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概念问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概念问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概念问答

一、概念 1.现代市场经济

是指存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它产生于 20 世纪初,全面成熟于 20世纪中叶。特征 有:

一、政府开始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经济生活;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间接干预经 济。二、财产权更

加社会化,现代公司制,凭借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 、完备的经济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稳定的重要条件。四、健全的生产要素 市场体系,成为资源和市场运动的载体 2.基本经济制度

是生产的社会化的制度,就其内容来说,是生产关系总和,其核心是所有制:一定的基本 经济制度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是一定生产关系的总格局,并构成一定的经 济体制,不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一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是 以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从基本形式说,人们不能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任意 选择,但它并不是生产力的消极结果 3.产权

容:产权安排 5.交易费用

广义的是指包括组织、 维持和实施一种制度安排, 各项规则的所有费用, 在交易费给定时, 执行

一种特定的制度功能,总有可以相互替代的制度安排,所以,一种制度安排,可以比另 一种制度安排提供更多的服务。狭义的是指市场的交易费用,指两个或更多的交易体之间, 为达成或实施市场交易,围绕交易合约所产生的成本,交易费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交易双 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另一类是签订合约以及监督执行合约所花费的成本。具体 而言包括获取评价信息,确立谈判立场,选择谈判对象,协商正式或非正式合约,监督,执 行 7.行业性的行政垄断

现在垄断可以说主要是行业性的行政垄断, 它们借助于对本行业的管理特权和实际控制力 量,掌握

市场资源与销售份额,侵占消费者的利益。

8.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本质是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 主要包括 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社会信用活动三部分。它以信用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 用专业机构为主体, 以合法有效的信用信息为基础, 以解决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为目的, 使守信者受到鼓励,失信者付出代价,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 9.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不是孤立的、片面的,不计代价的,是可持续的 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标志,把人民放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10.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 种与

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 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 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

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 的程度 11.二元经济结构

是指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们并存的结构, 这两个部门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经济运行的 机制是有

区别的,现代工业部门以市场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选择条件,农业部们劳动与土地 结合,是由历史的、地缘的、居住的种种条件决定,农业劳动力、生产力低下,农业劳动力 向产业外转移,不仅农业产值可以保持不变,而且劳动生产率还可以提高 12.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也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过

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农业主要是市场和效益问题,农村主要是增加就业和全面 发展问题,农民主要是增收和民主权利保障问题。

二、简答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形成特点?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是经济实践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着不可代替的 作用。(2)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体现了当时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在特定 历史条件所能接受的观点。 (3)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是超前的和独特 的。(4)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优点。

2、为什么说股份制是化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灵巧的工具? 答:(1)从宏观实体角度来看,股份制是化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小不对称矛盾的利器。 (2)从微观主体角度来看,股份制是解决人的经营才能和人的财产大与小之间矛盾的利器。 意义:股份制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了,它不仅能够解决或至少是缓解o

落产权主要是

包括 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或财产权利, 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 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让渡权等权利 4.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制

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下产权的界定、运营、转让、保护等的一系列体制安排和法律规 定。 现代产

权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产权结构 安排 产权保护。

它至少包含以下内

动。是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且是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灵巧工具。

3、产权的基本属性和功能? 答:基本属性:(1)产权的排他性;(2)产权的有限性;(3)产权的可交易性;(4)产权的可分解性;(5)产权的行为性。

功能:(1)减少不确定性;(2)外部性内部化;(3)产权的激励功能;(4)产权的约束功能;(5)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6)产权的收入分配功能。

7、我国政府职能有那4 个方向,当前重点是什么?答:方向:(1)经济调节。(2)市场监督。(3)社会管理。(4)公共服务。重点:(1)由过去以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为主,转变为宏观调控为主。(2)由过去的资源配置为主,转变为总量调节为主。(3)由过去的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4)由过去的以审批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

4、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和理论基础?答:是用以处理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它是一个有国家法律保障、公司章程和合同约束、制度严谨的分权、分责制衡机制,即公司的所有权、经营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分别有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行使并相互制衡。职工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和创新精神对公司的成功具有重大的作用。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能确保分权---分责---制衡合理而且治理有效的公司结构。要保证股东大会的最终控制权,保证董事会的独立决策权,保证经理自主经营管理权。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理论是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委托代理理论。

5 完善公司法人理论结构的实践意义?答:可以从内外两个角度来看。从公司内部角度来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因为它最具综合协调性和利益敏感性,从而能保证公司的合成动力大而稳定持续不断,及时纠错、协调一致、节约高效。具体来说,它使公司所有者、经营决策者、管理者和职工,各自的权、责、利既明确到位,又相互合理有效制约,从而各掌其权,各守其责,各得其利,各展其长,协调灵活高效有序运营。从公司外部角度看,它是整个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基础。同时,它对我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体制、法律体系、思想道德体系

起着决定或影响作用

6、行政性行业垄断的危害有那些?答:第一、这些部门凭借经过国家无偿拨付、优惠政策得到的资源和特许垄断权,形成自己独待的“成本优势”,参加追逐市场利益。

第二、这些部门凭借国家授予的行业行政管理或监管的执法权力,名正言顺地排挤市场竞争对手,设置市场进入壁垒,严重减弱了社会的投资机会和意愿。

第三、这些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格上升的幅度大大高于社会平均价格指数,从而大大增加了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运营成本,降低了其他部门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由于垄断价格削弱了居民的真实购买力,市场需求因此受到抑制。第五、垄断部门的垄断价格内包含了行政垄断租金,这种租金转化为与这些部门提供的服务极不相称的高收入和高福利。

第六、靠行政权力谋求市场利益,成为形形色色的破坏市场秩序行为的重要基础,也几乎是一切大案要案发生的共同条件。

8、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和当前的主要任务?答: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总供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总量调控的目标是避免总供求之间出现较大差距而导致需求不足或需求膨胀的失衡局面。

四大具体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稳定物价。(3)增加就业。(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防止经济局布性过快转变为过热,二是防止结构性的物价上涨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

9、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特征有那些?答:(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整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生产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3)人

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局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加大。(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差距,经济和社会发展难度增大。(5)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国际竞争日益增大,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加,统筹安排难度增大。

10、十七大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答:基本思路: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方向:(1)加大扩大内需,合理满足消费需求。(2)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7)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8)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1、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有何不同?答: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就是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益来源。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

12、计划经济时期二元经济的特点。

答:(1)逐步建立了比较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按照计划经济模式推动工业化。(3)传统农业和传统农村的面貌没有实质性变化。(4)没有消除的二元结构已经发生了畸变,二元经济结构已经畸变为二元社会结构。(5)由此形

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城乡隔绝的二元经济体制。

三、论述题

1.如何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阶段的基本矛盾和突出问题?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本身就包含着对立面的统一,自然就充满各种矛盾。其基本矛盾是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与新生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成长的因素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经济体制改革的始终,但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有所区别,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初始阶段,原有体制占主导和支配地位,新体制因素刚刚出现,虽然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前景,但仍处于劣势,常常受到旧体制因素和来自其他方面的挤压和摧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期阶段,基本上形成“双轨制”格局,旧有体制与新城体制并存,各自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彼此之间激烈地争斗,双方呈现出犬牙交错的状态。到了目前完善阶段仍然可以看到“双轨制”的一些特点,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围已经开始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

现阶段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经济发展了,社会问题没有解决,突出问题;民生问题越来越细为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不到位,物价上涨的压力等,具体为;1、国有企业的现

代企业制度建设和经营机制转换还没有到位,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任务尚未完成。2、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分割的体制,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3、产权制度还不完善,制约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4、资本等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健全,市场经济秩序较混乱;5、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 现象很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对薄弱;6、分配关系仍未理顺,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7、环境问题、资源减排问题,低成本状态下的发展,环境成本、资源成本、土地成本等造成劳动者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牺牲了环境,破坏了资源。

2.试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路。

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1、观念和认识上的阻力。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加剧,扩大了公众的不满情绪,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正常发展。2、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还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仍然主要面向国有经济,没有完全做到覆盖各类所有制企业,对中小企

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具体措施还不完善,服务不到位。3、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一是国家对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具体措施不完善,二是行业准入方面存在诸多限制。三是各方面存在不公平待遇,四是在思想上疏远民营企业家,远离个体户。五是多头管理,多方伸手等问题。4、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是规模偏小,档次较低,二是管理水平偏低,三是技术装备落后,文化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四是产业结构趋同,五是分布分散,成长和发展受制约,六是在生态保护,安全生产、职工权益保护及依法纳税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七是健康成长面临挑战,八是核心竞争能力尚未形成。5、面向小

企业和民营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如投融资、销售、信息、境外投资等方面服务。6、一些民营企业素质较差,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整体形象;信用差,见利忘义,负债不还,以次充好,制假造假,偷漏税,不正当竞争,劳资关系不协调等现象时有发生。7、非公有制经济仍存在环境障碍。一些地区和行业比重偏低,发展不平衡,优势互补没有实现,一些基层执法部门素质偏低,三乱现象大量存在。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1、充分认识当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的重要意义,积极地为民营企业发展制订优惠保护政策,提高民营经济的政治地位,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关于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责任追究制度。2、国家要依法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监督和管理,切实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和管理要依法进行,民营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民营企业要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加大对民营企业内部职务犯罪、职务侵占的打击力度。加强民营企业中的党建工作。3、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关键的任务是使经营业主尽快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一看政治思想表现,二看资产来源,三看资产的运用,四看对待职工的态度。4、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面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首先使其构筑具有区域、国际意义的竞争主体,其次实现现代化管理,三要走股份制和股份合作的道路,四要进行诚信教育。

3.分析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对策思路。

答: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下产权的界定、运营、转让、保护的的一系列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现代产权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包括:产权安排、产权结构安排、产权保护。基本特征;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传畅通必要性:1、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2、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创业、创新和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大发展。3、有利于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4、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实现社会的优化配置。5、有利于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我国目前所有制分为;公司制、合作社制。二者共同点;都具有法人资格,都是承担有限责任,人数要求没有上限,结构上有类似的地方。不同点:公司是盈利性的,合作社是互补性的,内部社员服务,非内部社员服务(服务性的)。公司制是按出资比例表决,合作社是民主管理,一人一票。公司制按出资比例分配利润,合作社是按二级分配或会雇额分配。合作社制入社自由,退社可抽回资本,公司制则不行。公司制是自行发展,合作社制是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帮助发展。合作社制手续简便,入门低,公司制要按公司法规定,入门高。对策和思路有以下几点:1、认真清产核资,理清产权归属。因为各类财产归属清晰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环节。2、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健全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产权在健全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环境下自由流动,是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3、保障国有资本出资人权益。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缺乏明确而具体的出资人代表和直接的责任主体,国家统一所有或全民所有名义之下的国有资产或“全民资产” ,产权主体实际上处于虚缺状态,导致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地下,流失严重。4、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实行家庭承包制经营,农户获得充分的经营自由权,有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很强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5、建立健全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各类产权不受侵犯。因为保护产权的法律法规系统完备和实施有力,是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5.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答:基本思路: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要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方向:(1)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为外需我们人均资源较少,内需主要是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改革财政体制,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A提高低收入者。B提高扶贫标准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支农惠农的力度,建立企业政府均衡的机制,支补保障机制,增强消费需求,提高收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由分配政策决定的。(2)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创业、创优调动积极性,包括教育体制,要从学士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科学院校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创业:农业加大贷款扶持,工业推动小产业上市,创优:敬业爱岗等方面。现在主要是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把劳动者当成工具来使用,反映了观念落后,体制阻碍,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力度不够。(3)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业链要拉长,服务要跟上,社会资本要发展,要用信息化带动产业体系,发展产业集群,使生产、包装、运输等形成网络关系,相互依靠、相互运用、分工协作。(4)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扭转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局面,在经济发展理论上与时俱进,在经济发展政策上城乡并重,调整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节约,包括土地、水、电能等自然能源,关键是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减少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节能,比如:节煤,节能灯,全国可节约600 多亿度电,通过加强管理,减少漏洞,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的利用)百万分之一都不到,风能、沼气等不污染环境。建筑行业:采用节能的材料,减少装修材料的污染以及电子物的使用污染(比如对木地板,一次性筷子加大征税)等办法。(6)推

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划分主体功能区,什么地方种什么,生产什么,要进行规划,产

业要集群,要注重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中村问题的解决。(7)着力加强经济

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8)扩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建立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区,多边贸易区,国家带头成立投资公司,向国外进行投资。

6.如何认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必须把制度创新作为前提和基础。首先是改革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其次是给及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向农村延伸,特别要是那些直观城市不管农村的部门真正延伸到农村去,那农村也纳入管理领域;再次是改革社会保障和财政制度。其二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十分重视农民的培训,现在城市对农民的排斥,一方面是体制上的,另一方面也有客观因素,相对市民来讲,绝大多数农民素质是比较低的,不仅城市不接纳,城市的生产也很难接纳。所以,真正要使农民变成市民,不仅在社会保障制度上要创新,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提高农民素质着手,使农民真正具有市民的素质。所以把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角度上去考虑。三是以城市为核心,以县域经济为载体,来提升现有的城市化水平。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是核心,是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把城市的现代化观念,城市的现代技术,现代产业向农村渗透,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牺牲农村、牺牲农民来促进城市发展的观念。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融合,把城市中现代观念,经营观念、民主观念以及城市社区建设的观念带到农村中去,使农村变得更加集聚、集中。

4.简述新一轮宏观调控的特点。

答:2004 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伴随着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沉寂多年的投资膨胀又开始抬头,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高达

26.7%,个别行业投资增长几乎翻番,从而造成事实上的局部投资过热和预期中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虽然全社会的消费也在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明显,但除了汽车、通讯器材、装潢材料等外,其他消费仍较冷淡。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使得信贷投放急剧增加,潜在金融风险加大。商业银行积极放贷,既有合理的方面,又包含着不正常的因素,加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调控的手段是综合性的而非单一性的,不仅有行政手段,也有经济手段,并且以经济手段为主。由于调控的对象是局部性的,要求调控的手段必须有的放矢,不能搞一刀切。调控的方式是渐进式的而非激进式的,

更注重预警性,这也是新一轮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