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景观中景观生态学应用

大学校园景观中景观生态学应用
大学校园景观中景观生态学应用

大学校园景观中景观生态学应用

摘要:校园规划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课题。文中针对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景观生态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论述。由于高等学校相对而言,功能性较为复杂,综合性较强,因此本文的重点以介绍高等院校的景观设计为主,并以江南大学蠡湖校区为例系统的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当代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校园环境;景观生态学;校园景观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已经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类面临的头号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恢复生态学和生态恢复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思想贯穿于景观环境设计—建造—管理的始终。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的学科,它的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一级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理论的直接来源是生态学与地理学,同时从现在科学的诸多相关理论中也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为开放系统的自然等级有序理论,以及综合性和组织性理论;它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之间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是以控制论为基础的。因果反馈耦合关系建立不仅与系统论、控制论有关,还涉及到信息论的有关问题。景观生态学的自组织理论及稳定性概念又和耗散结构理论有关。

2 校园景观设计综述

校园景观设计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园景观,这三种景观都是属于校园景观范畴内,因此具有相同的特点。三者都强调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营造具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符合师生学习工作的需要等特点。但是由于他们所服务的人群有很大差异,同时校园的功能性、综合性、复杂性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三者还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的景观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因此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尺度和心理要求,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从长远发展考虑。景观设计要与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相结合,必须要有符合自身风格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规划和设计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3 生态性和因地制宜原则,对于学校来说,必须从大环境着眼,从小环境入手,尽可能利用那些天然的地形和植被,为生态环境的合理化创造条件,应避免为追求气派而过分强调草坪的作用,忽视乔、灌、草、地被植物群落式立体配置的重要性,设计手段应是“花最少的力气去适应生态环境”。

2.4 功能性、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大学校园必须是学习与生活同在、学科与学科交融、校园与社会对话、人文与生态共享的集合共存体,能同时满足教、学、研及生活的各种不同需求。

3 基于生态学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校园用地方面,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及周边的景观自然条件,可以适当搞一些微地形,避免大的挖填工程,尽量避免树木移栽,坚持伐不如移,移不如不移的原则来开展校园的用地。注重利用周边山体坡地和建筑界定立体空间界面,形成开敞的空间景观界域。

校园绿化方面,开展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相结合的立体绿化,避免土壤裸露和水土流失,提高绿视率;从发挥植物最大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不宜建植大面积的草坪,在满足造景的前提下,尽量以乔灌木代替草坪,根据土壤特性、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植物配置。摒弃种树越多越好的观念。避免效仿他人千篇一律的做法,讲求绿化的情趣,从校园空间的使用功能、景观等多方面来考虑绿化设置。如行道树与道路平行种植,种在建筑前后的或成片绿地上的树木,则不拘泥于成行成排或左右对称的办法。在规整、宽阔的绿地上,布置人行步道,不拘泥于两条十字交叉,而是蜿蜒其中方便了人行又时常会形成一定的图案效果。道路铺装的设计考虑雨水的自然渗化,以补充地下水。水体驳岸的设计最好使水边形成水生植物群落。在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对于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应采取补救措施,恢复植被。

校园景观设计应实施生态园林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让大学生牢记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高等院校的建筑、小品、绿化、道路等的具体设计中,规划师和园林师应教给人们具体的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如设计环保型公寓、绿色建筑、太阳能庭院灯,布置分类处理的垃圾箱,用中水进行绿化灌溉、冲洗路面与厕所,设计动物自由穿行的栈道或道路,在校园树林中观察位置较好的树上布置鸟类活动观测仪,用塑料袋、一次性餐具或废旧电池制作成警示性雕塑小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模拟沙漠化、荒漠化、石漠化的小景起警示作用,这些概念设计对大学生将会有很好的形象化教育作用。

4 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实例应用

由于城市用地的有限性,所以维持城市生态健康的大型城市绿地的建设始终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大学校园占地面积大,相对容积率不高,因而应该有效地发挥它的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市大型公共绿地的有效补充。下面以江南大学蠡湖校区为例介绍下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 江南大学蠡湖校区简介

江南大学蠡湖校区规划范围东、南、北3个方向以教育园区规划路为边界,南到红力路,规划面积约为230公顷。用地现状地形平坦,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形态。按照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所作出的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说明,新校区规划绿地率54.80%,即校区绿化总面积约130公顷。此次设计要求运用先进的规划理念,突出江南大学蠡湖校区的生态功能,注意单元生长与分期开发的关系。

4.2 江南大学蠡湖校区的规划实践

4.2.1 景观生态网络化

整个校园在总体景观布局上由一心两轴三带、五公园十庭园数节点的空间脉络结构组成,形成“点、线、面” 有机组合的各式绿色空间。

在整体的布局上,规划将校区按类别划分为林地、草地、水体和文化4种斑块,其中林地斑块10块、草地斑块5块、水体斑块2块。每块斑块的面积大小不等,各个斑块之间通过宽30m左右的疏林草地廊道连接。在斑块的布局上,规划对用地进行网格的划分,然后将大型的绿色斑块与水体斑块集中放置在校区的中心,构建“绿色中心”,形成绿色与蓝色的“肺”,将中小型的绿色斑块按照面积大小与生态功能系统化的要求布置于校区的网格结点上。

建筑作为环境的界面以群体的形态出现,并以几何的、开放的形态面向景观。围绕“绿色中心”布置教学区、生活区。教学区采取组团布局结构,功能区与绿带相间布置,最大限度地将“中心绿色斑块”的生态环境向教学区渗透、延伸。生活区同样采取组团式布局结构,

组团之间以大片绿地、水系相隔。规划强调“细胞生长”的概念,用院落、林荫道和水系组成基本单元使各院系形成相对独立的院落“细胞”,再通过景观轴线组成有机整体进行“生长”,使每一个组团如同一个个果实生长在整个校园的生态网络上。这种院落与景观轴线组成的生长模式能够适应各种形态的变化,可以满足任何生长规模的要求,使校园主体结构能够进行细胞式的组合生长,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相应地进行灵活多样的调整,而不破坏校园的总体格局。

4.2.2 景观生态多样化

景观生态多样化有3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通过维持物种的多样化达到生态化;二是根据不同物种的特点,形成多样化的空间环境类型以满足物种的需要;三是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灵活处理环境设计。

江南大学蠡湖校区规划强调“渗透”与“延伸”的概念。首先,对于校园的景观环境,规划在保证各个斑块完整性,避免斑块破碎化的前提下,通过各个斑块的穿插与延伸使各种环境类型形成多重组合,在各个斑块的交界处增加环境类型的多样性。其次,规划将中心斑块通过绿色廊道及其水系向周边的院系组团渗透,增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汇,使人文环境类型多样化。再次,在同类斑块的景观设计上,规划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突出重点,混合运用。如规划将校区水体的岸线分为缓坡、陡坡,有些做成平台出挑,在临近建筑和观景点的地方做成规则式的驳岸,其余大部分为自然的草坡驳岸或卵石驳岸。

为了做到当水处于最高水位时不致漫溢,处于最低水位时不致枯竭,规划将水岸设计成以斜坡为主,根据不同水位设置步行道,以适应水位高低的变化,利用岛、堤、桥、建筑及植物对水面进行分隔与联系。在地形处理上,规划利用湖泊清淤和开挖的土方堆筑成山,形成乐山园,并对湖岸进行适当的地形处理,使校区既有登高瞰远之处,又有倒影奇观之处,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4.2.3 景观生态理论指导下的道路系统

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生态系统组分之间的物质、能量和物种流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保持生态系统中3种流的正常循环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化的标志。

规划在总体上采用人车分行的交通体系。为提高交通效率,规划十分注重道路系统的等级关系,首先在用地中心及西侧各开设一条环状曲线型主干道,以次级环路的形式嵌套在主环路上。校园分设6个出入口,主入口设在青祁路西侧。规划以一系列生态公园区及其亲水步行景观带将主入口与校园中心相连,并以气势恢弘的景观水道强化其主导地位。规划沿主干道在各组团的外围布置若干停车广场,以适应未来机动车发展的需求。在步行系统方面,规划沿正对出入口的几条道路设置景观性亲水步行道和广场,并使之向各建筑组群延伸,与布置在自然绿地中的小路共同形成覆盖整个校园的步行网络。步行系统设计以“小尺度、亲切宜人”为原则。

4.2.4景观生态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形态

在总体设计思想上,把握21世纪新的建筑特点,塑造真正“以人为本”的内、外部空间,构思注重室内、室外空间环境的渗透及景观视线效果,创造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筑空间环境。建筑的设计很好的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组团状的建筑布局特别强调组团内建筑的整体感和融合感,通过广场、院落、廊道、平台、水系等空间元素,使彼此之间取得紧密的联系,丰富建筑的空间形态,并强化其内外空间的连续性、层次感和场所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提供空间支持,增强建筑内外环境的活力。

建筑形体设计追求简洁明快,以单纯几何形体的穿插与拼接作为主要创作手段。建筑主体外饰面可采用高级外墙涂料与石材,局部采用点挂玻璃幕墙、亚光复合铝板等新型材料,突出时代精神与场所精神。建筑立面构图采取现代构图手法,着力推敲形体尺度、比例关系。

5 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营中面的前景和展望

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规划师和设计师的重视,我们应在设计实践中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景观生态学,探索能结合本土实际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作为谋求完美校园环境规划和设计的途径,对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的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认识充足,并融入到现实的设计规划中,把高等学校校园规划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或许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置身于高校校园之中时,已被它宜人的环境、浓郁的植物、清新的空气所陶醉,更被莘莘学子那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所感染,唏嘘感叹,驻足流连,那我们不能忘记在这一切应归功于基于生态学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运用。

* 作者简介:史海南,男(1987-),山东潍坊人,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 科技出版社.2001

[2] 张晓燕.景观设计理念与应用[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 俞孔坚.生存的艺术[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刘蔓.景观设计方法与程序[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易西多.景观创意与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 王文菲.校园景观设计探析[J].山西建筑.2008.3

[7] 美康.浅析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08.1

浙江大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暂行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暂行办法 (试行) 浙大发本【】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高【】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校本科课程与教案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专业能力构成的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学生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 第三条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须重新梳理各学科专业知识点,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各院系要仔细研究现有专业课程的教案大纲,围绕专业核心知识点,同时充分考察国际一流大学相同或相近学科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结合我校特色和优势,重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第四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可总体规划,分步分级实施,学校鼓励院系通过自筹经费,先行建设,并择优向学校推荐。学校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年建设,在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中建设门左右,平均每个专业门专业核心课程。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标杆,辐射和带动其它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本科课程教案质量。学校优先支持高水平教师从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讲授,以提升专业课程的教案水准。 第二章课程设计与教案 第五条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以先进的教育教案理念为指导,聚焦最能反映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知识点,强调传统经典知识与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相结合,课堂教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充分研究,精心设计。 第六条专业核心课程教案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教案过程的深度参

与。课程难度大,富有挑战性与吸引力。重视基于知识的方法启迪、研讨和习得,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过程参与,重视学生课前、课后的深度学习。原则上,讨论课、习题课、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等互动教案课时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 第七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以每门课程学分为主,长学期开设。原则上,学分课程可设计为周学时,即每周理论讲课学时,案例讲授、讨论、基于问题(项目)的互动教案等学时,课外阅读、资料查阅、作业、小组讨论等至少学时;学分课程可设计为周学时,即每周理论讲课学时,案例讲授、讨论、基于问题(项目)的互动教案等学时,课外阅读、资料查阅、作业、小组讨论等至少学时;学分课程设计为周学时或,即每周理论讲课()学时,案例讲授、讨论、基于问题(项目)的互动教案等()学时,课外阅读、资料查阅、作业、小组讨论等至少()学时;以此类推。研讨或案例课应分小班进行,具体视各课程教案需要定。 第八条核心课程采用多种方式,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强调课程考核由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学生研讨课表现、平时作业(论文)、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均有清晰而明确评分,要求多维度评价学生学业。 第九条学校鼓励有条件的院系采用双语教案。 第三章教案团队与职责 第十条课程负责人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领导人和责任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设一位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同时必须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学校授予课程负责人该课程“首席主讲教师”荣誉称号。课程负责人可以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遴选产生,也可在全球范围内招聘。 第十一条各专业可根据实际课程学分、专业人数和学科特点,由课程负责人负责组建教案团队。教案团队由首席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和助教组成。原则则上,除首席主讲教师外,主讲教师不超过人。个别特别学科,可酌情增加。原则上每人的讨论班可配备名助教,助教可由本学科的年轻教师或在职博士生担任。 第十二条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任职条件: 1.必须具有相当于教授的专业技术职称(本领域资深教授);

景观生态学整理

景观生态学整理

第五章: 填空选择: 1、景观的阻抗:a穿越边界的频率b边界的不连续性c适宜性d每一个景观元素的总长度 3、网络的连通性:系统中所有结点被廊道连接的程度 4、源:某一斑块物种,随着种群数量增大,呈现“源”的特征,生物流向外扩散 汇:景观中的生物流向适宜的生境 5、斑块功能:栖息地,源,汇;廊道功能:边缘物种的栖息地,源与汇,屏障(Barrier)或过滤效应。基质的功能:连通性,狭窄地带(狭管效应);网络的功能:结点的功能,廊道的交结地区,运动物体的源和江。 6、(选择题)孔隙率及斑块间的相互关系:a、高孔隙率对物体通过基质造成很大影响 b、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流的性质 7、斑块的形状与物种流的空间取向的关系影响流的速度 简答题: 1、景观的生产功能

答:景观的生产功能指景观的物质生产能力,为生物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其中包括:A、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指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所能累积的有机干物质 B、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具有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的双重特征,生产功能主要体现在农业土地利用的产出上。①正向物质生产功能:通过生产潜力(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土地潜力)来表征②负向物质生产:人类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及农业废弃物的农业生产,造成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 C、城市景观的生产功能:典型的人工景观,生产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 ①生物生产:生物初级生产(绿色植物的生产);绿色植物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及其它农副产品;不占主导地位,主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生物次级生产(城市中的消费者对初级生产的再生产过程) ②非生物生产:1、物质生产:正向物质生产:各类有形产品及服务,负向物质生产:城市景观的“三废”物质2、非物质生产(精神方面):

大学本科各专业课表

教学计划人文学院 对外汉语 2002至2002级执行计划 专业必修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现代汉语(上)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上)专业英语口语(1)现代汉语(下)中国古代文学(下)文学概论专业英语口语(2)中国文化概论基础写作外国文学(上)专业英语写作(1)西方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普通话外国文学(下)专业英语写作(2)社会调查和实习学年论文英汉翻译教育心理学毕业论文 专业选修 实用美学及影视美学亚洲国家语言书法中外文化交流史东南亚语言与文学西方文论东方文学专题修辞学汉语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论云南民族文化与旅游东南亚概况东南亚历史文化美学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文字学当代中国概况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英文报刊阅读中国民俗学比较文学中外美术欣赏《论语》、《孟子》导读佛教与中国文学《老子》、《庄子》导读实用美学应用写作旅游英语学科基础 古代汉语逻辑学高等数学 院管选修 影视艺术媒介素养 2003至2003级执行计划 2004至2004级执行计划 2005至2005级执行计划 2006至2006级执行计划 2007至2007级执行计划 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 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 广播电视新闻学 2008至2008级执行计划 2009至2009级执行计划 公共必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新闻专业实习形势与政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听说(1)英语听说(2)英语听说(3)英语听说(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读写(2)英语读写(3)英语读写(4)英语读写(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4)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社会调查和实习军训和军事理论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专业必修 广播学传播法规与伦理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采访新闻摄影电视节目摄制基础广播电视文体写作视听新媒体技术节目主持世界电影简论影视纪录片传播学引论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学电视节目概述现代汉语 专业选修 媒介经营管理广告文案写作报纸编辑广播制作电视制作西方传媒专题研究学士论文写作电视娱乐节目媒介批评大众文化与传播新闻采访写作报刊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体育新闻广告学公共关系学 学科基础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作者: 指导老师: 专业: 年月日

摘要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中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理论与方法和传统生态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注重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最近几年,园林生态学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一项全新的生态学内容。它不但分析体系本身的发展和变化特征,分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景观生态学为综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从景现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一般原理、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景观结构、景观动态与景观功能。综述了景观格局、景观动态、景观异质性、景观尺度与景观功能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最新应用领域,展望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应用;发展趋势

Abstract Landscape ecology is a young discipline, its theory and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ecology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landscape ecology concern. It is a new ecology. It not onl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ystem itself,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Landscape ecology provides a new theory and metho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atten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ory,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research method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re a research focus i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structure,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dynamics, landscape diversity, landscape scal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were reviewed, and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new application field, the prospect of the landscape ecolog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问答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问答

1、景观: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2、景观生态特征:空间异质性、地域性、辨识性、可重复性和功能一致性,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相互影响。 3、景观要素: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景观强调的是异质镶嵌体,景观要素强调的是均质统一的单元,之间的转换反映了景观问题与时间空间尺度密切相关。 4、景观的分类:自然景观:原始、轻度人为活动干扰景观;经营景观:人工自然、人工经营景观;人工景观。 5、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功能、结构和变化,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6、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类型:聚集、共轭、平行、线状格局。

7、Forman:斑块散布的景观,网格状、指状、棋盘状。以一种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占绝对的优势,而另一种或多种分散在其外(绿洲、稀树草原);在景观中以相互交叉的廊道的优势(牧场林网,高速公路网)。 8、尺度: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或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以粒度和幅度(研究对象在空间或空间上持续的范围或长度)表达。总面积决定空间幅度。 9、空间粒度:景观中最小可辨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10、尺度推绎:把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11、尺度上推:将小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大尺度上的过程。尺度下推:将大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小尺度上的过程。 12、大尺度:大空间范围或时间幅度,小比例尺,低分辨率。1:100万。小尺度:高分辨率,大比例尺,1:1万。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一、耗散结构理论 1. 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 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变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由于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有序结构,以能量的耗散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故称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 。 ?耗散结构:位于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在外界能量流或物质流的维持下,通过自组织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 2. 耗散结构理论的意义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属于耗散结构系统,在于: 1).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 2). 所有生态系统都远离热力学平衡态; 3). 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二、等级理论(hierarchy theory ) 等级理论是关于复杂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系统理论。 通常,等级是一个由若干个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而复杂性常具有等级形式。一个复杂系统由相互关联的亚系统组成,亚系统又由各自的亚系统组成,往下类推直到最低层次。 所以,等级系统中的每一层次都由不同的亚系统或整体元组成,每一级组成单元相对于低层次表现出整体特性,而对高层次则表现出从属性或制约性。 基于等级理论,复杂系统可视为由具有离散性等级层次组成的等级系统。 解析:高等级层次上的生态过程(如全球植被变化)呈现大尺度、低频率和慢速;而低等级层次的生态过程(如局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变化)为小尺度、高频率和快速。 不同等级层次间相互作用,高层次对低层次的制约作用在模型中可表达为常数,而低层次提供机制和功能,其信息常以平均值的形式来表达。 等级系统结构:分垂直和水平两种。前者指等级系统层次数目、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后者指同一层次上亚系统的数目、特征和相互作用关系。 层次和整体单元的边界称为界面。界面对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具过滤功能。界面是系统组成成分相互作用差异最大的地方。 三、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 异质性——用来描述系统和系统属性在时空属性的动态变化。其中,系统和系统属性在时间维变化即为动态变化,而生态学的异质性通常是指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上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1. 景观异质性的意义 定义:景观异质性是景观尺度上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意义:决定景观的整体生产力、承载力、抗干扰能力、恢复力和景观生物多样性。 2. 景观稳定性 景观是由异质的景观要素以一定方式组合构成的系统,景观要素间通过物流、能流、信息流和交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影响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制约着景观的整体功能。 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可提高景观对干扰的扩散阻力,缓解某些灾害性干扰对景观稳定性的威胁。 3. 景观格局

四川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各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设置

四川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各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设置 专科升本科(业余): 法学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商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私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劳动法等。 工商管理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统计学、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企业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策划、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经济法等。 会计学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企业战略策划、财务管理、审计学、预算会计、经济法、管理会计等。 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法规管理、市场营销、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与招聘、绩效管理与薪酬设计、经济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培训开发与职业发展等。 市场营销 主要专业课程: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分析、管理经济学、品牌管理、市场营销、服务营销学、销售管理、网络营销、经济法、渠道管理、营销策划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专业课程: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概率与统计、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web技术、电子商务等。 电子信息工程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理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通信技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经济法等。 金融学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公司理财、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经济法、投资银行业务等。 国民经济管理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财政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务管理、区域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房地产经营管理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电能质量、调度自动化及远动原理、电力市场、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等。 通信工程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系统原理、光纤通信网与测试技术、通信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据库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移动通信系统、智能电网通信协议体系等。 工程管理

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概览

确定了更加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 四所项目主持单位在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金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国内外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对金融人才的现实需求,重新确定了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一流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基础理论、实际工作技能、社会适应性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更加注重所培养金融人才的国际通用性和国际竞争力。 表9-1 四所项目主持大学2003年金融学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目标汇总

注:本表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本科、硕士《学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院《研究生手册》,2003年;厦门大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218278147.html,;复旦大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218278147.html,;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硕士和博士《学生培养方案》,2003年。 §9.2 改革和完善了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在对国内外金融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项目组重新设计了金融学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层次的课程设置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四所项目主持高校积极将课程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步运用于教学实践,各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重点和教学能力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表9-2、9-3、9-4汇总了本项目组四所大学2003年底的最新课程设置状况。从中可以看出各校的课程设置正在逐步贴近金融学科的现实发展,拉近了与国际一流金融学科的距离。其中以下几点变化比较明显: 1、在加强宏观金融课程的同时,微观类课程大幅度增加。各校在本科层次上不仅将新增的4门微观类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还增加了其他的微观类课程。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本科专业为例,1979年的课程设置中,微观类课程的占比为29%,1999年底上升到39.4%,在2003年底的教学计划中微观类课程已经达到54.8%(见图9-1),硕士和博士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课也大大加强了微观金融的课程。

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详细介绍了GIS技术并在景观数据的来源、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景观生态监测、评价与管理、景观空间模拟、景观生态规划等研究中的作用。随着GIS 技术的不断发展, GIS技术在很大程度改变了生态学家开展研究的方式,同时也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特征之一。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GIS 1.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自上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的Roger F.Tomlinson创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比较完善、实用并已涉入商业领域的应用性技术。在最近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功能不断扩展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及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农业生产、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评估、公共设施管理等多个领域。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始于年代, 在陈述彭院士的积极倡导下发展较快。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深入到科研和教学诸多领域, 开发出了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系统, 其中一些较为完善的软件已开始步入商业化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技术将给诸多学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尤其对于处在生态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意义更为深远。 2.地理信息系统与景观生态学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为GIS)是对与地理环境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数据库,将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及其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和所具有的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存储,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种要素的综舍分析,方便快速地获得信息,并以图形和数字方式表示结果,满足应用或研究的需要。 GIS具有如下3个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3)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完成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分析和决策。计算机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使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过程。 3.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计算机与空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与数据来源, 并在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与基本原理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基本原理 (一)研究内容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及景观的规划管理。 景观结构: 指的是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各种生态系统的性状、大小、数目、种类和构图与能量、物质和物种分配的关系) 景观功能: 指的是多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景观变化: 指的是景观在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管理: 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主要内容是通过综合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包括下述内容: ①景观生态分类;②景观生态评价;③景观生态规划设计;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实施。 (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holism)和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 整体论是1926年由Smuts提出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说明,客观现实是由一系列的处于不同等级系列的整体所组成,每一整体都是一个系统,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态中的相互关系集合。稳定态的维持机制称之为内稳定性,它是靠一系列正反馈和负反馈因素使系统处于两种动态平衡之中。

所以从根本上说,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就是内稳态的机制,也就是研究地表所有作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它们又是如何造成水平和垂直的异质性的。 关于垂直异质性问题,由于欧洲学者对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解,与R.Forman和M.Godron的定义有所区别,比如荷兰学者I.S.Zonneveld指出,应将景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而又认为生态系统的概念不包括范围大小。景观是在地球表面由所有作用因素形成的开放系统。这些因素组成三维现象。水平方面表现在互相联系的要素的水平格局上,垂直方面表现在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很多“层”上。景观的每一层成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如地质学、土壤学、植被学等),而独有景观生态学则将全部土地属性形成的垂直异质性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是景观生态学最基本的特点。可见,整体范围内的垂直和水平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Forman & Godron (1986)提出下列七个景观生态学原理: (一)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landscapestructureand functionprinciple): 在景观尺度上,每一独立的生态系统(或景观生态元素)可看作是一宽广的斑块,狭窄的廊道或基质。生态学对象在景观生态元素间是异质分布的。景观生态元素的大小,形状,数目,类型和结构是反覆变化的,其空间分布由景观结构所决定。 (二)生物多样性原理(biodiversity principle): 景观异质性程度高,造成斑块及其内部环境的物种减少,同时也增加了边缘物种的丰度。 (三)物种流动原理(speciesflowprinciple): 景观结构和物种流动是反馈环中的链环。在自然或人类干扰形成的景观生态元素中,当干扰区有利于外来种传播时,会造成敏感物种分布的的减少。 (四)养分再分配原理(nutrientredistributionprinciple):

大学专业共分11个学科门类

文科有如下专业 1、哲学类:哲学、逻辑学、宗教学、心理学 2、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 3、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4、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 5、法学类: ①法学 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革命史与共产党史 ③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 ④政治学类: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教育学、外交学 ⑤公安学类: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6、文学类: ①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古典文学 ②外国语言 ③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 7、管理类: ①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类: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②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 ③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④农业经济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⑤图书档案学类:图书馆学、档案学 2012年适合文科生报考的7类高考热门专业 文科生适合报读什么专业?文科热门专业有哪些?各高校的优势专业是什么?这些都是文科生在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之前需要了解的。下面,高分网小编收集了七大类适合文科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及院校。 一、外语类 北大、南大、复旦、武大等校外语很不错。在外语专业院校中,北外、上外、广外都很好,西外、川外、大外也不错。另外,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基本也属于外语类院校,主要培养外交、外事人才。军校中的洛外、南政也很好,主要为系统内培养外语人才。 二、政法类 有“五院四系”正统之说。四系是指人大、北大、武大、吉大等校的原有法律系。五院为原司法部直属的中国政法、西南政法、华东政法、中南财经政法、西北政法。另外,清华、上交、南大、山大、厦大、苏大等校法学近年来发展较快。公安大学、警官大学也属于此类院校。 三、财经类 “两财一贸”即上财、中财、对外经贸为业内三强,近年“钱”景看好。同时,外经贸的外语、国际法也强。西财、中南财、东财也很不错。江财、天财、浙工商等还不错。在综

大学校园景观中景观生态学应用

大学校园景观中景观生态学应用 摘要:校园规划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课题。文中针对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景观生态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论述。由于高等学校相对而言,功能性较为复杂,综合性较强,因此本文的重点以介绍高等院校的景观设计为主,并以江南大学蠡湖校区为例系统的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当代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校园环境;景观生态学;校园景观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已经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类面临的头号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恢复生态学和生态恢复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思想贯穿于景观环境设计—建造—管理的始终。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的学科,它的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一级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理论的直接来源是生态学与地理学,同时从现在科学的诸多相关理论中也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为开放系统的自然等级有序理论,以及综合性和组织性理论;它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之间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是以控制论为基础的。因果反馈耦合关系建立不仅与系统论、控制论有关,还涉及到信息论的有关问题。景观生态学的自组织理论及稳定性概念又和耗散结构理论有关。 2 校园景观设计综述 校园景观设计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园景观,这三种景观都是属于校园景观范畴内,因此具有相同的特点。三者都强调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营造具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符合师生学习工作的需要等特点。但是由于他们所服务的人群有很大差异,同时校园的功能性、综合性、复杂性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三者还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的景观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因此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尺度和心理要求,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从长远发展考虑。景观设计要与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相结合,必须要有符合自身风格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规划和设计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3 生态性和因地制宜原则,对于学校来说,必须从大环境着眼,从小环境入手,尽可能利用那些天然的地形和植被,为生态环境的合理化创造条件,应避免为追求气派而过分强调草坪的作用,忽视乔、灌、草、地被植物群落式立体配置的重要性,设计手段应是“花最少的力气去适应生态环境”。 2.4 功能性、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大学校园必须是学习与生活同在、学科与学科交融、校园与社会对话、人文与生态共享的集合共存体,能同时满足教、学、研及生活的各种不同需求。 3 基于生态学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许多学者对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的探索已经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Risser等提出的5条原则,Forman等提出的7项规则等等。但从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现状来看,目前用理论这一术语表达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比用原理、定律、定理等方式更适宜些。相关学科为景观生态学提供的基础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项。 1.生态进化与生态演替理论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主要强调生物进化;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开始有了生物与环境协调进化的思想萌芽。应该说,真正的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思想属于克里门茨。他的五段演替理论是大时空尺度的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共同进化的生态演替进化论,突出了整体、综合、协调、稳定、保护的大生态学观点。坦斯里提出生态系统学说以后,生态学研究重点转向对现实系统形态、结构和功能和系统分析,对于系统的起源和未来研究则重视不够。但就在此时,特罗尔却接受和发展了克里门茨的顶极学说而明确提出景观演替概念。他认为植被的演替,同时也是土壤、土壤水、土壤气候和小气候的演替,这就意味着各种地理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顺序,换句话说,也就是景观演替。毫无疑问,特罗尔的景观演替思想和克里门茨演替理论不但一致,而且综合单顶极和多顶极理论成果发展了生态演替进化理论。 生态演替进化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主导性基础理论,现代景观生态学的许多理论原则如景观可变性、景观稳定性与动态平衡性等,其基础思想都起源于生态演替进化理论,如何深化发展这个理论,是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空间分异性与生物多样性理论 空间分异性是一个经典地理学理论,有人称之为地理学第一定律,而生态学也把区域分异作为其三个基本原则之一。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但是生物进化论概念,而且也是一个生物分布多样化的生物地理学概念。二者不但是相关的,而且有综合发展为一条景观生态学理论原则的趋势。 地理空间分异实质是一个表述分异运动的概念。首先是圈层分异;其次是海陆分异;再次是大陆与大洋的地域分异等。地理学通常把地理分异分为地带性、地区性、区域性、地方性、局部性、微域性等若干级别。生物多样性是适应环境分异性的结果,因此,空间分异性生物多样化是同一运动的不同理论表述。 景观具有空间分异性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由此派生出具体的景观生态系统原理,如景观结构功能的相关性,能流、物流和物种流的多样性等。

景观生态学第5章

5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景观生态规划、评价及管理等应用研究 的前提条件,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纽带。 5.1景观生态分类 5.1.1土地分类方法评价 科学的土地分类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德、苏、英、美等国都开展了比较广泛的土地和景观研究。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土地分类内容不断扩展,方法层出不穷,现存的各种土地分类中,就其对土地内在属性认识的差异,选择分类的指标和要素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发生法、景观法和景观生态法3种。

发生法是着眼于土地的形成过程,以发生的关联与相似性为依据进行分类。 景观法是通过土地空间形态相似相异性的识别进行土地分类的方法。 景观生态分类主要特点是在景观法中叠加了发生法的优点,旨在得到一种更为综合和实用的土地分类。

5.1.2 景观生态分类 景观生态分类实际就是从功能着眼,从结构着手,对景观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通过分类系统的建立,全面反映一定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示其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以此作为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管理的基础。 1)景观生态分类的目的和特点: 就在于综合反映景观的形态和发生两方面特征。一般地,在单元确定中,以功能关联为基础;在类群归并中,以空间形态作指标。

2)景观生态分类的内容 对单元空间范围的界定和等级水平的确定,是景观生态分类的主要部分。 在个体单元确定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发生特征及其指标,对所及层次单元进行类群归并,是景观生态分类的另一重要部分。 5.1.3 景观生态分类体系与指标选取 根据景观生态分类的特征及指标选取,分类体系的建立宜采取功能与结构双系列制。

景观生态学

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介绍景观生态学概念、理论与方法。1981年黄锡畴和刘安国在《地理科学》上分别发表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两篇文章,是我国正式刊物上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文献。1984年黄锡畴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长白山高山苔原的景观生态分析》,这是我国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第一篇研究报告。林超、董雅文、张雪峰、傅伯杰(1983)以及陈昌笃(1985、1986)、景贵和(1986)、李哈滨和伍业钢、金维根、肖笃宁(1988)等人的专题介绍及学术思想都为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建立起到了开拓奠基的作用。 景观生态学传入我国后,立即在国内掀起了研究热潮,1989年10月在沈阳召开的中国首届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是我国景观生态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更加蓬勃发展。1992年中国生态学会景观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1996年和1999年分别在北京、昆明召开了第二、第三界全国景观生态学研讨会,并于1998年在沈阳举办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 肖笃宁等1990年发表的《沈阳西郊景观结构变化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先河。1996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提交会议的论文有70余篇,大会发言11人,并就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学与农业及生态环境问题、景观生态学与城市旅游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会议认为我国的景观生态研究应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如土地利用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城市与园林规划、旅游与风景区建设等。我国学者倡导景观生态学的建设,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1991)论文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1988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成立专门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室,1989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设立景观生态研究室等,都对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88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逐年增多的景观生态学研究项目,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内容涉及城市与城郊景观、农业景观、森林景观、湿地景观、生态过渡带景观变化等,以景观格局、景观动态的研究居多。 20多年来,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不仅发展迅速,也卓有成效,十分引人注目,并逐步走向符合我国国情的景观生态学。但是,与国外相比较,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到本世纪初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研究基础薄弱,技术手段相对落后;(2)研究方法单调、不完善,尚未建立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3)研究专题过于集中,缺乏尺度的连续性;(4)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5)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景观生态学研究队伍。 上述问题说明我国的景观生态学还比较年轻,许多工作需要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和逐步完善,同时也充分说明我国的景观生态学是一个充满希望、富于挑战的研究领域。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作为一门学科,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并广泛于各个领域。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也很快,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根据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展望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地植物学家Troll1939年利用航空像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时提出来的,用来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Vink(1983)则强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 准(部分) 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一、适用专业范围 1.专业代码:经济学类(0201) 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1)基本专业(2个):经济学(020101)、经济统计学(020102)(2)特设专业(4个):国民经济管理(020103T)、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4T)、商务经济学(020105T)、能源经济学(020106T) 二、培养目标 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在满足基本培养目标的同时,各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校特色,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各有侧重,对开设的相关专业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培养

目标和培养方案应保持相对稳定性。 三、主要课程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以及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人文学科、管理、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课程。通识课程为30学分左右,其中外语类课程8学分左右,数学类课程9学分左右。通识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分析(或微积分)、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25学分左右。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和会计学。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可增开其他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21学分左右。专业必修课采取“4+4+X”模式,第一个“4”是指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4门课程;第二个“4”是指必须开设的4门专业必修课,“X”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选开的进入专业必修课的课程。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可适当增加学时、学分,学分统计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当中,但不重复统计。

第十讲 景观生态学应用

第十讲景观生态学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土地规划、管理、森林经营、农业生产实践、自然保护等实际问题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愈来愈广,最突出的是在自然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传统的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态、稳定性、确定性及可预测性,反映“自然均衡”balance of nature 的观点在自然保护与资源管理中长期占主要地位。 但,生态系统并非在均衡状态,时间与空间上的异质性才是普遍特性,因此强调多尺度上空间格局和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以及斑块动态的景观生态学观点,为解决实际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提供了更合理、更有效的概念。 一、景观生态学的两种指导思想 欧洲景观生态学一直与土地利用和规划、人文地理以及人类生态学紧密联系,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北美景观生态学以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和尺度的相互关系为和性,促使景观生态成为和生理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等平行的一门基础学科。 欧洲学者认为北美学派缺乏“实用性”,北美学者认为欧洲学派缺乏“严谨性”;虽说分为北美学派和欧洲学派有些偏激,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景观生态学特点的区域性差别。 但目前有两种关于景观生态学应用的主导思想: 第一种,反映了欧洲景观生态观点,即景观本身是大尺度的,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地理系统,因此必须将经济、人文、政治等明确地作为其基本组成成分来研究。 第二种,景观生态学应用的前提应该是首先确立其科学的地位,发展和检验一系列能够应用与实际概念、理论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景观生态学只是多种途径之一、而非包括一切的答案。 Wiens J A 1999 Toward a unified landscape ecology. In: Wiens J A, Moss M R ed Issues in landscape ecology Snowmass Villag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ology. 148-151 二、景观生态学应用原理 在应用中的特点表现在: 强调空间异质性的重要性;强调尺度的重要性;强调空间格局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系统的等级特征;强调斑块的动态观点,明确将干扰作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考虑‘强调社会、经济等人为因素与生态过程的密切联系。 1986年Forman 提出7条原理,即 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 物种流原理 营养再分配原理 能量流动原理 景观变化原理 景观稳定性原理 1995年Forman 进一步归纳为4类12条 (1)景观和区域 1)景观和区域性原理 2)斑块、廊道和基底原理 (2)斑块和廊道 3)大面积自然植被斑块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