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辩词整理

辩论赛辩词整理
辩论赛辩词整理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还是“和”

“和”方一辩立论陈词:

主席,各位评委以及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和”优于“竞”,“道胜”为孙子兵法的终极目标,“全胜”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所以我就以“全胜”以及“道胜”作我的论述。“道胜”里的核心思想是“以道为导,胜在无形”。这里的“道”,是德而不是力,强调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我们讲的“道”,指的是王道而非霸道,是中道而非偏道。而“道胜”思想的另外一个重点,讲的是非战。孙子认为,我们应该以策略联盟的“和”取代“竞”,在未战之前,取得无形的胜利。在《谋攻篇》中,孙子提到:“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些字句一再强调“全”的概念,但这个“全”的概念不单单是我方的“全”,也是希望敌方的“全”。那如何使我方“全”,敌方也“全”呢?这就是要以“来”取代“竞”。“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也。”孙子认为在战争中,我们应以高层次的“伐谋”、“伐交”,也就是“和”的方式来取代“伐兵”、“攻城”,也就是“竞”的毁灭性后果。孙子的“全胜”力争以“和”来取代“竞”,达到双赢,达到更高的效益,达到“1+1>2”的效果。以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来说,1949年到1979年之间,两岸对峙以竞争的方式,这造成的什么了结果……我来告诉大家,造成了三痛,这三痛是哪三痛呢?第一痛为家庭痛,第二痛为社会痛,第三痛为国家痛。那什么是家庭痛呢?这段期间内,两岸征战连连,使得许多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可谓人间之惨剧,这为家庭痛;那什么是社会痛呢?两岸统独之争造成族群分裂,阶级斗争,这为社会痛;那,什么又是国家痛呢?由于两岸对峙,开始了军备竞赛,使得许多资源遭到排挤,而我们的经济建设停滞,这为国家痛。但近年来,两岸打破隔离,以“和”为立足点,以筹全胜。这方面可以从经济面、交通面以及的教育面来跟大家做一下阐述:经济面,两岸近年签订了ECFA,因为签订ECFA 增强了两岸的经济交往,提高了两岸的经济效益;在交通面,以大三通为例,2008年两岸签订了大三通后,使得许多交通成本减低,使两岸的GDP、出口量大幅上升;在教育面,两岸近年来积极投入两岸的学术交流,包含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例如台湾学生可以学习大陆学生的勤奋努力,而大陆学生可以学习台湾学生的创意思考,借由互相学习、截长补短长,共创双赢。故我方坚信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和”优于“竞”。谢谢大家。

“竞”方一辩立论陈词: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提到“取代竞争”,有失偏颇。对方也提到“如今海峡两岸友好交流、友好发展、友好竞争”,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我们才使整个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得到增强,才使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更好的竞争、更好的发展,对方辩友怎么能说要取代竞争呢?还有,对反方辩友在提到“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主张不要竞争,非战”,

我方则不认为。竞争的极致是对抗,对抗的极致是战争,《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军事著作,和历史上所有兵书一样,目的在于揭示战争规律、指导战争实践。更可贵的是,它将这一规律上升到了哲学的层次,基于此,我方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而不是“和”。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三点来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第一,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孙子兵法》的产生正是适应了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需求,孙子所处的是中国大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王室衰微,战争不断,《孙子兵法》十三篇正是为了要克敌制胜,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曹操说:“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一语道出了孙武著书的真实目的。在得到重用后,他谋定后动,精国整兵,终于实现了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威齐晋的战略目标,成就了一代霸业。第二,孙子兵法十三篇贯穿的一条主线便是如何致胜的竞争之道,无论是“全胜”还是“战胜”都是为了要争取胜利,强调在充分“校计索情”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先胜而后求战”,这是战争准备中的争先;孙子主张“任势”、“谋势”和“造势”,这是战略谋划中的争势;用兵作战,主动权的获取是其核心所在因此主张要“示形动敌”、“诡诈用兵”,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战争过程中的争权;而从战争准备、战略谋划到战争实施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要争胜,争胜则是要实现国家的强大,即所谓“胜敌而益强”,这便是争强。争先、争势、争权、争胜、争强乃是《孙子兵法》论述战争的一条基本主线,所以我方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第三,《孙子兵法》跨越时空,历久弥灿,其生命力就在于它高超的“战胜攻取之道,统众御人之术”,历史的进步需要竞争来推动和发展,《孙子兵法》“竞”的思想正是适应了前进的需求。他不仅用于指导军事斗争,还广泛的用于政治外交斗争和商业竞争等,因此,《孙子兵法》活的灵魂即在于“竞”这一核心思想。总之,《孙子兵法》揭示的不仅是战争的规律,更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寻求生存的法则。因此,我方坚定地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而不是“和”。谢谢大家。

“和”方二辩论证辩驳: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坚信在孙子兵法架构下“和”优于“竞”。没有错,孙子兵法历久不衰、历久弥灿,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认为孙子兵法历久不衰之因全在于它的经典性、它的延伸性,而非在于它的竞争性。那对方辩友不断的提到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在于“竞”,那将孙子兵法中所提到的“计”归类成竞争的方法,我方是大大的不认同啊。我方坚信在孙子兵法中的“胜战”以及“非战”,我们只有借由“和”才能达到我们的“全胜”,更能达到我们的终极目标,也就是我们的“道胜”。而我们拉到现代来讲呢,只有和才能大大的提升我们的利益、提升我们的效益、达到我们的远利,更能达到我们的“1+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的72个小时之内,全球各地紧急调拨物资救援汶川。以红十字会为例,红十字会整合当地的资源以及人力,在最快的时间内,我们以“和”的方式、以最高的效率,将四川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伤害减到最低,这不就告诉我们“和”的重要性吗?国际上,我就以世博会为例吧。世博会告诉我们,全球各地、世界各大国,为了展示各国的特色,为增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纷纷加入到世博会,这些国家在参与世博会的过程中是不是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益了?而对于中国大陆而言,在观光效益上以及经济效益上,是不是远远超过了我们预期所想象呢?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大大的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不是大大的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啊?我们为什么要谈“和”,我们谈“和”

是因为我们认为,只有“和”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益,实现“1+1>2”的效果,只有通过“和”才能最终达到“全胜”以及“道胜”。在经济上,我就再以一个两岸的例子,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也就是我们俗称的ECFA,在ECFA这个协议里,我们在两岸互惠以及互利的前提基础之下,我们彼此协商,那在这些协商的过程中,两岸彼此的扶持、两岸彼此的扶长,扎根两岸,布局全球,这不就是“和”最好的案例吗?根据中华经济研究院一项ECFA之正面影响评估,签订ECFA过后,台湾的GDP成长将提高1.62%到1.75%,那这个不就告诉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唯有“和”才能真正达到我们的最高效益。倘若我们借由ECFA 这样一个协议签订,就可以结合台湾的部分科技创意产业以及大陆的广大市场,两相结合之后,就可以使两岸的效益达到最大化,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提的:我们借由“和”才能达到我们的“全胜”以及“道胜”。我方之道,绝非字面之道。而是延续孙子兵法经典性以及延伸性。“道胜”,胜之在道,决之在武,立国大道,再强再久,内外皆是,强敌不生,不战无战,全胜可久。我方坚信在孙子兵法架构下:“和”优于“竞”。谢谢大家!

“竞”方二辩论证辩驳: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提到了ECFA签订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来重新认识一下ECFA的签订。其实,ECFA的签订目的就是使两岸经济的竞争达到有序化的目的,而这种有序化也是竞争的一种。另外,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础,两岸达到了经济的合作,目的在于在世界中使中国能够处于不败之地,维护双方的利益。吴如嵩先生说:“《孙子兵法》本身的逻辑体系应该是概念范畴体系,其骨架为六大范畴,即:全胜、庙算、虚实、形势、奇正和赏罚,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利。”在尽可能降低战争频率,减少不必要战争的同时,孙子也坚持主张用战争和暴力来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主张以霸王之兵威加于敌,以战止战、以暴去暴。在处理阶级之间、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确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特殊性与历史上大量存在的困兽犹斗、负隅顽抗现象相比实属凤毛麟角,微乎其微。当战争难以避免时,某些局部敌军的投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实际上还是战争胜利的结果。我方十分赞同黄朴民先生曾经提出的观点,我方反对任意的夸大和拔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在孙子兵学体系中,我们不能颠倒其全胜策与战胜策之间的主次关系,从《孙子兵法》的篇幅看,全胜策所占比例较小,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孙子将更多的智慧集中在其战胜策上,书中“避实击虚”、“因形制敌”、“因利势导”、“奇正相生”等等无不以战胜攻取为自己学术的中心。一部《孙子兵法》归根结底是教育我们如何去用兵打仗,至于全胜的思想并非孙子兵学的主线。《孙子兵法》体系的核心归结到底是一个“胜”字,其撰写的出发点是“胜”,落脚点还是“胜”,每一篇都围绕着“胜”字展开。“战胜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占据主导地位,《孙子兵法》中讲“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这正是《孙子兵法》精髓要义与应用理性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讲述的是战争艺术,是一本战争论而非不战论。唐太宗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道,则无不胜焉。”这句话深刻的向我们揭示了《孙子兵法》的核心意义,也向我们揭示了后人之所以重视《孙子兵法》的内在奥妙。后人之所以重视《孙子兵法》,正是在于其行之有效的战胜策,“战胜思想”才是《孙子兵法》的主体思想。因此,我方坚持认为《孙子兵法》

的核心思想是“竞”。谢谢。

“和”方三辩论证辩驳:

主席,各位评委以及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我方再度强调,“和”优于“竞”的概念,对方辩友刚才提到一些论证,我方都要提出一些质疑,首先,尽管对方辩友提到一些《孙子兵法》里的名句来作为佐证,但是我方发现,其实你们所举的佐证大部分谈的都是在于较地下层次的战术层面,与我们今天所谈的比较高尚的“竞”与“和”一个战略性的层面其实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你们犯了第一个错误:你们没有切中今天的主题!第二个部分,你们刚才说孙子兵法里面通篇十三篇中只有一篇谈到“全胜”的概念,所以你们得出结论“竞”优于“和”。用字数的多少来下定论,殊不知真理并不在字数的多少。根据前面两位辩友的论述,我们发现,对方辩友似乎认为孙子是个嗜血的好战分子,这其实与事实有段非常大的差距。我方认为,孙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认为?自古以来君王多凭一己喜好,发动战争,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战争获得短期利益的同时,却加诸痛苦给人民。难道说孙子没有发现这些东西么?孙子在孙子兵法中谈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又说了“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不断的强调战争的毁灭性结果,要求君王、将领慎重对待战争。在著作《孙子兵法》的过程中,他是相当的反对“战”,将“慎战”、“非战”的思想融入他的每一篇论述中。对方辩友在倡导竞争的过程当中,难道你们没有想过,往往在竞争的同时,有些代价是你们所始料未及的吗?在这里,跟大家举一个例子:近年来,国与国之间为了要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无不积极的发展自己的GDP,通过发展工业以及农业、畜牧业的手段来增加自己的GDP,但是非常不巧,这些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却也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暖化的结果,根据前世界银行经济首席经济顾问斯特恩爵士的研究报告显示,当全球温度再上升2℃的时候,全球将会有2亿的人因为食物以及水源的问题面临死亡;全球的温度上升3℃的时候,世界上将会有5.5亿的人面临死亡。图瓦卢以及马尔蒂夫将会从地球表面消失。对方辩友在高呼“竞争”万岁的时候,难道没有考虑到这些后果以及这些苦果吗?在竞争的过程当中,当有一方获得利益的时候,必定有一方会蒙受损失,这与孙子兵法中倡导的“全胜”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全胜”的概念是我胜,你也胜。“全胜”,大家都能够胜。只有在互信互惠、合作和谐的环境之下才能够达到这样美好的境界。跟各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近年来,海峡两岸农业发展推广协会就与台湾相关的农业协会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希望通过我们之间的资讯,互通有无、互信互惠,发挥农业生产资源以及农产品市场的互补性,以解决台湾农业发展空间狭窄,土地劳动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大陆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这些东西不就是我们一直强调“全胜”的概念吗?以上论述就是我们进一步强调《孙子兵法》的核心概念就是:有战必损,有争必失,唯其无战,胜乃可全。谢谢大家。

“竞”方三辩论证辩驳:

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经过刚才激烈的论证辩驳,下面由我来纠正对方刚才讲到的几点有失偏颇的认识。第一,关于战术与战略问题。对方认为我方的争先、争胜、争权都是战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略,我方也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略,却是在实力支撑下达到“竞”的战略,大量的战

术问题是为达到这种“竞”的战略。其二,战争中是没有所谓的双赢的,“全胜”讲的是另一方屈从于我方的意志,这怎么能叫一种双赢呢?再说了,企业中的双赢,赢又从何来呢?只有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在达到自身的竞争力更加强胜的同时才能够获利。刚才对方二辩讲到,所谓的“远利”还是强调一个“利”字。第三,关于对方辩友讲到的“道胜思想”,“道胜”是《黄石公三略》中提到的,并不是孙子所提到的。孙子讲的是“全胜”,对方辩友也许误解了孙子的思想。其四,“1+1>2”的概念是一种合作问题,而非“和”的问题。合作未必是和谐,但是和谐未必不包括合作。拿一个反例来说,垄断不就是合作的一个严重的后果吗?其五,对方辩友考虑问题好像只看到了事物的坏的方面,而忽视了其好的一方面。孙子在其《九地篇》、《军争篇》中讲到“智者之虑,杂于利害”,我们要考虑事物的两方面,而不应该只看到它有害的一方面。我方依然坚信《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孙子兵法》是产生于我国先秦时期阶级社会及战争背景下的一部兵学著作,书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所谓“非利不动”、“非危不战”、“非得不战”,以及“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故兵以诈立”、“以利动”,这一切都反映了《孙子兵法》以“争利”为出发点,以“利”与“害”决定“静”或者是“止”。目的这不是为了“竞”吗?同时,对方辩友对《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偏失,孙子强调的是以用兵为基,强调争求“全利”,含有两重意思:一是确保把我方的损失降到最低。为什么呢?因为孙子知道战争是一种高消费的集体活动,正是因为他看到了战争对于国家经济严重的破坏性和依赖性,所以他提出要降低自己的成本。二是确保争取利益最大化。不费一兵一卒当然是实现这种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最佳途径,孙子强调的其实是打一场低成本、高利润、没有硝烟的战争,何乐而不为呢?三是孙子的思想中包含着较强的伦理道德因子,其所谓的“战胜修功”、“安国保民”、“视卒如爱子”,反应的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所谓的“与人和,与天和,与地和”等强调的内部的和谐正是更好地服从于我方的“竞”而不是所谓的“和”。恰恰正是因为于此,《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历史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道: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曹操同样在他的著作《孙子略解》中记载道: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书一十三篇。这正恰恰说明了《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其强调的是《孙子兵法》“战胜攻取之道,统众御人之术”的王霸之道。因此,我方坚定地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谢谢。

自由辩论环节:

“和”:

对方辩友,你们好,对方辩友从一开就提到竞争、竞争、竞争,那么看现在的那么多电子产业,就是因为在高度竞争下而产生利润微薄的状况,许多企业因为这样承受不了压力而面临倒闭,难道这也是《孙子兵法》提倡的“竞争”所乐见的吗?

“竞”:

对方辩友为什么只看到“竞”的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呢?竞争同样使电子行业不断的提高效率,而使自身不断的发展。既然竞争会引起严重的后

果,那么我们不要竞争好了,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吧。

“和”

对方辩友你好,你们认为竞争能使人进步,美苏的军备竞赛,最终导致了苏俄的瓦解,难道这就是你们所说的竞争带来的进步吗?

“竞”

刚才我方四辩已经向大家陈述过了看问题要讲究辨证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为什么对方辩友一味地看到竞争所带来的不好的后果,为什么没有看到它积极的后果呢?从人类产生到现在不正是因为竞争才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吗?那么在这里我倒是想请问对方辩友,历代军事家之所以重视《孙子兵法》,不正是在于它的“战胜攻取之道”吗?对方辩友对此又是如何解释呢?

“和”

首先对方辩友谈到,一件事情确实有它的正反两方面,照您的言下之意,您说,如果为了竞争得到利益,任何损失都可以忽略不计喽?

“竞”

我想对方辩友的回答已经脱离了《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孙子兵法》中讲到“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再说了,《孙子兵法》强调的是一种把战争有序化,而刚才对方辩友说到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它已经把“竞”推向了极端化、无序化,怎么能说是一种和呢?

“和”

《孙子兵法》里面谈到战争的概念是“慎战”、“非战”,而非战争有序化,如果战争有序化是孙子所赞成的,那么请问,你怎么解释战争有序化呢?

“竞”

对方辩友提到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主张“非战”、“不战”,我方则不这样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正是在讲“统众御人之术,战胜攻取之道”,它所有十三篇的内容正是要教我们如何去“争胜”,对方辩友如何又能说它不战、它非战、它不竞争呢?

“和”

对方辩友提到《孙子兵法》中多次提到如何战胜攻取,因为次数多,就能认定《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竞”吗?

“竞”

对方辩友你可不要断章取义,我们并没有说因为字数来衡量《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竞”,我们讲《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是因为它的“战胜攻取之道”的主线在这里,主线有了、思想有了、数量也有了,这不更证明了它的核心是“竞”吗?

“和”

对方辩友再次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刚才已经提出过了:你们所归纳出来的结论,是根据你们对《孙子兵法》一个片面的了解、非常主观的了解。因为《孙子兵法》中并没有提到孙子是赞成战争这件事情的。

“竞”

对方辩友我想您这句话说得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请您拿出您的足够的论据来支持您的论点:《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和”而不是“竞”。

“和”

对方辩友还是再度闪避了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何以见得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出“竞”优于“和”的概念呢?

“竞”

为什么对方辩友不听清楚刚才我作为二辩所提出的论断呢?在尽可能的降低战争频率、减少不必要战争的同时,孙子也主张用战争和暴力来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主张以王霸之兵来以战止战、以暴去暴。

“和”

以战止战、以暴去暴,通过战争和暴力达成目的,肯定会有损失,“伐兵”、“攻城”杀人一万自损八千,那这符合“全胜”思想吗?

“竞”

对方辩友提到了全胜思想,对方辩友是根据“不战而屈人之兵”得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中一个“屈”字说明这也是竞争的一种形式而已。

“和”

你们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是竞争,我方则不这么认为。那是因为你对这个“屈”作了一个狭义的解释。我方认为:“屈”除了让各方消弭战争之外,也可以通过和谐、合作空间来达到双赢的局面。

“竞”

通过对方辩友的回答我们已经看出了,对方辩友对《孙子兵法》的思想完全掺杂了个人的感情,我刚才在立论陈词的时候强调了《孙子兵法》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兵为基,实质上不是不用兵,是以智克敌。

“和”

如果照对方辩友这样讲的话,《孙子兵法》之所以历久不衰,难道是只因为它的军事面的成就吗?

“竞”

对方辩友您这就有失偏颇了,《孙子兵法》之所以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它能够在哲学的层面上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这种战争的规律应用到了竞争的领域,它才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竞争领域,比如说商业竞争、比如说军事外交斗争,这才是它的核心所在。

“和”

所以您言下之意还是认为孙子是一个嗜血的好战份子喽?

“竞”

我方并没有说孙子是一个嗜血的好战分子,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慎战”、“重战”,他讲战争是竞争的一种极致,我方认为“全胜”也是竞争的一种方式,只是“全胜”这种方式比战争更高明,它没有流血、没有牺牲,所以这正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所在,我放把“全胜”纳入了我方“竞”的战略中的一个部分。“和”

对方辩友刚刚提到,既然我们要达到一个没有流血没有竞争的局面,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谈“和”呢?“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为什么要谋“竞”而不谋“和”呢?

“竞”

刚才对方辩友说孙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而他们的论据说的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慎战”思想,难道说“慎战”就等于不战吗?为什么历代的军事家、政治家不断的运用《孙子兵法》?不正是它的“战胜攻取之道”吗?

“和”

其实许多兵书里面都有提到战胜攻取之道,可是《孙子兵法》之所以历久弥璨,

就是因为其里面谈到了“道胜”、“全胜”的“和”的概念。

“竞”

明代茅元仪曾经说过“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这是从侧面强调和反映了《孙子兵法》在整个战争史中的地位。《孙子兵法》之所以历经二千五百多年而经久不衰的灵魂在于什么呢?在于其“战胜攻取之道,统众御人之术”。

“和”

所以对方辩友还是坚决认为《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传诵2000多年,只是因为它是一部优秀的兵学圣典吗?

“竞”

《孙子兵法》是中国人的著作,中国人是讲实用性的,任何的东西若无实用性,在中国绝无生命力。《孙子兵法》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战胜攻取之道”。“和”

对方辩友讲的非常好,《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在于它的实用性。而在现今这个社会,难道我们只能用“竞”而不能用“和”吗?

“竞”

刚才对方的四辩提到了“道”这样一个概念,其实“道”并不是孙子所提出来的,而是在《黄石公三略》中提出来的。请问对方辩友:孙子著兵法的目的又在于什么呢?

“和”

大家要知道,孙子当年著兵法是因为伍子胥推荐他去见吴王阖闾,所以他写了《孙子兵法》来作为一个代表性的事物,跟竞争与合作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为什么对方辩友要谈论这个道理呢?

“竞”

我想对方辩友已经站到了我方的立场,刚才对方辩友说孙子这是为了作为给吴王的见面礼,而吴王正需要去争霸,那么,孙子他写这部书给吴王又是为了什么呢?

“和”

对方辩友犯了一个倒果为因的错误啊,因为他们认为吴王是用这不兵法来战争,所以孙子因为战争而写兵法。那我请问各位,当年诺贝尔发明了炸弹,后世却用炸弹用作战争,难道说诺贝尔发明炸弹是为了战争吗?

“竞”

照对方辩友所说,孙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了?看看孙子所揭示的道理吧:“兵者诡道也”、“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以利动”、“以卒待之”、“兵以诈立”、“战胜攻取”。《孙子兵法》每一个字的后面都有千百万条人命,对方辩友怎么看?

“和”

对方辩友再度犯了他们第一个错误,他们一直把战术层面的问题拉高到战略层面上来思考,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竞”

对方辩友,您说您的是战略,我方是战术,我方则不认为。我方把“竞”作为一个更高层的战略,您的全胜只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一部分,孙子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看到了竞争的形式包括战争的形式也包括非战争的形式,“伐谋”、“伐攻(交)”是非战争的一种竞争形势。

“和”

要知道,我们今天可以面临两种选择,可全可战,为何我们要弃全而求战呢?总结陈词:

“竞”方四辩: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辩论,让我方受益匪浅,现在,让我们回到对方辩友构建的“和”的世界里,看看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首先,对方辩友说“全胜”就是“和”。那么我请问“全”和“和”是同一个概念吗?“全”是指完整、完美、完满。而所谓“和”则是均衡、和谐、不分胜负。一个严肃的辩论场需要一个严肃的概念,对方又是怎样由“全”导出“和”呢?其次,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和”。那么我请问对方辩友,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不通过战争,而是以实力为后盾,通过“伐谋”和“伐交”达到使敌人的意志屈从于我方的目的。也就是说,不战的目的是“屈人之兵”,那么何为“屈人之兵”呢?用孙子的话说就是“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可见,攻拔城邑、摧毁国度、使敌军屈服都是军事目的。孙子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包含着深刻的军事辩证法,其基本内容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军事斗争中的“不战”为表象,以非军事斗争中的“战”为实质,以“伐谋”、“伐交”为主要手段,以迫使对方屈服为最终目的。“不战”的前提是敢战、善战。不敢战,则宋室南渡,零丁洋里叹零丁;敢战,则大明朝北京城下却瓦拉十万精兵。我们今天从《孙子兵法》中去挖掘“和”的思想,是因为当今的世界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和平发展占主导的历史时期,为使这一进程深入下去,而不被人为的或是历史的原因所打断,我们必须从古代先贤那里去汲取智慧,我方并不否认《孙子兵法》也体现了“和”,比方说孙子强调不以纯粹的暴力去追逐胜利,而主张以智谋取胜、以计取胜,而不单凭武力,这是《孙子兵法》中“和”的思想的光辉。但这却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和”。对方辩友今天最大的失误就是在于:以理想代替了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下面,我再次阐发我方观点。孙子强调在战争之前要“伐谋”、“伐交”,战争之中要“易胜于敌”。在战争中我方上下同欲、妙算定谋、因粮于敌、速战速决、严明纪律、赏罚分明、择人任势、抢占先机,以提高并保障自身的整体作战能力,以争得主动;通过诡道势形、诱敌迂回、调动伪装、疲之、骄之、怒之等手段,造成敌决策失误、行为被动,使敌指挥削弱;通过击之、劳之、乱之、分之、离之等手段,使敌整体作战能力下降,有兵而无势;通过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击其惰归、攻心夺气、以火佐攻、半渡而击等手段“胜于易胜”。《孙子兵法》的主体内容中,处处渗透着“竞”,因此,“竞”才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六十年沧桑一甲子,今天我们海峡两岸大学生坐在这里,共同探讨《孙子兵法》的精髓,但是我们做的并不仅仅是对于真理的追求,更是在向二千五百年前的伟大先德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谢谢。

“和”方四辩: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评委以及对方辩友你们好,针对对方辩友讲了几点我们做出回应:《孙子兵法》在战争史上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并非其战术内容,而是其“道胜”、“全胜”的核心思想。我们讲的“和”并不代表全胜,而是“和”是全胜的必经之路,不是不分胜负,而是要创造双赢,“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指将敌我的利益最大化,是希望以不动一兵一卒、以谋略来取得胜利。今天我们两岸争论的辩论赛,并不是在争“竞”与“和”孰是孰非。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竞”与“和”都有其优势与劣势,所以我们要探讨的是“竞”与“和”孰轻孰重。的确,在春秋争霸的时代背景下,《孙子兵法》应运而生,孙子强调“全胜”以及“道胜”的一些核心思想在于求“全”,以非战、谋略来获得双赢。我们可以再次的论证“和”优于“竞”。《孙子兵法》里面谈“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在这里,很多人会以为这个“利”是短期的利,但其实这与《孙子兵法》里讲的“道胜”以及“全胜”是大相径庭的。由刚才论述我们可知:过度的竞争会造成“三痛”,由古时的战胜我们可以看到,会造成劳民伤财,一直到现在的环境暖化,过多的陈本利用,过多的不信任。那我们反观,看“和”的例子:经济上的“和”,两岸ECFA协议的签订;交通上的“和”,两岸大三通;文化上的“和”,上海世博会;农业上的“和”,两岸农业合作;教育上的“和”,台湾元智大学以及大陆南京大学的宁夏志愿服务,最后,是世界上的“和”,汶川赈灾活动。总结以上,都显示《孙子兵法》“和”的优势与好处,再次强调其“道胜”以及“全胜”“和”的观点“1+1>2”。总结《孙子兵法》“全胜”的思想,我方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为:有战必损,有争必失,唯其不战,胜乃可全。对方辩友刚刚提的都是战术上的小枝小节,但《孙子兵法》通篇的核心思想都是更高层的,战略上的“全”。今天对方辩友犯的最大的错误就在于误把《孙子兵法》里面的战术认为是战略,才会有刚刚的论述。对方辩友一再的强调《孙子兵法》支持的是竞争,但这都是对方一昧的以偏概全的推论。《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很少可以找到任何一句支持主战的文字。因此我方相信只有在“和”的前提下,才能共创各国的进步,世界也才能日趋进步。与其竞争两败俱伤,为什么不以“和”来争取双赢。最后,我方再次坚持,在《孙子兵法》的架构下来看现今与未来的发展,“和”绝对优于“竞”。由此可知,《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只有“和”才能带来长远的利益与发展。谢谢各位。

经典辩论赛

有哪些经典的辩论赛视频可以推荐? 1.开山鼻祖,狮城舌战。(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93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可以说是开启了国内辩论赛的源头,决赛这一场人性本善/人性本恶更是焦点中的焦点,复旦大学代表中国大陆参加比赛一路打到决赛,力克台湾大学夺得冠军。回来以后出了本书叫《狮城舌战》,一时洛阳纸贵。蒋昌建等四人也从此名留华语辩论史。 1993 国辩台大vs复旦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https://www.360docs.net/doc/022867117.html,/v_show/id_XNjI1NDIxMjU2.html 2. 大神的大神,林正疆(19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你知道连续两届国辩最佳,辩论圈内大佬,拥有众多脑残粉的黄执中心中的辩论偶像是谁吗? 对,林正疆。 这个胖子,啊不,这位学长在95国辩的舞台上散发出闪耀的光芒。他的逻辑,他的语言,他的从容不迫。从现在看回19年前那一场比赛,我们记住的,只有林正疆而已。虽然在决赛憾负南京大学,但是不妨碍他与95国辩的决赛一起成为经典。 1995国际大专辩论会知易行难 https://www.360docs.net/doc/022867117.html,/v_show/id_XMjAzMDI2NjA=.html?from=y1.2-1-87.3.15-1.1-1-1-14 3. 西交四剑,天下无双。(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如果有那么一支队伍能排进华语辩论史所有队伍的TOP10,不TOP5,那99年国辩的西安交大一定榜上有名。从98的蓝带杯开始(虽然当时不全是99的阵容),到99年国辩决赛。凭借着“铁立论,快思维,美意向”,西交四剑所向披靡,轻取国辩。樊登,郭宇宽,谭琦和路一鸣配合无间。每一场比赛都是好比赛,那就看看决赛吧。

辩论赛辩词整理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还是“和” “和”方一辩立论陈词: 主席,各位评委以及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和”优于“竞”,“道胜”为孙子兵法的终极目标,“全胜”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所以我就以“全胜”以及“道胜”作我的论述。“道胜”里的核心思想是“以道为导,胜在无形”。这里的“道”,是德而不是力,强调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我们讲的“道”,指的是王道而非霸道,是中道而非偏道。而“道胜”思想的另外一个重点,讲的是非战。孙子认为,我们应该以策略联盟的“和”取代“竞”,在未战之前,取得无形的胜利。在《谋攻篇》中,孙子提到:“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些字句一再强调“全”的概念,但这个“全”的概念不单单是我方的“全”,也是希望敌方的“全”。那如何使我方“全”,敌方也“全”呢?这就是要以“来”取代“竞”。“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也。”孙子认为在战争中,我们应以高层次的“伐谋”、“伐交”,也就是“和”的方式来取代“伐兵”、“攻城”,也就是“竞”的毁灭性后果。孙子的“全胜”力争以“和”来取代“竞”,达到双赢,达到更高的效益,达到“1+1>2”的效果。以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来说,1949年到1979年之间,两岸对峙以竞争的方式,这造成的什么了结果……我来告诉大家,造成了三痛,这三痛是哪三痛呢?第一痛为家庭痛,第二痛为社会痛,第三痛为国家痛。那什么是家庭痛呢?这段期间内,两岸征战连连,使得许多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可谓人间之惨剧,这为家庭痛;那什么是社会痛呢?两岸统独之争造成族群分裂,阶级斗争,这为社会痛;那,什么又是国家痛呢?由于两岸对峙,开始了军备竞赛,使得许多资源遭到排挤,而我们的经济建设停滞,这为国家痛。但近年来,两岸打破隔离,以“和”为立足点,以筹全胜。这方面可以从经济面、交通面以及的教育面来跟大家做一下阐述:经济面,两岸近年签订了ECFA,因为签订ECFA 增强了两岸的经济交往,提高了两岸的经济效益;在交通面,以大三通为例,2008年两岸签订了大三通后,使得许多交通成本减低,使两岸的GDP、出口量大幅上升;在教育面,两岸近年来积极投入两岸的学术交流,包含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例如台湾学生可以学习大陆学生的勤奋努力,而大陆学生可以学习台湾学生的创意思考,借由互相学习、截长补短长,共创双赢。故我方坚信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和”优于“竞”。谢谢大家。 “竞”方一辩立论陈词: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提到“取代竞争”,有失偏颇。对方也提到“如今海峡两岸友好交流、友好发展、友好竞争”,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我们才使整个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得到增强,才使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更好的竞争、更好的发展,对方辩友怎么能说要取代竞争呢?还有,对反方辩友在提到“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主张不要竞争,非战”,

辩论赛常用语

不管怎么样,我们依然坚持我们的观点。 Anyway, we still adhere to our point of view. 对方辩友。 my fellow debaters 请问你怎么证明我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呢? Excuse me, how do you prove our view is not correct? 我们坚持这个观点,当然有我们的依据。 We insist on this view, of course, we have the basis. 我认为这个话题告诉我们。 I think this topic tell us 具体的说明请听我们队友的阐述 Specific instructions please listen to our team-mate explained -------------------------------------------------------------------------------------------------- A 征求他人观点或意见的用语 I would be glad to hear your opinio n of … 我很乐意听听你对……的意见。 Are you of the same opinion as I? 你与我的看法一致吗? I was wondering where you stood on the question of … 我想知道你对……问题怎么看。 B 引入自己的新观点或看法的用语 Another point is that … 另一点是…… Another way of looking at it is … 看这个问题的另一个看法是…… I forgot to say / tell you that… 我忘记要讲….. C 就自己阐述的观点进行总结时的用语 That’s all I want to say. 我想说的就这些了。 Do you agree? I’m sure you agree. 你赞同吗?我相信你是赞同的。 D 就对方阐述的观点进行总结时的用语 As you said… 像你所说的那样…… But didn’t you say that…?但是,难道你没说过……吗?、 If I understood you correctly, you said that… 要是我理解正确的话,你说过……. E 如何礼貌地反对对方某一观点 I’m not sure really.我不确定 Do you think so?你这样认为吗 Well, it depends. 哦那可不一定 I’m not so certain. 我不太确定 Well, I’m not so sure about that. 我不太清楚 I’m inclined to disagree with that. 我倾向于不赞成这一观点

辩论赛反方能力比学历更重要一辩稿1

辩论赛反方能力比学历更重要一辩稿1 能力的基础是学识素养.他源于教育训练又高于书本知识.能力的最佳体现还在于实践,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并能以其智慧创造出来.我相信,虽然学历是一个人求职的敲门砖,在找工作的时候,有学历也许会助你一臂之力.但是有学历并不代表有能力,学历只是获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力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因此我方认为学历对我们来说固然重要,但能力则是更加重要. 两个观点: 第一:个人能力不是由学历所所决定.一个人的学历只能说明他曾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以及受教育的经历,至于学历和能力是不是名实相符,就需要靠时间验证了.打个比方说,学历好比产品的”外包装”,我们知道,一种产品在未使用前,人们只能通过厂家的广告宣传了解其特点,使用效果.实质到底如何?只能等到使用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同样这种情况也能说明学历与能力的重要性.如果学历比作”外包装”的话,那么能力就是”质量”,质量有了保证产品的价值才能得到提高,也就是说一个人有能力才是他综合素质的提现。有些有学历的人,其综合素质却名不符实.相反学历低的人,并不一定没有能力.著名桥梁学家林元培在上海设计了杨浦,南浦,徐浦,卢浦四座大桥,这些都成为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但他却只有中专学历.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后来他却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一生公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恰恰说明了学历只能表示一个人具有某一学习经历

或者说具有某一专业知识的可能性,他并不代表一个人在具体岗位上的能力.能力的具备并不依存于学历. 第二:能力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是生存的基础.企业用人的关键是要看能力而不是学历.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学历的重要性,虽然走入社会面试时经常碰到一句话”你是那所大学毕业的,什么学历?”但学历不是唯一的考量依据.在众多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看来,一个人才是否对企业忠诚,是否具备适应环境能力,是否具备学习能力远远要比他的学历更重要.学历虽然在求职的开始阶段会为应聘者提供一些优先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能力也是徒然.因为任何职位招聘都有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而试用期则恰恰是在考察面试者的能力.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常常要求有相关经验,其看中的也是求职者所具有的能力.据相关数据统计超过半数的企业招聘没有对应聘者的学历有要求,而是对应聘者都有能力的要求,可见用人单位也走出了”唯学历”的误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根据岗位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人,实现企业人力资本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是在以市场经济为企业真正需要的能力型的员工。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经典辩论赛题目大全

经典辩论赛题目大全

经典辩论赛题目1.正方: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 反方:贸易保护主义不能抑制 (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第2场辩题) 2.正方: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 反方: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 (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3.正方: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反方:儒家思想不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1988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4.正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反方: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 5.正方: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反方: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 6.正方: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反方: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 7.正方:人性本善 反方:人性本恶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8.正方: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反方: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1场辩题) 9.正方:治愚比治贫更重要 反方: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2场辩题) 10.正方:愚公应该移山 反方:愚公应该搬家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3场辩题) 11.正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反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 12.正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统一 反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 13.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 14.正方:知难行易 反方:知易行难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15.正方: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

经典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

经典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 2018-11-17导读:国际大专辩论赛 (internationaldebateonthecollegegame)从1993年首届举行至今每两年一次,轮流在新加坡和北京举行。 辩题正方:首都师范大学真理越辩越明反方:马来亚大学真理不会越辩越明主席:今天进入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辩论精英,他们在过去的7天里,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激烈辩论,终于过关斩将取得了决赛权。 相信在今天下午,他们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让大家享受一场语言的享宴。 规范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 为政论政,在商言商,辩论会自然要涉及到辩。 今天我方的立场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所谓辩则是以一定的逻辑基础为规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不同的观点交流、交锋,而明即清楚明晰。 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说真理在与其他思想的论辩中更加清晰明白。 人类的历史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传播真理,进而摆脱蒙昧、无知、愚笨的历史。 我们热爱真理,敬仰真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然而,认识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 在这一个过程中,辩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们为了寻求真理,要同无知辩,同偏见辩,向未知挑战,与荒谬斗争,同强权抗衡。

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人们在长期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正是认识到了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 当然,我们不否认实践在探索真理和检验真理中的巨大作用。 它是必要条件,而我们认为辩是使真理明的充分条件。 第一,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辩可以使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 大千世界万物运行,无数规律隐藏在表象的背后,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检验。 然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是,人们用辩来辨明真假,用辩来裁决真理和谬误。 在辩的过程中,真理逐渐由萌芽走向成熟。 第二,在真理的传播过程中,辩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掌握。 真知灼见产生之时,习惯与偏见就早已站在它的面前,它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真理最初只被少数人掌握。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古罗马的李维所言:"真理之火有时会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 "真理与谬误的争辩终将以真理的胜利而告终,而真理之光必将照亮整个人类。 谢谢大家。 (掌声)主席:谢谢崔同学,下面我们请反方的第一位代表萧俊仁同学表明立场,他的时间也是3分钟。 反方一辩:大家中午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人说:"我是为真理而战。

辩论赛精彩辩词集萃辩论总结陈词

辩论赛精彩辩词集萃辩论总结陈词 反方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众观整场辩论,我不得不很遗憾地指出,对方辩友你们一直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从根本的辩题上进入一套貌似完美的谬论,把观众和评委拖入了一个误区,但是天理昭昭,真理是藏不住的,请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何谓城市化?化是一个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进行,虽然对方也不否认,可是在交锋中你们为什么总是以静态的观点去看问题呢?你们总是把城市化美好化,这怎么能行呢?试图引起观众和评委的共鸣,这是你们的计策,但是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二,对方对生活质量的理解,我们说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两个概念,为什么你们只是抓住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说证明生活质量的提高呢?我们什么时候又说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是偏重于精神不偏重于物质呢?生活质量有质又有量,对方您不是不明白,只是装得稀里又糊涂。 第三,历史的车轮是前进的,这是人类发展的科学文明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自然是提高的啊,可是你们的结论是城市化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这怎么可能呢?你这不是牵强,也不是凑巧,根本就是导向了杀人之说。 听听真理的阐述,城市化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从产生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生产方式的探索,作为工业化的产物,城市化的存在,固然有其合理性,固然有其必然性,这我们都承认,但是

作为一种政策选择、发展模式,城市化使人口和资源大幅度集中于部分城市!这不但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而且使原来的城市功能受到了巨大的损害,城市化产生严重的“马太效应”,造成城乡差异悬殊,并使城市化走上通过生态破坏疲建的不归之路,这其中城市化带来的弊端已被城市化的实践和社会学的理论所证明。 纵观人类发展,西方学家提出城市化规模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在近代,又有人提出了人口数量与平均管理更体现了人性的蜕变和衰退之说啊!处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是我们时代发展的主体和主流啊!从伦敦到芝加哥,从刚才对方辩友提到的新加坡到青岛,哪一个不是发现了城市化的弊端后采取抑制城市化发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对方辩友不要为了论证你们的观点,而被蒙蔽了探寻真理的双眼啊!事实也好,雄辩也好,我方观点城市化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谢谢大家! 正方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大家好! 我不敢说对方辩友顽固,但是我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的几个错误。 第一,刚才对方辩友说到过一段时间,城市化就不再城市化了。那对方辩友是不是要告诉我,上海南京城市化了是不是他们的生活质量就比我们低了呢? 第二,刚才岁方辩友说我们的城市化是一个静态过程,殊不知城市化是一个发先问题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啊!第三,刚才对方辩友说

辩论赛 反方辩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 感谢对方辩友刚才的精彩陈词,但我仍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所提出的“爱情的开始在于培养”的观点没有抓住根本。所谓“爱情”是指男女之间相爱的感情、情谊。即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非单个人的事。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两个人的事,需要双方能够彼此契合,相互包容拥有能够产生爱情的条件。结合这些事实,我们可以发现爱情产生的条件往往取决于寻找,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爱情的开始在于寻找。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互相倾慕的,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所以爱情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需要达成产生爱情的这些条件,你必须通过寻找这个行为才能获得,所以爱情的开始在于寻找。 第二、爱情作为人类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高尚情感,它无法凭空产生。而且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所以爱情的产生需要你寻找到的一个对象为前提条件。这和孤掌难鸣是一个道理的。只有你一个人爱着对方,那叫做爱情吗,不,那只是单相思,并不是爱情。所以你如果想要抚掌击节的话,那首先就需要有两只手掌。爱情也一样,当你去寻找到一个和你有着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的人,爱情才开始产生。 第三、有些被人认为是爱情的情感,其实它并不是爱情。爱情虽是所有人都可以拥有的情感,但这并不等同于你对某个人的感情就是爱情。例如:古代的“娃娃亲“,在还没出生之前就被自己的父母决定了未来的人生伴侣,这种娃娃亲最后往往酿成悲剧。为什么现在社会提倡的是自由恋爱,而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说明爱情是需要寻找的。这种不经过寻找而认为只要培养就能产生爱情的想法是错误的,真正的爱情就是需要你去努力寻找才能找到。如果不去寻找是难以产生爱情的。爱情不会突然出现在一个人的眼前,只有你去寻找了,才有可能产生爱情。(忽视寻找难以产生爱情)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爱情的开始在于寻找,谢谢!

19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19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 辩题正方:南京大学: 知难行易 反方:辅仁大学: 知易行难 主席: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 在过去的6夭当中,8支辩论队伍分别进行了四场初赛和两场半决赛,各队都有出色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 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好奇勃发,好男要跟女斗”。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掌声) 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李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教授(掌声)。那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主任孙康宜教授(掌声)。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掌声) 各位观众,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经典命题,历代的诸位贤哲们都为此发出过深深的感叹,也留下许多著名的论断。在现实生活当中,知与行究竟孰难孰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希望今天的8位辩手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述。作为正方的南京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难行易”。而作为反方的辅仁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易行难。”双方的立场由抽签而定。 首先我们欢迎正方一辩钟婳婳发言,时间3分钟。

辩论赛经典实用辩论技巧与常用句

个定义又实在太难驳倒,甚至很难防守。最后我方采用了这样的定义:法治能消除腐败,指的是法治的惩治、防范、监督、教育几种功能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实战效果颇佳,对方没有什么好办法指出我方这个定义错在何处,结果在枝节问题上作了大量的纠缠。可以看出,概念模糊化目的是为了防守,这种概念的本意对已方是不利的又或者无法定义精确。相反,概念的清晰是为了进攻,如上例中反方当然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消除就是使不存在,使腐败现象为零,这样才能加强进攻的力度。 5. 煽情:煽情是辩论中的常用战术,自由辩论中也应用颇多,但由于自由辩论中个人发言时间很短,使这种战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大规模煽情一般出现的规范发言中。煽情时首先要投入感情,可谓慷慨激昂之时,声嘶力竭; 沉痛哀伤之处,气若游丝。但也要注意不可过火,以不影响自己发言为度,切不可泣不成声,拍桌子等等,煽情内容也要注意有逻辑性,比如“法治能消除腐败”中,反方在对腐败问题痛心疾首之后,说“腐败如此严重,单靠法治独木难支”是有效的。而在“应该鼓励购买私人小汽车”中,反方大谈农村失学严重,去煽希望工程的情,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 6. 豹尾:以往发言稿结尾都比较平淡,往往是把本方论点重复一遍,自从《狮城舌战》出版之后,很多辩手模仿复旦四辩在结尾以一句气势宏大的名言、俗语、诗词来结尾,这值得一试,但要注意这 句话必须和论点密切相关,而且一般由一辩和四辩来说。自由辩论的战术:自由辩论是整场辩论赛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大多数评委是根据自由辩论的胜负来决定比赛的胜负的。正因为有了自由辩

论,辩论和演讲也才有着质的区别,这么说是毫不过份的。在两支势均力敌的辩论队之间,自由辩论的随机应变成分很高,常常会让人觉得事先准备的东西全用不上,而且,由于气氛紧张激烈,即使是高手有时也难免气急败坏,于是打到哪里算哪里,双方都死钻牛角尖,过多纠缠细节问题,把战略战术忘个精光。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平时的自我训练; 一方面要尽力在赛场上保持冷静,以求成功地运用战术。 二、辩论战术1. 划分战场基本的做法是把一系列关系紧密的问题作为一个战场,并由场上的一名队员提出其中的第一问题,其他队员立即跟上,直到问完这一系列问题,取得了满意战果后,转入下一战场。这种战术的优点是:火力集中,进攻显得有章法,有层次。缺点是:有时过于死板,为了贯彻连续提问,对对手临场暴露的弱点只能作简单攻击,而对对手的有力反驳又不能由最恰当的队员来防守,这和自由辩论随机应变的特点是相背离的。结论:仍然可以适当决定几个战场,但不用强求连续提问,让队员自己控制提问的时机。 2. 两次发言在自由辨论中,一个队员发言后,不要立即把话筒传给其他队员,而在对方发言后,由其自己决定是否作第二次发言。这种战术的目的是保持发言的连贯性,在队员相互之间很不了解,配合很生疏时应用。 3. 相互保护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个队员口误,或者偏离立论等等对本方不利的情况,这时候,别的队员应该弥补其错误。弥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 抵赖。如果本方犯错误,对方隔了相当长时间后才攻击,

辩论赛技巧辩论赛常用句子

第一部辩论赛常用句子 1、辩论赛常用万能语句 辩论赛上有很多常用的一些,可以用在双方争论的时候使用。 1. 请对方辩友不要给我们今天的辩题加上一个定语,今天的辩题是……而不是…… 2. 对方辩友请不要将概念混淆。 3. 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 4. 世界如此奇妙,您却如此烦躁,不好……不好…… 5. 面对这样的真知灼见,对方辩友至今未能幡然醒悟,正好比雨过天晴却仍静坐茅庐听雨,不愿接受真理的光芒。 6. 对方辩友不要回避问题,您所说的……与我们所讨论的题目离了不止万里 7. 对方辩友以偏概全,用……例子来论证……实在是一叶障目,盲人摸象,没有意识到还有…… 8. 我对对方边摇头所提出的观点表示无法接受……这样荒谬的逻辑我们能接受吗 9. 为什么对方辩友一直不敢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闪闪烁烁是在犹豫么还是你们的乱点根本无法面对如此之多的现实 10. 总是拿着A情况下的B结果来跟我们C情况下的B结果来衔接,对方辩友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 11. 我们从刚才就一再强调,今天我们讨论的A情况下会如何,而对方辩友总是举B情况下的例子,是不是“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呢” 12. 再华丽的语言也掩饰不了错误的言论,再动情的解释也遮蔽不了真理的光辉 13. 对方辩友不要再逃避问题了,回到眼前的问题中 14. 对方辩友搞错了……恰恰是反映了…… 15. 既然对方辩友不喜欢谈……那我们谈谈…… 16. 对方辩友一直回避这样的问题,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17. 对方讲的是……这一点我们并非反对,可问题是…… 18. 对方辩友既然说……就是……那么我就请问……你们怎么解释呢 19. 暂且不说……本身……再退一步…… 20. 请对方辩友不要跳出讨论的论题之外 21. 世界上不是缺少实践,只是缺少发现实践的眼睛 22. 对方辩友一直是“坐飞机扔炸弹——空对空”讲来讲去,我方问了那么多遍,他们也没有给我们举出一个例子来。 23. 对方辩友回答我方问题,向来不是“小巷里面抬竹竿——直来直去”,而是拐弯抹角 24. 对方辩友总是人太懒,大学的全面要靠理论来抗,相爱总是太简单,实践可是太难,不懂理论的家庭可千万不要勉强哦 25. 理论教我一首歌,可是只有实践告诉我,为什么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 2、辩论赛常用万能语句 26. 麻子上台——群众观点 27. 猪八戒戴花——自觉其美 ? 28. 拽着胡子过马路——谦虚 29. 老鼠跳到上——乱弹 30. 正如对方辩友所说的,你们的论点只有在……情况下才能成立,而我们要看好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在……情况下的论点,对方辩友是不是有点含糊其辞强词夺理呢 31. 按对方的逻辑是不是海马也是马,蜗牛也是牛呢 32. 请问对方辩友,一个苹果什么味道去想还是去尝啊 33. 非常感谢对方辩友的“抛砖引玉”现在我们陈述我方观点 34. 谢谢对方辩友对我方观点的支持,有你们的支持,相信我方陈述的观点会更容易让人了解 35. 对方辩友为什么故意逃避我方问题呢是不是已经同意我方观点呢36. 对方辩友带着眼睛看问题,当然乌鸦一般黑

大学生校园辩论赛的作用

辩是明非求同存异沟通交流增长才智 ——发挥辩论赛的育人功能,建构校园德育精品活动 朱建林 辩论赛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一种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竞赛。 辩论的作用在于划清人们有关是非的界限,探察世道治乱的标准,判断事物同异的根据,权衡利弊得失,解决人们思想上存在的疑惑。辩论可以让人辩是明非,坚持真理,锻炼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增进人与人的了解,促进相互沟通。 校园辩论赛是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发掘培养学校辩论人才,体现青年学生风华正茂的精神状态的一种重要活动。笔者从校园辩论赛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如何开展辩论赛等方面来谈谈“发挥辩论赛的德育功能,建构校园德育精品活动”的话题。 一、校园辩论赛的作用 1、校园辩论赛有利于参赛选手能力的提高:辩论赛是对辩论者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察。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者要想在唇枪舌战,激烈对抗的辩论中征服战胜对手,所要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是多方面的,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在台上充分展示自己,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首先,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没有对事物的真知灼见,就不会有惊人妙语。如果没有如泉思绪,就不可能口若悬河。思维的深刻性、论证性和敏捷性都得到了提高。最开始的语无伦次、前后矛盾少了,哑口无言没了;妙语连珠,以巧制胜多了,滔滔不绝者比比皆是。在赛前准备时看问题更深刻了,不再停留在很肤浅的表面,也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其次,语言表达更具艺术性。经过几场锻炼,每个选手在语速与语调的协调上把握都很好,甚至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同时对汉语言的使用能力增强,辩论中经常出现典故成语、诗词警句、谚语、箴言,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学们还注意了修辞语句的使用,给观众留下许多可以学习和回味的东西,第三,知识结构更完备。俗语说“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台上精彩的几分钟,他们在课余下足了工夫:自己认真搜集资料,参阅同学提供的资料,根据辩题整理和组织材料,撰写辩词等。 2、校园辩论赛有利于学生整体辨别能力的增强和校园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俗话讲“真理越辩越明”,辩论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展开。如我校第六届校园辩论赛,从初赛“中学生上网利与弊”“中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等、复赛“挫折有利于学习进步(正方)挫折不利于学习进步(反方)”到决赛“压力是否有利于中学生成长”,辩论赛的主题都相当贴近同学们的生活,现实性强,使同学们有话可说。辩论双方使出浑身解数,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给全体同学展现事物的两方面,而听众则在思想的冲突中展开激烈的思考,最终明白问题的实质,学会了分析问题,提高了辨别能力,为后面的有效行动奠定了基础。浓郁的辩论氛围也使学校的文化水平整体提升,同学们能够讨论更高雅的话题,学会以理服人,不会毛躁地与人对骂,更加文明地参与活动。

辩论赛辩词写作格式

辩论如何写好一辩陈词 一辩承担为本队开篇立论的职责。应该通过平实、生动、富有层次的语言,确立本方辩题的概念内涵、内在联系、基本形态和逻辑框架,并辅之实例加以论证。你的陈述要在评委和观众面前强化本方立场的优势,避免概念模糊或错误、条理不清、语言干瘪。当然,作为先锋,你的气势和自信是必不可少的。 立论准备 辩题确认后,队员就可以根据辩题,共同商量,研究确立一个最有利于本方论证的具体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也就是己方的底线。所谓最有利于本方,就是指底线不仅观点正确,旗帜鲜明,而且用之攻能破对方任何的立论,用之守能抵挡对方的任何攻击。能不能确立这样一个底线是一次论辩赛准备的成败关键。 为了要确立这样一个总论点,首先要对辩题进行严格的审题,也就是要对辩题字面上的每个词或词组逐个进行概念分析,即通常所说的"破题"。这种分析要同时站在双方的立场审视。尤其是要分析出哪些词或词组对对方立论具有潜在的有利因素,可能成为双方首先争论的焦点,因为一般的论辩赛双方都会抓住辩题中的某个词项解释入手开始辩论,有时会出现整个论辩赛始终围绕这种解释来进行。因此,尽量设法站在一定理论高度,对辩题做出有利于本方观点的界定,以获得大多数听众的"公认",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举一例。1990年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会有一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不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南京大学持反方。为了说明儒家思想不是主要推动因素,南大对"儒家思想""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主要""推动因素"四项词组进行了剖析,发现辩论双方争论焦点肯定会在"主要因素有多个,儒家思想是其中之一。"于是,南大把"主要因素"界定为必须是具有总揽全局功能这一点上。这样一来,南大总论点的方向便明朗了:儒家思想只是四小龙取得经济快速成长的背景条件,而并非是一个主要推动因素,推动四小龙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四小龙做得尤为突出的能总揽全局的正确而灵活的战略和政策。 在立论准备停当,各辩手便可分头撰写自己分工的辩词。 确立立场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一)弱化我方命题,强化对方命题。确立立场不仅应确立我方对辩题的理解,还须限定对方对辩题的理解,也就是必须明确指出对方应该论证的内容。尽可能扩大我方立论范围,从而给我方留下较大的加旋余地。其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对辩题中的主要概念作限制性解释。如在南大队对台大队"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论辩中,正方南大队一辩开头就指出:"人类和平共处""是和战争相对而言",消除了战争也就实现了人类和平共处。这样就把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排除在外,为本方以后论述打下了较好基础。另一个方法是对辩题加条作。如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北大队对香港中文大学队的比赛中,辩题是"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北大队是反方,正方中文大学队举出许多例子论证许多国家由于具备某些条件,发展旅游业获得了成功。北大队马上指出,正方的立场并不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所以中文大学队跑题了。这实际上是要正方证明"在任何情况下"发展旅游业都利大于弊,当然使正方无从论证,陷入被动。 (二)尽量选择逻辑性强、不易受攻击的立场。其主要方法是"高立论"。在任何一个细节上都和对方纠缠不休往往会丧失本方的优势,到最后仍是"一笔糊涂帐";不如干脆对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众所周知的观点予以承认,接着立即指出:这些仅仅是问题中一个方面,但我们应该讨论的是更重要的东西,把争论上升到更高层次,使对方精心准备的材料无从发挥,在我方熟悉的阵地上与其交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如在北大队和澳门东亚大学队的比赛中,辩题是"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北大队是正方。具备一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当今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而新加坡更是饱尝贸易保护主义之苦。东亚大学队开始就大谈"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严重"这一层次上与对方纠缠,显然要占下风,而且很可能引

经典辩论赛题目大全

经典辩论赛题目1.正方: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 反方:贸易保护主义不能抑制 (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第2场辩题) 2.正方: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 反方: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 (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3.正方: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反方:儒家思想不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1988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4.正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反方: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 5.正方: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反方: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 6.正方: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反方: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 7.正方:人性本善 反方:人性本恶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8.正方: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反方: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1场辩题) 9.正方:治愚比治贫更重要 反方: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2场辩题) 10.正方:愚公应该移山 反方:愚公应该搬家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3场辩题) 11.正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反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

12.正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统一 反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 13.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 14.正方:知难行易 反方:知易行难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15.正方: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 反方: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禁烟

最全的英语辩论赛常用语

英语辩论常用语 Honorable judges,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Ways to open a debate ?To set the framework for our opinion, we believe it is necessary to state… ?We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our stand by giving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 …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ebate this topic, we would like to propose…. ? A number of key issues arise which merit (deserve) closer examination. ?We will elaborate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s of this problem, namely… ?In the first place we would like to make clear that…. The main argument focuses on…. 1.Giving Reasons and offering explanations: ?To start with…, ?The reason why..., ?That's why..., ?For this reason..., ?That's the reason why..., ?Many people think...., ?Considering..., ?Allowing for the fact that..., ?When you consider that..., ? 2.Asking for an opinion from the other party ?I would be glad to hear your opinion of … 我很乐意听听你对……的意见。 ?Are you of the same opinion as me? 你与我的看法一致吗? ?I was wondering where you stood on the question of … 我想知道你对……问 题怎么看。 ?well…what do you think (about ?Do you agree? (don't you agree?)你同意吗?(你是不是同意?) ?What's your view on the matter?就这件事你的看法呢? how do you see it?你 怎么看它? ?let‘s have your opinion.让我们听听你的意见! ?do you t hink that…?你认为…吗 3.Stating an opinion陈述观点 ?I think..., In my opinion..., I believe… ?I'd like to point out that我想指出的是… ?Speaking for myself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 ?In my experience…根据我的经验… ?I'd like to say this:…我会这样说… ?I suppose..., ? I'd rather..., I'd prefer...,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辩论赛反方辩词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辩论赛反方辩词正方一辩: 谢谢主席!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必须在明确辩题的基础上进行。我方明确指出,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各种器官的作用和能力正常。 而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思想,感情,能力,性格,意志,道德品质没有缺陷,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能克服困难,能抗拒各种压力,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偏执,自我封闭,抑郁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在人的一生中,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很重要,但无论从个人到家庭,从集体到社会,大量的例子都生动地证明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第一,从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来看。心理健康可部分弥补身体缺陷,生理健康却很弥补心理缺陷。众所周知,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完全耳聋情况下,靠着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完成了许多不朽的传世名作。现代医学表明:70%的病人只要消除恐惧和忧虑,自然痊愈,98%的病人只要心情愉快,病情就会明显好转。 第二,从社会现状来看。 (1)中央电视台11月22日报道:北京一所中学4名少年模仿电影电视绑匪形象,用公用电话跟被害者家长联系,索取赎金,不顾被害同学的苦苦哀求,杀害了同班同学,原因很简单:当时没想那么多,留下活口就可能被告发。4名少年的生理健康是健康的,然而心理被严重扭曲,盲目模仿,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造成了惨痛悲剧。 (2)《中国青年报》11.19报道,黑龙江大庆市人力三轮车夫王强被迫向一只被撞死的狗磕头,为什么?狗主人有权有势,为找回面子,不顾他们的尊严,心理不健康!

此外,我们还经常看到,下岗工人身强力壮,精神沉沦;劣质奶粉,黑心棉屡屡危害人类;一些扫黄打黑的干警愉快地陷入恶势力精心设计的温柔梦乡。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37.8%以上,大学生在29%以上,全世界抑郁病患者人数己达2亿,比20世纪70年代整整翻了一番。那么成人呢?其他心理疾病呢?看来,这只是冰山一角,引入深思。 第三,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 未来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精神压力更加巨大,心理健康问题将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国心理咨询业的严重滞后和长期以来人们的漠视,使得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成为人人头疼的社会病。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反方二辩: 谢谢主席! 听了对方辩友的陈词,我发现对方带着傲慢与偏见。首先,我方并非无视生理健康的重要性,而且我们也重视生理健康,但重视不等于更重要。生理不健康,将对个人造成危害,可心理不健康,将会对个人,甚至全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与伤害。贩毒团伙个个身强体壮,可贩卖的毒品足以毁灭一个民族。孰轻孰重,结果显而易见。 众所周知,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全身瘫痪,吃饭走路甚至说话都靠机器,生理缺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这并不能阻止他统一相对论,不能阻止他出书立作,不能阻止他获得人们的尊重,甚至不能阻止他得到爱情。那他靠的是什么?是对方辩友一直推崇的生理健康、身体健全吗?不是!他靠的正是完善的心理,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而与此相反的,诗人顾城,海子,天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陨落,不正是因为他们心理的残缺、封闭、不健全所造成的吗?假如他们更注重心理健康,那么“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