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故障大全

电源故障大全
电源故障大全

电源故障大全

一、故障类型:电源无输出

此类为最常见故障,主要表现为电源不工作。在主机确认电源线已连接好(有些有交流开关的电源要打到开状态)的情况下,开机无反应,显示器无显示(显示器指示灯闪烁)。无输出故障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 +5VSB无输出

前面已讲到+5VSB在主机电源一接交流电即应有正常5V输出,并为主板启动电路供电。因此,+5VSB无输出,主板启动电路无法动作,将无法开机。

此故障制定方法为:将电源从主机中拆下,接好主机电源交流输入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输出到主板的20芯插头中的紫色线(+5VSB)的电压,如无输出电压则说明+5VSB线路已损坏,需更换电源。对有些带有待机指示灯的主板,无万用表时,也可以用指示灯是否亮来判断+5VSB是否有输出。此种故障显示电源内部有器件损坏,保险很可能已熔断。

② +5VSB有输出,但主电源无输出

此种情况待机指示灯亮,但按下开机键后无反应,电源风扇不动。此现象显示保险丝未熔断,但主电源不工作。故障判定方法为:将电源从主机中拆下,将20芯中绿线(PS ON/OFF)对地短路或接一小电阻对地使其电压在0.8V以下,此时,电源仍无输出且风扇无转动迹象(注:有极少数电源在空载时不工作,此种情况除外),则说明主电源已损坏,需更换电源。

③ +5VSB有输出,但主电源保护

此类情况也比较多,由于制造工艺或器件早期失效均会造成此现象。此现象和②的区别在于开机时风扇会抖动一下,即电源已有输出,但由于故障或外界因素而发生保护。为排除因电源负载(主板等)损坏短路或其它因素,可将电源从主机中拆下,将20芯中绿线对地短路,如电源输出正常,则可能为:

I. 电源负载损坏导致电源保护,更换损坏的电源负载;

II. 电源内部异常导致保护,需更换电源;

III. 电源和负载配合,兼容性不好,导致在某种特定负载下保护,此种情况需做进一步分析。

④ 电源正常,但主板未给出开机信号

此种情况下也表现为电源无输出,可通过万用表测量20芯中绿色线对地电压是否在主机开机后下降到0.8V以下,若未下降或未在0.8V以下,可能导致电源无法开机。

二、故障类型:电源有输出,但主机不显示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判定起来也比较困难,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电源的各路输出中有一路或多路输出电压不正常,可用万用表测试;

2) 无P.G信号,即测量20芯线中灰色线是否为高电平,如果为低电平,主机将一直处于复位状态,无法启动。

3) 电源输出上升沿或时序异常,或和主板兼容性不好,也可导致主机不显示,但此种情况较复杂,需借助存储示波器才可分析。

1.电源自保护故障

故障分析:一台HP5/66服务器,开机时电源一闪即灭,主机不能工作。

故障分析与处理:打开电源时指示灯(LCD)亮了又灭,说明电源因某种原因发生自保护,分析可能的原因有:电源内部有问题;负载有短路现象。将电源负载,主板插槽上的所有附卡拔掉,开机,主机可工作,说明电源部分基本正常;依次将卡插入,每插一块卡开机一次。当插入第三块卡时,故障重现,拔下最后一次插入的卡,将该卡插入同型号另一机器中,没有出现故障,说明该卡无问题。将一块多用户扩展卡中的24个用户去掉8个用户,故障消除。说明电源内部因某种原因功率有所下降,负载一加大,电源内部产生自保护,将电源部分更换,加入五块卡也不再出现故障,机器恢复正常。

2.坏电源造成自动关机

故障现象:新配电脑的配置为:艾崴KT133A主板,毒龙750 CPU,七彩虹Geforce2 MX 32M显卡,爱国者700A显示器,长城300W电源。在烤机过程中玩3D游戏,开始一切正常,大约10min后游戏的声音和画面开始出现停顿现象,不久游戏终止运行,电脑自动关机。

故障分析与处理:开始以为是显卡过热造成的,于是用风扇对显卡进行降温,可故障依旧,仔细检查硬件是否有接触不良,却意外发现电源不是长城的,已被经销商更换了。看来故障在此。找经销商把电源换回来后,故障解除。

3.电源引起光驱不读盘

故障现象:买了一个二手光驱,装在自己的机器上不能读盘,但在经销商处检查时光驱的读盘能力很强。把这台光驱拿到其他电脑上使用,读盘非常顺畅,没有什么问题。

故障分析与处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1)主板有问题。

(2)某些配件接触不良。

(3)数据线有问题。

先采用替换法,将除CPU、电源和机箱外的所有配件更换后,故障仍然存在。这下惟一可疑的目标就是电源了。继续使用替换法,换一个新电源检查,故障排除。看来是加了一个光驱后电源功率不足,所以只有更换电源或不装光驱。

4.电源引起的微机不能自举故障

故障现象:计算机不能自举,在BIOS中查看,发现CPU风扇转数只有9转,正常应该是4000转左右。

故障分析与处理:查看系统电压,本来为+5V的电压只有4.4V左右,-12V电压只有-10V左右,+12V电压也偏低,问题一定出在电源上。换一个好的电源,开机自检,

观察CPU风扇转数恢复为4000多转,系统电压恢复正常,上下浮动只有0.1V左右,故障排除。

5.开关损坏引起死机故障

故障现象:新配电脑,开始使用了几个月均正常,某天启动时自检到键盘就死机,重试几次也是如此。

故障分析与处理: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可能是键盘或主板有问题,换了一个键盘检查,故障依旧。再看主板,仔细观察主板表面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只有使用替换法检查。把其他板卡、硬盘等配件接到新主板上装好,开机检查故障依旧,把原主板换到别的机器上使用,正常,主板也没问题。对其他配件采用替换法检查无结果。这台机子的配件装到别的机子上都没问题,可是一装到这台机子上就不行。因为将这台机子的配件逐个检查了一遍,惟独机箱没换过,于是便换了个机箱试了一下,问题消失了。问题果然就在机箱上,不过到底是机箱电源功率不足呢?还是电源质量差电压有问题?后来经测量,电源各负载接口电压都没问题。单独把电源交换使用后,发现电源功率也没问题。将主板上的开关连线拔下,用螺丝刀短接试了一次后,启动正常了,终于确认是开关损坏(估计是内部接触不良)导致启动失败。更换开关问题解决。

6.电源引起黑屏

故障现象:电脑配置为:精英P6SSM主板,集成的SiS300显示芯片,赛扬II 800 CPU,金和田机箱,电源为杂牌的250W。开机自检时,BIOS发出一声长鸣后,电脑黑屏。

故障分析与处理:计算机自检未获通过,属于严重出错。综合BIOS自检发出一声长鸣的症状,怀疑问题出在显示部分。由于主板集成了SiS300显示芯片,显存共用系统主内存,最初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内存条上。检查内存条是否插紧,又更换内存条,仍无法启动。注意到主板、CPU和内存条这个最小系统采用的部件均为质量可靠的品牌产品,而电源是杂牌的,出问题的可能性较大。于是更换电源,问题迎刃而解。

7.电源负载能力差的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开机时,电源风扇转一下即停,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均为0V。

故障分析与处理:开机瞬间,风扇转动几转,说明电源开关已起振,并有电压输出,后由于某种原因,保护电路动作,使开关管停振,所以无电压输出。

(1)检查+5V端、-5V端、+12V端、-12V端的对地电阻,无端路。

(2)检查+5V反馈电路中元件,未见异常。

(3)该电源的脉宽调制组件用的集成电路是UC3842,7脚是供电电源端,5脚是地,6脚是输出端,用万用表检查UC3842外围阻容元件,也未见异常。

(4)关机测量UC3842各引脚的对地电阻,与另一台型号不同的电源上的UC3842

的对地电阻比较,发现故障电源上的UC3842局部损坏,更换UC3842。再用软驱作负载,接上电源风扇(风扇的正极接+12V,负极不是直接接地),开机,风扇转几下就停了。关机,风扇转几下又停了,大约3s后又转几下,如此重复四五次。

(5)又对该电源板上的各元件进行检查,也没发现异常元件。查看有关资料,把电源风扇的负极改为直接接地,用一只4Ω/5W的水泥电阻接在+5V端作假负载,加电,风扇转动,测量各组输出电压,电压正常。

8. 电源导致显示器烧毁

故障现象:把硬件连接好,设置完CMOS后,机器启动的一瞬间,显示器画面一闪后就没反应了,随后一阵焦味传出,显示器被烧坏了。以为是显示器的质量问题,未加以重视,换了一台显示器,结果又烧毁了。这说明故障并不在显示器上,把显卡换到其他机器上,一切正常。

故障分析与处理:看来问题在主板上,使用替换法检测,却什么问题也没有。拔下所有电源的输出插头,通电后各电压基本正常。又找了一支测电笔测试了一下,输出端居然带电,显然是由于开关电源的隔离不良造成的。当时由于主机和显示器是分别接入电源的,而且插头标准不同,这样就造成了主机和显示器零点电位的差异,于是显卡初始化端口失败,从而烧坏了显示器。

同时更换了显示器和电源,并将显示器电源适配线换装到了电源的交流电源输出插座,这样处理完后,打开计算机的电源,重新设置COMS,保存退出,问题解决。

9.启动时机器表现不稳定的处理

故障现象:机器开机时有下列不稳定的现象:当先打开机器的总电源开关后,机器的Power指示灯及HDD灯微亮,接着按一下Power,机器自检完光驱和硬盘之后就没有动静了,用Reset键重启也无济于事。但这种现象也不是一定的,偶尔也能够正常启动,而且一旦正常启动之后就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不知道到底毛病出在什么地方。

故障分析与处理:这是由于电源与其他部件的不匹配而引起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可能有:

(1)电源提供的启动脉冲的宽度不足以满足主板的要求。

(2)主板提供的启动ATX开关电源的脉冲宽度不满足电源的要求。

(3)启动各种设备(如主板、硬盘等)时所需瞬时电流非常大,引起电源过流保护。对于第1、2种故障,可以更换功率大一点的电源。对于第3种故障,如果更换功率大的电源还不能解决,就需要对主板进行更换了。

10.电源故障导致图像抖动

故障分析:机器配置为:微星K7T Pro主板,AMD雷鸟850 CPU,现代128MB内存,ACER 77C显示器,标称300W的杂牌电源。开机后显示器屏幕上有小波纹上下抖动,开始以为是电源有干扰,把显示器接到其他的计算机上试验,却没有这一现象。把另一台正常的显示器连接到计算机上,也出现上下抖动的小波纹。

故障分析与处理: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机器内的电源有故障,主要是电源内整流电路中的主滤波电容性能变差,使得电源输出电压上有寄生波纹,需要更换电源。当然还可以打开电源盒,用两个质量较好的电解电容替换原来那两个大电解电容。不过要注意电解电容的耐压一定要足够高,焊接到电路上时极性千万不能搞错,否则通电后电解电容可能会爆炸。

11.改造微机电源

故障现象:一台兼容机,在增加了一个SONY光驱后,开机时,标称250W的电源发生了爆炸。

故障分析与处理:拆开电源发现一只小功率三极管已经爆裂,用万用表测量另外一只,管脚之间全部击穿,看来非换不可了,保险丝居然没“烧”。原三极管印有C3039字样,是日本产的型号为2SC3039,属于高频开关PNP三极管。先不着急换,仔细观察电路板,发现三极管管脚经过弯曲后安装到电路板上,安装孔的孔距要比三极管管脚间距大许多,可能还有更好的代替品适合这位置。从市场上购回一对BUS08A(功率管是成对使用的)进行比较,比2SC3039的体积要大得多,但管脚位置与2SC3039相同又是PNP 三极管,可直接替换。BU508A常用于彩电中作行输出管,功率上没有问题。用电烙铁将两只2SC3039焊下,换上新购的BU508A (注意方向,有金属散热片的一面朝向原有铝散热片,中间需加绝缘垫片),三只脚不用折弯就能直插下去。将多出的管脚剪掉,用电烙铁焊牢。焊好后仔细检查一遍,无异常,发现电路板上印有型号:CPI-230D,可能电路板原来设计是230W,被经销商当作250W出售。

检查无误后试机,不加负载,按下电源开关,风扇转了一下便停了,一检查发现保险管被烧了。风扇能转说明电路基本正常,可能是换了大功率三极管后,开机时冲击电流比较大,测试新换的三极管没问题,整流二极管烧坏了几个,再检查防冲击电流的水泥电阻,却没有找到,只有一根导线而已,于是又买了4只IN5406整流二极管,工作电流大、耐压高,不易击穿,1只2~3Ω、5W的水泥电阻,再买只5~6A保险管(中间透明那种,可多买几个备用,电路板上标称4A的太小)。换上新购的零件,刷干净电源里的灰尘,接通电源,风扇转动正常。装回机箱接上负载,顺利启动。

直流电源屏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一 、通用故障处理流程 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监控模块发生告警的现象属于该过程中正常现象。掌握了通用的故障处理流程,就能根据故障现象查找故障根源,进行分析,从而排除故障。 常见的单元类型分为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馈电单元、充电模块、监控模块、绝缘监测仪、电池监测仪等。 二、充电模块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常见的单元类型分为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馈电单元、充电模块、监控模块、绝缘监测仪、电池监测仪等。 二、充电模块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充电模块保护 充电模块保护 保护

监控模块显示电池容量错误 监控模块显示电池容量错误 ● 电池电流检测错误; ● 需要设置允许均充,保证电池容量校正; 四、电池监测仪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电池监测仪通讯中断 ● 地址设置错误将导致电池监测仪不能正常和监控模块通讯,重复的地址设置可能导致同样的问题; ● 错误的通讯线连接可能导致通讯中断; ● 不合理的接地或者不接地也将导致通讯中断。请务必连接地线,从而有效抑止干扰,提高通讯质量; 电池监测仪检测电压异常 电池监测仪检测电压异常 ● 先逐个测量电池监测仪端口上的输入电压,保证相邻两个端口之间的电压为之际连接电池的电压,任何形式的虚接(压住电缆包皮,外表连接可靠、实际没有连接)将导致电池电压检测异常; 电池监测仪不能正常工作电池监测仪不能正常工作((工作电源异常工作电源异常)) ● 电池监测仪要求直流90~260V 供电电源工作正常; 五、绝缘监测仪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绝缘监测仪主机故障绝缘监测仪主机故障 ● 母线存在交流对地信号,将导致绝缘监测仪主机故障。请用万用表交流档测量母线对地的电压,不应有交流信号存在; ● 绝缘监测仪主机损坏,将导致监控模块上显示绝缘监测仪主机故障; 绝缘监测仪不输出支路告警 ● 母线存在交流对地信号,将导致绝缘监测仪无法测量支路。请用万用表交流档测量母线对地的电压,不应有交流信号存在; ● 绝缘监测仪的互感器连接有问题。正常连接为双线单独连接,不可以按照共用负极的方式连接,也不可交叉连接; ● 支路没有连接互感器或者没有检测到互感器。请根据绝缘监测仪特殊电阻阻值表,查找对应的阻值关系,找出真正的故障原因; 绝缘监测仪支路误告警 绝缘监测仪支路误告警 ● 同一母线只能安装一台绝缘监测仪主机。两台相同型号的主机或者其他厂家的绝缘监测仪连接到同一母线上,将导致绝缘监测仪支路误告警; ● 传感器交叉连接将导致支路误告警; ● 传感器共负极连接将导致支路误告警; 六、交流配电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交流电压采样不准确 交流电压采样不准确 ● 交流采样板故障,正常交流采样信号为380V 对应1.5V 输出; ● 交流电源波形严重畸变将导致交流电压采样不准确(特别应用于矿山、钢铁、石油等非电力行业的情况); ● 配电监控盒或者监控模块故障将导致交流电压采样不准确。 两路交流不能实现互投路交流不能实现互投((交流自动切换盒异常交流自动切换盒异常)) ● 电缆连接错误将导致交流自动盒损坏;

开关电源常见四大故障及检修方法

开关电源常见四大故障及检修方法 开关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及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由于深圳开关电源内部关键元器件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功耗小,转化率高,且体积和重量只有线性电源的20%—30%,故目前它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电子设备电气故障的检修,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基本上都是先从电源入手,在确定其电源正常后,再进行其他部位的检修,且电源故障占电子设备电气故障的大多数。故了解开头电源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维修技巧和常见故障,有利于缩短电子设备故障维修时间,提高个人设备维护技能。 1. 无输出,保险管正常这种现象说明开关电源未工作或进入了保护状态。首先要测量电源控制芯片的启动脚是否有启动电压,若无启动电压或者启动电压太低,则要检查启动电阻和启动脚外接的元件是否漏电,此时如电源控制芯片正常,则经上述检查可以迅速查到故障。若有启动电压,则测量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在开机瞬间是否有高、低电平的跳变,若无跳变,说明控制芯片坏、外围振荡电路元件或保护电路有问题,可先代换控制芯片,再检查外围元件;若有跳变,一般为开关管不良或损坏。 2. 保险烧或炸主要检查300V上的大滤波电容、整流桥各二极管及开关管等部位,抗干扰电路出问题也会导致保险

烧、发黑。需要注意的是:因开关管击穿导致保险烧一般会把电流检测电阻和电源控制芯片烧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很容易和保险一起被烧坏。 3. 有输出电压,但输出电压过高这种故障一般来自于稳压取样和稳压控制电路。在直流输出、取样电阻、误差取样放大器如TL431、光耦、电源控制芯片等电路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控制环路,任何一处出问题就会导致输出电压升高。 4. 输出电压过低除稳压控制电路会引起输出电压低,还有下面一些原因也会引起输出电压低: a. 开关电源负载有短路故障(特别是DC/DC变换器短路或性能不良等),此时,应该断开开关电源电路的所有负载,以区分是开关电源电路还是负载电路有故障。若断开负载电路电压输出正常,说明是负载过重;或仍不正常说明开关电源电路有故障。 b. 输出电压端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失效等,可以通过代换法进行判断。 c. 开关管的性能下降,必然导致开关管不能正常导通,使电源的内阻增加,带负载能力下降。 12v开关电源维修分析 一.开关电源不启振,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查看开关频率是否正确、保护电路是否封锁、电压反馈电路、电流反馈电路又没问题以及开关管是否击穿等。

开关电源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技巧

开关电源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技巧 目前,开关电源已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它以节能,环保,性 价比高等优点,很快取代了以往传统的那种既笨重效率又低的‘线性电源’,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本文就着重介绍了开关电源的常见故障、注意事项以及维修技巧。 A. 开关电源常见故障 1,保险丝熔断 一般情况下,保险丝熔断说明电源的内部线路有问题。由于电源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状态下,电网电压的波动、浪涌都会引起电源内电流瞬间增大而使保险丝熔断。重点应检查电源输入端的整流二极管,高压滤波电解电容,逆变功率开关管等,检查一下这此元器件有无击穿、开路、损坏等。如果确实是保险丝 熔断,应该首先查看电路板上的各个元件,看这些元件的外表有没有被烧糊,有没有电解液溢出,如果没有发现上述情况,则用万用表测量开关管有无击穿短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切不可在查出某元件损坏时,更换后直接开机,这样很有可能由于其它高压元件仍有故障又将更换的元件损坏,一定要对上述电路的所有高压元件进行全面检查测量后,才能彻底排除保险丝熔断的故障。, 2,无直流电压输出或电压输出不稳定 如果保险丝是完好的,在有负载情况下,各级直流电压无输出。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电源中出现开路、短路现象,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出现故障,辅助电源故障,振荡电路没有工作,电源负载过重,高频整流滤波电路中整 流二极管被击穿,滤波电容漏电等。在用万用表测量次级元件,排除了高频整流二极管击穿、负载短路的情况后,如果这时输出为零,则可以肯定是电源的控制电路出了故障。若有部分电压输出说明前级电路工作正常,故障出在高频整流滤波电路中。高频滤波电路主要由整流二极管及低压滤波电容组成直流电压输出, 其中整流二极管击穿会使该电路无电压输出,滤波电容漏电会造成输出电压不稳等故障。用万用表静态测量对应元件即可检查出其损坏的元件。 3,电源负载能力差 电源负载能力差是一个常见的故障,一般都是出现在老式或工作时间长的电源中,主要原因是各元器件老化,开关管的工作不稳定,没有及时进行散热等。 应重点检查稳压二极管是否发热漏电,整流二极管损坏、高压滤波电容损坏等。 B. 开关电源注意事项 1,选择开关电源时应注意事项

开关电源维修步骤及常见故障分析 - 电源

开关电源维修步骤及常见故障分析- 电源 1、修理开关电源时,首先用万用表检测各功率部件是否击穿短路,如电源整流桥堆,开关管,高频大功率整流管;抑制浪涌电流的大功率电阻是否烧断。再检测各输出电压端口电阻是否异常,上述部件如有损坏则需更换。 2、第一步完成后,接通电源后还不能正常工作,接着要检测功率因数模块(PFC)和脉宽调制组件(PWM),查阅相关资料,熟悉PFC和PWM模块每个脚的功能及其模块正常工作的必备条件。 3、然后,对于具有PFC电路的电源则需测量滤波电容两端电压是否为380VDC左右,如有380VDC左右电压,说明PFC模块工作正常,接着检测PWM组件的工作状态,测量其电源输入端VC ,参考电压输出端VR ,启动控制Vstart/Vcontrol端电压是否正常,利用220VAC/220VAC隔离变压器给开关电源供电,用示波器观测PWM模块CT端对地的波形是否为线性良好的锯齿波或三角形,如TL494 CT端为锯齿波,FA5310其CT端为三角波。输出端V0的波形是否为有序的窄脉冲信号。 4、在开关电源维修实践中,有许多开关电源采用UC38××系列8脚PWM组件,大多数电源不能工作都是因为电源启动电阻损坏,或芯片性能下降。当R断路后无VC,PWM 组件无法工作,需更换与原来功率阻值相同的电阻。当PWM组件启动电流增加后,可减小R值到PWM组件能正常工作为止。在修一台GE DR电源时,PWM模块为UC3843,检测未发现其他异常,在R(220K)上并接一个220K的电阻后,PWM组件工作,输出电压均正常。有时候由于外围电路故障,致使VR端5V电压为0V,PWM组件也不工作,在修柯达8900相机电源时,遇到此情况,把与VR端相连的外电路断开,VR从0V变为5V,PWM 组件正常工作,输出电压均正常。 5、当滤波电容上无380VDC左右电压时,说明PFC电路没有正常工作,PFC模块关键检测脚为电源输入脚VC,启动脚Vstart/control,CT和RT脚及V0脚。修理一台富士3000相机时,测试一板上滤波电容上无380VDC电压。VC,Vstart/control,CT和RT波形以及V0波形均正常,测量场效应功率开关管G极无V0 波形,由于FA5331(PFC)为贴片元件,机器用久后出现V0端与板之间虚焊,V0信号没有送到场效应管G极。将V0端与板上焊点焊好,用万用表测量滤波电容有380VDC电压。当Vstart/control 端为低电平时,PFC亦不能工作,则要检测其端点与外围相连的有关电路。

开关电源故障分析与维修

开关电源故障分析与维修 UC3843控制芯片介绍 UC3842是电流模式八脚单端PWIVI控制芯片,其内部电路框图如图所示,主要由基准电压发生器、欠电压保护电路、振荡器、PWM闭锁保护、推挽放大电路、误差放大器及电流比较器等电路组成。该控制芯片与外围振荡定时器件、开关管、开关变压器可构成功能完善的他励式开关电源。 UC3842是UC384×系列中的一种,它是一种电流模式类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此类开关电源控制电路采用了电压和电流两种负反馈控制信号进行稳压控制。电压控制信号,即通常所说的误差(电压)取样信号。电流控制信号是在开关管源极(或发射极)接人取样电阻,对开关管源极(或发射极)的电流进行取样而得到的,开关管电流取样信号送入UC3842,既参与稳压控制又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因为电流取样是在开关管的每个开关周期内都要进行的,因此这种控制又称为逐周(期)控制。 UC384×主要包括UC3842、UC3843、UC3844、UC3845等芯片,它们的功能基本一致,不同的是:①集成电路的启动电压(7脚)和启动后的最低工作电压(即欠电压保护动作电压)不同;②输出驱动脉冲占空比不同;③允许工作环境温度不同。另外,集成电路型号末尾字母不同还表示封装形式不同。

对于采用UC3843的电源,当其损坏后,可考虑用易购的UC3842进行代换。但由于UC3842的启动电压不得低于16V,因此,代换后应使UC3842的启动电压达到16V以上,否则,电源将不能启动。UC3842是UC384×系列中的一种,它是一种电流模式类开关电源控制电路。 UC384×系列芯片的主要不同点 与UC384×系列类似的还有UC388×系列,其中,UC3882与UC3842、UC3883与UC3843、UC3884与UC3844、UC3885与UC3845相对应。主要区别是第6脚驱动脉冲占空比最大值略有不同。另外,还有一些采用了KA384×/KA388×,此类芯片与UC384×/UC388×的相应类型完全一致。 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1. 烧保险或炸管 主要检查300V上的大滤波电容、整流桥各二极管及开关管等部位,抗干扰电路出问题也会导致保险烧、发黑。 需要注意的是:因开关管击穿导致保险烧一般会把电流检测电阻和电源控制芯片烧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整流桥也会和保险一起被烧坏。

直流电源常见故障

SZD038H系列直流电源常见故障 1、故障分析 系统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结构设计,局部的或单元的故障一般不会扩散。并且由于工程上采用了冗余设计,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 系统故障分为一般性故障和紧急故障。一般性故障指不会影响系统安全的故障,包括交流防雷器损坏、单元充电模块无输出等;而监控模块损坏,交流采样或配电监控损坏,通信中断,绝缘下降等影响到系统管理的故障则属于紧急故障。 由于系统具备告警功能,所有告警并不代表系统发生故障。以下告警为正常状态;交流输入过欠压造成充电模块保护、电池欠压告警、交流停电告警等。 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管理,监控模块能提供故障保护信息储存功能,当系统故障发生时,应充分利用监控模块提供的历史告警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减少故障处理的时间。 1、1 模块常见故障 1、充电模块间均流不还,是指同母线工作的充电模块输出电流差异较大。检查均流连线,主要是充电模块后机架上固定的模块信号转接板上上通信/均流电缆是否插好,或通信/均流电缆中没有连接均流线,只是普通的通信线。 2、充电模块通信故障,主要原因如表; 原因分析备注 重新设置地址 监视模块设置的口号或地址不 对,或模块本身的地址拨码不对 通讯线错误或通讯线有断路现象更换或修改通讯线 模块接插件不到 通信线适配器没有接 3、指示灯;当模块加电正常工作后,绿灯电源指示灯点亮;当出现故障时,一般情况下是充电模块已经损坏的情况下,红色故障指示灯点亮,此外,当模块出现不可恢复的保护动作时,如模块输出过压锁

死,故障指示灯点亮,这时必须给充电模块重新开机才能恢复;当模块出现一般的保护性动作时,比如模块输入电压过高、过低、缺相、温度过高等,黄色故障指示灯点亮。此类保护是可以恢复的几即当保护条件不满足时,保护动作自动撤除。 1、2配电监控常见故障 1、通讯失败; 原因分析备注 监控模块设置的口号或地址不对在监控单元的维护级设置中设置 正确后,复位监控单元即可 通讯线错误或通讯线有断路现象 参考配电监控盒的使用说明 配电监控盒内拨码开关设置的不 对 配电监控盒内拨码开关的1、2、3、4、5位为地址位,具体设置可参考配电监控地址和通信口的选择; 拨码开关的6、7位空闲 拨码开关的8位是选择位,在电力电源系统中应拨到“OFF”的位置。注意; 配电监控CPU板仅上电时读地址拨码开关,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不再读开关状态。因此,将地址拨码开关拨正确后,系统要重新上电。 2、采集的信号不对 主要原因;

稳压器故障分析与排除

稳压器故障分析与排除 稳压器故障的简单分析与排除 故障表现原因分析总结排除 开机无输出、无电压指示 或无启动1、过压或欠压保护了1、调节内部输出电压可调电位器 2、错相和缺相保护了2、三相任意调换两相 3、主控电路板已坏 3、更换 4、输出交流已坏4、更换 输出电压不正常1、是同调稳压器1、更换分调稳压器 2、超过稳压器自身的稳压范围2、更换宽范围稳压器 3、行程限位开关已坏 3、更换 4、相电路板已坏 4、更换 5、伺服电机烧毁 5、更换 不稳压1、超过稳压器自身的稳压范围1、更

换宽范围稳压器 2、行程限位开关已坏 2、更换 3、电路板已坏 3、更换 4、伺服电机烧毁4、更换 工作中无故跳闸1、总闸容量选择小了1、更换合适容量空气开关 2、空气开关已坏 2、更换 3、浪涌电压瞬间过高3、更换无触点高精度稳压器 稳压器内部嗡嗡的 声音很大1、超负荷带载了1、减少后接设备 2、里面内部有碎屑2、去除掉碎屑 稳压器内部吱吱的 声音很大1、电压不稳 1、正常 2、碳刷表面有灰垢2、除去污垢 停电后来电 稳压器不能自动运行1、全自动钮子开关未开启1、开启 2、电路板故障 2、更换 按面板升降压无升压或降压 (非电力稳压器无此功能)1、伺服电机烧毁1、更换 2、行程限位开关已坏2、更换

3、电路板烧毁 3、更换 4、手动、自动旋钮未开至手动4、开至手动 友情提示:若稳压器出现故障,你无法排除时,又不能停止给后端设备供电时;请停机后,给稳压器双掷开关合市电(旁路)位置暂时使用,并尽快与本公司联系。 非本公司产品,则多数无市电旁路转换开关,请尽量选择带有市电旁路转换开关的稳压电源,避免给您带来不便。

用示波器维修开关电源技法

(1)维修开关电源需要测试的波形 液晶显示器开关电源属大电流、高电压电路,也是故障率最高的电路,对于诸如无电压输出、输出电压过高等常见故障,用万用表查找故障不但方便,而且十分快捷,没有必要动用示波器。但是,对于一些开关电源的疑难故障,如屡损开关管及一些软故障等,示波器则可大显身手。通过测试一些关键点的波形,可快速圈定故障范围,查找到故障点。开关电源部分要检查的波形比较少,以图1所示的电源适配器为例,主要测试的波形有以下几个:①整流滤波以后的波形(C104正极的波形);②电源控制芯片UC3842的4脚的锯齿波电压波形;③UC3842的6脚输出的驱动脉冲波形;④场效应开关管Q101的漏极(D)和源极(s)波形等,如图2所示。

图1 电源适配器电路

图2 开关电源电路主要测试波形 C104正端为整流滤波波形测试点(测试时,示波器应采用直流耦合输进方式),扫描速度开关置10ms/div挡。开关管Q101漏极波形比较高,测试时应采用10:1或100:1的测摸索头。 (2)开关电源的“热地”和“冷地”

一般而言,并联式开关电源的地有两个,即“热地”和“冷地”。以图1 所示的电路为例,图中的“◇”表示“热地”,这个地是开关电源一次侧的地,和市电地相连,与“热地”相连的底板称为“热底板”;图中的“上”表示 “冷地”,这个地是开关电源二次侧的地,和负载相连,与“冷地”相连的底 板称为“冷底板”。 “热地”与“冷地”的根本区别,在于机器底板零电位参考点与市电电网 有没有“直接的电的联系”。有直接联系的地是“热地”,机内的“热地”对 大地存在约一百多伏的电压,假如误触了机内的“热地”以及与“热地”相连 的元件,极有可能遭受电击,甚至发生生命危险;相反,“冷地”与市电电网 没有“直接的电的联系”,用手触摸“冷地”以及与“冷地”相连的元器件, 一般不会触电。 对于串联式开关电源,只有一个“热地”,也就是说,串联式开关电源的 一次侧与二次侧是同一个地,都为“热地”。由于液晶显示器通过电缆信号直 接与计算机主机相连,因此,液晶显示器的开关电源不能采用串联式开关电源,否则,会使计算机主机带电,这是不答应的。 (3)隔离变压器的应用 从以上分析可知道,液晶显示器开关电源的一次侧“热地”是带电的,因此,在用示波器维修开关电源时,为确保职员、显示器和仪器的安全,建议采 用隔离变压器。

解析开关电源电压输出低的原因和检修方法

解析开关电源电压输出 低的原因和检修方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解析开关电源电压输出低的原因和 检修方法 1、开关电源电压输出低的原因 (1)220V交流电压输入和整流滤波电路对开关管提供的工作电压不够,超出脉宽调整电路控制范围。 (2)负载电路存在过流引起开关电源负载加重而导致输出电压下降。 (3)开/关机切换错误,行扫描电路刚开始工作瞬间,开关电源即处于待机状态,此类故障适用于无预备电源的机器,CPu电源取自同一个电源,非副电源提供。 (4)开/关机接口电路末端因故障处于开机与待机之间的状态,从而导致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于正常值高于待机值。 (5)保护电路末端因故障进入导通状态,使电源进入弱振状态,引起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下降。 (6)整流输出电路中二极管和滤波电容、限流电阻损坏引起输出电压低。 (7)脉宽调制电路故障,不能对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响应,对开关管基极电压调整方向不对,从而造成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 (8)正反馈电路中的正反馈电阻值变化,续流二极管性能变质或恒流源故障,使正反馈量不足,导致振荡周期变长,振荡频率下降,从而引起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 (9)它激式开关电源因未得到行逆程脉冲而工作于低频状态,造成输出电压低。 2、判断故障的方法与步骤 从上述分析的原因看出,引起电压低的原因涉及到了开关电源自身的各个部分和与开关电源相关的所有电路,在检修时应先缩小故障范围。 (1)先测开关管c极电压,确认开关管供电正常。 (2)根据开关电源各个输出端电压判断故障。 开关电源有的输出端电压正常,有的低于正常值。故障在输出电压低的这个整流输出电路,应对电路中的限流电阻、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进行检查代换,若限流电阻发烫,说明负载过流,查负载。 开关电源各路输出均低。这种情况说明负载和整流输出电路均正常,故障在开关电源的正反馈电路、脉宽调整、开/待机电路、保护电路。 输出电压有的下降比例大,有的输出电压下降比例小。测量结果说明故障在输出电压下降比例大的电路。此时可断开此路负载,如果断开的是行电路,应接假负载。在断开负载后,再测开关电源各输出端电压,若恢复正常,可判断所断电路的负载有过流现象。若仍不正常,说明故障在该整流滤波电路。 3、断开主负载、接上灯泡,判断是否负载故障

电源模块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电源模块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通用故障处理流程 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监控模块发生告警的现象属于该过程中正常现象。掌握了通用 的故障处理流程,就能根据故障现象查找故障根源,进行分析,从而排除故障。 通用的故障处理流程如下: 常见的单元类型分为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馈电单元、充电模块、监控模块、综合测量 模块、开关量模块、电池巡检模块、绝缘检测模块等。

?充电模块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充电模块保护 ●充电模块交流输入过压、欠压、缺相以及模块过温将导致充电模块保护,请根据故 障代码进行确认。 ●机柜装有玻璃门或者机柜密不透风,可能导致充电模块过温保护。 ●机房环境温度过高,也将导致充电模块过热保护。 充电模块故障 ●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过高或者输出过流将导致模块保护,需要将模块断开交流后重 新上电启动,方可恢复模块正常。 ●在手动工作状态下时,输出过压告警值默认为242V,所以不合理的电压调整可能导 致模块充电模块输出过压报警,该情况下重新调整模块的输出电压在正常范围内即 可。 充电模块不均流 ●没有连接均流线,或均流线接错,可能导致不均流。 ●控母模块和合闸模块之间不可以均流。 ●断开均流线和通讯线,给模块加载,测量该模块的均流口上的信号,该信号的大小 应满足i/1.05I×4.2V的要求,其中i为该充电模块的实际输出电流,I为该充电模块 的额定输出电流;此时将均流口的正、负短接,模块的输出电压应下降10V左右。 充电模块通讯中断 ●充电模块的地址设置错误将导致充电模块通讯中断,两个不同的充电模块设置相同 的地址也将造成监控模块通讯中断。 ●模块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导致充电模块通讯中断。 ●监控器设置的模块个数多于实际模块个数时,将导致设置多余的模块报通讯故障, 因为此时该模块不存在。 ●充电模块的地址应该从1开始设置,同组模块地址必须连续设置。 模块输出电压几乎为零,输出电流在额定电流的15%以下 ●模块具有短路保护功能,请检查模块输出端是否存在短路现象。 充电模块电压输出无法达到设定的电压 ●充电模块的过载将导致限流,使充电模块的输出电压无法达到设定值。

ATX电脑电源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ATX电脑电源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电源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它是计算机正常工作的基础。当今微机绝大多数配置ATX 电源,它是AT电源发展而来,主变换电路和AT电源相似,并增加了一些辅助电路,除给主机提供稳定可靠的工作电源外,还可配合A TX主板实现软件开关主机的功能。A TX电源除经常发生和AT电源共有的故障外,还有一些特有的故障。下面简要介绍ATX电源的常见故障,仅供参考。 1.A TX电源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ATX电源方框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A TX电源的主变换电路和AT电源相似,采用双管半桥它激式电路。整个电路的核心是脉宽调制(PWM)控制芯片,多数A TX电源都采用TL494(或其替代芯片),利用TL494的④脚“死区控制”功能来实现主变换电路的开启和关闭。 2.如何判定故障范围 由于微机电源都设置了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大多表现为主机加电无任何指示,主机不启动,显示器无任何显示,电源风扇不转。由于A TX主板上有一部分电路称为“电源检测模块”,它可以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这部分电路出现了故障,也表现为上述故障现象。那么,怎样判定是A TX电源故障还是主板故障呢? ATX电源和主板之间是通过一个20脚长方形双排综合插件连接的,如图2所示,其中14脚(绿色线)为PS-ON信号,主板就是通过这个信号来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的。当主板电源的“电源检测部件”使PS-ON信号为高电平时,电源关闭;当主板使PS-ON信号为低电平时,电源工作,向主板供电。当A TX电源不和主板相连时,电源内部提供PS-ON信号高电平,ATX电源不工作,处于待机状态。当计算机通电后无法开启时,可将所有供电插头拔下,将14脚和地线(黑色线)用导线短接,若电源风扇转动,各路输出正确,即可判定电源是正常的,否则是电源故障。 3.ATX电源常见故障维修(l)无300V直流电压。这种故障,首先从交流输入插座查起,保险管、整流二极管(桥)、滤波电容是常坏的元件。找到损坏元件后,还要检查主变换电路大功率开关管及其附属电路,在保证其正常时,才可以加电,因为这种故障通常是山大功率元件损坏后引起的。大功率管多采用MJE13007(400V/8A/75W),是故障率最高的元件,更换时要选用性能参数等于或高于原参数的管子,最好选用原型号的管子,还要注意两个管子的参数应一致。 (2)通电后辅助电源正常,启动电源各路主电压无输出。 这种故障有两种可能,一是主变换电路有故障,二是控制部分损坏。首先静态检查半桥功率管及其附属电路和驱动电路,若无故障,检查TL494④脚在PS-ON信号为低电平时是否变为低电平,若无变化,是PS-ON处理电路故障,有变化,再检查8 、11脚有无脉冲输出,若无则TL494损坏。 (3)有300v直流电压,辅助电源不工作。 这是最常见的故障.表现为+300V正常,无+5VSB电压,Tl494的12脚无电压,可以判定辅助电源有故障,辅助电源常见电路简图如图3所示。 这是典型的单管自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变压器T3次级有两路输出,一路经整流滤波再由7805稳压,输出5VSB电压;另一路整流滤波后,直接加在TL494的12脚,作为TL494的工作电源,由于TL494的可工作电压范围较宽(7~40V),这一路没有稳压措施。TL494的14脚输出基准+5V(VREF),提供给保护电路、P.G产生电路和PS-ON处理电路,作为这些电路的工作电压。由于电路简单,没有完善的稳压调控及保护电路,使辅助电源电路成为ATX 电源中故障率较高的部分,常损坏的元件是功率管和功率电阻(4.7?),特别是功率管的启

开关电源的维修和常见故障

开关电源的维修和常见故障 开关电源在工业自动化时代,已经被用于到所有行业,其精密电路板和对电流电源的严格要求,使得开关电源电路板维修成为PCB维修行业中难度比较大的一中常见故障设备。 在开关电源维修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电源先将高电压交流电通过全桥二极管整流以后成为高电压的波动直流电,再经过电容滤波以后成为较为平滑的高压直流电。这时,控制电路控制大功率开关管将高压直流电按照一定的高频频率分批送到高频变压器的初级。接着,把从次级线圈输出的降压后的高频低压交流电通过整流滤波转换为能使负载工作的低电压强电流的直流电。其中,控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能有效的监控输出端的电压值,并向功率开关管发出信号控制电压上下调整的幅度。在开关电源中,由于电源输入部分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状态下,故障率最高;其次输出直流部分的整流二极管、保护二极管、大功率开关三极管较易损坏,再就是脉宽调制器的反馈和保护部分。 一、在断电情况下,“望、闻、问、切” 首先,在开关电源没通电前,先用万用表测一下高压电容两端的电压先。如果是开关电源不起振或开关管开路引起的故障,则大多数情况下,高压滤波电容两端的电压未泄放掉,此电压有300多伏,如果不小心被阁下玉手摸到,一定让你留下难忘的记忆! 由于检修电源要接触到220V高压电,人体一旦接触36V以上的电压就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先检查一下在断电状态下有无明显的短路、元器件损坏故障。首先,打开电源的外壳,检查保险丝是否熔断,再观察电源的内部情况,如果发现电源的PCB板上元件破裂,则应重点检查此元件,一般来讲这是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闻一下电源内部是否有糊味,检查是否有烧焦的元器件;问一下电源损坏的经过,是否对电源进行违规的操作,这一点对于维修任何设备都是必须的。在初步检查以后,还要对电源进行更深入地检测。 用万用表测量AC电源线两端的正反向电阻及电容器充电情况,如果电阻值过低,说明电源内部存在短路,正常时其阻值应能达到100千欧以上;电容器应能够充放电,如果损坏,则表现为AC电源线两端阻值低,呈短路状态,否则可能是开关管击穿。然后检查直流输出部分脱开负载,分别测量各组输出端的对地电阻,正常时,表针应有电容器充放电摆动,最后指示的应为该路的泄放电阻的阻值。否则多数是整流二极管反向击穿所致。 二、加电检测 在通过以上检测后,就可以进行加电测试。这时候才是关键所在,需要有一

开关电源常见故障维修方法

开关电源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1.保险烧或炸 主要检查300V上的大滤波电容、整流桥各二极管及开关管等部位,抗干扰电路出问题也会导致保险烧、发黑。需要注意的是:因开关管击穿导致保险烧一般会把电流检测电阻和电源控制芯片烧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很容易和保险一起被烧坏。 2.无输出,保险管正常 这种现象说明开关电源未工作或进入了保护状态。首先要测量电源控制芯片的启动脚是否有启动电压,若无启动电压或者启动电压太低,则要检查启动电阻和启动脚外接的元件是否漏电,此时如电源控制芯片正常,则经上述检查可以迅速查到故障。若有启动电压,则测量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在开机瞬间是否有高、低电平的跳变,若无跳变,说明控制芯片坏、外围振荡电路元件或保护电路有问题,可先代换控制芯片,再检查外围元件;若有跳变,一般为开关管不良或损坏。 3.有输出电压,但输出电压过高 这种故障一般来自于稳压取样和稳压控制电路。在直流输出、取样电阻、误差取样放大器如TL431、光耦、电源控制芯片等电路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控制环路,任何一处出问题就会导致输出电压升高。 4.输出电压过低 除稳压控制电路会引起输出电压低,还有下面一些原因也会引起输出电压低: a.开关电源负载有短路故障(特别是DC/DC变换器短路或性能不良等),此时,应该 断开开关电源电路的所有负载,以区分是开关电源电路还是负载电路有故障。若断 开负载电路电压输出正常,说明是负载过重;或仍不正常说明开关电源电路有故障。 b.输出电压端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失效等,可以通过代换法进行判断。 c.开关管的性能下降,必然导致开关管不能正常导通,使电源的内阻增加,带负载能 力下降。 d.开关变压器不良,不但造成输出电压下降,还会造成开关管激励不足从而屡损开关 管 e.300V滤波电容不良,造成电源带负载能力差,一接负载输出电压便会下降。

ATX电源电路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详解

12.1 计算机开关电源基本结构及原理 一、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 1.ATX电源与AT电源的区别 目前计算机开关电源有AT和ATX两种类型。ATX电源与AT电源的区别为:1)待机状态不同 ATX电源增加了辅助电源电路,只要220V市电输入,无论是否开机,始终输出一组+5V SB待机电压,供PC机主板电源监控单元、网络通信接口、系统时钟芯片等使用,为ATX电源启动作准备。 2)电源启动方式不同 AT电源采用交流电源开关直接控制电源的通断,ATX电源则采用点动式电源启闭按钮,实质是用PS-ON直流控制信号启动/关闭电源。具有键盘开/关机、定时开/关机、Modem唤醒远程开/关机、软件关机等控制功能。 3)输出电压不同 AT电源共有四路输出(±5V、±12V),另向主板提供一个PG电源准备就绪的信号。ATX电源PW-0K信号与PG信号功能相同,还增加了+3.3V、+5 V SB供电输出和PS-ON电源启闭控制信号,其中+3.3V向CPU、PCI总线供电。 各档电压的输出电流值大约如下:

+5V +12V -5V -12V +3.3V +5V SB 21A 6A 0.3A 0.8A 14A 0.8A 4)主板综合供电插头接口不同 AT电源的6芯P8和P9电源插头,在ATX结构中被20芯双列直排插头所替代,具有可靠的防插反装置。对于Pentium 4机型的ATX电源,除大4芯(D 形)和小4芯电源接口插头外,还增加4芯12V CPU专用电源插头及6芯+3. 3V、+5V电源增强型插头。 2.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 目前,计算机电源大多采用他激双管半桥定频调宽式开关电源。电源中还输出一个特殊的“POWER GOOD”信号。电源开启后PG信号为低电平,送给系统时钟电路,由该信号产生一个复位信号(RESET)用于系统复位。经100~5 00ms的延时后,PG信号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系统复位结束,主机启动并开始正常运行。PG信号作用就是当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均稳定后,才使系统初始化复位,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状态的稳定与可靠。由此可见,当电源正常时,PG 信号也正常,系统能够正常启动,否则系统无法进入启动状态。 他激式脉宽调制ATX开关电源电路主要由交流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TL494脉宽调制电路、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PS-ON和PW-OK产生电路、自动稳压与保护控制电路、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等组成。他激式开关稳压电源原理结构框图如图12-1所示。 二、他激式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

UPS稳压电源常见故障维修排除

UPS稳压电源常见故障维修排除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即不间断电源,是将蓄电池(多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与主机相连接,通过主机逆变器等模块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市电的系统设备。 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如电磁阀、压力变送器等提供稳定、不间断的电力供应。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 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式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UPS 立即将电池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UPS 设备通常对电压过高或电压过低都能提供保护。 常见故障及维修 一、有市电时UPS输出正常,而无市电时蜂鸣器长鸣,无输出。 故障分析:从现象判断为蓄电池和逆变器部分故障,可按以下程序检查: 1. 检查蓄电池电压,看蓄电池是否充电不足,若蓄电池充电不足,则要检查是蓄电池本身的故障还是充电电路故障。 2. 若蓄电池工作电压正常,检查逆变器驱动电路工作是否正常,若驱动电路输出正常,说明逆变器损坏。 3. 若逆变器驱动电路工作不正常,则检查波形产生电路有无PWM控制信号输出,若有控制信号输出,说明故障在逆变器驱动电路。 4. 若波形产生电路无PWM控制信号输出,则检查其输出是否因保护电路工作而封锁,

若有则查明保护原因; 5. 若保护电路没有工作且工作电压正常,而波形产生电路无PWM波形输出则说明波形产生电路损坏。 上述排故顺序也可倒过来进行,有时能更快发现故障。 二、蓄电池电压偏低,但开机充电十多小时,蓄电池电压仍充不上去。 故障分析:从现象判断为蓄电池或充电电路故障,可按以下步骤检查: 1.检查充电电路输入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2.若充电电路输入正常,输出不正常,断开蓄电池再测,若仍不正常则为充电电路故障; 3.若断开蓄电池后充电电路输入、输出均正常,则说明蓄电池已因长期未充电、过放或已到寿命期等原因而损坏。 三、逆变器功率级一对功放晶体管损坏,更换同型号晶体管后,运行一段时间又烧坏的原因是电流过大,而引起电流过大的原因有: 1.过流保护失效。当逆变器输出发生过电流时,过流保护电路不起作用; 2.脉宽调制(PWM)组件故障,输出的两路互补波形不对称,一个导通时间长,而另一个导通时间短,使两臂工作不平衡,甚至两臂同时导通,造成两管损坏; 3.功率管参数相差较大,此时即使输入对称波形,输出也会不对称,该波形经输出变压器,造成偏磁,即磁通不平衡,积累下去导致变压器饱和而电流骤增,烧坏功率管,而一只烧坏,另一只也随之烧坏。

开关电源原理图精讲.pdf

开关电源原理(希望能帮到同行的你更加深入的了解开关电源,温故而知新吗!!) 一、开关电源的电路组成[/b]:: 开关电源的主要电路是由输入电磁干扰滤波器(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控制器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组成。辅助电路有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输出过欠压保护电路、输出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等。 开关电源的电路组成方框图如下: 二、输入电路的原理及常见电路[/b]:: 1、AC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原理: ①防雷电路:当有雷击,产生高压经电网导入电源时,由MOV1、MOV2、MOV3:F1、F2、F3、FDG1组成的电路进行保护。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时,其阻值降低,使高压能量消耗在压敏电阻上,若电流过大,F1、F2、F3会烧毁保护后级电路。 ②输入滤波电路:C1、L1、C2、C3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当电源开启瞬间,要对C5充电,由于瞬间电流大,加RT1(热敏电阻)就能有效的防

止浪涌电流。因瞬时能量全消耗在RT1电阻上,一定时间后温度升高后RT1阻值减小(RT1是负温系数元件),这时它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后级电路可正常工作。 ③整流滤波电路:交流电压经BRG1整流后,经C5滤波后得到较为纯净的直流电压。若C5容量变小,输出的交流纹波将增大。 2、 DC输入滤波电路原理: ①输入滤波电路:C1、L1、C2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C3、C4为安规电容,L2、L3为差模电感。 ② R1、R2、R3、Z1、C6、Q1、Z2、R4、R5、Q2、RT1、C7组成抗浪涌电路。在起机的瞬间,由于C6的存在Q2不导通,电流经RT1构成回路。当C6上的电压充至Z1的稳压值时Q2导通。如果C8漏电或后级电路短路现象,在起机的瞬间电流在RT1上产生的压降增大,Q1导通使Q2没有栅极电压不导通,RT1将会在很短的时间烧毁,以保护后级电路。 三、功率变换电路[/b]:: 1、 MOS管的工作原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绝缘栅场效应管是MOSFET(MOS管),是利用半导体表面的电声效应进行工作的。也称为表面场效应器件。由于它的栅极处于不导电状态,所以输入电阻可以大大提高,最高可达105欧姆,MOS管是利用栅源电压的大小,来改变半导体表面感生电荷的多少,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 2、常见的原理图:

3842开关电源常见故障的分析及维修

3842开关电源常见故障的分析及维修3842开关电源是以美国Unitorde公司生产的一种性能优良的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芯片UC3842(KA3842)为主控芯片,IGBT(绝缘栅双极场效应晶体管)为“开”“关”器件,配合LM324(四运放)或LM358(双运放)及光电耦合器(PC817)作为输出负载反馈器件,以及TL431(高精密并联稳压器),高频变压器为主要元件所组成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缩写为PWM)式开关电源。3842各脚功能: 1. 误差放大输出(输出补偿)3.4伏 2. 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电压反馈)2.4伏 3. 电流感应放大器同相输入端(电流检测)0.1伏 4. 内接振荡器外接rc(定时)元件1.9伏 5. 接地0伏 6. 驱动信号输出端 2伏 7. 电源供电端、欠压保护端17伏 8. 5伏基准电压输出5伏 1.2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220V的交流电经交流滤波电路滤除外来的杂波信号,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的干扰。再经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整流滤波后得到约300V的直流电,送给功率变换电路进行

功率转换。功率变换电路中的开关功率管(IGBT)就在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器(UC3842)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和驱动下,工作在“开”“关”状态,从而将300V直流电切换成宽度可变的高频脉冲电压。把高频脉冲电压送给高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的次级(二次侧)就会感应出一定的高频脉冲交流电,并送给高频整流滤波电路进行整流,滤波。经高频整流滤波后便可得到我们所需的各种直流电压。输出电压下降或上升时,由取样电路将取样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 (PC817),送入控制电路,经过其内部调制,由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将变宽的或变窄的驱动脉冲送到开关功率管的栅极(G极),使变换电路产生的高频脉冲方波也随之变宽或变窄,由此改变输出电压平均值的大小,从而使直流电压基本稳定在所须的电压值上。开关电源的电路原理图如下: 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图 一.开关电源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 2.1开关电源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 由于开关电源的输入部分工作在高压,大电流的状态下,故障率最高,如高压大电流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开关功率管等较易损坏。其次就是输出整流部分的整流二极管,保护二极管,滤波电容,限流电阻等较易损坏;再就是脉宽调制控制器的反馈部分和保护部分。 下面就对开关电源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作一分析及如何排除这些故障的维修方法。

电源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电源常见故障判断分析与排除 https://www.360docs.net/doc/019756470.html, 2007-6-11 电源常见故障判断分析与排除 如果说CPU是电脑一颗强劲的心,那么电源就是它的能量中心了。电源在PC电脑中并不为用户所重视,但正是这个经常被忽视的产品,却为CPU、内存、光驱等所有电脑设备提供稳定、连续的电流。如果电源出了问题,也就无法给其它配件提供能量,就会影响电脑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硬件。电脑故障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电源引起的。所以,千万别小看这个价格不高的配件,细心呵护吧!本人长时间担任电脑维护工作,积累了一些电脑故障判断的经验,在这里和大家共享。 一、电源损坏或劣质电源给其它配件带来的严重后果 1、容量使硬盘出现坏磁道。不好的电源易导致硬盘出现假坏道,这种故障一般可通过软件修复。碰到此类情况,首先要检查电源。如果确认是电源的问题,应当更换质量可靠、稳定的新电源。 2、光驱读刻盘性能不好。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购买的计算机或新买的光驱上,读刻盘时拌有巨大的嗡嗡声,排除光驱的故障之后,很可能是电源有问题。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电源的功率不足所造成的,这时候就需要更换功率更大的电源。 3、超频不稳定。由于CPU超频工作,对于电源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如果电源质量比较差,在超频后的电脑,经常会出现突然死机或重新启动的现象。一般只要更换一个新的功率较大的电源就可以了。 4、主机经常莫名奇妙地重新启动。有可能是电源的功率不够,电源提供的功率不足以带动电脑所有设备正常工作,导致系统软件运行错误、硬盘、光驱不能读写、内存丢失等,使得机器重新启动。 5、电脑运行伴有“轰轰”的噪声。这时,问题一般出现在电源上的风扇,使得噪音增大,如果电脑常时间没有开启过,电扇上面灰尘积攒过多,则可能出现这种现象,解决办法是开启电脑,卸下电源,将风扇从上面拆下,除尘。然后再重新装好,开机后一般噪声会消除。 6、显示屏上有水波纹。有可能是电源的电磁辐射外泻,受电源磁场的影响,干扰了显示器的正常显示,如果长期不注意,显示器有可能被磁化。 如果你的电脑在使用中出现了以上故障,那么请你尽快检查并修复你的电源,否则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为更加直观的介绍电源故障带来的麻烦,这里笔者顺便介绍自己遇到的几起电源故障。 故障一:系统死机,原是电源老化所致 故障原因:一台2002年购买的品牌机,CPU为赛扬D 1.7GHz、128MB DDR266内存,40GB的希捷硬盘,后来又升级加装了一条128M内存、配置了内置56KMODEM和电视卡,故障就出现了。具体表现为系统启动后不久就死机,显示器黑屏无信号,光驱灯长亮。无论进WIN98系统、用系统盘引导、或进入CMOS系统都会出现此故障,一旦死机无论复位键还是电源键均不能关机,只有拔插销且必须等待一定时间后才能再次开机。 故障分析:由于此机器刚装的操作系统,因此不可能是软件故障所造成的,为了排除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