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本专业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为微机原理、单片机基础、单片机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三个部分,目的是了解单片机在制冷方向的应用。

由于单片微机体小价廉,功能强,使用灵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和能仪器仪丧、数据采集和处理及家用电器等许多方面,尤其在新产品研制、设备的更新改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课程设计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以期达到独立完成单片机应用小系统的设计之目的。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应完全掌握《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中阐明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同时要学习、了解有关制冷设备的国家标准和设计技术措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进一步从事制冷设备制造和安装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一般电子系统设计的差别在于,它既要构成逻辑电路,又要设计相应的支持软件这两者互相依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并且两者又具有一定的互换性,即某些功能既可以用软件实现,也可以用硬件实现。用硬件实现能提高工作速度,减少软件工作量,但会使电路变得复杂,成本增加。而用软件代替硬件则可使电路简化,成本降低,但增加了软件的复杂程度。因此,必须在两者之间反复权衡,合理分工,以达到既易于实现,又经济实用。单片机的特点是硬件高度集中,并具有软件优势,设计中应在充分利用单片机本身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软件优势。

各个具体的应用系统由于实现的任务和要求不同,设计方案也就会不同。因而,在设计方法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其设计过程的步骤却大体一致。

一、明确任务

和一般电子系统设计一样,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也是从明确任务开始,从了解课题要求入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分析:

1. 区分被设计系统的任务性质,看其是属于检测,还是属于控制。若属于检测,检测的参数有哪些。若属于控制,控制的回路有哪几个,是否具有数学模型、经验公式或经验参数等条件。

2. 弄清楚输入信号的个数、种类、变化范围及相互关系。明确采用何种传感器取得输入信号,这些信号必须进行何种变换,怎样与单片机接口等。

3. 弄清楚输出信号的个数、种类和变化范围。采用何种执行机构实现,使用什么电路作信号变换,怎样和输出执行机构接口,如何达到执行机构所需的功率参数要求等。

4.需要设置哪些人机对话功能,如开关、键盘、拨盘、显示器及语音电路等。

5.了解本系统的应用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供电情况、现场干扰、控制室与工作现场等。采用何种措施防止干扰和进行保护。

6. 明确设计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合理选择达到这些指标的方案,以求用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来实现。

二、确定总体方案

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查阅有关资料,参考同类或相近的课题没计方案.构思出设计课题的总体方案。应尽可能构思多种方案,通过分析比较,优化出较理想的一种,作出硬件框图和软件框图。

随着软件和硬件设计工作的深入和细化,总体方案的某些缺点和矛盾可能被暴露出来,这就要求设计者不厌其烦地进行总体方案的修改和补充,反复作软件和硬件的协调。使曾总体方案逐步完善。

三、硬件设计

由总体方案所规定的硬件功能,设计出硬件系统原理图。采购相应的元器件进行硬件实验。做必要的工艺结构设计.制作出印制电路板,组装成型后即完成了硬件电路的基本任务。这个过

图1 单片机硬件系统的常用结构

程的基本环节是设计出合理的系统原理图。图1表示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常规结构,实际的系统可能只包含其中的某几个部分。

本次课程设计不要求做硬件实验,但要求制作硬件原理图。

在硬件逻辑设计时,通常有必要考虑下列几项带共同性的问题。

1. 负载容限

MCS-5I单片机的外部扩展功能强,但有些线的负载能力有限,如P0口的负载能力为4mA,最多驱动8个LSTTL电路,P0口~P3口的负载能力为2 rnA ,最多驱动4个LSTTL电路。若外接负载较多,应采取总线驱动方法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常用的驱动器有:单向驭动器CT74LS244、双向驱动器CT74LS245。图2表示了单片机的P0口经驱动器CT74LS245与负载相连的情况以及P2口经CT74LS244与负载相连的情况。

2.抗干扰措施

采取必要的抗干扰措施是保证单片机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供电系统、传输导线以及电磁耦合等产生的电磁干扰信号是单片机系统工作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常用的抑制方法有:加装电源低通滤波器;使用带屏蔽的变压器将电源与其他电路隔离;采用优良的微机专用稳压电源;电路的逻辑地和数字地采用一点相连;电路板各主要集成芯片的电源采用退耦电路,通常接10μF和0.1μF的并联电容。另外,来自输入、输出通道的干扰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是来自公共地线,以及静电噪声和电磁波于扰。常用的抗干扰措施有:采用光隔离;采用双绞线作传输线;使用屏蔽线等。当然,系统本身的元器件质量是可靠工作的基本保证,应认真挑选,并尽量使用CMOS器件。

图2总线驱动接口芯片与单片机的连接

(a)CT74LS245的P0口的连接(b)CT74LS244的P2口的连接

四、软件设计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设计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软件设计,

而单片机的软件没计却是在裸机条件下开始的,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图3表示了单片机软件的设计流程。

单片机应用程序通常采用顺序编写法,既按照程序执行的

流程进行顺序编写。一个系统程序通常由主程序和若干中断服

务程序组成。要根据系统各个操作的性质决定主程序完成哪些

操作,中断程序完成哪些操作。

在做具体程序设计时,又常常采用模块化结构,即将功能

完整、长度较长的程序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长度较小的模块

(或称为子程序),然后分别进行编写、调试。主程序和中断

图3软件设计流程服务程序一旦需要,则进行调用。

在划分子程序模块时,有必要注意这样儿点:

(1)每个模块不宜太长,以便检查和修改方便。

(2)每个个模块在逻辑上相对独立,模块之间的界限要清楚。

各模块之间不应发生寄存器、状态标志等单元内容的冲突。因而,将各模块联接时,应特别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衔接。

(3)尽量选用现成的模块程序,以减少软件工作量。

五、系统调试

该部分本次不作。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制作完成后,必须反复进行调试、修改,直至完全正常工作为止。调试五作通常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1.硬件调试

首先,用逻辑笔、万用表等工具对硬件电路作脱机检查,看连线是否与逻辑图一致,有无短路、虚焊等现象。器件的型号、规格、极性是否有误,插接方向是否正确。检查完毕,可用万用电表测量一下电路板正负电源端之间的电阻,排除电源短路的可能性。

通电检查时,可以模拟各种输入信号分别送入电路的各有关部分,观察I/O口的动作情况,查看电路板上有否元件过热情况,有否冒烟、异味等现象发生。各相关设备的动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软件调试

软件的调试必须在开发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先分别调试通过各个模块程序,然后调试中断服务程序,最后调试主程序,将各部分联接进行调试。调试的范围可以由小到大、逐步增加,必要的中间信号可以先作设定。通常交叉使用单步运行、断点运行、连续运行等多种方式,每次执行完毕后,检查CPU执行现场、RAM的有关内容、I/O口的状态等。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直至全部通过。

3.软硬件联调

在软硬件分别调试成功的基础上,进行软硬件联机仿真,当仿真成功后,将应用程序写入EPROM中,插回到应用系统电路板的相应位置,即可脱机运行。

单片机接口扩展的设计参见教材

高性能的MCS-51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内部资源,能满足一般应用的需要。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系统扩展功能,在片内资源不够用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外部接口的扩展,以形成一个用户所需的应用小系统。

一个系统是否需要扩展、扩展哪些外部芯片,这取决于单片机本身的资源情况和所设计的系统要求,需要什么则扩展什么。通用的扩展接口有存储器接口,输入、输出接口,数/模(D/A)接口,模/数(A/D)接口,键盘及显示接口等。

第二节课设要求

一、设计最低要求

设计人员应完成说明书和主要设计图纸。

(1)设计说明书

①设计依据

摘录依据性资料中与本课程设计有关的主要内容,其它方面提供的本课程设计资料。如芯片的功能、传感器对单片的要求、环境及抗干扰级别等等。

②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说明本制冷系统的控制设计内容及与有关部件的功能。

③系统的设计

控制系统硬件方框图,控制系统程序方框图,元件编号表及参数表等。其中,元件编号表要表明元件型号、规格、耗电、信号特点、其他所需技术数据。被控系统的技术参数如:风机的风量、风压、出口方向、转速及电动机功率;室内外温度控制范围、电动机功率;实现功率元件控制的方案。

(2)设计图纸

绘制控制系统原理图,图中的线路连接及元件标注必需正确无误。

(3)程序设计

二、图纸要求

1、原理图1~2张。

2、图标可按以下规格:

三、学时分配

1、熟悉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收集资料 16学时

2、方案的确定 16学时

3、元件选择计算 4学时

5、原理图绘制及编程 32学时

6、说明书整理 8学时

7、小结、交流、答辩 4学时

四、书面格式

题目:

设计人:

设计摘要: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页码

第二章设计依据页码

第三章控制系统性能说明页码

第四章硬件设计页码

第五章软件设计页码

第六章制造工艺页码附表、附图

《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通过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掌握小型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制冷设备运行知识和自动控制理论,了解目前制冷设备先进的运行管理和控制方法、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制图能力,初步学会运用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工作,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内容和要求

用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

任务与要求

以单片机为主控器.扩展A/D和D/A接口,构成一个多路模拟量输入的数据采集系统,要求设计制作出硬件电路,编制并调试出程序。

设计思路

数据采样是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单片机本身带A/D、D/A功能,则不必进行系统扩展。如果芯片本身不带这种功能,则必须扩展A/D、D/A 接口,还必须扩展存储系统程序的EPROM,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

芯片的选取应根据应用需要或实验条件进行,当精度要求不高时,通常用8位A /D/A电路,如选ADC0809 , DAC0832及EPROM 2764等进行系统扩展。

硬件框图

硬件框图如图示,图中,三路输入信号是用5 V 电源经电位器调节得到0~5 V的采样输入信号送入ADC电路的IN0~IN2。单片机分时对模拟输入信号进行采集,获得数值信号单片机内存储RAM中,也可以使用扩展R A M。之后单片机将RAM中的数值量送入D/A转换电路,D/A电路通常输出与数字量相对应的模拟电流,经I/ V变换成模拟电压值。若系统工作正常,得到的输出模拟电压与输入模拟电压相等,可用示波器进行比较。

图多路数据采样系统框图

程序流程

程序的编制可采用查询方式,也可以采用中断方式。

《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本课设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到课率、设计内容、答辩。

一、到课率(10分)

抽查5次,每次2分,

抽查时间为早上10∶00~10∶30,下午2∶00~2∶20

①以上各部分出现二人以上雷同时,则同时扣除相关人本课程设计总分的一半直至零分。

②为了体现设计过程的相互协作精神,可以3人为一组,但同组人以上部分的雷同程度不得超过1/3 。否则按雷同处理。

③答辩完即交说明书,无说明书记零分。晚交说明书扣15分。

三、答辩(20分)

1. 答辩时间为设计第二周星期五全天

2. 答辩完后,简要整理出答辩记录与说明书一同上交。

《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二十一周

计算机使用:

时间:五周星期四、星期五

六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

上午8:30—11:30

下午2:00—5:00

每组一台。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共4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空调冷源与普通制冷系统的差别和联系,掌握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常用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进行制冷系统设计方案制定的能力,具备制冷系统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目的:《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使得学生能够构架设计方案,掌握制冷系统设计方法,提高运算、制图和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建立工程设计概念,为从事具体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题目:某建筑空气调节系统制冷站设计 2、原始条件另外给出 3、要求供应的冷冻水温度7/12℃; 5、冷却水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自来水;

三、设计内容与学时分配 1、计算冷负荷,确定方案,布置制冷机房,完成系统方案设计;1天; 2、确定系统运行参数,主要是冷冻水、冷却水的工作温度、流量、压力等,1天; 3、选择冷水机组型号,绘制制冷系统工艺流程图和制冷机房平、剖面草图;1天; 5、确定管道直径,进行水力计算,(1天); 4、选择其他辅助设备,(冷冻水泵、冷却水泵、除污器、冷却塔等)(1天); 6、绘图:制冷机房平面图1张(含大样图),制冷系统工艺流程图1张,3号图,要求计算机绘图;(3天); 7、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2天)说明书构成:封面;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二、方案设计(附上图); 三、负荷计算; 四、冷水机组选择; 五、水力计算(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由此确定管径、流速);六、设备选择(冷却塔、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补水泵、过滤器、水处理设备、分水器、集水器、定压装置等);七、设计总结;八、参考文献

制冷课程设计设计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瘦鱼生产冷库设计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李芃 2014年6月14日

目录 1.工程概述 1.1建库地点:西安,纬度:34o18’; 1.2此冷库属鱼类生产性冷库,其生产能力如下: 1)冻结能力:按每昼夜二次计,30吨/日; 2)冷藏库容量:冻结物冷藏间为250吨; 1.3制冷剂工质:氨 1.4冷库概况 本冷库采用的是氨制冷系统,设有冻结间、冻结物冷藏间、制冰间、冰库和穿堂及制冷压缩机房、变配电间等,主要功能室对鱼类的冻结加工与储藏; 2.设计依据 储存食品:鱼类(瘦鱼) .设计参数 1)室外设计参数 根据需要,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邻室计算温度 若对两个库房之间或库房与其它建筑物之间进行传热计算时,则应以邻室计算温度代替室外温度。若邻间是冷藏间时,则按其设计库温来计算;若邻间为冷却间或冻结间时,则应该取该冷间空库保温的温度,即:冷却间按10℃,冻结间按-10℃计算;若该冷间地坪下设有通风加热装置时,其外侧温度按1℃~2℃计算。对于两用间的计算温度可这样确定,进行本房间热量计算时,室内温度取低库温值;作为其他库房的邻室时,则取高库温值。 3)冷间设计温度 =-23℃ 冻结间:t n =-18℃ 冻结物冷藏间:t n

常温穿堂:t = 30℃ c 4)进货温度与出货温度 计算货物耗冷量时需确定进货温度。进货温度按下列规则选取: a)未经冷却的鲜肉温度按35℃,经冷却的按4℃计算。 b)冻肉:从库外调入的为-8℃~-10℃;非外库调入的按该冷库冻结间终止降温 时货物的温度(肉体中心温度按15℃)计算。 c)新鲜鱼虾按整理鱼虾用水的水温计算;冰鲜鱼虾整理后的温度按15℃计算。货物的出货温度根据冷库的规模、产品品种以及产品冷加工工艺要求等来确定,无具体要求时下列数据可参考:肉类从冷却间出库时温度可按+4℃计,肉类鱼类从冻结间出库时的温度可按15℃计,冷却物冷藏间出库温度可按0℃计,冻结物冷藏间出库温度可按-18℃计。 3.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 制冷剂的选择:氨 有以下优点:氨价格低廉且易于取得,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单位制冷量大,比较适用于大中型冷藏库制冷系统。 3.2供液方式的确定 表制冷供液方案对比

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本专业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设计为微机原理、单片机基础、单片机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三个部分,目的是了解单片机在制冷方向的应用。 由于单片微机体小价廉,功能强,使用灵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和能仪器仪丧、数据采集和处理及家用电器等许多方面,尤其在新产品研制、设备的更新改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课程设计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以期达到独立完成单片机应用小系统的设计之目的。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应完全掌握《制冷系统智能化基础》课程中阐明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同时要学习、了解有关制冷设备的国家标准和设计技术措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进一步从事制冷设备制造和安装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一般电子系统设计的差别在于,它既要构成逻辑电路,又要设计相应的支持软件这两者互相依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并且两者又具有一定的互换性,即某些功能既可以用软件实现,也可以用硬件实现。用硬件实现能提高工作速度,减少软件工作量,但会使电路变得复杂,成本增加。而用软件代替硬件则可使电路简化,成本降低,但增加了软件的复杂程度。因此,必须在两者之间反复权衡,合理分工,以达到既易于实现,又经济实用。单片机的特点是硬件高度集中,并具有软件优势,设计中应在充分利用单片机本身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软件优势。 各个具体的应用系统由于实现的任务和要求不同,设计方案也就会不同。因而,在设计方法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其设计过程的步骤却大体一致。 一、明确任务 和一般电子系统设计一样,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也是从明确任务开始,从了解课题要求入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分析: 1. 区分被设计系统的任务性质,看其是属于检测,还是属于控制。若属于检测,检测的参数有哪些。若属于控制,控制的回路有哪几个,是否具有数学模型、经验公式或经验参数等条件。 2. 弄清楚输入信号的个数、种类、变化范围及相互关系。明确采用何种传感器取得输入信号,这些信号必须进行何种变换,怎样与单片机接口等。 3. 弄清楚输出信号的个数、种类和变化范围。采用何种执行机构实现,使用什么电路作信号变换,怎样和输出执行机构接口,如何达到执行机构所需的功率参数要求等。 4.需要设置哪些人机对话功能,如开关、键盘、拨盘、显示器及语音电路等。 5.了解本系统的应用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供电情况、现场干扰、控制室与工作现场等。采用何种措施防止干扰和进行保护。 6. 明确设计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合理选择达到这些指标的方案,以求用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来实现。 二、确定总体方案 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查阅有关资料,参考同类或相近的课题没计方案.构思出设计课题的总体方案。应尽可能构思多种方案,通过分析比较,优化出较理想的一种,作出硬件框图和软件框图。 随着软件和硬件设计工作的深入和细化,总体方案的某些缺点和矛盾可能被暴露出来,这就要求设计者不厌其烦地进行总体方案的修改和补充,反复作软件和硬件的协调。使曾总体方案逐步完善。 三、硬件设计 由总体方案所规定的硬件功能,设计出硬件系统原理图。采购相应的元器件进行硬件实验。做必要的工艺结构设计.制作出印制电路板,组装成型后即完成了硬件电路的基本任务。这个过

空调冷源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设备092班 姓名:刘晓飞 学号:09443028

一、课程设计题目:本市某空调用制冷机房 二、原始数据 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冷负荷380kw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5/35℃。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氨(R717)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卧式壳管)冷凝器(水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 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计算书 设计任务已知条件:根据空调用户要求,需要供冷冻水温度1t =7C ,回水温度平均12C 。冷却水的进口温度25C ,出口为2t =35C ,总耗冷量1Q =380kw 一.确定制冷工况 1..蒸发温度:C t t 2510=-= 2.冷凝温度:C t t 4052k =+= 3.设计耗冷量: Q =1Q *1.1=418kw 二.制冷压缩机选型 通过压缩机特性曲线确定压缩机的制冷量。图为8AS12.5氨制冷压缩机的特性曲线。查图得在设计工况下,o t =2C ,k t =40C 点的制冷量为475kw >Q 。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且仅选用一台即可。 三 . 对压缩机的功率进行计算 1.指示效率z η z η=880.02*001.0878.0y =+=+o bt λ 预热系数:878.0y ==k o T T λ b=0.001 2.指示功率z p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设计说明书 (3) 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3) 二、热力计算 (6) 三、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7) 四、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8) 五、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2) 六、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 七、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4) 八、管径的确定 (14) 九、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5) 十、制冷机组与管道的保温 (17) 十一、设备清单 (18) 十二、参考文献 (18)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本市某空调用制冷机房 二、原始数据 1.制冷系统采用空冷式直接制冷,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氨(R717)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卧式壳管)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1、初参数 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根据设计的要求,本制冷系统为100KW 的氨制冷系统,一般用于小型冷库,该制冷机房应设单独机房且远离被制冷建筑物。因为制冷总负荷为100KW,所以可选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8)。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蒸发器使用强制循环对流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即末端制冷设备)。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有关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参考《制冷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计算。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①、 冷凝温度()的确定 从《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查到大连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C o s 25t 对于使用冷却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按下式计算:

制冷工艺课程设计计算书

制冷工艺课程设计任务 根据《冷库建筑》课程设计中所设计的平面图的基础上,进行制冷工艺设计。 一、设计目的: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制冷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食品冷藏库的设计过程和进行方式; 3、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制施工图纸,编制工程文件,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数据处理等。 二、设计程序: 1、设计准备。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专业资料、图纸、参观实习等,以了解设计对象;复习课程有关内容,以熟悉有关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准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制冷系统的方案设计。决定制冷系统的方案,包括蒸发系统的划分、冷却方式、供液方式、冷凝方式、运转方式、组合方式等的选择。 3、制冷工艺设计计算。制冷负荷计算,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管径选择计算等 4、绘制制冷工艺设计图纸。制冷系统原理图。 5、整理和编写设计计算书及其它工程文件。 6、设计总结 三、库址及水文条件: 1、库址:合肥 2、冷凝器进水温度≤30℃ 四、生产能力: 1、冻结能力:20吨/日 2、预冷能力:10吨/日 3、制冰能力:30吨/日 4、冷藏容量:150吨/次 5、贮冰能力:200吨/次 五、冷间温度要求: 1、冻结间:-23℃ 2、冷藏间:-18℃ 3、预冷间:-4℃ 4、贮冰间:-4℃ 六、制冷方式及制冷剂: 冷却方式、供液方式、冷凝方式、蒸发系统划分等由设计者自定,采用氨制冷剂。 七、冷库围护结构隔热构造: 1、屋盖(上→下) (1)40厚预制混凝土板 (2)180厚空气间层 (3)二毡三油 (4)冷底子油一道 (5)20厚水泥沙浆抹面 (6)30厚钢筋混凝土屋盖 (7)1500厚空气间层

水果冷藏库冷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烟台300 t 装配式水果冷藏库 目录 1、冷库的概况................................................................................................................ 1.1、冷库的用途、规模情况......................................................................................... 1.2、冷库的气象资料..................................................................................................... 1.3、冷库的平面布置图................................................................................................. 2. 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2.1、设计原则................................................................................................................. 2.2、制冷系统流程......................................................................................................... 2.3、制冷系统方案内容................................................................................................. 2.4、机房布置方案......................................................................................................... 2.5、库房特征................................................................................................................. 3、设计计算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制冷机组的参数与系统的选择 1 初参数 (1)、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Q=1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7.1/36.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 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本制冷系统为100KW的氟利昂空调系统,选用活塞式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器卧式壳管式蒸发器。 二制冷工况及压焓图表示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1冷凝温度(t k)的确定 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冷凝温度t k比冷凝器内冷却水出口温度高3~5℃,取t k=36.1+3.9=40℃ 2蒸发温度(t0)的确定 以水为载冷剂,蒸发温度t0比冷冻水出口温度低2~5℃,取 t0=7-4=3℃

3 再冷温度 (t s.c ) 再冷度△t s.c 取3℃,则 t s.c = t k -△t s.c =40-3=37℃ 4 过热温度 (t s.h ) 过热度△t s.h 取5℃ ,则 t s.h = t 0+△t s.h =3+5=8℃ 根据绘制的p-h 图查表求得各状态参数: 压力:P k =1.53MPa P 0=0.55MPa 比容:v 1= 0.043m 3/kg v 2=0.016 m 3/kg 焓值:h 1’=406 kJ/kg, h 1= 410kJ/kg , h 2= 436 kJ/kg ,h 3= h 4=242kJ/kg 三 理论热力计算 1单位质量制冷量q 0: q 0=h 1- h 4=410-242=168kJ/kg 2单位冷凝负荷k q : 194kJ/kg 242-436h -h 32k ===q 3单位容积制冷量v q : m3 /98.9063043 .081610kJ v q q v === 4冷负荷Q 0:

空调工程、制冷工程及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

暖通空调及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前期课程为暖通空调和空调用制冷技术。通过设计将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各门专业课知识;进一步体会各门课程的特点、相互间的联系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衔接关系;初步掌握工业或民用建筑制冷、空调和通风设计的一般设计程序、方法;熟悉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手册,了解现行暖通设备的性能及特点。进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天津市梅江南11号地办公楼空调制冷通风设计 三.设计原始资料 1.建筑地点:天津市。 2.室外计算气象资料(冬、夏)按暖通空调设计规范选用。 3.建筑概况:该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面积约4406.51㎡,其中地上3279.94㎡,地下1126.57㎡。建筑总高度14.25米(至檐口起坡点)。其中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和食堂,层高3.98m;一层为办公接待及展厅等,层高4.5米;二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层高3.9米;三层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层高3.9米;各房间吊顶后净空高度见建筑剖面图,各层楼板厚150mm。不详之处详见建筑、结构图纸。 4.设计计算依据: 1.室外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9℃ 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29.2℃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1℃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4℃ 冬季冻土深度69cm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2.6m/s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 3.1m/s 2.室内计算温度 3.换气次数 4.建筑热工数据 依照建筑设计说明及图纸查阅相关资料确定。 四.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 (一).计算工作 1.根据给出的围护结构,计算各楼层通过维护结构的冷、热负荷。2.计算室内人员、照明及设备的发热量及散湿量。 3.确定各房间(楼层)新风量。 4.空气平衡、热、湿平衡计算。 5.风系统和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地下室排烟计算。 7.主要设备的选型计算。 (二).方案确定 1.各楼层空调系统形式方案确定。 2.各楼层排风方案确定。 3.冷冻机房方案确定。

制冷课程设计54978

目录 第一部分、目录 (1) 第二部分、空调用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一、制冷工况的确定 (2) 二、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3) 三、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4) 四、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4) 五、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5) 六、管径的确定 (5) 七、水泵的选型计算 (6) 八、制冷系统的流程图 (7) 九、设备明细表 (8)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已知条件:已知空调系统要求冷负荷800kw ,拟采用R22制冷系统,循环水冷却,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冷冻水球的压头为25m ,机房面积14400mm ?9000mm ,机房高4000mm ,冷却塔放在机房顶上,其它设备及辅助用房都在机房空间内。 设计说明书 根据设计要求,此系统的设备设计计算、选用与校核如下: 一、制冷工况的确定: 由已知条件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冻水出水温度为7℃,冷冻水回水温度12℃。 1t =32℃ 2t =37℃ 1s t =12℃ 2s t =7℃ 1.1 蒸发温度0t : 025s t t =- (比要求供给的冷冻水的温度低5℃) =2℃ 1.2 冷凝温度k t : 121 ()52k t t t =++(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取下限。其范围是 5~7℃) =39.5℃ 1.3 吸气温度吸t : 吸t =0t +8 (过热度3~8℃,并选8℃) =10℃ 1.4 过冷温度过冷t : 过冷t =k t -4.5 =35℃ (过冷度:4.5℃) 查R22 lgp-h 图可知 根据0t =2℃,k t =39.5℃,吸t =10℃,过冷t =35℃,可得: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空调冷热源—制冷”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20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军陈雁 课程设计地点: 32518 课程设计时间: 2015.12.25至2016.1.7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4) 方案设计 (4) 冷负荷的计算 (4) 制冷机组的选择 (4) 水力计算 (5) 设备选择 (6) 设计总结 (9) 参考文献 (9)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公寓楼共五层,建筑面积5026.41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公寓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冷指标 q=150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A×q=150×5026.41=753961.5w (1--1)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宜取制冷机组2台,而且2台机组的容量相同。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Q/2=754/2=377Kw (1--2) 根据制冷量选取HX系列螺杆式制冷机,型号为HX110,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制冷机组性能参数表1--1

制冷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题目 (1) 2.设计原始资料 (2) 2.1室外气象参数 (2) 2.2冷室设计参数 (2) 2.3 冷室分布图 (3) 2.4 各个冷室吨位分配 (3) 3.设计内容 (3) 3. 1 冷负荷的计算 (3) 3.2制冷工况的确定 (7) 3.3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8) 3.4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10) 3.5 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0) 3.6膨胀阀的选择计算 (12) 3.7 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2) 3.8供水方案的选择和管路计算 (13) 3.9制冷系统的流程图 (14)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5

1.设计题目:沈阳市某菜市场冷库设计 2.设计原始资料 2.1气象资料 纬度:41.8o ,经度:123.38o ,海拔高度:441 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0℃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11.8Pa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998.7Pa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2.5℃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3.6℃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7℃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4.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6.8℃ 冬季空调室外相对湿度:87% 夏季通风室外相对湿度: 81%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4m/s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3.2m/s 2.2冷室设计参数 小型冷库不仅要求冷藏食品而且还要求冷冻食品,所以小型冷库应由冻结库和冷藏库组成。冷藏库与冻结库一样高,取2.6m.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为提高冷库的性能,查阅资料得出冷室的型号,如下表: 表一冷库设计尺寸 型号长宽高库内容积 ZL-35S 4.6 3.6 2.6 35 ZL-72S 9.0 3.6 2.6 72 选用ZL-35S型房间作为冻结室,ZL-72S型作为冷却室和冷藏室。 由于冷库主要用来储存蔬菜和鱼,需要两个冷却物冷藏间,冷却间、冻结间、冻结物冷藏间各一个。查阅《冷库设计与管理》一书,根据食品种类,确定各个房间的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如下表: 表二冷库设计基本参数 序号冷间名称设计温度设计相对湿度适用食品 1 冷却间1 0 蔬菜

制冷课程设计参考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设计说明 (1) 2.1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 2.2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确定....................................... ? 2.3制冷系统热力计算............................................. ? 2.4卧室壳管式蒸发器设计......................................... ? 2.5冷凝器计算................................................... ? 3 设计过程......................................................... ? 3.1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 3.2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确定....................................... ? 3.3制冷系统热力计算............................................. ? 3.4卧室壳管式蒸发器设计......................................... ? 3.5冷凝器计算...................................................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空调用制冷机房设计 二、原始数据 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冷负荷12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6.5℃/35.1℃。 4.某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氟利昂(R22)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确定设计方案 (1) 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 (1) 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 (3) 四、冷凝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4) 五、蒸发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8) 六、辅助设备选型 (9) 七、管径的计算 (10) 八、水泵系统 (12) 九、保温层 (12) 十、噪声控制 (12) 十一、所选设备汇总表 (14) 十二、参考资料 (14)

一、确定设计方案 本制冷系统制冷剂为氟利昂(R22)。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空调冷负荷1200kW 。冷冻水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6.5℃,出口温度为35.1℃。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即: ℃71=z t ℃122=z t ℃5.261=l t ℃ 1.352=l t kW Q 1200= 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 2.1确定蒸发温度0t : 蒸发温度0t 比冷冻水供水温度℃71=z t 低3℃,即: ℃ 4 37 310=-=-=z t t 2.2 确定冷凝温度k t : 冷凝温度k t 比冷却水出口温度℃1.352=l t 高3.5℃,即: ℃ 6.38 5.31.35 5.32=+=+=l k t t 2.3 确定吸气温度吸t : 过热度一般为5~8℃,选取6℃,即: ℃ 吸10 64 60=+=+=t t 2.4 确定过冷温度过冷t : 再冷度一般为3~5℃,选取5℃,即: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进行巩固,通过前期上课的理论学习,进行实践。具体内容是针对乌鲁木齐地区,设计其适合的空调用冷冻站的。首先通过查阅当地的各项原始资料,然后,确定制冷机的工作工况,通过提供的冷负荷资料选定压缩机的型号和台数。综合冷负荷、工作工况、当地的水质和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凝器和蒸发器。 再根据已有的设备资料,结合设计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集油器、氨液分离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过滤器、阀门等。 最后由工厂发展规划资料初步确定工厂尺寸,将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以求做到最经济合理的布置。并根据设备布局确定管道的布局,计算管道的直径,给管道配置相应的阀门。 以上即是此次设计的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统筹兼顾,有理有据。 目录 一设计题目-----------------------------------------------------------------------------------4 二设计目的-----------------------------------------------------------------------------------4 三原始资料

---------------------------------------------------------------------------=------4 四设计内容-----------------------------------------------------------------------------------4 1制冷压缩机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4 1.1冷冻站的冷负荷的确定--------------------------------------------------------------4 1.2制冷装置型式的选择-----------------------------------------------------------------4 1.3 制冷工况的确定及理论计算-------------------------------------------------------5 1.4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及台数的确定------------------------------------------------6 2冷凝器的选择------------------------------------------------------------------------------7 2.1冷凝负荷的确定-----------------------------------------------------------------------7 2.2传热温差--------------------------------------------------------------------------------8 2.3确定冷凝器的型号--------------------------------------------------------------------7 3蒸发器的选择

暖通空调及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一、目的要求 运用《暖通空调》、《制冷技术》课程所学知识,通过设计空气调节、通风及制冷系统的实践,学习设计空气调节、通风及制冷工程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完成某建筑的空气调节、通风及制冷机房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及部分设计图纸。 三、原始资料及已知条件 1、建筑结构 见所给建筑施工图 2、气象资料 依据各组所给建筑所处地区,查取具体数据用于设计计算 四、设计内容及步骤 一、参考资料 (一)熟悉及收集有关设计资料 1、熟悉任务书中的建筑、气象、工艺资料 2、收集有关设计参考资料 (1)《空调设计手册》198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工业企业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与施工规范》1985年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3)《全国通用通风管道配件图表》 (4)《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 (5)《建筑设备施工说明安装图册》(Ⅰ、Ⅱ) (6)《空气调节》教材 (7)《设备材料手册》 1980年农机部第二设计院主编 (8)《简明空调设计手册》

(9)《制冷设备手册》上、下册 (10)《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二、设计内容 (一)计算部分 空调部分 1、夏、冬季室内热湿负荷计算 ①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 ②工艺设备、人员、照明等散热量计算 ③室内全年湿负荷计算 ④各房间夏冷负荷汇总表 2、空气处理方案的确定及风量计算 ①确定夏季的空气处理方案 ②空调系统的确定及划分 ③进行气流组织计算,确定送风温差、计算送风量,确定风口尺寸及数目 ④确定新风量、回风量 3、空气处理设备和风机的选择计算 ①根据空气处理方案所确定的空气的冷却、去湿、加热、加湿等方案确定设备的容量、型号及设计工况下的运行参数。 ②确定送、回风道系统,并画出系统轴测草图,计算系统阻力,选择风机。 通风部分 1、通风量计算 2、气流组织及风口布置计算 3、系统水力计算 4、设备选型计算 制冷机房部分 1、确定设备负荷及容量(设备包括制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分水器、集水 器、水处理设备及冷却塔等) 2、设备选型计算

制冷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编号14242403-0课程名称制冷装置电气控制技术周数 1 实施地点主校区班级制冷1144、45、46人数97 起止时间12.1-12.15 形式□集中√分散指导教师张乾熙 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2.1—12.7 电气系统设计计算及系统设计继电器电气元件及电缆选型12.7—12.12 绘制控制电路图 12.12—12.15 整理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内容 设计题目:氟利昂冷藏库继电器控制电路系统设计 1.冷藏库制冷系统介绍: 1)冷藏库概况: a) 200吨低温冷藏库;库温要求: - 20±2 Co 2)制冷系统配置 a)制冷压缩机配置:1台进口半封闭活塞式水冷冷凝压缩机组(机组功率 30KW) b)冷凝水系统配置: 1台40水吨/小时冷却塔:冷却塔风机电机功率1KW;1台冷却水 泵: 流量40吨/小时扬程18米H2O 水泵电机功率:3.5KW c)蒸发器配置:蒸发系统配置2台带水冲霜冷风机(蒸发面积150M2),每台冷风机 配两台风机,每台风机功率为1KW,冷凝压缩机组分别和两台冷风机 组成一独立制冷系统。 2.控制要求: 1)制冷压缩机开机采用双星启动方式,停机采用抽空停机方式; 2)制冷系统开停采用手动、自动模式,手动模式要求各冷凝、蒸发、制冷可独立操作并 联锁;自动模式要求当压缩机启停式冷凝系统要随着启停; 3)制冷压缩机保护功能要求:高压保护---低压保护----过载保护----电机超温保护 ---油压差保护----排温超高保护----冷却水缺水保护-----启停延时三分钟,当系统 保护功能动作,系统故障灯显示,故障蜂鸣器报警,故障排除,制冷压缩机才可复位 启动; 4)手动开机连锁过程:冷却塔启动---冷却水泵启动----冷风机启动----制冷压缩机组 启动; 5)停机过程:供液电磁阀关闭-----压缩机插空----低压保护停机(包括正常停机,温 控停机,除霜停机) 6)除霜过程:除霜时钟控制器控制,系统开始除霜----压缩机插空停机----冲霜水电磁 阀打开冲霜开始----冲霜计时结束----冲霜滴水延时----冲霜结束制冷压缩机重启。库温控制过程:冷库温度由库温温控器控制,库温达到设定值,制冷压缩机停机,当库温升高到设定的差动值时,制冷压缩机启动降温。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设计说明书空调用制冷技术设计计算书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题空调用制冷技术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12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3) 二方案设计 (3) 三负荷计算 (3) 四冷水机组选择 (4) 五水力计算 (6) 1 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7) 2 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7) 六设备选择 (8) 1 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的选择 (8) 2 软化水箱及补水泵的选择 (9) 3 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11) 4 过滤器的选择 (12) 5 冷却塔的选择及电子水处理仪的选择 (12) 6 定压罐的选择 (13) 七制冷机房的工艺布置 (14) 八设计总结 (15) 九参考文献 (16)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某空调系统制冷站工艺设计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合肥市某建筑体集中空调工程,建筑单体共15层,建筑面积约30000m2,主要功能及使用面积为:商场10000 m2,办公7500 m2,会议中心1000 m2,客房为2500 m2,多功能厅500 m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房间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制冷剂,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电子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负荷计算; 1.面积热指标(查民用建筑空调设计) 商场:q=230(w/2 m); 办公:q=120(w/m2); 会议中心:q=180 (w/m2); 客房:q=80(w/m2); 多功能厅:q=200(w/m2) 建筑物类型商场办公会议中心客房多功能 厅 总冷负荷 Kw 冷负荷指标 w/m2 230 120 180 80 200 3680 空调面积m2 10000 7500 1000 2500 500 冷负荷量w 2300000 900000 180000 200000 100000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1)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任务 (2) 3 设计原始资料 (2) 4 冷水机组的选择 (3) 4.1 负荷计算 (3) 4.2 机组的选择 (3) 5方案设计 (4) 6水力计算 (4) 7设备选择 (6) 7.1冷却塔的选择 (6) 7.2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6) 7.3水泵的选择 (7) 7.3.1冷冻水泵选型 (8) 7.3.2冷却水泵选型 (9) 8 小结 (11) 参考文献 (13)

前言 制冷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和巩固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可以综合所学的制冷与空调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的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1 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空调冷冻站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 设计任务 (一)负荷计算 (二)机组选择 (三)方案设计 (四)水力计算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五)设备选择 1、冷却塔的选择 2、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 3、水泵的选择 (六)机房布置 1、设备与管道布置平面图 2、机房系统图 3 设计原始资料 (一)建筑物概况:层高4.6米, 层数6层, 总空调建筑面积:为15990m2。 (二)参数条件:空调冷冻水参数:供水7℃,回水12℃; 冷却水参数:进水32℃,出水37℃。 (三)空调负荷指标:q=120~180 W/m2。 (四)土建资料:机房建筑平面图(见附图),选择其中部分作为制冷机房(以满足用途为原则,不要占用过大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