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开题报告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开题报告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开题报告

说明:1.本开题报告书由学生本人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2.本开题报告单独打印装订成册,装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档案。

3.本课题研究计划批准后,非经开题论证不得随意更改。

实验三 磺胺醋酰钠和合成

实验三磺胺醋酰钠(Sulfacetamide Sodium)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加深对磺胺类药物一般理化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磺胺醋酰钠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及其它眼部感染。磺胺醋酰钠化学名为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化学结构式为: NH2 SO2NCOCH3H2O . 磺胺醋酰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合成路线如下: NH2 2NH2 (CH3CO)2O + 2 NCOCH3 pH7-8 NH2 2 NHCOCH3 NH2 2 NCOCH3 HCl pH4-5 NaOH 三、主要实验仪器与药品 表一所用的玻璃仪器及规格 玻璃仪器名称规格数量 三颈烧瓶100ml 1 球形冷凝管 1 温度计100℃ 1 量筒5ml 2 50ml 2 胶头滴管1ml 2 烧杯50ml 3 250ml 4

1000ml 1 玻璃棒 3 表面皿 1 布氏漏斗 1 抽滤瓶500ml 1 表二所用的试剂及规格 药品名称药品厂家药品规格药品用量 磺胺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含量不少于 17、2g 99、5% 氢氧化钠上海试剂总厂含量不少于96、0% 乙酸酐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 含量不少于99、5% 13、6ml 浓盐酸上海成海化学工业有限公司36%~38% 活性炭 表三所用的设备型号及规格 设备名称设备规格设备厂家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53A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子华牌循环水真空泵SHZ-DⅢ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真空干燥箱DZF-6020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X-4显微熔点仪SGWX-4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四、实验步骤 (一)磺胺醋酰的制备 1、在装有搅拌子,球形冷凝管及温度计的100 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转子,磺胺17、2 g,2 2、5%氢氧化钠水溶液22 mL,于水浴上加热至50℃左右。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 一.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从乙醇中得棱柱体结晶。易溶于热水或乙醇,溶于丙酮,微溶于 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熔点168~171℃。相对密度1.293(21/4℃)。饱和水溶液pH值5.5-6.5。二.合成路线 1 以硝基苯为原料 优点:流程短,原料易得,三废相对较少,从起始原料硝基苯到终产物可采用“一锅煮”法,收率尚 可;缺点:原料硝基苯为易燃易爆液体,毒性大。浓硫酸随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后与钯反应,使Pd/C催化 剂失活[5],工艺不稳定,且提取时用的苯胺溶液易燃,有腐蚀性,属高毒化学品,可污染水体。 2 (1)以对硝基酚为原料 优点:可采用“一锅煮”法,不需分离纯化对氨基酚,避免了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氧化,简化了工艺路 线,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产品纯度,产品质量和外观都有很大提高。反应可在固定床 反应器或反应釜中进行,产物可以连续移出,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提倡的合成方法;缺点:酰化加热140 ℃,温度略高。 (2)以对硝基酚一步合成法 因为对硝基酚性质稳定,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故选用对硝基酚为原料。 .(3)以硝基酚为原料 以PN P 为原料, 在醋酸和醋酐混合液中, 用5%Pd?C 作催化剂, 催化氢化继而乙酰化, 一步合成A PA P, 总收率为80 %。美国专利采用5 % Pd?C催化剂将PN P 还原一半后加入乙酐, 使加氢与酰化同时进行, 总 收率为81. 2 %。 (4)以对硝基酚为原料, 对硝基酚氢化、酰化一步合成对乙酰氨基 主反应: 副反应:: 此工艺由于避免了分离和提纯容易被氧化的中间体对氨基酚, 不但缩短了工艺路线, 而且 减少了对氨基酚的氧化, 从而减少了杂质的生成量,产品APAP 的质量、纯度、颜色及外观都很好,缺 点:该反应是复杂的多相催 3 以对氨基酚为原料 微波辐射是新兴的绿色合成技术,微波能量能穿过容器直接进入反应物内部并只对反应物和溶剂加热, 且加热均匀,防止反应物和产物因过热而分解。反应时间短,收率较高,操作简单,能耗小,污染少。 4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优点:副产物少,产品后处理简单,污染小,成本低、收率较高(以对羟基苯乙酮计 93.5 %×81.2 %=75.9 %),产品纯度高;缺点:起始原料对羟基苯乙酮来源较少,价格较高。肟化使用的盐酸羟胺毒性大,有刺激性。若使用强无机质子酸作为催化剂[15],腐蚀设备较重且分离困难。若使用Hβ分子筛作催化剂,则制备催化剂的时间太长。但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1)以苯酚为原料 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污染较小;缺点:反应步骤多,原料、试剂品种多,致后处理繁琐,总收 率太低(以苯酚计82 %×68.6 %×92.5 %×50.5 %=26.3 %)。 (2)以苯酚为原料, 以聚磷酸为催化剂, 与冰醋酸和NH2OH 的衍生物或盐, 在80 ℃反应后用冰水处理, 再用10 % N aOH 调节pH 值到4, 经回流、冷却、萃取等步骤得A PA P, 纯度可达98 %。 6.对苯二酚与乙酰胺直接缩合 对苯二酚和乙酰胺在ZSM 5 分子筛的催化下,在真空Cariu s 管中, 3 0 0 ℃反应1 h 可缩合得到A PA P, 转化率为93. 6 % , 摩尔选择性为45. 9 %。若以硅酸钛为催化剂, 则摩尔选择性为67. 5 % , 转化率为90. 8 %。

对氨基苯酚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不易经皮肤吸收,属致敏物质,能引起支气管哮喘,接触过敏性皮炎。吸入过量的本品粉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375mg/kg (大鼠经口);人吸入1mg/m3,最小中毒浓度(血液影急性毒性:LD 50 响);人经口50mg/kg,最小致死剂量。 致突然袭击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氏菌2umol/皿。体细胞突变:小鼠淋巴细胞4mg/L。精子形态学:小鼠腹腔500mg/kg,5天。 ):563mg/kg(孕1~22天),死胎。 生殖毒性:大鼠最低中毒剂量(TDL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极谱法(空气,苏联) 环境和废水试样中痕量2-、3-和4-氨基苯酚的电子浮获检测-GC测定[刊, 日]/Osaki Y.;Matsueda T.//分析化学.-1988,37(2)-253~258 《分析化学文摘》1992-1993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工作环境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 1mg/m3 前苏联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5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小量泄漏: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清净,有盖的空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务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磺胺合成工艺的改进

336. 4Eisner U,Kuthan J.The chemistry of dihydrophyridines.Chem Rev,1972,72B1. 收稿日期:1998-09-21 磺胺合成工艺的改进 李志裕林克江尤启冬李明富1(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1枣庄277000薛城人民医院) 磺胺是应用广泛的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现生产磺胺的起始原料为乙酰苯胺[1],成本较高。GI Braz[2]等报导了一条采用二苯脲作为起始原料的路线,该路线经氯磺化,氨化,水解三步反应制得,操作繁琐,收率低。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进,使之更适合于工业生产。原文献中,氨化产物要经过吡啶溶解,脱色,再用热水处理,或用氢氧化钠溶解,盐酸酸化才进行下一步水解反应。本文叙述了氨化产物不经提纯,直接水解,简化了操作,总收率由45%~50%提高到65.7%,同时,对二苯脲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原文献[3]中需用大量的醇或苯胺作为溶剂,本文革掉了溶剂,同时加入少量锌粉,采用氮气保护,以防高温下苯胺被氧化,且收率达到94.5%。合成路线如下。 实验部分 1二苯脲的合成 苯胺(50g,0.54mol)与尿素(16.2g,0.27mol)混和,同时加入1g锌粉,氮气保护下缓慢升温,1h后,升至190e,5h后,达240e,继续反应1h,冷却,所得白色固体用0.01M HCl研磨,抽滤,水洗,得二苯脲54.2g(94. 5%),mp229~234e(文献[3]234~236e)。2二苯脲二磺酰氯的合成 氯磺酸(47.3g,0.4mol)冷却至10e,于20e下分次加入二苯脲(10.6g,0.05mo l),全部加完后升温至50e,反应4h,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倾入碎冰中,静置,抽滤,冰水洗,得蜡状固体。 3磺胺的合成 将上步反应制得的产品在10e下分次加到25ml 浓氨水中,搅拌,反应2h,抽滤,得蜡状固体为氨化物。将氨化物加到30ml的50%氢氧化钠溶液中,回流4h 后降温到80e,滴加浓盐酸,调pH5~6,冷却,抽滤得粗品,用水重结晶,得白色磺胺结晶11.3g,mp164~ 165.3e,收率65.7%(以二苯脲计算)。产品的红外光谱与文献[4]一致,并经元素分析及薄层层析鉴定。 参考文献 1李正化主编.有机药物合成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B423. 2Braz GI,Lizgunova M U,Ch emerisskaya AA,et al. Sulfanilamide from diph enylurea.J Applied Chem(USSR), 1946,19B379(CA,41:1215f,1947). 3Nagaraj R Ayyangar,Anil R Chowdhary,Uttam R Kalkote,et al.A non-phosgen e route for th e synthesis of sym-N,N c-diethyldiphenylurea.Chemis try and Industry,1988B5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药品红外光谱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B560. 收稿日期:1998-05-25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特的合成 姜晔张荣久麻凯旋任宇王德才梁淑芳(南京210009江苏省药物研究所)依帕司特(epalrestat,1),化学名5-[(1Z,2E)-2-甲 基-3-苯基-2-丙烯亚基]-4-氧代-2-硫代-3-噻唑烷乙酸,由日本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1992年1月21日日本姜晔,男,32岁。1990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 25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9年10月第16卷第5期

实验四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实验四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一、目的要求 1. 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 、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 加深对磺胺类药物一般理化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磺胺醋酰钠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及其它眼部感染。磺胺醋酰钠化学名为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化学结构式为: NH 2 2NCOCH 3 H 2O . 磺胺醋酰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 合成路线如下: NH 2 2NH 2 (CH 3CO)2O +2NCOCH 3 pH7-8 NH 2 2NHCOCH 3 NH 2 2NCOCH 3 HCl pH4-5 NaOH 三、实验方法 (一)磺胺醋酰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棒及温度计的三颈瓶中,加入磺胺17.2 g ,22.5%氢氧化钠22 mL ,开动搅拌,于水浴上加热至50℃左右。待磺胺溶解后,分次滴加醋酐13.6 mL ,77% 氢氧化钠12.5 mL (首先,滴加醋酐3.6 mL ,77% 氢氧化钠2.5 mL ;随后,每次间隔5 min ,将剩余的77% 氢氧化钠和醋酐分5次交替加入)。加料期间反应温度维持在50~55℃,反应pH 值为12~13;加料完毕继续保持此温度反应30

min。反应完毕,停止搅拌,将反应液倾入250 mL烧杯中,加水20 mL稀释,用浓盐酸调至pH 7,于冷水浴中放置30 min,并不时搅拌析出固体,抽滤除去。滤液用浓盐酸调至pH 4~5,抽滤,得白色粉末。 用3倍量(3 mL / g)10% 盐酸溶解得到的白色粉末,不时搅拌,尽量使单乙酰物成盐酸盐溶解,抽滤除不溶物。滤液加少量活性碳室温脱色10 min,抽滤。滤液用40% 氢氧化钠调至pH 5,析出磺胺醋酰,抽滤,压干。将固体溶于10~15倍水中,加热溶解,趁热抽滤,得磺胺醋酰。 (二)磺胺醋酰钠的制备 将磺胺醋酰置于50 mL烧杯中,于90℃热水浴上滴加计算量的20%氢氧化钠至固体恰好溶解,放冷,析出结晶,抽滤(用丙酮转移),压干,干燥,计算收率。 注释: 1.在反应过程中交替加料很重要,以使反应液始终保持一定的pH值(pH 12~13)。 2.在交替加入氢氧化钠和醋酐时,先加氢氧化钠,再加醋酸,加料采取滴 加方式,并保持持续搅拌。 3.按实验步骤严格控制每步反应的pH值,以利于除去杂质。 4.将磺胺醋酰制成钠盐时,应严格控制20% NaOH溶液的用量,按计算量 滴加。 NH2 2NHCOCH3 NaOH NH2 2 NCOCH3 ++H 2 O 21440 12.5X X=2.3 g X 12.5 40 214:: = 由计算可知需2.3 g NaOH,即滴加20% NaOH 11.5 mL便可。因磺胺醋酰钠水溶性大,由磺胺醋酰制备其钠盐时若20% NaOH的量多于计算量,则损失很大。必要时可加少量丙酮,以使磺胺醋酰钠析出。 5.除杂质流程见图一。

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

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结构确证及含量测定 姓名:胡玥 学号:15401312 (一)实验题目 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结构确证及含量测定 (二)实验目的 了解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 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方法。 学会运用仪器对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测定。 (三)实验内容与原理 对乙酰氨基苯酚(C8H9NO2)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微溶。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PCM)为乙酰苯胺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在中西药及其制剂中使用很广,适用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风湿病的骨骼肌疼痛以及各种神经痛、偏头痛、痛经等症。其含量测定对于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合理用药、开发资源、质量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1.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方法:呈色反应鉴别法。 以一定浓度的对乙酰氨基苯酚溶液充分水解全部生成对氨基酚溶液,对氨基酚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氢化钠试剂作用,生成蓝色配合物。 2.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确认:红外光谱鉴别法。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 化合物中每个官能团都有几种振动形式,在中红外区相应产生几个吸收峰,因而特征性强。除了极个别化合物外,每个化合物都有其特征红外光谱,所以,红外光谱是定性鉴别的有力手段。 3.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法对于多组分混合物既能分离,又能提供定量数据,定量的紧密度为1%--2%。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成正比,可利用峰面积定量。定量方法分为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内标标准曲线法等。本实验采用内标法,内标法指以一定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

物,加入到准确称量的样品中,根据样品和内标物的重量及其相应的峰面积比,求出某组分的含量。 (四)主要仪器与试剂 1.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 试剂:三氯化铁试液 仪器: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2.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确认 试剂:对乙酰氨基酚样品,光谱纯KBr粉末,95%乙醇。 仪器:岛津FTIR-8400S红外光谱仪,红外灯,压片模具,玛 瑙研钵。 3.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试剂:对乙酰氨基酚样品,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甲醇(纯色谱) 仪器:HPLC仪,ODS柱,容量瓶,移液管,微量注射器。 (五)实验步骤 1.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 蒸馏水于烧杯中溶解少量样品,滴加三氯化铁试剂,溶液显蓝紫色。 2.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确认

邻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邻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2.1 邻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 邻氨基苯酚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铁粉还原法、硫化钠还原法、电解合成法和加氢还原法等四种方法。 2.1.1 铁粉还原法 邻氨基苯酚传统的合成方法是以邻硝基苯酚为原料,经水解,铁粉还原制得。还原过程中三废污染严重,产生大量的铁泥,产品包在铁泥中使得产品收率不高。 目前实验室和小型的企业生产多采用铁粉还原法。…… 2.1.2 硫化钠还原法 …… 2.1.2 电解合成法 电解合成法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具有产物纯,产率高,污染小等优点。关于邻氨基苯酚的电解合成,曾有报道用滴Hg电极在醇的酸溶液中电解还原邻硝基酚以制备邻氨基苯酚,但Hg电极实施不便。 另外有一种新的电解合成方法,在碱性溶液介质中,以铜为阴极,电解还原邻硝基苯酚以制备邻氨基苯酚。该法有产物易分离,污染小的优点,在选定条件下,邻氨基苯酚的最大产率为97%,收率在90%以上。但是产率和产品纯度受电极电位的影响,而控制电极电位的稳定性仍在研究中。…… 2.1.3 催化加氢法 目前工业生产邻氨基苯酚一般采用催化加氢法,即在高压或者常压加氢装置

中,Ni,Pd,或Pt催化下还原邻硝基苯酚,其工艺简单,收率、纯度高,成本较低,邻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制取邻氨基苯酚时醇水最佳体积比为2:1.邻硝基苯酚液相催化加氢制取邻氨基苯酚产品的纯度98%以上,收率接近80%。但是设备投资大,适合于大吨位的工厂生产。…… 2.2 邻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比较 表2.1 几种工艺技术比较表 2.3 邻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研究及进展 催化加氢常用的催化剂有兰尼镍、Pd/C等。以液相加氢法,采用混合溶剂,不但克服了三废污染严重问题,还提高了收率。 早期催化加氢法生产邻氨基苯酚,多以水为介质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反应。还原过程中由于邻硝基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因而以前的工作大多采用有机溶剂。但由于邻氨基苯酚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且很不稳定,因而收率一直不高。在强碱条件下邻硝基苯酚溶解良好,但催化剂活性下降,反应时间长,且邻氨基苯酚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在强酸性条件下邻硝基苯酚的溶解性不好,反应明显受传质阻力影响。反应到最后几乎不进行,但还有大量邻硝基苯酚未反应,且强酸性条件对反应设备腐蚀严重。 后期工作大多数采用醇作反应介质,其中绝大部分以甲醇为溶剂。以醇为溶剂邻硝基苯酚溶解良好,反应速度很快,催化剂用量很少。但反应放热太剧烈,产率不高。…… 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22439819.html,)发布《邻氨基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实验三磺胺醋酰钠和合成

实验三磺胺醋酰钠(Sulfacetamide Sodium)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 加深对磺胺类药物一般理化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磺胺醋酰钠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及其它眼部感染。磺胺醋酰钠化学名为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化学结构式为: NH2 2NCOCH3 H2O . 磺胺醋酰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 合成路线如下: NH2 2NH2 (CH3CO)2O + 2 NCOCH3 pH7-8 NH2 2 NHCOCH3 NH2 2 NCOCH3 HCl pH4-5 NaOH 三、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 表一所用的玻璃仪器及规格 玻璃仪器名称规格数量 三颈烧瓶100ml1 球形冷凝管1 温度计100℃1

量筒5ml2 50ml2 胶头滴管1ml2 烧杯50ml3 250ml4 1000ml1 玻璃棒3 表面皿1 布氏漏斗1 抽滤瓶500ml1 表二所用的试剂及规格 药品名称药品厂家药品规格药品用量 磺胺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含量不少于% 氢氧化钠上海试剂总厂含量不少于% 乙酸酐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 含量不少于% 浓盐酸上海成海化学工业有限公司36%~38% 活性炭 表三所用的设备型号及规格 设备名称设备规格设备厂家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53A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子华牌循环水真空泵SHZ-DⅢ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真空干燥箱DZF-6020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X-4显微熔点仪SGWX-4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磺胺的制备及工艺条件考察

磺胺的制备及工艺条件考察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选择一条较为合理的制备磺胺的合成方法, 三实验原理: 1.由二苯脲制的磺胺: 2.由乙酰苯胺制的磺胺: 三药物概述: 四完成合成与制剂过程试验操作方法、工艺要点、注意事项: 由二苯脲制的: (1)加6.36g二苯脲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情况下加入16ml氯磺酸混合均匀,水浴加热11:02时60℃保温搅拌4小时,降温加水进行酸分解,加水后继续搅拌片刻。 (2)将50ml氨水和150ml乙醇搅拌下投入混合苯脲磺酰氯,控制温度78℃回流1.5小时。 (3)加入NaOH10g再继续回流3小时,将反应液移入烧杯中加HCl调PH5到6,得结晶静置,第二天抽滤,得成品。滤液继续静置第三天进行抽滤。 2.由乙酰苯胺制的: [1]乙酰苯胺:氯磺酸:氯化钠=1:4.6:0.4 温度:55℃ 时间:2.5h 乙酰苯胺氯磺化 (1)按图装好反应装置,称取5.0g干燥的乙酰苯胺置于干燥的250mL三颈瓶中,再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氯磺酸。由于所加氯磺酸量少,乙酰苯胺不易溶解,加入环己烷作为溶剂溶解。(2)开启水泵,减压抽气,再搅拌的条件下,在冷水浴下慢慢将20mL氯磺酸滴入三颈瓶中,待滴加完毕,继续搅拌至乙酰苯胺溶解消失。 (3)水浴加热(80℃左右)15~20min。快到反应时间时取来冰水。 (4)打开安全阀,连通大气,然后用冰水冷却三颈瓶。 (5)将冷却的反应液转移到原滴液漏斗中,然后在三颈瓶中加入约100g碎冰块,再按装置图安装好,三颈瓶外部用冰冷却,开启水泵,将反应液滴入三颈瓶中,可见有大量的沉淀生成。同时环己烷不溶于水而与所得目标物分开。 (6)准备布什漏斗进行抽滤,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固体。 对-乙酰氨基磺酰氯的氨解 将上述抽干的固体转移至100mL小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15mL浓氨水,由于操作不当有冷却而无产品生成。 [2]乙酰苯胺:氯磺酸:氯化钠=1:5.0:0.6 温度:50℃ 时间:2.5h 乙酰苯胺氯磺化 (1)按图装好反应装置,称取5.0g干燥的乙酰苯胺置于干燥的250mL三颈瓶中,再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氯磺酸。并且准备冰水。 (2)开启水泵,减压抽气,再搅拌的条件下,在冷水浴下慢慢将20mL氯磺酸滴入三颈瓶中,待滴加完毕,继续搅拌至乙酰苯胺溶解消失,水浴加热(80℃左右)15~20min。打开安全阀,连通大气,然后用冰水冷却三颈瓶。 (3)将冷却的反应液转移到原滴液漏斗中,然后在三颈瓶中加入约100g碎冰块,再按装置图安装好,三颈瓶外部用冰冷却,开启水泵,将反应液滴入三颈瓶中,有大量的沉淀生成。 (4)抽滤,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固体。 对-乙酰氨基磺酰氯的氨解 将上述抽干的固体转移至100mL小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15mL浓氨水,当固体溶解又重新生成后,继续搅拌10 min。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的水解

磺胺的合成-多步骤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 告 实验课程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实验项目磺胺的合成-多步骤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至学年学期 时间年月日

磺胺的合成 —多步骤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 姓名: 摘要:对氨基苯磺酰胺作为一种简单的磺胺药,投入大量生产。能抑制多种细菌和少数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用于防治多种病菌感染。本实验以苯为原料经过硝化、还原、酰胺化、氯磺化、氨置换、水解及中和等一系列反应,得到磺胺。最后通过测定熔点和红外光谱图鉴定磺胺的结构。 关键词: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药物,红外光谱 Abstract:As a simple sulfa drugs, Sulfanilamide put into mass production. Sulfa drugs can inhibit the growth and multiplicationof certainkinds of bacteria and a few virusfor the preventingbacteriainfections. In this experiment, benzene was treated by nitration, reduction, acylation, chlorine, ammonia substitution, hydrolysis and a series of reactions to get sulfanilamide. The structure of sulfanilamidewas characterized by melt point and IRspectra analysis. Key words:Ammonium p-aminobenzene sulfonic acid, sulfa drugs,IR 前言:磺胺药物是含磺胺基团合成抗菌药的总称,能抑制多种细菌和少数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用于防治多种病菌感染。具有抗菌谱广、较为稳定、不易变质等特点。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但是不同于抗生素,属于化学药品。其不足之处是,绝大多数磺胺药的抗菌力较弱,对细菌只能抑制不能将其杀死;而且口服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磺胺药曾在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抗菌素问世后,虽然失去了先前作为普遍使用的抗菌剂的重要性,但在某些治疗中仍然应用。因此,学习和掌握磺胺类药物的合成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目的 A掌握硝基苯的还原反应,苯胺的酰化反应,苯环上的磺化反应。

邻氨基苯酚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邻氨基苯酚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1.1 邻氨基苯酚的基本概况 邻氨基苯酚又称2-氨基苯酚;邻羟基苯胺;邻氨基酚;邻氨基; 英文名称:o-aminophenol;o-hydroxyaniline;2-Aminophenol; 分子式:C6H7NO; 分子量:109.13; 结构式: 图1.1 邻氨基苯酚的结构图 CAS RN:95-55-6; 邻氨基苯酚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作为有机合成和染料中间体。用于制硫化染料和偶氮染料,也用作毛皮染料(毛皮黄A),还用于生产酸性媒介蓝R、硫化黄棕、荧光增白剂EBF等。也是金、银的检定试剂。 邻氨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印刷业以及生物领域。

1.2 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 邻氨基苯酚为白色针状晶体,久置时转变成棕色或黑色,纯品是白色针状结晶,分子式C6H7NO,分子量109.13,熔点172~177℃,沸点164℃(11 mmHg),密度1.328,闪点168℃。溶于水、乙醚或酒精,微溶于苯。加热升华,易在空气中氧化,然后转变为棕色或黑色。遇三氯化铁变成红色。与无机酸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盐。 表1.1 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 基本性质和常数 CAS号148-24-3 中文名称邻氨基苯酚 英文名称2-Aminophenol 别名2-氨基苯酚;邻羟基苯胺;邻氨基酚;邻氨基 分子式C6H7NO 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晶体 分子量109.13 熔点172~177℃ 沸点164℃ (11 mmHg) 密度 1.328 闪点168℃溶解性溶于水、乙醚或酒精,微溶于苯。 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及重氮染料和硫化染料的中间体 1.3 邻氨基苯酚的安全、包装及运输等 邻氨基苯酚吸入食入有害,LD50:1300mg/kg(大鼠经口)。属致敏物质,能引起支气管哮喘及接触过敏性皮炎,吸入过量的邻氨基苯酚粉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邻氨基苯酚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一、磺胺醋酰钠概述 简介 磺胺醋酰钠又名:磺胺乙酰钠,磺醋酰胺钠,Sulphacetamide Sodium,Albucid Soluble,SA-Na等。英文名:SulfacetamideSodiumEyeDrops。化学名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化学结构式: H2N SO NCOCH3 · H2O 2 Na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磺胺药是一种广谱抑菌剂,用于治疗感染。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结构相似,二者竞争抑制了细菌酶---二氢叶酸合成酶。对酶抑制的结果阻碍了二氢叶酸的合成,减少了四氢叶酸的代活动,使嘌呤、嘧啶核甙及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辅助因子(cofactor)减少,从而抑制细菌的生成和繁殖。 适应症 主要用于由易感细菌引起的表浅性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等;也用于沙眼和衣原体感染的辅助治疗,霉菌性角膜炎的辅助治疗,以及眼外伤、慢性泪囊炎,结膜、角膜及眼手术的前、后预防感染。 注意事项 病人对一种磺胺药过敏,也可以对本品过敏,对碳酸酐酶抑制剂过敏的病人,对磺胺药也过敏。 二、目的要求 1. 通过本实验,掌握磺胺类药物的一般理化性质,并掌握如何利用其理化性质的特点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2. 通过本实验操作,掌握乙酰化反应的原理。 三、实验原理 合成路线如下:

H2N SO2NH2 + (CH3CO)2O NaOH pH12-13H2N SO2NCOCH3 Na HCl pH4~5NH2SO2NHCOCH3 NaoH H2N SO 23 Na · H2O 四、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及物理常数 理化常数和性质 物质分子量熔点/℃性质 磺胺 172.21 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 磺胺醋酰 214.24 182-184 微溶于水(150:1),溶于无水乙醇(15:1), pKa1(芳伯氨基):1.8, pKa2(磺酰氨基):5.4 磺胺醋酰钠 236.23 257 易溶于水(1.5:1),微溶于96%乙醇 仪器:100ml三颈瓶、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烧杯(100、50ml)、磁力加热搅拌器、抽滤瓶、布氏漏斗、水泵、玻璃棒 试剂:磺胺17.2g、醋酐13.6g、氢氧化钠溶液(22.4%、77%、20%)、浓盐酸、蒸馏水、活性炭 五、实验方法 1、原料规格及配比 原料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磺胺 CP 17.2g 0.1 1 醋酐 CP 13.6ml 0.142 1.42 氢氧化钠 22.4% 22ml 0.1125 1.13 氢氧化钠 77% 12.5ml 0.1925 1.9 氢氧化钠 40% 适量 氢氧化钠 20% 适量 2、操作 2.1、磺胺醋酰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棒及温度计的100 mL三颈瓶中,加入磺胺17.2 g,22.5%氢氧

乙酰磺胺的合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药物化学实验 指导老师: 章国林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乙酰磺胺的合成 实验类型:_验证型 同组学生姓名: 林鑫 【实验目的】 1、 通过乙酰磺胺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 、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 学习通过根据理化性质提纯产物。 【实验原理】 合成路线: 反应机理: 副反应:

【实验材料】实验试剂: 1、磺胺8.6g(0.05mol) 2、乙酸酐 6.8ml(0.071mol) 3、22.5% NaOH 11.5ml 4、70% NaOH 5ml 5、40% NaOH 11.5ml 6、6 mol/L HCl 适量 实验仪器: 1、100ml 三颈烧瓶 2、冷凝管 3、胶头滴管 4、25ml、10ml量筒 5、布氏漏斗 6、抽滤瓶 7、搅拌子 8、温度计 9、50ml烧杯等 【实验步骤】 1、在三颈烧瓶里依次放入8.6g磺胺、11.5ml 22.5%NaOH; 2、三颈烧瓶上装备1个搅拌子、1个温度计、1根冷凝管、1个玻璃塞; 3、油浴下搅拌加热至50-60℃左右,在磺胺溶解,溶液变透明,每5min加1/4体积77% NaOH、醋酸 酐,交替加料,共加入77% NaOH 5 mL、醋酸酐6.8 mL; 4、保持搅拌且体系温度在50-60℃左右,持续30m;

5、反应完全,将混合液倒入50ml烧杯中,加入10ml水,用6M HCl调节PH至中性; 6、冰水浴中冷却约30min,析出白色固体; 7、抽滤去滤渣(主含磺胺)取滤液(淡黄色,约25ml),用6M HCl调节滤液PH为5-4; 8、冰水浴冷却15min,抽滤收集滤渣(7.24g白色固体,含产物和副产物),除去水溶性杂质; 9、加3倍量(22ml左右)10% 盐酸,玻璃棒搅拌溶解,静置约10min; 10、抽滤除去滤渣(副产物),滤液内加入3勺活性炭,室温下静置5min; 11、抽滤,40%NaOH调节PH至5,产物结晶沉淀; 12、抽滤,得到产物,湿重2.52g,一周风干后称干重,计算产率; 【实验结果】 % 1、得到乙酰磺胺干重g,产率 0.02*238.24 【实验讨论】 1、What properties have the sulfanilamides? 乙酰磺胺: 分子式C8H10N2O3S 分子量:214.250 物理性质: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79-184℃。溶于乙醇,微溶于水或乙醚,几乎不溶于氯仿或苯,溶于稀矿酸或氢氧化碱溶液。无臭,有特殊酸味。 化学性质: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实验思考题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实验思考题 (2011-03-28 21:55:15) 转载 磺胺类药物有哪些理化性质? 答:磺胺类药物一般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具有一定熔点。难溶于水,可溶于丙酮或乙醇。 1.酸碱性因本类药物分子中有芳香第一胺,呈弱碱性;有磺酰氨基,显弱酸性,故本类药物呈酸碱两性,可与酸或碱成盐而溶于水 2.自动氧化反应本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易被空气氧氧化。 3.芳香第一胺反应磺胺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可进行重氮化反应,利用此性质可测定磺胺类药物的含量。生成的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可作本类药物的鉴别反应。 4.与芳醛缩合反应芳香第一胺能与多种芳醛(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香草醛等)缩合成具有颜色的希夫碱. 5.铜盐反应磺酰氨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金属离子(如铜、银、钴等)取代,生成不同颜色的难溶性沉淀,可用于鉴别。 二、反应液处理时,pH7时析出的固体是什么,pH5时析出的固体是什么?在10%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 答:pH=7时候析出的固体是未反应的磺胺;5的时候析出的是磺胺醋酰。在10%盐酸溶液中磺胺醋酰生成盐酸盐而溶解,而双乙酰磺胺由于结构中无游离的芳伯胺基,不能和盐酸成盐故析出。 三、反应过程中,若碱性过强,其结果是磺胺较多,磺胺醋酰次之,磺胺双醋酰较少;若碱性过弱,其结果是磺胺双醋酰较多,磺胺醋酰次之,磺胺较少,为什么?请解释原因。 答:因碱度过大磺胺双醋酰易水解成磺胺,且易引起磺胺醋酰水解成磺胺;而因碱度过小时,反应过程中易生成较多的N-乙酰磺胺,且磺胺双醋酰分子结构中的N-乙酰基不易水解下来,故之。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与同类药物对比 1对乙酰氨基酚(APAP) 扑热息痛,化学名: N-(4-羟基苯基)-乙酰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几乎不溶于冷水、石油醚,在热水、乙醇、丙酮中溶解。解热作用的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镇痛和抗炎作用略差,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与乙酰水杨酸相比,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已成为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类药物之一。 1.1合成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二步法和一步法。 二步法:是将对硝基苯酚等原料还原成对氨基苯酚再酰化成对乙酰氨基酚。 一步法:是在同一反应器中,不分离出还原产物对氨基苯酚的情况下直接进行酰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还原与酰化同时进行。 对于二步法生产对氨基苯酚,难以克服其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三废污染。同时分离出来的对氨基苯酚极易被氧化,这降低了对乙酰氨基酚的产率。采用一步法不分离出对氨基苯酚直接进行酰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法。 此外还有重排法和生化合成等其它路线,对羟基苯乙酮肟重排法是一个新型合成工艺,此方法没有副产物,产品后处理简单,生产成本低,污染小。

1.2不良反应 (1)对乙酰氨基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偶尔会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短期服用很少出现胃肠道出血。早起出现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在1至3天内出现腹痛、肝肿大和压痛、氨基转移酶升高及黄疽:4至6天后可发展为暴发性肝衰竭、扑翼样震颤、惊厥、心血管性虚脱、呼吸抑制、昏迷甚至死亡。 (2)对乙酰氨基酚能使阿司匹林过敏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加重。 (3)过量服用会造成肾小管坏死、肾脏衰竭、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正常剂量长期服用,也会造成肾损害。妇女在妊娠期服用此药可造成羊水过多和新生儿肾衰。 (4)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停药后能恢复正常,长期使用还可引起其它血细胞的减少。 (5)引起过敏性体克、荨麻疹、皮炎伴瘙痔等皮肤病,但数天后会消退。 (6)动物实验表明,大剂量长期服用会削弱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还可抑制动物的甲状腺功能。 2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为白色结晶或粉末。无臭或微有醋酸臭,易水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口服易吸收,在全身组织分布广泛,作用强,在广泛应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 不良反应

对氨基苯酚的生产

对氨基苯酚的生产、应用及发展 对氨基苯酚又名对羟基苯胺,英文名为P-aminophenols,简称PAP,分子式C6H7NO,外观为无色片状晶体,遇光或在空气中会变成灰褐色晶体,溶于热水、碱和醇,微溶于冷水,几乎不溶于氯仿。可升华,并部分分解,与无机酸作用能迅速生成水溶性盐,遇亚硝酸则呈深蓝色。PAP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应用于医药、橡胶、染料、饲料、石油和照相工业等领域。 1 PAP的合成方法 PAP最初是在1874年由Baeyer和Caro以对亚硝基苯酚为原料,采用在酸性介质中用锡粉还原的方法制得。后来又改为用铁粉或硫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或对硝基氯化苯的方法,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PAP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发展很快,其合成制备工艺改进与创新日益增多,有关专利和论文大量出现。PAP的合成方法很多,按其原料路线划分主要有:对硝基苯酚法、对硝基氯化苯法、苯酚法和硝基苯法。 1.1 对硝基苯酚法 1.1.1 化学还原法 对硝基苯酚经铁屑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生成PAP粗品,再经过亚硫酸钠溶液浸渍、过滤、干燥得成品,该法突出问题是生产成本高(每吨耗对硝基苯酚1.423吨),污染严重(大量的铁渣污染),生产规模小(一般厂规模200-600t/a),多数国家已淘汰该法。虽然我国目前还有部分企业采用此法生产,但早在1984年化工部已决定不再扩大该法生产。 1.1.2 催化加氢还原法 该法一般用水作溶剂并添加无机酸、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用Pt/C或Pd/C作催化剂,在大约0.2-0.5MPa、70-90℃下加氢。工艺过程中添加甲苯溶剂,使催化剂留在甲苯层中,PAP 则在水层中,催化剂易回收,反应速度快,产率高。但此法成本高,且催化剂易中毒,故不易工业化生产。 1.1.3 电解还原法 据有关资料报导,在电流密度3.14-8.38A/dm3,采用TiO2/Ti电极,Ti阴极旋转条件下,使对硝基苯酚在10%-30% H2SO4水溶液中,40-70℃下进行反应。但方法未见有工业化报导。 1.2 对硝基氯化苯(PNCB)法 该法为国内生产PAP的主要方法。将对硝基氯化苯在碱性条件下加压水解,酸化后制成对硝基苯酚,再用硫化钠在碱性介质中还原。由于该法污染严重,三废处理难,国家已限定生产规模。

磺胺制备

制药工程专业 化学制药综合实验指导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 2011年3月

化学制药综合实验实施方案 化学制药综合实验是依据药物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定,本实验内容涉及药物制剂专业多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药剂学、化学制药工艺学等课程内容。要求学生针对指导教师所下任务书,查找相关文献,对药物的合成路线、工艺条件、制剂形式及制备条件各方面的内容自行设计,可行性论证通过后,独立实施由原料到原料药,最后得到相应制剂的全过程。通过本次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综合文献的初步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合成路线,拟定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从而加深对制药工程专业系统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的就业及学业深造奠定实践基础。 一、目的 化学制药综合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合成路线的设计、合成实验的操作、实验结果纯度和产率的分析鉴定、工艺条件考察及制剂的制备,学到一套系统、完整的对化学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过程合理性、合成产物的分析鉴定的方法、工艺可行性及制剂的制备。并通过此项训练,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方案 1.设定目标:依据所给出的药物的初步合成方案结合查阅的资料及常用临床化学药物的合成方法来设计具体药物合成步骤、工艺考察方案及制剂制备方法,使学生掌握: (1).化学药物合成中的常用反应如酯化反应、格氏反应、乙酰化反应; (2).熟悉药物合成中对药物的结构修饰基本过程,了解有机合成的水解、蒸馏、重结晶、搅拌、回流、萃取、过滤等基本操作; (3).掌握工艺考察中因素、水平确定方法及实验因素水平表的建立的方法; (4).熟悉常见药物制剂的类型及一般的制备方法。 2.目标实施:按照两人一小组实验,每九个小组为一大组共同完成一个药物的工艺条件考察实验。程序为: (1).每个学生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独立设计方案题目; (2).个组讨论,确定可实施的合成路线、工艺考察因素表及制剂处方设计; (3).教师审核并提出或设计问题,题目组针对问题修正设计路线、工艺考察表及制剂处方设计; (4).题目组自行完成实验结果; (5).分析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更完善的和合成路线、工艺考察表及制剂处方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