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完整

一. 名词解释
1.设计: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的活动手段。
3.解构方法:也是从符号学中引伸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的流行套语。对待图像,解构方法启图揭示多层面的意义。
4..绿色设计来自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势。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5.信息技术 主要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6.广告设计:指广为传播信息的行为过程,也只媒体表现出来的传播信息的作品。
7.明式家具 :明代家具种类繁多,用材考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设计特色,被称作“明式家具”
8.视觉传达设计: 广义的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符号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是信息的载体。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9.产品设计:所谓产品设计,既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
10. 环境设计:一般地理解,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实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人是环境设计的主题和服务目标,人类的环境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
11.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结构、空间及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建筑的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即实用、坚固和美观,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目的、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关系。
12.设计师:计师师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是通过教育与经验,拥有设计的知识与理解力,以及设计的技能与技巧,而能成功地完成设计任务,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
13.工业设计: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籍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解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

计。
14.设计批评的概念:设计批评又称设计评论,是设计学与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设计作品从创意到生产以及消费的整个环节中的分析与评价。
二、选择填空
1.设计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2.吉迪恩与佩夫斯纳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师。
3.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研究的第一人,其著作是《工艺美术建筑风格》。
4.1893年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格尔出版了被认为有关装饰艺术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5.《博物志》是西方古罗马普林尼的一本著作。
6. 荷加斯写的《美的分析》是最早的设计理论
7. 1837年成立了设计学校,最著名的代表是琼斯,其代表作是《装饰基本原理》
8.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木塞,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里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
9. 最著名的结构主义倡导者是列维.施特劳斯,也是法国知识运动的重要成员.
10. 对当代设计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罗特。
11. 《神话》是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的著作。
12. 宋代李诫撰写了《营造法式》
13. 古代汉语中,与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和“造物”
14. 计成的《园冶》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5. 设计中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16. 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处理等。
17. 系统论具体的设计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模式识别法、系统辨识法等
18. 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标志:磨制石器的出现(旧石器时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是磨制石器)
19.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作品是莲鹤方壶
20. 商代的青铜作品是司母戊鼎
21. 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22. 唐锦以纬线起花,称“纬锦”,汉代以经线起花,称“经锦”
23. 英国传奇式的家具设计师是奇彭代尔,作品有《绅士和室内设计师指南》.
24. 1798年由法国政府组织举办的“工业博览会”,1851年的大博览会“水晶宫”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25. 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文字、标志、插图
26.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字体设计、标志设计、 插图设计、 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
27.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产品的功能、造型和物质技术条件,是产品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26.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功能性要求;2 、审美性要求;3 、经济性要求;4 、创造性要求;5 、适应性要求
27. 产品设计的分类:手工艺设计、工业设计
28. 设计批评的方式方法:国际博览会 群体批评 个体批评
29. 设计批评的原则:人文意识 文化性 市场性


三、简答题
1、艺术对设计的影响
a.以20世纪初艺术运动的思想为基础,艺术的变革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艺术的发展与设计的发展并行不悖,二者都是在追求一种能够体现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
c.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验,对设计起推动作用。
d.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可推动设计进步
e.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合作,则更有可能推动设计进步
f.艺术与设计关系存在的误区:为艺术而设计,为技术而设计,孤立、静止的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2、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
a.在造型上追求完美的技术功能和操作功能,追求使用、信息、审美功能的结合,将造型的个性、创造性寓于应用的艺术风格,它追求形式的完美。
b.在用材上它追求材料的应用于结构要求相符,材料的应用于功能要求相符,并且与生产工艺相宜以及与材料供应相宜;充分表现材料的本色美与工艺美。
c.在色彩上,它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的材料的本色和表面处理的本色,使之与造型、材料、使用功能、审美心理相宜,并表现出某种个性和风格
3.科技进步对艺术的影响
a.设计总是受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b.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导致20世纪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同时为设计的发展打开广阔的前景。
c.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
d.与再现和复制技术有关的机器的相继诞生使视觉传达的领域不断扩大。
e.新兴的信息技术引起技术生产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
4.为什么说设计是科技商品化的载体?
a. 新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巨额的资本投入,都需要经过设计这一媒介才能转化为社会财富,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的载体,而且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b. 因为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也只是在被社会接纳、被社会消费的情况下,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社会财富
c. 科学技术是通过设计向社会广大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的,设计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为现实
d. 科技资源需要设计加以综合利用,变成优质的新商品,被市场大量吸取,才能完成科技的社会财富化,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5. 设计与生产的关系:
a.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
b.设计为生产服务
c.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
d.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
6、设计与消费的关系:
a. 消费是设计的消费
b. 设计为消费服务
c. 设计创造消费。
d. 设计是最有效的推动消费的方法,他出发了消费的动机
7、青铜器的特点
A. 以残酷的奴隶统治的力气居多
B. 造型威严,纹饰丰富,制作精美,是奴隶社会权利的象征。
C. 纹样以抽象和半抽象的动物纹样为主,突出

的是饕餮纹
8、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在结构上的特点:
a.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B.从外观上来看,中国古代建筑由屋顶、屋身和台基组成。屋顶的特征最明显,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和单坡等多种类型。
c.在结构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常用的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d.在布局设计上,中国古代建筑有一种简单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
d.在装饰和色彩设计上,装饰主要集中在梁枋、斗拱和部分,运用工艺及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加工手法。在色彩设计上,运用对比强烈的原色设计,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显著的特征之一。
9、园林设计的特点
a.朴素自然美、因地制宜
b.强调曲折多变
c.崇尚意境
10、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
a. 注重结构美;
b. 注重材质美;
c. 注重造型美
d. 注重装饰美
11、明式家具的设计特点
在设计上,注重结构、材质、造型以及装饰,加工上制作精工,使得家具隽有古雅,优美舒适、纯朴大方,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被誉为“我国家具设计史上的顶峰杰作”,在世界家具市场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
12、.唐代服饰特点;
a.唐初女子衫群窄小,中唐渐宽。至晚唐肥大。
b.材料材质;群腰高至胸部,以大带系结,面料是纱罗制品
c.风格特色绚丽活泼,华丽丰富的风格。
13.、环境设计的类型
a.城市规划设计
b.室内设计
c.室外设计
d.公共艺术设计
四、论述题
一、设计师的专业知识修养
专业知识对于设计师而言是首要的必备条件,一个设计师,其专业知识修养的高低将决定一个设计师是否能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观念和审美观念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设计师所应掌握的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主要有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概论、设计概沦、美学等通史通论;建筑史与建筑学、服装史与服装学、广告史与广告学等专业史论。
中外艺术史和设计史使设计师能够了解中外艺术与设计的传统、现状与发展趋势,使设计师视野开阔,能够融贯中外、借古开今。艺术概论和设计概论涉及艺术与设计中最基本的概念、性质、作用、源流、风格类型和发展规律等问题,不仅是设计师的入门基础,也是对设计实践的最根本的指导。各类专业史论知识与设计实践联系最为密切,更为直接地指导着实践,解决更为具体的设计问题,其涵盖的范围还可以进行更具体的专业划分。
二、 设计师的技能
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要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在设计实践中,它们具体体现为能力和技巧。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前提

及影响劳动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技巧则是能力的高度表现。能力和技巧综合起来形成了设计师成功地设计活动的主观条件——技能或才能。在设计准备和构思阶段,设计师应掌握的技能包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对材料、结构、功能等要求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将感性与理性思维结合起来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中,创造能力是现代设计师能否真正成熟并形成个人风格的决定因素。 设计的实际制作和动手能力是设计师的技能的最直观的体现。它包括制图技能、材料成型、摄影摄像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 设计师的基本职能
设计美是一种物质形态上的美,它以满足物质需求为前提。任何一个设计都是功利与审美二者的结合。同时设计美是大众、公共的产物,因而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要为消费主体服务,所以设计师要协调好个人审美趣味与消费主体的审美趣味之间的关系。其次,设计与艺术一样是对理想化的生活境界的追求,同样体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这种对生活理想化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外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设计美的理想——和谐之中。
四、 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设计师的社会职责和终极理想——和谐的境界。这里的“和谐”是指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人、机、环境之间的和谐。设计的目的就是协调和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调和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设计要满足人性的自由精神和创造精神的需求,即“人性化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来舒适和便利,这种“人性化”同时还体现在开发消费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
另一方面,“和谐”还体现在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上。“生态设计”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个设计领域中,以保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设计理想的追求体现出设计师的社会职责。这种职责不仅仅是接受企业、厂家的委托,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设计,保证企业和厂家的利益,也保证产品的质量,为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的利益负责,同时还体现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负责的设计。
如果说设计师的职责是为人类的理想化生活建立秩序,那么这种“理想”和“秩序”就是“自由”、“健康”、“和谐”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