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超纯水设备系统设计方案

电子行业超纯水设备系统设计方案
电子行业超纯水设备系统设计方案

工业电子超纯水设备设计方案

1.电子工业超纯水概述

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及封装、液晶显示、高精度线路板、光电器件、各种电子器件、微电子工业、大

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需用大量的纯水、高纯水、超纯水清洗半成品、成品。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高,

线宽越窄,对水质的要求也越高。目前我国电子工业部把电子级水质技术分为五个行业等级,分别为

18Mù.cm、15Mù.cm、10Mù.cm、2Mù.cm、0.5Mù.cm,以区分不同水质。

2.电子工业超纯水设备特点

电子工业超纯水设备通常由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钠离子软化器、精密过滤器等构成预处理

系统、RO 反渗透主机系统、离子交换混床(EDI 电除盐系统)系统等构成主要设备系统。原水箱、中间

水箱、RO 纯水水箱、超纯水水箱均设有液位控制系统、高低压水泵均设有高低压压力保护装置、在线水

质检测控制仪表、电气采用PLC 可编程控制器,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同时在工艺选材上采用推荐和客户

要求相统一的方法,使该设备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设备可靠性。

3.电子工业超纯水的应用领域

1、半导体材料、器件、印刷电路板和集成电路成品、半成品用超纯水;

2、超纯材料和超纯化学试剂勾兑用超纯水;

3、实验室和中试车间用超纯水;

4、汽车、家电表面抛光处理;

5、光电子产品;

6、其他高科技精微产品;

工业电子超纯水设备工艺流程说明:

1、第一级预处理系统:采用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源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

悬浮物等颗粒在20 m以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

操作。

2、第二级预处理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碳过滤器,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生化有机物、降低

水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和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

系列操作。

3、第三级预处理系统:采用阳树脂对水进行软化,主要是降低水的硬度,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

水垢的主要成分),可有效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并可进行智能化树脂再生。

4、第四级预处理系统:采用5um 孔径精密过滤器,使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使水的浊度和色度达到优

化。保证RO 系统进水条件要求,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反渗透(超滤)设备主机:采用反渗透(超滤)技术进行深度脱盐处理(进口美国反渗透膜)去除钙、

镁、铅、汞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及其他杂质,降低水的硬度,脱盐率达99%以上,生产出符合

国家标准的纯净水。

6、微过滤装置:安装该装置主要是为防止微粒树脂颗粒从布水中滤出,造成二次水质污染,这主要是运

用在对水质特别高的场合。

杀菌系统:采用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杀菌器),减少细菌二次污染,灭菌率可达99%以上,同时臭氧溶

于水形成富氧水,保证水的纯鲜。采用水气混合器使臭氧充分与水混合,达到最佳浓度比。

莱特莱德超纯水处理有限公司坚持以电子行业超纯水设备质量为根本,科学进步为导向,科技人才为根基,优良售后服务为天职。我们十分珍视同客户的良好关系,关注客户的需求是我们不断创新的动力。始终把用户利益放在第一位,“品质是企业生存之本,服务是品牌发展之根” 提供一流技术,奉献一流服务,竭诚合作共创辉煌。

超纯水系统操作说明书

水处理设备(超纯水系统) 操 作 说 明 书

目录 一、超纯水设备工艺流程图: (2) 二、工艺流程说明: (2) 1.原水箱 (2) 2.原水泵 (2) 3.多介质过滤器 (3) 4.活性碳过滤器 (3) 5.阻垢剂加药系统 (3) 6.软化器 (4) 7.精密保安过滤器 (4) 8.高压泵 (4) 9.两级反渗透RO机 (5) 10、二级纯水箱 (12) 11、EDI输送泵 (12) 12、前置紫外杀菌器 (13) 13、0.22μ微滤系统 (13) 14、EDI装置 (13) 15、EDI超纯水箱 (17) 16、输送泵 (17) 17、核级树脂 (17) 18、后置紫外线杀菌器 (18) 19、终端0.22μ微滤系统 (19) 三、设备操作指南: (19)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以原水水质与纯水水质而定) (19) 附表1:水处理设备运行记录表 (21) 附表2:水处理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22) 附录3:售后服务承诺 (23) 一、超纯水设备工艺流程图: 二、工艺流程说明: 1.原水箱 原水箱作为储水装置,调节系统进水量与原水泵抽送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原水泵启停过于频繁,箱内设置液位,原水进水阀根据液位高低进行自动补水,原水泵根据水池液位情况自动启停。 操作:原水箱顶部设置手动及自动电动进水阀,可进行手动及自动补水; 手动补水时不受液位控制,只能手动控制。自动补水阀补水时受液位控制,

当水箱液位降到设定中液位时,自动阀开启自动补水;当水箱液位达到设定高液位时,自动阀关闭停止补水,从而达到自动的性能。 2.原水泵 作用:原水泵将原水增压后输送到下道工序,保证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的操作压力及运行流量。 操作:原水泵可分手动和自动操作,自动运行时,原水泵将与原水箱液位联动,原水箱液位低时原水泵停止运行,中水位时重新启动;手动操作时除原水箱液位液位不与原水泵连锁外,其他和自动一样;其他有关说明及注意事项详见水泵说明书。 3.多介质过滤器 作用:在水质预处理系统中,多介质过滤器压力容器内不同粒径的石英砂按一定级配装填,经絮凝的原水在一定压力下自上而下通过滤料层,从而使水中的悬浮物得以截留去除,多介质过滤器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悬浮物、细小颗粒、全价铁及胶体、菌藻类和有机物。其出水SDI15(污染指数)小于等于5,完全能够满足反渗透装置的进水要求。 操作: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操作采用自动控制器,过滤器应定期清洗。冲洗周期一般为5~7个工作日,具体将根据进水浊度而定。 4.活性碳过滤器 功能:在水质预处理系统中,活性炭过滤器能够吸附前级过滤中无法去除的余氯以防止后级反渗透膜受其氧化降解,同时还吸附从前级泄漏过来的小分

典型超纯水工艺流程设计方案

典型超纯水工艺流程设 计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1纯化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纯化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一级EDI→UV杀菌→超滤除热原设备→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超滤除热原设备→用水 2注射用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注射用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一级EDI→微滤→多效蒸馏除热原设备→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微滤→超滤除热源设备→用水 3电厂高压锅炉给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微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微滤→用水 4微电子/半导体级超纯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电子工业部高纯水水质试行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抛光混床→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5实验室用分析级纯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分析级实验室用水标准 GB6682-2000)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二级反渗透→一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进水电导率在400~1000μs/cm的含EDI设备的典型超纯水工艺流程设计方案 1纯化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纯化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微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UV杀菌→微滤→用水 2注射用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注射用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二级反渗透→一级EDI→多效蒸馏除热源设备→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除热源设备→用水 3电厂高压锅炉给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混床→微滤→用水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微滤→用水 4微电子/半导体级超纯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电子工业部高纯水水质试行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抛光混床→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定稿版

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 设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 某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院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学生姓名:肖娇 指导教师: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络1201班 完成时间:2015-12-24

目录 1 前言 (3) 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3) 1.2 用户具体需求 (4) 1.3 公司系统建设原则 (4) 1.3.1 先进性 (4) 1.3.2 标准性 (5) 1.3.3 兼容性 (5) 1.3.4 可升级和可扩展性 (5) 1.3.5 安全性 (6) 1.3.6 可靠性 (6) 1.3.7 易操作性 (6) 1.3.8 可管理性 (7) 2 综合布线方案 (7) 2.1 需求分析 (7) 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8)

3.1 系统总体设计图 (9) 3.2 系统结构设计描述 (9) 4 网络设计方案 (10) 4.1 网络设计需求 (10) 4.2 公司园区结构示意图 (11) 4.3 总体方案设计策略 (11) 4.4 网络设备选型 (12) 4.4.1 选型原则 (12) 4.4.2 核心层交换机 (12) 4.4.3 接入层交换机 (13) 4.5 网络安全 (13) 5 网络测试 (14) 5.1网络布线的测试 (14) 5.2布线链路性能测试 (15) 6 技术支持服务 (16)

6.2保证售后服务质量的措施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司网络系统集成的建设规划已经成为了公司高速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网络系统集成是网络工程实施的重要部分,网络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了解用户需求、网络需求分析、网络总体设计、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综合布线方案、网络设备管理等方面。本文对某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进行具体分析,从建设目标、用户需求、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等几个方面详细的说明整个方案。 关键字: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系统集成;需求分析 1 前言 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公司主要建设一个信息系统,它以管理信息为主体,连接生产、销售、维护,是一个面向集团的日常业务,辅助领导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公司建立目标具体描述如下: 1.构造一个既能覆盖本地又能与外界进行网络互通、信息共享、展示企业的计算机企业网。 2.选用先进技术、具有容错能力的网络,在投资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结构容错的方法。

超纯水系统施工过程具体注意事项分析

超纯水系统施工过程具体注意事项分析 一、超纯水系统总体介绍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在芯片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于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生产出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除高纯原材料、高纯气体、高纯化学药品外,高纯水也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高纯水系统是将一般的市政用水处理成对不同离子的含量和颗粒度都有很高要求的超纯水。超纯水系统工程总体来说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超纯水制造区(CUB部分)、超纯水抛光循环区(FAB部分)、超纯水输送管网(FAB各使用区)。其中超纯水制造区最为复杂其又可分为:预处理、一次纯水处理、超纯水处理三个部分。 预处理部分主要包括:沙滤、活性炭塔(有的厂商在沙滤前还增设反应槽、气浮池);一次纯水部分主要包括:阴阳离子交换塔、脱气塔(DG)、保安过滤器、紫外线杀菌器及多级反渗透;超纯水部分主要包括:MDG(脱氧膜组)、TOC-UV杀菌器、混床(MB)及终端过滤器。但是由于考虑到在向工艺线设备输送高纯水过程中,输水管道会对水质再次造成污染,因而在FAB内一般都设立抛光循环系统。抛光循环系统主要以MB为核心,再加上超滤设

备(UF),以除去在向工艺生产线输送纯水的过程中,管网溶入水中的杂质。 二、超纯水系统中各阶段常用管材 在超纯水系统中管材的选用也非常重要,既要能做到保证水质、又应该做到经济合理。超纯水系统中常用管材主要包括:PVC、SGP、SGP(RL)、SUS304、CPVC、SUS316及PVDF等管材。一般在超纯水制造区预处理阶段多采用PVC管或SUS304管。设备面管一般采用内衬胶钢管(SGP RL),对于水泵等产生震动的动力设备周边采用SUS304管;在一次纯水阶段主流程采用CPVC管或 SUS304管。高压泵与反渗透(RO)之间,由于压力高所以必须采用SCH80的SUS304管及耐压2.0Mpa级的法兰。由于RO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因而一般在RO之前有热交换器,其周边也应该采用SUS304管;在超纯水制造阶段,主流程一般应采用SUS316管和CPVC管;抛光循环区主流程一般采用SUS316管(焊接连接,并要求双面成型)和PVDF管,超纯水回收管道采用CPVC管。 在以上水处理各阶段废水排放管道均采用普通PVC管;在纯水制造过程中酸碱等加药管线,应采用耐冲击PVC管;纯水系统中使用的氮气系统采用SUS304管,超纯水抛光系统所用氮气管道采用SUS316管;压缩空气系统在纯水系统中作为气动阀开关 动力,一般采用SUS304管或SGP管,当采用SGP管时进入电气盘前需加过滤器。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方案

第九章计算机网络系统 本方案将涉及以下范围: 系统需求概述 网络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设计 网络设备选型 网络的安全性 9.1 系统需求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通信领域的长足发展,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再不是IT 等高科技行业的专利,企业正利用其行业特点,汲取网络技术精华,努力创造着制造业的又一个春天。未来是美好的,但现实不可回避。大多数企业对电子商务的一般认识是电子商务能帮助企业进行网上购物、网上交易,仅是一种新兴的企业运作模式,比较适用于商业型企业、贸易公司、批发配送公司,孰不知电子商务已对传统的制造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在这种形式下,面对企业规模的扩大,新厂区的启用,为了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之成为领导市场的现代化企业,并为浙江生迪光电有限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提出了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对于景兴公司网络系统建设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作为系统运行的支撑平台,更是重中之重。计

算机网络系统、网络整体安全系统以及整个系统集成建设是否成功,变得尤其重要。 根据对企业的弱电设计以及与企业有关部门的深入沟通,结合我公司以往对企业系统实施的经验积累,我们认为,本次关于景兴限公司计算机网络核心系统的总体需求可以概括为: 1、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在此基础上发展企业的决策支持辅助信息系统,因此我们计算机网络核心系统也将紧紧围绕着这些应用展开。 2、建设机房与相应的网络系统。 3、建立比较完备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 4、系统必须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可扩展性、高可用性、高稳定性、易维护性。 9.2 网络设计原则 (1)先进性与成熟性相结合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用户在构建信息系统时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但也使用户在构建系统时绞尽脑汁地在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之间寻求平衡。先进而不成熟的技术不敢用,而太成熟的技术又意味着过时和淘汰。本方案充分考虑了先进性与成熟性相结合。 (2)合理、灵活的体系结构 “结构先行”是构建任何系统的先例,信息系统也不例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调整适应,从长远角度来看,也可以提供很好的投资保护。

超纯水设备制水工艺及详细技术方案

超纯水设备制水工艺及详细技术方案 超纯水设备适用范围:本系统适用于树胶业清洗和生产用纯水。 工程类别:水处理系统销售、安装、服务。 系统总进水量:5m3/hr 系统产水量:2m3/hr@25℃ 系统回收率:55~70% 产水水质:电导率≤0.2μs/cm@25℃ 运行方式:自动运行(并具备手动操作功能)。 原水水源:自来水 原水设计温度:25℃ 制水工艺:RO反渗透+EDI连续电除盐〔或IX树脂离子交换〕主要配置: 预处理系统:原水箱、原水箱液位控制器、原水进水电磁阀、原水泵、PAM计量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阻垢剂计量泵、管路、阀门。

RO反渗透系统:高压泵、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壳、膜架、控制系统、进水电磁阀、冲洗电磁阀、调压阀、高压开关、低压开关、精密过滤器。 储存系统:液位控制器、中间水箱。 EDI系统:〔工艺1)给水泵、模块、电源、流量计、压力表、电磁阀、在线电导仪、在线电阻仪、自动控制系统、机架。 IX系统:〔工艺2〕给水泵、再生泵、树脂容器、离子交换树脂、管路、阀门、机架。 工艺简介: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能、无污染的先进技术,主要应用于纯水制备与海水淡化。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通过压力差将H2O与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严格分离。 EDI是一种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相融合的先进技术,系统能够通过电磁场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性透过作用与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完成水的深度除盐,系统能够完成树脂连续不断的自动再生,无需停机使用酸碱再生树脂,从而能连续制取高品质纯水。

互联网网络系统集成方案

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深圳市酷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1 前言 (4) 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4) 1.2 用户具体需求 (4) 1.3 公司系统建设原则 (7) 1.3.1 先进性 (7) 1.3.2 标准性 (7) 1.3.3 兼容性 (8) 1.3.4 可升级和可扩展性 (8) 1.3.5 安全性 (8) 1.3.6 可靠性 (9) 1.3.7 易操作性 (9) 1.3.8 可管理性 (9) 2 综合布线方案 (10) 2.1 需求分析 (10) 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11) 3系统总体设计 (12) 3.1 系统总体设计图 (12) 3.2 系统结构设计描述 (12) 4 网络设计方案 (13)

4.1 网络设计需求 (13) 4.2 公司园区结构示意图 (13) 4.3 总体方案设计策略 (14) 4.4 网络设备选型 (14) 4.4.1 选型原则 (14) 4.4.2 核心层交换机 (14) 4.4.3 接入层交换机 (15) 4.5 网络安全 (16) 5 网络测试 (17) 5.1网络布线的测试 (17) 5.2布线链路性能测试 (18) 6 技术支持服务 (18) 6.1售后服务内容 (18) 6.2保证售后服务质量的措施 (19) 参考文献 (20)

1 前言 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公司主要建设一个信息系统,它以管理信息为主体,连接生产、销售、维护,是一个面向集团的日常业务,辅助领导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公司建立目标具体描述如下: 1.构造一个既能覆盖本地又能与外界进行网络互通、信息共享、展示企业的计算机企业网。 2.选用先进技术、具有容错能力的网络,在投资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结构容错的方法。 3.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为今后的网络扩容做好准备。 4.设备选型上必须在技术上具有性进行,通用性,且必须便于管理,维护。应具有良好的课扩展性,可升级性,保护公司的投资。设备要在满足该项目的功能和性能上还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同时也要有好的售后服务。 1.2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某公司一体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基础平台所要求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特征。整个网络平台可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企业内部网络与 Internet 安全接入。 本网络平台方案主要特点: 高性能:带宽大,交换机处理能力强高

电子行业超纯水设备系统设计方案

工业电子超纯水设备设计方案 1.电子工业超纯水概述 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及封装、液晶显示、高精度线路板、光电器件、各种电子器件、微电子工业、大 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需用大量的纯水、高纯水、超纯水清洗半成品、成品。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高, 线宽越窄,对水质的要求也越高。目前我国电子工业部把电子级水质技术分为五个行业等级,分别为 18Mù.cm、15Mù.cm、10Mù.cm、2Mù.cm、0.5Mù.cm,以区分不同水质。 2.电子工业超纯水设备特点 电子工业超纯水设备通常由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钠离子软化器、精密过滤器等构成预处理 系统、RO 反渗透主机系统、离子交换混床(EDI 电除盐系统)系统等构成主要设备系统。原水箱、中间 水箱、RO 纯水水箱、超纯水水箱均设有液位控制系统、高低压水泵均设有高低压压力保护装置、在线水 质检测控制仪表、电气采用PLC 可编程控制器,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同时在工艺选材上采用推荐和客户 要求相统一的方法,使该设备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设备可靠性。 3.电子工业超纯水的应用领域 1、半导体材料、器件、印刷电路板和集成电路成品、半成品用超纯水; 2、超纯材料和超纯化学试剂勾兑用超纯水; 3、实验室和中试车间用超纯水; 4、汽车、家电表面抛光处理; 5、光电子产品; 6、其他高科技精微产品; 工业电子超纯水设备工艺流程说明:

1、第一级预处理系统:采用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源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 悬浮物等颗粒在20 m以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 操作。 2、第二级预处理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碳过滤器,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生化有机物、降低 水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和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 系列操作。 3、第三级预处理系统:采用阳树脂对水进行软化,主要是降低水的硬度,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 水垢的主要成分),可有效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并可进行智能化树脂再生。 4、第四级预处理系统:采用5um 孔径精密过滤器,使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使水的浊度和色度达到优 化。保证RO 系统进水条件要求,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反渗透(超滤)设备主机:采用反渗透(超滤)技术进行深度脱盐处理(进口美国反渗透膜)去除钙、 镁、铅、汞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及其他杂质,降低水的硬度,脱盐率达99%以上,生产出符合 国家标准的纯净水。 6、微过滤装置:安装该装置主要是为防止微粒树脂颗粒从布水中滤出,造成二次水质污染,这主要是运 用在对水质特别高的场合。 杀菌系统:采用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杀菌器),减少细菌二次污染,灭菌率可达99%以上,同时臭氧溶 于水形成富氧水,保证水的纯鲜。采用水气混合器使臭氧充分与水混合,达到最佳浓度比。

企业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企业网络工程设计方案第一章网络系统设计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展现全新的形象,某厂准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机构内部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协作和通讯,并和属下个部门互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型、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在本方案中,我们借鉴了大型高端网络系统集成的经验,充分利用当今最成熟、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对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提出方案。 1.2需求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标,可以把整个系统建设分成两个部分,即:网络平台建设和Internet/Intranet平台建设。 (1)网络平台是建立在结构化布线基础上的最基本的平台。可靠的网络平台是Internet/Intranet系统及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网络平台的设计应包括局域网的设计、广域网的设计。 (2)Internet/Intranet平台包括Intranet、Internet和Extranet。三者的关系如图: Extranet Intranet Internet Internet/Intranet系统具有客户端单一界面、易于使用的特点。在中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的平台建设中,Extranet部分对应于与各合作伙伴信息交流的相关部分。 网络系统主要是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以IP 和Intranet技术为技术主体、以核心交换机为交换中心、下属部门信息网络系统为分节点的多层结构、提供与各种职能相关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资源统一的网上应用系统,进一步

可扩展成为多功能网络平台。 总体目标是建立该企业的办公业务信息网络交换平台,集成下属各部门信息网络系统,功能齐全、技术先进、集成化的网络系统。 (一)设计网络需求如下: (1) 信息的共享; (2) 公司管理; (3) 办公自动化; (4) 高速Internet 冲浪。 (二)企业办公网主干和信息点需求及分布 拟建的企业网络主要涉及到四幢建筑物:行政楼(含附近的门卫)、 生产车间(含附近的厂区办)、运输楼(含附近的工段办)。这四幢建筑物之间拟通过光缆连接。网络中心和机房设在行政楼内。信息点需求为:行政楼:801个(含门卫1个) 生产车间:364个(含厂区办4个) 运输楼:20个(全为工段办) 主干网接入全球互联信息网外接(Internet),各子网再接入主干通信网。主干网接入Internet的方式可是有线综合宽带网,速率可在100Mbps左右。主干为千兆光纤线路,其它线路为超五类双绞线。 (三)投资预算 要求投资在20万元以内,包括局域网设计(可利用原有宽带设备),交换机设备,综合布线等。 1.3编制依据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保密局1988 年 2 月26 日印发) (国家保密局1999 年12 月29 《计算机信息国际联网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日印发)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工程实施技术要求》 IEEE 工业标准:802.1d,802.1p,802.1q,802.1x,802.3,802.3u,802.3z 支持路由协议:IP 的RIP v1/2,OSPF,BGP-4;IPX 的RIP 多址广播协议:IGMP,DVMRP,PIM-DM,PIM-SM 网络管理协议:SNMP,RMON,RMON2

超纯水系统技术参数

超纯水系统 1.工作条件 1.1 环境温度:5-35℃ 1.2 相对湿度:20%-80% 1.3 电源:AC220V±10%, 50HZ 2.主要用途: 2.1玻璃器皿的最后冲洗,化学/生化试剂配制 2.2分析试剂及药品配制、稀释 2.3精密分析仪器用水(HPLC,IC,AA,TOC,MS等等) 3.技术规格 3.1该系统由分析级纯水或蒸馏水作进水,连续生产超纯水 3.2超纯水产水流速:50ml – 2000ml/min 3.3超纯水产水水质: 3.3.1电阻率:18.2 MΩ·cm@25℃ 3.3.2总有机碳含量(TOC) < 5ppb ; 3.3.3直径大于0.22μm的颗粒物数量: <1/ml 3.3.4微生物:< 0.1 cfu/ml; 3.3.5电阻率检测仪电极常数:0.01cm-1 3.4内置双波长(185nm&254nm)紫外灯 3.5内置2个电导率监测仪,出水电导池常数应达到0.01 cm-1 3.6内置低噪音直流泵,1米处<40db 3.7* 含LED水质指示灯活动支臂取水枪, 取水过程中无需用手固定容器,取水高度可调, 具有定量自动取水功能,可选配脚踏取水开关 3.8主机含液晶显示屏有中文操作界面,实时显示出水关键信息 3.9系统具有可自动检测,自动维护提示及自动报警等功能. 3.10耗材具有RFID芯片识别功能,保证系统安全. 3.11自动记录一整年水质资料,出水水质符合NCCLS﹑ASTM` CAP要求; 整机符合 GLP要求, 可直接与PC机或打印机相连. 3.12* 全系统可检附并可追溯至NIST的仪表校验证明书(ISO9001/ISO14001). 4.技术服务要求 4.1设备安装调试: 在买方指定的地点完成安装调试,并配合买方进行测试验收。 4.2质保期验收合格日起12个月。 4.3维修响应时间: 接到维修通知后,1个工作日内做出响应,3个工作日内到场排除故

企业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生产型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概要 本文介绍了一个完整的生产型公司网络的系统集成方案,包括项目前期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局部网络设计,综合布线系统以及项目实施步骤等过程,详细地记录了整个方案的实施。

目录 第一章前言....................................... - 2 - 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 2 - 1.2 用户具体需求................................................................................................. - 2 - 1.3 公司系统建设原则......................................................................................... - 3 - 1.3.1 先进性................................................................................................. - 3 - 1.3.2 标准性................................................................................................. - 3 - 1.3.3 兼容性................................................................................................. - 3 - 1.3.4 可升级和可扩展性............................................................................. - 3 - 1.3.5 安全性................................................................................................. - 4 - 1.3.6 可靠性................................................................................................. - 4 - 1.3.7 易操作性............................................................................................. - 4 - 1.3.8 可管理性............................................................................................. - 4 -第二章综合布线方案.............................. - 5 - 2.1 需求分析......................................................................................................... - 5 - 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 6 - 2.3 系统总体设计................................................................................................. - 6 - 2.4 系统结构设计描述......................................................................................... - 7 -第三章网络设计方案.............................. - 8 - 3.1 网络设计需求................................................................................................. - 8 - 3.2 公司园区结构示意图..................................................................................... - 8 - 3.3 总体方案设计策略......................................................................................... - 8 - 3.4 网络设备选型................................................................................................. - 9 - 3.4.1 选型原则..................................................................................................... - 9 - 3.4.2 核心层交换机............................................................................................. - 9 - 3.4.3 接入层交换机........................................................................................... - 10 - 3.5 路由交换技术部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Windows服务器解决方案..................... - 12 - 4.1 WEB服务器、Mail服务器选型 .................................................................. - 12 - 4.2 FTP服务器角色:配置文件服务器............................................................. - 14 -第五章工程实施方案............................. - 15 - 第六章网络存储方案............................. - 16 - 第七章技术支持服务............................. - 17 - 7.1售后服务内容................................................................................................ - 17 - 7.2保证售后服务质量的措施............................................................................ - 17 -项目总结.......................................... - 18 - 致谢........................................... - 19 - 参考文献.......................................... - 20 -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设计方案范本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 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高可用网络系统设计 数据中心作为承载企业业务的重要IT基础设施,承担着稳定运行和业务创新的重任。伴随着数据的集中,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及运维给信息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数据集中就意味着风险集中、响应集中、复杂度集中……”,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因此,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需要着重关注如何尽量减小数据中心出现故障后对企业关键业务造成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要了解企业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的类型以及该类型故障产生的影响。影响数据中心的故障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硬件故障 软件故障 链路故障 电源/环境故障 资源利用问题 网络设计问题 本文针对网络的高可用设计做详细的阐述。 高可用数据中心网络设计思路

数据中心的故障类型众多,但故障所导致的结果却大同小异。即数据中心中的设备、链路或server发生故障,无法对外提供正常服务。缓解这些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冗余设计,能够经过对设备、链路、Server提供备份,从而将故障对用户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可是,一味的增加冗余设计是否就能够达到缓解故障影响的目的?有人可能会将网络可用性与冗余性等同起来。事实上,冗余性只是整个可用性架构中的一个方面。一味的强调冗余性有可能会降低可用性,减小冗余所带来的优点,因为冗余性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如下缺点: 网络复杂度增加 网络支撑负担加重 配置和管理难度增加 因此,数据中心的高可用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在选用高可靠设备组件、提高网络的冗余性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构架及协议部署的优化,从而实现真正的高可用。设计一个高可用的数据中心网络,可参考类似OSI七层模型,在各个层面保证高可用,最终实现数据中心基础网络系统的高可用,如图1所示。

网络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网络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系别:信息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姓名: 学号:120101077 指导教师: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社会已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为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建立先进高效的教育体系。提供更为先进的教育手段,学校很有必要建设一个校园网络管理应用系统,这样可以达到校园资源共享、建立完备的数据交换体系、快速的传递信息等目的。根据学校教学以及师生工作和学习需要,校园网应提供一下功能: (1) 在校园内部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 (2) 支持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为学校教师的备课、课件制作、教学演示提供网络环境; (3) 通过互联网、录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各种渠道获得多媒体资料,实现素材收集、电子备课功能。 (4) 实现办公自动化,提供与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家庭之间通讯的出入口。 校园网的建设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 水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 国内外研究动态:

发达国家的校园网建设及应用始于80年代中期,目前校园网络系统集成研究已成为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 重点,该领域中,美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英国也纷纷推出信息化教育发展规划。 随着网络建设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校园网建设成为教育发展的又一热点。我过的校园网建设始于90年代中期,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由校园网建设使用的发展期,步入校园网应用水平的稳步提高期。今后,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校园的管理、教学、科研以及信息服务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管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集成,不断提高校园网应用水平,将成为校园网建设及应用的重点。 “系统集成”是一种运用类似软件项目推进的方法,设计并管理集成方案的方法。此方法中全面介绍应用集成技术体系,拓宽相关领域的知识面,提高体系化分析能力,以设计出更满足需求的系统集成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面积有100亩,主要的建筑物:

2t-h 纯水设备方案

2t/h超纯水处理设备 设 计 方 案 2012年3月 目 录 一、公司简介 (2) 二、设计依据 (2) 三、设计范围及原则 (3) 四、出水水质及水量要求 (3)

五、简易工艺流程 (4) 六、系统工艺要求及说明 (4) 七、设备性能 (9) 八、售后服务承诺 (18) 九、系统配置清单 (19) 十、工程造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公司简介 二、设计依据 1、根据地区性水质条件设定水质条件,根椐用户地区同类厂家的水质资料及用水量等基础资料进行设计。 2、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 109-87。 3、RO系统设计参照《给排水设计手册》及美国陶氏 公司RO膜元件技术手册。

4、系统排水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6、反渗透设备标准按《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标准》CJ/T119-2000。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按试验标准GB50150-91。 8、管道的设计按纯化水用水标准进行设计。 9、通用电器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1、电气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三、设计范围及原则 1、进入纯水站的水源为自来水,根据客户地区的水质情况,其变化系数K≤1.5,处理系统排放的浓废水可直接排入市政综合管网。 2、纯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应急性,可以满足水质及水量的变化,并考虑在突发或事故状态下的各种应急用水。 3、采用工艺具有可靠性,运行稳定,运转费用低,管理维护量特别小,纯水系统采用集成电路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4、系统管道均采用UPVC管路。 5、系统处理过程中选用工作泵均为多级离心泵,具有启动及运转功率小,无死角,噪音低,工作稳定等特点。 6、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接入纯水处理站的给水管道起纯水出口为止的整个处理工艺、基础、电气等各专业的设计。 四、出水水质及水量要求 1、设计规模 系统工程设计规模为2.0t/h。 2、出水水质要求 系统出水水量 小时设计产水量为2.0t/h 系统出水水质 在线监测5MΩ以上 系统产水温度 60C°-70C°

超纯水系统工艺及其施工

超纯水系统工艺及其施工 Ultrapure Water System Technics and Construction)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公司:吴纯傲 文摘: 本文根据建设制备18.2MΩ以上的超纯水站为实际案例,介绍超纯水制备的基本工艺,特别注重说明了水处理不同阶段所用管道材质,并根据安装实际经验对超纯水管道施工作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超纯水系统洁净CPVC管PVDF管 Abstract: Take example of pure water above 18.2MΩin FAB to expla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low and basic technics, especially in choosing pipeline materials at difference stage. And illuminate the construction of pure water pipeline in detail base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 Ultrapure water system, Clean, CPVC pipe, PVDF pipe. 一、超纯水系统总体介绍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在芯片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于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生产出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除高纯原材料、高纯气体、高纯化学药品外,高纯水也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高纯水系统是将一般的市政用水处理成对不同离子的含量和颗粒度都有很高要求的超纯水。超纯水系统总体来说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超纯水制造区(CUB 部分)、超纯水抛光循环区(FAB部分)、超纯水输送管网(FAB各使用区)。其中超纯水制造区最为复杂其又可分为:预处理、一次纯水处理、超纯水处理三个部分。预处理部分主要包括:沙滤、活性炭塔(有的厂商在沙滤前还增设反应槽、气浮池);一次纯水部分主要包括:阴阳离子交换塔、脱气塔(DG)、保安过滤器、紫外线杀菌器及多级反渗透;超纯水部分主要包括:MDG(脱氧膜组)、TOC-UV杀菌器、混床(MB)及终端过滤器。但是由于考虑到在向工艺线设备输送高纯水过程中,输水管道会对水质再次造成污染,因而在FAB内一般都设立抛光循环系统。抛光循环系统主要以MB为核心,再加上超滤设备(UF),以除去在向工艺生产线输送纯水的过程中,管网溶入水中的杂质。 二、超纯水系统中各阶段常用管材 在超纯水系统中管材的选用也非常重要,既要能做到保证水质、又应该做到经济合理。超纯水系统中常用管材主要包括:PVC、SGP、SGP(RL)、SUS304、CPVC、SUS316及PVDF等管材。一般在超纯水制造区预处理阶段多采用PVC管或SUS304管。设备面管一般采用内衬胶钢管(SGP RL),对于水泵等产生震动的动力设备周边采用SUS304管;在一次纯水阶段主流程采用CPVC管或SUS304管。高压泵与反渗透(RO)之间,由于压力高所以必须采用SCH80的SUS304管及耐压2.0Mpa级的法兰。由于RO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因而一般在RO之前有热交换器,其周边也应该采用SUS304管;在超纯水制造阶段,主流程一般应采用SUS316管和CPVC管;抛光循环区主流程一般采用SUS316管(焊接连接,并要求双面成型)和PVDF管,超纯水回收管道采用CPVC管。在以上水处理各阶段废水排放管道均采用普通PVC管;在纯水制造过程中酸碱等加药管线,应采用耐冲击PVC管;纯水系统中使用的氮气系统采用SUS304管,超纯水抛光系统所用氮气管道采用SUS316管;压缩空气系统在纯水系统中作为气动阀开关动力,一般采用SUS304管或SGP管,当采用SGP管时进入电气盘前需加过滤器。 三、超纯水系统施工 超纯水系统水站部分施工难度最大,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设备的搬入及安装,共用管架的制作安装以及管道的安装。设备的移入一定要注意编制详细的设备吊装方案,特别是对于超重、超大、易损设备,千万不可以野蛮冒险施工。共用架台的施工要注意两个环节:一、架台与土建结构连接处一定要坚固,最好采用预埋铁板。若因种种原因不能预埋,则应用化学铆栓固定在梁上,不应使用一般的简易膨胀螺栓。切不可用铁板和简易膨胀螺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