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1
那广水1 2,叶亮2,奚涛,姚子伟1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2.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E-mail:gsna@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摘 要:本文概述了2000年以来海洋生物碱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绵和微生物中新发现的海洋生物碱及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海洋生物碱,抗肿瘤,抗菌,抗病毒 生物碱是一类生物体中一种含氮化合物,它不仅存在于植物中,而且也存在于动物、微生 物和海洋生物中,人们已经发现很多的有活性的生物碱且用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生物碱类药物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些年来,海洋药物研究日益 受到专家学者关注。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由于生活在高盐、高压、低 温、缺氧等极端环境中,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结构独特而又有显著药理作用的次级代谢 产物,其在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 海洋生物碱作为海洋生物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同样具有以上的生物学活性,它们有很多 可能成为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1. 抗肿瘤生物碱
抗肿瘤是海洋生物碱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主要来自海绵,其次是海鞘、海洋微生物 等。 Aoki S等人[1]研究一种海绵中的五环胍类生物碱 crambescidin 800对慢性骨髓瘤细胞K562的 影响,发现它在细胞周期S期发挥作用,0.15-1μmol?ml-1时增加了 K562细胞血红素的量,当治 疗24小时时有p21蛋白表达,(p21蛋白是p53蛋白诱导的WAF1基因表达产物,与肿瘤增殖细胞 核抗原结合,阻抑DNA多聚酶delta的功能,从而抑制DNA复制;p21蛋白也抑制细胞周期素/细 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的底物磷酸化,阻止细胞周期从G1到S期,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 在48小时表达量增加,而对p27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27蛋白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 激酶抑制蛋白,在哺乳动物有丝分裂G1期转化到S期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在恶性肿瘤中都存 在p27的降低)。 从Kuchinoerabu-jima岛附近捕获的海绵(Neopetrosia sp)中,Oku N等人提取出来一种新 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Renieramycin J,在86nmol?ml-1对3Y1细胞作用6小时发现细胞核萎缩或消 失,同时明显抑制伪足生长,当处理12小时时细胞界限模糊,细胞开始死亡,这种现象在用放 线菌素D(RNA合成抑制剂)和放线菌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此细胞系时也观察到。另 外,Renieramycin J对宫颈癌细胞和P338癌细胞也有细胞毒作用[2]。 Warabi K等人从日本Nagashima岛采集的海绵(Dictyodendrilla verongiformis)中分离出5种 新的生物碱dictyodendrins A-E(图1),它们在50μg?ml-1时完全抑制端粒酶活性,这时首次从 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天然产物,因为90%的癌症病人都表现为端粒酶活性
1
本课题得到国家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06)的资助。 -1-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增强,所以它们能够抗癌[3]。 肿瘤病人都表现为内生拓扑异构酶 Ι 活性升高,它的的作用是介导 DNA 分子的切割。 Lamellarin D(图 2)是从海洋软体动物(Lamellaria sp.)中提取的六环吡咯生物碱,Facompre M 在探索它治疗肿瘤的机制时发现它是一种新的拓扑异构酶 Ι 抑制剂,可以插入到 DNA 双螺 旋分子之间,稳定拓扑异构酶 Ι 和 DNA 分子的共价复合体,捕获拓扑异构酶 Ι,强烈刺激超螺 旋 DNA 分子向缺刻 DNA 分子转换,促进拓扑异构酶 Ι 介导 DNA 分子的切割,对一些顽固性 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成为以拓扑异构酶 Ι 为靶标的治疗肿瘤的一个先导化合物,但是它对 于切割位点没有选择性,这极有可能限制它的使用[4]。
图1 dictyodendrins A
图2 Lamellarin D
Aoki S 等人从印度尼西亚的海绵(Biemna fortis)中分离到了一种新的吡哆吖啶生物碱 labuanine A 和三种已知的吡哆吖啶生物碱(图 3),研究了它们对鼠神经细胞瘤系神经 2A 细 胞的影响,它们在 0.03-3 μmol?ml-1 时诱导 50%的神经细胞多极化,其中化合物 3 显示了较强 的活性,同时它也诱导了神经 2A 细胞乙酰胆碱酯酶的增加,使细胞停留在 G2/M 期[5]。
图 3 labuanine A 和三个已知的生物碱
日本北海道大学Endo T等人从海绵(Agelas sp. )中分离出溴代吡咯生物碱nagelamides AH(图4),其中A、G和H能够抑制蛋白磷酸酶A2活性(它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参与癌症的发 生),可能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6]。Fujita M等人从海绵(Agelas nakamurai)中提到一种荧光 生物碱ageladine A(图5),它是MMP-2(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 制剂,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所以它可能有抗肿瘤的作用[7]。Jongheon Shin从Jaeju岛海绵 (Sarcotragus sp.)中提取到两种酯化萜类生物碱Sarcotragins A和 B (图6),包含这两种物质的
-2-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粗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系有细胞毒性,其LD50是207μmol?ml -1[8]。Romila D等人从海绵 (Thorectandra sp.)分离到一种六环β-咔啉生物碱thorectandramine(图7),它对于NCI提供的 60株肿瘤菌株有细胞毒性[9]。Keiko Hirano从Okinawan岛海绵(Suberea sp.)中分离到两种新的 溴代酪氨酸生物碱ma'edamines A和 B(图8),它们对肿瘤细胞也有细胞毒性 [10]。
图 4 nagelamides A-H
图 5 ageladine A
图 6 Sarcotragins A 和 B
-3-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A: R=CH3 图7 thorectandramine
B: R=H
图8 ma'edamines A和 B
Bing-Nan Zhou等人从海绵中提取生物碱N-methyl-epi-manzamine D 1 和 epi-manzamine D 2 (图9),它们对HeLa 和B16F10细胞系有细胞毒作用[11]。Tabudravu JN等人从Fijian海绵 (Druinella sp.)分离到两种溴代酪氨酸生物碱Purealidin S 和purpuramine J(图10-1,10-2),对 肿瘤细胞有中度的细胞毒作用[12]。Urban S从新西兰the Three Kings岛的海鞘中提取一种生物碱 Coproverdine(图11),实验发现它对鼠和人的多种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13]。
R=CH3 :N-methyl-epi-manzamine D 1 R=H : epi-manzamine D 2 图9
图11 Coproverdine
图 10-1 Purealidin S
图 10-2 purpuramine J
Uddin Mj海鞘(Lissoclinum sp.)中分离到五个双氯二萜生物碱haterumaimides A-E和四个 单氯的二萜生物碱haterumaimides F-I(图12),它们对P338癌细胞有较弱的细胞毒作用,它们 有可能成为抗肿瘤的辅助药物[14,15]。Rashid MA等人从海鞘(Eudistoma gilboverde)中提取出 三种N-甲基化的β咔啉生物碱2-methyleudistomin D ,2-methyleudistomin J和 14-
-4-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methyleudistomidin C(图13),其中14-methyleudistomidin C对人的四种癌细胞有较大的细胞毒 作用,IC50小于1.0mg?ml-1[16]。Makarieva TN等人从海鞘(Eudistoma sp.)中分离到第一个典型 得N-O甲基吲哚生物碱Pibocin B(图14),它对小鼠埃希氏肿瘤细胞有温和的细胞毒作用[17]。 Williams PG等人在太平洋关岛的一株篮细菌(Symploca)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两种新的生物 碱micromide 和guamamide(图15),它们是细胞毒素,这两个生物碱对KB癌细胞的IC50分别 为260nmol?ml-1和1200nmol?ml-1 [18]。
A
B: R=Cl G: R=H
C: R=Cl I: R=H
D: R=Cl H: R=H
E: R=Cl F: R=H
图 12 haterumaimides A-I
2-methyleudistomin D: R1=Br, R2=H 2-methyleudistomin J: R1=H, R2=Br 图 13
14-methyleudistomidin C
pibocin B 图 14
-5-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图 15
micromide 和 guamamide
Angelo Fontana等人从太平洋裸鳃亚目动物(Jorunna funebris)分离到一种新型的二聚异 喹啉生物碱jorumycin(图16),它对各种人类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IC50为12.5ng/ml[19]。Torres YR等人海绵(Arenosclera brasiliensis)分离出四种新的四环烷基哌啶生物碱Arenosclerins A-C 和 haliclonacyclamine E(图19),用MTT方法检测四种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发现它们1.57.0mg/ml范围对人 L929 、 B16 和U138 癌细胞有细胞毒性[20]。David R等人从新西兰海鞘 (Lissoclinum notti)中分离到吡哆吖啶生物碱isodiplamine 、cystodytin K 和 lissoclinidine(图 17,18) , isodiplamine 和cystodytin K表现出抗P388 、HCT-116 和BSC-1等肿瘤细胞的活性, 而lissoclinidine抗肿瘤作用温和且有选择性[21]。
图 16 jorumycin
图 17 isodiplamine R1=H, R2=SCH3, R3=H cystodytin R1=H, R2= H, R3= OCH3
图 18 K lissoclinidine
图 19Arenosclerins A-C 和 haliclonacyclamine E
-6-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Yao B 等人从新西兰海洋苔藓虫中(Pterocella vesiculosa)提取到两种新的生物碱 pterocellins A 和 B,它们对鼠白血病癌细胞的 IC50 分别是 447ng?ml -1 和 323ng?ml -1;在抗病毒 和细胞毒试验中,它们对 BSC-11 细胞系有很强的毒性;同时发现它们对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提供的 60 株癌细胞系都表现较好的抗癌活性,但是在体内抗癌活性较差[22]。Manzo E 从巴布 新几内亚海绵(Pseudoceratina sp)中提取两种新的杂环生物碱 ceratamines A 和 B ,它们有抗 有丝分裂的作用[23]。(2003 年)Ridley CP 等人从海绵(Corticium niger)中分离到四种新的类 固醇生物碱 plakinamine A-K 等化合物,它们对对体外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24,25,26]。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海洋生物碱在抗肿瘤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抗 肿瘤药物或其前导化合物。
2. 抗菌生物碱
在抗菌的生物碱中,很多同时发现它们有抗肿瘤作用。 四环烷基哌啶生物碱Arenosclerins A-C 和 haliclonacyclamine E(图17)用于抗菌实验,受 试菌株为Candida albicans, Staphylococcu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和 12 种医院环境中的耐药菌 株,发现它们有强烈的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活性,但是没有抗真菌C. albicans活性[20]。 Nishimura S 等人从海绵(Stylissa aff. Massa)中分离到一种高度氧化的生物碱 Massadine (图 20),是一种真菌 I 型蛋白香叶基转移酶 I (GGTase I)抑制剂,它对白色假丝酵母 GGTase I 的 IC50 是 3.9μmol?ml-1 [27]。Chuck Dunbar 等人从埃及红海海绵(Leucetta cf chagosensis)中分离到的咪唑生物碱 naamine D(图 21)具有抗隐球菌(可以引起脑膜炎)和 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28]。
图 20 Massadine
图 21 naamine D
Endo T研究发现溴代吡咯生物碱nagelamides A-H及其9,10-dihydrokeramadine,发现 nagelamides A-H(图4)有抑制革兰氏阳性球菌、杆菌及其革兰氏阴性埃希氏菌属[6]。Angelo Fontana等人研究发现二聚异喹啉生物碱jorumycin(图16)能抑制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 色葡萄球菌),其抑制浓度小于50ng?ml-1 [19]。 David R等人研究发现吡哆吖啶生物碱 isodiplamine 、cystodytin K 和 lissoclinidine(图18)有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和sEscherichia coli)和真菌(Candida albicans 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 )的活性[21]。Yao B等人研究 发现pterocellins A 和 B对革兰氏阳性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真菌(Ficophyton mentagrophytes) 有很强的抗菌性[22]。Pomponi SA等人从海绵(Ptilocaulis spiculifer)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二环喹 尼丁生物碱Sch575948,有抗细菌活性[29]。
-7-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3. 抗病毒生物碱
Takada K 等人从日本南 300Km 的 Hachijo-kojima 岛 15-20 米深的海中捕获一些海绵 (Penares schulzei),从这些海绵中提取新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 schulzeines A-C(图 21),它 们对 α-葡萄糖苷酶的 IC50 是 48-170 nmol?ml -1,因为 α-葡萄糖苷酶不仅使蛋白质糖基化,参与 广泛的生物功能如蛋白质在内质网上的折叠和稳定细胞表面糖蛋白,而且还调节寡糖代谢,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可以治疗病毒性疾病、癌症和糖尿病,所以这三种生物碱对这些疾病有治 疗作用[30]。 hang L 等人海绵(Monanchora sp)中分离出来两种新的多环喹尼丁生物碱 crambescidin 826(五环)和 dehydrocrambine A(三环)在体外能阻止 HIV-1 病毒导致的细胞溶解, IC50 分 别为 1-3μmol?ml -1 和 35μmol?ml -1,可能的机制是抑制 HIV-1 表面的 gp120 和 CD4 细胞结合
[31]
。Adele Cutignano 等人从意大利 Ustica 岛海岸的海绵(Halicortex Sp.)中提取到一种溴化吲
哚生物碱 Dragmacidin F(图 23),它具有抗病毒活性,对 HSV-1 的 ED50 为 95.8μmol?ml -1,对 HIV-1 的 ED50 为 0.91μmol?ml -1 [32]。Dai J 从日本海底沉积物真菌(Aspergillus ochraceus)的培 养液中提取了一种生物碱 Circumdatin G(图 24),它能够阻止丙型肝炎病毒复制时多蛋白的 合成[33]。
A
B
C
图 22 schulzeines A-C
图 23 Dragmacidin F
图 24Circumdatin G
4. 其它
Bickmeyer U 等通过培养 PC12 细胞观察七个来自于 Agelas 海绵的溴化吡咯生物碱(图 25)对细胞电压依赖性钙离子平衡状态的影响,Dibromosceptrin(2.8 μmol?ml -1)、 sceptrin
-8-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67.5μmol?ml -1)和 oroidin(75.8μmol?ml -1)能降低细胞内钙离子升高;4,5-Dibromopyrrole-2carboxylic acid 在 30μmol?ml -1 浓度能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但是超过 1mmol?ml -1 时没有作 用,pyrrole-2-carboxylic acid 和 4-Bromopyrrole-2-carboxylic 在此方面无作用[34]。来自 Clavelina picta 的生物碱 pictamine 和 lepadin B 是 Xenopus 卵母细胞神经烟碱受体 a 4b 2 和 a 7 抑制剂
[35]
。 真菌(Aspergigillus sp.)是从海洋红藻(Lomentaria catenata)表面收集的,Li Y 等人从此
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生物碱 dihydroxisoechinulin A,它能够清除自由基,这与 Vc 的 作用相当,它也在能抗紫外线照射(ED50 为 130μmol)活性,比苯酚(ED50 为 350μmol)活性 要高[36]。Kim SK 等人从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发酵液中分离出一种二酮哌嗪生物碱 golmaenone 和两个相关的的生物碱 neoechinulin A 和 L-alanyl-L-tryptophan anhydride ,化合物 golmaenone(IC50 为 20μmol?ml -1 )和 neoechinulin A(IC50 为 24μmol?ml -1 )能清除自由基 1,1-二联苯-2-间三硝基苯,这与阳性对照 Vc(IC50 为 20μmol?ml -1 )作用相当,它们还能够抗 紫外线照射作用,其 ED50 分别为 90μmol?ml -1 和,这比抗辐射剂羟苯甲酮(ED50 为 350μmol?ml -1)效果好的多[37]。Ernesto Fattorussoand 等人从地中海海绵(Agelas oroides )中 分离到两种新的吡咯咪唑生物碱 cyclooroidin 和 taurodispacamide A(图 26),其中后者显示 了很好的抗组胺的活性,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过敏反应[38]。Petrocortyne A 是 1999 年从海绵 ( Petrosia sp.)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脂质生物碱, Hong S 等人研究发现它具有抗炎作用和促进免疫 细胞聚集到炎症组织[39]。2006 年, Ki-Yeon 等人发现微生物 Berberry 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神经缺 血性损伤作用,其起作用物质很可能为海洋生物碱类物质[40].
图 25 七种溴化吡咯生物碱
图 26 cyclooroidin 和 taurodispacamide A -9-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综上所述,海洋生物中的生物碱主要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次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 抗炎等作用,而且结构复杂多样,其作用机制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征,这为开发海洋生物 的生物碱的药用价值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广阔的前景,将来会有更多的海洋生物碱被发现,并 开发成为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等药物。
参考文献
1. Aoki S, Kong D, Matsui K, et al.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in K562 chronic myelogenous cells induced by crambescidin 800, a pentacyclic guanidine alkaloid[J]. Anticancer Res, 2004 ,24(4):2325. 2. Oku N, Matsunaga S, van Soest RW, et al. Renieramycin J, a highly cytotoxic tetrahydroisoquinoline alkaloid, from a marine sponge Neopetrosia sp[J]. J Nat Prod. 2003 ,66(8):1136. 3. Warabi K, Matsunaga S, van Soest RW, et al. Dictyodendrins A-E, the first telomerase-inhibitory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from the sponge Dictyodendrilla verongiformis[J]. J Org Chem. 2003, 68(7):2765. 4. Facompre M, Tardy C, Bal-Mahieu C, et al. Lamellarin D: a novel potent inhibitor of topoisomerase I[J]. Cancer Res. 2003, 63(21):7392. 5. Aoki S, Wei H, Matsui K, et al. Pyridoacridine alkaloids inducing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in a neuroblastoma cell line, from marine sponge Biemna fortis[J]. Bioorg Med Chem. 2003,11(9):1969. 6. Endo T, Tsuda M, Okada T, et al. Nagelamides A-H, new dimeric bromopyrrole alkaloids from marine sponge Agelas species[J]. J Nat Prod. 2004,67(8):1262. 7. Fujita M, Nakao Y, Matsunaga S, et al. Ageladine A: an antiangiogenic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 from the marine sponge Agelas nakamurai[J]. J Am Chem Soc,2003,125(51):15700. 8. Jongheon Shin, Jung-Rae Rho, Youngwan Seo. Sarcotragins A and B, new sester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the sponge [J]. Tetrahedron Letters , 2001(42):3005. 9. Romila D. Charan,a Tawnya C.Thorectandramine, a novel β-carboline alkaloid from the marine sponge Thorectandra sp[J]. Tetrahedron Letters, 2002 (43) :5201. 10. Keiko Hirano,aTakaaki Kubota,aMasashi Tsuda,et.al. Ma'edamines A and B, Cytotoxic Bromotyrosine Alkaloids with a Unique 2(1H)Pyrazinone Ring from Sponge Suberea sp[J]. Tetrahedron, 2000 (56) :8107. 11. Bing-Nan Zhou, Carla Slebodnick, Randall K. Johnson, et.al. New Cytotoxic Manzamine Alkaloids from a Palaun Sponge[J]. Tetrahedron, 2000 (56):5781. 12. Tabudravu JN, Jaspars M.Purealidin S and purpuramine J, bromotyrosine alkaloids from the Fijian marine sponge Druinella sp[J]. J Nat Prod. 2002 ,65(12):1798. 13. Urban S, Blunt JW, Munro MH. Coproverdine, a novel, cytotoxic marine alkaloid from a new zealand ascidian[J]. J Nat Prod. 2006,65(9):1371. 14. Uddin MJ, Kokubo S, Ueda K, et al.Haterumaimides F-I, four new cytotoxic diterpene alkaloids from an ascidian Lissoclinum species[J]. J Nat Prod. 2001, 64(9):1169. 15. Md. Jasim Uddin, Susumu Kokubo, et al. Haterumaimides A-E, Five New Dichlorolissoclimide-type Diterpenoids from an Ascidian, Lissoclinum sp. Heterocycles 2001, 54 (2), 1039. 16. Rashid MA, Gustafson KR, Boyd MR. New cytotoxic N-methylated beta-carboline alkaloids from the marine ascidian Eudistoma gilboverde[J]. J Nat Prod. 2001,64(11):1454. 17. Makarieva TN, Dmitrenok AS, Dmitrenok PS. Pibocin B, the first N-O-methylindole marine alkaloid, a metabolite from the Far-Eastern ascidian Eudistoma species[J]. J Nat Prod, 2001, 64: 1559. 18. Williams PG, Yoshida WY, Moore RE, et al. Micromide and guamamide: cytotoxic alkaloids from a species of the marine cyanobacterium Symploca[J]. J Nat Prod. 2004, 67(1):49. 19. Angelo Fontana, Paolo Cavaliere,Solimabi Wahidulla, et al. A New Antitumor Isoquinoline Alkaloid from the Marine Nudibranch Jorunna funebris[J]. Tetrahedron, 2000 (56) :7305. 20. Torres YR, Berlinck RG, Nascimento G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resistant bacteria and cytotoxicity of four alkaloid toxins isolated from the marine sponge Arenosclera brasiliensis[J]. Toxicon, 2002, 40(7):885. 21. David R, Appleton A, Norrie Pearce, et al. Isodiplamine, cystodytin K and lissoclinidine: novel bioactive alkaloids from the New Zealand ascidian Lissoclinum notti[J]. Tetrahedron, 2002, (58): 9779. 22. Yao B, Prinsep MR, Nicholson BK, et al. The pterocellins, novel bioactive alkaloids from the marine bryozoan Pterocella[J]. J Nat Prod, 2003 ,66(8):1074. 23. Manzo E, van Soest R, Matainaho L, et al. Ceratamines A and B, antimitotic heterocyclic alkaloids isolated from the marine sponge Pseudoceratina sp. collected in Papua New Guinea[J]. Org Lett. 2003, 5(24):4591. 24. Lee HS, Seo Y, Rho JR,et al. New steroidal alkaloids from an undescribed sponge of the genus Corticium[J]. J Nat Prod. 2001 ,64(11):1474. -10-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25. 12. Ridley CP, Faulkner DJ. New cytotoxic steroidal alkaloids from the Philippine sponge Corticium niger[J]. J Nat Prod. 2003 ,66(12):1536. 26. Borbone N, De Marino S, Iorizzi M, et al. Minor steroidal alkaloids from the marine sponge Corticium sp. J Nat Prod. 2002, 65(8):1206. 27. Nishimura S, Matsunaga S, Shibazaki M, et al. Massadine, a novel geranylgeranyltransferase type I inhibitor from the marine sponge Stylissa aff. massa[J]. Org Lett, 2003,5(13):2255. 28. Chuck Dunbar, John M. Rimoldi,Alice M. Clark,et.al. Anti-Cryptococcal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ory Imidazole Alkaloids from the Calcareous Sponge Leucetta cf chagosensis D[J]. Tetrahedron, 2005, 56:8795. 29. Yang SW, Chan TM, Pomponi SA, et al. A new bicyclic guanidine alkaloid, Sch 575948, from a marine sponge, Ptilocaulis spiculifer[J]. J Antibiot (Tokyo). 2003, 56(11):970. 30. 11.Takada K, Uehara T, Nakao Y, et al. Schulzeines A-C, new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 from the marine sponge Penares schulzei[J]. J Am Chem Soc,2004,126(1):187. 31. Chang L, Whittaker NF, Bewley CA. Crambescidin 826 and dehydrocrambine A: new polycyclic guanidine alkaloids from the marine sponge Monanchora sp. that inhibit HIV-1 fusion[J]. J Nat Prod, 2003,66(11):1490. 32. Adele Cutignano, Giuseppe Bifulco, Ines bruno. Dragmacidin F: A new antiviral bromoindole alkaloid from the Mediterranean Sponge Halicortex Sp[J]. Tetrahedron, 2000, (6):3743. 33. Dai J, Carte BK, Sidebottom PJ. Circumdatin G, a new alkaloid from the fungus Aspergillus ochraceus[J]. J Nat Prod, 2001,64(1):125. 34. Bickmeyer U, Drechsler C, Kock M, et al. Brominated pyrrole alkaloids from marine Agelas sponges reduce depolarization-induced cellular calcium elevation[J]. Toxicon, 2004, 44(1):45. 35. Hiroshi T,Yueren Y,Naoki T,et al. Marine Alkaloids (_)-Pictamine and (_)-Lepadin B Block 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J] Biol. Pharm. Bull. 2005,28(4) 611. 36. Li Y, Li X, Kang JS, et al. New radical scavenging and ultraviolet-A protecting prenylated dioxopiperazine Alkaloid related to isoechinulin A from a marine isolate of the fungus Aspergillus[J]. J Antibiot (Tokyo). 2004 ,57(5):337. 37. Li Y, Li X, Kim SK , et al. Golmaenone, a new diketopiperazine alkaloid from the marine-derived fungus Aspergillus sp[J]. Chem Pharm Bull (Tokyo). 2004,52(3):375. 38. Ernesto Fattorussoand, OrazioTaglialatela-Scafati. Two novel pyrrole-imidazole alkaloids from the Mediterranean sponge Agelas oroides[J]. Tetrahedron Letters, 2000, 41: 9917. 39. Hong S, Kim SH, Rhee MH, et al. In vitro anti-inflammatory and pro-aggregative effects of a lipid compound, petrocortyne A, from marine sponges[J]. 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 2003, 368(6):448. 40. Ki-Yeon Y, In KH, Beong QL, et al. Berberry Extract Reduces Neuronal Damage and 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 1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Gerbil Hippocampus after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J]. Biol. Pharm. Bull,200629(4) 623.
Progress on the Study of Marine Alkaloid
Na Guangshui, Ye Liang, Xi Tao, Yao Ziwei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Thi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marine alkaloid, possessing antimicrobial, antitumor and antivirus activity,especially these activity metabolites in sponge and microbials after 2000 Keywords: marine alkaloid, antimicrobial, antitumor, antivirus
作者简介:那广水(1777-),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微生物、海洋药物学。
-11-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学习资料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 重点整理

精品资料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 1.免疫的现代概念。P4 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P5 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P6 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 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 (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P7 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P12 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7.半抗原的概念。P12 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P13 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P14 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P15、16 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1
那广水1 2,叶亮2,奚涛,姚子伟1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2.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E-mail:gsna@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摘 要:本文概述了2000年以来海洋生物碱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绵和微生物中新发现的海洋生物碱及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海洋生物碱,抗肿瘤,抗菌,抗病毒 生物碱是一类生物体中一种含氮化合物,它不仅存在于植物中,而且也存在于动物、微生 物和海洋生物中,人们已经发现很多的有活性的生物碱且用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生物碱类药物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些年来,海洋药物研究日益 受到专家学者关注。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由于生活在高盐、高压、低 温、缺氧等极端环境中,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结构独特而又有显著药理作用的次级代谢 产物,其在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 海洋生物碱作为海洋生物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同样具有以上的生物学活性,它们有很多 可能成为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1. 抗肿瘤生物碱
抗肿瘤是海洋生物碱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主要来自海绵,其次是海鞘、海洋微生物 等。 Aoki S等人[1]研究一种海绵中的五环胍类生物碱 crambescidin 800对慢性骨髓瘤细胞K562的 影响,发现它在细胞周期S期发挥作用,0.15-1μmol?ml-1时增加了 K562细胞血红素的量,当治 疗24小时时有p21蛋白表达,(p21蛋白是p53蛋白诱导的WAF1基因表达产物,与肿瘤增殖细胞 核抗原结合,阻抑DNA多聚酶delta的功能,从而抑制DNA复制;p21蛋白也抑制细胞周期素/细 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的底物磷酸化,阻止细胞周期从G1到S期,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 在48小时表达量增加,而对p27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27蛋白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 激酶抑制蛋白,在哺乳动物有丝分裂G1期转化到S期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在恶性肿瘤中都存 在p27的降低)。 从Kuchinoerabu-jima岛附近捕获的海绵(Neopetrosia sp)中,Oku N等人提取出来一种新 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Renieramycin J,在86nmol?ml-1对3Y1细胞作用6小时发现细胞核萎缩或消 失,同时明显抑制伪足生长,当处理12小时时细胞界限模糊,细胞开始死亡,这种现象在用放 线菌素D(RNA合成抑制剂)和放线菌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此细胞系时也观察到。另 外,Renieramycin J对宫颈癌细胞和P338癌细胞也有细胞毒作用[2]。 Warabi K等人从日本Nagashima岛采集的海绵(Dictyodendrilla verongiformis)中分离出5种 新的生物碱dictyodendrins A-E(图1),它们在50μg?ml-1时完全抑制端粒酶活性,这时首次从 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天然产物,因为90%的癌症病人都表现为端粒酶活性
1
本课题得到国家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06)的资助。 -1-

应用MODIS进行赤潮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第22卷 第6期2007年12月 遥 感 技 术 与 应 用 REMOTE SENSIN 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V ol.22 N o.6Dec.2007 收稿日期:2006212218;修订日期:2007210231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项目编号:2004D KA10060)。 作者简介:周为峰(19782),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渔业遥感和海洋渔业GIS 等研究。 应用MOD IS 进行赤潮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周为峰1,2,樊 伟1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90; 2.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90) 摘要:赤潮遥感监测是卫星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发射和应用时间相对较短的MODIS 传感器具 有相对的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使得MODIS 在赤潮遥感监测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分析总结了应用MODIS 进行赤潮遥感监测的几种主要方法,并与其它几种主要传感器进行比较,分析了MODIS 在赤潮遥感监测中的优势和不足。关 键 词:MODIS ;赤潮遥感探测中图分类号:TP 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323(2007)0620768205 1 引 言 早在1990年赤潮已被联合国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地理分布区域和面积都在增加。由于赤潮发生机理的复杂性、多尺度和瞬时性的特征,赤潮的监测和预报需要对海洋进行迅速、密集和大范围的观测[1]。传统的依靠船舶采样和进行化学或生物学实验的方法难以满足这些需要。卫星遥感技术是进行西北太平洋地区海洋环境监测尤其是赤潮监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2]。在我国,已有的赤潮卫星遥感监测的研究和应用以NOAA AV HRR 和SeaWi FS 这两个传感器为主。 MODIS 是EOS 系列卫星的主要探测仪器,是 当前世界上新一代“图谱合一”的光学遥感仪器,具有36个光谱通道,分布在0.4~14μm 的电磁波谱范围内。搭载MODIS 传感器的Terra 和Aqua 卫星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发射成功,并且也是EOS Terra 和Aqua 平台上唯一进行直接广播的对地观测仪器。NASA 将其作为SeaStar 卫星的海洋水色仪SeaWi FS 的后继仪器[3]。MODIS 仪器的地面分辨率分别为250m 、500m 和1000m ,视幅宽度为2330km ,在对地观测过程中,每日或每两日可获取一次全球观测数据,36个光谱波段的数据可以同时提供反映陆地、大气、海洋等的特征信息,可用于 对陆表、生物圈、固态地球、大气和海洋进行长期全球观测。这些数据对于开展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监测、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以及进行全球变化的综合性研究等将是非常有意义的[4,5]。 由于搭载MODIS 传感器的Terra 和Aqua 卫星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发射成功,相对于其它卫星传感器来说,应用的时间较短,尤其是在赤潮监测的技术和运行化方面,仍然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在国内目前的学术文献中报道的并不多,国外的学术文献中反映出MODIS 在海洋赤潮监测的应用研究也处于各种方法的摸索、尝试和完善阶段。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基于MODIS 波段特性的海洋水色算法的研究,在报道赤潮的应用实例上以应用MODIS 250m 和500m 的中分辨率波段生成的彩色合成影像的方法为多。 2 MODIS 叶绿素荧光高度法 MODIS 不是典型的海洋水色仪,而是多用途遥 感器,36个波段中有不少波段可用于大气和陆地探 测,但它在波段设置上涵盖了海洋水色探测波段。NASA 将其作为SeaStar 卫星的海洋水色仪SeaW 2i Fs 的后继仪器。MODIS 在海洋水色探测波段的设计上增加了可以探测由太阳激发的叶绿素荧光效应的设置[3]。 叶绿素是参与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叶绿素分

微生物与制药综述范文

微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 姓名:李青嵘 班级:生工102 学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检索,从微生物生产维生素,微生物生产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微生物生产抗生素,微生物生产抗癌物质,微生物生产医用酶制剂等五个方面综述了微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微生物,制药,发酵工程 1.前言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医药领域的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采用微生物制药,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产品产量高,产品纯度高,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势,同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传统工艺,如利用发酵工程生产抗生素、酶制剂以及B-胡萝卜素等;到现今的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干扰素、胰岛素、生长因子等几十种新药和疫苗。本文着重综述了微生物的发酵工程在医药研究和生产中应用的最近进展,主要包括生产维生素、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抗生素、抗癌物质医用酶制剂等五个方面。 2.研究内容 2.1.微生物生产维生素 维生素是六大生命要素之一, 为整个生命活动所必需。β-胡萝卜素、VC、VE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显著的三种维生素,它们的作用分别是:β-胡萝卜素是强力抗氧化剂, 有抑制癌细胞增殖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V C 和V E 均是抗氧化剂, 前者可阻止、破坏自由基形成,还具有激活免疫系统细胞的活力,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以抵御外来侵染因子。至于VE可产生抗体,增强机体免疫力。目前,上述的“三素”以实现了微生物工业化生产。 目前,β-胡萝卜素主要是由三孢布拉霉菌生产,在1998年,陈涛等[1]已经针对三孢布拉霉菌的特点,优化发酵工艺,在3M3的发酵罐中发酵120h,生产的β-胡萝卜素产量已达到1146.5mg/L。虽然,传统的工艺生产β-胡萝卜素的产量高,生产周期比较短,但是传统的工艺复杂,成本过高,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故,目前许多课题组专注于开发新的生产β-胡萝卜素的菌种或改进传统工艺。据近年所发表的期刊文献,目前,采用红酵母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是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方法,虽然在产量方面较传统方法的低很多,但是该方法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何海燕等[2]采用粘红酵母R3-35摇瓶发酵84h,生产的β-胡萝

具抗肿瘤活性的海洋微生物菌株的初步筛选

第21卷 第1期台 湾 海 峡 Vol.21, No.1 2002年2月J OU RNAL O F OC EANO GRA P H Y IN TAI WAN S TRAI T Feb.,2002 具抗肿瘤活性的海洋微生物菌株的初步筛选Ξ 李 根1,陈瑞川2,林 昱1 (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 361005; 2.厦门大学抗癌中心,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本研究采用M TT法对海洋放线菌、细菌、霉菌及极地和大洋细菌进行细胞毒活 性物质的筛选,结果有10%放线菌及一株极地细菌具有细胞毒活性.此外利用DNA 修复特性在 E.coli343/591和 E.coli343/636之间的差异性,对前面筛得的菌株进 行DNA损伤的筛选,结果得到两株活性菌株.采用荧光染色观察得到3株具有诱导 肿瘤细胞凋亡的菌株,这些具抗肿瘤活性的菌株可供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M TT分析法;DDR T法;细胞毒活性物质;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Q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160(2002)0120018205 近年来,国内外在海洋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筛选和研究上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NCI每年筛选的3万个新的抗肿瘤化合物中,约有5%来自海洋生物;业已证实,约10%的海洋动物提取物有抗P388白血病细胞及K B细胞活性,3.5%的海洋植物提取物有抗肿瘤活性或细胞毒活性[1].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明显的抗癌、抗病毒作用,主要包括生物碱、多肽及蛋白质、萜类、大环内酯类、多糖类、脂类等,其作用机理亦呈多样性,有以影响DNA、RNA、蛋白质为主的,也有以干扰有丝分裂或诱导细胞内信息分子的改变为主的,通常这些活性物质作用浓度甚微,而且毒副作用较低[2]. 目前,国内外寻找海洋药物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海藻和海洋动物,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地分离到5000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但由于其含量低,生物量有限,分离提取的生产成本较高,使得许多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受到限制.因此,人们把注意力转向海洋微生物的培养与发酵技术以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上.由于海洋微生物所处的海洋环境是十分独特的,海洋微生物是产生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极好来源之一.同时海洋微生物的特点是繁殖快、易培养等,可以结合现代发酵工程技术,使之工业化生产,降低海洋药物的生产成本[3].本文以M TT法、DDR T法及荧光染色法对从极地、大洋、近海大量分离得到的放线菌、细菌和霉菌进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株及试验菌株 Ξ收稿日期:2001210217 基金项目:由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项目《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和基因库的构建》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课题资助(No HY9903) 作者简介:李根(1978~),男,在读硕士研究生.

微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 1.第一个观察并描述了微生物的人是(列文·虎克)。发明了外科消毒手术的人是(约瑟夫·李斯特)。 2.微生物学奠基人是(巴斯德、柯赫), 3巴斯德的主要贡献是: (1)彻底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说” (2)提出了“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巴斯德,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3)创立了巴斯的消毒法; (4)发明了狂犬病毒疫苗制备方法。学说”;○ 4柯赫的主要贡献是P3 (1)证明了炭疽病和结核病的病原体,并因在结核病病原体方面的工作获得1905年诺贝尔奖; (2)建立“柯赫定律”: (3)在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过程中发展了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 (4)建立了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技术,发明了培养基特别是固体培养基制备方法。 5微生物与制药工程专业有什么关系? (1)临床广泛应用的微生物药物及其开发 (2)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3)药物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的微生物控制 (5)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微生物学检查 6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5适应强,易变异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有哪些?(球状、杆状、螺旋状)球菌根据其分裂后的排列状况可分为哪六种类型?(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螺旋菌根据其形态结构可分为哪几种?(弧菌、螺菌、螺旋体) 2.细菌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各有哪些?(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 核等;特殊结构:鞭毛、性菌毛、糖被、芽孢等;)特殊结构各有什么生理功能?(鞭毛的生理功能是运动,这是原核生物实现其趋性的有效方式;菌毛具有使菌体粘附于物体表面的功能;性毛功能是供体菌向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有的性毛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糖被功能有保护作用、作为透性屏障或离子交换系统、表面附着作用、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堆积代谢废物、储存碳源和糖源;芽孢具有抗热、抗干燥、抗化学药物、抗酸碱、抗辐射和抗静水压等生理功能) 3.细菌和病毒大小的量度单位各是什么?(细菌:微米;病毒:纳米;) 4.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革兰氏染色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特殊化学组分基础上的一种物理过程。通过初染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膜或原生质上染上了结晶紫和碘的大分子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度较紧密且基本上不含类脂,故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不能透过网孔而留在细胞壁内,故显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疏松,类脂含量高,乙醇洗脱时,类脂溶解,细胞壁上出现较大空隙,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溶出细胞壁,因此,乙醇洗脱后,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红色。 5.缺壁细菌有哪几种类型?(原生质体、球状体或原生质球、L型细菌)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原生质体: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后,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细胞; 球状体或原生质球:用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后还残留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L型细菌:在实验室中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6.细菌细胞质内有哪些内含物?(储藏物、磁小体、羧酶体、气泡)它们的成分各是 什么?(储藏物:聚-β-羟基丁酸、多糖类储藏物、聚磷酸颗粒、藻青素;磁小体:四氧化 三铁,外有一层磷脂、蛋白或蛋白膜包裹;羧酶体: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气泡是充满气体的泡囊状内含物)各有什么功能?(储藏物主要功能是储存营养物;磁小体功能是导向作用,即借鞭毛游向对该菌最有利的泥、水界面微氧环境处生活;羧酶体是自养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气泡是调节细胞密度以使细胞漂浮在最适水层中获取光能、氧气和营养物质。) 7.放线菌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放线菌菌体由丝状菌丝构成,由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等部分组成。)是怎样进行繁殖的?(放线菌主要通过无性孢子进行繁殖,

海洋碳循环研究进展简介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洋碳循环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概述了海洋碳循环的一般特征,并进一步介绍了南北极海区碳循环的一些概况。现阶段国内外关于海洋碳循环模式具有大量研究,据此,本文阐述了我国浅海贝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最后对海洋碳循环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海洋、碳循环、贝藻养殖 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CO2浓度一直在持续增加。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气CO2浓度还会不断增加。IPCC在2001年发布了第三次评估报告。该报告指出,在过去的42万年中,大气CO2浓度从未超过目前的大气CO2浓度,在20世纪中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是前所未有的。估计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CO2将比工业革命前增加1倍。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已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该报告指出,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气温已增加了约0.6℃,这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人为温室气体(如CO2、CH4、N2O、CFCs)浓度增加所致,其中CO2的作用居首位。初步预测,21世纪全球增暖将超过过去10 ka来自然的温度变化速率。为了准确评价和预报未来的气候变化,正确认识碳循环显得十分重要。 1、海洋碳循环简介 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储存碳是大气的60倍,是陆地生物土壤层的20倍(IPCC, 2007);大约50%人为排放的碳被海洋和陆地吸收(Prentice etal., 2001)。 1.1海洋碳循环 碳循环是碳在大气、海洋及包括植物和土壤的陆地生态系统3个主要贮存库之间的流动。海洋碳循环是碳在海洋中吸收、输送及释放的过程,主要包括CO2的海-气通量交换过程、环流过程、生物过程和化学过程。其碳的储存形式有3

赤潮-物理海洋

赤潮-物理海洋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与模型 内容提要序言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近几年来,海洋生态动力学已从过去传统的对生物过程的描述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本书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海洋中物理、生物、化学、地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动力学理论和基础,并对物理与生物耦合模型建立过程中所出现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书中内容主要来源于作者在美国大学给研究生的授课讲义和近年来从事浅海动力学和海洋生态动力学研究的成果,并引入和介绍了过去十几年内全球性重大交叉学科--生态学研究的发现。 本书的第1~5章可作为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水产、海洋地质专业高年级本生和研究生的教材,第6~7章可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专题讲座教材。对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学者而言,本书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或工具书。 序言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从很大的程度上概括了海洋学研究的历史。人们对海洋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海洋生物的观测开始。由于中国人指南针的发明传到欧洲,促进了全球,尤其是欧洲航海业的发展,从而产生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海洋探险的高潮。海洋学的发展正是在海上探险过程中人们对海洋地理、海洋潮汐、环流、生物知识需要日益增长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那时的海洋学只是一门以观测为主的描述性科学。一个系统的现代海洋学的建立是在十九世纪中期。它与初期海洋探险最大的区别在于建立了系统的观测方法和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手段。 现代海洋学从建立的初期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它的性质:物理、生物、化学、地质交叉的综合应用科学。随着对海洋系统观测所揭示出的海水运动,生物种群、地质地貌和海水成分的现象日益增多,海洋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对现象直观描述性的理解,从而开始了对各种过程机理的研究和探讨。由于海洋中各种自然现象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观测和试验手段的落后,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必须基于对各种现象自身内部的了解。由此,海洋学的各门学科: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以及海洋生态学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区别于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更强调环境对生物圈的影响。但是,由于对物理过程缺乏了解,传统的海洋生态学实际上仍是-门以生物为主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为海洋生物学的范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学的研究更受各沿海国家的重视。随着研究基金的增加,海洋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物理海洋学为例,8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吾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家们提出的大洋风生环流理论,标志着物理海洋动力学的研究进入了成熟的阶段。随后全球海洋研究计划、卫星遥感海洋监测、近岸环流及锋面、风生混合层,潮汐混合和底边界层等的研究使人们对海洋中的风生、温盐环流、层化结构、中尺度涡旋的产生和演变、海水可压缩性所产生的声波以致地转效应随纬度变化产生的罗斯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 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2.溶原性:温和噬菌体这种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前噬菌体偶尔可自发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 物因素的诱导下脱离宿主菌基因组而进入溶菌周期,产生成熟噬菌体,导致细菌 裂解)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称为溶原性。 3.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4.荚膜:荚膜是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一种黏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这层 黏性物质就叫荚膜。 5.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被 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6. 芽孢:某些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在其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叫芽孢。 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 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8.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 有机物。 9.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如水,碳源,能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 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称为培养基。

10.选择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而设计、 配制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11.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 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 叫鉴别培养基。 12.发酵:是指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 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 化反应。 13.好氧呼吸:是有外在最终电子受体(O2)存在时,对底物(能源)的氧化过程。 14.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电子传递体系末端的受氢体为外源无机氧化 物的生物氧化。 15.土壤自净:土壤对施入一定负荷的有机物或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的能力,通 过各种物理、化学过程自动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净化过程, 称土壤净化。 16.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没有人为的干预条件下,借助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 得到净化,这种现象成为水体自净,其中包括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17:水体富营养化(环化有) 18.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转化为 硝酸的过程。

碳汇渔业

碳汇渔业 唐启升: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碳汇”要扩增“碳源”要降低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1PCC)的解释,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移走二氧化碳和CH4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气溶胶或它们初期形式的任何过程、活动和机制。而“碳源”就是指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CH4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气溶胶或它们初期形式的仟何过程、活动和机制。也就是说,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是要扩增“碳汇”,降低“碳源”。 生物碳汇扩增技术可行成本低效益高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的含量,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依靠工业节能降耗、降低生物源排放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节能降耗来实现;二是固定并储存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既可以通过工业手段,也可以通过生物固碳来实现。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通过工业手段封存温室气体,成本高、难度大;

而通过生物碳汇扩增,不仅技术可行、成本低,而且可以产生多种效益。因此,生物碳汇扩增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尤其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特别重要。 海洋生物是生物碳或绿色碳捕获的主要完成者 研究证明,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整个海洋含有的碳总量达到39万亿吨,占全球碳总量的93%,约为大气的53倍。人类活动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以碳计为55亿吨,其中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20%~35%,大约为20亿吨,而陆地仅吸收7亿吨。 根据联合国《蓝碳》报告,地球上超过一半(55%)的生物碳或绿色碳捕获是由海洋生物完成的,这些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海洋植物的碳捕获能量极为强大和高效,虽然它们的总量只有陆生植物的0.05%,但它们的碳储量(循环量)却与陆生植物相当。海洋植物的生长区域还不到全球海底面积的0.5%,却有超过一半或高达70%的碳被海洋植物捕集并转化为海洋沉积物,形成植物的蓝色碳捕集和移出通道。土壤捕获和储存的碳可保存几十年或几百年,而在海洋中的生物碳可以储存上千年。 中国水产:唐院士,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碳汇”的含义,那什么是“碳汇渔业”?

国内外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NO .7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高新技术 国内外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李衍森 1,2 陈厚荣 2 吴斌斌 2 谭庚大 2 (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2、珠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珠海519015) 1引言 赤潮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它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渔业环境,危害渔业和养殖业,有毒赤潮还能通过食物链转移造成人畜中毒死亡。从总体上讲,近20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频繁,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10次左右,到90年代上升到每年20次左右[1],进入21世纪以来,赤潮爆发次数剧烈增加,2006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93次,较上年增加11次。其中渤海11次,黄海2次,东海63次, 南海17次, 累计面积约19,840平方公里。有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41次,面积约14,970平方公里,主要有毒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棕囊藻和多环旋沟藻[2]。2007年达到82次之多,其中渤海7次,黄海5次,东海60 次,南海10次[3] 。造成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船 舶排污及碰撞溢油、 海上石油开采溢油增加、近岸养殖过度、近岸旅游造成环境污染等[4]。 自然灾害一直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严格来讲,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是指充分利用人类对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社会系统的研究成果,对一定区域、工程项目等可能遭受灾害的程度进行可能性意义下的量化分析,并对采取减灾措施后的可能效果也进行分析[5]。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则是通过风险分析的手段或者观察外表法,对尚未发生的自然灾 害之致灾因子强度、 受灾程度,进行评定和估计。评定是根据致灾因子强度和承灾体脆弱性推断出受灾程度。估计是不确定意义下的估计,“风险评价”也称“风险评估”[5]。 2国内外研究进展2.1国外研究的状况在西方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开始了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创了自然灾害评价之先例。其后,西欧、日本、印度等国家纷纷效仿,开展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从而推动国际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的 深入。资料显示, 美国从里根时代起,政府开始斥巨资资助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目前,风险评价技术已成为美国的一项核心技术.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1991年提出的风险表达式为: 风险度=危险度×易损度[6] 为了改进风险值的估计,人们从观念和方法上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以地震区划为例,人们至少经历了极值化阶段、平均值阶段和超概率阶段等三个阶段。 依据赤潮灾害的危害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一般认为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区内赤潮灾害暴发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西方国家开展了灾害风险评估,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 但是对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文献专著比较 少,目前收集到与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相关文献中,或者是对灾害的自然属性的分析,没有对灾害的社会属性分析,更没有一个详细的比较确切的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2.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研究对象为地震、洪涝 和干早等灾种。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 国内外针对滑坡、 地震、膨胀土、台风、强风、江河洪水、风暴潮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评估作了大量的研究。 在我国,洪水和地震等其它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已经比较成熟,像 刘希林[7] 对四川凉山州的泥石流风险度进行了分析;李硕[8]等对西藏那曲地区雪灾区域危险度进行了评判;2001年我国政府发布的第四代地震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参数图》。但对赤潮灾害风险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零星的文献提到了赤潮灾害对海洋经济造成的 经济损失。 赵冬至[9]、李亚楠等针对1989年渤海赤潮造成经济损失提出了赤潮灾害经济损失的研究技术方法以及经济损失评估模型,这是在赤潮灾害发生后对其社会属性最先尝试。 文世勇[10]在国内在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他在研究生毕业论文里重点对渤海海域进行研究.他初步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后通过专家调查法汇总专家意见建立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论文里,作者通过AHp 法和Del 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初步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评估模型。文世勇还初步完成了渤海湾海域三种赤潮类型(无毒赤潮、有害赤潮、有毒赤潮)的灾害危险度评估、承灾体易损度评估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与渤海湾海域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所研究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文世勇提出的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模型为: 其中,H1表示为致灾因子危险度,ai 表示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权重值,其值利用AHP 法确定, Fi 为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单项因子影响赤潮灾害的发生概率。文世勇提出的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模型其中, H 2表示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b i 表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权重值,其值利用AHP 确定, M i 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单项因子 影响赤潮灾害的发生概率。 故赤潮灾害危险度模型为:其中H H =αH 1+βH 2,H H 表示赤潮灾害危险度,α表示为致灾因子在危险度评估中的权重值,β表示孕灾环境因子在危险度评估中的权重值,利用AHp 法确定。 可以说,在文献可查的范围内,文世勇是国内对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研究得最深入的。但是,其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譬如评估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了使得评估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实际情况,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其所建立的评估方法实用性有待增强,作者针对整个渤海地区,范围比较广,精度有所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效果打了折扣。 3小结与讨论 本人认为,未来赤潮灾害损失的风险评估将在构造比较完善的赤潮灾害损失基础数据库(经济、人口、赤潮种类和毒性等)的基础上,通过良好的数模(公式以及各因子的比重),通过与GIS 及卫星遥感监测的结合以及现场的实时监视结果,建立立体化的赤潮灾 害损失风险评估系统,它的优点是可视化、 数字化、实时化,这将为未来赤潮灾害的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国家的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志明,曹西华.九五期间中国沿海有害赤潮灾害状况及其防治对策,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局.二00六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国家海洋局网站,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局.二00七年中国海 洋灾害公报,国家海洋局网站, 2008.[4]金先庆等.赤潮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 [5]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United tiousDepartmentofHu anitarian Af -fairsMiti ,tifig.Natural Dlsasters:Phenomena ,fectsand0Ptions 一Manu alforPolic 了Maker -sandPlanners.Ne'York:UnitedNations ,1991,1 一164. [7]刘希林,莫多闻.区域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9(1):54-61.[8]李硕,冯学智等.西藏那曲牧区雪灾区域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0 (1):86-91. [9]赵玲,赵冬至等.我国有害赤潮的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海洋环境科学,2003,2:22.[10]文世勇.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珠海海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珠海附近海域赤潮灾害损失 风险评估系统构想,目标是通过研究,建立良好的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系统,为相关决策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尽可能的把赤潮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关键词: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á ? á ???H b M ?=:1--

海洋生物海兔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海兔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XX 11生本3班******** 摘要:海兔(Aplysia) 又称海蛞蝓,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Gast ropoda) 后腮亚纲( Opisho -branchia ) 海兔科(Aplysiidae)动物, 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随着对海兔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发现海兔具有极大的药用与食用价值,现在海兔已经成为生物研究的一种模式生物,尤其是在神经节蛋白质组的研究上[1],除此之外,国内外对于海兔提取物的抗癌作用及其获取光合作用基因的机制研究也有报道。本文介绍了海兔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特征,并对海兔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海兔,神经,肿瘤,光合作用 海兔(Aplysia) 又称海蛞蝓,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Gast ropoda) 后腮亚纲( Opisho -branch ia ) 海兔科(Aplysiidae)动物, 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海兔种类有3,000多种,遍及全球海域,其中还包括热带和南极洲海域。海兔虽在中国沿海尤其东南沿海有分布,生活于热带海域,五彩斑斓的外貌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尚待开发。 1、形态特征 海兔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仅10厘米,体重130克左右。体呈卵圆形,运动时身体可变形。海兔头上有两对突出如兔耳的触角,前面一对稍短,专管触觉;后一对稍长,专管嗅觉。体表光滑,或有许多突起。其体外石灰质的外壳,退化成一层薄而透明、无螺旋的角质壳,埋在背部外套膜下,薄薄的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其足相当宽,足叶两侧发达,足的后侧向背部延伸。海兔雌雄同体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 2、生活习性 2.1分布 海兔喜欢在海水清澈、水流畅通、海藻丛生的环境中生活,以底栖矽藻和沉积在海滩上的有机质、绿藻和底栖桡足类等为食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它在我国福建、广东、山东等省的海域均有分布. 厦门最常见的海兔品种是蓝斑背肛海兔(N otarchus leachii cirrosusS ti mp son, NLCS)。[2] 2.2自我保护与防御

海洋生物质能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战略思考

第24卷 第4期2009年4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S I N E ART H SC I ENCE Vol.24 No.4 Ap r.,2009 文章编号:100128166(2009)0420403208 海洋生物质能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战略思考① 任小波1,吴园涛2,向文洲2,秦 松3 (1.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北京 100864;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301;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生物质能的研究与开发的目的是解决化石资源短缺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全球性问题。利用油料作物生产生物柴油和利用淀粉作物生产燃料乙醇是当前生物质能产业化开发的重要内容,其原料来源主要依赖农作物,从而导致了生物质能开发与粮食、耕地和水资源竞争的局面。海洋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有效的出路。介绍了海洋生物质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有关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生物质能的战略思考和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关 键 词:海洋生物质能;微藻;大型海藻;生物燃油;燃料乙醇 中图分类号:S216;P745 文献标志码:A 1 前 言 化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方面,有限的化石资源日趋耗尽,石油短缺和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化石资源利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和灾害性气候频发等系列问题,由此造成每年数千亿美元的损失。上述危机已经引起全球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人类如何减少和摆脱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如何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 作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寻求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资源、建立可再生能源支撑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顺利渡过“后化石经济时代”并最终进入“无化石经济时代”,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巨资积极开展相关研发工作,生物质能的开发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油料作物生产生物柴油和利用淀粉作物生产燃料乙醇是当前全球生物质能产业化开发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由于目前的生物质能开发主要以农作物为原料,导致了与粮食、耕地、水等资源竞争的局面;另一方面,上述原料的发展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海洋生物质能的开发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有效的出路。本文将全面阐述国内外海洋生物质能研究开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为我国海洋生物质能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2 国内外海洋生物质能研究现状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可永续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是目前产业化的主要瓶颈是原料来源、生产成本等问题,海洋生物质能的研究和开发,可能为生物质能产业提供充足和廉价的原料供应,成为当前全球生物质能研究开 ① 收稿日期:2009202205;修回日期:2009203204. 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产氮(N2)新途径———绿藻MC21光合氨氧化作用的代谢机制探索”(编号:40776087)资助.  作者简介:任小波(19712),男,四川合江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科研管理工作. E2ma il:xbren@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

Roquefortine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第32卷第2期2013年4月 中国海洋药物 CHINESE JOURNAL OF MARINE DRUGS Vol.32 No.2 April,2013 Roquefortine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汤枝鹏,朱天骄,顾谦群,李德海* (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摘 要:Roquefortine是由真菌生产的一类结构复杂生物碱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来源于组氨酸和色氨酸,包含由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吲哚环的3位有异戊烯基取代,咪唑基通过单双键与四环母核相连。此类化合物具有抗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抗肿瘤活性。本文主要从化合物的发现,生物活性,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化学合成这几个方面对这类化合物的研究作全面的回顾。 关键词:Roquefortine;次级代谢产物;真菌 中图分类号:R9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461(2013)02-076-09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是天然产物非常重要的来源之一,它们具有丰富的结构类型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菌,免疫抑制,促进生长等,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同时某些次级代谢产物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损害,被称为真菌毒素[1]。Roquefor-tine类生物碱都是从来源于各种环境下的真菌中分离得到的,roquefortine C在高浓度时具有神经毒性,是1种常见的真菌毒素。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是包含由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吲哚环的3位有异戊烯基取代,咪唑基通过单键或双键与四环母核相连。其复杂的结构特征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兴趣,对于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研究工作正在广泛开展。 1 Roquefortine类化合物的发现 Roquefortine C(1)是第一个被分离得到具有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结构的roquefortine类化合物。1975年日本的Ohmomo等人在1株Penicillium roqueforti中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命名roquefortine A-C。其中只有roquefortine C的结构符合本文论述的结构类型。1976年法国的Scott等人在1株青霉中再次分到了化合物(1),并阐明了其化学结构,至此以后roquefortine C多次被不同的课题组重 复分离[2-5]。1978年Ohmono再次从上述真菌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2)[6],它是化合物(1)的3位和12位双键被还原的产物,被认为是roqueforti-ne C生物合成的前体。1994年Musuk等从来源于木薯的1株Penicillium verrucosum var.cy-clopium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它是化合物(1)6位N的甲醛基取代物[7]。化合物(4)是Ko-zlovsky等于1996年分离得到的,它是化合物(1)14位N的乙基化衍生物[8]。2003年Kozlovsky等从来源于俄罗斯冻土的Penicillium aureovi-rens中分离到了化合物(5),它是化合物(2)16N的羧乙基衍生物[9]。化合物(6)是2005年由BenClark等人从澳大利亚土壤中的Gymnoascusreessii中分离得到,它是该类化合物中唯一从非青霉属的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10],它是化合物(1)17位C上发生异戊烯基化的产物。2009年Du等从1株深海来源的青霉属真菌F23-2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7~10)[11-12],其中16位N上来源于乙酸甲羟戊酸途径的侧链取代以及11a位的甲氧基取代都是首次报道,也是首次从深海来源样品中发现该类化合物。化合物(11)不是天然产物,而是化合物1在酸碱作用或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发生双键异构化生成,其双键构型是Z式[13]。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0132120026);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计划(BS2010HZ027);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科研支持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汤枝鹏(198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通讯作者:李德海,男,副教授Tel.:0086-532-82031619;fax:0086-532-82033054;E-mail:dehaili@ouc.edu.cn  收稿日期:2012-09-18 DOI:10.13400/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906359.html,ki.cjmd.2013.0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