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摘要

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和中国经济伴随物价的快速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通货膨胀问题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其影响了我国的资产结构和经济竞争力加剧了消费者由于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所引发的恐慌,同时通货膨胀还为投机行为提供了运作的平台。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货币供应量增加、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国际因素的推动作用在通过系统研究通货膨胀的概念、形成机理,来分析中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以提出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在通货膨胀中出现的固定资产贬值的现象会对低收入群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的通货膨胀理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正确认识和对待通货膨胀,并相应调整宏观政策方向,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

ABSTRACT

With the turbul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China's economy is 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rise in prices,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re increasing, inflation has become more critical problem, which requires us to answer theoretically. Affected China's ass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exacerbated the panic caused by the consumer due to a further rise in prices, while inflation operational platform for speculation. Demand-pull and cost-push together for the money supply increased public expectations of rising prices, driven role of international factors in the concept of inflation through the system,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inflation formation to proposed governance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inflation, inflation,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of low-income groups will be adversely affected, and so can not only enrich our theory of infla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can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controlling inflation the experience of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inflation, and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promote sustained,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thu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flation money supply macro-control

目录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1)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量化分析 (1)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2)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3)

(一)通货膨胀的国内原因 (3)

1、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 (3)

2、货币供应量增加 (3)

3、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 (4)

(二)通货膨胀的国外原因 (4)

1、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4)

2、外汇储备的变动 (5)

3、美元量化宽松政策 (6)

三、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 (6)

(一)“一稳一松”货币财政组合调控政策 (6)

1、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6)

2、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7)

(二)调整经济结构 (8)

1、抑制过热的投资需求 (8)

2、有效扩大内需 (9)

3、逐步调整外贸政策 (9)

(三)加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10)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10)

2、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通货膨胀都是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因为物价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是反映市场经济冷热情况的“指示器”,也是配置市场经济资源的“调节器”。稳定物价一直是各国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类价格指数均呈上涨趋势,由于通货膨胀不仅涉及居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而且与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密切相关,由此通货膨胀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量化分析

根据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稳定上升的经济现象。用以判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的经济指标有多种,国际上主要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这两种经济指标来判断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如下将采用这两种指标对我国的情况进行分析:

1、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判断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用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和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的指标,并且通常被称为最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指数出现较大幅度涨幅,则说明一个经济体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一般来说,当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期内出现CPI>3%的涨幅时,我们可以认定该经济体出现了通货膨胀;而当cPI>5%时,该经济体有可能出现了严重通货膨胀。如图一所示,从2010年2月开始我国CPI指数超过3%为开端,自2010年10月我国全国的CPI指数大于5%,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中

国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苗头,而且有可能正经历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图1 我国2010-2012年的CPI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

2、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来判断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ee:PrieeIndex)是从生产者方面考虑的物价指数。PPI具体是测量在初级市场上所出售的货物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这里所说的货物。是指在非零售市场上首次购买的某种商品,如钢铁,木材,电力及石油等等。PPI主要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它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1、以食品为核心,带动了其他消费品的价格上升。本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所引发,而食品价格上涨是由部分农产品如猪肉、禽蛋、油脂等结构性短缺造成的。

2、我国采取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旺盛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高居不下,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煤炭、成品油、电力需求持续旺盛,在市场化条件下,采掘工业价格必然上涨。

原料工业,加工工业价格上涨,其下游产业必然价格上涨,进而推动了整体工业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一)通货膨胀的国内原因

1、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

(1)收入增加导致需求上涨

从收入增长的方面来看,一方面由于城镇职工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汇等因素的频繁变动引起成本等因素的变动,使得企业在短期内无法调整供给构。总的来看,需求的上升以及供给在短期内不能满足需求的变动,最终导致格的上涨。

(2)工业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

由于国际石油等能源的上涨,导致企业在使用这些能源时就得相应的提高产成本。工业原材料、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分为两部分:对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即I)的影响。对CPI影响主要有:家用煤气和水电的使用上,家用轿车的使用上;

2、货币供应量增加

通货膨胀和货币的发行量是紧密联系的,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变动的传导机制在于:如果说现在政府发行了大量的货币,那在短期内由于市场上的供给是不变的,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货币来“追逐”定量的产品,此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亦然。也就是说货币发行过量了,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3、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

当一个国家公众对物价存在上涨的预期,那么就会影响际的物价变动,两者的关系是正向的。目前中国价格变动受公众预期影响比较显著的是房地产行业。一方面,由于行贷款利率的上升,使得购房者预期以后的消费期间银行贷款利率还会上涨。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银行贷款利率的水平持续上涨,导致许多中、小地产不得不退出房地产行业,这就使得房地产市场上的供给者就只有那些实力的房地厂商,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还在逐渐上涨,这也为开发商获取暴利创了条件,开发商在交易市场上形成价格联盟,共同合谋有价无市的虚假房价交关系。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被蒙蔽而做出购买的决定,房价也在消费的购买行为驱使下,扶摇直上。

(二)通货膨胀的国外原因

1、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货币数量论被学术界认为是作为研究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Friedman(1968)的货币主义观点: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引起价格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Mccandless 和Weber(1995)分析了110 个国家的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0.92 之间,几乎接近1,并且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最终导致相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率的上升。Crowder(1998)认为,理论上影响通货膨胀率的最主要因素是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自然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的扩张或

紧缩最后都将在价格水平的膨胀或收缩上体现出来。他们的研究共同得到了一个结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最终体现在物价的变化。

2、外汇储备的变动

国外学者的研究一般都是以较长历史时期的数据来考察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对世界范围内外汇储备的变化与世界性通货膨胀关系的探讨上。Frenkel 和Johnson(1976)最早提出了在小国开放经济的前提下,由国际收支与世界经济发生联系的货币主义模型,并引出了货币主义的世界通货膨胀理论。Heller(1976)和Khan(1979)认为, 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其理论逻辑是:外汇储备的变动→国内货币投放→国内物价波动→进出口价格→世界性通货膨胀→外汇储备。并且他们的实证研究考虑全面,不但对国家的发展程度进行分类讨论,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对两种汇率制度(固定和浮动汇率制度)分别给予了分析。分析结论特别指出在固定汇率时期正相关关系显著,并且Granger 因果系的方向是从外汇储备到通货膨胀,而反向却不成立。Dibooglu 和Kibritcioglu(2004) 运用土耳其1980 年—2002年的数据,研究过去二十年的产出和通货膨胀问题,使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国际收支的冲击对通货膨胀过程有明显影响,而且具有长期影响。Badinger(2004)使用奥地利12 年外汇储备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的研究得出结论:超额货币需求引致国际资本的流入,从而影响国内宏观经济。他们的研究都得到相似的结论:外汇储备的变动对物价的变动有显著影响。

3、美国量化宽松政策

为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和避免通缩的出现,美联储于11月3日宣布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表示将在2011年年中前购买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以提振经济,并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券资产到期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这是继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间购买价值1.725万亿美元的资产后,美联储第二次采用量化宽松政策。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质上是在接近零的利率水平下向经济体直接注入大量美元。超量的美元必然在全球寻找获利机会,以各种形式进入投资和盈利前景更佳的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催生资产泡沫,推高物价水平,掣肘货币政策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热钱的流入和过多的美元追逐有限大宗商品引起的价格暴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

三、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一稳一松”货币财政组合调控政策

1、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2009年、2010年这两年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最终是为了达到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目的。但是在此期间,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增大,物价疯涨,这其实是反映了“适度宽松”货币供应量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所以在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之一就是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鉴于此,会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再次回归长期实施的“稳健”。“稳健”的货

币政策体现了由“宽松”到“中性”的调整,这种调整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实现:第一,控制信贷规模。中央经济会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遵循“调节有度”的原则,这就要求必须要把新增贷款规模合理的控制在一个“度”内,使其适度增长,降低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信贷规模的控制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量化工具和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等非量化工具配合使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谨慎利用加息手段。第二,优化信贷结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求提高信贷资金利用效率,这就需要在信贷投放平稳的基础上着眼经济发展大局,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在这个过程中,要落实好“区别对待,有控有扶”的信贷政策,对于局部市场要实施特殊政策,比如要抑制部分劣质企业和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领域(房地产)的信贷投放,以降低金融风险,但同时还要加大对国33家重点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扶持“三农”和中小企业等一些实体经济,以使整个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2、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要遵循“改善结构、调节分配”的原则,减税和增支同时进行。第一,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在结构性减税的落实上,具体可以通过:实施优惠税率、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税收优惠措施,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积极推进增值税扩大范围,将服务业营业税转为增值税,以减轻服务业税负;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考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替代目前的分类个人所得税税制,增加中等收入阶层人群,并相应地强化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节力度;同时,完善房产税和资源税税制,弥补房产税在征

收环节上的缺失,扩大资源税征收的覆盖面,构建合理完善的地方税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调节作用。第二,增强国债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转变国债投资资金的重点,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向具有市场潜力的行业以及农业和服务业转移,增强新兴技术产业和装备工业的投资力度,适应性地加大国债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贴息范围和规模,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合理的针对国债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国债投资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的有效发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值得注意的是,要合理确定国债规模,缩小债务依存度,从而减轻中央财政负担,降低债务风险。第三,突出财政转移支出工具的运行效果。调整财政转移性支出的使用方向,加强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对于居民支付的改革费用,可以通过适当的货币化补偿方式来调整经济结构。

(二)调整经济结构

1、抑制过热的投资需求

目前造成我国投资过热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首先,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投资增长成为惯性;其次,一些地区政府换届后投资热情异常高,导致在经济发展上盲目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最后,房地产市场的高额利润使大量的资金都投向了房地产。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改进:第一,逐步减弱地方政府依靠投资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冲动。一是要加大税收制度的改革,尽量避免地方政府直接搞投资。二是加强对地方各级政府在养老、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收支管理,防止地方政府搞形象工程。三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的投资行为。第二,提高房地产行业的进入壁垒。第三,扩大国债发行,引导公众投资。国债

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并且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低,所以大部分公众愿意投资国债,这样就可以分流经济中的投资,也能缓解投资过热行业的状况。

2、有效扩大内需

近年来,我国投资和净出口均出现了持续的高额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原有的高储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收到了严峻的挑战,要想继续保持经济平稳的增长,必须扩大内需,但从我国的现实环境来看,要改变我国高储蓄、低消费的现状,创造一个大国消费的局面,还应该从多方面共同努力。第一,提升居民收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要扩大内需,就要刺激消费,要刺激消费就要努力提升居民的收入,协调地区收入分配,把收入分配向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家庭部门、低收入人群倾斜。首先,建立城镇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即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职工的待遇,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形势共同发展。其次,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即要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加快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最后,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即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题的同时,要鼓励更多形式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3、逐步调整外贸政策

自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尤其是出口巨幅增长,2008年以来遭受了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次严峻考验,出口额有所下降,但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外汇规模远远超过了合适的水

平,但是在现行的外汇管理体系下,中央银行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不得不通过投放基础货币供给来对冲外汇,这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所以调整我国外贸政策对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降低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反映了一国GDP对出口需求的依赖程度。出口依存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会给本国带来金融风险,所以我们应追求适度的出口依存度。第二,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出口退税是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价格竞争能力而实施的一项政策,是我国对外贸易治理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适当的调整税率,即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出口产品应增收环境税,对耗能高的出口产品应上调资源税。不但扩大出口退税税种范围,而且加强立法,建立出口退税的法律体系,尽量减少人为干预。第三,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三)加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通货膨胀发生之后,会进一步强化公众对通货膨胀预期,而通货膨胀预期又会加剧通货膨胀,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中央银行如何正确把握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又如何来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以维护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就成为短期内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所在。在2010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新提出了“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可见,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对目前的通货膨胀预期进行管理: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通货膨胀预期是经济主体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所推断的未来的通货膨

胀率,并非真正意义上发生了通货膨胀,但是经济主体会把这种预期运用于现实经济中,进而对商品进行抢购、囤积,这种人为造成的短缺会推动物价大幅度上涨,最后引发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所以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第一,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可以降低抑制通货膨胀的成本,因为透明度提高以后公众能更为准确的掌握货币政策信息,这样可以引导公众对通货膨胀形成合理的预期。第二,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中央银行可以与公众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但是针对不同的公众应采取差异化的沟通策略,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第三,提高公众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在我国,对公众金融知识的普及程度还很低,所以应该通过积极广泛的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经济主体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样便于公众形成符合实际的预期。

2、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该依照经济形势适当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从而使有效需求得到满足。第一,要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和财政资金运用的监督和管理,特别要密切关注资产价格的上涨,严控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股市,以防资产市场泡沫化。第二,要努力保持食品价格特别是农产品价格的稳定,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因素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这会不可避免的引发通货膨胀,所以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与价格改革有关的政策,合理控制资源性产品价格。第三,应严控国际热钱的流入,目前我国经济复苏的前景很明朗,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政府应加强外汇管制,以减少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结论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造成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治理通货膨胀对策。得到的结论是: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我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不是孤立的,而是全球通货膨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我国此轮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三是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现象并存。四是我国最近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极为复杂,综合治理难度较大。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来自多各方面、多个层次:既有需求过剩的因素,也有供给不足因素;既有货币供给量过度、流动性泛滥的因素,也有经济结构失衡、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因素;既有国内成本推动的因素,也有国际商品价格和资本传导的因素,成因复杂。本文借鉴国际反通胀经验和教训得到治理通货膨胀的几点启示,其中主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保持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反通货膨胀政策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二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要避免盲目引进外资。三是控制通胀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本国经济。

参考文献

[1] 舒明建.近期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2] 马俊杰.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原因的货币分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4

[3] 陈建宏.抑制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势在必行[J].《魅力中国》.2010,1

[4] 贺强.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兼论2009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

[5] 王璇.现阶段通胀预期产生的背景、影响及管理[J].《宏观经济观察》2010,6

[6] 尹燕海.通货膨胀预期问题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启[J].《经济研究导刊》.2009,6

[7] 王霞.中国式通货膨胀的特点及政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3

[8] 王玉珍.我国抑制通货膨胀的现实和选择[J]武汉金融,2011年第8期;

[9] 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0

[10] 桂文超、范会明,当前遏止通货膨胀势头的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0期;

[11] 舒明建.近期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12] 张伟斌.我国潜在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J].《经济导刊》.2011,4

[13] 冷淑莲.通货膨胀的诱因与对策[J].《价格月刊》.2010,1

[14] 赵晓威.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10,3

[15] 舒明建.近期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致谢

历时三个多月,我的论文终于可以画上最后一个句号,本文的完成,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耐心帮助。在此,我要感谢每一个在这期间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每一位老师、同学。感谢我的导师,从选题到开题报告,再到论文的修改直至定稿,马老师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老师严谨的学风,让我印象深刻并且受益匪浅。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朋友们,尤其是08金融三班的兄弟姐妹们,感谢他们给予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

论文完成之际,也是我们即将毕业,踏上另一个旅程的起点,人生的旅途还很漫长,而这四年所学将伴我一生,成为我最珍藏的回忆。

浅析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解读

浅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

浅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 内容摘要: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并不是单一的一般类型,而是具有中国式的特点。我们主要从投资、出口和消费三大方面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贷款过多,出现大量流动性过剩;出口方面:出口过多,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被动购入大量外汇,导致货币投放量过多;消费方面:居民遵从谨慎性消费观念,整体收入偏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且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较高,造成流动性过剩。鉴于学者对通货膨胀特殊成因的相关分析和应对通货膨胀的综合性措施的建议,以及政府已经采取的一些相应的货币政策。我们对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做了一些简单的预测。 关键词:通货膨胀出口投资消费货币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原因 近年来,人们发现蔬菜贵了,肉价涨了,食堂的米饭少了、馒头小了、面条细了,我们的生活费很快就用光了······人们开始议论,通货膨胀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十分严重,通货膨胀已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不仅向来被经济学家所关注,也备受广大居民的关注。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 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需求拉动通胀——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胀——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固有型通货膨胀——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惯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而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它套不上哪一种通货膨胀的类型,其本质是由货币过多引起的。当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时,必定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中国的通货膨胀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但并非过多的货币会平均式地同时流向各个行业导致各种商品的物价同

浅析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现状

浅谈通货膨胀及其在我国的历史和现状 ——金融11级2班郭天资 摘要:通货膨胀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经济现象,而新中国从成立以来一直在间断地受到其影响。在我国的不同时期所发生的数次规模较大的通货膨胀都分别与其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金融危机余波未平,我国再次遭遇到通胀压力,我们应从其本质入手分析,并针对本次通胀的特点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关键字:通货膨胀危害成因综合背景应对措施 (一)通胀现象的表现、危害及其成因 事实上,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也一直在争论不休。其中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派”和“物价派”两个派别。其中“货币派”认为通胀即为物价的普通上升,而且这种上升正是由于货币过度供应引起的。而“物价派”则主张以一般或总物价水平的上升来定义通胀。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便曾指出当达到充分就业后,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引起的有效需求的增加已没有增加产量和就业的作用,物价便随货币供给的增加作同比例的上涨。但无论如何,通货膨胀的具体表现一般即为货币过多,供应量超过了经济运行客观的需要,致使货币贬值,从而引发物价飞涨。 通货膨胀百害而无一利,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于人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通胀会引起货币实际购买力降低,即由于工资上

涨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因此消费降低,导致人们生活水平下降。此外通胀还会引起工资上涨,这便使得人们被动进入了更高的纳税档次,而实际收入反而降低。在宏观经济方面,一来会使得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使出口受阻;而来也会使得居民消费投资下降,从而国民收入下降。 此外,抛开通胀在经济上的影响不谈,这一现象同时也有着很大的道德危害。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人们在经济上收到负面影响,生活水平普遍降低,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更多地关注自己在经济方面的获得。为了达到原有的生活水平,人们便会更多地倾向于一些投机性的投资及借贷,而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经济危机。近年来影响世界的美国次贷危机也受到了这类因素的一定影响。严重的通货膨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有可能会从道德上腐蚀人们的心灵。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即为货币供应过多。而在更根本的层面,又具体分为不同情况。譬如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失调、供给不足、预期不当或本身体制因素等。需要注意到对于某一次具体的通货膨胀其成因未必是单一的,更多时候通胀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在一起所导致的,需要综合各个方面,做出更加全面的分析。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通胀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致上共经历过五次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第一次大规模通货膨胀发生在建国初期(约1949——1953年),当时

浅谈2008年通货膨胀

摘要: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决定也便成为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07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已经居高不下,进入2008年,上涨势头更为迅猛,年度CPI平均为5.6%。本文是我通过所学知识和查阅的资料,简单地分析2008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和原因。 关键词:2008年通货膨胀通胀现象通胀原因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国内外经济学家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经济现象。目前,学界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不一,对通货膨胀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是指普遍、持续的物价上升。我们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观察通货膨胀水平。 通货膨胀本质上说是个货币现象,是经济社会中的价格定价机制产生了紊乱。恶性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杀伤力是相当大的,能摧毁一个社会的信用经济。十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我国1949年国民党执政时候发生的金元券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种现象。 二、2008年我国通货膨胀的现象 2008年之前,我国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上涨。但是进入2008年后,通货膨胀率上涨势头更为迅猛,由于受到开春以来的冰冻灾害和春节因素的影响,2008年元月份为7.1%,2月份更是达到惊人的8.7%,并且之后的两个月也都处于8%以上。

从2007年的猪肉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开始,到2008年的农产品粮食等涨价,居民生活消费的指数一直在持续走高,稳定在7%以上。而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从80美元到目前的140美元)也开始逐步推升中国的工业品价格指数(PPI),这两个指标直接反映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的趋势。 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数据:

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

2008年至今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 宋亦明 (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12班)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了新的一轮通货膨胀。此次通货膨胀历时较长、影响巨大,对处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有深远影响。研究此次通货膨胀对于吸取宏观调控经验,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局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查阅大量资料,搜集诸多文献数据,从较为主流的视角,对2008年以后的通货膨胀情况做简要梳理、对造成此次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做简要分析。 一、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变化情况的简单梳理 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保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表明中央已经认识到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但2008年初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更是联创新高,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投放的力度迅速加强。但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保持在高位。 [附图1:2008年1月到2012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1]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展成为拐点并带来了短暂的通货紧缩,紧缩之后伴随而来的是政府4万亿的扩张性投资和中国人民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些政策短期

之内很好地应对了金融危机,拉动了内需。但是政策还在保持影响力,在物价结构性增长等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并且持续了相当的时间。2011年初到2012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后用CPI表示)长期保持在高位,在政府长期宏观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在2012年之后CPI才保持在5%一下,通货膨胀才得到初步遏制。 二、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所体现的特点 [1]此轮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影响巨大。此轮通货膨胀始于2007年,但是在2008年初达到第一个高峰,虽然中间穿插全球金融危机,但是受政策等因素影响在2010年年末重归高位。长期的高通货膨胀导致民众购买力持续相对下降、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国民经济总体上呈过热的态势。 [2]此轮通货膨胀受全球化经济的影响明显。此次通货膨胀中间穿插了经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但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速发展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世界宏观经济大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的助推之下,“使国家间的通货膨胀有了水平互动,既有输入型通货膨胀,也有输出型通货膨胀”[2]。当前世界各国的通货水平普遍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并非可以独善其身。受全球经济整体高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应的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也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此轮通货膨胀带有明显的结构性。[3]一方面通过比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统计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食品类价格的增幅要高于非食品类价格的增幅。另一方面通过对比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后用PPI表示)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可以明显看出CPI和PPI基本上保持相同变化趋势,但是PPI的变化幅度要大于CPI(对比附图1和附图2)。PPI的变化对对于CPI的预测有预见性作用。 [附图2:2006年1月到2012年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走势图] 三、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 导致此次通货膨胀的的作用因子有很多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其主要诱因为以下3个方面: [1]政府财政支出过大导致经济过热。2008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政府为了有效缓解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下滑和贸易顺差的大幅缩减,出台用4万亿人民币投资的财政扩张计划以刺激经济复苏和拉动内需。2009年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发行了7500亿和2000亿的债权[4],政府进一步集资进行经济建设。初步估计,将近5万亿资金的直接注入会在接下来的5年内实现数次的“完全流动”,这就意味着5万亿的资金的直接注入会在接下来衍生出数十万亿的现金流。虽然

浅谈我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每个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都会好奇,电视、报纸、网络上说的通货膨胀是怎么一回事,在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的宏观部分的相关章节后,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指的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我们学习到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的解释是三个方面的,一是从货币超发的角度阐释的,二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的,三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的。 从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来看(也就是俗称的货币超发),这是造成中国通货膨胀的一大问题,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表示,货币的超发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财政的透支,王永利认为,14万亿资金闲置,就是货币超发的具体表现,也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但这14万亿是超发货币的现象,而不是超发的数量,从去年的年末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发表的数字来看,在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来讲,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而中国的通货膨胀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又有成本推动的因素,从需求方面来看,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在图像上来看,AD曲线持续向右移动,造成物价水平P上涨,但国民收入Y会增加,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从供给来看,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增长。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工资的提高和利润提高造成的。在图像上来看是由于AS曲线想左移动导致物价水平P上升,收入Y下降。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厉以宁表示中国当前遇到的新问题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会造成滞涨,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凯恩斯的政策是没用的,因为凯恩斯政策对需求拉动会有用,而对成本推进是没用的。 而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逐渐衰落,一些部门同世界市场联系紧密,一些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紧密联系,而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吧,正在趋向衰落的部门及非开放部门在工资和价格问题上要向生产率提高的快的部门、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以及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不如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当上述产业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无法在短期内弥合时,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会导致低劳动生产率部门的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上涨状态,否则,没有人(或资本)愿意留在低劳动生产率部门从事生产活动(低生产率部门商品价格相对于高生产率部门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随着农村劳动力过剩程度的不断下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制度障碍逐渐消除,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在工资谈判中开始掌握主动,农民工工资出现了快速上涨的趋势。农民工工资上涨必然倒逼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否则没有人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而都会选择到城里打工。 通货膨胀不利于那些领取救济金退休金的人,通货膨胀对储蓄也有不好的影响,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在分配的作用。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促进作用,而如果通货膨胀率达到了8%的话,就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会产生经济危机。 以上便是我通过对于学习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后,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几点认识。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

2011年10月 财经视点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 文/路美弄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141-01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所需货币量而引起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导致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货币发行的太多,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持续显著上涨。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1、自然灾害频发,引发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 自2008年的雪灾、地震等一直到今年的干旱,造成粮食减产,而且随着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农用物资等成本也不断上升,更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由于饲料涨价,并且养猪风险相对较大,所以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出现猪肉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近一年来,肉蛋、粮油、蒜、绿豆等为首的疯涨之势。 2、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2010年,我国对水、电、天然气价格都做了调整,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三、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货币供给的太多将导致通货膨胀,过多的货币量将会引起流动性(M1占M2的比重)过剩甚至泛滥,流动性过剩将会产生投资过热以致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错综复杂,本人认为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1、农产品或能源类供给和需求因素 完发达国家为了应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开始利用玉米和大豆生产工业燃料,从而引发了国际性的粮食需求大增,导致价格上涨。在国内,农产品也供给不足,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加之我国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民收入低,因此农民种粮积极性低,同时,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占用大量耕地面积,致使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投资需求持续增长,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同时,美元的贬值,让我国面临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导致资源类价格的提高,势必造成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的提高,必将导致工业产品价格的上升。 2、信贷原因 2008年,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开始实施财政货币“双积极”的政策,我国实施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这形成了大量的投资需求,较低的利率助长了巨量的投资信贷,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短短26个月的时间里,银行信贷增长达18.75万亿元。而2003年至2007年四年时间银行信贷增长仅是14.7万亿元,信贷的增加无疑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再有,很多实业投资转向房地产、股市等,形成了资产泡沫。2010年9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为69.6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6%,比2009年底增加了14.9%以上;到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以这上些势必将引起通货膨胀。 3、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造成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我国连续贸易顺差并有较高的增长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大量热钱涌入我国,我国又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并以稳定汇率为目标,这样造成中国人民银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8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这就大大增加了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供应量将成倍放大。所以,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也是本轮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4、通货膨胀预期将助长通胀的发生 美元不断贬值,黄金不断创新高,油价一直在飞,将引发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人们已估计将要发生通用,势必提前做媒好迎接通货膨胀的准备,国内近期出现的购房热、买车热,炒金热等与通货膨胀有直接关系。 四、当前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1、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应用,培养高素质农民等,以扩大农业生产,投入力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缩小农业与非农业收入的差距。打通农业物流通道,降低过路、过桥费用,使中间环节费用降低,以通过降低生产、运输方面的成本,实现农产品的物价稳定。 2、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可以对国内货币起到收缩作用,但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已经经到达理论的最高限,上升空间已经很有限,但是存款准备金率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对信贷有急剧收缩作用。提高利率的政策对银根的收缩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利率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成倍收缩。所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都将对货币的供给产生较大影响。效果较为明显。 3、汇率政策 我国应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幅度,适度放松对汇率的管制。以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应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下,制定适当的政策。2007年5月21日起,国家规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区间浮动从上下0.3%扩大到上下0.5%,但这并没产生抑制流动性的效果。2008年,汇率的波幅可以逐渐放宽到上下0.8%到1%的范围。通过对人民币波动范围的控制,使投机动力逐步减少。 4、政府妥善引导通货膨胀的预期 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价格监督机制,通过不断地公开政策信号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完善国际热钱流动控制机制,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防止热钱流入。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参考文献: [1]李长密.通货膨胀风险预期分析及宏观经济调整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0(04). [2]方平.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0(07). [3]苏 芳.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时变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05. 2011.10 141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一、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特点及类型。 (一)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二)特点: 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三)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1]。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分析: 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2]。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从成本推动的因素来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首先,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生产

成本增高。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看,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产品成本增加。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引发了价格的上涨。 三、通货膨胀的抑制措施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

浅析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措施

浅析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措施 摘要 对一国经济而言,有三个问题最为重要:其一经济增长;其二通货膨胀;其三失业率。经济增长是大国最关心的;而通货膨胀则伴随着许多发展中国家。 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现象,近年来,世界经济都受到通货膨胀过高的困扰,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围绕此问题展开了研究,但距离长远的解决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目前通货膨胀的解决办法更是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本文就这一议题展开了研究分析,首先对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原因进行阐述。然后对通货膨胀的含义进行了解释,随后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概括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表现及原因分析。得出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表现:CPI持续走高、物价上涨、进口价格上涨,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再结合美国反通货膨胀取得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例举出美国自二战以来四次通货膨胀和反通货膨胀的历史,并从中获取对解决我国通货膨胀的有用的措施。 最后通过对美国反通货膨胀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抑制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如: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金融特别是特定经济部门的监管;稳定供给关系。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经济结构 一、通货膨胀的概述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各国经济学家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大致可以分成两派:“货币派”和“物价派”。“货币派”强调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认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时就发生了通货膨胀;“物价派”又叫“成本推动论派”,侧重通货膨胀造成的结果,认为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性的普遍上升的过程。主张各自观点的西方经济学家形成了各自的定义:货币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定义:“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变动直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所谓的货币现象是指实际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可以使它变得不稳定,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而且只有在货币数量比产量增长得更快时才会发生”,“无论何时何地的通货膨胀总是个货币现象”。“物价派”主要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为代表,如斯蒂格利茨,曼昆萨缪尔森都以价格上涨来对通货膨胀进行了定义。如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保罗萨缪尔森阐明通货膨胀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的普遍上升的时期。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通货膨胀最初用于指货币流通系统中货币数量的增加,现在不少经济学家依然沿用这种传统。不过,也有许多经济学家将上述情况称之为货币通胀这样是为了与物价膨胀区分开来。(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通过膨胀产生主要有三种原因,即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在失业率很高且资源利用不足时,由于成本上升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叫做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首次发生在20世纪30 年代和40 年代。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价格变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本的上升主要是工资的增加引起的。在现代经济中,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存在着强大的工会组织,它们不断地鼓励工人向企业施加压力,迫使企业提高工资,而具有一定垄断性的企业又会相应地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由工资的提高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同时,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及由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造成的原材料、能源等生产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成本推进的通货膨

浅谈通货膨胀对个人理财的影响

浅谈通货膨胀对个人投资理财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各方面都保持了高速的发展势头,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而其中的通货膨胀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我们每位老百姓现实生活当中都能够体会到的。老百姓手里拥有了更多的钱却买不到更多的东西,或者是只能买到更少的东西,如何应对才能使自己的财富不缩水,实现保值增值,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通货膨胀下个人投资理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通货膨胀;个人投资理财;投资理念 在经历了“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等一系列高物价浪潮的冲击之后,拿死工资的普通老百姓意识到物价的上涨使他们账户上的存款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个人的购买力严重下降。正如温总理对通货膨胀做出的一个合理而形象的比喻:“它就好似一只猛虎,一旦将它放了出来,就再难把它关回去。”如今的通货膨胀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手中的钱越发变得不再值钱了,如何通过个人投资理财来使自己的财富不缩水已成为普通老百姓不的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及现状 当前,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中国的通货膨胀过高并且压力越来越大早就是不争之事实。如果你问一个人普通人,为什么通货膨胀是坏事,他将告诉你,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通货膨胀剥夺了他辛苦赚来的钱的购买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规避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就成了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想要了解通货膨胀对我们造成的危害,以及我们应该利用怎样的方式来规避和化解它对我们不利的影响,那么我们必须先清楚它的概念及现状,正所谓“追溯其根源,才能解决其问题。”纵观经济学界,本人认为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货币数量增速大于实物数量增速,普遍物价水平上涨,于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就是CPI指数。CPI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二、通货膨胀下个人投资理财的困境 通货膨胀的日益严重,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生活水平下降,人们的生活状况随之窘迫。要找到合理的投资理财途径,我们首先应该找到通货膨胀下个人投资理财有哪些困境。 1、传统的银行储蓄方式不能抵消通货膨胀对个人财富的影响 勤俭节约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过去我国居民较为稳健的投资风格和稀缺的理财产品决定了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储蓄曾经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资产保值增值途径。然而凯恩斯在其著作中曾提出了著名的“节俭悖论”,即储蓄率升

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历程

西 方 经 济 学 (宏观) 标题:1980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历程的了解专业:经济管理学院12人力(2)班 鲍泽成 2013年11月

1980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历程的了解 摘要: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自1980年左右前后开设共经历了 4 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最近一次通货膨胀持续时间较长。物价水平,特别是房价、食品价格水平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国际热钱的涌入,货币流动性过剩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工资价格螺旋式上升。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应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做为宏观调控的目标,积极应对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强市场价格的监管,完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由流通性过剩,大力整顿金融秩序。 关键词:中国通货膨胀历程原因对策 一、通货膨胀相关概念 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究通货膨胀现象,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而统一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在经济学文献中大多定义为:它是指在货币流通中的这样一种现象,即投入流通中货币,尤其指纸币发行量过多,大大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以至引起物价快速上升的结果。 二、我国的通货膨胀历程和影响 (一)、1980年以来我国的货膨胀历程 我国在历史上一共有 4 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发生在 1979-1980 年。在这 2 年

期间,我国财政赤字已达到了 170 亿元,国家不得不通过增发 130 亿元货币来弥补国库亏空,1980 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 年相比增长了 63.6%,大大超过了同期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的 16.6%和社会零售业增长 37.3%。自然引发了改革开发以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使物价水平空前上涨了 6%。之后通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的办法控制了本次通货膨胀。 我国历史上第 2 次通货膨胀发生在 1986-1988 年。1986 年后,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行,旧有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又使通货膨胀再次爆发。1987 年,我国的货币供给量达到了 1454 亿,比1983 年增加了 925 亿元,增幅达到了 174%。这是因为职称评定、工资改革、基础建设的升温,乡镇企业以及银行信贷形式的大批上马,导致了货币需求的大量增长,央行采取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百元大钞的形式应对本次货币需求增加,却导致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1988 年 3 月,上海率先对 280 种商品提高价格,相继大中城市也对商品提高价格。提高价格的商品占总商品量的 80%,平均价格增长率达到 30%,最高的上涨 80%。最终依靠政府的行政 力量解决了本次通货膨胀。 第 3 次发生在 1992-1994 年,由于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全面放开了对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的商品限制,允许以溢价的形式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同时,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统一定价和指导定价的几乎所有商品都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重新订立价格。为了弥补差价,提高职工待遇,企业新上项目,对外投资,一再扩大银行信贷规模,政府也大搞开发区、开发房地产,这使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 40%,许多企业要靠“三角债”来维系生存,国内货币发行量增幅达到 35%直接导致物价普遍上涨,1993 年通货膨胀率为 13.2%,1994 年达到 21.7。 第 4 次是从 2003 通货膨胀开始算起。除 2009 年我国经济回暖等因素,我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都在 5%上下波动。但我国政府为了能够使社会稳定,所统计出来的官方统计数据比较保守。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方法或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方式,我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都维持在13%左右。 (二)、通货膨胀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如果是比较温和通货膨胀,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当出现低通货膨胀时,企业主看到商品价格有所增加,就会增加投入和产出,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这就增加了劳动岗位,并且在物价缓慢上涨的同时,企业主会在社会与工会的压力下增加工人的工资,工资提高了,劳动者的消费倾向也会增加。从总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是向前发展的。但是此次通货膨胀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大多是消极的,后面提到的通货膨胀均指高通货膨胀率的通货膨胀。 三、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的货币流通性过剩 我国的货币流通性过剩主要是因为我国近年来的贸易顺差严重,导致国内外汇储备过多引起的。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推行“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实行以创汇为主要目标的对外贸易政策,

浅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7263923.html, 浅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作者:杜杰阳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20期 [摘要]随着我国应对09年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基本落实,持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在不断增加,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各类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加之外需短期无法恢复,内需相对不足,通货膨胀的压力正逐渐显现。 [关键词]成本推动型物价指数收入增长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通货膨胀通常是由于货币的泛滥引起的,我国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 首先,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由这些行业去投资或消费来推高商品或服务的物价水平。于是关联行业价格上涨,收入增加,从而使这些关联行业又增加投资或消费,再对这些行业需要的产品价格产生影响,最终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其次,国际上农产品和原料价格大涨以及近年来国家对食品行业的安全导向以及大型企业的扶持,导致食品行业集中度高,厂商拥有更高的定价权,于是他们通过提高价格来缓解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甚至提高利润。所以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有成本拉动的成因。第三,在我国现行外汇政策下,连年持续增长的对外贸易顺差最终以人民币的形式进入了国内流通领域,导致了当前我国货币供应过剩,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际需求必然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胀。最后,工资成本更是作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诱因。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对公职人员工资进行改革,加大了对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的补贴,提高了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居民收入提高,劳动力价格提升,扩大消费,反过来又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 研究通货膨胀与局面平均收入因果关系,在三阶SUR上运用Orange因果率检验法,考察工资成本效用所得结果如图所示: 零次迭代后,模型(1,0)和(2,0)残差间存在强相关(C=-0.85),因此需进行1次迭代。先考察工 资x对通胀y的影响,联合模型(1,1)和(3,0),得统计量值F=9*[(608-295)/3]/72≈13。在经济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因为F=13>F0.01(3,9)=6.99,所以99%的概率拒绝原假设,且∑Βj=0.31- 0.06+0.50=0.75,即年平均工资增长的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通货膨胀增长率提高0.75个面分点。考察通货膨胀y对年平均工资增长x的影响,联合模型(2,1)与(4,0)得统计量值F=9*[(913-362)/3]/186≈8.9。因为F=8.9>F0.01(3,9)=6.99,所以99%的概率拒绝原假设,且∑?j=-0.06- 0.44+0.55=0.05,即通货膨胀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年平均工资增长提高0.05个百分点。

浅析我国未来一到三年的通货膨胀趋势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未来一到三年的通货膨胀趋势及政策建议

浅析我国未来一到三年的通货膨胀趋势及政策建议 杨月涛 摘要: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反应是物价水平的变动,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虽然我国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但通货膨胀问题依然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通货膨胀也对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和收入分配公平具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力求寻求一种方式,使我国经济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关键词:通货膨胀;物价指数;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宏观经济现象,它可以改变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并通过改变实际产出、消费和资源的配置等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严重的通货膨胀还会引起社会政治的危机。现阶段,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甚至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增长速度之和,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货币供给,却导致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形成通货膨胀。关于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国内外学者通常涉及以下因素的讨论:货币拉上、需求拉上、成本推动以及对输入型通胀和预期的讨论。 一我国通货膨胀趋势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度量 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主要采用了莱德勒和帕金的定义,即“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过程”。主流经济学家将通货膨胀看作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并主张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平减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宏观经济,他可以改变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体系,并通过实际产出相互、消费和资源的配置等因素的改变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严重的通货膨胀还会引起社会政治的危机。因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动态分析此对通货膨胀的研究一直在经济领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归结于生产成本的上升,具体来说又分为:劳动力价格上涨,进口生产用原材料和半成品价格的上涨以及销售过程中生产商和零售商利润增加。劳动

告诉你30年来中国的实际年通货膨胀率

告诉你30年来中国的实际年通货膨胀率 孙宝 原载:天涯社区 国的通货膨胀率到底有多高?官方公布的3%~4%的CPI相当温和,却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截然相反。最近有一场关于CPI的论战,上周社科院研究员徐奇渊先生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统计数据和主观感受:CPI是风动还是帆动?》,他认为最近5年的CPI值被人为调低了大约7%,这篇论文立刻遭到了统计局官方的辩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庞晓林副司长在统计局官网上发表署名文章:《庞晓林:CPI不是用模型推算出来的》。现在的结果似乎庞晓林取得了完胜,徐奇渊的Sohu博客已经删除了他的研究报告。 我们把时间放长到78年,从78年到09年,把历年官方公布的CPI累积,31年间CPI总共增长了5.7倍。78年全国平均月工资51元,按5.7倍换算是今天的290元,但是78年的51元可以养活一家人,而今天的290元只能喝西北风,可见官方的CPI根本不足信。对于一个连房价年增1.5%这样的数据都能做出来的统计局,给不出真实的CPI大概也不稀奇。

我们从货币购买力的角度来估计一下实际的CPI。 1、按基本物价计算,78年至今货币贬值了58倍,年CPI高达14% 网上有一篇徐以升先生的博文《系统性质疑CPI》,介绍了南方基金高级研究员万晓西先生做过的统计,他从《北京至&#·物价志》、《上海价格志》、《广州市志&#·物价志》等资料上查询了1978年的单品价格,包括食品、医疗、衣服、交通、烟酒和居住等6大类,然后和今天的价格相比,估算出78年的51元的购买力,大概与今天北京3000元相当。31年贬值了58倍,换算成通货膨胀率的话高达每年14%! CPI指数14%,比GDP增长率还高,这个结论太耸人听闻了。这种算法当然是有缺陷的,原因就在于电子、汽车等工业制造品在78年的时候无从买起,物价的比较只考虑了78年能买到的商品。工业制造品跌价很快,如果将工业制造品的价格也列入比较的话,算出的CPI不会有14%那么离谱。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购买食品、医疗、衣服、交通、烟酒和居住等基本物资,将花费过去58倍的代价。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我国在经历了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以后,迎来了物价缓和性和波动起伏性上涨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周期。2003-2006年,我国的CPI指数上升幅度较小,分别为1.2%,3.9%,1.8%和1.5%。而进入2007年后,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接着在2010年又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年份GDP增长率通胀率存款利率外汇(10亿 美元)2002 9.1 -0.8 1.98 286.407 2003 10 1.2 1.98 403.251 2004 10.1 3.9 2.25 609.932 2005 11.3 1.8 2.25 818.872 2006 12.7 1.5 2.25 9545 2007 14.2 4.8 3.6 15282.49 2008 9.6 5.9 3.6 19460.3 2009 9.2 4.3 23991.52 2010 10.3 4.4 28473.38 中国2002-2010年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存款利率及外汇 1

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引起物价的普遍上升。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宽松货币的时期。期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表述历经了“适度宽松、宽松、适度从紧、从紧”等多次变化,但每年央行都向市场注入大量货币,2006年为14500亿元,2007年为14700亿元,2008年高达18600亿元,2009年更高达27500亿元。2002-2009年,央行资产从5万亿元涨到24万亿元,广义货币从18万亿元涨到68万亿元(超过美国的8.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GDP 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银行资产从23亿元涨到88万亿元,而同期名义GDP只涨了1.83倍。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一旦人们意识到经济正处于通胀时,就会要求工资上涨,以求得和以前同等的购买力。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便会进一步提高商品价格,进而导致物价进一步上涨,形成恶性循环。通胀会使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棉花、糖、石油等等,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大多数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商品和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