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基础知识竞赛题库

地质基础知识竞赛题库
地质基础知识竞赛题库

地质基础知识竞赛补充题库

一、名词解释

矿物: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类质同象:在一种晶体的内部结构中,某些质点被性质类似的他种离子或原子以各种比例相互置换或替代,而晶体结构类型和化学键性基本不变的现象。

同质多象:一种物质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晶体结构存在的现象,如金刚石和石墨。条痕: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是按一定的方向破裂,破裂面呈各种凹凸不平的形状的称断口。岩石:是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显晶质结构:又称全晶质结构。是指火成岩中的矿物晶体颗粒肉眼或20 倍放大镜能分辨的结构;隐晶质结构:矿物颗粒很细,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者。是指全部或大部由隐晶物质和玻璃组成的全岩结构。岩石中矿物晶粒极为细小(小于0.1 毫米)。

自形晶:矿物晶体发育成自己应有的形状,称自形晶;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层理: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造。

水平层理:水平层理的特点是细层界面平直且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

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

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波痕: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

胶结物:胶结物指成岩期在岩石颗粒之间起粘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

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变余结构:又称残留结构,是指变质岩中由于重结晶作用不完全,仍然保留的原岩结构。

变晶结构:是一种因变质作用使矿物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岩浆: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结晶分异:指岩浆在冷却过程中不断结晶出矿物和矿物与残馀熔体分离的过程。它是岩浆冷凝过程中由于不同矿物先后结晶和矿物比重的差异导致岩浆中不同组分相互分离的作用。又称分离结晶作用。

地壳:从地表到莫霍面,由各种岩石构成的圈层。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变质作用:是指地壳中的岩石,在温压,流体等条件变化时,使原岩在固态条件下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等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

化石: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

地震: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整合:整合接触,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层面平行,地层内化石演化连续,地层时代连续,岩性变化反映出沉积环境的连续变化。

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背斜向斜节理断裂:断裂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

平移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位移,而无上下垂直移动的断层。风化作用: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1. 组成地壳的物质可分成(元素)(矿物)和(岩石)三个不同的级别。

2. 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Si)、(0)和(AI);含量最多的两种矿物是(长石)和(石英);根据化学组成,含量最多的是(硅酸)盐类矿物。

3. 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根据矿物的(形态特征)和(光学)、(力学)等物理性质。

4. 下列矿物常见单体形态特征分别是:石榴子石为(粒状);角闪石为(柱状(或针状));辉石为(短柱状);橄榄石为(粒状);长石为(板状);石英为(柱

状)。

5. 写出下列矿物的常见解理特征:方解石为(三组完全解理);黑云母为(一组极完

全解理);辉石为(两组中等解理);长石为(两组完全解理);石英为(无解理); 橄榄石为(一组不完全解理)。

6. 写出下列矿物相对硬度:石英为(7);刚玉为(9);磷灰石为(5);白云母为(2)。

7. 写出下列矿物所属化学类别:自然硫为(自然元素类);磁铁矿为(氧化物类、) ; 方铅矿为(硫化物类) ;萤石为(卤化物类);重晶石为(硫酸盐类);和蓝闪石为(硅酸盐类)。

8. 除一般的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外,下列矿物可作为鉴别时的特殊性质分别有:磁

铁矿的(磁性);滑石的(滑感);石墨的(滑感)和(染手);云母的(弹性)。9. 各类火成岩的Si02 含量分别是:超基性岩为(<45%) ;基性岩为(45-53% 、); 中性岩为(52-65% )和酸性岩为(>65% )。

10.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主要来自(母岩风化后的产物)、(宇宙物质)、(火山物

质)及

(生物作用的产物及生物遗体)等方面。

11. 沉积岩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泥裂)、(印痕)等。

12. 区别石灰岩与石英岩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岩石上加(稀盐酸),如有(起泡)反

应的则为石灰岩。

13. 区别石灰岩与白云岩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岩石上加(稀盐酸),有(强烈起泡)反应者为石灰岩,仅有(微弱起泡)反应的为白云岩。

14. 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和(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15. 写出下列不同变质作用类型所形成的代表性岩石:热接触变质的(大理岩);

接触交代变质的(矽卡岩);区域变质的(板岩)和(千枚岩)等;动力变质的(断

层角砾岩)。

16. 矽卡岩是(中酸性)或(基性)岩浆侵入于(碳酸盐)围岩中经(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变质岩。

17. 火成岩和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可转变成变质岩;火成岩与变质岩经(外力地

质)作用可转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岩浆)作用可转变成火成岩。

18. 根据岩浆冷凝固结时的环境不同,可把火成岩分成(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类。

19. 决定岩浆性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SiO2 ),根据它的百分含量可把岩浆分为

(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四类。

20. 熔岩的粘性主要取决于熔岩的化学成分和(挥发份)、(温度)等。

21.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作

用。22.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活动)

等作用。

23.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转化成变质岩的过程基本是在(固体)状态下进行

的。

24. 当岩浆侵入围岩时,接触带往往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如果见有角岩、石英岩

或大理岩则是(接触热)变质,见有矽卡岩则是(接触交代)变质的结果。

25. 板岩、(片岩)、(千枚岩)和片麻岩是最常见的区域变质岩。

26. 变质反应常包括(水)和二氧化碳的释放。

27. 页岩接触热变质后变成一种致密而无面理构造的岩石叫做(角岩);

28. 火成岩、沉积岩经变质后形成变质岩,前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正变质岩);

后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负变质岩)。

29. 寒武纪地层中含量最多的化石是(三叶虫)。

三、选择题

1. 下列全由矿物组成的一组是(d)

a.石英、玛瑙、煤、云母;

b.辉石、沥青、石油、金刚石;

c.人造水晶、矿泉水、长石、方解石;

d. 雪花、高岭石、石英晶簇、花岗斑岩中的长石斑晶。

2. 下列可共生在同一类火成岩中的矿物是()。

a. 石英、橄榄石、辉石、白云母;

b. 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黑云母;

c. 钾长石、石英、白榴石、钙长石;

d. 橄榄石、钙长石、辉石、角闪石。

3. 基性岩与酸性岩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a. 形成深度;

b. 矿物成分;

c. 颜色;

d. 结构构造。

4. 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 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 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c. 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 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5. 下列纯属硅酸盐类的矿物组是()。

a. 钾长石、高岭石、红柱石、滑石;

b. 石英、橄榄石、天然泵、钾长石;

c. 萤石、石榴子石、白云母、角闪石;

d. 辉石、方解石、石膏、黄铁矿。

6. 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

a. 方解石;

b. 白云母;

c. 辉石;

d. 橄榄石。

7. 下列均具中等解理的矿物组是()a.辉石、角闪石、长石、方解石;b.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绢云母; c. 长石、辉石、角闪石、红柱石; d. 石墨、黄铜矿、磷灰石、萤石、石盐

8. 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

a. 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

b. 萤石、长石、云母、金刚石;

c. 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

d. 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石榴子石。

9. 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 矿物成分;

b. 岩石结构;

c. 岩石构造;

d. 岩石颜色

10. 下列哪种矿物不能在花岗岩中出现?()

a. 黑云母;

b. 石英;

c. 钾长石;

d. 钙长石。

11. 下列哪种矿物是玄武岩的典型矿物成分?()。

a. 石英;

b. 白云母;

c. 辉石;

d. 钠长石。

12. 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

a. 扩张板块边界;

b. 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

c. 活动的俯冲带;

d. 古老造山带。

13. 枕状熔岩形成于()。

a. 水下的熔岩喷发;

b. 陆地的熔岩喷发;

c. 熔岩台地;

d. 炽热的火山云

14. 火山气体喷发物最主要成分是下列哪一种?()

a. 水蒸气;

b. 氨气;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15. 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矿物按不同温度进行结晶的作用叫做()a. 同化作用;b. 熔离分异; c. 结晶分异作用;d. 混染作用。

16. 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次级圈层是()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

17. 碎裂岩是动力变质的产物,它主要是由于()和()。a. 沿断裂带机械变形的结果;b. 作为岩石接近熔点的塑性变形;c. 与花岗岩侵入有关;d. 与断裂附近密集的节理有关。

18. 下列哪一个不是变质作用的产物。()a. 变斑晶;b. 眼球花岗岩; c. 斑晶;d. 麻粒岩。

19. 花岗片麻岩与花岗岩重要不同点在下列各点中是哪一点?()

a. 化学成分不同;

b. 矿物成分不同;

c. 岩石结构、构造不同;

d. 色率和比重不同。

20. 假设石炭纪中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下列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a. 中石炭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b. 中石炭系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c. 中石炭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d. 中石炭世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四、是非题

1. 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X)

2. 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X)

3. 矿物都具有解理。(X)

4. 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X)

5. 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X)

6. 矿物的颜色与其成分有关。(V)

7. 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X)

8. 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X)

9. 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X)

10. 橄榄石常出现在基性、超基性岩中。(V)

11. 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X)

12. 蓝晶石、矽线石、红柱石属于同质多象矿物。(V)

13. 某火成岩含50%勺SiO2,即其含50%勺石英。(X)

14. 橄榄石具白色的条痕。(V)

15. 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X)

16. 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X)

17. 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X)

18. 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X)

19. 火成岩根据SiO2 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V)

20. 组成花岗岩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征,故它们都是非晶质体。(X)

21. 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

的岩石必为花岗岩。(X)

22. 粗碎屑岩中的粗碎屑一般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V)

23. 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表,是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X)

24. 岩石的颜色只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关。(X)

25. 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征。(X)

27. 变质岩只形成于地壳的较深部位。(X)

28. 重结晶作用只发生在变质作用过程中。(X)

29.鲕状是岩石的一种构造特征。(X)

30. 沉积岩中不可能含有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成分。(X)

31. 酸性岩浆侵入并同化基性围岩后,可进一步提高岩浆的酸性。(X)

32.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是相互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作用。(V)

33. 溶解到岩浆中的挥发作用性物质实际上也是岩浆的物质组成部分。(V)

34. 溶解到岩浆中的气体对岩浆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V)

35. 熔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粘性。而粘性于主要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基性熔岩

含铁镁成分多,比重大故粘性大不易流动。(X)

36. 熔岩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粘性降低、因此,更易流动。(V)

37. 岩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的多少对岩浆的粘性没有影响。(X)

38. 玄武岩质成分的岩浆通常流动缓慢,故多形成块状熔岩。(X)

39. 流纹质熔岩粘性很大所以流动缓慢。(V)

40. 安山质熔岩与流纹质熔岩由于岩浆粘性大,尤以酸性岩浆为甚,它们喷发时

常很猛烈。(V)

41. 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旦火山停止喷发,它就变成了死火山,永远不会

再喷发了。(X)

42. 火山活动对于人类来讲是百害而无一利。(X)

43. 现在所有的热泉都与火山作用有密切关系。(X)

44. 一旦晶体从岩浆中形成,它就不再与残留的熔浆发生反应。(X)

45. 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X)

46. 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 , 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X)

47. 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V)

48. 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门类的化石及化石组合。(V)

49. 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代。(V)

50. 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X)

五、问答题

1.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动力促使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上滑移、升降、分裂和碰撞聚合,导致地震,岩浆上涌和喷发,形成岩浆岩和变质岩,使岩层发生褶皱和断裂,造成海洋盆地和大陆高地以及区域性地面起伏等。而外动力则对地面的起伏加以改造,总趋势是削高填低,使地面准平原化,同时造就表生的矿物和沉积岩。在一些长期连续下陷(内动力作用为主)的低洼地带,可以堆

积起上万米厚的沉积岩,其下部岩层在地下深处环境中会发生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甚至被熔融而形成岩浆,显然,这已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了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相

互联系而不停地作用,推动着岩石圈的演化和发展,使地表形态、矿物、岩石和矿床以及地

质体的构造变形不断地变化和改造。

4. 矿物的颜色与条痕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时用条痕色作为鉴别某些矿物的依据?在利用条痕色鉴定矿物时要主要哪些问题?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的自然光吸收后所呈现颜色。

条痕:矿物的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是矿物在未上釉的瓷棒上擦划后所留下的粉末颜色。

因为矿物颜色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它色和假色不是矿物本身颜色,会妨碍正确判断矿物的类型,而同一种矿物只有一种条痕色,利用条痕色可以避免假色、它色的干扰。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绪论一填空题 1 圈。 2 内部圈层。 3 4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或界面或间断面 古登堡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内核和外核。 698.74%,称为造岩元素。 7 8、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温度随深度的增大而增高,但不均匀。 9 10、地球的年龄约为46 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 11 12、 先后关系。 13 1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综合分析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地壳 3、岩石圈 4、软流层 5、地质作用 6地质年代 7克拉克值 三、单选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 a)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 3、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 c) a、地壳b、岩石圈c、大气圈d、地球表层 4、直接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元素b、矿物c、岩石d、矿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硅b、氧c、铝d、铁 6、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 a、地震b、高山削平c、海底上升d、油田形成 四、双项选择 1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a、硅铝层 b、洋壳 c、陆壳 d、硅镁层 e、铁镁层 3、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构造作用 b、岩浆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e、沉积作用 4、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 a、物质交流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能量传输 五、判断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地壳(F) 2、矿物是尊称地壳的最基本单位(T) 3、地球是若干个相对状态而成分不同的物质是同心圈层所组成(F) 4、地表形态地貌始终处于不断的剧烈的运动变化中(F) 5、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和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均匀的增加(F) 6、地质作用既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T) 7、野外观察是直接观察自然界的地质现象(T) 8、绝对地质年代又称同位素地质年龄(T)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汇编

绪论 一填空题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岩石圈。 2、地球是由若干不同状态和成分的物质呈同心圈层所组成的。以地表为界,可以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4、我们主要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作为划分地球的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或界面或间断面。其中莫霍面、古登堡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内核和外核。 、地壳元素中的氧、硅、铝、钙、钠、钾、镁等八种元素含量最高,占地壳总量的98.74%,称为造岩元素。 、地壳由一个不连续面康拉德面分为硅铝层或花岗岩质层和硅镁层或玄武岩质层上下两层。 8 9、地球内部的三个基本圈层是薄的,铝镁硅酸盐地壳,铁镁硅酸盐地幔和铁镍为主的地核。 10、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质学上采用相对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绝对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 11、根据地之作用的能量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大类。 12、相对低质年代是根据地质时期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古生物阶段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的相对先后关系。 13、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时间、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解性等特点。 1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综合分析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地壳 3、岩石圈 4、软流层 5、地质作用 6地质年代 7克拉克值 三、单选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 a)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 3、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 c) a、地壳b、岩石圈c、大气圈d、地球表层 4、直接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元素b、矿物c、岩石d、矿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硅b、氧c、铝d、铁 6、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 a、地震b、高山削平c、海底上升d、油田形成 四、双项选择 1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a、硅铝层 b、洋壳 c、陆壳 d、硅镁层 e、铁镁层 3、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构造作用 b、岩浆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e、沉积作用 4、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 a、物质交流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能量传输 五、判断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地壳(F) 2、矿物是尊称地壳的最基本单位(T) 3、地球是若干个相对状态而成分不同的物质是同心圈层所组成(F)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思考与习题集 绪论 重要术语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你怎样理解地质学的特色? 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 重要术语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地热增温流、放射性热、增温率、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圈、岩石圈、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活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科里奥利力、莫霍面、古登堡面复习思考题 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纵波、横波、表面波的特点怎样?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怎样? 4.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5.解释: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6.海底地貌分为哪些单元?各单元的特征怎样?

7.大陆地形有哪些主要单元? 8.主动性大陆边缘和被动性大陆边缘有何不同? 9.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0.说明地温梯度、地温级、地温率的区别? 11.地表最高点、最低点如何? 第二章:矿物 重要术语 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解释: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举例。 4.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 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 6.解释:解理与断口。 7.什么叫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10.掌握实验中学过的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安庆师范学院 2008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地质学基础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学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大题 2、考生答题时必须准确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等 栏目,字迹要清楚工整 一、判断是非题(正确的填“ T”,错误的填“ F”每空1分, 共10分) ()1.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它能获 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2.地壳运动按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3.第四纪以后发生的地壳运动一般被称为新构造运动。 ()4.我国76年唐山地震成因属于火山地震,今年的汶川大地 震属于构造地震。 ()5.超基性岩浆岩中,SiO2含量为65 %以上。 ()6.地层是一层层沉积而成的,因此,较新的地层在任何情况 下,总是位于较老的地层之上。 ()7.地壳总质量最多的是沉积岩,占地壳表面积最多的是火成 岩。 ()8.整个地球内部都是熔融的,到处都存在岩浆。 A 卷) 院系 姓名

)9.岩层的走向与倾向相差180 ° )10.背斜的核部都是新岩层,向两翼地层逐渐变老。 1 ?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 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 .岩石: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2 ?岩浆:岩浆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 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2 .岩浆岩:岩浆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 石'。 3. 断层: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3. 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 裂构造。 4. 地堑;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其 两侧为上升盘,这样的断层组合叫地堑。 ( )。 2. 矿物比较硬度计中,硬度为 5,7,9 的矿物分别是( )、 ( )和( )° 3. 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 )和( )° 4. 组成断层的基本要素有:( )、( )和( )° 5. 板块的边界类型包括( )、( )和( )° 6. 晚古生代是由( )、 ( )和( )三个纪 1.地球内部层圈从外到内可分为( )和 组成。 (每空1分,共20分) 7.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 八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以及 三、名词解释: 分,共15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地质学基础》期末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重力异常: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至所测出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称为重力异常。 2、地热增温级:指在年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 3、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4、软流圈:在地下深度60-400km范围内,震波速度明显下降,这一层称为古登堡低速层,一般认为在这一层可能有部分熔融,具有较大的塑性或潜柔性,因此又称为软流圈。 5、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6、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总称为地质作用。 7、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 8、晶质体: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 9、类质同像: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 10、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11、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 12、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叫做断口。 13、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14、变质作用: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 15、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做构造运动。 16、同斜褶皱:由一系列褶曲轴面和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的倒转褶曲所组成的褶皱,称为同斜褶皱。 17、等斜褶皱:如果一系列相连的倒转褶曲轴面和两翼岩层,不仅向同一方向倾斜,而且其倾角几乎相等,这样的褶皱称为等斜褶皱。 18、断裂构造:地壳中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 19、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20、标准化石:演化最快、水平分布最广,鉴定地质年代最有价值的化石。 21、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22、内生矿床: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有用组分富集起来所形成的矿床。 23、外生矿床:在地表外力作用下有用元素或有用组分聚集所形成的矿床。 24、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和土体(岩土)空隙中各种不同形式水的总称。 二、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 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 C、苹果形 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 A、赤道 B、南极 C、北回归线 D、北京 3、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4、下列哪种元素不是地壳中占98%以上的8种主要元素之一(C) A、硅 B、铁 C、铜 D、镁 5、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B)组成 A、钾铝层;B硅镁层;C、铁镁层;D、硅铁层

地质学基础(高起专)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高起专) 单选题 1. 幔核界面-古登堡面位于地下约_____深度。(6分) (A) 670km处(B) 1000km处(C) 2900km处(D) 5157km处参考答案:C 2. 下列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的是_____。(6分) (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参考答案:C 3. 矿物的_____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6分) (A) 颜色(B) 条痕(C) 透明度(D) 光泽参考答案:D 4. 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6分) (A) 花岗岩(B) 安山岩(C) 石灰岩(D) 大理岩参考答案:C 5. 在大陆表层由风化残积物组成的一个不连续的薄壳,称为_____。(6分) (A) 残积物(B) 坡积物(C) 土壤(D) 风化壳参考答案:D 6. 下列风化作用类型中,属于物理风化作用的是_____。(6分) (A) 溶解作用(B) 氧化作用(C) 冰劈作用(D) 水解作用参考答案:C 多选题 7. 下列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_____。(6分) (A) 岩浆作用(B) 构造运动(C) 风化作用(D) 变质作用参考答案:A,B,D 8. 下列属于矿物的光学性质的是_____。(6分) (A) 颜色(B) 条痕(C) 透明度(D) 解理参考答案:A,B,C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是_____。(6分) (A) 溶解作用(B)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C) 碳酸化作用(D) 氧化作用参考答案:A,C,D 10. 按照形成岩石的地质成因,可将岩石分为三大类,分别是_____。(6分) (A) 岩浆岩(B) 沉积岩(C) 侵入岩(D) 变质岩参考答案:A,B,D 11.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_____。(5分) (A) 构造运动(B) 地形(C) 岩石特征(D) 气候条件参考答案:B,C,D 判断题 12. 在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地球内部圈层是否属于岩石圈部分?(5分)参考答案:错误 13.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以外的外能和地球内部的内能。其中,内能是否包括重力能、热能、太阳辐射能、结晶与化学能等?(5分)参考答案:错误 14. 解理是否指矿物受力后沿着一定方向裂开的能力?(5分)参考答案:正确 15. 由于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共同作用,使岩石与外界接触的棱角部分逐步风化直至消失,最后变成球形或椭球形,这种现象是否称为差异风化?(5分)参考答案:错误 填空题16. 地球的内部圈层从地表向下,分为地壳、地幔、地 核,其分界面分别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5分) 17. 矿物的透明度是指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按照透明程度由高到低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5分) 18. 风化壳具有垂直分带性,自上到下大致可分为四层,分别为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岩石及基岩。(5分) 单选题 1.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地对谷底和谷坡进行冲蚀破坏,这个过程称为_____。(5分) (A) 剥蚀作用(B) 下蚀作用(C) 侧蚀作用(D) 侵蚀作用参考答案:D 2. 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河谷、瀑布具有向上游迁移并逐渐消失的规律,这一现象称为_____。(5分) (A) 向源侵蚀(B) 袭夺现象(C) 截弯曲直现象(D) 牛轭湖参考答案:A 3. 冰川对地面的破坏作用称为_____。(5分) (A) 侵蚀作用(B) 刨蚀作用(C) 溶蚀作用(D) 潜蚀作用参考答案:B 4. 下列不属于冰蚀地貌的是_____。(5分) (A) 冰斗(B) 冰蚀谷(C) 冲沟(D) 羊背石参考答案:C 5. 根据海水运动产生原因及特点,海水运动形式分为若干基本类型,下列不属于海水运动形式的是_____。(5分) (A) 波浪(B) 潮汐(C) 洋流(D) 环流参考答案:D 6. 在海进沉积序列中,在纵向剖面上表现为_____。(5分) (A) 沉积物粒度下粗上细(B) 沉积物粒度较粗(C) 沉积物粒度下细上粗(D) 沉积物粒度较细参考答案:A 多选题 7. 根据流水在地面流动的特点,将地面流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_____。(5分) (A) 波流(B) 浊流(C) 洪流(D) 河流参考答案:A,C,D 8. 河流的冲积物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5分) (A) 良好的分选性(B) 较高的磨圆度(C) 清晰地层理(D) 较差的磨圆度参考答案:A,B,C 9.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包括_____。(5分) (A) 机械沉积作用(B) 化学沉积作用(C) 生物沉积作用(D) 石化作用参考答案:A,B,D 10. 按照冰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所处地形的条件,可将其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_____。(5分) (A) 大陆冰川(B) 山谷冰川(C) 山麓冰川(D) 山岳冰川参考答案:A,D 11. 根据海水运动和滨海区的地势特点,将滨海区分为三个带,分别为_____。(5分) (A) 外滨带(B) 前滨带(C) 中滨带(D) 后滨带参考答案:A,B,D 判断题 12. 河流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谷底和谷坡进行磨蚀破坏,这个过程是否称为河流的冲蚀作用?(5分)参考答案:错误

02145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共8套)(DOC)

02145地质学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 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 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 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B.古生代 C.中生代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 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_. A、大羽羊齿 B、苏铁C、松柏D、银杏 13、界、系、统、阶是__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4、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_。 A、5 B、6 C、7 D、8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_______。

地质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八)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克拉克值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片麻构造 二、选择题(18×1共计18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 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 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_。 A、大羽羊齿 B、铁 C、松柏 D、银杏 13、界、系、统、阶是__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4、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_。 A、5 B、6 C、7 D、8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_______。 A、片岩 B、片麻岩 C、糜棱岩 D、岩

地质学基础B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B答案 一、答案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一般是指晚第三纪及其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变动,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表现形式。 2.风化壳:不整合的标志,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残留难分解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 3. 古登堡面:在2900km 深处。在这里纵波速度由13.32km/s 突然降为8.1km/s,而横波至此则完全消失。这个面称古登堡不连续面。 4.标准化石:演化速度最快,分布最广的化石,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的化石。 5.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统称为岩石圈。 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7.向斜:两翼基本对称,核部地层较年轻 8、地层倾向:沿着地层斜面与地层走向垂直所引的线叫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 二、填空(1′ ×20共计20分)。 1、地幔、地核 2、裂隙式、中心式 3、橄榄岩等、辉长岩、安山岩、流纹岩等、伟晶岩 4、三叠、侏罗、白垩、T、J、K 5、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 6、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7、塑性变形、弹性变形、脆性变形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B 2. A 3. C 4. D 5. A 6. A 7. C 8. D 9. A 10. C 11.B 12.B 13.A 14.D 15.A 16.A 17.B 18.A 19. C 20. C 四、简答题 1、阐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思想理论。(7分) 板块构造说认为,1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2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3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 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样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洋从开始到封闭,可以归纳为下列过程:大陆裂谷→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线。 2、简述沉积岩的分类及其主要岩石类型(7分) 答: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 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 1碎屑岩类,主要包括沉积碎屑岩类和火山碎屑两个亚类。按颗粒大小沉积碎屑岩进一步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据火山碎屑粒度,火山碎屑岩大体可以分为: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 2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主要包括铝、铁、锰质岩类,硅、磷质盐类,碳酸盐岩类,

地质学基础试题八套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矿物 7.向斜 8.转换断层 二、填空(1′ ×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地质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一、 新构造运动1.风化壳2.莫霍面3.标准化石4.岩石圈5.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1、 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2、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 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3、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 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4、变 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5、 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 6_________三类。 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1、A、J B、K C、T D、Q 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2、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3

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A、动力变质作用 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4、 、 D、早古生代 C、晚古生代 B、中生代A. 新生代 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5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6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7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8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9、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精品

地质学基础试题集

地质题库 一、填空题 1、地质年代可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 古代)。 2、矿井水的主要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 地表水、老窑水)。 3、矿井地质构造分为(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4、(褶曲)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它分为(向斜)和(背斜) 两种形态。 5、防治水害的基本原则是(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6、岩石按风化程度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和强风化)。 7、矿井地质勘探的手段主要包括(钻探、巷探和物探)。 8、井上下对照图是反映井下的采掘工程与(地表的地形地 物)关系的图件。 9、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 段。 10、生产矿井中的岩浆侵入体主要有两种产状:(脉状岩墙) 和(层状岩床)。 11、地质构造按其规模和对生产影响的程度可分为(大、中、 小)三种类型。 12、断层面空间状态可以用(走向、倾向、倾角)表示。 13、岩层的接触关系有三种,分别为:(整合接触、假整合接

触和不整合接触)。 14、自然界的岩石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三大类。 15、矿井地质“三书”是(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 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书。 16、动用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 17、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 行性研究) 18、(损失率)是考核资源利用和开采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主要 经济技术指标之一。 19、储量管理最主要的两个年报表是(生产矿井储量动态 表与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 20、在开采过程中,已开采部分的(采出量与损失量之和), 称为动用储量。 二、名词解释 1岩石: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岩石。 2晶质体:由于质点规则排列的结果,就使晶体内部具有一定的晶体构造,称为晶体格架。具有良好几何外形的晶质体,通称为晶质体。 3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或化石群,称指相化石

最新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地质学基础试题集

地质题库 一、填空题 1、地质年代可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 古代)。 2、矿井水的主要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 地表水、老窑水)。 3、矿井地质构造分为(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4、(褶曲)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它分为(向斜)和(背 斜)两种形态。 5、防治水害的基本原则是(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6、岩石按风化程度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和强风化)。 7、矿井地质勘探的手段主要包括(钻探、巷探和物探)。 8、井上下对照图是反映井下的采掘工程与(地表的地形地 物)关系的图件。 9、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 段。 10、生产矿井中的岩浆侵入体主要有两种产状:(脉状 岩墙)和(层状岩床)。 11、地质构造按其规模和对生产影响的程度可分为 (大、中、小)三种类型。

12、断层面空间状态可以用(走向、倾向、倾角)表 示。 13、岩层的接触关系有三种,分别为:(整合接触、假 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14、自然界的岩石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 变质岩、岩浆岩)三大类。 15、矿井地质“三书”是(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 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书。 16、动用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 17、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 和(可行性研究) 18、(损失率)是考核资源利用和开采技术以及管理水 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 19、储量管理最主要的两个年报表是(生产矿井储量 动态表与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 20、在开采过程中,已开采部分的(采出量与损失量 之和),称为动用储量。 二、名词解释 1岩石: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岩石。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1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 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 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 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 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 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地质学;现实类比;历史分析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特点()、()及()。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这句话的意思是(“”)。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主要方法()、()、()和()。 三、问答题 1.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 2.地质研究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地质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章绪论答案 二、填空题 1.岩石圈。 2.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存在形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构造运动及形成的地质构造;地球及地壳的演化历史;地质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动地质学发展的新方法、新技术研。 3. 学科的实践性;现象的复杂性;认识的局限性。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5. 野外观察;现实类比与历史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实验模拟。 第二章地球 一、名词解释 大地水准面;大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裂谷;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裾);海沟;岛弧;洋脊;洋隆;大洋盆地;海山;海岭;重力;理论重力值;实测重力值;重力异常;地磁;地磁场;地磁要素;磁异常;地热;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地面热流;地热异常;地震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圈 二、是非题 1地球两极的理论重力值比赤道大。()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3.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4.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5.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地质学基础题库.

地质学基础章节题库A(有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 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即岩石圈,它是由和两 部分构成。 2.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和演化规律。 3.在地质研究中,曾出现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以法国地质学家居维叶(G Cuvier)为代表的 ______论,他认为地壳的变化和生物的发展不是自然界逐渐演化而成的,而是短暂而猛烈的剧变事件造成的;另一种是以莱伊尔(Lyell)为代表的_______论,其核心思想是将今论古。 二、简答题: 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第一章答案: 一、1.地壳、上地幔上部2. 构造、发展历史3.灾变论、均变论; 二、答案要点: (1)研究对象:地球。在当前阶段,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 (2)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等。 第二章地球的基本特征 一、填空题 1.地壳中含有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绝大部分元素,其中克拉克值(又称元素丰度)最高的三种元素是、和。 2. 按照能量的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 3.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如大西洋中脊、东非裂谷;,如日本岛弧-海沟;,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列斯断裂. 4.根据地震波的两个一级不连续面可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其中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的不连续面称,而地幔与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称。 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边界、边界和边界。 6.地震纵波传播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体波中的只能在固 态介质中传 7. 陆壳的主要特征是厚度较大,具双层结构,即下层为、上层为。8. 地壳中克拉克值最高的4种元素由大至小排列依次为、、、。 9. 当地震发生时,远处的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是波、然后是波和波。 10. 按照引起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划分为和两 类 11. 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和。 12. 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的能引起的,它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