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分析化学试题1-5套.doc

苏大分析化学试题1-5套.doc
苏大分析化学试题1-5套.doc

苏州大学分析化学课程试卷( 1 )卷共8页

考试形式闭卷年月日院系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36分)

1. (本题2分)

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1) NaOH (2) Na2C03 (3) Na2S03 (4) Na2S203

2.(本题2分)

硼砂与水的反应是:

B4072- + 5H20 = 2H3B03 + 2H2B03-

用硼砂标定HCl时,硼砂与HCl的化学计量比为―――――――( )

(1) 1:1 (2) 1:2 (3) 1:4 (4) 1:5

3.(本题2分)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1) 单次测定偏差的代数和为零 (2)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3) 偏差用s表示 (4) 偶然误差有单向性

4.(本题2分)

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 )

(1) H20作为酸的共轭碱是OH-

(2) H20作为碱的共轭酸是H3O+

(3) 因为HAc的酸性强,故HAc的碱性必弱

(4) HAc的碱性弱,则H2Ac+的酸性强

5.(本题2分)

叙述Na2H2Y溶液以Y4-形式存在的分布系数(δY4-)时,说法正确的是–――――――――――――――――――――――-――――( ) (1) δY4-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大

(2) δY4-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

(3) δY4-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

(4) δY4-与pH值的大小无关

6.(本题2分)

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 200—400nm

(2) 400—800nm

(3) 1000nm

(4) 10—200nm

7.(本题2分)

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干扰,应采取的措施是()

(1) 直流放大

(2) 交流放大

(3) 扣除背景

(4) 数字显示

8. (本题2分)

采用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测得谱线加背景的黑度为S(a+b),背景黑度为S b,正确的扣除背景方法是―――――――――――――――――( ) (1)S(a+b) - S b

(2)以背景黑度S b为零,测量谱线黑度

(3)谱线附近背景黑度相同,则不必扣除背景

(4)通过乳剂特性曲线,查出与S(a+b) 及S b 相应的I(a+b) 及I b , 然后用I(a+b) -

I b 扣除背景

9. (本题2分)

在310nm时,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光率是90%,在这—波长时的吸收值是――――――――――――――――――――――――――( )

(1) 1

(2) 0.1

(3) 0.9

(4) 0.05

10.(本题2分)

乙炔分子振动自由度是―――――――――――――――――( )

(1) 5

(2) 6

(3) 7

(4) 8

11.(本题2分)

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

(1) 199F

(2) 126C

(3) 1680

(4)42He

12.(本题2分)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目的在于----( )

(1) 清洗电极

(2) 活化电极

(3) 校正电极

(4) 除去沾污的杂质

13.(本题2分)

在色谱分析中通常可通过下列何种方式来提高理论塔板数? ( )

(1) 加长色谱柱

(2) 在高流速区操作

(3) 增大色谱柱的直径

(4) 进样量增加

14.(本题2分)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 ( )

(1) 保留值

(2) 分配系数

(3) 扩散速度

(4) 传质速率

15.(本题2分)

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在气一液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 ( ) (1) 分配在液相中的质量与分配在气相中的质量之比

(2) 组分在液相中与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比

(3) 气相所占据的体积与液相所占据的体积比

(4) 组分在气相中的停留时间与组分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之比

16. (本题2分)

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 )

(1) 蒸汽压低、稳定性好

(2) 化学性质稳定

(3)溶解度大,具有对相邻两组分一定的分离能力

(4) (1)、(2)、(3)

17.(本题2分)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提高分离效率,缩短分析时间,应采用的装置是---------------------------------------------------- ( )

(1) 高压泵

(2) 梯度淋洗

(3) 贮液器

(4) 加温

18.(本题2分)

非火焰原子吸收法的主要缺点是―――――――――――――()(1)检测限高(2)不能检测难挥发元素

(3)重现性差(4)不能直接分析粘度大的试样

二.填空题(共14分)

1.(本题2分)

下列基准物常用于何种反应? (填A、B、C、D)

(1) 金属锌 A. 酸碱反应

(2) K2Cr2O7 B. 络合反应

(3) Na2B407 10H2O C. 氧化还原反应

(4) NaCl D. 沉淀反应

2.(本题2分)

用0.1 mol/l HCl滴定0.1mol/l某二元碱Na2B(p K b1 =2,p K b 2 =3),

滴定过程中有个突跃,终点产物是,可用

作指示剂。

3.(本题2分)

有色溶液的光吸收曲线(吸收光谱曲线)是以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绘制的。

4.(本题2分)

原子吸收法测量时,要求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一致,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相比,要窄得多。产生这种发射

线的光源,通常是。

5.(本题2分)

水为非线性分子,应有个振动形式.

6. (本题2分)

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而造成的,

化学位移值是以为相对标准制定出来的。

7. (本题2分)

根据速率理论,影响色谱柱柱效的因素主要有三项,它们是

,和。三.计算题(共25分)

1.(本题5分)

纯KCl样品中,w(C1)(%)的六次分析结果分别为:47.45,47.33,46.88,47.24,47.08,46.93。计算 (a)平均值;(b)标准偏差;(c)相对标准偏差;(d)绝对误差;(e)相对误差。(已知Mr(KCl)=74.55,Ar(C1)=35.45)

2.(本题5分)

欲将100ml 0.10 mol/L HCl溶液的pH值从1.00增加至4.44时,需加入固体醋酸钠(NaAc)多少克(不考虑加入NaAc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Mr(NaAc)=82.0 p K a(HAc)=4.74)

3.( 本题5分)

某显色配合物,测得其吸光度为A1,经第一次稀释后,测得吸光度为A2,再稀释一次测得吸光度为A3。

已知A1- A2 = 0.500 , A2 - A2 = 0.250

试求透光度比值T3 : T1 。

4.( 本题5分)

已知C=C键力常数k=9.6N?cm-1,计算其振动频率。

5. ( 本题5分)

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时,称取试样0.3000g,加入浓度为

0.2500mol?L-1的HCI标准溶液25.00mL。煮沸除去CO2 ,用浓度为0.2012

mol?L-1的NaOH溶液返滴过量酸,消耗了5.48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百分含量。(Mr (CaCO

) =100.1)

3

四.问答题 (共25分)

1.(本题5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什么是基于对共振线的吸收?

2.(本题5分)

什么叫气—液色谱法? 其分离原理是什么? 举例说明适用于哪些样品?

3.(本题5分)

某化合物在正己烷和乙醇中分别测得最大吸收波长λmax=305nm和λmax=307nm,试指出该吸收是由哪一种跃迁类型所引起? 为什么?

4.(本题5分)

电极可分为哪几类? 离子选择电极又可以分为哪几类?

5.(本题5分)

下面化合物中,所指质子屏蔽效应是否不同?试解释之。

H*

H

OH*

苏州大学分析化学课程试卷( 2 )卷共8页

考试形式闭卷年月日院系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36分)

1.(本题2分)

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有———————―――――――—( )

(1) H2C03(2) 氨基乙酸盐酸盐

(3) 氨基乙酸(4) 氨基乙酸钠

2.(本题2分)

实验室中一般都是进行少数的平行测定,则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 )

3.(本题2分)

在磷酸盐溶液中,HP042-浓度最大时的pH是————――――( ) (已知H3P04的离解常数p K a1 = 2.12,p K a2 = 7.20,p K a3 = 12.36)

(1) 4.66 (2) 7.20 (3) 9.78 (4) 12.36

4.(本题2分)

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 )

(1) 络合剂的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2) 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3) 辅助络合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4) 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5.(本题2分)

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1)高精密度

(2)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3)标准偏差大

(4)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器皿等

6.(本题2分)

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1)能量越大

(2) 波长越长

(3) 波数越大

(4) 频率越高

7.(本题2分)

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1) 光源透射光的干扰

(2) 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

(3) 背景干扰

(4) 物理干扰

8.(本题2分)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这种变宽属于――――――――――――――( )

(1) 自然变宽

(2) 压力变宽

(3) 场致变宽

(4) 多普勒变宽(热变宽)

9.(本题2分)

甲烷分子振动自由度是―――――――――――――――――()

(1) 5

(2) 6

(3) 9

(4) 10

10.(本题2分)

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强度最大的是――――――――――――――――( )

(1) C-H

(2) N-H

(3) O-H

(4) F-H

11.(本题2分)

将11H放在外磁场中时,核自旋轴的取向数目为――――――()

(1) 1

(2) 2

(3) 3

(4) 5

12.(本题2分)

氟化镧单晶膜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1)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氧化而传递电子

(2) 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3} 氟离子穿透晶体膜而使膜内外氟离子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4)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13.(本题2分)

一般气相色谱法适用于―――――――――――――――――()

(1) 任何气体的测定

(2) 任何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分离、测定

(3) 无腐蚀性气体与在气化温度下可以气化的液体的分离与测定

(4) 任何无腐蚀性气体与易挥发的液体、固体的分离与鉴定

14.(本题2分)

气相色谱中,用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作用力四种力来说明

――――――――――――――――――――――――――()

(1) 被测分子间的作用力

(2) 被测分子与流动相分子间的作用力

(3) 被测分子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

(4) 流动相分子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

15.(本题2分)

应用GC法来检测啤酒中微量硫化物的含量,宜选用那种检测器

――――――――――――――――――――――――――()(1)热导池检测器

(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3) 电子捕获检测器

(4) 火焰光度检测器

16.(本题2分)

利用气相色谱来测定某有机混合物,已知各组分在色谱条件下均可出峰,那么定量分析各组分含量时应采用―――――――――――――()

(1) 外标法

(2) 内标法

(3) 归一化法

(4) 工作曲线法

17.(本题2分)

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1) 组分与流动相

(2) 组分与固定相

(3)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4) 组分与组分

18.(本题2分)

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时,――――――――――-()

(1) 固定暗盒而移动哈特曼光栏

(2) 固定哈特曼光栏而移动暗盒

(3) 暗盒和光栏均要移动

(4) 暗盒和光栏均不移动

二.填空题:(共14分)

1.(本题2分)

用强碱滴定弱酸,当酸的浓度一定时,酸愈强(K a值愈大),它的共轭

碱愈,滴定反应的完全程度愈,突跃范围也愈。

2.(本题2分)

欲配制250mL含Fe 1.00mg/mL溶液,应称取Fe2O3 g.

(Mr(Fe2O3) = 157.7 Ar(Fe) = 55.85)

3.(本题2分)

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试液首先在其中低温,然后升

温,最后生成。

4.(本题2分)

朗伯-比尔定律的正确表述是

5.(本题2分)

红外光谱图上吸收峰数目有时比计算出的基本振动数目多,原因是

6.(本题2分)

核磁共振的驰豫过程是指的那种过程。

7.(本题2分)

分离极性物质,可选择极性固定液,则组分分子与固定液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

三.计算题(共25分)

1.(本题5分)

用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21,0.23,0.24,0.25,试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个别测定值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2.(本题5分)

某弱酸HA的Ka为8.5 10-6。在50.OOmL 0.1000mol/l该酸溶液中需加入多少毫升0.1000mol/l Na0H溶液方能使溶液的pH为5.00?

3.(本题5分)

在lOOmL含金为200μg的标准溶液中,分取20.Oml用结晶紫萃取光度法测定金。以5.OmL的苯萃取(萃取率≈100%),萃取液用1cm 比色皿在波长600 nm 下测得T=50%。求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各为多少? Ar(Au)=197.0

4.(本题5分)

在某一色谱分析中,采用1m长的柱子和N2作载气。当载气线速为4mm/ s时,n1 = 800;当载气线速为10mm/s时,n2=1000。求最佳载气流速和所对应的H 值,以及在载气最佳线速时所对应的理论塔板数是多少?(忽略涡流扩散)

5.(本题5分)

在pH=10.0的氨缓冲溶液中,游离NH3的浓度为0.100 mol?L-1,用0.0100 mol ?L-1的EDTA滴定25.00 mL 0.0100 moI.L-1的Zn2+溶液。计算滴定前溶液中游离的[Zn2+]?已知锌氨络离子的各级累计稳定常数为:lgβ1=2.27, lgβ2=4.61, lgβ3=7.01, lgβ4=9.06

四.问答题(共25分)

1,(本题5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什么是基于对共振线的吸收?

2.(本题5分)

色谱流出曲线的保留值是由色谱过程的什么因素决定的? 它有什么用途?

3.(本题5分)

氯仿(CHCl3)的红外光谱表明其C—H伸缩振动频率为3100cm-1,对于氘代氯仿(C2HC13),其C—2H伸缩振动频率是否会改变? 如果变动的话,是向高波数还是向低波数方向位移? 为什么?

4.(本题5分)

参比电极应当满足些什么条件?

5.(本题5分)

将乙酰丙酮(CH3CO)2CH3分别溶于极性和非极性的溶剂中,测定紫外光谱。试预测从极性转到非极性溶剂时,其λmax是否会有移动?εmax值是否会有变化?为什么?

苏州大学分析化学课程试卷(3)卷共8页

考试形式闭卷年月日院系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36分)

l.(本题2分)

为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

(1) 分析纯的H202 (2) 分析纯的KMn04

(3) 化学纯的K2Cr2O7 (4) 分析纯的K2Cr2O7

2.(本题2分)

表示—组数据离散特性的最好标志是————————―――( )

(1) 全距 (2) 偏差 (3) 平均偏差 (4) 标准偏差

3.(本题2分)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pH最高的是一一一一一―――――( ) (1) NaCl (2) NaHC03

(3) NH4Cl (4) Na2CO3

4.(本题2分)

在含有0.10mol/lAgNO3和0.20mol/lNH3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于NH3的物料平衡方程正确的是—————————————――――——( )

(1) [NH3]=0.20mol/l

(2) [NH3]+[Ag(NH3)+]+[Ag(NH3)2+]=0.20mol/l

(3) [NH3]+[Ag(NH3)+]+2[Ag(NH3)2+]=0.20mol/l

(4) [NH3]+[Ag(NH3)+]+2[Ag(NH3)2+]+[NH4+]=0.20mol/l

5.(本题2分)

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11.90,其氢氧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 ) (1) 1?10-12mol/l (2) 1.3?10-1 2mol/l

(3) 1.26?10-12mol/l (4) 1.258?10-1 2mol/l

6.(本题2分)

同一电子能级,振动态变化时所产生的光谱波长范围是------- ( )

(1) 可见光区

(2) 紫外光区

(3) 红外光区

(4) 微波区

7.(本题2分)

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要说明有某元素存在,必须―――()(1)它的所有谱线均要出现

(2)只要找到2-3条谱线

(3) 只要找到2-3条灵敏线 (4) 只要找到1条灵敏线

8.(本题2分)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 ( ) (1) 减小狭缝

(2)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 (3) 另选测定波长

(4) 用化学方法分离

9.(本题2分)

某化合物的摩尔浓度为1.0?10-5

mol/l ,在 入max =380nm 时,有50%的透光率,用1.0cm 吸收池,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max 为 ( )

(1) 5.0 ? 104

(2) 2.5 ? 104

(3) 1.5 ? 104

(4) 3.0 ? 104

10.(本题2分)

C12分子基本振动数目为--------------------------------- ( )

(1) 0 (2) 1 (3) 2 (4) 3

11.(本题2分)

羰基化合物中,C =O 伸缩振动频率最高者为--------------( )

(1) C R R O

(2) C

F R

O

(3) C

R

O

Cl (4) C

Br R

O

12. (本题2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所用电磁辐射区域为--------------------( )

(1) 远紫外区

(2) X射线区

(3) 微波区

(4) 射频区

13.(本题2分)

M l? M l n+?? M2m+? M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

(1) 正极

(2) 参比电极

(3) 阴极

(4) 阳极

14.(本题2分)

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

(1) 分离度

(2) 分配系数

(3) 保留值

(4) 柱的效能

15.(本题2分)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1) 保留值

(2) 峰面积

(3) 分离度

(4) 半峰宽

16. (本题2分)

试指出下述哪个条件的改变会引起分配系数的变化?---------( )

(1) 缩短柱长

(2) 改变固定相

(3) 加大载气流速

(4) 加大液膜厚度

17.(本题2分)

在气-固色谱分离中,色谱柱内装入的固定相为--------------( ) (1)一般固体物质

(2) 载体

(3) 载体+固定液

(4) 固体吸附剂

18.(本题2分)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最宜于分离―――――――――――()

(1) 几何异构体

(2)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试样

(3)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4)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二.填空题(共14分)

1.(本题2分)

样本标准偏差的数学表达式为,它比平均偏差d

更好地衡量一组测量值的。

2.(本题2分)

用强碱滴定弱酸,当酸的浓度一定时,酸愈弱(K a值愈小),它的共轭碱

愈,滴定反应的完全程度愈,突跃范围也愈。

3.(本题2分)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若有干扰元素共振吸收线的重叠,将导致测定结

果偏。遇此情况,可用或

的方法来解决。

4.(本题2分)

吸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各项符号各表示: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2007 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 ;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尔 (Mohr)法和佛尔哈德( Volhard )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 -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 a,则换算成 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宜选用 _________为指示剂。 p H指示剂变色范围 p H 苯胺黄 1. 3— 3. 2 甲基橙 3. 1— 4. 4 10甲基红 4 .4— 6. 2 9.7酚酞8. 0— 10.0 8硝胺11.0— 12. 3 7.7 6 4 2 50 100 150200标准溶液加入量 %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差吸光光度法与 普通吸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 ×10 -2, K a2 = 1 ×10 -6, K a3 = 1 ×10 -12。用 NaOH标准溶液滴 定时有 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 __________ 作指示剂。 6、 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 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摩尔吸光系数ε 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A)。 A、Ce4++ Fe2+= Ce3++ Fe3+ B、 2 Fe 3+ + Sn 2+= 2 Fe2++ Sn 4+ C、I 2 + 2 S 2 32- = 2I - + S 4 62- O O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苏州大学848生物化学部分真题答案汇总

概述 SDS-PAGE法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 答案: (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凝胶介质,蛋白质在其中的电泳速度决定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和所带电荷数量。 (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可与蛋白质大量结合,结合带来两个后果:①由于SDS是阴离子,故使不同的亚基或单体蛋白质都带上大量的负电荷,掩盖了它们自身所带电荷的差异; ②使它们的形状都变成杆状。这样,它们的电泳速度只决定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3)蛋白质分子在SDS-PAGE凝胶中的移动距离与指示剂移动距离的比值称相对迁移率,相对迁移率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因此,将含有几种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蛋白质混合溶液以及待测蛋白溶液分别点在不同的点样孔中,进行SDS-PAGE;然后以标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为纵坐标,以相对应的相对迁移率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再根据待测蛋白的相对迁移率,即可计算出待测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试述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受哪些因素调控? 答案:(1)变构调控:丙酮酸氧化脱羧作用的两个产物乙酰 CoA和NADH都抑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乙酰CoA抑制二氢硫辛酰胺乙酰转移酶(E2),NADH抑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E3)组分。 (2)化学修饰调控:丙酮酸脱氢酶磷酸化后,酶活性受到抑制,去磷酸化后活性恢复。

(3)丙酮酸脱氢酶(E1)组分受GTP抑制,为AMP所活化。 简述保证DNA复制忠实性的因素及其功能? (1)半保留复制的原则, (2)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A-T G-C 。 (3)DNA聚合酶I的校对作用, (4)引物的切除, 简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转录的不同点。 答案: 真核生物的转录在很多方面与原核生物不同,具有某些特殊规律,主要包括: (1)转录单位一般为单基因 (单顺反子),而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多为多基因(多顺反子) ; (2)真核生物的三种成熟的RNA分别由三种不同的RNA聚合酶催化合成; (3)在转录的起始阶段,RNA聚合酶必须在特定的转录因子的参与下才能起始转录; (4)组织或时间特异表达的基因转录常与增强子有关,增强子是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的远程调控元件,具有增强转录效率的作用; (5)转录调节方式以正调节为主,调节蛋白的种类是转录因子或调节转录因子活性的蛋白因子。 某一肽链中有一段含15圈α-螺旋的结构,问: (1)这段肽链的长度为多少毫微米?含有多少个氨基酸残基? (2)翻译的模板链是何种生物分子?它对应这段α -螺旋片段至少由多少个基本结构单位组成?

最新苏州大学考研初试复试笔记汇总大全

最新苏州大学考研笔记汇总 ——苏大本科笔记与考研真题哪里下载? 纵观整个考研过程,考研笔记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从考研初期的知识理解到中期的要点记忆,再到后期的提纲要领,可以说,考研笔记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若是在备考期间,能拥有一份往届苏州大学考研高分学长学姐的笔记也是极好的!他们的笔记往往内容详细、条理清晰,是对考点的把握和理解的体现。不过由于笔记数量过于稀缺,有需求的考生又很多,总有许多考生抱怨根本买不到。针对考研笔记的稀缺性,东吴苏大考研网官方教学研发团队联合苏州大学各专业排名前三的学长学姐们针对苏州大学各专业考点,共同编写了一系列《考研复习全析》,自发售以来好评率超过98%!欲知更多苏州大学考研详情,请点击进入【苏大考研真题答案】,也可报名(苏大考研辅导班),考研成功,快人一步!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州大学871传热学考研复习全析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州大学考研889英语教学论复习全析(含真题,共三册)[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665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州大学666生物化学(农)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42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41电子技术基础(机电)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39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结构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50高等数学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627生物化学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6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58材料学(F)考研复习全析(共两册,含历年真题)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1)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答在试卷上)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 , 和四个步骤. 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683 + 37.42?7.33÷21.4-0.056 = 14.4 。 3. 某酸H2A的水溶液中,若δH2 A为0.28,δHA-=5δA2-,那么δA2-为。 4. 含有Zn2+和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 5.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 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加入NH4F的作用是。 5.NaOH滴定HCl时, 浓度增大10倍, 则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增大个pH单位; 若为滴定H3PO4, 则突跃范 围增大个pH单位. 6.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和方法来判断。 7. 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 , , 和四部分组成. 9.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 用检验法。 10.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的pH 关,与波长关。 11.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 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可用符号表示。 12.光度法测定某物质,若有干扰,应根据和原则选择波长。 二.简答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 16 分,答在试卷纸上) 1.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2. 用K2Cr2O7溶液滴定Fe2+试液时, 常向溶液中加入H3PO4,为什么? 3.已知滴定管的读数标准偏差为0.01 mL, 若滴定时耗去30.00 mL溶液, 则该溶液体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多 少? 4写出浓度为c mol/L (NH4)2CO3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5. 摩尔吸光系数 6.下图是薄层色谱分离物质的色谱图,根据图写出R f值计算式。 7. 光度分析中,当浓度较高时,工作曲线逐渐偏离直线,这是什么原因? 8 .在螯合物萃取体系中,影响液-液萃取分离的因素有哪些? 三.回答问题(每题4分,共24分,答在试卷纸上) 1.为满足重量分析的要求,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2 已知lgK CuY=18.8, lgK CaY=10.7, lgK Cu-PAN=16, 试说明为何可以CuY-PAN为指示剂, 指示Ca的滴定? 3.质子化氨基乙酸的pK a1和pK a2分别为2.3 和9.6,能否用NaOH滴定氨基乙酸,为什么? 4.利用显色剂显色络合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时,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2018苏州大学化学专业考研信息汇总

2018苏州大学化学专业考研信息汇总 今日立夏,时光总是过得太匆匆,庆幸的是我们还要半年的时间。为了帮助2018年考研苏州大学化学专业的考研党们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聚英考研网的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该专业的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报录比等信息。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利用好剩下的时间专心复习。 一、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无机化学或635有机化学A ④834分析化学或853物理化学或861高分子化学 复试:1、化学实验技术(含英语)(笔试) 2、综合(面试) 二、参考书目 1.初试 无机化学或有机化学A(二选一): 《无机化学》(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曾昭琼(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或高分子化学(三选一):

《分析化学》上册(第五版)武汉大学出版社/《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五版) 2、复试 化学实验技术:参考书目同上(100分基础通识题,全部都考,50分选做题,按方向分为无机、有机、分析、物化、高分子) 三、报录比 2016年该专业报名人数682,录取人数198,其中免推人数9人。 四、复习全书 《2018苏州大学853物理化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聚英考研网出版。 适用科目代码:853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化学 复习全书内容: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第二部分:参考教材每个章节重点笔记、参考教材每个章节典型题或章节真题解析。 第三部分:教材课件及相关扩充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一、选择题(20分。 1.用法扬司法测Cl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B ) A. 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 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 ----------------------------( D )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 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 5 L表示)的五个p K a值分别为,,,和,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 ------( D ) A. ; B. ; C. ; D. 。 4. K 2Cr 2 O 7 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 2 SO 4 -H 3 PO 4 的作用无关 ---------- ( C ) A.提供必要的酸度; B.掩蔽Fe3+; C.提高E(Fe3+/Fe2+); D.降低E(Fe3+/Fe2+)。 5.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 、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 A ) A. SO 4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8.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位置的是 --------------------------------------------------( C ) A. 总体标准偏差; B. 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

一、选择题(20分。 1.用法扬司法测Cl 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 (B ) A. 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 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 ----------------------------( D )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 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 5 L表示)的五个p K a值分别为1.94,2.87, 4.37,8.69和10.56,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 ------( D ) A. 1.94; B. 2.87; C. 5.00; D. 9.62。 4. K 2Cr 2 O 7 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 2 SO 4 -H 3 PO 4 的作用无关 ----------( C )A.提供必要的酸度; B.掩蔽Fe3+; C.提高E(Fe3+/Fe2+); D.降低E(Fe3+/Fe2+)。 5.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 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 A ) A. SO 4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8.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位置的是--------------------------------------------------( C ) A. 总体标准偏差; B. 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

苏州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试卷 (A )卷 共4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2008年12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题2分,共44分) 1. 含50克硫酸的500mL 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已知硫酸的Mr=98) A. 1.02 B.0.1 C.0.98 D.0.35 2. 5.8%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已知NaCl 的Mr=58.5) A.5.8%蔗糖溶液 B.5.8%葡萄糖溶液 C.2.0mol·L -1的蔗糖溶液 D.1.0mol·L -1的葡萄糖溶液 3.已知NH 3?H 2O 的解离常数为1.8×10-5,0.1mol·L -1NH 3?H 2O 溶液中OH -的浓度是多少mol·L -1. A.1.80×10-6 B.1.34×10-3 C. 4.20×10-3 D. 5.00×10-2 4. 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关系的是: A.HCl-Cl - B.H 2CO 3-CO 32- C.H 2CO 3-HCO 3- D.NH 4+-NH 3 - 5.一元弱酸HA 的浓度为c 1时,离解度为α1,若将其浓度稀释至c 1/4时,HA 的离解度为: A .1/2α1 B .2α1 C .1/4α1 D .4α1 6.缓冲溶液的一个例子是: A.HC 2H 3O 2 +NaC 2H 3O 2 B.HCl+HC 2H 3O 2 C.NaOH+NH 4OH D.HCl+NaCl 7.如果乙酸的离解常数是1.75×10-5,则以什么比例混合等浓度的乙酸和乙酸钠可得到 pH=6.2的缓冲溶 液? A. .6.3/175 B.6.3/1.75 C.6.3/35 D.63/1.75 8. 某一体系从A 态变化到B 态,可经过途径1或2,则其ΔG 值: A.由途径1决定 B.由途径2决定 C.与途径1和途径2无关 D.由途径1和途径2的差值决定 9. 下列情况中,任何温度化学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0,0r m r m H S ? B.0,0r m r m H S ?>?< C. 0,0r m r m H S ??> 10. 某反应的速度常数k=4.62×10-2分-1,又知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1/6.93×10-2×(0.1)2分 B.15分 C.30分 D.1/4.62×10-2×0.1分 11. 二级反应中呈线性关系的是 A. lgc~t B. 1/c~t C. c~t D. c 2~t 12. CaF 2 的溶解度为2×10-4mol·L -1,它的溶度积是:

苏州大学 分析化学 课程试卷1

苏州大学分析化学课程试卷( 1 )卷共8页 考试形式闭卷年月日院系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36分) 1.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1) NaOH (2) Na2C03 (3) Na2S03 (4) Na2S203 2.硼砂与水的反应是:B4072- + 5H20 = 2H3B03 + 2H2B03- 用硼砂标定HCl时,硼砂与HCl的化学计量比为―――――――( ) (1) 1:1 (2) 1:2 (3) 1:4 (4) 1:5 3.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1) 单次测定偏差的代数和为零 (2)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3) 偏差用s表示 (4) 偶然误差有单向性 4.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 ) (1) H20作为酸的共轭碱是OH- (2) H20作为碱的共轭酸是H3O+ (3) 因为HAc的酸性强,故HAc的碱性必弱 (4) HAc的碱性弱,则H2Ac+的酸性强 5 叙述Na2H2Y溶液以Y4-形式存在的分布系数(δY4-)时,说法正确的是–――――――――――――――――――――――-――――( ) (1) δY4-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大 (2) δY4-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 (3) δY4-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 (4) δY4-与pH值的大小无关 6.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 200—400nm (2) 400—800nm (3) 1000nm(4) 10—200nm 7.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干扰,应采取的措施是() (1) 直流放大 (2) 交流放大 (3) 扣除背景(4) 数字显示 8. 采用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测得谱线加背景的黑度为S(a+b),背景黑度为S b,正确的扣除背景方法是―――――――――――――――――( ) (1)S(a+b) - S b(2)以背景黑度S b为零,测量谱线黑度 (3)谱线附近背景黑度相同,则不必扣除背景(4)通过乳剂特性曲线,查出与S(a+b) 及S b 相应的I(a+b) 及I b , 然后用I(a+b) - I b 扣除背景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共15分每空1分) 1.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溶液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Na2CO3吸水,则测定结果偏高。 2.标定EDTA时,若选用铬黑T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10 。若选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 5 。 3.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4.50ml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是0。1 ml,如果放出约20ml溶液时,记录数据为位有效数字。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 5.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中,在用Zn2+返滴定过量的EDTA后,加入过量的NH4F,使AlY-与F-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式为AlY-+6F-+2H+== AlF63-+H2Y2- 6.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吸耳球,溶液上升至标线以上,迅速用食指按紧上口。 7.在定量转移中,当溶液由烧杯沿玻璃棒转移主容量瓶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 二、选择(共10分每题1分) 1.用SO42-使Ba2+形成BaSO4沉淀时,加入适当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沉淀的更完全,这是利用何种效应?( E ) A.盐效应; B.酸效应; C.络合效应; D.溶剂化效应; E.同离子效应. 2.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时选用下列哪种还原剂?( A ) A.二氯化锡; B.双氧水; C.铝; D.四氯化锡. 3.用下列哪一标准溶液滴定可以定量测定碘?(D ) A.Na2S; B.Na2SO3; C.Na2SO4; D.Na2S2O3. 4.用含有微量杂质的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浓度时,得到的高锰酸钾的浓度将是产生什么结

分析化学课试卷

分析化学课试卷 (B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C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2.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A ) (A)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测定次数 (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3. 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C ) (A)10% (B)% (C)% (D)% 4.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C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5. 滴定管可估读到±,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应耗用体积( B )mL

(A) 10 (B) 20 (C) 30 (D) 40 6. 共轭酸碱对的K a 与K b 的关系是( B ) (A)K a K b = 1 (B)K a K b =K w (C)K a /K b =K w (D)K b /K a =K w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C ) (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指示剂应在pH =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8. 测定(NH 4) 2 SO 4 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这是因为( D ) (A)NH 3的K b 太小(B)(NH 4 ) 2 SO 4 不是酸 (C)(NH 4) 2 SO 4 中含游离H 2 SO 4 (D)NH 4 +的K a 太小 9. 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 A ) (A)1:1 (B)2:1 (C)1:3 (D)1:2 10.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滴定方式是( C )。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 (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 11.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B )。

分析化学排名

分析化学研究生全国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武汉大学A+ 8 西南大学A 15 山东大学A 2 北京大学A+ 9 东北大学A 16 西北师范大学A 3 厦门大学A+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7 四川大学A 4 南京大学A+ 11 兰州大学A 18 陕西师范大学A 5 湖南大学A 12 南开大学A 19 中南大学A 6 浙江大学A 13 华东师范大学A 7 吉林大学A 14 复旦大学A B+ 等(29 个) :西北大学、河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桂林工学院、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B 等(29 个) :首都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首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暨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备注 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 哲学[01]280375627034512603147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分析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卷 一. 选择(40分) 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 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K2CrO4指示剂法,在溶液pH=12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含Cl- 试样,会产生正误差 B. 共沉淀、后沉淀和均匀沉淀都会使测定结果产生正误差 C. 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减小 D. 在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的结果,其准确度一定高 5.重量分析法测定0.5126 g Pb3O4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 0.4657 g PbSO4沉淀,则样品中Pb的百分含量为( C )。 (已知Pb3O4=685.6,PbSO4=303.26,Pb=207.2)。 A. 82.4% B. 93.1% C. 62.07% D. 90.8% 6.用含少量NaHCO3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pH5.1),结果将( D )。 A. 偏低 B. 不确定 C. 无误差 D. 偏高 分析:m不变,但消耗盐酸的V减小,由m/M =CV,则C增大 7.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其主要成分CaCl(OCl)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比为( B )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分析化学练习试题与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 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C )A.HCl滴定Na2CO3B.HCl滴定NaOH+Na3PO4 C.NaOH滴定H2C2O4D.NaOH滴定H3PO4 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B.NaOH C.Na2CO3 D.Na2CO3+NaHCO3 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 B ) A.沉淀分离法B.控制酸度法C.配位掩蔽法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 B ) A.封闭现象B.僵化现象C.氧化变质现象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 C ) A.邻二氮菲B.淀粉指示剂C.KMnO4D.二苯胺磺酸钠

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 C ) [已知E φ(MnO 4 /Mn 2+)=1.51V ,E φ(Fe 3+/Fe 2+)=0.77V] A .320.0 B .3.4×1012 C .5.2×1062 D .4.2×1053 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 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D ) A .Br - B .Cl - C .CN - D .I - 9.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 B ) A .PH 为11—13 B .PH 为6.5—10.0 C .PH 为4—6 D .PH 为1— 3 10.用BaSO 4沉淀法测S 2-时,有Na 2SO 4共沉淀,测定结果 ( A )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 2O 3,以Fe 3O 4表示分 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 C ) A .34 23Fe O Fe O M M B .343()Fe O Fe OH M M C .342323Fe O Fe O M M D .343()3Fe O Fe OH M M 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 A .Ax B .As C .As -Ax D .Ax -As 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 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 A ) A .T 2 B .T/2 C .2T D 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 ( A ) A .3.00 B .5.00 C .9.00 D .11.00

《分析化学》(上)试题B卷

本试卷需:答题纸 4 页 草稿纸 2 页 试卷审核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页 共 3 页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提示:答案必须依试题顺序做在答题册上,并标明大、小题号,否则不予计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系统误差( B ) A. 导致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增大; B. 导致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偏离真值; C.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平均值偏大; D.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标准偏差偏大。 2. 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 D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标准加入法;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3.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 随机误差呈正态分布; B.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也一定大; C. 系统误差一般可以通过测定加以校正; D. 随机误差小,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4. 测量值x 在(-3σ,+3σ)区间的概率是( D ) A. 50.0% ; B. 68.3% ; C. 95.0% ; D. 99.7% 。 5. 分析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六次平行测定结果为20.48% ,20.55% ,20.58% ,20.60% ,20.53%, 20.50% 。这组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相对平均偏差)是( A ) A. 20.54% ,0.043% ,0.21% ; B. 20.54% ,0.043% ,0.12% ; C. 20.54% ,0.037% , 0.21% ; D. 20.55% ,0.037% ,0.12% 。 6. 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D ) A. HAc-Ac - ; B NH 3-NH 4+ ; C. HNO 3-NO 3- ; D H 2SO 4-SO 42- 。 7.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能用H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碱是( A ) A. PO 43-; B. C 2O 42- ; C. Ac - ; D. HCOO - 。 8. 以酚酞为指示剂,能用H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物质是( A ) A. OH - ; B. HCO 3- ; C. HPO 42- ; D. Ac - 。 9. 用0.2000mol/L NaOH 溶液分别滴定25.00mL 某一H 2SO 4和HAc 溶液,若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相 同,则这两种溶液中H 2SO 4和HAc 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A ) A. 422SO H H Ac C C =; B. 424SO H H Ac C C =; C. 42SO H H Ac C C = D. 422SO H H Ac C C =。 10. 测定钢铁中磷时,首先沉淀为MgNH 4PO 4。过滤,洗净后溶于过量的标准HNO 3溶液中,再以酚酞为 指示剂,以NaOH 标准溶液返滴定至终点。此时P 与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3HNO P n n =是(B ) A. 1∶3 ; B. 1∶1 ; C. 1∶2 ; D. 2∶1 。 11. 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c ,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以下叙述滴定曲线pH 突跃大小, 正确的是( C ) A.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均增大; B.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不变,后0.1%的pH 增大; C.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减小,后0.1%的pH 增大; D.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均减小。 12. 称取0.1907g 基准Na 2B 4O 7·10H 2O (M r =381.4),溶于适量水中,用待标定的H 2SO 4溶液滴定至甲基红变色点时,消耗20.00mL 。问H 2SO 4溶液的浓度是( D ) A. 0.05000mol/L ; B. 0.01250mol/L ; C. 0.02000mol/L ; D. 0.02500mol/L 。 13. 标定HCl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为( B ) A. 草酸 ; B. 硼砂 ; C. 邻苯二甲酸氢钾 ; D. 铬酸钾 。 14. 递减称量法适于称量:(C ) A. 剧毒药品 ; B. 腐蚀天平称盘的药品 ; C. 易吸水、易被氧化、与CO 2易作用的样品 ;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分析化学简答题总结 一、绪论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请简述影响峰强和峰位的因素. 2.质谱中分子电离的方式有哪些及用于何类化合物的电离. 3.化学位移相同的氢为什么会出现磁不等同,请举例说明. 1、简述分析化学的分类方法 答:按分析任务:①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组成;②定量分析:测定某一组份某些组分的含量;3: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价态,晶态,结合态等存在状态及其含量; 按分析对象①无机分析:分析分析无机物,定量定性;②分析有机物,定性定量 按测定原理①化学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及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及其含量②仪器分析:利用特殊仪器进行分析。如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等。 ④根据试样量多少,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超微量 ⑤根据试样中北侧祖坟含量高低,分为常量组分,微量组分,痕量组分。 2、分析过程和步骤 答:①分析任务和计划:明确任务,制定研究计划 ②取样:组分测定的实际试样,必须能代表待测定的整个物质系统 ③试样准备:使试样适合于选定的分析方法 ④测定: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测定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⑤结果处理和表达: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分析测定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形成书面报告。 第二章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1、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答:误差主要来源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为了减少随机误差,需要仔细地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结果。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产生的,是由规律性的,因此首先要知道误差来源,

再用适当方法校正。 如何检验: 2、简述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来源特点,及消除方法 答: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实验设计不当, 仪器试剂误差:仪器为校准,试剂不合格引起。如砝码生锈,试剂不纯等。操作误差: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不包括过失。如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等。 特点:有固定的方向,大小可测,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消除:修改实验方案;校准仪器,更换试剂;做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回收实验以及多加训练,规范操作等。 ②偶然误差:偶然因素引起的。如实验室温度,湿度,电压,仪器性能等的偶然变化及操作者平行试样处理的微小差异等。 特点:大小方向不可测,无重复性,且具有随机性。 消除:可以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避免。 3、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偏差反应结果的准确度? 答: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测定结果与平均结果的差值 1.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 但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 2、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程度,反应结果正确性。 精密度:各平行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反应重现性。 精密度是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不好,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 在系统误差消除的前提下,可以用偏差反应结果的准确度。 4、表示样品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 答:表示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标准偏差, 用标准偏差,突出了较大偏差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