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自己笔记考研必备

汉语国际教育自己笔记考研必备
汉语国际教育自己笔记考研必备

一、对外汉语教学名称由来

1978年,吕必松首次提出“把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

1983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

1984年,王力先生“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

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

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便作为学科或专业名称出现在我国正式的文献中。

二、学科的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

三、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研究对象:针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

学科体系:“一体两翼”。“一体”即汉语语言学本体,“两翼”即对外汉语学科教学论和中外文化素养。

学科定位:应用语言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文化比较、语言比较、语言习得理论

(三)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理论型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1、不管是作为学科,还是作为教学活动,对外汉语教学都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结

合起来。

2、只有理论,没有教学实践的验证,可能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理论;只有实

践,没有理论指导,教学可能是随意的、盲目的。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一、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一)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涵

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指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等四部分

二、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原理、过程和方法,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对外汉语学科建设两个层面的任务。

(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规律

2、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主体

3、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认知规律

4、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5、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

(二)对外汉语学科建设

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性质、学科任务、学科地位、学科结构体系、学科研究、学科人才培养、学科规划等多个方面。

第三节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一、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按学习的先后顺序命名的。

第一语言是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二、母语、外语、目的语

母语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一般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外语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指的是外国语言,相对于本国语言。

目的语是指被教授和学习的语言。

注意:由于是从不同的角度定义,所以母语和第一语言的关系,外语和第二语言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既相对应,又相交叉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交叉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语言也有可能是外语。

第二语言也有可能是母语。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有可能既不是母语,也不是外语,而是本国民族的语言。

三、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

1、吕必松的观点

学习语言的活动或行为叫做语言学习。

通过学习而获得语言就是语言习得。

2、刘珣的观点

(1)习得是一种不知不觉、潜意识的行为;学习是一种目的明确、有意识的行为。

(2)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则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环境下进行的,可能有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也可能没有。

(3)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学习,特别是在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下,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语言的形式方面

(4)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学习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规则。(5)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学习相对说来花的时间比较少,但学习的效果是不确定的。

3、克拉申的观点

(1)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语言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知识。

(2)不但幼儿有语言习得,成年人学习外语也有语言习得。

(3)“学习”和“习得”是两种互相独立、毫不相干的过程,同时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这两种过程都是不可缺少的。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194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荣休教授,他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这为他赢得了世界了性声誉。克拉申在20世纪中叶以来提出的第二语言获得的“输入假说模式”,是近几十年来影响广泛、解释全面又很具争议性的理论。

四、第一语言获得和第二语言获得

(一)第一语言获得

第一语言的获得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的潜意识语言习得

第二阶段是入学后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语言学习

第一阶段为儿童潜意识习得语言的阶段,是获得第一语言的主要途径。

周国光从儿童语言结构能力的发展角度把儿童语言发展分为词语法阶段、词组语法阶段和句语法阶段三个阶段。

(二)第二语言获得

第二语言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接受学校的正规课堂教育,其次是家庭教育和自学。学习第二语言者多为成人,获得第二语言比获得第一语言的难度要大。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不能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教科书语言”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相差较远

学习者的母语或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起一定的干扰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年龄的问题,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相对较差。

五、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二)第二语言教学

1、概念

第二语言教学是指对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人所进行的其他语言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在学校环境里所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叫做对外汉语教学,它属于第二语言教学

2、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运用目的语的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实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3)以集中进行强化训练为主要教学形式。

(4)重视基础阶段的教学。

(5)注重语言对比,通过目的语与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6)存在着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作用

(7)更加注重文化教学。

3、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不同点

(1)教学起点不同

(2)教学环境氛围不同

(3)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不同

(4) 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

(5) 教学对象不同

(6)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

(7)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同

(8)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不同

六、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一)语言能力

指一个人掌握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二)语言交际能力

指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一种外在的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外化。(三)语言能力的构成因素

包括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

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等语言要素。

语用知识指根据一定的语境对表达的内容和言语的语音形式、语汇、句式以及应对方式等进行选择的知识。

(三)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

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1、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要掌握言语技能必须掌握言语要素并进行反复操练和实际运用。

例如:我学习汉语

2、言语交际技能就是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一个人要掌握言语交际技能,除了要掌握言语技能外,还必须懂得语用规则。

例如:

你几岁?/您多大岁数?/请问芳龄几何?

第四节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

一、教学类型

(一)按教学内容分

1、专业班,适用于:学术目的、职业目的和职业工具目的

举例: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外语专业、为来华留学生开设的现代汉语专业

2、专修班,适用于:学术目的、职业目的和职业工具目的及其他目的。

举例:为留学生开设的汉语预备教育和商务汉语、汉语教师培训班、专对外国驻华机构人员及其家属的汉语教学等。

3、普通班,适用于:受教育目的及为其他目的者打语言基础。培养第二语言的一般能力,不针对某种特殊学习目的。

举例:少儿汉语

(二)按教学期限分

二、课程类型

(一)综合课,特点:综合教学

任务:全面进行语言要素、语用规则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全面进行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

(二)专项技能课,特点:侧重于某一项或某两项技能训练,多半与综合课同时开设。举例:听说、读写、听力、口语、视听、视听说、阅读、写作等语等。

(三)专项语体课,特点:更侧重于特殊语体和专业语汇的教学。

举例:商务口语、文学阅读、报刊阅读、新闻听读、科技汉语、经贸汉(四)以专项语言要素为中心的技能训练课,特点: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专门训练。举例:汉字、语音练习、语法练习等。

第五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见资料)

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一节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一、关于对比分析

(一)对比分析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所谓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二)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

经典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龙布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练习的主要方式是语言形式反复的机械操练。

(三)对比分析法的理论前提

对比分析引入了心理学中的迁移理论。

迁移,指先行学得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

起促进作用的积极影响是正迁移。

起干扰作用的消极影响是负迁移。

不发生任何影响的是零迁移。

(四)对比分析的步骤与方法P224

描写、选择、对比、预测

(五)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有利于预测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

3、有利于选择测试项目。

4、有利于发现单语言中发现不了的问题。(六)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局限

1、对比分析只重视学生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作用,而忽视了语内迁移以及社会和心理等许多其他因素所产生的迁移作用。

2、经典对比分析重视语言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3、对比分析虽有利于预测学生的语言错误,但对比分析对语言错误的预测也并非完全有效

二、关于偏误分析

(一)偏误分析的概念

所谓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

英国语言学家科德将错误分为两种类型:

失误(mistake):不成系统的、偶发的、无规律的错误。

偏误(error):成系统的、多发的、有规律的错误。

只有偏误才是偏误分析的对象。

(二)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

1、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2、中介语理论的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中介语概念最早由赛林格于1972年提出。

所谓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目的语系统,该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与母语和目的语两者都不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不断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3、对中介语理论的认识

第一,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

第二,中介语系统中包含了大量的偏误,但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正确因素。

第三,中介语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第四,从总体上看,中介语是一个随着学习的发展逐渐向目的语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第五,中介语既有总体特征,又带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

(三)偏误分析对偏误原因的认识

1、语际迁移

即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负迁移,也称语际干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点会产生这

种干扰。

2、语内迁移

即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目的语内部规则的相互迁移,也称语内干扰。

3、文化迁移

即母语文化对目的语学习造成干扰。文化迁移主要表现在语用方面,在目的语的使用上不够得体。

4、学习策略

由于学习策略造成的偏误与语际、语内迁移有交叉。

5、教学失误P235

教学中的任何环节若处理不好,都可能诱使学生发生偏误

(四)偏误分析对偏误的分类

1、按照偏误的严重性:全局性偏误(P233)、局部性偏误

2、按照学习者所处的学习阶段:形成系统前的偏误、系统的偏误、形成系统后

的偏误

3、按偏误的形式特征,将偏误分为添加、遗漏、替代、错序。

(五)偏误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1、观察

直接了解学习者自然状态下出现的偏误。观察应尽量全面和细致,并排除语言失误。

2、实验

在观察得到的初步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证实结论。关键是要创设出自然、真实、具体的语境。

3、比较

对观察和实验得出的各种结果进行比较。可以是横向比较(个体与个体或群体与群体的比较),也可以是纵向比较(同一个体或同一群体不同阶段的比较)。4、描写

对观察、实验和比较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全面的纪录下来。

5、解释

对所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揭示出产生偏误的原因,并进而揭示出各种主客观条件在目的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等。

(六)偏误分析的优势和局限

相对于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偏误分析更加重视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

2、偏误分析更加重视区分偏误的类型。

3、偏误分析要求对偏误根据不同的类型区别对待。

4、偏误分析是研究学习过程的捷径,也是研究学习过程的第一步,因而也成了中介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偏误分析对偏误进行的细致描写和解释,为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反馈,并为教材编写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的关系

第二节中介语理论

(一)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们之间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偏误分析的出现与对比分析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有着直接关系。

(二)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的包含于被包含关系

中介语理论是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而偏误分析本身又成为了中介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对待语言错误的态度的异同

对比分析侧重于通过语言间的对比来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语言错误,从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提前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尽量避免错误的产生。

偏误分析侧重于对学生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来发现学生产生偏误的规律,从而对偏误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并对偏误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区别对待。

第二节中介语理论研究

一、中介语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中介语(interlanguage)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中介语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和使用的目的语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由于这是一种介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所以称之为“中介语”。

(一)Selinker对“中介语” 理论的贡献

1、首先使用“中介语”这一术语

?1972年,他的《中介语》一文标志着中介语理论的形成。

2、提出中介语产生的5个过程

?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分概括;训练迁移;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交际策略

3、提出“僵化”概念

?僵化就是母语的词条、规则和次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不管学习者的年龄有多大,也不管学习者接受的训练和指导有多少,这种倾向都不会改变。

(二)中介语理论的发展

1、“过渡观”

Corder和Nemser把中介语看作一个动态的过渡系统。

2、“共时和历时观”

Corder和Ellis,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纬度对中介语进行定义。从横向看,中介语指学习者在特定的时点建构的语言系统,从纵向看,中介语指的是学习者经过的不同的发展阶段。

3、“认知的观点”

Sharwood认为中介语是可以观察到的、可以记录的语言系统。

4、“心灵学派的观点”

Adjemian认为中介语指的是作为生成学习者目的语话语基础的“语言知识”,中介语被看作是一个抽象的语言规则系统。

二、国内对中介语理论的引进和研究

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鲁健骥于1984年首次引进了中介语理论,发表了《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

内对中介语理论的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中介语可变性论争的评价

中介语可变性争论主要是为了解释中介语系统性和可变性这对矛盾。(二)关于中介语某些特点的分析及起因的探索

如“僵化”和“正负迁移”现象。

(三)关于中介语产生的认知、心理原因的分析

(四)关于中介语特征的探索

开放性、灵活性、系统性

(五)对外汉语学界关于中介语的主要认识

三、中介语国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及中介语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母语迁移的研究与应用

(二)关于目的语知识迁移的研究与应用

(三)关于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研究和应用

(四)关于学习环境

(五)中介语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观念的影响

《现代汉语》北大汉语教研室 北大版(语音部分详解)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笔记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3年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第二版增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现代汉语界定·汉语共同语发展简况 现代汉语广义上指“五四”以来汉民族的交际语言,包括共同语和各种方言;狭义则专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普通话是在汉族内部通过长期的互相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汉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形成共同语的历史过程不同,分述如下: 我国很早就有共同书面语,汉代所谓“通语”(见扬雄《方言》)就是全国通行的语言。古代正统书面语文言文最初基于口语产生,但这种书面语传统一旦形成,就逐渐与口语脱节,最终成为大众难以读懂的语言。唐末(公元九世纪)以后,民间逐渐产生一种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后来称作“白话文”,是今天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白话文到了宋元之际(公元十二三世纪)已经相当成熟,明清以来又涌现了大量白话文学作品。这种书面语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通行于全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带有民族共同语的性质。书面语中向来是文言文占统治地位,直到“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才使白话文取得正式书面语言的地位。 汉语共同语的口语形式出现得比书面形式晚。至迟在十四世纪,一种后来被称为“官话”的共同口语已经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而这种口语至少到清代就已经相当通行。

因为北京长久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北京话在官话的形成过程中成为最有影响的方言。到了“五四”时期,“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同时兴起,“国语”这一名称取代了“官话”的提法。两种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普通话”称呼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煜按:北大版《现代汉语》未提“雅言”一说,大概是不认可它的共同语地位;把“通语”处理成书面形式的共同语,而非共同口语形式。并且“通语”只是就文言 文的发展而言,并非“现代汉语”所着重追溯的源头,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源头是早 期白话文。所以那种“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的发展脉络不为所用, 是因为雅言的共同语特征不明显,通语不是完全的口语形式;雅言和通语不是现代 汉语的直接源头。所以要注意两点:一、着重的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来源;二、分为 口语(官话…)和书面语(白话文)两种形式。 汉语方言分歧很大,非常复杂,根据方言的主要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七十 分布区域:长江以北汉族居住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省西北一带 说明: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内部一致性较强。包括四个次方言区: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北京爱考机构https://www.360docs.net/doc/021979094.html,北语最权威的专业课辅导机构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

黄伯荣_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资料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语音 考试内容: 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音节结构表 4)拼合规律表 5)变调的规则4条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guāng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如:gān , gēng ,guān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 例:判断音位个数 hán 和 lán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 hán 和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 作用: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国际音标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考研样题]现代汉语资料

一、论述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二) 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如:春秋时代的雅言。汉代起称为“通语”,明代时候改称“官话”。到了现代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则称为“普通话”。 (三) 现代汉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由汉族人民在长期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书面语与口语都各有其形成过程。 1. 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早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后来由于口语发展较快,她就逐渐脱离了口语,通常称为文言。到了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白话产生了。唐宋以来用白话写作的各种文学作品很多,从唐代变文、宋代的语录直到影响较大的明清小说。这些白话文学作品虽然也带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但总的来看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2.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也有其形成与发展过程。她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唐代,北京地属幽州,是北方军事重镇;辽代,北京是五京之一;特别是金元以来,北京成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的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社会中地位极其重要。 3. 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开展了“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确立北京音为共同语的标准音。这两个运动相互推动、相互影响,促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四)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家统一,人民团结,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党和政府对民族共同语工作的重视,对于民族共同语的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化,有了更高的要求。中科院于1955年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涵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现代汉语的特点。黄本P0-12 (一) 语音方面 1. 没有复辅音:音节内不会出现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 1) 音节界限分明 2) 音节结构形式比较整齐 2. 元音占优势:音节必须有元音;乐音成分较大 3. 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音乐性强 (二) 词汇方面 1. 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 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有义的单音语素几乎都能充当词根,词缀少,复合法构词较普遍。 3. 双音节词占优势 1) 过去的单音节词被双音节代替

2015考研现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2015年现代汉语考研模拟试卷绝密押题权威押题预测试卷2015考研历年真题答案

2015考研现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说明:共4套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汉民族共同语在明代称为( )。 ①雅言②通语③国语④官话 2、下列各字跟“删”的声母相同的是( )。 ①嫂②僧③耍④嗽 3、跟“濒”的声母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是( )。 ①刽②揪③傀④频 4、下列各组字其韵母跟“凝”完全相同的是( )。 ①宜、疑②井、拎③进、邻④杏、平 5、下列各字跟“索”的声调相同的是( )。 ①国②谁③复④乞 6、第一个音节全都变读为21调的是( )。 ①毁灭朴素亚洲②伪劣请假奶奶③柳树有趣舞蹈④演示使命广场 7、下列各词中,两个音节的结构方式完全相同的是( )。 ①三峡②问卷③闻名④秀美 8、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有的一组字是( )。 ①益盂戌朱②涉伐豕疫③布刃取囤④易甘贼旗 9、下列短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 ①戮力同心②精神涣发③随声附合④直接了当 10、都含三个语素的一组词语是( )。 ①石榴花儿小孩儿②光脚丫儿玻璃瓶儿③婴幼儿没有准儿④萝卜干儿羊肉串儿 11、全部属于主谓型合成词的一组词是( )。 ①眼红火红②狐疑笔直③胆怯眼热④瓦解冰释 12、从语义场的种类来看,属于关系义场的一组词是( )。 ①买—卖②工业—农业③站—坐④会计—出纳 13、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的词属于多义词的是( )。 ①背心上长疮了买了一件背心②谷底有条河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③给年青干部加担子农民挑着担子赶集④讲讲文章的大意你太大意了 14、属于互补反义义场的一组词是( )。 ①前进—后退②好—坏③崇高—渺小④运动—静止 15、跟“野生”词性相同的是( )。 ①女式②男士③出生④野游 16、“秘密让他发现了”“让他先发言”,其中的“让”( )。 ①都是动词②都是介词③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介词④前一个是介词,后一个是动词 17、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表示任指的是( )。 ①你想说什么? ②你确实什么也没有说过吗? ③他可能有什么心事。

现代汉语考研答题方法及现代汉语常考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考研答题方法及示例(一) 大体总结了几个学校的现代汉语试题(北大、北师大、北语、吉大等),一般的题型无非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实例分析。 (一)首先说一下名词解释的答题方法。 1、名词解释一般的分值是在3分——5分不等,名词解释首先要把这个名词的本质答出来,然后视分值的多少再外加上提出者、作用、次范畴等等。例如,名词解释"语音",如果是3分的话,那么只需要答最基本的就可以了,下面把答案给大家参考一下: 语音(3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语音(4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语音(5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语音的最小组成单位是音素,通过音素组成音位、音节、节拍群、语流更大的语音单位以进行交际,以语音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成为语音学。 2、真题示例: (1)官话(北京大学2005年现代汉语专业课试题,5分):(首先答本质,介绍一般情况)官话的本质是官场用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是由官场共同语变为民族共同语的,(其次答发展状况)产生于14世纪,到了明末清初,发展成为全国各地官场的共同语,其后进一步成为通行于公众间的语言,它始终是以汉民族通行最广的北方话为基础的,(最后答作用)官话是共同语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在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5分,这就O了,呵呵); (2)音素和音位(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语言学专业课试题,要求适当举例,6分):(分析:这属于一道对比型的名词解释,这种题的答题步骤比单一型的名词解释好答,一般的步骤就是,把各个名词都简单解释一下,然后谈关系,最后谈区别) 3、注意问题:名词解释一般是位于第一道大题,所以大家答题速度一定要快,而且要精练,如果不要求举例说明就别画蛇添足,毕竟名词解释题不是简答或者论述,否则会占用后面的答题时间。 (二)简答题。 1、简答题分值一般在6分——10分不等,简答题中一般会涉及到一些名词术语,那么一定要先把名词术语的本质说出,然后再按照要求继续答题。

汉硕考研练习题之现代汉语

汉硕考研练习题之现代汉语 一、填空题 1.从声调上看,“笔、铁、吃、日”等字在古代汉语中应是()字。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总的规范是()。 3.从方言区划上看,长沙话属于()。 4.推广普通话,重点在(),但也应包括词汇和语法。 5.跟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词汇在音节上的明显特点是有较多的()。6.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任何工具都必须培养熟练的技能,语方的技能包括()。 7.通常人们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 8.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主要在()方面。 9.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这些特点的形成是因为当面说话,有特定的()。 10.周秦时代的书面语,就是一般所说的(),即古代汉语。 11.在汉语发展史上,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通常称之为(),或者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 12.古白话,又称早期白话,也就是一般所说的()。 13.通常认为文言是对白话而言的,其实白话包括古白话和()。 14.现代汉语有两种涵义,其一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5.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和各种方言。 16.汉语的方语很复杂,大体可以分为()区和非官话区。 17.非官话方言包括吴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语。 18.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这六种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19.跟英语相比,在语法上现代汉语最明显的特点是缺少严格意义的()。 20.跟古代汉语相比,在声调上,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 丹丹老师Q:一九一五三三六四一二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方言中属于官话区方言的是() A.上海话B.南京话C.厦门话D.南昌话 2.英语的修饰语和汉语的修饰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规律是()。A.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英语则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B.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英语则用在中心语之后 C.英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汉语则可前可后 D.英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汉语中则用在中心语之后 3.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几种声调A.平、上、去、入B.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C.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D.平、上、去、入、轻 4.跟英语相比,在语法上,现代汉语()。 A.没有词形变化 B.修饰语可在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在中心语之后 C.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D.没有词类区分 5.话剧剧本中记录了大量的人物对话在,剧本中的这些对话属于()。A.口语B.书面语C.白话D.书面口语 6.下列方言就其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 A.客家话与普通话的距离最大B.粤语与普通话距离C.吴语与普通话的

西南大学历年考研真题06现代汉语

西南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1、语言的三大发源地是(1),中国的传统语文学主要围绕着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进行,由此形成了(2)等学科。 2、人的发音器官包括(4)等三大部分。 3、汉语普通话/t/音位的区别特征是(5),英语/t/音位的区别特征是(6)。 4、语法的聚合规则包括语法单位的(7)规则和(8)规则。 5、词的组合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可以归纳为(9)等5种基本结构类型。 6、词的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是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为(10)和(11)两种方式。 7、根据语言的语法形式结构,语言理论将缺乏形态变化,以词序和虚词作为主要语法手段的语言归为一类,叫做(12)。 8、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13)和(14)的特点。 9、在一定的条件下,洋泾浜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15),又叫(16)。 10、词义演变的结果表现为(17)等三种情况。 二、解释:(16分,每小题4分) 1、语流音变 2、语素 3、语言的融合 4、民族共同语 三、问答:(24分,每小题12分) 1、举例说明同义词中的“同”和反义词中的“反”的关系。 2、试论如何根据文字来考察语音的历史演变。 现代汉语试题(100分) 一、填空:(10分,每小题2分) 1、与印欧语相比,汉语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是(1)、(2)、(3)。 2、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4)、(5)、(6)。 3、汉字标准化的四定是(7)、(8)、(9)、(10)。 4、以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的(11),也就是词义的(12)。 5、紧缩复句“紧”是紧凑,指(13);“缩”是减缩,指(14)。 二、简释:(10分,每小题2分,要求举例) 1、北方方言 2、音素 3、表意文字 4、连绵词 5、句群 三、语音分析(10分) 用国际音标标写下列普通话音节(不标声调),并描写充当声母的辅音和充当韵母的元音。 例:逼[pi]:[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戈、努、翅、须、滋 四、文字分析(10分) (1)写出象形、指事、会意古文字字形各3例。(4分) (2)以下列汉字为例说明现代汉字兴盛字形符和声符的局限性。(6分) 贷、颁、旗、徙、忝、载、瞠、曙、语、硕、删、恙 五、词汇分析(10分) (1)指出下列词中哪些是附加式并简要说明判定的标准。(5分) 老翁、老鹰、房子、莲子、石头、烟头、满员、演员、党性、女性、美化、坐化 (2)“江河欢唱,群山带笑”、“愚昧是我们治穷致富的大敌”、“这种化妆品可以使您的

上海师大代汉语考研郭锡良《古代汉语》考研复习笔记

上海师大代汉语考研郭锡良《古代汉语》考研复习笔 记 一、0.1 复习笔记 一、“古代汉语”学科研究的对象 (一)“古代汉语”的内涵 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先秦的这种语言。2.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 3.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 4.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 (二)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 (一)传统的方法——死记硬背 古人学习文言语言的方式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他们要经历十年寒窗之苦,硬背下大量的文言文,方能熟悉文言语言,运用文言语言写作。 (二)正确的方法——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现代人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感性认识就是要阅读文言作品,感受文言语言;理性认识就是学习古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各种知识与理论,用这些知识与理论来深化对古代语言的理解。 二、《中国文学史》笔记 一、中国文学的源头 1传说时期的文学 传说时期的文学是指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歌谣,它们经过漫长的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 2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甲骨文字以及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我国现在所知最早的文字,它们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3诗乐舞紧密结合 诗乐舞合一,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与《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二、先秦文学的作者和形态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1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现代汉语考研试题

现代汉语 2012现代汉语 一、辨析下列各组概念(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5分)音素和音位 2.(5分)字和语素、词 3.(5分)外来词和意译词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0分)记录汉语十个单元音韵母,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六个字母,这六个字母和十个单元音韵母是如何对应的? 2.(10分)举例说明什么是“儿化”,什么是“儿化韵”,什么是“儿化音节”。 3.(10分)“会说”和“不说”中的“会”和“不”都用在了动词的前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我是小王”和“我是不饿”中的“是”有什么区别? 4.(10分)给下句中的de注上汉字,并各自指出它们各自所起的语法作用:学de好de是应该帮助学de差de尽快de赶上来de 三、论述题(20分) 什么是“形态”?如何理解“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2011现代汉语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基本词具有性、性和性。

2、语音的四要素是指、、、。“你大点声说话!”是指大些。“小孩儿说话声尖”,“尖”是指。 3、汉语普通话音节拼写最长的包括个字母,个音素。 4、“tun”这个音节的韵腹是。 二、谈谈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区别(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素和语素 2、调值和调类 3、元音和辅音 4、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 5、实词和虚词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我们平时去菜场买菜,如果问“这是什么肉”,回答只能是“牛肉”、“羊肉”或“猪肉”,而不能说“牛的肉”,为什么?“牛肉”和“牛的肉”有什么区别? 2、“多喝点水”和“喝多点水”这两个短语在层次划分上有什么不同?它们表达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 四、论述题(共20分) 1、请你分析“给力文化强省”这个短语的结构规律,它在运用上有什么规律? 2、“给力”这个词同前段时间的“囧”一样被称为网络热词,但这次“给力”却出现在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给力文化强省”里,对此你的态度是

王力《古代汉语》考研笔记(免费下载)

中山大学汉语史与古文字专业03及04年博士生入学古汉语试题(部分) 古汉语试题(汉语史、古文字专业通用) 03年 翻译《汉书-师丹传》 04年 一、据《左传》一段文字,分析“于”、“以”用法。 二、标点并翻译《左传》中一段文字。 三、简述下列出土材料的大意及语言学价值。(碑刻) 四、失记。 前两个题是《国语》中的材料,一段是曹刿问何以战,第二段是标点并翻译”庄公观社“。第三题是段墓志材料。问题一:隶定并标点。问题二:概述大意,并指出汉语史研究的价值。 清华大学2001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古代汉语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简牍2、汗青3、帙4、付梓5、句读6、衍文7、文、字8、《马氏文通》9、押韵10、破读二、请简答并举例(每题4分,共20分。)1、连绵字2、三十六字母3、反切4、今体诗及其特点5、十三经注疏三、填空。每空0.5分,共30分1`中国古代研究语言的学问称作(),包括()、()、()三个部门。2、汉字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其形体演变大致经历了()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3、迄今发现最早的系统汉字是()年前的(),是()世纪末在()出土的。4、说文解字是()时期的()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字典。书中把所受的万余字分成()部首,以()为正体,兼收()、()。5、“六书”始见于(),一般指()()()()()()。6、汉字记录汉语的基本特点是()。汉字基本上属于()文字,严格讲现代汉字是()文字。7、清正确读出下面的地名、人名:龟兹月氏吐番镐京涪陵米芾女娲皋陶单于?食其8、请分析下面汉字的音节结构 |声|韵|调|9、填补空缺书名作者成书年代价值———————————————————————————————————广雅疏证说文解字注中原音韵——————————————————————————————————— 四、请回答。每字0.5分,共10分,第二题酬情加5—10分 1、指出下面词语的本义写、书、题、临、陵、天、鄙、即、既、因 2、请为下列几组汉字正确标音,并试解释形声字声符变读的原因。 帝谪虹豇贡扛坻邸馥愎 五、分析句子结构。共10个单句,每句1分。共10分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2、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大哉尧之为君! 4、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7、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老臣窃以为媼之爱燕后贤于长君。 六、请指出句中词类活用现象。每题1分。共5分 1、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人不能以死免其君我谬之不详赦之以劝事君者 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七、标点并翻译。15分 1、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匿且擢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2、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者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媼尊长安君之位而日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媼为长安君计短也固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君

西南大学历年考研真题05现代汉语

2005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50分) 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1、结构主义语言学可分为(1)等三大派。 2、就其自然属性而言,语音可分为(2)等要素:音质的不同决定于(3)等条件。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通过(4)等方面来考察。 4、语法的聚合规则包括语法单位的(5)规则和(6)规则。 5、提供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7)等。 6、词的词汇意义包括词的(8)和(9)。 7、根据语言的语法形式结构,可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10)等类型,根据语言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可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不同的(11)等。 8、语言的发展有(12)和(13)两大特点。 9、英语“z”打头的词基本上都借自法语,这种现象在语言接触中称之为(14)。 10、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一般来说,(15)方面较为先进的民族的语言要融合(16)方面落后的民族的语言。 二、解释:(16分,每小题4分) 1、区别特征 2、语法单位、 3、克里奥尔语4借词 三、问答:(24分,每小题12分) 1、举例说明词的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 2、阐述个人使用社会方言与个人所处语言社团的关系。 现代汉语部分(100分) 一、填空:(8分,每小题2分)

1、音高取决于(1),音强取决于(2) 2、大篆以(3)为典型代表,小篆是(3)采用的标准字体。 3、词中表示(4)的语素叫词根,加在词根上表示(6)的语素叫作词缀。 4、独立语包括(7)、(8)、(9)、(10)。 二、简释(8分,每小题2分,要求举例) 1、客家方言 2、亦声字 3、半自由语素 4、受事主语 三、语音分析(8分) 用国际音标标写下列普通话音节(不标声调),并描写充当声母的辅音和充当韵母的元音。 例:逼[pi]:[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克、旅、资、日 四、文字分析(8分) (1)写出下列汉字的古文字字形 车、刃、涉、取(4分) (2)指出下列汉字的声符和形符(4分) 颖(禾,顷)旗、徒(辵,土)、珊(玉,删省)、忝(心,天)、硕、瞠 五、指出下面的句子包含了哪些语素。(抄写后用斜线将语素隔开,相同的语素可不重复例举) (2)指出句子中的合成词和成语及其结构类型。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野花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样华丽,像天的彩缎那样耀眼。 六、语法分析(24分)

《现代汉语》考研增订6版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讲义

《现代汉语》考研增订6版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讲 义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概念、性质) (一)现代汉语的概念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详后)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详后) (二)现代汉语的性质 1.是交际工具 现代汉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 2.是法定通语 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它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3.是人类语言的一种

现代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结构上以语音为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则;功能上表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 4.有两种存在形式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为了克服口语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古人创造出文字来记录口语,于是在可听的口语之外,又产生了可见的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一)民族共同语 1.概念 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2.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 (1)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有些方言是形成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在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方言仍可以与共同语同时存在。 (2)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什么方言能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取决于这种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取决于这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等条件。(二)汉民族的共同语 1.历史上的汉民族共同语 (1)历史上有记载的汉民族共同语 春秋时期——雅言;汉代——通语;明清——官话。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文档 (10)

大体总结了几个学校的现代汉语试题(北大、北师大、北语、吉大等),一般的题型无非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实例分析。 (一)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一般的分值是在3-5分不等,名词解释首先要把这个名词的本质答出来,然后视分值的多少再外加上提出者、作用、次范畴等等。 例如,名词解释“语音”,如果是3分的话,那么只需要答最基本的就可以了,下面把答案给大家参考一下: 语音(3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语音(4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语音(5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语音的最小组成单位是音素,通过音素组成音位、音节、节拍群、语流等更大的语音单位以进行交际,以语音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语音学。 2、真题示例: (1)官话(北京大学2005年现代汉语专业课试题,5分): (首先答本质,介绍一般情况)官话的本质是官场用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是由官场共同语变为民族共同语的, (其次答发展状况)产生于14世纪,到了明末清初,发展成为全国各地官场的共同语,其后进一步成为通行于公众间的语言,它始终是以汉民族通行最广的北方话为基础的, (最后答作用)官话是共同语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在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5分,这就O了,呵呵); (2)音素和音位(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语言学专业课试题,要求适当举例,6分):(分析:这属于一道对比型的名词解释,这种题的答题步骤比单一型的名词解释好答,一般的步骤就是,把各个名词都简单解释一下,然后谈关系,最后谈区别) 3、注意:名词解释一般是位于第一道大题,所以大家答题速度一定要快,而且要精练,如果不要求举例说明就别画蛇添足,毕竟名词解释题不是简答或者论述,否则会占用后面的答题时间。 (二)简答题 1、简答题分值一般在6-10分不等,简答题中一般会涉及到一些名词术语,那么一定要先把名词术语的本质说出,然后再按照要求继续答题。 2、真题示例: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被动句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笔记——被动句 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例如: 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 ②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 例①中的主语“窃钩者”、例②中的主语“郤克”都不是其谓语动作“诛”和“伤”的发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动的,所以此两例都属于被动句。此两例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其中例①没有语法标志,“窃钩者”与“诛”的被动关系完全是在意义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例②则有语法标志,即介词“于”。由“于”引出了谓语“伤”这一动作的实际发出者“矢”。这种具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五种: 1、“……(动词)于……” 在动词谓语之后用介词“于”(或“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于”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①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 ②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八·叔向贺贫》 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④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 ⑤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⑥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⑦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⑨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⑩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山传》 ⑾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⑿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书》 2、“……为(名词、动词)……” 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②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③身体离散,为天下戮。《吕氏春秋·慎大》 ④孔甲为涉博士,卒俱死陈,为天下大笑。《盐铁论·褒贤》 ⑤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⑥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⑦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介词“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有“为”字在,同样可以构成被动句式,例如: ①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左传·文公十三年》 ②(逢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

现代汉语考研试题

2011现代汉语考研试题 一、判断题(8分) 1、音高是声音高低,是发音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 2、有的音节可以没有声调。() 3、0只能和唇音和唇齿音相拼。() 4、汉字是由表音向表意发展。() 5、词义有概括性。() 6、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和代副词。() 7、定语和中心语只有修饰关系。() 8、实词都有核心意义——色彩义。() 二、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标注下列词语。(8分) 支援堤岸红星有趣儿 三、写出下面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8分) p h j l 四、写出下列字的造字法。(12分) 弦取舟益下囤甘明笔勇羊辩 五、下面的词是单义词还是多义词,还是同音词,请进行分类。(8分) 宽期刊别把参差清高深让位 六、写出下列词的词性(15分) 同等非法一致一概类似以外套怎么让的 七、写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15分) 天亮以前准备做饭做饭做菜亲自体验去北戴河疗养气得头疼劝老王去 你们几位触电一样春天的到来 八、分析下面句子,是单句的分析成分,是复句分析层次(20分) 1、虽然我们但是 2、的保存是我们(现代汉语书上有这个句子) 3、只要而且 九、指出下列一段话在语音上的修辞特色。(6分) (一段写景的句子,用了很多个叠词和几个成语,象声词) 十、简答题(20分) 1、为什么揉面能够成立,揉水、揉石头不能成立,请用义素分析法分析。 2、家:成家画家作家安家老人家音乐家持家姑娘家孩子家科学家

老家美食家 请将这些词语归类,说出理由。 十一、问答题(30分) 1、音位和音素有何区别和联系,请举例论述。 2、汉语的连词与复句的关系是怎样的,请举例论述。

考研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汉语:刘邦始建都于汉中,汉中因汉水而得名。公元前206年,刘邦得天下,国号称“汉”。后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于是沿用下来,因而也有了“汉语”的名称。汉语虽然是由汉朝而得名的,但汉语的实际存在却远在先秦之前。对外族人原有“南蛮、北狄、西羌、东夷”之称,后统称北方、西方之少数民族为“胡”人。公元304年,汉胡民族开始大融合,胡人说汉语不太标准,于是有“胡言汉(乱)语”的说法,后又派生出许多词语:胡闹、胡扯、胡说、胡缠、胡臭、胡思乱想、胡搅蛮缠、胡说八道,又有了胡椒、胡杨、胡琴、胡萝卜等词语。 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上确定,由国务院颁发的。这是狭义的现代汉语,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符合人们使用汉语的客观情况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共同语都需要有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作为标准音,而不能把不同地方的语音拼凑成一种标准音,汉民族共同语也是这样。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辽、金、元、明、清以来的800多年,大多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官话”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五四”运动以后的“国语”、“国音”也都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以北京语音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大势所趋。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并不包括北京人口语中的土音以及过多的轻声、儿化现象等。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北方话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宋代话本、元朝的戏曲杂剧、明清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都用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方话也通过这些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五四”以后众多的白话作品也多由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的流传更扩大了北方话的影响,北方话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历史的必然。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同时也意味着普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普通话词汇来源于北方话,但并不是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通话,那些不具普遍意义、地方性很强的土俗的词语就不宜吸收到普通话中。另一方面,为了使用的需要,普通话也可适当吸收非基础方言中的有用成分,如方言词、古语词、外来词等,来丰富普通话词汇。 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由于经过作者加工的书面语语法比口语语法更具抽象性、概括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而宜以书面语著作作为语法标准的依据。但并不是现代白话文著作的所有用例都可作为规范,作品中的特殊用例、方言语法成分及语法方面的错误用例等均要排除在外。因而这一条理解为“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更为准确。 三、现代汉语方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古代汉语笔记(通论复习重点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