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的企业家精神

浙商的企业家精神
浙商的企业家精神

浙商的企业家精神

浙商在全世界做企业做得好,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四千”的精神,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吃苦,因为大家都会吃苦,做生意的人都很累、都很辛苦,但我们浙商会学习,利用论坛机会,我们交流、沟通、学习,只有学习才会让浙商进步。

我觉得浙商聚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来自于同一个家乡,而是我们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永不停止创新、永远坚持努力、不断拼搏的浙商企业家精神。浙江商会成立之初,我们就秉承“不行贿、不偷税漏税、不欠薪、不侵权”的“四不理念”。

中国企业家先天优势

过去企?I家的成功只要抓住一两次的机会,甚至只要抓住社会发展中的漏洞就可以赚钱,但是未来的企业,特别是今天进入了21世纪,你必须去担当社会的责任,必须去解决社会的问题,你解决的社会问题越大,你的企业做得就越大,你解决的问题越小,你的企业可能做得就越小。

今天也是全世界做企业最好的时代,特别是在中国,这几年我去了很多的国家和地区,给我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中国的稳定是重要的经商环境,如果说跟其他企业竞争的

话,国家的稳定、政治的稳定是中国企业家的先天优势。

现在国家正在做两件事,第一是理顺外部关系,那就是通过“一带一路”理顺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另外一个是理顺内部的经济结构,就是供给侧的改革,这两件事情我认为是国家的战略,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你想做大、做好、做强,必须吻合国家战略。

有一点可以相信,即使现在很多人在批评全球化,但过去的二三十年的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很多的繁荣,当然也同样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麻烦,但是这些困难和麻烦也是我们这些今天的企业、今天的年轻人的巨大的机会所在,而“一带一路”是下一轮的全球化。

我相信30年以后的企业,如果没有办法做全球的生意,没有全球性的思考、没有全球性的布局,我相信你会非常之艰难。未来的企业如果不从供给侧改革去推进自己、改变自己,你将会非常之艰难。

未来制造业将受巨大冲击

其实大家讲,阿里巴巴做得不错,其实阿里巴巴前几年就提出了转型升级,阿里巴巴是转型升级以后的企业,阿里巴巴也是一个供给侧改革以后的企业。我们认为过去的制造业基本上以B2C为主,企业自己制定标准,营销市场,而未来的制造业,必须是C2B,根据市场、根据客户进行大规模、柔性化、个性化定制,这才是真正的未来。

我曾提了5个“新”: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很多企业并不以为然,但是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高度关注,新零售正在蓬勃地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新零售的下一步一定是新制造,而新制造就看广东、江苏和浙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两大洲决定了新制造的

未来的希望。

但是新制造的冲击会远远大于零售行业受到的互联网

冲击,所以,广东的企业请高度关注未来10年,制造业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这个冲击不亚于现在传统的零售行业面临的互联网的冲击。但是冲击和变革才是真正的机会,没有冲击和变革就不可能有年轻人的机会。像胡会长,这么年轻担任了浙商广东商会的会长,我希望他能够带领大家一起把握住这样的机会。

所以总体来讲,我们国家理顺外部关系靠“一带一路”的全球化,理顺内部关系靠供给侧的改革,特别是面临人类社会巨大的机遇,那就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巨大的机会。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如果你担心它,你就会失败,如果你拥抱它,你就会有成功的机会。

另外,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把握住5个“新”,更能够把握全球化,要记住未来你的利润来自于技术和创新,未来的利润并不来自于规模化,以规模化、标准化为主的制造业和生产企业,将会由于这一轮新的技术,遭到巨大的冲击,所

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面临各种各样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够迎接未来,只有技术才能够带来永久的稳定和持久的利润。

当然,我们也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在各方面支持创新的同时,能够拿出正确的办法来解决创新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我们不能按昨天的方式进行管理创新,更不能一刀切地管理创新,既然提出这个国家创新是未来,我们必须要有良好、优秀、快捷、高效、创新的管理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方法和政策。

所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基因非常相似,大家得风气之先、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勇立潮头是我们两个地方共同的基因,当然珠三角和长三角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特别多,我们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关注了广东企业,粤商更为低调、闷声发财,浙商很高调、自带网红色彩。我们粤商更善于引来外部资源,而我们浙商善于寻找外部资源。粤商更加懂得包容和开放,而我们浙商寻求变革、寻求开创。所以我们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浙商善于向全世界学习,我觉得广东的浙商就会就地取材,我们在广东的浙商要学习粤商身上那些我们没有的特色。浙商很抱团,我们总是在自己的圈子里面近亲繁殖,其实过多的近亲繁殖会出现怪胎,所以浙商和其他文化必须要进行混合、混血、融合发展、杂交优势、特为优先。

其实在过去10年我非常之忙,但是我永远没有停止过在全世界各地区学习、交流和思考,在我脑子里面,没有中国和外国之分,没有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分,没有大企业和小企业之分,只有好企业和坏企业之分。所以希望大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融合、不断地与当地的利益挂钩在一起。

从长江三角洲来到珠江三角洲,加起来是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全球制造业的半壁江山,广东和浙江现在是世界上最有活力、营商最好、人才最密集、资金最密集、房价不是最高,但是经济条件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广东和浙江发展得好,除了我们的“四千”精神以外,我们希望两地政府能够继续一如既往的支持民营经济、支持营商环境和经销环境。

广东和浙商有现在的地位,是因为几十年前我们的前辈们有前瞻的眼光,我们能够在多数人还没有看见的情况下,大胆去试、大胆去创才会有今天。广东和浙江是传统工业、制造业的基地,但未来是未来制造业的基地,这就要看我们这一代人如何把握技术优势,如何把握变革优势,如何把握“一带一路”的优势,如何把握创新的优势,如何利用好年轻人,这才是我觉得我们企业家共同面临的巨大的机会。所以我不太愿意,我也更加反对,把珠三角和长三角进行对比,把广东和浙江一味进行对比,把广东和杭州进行对比,把白云机场和萧山机场进行对比,我觉得没有意义。

我们一个企业做大做强是在于他的眼光,如果他的眼光在一个县只能做一个县的生意,如果他的眼光看全省能做全省的生意,如果他的眼光看全球就能做全球的生意,广东和浙江的企业家,应该联合起来面向全球、面向“一带一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开拓未来。

浙商聚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来自于同一个家乡,而是我们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永不停止创新、永远坚持努力、不断拼搏的浙商企业家精神。

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演讲稿

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演讲稿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以下是由OK为大家收集出来的20XX弘扬企业家精神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企业家精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外乎以下内涵:它是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它是一种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敢于“吃螃蟹”、勇于引领潮流,依靠创新创造赢得市场;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质量严格要求、对制造一丝不苟、对完美孜孜追求;它是一种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爱国敬业、守法诚信、回报社会的典范。 xx指出:“市场活力于人,特别是于企业家,于企业家精神。”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企业家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带来新挑战,尤其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引领和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 优秀企业家要有定力,克服急功近利心理,力戒浮躁心态,踏踏实实搞好自己的主业,沉下心在产品和服务上做精细活儿,精益求

精打造品牌形象。比如,国外一些上百年的老企业、中国的一些老字号,几代人专注于做好一件产品、一个品牌,最后才成了气候。 优秀企业家也要有闯劲儿,克服“等靠要”思想,力戒因循守旧,敢为人先、锐意进取,把创业创新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紧盯产业和科技发展方向,积极发明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培育新业态、开辟新市场,努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大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让广大企业家有用武之地。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法治环境,为孕育企业家精神培植沃土。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减负”“解难”“放活”,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过剩产能,促进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转移,让企业“轻装上阵”、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今年是“十三五”时期承前启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将今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的主题确定为“中国企业家:转型的驱动力”,就是要进一步彰显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弘扬勇于创新的企业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本来我认为在德鲁克先生的众多著作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我唯一有资格写序的一本书,因为在过去十多年里我不仅读过很多遍,而且以此为教材,培训过几班职业经理人。但这次我重读时才发现,事情并非我原以为的那么简单。有关主题该说的话德鲁克在书中几乎都写了,我当然不可能比他写得更好,而且从“自序”、“前言”直至“结论”,全书结构严谨,没有给另一篇序言任何机会。所以这里我写的并不是序言,而是一篇读后感,如果按我的意见编辑,我宁可它出现在书末而不是书首,仅供读完全书仍有耐心的读者参阅。 什么是“创新” “创新”这个字眼在今天很流行,也很时髦,许多机构都把它当作口号,甚至写进自己的宣言,但是对它的理解却是千差万别。首先是把“创新”与聪明的创意或发明混为一谈。其次,是一提到它就意会到科技方面。最后,很多人认为凡开创一盘新生意或者一项新事业就是创新。 德鲁克深刻地指出,“创新”与上述误解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什么是价值?价值并不是价格。价值是客户得到的,价格是客户付出的。做企业的,推出一项新产品、新服务或一个新流程,要满足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的需求,创造出新的客户满意。客户有新的所得,才会从不买到买、从买得少到买得多,或者愿意付出比过去更高的价格。这反映在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上,就是创造了新的财富。同样的,非营利机构的创新也要让服务对象有新的满意,从而愿意接受你的服务;政府的政策创新或体制改革也要产生让人民可以感受得到的新便利或保障。虽然很多“创新”与科技有关,但是科技含量很低甚至“零科技”的社会创新,不但机会更多,而且效益更大。一家新公司如果只是以同等价格提供市面上已有的产品或服务并不算创新,因为它只是对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客户群进行瓜分,并没有创造新客户,这样的新公司注定会在市场萎缩的时候被“边缘化”。 创新是可以学会的 在德鲁克的笔下,无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悠久的大企业还是新开办的小企业,企业界还是非营利界和政府,处处都有创新的机会,人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他认为创新是组织的一项基本功能,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实务工作。创新并不需要天才,但需要训练;不需要灵光乍现,但需要遵守“纪律”(创新的原则和条件)。因此,创新是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去传授和学习的,只要照书中所总结的规则去操作,就可以学会如何成功地创新。这打破了以往创新给人的神秘感。但是,在大家同样都认真阅读了本书,或者上过同一个创新课程之后,为什么总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实行了创新呢? 养成正确的心态 德鲁克的回答是:首先,必须不惧怕任何变化,不对外部和内部的改变产生反感。企业家总是把变化当作正常的、健康的事物,张开双臂去欢迎它,并主动从中寻找创新的机会。仅仅懂得创新的原理和规则是不够的,必须养成这样的心

中国企业家精神

中国企业家精神 马云说生意人以钱为本,一切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企业家来看是影响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影响这个社会。这里我不想讨论生意人、商人、企业家的区别,我只想说企业的业主之所以称为企业家,这里面有一份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分为三个层面你要对员工负责、你要对企业负责、你要对社会负责,那一责都不能少,少了那一责你就是罪人,甚至千古罪人!企业不盈利就是不道德就是违法。一个企业不赚钱他对国家来说是一个负担,贷款或融资还不上,国家税款缴不上,国家的一些政策还要照顾它,这难道不是国家的负担?再说企业不赚钱给员工发不起工资,发不起工资对国家来说这个企业就是违法的!对员工来说拿不到工资就没办法好好生活,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铤而走险,给社会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难道不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吗? 我常说企业家三千三万,有些人不理解三千三万是什么?这里我做一下解释:千辛万苦、千风万险、千委万屈。什么叫千辛万苦,首先要说这是大企业家的苦或者说是大集团甚至是国际集团企业家的苦,你想想他们成天要到下面去巡视、开会、学习、接待、处理紧急事项等等,避免不了要坐车、坐火车、坐飞机、坐轮船等等,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不就坐车坐飞机吗?你只要坐着就可以了!不行了就睡一会,但是我们可能忘了还有一个词叫舟车劳顿,坐车坐飞机也是很辛苦的事,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坐一天的车回到家都会说‘累死我了!’那要是让你成天这样你是什么感觉?再说企业从无到有,

技术、人员、系统、财务、后勤,那一项都不能缺,那一项都少不了企业家,市场从零到有,服务、市场、回款、销售、调研,我们又能少了哪一个,哪一个你不懂你都不是合格的企业家,这难道不叫千辛万苦吗?有人开玩笑说,我羡慕那些空姐成天免费飞来飞去,企业家也是成天飞来飞去,人家是空姐我是空哥,所不同是人家是免费我掏钱。再说千风万险,企业家压上身家性命,借遍亲戚系朋友,创造一个平台让大家有份工作有份收入,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赚的钱是员工的、是企业的、是社会的,但最终是社会的。温州曾经有个企业叫均瑶乳业,他的总裁王均瑶先生因为癌症离世,你说他没钱嘛?媒体在他的遗体前挂了一幅挽联,年仅33岁,留下33亿,他生前是没有时间去治疗,当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还在处理企业的事,他是不能安心治疗。在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在清康熙年间,张英是当朝宰相,在他的老家安徽桐城,他的侄子和当地吴员外都看上了一块风水宝地,两家人就圈地盖房,到建围强时两家谁也不想吃亏互不相让,最后吴员外告到县衙,县老爷一看两家都惹不起谁也不敢得罪,最后张英的侄子给他写了一封家书,想让他出面调停,但是张英看了信之后回了四句话,他侄子看到信之后到吴员外家给他看了信,两家又互相让出三尺,形成了现在的六尺巷,张英那四句话也就成了经典“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钱再多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难道不是企业家的千风万险吗? 地产老板大胆冒险、疯狂追求利润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

心得体会: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最新)

心得体会: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最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相关政策体制的调整、改革和完善,也涉及消费理念、社会文化等深层次的更新与转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消费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其中比较关键的主体和要素,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是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一项关键举措。 企业家精神与高质量发展要求高度一致 什么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不同学者可能会给出不同的总结和概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将其归纳为36 个字,即“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如果进一步概括提炼的话,我认为以下5 个词10 个字可以构成企业家精神最为核心的要素,那就是“创新、实干、坚韧、卓越、担当”。

第一是“创新”。“创新”被认为是企业家的灵魂。企业家天生就是那些善于创新、不走老路的人。而且,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等。第二是“实干”。“实干” 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企业家必然是那些善于创新、新点子多的人,但新点子多的人不一定都是企业家。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企业家是那些既有新想法、新点子,还善于付诸实施的人。这就要求企业家除了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执行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第三是“坚韧”。创业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可以想象和难以想象的挫折、风险和挑战,没有超常的拼搏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是很难最终取得成功的。第四是“卓越”。企业家不会是那种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人,而应该是永远追求最优、最强、最大、最好的人,这种追求不仅表现在数量和规模上,也表现在质量、品牌、效益和竞争力上。第五是“担当”。企业家应该是有情怀、有追求、敢于担当的人,在搞好经营的同时,要时刻想着对国家、对社会、对环境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并努力作出贡献。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创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另辟蹊径,把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实践精神提到了一个相当的理论高度,既强调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又突出的实践的的本质特征。这是一本基于创新又强调行动的好书,书中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这本书主要从三个主题来讨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实践、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以及企业家战略。每个主题都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层面”,而非一个阶段。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下我的感受。 在彼得?德鲁克看来,创新是唯一能造就一个持续和健康发展的经济。在书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德鲁克赋予了创新新的内涵。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创新是有目的性的,他告诉我们凡是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是一个“实物”,也许仅仅一个创意、一个新的认知就可以成为一个创新,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为顾客提供新的价值和满意度,它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也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并创造了一种新的价值。在此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七大机遇”的创新来源,三个内部来源:意料之外的事件---意外的成功和意外的失败、不协调的事件---实际情况和预料

情况不一致和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四个外部来源: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口统计数据、认知、情绪以及意义上的改变、新知识---包括科学的和非科学的。可见,高科技只是创新中的一种。德鲁克的理解,创新是一个经济或社会名词,而非科技名词。内部创新比外部创新风险低、成功率高,高科技创新在所有创新中风险最高、成功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高科技的接受时间比较长、需要形成配套产业,当然,如果成功了,高科技创新带来的心理成就感最大,企业也会占据行业的龙头地位。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_汤一介

59 2014.10 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西方世界讨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和基督教新教伦理、特别是喀尔文教派之间关系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八十年代该书曾引起过海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华人世界的广泛关注。当时由于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快速发展,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使大家热烈地讨论“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起飞的关系问题。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导论》中说:“资本主义和追求利润是同一的,而且永远要以连续的、合理的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为手段获得新的利润。”韦伯认为,作为 企业家的一生必须不断地以钱生钱,而且人生便是以赚钱为目的,这种精神是“超越而又非理性的”,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必须用一切最理性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6-7页) 关于“韦伯氏”问题的讨论,也许现在已经过时。我现在重提它是想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讨论这一问题。照韦伯的看法,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是以不断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为“手段”。如果我们把“目的”与“手段”的问题改变成为: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和企业家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赚钱为“手段”,从这个视角考虑经济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也许比较符合儒家的理念。 在《周易·系辞下》中说:“何以聚人?曰财。”意思是说,要用财富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这里“财富”是“手段”,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是“目的”,这也许是儒家哲学(儒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并不是不讲利,而是要“取之有道”,不能“见利忘义”。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一生追求的是“天下有道”,这个“道”就是“人的福祉”,这才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或者说是“后现代”的时候如何实现,我想也许应该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获取利润”为“手段”来实现。在这一为了增进人类福祉为“目标”,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赚钱为“手段”的情况下,企业家个人的精神境界必会不断升华。 《周易·系辞下》中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人们取得有效用的利益而安身,以达到对道德的推崇。在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中,其自我身心内外必定能和谐,有一个安身立命处,也就是宋朝儒学家所追求的“孔颜乐处”。如果,我们真能做到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为“目标”,把 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法治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德育人”的社会。如果中国的企业能是“以法治企业”,“以德教化员工”,那么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人文教化的资源是不是对我们的企业建设有意义呢? 儒家思想 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编者按: 前不久,我国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在京逝世。2006年,老先生曾有一篇论述儒家思想与企业家精神的文章,发表于当年《乾元国学通讯》第五期。为纪念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突出贡献,本刊特将这篇文章转载如下,相信读者会从中受到诸多教益。 文/汤一介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论文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摘要:创新、创业尽管有各自明确的研究边界,但同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二者的相互作用和集成融合,对于我们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构建创新型国家,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且深远影响。本论文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创业、创新的关系。 关键字:创新创业 一、创业的概念 广义的创业,“其本质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的资源整合、创新和快速行动。创业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各种经营活动中,运用创业精神开展工作是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前提。从涵盖范围来看,广义的创业概念,是指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人们为开创新的事业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创业突出强调的是主体在能动性的社会实践中所体现的一种特定的精神、能力和行为方式。 狭义的创业概念狭义的创业是一个经济学的范畴,是指主体以创造价值和就业机会为目的,通过组建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为社会提供产品服务的经济活动。狭义的创业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相互关联的内涵: 1、创业是人们的一种经济活动,它以创造财富或追求经济效益作为目的指向。这是狭义的创业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创业实践活动的根本之所在. 2、创业活动以创办企业为标志。 创业理论的基本观点: (1)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 (2)创业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 (3)创业活动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实现的。 (4)创业利润的三个来源:即对于创新的回报、对于风险的补偿和对于企业高效管理和运作的回报。 创业的特征: 创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有着其固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概括地说,就是具有相对于其他经济活动而言的更多、更为显著的社会性、自主性和风险性。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论文1word精品

简述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需要具备的理念、素质与能力以及在我 国现阶段企业家培育的机制与途径 什么样人才算企业家?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位或头衔,它的实质是一种精神。企业家是参与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 法国早期经济学家萨伊认为,企业家是冒险家,是把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第四个生产要素,他承担着可能破产的风险。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帅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平衡性,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过程提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 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人。 美国经济学家德鲁克也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勇于承担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 由上表述也可看出企业家的一些本质特征:冒险家,创新者。因此,我们不妨将企业家定义为:企业家是担负着对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家与一般厂长、经理等经营者之不同, 主要表现就在于企业家敢于冒险,善于创新。企业家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企业家代表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直接解释:企业家就是企业中能够让企业合法经营、不 断发展具有社会责任的人。 企业的发起人、经理人、和投资人都有资格成为企业家,又都有可能不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本质。企业家是参与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 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学习精神、执着精神和诚信精神的论述最有代表性,此外,我觉得实干精神也是企业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 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 ) ”的创新者观 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 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 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 特征,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等。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 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更象一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 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 坎迪隆(Richard Cantillion )和奈特(Frank Rnight) 两位经济学家,将企业家 精神与风险(risk )或不确定性(uncertainty) 联系在一起。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 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只能对冲不能交易,企业家没有别的第三条道路。在美国3M公司有一个很有价值的 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着冒险 与失败,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错误,那么什么也别干”。同样,对1939年在美国硅 谷成立的惠普、194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索尼、1976年在台湾成立的Acer、1984 年分别在中国北京、青岛成立的联想和海尔等众多企业而言,虽然这些企业创始人的

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结业论文 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原因 分析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 专 业: 中国·大庆 2010 年 6月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企业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而企业家精神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认真审视当前我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重新塑造中国企业家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成因 1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对企业家概念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市场机会,并组织生产要素实现市场需要的人。熊彼特则强调企业家是不断在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的人。德鲁克也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敢于担当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的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从市场经济行为主体角度而言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在产品、市场、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有目的的创新活动、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精神状态与道德行为原则的总称,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具体化。企业家的精神是推动企业家及企业活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合作和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三大支柱。 (1)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家的标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企业家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21世纪,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企业家作为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承担者,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国家发达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企业持久不衰的动力企业家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人力资本保障。由于企业家精神的存在,企业才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才得以激发,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 (2)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都是利益关系的调节方式。竞争是动力,合作是方向。合作就是把各家的优点和长处综合起来,把力量集中起来,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合作精神是面向未来的企业家精神。百事与麦当劳的合作、宝洁公司与联合利华项目合并都是典型的例子。 (3)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良好的道德是企业家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它能产生威信,使企业家赢得员工的信任,它能产生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并进一步转化为对企业的忠诚,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日本松下集团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产品质量,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对待下属一律同仁同时也被传为佳话。企业家良好的道德角色还有利于树立良好公众形象,保持与消费者长久不衰的亲和力,赢得更多的合作者及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效益。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课堂笔记 姓名:张晶晶 班级:12人力资源管理2班 学号:1210800331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一次课内容小节 2015.3.5 一、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1、3月5日为“学雷锋纪念日”简称为雷锋日。 2、“道器变通”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道 ------《周易·系辞上》 《周易·系辞上》是战国到汉初期间众多学易之人共同完成的著作,历代易学者们增补、修编、集体创作而的产物,代表了整个易学精神。 3、李老师告诉我们要懂得用现代的企业家精神的眼光去看待雷锋精神,思索并从中受益,这才是真正现代的雷锋精神。 二、本节课知识点 雷锋是国人心中的英雄楷模,李老师让我们思考雷锋精神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只有那些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才能最

终获得成功,而企业家要想获得成功,应该好好从雷锋精神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因为在我眼中,学雷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需要坚持贯彻的企业文化雷锋精神与企业文化之间是互通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雷锋精神的坚持和普及。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越好,相对应的企业的责任和企业对社会奉献的意义也就越重要,无论是对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要“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这也是雷锋精神的一种体现。 我认为,企业家应该学雷锋,经历了近50年的社会变化后,雷锋精神依然熠熠生辉,真正的现代企业家精神与雷锋精神确有相通之处。企业家学习雷锋精神,关键是学习雷锋的真诚。企业家只有对社会、对客户、对员工采取真诚的态度,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企业才能够在良性的环境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三、总结 本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反省 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 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 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 自己的能力。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二次课内容小节 2015.3.12 一、本节课主要内容 1、“道器变通”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道 ------《周易·系辞上》 《周易·系辞上》是战国到汉初期间众多学易之人共同完成的著作,历代易学者们增补、修编、集体创作而的产物,代表了整个易学精神。 2、“道器变通”之器:君子不器。 3、企业家的思想中心——创新。 二、本节课知识点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传承浙江精神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传承浙江精神 作为浙江学子,我将以今之所学、日后之所学,为浙江之建设投入自己的力量,让浙江精神代代相传。 在浙江这块物阜民丰的土地上,历史上所形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仍激励着我们,并融入今日的浙江精神中,是浙江的瑰宝。 传承浙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茅盾盾、鲁迅,那些文豪们毕其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力量的作品,我们又怎能不去接过这传承文化的接力棒?我们要有对文化的信仰,并用这信仰支撑我们日后的学习。 今日浙江之企业也秉承着浙江精神。杭州娃哈哈有限公司,从一个校办工厂到饮料巨头,创始人宗庆后表示将会主动迎接消费升级,饮料生产由安全向健康开拓,重点向中医食疗、生物工程突破,这种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企业精神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也是浙江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来若是要创业,也该如娃哈哈公司这般,将浙江精神赋于实践中,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 浙江精神,早已融入浙江人的生活中。无论是个人或是企业,抑或是立足于浙江这一大省,都需要我们为浙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去改变小环境,就是在承担对于浙江的责任。 近年来,我们能看到浙江的改变,五水共治让浙江的河流变得清澈,特色小镇的建设赋于浙江文化气味,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拉近浙江与世界的距离。我为生为一名浙江人而感到自豪,也感慨于这些让人欣喜的变化。浙江精神融入浙江的发展中,给我们带来惊喜,也让我们感受到责任。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人须知负责任之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之乐趣。而我为浙江之未来,又怎能不担负起这个社会的责任?当传承浙江精神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又能书写哪些关于我们的浙江传奇? 而传承浙江精神,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加加强对于浙江的责任意识,不断去关注浙江的近况。唯有如此,我们们才能自信地书写我们的浙江故事。

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精神

论中国企业家应有的精神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是可以跨国界的,而企业家是有国界区分的;企业是可以跨时代的,而企业家是有时代烙印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都呼唤属于自己的企业家。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迫切需要一大批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而要造就这样一支企业家队伍,最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精神。中国的企业家要善于抓住机遇,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要善于团结社会和他人,将个人的企业家精神转变成一个团队的企业家精神;要忠于事业,时刻保持创业的激情。 关键词: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造就和培养我国的企业家精神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那么,确切地说,中国转轨时期的企业家精神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答案应该是,中国需要洛克菲勒企业家精神。约翰.D.洛克菲勒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慈善家、商业巨子,100多年来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创造了美国最有价值的、涵盖社会多个方面的商业神话,从白手起家,到世界首富,再到千金散尽,洛克菲勒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美国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的符号,其精髓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 第一种精神是创新精神。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到底是什么?平面来说,它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技术、产品、市场、组织、管理等五个方面;纵深来说,创新精神就是冒险加理智。从这一点来看,洛克菲勒的思想体现的很明显。对于冒险,洛克菲勒认为,与其生活在既不胜利也不失败的黯淡阴郁的心情里,成为既不知欢乐也不知悲伤的懦夫的同类者,倒不如不惜失败,大胆地向目标挑战!其言外之意就是,越是认为自己行,自己就会变得越高明,积极的心态会创造成功。而这种积极的心态,正是敢于冒险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所以,洛克菲勒说过:“我不知道是不是勇气。一个人往往进入只有一件事可做的局面,并无供选择的余地。他想逃,可是无路可逃。因此他只有顺着眼前唯一的道路朝前走,而人们称它为勇气。” 对于理智,洛克菲勒也认为,一个人的理智来源于“知识+智慧”。知识是外在的,是我们对所见事物的认识;智慧则是内涵的,是我们对无形事物的了解;只有二者兼备,我们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可以说是“理智”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我们凡事都需要看得远一点,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心中必须装着第二步,所以,做事不抢时间,不求多,稳稳当当地做,就能做许多事情。没有一杆完成的高尔夫比赛,只有一杆一杆地打下去,每打出一杆的目的,就是离球洞越近越好,才能最终把球打进。 虽然冒险和理智是矛盾尖锐冲突的概念,但是,二者在洛克菲勒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中却实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任何创新都有失败的概率,但是企业家至少在最初阶段或者某个阶段,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是应该具有冒险精神的,否则一步都迈不出去。而要想使冒险能够成功并且创造出价值,还是需要理智,理智地、科学地分析所面对的方方面面,客户、技术、竞争对手、发展趋势等。企业越做越大以后,理智的成分会越大。做企业是一种艺术,每一个具体情况都会有一种应变组合,所以,我们永远都回答不出确切的东西。可以说,企业家身上60%是冒险精神,40%是理智,但是如果冒险精神降到20%,理智成分上升到80%就成了学者,那他就不适宜承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了。 第二种精神是敬业精神。 这接近于韦伯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精神。古人云,创业难,守业更难。然而,创业不是新企业、小企业的专利,老企业、大企业的要解决守业问题,事实上也是解决二次创业、不断创业、自我超越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敬业精神就变得愈加重要了。 洛克菲勒就一直坚持要勤奋务实。其实,这就是敬业精神不可须臾或缺的。他认为:“要从最底层干起,一点一点地获得成功,我认为这是搞清楚一门生意的基础的最好途径;财富

中国梦与企业家精神

中国梦与企业家精神 准考证号: 姓名: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当今中国梦的意义,紧接着描述了企业家精神的特点和外延。最后论述了企业家精神应当融入当代中国梦之中,成为中国梦的实现一份推力。同时,提出了企业家精神融入中国梦的要点。 关键词:中国梦企业家精神创新社会责任 一.何为中国梦? 泱泱华夏,5000年的历史,沉淀至今给了我们13亿人民和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5000年的风霜雨雪,历朝历代,无数眼光高远、胸怀天下的仁人志士都有着一个梦,一个强国的梦,一个中 国梦。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国梦”进行了新的阐述:“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 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二.企业家精神的特点与外延 企业家,来源于法语“entrepreneur”,原意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发展到现代已经没有一个权 威而统一的定义。但是公认的企业家所具备的特点有:1、是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者;2、富有冒险精神,敢 于创新;3、具有社会责任感。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 入20世纪后,企业家概念的抽象――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 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 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企业家群体独有的显著的精神特征就和其他群体特征区别开来,人们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业家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并以此标尺可以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谈浙江精神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材料: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谈浙江精神 陈华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陆地面积10.43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千百年来,浙江人秉承“务实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品质,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这其间,靠的是什么力量呢? 不是别的,正是浙江精神。它鼓舞着代代浙江人与时俱进,拼打出新时代浙江创先创优的奇迹。 那么,什么是浙江精神?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什么具体表现呢?

对于浙江精神,我们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这三句话是浙江精神的内涵所在,也是浙江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 第一句话:爱国忧民,是浙江精神最真实的历史积淀。 如果我们用时空扫描仪在浙江大地搜寻的话,就会发现无数爱国志士的身影,他们或用诗歌、或用小说、或用哲学、或用教育等,传播自己的爱国热情,唤起民众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品质。南宋诗人陆游在即将离世之际,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嘱托,表达了自己期望朝廷收复北方失地的真挚情感。清代文学家龚自珍为了呼唤神州大地焕发生气,挥毫写下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豪壮佳句,深深寄托了自己追求思想解放的深厚情怀。伟大思想家鲁迅先生为了激发国民的抗争意识,毅然弃医从文,用笔作武器,与反动封建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把浙江人的爱国情怀发挥到了极致。此外,朱自清、茅盾、陶行知、马寅初、蔡元培等众多浙江贤士,都表现出了最鼓舞民心的爱国忧民精神,他们不仅是浙江历史文化的骄傲,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骄傲。 第二句话:求真务实,是浙江精神干在实处的现实标志。 在改革开放的旅程中,浙江人从未停止过实干的步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温州人,把经商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地,

论优秀企业家精神

论优秀企业家精神 成功的企业,总是那些有着优秀品质的企业家带领的公司,他们以自己可能并不新颖、但能将其作用引导性发挥到极致的理念,指导着企业前进的方向,并获得市场的成功。总结苹果、星巴克、沃尔玛、马云、微软和英特尔的成功之道,我们看出企业家精神的关键性作用。 一、企业家突出的理念导向、战略执行力、对员工和客户价值的关注是成功的关键要素。 1、成功的企业,总是秉持了突破行业一般困境的几个主要理念,推动了企业发展。诚然,关于企业家精神,有很多的要求,包括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看到社会供需中的不平衡,看到市场机遇;勇于挑战,敢为人先,有冒险精神;有气量和胸怀,能海纳百川整合资源;有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不向困难低头;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等等。但是成功企业,往往是其中几个理念做到极致,推动了企业的成功。如乔布斯的“高品质创新”和“永远引领潮流”的理念,霍华德·舒尔茨的“顾客体验”,都是围绕几个简单的核心理念来铸造企业的行为。 任何企业的经营,都面临着各种困境,不同的行业情况不一。不能明晰理念的企业往往只能获得生存,而不能走向卓越,甚至因管理失误走向毁灭。如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面对行业的潜规则,奶制品行业几乎集体失守,给行业所有企业带来致命的冲击,三鹿更是直接倒下。而优秀的企业,比如苹果和因特尔,他们秉持一贯如故的创新,获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星巴克和沃尔玛的服务,做到系统性,引领这企业走向全球并不断扩张,因为简单明晰的理念,不断指导企业走向卓越。这些理念都是具备破除行业困境的有效认知,从成功要素上讲,这些理念简单、明晰、数量不多甚至不够新颖,但却深入系统,切合实际。 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不是缺乏对企业经营环境和行业规则的认识,有时甚至认识更为“深刻”,因为深刻,所以更加“务实”,于是出现片面追求利润,不注重品牌和长期效应的状况。在经营理念方面,对外宣传是一套,内部实际做法又是另外一套,应对客户满意、员工激励、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只有粗浅的虚伪口号,缺乏核心价值观念,因而也难以获得持续长久的成功。 2、成功的企业,总是可以将理念灌输到实际行动中,具备系统性,并且战

浙江精神的成因

浅谈浙江精神的成因 内容摘要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创造了有一种不忽视的浙江现象,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这一动力的背后是“浙江精神”,而这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地理、历史、人文的综合作用,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历史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引言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吴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他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拥有杭州和绍兴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物之邦”。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达到10340.454美元,超出全国人均GDP6100美元,并且所辖所有11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十分均衡,发达程度高,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创造了有一种不忽视的浙江现象,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依赖于浙江精神的支撑。当代“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任用。浙江精神的形成不是偶然,而是时间积淀而成的必然,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历史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正文 一、地理因素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海域辽阔,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天气晴雨不定,易发生汛情。而且台风频顾,破坏性强,几乎每年都会有强台风登陆,每次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但浙江人没有消极躲避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与频发的自然灾害作斗争,形成了台风不断摧毁、浙江人不断重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另外浙江省山多水多而可利用的土地便相对较少,而且工业必需的矿产、能源资源匮乏,难以自给自足,浙江想要发展必须走“商”的道路,在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中谋求发展。而浙江靠着东海,海岸线曲折,有着很多优良的港口,平原地区的河流大多水速平缓,少险滩,又有着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杭州,使得本省内、南北之间经济、商贸往来便利,改革开放后国家又把宁波、温州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可以说十分适合商业发展。正是在这些不利、有利因素的影响下,浙江人为了生存、发展形成了“讲究功利,注重工商”的传统。而过去几千年来,统治者一直以重农抑商作为一项重要国策,人们也有着落叶归根的意识,不愿离开自己的故土,但浙江人需要寻求出路,所以他们冒这些风险,去冲破一些传统、做一些改变。在这个

论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精)

论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 时鹏程/许磊 【专题名称】企业管理研究【专题号】F31 【复印期号】2006年06期【原文出处】《外国经济与管理》(沪)2006年2期第44~51页【作者简介】时鹏程,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43) 许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注册会计师。(北京100043)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国外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回顾和总结,率先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论,即强调个体及其与环境互动的个体层次论、强调企业组织及其与环境互动的组织层次论和强调范围更广阔的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层次论。目的在于为了解、掌握、研究和开发企业家精神提供一个有用的视角或认识工具。【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个体层次论/组织层次论/社会层次论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急剧变化,创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西方国家的GDP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新创企业。著名管理学家Peter F. Drucker曾经指出,[1] 世界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型经济”转变为“创业型经济”,企业惟有重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才能再创企业生机。创业的动因源于企业家精神,因此企业家精神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变得日益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笔者试图在多年追踪研究企业家精神和积累大量的英文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析框架和视角,以便更好地梳理国外学者研究企业家精神的脉络,并且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本质。所以,本文的重点是研究脉络分析,而不是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内容阐述。本文所提到的企业均为创业型企业。 一、企业家精神研究当前的企业家精神研究越来越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一方面,至今仍无统一、公认、标准的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另一方面,它的研究领域正在急速扩张。Gwen Richtermeyer博士(2003)[2] 将该领域研究划分为22个主题:文化/种族,经济增长,教育/培训,理论与实践,伦理研究,家族企业研究,金融研究,企业业绩/计划研究,性别研究,人力资本研究,二次创业者与一次创业者比较研究,跨国创业/不同国家对比/国家个案研究,全球化、出口和小企业研究,激励研究,企业创建或解散研究,创业者特质研究,质量控制系统,资源观视角下的企业,社会网络/商业组织/企业联盟,战略计划和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分配,以及团队、技术及技术型企业和创业投资等。Henri A. Schildt和Antti Sillanp(2004)[3] 又从文献被引用频率的角度对企业家精神研究进行了分类评价,梳理出15组能代表理论研究主流的主题。这些主题同样涉及面非常广泛,涉及经济发展、文化、组织间关系、新创企业、大企业改革、企业国际联盟、组织学习和社会网络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每个方面又有很多发散性研究,并不一定有自己小范围的主流。因此,构建一个统一框架以便了解、认识和掌握企业家精神,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本文就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来展开讨论。 (一)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对企业家精神定义离不开对" entrepreneurship" 的词义辨析。目前国内有将entrepreneurship译成创业、创业学、[4] 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等。本文作者建议采用P. Davidsson(2003)[5] 对" entrepreneurship" 的辨析。他在Kirzner(1973)、Venkataraman(1997)、Shan和Venkataraman(2000,2001)以及Gartner(1988,2001)关于" entrepreneurship" 定义的基础上,将" entrepreneurship" 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将" entrepreneurship" 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看待,认为关于" entrepreneurship" 的研究应获得关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