的两透镜上,试分别画出这束光通过两透镜发生折射后的光线. 18. 通过凹透镜后的光线如右图所示,F为焦点,试画出凹透镜的入射光线. 19. 根据图(1)、(2)、(3)中凹透镜、两个成直角的平面镜和凸镜的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 20. 完成下面各自的光路.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光的折射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fraction of ligh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光的折射 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三)教具 碗、适量的水、筷子一根、全反射演示器(或演示器)。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本节课文“?”中的现象,引出课题请同学们观察几个现象。 1.教师出示一只碗,让学生观察确定的深浅。给碗加入适量的水,再让学生观察碗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2.取一根筷子,让学生看是直的。将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 教师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碗加水后好像变浅了。筷子放入水中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教师再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习后,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现象了。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演示,讲解什么是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演示时,在入射点处垂直水面插入一细木棒作法线。学生看到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继续在水中传播。教师讲述什么是现象。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接着讲述什么是折射光线、折射角。同时强调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2.通过演示,研究情况 ①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课本上图6-2的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及垂直入射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改变入射角再做一次。 演示完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教师先画出入射光线,然后让学生画出不同入射角的折射光线(如图1)。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线垂直水面入射时,折射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和透镜(含解析)

专题4 光的折射和透镜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B.C.D.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 (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 故选:C。 2.(?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舞台激光束 B.错位的“铅笔” C.反光镜中的像 D.水中的“倒影”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追光灯射出的光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错位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B.C.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A、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 BC、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 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而图中池底的位置在看到的池底虚像的上方,故B错误,故C正确。D、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故D错误。 故选:C。 4.(?吉林)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折射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大部分也需要同学们下功夫去背,并且要多做练习。要注意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何时发生折射,何时发生反射折射,何时只有反射。要能熟练的画出折射图。 二、知识要点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做光的折射。 注: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④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注:右图中光线从一种介质“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水”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这个过程其实还有一部分光线被水平面反射回去,这里没有画出反射线。折射中光路可逆的意思是:如果有一道光上图水中按折射光线向空气中照射,那么这道光会按上图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也就是光的路可以互相逆转。 4、光折射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②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是透明的介质交界面会发生两种光现象:折射和反射。如果介质不是透明的,比如钢板等等,就只会发生“反射”。 ③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 5、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②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③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0。 ④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 6、(了解)若光是由较密的介质射入较疏的介质时呢?根据光路可逆的可逆性。画出下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4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 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 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探究、交流等方法,理解光的折射及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 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三、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温故 而知 新(5 分钟) 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上。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路具有可逆性 学生复习回 答 为探究光的 折射规律做 好铺垫。 导入 新课 (5分 钟) 实验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 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 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 向上弯折了. 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 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 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 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 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 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是由于光 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 种光现象。 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 学生观察、聆 听。 从学生熟悉 的实例入 手,引出物 理问题,体 现从生活到 物理的课程 理念。激起 学习的兴 趣。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汇总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 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 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 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 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

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 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应用倒、 正 放、 缩 虚、 实 u>2f 倒立缩小实像f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 物理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实用文本) Physics covers a wide range. There are many occupations related to physics. A good study of physics also provides better conditions for employment.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实用文 本) 学习目标: 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知道光线发生折射的条件。 2.通过探究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3.能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学习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学习难点:根据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 教具学具: 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 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导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合作探究 (一)知识回顾 光在沿直线传播;光传播到水、玻璃等许多物体的表面会发生现象。 (二)实验探究: 1.认识基本概念: 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入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折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 2.实验探究: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将法线(靠近或远离),也就是折射角 _ 入射角(﹥、﹦、﹤)。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 (3)(一种特殊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水中时,传播方向,此时折射角等于 ____度,入射角等于_____度。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全反射棱镜

主讲:黄冈中学高级教师余楚东 同步教学 一、一周知识概述 1、折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媒质射到另一种媒质时,在分界面上,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一部分光线进入第二种媒质,这种现象称为折射现象.发生折射的条件: (1)发生在两种媒质的分界面上; (2)在分界面上下媒质的导光特性不相同。 2、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 i 的正弦跟折射角 r 的正弦成正比,或 = n ,如图所示,式中 n 为比例常数,其大 小反映了媒质Ⅱ 对来自于媒质Ⅰ 的入射光折射的厉害程度。这就是光的折射定律,也叫斯涅尔定律. 识记时,要能正确理解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它们分别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抓住定律的核心,了解它反映的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的空间关系. 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折射现象发生在光线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但传播方向的改变却不是一定发生,如入射角为零度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注意光线偏折的方向:如果光线从折射率(n)小的媒质射向折射率(n)大的媒质,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故常称近法线折射。发生近法线折射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也会增大(减小);如图所示. 如果光线从折射率大的媒质射向折射率小的媒质,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故常称远法线折射,发生远法线折射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也会增大(减小).如图所示.即光线的偏折情况与媒质的性质(参见折射率的讨论)有关. (3)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如果让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就会逆着原来的 入射光线发生折射,定律中的公式就变为,式中 r 、i 分别为此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应用折射定律时,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中的任意两条,根据折射定律,就可以确定另一条的空间位置,但在这里一般只是粗略定性地确定。 3、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 对两种介质来说,折射率 n 较大(即光速 v 较小)的介质称光密介质.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值得注意的是: (1)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保持不变,光速和波长都发生变化.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 能力目标 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灌输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 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理解是本节的关键,对于透镜 的学习,照像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本列举了各种光的折射的 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有很大的作用.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 中光同样具有可逆性. 教法建议 本节是在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 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注意在本节的讲授中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实验教学 和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上,要结合实验对 比使学生明白“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一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不但要传授科学的定理、定律,还要传授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因此,讲一点相关的物理学史的内容,也是符合目前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措施之一. 教学设计示例 1.引入课题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那么另一部分光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比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一部分光就要进入水中或者玻璃中传播.在引入课题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 方案一:向学生演示动画,使学生明白光斜入射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不仅仅会发生反射,还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方案二:演示各种有趣的光的折射现象,例如内画壶、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等等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定义的讲解 课堂小实验一:在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十分普遍,请学生们透过玻璃砖看自己的手指,并注意调换观察的角度,看一下,发生了什么现象?也可以用铅笔,或其它物品代替手指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视线越斜,错位越显著,如果视线垂直于玻璃砖的侧面则没有发生错位. 课堂小实验二:将一枚硬币放进水中,让学生观察硬币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硬币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课堂小实验三:准备一个比较深的大鱼缸,里面放入几条鱼,让学生伸手抓鱼,并让学生谈一下感受. 实验结论:鱼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由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的定义. (二)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 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先介绍教材图6-2所示实验仪器,然后让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让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照实验讲解哪些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哪些角是入射角、折射角,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反射光线略作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