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伊利亚斯·詹姆士·科里

1990年10月1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美国哈佛大学的有机化学家伊利亚斯·詹姆士·科里(Elias James Corey)以199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在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方面的贡献。

科里从5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有机合成的研究工作,30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合成了几百个重要的天然产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都比较复杂,而且越往后,他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越复杂,合成的难度也越大。

按照科里和他的学生成学敏在1989年出版的一本名为《化学合成的逻辑》的书分类,他的合成工作主要涉及(1)大环结构:主要是一些大环内酯和大环内酰胺类的抗菌化合物;(2)杂环结构:主要是一些生物碱和维生素等;(3)倍半萜类化合物:由3个异戊二烯结构单位组成分子碳架的各种天然的烃类和其衍生物;(4)多环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含有更多异戊二烯结构单位的天然多环化合物;(5)前列腺素类化合物:一类激素;(6)白三烯类化合物:一类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多烯和其衍生物。下面列出科里首先合成的有代表性的几个化合物:

从这几个例子就足以看出,即使他最早期的合成工作(如长叶烯的合成)也已经能够显示出他的巨大天才。但是,科里最大的功绩并不在于他的那些艰巨的合成工作,而是在1967年他提出具有严格逻辑性的“逆合成分析原理”,以及有关在合成过程中,各种功能团的转变、加入和消去的一系列系统地修饰分子的原则和方法。逆合成分析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确定如何将要合成的目标分子按可再结合的原则在合适的键上进行分割,使其成为合理的、较简单的和较易得的较小起始反应物分子;然后,再反过来将找到的这些小分子或等价物按一定的顺序和立体方式,逐个地通过合成反应再结合起来,并经过必要的修饰,而得到所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所以逆合成分析是决定整个合成路线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合成的策略、成败和评价。例如,科里选用的长叶烯逆合成是:

在a键处分割长叶烯是可取的逆合成分析方式之一。因为这样可以找出比较简单的、容易制得的魏兰德-米歇尔酮(Wieland-Miescher ketone)作为起始反应物。从这个酮经过增加2个碳原子和扩环反应,即可得到所需的“顺式的二环中间物”,故科里的长叶烯全合成即以魏兰德-米歇尔酮为起始原料,并获得成功。下面是科里合成长叶烯的图示,其各步骤说明列于图下。

(m)脱缩硫酮的沃尔夫-启须纳(Wolff-Kishner)反应;

(o )(1)MeLi对酮加成成为醇的反应;

(n)醇氧化成酮的反应;

(2)醇脱水成烯的反应。

这一合成的中心思想是9■10之间的反式和顺式稠合方式能够可逆地发生变化,和10a的分子内共轭加成反应而得到11,构成长叶烯分子的基本碳架。所以从2为起始物的合成中,应按所示的反应(a)→(g)使A环扩大一个碳原子,并增加一个取代的甲基,以得到9和10。由10a得到11之后,再经过(j)→(o)的步骤即可得到全合成的(±)-长叶烯(1)。

其实,在1967年之前,许多其他有机合成化学家的成功之作也都必定符合科里的“逆合成分析原理”,但别人都没有能像科里那样,将本来都是靠经验和资料的积累为凭据的合成设计,严格地予以系统化,使之成为可以传授学习的、符合逻辑的推理方法。事实是,学习了科里的这一原理之后,许多有机合成工作者由于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科学方法,而有可能提出很好的合成设计方案。例如,后来在(1978-1984)年间瑞士学者W.欧波泽(Oppolzer)按如下的逆合成分析设计的合成步骤也成功地合成了长叶烯。其合成步骤如下图示,图后列出各步骤说明。

(a)烯胺的酰基化反应;

(b)烯醇的o-酰化反应;

(c)构象改变;

(d)[2+2]光化学环加成反应;

(e)氢解脱苄基反应;和随后的逆羟酮加成反应;

与科里的合成法比较,欧波泽合成法的起始原料也不难得,总收率可达24-28%,是一个效率很高的方法,而科里合成法的总收率只有1-2%。可见,欧波泽法更为优越,其原因是在单键旋转的情况下,2个C=C双键的[2+2]环加成反应基本上只按所示的20a→21一种可能的方式进行,生成的两个新的环一个为四元环、一个为五元环,而如果按另一种可

能的方式进行,则新生成的两个环将都是四元环。由于这种选择性的缘故,结果导致关键步骤20→21的产率高达83-92%。科里法的关键步骤是10→11,要求10所含六元环呈船式构象出现,如10a所示,这是很不利的,所以这一步反应的产率只达到10-20%。除了这两个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合成长叶烯的方法。这些表明通过“逆合成分析”进行合成设计,可以得到不只是一种合成法,而是多种或很多种方法。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每个合成工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选择,经实验之后,对比得到的各个不同的结果,最能揭露内在的化学实质,而提高有关方面的化学水平。

尽管欧波泽的这个合成法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但这个成功的合成却不能不被认为是受益于科里的“逆合成分析原理”,因为这个合成是在科里提出他的这个原理之后11-17年完成的。这时已经不能不说,这个原理已为所有的有机合成化学家(包括欧波泽)所接受。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所以说科里的贡献是伟大的,他促进了有机合成化学的快速发展。这是科里获得崇高荣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此外,科里还开创了运用计算机技术于有机合成的设计。1969年他和他的学生卫普克(Wipke)编制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程序OCSS(organic chemicalsynthesis simulation,有机化学合成模拟),这也是建立在他的逆合成分析原理上的,即将该原理编成程序输入计算机。后来,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和科研单位都以这个OCSS程序为基础,开发出了许多新的程序。计算机具有的功能可以有力地辅助人类的大脑思维。尽管有些学者认为靠计算机的人工智能进行有机合成设计要能获得成果,仍然是比较遥远的事,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高效程序的编制,必能更快地促进和提高有机合成化学达到更高的水平。

平行线的判定

这个定理可简单地写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注意:(1)已给的公理,定义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以后都能 够作为依据.用来证明新定理.(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 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能够是已知条件, 也能够是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定理.在初学证明时, 要求把根据写在每一步推理后面的括号内. ②证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师: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出了平行线,你认为他的作法对 吗?为什么?(见相关动画) 生:我认为他的作法对.他的作法可用上图来表示:∠ CFE=45°,∠BEF=45°.因为∠BEF与∠FEA组成一个平 角,所以∠FEA=180°-∠BEF=180°-45°=135°.而 ∠CFE与∠FEA是同旁内角.且这两个角的和为180°, 所以可知:CD∥A B. 师:很好.从图中可知:∠CFE与∠FEB是内错角.所以可 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下面我们来用 规范的语言书写这个真命题的证明过程. 师生分析:已知,∠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 内错角,且∠1=∠2. 求证:a∥b 证明:∵∠1=∠2(已知)∠1+∠3=180°(平角 通过对学生熟 悉的平行线判定的 证明,使学生掌握平 行线判定公理推导 出的另两个判定定 理,并逐步掌握规范 的推理格式. 因为学生有了以前 学习过的相关知识, 对几何证明题的格

定义) ∴∠2+∠3=180°(等量代换)∴∠2与∠3 互补(互补的定义)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这样我们就又得到了直线平行的另一个判定定理:内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借助“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公理,你还能证 明哪些熟悉的结论呢? 生1:已知,如图,直线a⊥c,b⊥c.求证:a∥b. 证明:∵a⊥c,b⊥c(已知) ∴∠1=90°∠2=90°(垂直的定义) ∴∠1=∠2(等量代换) ∴b∥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生2:由此能够得到:“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棒.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熟悉掌握直 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第三环节:反馈练习 活动内容: 课本第231页的随堂练习第一题 活动目的: 教学效果: 因为此题仅仅简单地使用到平行线的判定的三个定理 (公理),所以,学生都能很快完成此题. 第四环节:学生反思与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式有所了解,今天的 学习只不过是将原 来的零散的知识点 以及学生片面的理 解实行归纳,学生的 理解更提升一步. 巩固本节课所 学知识,让教师能对 学生的状况实行分 析,以便调整前进.

1989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1989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毕晓普与Levintow一起工作时,逆转录酶已被发现,这使毕晓普考虑复制逆转录病毒。在这方面的早期成果,包括描述逆转录酶将RNA拷贝进DNA中;受感染细胞中病毒RNA的鉴定;以及在正常细胞及感染细胞中病毒DNA的识别及描述。毕晓普等将他们对逆转录病毒转导的证据进行整理,将结果归纳为Src位于病毒基因组靠近3'端的一个单一基因以外的逆转录病毒基因;它可帮助弄清何种基因损伤使正常细胞基因转变成癌基因;探讨原癌基因对人类癌症起源的作用;通过数种实验策略增加原癌基因的种类;对正常生物体(有机体)内的原癌基因的生理功能进行研究,以及发现由Src 编码的蛋白激酶。1970年毕晓普同H.E瓦尔默斯合作,着手验证这样一个假说--正常体细胞里也有一些静止的病毒癌基因,一旦被激活,它们可以致癌。用已知可以在鸡中致癌的劳斯肉瘤病毒作为实验材料,他们发现,在健康细胞中也存在一个基因,其结构同病毒中的致癌基因相似.1976年他们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声称病毒是由正常细胞得到这个致癌基因.病毒感染细胞并开始复制时,它把这个基因整合到自身的遗传材料中去.以后的研究还表明,这样的基因可通过几种方式致癌.甚至没有病毒的参与,这种基因也可被某些化学致癌物转化,成为造成细胞不受限制地增生的形式.因为毕晓普和瓦慕斯发现的机制似乎为一切癌瘤的发生所共有,所以他们的工作对于癌瘤研究贡献极大.至1989年科学家已在动物中鉴定出40个以上的具有致癌潜能的基因. 从而他们也否定了以前的看法癌基因必然源自病毒。毕晓普因与H.E 瓦尔默斯一起,说明了位于细胞核内的原癌基因正常情况下是不活跃的,不会导致癌症;当受到物理、化学、病毒等因素的刺激后被激活,成为致癌基因,即原癌基因被激活后转化为致癌基因的复制过程,并发现动物的致癌基因不是来自病毒,而是来自动物体内正常细胞内所存在的一种基因──原癌基因,即逆转录病毒癌基因的起源,因而了荣获198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任何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成功的机会是赋予那些有准备的人的!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es)归类于逆转录病毒科,包括一大类含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分为肿瘤病毒亚科、泡沫病毒亚科和慢病毒亚科,每一亚科又有若干个属。肿瘤病毒亚科大多引起禽类、猫、鼠、猴等动物肿瘤,与人类疾病相关者有人类嗜T细胞病毒(humanT-celllymphotropicvirus,HTLV);泡沫病毒亚科(spumavirinae)的致病作用尚不清楚;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则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反转录病毒的最基本特征是在生命过程活动中,有一个从RNA到DNA的复制过程,即反转录过程——病毒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负链DNA后,形成RNA:DNA中间体。中间体的RNA酶H水解,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综述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综述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让-皮埃尔-绍瓦热、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伯纳德-L-费林加获奖,领域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分子作为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他们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其大小只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 一个分子水平的器件可以被定义为有许多不连续的分子元件(比如一个超分子结构)组装起来,用以体现一特定功能的组装体。要构造分子机器首要的是合成相关的分子元件,首先在这一领域做出突破的是科学家让-皮埃尔-绍瓦热。他于1983年将两个环状分子连成链状,并命名为索烷。随后的1991斯托达特成功合成了轮烷,一环一链,环分子可绕链转动。(摘自百度百科) 众多分子器件的合成与当时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超分子化学分不开,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积少成多,即从原子或分子开始建造纳米结构。这个观点最早由查理费曼(R.P.Feynman)于“基础研究还有很大空间”的演讲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后期,超分子化学迅速发展。众多的研究者开始认为,对于构建纳米级别的机器,分子相对于原子时更为方便的构建单元。主要观点基于以下几点:1.分子比较稳定,而原子难以操控,2.自然界中用以构建大量各种各样又来维持生命的纳米器件或机器都是来源于分子而非原子3.绝

大多数实验室中化学实验的处理对象是分子而非原子4.分子式已经有明显形状的实物,有着与器件相关的性能(如被背光化学和电化学输入操纵的性能)5.分子可以自组装或者可以连接成更大的结构。(摘自分子器件与分子结构-通向纳米世界的捷径).基于以上几点,大量科学家们于分子水平造出大量的分子器件,例如分子起重机分子肌肉,分子芯片等等。为分子机器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分子机器的另一个问题便是能量。,可想而知,由热能产生的布朗运动可能不足来提供及其所需的能量,那么可能的能量可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化学能,光能,电能。但由于化学能的产生来源于化学键的断裂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其过程中添加原料的繁琐与废料的麻烦,使得分子机器的能量大多来源于电与光。代表性的诺奖得主费加林于1999年找出了第一个分子发动机,并用它转动了比他大一万倍的玻璃杯。 如果由分子马达提供能量,那么由斯托达特设计的分子穿梭机则控制了分子的运动,它使得精确控制分子机器的运动成为可能,斯托达特设计的轮烷就是一个略为粗糙的分子开关他利用分子两端的化学基团的相互反应来实现分子在化学位点的来回运动,不仅如此,利用分子穿梭机对条件的反应,斯托达特更设计出利用轮烷的记录储存装置,与最先进的储存装置相比毫不逊色。此后五花八门的分子开关层出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9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和以色列科学家获得2009诺贝尔化学奖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记者陈雪霏)美籍印度科学家拉马克利什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美国科学家斯太茨(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科学家雍纳斯(Ada E. Yonath)因其对核糖体的结构和作用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他们获奖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生命核心过程的一项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转变为生命。核糖体生产蛋白质,来控制所有生物的化学成分。核糖体对生命至关重要,他们是新抗生素的主要目标。 虽然他们三位科学家独立工作,有时甚至是竞争状态,但他们都用X光晶体学展示了核糖体的结构以及他们是怎样在原子水平上发挥作用的。 诺奖评委解释说,这项研究可以很快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今天的抗生素药品治疗很多疾病,主要是通过阻止核糖体细菌发挥作用。没有发挥作用的核糖体,细菌就不能生存。 拉马克利什南今年56岁,出生在印度,但是美国人,目前是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结构研究课题的领头人。 68岁的斯太茨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休斯医学院的教授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70岁的雍纳斯是1968年在魏则曼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这里任教授。她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是45年来的第一位女科学家。 她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电话采访中表达了她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心情,“非常高兴,也充满感谢”。诺奖奖金共一千万瑞朗,合141万美元。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小传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约纳特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金奈,目前持有美国国籍。拉马克里希南1971年在印度巴罗达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至1978年在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获生物学研究生学位,1978年至1982年在耶鲁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1982年至1999年曾先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等工作,1999年至今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施泰茨194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66年在哈佛大学获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67年至197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做博士后,1970年至今在耶鲁大学工作。 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962年在希伯来大学获学士学位,1964年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下 5.2.2平行线的判定(1) 授课教师: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 郝宏文

5.2.2平行线的判定(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会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定两直线平行,初步学会用几何语言进行简单推理和表述。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地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教学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四、教学教具:多媒体、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如何用平行线的定义及平行公理的推论来说明两直线平行(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如果用平行线定义难以说明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平行公理的推论对条件要求较强,要有三条平行线,且其中的两条分别与第三条平行。你能否运用这两种方法来说明下面这两个问题的道理? 如果只有a、b两条直线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平行呢?说明这两个途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二)新授

321 G H F E D C A B A B C D E 12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让学生回忆并叙述上节用三角板和直尺过一点P 画已知直线AB 的平行线的过程,你能发现这种画法实际上是画一对什么角相等吗?(让学生观察图形后回答,这两个角是直线AB 、CD 被EF 截得的同位角)。 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述平行线判定公理: ∵∠1=∠2 (已知) ∴a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习: 1.已知∠1=54°, 当 时, AB ∥CD ?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的推导 先采用探讨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能不能从内错角之间的关系或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让学生观察图形分析∠1与∠2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判定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角之间的关系,发现新结论: 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简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述上面的推理过程 已知:直线AB 、CD 被EF 所截,∠1=∠2, 求证:AB ∥CD 证明:∵∠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习:已知:∠1=∠A=∠C,

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大脑两半球功 能 专属的研究 斯佩里Roger W. Sperry 美国 加利福尼亚技术研 究所 1913年—1994年 关于视觉系统信号 处理的研究 休贝尔 David H. Hubel 美国 哈佛医学 院 1926年— 威塞尔 Torsten N. Wiesel 瑞典 哈佛医学院 1924年— 斯佩里把猫、猴子、猩猩联结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割断,称为“割裂脑”手术。这样两个半球的相互联系被切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1961年斯佩里设计了精巧和详尽的测验,在作割裂脑手术的人恢复以后,进行了神经心理学的测定,获得了人左右两半球机能分工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从而更新了优势半球的概念。裂脑人的每一个半球都有其独自的感觉、知觉和意念,都能独立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两个半球都能被训练执行同时发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务。斯佩里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语、思维和意识与两个半球的关系,成绩卓著。 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休贝尔和威塞尔测试了猫的视皮质细胞反应。他们把微电极埋在猫的视皮质细胞中,尽管他们不能选择某个特定细胞,但可以把电极以大约正确的方式插在某处,因此可以了解他们到达了什么地方。而当研究者在屏幕上打出一些光影或者其他图形时,猫就用带子系好,藉已固定好猫的头部,研究者就可以知道是网膜上的哪一部分是图像显现之处,然后把这个被刺进的皮质区进行连接,透过放大器和扬声器,他们可以听到细胞启动的声音。其结果显示细胞对一个横向的线或者边缘有强烈反应,但对点、斜线或直线只有非常微弱的反应,或者根本就没有反应,之后的研究继续显示:有些细胞对某些处在一个角度上的线条、垂直线条、直角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伊利亚斯·詹姆士·科里 1990年10月1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美国哈佛大学的有机化学家伊利亚斯·詹姆士·科里(Elias James Corey)以199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在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方面的贡献。 科里从5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有机合成的研究工作,30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合成了几百个重要的天然产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都比较复杂,而且越往后,他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越复杂,合成的难度也越大。 按照科里和他的学生成学敏在1989年出版的一本名为《化学合成的逻辑》的书分类,他的合成工作主要涉及(1)大环结构:主要是一些大环内酯和大环内酰胺类的抗菌化合物;(2)杂环结构:主要是一些生物碱和维生素等;(3)倍半萜类化合物:由3个异戊二烯结构单位组成分子碳架的各种天然的烃类和其衍生物;(4)多环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含有更多异戊二烯结构单位的天然多环化合物;(5)前列腺素类化合物:一类激素;(6)白三烯类化合物:一类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多烯和其衍生物。下面列出科里首先合成的有代表性的几个化合物: 从这几个例子就足以看出,即使他最早期的合成工作(如长叶烯的合成)也已经能够显示出他的巨大天才。但是,科里最大的功绩并不在于他的那些艰巨的合成工作,而是在1967年他提出具有严格逻辑性的“逆合成分析原理”,以及有关在合成过程中,各种功能团的转变、加入和消去的一系列系统地修饰分子的原则和方法。逆合成分析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确定如何将要合成的目标分子按可再结合的原则在合适的键上进行分割,使其成为合理的、较简单的和较易得的较小起始反应物分子;然后,再反过来将找到的这些小分子或等价物按一定的顺序和立体方式,逐个地通过合成反应再结合起来,并经过必要的修饰,而得到所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所以逆合成分析是决定整个合成路线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合成的策略、成败和评价。例如,科里选用的长叶烯逆合成是:

【2019年整理】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1901年范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E.费歇尔(Emil Fischer,1852—1919) 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国化学家,发现了稀有气体。 1905年拜耳(Adolf von Baeyer,1835—1917)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Edward Buchner,1860--191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 1909年弗里德里希·奥斯瓦尔德(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1853—1932) 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1847—1931)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女科学家-玛丽·居里 1912年维克多·梅林尼亚(Victor Grignard,1871—1935)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 1913年维尔纳(Al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

专题练习平行线的判定

专题二平行线及其判断【要点归纳】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用符号“∥”表示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两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平行 3 .平行公理: (1)过已知直线外一点,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 即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_____________. 如果a∥c,b∥c,那么a____c。 b a c a c b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即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_____________ 如果b⊥a,c⊥a,那么b____c. 【例题讲解】 【例1】如图5.2-4所示,根据下列条件,可推得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根据.(1)∠ABD=∠CDB; (2)∠CBA+∠BAD=180°; (3)∠ABC=∠DCE。 【例2】如图5.2-5,∠A+∠B=180°,∠EFC=∠DCG,试说明:AD∥EF。 【例3】如图5.2-7,若∠B=102°,∠1=78°,则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例4】如图5。2-8,EC,FD与直线AB交于C,D两点,∠1=∠2,则EC∥DF吗?为什么? 【例5】如图5.2-9已知FE⊥CD于E,∠1=64°,∠2=26°,试说明AB∥CD。 【随堂练习】 1。已知:如图5.2-10,BE平分∠ABC,且∠1=∠3,则DE与BC平行吗?为什么? 2。(1)如图5.2-13,AF,CE,BD交于点B,BE平分∠DBF,添加条件∠EBF=,可使DB∥AC,说明理由. (2)(贵州铜仁中考题)如图5.2-14,请填写一个你认为恰当的条件,使AB//CD. 3.如图5。2-18所示,由(1)∠1=∠3,(2)∠BAD=∠DCB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伊莱亚斯?詹姆斯?科里(Elias James Corey)(美国),由于提出有机合成理论及方法而获奖。他创立了“逆合成分析原理”,并率先用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方法,使有机合成化学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分子模拟”,得以模拟生产许多复杂的天然产品。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Richard R Ernst)(瑞士),1933年生于瑞士联邦的温吐尔,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因对开发制造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谱仪技术的贡献而获奖。 1992年鲁道夫?马库斯(Rudolph?Arthur?Marcus)(美国)1923 年生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因为确立化学系统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而获奖。该理论对于生命或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993年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的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美国)1944年生于美国加州的拉霍亚。与创立寡聚核苷酸导向定位突变法的迈克尔?史密斯(Michaei Smith,1932年出生的加拿大籍英国人)分享当年的化学奖。 1994年乔治?奥拉(George A.Olah)(美国),1927年生于匈牙利,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因对有机化学的贡献而获奖。他发现了用超强酸使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对发现新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推动有机化学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5年保罗?克鲁森(Paul Crutzn,生于1933年,荷兰)、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生于1943年,墨西哥)和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生于1927年,美国)三人由于在大气化学领域,尤其是在有关臭氧层形成和损耗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奖。 1996年小罗伯特?柯尔(Robert F.Curl,Jr,美国,生于1933年)、哈罗德?克罗托(Sir Harlod W.Kroto,生于1939年,英国)和理查德?斯莫斯(Richard E.Smalley,生于1943年,美国)等三人由于发现球状碳分子即富勒烯C60而共同获奖。 1997年一半奖金由保罗?博伊尔(Paul D.Boyer,生于1918年,美国)和约翰?约克(John E.Walker,生于1914年,英国)分享,是因其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在体内形成的生物催化原理;另一半由丹麦的延斯?斯科(Jens C.Skou,生于1918年)获得,他发现了钠、钾离子三三磷酸腺苷酶。 1998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量子化学领域的科学家瓦尔特?柯恩(Walter Kohn)和约翰?波普尔(John A Pople Kohn,美国),1923年生于匈牙利维也纳,在美国加州大学工作;PoPle(英国),1925年生于英国,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这俩位科学家各自率先创新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咳对分子的性质及其参与的化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 1999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埃及裔美国人艾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为飞秒光谱学(femtosecond spectroscopy,1飞秒=10-15秒)研究所作的贡献。泽维尔的研究成果使得人们便于研究和预测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给化学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在导电聚合物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一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1.如图1所示,直线、被直线所截,如果,那么,为什么? 2.如图2,如果,那么,为什么? 图1图2 3.如图3,直线、被直线所截.(1)如果,那么,为什么? (2)如果,那么,为什么? 4.如图4,一个弯形管道的拐角,,这时管道、平行吗? 图3图4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最新1999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II 卷5至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83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佣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l C12 N14 O l6 Na 23 Mg 2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并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2.Murad 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 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 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 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O 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 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 不是亚硝酸酐 C.NO 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 物质还原的产物 D.NO 是红棕色气体 3.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Ir 191 77,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A.77 B.114 C.191 D.268 4.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A.39︰61 B.61︰39 C.1︰1 D.39︰11 5.右图装置可用于 A.加热NaHCO 3制CO 2 B.用Cu 与稀HNO 3反应制NO C.用NH 4Cl 与浓NaOH 溶液反应制NH 3 D.用NaCl 与浓H 2SO 4反应制HC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顶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 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分:着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 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贝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7.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eCl 2 B.PCl 3 C.PCl 5 D.N 2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 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 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 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 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 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平行线的判定二

5.2.2平行线的判定(二) 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初步了解推理论证的方法,会正确的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及运用难点:会正确的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我们学习过哪些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二、例题 例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解:这两条直线平行。 ■/ b丄ac丄a (已知) ???/ 1 = / 2=90°(垂直的定义) a ? b //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你还能用其它方法 说明 b // c吗? 方法一:如图(1),利用“内错角相等俩直线平行”说明;方法二:如图(2),利用“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 (1)(2) 注意:本例也是一个有用的结论。 例2如图,点B在DC上,BE平分/ ABD, / DBE= / A,则BE // AC,请说明理由。 分析:由BE平分/ ABD我们可以知道什么?联系/ DBE= / A,我们又可以知道什么?由此能得出BE // AC吗?为什么? 解:??? BE 平分/ ABD ???/ ABE= / DBE (角平分线的定义) 又/ DBE= / A ???/ ABE= / A (等量代换) ? BE // 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注意:用符号语言书写证明过程时,要步步有据。 1 □__ 2 b c A

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9年物理学奖,由三位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美国的诺曼·拉姆齐(Norman F.Ramscy)(获得奖金的一半)、汉斯·德默尔特(Hans G.Dehmel)和德国的沃尔夫冈·保罗(Wolfgang Paul)(分享另一半奖金)。拉姆齐发明了分离振荡场方法及用之于氢微波激射器及其它原子钟。德默尔特和保罗发展了原子精确光谱学和开发离子陷阱技术。 诺曼·拉姆齐(Norman F.Ramscy,1915—2011),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母亲是德国移民,曾是大学数学教师,父亲是西点军校毕业生,当过美军军官。由于父亲工作没有固定地点,他小时候常随家周游世界,学习不按常规,基本上靠自学。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他父亲被派往法国任职,母亲带着小拉姆齐同父亲一起来到了法国巴黎。母亲喜爱艺术,来到巴黎这个艺术之都后,产生了一个念头:每个月带儿子参观两次卢浮宫,让儿子从小接受艺术的熏陶。但第一次参观卢浮宫,拉姆齐就让母亲大失所望,他对艺术不感兴趣,一件作品是只看两眼便催促母亲赶快走。后来母亲领他去科技博物馆,意外发现他对那里的展品十分感兴趣,甚至有些流连忘返。于是母亲改变了计划,决定每个月带儿子参观两次科技博物馆。 拉姆齐早年对科学的兴趣是通过阅读一篇关于原子的量子理论的文章而激发的。当时他并不认为物理可作为自己的职业。父母曾指望他步父亲的后尘去西点学军事,可是当时 1

他还太小,于是就申请了一项奖学金到堪萨斯大学哥伦比亚学院上学,专业是数学。由于他每年都获得竞赛优胜奖,在高年级时竟然得到了只有研究生才能从事的教学助理的职位。1935年拉姆齐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由于兴趣转向,改为攻读物理学,他得到奖学金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卡文迪什实验室可谓群英荟萃,是20世纪前期物理革命的发祥地之一,先后有二十多人获得诺贝尔奖。在那里,拉姆齐第一次接触到分子束方法,为他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拉姆齐又回到哥伦比亚大学跟随拉比做博士论文。拉比不仅在研究方面成果辉煌,而且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卓有成就,在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中,先后有十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被称之为“拉比树”。后来,拉姆齐在这些人中,创造了三个记录:取得博士学位最快(只用了一年)、获得奖学金最多、荣获诺贝尔奖时的年龄最大(74岁)。 1947年,拉姆齐转到哈佛大学,在那里一直工作了40年。他建立了分子束实验室,以便精确地进行磁共振实验。当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没有足够均匀的磁场,这促使他发明了分离振荡场方法。分离振荡场方法不但为铯原子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还使他们有可能测量许多不同分子的分子特性和磁特性,其中包括核自旋、核磁矩和电四极矩,分子旋转磁矩、自旋-旋转相互作用、分子中电子的分布等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拉姆齐还在进行分子束和中子束的研究。他主持建设了哈佛大学的回旋加速器实验室,并用这台加速器进行质子-质子散射研究。 拉姆齐虽然基本上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但他对理论也 2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4)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14)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 “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年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 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 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亨利·莫瓦桑 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 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 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年 奥托·瓦拉赫 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 玛丽·居里 波兰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 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弗里茨·哈伯 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 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 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 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 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 “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