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速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

车速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
车速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

精确计算发动机转速与车速的关系,首先需要要知道轮胎的规格,其次还要知道变速箱各档

位的传动比(包括最终传动比)。

轮胎规格:轮胎宽度/高宽比R 轮毂直径,例如规格为195/55R15的轮胎,其宽度是

195mm ,高宽比是0.55,轮毂直径是15吋(英寸)。

车速(km/h)=【轮胎宽度(mm)×(高宽比/100)×2+轮毂直径(吋)×25.4】×3.14159

×60/1000000/最终传动比/对应档位传动比×发动机转速(rpm)

其中:“×60”是将每分钟的发动机转速(rpm),转换为每小时的转速(rph),“/1000000”

则是将以毫米(mm)为单位的轮胎圆周长,转换成以公里(km)为单位。

在上式中,对于一辆特定的汽车,轮胎规格、最终传动比是固定的参数,而且,对于某

一档位,其传动比也是固定的,因此,只要已知档位和发动机的转速,即可求出对应的车速。

例如,对于凯越五档手动变速箱(1.6 DOHC ),各档的传动比、发动机转速与车速关系

如下(图片附后):

【最终传动比: 3.722,轮胎195/55R15,车速(公里/小时)=

0.030158276602032055994161807652875/对应档位传动比×发动机转速(rpm)】

档位(传动比) 1500rpm 2000rpm 2500rpm 3000rpm 3500rpm

一档( 3.545) 12.761 17.016 21.268 25.522 29.775

二档( 2.158) 20.963 27.950 34.938 41.925 48.913

三档( 1.478) 30.607 40.810 51.012 61.214 71.417

四档( 1.129) 40.069 53.425 66.781 80.137 93.493

五档( 0.886) 51.058 68.077 85.097 102.116 119.135

倒档( 3.333) 13.573 18.097 22.621 27.145 31.669

档位(传动比) 4000rpm 4500rpm 5000rpm 5500rpm 6000rpm

一档( 3.545) 34.029 38.283 42.536 46.790 51.044

二档( 2.158) 55.900 62.888 69.876 76.863 83.851

三档( 1.478) 81.619 91.823 102.024 112.226 122.429

四档( 1.129) 106.850 120.206 133.562 146.918 160.274

五档( 0.886) 136.155 153.174 170.193 187.213 204.232

倒档( 3.333) 36.194 40.718 45.242 49.766 54.290

驱动轮转速换算成车速

3.6k }1000

24.25)(2/100)( { }260/{???+????=≈=英寸轮毂直径高宽比)轮胎宽度(分钟)(转实测驱动轴转速轮胎静载半径

驱动轮转速有效滚动半径驱动轴转速车速mm T R R V πωω

发动机转速与车速关系

发动机转速、档位与车速的关系 准确计算发动机转速与车速的关系,首先需要要知道车轮的直径,其次还要知道变速箱各档位的传动比、以及主减速器的传动比。 轮胎规格:轮胎宽度/高宽比R轮毂直径,例如规格为195/55R15的轮胎,其宽度是195mm,高宽比是0.55,轮毂直径是15吋(英寸)。 车速(km/h)=发动机转速×车轮周长×60/1000/(总传动比) =【轮胎宽度(mm)×高宽比×2+轮毂直径(吋)×25.4】×π×60/1000000/减速器传动比/对应档位传动比×发动机转速(rpm) 其中:“×60”是将每分钟的发动机转速(rpm),转换为每小时的转速(rph),“/1000000”则是将以毫米(mm)为单位的轮胎圆周长,转换成以公里(km)为单位。 在上式中,对于一辆特定的汽车,轮胎规格、减速器传动比是固定的参数,而且,对于某一档位,其传动比也是固定的,因此,只要已知档位和发动机的转速,即可求出对应的车速。 例如,对于凯越五档手动变速箱(1.6 DOHC),各档的传动比、发动机转速与车速关系如下(图片附后): 【主减速器传动比:3.722,轮胎195/55R15,车速(公里/小时)=0.030158276602032055994161807652875/对应档位传动比×发动机转速(rpm)】 ..

..

..

相同转速情况下,档位越高,车速越快(不高于100km/小时),油耗越低。这是因为车速是由距离和时间这两个因素组成的量。 假如:一台pp车,在发动机转速2000转/分时,1至5档车速分别是15km/小时, 30km/小时,45km/小时,60km/小时,75km/小时,由于发动机运转速度相同,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的油耗也可以视为相同。现在要行驶一段长度为15km的道路,走两次,第一次用2000转、1档匀速走完,耗时正好一个小时;第二次用2000转、5档匀速走完,耗时为12分钟。也就是说,第二次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只是第一次的1/5,又由于其单位油耗是相同的,所以结论是:第二次发动机工作耗费的汽油也只是第一次的1/5。试想:如果分别用1、2、3、4、5档匀速跑完100km,所耗费的汽油可能是25公升、20公升、15公升、10公升、5公升。 ..

关于电机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的关系 功率: 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说:“功率是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IR=(U*U)/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cosa(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单位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1W=1J/s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2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 =2πR*每分转速(n分)/60 =πR*n分/30---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分/30)= (T*π* n分)/30 (单位W)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详解汽车档位.牵引力.行驶速度和发动机转速

浅谈汽车档位.牵引力.行驶速度和发动机转速 各类高中物理练习册在《机械能》一章中都要涉及到有关汽车功率、牵引力、行驶速度的问题,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并向汽车驾驶员请教后,就下列几个问题谈一些肤浅认识,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一般汽车总体构造四大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的核心部分。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作用是将所供入的燃料燃烧,使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而发出动力,并通过汽车的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发动机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动力性指标(有效扭矩、有效功率、转速等)、经济性指标(燃油消耗率)以及运转性能指标(冷起动性能、噪声和排气品质等)。下面谈谈与本文有关的技术指标。 (1)有效扭矩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扭矩称为有效扭矩,用Me表示,单位为N?m.发动机的扭矩是由于燃烧气体作用在活塞上的力通过连杆椎动曲柄而产生的。 (2)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用Pe表示,单位为kW。它是发动机克服了各部分摩擦阻力和驱动各种辅助装置(如水泵、机油泵等)所消耗的功率后所得到的净功率。有效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3)转速发动机的转速影响其结构形式与性能,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可以使功率提高,但转速的提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4)燃油消耗率(比油耗)发动机要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g),称燃油消耗率,用ge表示,单位为g/kW?h。ge越小,经济性越好。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是指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随曲轴转速变化的规律。当油门开到最大时,所得到的速度特性称为发动机外特性,如图1所示。发

动机外特性代表了发动机在使用中允许达到的最高性能,因此最为重要。一般发动机的铭牌上标明的功率Pe,扭矩Me及其相应的转速n,最低燃油消耗率ge 等都是以外特性为依据的。发动机功率的大小,均标明产生该功率时曲轴的相应转速。如解放CA-10B型载重汽车,最大功率/转速为70千瓦/2800转/分,东风EQ-240型越野汽车最大功率/转速为99千瓦/3000转/分。一般习题中所说的汽车额定功率就是指的最大有效功率。由图1可知,在n1~n2范围内,因Me和n 都是逐渐增加的,故Pe是随n的增加而增加的。在n2~n3范围内,n虽然继续增加,但Me却逐渐降低,故Pe是缓慢地增加,到n3时Pe达最大值。转速超过n3时,虽然n是增加的,但由于Me下降很快,故Pe也逐渐下降。发动机最小燃油消耗率的相应转速为n5,它的数值一般介于n2和n3之间。因此,一般发动机工作时所使用的范围应尽可能在最大功率转速与最大扭矩转速之间,即提倡所谓的中速行车”,这样方可保证发动机在最佳动力性与经济性情况下工作。车速过高和过低,都将增加燃油的消耗。 二、变速器变速器是实现变速、传递和改变扭力的大小、改变汽车进退方向及使驱动车轮脱离发动机影响的传动装置。变速器一般由变速传动机构和变速操纵机构组成。变速传动机构的作用是改变转速及扭矩的数值和方向;操纵机构的作用是实现变速器传动比的变换——换档。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离合器,离合器保证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机构可靠接合和彻底分离。 变速器传动速度改变的大小,用传动速比i来表示。传动速比等于主动齿轮的转速n主与从动齿轮的转速n从之比;也等于从动轮的齿数Z从与主动轮的齿数Z主之比,即 i=n主/n从=Z从/Z主(2) 变速器扭矩的改变:在略去变速器传动摩擦损失的情况下,输入功率P入应

电机级数与转速关系基础知识

电机级数的概念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是分级的,是由电机的“极数”决定的。 三相异步电动机“极数”是指定子磁场磁极的个数。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形成定子磁场的不同极数。选择电动机的极数是由负荷需要的转速来确定的,电动机的极数直接影响电动机的转速,电动机转速=60乘以频率再除以电动机极数。电动机的电流只跟电动机的电压、功率有关系。 电机级数的分类 1. 极数反映出电动机的同步转速,2极同步转速是3000r/min,4极同步转速是1500r/min,6极同步转速是1000r/min,8极同步转速是750r/min。 绕组的一来一去才能组成回路,也就是磁极对数,是成对出现的,极就是磁极的意思,这些绕组当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磁场,相应的就会有磁极。 三相交流电机每组线圈都会产生N、S磁极,每个电机每相含有的磁极个数就是极数。由于磁极是成对出现的,所以电机有2、4、6、8……极之分。 2. 若三相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合成磁场的同步转速为50r/s,即3000r/min.如果电动机的旋转磁场不止是一对磁极,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得 到同步转速n与磁场磁极对数p的关系:n=60f/p.f为频率,单位为Hz.n的单位为r/min。 ns与所接交流电的频率 (f)、电机的磁极对数(P)之间有严格的关系ns=f/P。 在中国,电源频率为50赫,所以二极电机的同步转速为3000转/分,四极电机的同步转速为1500转/分,其余类推。异步电机转子的转速总是低于或高于其旋转磁场的转速,异步之名由此而来。异步电机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转速之差(称为转差)通常在10%以内。由此可知,交流电机(不管是同步还是异步)的转速都受电源频率的制约。因此,交流电机的调速比较困难,最好的办法是改变电源的频率,而以往要改变电源频率是比较复杂的。所以70年代以前,在要求调速的场合,多用直流电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技术已开始得到实用。 3.交流三相异步电动机极数为总线圈组数除以三。 4. 同步电动机的转速=60*频率/ 极对数(我国工频为50Hz)。 异步电动机转速=(60*频率/ 极对数)×转差率 另外,同等功率的电动机,转速越大,输出扭距越小。

汽车档位与车速是怎样一个关系

汽车档位与车速是怎样一个关系? 一般是: 一档~10--20KM 二档~20--30km 三档~30--40km 四档~40--60km 五档~60--...安全km 转速一般是1500--2500左右换,主要还是看车型,如低扭矩的就需要高转速,如富康,它需要3000转换档~~ 合理加档,配合发动机转速,提高工作效率 1. 关于发动机的功率: 汽车发动机的最高功率是在某一转速下发挥出来的,所以汽车的说明书或宣传资料里关于功率的说明都是与转速相提并论的。当汽车在发动机较低转速时行驶(比如1500RPM),发动机的功率可能只发挥出10%-15%(具体参数你研究一下你发动机的“转速/功率曲线”就能确定,如果你有的话。而且这个函数的导数曲线并不平滑,hehe)。交通台的JC当时说:“就好象汽车原来需要70匹马拉着(发动机最高功率70马力),你现在只让15匹马拉,能不费力吗?” 2. 关于燃烧: 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转速状态工作,会造成燃烧的不充分,有些部位会有积碳,有些部位会被粘粘乎乎的没有完全燃烧的油渍糊住,进一步造成燃烧的不充分,恶性循环。到那时,你的爱车就想不肉也难了。交通台的JC那天举例子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某大部委买了一辆世界知名品牌的高级轿车(JC没点名,我估计是大奔),交给专业司机开了没一年,就油耗上升,运行状态下降等等不良现象先后出现。部委领导忿忿然叫来该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的老德,责问其产品质量。老德来了以后,先自己开着车在院子里转了2圈,又问了问司机平时如何驾驶、如何保养和加减档时机等等,并打开车的机器盖子大概看了看。然后老德对领导说:星期天(当时还没有双休日)早上6:00,请你们司机把车加满油,在京顺路起点等我,我亲自给你们修车。星期天早上司机早早来到约定地点,心里还直纳闷,这老德怎么在这儿修车?6:00整老德来了,也开一大奔,他下车对专业司机说:你跟着我,别拉下。说完转身上车狂奔,车速很快达到了200KM/H,一直开到密云水库的大坝上才停住(行程约200KM)。德国老头下了车笑眯眯地对中国司机说:车已经修好了。司机原地慢慢开着试了试,确实好多了。老德解释说:你原来开这个车的习惯是你们中国习惯,开我们公司的车要按我们的习惯和说明书上的规定,你长期低转速加档,使得燃烧不充分,粘粘乎乎的油把喷油嘴等部位都糊住了。今天咱们开这么快,转速会在4500-5000以上,油的流量也会很大,把原来的粘粘乎乎的东西都冲刷走了。所以车又好开了。”我听了以后,觉得可能有北京人侃大山的因素(JC说是真事)有没有这么邪乎不知道,但是道理是很清楚的。 3. 关于如何省油: 长期发动机低转速行驶,会使发动机工作状态下降,燃烧不充分。油耗自然会上升。咱们国家的司机,原来就是这么学的(我也是这么学的,我的教练还是海驾的金牌教练,驾龄在40年以上,他对我谆谆教诲:车一动就加二档!),低转速加档,是为了省油和省车。也确实省油,为什么?我看和当时的司机都会修车有关系,他闲得没事就会把发动机全拆开,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额定转速最大扭矩的概念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额定转速/最大扭矩的概念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产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稳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应了汽车在一定范畴内的负载能力。 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扭矩称为有效扭矩,用Te体现,单位为N?m。有效扭矩与外界施加于发动机曲轴上的阻力矩相平衡。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率,用Pe体现,单位为kW。它即是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 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可以用台架试验要领测定,即用测功器测定有效转矩和曲轴角速度,然后运用以下的公式便可计算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 Pe=Te?(2∏?n/60)/1000=Te?n/9550(kW) 其中:Te——有效转矩,N?m n——发动机转速,r/min 有效扭矩的最大值称为最大转矩,有效功率的最大值称为最大功率。 报刊上在介绍某一车型时,其技术参数中的扭矩和功率通常就是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而发动机铭牌上标明的功率及相应转速则称为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额定功率一般要小于最大功率,凭据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要领的规定,汽车发动机应能在额定工况下能连续运行300—1000h。 关于扭矩和功率的含义,通俗一点讲,扭矩好比百米赛跑选手在起跑点蹲撑,蓄势待发,准备冲向前那一刹那的冲劲;而功率就是维持这股劲可以越跑越快,一直跑到终点的能力。增大发动机的排量,就能提高Te

和Pe。为了增大发动机排量,可增加气缸数(如3缸变4缸),或者增加单位气缸的容积(如增大气缸内径)。 简单的说:发动机的扭矩象征其气缸一口气所能吸进的油气量,这个吸气量是会随油门开度的加大和发动机转速的逐渐升高而增加的,但是它不会一直变大上去,到了某一转速它就会到达顶峰,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最大扭矩。发动机的转速再上升,它就会逐渐下降,这是汽油发动机等内燃机在扭矩上的特色,也是最不睬想的地方。功率即是扭矩乘以转速,它象征在单位时间里发动机可吸进的油气量。所以,当发动机转速逐渐上升到最大扭矩点时,每口气吸进的油气量和单位时间里的吸气次数都在增加,因此功率一直上升;当转速超出最大扭矩点后,尽管每口气吸进的油气量减少,但由于降幅不大且吸气次数在增加,所以一直增加到最大功率点为止;当转速超出最大功率点后,每口气吸进的油气量减少幅度要大于吸气次数的增加幅度,所以功率开始减少。汽车所要求的发动机动力性指标Te和Pe是在一定转速下得到的。差别汽车的使用要求不一样,车速也不一样(如载货汽车和轿车使用的车速就不一样),所对应的发动机转速就不一样,因此差别用途的发动机,即便在有效功率相等的情况下,它们所对应的转速也是不一样的,反言之即功率相等的发动机并不克相符所有车型的要求,还务必在考虑功率和扭矩的同时看其所对应的转速,这样才华全面看出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指标Te和Pe是否相符要求。 而Te和Pe这两项动力性指标并不克直接用来评价差别排量发动机的优劣或强化水平,即不是功率和扭矩大的发动机就好或强化水平就高,而是要看单位气缸劳动容积所发出的功率和扭矩。

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

浅谈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策略 摘要: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换挡相当频繁。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为非动力换挡,换挡过程中存在切断动力和恢复动力的阶段,故换挡过程的舒适性和离合器磨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为了提高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品质,通过分析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渡过程,提出了换挡机构自学习控制策略,分别由控制软件实现变速器装配完成后的(离线)位置初始化和变速器使用过程中的(在线位置修正)。 关键字: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换挡控制自学习控制策略 [Abstract]When the vehicle runs on the road, the gearshift of the AMT is frequent and performed under cutting off the power. During the gearshifting, there exist the phases of cutting off the power and resuming the power, the shift comfort and the clutch abrasion need to study. The shift system of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was analyzed, That could be directly for shifting process control, a self-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shift actuator .With this strategy, position initialization after AMT is just assembled and position amendment in the process of use are realized by respective control softw are. Key words AMT Shift quality Shifting control Self-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1940年通用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的全自动变速器Hydra-Matic,从此自动变速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自动变速器作为现代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一方面,它能协调发动机供应特性与汽车行驶需求特性的矛盾,满足汽车的行驶条件;另一方面,利用变速器的速比调节功能使发动机的工作点始终处于经济区域,使整车的油耗降到最低。 近年来,以先进的电子技术装备改造传统的机械传动系,使手动变速器和干式摩擦离合器实现操纵自动化已成为应用研究的热点。为实现自动换挡,必须以某种(或某些)参数作为控制的依据,而且这种参数应能用来描述车辆对动力传动装置各项性能和使用的要求,能够作为合理选挡的依据,同时,在结构上易于实现,便于准确可靠地获取。目前常用的控制参数是车速和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由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为非动力换挡,换挡前要先断开离合器切断动力,换挡完成后再结合离合器恢复动力,因而在保证动力传动系寿命的前提下,能迅速而平稳地换挡变速的性能就成为AMT换挡控制的关键。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工况分为:升档、降档、制动换挡等。换挡过程动作包括离合器分离、选换挡操作、离合器结合。 1.换挡品质的评价指标: 换挡品质是指换挡过程的平顺性,即换挡过程能平稳而无颠簸或冲击地进行。换挡品质控制是自动换挡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对换挡过程的具体要求有两个:一是换挡过程应尽量迅速地完成,以减少由于换挡时间过长而使摩擦元件的磨损增加和减少因换挡期间输入功率低或中断而引起的速度损失;其二是换挡过程应尽量缓慢平稳过渡,以使车速过渡圆滑,没有过高的瞬时加速度或瞬时减速度,避免颠簸和冲击,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减小传动系的冲击载荷,延长机件寿命。 以上两个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换挡过程快,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动载荷,换挡过程的平稳性就不好。而如果为了提高换挡过程的平稳性而延长过渡时间,则摩擦元件的滑转时间延长,累计滑摩功增加,导至摩擦元件温度升高、磨损增加。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根据经验,最小滑摩时间在0.4s~1s较为合适,在此前提下再设法提高换挡过程的平稳性。换挡过程品质控制的实质就是限制发生过于剧烈的扭矩

电机转矩与功率的关系

电机功率与转矩的关系 在一定功率的条件下,转速转速越高,扭矩就越低,反之就越高。 比如同样1.5kw电机,6级输出转矩就比4级高也可用公式M=9550P/n粗算对于交流电机:额定转矩=9550×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对于直流电机比较麻烦因为种类太多。大概是转速与电枢电压成正比,与励磁电压成反比。 转矩与励磁磁通和电枢电流成正比。 在直流调速中调节电枢电压属于恒转矩调速(电机输出转矩基本不变) 调节励磁电压属于恒功率调速(电机输出功率基本不变) 电机的选择 电动机的功率,应根据生产机械所需要的功率来选择,尽量使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选择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小.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造成电动机长期过载.使其绝缘因发热而损坏.甚至电动机被烧毁。 ②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大.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其输出机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数和效率都不高,不但对用户和电网不利。而且还会造成电能浪费。 要正确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必须经过以下计算或比较:P=F×V /1000 (P=计算功率KW,F=所需拉力N,工作机线速度m/s) 对于恒定负载连续工作方式,可按下式计算所需电动机的功率:P1(kw):P=P/n1n2 式中n1为生产机械的效率;n2为电动机的效率,即传动效率。按上式求出的功率P1,不一定与产品功率相同。因此.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计算所得的功率。

此外.最常用的是类比法来选择电动机的功率。所谓类比法。就是与类似生产机械所用电动机的功率进行对比。具体做法是:了解本单位或附近其他单位的类似生产机械使用多大功率的电动机,然后选用相近功率的电动机进行试车。试车的目的是验证所选电动机与生产机械是否匹配。验证的方法是:使电动机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将测得的电流与该电动机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进行对比。如果电功机的实际工作电流与铭脾上标出的额定电流上下相差不大.则表明所选电动机的功率合适。如果电动机的实际工作电流比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低70%左右.则表明电动机的功率选得过大,应调换功率较小的电动机。如果测得的电动机工作电流比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大40%以上.则表明电动机的功率选得过小,应调换功率较大的电动机。 实际上应该是考虑扭矩(转矩)、电机功率和转矩是有计算公式的。即T = 9550P/n 式中:P —功率,kW;n —电机的额定转速,r/min;T —转矩,Nm。电机的输出转矩一定要大于工作机械所需要的转矩,一般需要一个安全系数。 关于功率、转矩、转速之间关系的推导如下: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推出F=T/R---公式2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分/30=π/30*T*n分-----P=功率单位W,T=转矩单位Nm,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手动挡汽车换挡操作讲解

手动挡汽车换挡操作讲解 有些车友驾车换挡时车辆有诸如前冲(窜车)、顿挫(坐车)等现象,一般问题都是出在换档操作上,这里就换挡操作问题做一下探讨。 为便于探讨,我们把一脚离合法的换挡过程大致分解为如下三个步骤: 1、踩离合(器),松油门; 2、换挡; 3、抬离合、加油。 以上三个步骤中,哪一步可能产生问题呢? 1、踩离合(器),松油门 这一步有可能产生冲击。产生冲击的原因是踩离合松油门的顺序不对。如果先松油门后踩离合,由于发动机停止供油而离合器未分离,可能出现“反拖”即发动机制动现象,这会产生“顿挫”冲击感。当档位较高(如四、五档行驶)时,发动机制动作用较轻,不会有多大感觉,但档位较低(如二、三档行驶)时,“顿挫”感就会比较明显。 踩离合松油门的正确操作方法是,踩离合和松油门应同时(或几乎同时)进行。就算要排个先后次序,也应是踩离合在先,松油门在后。注意,松油门的时间不能太滞后,否则,由于踩下离合后相当于卸去了发动机的负荷,而油门又未及时松开的话,发动机转速会迅速升高。这时烧的油算是白费了。 踩离合、松油门后,发动机转速随之开始下降。 2、换挡 这是整个换挡过程中的实质性步骤。正常情况下,由于同步器的作用,一对待啮合的两个齿轮(从赛欧车变速器的实际构造来看,实际上是变速器输出轴上的同步器结合套和待换入档位齿轮上的齿环)在转速未达到同步前是不会接触的,因此不会产生齿轮撞击(同步器的同步原理,虽不是特别复杂,但如不配上一两幅*图什么的,倒还不容易把它说清楚。不过仅就同步原理来说,这对我们并不太重要,不说它也罢)。转速同步后,两齿轮会顺利啮合,所以这一步不会产生什么冲击。 不仅如此,换挡时如操作(施力大小、换入时机)得当,还会产生类似换挡杆被自动吸入到位的感觉,这对驾驶者来说,不啻为一种“快意”。

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关系:P=T×n/9550其中P是额定功率(KW) 、n 是额定转速(分/转) 、T是额定转矩(N.m)你没给速度,假设是3000rpm,那么电机T=9550XP/n=9550X11/3000=35N.m,35X减速比847=29645N.m输出扭矩。 三角带传动速比如何计算?传动装置:电机轴转速 n1=960转/分,减速机入轴转速n2 =514转/分,电机用皮带轮 d1=150mm ,求减速机皮带轮d2 =? 带轮速比i=? i=n1÷n2= 960÷514=1.87 根据d1/d2=n2/n1 d2=d1×n1÷n2 =150×960÷514=280㎜ 答:减速机皮带轮直径为:280毫米; 带轮速比为: 1.87。1.减速机用在什么设备上,以便确定安全系数SF(SF=减速机额定功率处以电机功率),安装形式(直交轴,平行轴,输出空心轴键,输出空心轴锁紧盘等)等 2.提供电机功率,级数(是4P、6P还是8P电机) 3.减速机周围的环境温度(决定减速机的热功率的校核) 4.减速机输出轴的径向力和轴向力的校核。需提供轴向力和径向力 减速机扭矩计算公式: 速比=电机输出转数÷减速机输出转数("速比"也称"传动比")

1.知道电机功率和速比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扭矩如下公式: 减速机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2.知道扭矩和减速机输出转数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所需配电机功率如下公式: 电机功率=扭矩÷9550×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摆线针轮减速机原理:摆线针轮减速机是一种应用行星式传动原理,采用摆线针齿啮合的新颖传动装置。摆线针轮减速机全部传动装置可分为三部分:输入部分、减速部分、输出部分。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转臂轴承的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以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为了减小摩擦,在速比小的减速机中,针齿上带有针齿套)。当输入轴带着偏心套转动一周时,由于摆线轮上齿廓曲线的特点及其受针齿轮上针齿限制之故,摆线轮的运动成为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在输入轴正转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于相反方向转过一个齿从而得到减速,再借助W输出机构,将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

换挡规律

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倪忠北 摘要:分析了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原理、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预测智能控制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车辆工程换挡规律控制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操纵的方便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实现传动系统的自动化可以使操纵简单省力、提高安全性、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传到系的动载荷、消除驾驶员换挡技术的差异性、改善汽车的排放性能等多方面优点。 自动变速器总体上可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A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 换挡和起步控制是自动变速器控制功能的关键。其中换挡规律是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问题,它将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通过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换挡规律是挡位随控制参数变化的规律, 也就是换挡时刻挡位与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换挡规律的研究方法一般是从车辆作业状况参数(如车速、牵引力、发动机油门开度及转速、扭矩、制动力等) 中找到影响其挡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建立一包含各主要因素的数学模型,优化后确定最佳换挡点。 现代自动变速器多按照油门开度和行驶速度两个参数控制换挡。当油门开度及行驶速度变化到某一数值时,就自动换入新的档位。变换档位时,油门开度a和速度v的关系成为换挡规律。(见图1)。 一.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发展

选档控制参数是指在对自动变速器进行档位决策时起决定性作用的参数,即根据这些参数可以通过逻辑判断得到当前最佳档位状态。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发展经历了单参数、两参数、动态三参数换挡规律3个阶段。 1.单参数换挡规律 汽车用单参数换挡规律一般选择相对稳定的车速v作为控制参数。如图2所示, 当车速达到v2 时升入2 挡;反之, 当车速降至v1 时换回到1 挡。v 1 和v 2 之间是两挡均可能出现的工作区,视车辆原来的行驶状况而定。这种升、降档之间的交错现象称为换挡延迟或换挡重叠。其作用是: ①换入新挡后, 不会因油门的振动或车速引起的轻度变化, 而重新换回原来挡位, 保证换挡过程的稳定性。②有利于减小换挡循环, 防止控制系统元件的加速磨损,并防止乘坐舒适性的降低。 图2 单参数换挡规律 a——油门开度n——发动机转速v ——车速 单参数换挡规律结构简单, 但无论油门开度如何变化, 换挡点、换挡延迟大小都不变, 不能实现驾驶员干预换挡,而且噪声大,使换挡品质也大打折扣。为了保证动力性,升档点多设计在发动机最大转速。这就造成中小油门开度也要在发动机最大转速才换挡,导致燃油的经济性大大降低,不符合当今社会节能的理念。这种规律难于兼顾动力性、经济性要求, 故目前已很少采用,只有极少数公共汽车、军用越野车上有所应用,目的是减少换挡次数。 2.两参数换挡规律 两参数换挡规律克服了单参数换挡规律的缺点, 其控制参数类型有车速与油门开度、液力变矩器泵轮转速与涡轮转速、车速与发动机转矩等, 但当前采用最多的形式仍为车速与油门开度。根据降挡延迟的不同可划分为等延迟型(降挡延迟$v 的大小不随油门变化)、发散型(降挡延迟随油门开度增大而增大)、收敛型(降挡延迟随油门开度增大而减小)与组合型

发动机功率、转速、扭矩的关系

打开汽车类杂志或网站,对每款新车型的介绍都少不了马力,扭力,转速这些参数。他们是衡量汽车性能最重要的参数。那么这些参数到底说明了什么意义呢? 其实这些参数都是用来衡量发动机性能的。我们常说的“这个车真有劲”其实就是因为发动机的扭力强大;还有我们常说“这车跑得很快!可以上200KM/H”,这就需要较大的输出功率(也就是马力)。马力,扭力和转速,实质上是相互关联的三个参数。从下面的关系式就可以看出这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 扭力*转速*n=功率 n为一个常数。功率,用来描述发动机做功的多少。如果功率越大,就证明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做功能力越强,那么能给汽车提供的动能也越大。汽车自然也就跑得更快了。扭力是用来描述发动机曲轴转动的力度。打个比方就好像我们用扳手拧螺丝,如果我们对扳手用力越大,那么螺丝受到的扭力也就越大,反之受到的扭力就越小。所以扭力是用来描述一个旋转轴的转动力矩的。我们从扭力的单位(牛*米)也可以很容易理解出它的意义。所谓XX牛米的扭力,就是相当于给一个长度为1米的扳手施加XX牛的力去拧螺丝,此时螺丝就是受到了XX 牛米的扭力开始转动。这就意味着,扭力越大,给汽车提供的牵引力就越大,根据牛顿定律就很容易得出,发动机扭力越大汽车加速越快,而且拖拽能力也越强。 转速,我们平常描述它的单位是XX转/分钟。意思就是每分钟曲轴转XX 圈。所以在档位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转速提高,汽车速度也就随之提高了。

了解了扭力和转速以后,我们再通过上式来分析扭力,转速,功率三者的相互关系吧。从上式可以看出功率是扭力和转速的乘积。而发动机的功率是由能量决定的。在相同发动机条件下汽缸内燃烧的汽油放出的能量越多,那么功率也就越大。所以说大排量的发动机功率都很大,因为发动机排量越大,吸入汽缸的汽油和空气就越多,那么燃烧释放出来的能量也就越大了。所以一台发动机的功率取决于排量的大小和发动机把燃烧产生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能力的大小。从上式可以分析出,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扭力越大转速就越低;扭力越小转速就越高。有了这个特性,我们就可以根据汽车的用途来调校汽车发动机了。 如果我需要这台汽车跑得快,那么我就可以在设计调校的时候让发动机的额定转速提高,但此时扭力就会下降,所以加速能力也会减弱。如果我要汽车拉得多,我们就可以把额定转速降低,这样扭力就更大,牵引力也就更强,加速也更快。但由于转速有限,所以速度加到一定程度就达到了额定转速,极速并不见得很快。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货车发动机的转速那么低(3000转/分钟左右)轿车的转速那么高(6000转/分钟左右)的原因了吧。而即便同是轿车,根据用户的需求,其扭力和转速调校也有不同。大家都知道,美国车起步加速很有劲,可速度超过120KM/H再加速就有点困难了。但相同排量的欧洲车或者日本车,起步可能疲软一点,但到了100KM/H甚至150KM/H的速度还能感觉到车速在加快。所以很明显,美国车的发动机偏向于低转速,大扭力,因为美国车车身大,重量也大,必须要有很强的扭力才能牵引汽车灵活的运动;而日本车,本身车体小巧,所以可以使用高转速发动机,让汽车加速的时间能持续更长跑得更快。更深一点了解的话,不同的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情况下,扭力也是不一样的,这

各档位的转速和车速关系

各档位的转速和车速关 系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各档位的转速和车速的关系 车的速度、档位、转速要配合好,高档低速、低档高速都是不好的习惯,对机器都不好。在档位、速度、转速的配合上,档位和转速的配合更重要。一般的发动机,起步后到1500转。速度不超过15就换2档,以后升档基本都在2000转,直到最高档(例如5档)。要是高速发动机(例如爱丽舍16V)转速可以再增加500。平时的正常行驶中任何档位下的转速一般都不要低于1500,或者超过2500(除非已到最高档),出了这个范围就要及时地降、升档。当然,偶尔的情况对机器没有什么危害(例如4档时较高的转速强行超车),但是不要长期、长时间采用非正规的方式。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对于你的爱车、你本人都是有好处的。 一般是: 一档~10--20KM 二档~20--30km 三档~30--40km 四档~40--60km 五档~60--...安全km 转速一般是1500--2500左右换,主要还是看车型,如低扭矩的就需要高转速,如富康,它需要3000转换档~~ 合理加档,配合发动机转速,提高工作效率 1. 关于发动机的功率: 汽车发动机的最高功率是在某一转速下发挥出来的,所以汽车的说明书或宣传资料里关于功率的说明都是与转速相提并论的。当汽车在发动机较低转速时行驶(比如1500RPM),发动机的功率可能只发挥出10%-15%(具体参数你研究一下你发动机的“转速/功率曲线”就能确定,如果你有的话。而且这个函数的导数曲线并不平滑,hehe)。交通台的 JC 当时说:“就好象汽车原来需要70匹马拉着(发动机最高功率70马力),你现在只让15匹马拉,能不费力吗” 2. 关于燃烧: 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转速状态工作,会造成燃烧的不充分,有些部位会有积碳,有些部位会被粘粘乎乎的没有完全燃烧的油渍糊住,进一步造成燃烧的不充分,恶性循环。到那

电机功率转换的原理

电机功率转换的原理 [ 来源:'d' | 类别:技术| 时间:2008-6-12 10:11:15 ] [字体:大中小] 引言: 电机调速实质的探讨,是关系到近代交流调速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随着近代变频调速矢量控制及直接转矩控制等调速控制理论的提出和实践,很多有关文献和论著都把调速的转矩控制确认为调速的普遍规律,并提出调速的实质和关键在于电磁转矩控制。然而,这种观点尚缺乏理论和实践的证明,值得商榷。 本文根据电机功率转换的普遍原理,提出并证明恒转矩调速的实质在于电机的轴功率控制,转速调节是功率控制的响应,其关键为如何通过电功率控制轴功率。 一、功率控制与转矩控制 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凡电动机都可划分为主磁极和电枢两个功能部分。主磁极的作用是建立主磁场,电枢则是与磁场相互作用将电磁功率转换为轴功率。 直流电动机的主磁极和电枢不仅结构鲜明,而且功能独立,无疑符合以上定义。而交流(异步)电动机通常以定子、转子划分构成,需加说明。 根据所述电枢定义,异步机的轴功率产生于转子,因此,异步机真正的电枢是转子。问题在于定子,一方面定子励磁产生主磁场,故定子是主磁极。另一方面,定子又通过电磁感应为电枢(转子)输送电磁功率,却不产生轴功率,因此定子又具有电枢的部分特征,这里我们把它称为伪电枢。定子的这种复合功能,是异步机区别于直流机的主要特征。 从电枢输出角度观察,电动机的轴功率与电磁转矩机械转速的关系为: PM=MΩ (1) 或Ω=PM/M(2) 公式(2)除了给出了电机转速与轴功率和电磁转矩间的量值关系以外,同时表明,电机转速最终只能通过轴功率或电磁转矩两种控制获得调节,前者简称功率控制,后者简称转矩控制。 1. 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是以轴功率PM为调速主控量,作用对象必然是电枢或伪电枢。电磁转矩在调速稳态时,取决于负载转矩的大小。 即M=Mfz (3) 当负载转矩一经为客观工况所确定之后,电磁转矩就唯一地被决定了,因此电磁转矩不仅与调速控制无关,而且不能随意改变其量值。 电磁转矩对转速的作用表现在调速的过渡过程,转矩的变化是转速响应滞后的结果,此时,功率控制造成电磁转矩响应。 设电机调速前的稳态转速为Ω1,轴功率为PM1,调速后的稳态转速为Ω2,相应的轴功率变为PM2。由于电磁转矩: M=PM/Ω (4) 故调速时,电磁转矩变为: M=PM2/Ω 由于受惯性的作用,在t=0的调速瞬时Ω=Ω1,故 M=PM2/Ω1 t=0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转矩的关系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转矩的关系 异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电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么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机。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这种控制方式多用于风机、泵类节能型变频器。 频率下降时电压V也成比例下降,这个问题已在回答4说明。V与f的比例关系是考虑了电机特性而预先决定的,通常在控制器的存储装置(ROM)中存有几种特性,可以用开关或标度盘进行选择。 频率下降时完全成比例地降低电压,那么由于交流阻抗变小而直流电阻不变,将造成在低速下产生地转矩有减小的倾向。因此,在低频时给定V/f,要使输出电压提高一些,以便获得一定地起动转矩,这种补偿称增强起动。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有自动进行的方法、选择V/f模式或调整电位器等方法。 一、引言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变频器调速已成为交流调速的主流,在化纤、纺织、钢铁、机械、造纸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通用变频器一般采用V/f控制,即变压变频(VVVF)方式调速,因此,变频器在使用前正确地设定其压频比,对保证变频器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变频器的压频比由变频器的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两项功能参数的比值决定,即基准电压/基准频率=压频比。 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参数的设定,不仅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有关(电机的压频比为电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之比),而且还必须考虑负载的机械特性。对于普通异步电机在一般调速应用时,其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按出厂值设定(基准电压380V,基准频率50Hz),即满足使用要求。但对于某些行业使用的较特殊的电机,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定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的参数。由于变频器使用说明书以及有关书籍中没有对这两个参数作详细介绍,因此正确的设定该参数对于不少使用者来说,并非很容易的事。为此,本文结合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负载的机械特性与基准电压、基准频率参数的关系,列举实例,详细说明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参数的设定方法。 二、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与基准电压、基准频率的关系 电机用变频器调速时有两种情况‐‐基频(基准频率)以下调速和基频以上调速(见图1)。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尽量保持电机主磁通为额定值不变。如果磁通过弱(电压过低),电机铁心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电磁转矩变小,负载能力下降。如果磁通过强(电压过高),电机处于过励磁状态,电机因励磁电流过大而严重发热。根据电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 : E1=4.44f1N1Φm 式中 :E1‐‐定子每相由气隙磁通感应的电动势的有效值,V ;f1‐‐定子频率,Hz;N1——定子每相绕组有效匝数 ;Φm‐每极磁通量 由式中可以看出,Φm的值由E1/f1决定,但由于E1难以直接控制,所以在电动势较高时,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而用定子相电压U1代替。那么要保证Φm不变,只要U1/f1始终为一定值即可。这是基频以下调时速的基本情况,为恒压频比(恒磁通)控制方式,属于恒转 矩调速。从图1可以看出,基准频率为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频率,基准频率所对应的电压为即为基准电压,是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电压,在基频以下调速时,电压会随频率而变化,但两 者的比值不变。 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率从基频向上可以调至上限频率值,但是由于电机定子不能超过 电机额定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频率变化,而保持基准电压值不变,这时电机主磁通必须随频率升高而减弱,转矩相应减小,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 功率调速区。由图1可见,基准频率为恒功率调速区的最低频率,是恒转矩调速区与恒功率调速区的转折

汽车换挡的最佳时机

换档的最佳时机 1. 关于发动机的功率: 汽车发动机的最高功率是在某一转速下发挥出来的,所以汽车的说明书或宣传资料里关于功率的说明都是与转速相提并论的。当汽车在发动机较低转速时行驶(比如1500RPM),发动机的功率可能只发挥出10%-15%(具体参数你研究一下你发动机的“转速/功率曲线”就能确定,如果你有的话。而且这个函数的导数曲线并不平滑,hehe)。交通台的JC当时说:“就好象汽车原来需要70匹马拉着(发动机最高功率70马力),你现在只让15匹马拉,能不费力吗?” 2. 关于燃烧: 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转速状态工作,会造成燃烧的不充分,有些部位会有积碳,有些部位会被粘粘乎乎的没有完全燃烧的油渍糊住,进一步造成燃烧的不充分,恶性循环。到那时,你的爱车就想不肉也难了。交通台的JC那天举例子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某大部委买了一辆世界知名品牌的高级轿车(JC没点名,我估计是大奔),交给专业司机开了没一年,就油耗上升,运行状态下降等等不良现象先后出现。部委领导忿忿然叫来该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的老德,责问其产品质量。老德来了以后,先自己开着车在院子里转了2圈,又问了问司机平时如何驾驶、如何保养和加减档时机等等,并打开车的机器盖子大概看了看。然后老德对领导说:星期天(当时还没有双休日)早上6:00,请你们司机把车加满油,在京顺路起点等我,我亲自给你们修车。星期天早上司机早早来到约定地点,心里还直纳闷,这老德怎么在这儿修车?6:00整老德来了,也开一大奔,他下车对专业司机说:你跟着我,别拉下。说完转身上车狂奔,车速很快达到了200KM/H,一直开到密云水库的大坝上才停住(行程约200KM)。德国老头下了车笑眯眯地对中国司机说:车已经修好了。司机原地慢慢开着试了试,确实好多了。老德解释说:你原来开这个车的习惯是你们中国习惯,开我们公司的车要按我们的习惯和说明书上的规定,你长期低转速加档,使得燃烧不充分,粘粘乎乎的油把喷油嘴等部位都糊住了。今天咱们开这么快,转速会在4500-5000以上,油的流量也会很大,把原来的粘粘乎乎的东西都冲刷走了。所以车又好开了。”我听了以后,觉得可能有北京人侃大山的因素(JC说是真事)有没有这么邪乎不知道,但是道理是很清楚的。 3. 关于如何省油: 长期发动机低转速行驶,会使发动机工作状态下降,燃烧不充分。油耗自然会上升。咱们国家的司机,原来就是这么学的(我也是这么学的,我的教练还是海驾的金牌教练,驾龄在40年以上,他对我谆谆教诲:车一动就加二档!),低转速加档,是为了省油和省车。也确实省油,为什么?我看和当时的司机都会修车有关系,他闲得没事就会把发动机全拆开,里外擦一遍修一遍,而目前咱们合资汽车的水平和要求显然不允许这样。而且当时中国的发动机和整车,从材质、设计,到工差水平和调试水平等无法接受高转速和高速度的考验,所以只能低转速低速度。现在我开捷达Ci,3000RPM加档,一箱油跑720KM坦坦的(我经常沿着四环跑,呵呵)就是不废油的明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