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学案:8.2 征税和纳税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学案:8.2 征税和纳税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学案:8.2 征税和纳税

课时2 征税和纳税

学习目标

要点晨背

1.识记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税收的

种类。

2.理解税收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3.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和作

用。

4.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5.正确区分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1.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

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

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2.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

税对象的一种税。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

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

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3.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

一种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

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

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

上是一致的。

[学新知]

一、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小提示:理解税收的本质,要抓住以下关键信息:主体是国家,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方式是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1)内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

的主要标志。

(2)联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小提示:税收的强制性,不仅体现在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上,还体现在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上;税收的固定性,不是说税收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指其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3.税收的种类

(1)主要税种: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2)主要税种: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依法诚信纳税的必要性

(1)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3)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处理

(1)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

(2)违反税法的处理:对于违反税法的行为,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小技巧:巧分违反税法的行为

(1)偷税:“偷着不(少)缴”。(2)欠税:“欠着未缴”。

(3)骗税:“骗取优惠”。(4)抗税:“抗着不缴”。

3.树立纳税人意识

(1)公民要增强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2)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小提示:纳税人意识包括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

[练疑难]

1.判一判:(1)征税必须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执行。()

(2)税收是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形式。()

(3)税收对于任何公民都具有强制性。()

(4)税率一经确定就不再变动。()

(5)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问题。()

2.连一连:

(1)偷税 A.不按时缴纳税款

(2)欠税 B.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

(3)骗税 C.拒绝接受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

(4)抗税 D.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3.想一想:(1)为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

(2)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是否意味着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纳税?

(3)从2016年1月1日起,深圳国税、地税联合开通“互联网+有奖发票”项目,市民可以在微信上进行刮发票和领奖。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吗?

【练疑难】

1.提示:(1)√(2)√(3)×(4)×(5)×

3.提示:(1)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这与税收的固定性并不矛盾。(2)①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纳税。②公民是否纳税是由其经济地位和有关法律规定的,应该纳税的是纳税人,并非每个公民都得纳税。

(3)推行刮奖发票是为了鼓励消费者索要发票,这有利于减少税收流失,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纳税人意识。

税收及其种类

2017年12月1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2年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减税规模最大的改革措施。为依法巩固和扩大“营改增”大幅减税成果,国务院决定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作相应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完善增值税征税范围,将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规定为增值税纳税人,并明确相应税率;根据13%这一档增值税率已取消的情况,将销售或进口粮食、图书、饲料等货物的税率由13%降至11%。

1.我国税种增加或取消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国务院根据税法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这是税种增加或取消的依据。

2.为什么要营业税改为增值税?

提示: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相比营业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个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营改增”后企业纳税负担减轻,有利于企业发展。

[名师点拨]

1.理解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要求做到两个“必须”: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2)税收具有无偿性,即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是可以改变的。

(4)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税法。如下图所示:

2.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较

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含义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

象的一种税

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增值额个人所得

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

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

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

的单位和个人我国境内外取得的所得;在我国

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

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我国境

内取得的所得

基本税率17%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作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

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

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

平的有效手段

3.区别纳税人与负税人

(1)纳税人:税法规定的负有直接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从法律角度分,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两种。

(2)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单位和个人。消费者不一定是纳税人,但一定是负税人。

税收的基本特征

[例1] 2017年10月30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这是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这说明()

①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②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征③国家政治权力是税收的保证④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税种的变动经法定部门批准,这样能够体现税收的固定性特征,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是否有偿的问题,②未体现。材料没有说明税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④未体现。

答案 A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情景一名消费者在商场购买一件衣服。

消费者:这件衣服多少钱?

经营者:200元。

消费者:衣服挺漂亮,就是太贵了。能不能便宜一些?

经营者:便宜是不能再便宜了。不过,如果你不要发票的话,可以180元卖你一件。

消费者:让我想一想。(沉思一会)好吧,那我就不要发票了,给我拿一件吧。

[问题探究]

1.商店不开具发票行为属于哪类违反税法行为?

提示:商店不开具发票行为属于偷税行为,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2.请模拟一次校园税收宣传活动,列出宣传的主要提纲。

提示:①宣传税法、税收政策和办税服务的内容。②宣传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内容并说明为什么要纳税。③对纳税信誉较好的纳税人进行宣传。

[名师点拨]

1.全面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从税收的地位看: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3)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了公民必须依法纳税。

(4)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自觉诚信纳税的义务。

2.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的比较

行为方式目的

偷税欺骗、隐瞒少缴或不缴

欠税不按时拖欠税款

骗税欺骗获得税收优惠

抗税暴力、威胁不缴

3.我国税收的作用

(1)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证收入的稳定;同时,税收的征收十分广泛,能从多方筹集财政收入。(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4)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依法诚信纳税

[例2]小张经营一家电器行,因外出旅游,没有按时到地税局交税。对此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欠税,旅游结束到地税局补缴税款就可以了

B.偷税,最终将受到罚款或者法律制裁

C.骗税,以外出旅游为借口,达到不交税的目的

D.抗税,通过非暴力手段,达到不交税的目的

解析由题干可知,小张因为旅游没有按时交税,属于欠税行为,旅游结束应到地税局补缴税款,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思维导图]

[核心速记]

1.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3.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自觉依法诚信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

5.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完善税收黑名单制度,促进依法自觉纳税

注: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跟踪训练】

1.漫画中富翁的行为属于()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解析漫画中富翁的行为明显是偷税行为,B、C、D三项都不符合漫画寓意。答案 A

2.国家税务机关加大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惩处有利于()

①加强税收征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②体现税法尊严,维护人民利益

③增强纳税人意识,尊重公民的监管权利

④维护税收固定性,防止税率随意更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对违反税法的行为进行打击,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税法尊严的维护,所以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公民没有监管权利;④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 A

1.马克思曾形象地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也有人说:“无国便无税,无税便无国。”下面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B.“无国便无税”是说税收的起源和国家的产生密不可分

C.“无税便无国”是强调税收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D.“无税便无国”是说税收是国家收入的唯一来源

解析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唯一来源”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D

2.漫画《作茧自缚》体现了税收具有()

《作茧自缚》

A.无偿性

B.固定性

C.惩罚性

D.强制性

解析税收具有强制性,即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材料中强调了对偷税行为进行打击,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选D;A、B与材料无关;税收不具有惩罚性,C不选。

答案 D

3.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

A.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

B.税收是税务机关征收的

C.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D.税收的法律依据是税法

解析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关系。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故本题答案为C,A、B、D均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答案 C

4.甲公司假借一般贸易方式和委托加工方式假报出口,获得国家退税款1.9亿多元。乙公司伪造合资企业资格进行纳税申报,少缴企业所得税款970多万。丙公司骗取合资企业注册资格进行纳税资格申报,少缴企业所得税200多万。三家公司违反税法的行为分别属于()

A.偷税、抗税、骗税

B.骗税、偷税、抗税

C.偷税、抗税、偷税

D.骗税、偷税、偷税

解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然而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违反税法的现象,“假报出口,获得国家退税款”是骗税,“少缴企业所得税款”是偷税,因此选项D正确;抗税是指以暴力等手段拒不缴税的行为,题干未体现。

答案 D

5.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

①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②税收是实现初次分配的保障③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原因在于,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故入选。②观点错误,税收并不是实现初次分配的保障,而是实现再次分配的保障,故排除。④观点与题意不符,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但这并不是依法纳税的原因,故排除。

答案 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