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案2.1电动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工基础教案2.1电动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工基础教案2.1电动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时间内有电荷量q 通过闭合电路的横截面。电源内部,非

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W = E q = 时电能转化为热能

Q = I 2 R t + I 2 R 0 t

)2)1时合到位置时合到位置

图2-2 例题2-1

.电源输出功率P与负载电阻R的变化关系曲线

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但此时电源的效率仅

O

如图2-4所示,直流电源的电动势

Ω,问:可变电阻R P调至多大时可获得最大功率

图2-4 例题2-2

高中物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材地位: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本章知识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部分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掌握,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提高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够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能转化的知识,认识了如何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描述电动势,并处理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3、掌握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点。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4、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认识E和r对U-I图像的影响。 5、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2、通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3、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培养学生利用图像方法分析电学问题的能力。 4、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通过实际问题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定律进行相关讨论是本节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基础和关键。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路端电压与负载关系是本节难点。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201页

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1.1 库仑定律 一、电荷 1、自然界中只有正、负电荷,电荷间作用力为“同性 相斥,异性相吸”。 2、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1个电子电量e=1.6×10-19C。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量等于电子(或质子)电量或者是它们的整数倍,因此,把1.6×10-19C称为基元电荷。 二、库仑定律 1、库伦定律的内容 在真空中两个电荷间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若两个点电荷q1,q2静止于真空中,距离为r,则q1受到q2的作用力F12为 式中F 12、q 1 、q 2 、r诸参数单位都已确定,分别为牛(N)、 库(C)、库(C)、米(m)由实验测得

k = 9×109 N ·m 2/C 2 q 2受到q 1的作用力F 21与F 12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统称静电力,又叫库仑力。 2、注意事项: (1)、库仑定律只适用于计算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 用力,非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库仑定律不适用。 (2)、应用库仑定律求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时,不用 把表示正、负电荷的“+”、“-”符号带入公式中,计算过程中可用绝对值计算,其结果可根据电荷的正、负确定作用力为引力或斥力以及作用力的方向。 三、例题讲解, 【例题1】两个点电荷电荷量C q 61104-?-=, C q 62102.1-?-=,在真空中的距离m r 4.0=,求两个点电荷 间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 解:根据库仑定律 N r q q k F 27.04 .0102.11041092 669 221=?????==-- 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因为同带负电荷, 所以作用力为斥力。 【例题2】两个点电荷分别带电荷量A q 和B q ,当它们间的距

优质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材地位: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本章知识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部分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掌握,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提高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够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能转化的知识,认识了如何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描述电动势,并处理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3、掌握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点。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4、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认识E和r对U-I图像的影响。 5、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2、通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3、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培养学生利用图像方法分析电学问题的能力。 4、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通过实际问题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定律进行相关讨论是本节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基础和关键。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路端电压与负载关系是本节难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鲁科版选修3-1第四章第一节闭合电路 欧姆定律 一、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材地位: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本章知识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部分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掌握,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提高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够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能转化的知识,并处理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电路结构,理解电动势定义及物理意义; 2.知道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3.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会分析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1、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2、通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3、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培养学生

利用图像方法分析电学问题的能力。 4、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定律进行相关讨论是本节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基础和关键。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路端电压与负载关系是本节难点。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程 序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演示实验: 问题:依次接通S1、S2、S3、S4、后,灯 泡1有什么现象? 观察灯泡 1在S1闭合、 S2闭合时的亮 暗变化,积极 思考亮暗变化 的直接原因? S1闭合时,灯泡1正常发 光,说明:灯泡1两端电压达 到或接近灯泡1的额定电压 S2闭合现象:灯泡1变暗 当S2、S3、S4闭合时,灯泡1 变暗,说明:灯泡1两端电压 小于灯泡1的额定电压 灯泡1始终接在电源两 端,为什么它两端的电压会发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绝对精品

IH 2J-I 闭合电路由 内电鶴韩外电越姐威; § 2.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2、 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其图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 问题。 3、 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知道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 教学重点: 1、 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2、 路端电压和电流(或外阻)的关系,及其图像的物理意义。 使用说明: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完成导学案中要求的内容,明确简洁的记录自己遇到问题。 导学案分四个板块: 预习部分(20分钟):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读教材60— 61页,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闭合电路?闭合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 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如何变化?为什么? 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适用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当R 增大时,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 可知电流I __________ 内电压Ir _______ 根据 ____________ 可知路端电压U 外 ___________ 同理,R 减小时,U 外 ____________ 探究部分(30分钟): 探究点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 设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 R ,闭合电路的电流为I, (1) 写出在t 时间内,外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E 外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在t 时间内,内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E 内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在t 时间内,电源中非静电力做的功 W 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W= 整理得:E=IR+Ir (1) E /、 I (2) E=U 外+U 内=U 外+Ir ( 3) R 卄 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2)( 3)式适用范围是什么?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14.0 Q, R 2=9.0 Q ,当开关S 扳到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h=0.20A; 当开关S 扳到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l 2=0.30A,求电流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如果没有电流表,只有电压表,如何设计实验测量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 ?

电工基础教案43847

第一章直流电路 第一节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等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闭合回路,称为电路。 E 1、电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如干电池,蓄电池,交直流发电机等。 2、负载(用电器):消耗能量的设备,如电灯、电炉和电动机等。 3、开关:用来实现对电路进行控制和保护作用等。如:刀闸开关、熔断器等。 4、导线;用来联接电路的,为电路提供通路的。在电路中起输送电能的作用。常用铜、铝等材料制作。 二、电流 1、电流:导体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通常,我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而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3、电流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用符号I 表示

I = Q / t 式中I ——电流(A); Q ——电荷量(C); t ——时间(s)。 4、电流的测量:常用电流表。 注意:a、量称b、极性c、与被测电路串连。 例一、P4 如果3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12 C ,求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多少?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 A,那么3s 内将有多少电量通过导体截面? 解:公式I=Q / t 三、电位、电压、电动势 1、电位(V): 1)、电位:把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称为该点的电位。 正电荷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负电荷恰好相反2)、参考点:通常将大地作为参考点,且电位为零。 3)、电位的正负:正电位——某点电位高于参考点的电位。 负电位——与正电位相反。 4)、不同的参考点,电位不同,即电位的大小与参考点有关。 例:P6 求:V A,V B,V C A 3V B 6V C A 3V B 6v C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动势的定义.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5、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 6、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4、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 教学建议 1、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在高中是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可以根据教材,采用不同的讲法.从理论上分析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从电源的负极将正电荷运送到正极,克服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做功的本领,由此引出电动势的概念;也可以按本书采取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的方法,给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教学中不要求论证这个结论.教材中给出一个比喻(儿童滑梯),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 需要强调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反映的电源做功的能力,它与外电路无关,是由电源本生的特性决定的. 电动势是标量,没有方向,这要给学生说明,如果学生程度较好,可以向学生说明,做为电源,由正负极之分,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为了说明问题方便,也给电动势一个方向,人们规定电源电动势的方向为内电路的电流方向,即从负极指向正极. 2、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希望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路端电压与电

汽车电子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教案

教学目标:MF—47型万用表的结构了解及使用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掌握MF—47型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了解MF—47型万用表的结构 教学难点:MF—47型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课时:4课时 万用表是维修中不可缺少的测试仪表,根据所应用的测量原理和测量结果显示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模拟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两大类。模拟万用表是先通过一定的测量机构将被测的模拟电量转换成电流信号,再由电流信号驱动表头指针偏转,从表头的刻度盘上即可读出被测量的值。MF —47型指针式万用表就属于模拟式万用表。 一、MF—47型万用表面板结构 该型万用表面板外形结构可以通过实物首先找出: ①表盘②机械调零旋钮③三极管插孔④零欧姆调整旋钮⑤转换开关(选择测量种类及量程)⑥2500V交、直流电压专用红表笔插孔⑦5A直流表笔插孔⑧黑表笔插孔⑨红表笔插孔等。 二、表头 表头,简单地讲就是指驱动指钉偏转的系统。MF—47型万用表的表头是一只高灵敏度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 提示: 万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取决于表头性能,表头灵敏度越高,内阻越大,则万用表性能越好。 三、表盘 表盘上共有6条标度尺和多种测量项目,如由上向下依次为①电阻标度尺②交、直流电压及直流电流标度尺③反射镜④三极管共射极放大倍数标度尺⑤电容容量标度尺⑥电感系标度尺⑦电平标度尺。表盘上还附有一些字母、数字等符号。其含义如水平放置使用、磁电系整流式仪表、绝缘强度式压6kV、仪表生产批准文号等我们了解以下即可。 四、换挡开关及使用须知 转换开关各种挡位设置如图所示: 1、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2)使用前,检查表头指针是否处于零位。若不在零位,则应调整机械调零旋钮,使其指针在零位。 (3)测量前,根据被测量的种类和大小,把转换开关置于合适的位置。量程的选择,应使指针接近刻度尺满刻度的三分之二左右。 (4)对有反射镜的表盘,读数时应使指针与镜中的影像相重合,以减少读数误差. (5)测量完毕,应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档,防止再次使用时不慎损坏表头。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导学案

2.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论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理解内、外电路的能量变化。 2、理解内、外电路的电势降落,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路端电压和负载的关系,并能进行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重点难点】 重点:1、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定律进行有关讨论。 2、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难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预习案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电路、内阻、内电压 电源内部的电路叫____________。内电路的电阻叫__________。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内电路两端的电压叫___________。用U内表示 (2)外电路、路端电压 电源外部的电路叫____________。外电路两端的电压习惯上叫____________。用U外表示 2、电动势E、外电压U外与内电压U内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①电动势等于电源___________时两极间的电压 ②用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间测得的电压U外___E 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①内容___________ ②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常用变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自测 1、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就是接在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 B、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 C、电源的电动势时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D、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阻变大时,路端电压变大,电源的电动势也变大 探究案 探究一: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问题一:什么是闭合电路,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闭合电路中电荷是怎样移动的?问题二:闭合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问题三: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R,闭合电路的电流为I, 1、写出在t时间内,外电路中消耗的电能E外的表达式; 2、写出在t时间内,内电路中消耗的电能E内的表达式; 3、写出在t时间内,电源中非静电力做的功W的表达式;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 (2)表达式 (3)它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4)其他表达式 5、什么是路端电压?什么是内电压?电动势,路端电压,内电压的关系是怎样的? 针对训练1.一个电源接8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5A,接13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0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探究二、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U:他是外电路上总的电势降落。负载R:电路中消耗电能的元件。 2、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①根据U=E-Ir、I= r R E 可知:当R_____时,U增大,当R_____时,U减小 ②当外电路断开时,R==_____,I=_____,U=_____ 当外电路短路时,R==_____,I=_____,U=_____ 思考与讨论: 傍晚时每一天用电的高峰时段,万家灯火,但灯光较暗,而夜深人静的候,你若打开电灯,灯光又特别亮;又如在家用电器使用中,打开大功率的空调后,你会发现灯泡会变暗,而关掉空调后灯又马上亮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 使用教师:xxx 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认识电路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气设 备额定值的意义。 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 电位、电阻、电能、电功率。 3、掌握、欧姆定律、最大功率输出定理,了解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理想电路模型”概念的建立。 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

阻的概念。 3、理解、欧姆定律(全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章节学时数 1.1 电路 1.2 电流 6 1.3 电阻 1.4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4 1. 5 电能和电功率 实训课 2 本章总学时 12 第二章简单的直流电路 1、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 2、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掌握万用表的应用。

1、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解决 电阻电路问题。 2、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教学章节学时数 2.1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2 电阻串联电路 8 2.3 电阻并联电路 2.4 电阻混联电路 习题课 1 2.5 万用表 2.6 电阻的测量 6 2.7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习题课 1 本章总学时 16 第三章复杂的直流电路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

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只含两个网孔)。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1、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章节学时数 3.1 基尔霍夫定律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设计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教师:许晓强 电器组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q I= t 2.单位:1A1C/s;1mA103 A;1μA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 第三节电阻 一、电阻 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l Rρ S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 定律教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动势的定义.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量及公式的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5、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 6、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4、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 教学建议 1、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在高中是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可以根据,采用不同的讲法.从理论上分析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从电源的负极将正电荷运送到正极,克服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做功的本领,由此引出电动势的概念;也可以按本书采取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的方法,给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教学中不要求论证这个结论.中给出一个比喻(儿童滑梯),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

电工技术基础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戴素林发布时间:2009/4/14 阅读:251次 一、概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的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相关知识和技术,熟悉安全用电与电气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掌握一般电路图的识读技术,能正确选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具备检测、分析常用机床电气电路的初步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结构以相关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线,删除繁冗的计算和原理推演,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安全用电常识、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工工具与电

工材料、机床电气与拖动技术、电气控制图的识读知识、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基础、电气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处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一般防护措施,会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会处理一般的电气火灾事故; 2.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相关知识,能看懂、会分析常用交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 3.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材料的相关知识,会正确选用电工工具与电工材料; 4.了解常用电气元件的名称、电路符号与规格特性,能正确选用常用电气元件; 5.掌握电力拖动常识,会识读一般电气控制图,能分析一般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 6.初步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用电工仪表进行常规电工测量; 7.了解设备常见故障的种类,能正确处理和排除一般电气故障。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安全用电常识 1.相关知识 (1)电气危害概述 (2)触电的防护与急救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一课时说课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第十四章《恒定电流》的第六节内容,本节我打算共用四课时完成,这里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2、在教材中的地位: 在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电功”等内容之后编排的,是分析和理解部分电路和全电路的交汇点,也是复杂电路分析的基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又为后继内容的学习做出了铺垫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动势的概念,理解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电压和内电压之和。 (2)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3)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4)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 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具体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用逻辑推理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探索和科学推理的物理思维品质;通过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的思维品质,能够变换、创设问题,从中理性地体会物理思维方法。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动势的概念;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理解 依据是电动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从一个全新的观点来研究分析物理问题。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不能单纯从数学方面来理解,每一个量都有它的物理意义。 难点:电动势的概念 依据是电动势易与电压的概念相混淆。它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研究分析电路。 二、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演示实验法:实验是学生认知规律的最好的方法,最具有说服力。 2、启发式法:在规律得出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点拨来帮助学生完成思维的跳跃。 3、讲练结合式:结合本节内容,给出相应的练习,随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引导分析其错误原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巩固强化有关知识。 4.利用演示实验,使演示内容更真实科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5.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 三、说讲授过程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中以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

高中物理选修3-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高二物理选修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中是第二章第七节的内容,电动势作为单独的一节在前面已经介绍,所以本节主要从能量角度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然后研究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只有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才能有效的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技能①能够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出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②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电路有关的问题; ③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或干路电流)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实验:探索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②通过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路端电压U与负载R(或干路电流I)的关系。 难点:路端电压U与负载R(或干路电流I)的关系及U—I图线的物 理意义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思想 在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设置一个与学生现有知识相矛盾的实验引入课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很快切入主题;然后利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分析得出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用滑滑梯动画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关于路端电压U和负载R的关系的探索,教师介绍实验原理电路图,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用导学卡,在实验中发现规律,交流讨论并用所学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再鼓励学生代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主编)全套电子教案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教学目标: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法和矢量图表示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1.波形图表示法。 2.矢量图表示法。 教学难点: 矢量图表示法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什么是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已知U = 220V,f = 50 Hz,?0 = - 90?,试写出该交流电压的解析式。 一、解析式表示法 e = E m sin(ω t + ?e0) I = I m sin(ω t + ?i0) u = U m sin(ω t + ?u0) 上述三式为交流电的解析式。 从上式知:已知交流电的有效值(或最大值)、频率(或周期、角频率)和初相,就可写出它的解析式,从而也可算出交流电任何瞬时的瞬时值。 例1:某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I m = 5 A,频率f = 50 Hz,初相? = 90o,写出它的解析式,并求t = 0时的瞬时值。 二、波形图表示法 1.点描法 2.波形图平移法 ?0 > 0图像左移,?0 < 0波形图右移,结合P109 图7-8讲解。有时为了比较几个正弦量的相位关系,也可把它们的曲线画在同一坐标系内。 例2:已知电压为220 V,f = 50 Hz,? = 90o,画出它的波形图。 例3:已知u = 100 sin ( 100 π t - 90o )V ,求:(1)三要素;(2)画出它的波形图。 三、矢量图表示法 正弦交流电可用旋转矢量来表示: 1.以e = E m sin (ωt + ?0 )为例,加以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原点作一矢量E m,使其长度等于正弦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E m,矢量与横轴OX的夹角等于正弦交流电动势的初相角 ?0,矢量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旋转下去,即可得e的波形图。

高中物理_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是分析复杂电路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它是本节课的重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涉及到的物理量较多,寻找这一规律需要理论推导,学生要掌握这一推导过程,理解这一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它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采用问题什么是闭合电路,闭合电路的组成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回顾前面的内容,电流的方向,电势的变化,能量转化等问题,层层推进,接着分析问题,得出闭合电路的 欧姆定律,通过爬黑板,男女生比赛竞争的方式进行巩固得到的结论,从而突出了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为了突破难点我首先从上一个问题的针对练习入手,定性得出随着负载R的增大路端电压增大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实验现象,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针对练习应用结论这三个环节,进一步印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并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个规律的理解。 板书设计: 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闭合电路 1、组成 2、方向 3、变化 4、转化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表达式 2、内容U外=IR。U内=Ir 三、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 R I U ,,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了解了静电力做

功与电能转化的知识,认识了如何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描述电动势,并处理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基本探究能力,但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 效果分析: 本节课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在教学策略上采用:问题导入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探究——辨析与研讨——反思与评价组成的“四环节”探究式教学策略。运用了问题教学和比赛竞争的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是分析复杂电路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它是本节课的重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涉及到的物理量较多,寻找这一规律需要理论推导,学生要掌握这一推导过程,理解这一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它是本节课的难点。 评测练习: 例题:如图,R1=14Ω,R2=9Ω,当开关处于位置1时,电流表读数I1=0.2A; 当开关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 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

第二章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能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能够说出定律的内容 2、针对给定的电路,能够说出当外电阻变化时,路端电压如何变化 3、能够根据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式,画出关系图线,并能说出图线的斜率、与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学习重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学习难点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基础导学】 一、阅读教材60—61页,回答以下问题。 1、闭合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在外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如何变化?为什么? 3、设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外电路电阻为R ,闭合电路的电流为I , (1)写出在t 时间内,外电路中消耗的电能E 外的表达式; (2)写出在t 时间内,内电路中消耗的电能E 内的表达式; (3)写出在t 时间内,电源中非静电力做的功W 的表达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上三部分的能量关系 整理得:I =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内容: (2)公式: (3)适用条件: (4)E =IR+ Ir ,U 外=IR ,习惯上写成为 例1:在图中R 1=14Ω,R 2=9Ω,当开关处于位置1时,电流表读数I 1=0.2A ;当开关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读数I 2=0.3A 。求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 三、【路端电压与电阻、电流的关系】 (一)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了解在电路中什么是负载? 2.路端电压U 随外电阻R 变化的讨论 (1)当外电阻R 增大时,根据r R E I +=可知,电流I _____ (E 和r 为定值),内电压U 内减小, 根据U 外=E-U 内可知路端电压_____ . (2)外电路断开时,R =∞,路端电压U = ; (3)外电路短路时,R=0,U=0,I = r E (短路电流),短路电流由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共同决定,由于r 一般很小,短路电流往往很大,极易烧坏电源或线路而引起火灾。 例题2.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 ,短路电流为40 mA ,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 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A 、0.10 V B 、0.20 V C 、0.30 V D 、0.40 V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五种应用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目标:掌握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以下类型问题的方法 1.U—I图像的求解 2.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3.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及其最大值问题 4.含电容电路的的计算 类型一:U—I图像的求解 【典题】 1下图所示的U-I图线中,I是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 线,Ⅱ是某电阻的U-I图线,当该电源向该电阻供电时,求: (1)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是多大? (2)电源内部损耗的功率P内是多大? (3)电源的效率是多大? 电路图2913甲所示,若电阻未知,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也未知, 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电流I的变化图线及外电阻的U-I图线分别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电源的路端电压; (3)电源的输出功率. 2.如图2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干路电流I的变化图像,有图 像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_____V,内阻为____。 3.如图所示,电源由n个电动势均为1.5 V,且内阻相同的电池串 联组成,合上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C从A端滑至B端的过 程中,电路中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如图15甲、乙、丙所示,电表、导线对电路的影响不计.求: (1)组成电源的串联电池的个数. (2)滑动变阻器总阻值. (3)将甲、乙、丙三个图上的a、b、 c各点的坐标补齐.(甲图为输出功 率与路端电压关系曲线;乙图为路 0 2 4 6 8 1 2 3 U/v I/A

端电压与总电流关系曲线;丙图为电源效率与外电路电阻关系曲线) 类型二: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闭合电路动态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即从某个电阻的变化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先判断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情况,然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断总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最后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各支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情况.此类问题的分析要理解好以下三点: 1、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 外+Ir (E 、r 不变);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R 。 2、局部电阻增则总电阻增,反之则总电阻减;支路数量增则总电阻减,反之则总电阻增。 3、两个关系:外电压等于外电路上串联的各分电压之和;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有一部分电路中的R 、I 、U 都发生变化,这样就不能单纯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去进行判断。 动态分析的一般步骤: (1) 局部电阻确定外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 (2)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I R r =+,确定电路中的总电流如何变化 (3) 由U 内=Ir 确定电源的内电压如何变化 (4) 由U 外=E —Ir 确定电源的外由电压如何变化 (5) 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干路上某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 (6) 确定支路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以及通过支路的电流如何变 【典题】 1. 如图10-3-2所示,当滑动变阻器R 3的滑片C 向B 方向移动时,电路中各电表示数如何变化?(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计) 2.如图所示,当滑线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上端移动时( ) A .电压表V 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 的读数减小 B .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读数都增大 C .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读数都减小 D .电压表V 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 的读数增大 3、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r 恒定不变,电灯L 恰 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b 端滑动,则( ) A 、电灯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B 、电灯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C 、电灯L 更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D 、电灯L 更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4:如图所法,当滑线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上端移动时( ) A. 伏特表V 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 的读数减小 B. 伏特表V 和安培表A 的读数都增大 C. 伏特表V 和安培表A 的读数都减小 D. 伏特表V 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 的读数增大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为定值,固定电阻的阻值 R2小于变阻器ab两端之间的总阻值R3,R1≠0。当变阻器 的滑片P从a向b移动过程中,两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变化是 ( ) A 1 A 2 A 3 V 2 V A B V 1 R 1 R 2 R 3 C 10-3-2 图10-4-4 图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