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医学生物学重点

[整理]医学生物学重点
[整理]医学生物学重点

[整理]医学生物学重点

医学生物学终极总结

1. 观察和实验是我们了解生命知识的唯一源泉。

2. 生命的层次:元素—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 分化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自受精卵开始,从同质的细胞逐渐分化,形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

方面差异显著的异质细胞,进而形成具有不同结构、执行不同功能的组织、器官的过程。 4. 干细胞是指一类尚未分化,但具有无限或较长自我更新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这类干细

胞可通过细胞分化、分裂产生一种以上类型的特化细胞。 5. 克隆是通过无性方式,由单个细胞或个体产生的,和亲代非常相似(或在遗传上基本相同)的一群细胞或生物体。

6. 生物的九个基本特征:

1) 核酸、蛋白质——共同的生命大分子基础

2) 细胞——相似的生命的基本单位

3) 新陈代谢——高度一致的生命基本形式

4) 信息传递——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统一机制

5) 生长和发育——生物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表现形式 6) 生殖——生命现象无限延续的根本途径(会区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7) 遗传和变异——决定和影响生命现象的中枢 8) 进化——生命活动的全部历史 9)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生命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7. 生物的进化包含了生物进化和化学进化

8. 多分子体系形成的两个学说:蛋白起源学说,福克斯的微球体学说、 9. 生物界最原始的生命是:异养、厌氧型的(35亿年前)

10.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变化有两个学说:内共生起源说、分化起源说

11. 胡克第一个发现了死细胞;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了活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2. 为什么说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2) 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4)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13. 细胞守恒学说

同类型细胞的体积一般是相近的,不依生物个体的大小而增大或缩小。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 14. 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细胞

15. 原核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拟核、细胞质、核糖体、中间体组成。 16. 质粒是细胞质中裸露的环状DNA。 17. 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18. 真核细胞中的膜相结构有:细胞膜、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过氧化氢酶体、内质网、

核膜

19. 真核细胞结构和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特征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1,10 μm

较大,10,100 μm

细胞壁肽聚糖

纤维素(植物细胞) 细胞质仅有核糖体,无胞质环流各种细胞器,存在胞质环流核糖体 70S(50S,30S) 80S(60S,40S) 细胞骨架无有内膜系统无有

细胞核拟核(无核膜、核仁) 有核膜、核仁染色体单组多组

细胞分裂

二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0. 病毒有DNA病毒和RNA病毒两种。RNA病毒的RNA是有蛋白质外壳的。而类病毒的RNA

分子是裸露的。

21. 蛋白质感染分子:又成为阮病毒。普鲁西纳由于发现了蛋白质感染分子而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

尔奖。

22. 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游离水95,;结合水以氢键结合于蛋白质等分子中的水分 23. 人体中的生物小分子是:单糖、脂肪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24. 五碳糖主要组成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主要有:蔗糖,麦芽糖,乳糖。是通过糖苷键连接的。

特殊的结构多糖是几丁质。

25.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26. 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是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中间通过肽键连

接。

27. 关于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是组成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通过氢键

连接;

28. 结构域:一个结构域指的是一条多肽链或能够独立折叠为稳定的三级结构

的多肽链的一部分。一条肽链上相同的结构域一般具有相同的功能,一条多肽链上可能有多个结构域。

29. 核苷酸的组成:磷酸,戊糖,碱基;其中磷酸和戊糖是组成核苷酸骨架的物质。碱基是连接成

双链的;碱基和戊糖是通过糖苷键连接的;核苷酸之间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

接成核酸分子 30. DNA的双螺旋是染色质的一级结构;螺线管是染色质的二级结构;染色体是四级结构 31. rRNA在细胞中数量最多,在核仁中合成。

32. 了解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时间的概念细胞增殖:细胞通过生长和分裂,获得与母细胞同样遗传信息的子细胞,细胞数量增加的过程。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生长、遗传物质复制、分裂)

细胞周期时间:细胞周期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33. 细胞分裂包括了:分裂期和静止期(G1合成前期,S DNA合成期,G2合成后期)其中G1合成

前期时间的不同,引起了细胞周期的不同

34. 和细胞周期相关的三种细胞:连续分裂的细胞(造血干细胞),静止期的细

胞(肝、肾细

胞)终

末分化的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 35. 细胞周期各时特点:

G1期(合成前期)

2) rRNA、mRNA、tRNA大量合成 3) 核糖体装配

4) 结构蛋白、酶蛋白大量合成,控制新细胞的代谢,G1末期合成S期活化因子,启动DNA

41. 减数分裂的意义:

A证人类染色体树数目在遗传中的恒定:减数分裂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半产生单倍体的生殖细胞,精卵结合重新形成二倍体,保证世代染色体数目恒定。 B生物遗传复杂性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进行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进行交换,从而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生物体的多样性。

C细胞学上证实了遗传学三大定律: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进入同一个生殖细胞,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体之间DNA片段的互换是摩尔根连锁与互换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42.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减数分裂(meiosis)

有丝分裂(mitosis)

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得到四个单倍体细胞; 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得到两个二倍体细胞

有联会

同源染色体没有联会

染色体复制成两个染色单体,不分开染色体复制后,分别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 2个同源染色体分别走向2个子细胞,得到单倍体细胞

子细胞得到和亲本同样的一组染色体,得到二倍体细胞同源染色体经过交叉、重组

同源染色体没有交叉、重组

43. 精子的发生在睾丸曲细精管中;A型精原细胞——干细胞,分化较低,有丝分裂

B型精原细胞——进入减数分裂;B型精原细胞提经增大,

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44. 精子发生包括了:增殖期,生长期(体积增大),成熟期(分裂),变形期(顶体形成,核染色

质形成,尾部形成)

45. 卵子发生在卵巢内,包括: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的双线期阶段,

每一个卵母细胞都由一个卵泡细胞包裹,形成原始卵泡

46. 成熟卵泡包裹的是初级卵母细胞;成熟卵泡包裹的卵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直到受精后

才完成第二次减数分离,形成卵细胞,如未受精,次级卵母细胞24小时后死亡

47. 配子的成熟与运行包括了:精子的成熟与运行和卵子的成熟与运行。卵子的成熟包括了核成熟

和细胞质的成熟。核的成熟主要表现为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并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次级卵母细胞停留在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胞质的成熟表现为在胞质内可见皮质颗粒形成,并沿次级卵母细胞膜分布,颗粒外周有膜包被,内含酶。 48. 受精发生在输卵管的壶腹处。包括了精子获能,顶体反应,精卵结合; 49. 单精入卵是由皮质反应和透明带反应控制的;

50. 雌、雄原核形成与融合是形成受精卵的标志,也是受精完成的标志。 51. 遗传:在生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之间或者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变异:亲子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无论多么相似,总是存在差异的现象遗传和变异的辩证关系:遗传现象是相对的,变异则是绝对的 52. 人体的基因组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53. 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是由一个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

基因簇(序列高度同源,成簇排列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基因家族(序列不同的成员,成簇分布在几条染色体上)

54. 人类的结构基因主要由外显子、内含子(可以相互转化)和侧翼序列(启动子,增强子,终止

子)组成。

55. 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 56. DNA聚合酶的特点:

不能将两单独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在一起;只能在已有引物的3’端加脱氧核苷酸;只能按5’?3’方向合成新链;具有3’?5’外切酶活性——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

57. 复制子:真核生物DNA复制有许多复制起点,一个复制起点所进行复制的DNA区段为复制单

58. 基因表达是如何被调控的呢,(传说中要求严格,感觉应该是简答) 1) 转

录前调控 ,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

2) 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因子等反式作用因子与启动子、增强子等顺式元件中特异的DNA靶序

列相互作用

3) 转录后调控,hnRNA的剪切、戴帽、加尾相同的基因产同的蛋白质 4) 翻译

水平的调控,核糖体数量、翻译速度、mRNA的寿命

5) 翻译后修饰,氨基酸的羧基化或磷酸化,多肽链的切割和糖基化 59. 基因

突变类型:碱基置换(同义突变,措意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移码突变,动态

突变

60. 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胎生,卵生,卵胎生)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61. 胚胎发育的阶段:卵裂(受精卵)?囊胚期(具有囊胚腔)?原肠胚?神经轴胚?器官发生 62. 根据卵黄的分部和含量卵细胞分出了动物极和植物极。有均黄卵(人),端黄卵,中黄卵,间黄

63. 细胞继续分裂,卵裂球数量增多,实心胚体中间出现一个不规则的腔隙,随着腔隙中液体增多,

此腔变为圆形的空腔,称囊胚腔,在人类又称为胚泡腔,这种囊状的胚胎称为囊胚。囊胚的形成标志着卵裂期的结束。

64. 囊胚形成过程中,外部细胞构成单层的胚囊壁,成为滋养层。囊胚形成过程中,内部细胞则排

列在胚泡腔的一端,称为内细胞团。

65. 囊胚期以后的胚胎细胞继续分裂,但分裂速度减缓。植物极细胞逐渐向囊胚内部凹陷,囊胚腔

逐渐缩小或消失,动物极细胞向植物极方向迁移,并外包植物极半球。这时胚胎成为具两层细胞的胚体,陷入的细胞所包围的腔称为原肠腔,它以胚孔与外界相通。此时期的胚胎称为原肠胚。

66. 蛙原肠胚形成的方式:内陷、外包、内卷

67. 原肠胚期结束后,胚体开始伸长,并具备了内、中、外三个胚层,它们是动物所有组织器官形

成的基础。胚层开始分化,在胚体背部产生中轴器官——脊索(notochord)和神经管,这时期的胚胎称为神经胚。 68. 胚胎发育过程概述:、外胚层:皮肤的表皮、毛发、爪甲、汗腺,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节),神经感官的接收器细胞,

眼的晶体,口、鼻腔及肛门上皮,齿的釉质中胚层:肠上皮、气管、支气管、肺上皮,肝脏、胰脏,胆囊上皮、甲状腺、副甲状腺及胸腺,膀胱、尿道上皮内胚层:肌肉——平滑肌骨骼肌及心肌,皮肤的真皮,结缔组织,硬骨及软骨,齿的牙质,血液及血管,肠系膜,肾脏,睾丸和卵巢 69. 胚胎发育到死亡结束。 70. 有些动物从幼体发育为成体的过程中,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等方面发生显著的改

变,称为变态

71. 胚后生长包括了:生长停滞期,指数生长期,生长减速期 72. 只有当脑细胞死亡后,脑功能完全丧失,才被视为死亡个体。 73.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74. 生命多样性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物种多样性,而遗传与变异是推动进化的基本动力。

75. 地理隔离分化是生命多样性形成的主要途径

76. 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它是生物界的生殖单元和

进化单元,由种群组成、与其他单元生殖隔离、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在系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亚种和变种之间是没有生殖隔离的 77. 种的命名:双名法用于命名种(属名+种名)三命名法用于命名亚种或者变种 78. 基本阶元:由大到小界?门?纲?木?科?属?种

79. 生物的分类系统:五界分类系统:植物,真菌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中国人

陈世骧六界分类系统 80. 原生动物门:

鞭毛纲绿眼虫为代表。杜氏利什曼原虫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由一种吸血的昆虫——白蛉子所传染。

肉足纲大变形虫为代表其具有伪足不但是运动胞器,而且又能起摄食、排泄等作用。

孢子纲疟原虫科为代表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引起疟疾俗名“打摆子”为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纤毛纲草履虫为代表草履虫既可以无性生殖又可以有性生殖 81.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1) 原生动物由单个的真核细胞构成,也称单细胞动物。 2) 身体微小 3) 以鞭毛、纤毛或伪足来完成运动

4) 大多数吞噬营养或渗透营养,少数为全植性的光合营养。 5)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结合生殖)和无性生殖(等二分裂、纵二分裂、横二分裂、裂体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均有,依不同类群而异 82. 原生动物门与原生生物的关系:

原生生物是真核生物中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原生生物界包括一切单细胞的和群体的单细胞生物。生物在低级阶段是没有清除界限的。

83. 海绵动物门(它应属於后生动物中之一个旁支,称之为侧生动物)特点: 1) 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2) 体形多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3) 身体由多细胞组成,但细胞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细胞有了分化,但程度低,还没有形成组织或器官。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

4) 海绵动物没有专营呼吸与排泄的细胞,没有神经结构; 5) 特有的水沟系统和骨针

84. 海绵动物的分类(根据骨针)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寻常海绵纲(中药紫梢花) 85. 腔肠动物门的特征:

1) 全部水生,大多数在海洋里,少数为淡水 2) 身体为辐射对称或两辐对称

3) 腔肠动物笫一次出现胚层分化,是真正的两胚层动物,形成消化循环腔 4) 细胞分化更为丰富,且有了初步的组织分化 5) 具有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网状神经系统 6) 发育过程中有所谓的世代交替现象。 7) 具有两种基本形态:水螅型和水母型 86. 桃花水母俗称桃花鱼

87. 消化循环腔又称肠腔(gastrovascular cavity),为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具有消化的功能,行细

有口,无肛门,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吐出。 88.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 两侧对称

2) 中胚层形成,进化成三胚层动物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3) 皮肤肌肉囊由中胚层产生的肌肉,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

囊”

4) 有口无肛门的不完全消化系统

原口动物:在棘皮动物以前的各类无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的胚孔也就是成

体时的口,所以称为原口动物。

后口动物: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的胚孔发展成为成体的肛门,在与胚孔相对的一

端,另产生一个成年的口。 5) 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6) 梯形神经系统 7)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和体内受精的现象 89. 扁形动物门代表:涡虫纲(三角涡虫 )吸虫纲(日本血吸虫—五大寄生虫之一)绦虫纲(猪绦虫

90. 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 第一次出现了一个进步性的特征,即假体腔又称原体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

成体形成的,为消化管和体壁之间的空腔,即外胚层的表皮与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组成体壁,而肠壁的形成没有中胚层的参与,仍然由内胚层形成的。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 2) 三胚层和皮肌囊构造3) 首次出现肛门,发育完善的消化管,有口有肛门 4) 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 5) 神经系统简单

6) 多雌雄异体,异体受精

91. 线形动物门代表动物:人蛔虫;十二指肠钩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五大寄生虫之一) 92. 关于五大寄生虫:疟原虫原生动物门孢子纲血吸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杜氏利什曼原虫原生动物门吸虫纲钩虫线形动物门丝虫 93. 环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 两侧对称,同律分节,首次出现真体腔,是动物界最早出现分节现象的动物。

次生体腔:由中胚层裂开形成的,在体壁内侧和消化管外侧之间由肌肉层和体腔模隔开的广阔

空腔,即为次生体腔或称真体腔、裂体腔。它是动物结构上一个重要发展。

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体前端2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和机能上基本相同,被称

为同律分节 2) 刚毛和疣足

3) 为闭管式循环系统:

4) 由纵行血管、环行血管及其分支构成,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通,血液始终在血管和微血管中流

动,不流经组织间隙。心脏和血管的内腔留下痕迹 5) 排泄系统,,后肾管 6)

索式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门的分类系统

多毛纲寡毛纲(蚯蚓)

蛭纲(水蛭) 头部明显不明显不明显运动疣足刚毛无刚毛和疣足生殖无生殖环带

雌雄异体

有生殖环带

雌雄同体有生殖环带雌雄同体发育担轮幼虫直接发育

直接发育习性海洋生活大多陆生多淡水

暂时性体外寄生

94. 软体动物门主要特征

1) 身体柔软,不分节:由头、足、内脏团、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组成。 2) 血

液循环为开放式循环系统,血窦成为循环系统的一部分 3) 后肾管型的排泄系统 4) 呼吸器官为鳃(水生)或外套膜形成的肺(陆生) 5) 神经系统不发达

6) 个体发育经历单轮幼虫 95. 软体动物门分类

1) 双神经纲 (海石鳖)

2)

腹足纲 (石决明) 钉螺属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沼螺属华支睾吸虫的第一

寄主

扁卷螺科布氏姜片虫的第一中间寄主基眼目肝片吸虫的中间寄主 3)

掘足纲: 代表动物:角贝

4) 瓣鳃纲河蚌本品为次常用中药,牡蛎 5) 头足纲:最高等的类群鹦鹉螺

96. 节肢动物门:无脊椎动物的发展高峰、最繁茂的一门。是动物界种类最

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

1) 身体普遍异律分节、身体分部和附肢分节 2) 附肢分节,出现由横纹肌组

成的肌肉系统 3) 具几丁质外骨骼和蜕皮现象 4) 多样、高效的呼吸器官 5) 混合

体腔、开管式血液循环

6) 前肠、中肠和后肠组成的消化系统与新式排泄器官——马氏管 7) 神经系

统为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有平衡、触觉、视、味、嗅、听觉等。 8) 生殖与发

育胚胎发育有3种形式:卵--孵化(破壳而出)--幼虫(脱皮) 97. 节肢动物门分类:

1) 甲壳纲龙虾、对虾、罗氏沼虾、螯虾;中华绒毛蟹、溪蟹;水蚤、剑水蚤 2) 肢口纲中国鳖鲎(血为蓝色的) 3) 蛛形纲蜘蛛、蝎子 4) 多足纲蜈蚣、马陆 5) 昆虫纲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有头、胸、

腹三部分地鳖虫(土鳖)蝉蜕(蝉衣)桑螵蛸(为螳螂的干燥卵鞘) 节肢动物门进化地位:

1) 身体异律分节,有带关节的附肢; 2) 具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 3)

有几丁质外骨骼;

4) 一些种类对陆地生活高度适应; 5) 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98. 棘皮

动物门:-无脊椎后口动物,次生辐射对称的动物为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1) 后口动物

2) 次生性辐射对称的体制

3) 中胚层形成内骨骼,并向体表突出成棘 4) 次生体腔发达 5) 独特的水管系

统和管足 6) 血系统、围血系统

7) 运动迟缓,神经和感官不发达

8) 多数是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除外) 9) 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99. 棘皮动物门分类:海星纲,海胆纲,海参纲,海蛇尾纲 100. 脊椎动物VS无脊椎动物无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骨骼外胚层的外骨胳中胚层的内骨骼心脏和血管消化道的背面

消化道的腹面神经索实心、消化道腹面中空、消化道背面咽鳃裂无有脊索

101. 半索动物门是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间的一个过渡类型。具有背、腹神经索;消化管背面有鳃

裂;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的盲管,即口索。 102. 主要特征是: 1) 有一背神经索,其前端内部形成一空腔,呈管状,一般认为是背神经管的雏形; 2) 消化管前端咽部处有成对的裂缝,称咽鳃裂;

3) 口腔背侧向前伸出一短的盲管,称口索,过去误认为是脊索,因此命名为半索动物。 103. 进化地位:

此类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中的棘皮动物在演化上有着较近的类缘关系。半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

Ps:半索动物门讲完之后来了一句是了解的内容…… 104. 脊索动物门动物具有三大基本特征:脊索、鳃裂和背神经管。 105. 脊索位于身体背部消化道和神经管间的一条不分节的棒状结构,内部由液泡细胞组成,围以结

缔组织鞘,韧而有弹性,具支持功能,成熟时即被脊柱取代。 106. 原索动物(包括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无真正的头和脑,又称无头类;脊椎动物(包括脊椎动物亚门)

107. 逆行变态:变态过程中,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108. 开管式循环,血液流动每隔几分钟就周期性改变方向。这种循环方式在脊索动物中是唯一的,

在动物界也是极少见的。血液无色。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都很退化。神经中枢仅是一个神经节 109. 文昌鱼(头索动物亚门)无头和躯干之分;无骨质骨骼,纵贯全身并越过典型神经管的脊索是

终身主要支持结构

110. 脊椎动物亚门主要特征:

1) 以脊椎代替脊索,脊索只存在于发育早期 2) 出现明显的头部 3) 除圆口纲外,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和上、下颌 4) 具有完善的循环系统

5) 水生种类以鳃呼吸,陆生种类在胚胎期有咽鳃裂,成体以肺呼吸 6) 具有一对结构复杂的肾脏 111. 脊椎动物各纲的综合分类表纲别按体形分按有无颌分按体温分

按有无羊膜分

圆口纲鱼形类

无颌类

变温动物

无羊膜动物

鱼纲有颌类

两栖纲爬行纲龙形类羊膜动物

鸟纲恒温动物

哺乳纲

兽形类

112. 脊椎动物

1) 圆口纲(七鳃鳗和盲鳗)

2) 鱼纲纺:锤体体型,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感觉器官——侧线;出现了活动性的上、下

颌;腮呼吸;单循环 ;神经系统: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代表:海龙为鱼纲海龙科动;海马是海龙科动物

3) 两栖纲:不完全的双循环;大多数两栖类在其生活史中具有变态阶段

代表:无足目的鱼螈;有尾目的娃娃鱼;无尾目的蟾蜍 4) 爬行纲:体内受精;大型羊膜卵;表皮角质化程度高;骨骼骨化程度高;脊椎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胸廓的出现,加强了呼吸机能;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但心室内有隔膜

代表:龟鳖目(玳瑁、鳖(团鱼、甲鱼));有鳞目(壁虎、蛤蚧)鳄目:现存最高等的

一个类群

5) 鸟纲: “气囊”“双重呼吸”“完全双循环”“肾门静脉趋于退化”

金丝燕:唾液筑的巢为“燕窝”“鸡内金”

6) 哺乳纲:口腔咀嚼和消化;恒定的体温;快速运动;胎生、哺乳;具肌肉质唇;肾门静脉消失

a) 原兽亚纲:鸭嘴兽科,针鼹科

b) 后兽亚纲:有袋亚纲:如袋鼠、袋狼、袋熊 c) 真兽亚纲:常见动物 113. 羊膜卵:受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羊膜、绒毛膜和尿囊,胚胎与羊膜之间的腔隙称为羊膜

腔,内充满羊水,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尿囊收纳胚胎在卵内排除的废物,卵外包有坚硬的卵膜,以保护胚胎发育。

114. 羊膜卵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羊膜卵可以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 2)体内受精,受精不必借助水作为介质。

3)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更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减少振动,以防机械损伤。

115. 从水生到陆生,动物特征的变化:

(1)生殖完全摆脱了水环境。爬行动物属体内受精,增加了受精机率;在陆地上产卵、孵化,产的卵称为“羊膜卵”;在胚胎发育时,卵内有羊水,使胚胎发育脱离水域而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下进行。

(2)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表皮有角质层分化,而且外被角质鳞片或甲,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皮肤干燥,缺少腺体

(3)身体分头、颈、躯干、尾、四肢五部分,典型五指或趾型四肢,为四足型动物,使运动更加灵活;指或趾端有爪,适于在陆地上爬行。

(4)骨胳较坚硬,多为硬骨,骨化程度较高。脊椎分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五部分,运动能力加强。

医学生物学重点

细胞学说的建立: “一切生物,包括单细胞生物、高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就是著名的细胞学说(ce11theory)。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 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 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基本定义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细胞的主要共性 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 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 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是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组成。质膜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参与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另外,在细胞的生存、生长、分裂、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膜功能 界膜和细胞区域化;调节运输;功能定位与组织化;信号转导;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能量转换 细胞核(nucleus)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和核基质组成,是细胞内遗传信息贮

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也是细胞功能及代谢、生长、增殖、分化、衰老的控制中心。 核基质 在核液中存在着一个主要由非组蛋白纤维组成的网络状结构,被命名为核基质。由于它的形态与胞质骨架很相似,相互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也被称为核骨架。 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质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遗传物质在间期细胞的存在形式,常呈网状不规则的结构。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 核糖体(ribosome) 核糖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是专门用来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这种颗粒小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 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形成的囊状、泡状和管状结构,并形成一个连续的网膜系统,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基地。光滑内质网是脂类合成的重要场所 。粗糙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蛋白、多种膜蛋白和酶蛋白。 能量转换细胞器 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器。由于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并产生ATP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是由线粒体提供的,因此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通过生殖,生命才得以延续、繁衍并完成进化过程。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是高等动、植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形成合子的方式。 第一次减数分裂 前期Ⅰ:细线期(染色线(chromonema)染色粒(chromomere));偶线期(联会(synapsis),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二价体(bivalent));粗线期(四分体(tetrad)非姐妹染色单体(non-sister chromatid)交叉(chiasma)和交

医学生物学复习重点(预防)

2013-2014-1 医学生物学复习重点(预防医学) 生命的分子基础 核酸的基本结构(3’,5’-磷酸二酯键):前一个核苷酸戊糖3’碳位上的羟基与后一个核苷酸戊糖5’碳位磷酸上的氢结合,在核酸聚合酶的催化下,脱下一份子水连接而成的共价键称为3’、5’-磷酸二酯键。 (5’端上有磷酸基游离者为首端,3’端碳位上有羟基游离者为尾端) DNA的结构(B-双螺旋、A、Z-DNA) B-双螺旋:(生物体内天然状态的DNA绝大多数都以B-DNA存在) 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以右手螺旋方式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螺距为3、4nm(磷酸和脱氧核糖位于双螺旋的外侧,形成DNA的骨架,碱基位于双螺旋的内侧) 2、碱基互补原则 3、多样性 A-DNA:反向平行、右手螺旋,但螺距比较宽短 Z-DNA:左手双螺旋,细长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以肽键为主键,二硫键为副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即为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特征。)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α螺旋是肽链按右手螺旋方向形成的空间结构 β折叠是由两条肽链平行排列或一条肽链回折平行排列折叠成的锯齿状构象。 三股螺旋(又称π螺旋),是胶原蛋白独有的结构。 (蛋白质必须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表现出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变构和变性概念: 变构:在生物体内,某些代谢中间物或变构剂能够使蛋白质的构象发生轻微变化,从而使其生物活性发生改变,使其更有效的完成生理功能。这种通过蛋白质构象变化而实现调节功能的现象称为变构或变构调节。 变性: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空间结构发生破坏,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的过程。 (变性和变构都不涉及蛋白质以及结果的改变,蛋白质变性,有时是可逆的) 生命的细胞基础

医学生物学 简答题重点整理

【细胞器标志酶】 内质网:葡萄糖-6-磷酸酶 高尔基体:糖基转移酶 溶酶体: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氢酶 【高尔基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高尔基体呈网状结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膜性细胞器,由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构成,内含多种酶,其标志酶为糖基转移酶。 扁平囊,高尔基体的主体部分,由3-10层平行排列,相邻囊间距20-30nm,每个囊腔宽6-15nm,其凸面称顺面或形成面,凹面称反面或成熟面;小囊泡,为直径30-80nm的球形小泡,膜厚6nm,多集中分布于扁平囊形成面与内质网间,由糙面内质网芽生而来,载有糙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成分转运至扁平囊中,又称运输小泡;大囊泡,直径100-500nm,膜厚8nm,多见于扁平囊周边或局部呈球状膨突而后脱落形成,带有扁平囊所含分泌物,有继续浓缩的作用,又称浓缩泡或分泌泡。 主要功能: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如糖蛋白的合成修饰和蛋白质的改造;对蛋白质进行分选运输,如分泌蛋白、膜嵌蛋白、溶酶体蛋白的分选;形成溶酶体;参与膜的转变。【溶酶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溶酶体是单层膜包裹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囊泡状细胞器,膜厚6nm,是直径0.25-0.5nm的圆形、卵圆形小体,可视为细胞内消化系统。

其标志酶为酸性水解酶。溶酶体膜上有氢离子泵,可保持内部酸性环境;膜内存在特殊的转运蛋白,可将消化水解的产物运出溶酶体;溶酶体膜的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被自身的水解酶消化。 主要功能:消化作用,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称异噬作用,消化自身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器碎片称自噬作用;自溶作用,指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消化酶释放入细胞质使细胞本身被消化;对细胞外物质的消化作用,指溶酶体通过胞吐作用将溶酶体酶释放到细胞外,消化分解细胞外物质。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中含有mtDNA,多为双链的环状分子,和细菌DNA相似,裸露而不与组蛋白结合,分散在线粒体基质不同区域。线粒体DNA具有遗传功能。线粒体含有自身特有的mRNA、tRNA和rRNA及其蛋白质合成的其他组分,可自主合成蛋白质。但mtDNA的基因数量不多,编码合成的蛋白质有限。mtDNA所用的遗传密码表与通用的遗传密码表也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线粒体的生物合成依靠两套遗传系统。而实现线粒体基因组复制与表达所需的许多酶,又是由核基因编码的,所以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细胞氧化】 细胞氧化是指依靠酶的催化,氧将细胞内各种供能物质氧化而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基本过程为: 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反应过程无需氧,故称为无氧酵解。葡萄糖等物质在细胞质中酵解形成丙酮酸。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内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F1代动物: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第一代动物。 特点:虽然基因杂合,但个体之间基因杂合的一致,个体差异小。除具有近交系的优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具有杂交优势,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封闭群动物(远交系):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新血缘或至少繁殖四代以上,在封闭条件下交配繁殖,保持了一定杂合性和群体遗传特征。每代近交系数增加量<1%。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 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例如: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为肿瘤、免疫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医学生物物理学最终版

1、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多聚体中组成单位的顺序排列。含义主要包括 1、链的数目; 2、每条链的起始和末端组分; 3、每条链中组分的数目、种类及其顺序; 4、链内或链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位置和数目。测定方法:1、生化方法:肽链的拆开、末段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多肽链降解、肽顺序分析 2、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er)和色谱层析分析技术。 2、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是指多聚体分子主链(骨架)空间排布的规律性。测定方法:1、圆二色技术(Circular dichroism CD)、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um)和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 )技术。 3、水化作用 (Hydration):离子或其他分子在水中将在其周围形成一个水层。 笼形结构(cage structure):疏水物质进入水后水分子将其包围同时外围水分子之间较容易互相以氢键结合而形成笼形结构。 4、能量共振转移(energy resonance transfer): 将分子视为一个正负电荷分离的偶极子,受激发后将以一定的频率振动,如果其附近有一个振动频率相同的另一分子存在,则通过这两个分子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能量以非辐射的方式从前者转移给后者,这一现象称为~。 5、脂多形性(lipid polymorphism):不同的磷脂分子可形成不同的聚集态或不同的结构,称为“相”,同一磷脂分子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以形成不同的聚集态,这一性质称为脂多形性。 6、相分离(phase separation):由两种磷脂组成的脂质体,当温度在两种磷脂的相变温度之间时,一种磷脂已经发生相变处于液晶态,另一种磷脂仍处于凝胶态,这种两相共存的现象称为相分离。 7、相变:(phase transition):是指加热到一定稳定时脂双层结构突然发生变化,而脂双层仍然保留的现象。这一温度成为相变温度,温度以上成为液晶相,相变温度以下称为凝胶相。 8、协同运输(cotransport):细胞利用离子顺其跨膜浓度梯度运输时释放的能:量同时使另一分子逆其跨膜浓度梯度运输。 9、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是指溶质从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一低浓度区域,最后消除两区域的浓度差,是以熵增加驱动的放能过程。这种转运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10、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Na+、K+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11、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在双层脂分子上存在一些特殊蛋白质能够大大增加融资的通透性,溶质也是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运输,这种运输方式被称为易化扩散。这些蛋白质被称为运输蛋白。 12、离子通道(ion channel):是细胞膜的脂双层中的一些特殊大分子蛋白质,其中央形成能通过离子的亲水性孔道,允许适当大小和适当电荷的离子通过。 13、长孔效应(longpore effect):当一个离子从膜外进入孔道,要与孔道内的几个离子发生碰撞后才能通过孔道,这种现象称为长孔效应。 14、双电层(electrical double layer ):细胞表面的固定电荷与吸附层电荷的净电荷总量与扩散层电荷的性质相反,数值相等,形成一个双电层。 15、自由基( free radical FR ):能独立存在的、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离子或分子。 16、基团频率( group frequency ):一些化学基团(官能团)的吸收总在一个较狭窄的特定频率范围内,是红外光谱的特征性。在红外光谱中该频率表现基团频率位移,即特征吸收峰。 17、infrared spectroscopy(红外光谱):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强度或其他随波长变化的性质为纵坐标所得到的反映红外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谱图。 18、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um, CD):记录的是物质对紫外光与可见光波段左圆偏振光和右圆偏振光的吸收存在的差别与波长的关系,是分子中的吸收基团吸收电磁波能量引起物质电子能级跃迁,其波长范围包括近紫外区、远紫外区和真空紫外区。 19、圆二色性(activity of circular dichroism):手性物质对左右圆偏振光的吸收度不同,导致出射时左右圆偏振光电场矢量的振幅不同,通过样品后的左右圆偏振光再次合成的光是椭圆偏振光,而不再是线性偏振光,这种现象称为~。 20、旋光性(activity of optical ratation):左右圆偏振光在手性物中行进(旋转)速度不同,导致出射时的左右圆偏振光相对于入射光的偏振面旋转的角度不同,通过样品后的左右圆偏振光再次合成的光相对于入射光的偏振面旋转了一定的角度,称为~。 21、荧光(fluorescence):受光激发的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所发出的辐射。寿命为10-8~ 10 -11s。由于是相同多重态之间的跃迁,几率较大,速度大,速率常数kf为106~109s-1。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的条件(1)具有合适的结构(2)具有一定的荧光量子产率。

关于大学医学生物学(第六版)试题.doc

大学医学生物学考试试题(闭卷) 课程名称:医学生物学 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选一正确答案,写于答卷纸上。每题一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种细胞内没有高尔基复合体 A、淋巴细胞 B、肝细胞 C、癌细胞 D、胚胎细胞 E、红细胞 2.在电镜下观察生物膜结构可见 C.两层深色致密层和中间一层浅色疏松层 D.两层浅色疏松层和中间一层深色致密层 E.上面两层浅色疏松层和下面一层深色致密层 3.属于动态微管的是 A.中心粒 B. 纺锤体 C. 鞭毛 D. 纤毛 E. 胞质收缩环 4.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过程为 A.通道扩散 B. 帮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伴随运输 E. 膜泡运输 5.关于细菌,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为典型的原核细胞 B、细胞壁的成分为蛋白多糖类 C、仅有一条 DNA分子 D、 具有 80S 核糖体 E、有些鞭毛作为运动器 6.关于真核细胞,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有真正的细胞核 B、有多条DNA分子并与组蛋白构成染色质 C、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 D、膜性细胞器发达 E. 有核膜 7.氚(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的 A、蛋白质合成 B、 DNA复制 C、 RNA转录 D、糖原合成 E、细胞分化 8.β 折叠属于蛋白质分子的哪级结构 A. 基本结构 B. 一级结构 C. 二级结构 D. 三级结构 E. 四级结构 9.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酪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纺锤体 C、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E、核糖体,分泌小泡,高尔基体,中心体 10.膜脂不具有的分子运动是 A、侧向运动 B、扭曲运动 C、翻转运动 D、旋转运动 E、振荡运动 11.微管和微丝大量存在于 A、细胞质基质 B、细胞外被 C、细胞膜 D、胞质溶胶 E、细胞连接 12.能封闭上皮细胞间隙的连接方式称为 A、紧密连接 B、粘着连接 C、桥粒连接 D、间隙连接 E、锚定连接 13.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是 A、紧密连接 B、桥粒 C、微绒毛 D、胶原 E、绒毛 14.真核细胞的核外遗传物质存在于

医学生物类安全题

1、[判断题]关于紫外线消毒,因可见光能复活生物体中的光复活酶,使形成的二聚体拆开复原,所以不能同时开启日光灯和紫外灯。(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2、[判断题]生物安全柜使用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应在柜内的前部操作。(分值1.0)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3、[判断题]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不要的菌种等,一定要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弃掉。(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4、[判断题]生物学实验室内的松香、硫磺、无机磷等是易燃易爆物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必须妥善安置,正确使用。(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5、[判断题]次氯酸钠一般不用作杀菌剂,常用于一般用途的消毒剂以及浸泡污染的非金属物质。(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6、[判断题]要规范生化类试剂和用品的采购、实验操作、废弃物处理等工作程序,加强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的管理,责任到人。(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7、[判断题]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各有特点,但总的说来,干热灭菌较湿热灭菌消毒效果更好。(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8、[判断题]操作者在双臂进出生物安全柜时,应动作缓慢,以维持操作面开口处气流的完整性。(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9、[判断题]学生在生物实验室里时,可以吃口香糖。(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10、[判断题]学生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要求和规范使用手术器械,注意手术器械使用安全,严禁用手术器械进行与实验无关的事情。(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11、[判断题]由于紫外线透过物质能力很差,不适于室内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12、[判断题]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及其孢子。(分值1.0)你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 13、[判断题]使用离心机时,离心样品的平衡并不重要。(分值1.0) 你未作答标准答案:错误 14、[判断题]当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大量感染性材料溢洒时,液体会通过生物安全柜前面或后面的格栅流到下面去,生物安全柜内所有的物品都应该进行表面消毒并拿出生物安全柜,在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排水阀被关闭后,可将消毒液倒在工作台面上,使液体通过格栅流到排水盘上。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要进行消毒和/或高压灭菌处理。(分值1.0)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络资源应用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络资源应用摘要:以新疆医科大学的课程中心网络资源配置为例,目前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已注入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路技术等元素,使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知识学习逐渐成为世界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资源;医学教育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医学类高校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知识学习逐渐成为世界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基于此,新疆医科大学建立了课程中心网站。目前就以《医学细胞生物学》基于课程中心网站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应用为例做以下分析: 一、采用学导式、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法 《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医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桥梁课程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医学生开设,经过中学生物学学习后积累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为学生启用发散性思维和进一步思维创新奠定了基础,使医学生在未来遇到复杂现实问题时,能联系多学科知识,寻求对问题全新、独特性的解决方法,进而做出临床诊断[2]。多年以来,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探索的道路上教师们匍匐前进、推陈出新,从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入手,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从传统的知识型传授走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从灌输式走向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逐渐普及翻转课堂,课前10分钟活动以及细化到PBL教学模式。以上

课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完成“精彩五十分钟讲堂”,课下能和学生沟通,能及时回答学生提问,到随时注意网络课程互动栏目动态,以便随时联系学生,及时回答学生问题,将教师对待专业的积极性传递给学生,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教学目的。根据《医学细胞生物学》学科自身与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特点,构建一种以实例为基础的新教学模式,如讲到溶酶体一章,联系在临床上矽肺病,它的临床运用,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还持之以恒地开展校级和院级知识竞赛和绘图比赛、精讲、网络作业、网络师生交流平台、开放性实验等第二课堂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网络与视频资源的建立及使用 为了适应《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学生对网络资源的需求,为了发挥好“课程中心”网站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作用,新疆医科大学自2012年起开始了“课程中心”网站建设以及完善工作,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成就。新疆医科大学“课程中心”建立了涉及22门医学专业,所有相关专业课程网站,所有课程网站浏览权限均是对外开放的,目前点击量近500万,自2012年起每个课程网站均在实时更新、随时完善。就本科生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站而言2012年已建立,随后被评定为精品课程,目前点击量已达66944,目前“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的网站全部已建立,网页具体内容包括以下10个方面;1.课程简介;课程总体简介和课程建设规划,这对学生深入了解这门课程十分重要,很好的回答了所

医学生物学习知识重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生命的特征与起源 1.生命的基本特征★★★(9条p7-p9) ①生命是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体系 ②生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体系 ③生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 ④生命是以精密的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维持的自主调节体系 ⑤生命是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体系 ⑥生命是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守恒体系 ⑦生命是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 ⑧生命是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 ⑨生命是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细胞的发现(时间、人物)(P10) 1665年,英国物理科学家胡克。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4条)p13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②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 ③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 ④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

3.细胞的基本定义(4条)p14 ①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病毒为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除外);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有机体的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性很强的独立代谢体系; ③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生物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与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绝大多数多细胞生物的个体最初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一系列过程发育而来的;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人体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他们之所以表现功能不同是有于基因选择性开放和表达的结果。4.细胞体积守恒定律(p14) 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5.细胞的主要共性(3条) ①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 ②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 ③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表2-1)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2. 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种类及区别 3. 微生物的发展史 4. 医学微生物学概况 教学要求 1. 熟悉微生物的主要特性,原核细胞型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区别 2. 了解微生物的发展史及医学微生物的概况 第一篇细菌学 第 1 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教学内容 6. 细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3. 熟悉紫外线和滤过除菌法的原理及应用 4. 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及其种类、

第 4 章噬菌体 教学内容 1.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2. 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教学要求 1. 掌握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性转换的概念 2. 熟悉噬菌体的形态与基本结构及复制过程第 5 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教学内容1.细菌遗传变异的概念 2.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包括细菌染色体、质粒和转位因子、整合子及噬菌体基因组等3.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点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突变的后果及实际意义 4.细菌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所致的基因转移与重组 5.细菌遗传变异在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的应用,Ames 试验、遗传工程等教学要求 1.掌握基因转移与重组,包括转化、转导及溶原性转换的概念、转移方式及后果;掌握 F 质粒、Hfr 、R 质粒的特性、转移方式及后果 2.熟悉质粒、转位因子等遗传物质的特性及功能 3.熟悉Ames 试验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4.了解突变的类型、突变鉴定的经典实验及突变的实际意义 5.了解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 第 6 章细菌的耐药性 1. 抗菌药物的概念及种类 2. 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 3. 细菌耐药的遗传、生化机制及预防耐药的方法

《医学生物学》考试试题

05《细胞生物学》试题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A型题(每题1分,共70分) 1、下列不属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层面 A、器官水平 B、细胞整体水平 C、亚细胞水平 D、超微结构水平 E.分子水平 2、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就是: A、蛋白质 B、核酸 C、脂类 D、无机离子 E、水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区别在于: A.细胞大小 B.有无核膜 C.细胞器数目 D.增殖方式 E.遗传物质的种类 4、测定某一DNA中碱基的组成,T含量为20%,则C含量为: A、10% B、20% C、30% D、40% E、60% 5、核仁中主要含有: A、ATP B、rRNA C、mRNA D、tRNA E、核小体 6、下列那些不属内在蛋白的功能: A.受体 B.载体 C.酶 D.参与运动 E.抗原 7、细胞的总RNA中,含量最多的就是: A、mRNA B、tRNA C、rRNA D、hnRNA E、snRNA 8、下列那些不属磷脂的成分: A、甘油 B、脂肪酸 C、H3PO4 D、核苷酸 E、含N碱 9、电镜下观察到的两层深色致密层与中间一层浅色疏松层的细胞膜性结构,称为: A、生物膜 B、细胞膜 C、细胞内膜 D、单位膜 E、质膜

10、下列那种属蛋白质在膜上的运动方式: A、旋转扩散 B、弯曲运动 C、伸缩震荡 D、翻转运动 E、跳跃 11、下列那些因素使膜流动性增大: A、饱与脂肪酸多 B、胆固醇高 C、膜蛋白的含量高 D、卵磷脂/鞘磷脂比值大 E、常温 12、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成分就是: A、镶嵌蛋白 B、边周蛋白 C、多糖 D、脂类 E、金属离子 13、下列那里就是需能运输: A、脂溶性小分子进出 B、不带电的极性小分子进出 C、通道蛋白质运输 D、载体蛋白质 E、离子泵 14、细胞膜受体都就是细胞膜上的: A、边周蛋白 B、镶嵌蛋白 C、脂质分子 D、糖脂 E、无机离子 15、内膜系统不包括: A、核膜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E、线粒体 16、细胞膜的不对称性表现在: A、膜脂分布对称,蛋白质与糖类分布不对称 B、膜脂与蛋白质分布对称,糖类分布不对称 C、膜脂与镶嵌蛋白分布对称,边周蛋白质与糖类分布不对称 D、膜脂、镶嵌蛋白与糖类分布对称,边周蛋白质不对称 E、膜脂、蛋白质与糖类分布都不对称 17、核糖体不具有: A、T因子 B、GTP酶 C、A部位 D、P部位 E、ATP酶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整理

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⑴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 生物。 ⑵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 剂。⑶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⑷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⑸无菌:不存在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⑹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⑺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二、热力灭菌法原理: ⑴干热灭菌法:通过脱水、干燥和大分子变性。一般细菌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80-100℃经1小时可被杀死,芽 胞则需要更高温度才能被杀死。包括: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 ⑵湿热灭菌法:最常用,在相同温度下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效果更好,因为:①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 固变性;②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③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效应存在。包括:巴氏消毒法(加热至61.1-62.8℃30分钟,71.7℃经15-30秒)、煮沸法、流动蒸汽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 (1.05Kg/cm2)、温度121.3 ℃、时间—15-20min;效果:杀灭包括芽孢在内所有微生物;应用: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 三、辐射杀菌法紫外线 原理: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260~266nm波长UV与DNA吸收光谱一致。其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并可杀灭病毒。特点:穿透力较弱。应用: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 四、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 真菌。特点:只能除去细菌,真菌, 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L型细菌。应用: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的除菌。 五、口腔黏膜消毒可用3%过氧化氢;冲洗阴道、膀胱、尿道等可用0.1%~0.5%氯已定或1g/L高锰酸钾。 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第四章噬菌体 一、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基本特点★个体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无细 胞结构,主要由衣壳(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噬菌体分布极广。 二、噬菌体感染细菌有两种结果: ①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建立溶菌周期。②温和噬菌 体: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成为前噬菌体,细菌变成溶原性菌,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建立溶原性状态。 三、溶原性细菌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裂 解。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细菌变异的类型:表型变异与基因型变异。 二、细菌变异的机理:?突变的概念,规律及分子基础。遗传性变异是细菌DNA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改变了 的性状能相对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三、基因转移: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进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基因重组: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某些特性。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 四、转化:是供体菌裂解释放的DNA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DNA转入到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供菌的部分遗传性状。根据转导基因片段的范围,可将转导分为两类: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溶原性转换是指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基因组整合,成为溶原性细菌,从而获得由噬

[整理]医学生物学重点

[整理]医学生物学重点 医学生物学终极总结 1. 观察和实验是我们了解生命知识的唯一源泉。 2. 生命的层次:元素—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 分化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自受精卵开始,从同质的细胞逐渐分化,形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 方面差异显著的异质细胞,进而形成具有不同结构、执行不同功能的组织、器官的过程。 4. 干细胞是指一类尚未分化,但具有无限或较长自我更新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这类干细 胞可通过细胞分化、分裂产生一种以上类型的特化细胞。 5. 克隆是通过无性方式,由单个细胞或个体产生的,和亲代非常相似(或在遗传上基本相同)的一群细胞或生物体。 6. 生物的九个基本特征: 1) 核酸、蛋白质——共同的生命大分子基础 2) 细胞——相似的生命的基本单位 3) 新陈代谢——高度一致的生命基本形式 4) 信息传递——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统一机制 5) 生长和发育——生物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表现形式 6) 生殖——生命现象无限延续的根本途径(会区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7) 遗传和变异——决定和影响生命现象的中枢 8) 进化——生命活动的全部历史 9)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生命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7. 生物的进化包含了生物进化和化学进化

8. 多分子体系形成的两个学说:蛋白起源学说,福克斯的微球体学说、 9. 生物界最原始的生命是:异养、厌氧型的(35亿年前) 10.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变化有两个学说:内共生起源说、分化起源说 11. 胡克第一个发现了死细胞;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了活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2. 为什么说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2) 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4)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13. 细胞守恒学说 同类型细胞的体积一般是相近的,不依生物个体的大小而增大或缩小。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 14. 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细胞 15. 原核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拟核、细胞质、核糖体、中间体组成。 16. 质粒是细胞质中裸露的环状DNA。 17. 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18. 真核细胞中的膜相结构有:细胞膜、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过氧化氢酶体、内质网、 核膜 19. 真核细胞结构和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特征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1,10 μm 较大,10,100 μm 细胞壁肽聚糖 纤维素(植物细胞) 细胞质仅有核糖体,无胞质环流各种细胞器,存在胞质环流核糖体 70S(50S,30S) 80S(60S,40S) 细胞骨架无有内膜系统无有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资料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生命的特征与起源 1.生命的基本特征★★★(9条 p7-p9) ①生命是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体系 ②生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体系 ③生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 ④生命是以精密的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维持的自主调节体系 ⑤生命是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体系 ⑥生命是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守恒体系 ⑦生命是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 ⑧生命是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 ⑨生命是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细胞的发现(时间、人物)(P10) 1665年,英国物理科学家胡克。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4条)p13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②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 ③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 ④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

3.细胞的基本定义(4条)p14 ①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病毒为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除外);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有机体的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性很强的独立代谢体系; ③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生物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与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绝大多数多细胞生物的个体最初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一系列过程发育而来的;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人体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他们之所以表现功能不同是有于基因选择性开放和表达的结果。 4.细胞体积守恒定律(p14) 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5.细胞的主要共性(3条) ①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 ②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 ③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表2-1)

医学生物学重点难点指导

“医学生物学”重点、难点指导 一、绪论 (一)重点:掌握医学生物学的概念,准确理解医学生物学与医学的相互关系。 医学生物学和生物学的区别及联系的学习有助于掌握医学生物学概念,理解其内涵。而学习医学生物学的目的性、重要性则体现在其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性上。 (二)难点:医学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医学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较为复杂,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老师对若干个重大而常见的临床医学问题的介绍来理解其与本学科基础理论的密切联系,值得注意到是,对于大一新生,在例如肿瘤、贵重药品生产、遗传病诊断和治疗等临床案例学习时应注意深度适当。 二、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膜 (一)重点:掌握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细胞膜的特性和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对于膜分子结构的学习,应重点掌握“液态镶嵌模型”和“脂筏模型”的内容。细胞膜功能复杂多样,可着重理解其重要的物质交换功能,对于穿膜运输和膜泡运输的各种具体运输方式,学生要准确掌握概念,正确理解转运机制,熟悉所装运物质种类。 (二)难点:主动运输机制、膜受体与信号传递。 1. 主动运输是细胞膜重要的运送物资方式之一,其中的Na+-K+泵、协同运输是较复杂的学习内容。 Na+-K+泵——实际上就是Na+-K+ATP酶,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质膜上,它有大小两个亚基,大亚基催化ATP水解,小亚基是一个糖蛋白。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大亚基以亲Na+态结合Na+后,触发水解ATP。每水解一个A TP释放的能量输送3个Na+到胞外,同时摄取2个K+入胞,造成跨膜梯度和电位差,这对神经冲动传导尤其重要,Na+-K+泵造成的膜电位差约占整个神经膜电压的80%。若将纯化的Na+-K+泵装配在红细胞膜囊泡(血影)上,人为地增大膜两边的Na+、K+梯度到一定程度,当梯度所持有的能量大于ATP水解的化学能时,Na+、K+会反向顺浓差流过Na+-K+泵,同时合成ATP。 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医学生物类安全题

529、使用离心机时,当部分装载时,离心管可随意放在转头中而不用考虑平衡。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0、离心过程中,若听到离心机有异常响声,待离心完成后再停机检查原因。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1、高速离心机各转头有其使用的额定转速,使用时不能超过其额定转速。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32、离心机使用时,针对离心液体的性质选择适宜的离心管。为避免玻璃套管的破裂,有机溶剂和酶溶液选择塑料套管,盐溶液选择金属套管。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3、在用匀浆器操作生物材料时,建议采用特氟隆材料的匀浆器。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34、如在液氮罐中保存安瓿瓶,应将其存放在液氮的气相中。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35、高压灭菌液体终止时,为尽快地取出灭菌液体,可快速排气使压力迅速降低。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6、高压灭菌锅灭菌时,待灭菌的物品可与含有腐蚀性抑制剂或化学试剂的物质放在一起灭菌。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7、被微生物等生物材料污染的玻璃器皿应立即高压灭菌,然后清洗。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38、实验时间紧迫时,可以在开启的紫外灯下工作。 对 错 (标准答案:错误) 539、进入同位素实验室之前和实验结束后应及时用同位素探测仪检查污染状况。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0、开展病原微生物类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在分类处置前,必须先自行高压蒸汽灭菌。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1、当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少量感染性材料溢洒时,应用吸收纸巾立即处理,并立即用浸满消毒液的毛巾或纱布对生物安全柜及其内部的所以物品进行擦洗。工作面消毒后应更换手套,不论是摘下手套还是更换手套都要洗手。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2、当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大量感染性材料溢洒时,液体会通过生物安全柜前面或后面的格栅流到下面去,生物安全柜内所有的物品都应该进行表面消毒并拿出生物安全柜,在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排水阀被关闭后,可将消毒液倒在工作台面上,使液体通过格栅流到排水盘上。所有接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要进行消毒和/或高压灭菌处理。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3、学生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要求和规范使用手术器械,注意手术器械使用安全,严禁用手术器械进行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4、学生在动物实验中,抓取蟾蜍时应注意使其头部向外侧,不要挤压耳后腺,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万一被射入,则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5、凡是基因工程操作所用的一切塑料器具(eppendorf管、tip等),在使用前都应装入盒子和瓶子中灭菌,且装盒或装瓶过程中都应采用镊子或戴上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不能直接用手去拿,严防手上杂酶污染。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6、在微生物实验中,一定要有“有菌观念”和“无菌操作意识”,操作中一定要按正确的程序严格无菌操作,一方面避免感染,另一方面加强自我防护。 对 错 (标准答案:正确) 547、如果在微生物实验中出现意外事故(如菌种管打破等),应立即用消毒剂(84消毒剂)清洁桌面、洗手等,及时杀灭细菌和病毒,避免污染面扩大。 对 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