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综合模型案例解析及政府改进建议

协同治理综合模型案例解析及政府改进建议
协同治理综合模型案例解析及政府改进建议

协同治理综合模型应用案例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星雨儿童康健园

1. 基本情况

2.配臵情况

基础设臵配臵:居民小区内独栋三层。由徐汇区教育局以优惠价格租予。设有感觉

综合训练室、多媒体感官训练室、淘气堡游乐室、个别训练教室、精细训练室、音乐/图画教室、普通教室、休息室、操场等康复教学设施。

人员配臵:教职员工20名,主要专业背景为心理学、社工、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

设有教研部、教务部、发展部、行政部、财务部五个部门;理事会成员来自上海市特殊教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特教系、华东理工大学社工系、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等11名专家学者组成。

教学教务:对每位儿童进行个人综合评估和个案课程评估,制定IEP个别化教学计

划,多元化教学和训练方法;家长培训,家校合作;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融合教育。

效果:成为兼具专业性与公益性的较为成熟的机构。

(二)九点社工站

1. 基本情况

2. 目标与服务举措

目标:为不同类型社区青年提供满足他们特定需求的服务

服务体系:交友、专业团体培训、义工行动(重点)。

举措:(1)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为全职妈妈提供交流平台;为英语爱好者开设英语沙龙;为在沪生活与工作的新上海人、外来媳妇、境外人士开设沪语学习班。(2)积极调动自身志愿者资源,回应社区为老服务需求,面向社区高领、孤寡老人开展“爱暖 心扉”公益行动,为老年人提供探访、康乐、精神慰藉等服务,弘扬关爱老人理念。

二、案例的协同治理综合模型分析

(一)外部环境

在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我国法律并没有任何障碍,且政府已高度关注,并支持将部分公共服务的供给权交给社会组织。

[上海市徐汇区

]

(二)协同动因

1. 领导力

星雨:其院长蒋俐敏本身是一位自闭症患儿的母亲,具有自闭症治疗的丰富经验。

九点社工站: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第一任站长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本身是一位专业素质过硬、实务经验丰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2. 协同动机

社会组织:获得政府支持,尤其是资金支持。

政府:政府将资金投向一个公共服务项目,其直接决定因素不是公众需要,而是上级指令。

3. 相互依赖

在我国,社会组织对政府在资源上的依赖远超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依赖。

两个社会组织因各自资源优势和过往经验成为政府开展相关工作需要依赖的对象。

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一、对特定人群需求的了解;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开展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三、工作人员具有比较强的公益心。

(三)协同引擎

1. 有效参与

星雨:(1)政府参与度严重不足。(2)与政府沟通存在障碍。一方面由于政府保护主义,更愿发展和主推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官办或半官半民的非营利组织。另一方面,相关政策的说明、普及与推广力度不足。

九点社工站:政府参与过度。社工站不仅在资金上主要依靠党政机关,在观念、组织能力、活动方式、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都严重依赖政府,甚至作为政府的某种附属机构

发挥作用。

2. 思想共识

重要保障:A. 各参与方对协同目标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B.相互信任;C.在协同过程中达到各方利益的一种平衡。

3. 协同能力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由于政府角色定位偏差,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缺少良性互动和相互学习的过程,没有形成单独的协同能力。两组织运作仍主要依赖领导者的个人能力。星雨:努力拓宽筹资渠道。

九点社工站:根据青年的需求与社区的特点,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策划并开展活动。做到活动前期有调研,后期有评估;且评估形式多样化,政府、社工及社区青年三方共同参与评估,以此促进并改善日后的活动项目,更好地为社区青年服务。问题:随着站长的更换,新任站长在能力上的欠缺导致工作开展遇到瓶颈。对机构今后发展方向缺乏成熟思考,自身在管理能力、专业资质方面有待提高。

(四)协同行为

两个案例,各项工作的开展并非典型的协同行为。星雨:政府参与不够,导致仍以单打独斗为主。九点社工站:政府过度参与,导致九点社工站逐渐失去自主性和独立性,抑制了自生性机制的发育,面临逐渐“被行政化”的困境。

(五)协同后果

星雨:在院方不懈努力下成为兼具专业性与公益性的较为成熟的机构。

“六个一”成果:

一是走出了一条新路。上海市第一家民办自闭症康健机构。

二是结出了一批硕果。5年来200多名自闭症儿童结业,其中35%的儿童进入

普通学校就学。

三是探索出一整套教学法,其中大部分属于整合创新。

四是摸索了一套服务体系。从家长切身需求出发,培训家长,家校结合。

五是培育出一支优秀的教员骨干队伍。培养出一批物流治疗、语言治疗、心理

咨询、社会工作、特殊教育的师资队伍。

六是获得社会一致好评,其中包括家长赞誉、权威机构的评估肯定、社会的良

好影响和海内外交流的口碑等。

九点社工站:已成长为一个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公益机构。具体成果如下:一是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公益力量的辐射效应。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与高校合作突出专业化特色。

三是合理引导志愿者资源,形成机构发展支持体系。社工站的理念是:志愿者

并非“免费员工”,对他们一定要真诚、诚恳,切忌把工作人员都不愿完成的

事交给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指导,以寻求志愿者对社会工作理念和

九点社工站的认同。

综合模型的应用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启示

一、外部环境

1. 加大政府推动力度,为社会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政治制度环境。存在问题:尽管日益宽松的政策制度环境为民办社会组织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其与民办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相比仍显滞后,缺乏相关法律与政策依据。对策:各级政府应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及时出台地方性政策,提出促进社区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组织路径与制度安排。

(2)物质环境。民办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基础,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区政府:建立制度化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确立长效扶持理念,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对社会组织的投入。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街(镇)及社区应在组织运作、活动场地、人力物力等方面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

(3)文化环境。加强信息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组织的认知度与认可度。首先,管理部门应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转变观念,认识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积极功能。其次,借助媒体、网络加大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舆论宣传。第三,通过表彰、奖励等方式树立典型,提升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知名度与声誉。

2. 政府部门内部多方协同,通过设立行业协会避免管理盲点

(1)政府部门设臵繁复且泾渭分明,多有自扫门前雪的情况,但任何一项公共服务所涉及的均不止一个领域,如自闭症康复项目,需要卫生、教育、残联等多方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支持,不应因为其挂靠在一个主管部门之下,其他部门就怠慢推诿。

(2)设立行业协会可以整合资源,维护企业权益,避免管理盲点。行业协会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纽带,可以传达上级部门精神和政策法规,规范管理;能够代表企业维护自身权益,向相关部门争取话语权,成为同行业间交流沟通的桥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弥补政府监管盲点。

3. 积极引导,建立支持网络体系

社会组织的发展,除了和政府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合作模式之外,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也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一个社会组织的发展还需要众多支持性组织,如资金支持性机构(基金会等)、专业支持性组织(公益性专业培训机构等)、网络性支持机构(联合会、联盟等),即需要大批动员能力强、社会资源丰富、专业化水平高的支持性公益社会组织。如2007年浦东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心开创成立了公益孵化器(NPI),为初创型民间公益组织提供关键性支持,包括办公场地、办公设备、能力建设、小额补贴等。

在由“数量型”发展向“生态型”发展阶段的转变过程中,支持性社会组织网络体系的建立可以将分散在民间的各类资源整合到各自领域,在不同维度上推进社会组织发

展成熟。

社会组织的民间性,决定了部门组织在成立初期可能盲目跟风、缺少前瞻性和发展规划,需要政府在全区层面整体布局,对新兴社会组织加以正确的方向性引导,构建社会组织良性发展空间。

4. 加强政府与社会监管,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发展

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发展,以提高它们的诚信度与公信力。(1)在外部:加强政府与社会监管,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监管机构,制定公正合理的评估与监督机制。政府:理顺社会组织业务主管体制,建立枢纽式管理机制,完善社会组织评估与监督机制。社会:鼓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积极参与监督评估。(2)在内部:加强社会组织自身治理,提升管理与服务质量。具体途径包括: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及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二、协同动因

1. 关注公众新需求,将公共服务作为协同治理的突破口

民生需求日益多元化、层次化及个性化发展,对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出革新要求,并呼吁社会主体的多元化,构建多元化服务供给体系。(1)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社会组织。分类培育和管理。(2)对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社区居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进一步剥离其行政职能,还原其自治功能。各地要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创新,各级政府部门要摆脱传统思维,将部门公共职能下放基层。

2. 从依赖政府支持走向公共性,还原社会组织的本质功能

社会组织对于政府和市场而言,是一种互补关系,这就要求社会组织在功能上必须满足和实现政府和市场所不能实现的功能。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在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这样一个转变:在社会组织初期全方位支持和介入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组织的成长,要逐步推出社会组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社分工合作的局面。

我国社会组织对政府的高度依赖主要体现在经费上。社会组织作为登记注册的正式

社会团体,应独立承担经费筹集的责任和经费管理的权利,真正落实“费随事转”,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政府应在每一财政年度都设立专门的购买服务的预算或在地区级层面设立用于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专项基金,通过招标、委托等形式向协会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可通过竞标或受托的方式获得项目资金,提供面向当地居民或其他特定服务对象的服务或产品。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地区治理中应当具有平等的地位,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三、协同引擎

1.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从硬件转为软件

(1)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主管部门对社会组织在场地、资金、项目等各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2)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由硬件逐步转向软件,即让社会组织回归公共性,实现政社分工和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训指导、评估考核,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2. 推动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双赢性合作

好处:社会组织获得企业资金支持,学习企业先进管理思想和经验,扩大公益影响力。

途径:政府或行业协会可发挥协调作用,在社会组织之间搭建公共平台,企业通过此平台为不同社会组织提供资源,实现资源供给合理化、有序化、长效化和制度化,开拓社会组织筹资多元路径。

3. 提高各类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和公众信任度

存在问题:公众对政府怀有强烈的制度性依赖,在全能政府思想的浸染下,怀念过去以行政化、政治化手段解决社会领域一切问题的管理模式。

对策: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政府和社会对社会组织的认可、接纳与帮助,不断提高其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强化其在公共服务和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4. 社会组织应提高自身能力建设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一个机构为了实现机构的远景和宗旨而应拥有的筹措和管理社会资源所需要的专业的基本能力。其基本内容包括治理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1)治理能力。存在问题:内部治理结构混乱。在人员结构、组织制度、组织权限及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关系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举措:学习和引进国外和其他地区社会组织先进治理模式和经验,建立健全内部自律机制;引进专业化人才,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和晋升制度,实行规范、公平和透明化管理;调动成员积极性,分享和传播机构价值理念及宗旨。

(2)创新能力。包括管理方式创新、融资渠道创新等。涉及机构品牌建设。引进专业人员、维护机构剩余。

(3)协调能力。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对事件的分析能力、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在公共场合的演讲能力、与合作各方的谈判能力和事件应变能力。具体而言,涉及社会组织如何获得政府、企业和社会各阶层的资源,尤其是公民社会中强调的个人志愿精神资源。

劣势:内生性机制薄弱、专业化程度不够、资源匮乏。对策:A.发挥媒体引导机制,向民众推广公益理念、介绍公益性社会组织、讨论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应有的角色定位等;B. 发挥媒体监督机制。包括信息披露、监督和社会伦理监督;C. 发挥媒体沟通机制。包括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社会组织和媒体之间的沟通和社会组织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沟通等。

(4)持续发展能力。指一个机构在实现其远景、宗旨和目标过程中,能形成一个均衡发展机制,既有解决现实困境的能力,又有结合机构的战略设想而达到持续发展的控制能力。对策: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在经济上获得独立性。

胜任力模型及标准

目录: 一、前言 二、术语和定义 三、特别说明 四、应用范围 五、各岗位胜任力模型 六、各岗位胜任力标准

一、前言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公司的财富更加依赖于其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企业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于对员工胜任能力尤其是那些具有很高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员工能力的管理。可以说,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员工胜任能力资源的管理。 一个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来识别其领导团队的行为是否可以带领整个企业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胜任力对于预定目标的影响是可以衡量的,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的可衡量性来评价其领导者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胜任力一旦被确定,企业就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促使其领导者进行学习,达到胜任力的要求。 也许两个企业可能在财务结果(同时也包括员工成长以及客户发展结果)上非常相似,但是他们获取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完全依赖于根据其战略和企业文化设定的胜任力。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胜任力模型中的每个胜任力都将随之改变。胜任力的变化程度,将随着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职涯层级、以及环境等而有所不同。 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特征有很多,但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特征,企业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组织的环境,明确能够保证员工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并以此为标准来对员工进行挑选与培养。 针对阿龙公司,聚成公司专家组依据前期的调研结果,通过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分析法提炼出了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特征,即员工最佳胜任特征能力,并结合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目标制定了阿龙公司员工胜任力标准。

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力模型研究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 ?更多资料请访问.(.....)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 ?更多资料请访问.(.....)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力模型 一、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意义 胜任力是指一系列能够使工作成功的、非显形的个人特征组,如:个人的知识、技能、经验、素质、价值观,等等,这些特征将直接影响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工作表现。正因为胜任力是相对于某一个或某一类职位而言,因此,不同的岗位或岗位族都具有区别于其它岗位的胜任力要求。 近年来,对于胜任力的研究和应用开始普及,各国、各类学术组织分别提出和推广各类职业标准。所谓职业标准,实际上就是胜任力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专业标准。其中,美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IPMA)推出的人力资源素质模型-IPMA Competency Model为国内大量培训和咨询机构所使用,在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使用上述模型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其所定义的四种角色:人事管理专家、业务伙伴、领导者和变革推动者,四种角色的分类标准不是互斥的:其中,人事专家、业务伙伴、领导者是一种定位,变革推动者是一种行动角色,而变革推动本身就是领导者的职责所在,上述标准与我们通常所采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有所差异,每次授课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工作者们都会问到上述问题,因此,尝试建立逻辑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模型,就成为我的研究主题之一。 二、人力资源经理-特殊的人群 之所以称人力资源经理为“特殊人群”,主要是其独特的工作性质:与企业其它部门、条线或业务单元的工作对象不同,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对象是人才,是企业的干部和员工,人力资源经理承担着规划人才、招聘和引进人才、提出人才使用建议、培训和开发人才、全面考核人才、合理赋薪与有效激励人才、帮助人才规划职业发展、干部梯队建设、控制人力

试述领导者胜任能力的模型并分析你所从事或所了解的职位需要的能力结构答案

试述领导者胜任能力的模型,并分析你所从事或所了解的职位需要的能力结构。 答: 胜任力模型构建相当于企业内部“画像”,对各个岗位应该具备的能力要求进行提炼,以便于后期进行内部人才评估、选拔,外部进行人才招聘。至于什么样的企业需要构建胜任力模型,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或者对与错。合易建议对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应以经营为主,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管理。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某个时间节点(比如3-5年)的企业可以进行规范管理,适当构建胜任力模型,通过管理促进企业经营发展。也就是应根据企业的情况决定是否构建胜任力模型,管理要适配企业经营发展。胜任力模型构建一般是对各个相似的岗位进行归类,按照序列进行模型的构建,而不是一个岗位构建一个胜任力模型,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步: 1、序列的划分,一般分为管理序列、职能序列、研发序列、营销序列、生产序列等(每个企业不同,需要针对性的分析); 2、各个序列素质能力模型构成分析:一般管理序列包括通用素质能力和管理者素质能力;各个序列的员工包括通用素质和本序列素质能力要求。 3、确定素质能力项并定义:一般是通过访谈调研、资料分析、问卷调研等确定各个序列的素质能力项并进行定义。如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合适的方法、措施予以解决的能力。 4、行为点总结:在确定素质能力项后,经过BEI访谈调研、问卷调研、绩优与绩差人员对比等归纳总结各个素质能力项的行为点(注意:素质能力行为点应该内容全面、互补包含)。如: 5、行为点分级描述:对各个行为点进行分级描述,一般分为三级,级别越高、要求越高。 以企业工商管理人员为例,企业的工商管理人员为了适应逐渐变化发展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必须具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快速掌握市场信息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文化、信息高速发展融合的时代,信息资源体现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3]。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快速掌握市场信息,紧跟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趋势,找准企业发展定位,及时确定发展方向。所以企业的工商管理人员必须

公司员工胜任能力素质模型工具汇编

公司员工胜任能力素质模型工具汇编 (1)冰山素质模型的应用 冰山素质模型主要说明了素质的构成要素,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哪些是决定个人绩效的因素、哪些上表象的因素,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产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使用冰山模型的时候需明确“水面上”知识与技能等仅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更宏大的潜在对绩效起到更大的决定作用。对于潜在的难以挖掘感知的潜能,应尽量量化和具体化,构建胜任能力素质模型时不能够忽略。 (2)洋葱素质模型的解析 洋葱素质模型将人的素质分成了三种,三者的内容和评价的难度如图所示。 洋葱素质模型示意图 洋葱素质模型或以用来建立各职类、职层人员产生高绩效所需的潜在类型的要求与标准,判断某一员工潜在素质是否适合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为企业员工招聘、绩效诊断、调配及晋升提供依据。 2。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1)胜任能力模型的建立需要依据测评对象、测评目的进行选择,描述了五种常用的胜任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的方法

胜任能力素质模型是绩效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工相区别的个体特征,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特征和自我认知等。胜任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是从企业战略要求出发,将相关要素与战略联系起来的过程。其构建步骤如图所示。

图 胜任能力素质模型构建步骤 对胜任素质确定方法的介绍和说明详见表。

(领导力)华润公司领导力素质模型

“我宣布,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正式启用!”2008年12月22日上午,在深圳观澜湖骏豪酒店骏豪演讲厅里,伴随着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水晶彩球的亮灯仪式,集团宋林董事长向集团各部室、一级利润中心总经理和人力资源负责人揭开了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的神秘面纱。 宋董即兴进行了简短的演讲。他指出: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发布是华润集团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华润集团在文化的打造、团队的打造、领军人物的打造上树立了一个价值标准。说到底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首先是对一把手的要求,也是对全集团的要求,是华润集团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它将引领华润集团走向未来,引领华润经理人不断成长,引领华润每一个员工都以素质模型的基本要求去培养自己、锻炼自己、发展自己。 那么,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究竟是什么?建立领导力素质模型对华润集团有什么意义?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并运用领导力素质模型?针对集团各级领导者和广大员工在首次接触“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时可能产生的种种疑惑,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项目组给出了解释。 一、什么是素质模型? 1、什么是素质? 在商业环境中,素质是指在既定的岗位、角色、组织和文化中,驱动一个人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素质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胜任或者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每一个素质都与特定的行为表现相联系。Hay(合益)集团采用冰山理论阐述了对素质的理解。他们认为素质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知识:个人在一个领域内所掌握的信息总和。例如了解财务方面的知识,掌握计算机语言和编程的方法等。

?技能:个人运用他/她所掌握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可以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的操作,或者可以进行流利的外语交流等。 ?社会角色:个人呈现给社会的形象。例如,是一个制定战略者还是执行战略者,是发起变革者还是执行变革者等。 ?自我形象:个人对自己的形象定位。例如把自己看成一个老师或领导者,把自己看成是善演讲的人或不善演讲的人等。 ?个性特点:个人以一定的方式产生行为的性情和气质。例如是个很好的聆听者,有危机感,对数字敏感,有洞察力等。 ?动机:对行为不断产生驱动作用的需要和想法。例如:想要自我成就某些事情,想要影响他人的绩效等。 在冰山模型上,知识和技能在冰山的顶部,较容易发现和测量。水线下的素质,尽管难于被发现,但是却对表面的行为有很大的直接的影响。社会角色和自我形象存在于意识的水平;个性特点和动机在更深的层次下,往往离人的“核心”最近。也就是说,在水面下越深的部分,越不容易被观察与测量,但是对绩效的影响却越长远。冰山模型说明了素质是如何潜在地作用于人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与预示着人的绩效。 2、什么是素质模型? 素质模型就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要求任职者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的组合。素质模型是针对特定的组织,在特定的时期内而设计的。不同的公司,因为它们组织结构、业务模式、所处行业等方面迥异,所以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不可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公司,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的素质模型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素质模型通常由4-8个与工作绩效最相关的素质组成。素质模型可以帮助管理者判断并发现员工绩效好坏差异的关键驱动因素,据此指导员工改进并提高绩效。 素质模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岗位族群的素质,这个一般是对专业岗位人才的要求;第二类是通用素质,是对所有人员的基本要求;第三类是领导力素质,是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要求。很显然,华润集团的领导力素质模型,属于第三类。 二、华润集团为什么要建立领导力素质模型? 宋林董事长在2008年7月13-14日的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项目阶段汇报会上提出,华润集团大力发展领导力,是为了应对华润集团发展的六大需要,为了消除华润领导者存在的五大现象,为了塑造简单、坦诚、阳光的企业文化,为了解决滞后的领导力发展水平同日益庞大的事业之间的矛盾。

任职资格和胜任力素质模型地联系和区别

任职资格体系和胜任力素质模型的联系和区别 一、何谓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常常以胜任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等加以表达。 具体来说任职资格是: —任职资格是任职者取得高绩效的行为的提炼和总结; —任职资格关注的是任职者“能干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员工能否承担某一等级的职务(岗位),取决于承担者本人的资格与能力; 任职资格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组织的要求,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行为实施的系统管理。 二、何谓胜任力素质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基于著名的冰山模型(如上图所示)而构建起来的。胜任能力的概念最初是在教育领域中运用,从McClelland对美国选拔国外信息官的研究项目开始,在管理界得到广泛共识和使用。McClelland在1973年所著的《测量胜任能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用评价胜任能力来取代传统智力测量,他认为,用智力测验(如智商)等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时,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他认为应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他把能够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Competency(胜任能力)。 胜任能力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 2、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3、社会角色——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 4、自我认知——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 5、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 6、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 胜任能力(competency)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与工作或情境相关的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动机、自我概念与个性,价值观与态度、技能和知识等关键特征的集合。胜任能力是可衡

员工胜任力模型及标准..

员工胜任力模型及标准

目录 一、前言 二、术语和定义 三、特别说明 四、应用范围 五、各岗位胜任力模型 六、各岗位胜任力标准

一、前言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变化,公司的财富更加依赖于其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企业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于对员工胜任能力尤其是那些具有很高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员工能力的管理。可以说,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员工胜任能力资源的管理。 一个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来识别其领导团队的行为是否可以带领整个企业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胜任力对于预定目标的影响是可以衡量的,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的可衡量性来评价其领导者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胜任力一旦被确定,企业就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促使其领导者进行学习,达到胜任力的要求。 也许两个企业可能在财务结果(同时也包括员工成长以及客户发展结果)上非常相似,但是他们获取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完全依赖于根据其战略和企业文化设定的胜任力。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胜任力模型中的每个胜任力都将随之改变。胜任力的变化程度,将随着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职涯层级、以及环境等而有所不同。 员工个体所具有的胜任特征有很多,但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员工所有的胜任特征,企业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组织的环境,明确能够保证员工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并以此为标准来对员工进行挑选与培养。 公司专家组依据前期的调研结果,通过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分析法提炼出了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特征,即员工最佳胜任特征能力,并结合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目标制定了适合公司的员工胜任力标准。

企业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方案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全案 目录 第1章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 (1)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1 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步骤2 胜任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4 总经理助理知识素质定义表8 执行总裁知识素质定义表9 采购总监职业素养定义表10 行政总监胜任素质模型11第3章市场部胜任素质模型 (11) 市场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11 市场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12 市场调研经理胜任素质模型12 公关经理胜任素质模型13 营销知识分类详表15 业务拓展主管胜任素质模型15 渠道主管胜任素质模型16 渠道专员胜任素质模型16 导购主管胜任素质模型17 导购专员胜任素质模型17第5章生产部胜任素质模型 (18) 生产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18 生产计划专员胜任素质模型20 统计人员胜任素质模型21 产品研发人员胜任素质模型21 仓库账管员胜任素质模型21 设备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22 安全主管胜任素质模型22 安全专员胜任素质模型23第6章质检部胜任素质模型 (23) 质检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23 质量主管胜任素质模型24 质量专员胜任素质模型25 来料检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25 来料检验专员胜任素质模型26 制程检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26 制程检验专员胜任素质模型27 在制品检验专员胜任素质模型27 质量控制经理胜任素质模型28第7章采购部胜任素质模型 (28) 采购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28 采购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29 采购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29 采购计划主管胜任素质模型31 采购计划专员胜任素质模型31 采购预算专员胜任素质模型32

采购检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33 采购成本控制主管胜任素质模型33第8章财务部胜任素质模型 (34) 财务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34 财务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35 财务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35 总账会计胜任素质模型37 资金管理专员胜任素质模型37 应收账款主管胜任素质模型38 预算主管胜任素质模型38 成本控制主管胜任素质模型39 税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39 财务分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40第9章客户服务部胜任素质模型 (41) 客户服务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41 客户服务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41 客户服务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42 客户开发经理胜任素质模型43 客户关系经理胜任素质模型43 大客户服务经理胜任素质模型44 客服信息主管胜任素质模型44 呼叫中心经理胜任素质模型45 客户投诉主管胜任素质模型45第10章人力资源部胜任素质模型 (46) 人力资源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46 人力资源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47 人力资源部人员知识分级定义表47 招聘经理胜任素质模型49 培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49 绩效考核经理胜任素质模型50 薪酬经理胜任素质模型50 劳动关系主管胜任素质模型51第11章行政部胜任素质模型 (51) 行政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51 行政部人员职业素养定义表52 行政部人员知识构成及其范围一览表52 行政主管胜任素质模型54 前台接待主管胜任素质模型55 行政人事经理胜任素质模型55 监察主管胜任素质模型56 法务专员胜任素质模型56

企业员工胜任力分析模型

**制药股份 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价系统 第一部分胜任能力方案系统 一、通过对**制药股份公司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可以清晰公司现有人员能力素质状况,为公司长远对优秀人员的应用,储 备,提供参考依据,更有助于核心岗位人员选拔,激励和培养。 二、关键岗位胜任能力素质模型包含核心能力、通用能力及专业能力三个方面: ?核心能力:基于对**核心价值观,充分理解,对**愿景的深刻理解,并能非常清楚本岗位将如何去实现,**每位员工都必须对责任、诚信、品质、创新、勤俭等五个经营理念能发自心的认同并无意识的表现在本岗位的各项工作上。 ?通用能力:有关基本素质、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领导以及分析思考方面的能力及呵护下属的爱心,这些能力适用于多个角色,但重要程度和精通程度有所不同。 ?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某个特定角色和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能,通常情况下,独特的能力大多是针对岗位来设定的,在某个岗位上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能力。 三、评价围与测评: (1)、此胜任力评价模型指标系统主要适应于关键岗位与核心岗位的测评。 (2)、胜任力特征的主要评价指标按分数进行评价,在整体评价指标等级中设满分为100分;65分以下为不胜任,66-79分为留观,80-90分为按程序上任,91分以上可考虑再晋升。 (3)、某岗位的胜任力评价时由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新员工为绩效考核指标)+通用胜任力指标体系+岗位专业胜任力指标体系三部分组成 (4)三方面评价模型考核指标体系最高分各为100分记,(新入职员工免除核心能力胜任模型评价,并将此按试用期绩效考核指标加以下二个模型中);三个模型体系分别为4:3:3的系数分配;评价指标体系中每评价指标评价分数最高为5分,最低为2分;(5)单个模型计算公式为:所得分数=考评分数/某模型总分数*100*0.4;

公司岗位能力胜任力模型

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岗位胜任力模型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基准模型: 岗位行为通用能力 通过梳理各岗位的职能要求及行为能力、技术能力、职业发展路径,提炼各岗位的基础素质能力 自我管理:专业知识、情绪管理、自我管理 关系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协作 工作效能:客户导向、思维能力、执行力 持续发展: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与培养 岗位行为专属能力 通过梳理各岗位的专业技术领域及对核心能力的要求,提炼各岗位对应的岗位关键专业技能专属能力:具体能力由各岗位的具体专业领域和核心能力而确定 岗位通用能力 一、自我管理 (1)专业知识 定义:指对其工作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包括业务、流程等)的掌握。 主题与元素:基础业务、工作流程、知识更新 行为等级: 1.基本掌握岗位涉及的业务知识与工作流程。 2.熟练掌握并能及时更新本岗位的技术知识。 3.主动扩展知识基础,掌握小范围的新资讯,不断研究获得新知识。 (2)情绪管理 定义:指对自己情绪的有效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在面对压力或紧张的环境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与行为。 主题与元素:积极心态、自我调节 行为等级: 1.在面对压力时,保持稳定的情绪、行为,无消极及攻击性行为。 2.在面对压力时,能够有效转移/转化工作中的各种压力。 3.能够通过各种调节方式,建立积极心态,并且能够以良好心态去影响团队成员。 (3)自我管理 定义:指其对自身管理的综合要求,包括主动开展有效的时间与计划管理,主动发现、判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寻求改进措施。 主题与元素:责任感、时间管理、自我改进 行为等级: 1.能够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 2.通过有效时间与计划管理,不断努力促使工作目标的达成。 3.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不需要正式的授权或命令,认真对待并超出期望的完成工作。 二、关系协调 (1)沟通能力

领导力模型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什么是领导力模型; ●知道什么是胜任力模型; ●掌握开发领导力模型的方法;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 领导力的模型 一、什么是领导力模型 领导力模型代表了企业对管理人员个性化素质要求,也代表了优秀管理者的个性化标准。因此,领导力模型是领导力开发的基础。只有具备了领导力模型这一重要标准,才能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个性化评价和提升。 1.领导力模型的定义 领导力模型,是指企业针对特定管理岗位或群体开发的能够驱动优异绩效的素质指标组合,也是企业特定管理岗位或群体中的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的一系列素质指标。 领导力模型针对的对象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岗位,如市场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也可以是某个特定人群,如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中层管理团队、基层管理团队等。 领导力模型不是单一的某个指标,而是能够驱动优异绩效的一系列指标的组合,即企业中能够产生高绩效的岗位和目标人群所具备的一系列素质。 2.领导力模型的来源——胜任力理论 领导力模型的理念源自胜任力理论。 胜任力

胜任力是指在相同岗位上绩效优异者与绩效一般者之间存在的深层次素质差异,即特定岗位上的优秀员工(绩优者)所具备的素质特点。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指能将某个岗位的优秀者与一般者相区分的一系列素质指标的集合。这些素质指标可以被观察、指导和衡量,并能用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胜任力模型分为三种:基准性模型、鉴别性模型和开发性模型。基准,即达到合格水平。基准性模型,是指按照胜任力理论区分,在相同岗位,绩效一般者与绩效优异者存在着深层次的素质差异;鉴别性模型,是指部分能够相区别的模型;开发性模型,是指企业不再单纯地要求每位管理人员都具备基准性模型或鉴别性模型的要求,而是要具备个性化素质要求。 3.胜任素质辞典的关键内容 衡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是否具备个性化的胜任素质辞典。 图1 胜任素质辞典 如图1所示,胜任素质辞典包括四个关键内容: 岗位素质模型 在企业中,表现优异与表现一般的管理人员的差距往往非常明显,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体现的正是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所具有的素质指标。 职能素质模型 职能素质模型,是指在某个职能体系中,整个部门、整个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共同具备的素质指标。 核心(通用)素质模型 企业的核心素质模型,是指企业在设计能力素质模型时必须以企业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为基础。 领导力素质模型 领导力的素质模型,简称领导力模型,主要用来区别各层级优秀领导者的素质。

如何构建胜任力模型

如何构建胜任力模型 麦克里兰等人开创的古典建模法(行为事件访谈法)仍然是最常用也是最精准的建模方法,它最适用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但是经过将近40年的应用与发展,衍生了多种方法或工具对古典建模法进行补充。 企业的核心胜任力模型是对企业全体人员的胜任力要求,它是企业的战略、愿景与价值观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领导者胜任力模型是对企业高层领导者的胜任力要求,这种要求超越了岗位、专业乃至单个职能,它主要是反映企业宏观运营对高层领导者的胜任力要求。利用古典建模法来构建核心胜任力模型和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反而不太精准,因为绩效标准不好定义、样本不好选择(特别是高层领导者的人数相对较少)。所以,在古典建模法之前加入“战略气质分析”,目的是为核心胜任力模型、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打下基础,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构建核心胜任力模型和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然后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对模型进行验证。 企业战略气质分析 企业战略模式分析 迈克·波特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根据迈克·波特的战略划分,可以衍生出三种比较通俗易懂的价值创造模式。

第一种是产品领先型,这种价值创造模式是以产品的创新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为导向,其经营的重要目标在于充当市场的领袖。 第二种是高效运作型,以严格的程序化、供应链管理来提高客户获得产品与服务的效率。第三种是客户亲密型,这种企业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效率、服务速度等来赢得竞争优势。采取这种价值创造模式的企业,要求员工不仅很好地理解和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而且能帮助客户发现一些他们自己尚未明晰的潜在需求,能创造性地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产品。这三种价值创造模式,不仅反映在企业的组织流程、组织管理等方面,同时也要反映在人员的胜任力上。因为只有人员的胜任力反映和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才能保障企业战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传达,这对构建企业的核心胜任模型是非常重要的(见表1)。 表1 产品领先型价值创造模式所需关注的胜任力

项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项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作者:姚翔, 王垒, 陈建红 作者单位:姚翔,王垒(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 陈建红(IBM中国开发中心,北京,100085) 刊名: 心理科学 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2004,27(6) 被引用次数:44次 参考文献(8条) 1.Turner J R The Handbook of Project-based Management:Improving the Processes for Achieving Strategic Objectives 1999 2.Liz Lee-Kelley Situational leadership: managing the virtual project team 2002(5-6) 3.Kloppenberg T;Petrick, J Leadership in project life cycle and team character development 1999(01) 4.Donnelly R G;Kezsbom, D. S Overcoming the responsibility-authority gap: An investigation of effective project team leadership for a new decade 1994(05) 5.Skulmoski G Project maturity and competence interface 2001(06) 6.Hodgetts R M Leadership techniques in the project organization 1968 7.PMI Standard Committee A Guide to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2000 8.Keller R T Cross-functional project groups in research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diversity, communications, job stress and outcomes[外文期刊] 2001(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条) 1.施骞.Shi Qian复杂环境下项目经理的领导素质与技能研究[期刊论文]-项目管理技术2006(9) 引证文献(45条) 1.刘兵.王莹基于胜任特征的技术管理者招聘[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 2008(24) 2.黄雯高等学校学生干部工作与课业学习矛盾关系探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 2010(20) 3.孔春梅.郝二亮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述评[期刊论文]-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3) 4.章惠娟.陈万明高新技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 2011(19) 5.俞彤.芮景.胡鸿.刘霖叶.卞呈祥胜任力研究及在医院高层管理者胜任力特质测评中运用[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 2010(11) 6.课题组中国高校领导者胜任特征模型研究[期刊论文]-管理世界 2010(6) 7.沈燎.刘枭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期刊论文]-当代青年研究 2009(12) 8.侯景亮.李远富项目经理胜任力与团队执行力的和谐模型构建及分析[期刊论文]-项目管理技术 2007(11) 9.邢俊瑜.李北平.刘信信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项目经理胜任能力模型[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7(11) 10.吴小满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特征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1.孙晓冬.赫飞领导能力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4) 12.刘凌云基于博弈论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9(26) 13.王雅文.马新建.环丽慧.王前文基于胜任力的工程咨询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研究[期刊论文]-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5)

【经典案例】胜任力素质模型案例及分析

【经典案例】胜任力素质模型案例及分析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经典案例】胜任力素质模型案例及分析 ——华恒智信咨询文章描述:随着企业的迅猛发展,员工人数大增,人浮于事的问题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应该“减”哪些员工,如何对员工进行科学准确的能力评价,如何搭建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搭建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对员工进行科学客观的能力评价就显得迫在眉睫。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可以公平、公正的评价人员,对人员配置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搭建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是企业精简员工,着重培养有能力员工的重要手段。 引言: 随着企业的迅猛发展,员工人数大增,人浮于事的问题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加之为响应国家企业减编号召,公司将人员减编提上议程。但是应该“减”哪些员工,如何对员工进行科学准确的能力评价,如何搭建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搭建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对员工进行科学客观的能力评价就显得迫在眉睫。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可以公平、公正的评价人员,对人员配置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搭建科学规范的胜任力素质模型是企业精简员工,着重培养有能力员工的重要手

胜任力模型详解

胜任力模型详解 2008-05-07 17:34 由来、定义: 1973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教授首次提出了“胜任力”概念。胜任力的英文为competency。麦克利兰在帮助美国政府选拔外事信息官员的过程中,发现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动机和特质等潜在的深层次特征,能够比知识和智力更好地预测一个人在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的表现。这些特征被称作胜任力。在他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其他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对胜任力的概念进行充实提升,形成了目前的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胜任力指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学者们经过对不同行业的管理人员的个人特征尽心研究,归纳出了通用的胜任力模型,包括6大类20个胜任特征。全球500强的企业中有一半在使用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应该如何构建。 归纳一下,胜任力模型构建可以有三种方法。分别是 (1)归纳法。通过研究高绩效员工与低绩效员工的差异来建立胜任力模型。归纳法有具体的行为做依据,开发出的胜任力模型最能贴近企业现实,应用起来的效果好。缺点是开发过程耗费时间和精力很大,又需要特殊的行为事件访谈能力,操作难度亦很高。此外,用此种方法开发出的胜任力立足于现实,因此更适用与成熟与稳定的企业。 (2)推导法。根据实施战略对企业能力的要求和企业价值观推导建立胜任力模型。推导法的实质是一个逻辑推导过程,其基本步骤是:1、澄清组织愿景、使命、战略和核心价值观;2、了解岗位角色和职责;3、推导胜任力。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胜任力模型与企业战略及价值观密切相关,逻辑清晰。缺点是缺乏具体行为做依据,胜任力模型的描述过于抽象空泛,容易脱离现实。(3)引用修订法。通过引用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修订国际或者是同行企业已有的通用胜任力特征模型来建立企业的胜任力模型。此法是建立胜任力模型的一种简便方法。通常由专业顾问根据对组织的初步了解,结合通用的胜任力调查项目,提出一组相当数量的胜任力项目。然后由相关人员选择,根据选择频率筛选确定出胜任立模型。此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对于初步引进胜任力概念而没有能力在胜任力模型开发上大量投资的企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缺点是通用的成分多,与企业具体的文化、战略结合不够紧密。 具体内涵: 我们除了要明确高管招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知道高层管理人员通常的素质模型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一个合格的高层通常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要求。 一、素质的基本概念,素质又叫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与成就一般的人区别开来的深层特征。麦克里兰把人的素质模型形象的描绘成一座冰山,冰山水下的部分是我们所指的潜在的特征,从上到下的深度不同表示被挖掘与感知的难易程度不同,向下越深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冰山水上的部分是表象部分,即人的知识与技能,容易被感知。这样,人的素质就从上到下分为6个层面: ? 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 ? 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 ?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 ?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模型.doc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模型 要想有效的提高空降兵招聘的成功率,我们除了要明确高管招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知道高层管理人员通常的素质模型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一个合格的高层通常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要求。 一、素质的基本概念 素质又叫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与成就一般的人区别开来的深层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的冰山模型,对素质的概念作了非常形象和深刻的解释。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麦克里兰把人的素质模型形象的描绘成一座冰山,冰山水下的部分是我们所指的潜在的特征,从上到下的深度不同表示被挖掘与感知的难易程度不同,向下越深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冰山水上的部分是表象部分,即人的知识与技能,容易被感知。这样,人的素质就从上到下分为6个层面: 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 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 特质(性格),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 动机,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续渴望进而付诸行动的内驱力。 二、素质分类 心理学家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得出了权威的公认的素质词典,在这个词典中,心理学家们把人的素质分为6大类,20个具体要素,每个要素又分为很多级别。这20个素质要素,对人类的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性格、动机作了全面的概括,形成了企业任职者的完整的素质模型。 1.成就与行动族,具体包括4个素质要素:成就动机、主动性、对品质和次序和精确的重视、信息收集意识和能力。 2.帮助与服务族,具体包括2各要素:人际理解能力、客户服务导向。 3.冲击与影响族,具体包括3个要素:影响力、关系建立能力、组织认知能力 4.管理族,具体包括4个要素:培养他人意识与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团队领导能力,

凯洛格《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

机密
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
2005年5月 陈澄波
此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未经凯洛格公司的书面 许可,其它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议程
?
? ? ? ?
凯洛格公司简介
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地位 胜任力管理的理论框架 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 培训体系建立(简述)

在中国,凯洛格以其专业的人才发展体系和完善的培训 服务能力,逐步确立了国内培训市场领先者的地位
强大的服务实力
?主要合伙人均具有国际 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的丰富 咨询经验 ?70余人专业咨询队伍, 6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投资方为美国西北大学 凯洛格商学院教育发展基 金
丰富的服务资源
?强大的培训师/专家队伍, 具有100余位著名国内外的签 约培训师和自由讲师 ?全球化的知识库网络和研 究开发能力 ?和凯洛格商学院、杜克大 学、清华大学和惠普商学院 等具有紧密合作关系
完善的服务质量
?结合世界知名咨询公 司和培训公司的服务经 验 ?具有专业的课程开发 人员和能力建设咨询人 员 ?自成体系的项目管理、 质量保证体系
中国成立最有实力的人才发展咨询与培训管理服务的专业公司

凯洛格目前形成了集团服务的竞争优势
我们的合作伙伴 凯洛格(中国)
EU 研究 中心
易优 信息 技术 发展 公司
凯洛 格管 理咨 询公 司 (上 海/北 京)
凯洛 格 (中 国) 教育 发展 中心
凯洛 格财 务顾 问 公司 (新 加坡)
凯洛 格城 市发 展研 究中 心 (上 海)

如何建立胜任力模型

如何建立胜任力模型 人才管理的选、用、育、留工作,华为公司老总任正非甚至将其称之为华为能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 那么,胜任力模型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一套完整的胜任力模型由哪几部分组成?它对企业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它是怎样构建出来的?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胜任力模型的神秘面纱. 一、胜任力模型的内涵 评价一位员工是否是优秀,总的来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对工作结果进行衡量,它属于绩效管理的范畴,很多企业较多地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如果仅有KPI,即完全以结果论英雄,只看重考核,不注重发展,不能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人才培养发展方面的激励导向作用。基于这些原因,另一种对工作过程进行衡量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可以称之为关键能力指标(keyCompetency Index),简称KCI,它来自于我们常说的“胜任力模型”。那么,什么是胜任力模型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网上流传的小故事: 到公司工作快三年了,比我后来的同事陆续得到了升职的机会,我却原地不动,心里颇不是滋味。终于有一天,冒着被解聘的危险,我找到老板理论。 “老板、我有过迟到、早退或乱章违纪的现象吗?”我问。 老板干脆地回答“没有”。 那是公司对我有偏见吗?”老板先是一怔,继而说“当然没有。” “为什么比我资历浅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而我却一直在微不足道的岗位上?” 老板一时语塞,然后笑笑说:“你的事咱们等会再说,我手头上有个急事,要不你先帮我处理一下?" 一家客户准备到公司来考察产品状况,老板叫我联系他们,问问何时过来。 “这真是个重要的任务。"临出门前,我不忘调侃一句. 一刻钟后,我回到老板办公室. “联系到了吗?”老板问。 “联系到了,他们说可能下周过来。” “具体是下周几?”老板问。 “这个我没细问。”

中国领导胜任力模型报告

报告说明 “新兴市场”、“并购”以及“创新”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关注的三大关键战略。跨界运营与领导力发展成为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未来都将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寻找发展方向、提升创新能力和保证高速成长是企业在变革转型中所面临的挑战。 在变革过程中,各层级管理者的领导力提升与发展将为企业发展势头提供强劲动力。那么,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素质?如何盘点领导力状况?如何培养和发展领导力?解决这些问题是未来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帮助企业实现领导力变革转型的难得机遇。 2013年,诺姆四达研究院联合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市心理学会开展了《2013中国企业领导力发展现状调研》,力图了解中国企业在领导力发展上取得的宝贵经验。同时,诺姆四达自成立已有15年,一直以来始终专注于人才测评。目前,已拥有累积数据900余万,本报告也将撬开庞大数据库的一角,向企业描绘不同层级领导力现状。 【发布单位】 诺姆四达研究院 【支持单位】 人才服务行业协会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 市心理学会

目录 领导力洞察 (1) 一、领导力标准体系 (2) 1、领导力胜任素质模型 (3) (1)高层领导力胜任素质模型 (3) (2)中层领导力胜任素质模型 (5) (3)基层领导力胜任素质模型 (7) 2、领导力APM模型 (9) 二、领导力评估体系 (12) 1、领导能力评估 (13) (1)高层领导能力指数 (13) (2)中层领导能力指数 (19) (3)基层领导能力指数 (25) 2、领导个性评估 (32) (1)高层领导个性指数 (32) (2)中层领导个性指数 (38) (3)基层领导个性指数 (44) (4)不同层级领导个性指数对比 (50) 3、领导动力评估 (51) (1)高层领导动力指数 (51) (2)中层领导动力指数 (54) (3)基层领导动力指数 (59) (4)不同层级领导动力指数对比 (62) 三、领导力发展体系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