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武兆亮

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武兆亮
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武兆亮

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武兆亮

发表时间:2019-07-05T12:07:59.3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作者:武兆亮郑慧龙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网建设逐渐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以至于六氟化硫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电网的发展中,而其设备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的如何检测成为当今电网建设行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网建设逐渐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以至于六氟化硫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电网的发展中,而其设备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的如何检测成为当今电网建设行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说明了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的试验平台,进而确立了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的方案,最后分析总结了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关键词:GIS;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21世纪的今天,电网建设逐渐发展,从而对电力设备的运行以及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GIS带电运行中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分析,进而将一套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平台加以构建,借助于脉冲电流法、超声波法以及高频法来检测高压导体尖端、悬浮尖端以及地电极尖端等局部放电现象,着重分析带电设备存在的局部放电问题,进而推动了现代化电网的全面建设。

一、GIS局部放电带电测试原理

电力设备的绝缘系统中,只有部分区域发生放电,而没有贯穿施加电压的导体之间,即尚未击穿,这种现象称之为局部放电。它是由于局部电场畸变、局部场强集中,从而导致绝缘介质局部范围内的气体放电或击穿所造成的。它可能发生在导体边上,也可能发生在绝缘体的表面或内部。局部放电是一种脉冲放电,它会在电力设备内部和周围空间产生一系列的光、声、电气和机械的振动等物理现象和化学变化。GIS内部的局部放电在空间产生电磁波,在接地线上流过高频电流,使外壳对地呈高频电压。同时,所产生的机械效应使管道内气体压力骤增,产生声波和超声波,并传到金属外壳上,使外壳产生机械振动。另外,局部放电产生光效应和热效应可使绝缘介质分解。总之,这些伴随局部放电而产生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可以为监测电力设备内部绝缘状态提供检测信号。

目前,GIS绝缘带电测试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局部放电检测。局部放电既是GIS绝缘劣化的征兆和表现形式,又是绝缘进一步劣化的原因。由于绝缘击穿的后果经常比较严重,因而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显然,对GIS进行局部放电检测能够有效地发现其内部早期的绝缘缺陷,以便采取措施,避免其进一步发展,提高GIS的可靠性。它还可以弥补耐压试验的不足,通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能发现GIS制造和安装的“清洁度”,能发现绝缘制造工艺和安装过程中的缺陷、差错,并能确定故障位置,从而进行有效的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开展GIS局部放电带电测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方案的确立

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方案确立,需要正确合理的选取缺陷和方法,对于缺陷和方法的选取主要有以下具体体现:

1选取缺陷

对于GIS设备的缺陷来说,主要表现在导体以及地电极上存在一定的毛刺或者是突起现象,进而使得局部电场发生畸变。GIS带电运行中出现故障往往也是由于设备在实际的安装过程或者是操作的过程中存在有一些金属颗粒导致的,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压中心导体、地电极以及悬浮缺陷。

2选取方法

一般而言,当前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主要的检测方法有传统的脉冲电流法、超声波法、紫外成像检测法、超高频法以及红外成像检测法等几种,本文主要是选取传统脉冲电流法、超声波法以及超高频电磁法作为主要的检测方法。

脉冲电流法主要是一种借助于罗氏线圈进而获取绝缘缺陷所产生的局部放电脉冲电流的实际信号。一般而言,脉冲电流法的灵敏度相对较高,一旦GIS带电运行中出现局部放电,其局部放电的区域将会使得分子之间产生强烈的撞击,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压力导致其检测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误差。

超声波法不仅仅有着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同时又有着较高的定位准确度,但是超声波检测法在检测过程中由于相对较大的噪音和较大的机械振动,使得其超声波的检测有着较大的误差存在。

超高频电磁波不仅仅有着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外界干扰有着抑制作用,并能将信噪比提高。就其实质性而言,超高频电磁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局部放电手段,只是对高压导体尖端容易发现,但是对其颗粒和发丝等异物类不容易被直接的发现。

三、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数方法分析

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主要有高压导体尖端检测、地电极尖端检测以及悬浮尖端检测三种。

(一)高压导体尖端检测

通过高压导体尖端检测的试验发现,初始电压状态下,金属尖端开始出现电晕,同时脉冲电流法可以测到局部放电信号。而超声波法并没有明显的局部放电信号,但是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超声波法也可以检测到局部放电信号,由此可知,脉冲电流法灵敏度最高,对于超声波而言,放电谱图开始向上抬起,随着电压的升高,其谱图逐渐有变散的迹象,电压至更高层次放电谱图更加趋近于典型的放电图谱。超高频检测到局部放电信号较为直观。通过对不同的电压进行施加,并借助于脉冲电流法以及超声法对其进行测试,脉冲电流法有着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同时超高频法对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相对来说比较的准确和高效。

(二)地电极尖端检测

通过地电极尖端检测的试验发现,脉冲电流法和超声波法的灵敏度相对来说大致相同,在施加的交流电压逐渐增加的过程中,超声波法以及传统脉冲电流法均可以将微弱局放信号加以检测,但是在GIS腔体内逐渐产生局部放电时,将会产生一定的机械振动,以至于超声波法和脉冲电流法的灵敏度难以的到实质上的判断,对于地电极尖端缺陷而言,超高频法对其放电信号的检测较为集中。

(三)悬浮尖端检测

通过悬浮尖端检测的试验发现,对于脉冲电流法来说,初始电压状态下,局部放电开始发展,一旦电压逐渐增加,局部放电电量突然增大,可以得出脉冲电流法对局部放电比较灵敏,但是对于超声波而言,局部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传统脉冲电流法的灵敏度相对较高,但是却有着相对较差的抗干扰能力,相对来说超高频法有着相对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较高的灵敏度,有着相对较广的应用范围,在

局部放电缺陷检测典型案例和图谱库

电缆线路局部放电缺陷检测典型案例 (第一版) 案例1:高频局放检测发现10kV电缆终端局部放电 (1)案例经过 2010年5月6日,利用大尺径钳形高频电流传感器配Techimp公司PDchenk 局放仪,在某分界小室内的10kV电缆终端进行了普测,发现1-1路电缆终端存在局部放电信号,随后对不同检测位置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判断不同位置所得信号属于同一处放电产生的局放信号,判断为电缆终端存在局放信号。 2010年6月1日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对其电缆终端进行更换,更换后复测异常局放信号消失。更换下来的电缆终端经解体分析发现其制作工艺不良,是造成局放的主要原因。 (2)检测分析方法 测试系统主机和软件采用局放在线检测系统,采用电磁耦合方法作为大尺径高频传感器的后台。 信号采集单元主要有高频检测通道、同步输入及通信接口。高频检测通道共有3个,同时接收三相接地线或交叉互联线上采集的局部放电信号,采样频率为100 MHz,带宽为16 kHz~30 MHz,满足局部放电测试要求。同步输入端口接收从电缆本体上采集的参考相位信号,通过光纤、光电转换器与电脑的RS232串口通信,将主机中的数据传送至电脑中,从而对信号进行分离、分类及放电模式识别。 利用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在实验电缆中心导体处注入图1-1的脉冲信号,此传感器可直接套在电缆屏蔽层外提取泄漏出来的电磁波信号,在电缆中心导体处注入脉冲信号,耦合到的信号如图1-2所示。 图1-1 输入5 ns脉冲信号图1-2输入5 ns脉冲信号响应信号 将传感器放置不同距离时耦合的脉冲信号如图1-3所示。距电缆终端不同距离耦合的脉冲信号随其距离的增长而减小(见图1-4),这样就可以判断放电是来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 试验及标准 国家标准GB1094-85《电力变压器》中规定的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加压时间步骤,如图5所示。其试验步骤为:首先试验电压升到U 2下进行测量,保持5min ;然后试验电压升到U 1,保持5s ;最后电压降到U 2下再进行测量,保持30min 。U 1、 U 2的电压值规定及允许的放电量为 U U 2153=.m 电压下允许放电量Q <500pC 或 U U 213 3=.m 电压下允许放电量Q <300pC 式中 U m ——设备最高工作电压。 试验前,记录所有测量电路上的背景噪声水平,其值应低于规定的视在放电量的50%。 测量应在所有分级绝缘绕组的线端进行。对于自耦连接的一对较高电压、较低电压绕组的线端,也应同时测量,并分别用校准方波进行校准。 在电压升至U 2及由U 2再下降的过程中,应记下起始、熄灭放电电压。 在整个试验时间内应连续观察放电波形,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放电量Q 。放电量的读取,以相对稳定的最高重复脉冲为准,偶尔发生的较高的脉冲可忽略,但应作好记录备查。整个试验期间试品不发生击穿;在U 2的第二阶段的30min 内,所有测量端子测得的放电量Q ,连续地维持在允许的限值内,并无明显地、不断地向允许的限值内增长的趋势,则试品合格。 如果放电量曾超出允许限值,但之后又下降并低于允许的限值,则试验应继续进行,直到此后30min 的期间内局部放电量不超过允许的限值,试品才合格。利用变压器套管电容作为耦合电容C k ,并在其末屏端子对地串接测量阻抗Z k 。

试验记录、试验报告和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记录、试验报告和试验结果分析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受到运行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影响一些参数会发生变化,如负载电流的影响,各种过电压的影响,短路故障的影响,和温度、湿度的影响,另外绝缘介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自然老化,承受内、外过电压影响时会产生绝缘积累效应。预防性试验的目的就是每隔一定的周期通过一定的试验项目把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测试出来,从而判别电气设备是否能够安全运行,有无安全隐患。 一、试验记录及试验报告 试验记录应全面、准确的记录如下内容和数据 1、试验日期及天气条:如试验日期、天气、温度、湿度等。 2、被试设备的铭牌数据,产品序号,安装位置。 3、试验设备及仪表、仪器的型号,编号及校验状况。 4、试验方法和接线。 5、试验数据。 6、试验分析及结论。 7、试验人员的签名。 二、试验数据的确定 在高电压试验中除了要采用正确的试验方法和接线外,重要的是能够根据试验数据对被试设备的状态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就要求试验人员熟悉每项试验项目的作用,熟悉电气设备的结构和每个试验项目所能反映的问题。还要能够及时的排除试验误差。在试验时应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对试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处理: (1)试验接线、试验方法误差,接线试验方法是否正确,试验电压、电流测量是否准确,比如做直流泄漏试验时,试验电压是否从高压测直接测量,微安表所接的位置是否合适,是否加了合格的滤波电容?特别是在做避雷器等非线性

元件的直流泄漏电流试验时如果电压测量不准则会造成泄漏电流较大的误差。还有做介质损试验时接线不同测量结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2)仪表、仪器误差,仪表、仪器在长途运输,搬运和使用中会损坏,或产生较大误差,如不能及时检查、校对就会对试验结果造成严重形响。特别是一些测量表计、仪器如分压器、互感器,各种仪表等损坏后如不能及时发现,就会对试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还有仪器的容量问题和仪表的读数范围问题,如仪器的容量不足,或型乎选择不对也会对试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仪表的选择,则是应这择在仪表读数刻度的30℅--80℅范围内,如果靠近上限或下限读数则误差就较大。 (3)被试品的表面状况,对绝缘试验来说,被试品的表面状况对试验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试验前应彻底清擦被试品表面或采取屏蔽措施排除被试品表面污秽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湿度对试验结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一般绝缘试验不要在阴雨天气进行,不要在气温低于5c0,和高于40c0时做,不要在空气湿度大于80℅时做,如能换算到标准状态的应尽量换算到标准状态。 (5)各种干扰的影响,对于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往往处于电场干扰、磁场干扰等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而大多项目如绝缘介质损试验,局部放电试验等,容易受干扰的影响,会使试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因而在试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排除干扰对试验的影响。 在完成某个试验项目后,特别是当某个试验数据有问题时,不要急着对被试品下结论,而是要对试验接线、试验方法,仪、器仪表进行反复检查,对试验条件、外部环境进行仔细分析,对被试品表面状况进行认真处理,对各种干扰进行排除,必要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仪器、仪表,不同的接线进行复试。当这些都排除后,再确定试验数据。 三、试验结果的分析 我们对电气设备做一系列的试捡项目,目的就是通过试验来判定被试设备的运行状态,有无潜伏性故障。那么我们应如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性的东西呢?一般我们对试验结果做如下处理: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实验报告)剖析

2012年TI杯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题) 【本科组】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题) 【本科组】 摘要:本设计是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采用TI公司提供的LaunchPad MSP430G2553作为系统的数据采集芯片,实现微弱信号的检测并显示正弦信号的幅度值的功能。电路分为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微弱信号检测电路、以及数码管显示电路组成。当所要检测到的微弱信号在强噪音环境下,系统同时接收到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模拟微弱信号和PC机音频播放器模拟的强噪声,送到音频放大器INA2134,让两个信号相加。再通过由电位器与固定电阻构成的纯电阻分压网络使其衰减系数可调(100倍以上),将衰减后的微弱信号通过微弱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电路能实现高输入阻抗、放大、带通滤波以及小信号峰值检测,检测到的电压峰值模拟信号送到MSP430G2553内部的10位AD 转换处理后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本设计的优点在于超低功耗 关键词:微弱信号MSP430G2553 INA2134 一系统方案设计、比较与论证 根据本设计的要求,要完成微弱正弦信号的检测并显示幅度值,输入阻抗达到1MΩ以上,通频带在500Hz~2KHz。为实现此功能,本设计提出的方案如下图所示。其中图1是系统设计总流程图,图2是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子流程图。 图1系统设计总流程图 图2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子流程图

1 加法器设计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通用的同相/反相加法器。通用的加法器外接较多的电阻,运算繁琐复杂,并且不一定能达到带宽大于1MHz,所以放弃此种方案。 方案二:采用TI公司的提供的INA2134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内部集成有电阻,可以直接利用,非常方便,并且带宽能够达到本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此方案。 2 纯电阻分压网络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由两个固定阻值的电阻按100:1的比例实现分压,通过仿真效果非常好,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用于实际电路中不能达到预想的衰减系数。分析:电阻的标称值与实际值有一定的误差,因此考虑其他的方案。 方案二:由一个电位器和一个固定的电阻组成的分压网络,通过改变电位器的阻值就可以改变其衰减系数。这样就可以避免衰减系数达不到或者更换元器件的情况,因此采用此方案。 3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将纯电阻分压网络输出的电压通过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通过中心频率为1kHz的带通滤波器滤除噪声。再经过小信号峰值电路,检测出正弦信号的峰值。将输出的电压信号送给单片机进行A/D转换。此方案的电路结构相对简单。但是,输入阻抗不能满足大于等于1MΩ的条件,并且被测信号的频率只能限定在1kHz,不能实现500Hz~2KHz 可变的被测信号的检测。故根据题目的要求不采用此方案。 方案二:检测电路可以由电压跟随器、同相比例放大器、带通滤波电路以及小信号峰值检测电路组成。电压跟随器可以提高输入阻抗,输入电阻可以达到1MΩ以上,满足设计所需;采用同相比例放大器是为了放大在分压网络所衰减的放大倍数;带通滤波器为了选择500Hz~2KHz的微弱信号;最后通过小信号峰值检测电路把正弦信号的幅度值检测出来。这种方案满足本设计的要求切实可行,故采用此方案。 4 峰值数据采集芯片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选用宏晶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优点在于价格便宜,但是对于本设计而言,必须外接AD才能实现,电路复杂。

国内外几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技术分析

国内外几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技术分析 李华春周作春张文新从光 北京市电力公司 100031 [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国内外几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比较。结合国内外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情况提出当前XLPE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高压XLPE电缆附件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研究方面今后还需要做的工作。 [关键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分析 前言 常规XLPE电缆局部放电测量多采用IEC60270法,但是其测量频带较低,通常在几十到几百kHz范围内,易受背景干扰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差。理论研究表明,XLPE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脉冲包含的频谱很宽,最高可达到GHz数量级。因此,选择在信噪比高的频段测量有可能有效地避免干扰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已把电缆局部放电测量的焦点转移到高频和超高频测量上。 [2][1]。 迄今为止,国内外用于XLPE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的方法有很多。但由于X LPE电缆局部放电信号微弱,波形复杂多变,极易被背景噪声和外界电磁干扰噪声淹没,所以研究开发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技术的难度在所有绝缘在线检测技术中是最高的。由于电缆中间接头绝缘结构复杂,影响其绝缘性能的原因很多,发生事故的概率大于电缆本体,同时在电缆中间接头处获取信号比从电缆本体获取信号灵敏度要高且容易实现,因

此通常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亦多注重于电缆附件局部放电的检测,或者在重点检测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的同时兼顾两侧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中主要的检测方法有差分法 耦合法[6、7、8、9][3、4]、方向耦合法、电磁[13、14、15、16][5]、电容分压法[10]、REDI局部放电测量法 [18][11、12]、超高频电容法、超高频电感法[17]、超声波检测法等。在众多检测方法中,差分法、方向耦合法、电 磁耦合法检测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到现场测量中。下面简要的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1. 电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方法中主要的检测方法 1.1. 差分法(the differential method) 差分法是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和日立电缆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见图1。将两块金属箔通过耦合剂分别贴在275kV XLPE电缆中间接头两侧的金属屏蔽筒上(此类中间接头含有将两端金属屏蔽筒连接隔断的绝缘垫圈),金属箔与金属屏蔽之间构成一个约为1500~2000pF 的等效电容。两金属箔之间连接50欧姆的检测阻抗。金属箔与电缆屏蔽筒的等效电容、两段电缆绝缘的等效电容(其电容值基本认为相等)与检测阻抗构成检测回路。当电缆接头一侧存在局部放电,另一侧电缆绝缘的等效电[3] 容起耦合电容作用,检测阻抗便耦合到局部放电脉冲信号。耦合到的脉冲信号将输入到频谱分析仪中进行窄带放大并显示信号。研究发现,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设在10~20MHz时,信噪比最高。差分法的检测回路

振动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1

信号检测综合训练 说明书 题目:振动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学院: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2)班 姓名: 钱鹏鹏 学号:11260224 指导老师:缑新科 2014.12.07

摘要 机械在运动时,由于旋转体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构刚度的各向异性、间隙、润滑不良、支撑松动等因素,总是伴随着各种振动。机械振动在大多情况下是有害的,振动往往会降低机器性能,破坏其正常工作,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导致事故。机械振动还伴随着同频率的噪声,恶化环境,危害健康。另一方面,振动也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工作,如运输、夯实、清洗、粉碎、脱水等。这时必须正确选择振动参数,充分发挥振动机械的性能。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除了对各种机械设备提出低振动和低噪声要求外,还需随时对机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为了提高机械结构的抗振性能,有必要进行机械机构振动分析和振动设计,这些都离不开振动测试。 本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专用的振动信号检测系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精度高等优点。 信号检测的内容要求: 通过MCS-51系列单片机设计振动信号检测系统。要求如下: 1 振动信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设计相应的检测电路; 2 将设计完成的检测电路,通过软件防真验证; 3 主要设计指标:可测最大加速度:-5m/s~+5m/s;可测最大速度:-0.16m/s~+0.16m/s;可测最大位移:-5mm~+5mm;通频带:0.05Hz~35Hz;转换精度:8bit;采样频率:128Hz 4 利用LCD显示振动信号,有必要的键盘控制。

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本系统由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组成。发射电路主要由加速度传感器构成。接收电路由单片机最小系统和外部串口以及显示部分模块三部分组成。。 硬件电路设计: (1)使用MMA8452加速度传感器和STC89C52单片机来实现。 一.设计目的:了解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以及单片机的各种性能; 二.设计器材:电源、proteus7.7软件、89C52,MMA8452加速度传感器,导线若干。 三.设计方案介:该系统目的是便于对一些物理量进行监视、控制。本设计以加速度传感器显示出加速度信号即振动信号,再通过单片机将信号从串口接入电脑显示出来,即完成振动信号的检测功能。 (2)振动传感器的分类 1、相对式电动传感器 电动式传感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即当运动的导体在固定的磁场里切割磁力线时,导体两端就感生出电动势,因此利用这一原理而生产的传感器称为电动式传感器。 相对式电动传感器从机械接收原理来说,是一个位移传感器,由于在机电变换原理中应用的是电磁感应电律,其产生的电动势同被测振动速度成正比,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速度传感器。 2、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相对式非接触式传感器,它是通过传感器端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测量物体的振动位移或幅值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频率范围宽(0~10 kHZ),线性工作范围大、灵敏度高以及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静位移的测量、振动位移的测量、旋转机械中监测转轴的振动测量。 3、电感式传感器 依据传感器的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电感式传感器能把被测的机械振动参数的变化转换成为电参量信号的变化。因此,电感传感器有二种形式,一是可变间隙,二是可变导磁面积。 4、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可变间隙式和可变公共面积式。可变间隙式可以测量直线振动的位移。可变面积式可以测量扭转振动的角位移。 5、惯性式电动传感器 惯性式电动传感器由固定部分、可动部分以及支承弹簧部分所组成。为了使传感器工作在位移传感器状态,其可动部分的质量应该足够的大,而支承弹簧的刚度应该足够的小,也就是让传感器具有足够低的固有频率。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为:u=Blx&r 。式中B为磁通密度,l为线圈在磁场内的有效长度,r x&为线圈在磁场中的相对速度。 从传感器的结构上来说,惯性式电动传感器是一个位移传感器。然而由于其输出的电信号是由电磁感应产生,根据电磁感应电律,当线圈在磁场中作相对运动

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

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 目录 目录 (1) 前言 (2) 1在线监测方法 (2) 1.1超声监测法 (2) 1.2光测法 (3) 1.3电脉冲法 (3) 1.4射频监测法 (3) 1.5超高频监测法 (3) 2在线监测监控技术 (4) 2.1.1现场噪声的抑制 (4) 2.1.1.1 周期性干扰的抑制 (4) 2.1.1.1.2 脉冲型干扰的抑制 (5) 2.1.1.1.3白噪声干扰的抑制 (5) 2.1.2局部放电模式识别 (5) 2.1.3局部放电定位技术 (6) 3结束语 (7) 结论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前言 近年来 ,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 , 变压器的容量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 , 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变压器所发生的故障中 , 绝缘问题占很大的比重 , 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手段对变压器的绝缘状况进行监测 , 确保运行中变压器的安全。 局部放电监测作为检测变压器绝缘的一种有效手段 , 无论是检测理论还是检测技术 , 近年来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 并在电厂和电站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对传统的停电局部放电检测 , 在线局部放电检测可以长时间连续监测变压器局部绝缘放电情况 , 在放电量达到危险时 , 及时停机做进一步的检查 , 因此在检修工时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 是目前惟一的一种有效避免变压器突发性事故的监测手段。在线局部放电监测反映的是变压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绝缘放点情况,比离线检测更符合设备的实际运行工况。 1在线监测主要方法 根据变压器局放过程中产生的电脉冲、电磁辐射、超声波、光等现象,相应出现了电脉冲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光测法及射频检测法和UHF超高频检测法。、 1.1超声监测法 用固体在变压器油箱壁上的超声传感器接收变压器内部局放产生的超声波来检测局放的大小和位置。通常采用的超声传感器为电压传感器,选用的频率范围为70-150kHz,目的是为了避开铁心的磁噪声和变压器的机械振动噪声。超声检测法主要用于定性判断是否有局放信号,结合电脉冲信号或直接利用超声信号对局放源进行物理定位。近年来,由于声电换能元件效率的提高和电子放大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测的灵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1.2光测法 光测法是利用局部放电产生的光辐射进行检测。在变压器油中,各种放电发出的光波不同,光电转换后,通过检测光电流的特征可以实现局放的识别。虽然是实验室中利用光测法来分析局放特征及绝缘劣化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光测法设备复杂、昂贵、灵敏度低在实际中并未直接使用。尽管如此,光纤技术作为超声技术的辅助手段应用于局放检测,将光纤伸入变压器油中,当变压器内部放生局放时,超声波在油中传播,这种机械力波挤压光纤,引起光纤变形,导致光纤折射率和光纤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光波被调制,通过适当的解调器即可测量出超声波,实现放电定位。

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随着电力设备电压等级的提高,人们对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我国近年来110kV以上的大型变压器事故中50%是属正常运行下发生匝间或段间短路造成突发事故,原因也是局部放电所致。局部放电检测作为一种非破坏性试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虽然局部放电一般不会引起绝缘的穿透性击穿,但可以导致电介质(特别是有机电介质)的局部损坏。若局部放电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绝缘劣化甚至击穿。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不但能够了解设备的绝缘状况,还能及时发现许多有关制造与安装方面的问题,确定绝缘故障的原因及其严重程度。因此,高压绝缘设备都把局部放电的测量列为检查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产品不但在出厂时要做局部放电试验,而且在投入运行之后还要经常进行测量。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测试是一项重要预防性试验。 根据局部放电产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如电荷的交换,发射电磁波、声波、发热、光、产

生分解物等,可以有很多测量局部放电的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电测法和非电测法两大类,电测法包括脉冲电流法、无线电干扰法、介质损耗分析法等,非电测法包括声测法、光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红外热测法等。 一、电测法 局部放电最直接的现象即引起电极间的电荷移动。每一次局部放电都伴有一定数量的电荷通过电介质,引起试样外部电极上的电压变化。另外,每次放电过程持续时间很短,在气隙中一次放电过程在10 ns量级;在油隙中一次放电时间也只有1μs。根据Maxwell电磁理论,如此短持续时间的放电脉冲会产生高频的电磁信号向外辐射。局部放电电检测法即是基于这两个原理。常见的检测方法有脉冲电流法、无线电干扰法、介质损耗分析法等。 1.脉冲电流法 脉冲电流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部放电测试方法。脉冲电流法的基本测量回路见图3-5 。图中C x代表试品电容,Z m(Z'm)代表测量阻抗,C k代表耦合电容,它的作用是为C x与

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

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 一、绝缘内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基本方法 局部放电的过程除了伴随着电荷的转移和电能的损耗之外,还会产生电磁辐射、超声、发光、发热以及出现新的生成物等。因此针对这些现象,局部放电监测的基本方法有脉冲电流测量、超声波测量、光测量、化学测量、超高频测量以及特高频测量等方法。其中脉冲电流法放电电流脉冲信息含量丰富,可通过电流脉冲的统计特征和实测波形来判定放电的严重程度,进而运用现代分析手段了解绝缘劣化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对于突变信号反应也较灵敏,易于准确及时地发现故障,且易于定量,因此,脉冲电流法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不少单位研制的局部放电监测装置普遍采用这种方法来提取放电信号。该方法通过监测阻抗、接地线以及绕组中由于局部放电引起的脉冲电流,获得视在放电量。它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监测方法,也是国际上唯一有标准(IEC60270)的局放监测方法,所测得的信息具有可比性。图4-4为比较典型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以变压器为例,图中CT表示电流互感器)原理框图。 图4-4 脉冲电流法监测变压器局部放电原理框图 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近年来发展了多种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如光测量、超高频测量以及特高频测量法等。利用光电监测技术,通过光电探测器接收的来自放电源的光脉冲信号,然后转为电信号,再放大处理。不同类型放电产生的光波波长不同,小电晕光波长≤400nm呈紫色,大部为紫外线;强火花放电光波长自<400nm扩展至>700nm,呈桔红色,大部为可见光,固体、介质表面放电光谱与放电区域的气体组成、固体材料的性质、表面状态及电极材料等有关。这样就可以实现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同样,由于脉冲放电是一种较高频率的重复放电,这种放电将产生辐射电磁波,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采用超高频或特高频测量法监测辐射电磁波来实现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日本H.KAwada等人较早实现了对电力变压器PD的声电联合监测(见图4-5)。由于被测信号很弱而变电所现场又具有多种的电磁干扰源,使用同轴电缆传递信号会接受多种干扰,其中之一是电缆的接地屏蔽层会受到复杂的地中电流的干扰,因此传递各路信号用的是光纤。通过电容式高压套管末屏的接地线、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和外壳接地线上所套装的带铁氧体(高频磁)磁心的罗戈夫斯基线圈供给PD脉冲电流信号。通过装置在变压器外壳不同位置的超声压力传感器,接受由PD源产生的压力信号,并由此转变成电信号。在自动监测器中设置光信号发生器,并向图中所示的CD及各个MC发出光信号。最常用的是,用PD 所产生的脉冲电流来触发监测器,在监测器被触发之后,才能监测到各超声传感器的超声压力波信号。后由其中的光信号接收器接收各个声、电信号。 综合分析各个传感器信号的幅值和时延,可以初步判断变压器内部PD源的位置。如果

变压器局部放电的原因分析

变压器局部放电的原因分析 其一,由于变压器中的绝缘体、金属体等常会带有一些尖角、毛刺,致使电荷在电场强度的作用下,会集中于尖角或毛刺的位置上,从而导致变压器局部放电;其二,变压器绝缘体中一般情况下都存在空气间隙,变压器油中也有微量气泡,通常气泡的介电系数要比绝缘体低很多,从而导致了绝缘体中气泡所承受的电场强度要远远高于和其相邻的绝缘材料,很容易达到被击穿的程度,使气泡先发生放电;其三,如果导电体相互之间电气连接不良也容易产生放电情况,该种情况在金属悬浮电位中最为严重。 局部放电的危害及主要放电形式 2.1 局部放电的危害 局部放电对绝缘设备的破坏要经过长期、缓慢的发展过程才能显现。通常情况下局部放电是不会造成绝缘体穿透性击穿的,但是却有可能使机电介质的局部发生损坏。如果局部放电存在的时间过长,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导致绝缘装置的电气强度下降,对于高压电气设备来讲是一种隐患。 2.2 局部放电的表现形式 局部放电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火花放电,属于脉冲型放电,主要包括似流注火花放电和汤逊型火花放电;第二类是辉光放电,属于非脉冲型放电;第三类为亚辉光放电,具有离散脉冲,但幅度比较微小,属于前两类的过渡形式。 3 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变压器局部放电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以局部放电时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为依据,产生局部放电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脉冲、超声波、电磁辐射、气体生成物、光和热能等,根据上述的这些现象也相应的出现了多种检测方法,下面介绍几种目前比较常见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3.1 脉冲电流检测法 这种方法是目前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其主要是通过电流传感器检测变压器各接地线以及绕组中产生局部放电时引起的脉冲电流,并以此获得视在放电量。电流传感器一般由罗氏线圈制成。主要优点是检测灵敏度较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脉冲分辨率高等;缺点是测试频率较低、信息量少。 3.2 化学检测法 化学检测法又被称为气相色谱法。变压器出现局部放电时,会导致绝缘材料被分解破坏,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新的生成物,通过对这些生成物的成分和浓度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的判断出局部放电的状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抗电磁干扰较强,基本上能够达到不受电磁干扰的程度,也比较经济便捷,还具有自动识别功能;但该检测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生成物的产生过程时间较长,故此延长了检测周期,只能发现早期故障,无法检测突发故障,并且该

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测量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电力设备在交流电压下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包括测量在某一定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设备局部放电的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 二、测量基本方法与步骤 2.1试验方法:根据接线方式可分为并联法、串联法,即检测阻抗与被试品串联进行测量,称为串联法;检测阻抗与被试品并联进行测量,称为并联法,此时,需加测量用耦合电容器。对于变压器来说,一般通过套管末屏处测量,类似并联法。 (1)并联法: 2.2试验步骤: 2.2.1试验接线:应根据被试品的特点完成接线,检查试验加压回路、测量系统回路;

2.2.2试验回路校准:在加压前应对测试回路中的仪器进行例行校正,以确定接入试品时测试回路的刻度系数,该系数受回路特性及试品电容量的影响。在已校正的回路灵敏度下,观察未接通高压电源及接通高压电源后是否存在较大的干扰,如果有干扰应设法排除。 2.2.3试验前试品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预处理: (1)使试品表面保持清洁、干燥,以防绝缘表面潮气或污染引起局放。 (2)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试验期间试品应处于环境温度。 (3)试品在前一次机械、热或电气作用以后,应静放一段时间再进行试验,以减少上述因素对本次试验结果的影响。 2.2.4测定局放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 拆除校准装置,其他接线不变,在试验电压波形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电压从远低于预期的局放起始电压加起,按规定速度升压直至放电量达到某一规定值(一般为局放仪在测量时可观测到的设备放电)时,此时的电压即为局放起始电压。其后电压再增加10%,然后降压直到放电量等于上述规定值,对应的电压即为局放熄灭电压。测量时,不允许所加电压超过试品的额定耐受电压,另外,重复施加接近于它的电压也有可能损坏试品。 2.2.5测定局部放电量 (1)无预加电压的测量 试验时试品上的电压从较低值起逐渐增加到规定值,保持一定 时间再测量局放量,然后降低电压,切断电源。有时在电压升

局部放电检测仪

PDV5局部放电检测仪

目录 PDV 5 (1) 1 产品概述 (3) 2 检测原理 (4) 3 仪器操作 (4) 4传感器操作 (5) 5仪器的功能 (6) 5.1 频谱扫描 (7) 5.2 启/停测量 (7) 5.3结果显示 (7) 5.4放电类型识别 (8) 5.5抗干扰 (8) 5.5.1 主要干扰类型 (9) 5.5.2 仪器对干扰的抑制 (9) 5.6 数据回读浏览 (9) 5.7 自动更新 (10) 5.8 数据导出 (10) 5.9 帮助 (10) 6使用条件 (10) 7性能指标 (10) 8现场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11) 附录A GIS 局部放电的典型图谱 (14) 附录B 干扰信号的典型图谱 (15) 附录C 检测数据的要求 (16) 附录D 术语和定义 (16)

1 产品概述 局部放电测量有助于发现以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GIS,包括HGIS和罐式断路器等)内部的多种绝缘缺陷,是诊断GIS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在GIS制造、安装、运行和检修的各个环节,凡是具备条件的,都应该进行局部放电检测。 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PDV5局部放电检测仪,专门用于定量检测GIS等电力变电设备内部的局部放电的状况,直观分析局部放电的严重程度,衡量设备内部绝缘的劣化程度,使维护人员在变电设备出现绝缘劣化时能够及时发现,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设备出现短路等严重故障。 PDV5局部放电检测仪采用目前流行的超高频和超声波检测局部放电的方法,通过外置的UHF天线接收GIS内部局部放电辐射和产生的超高频和超声波信号,能有效检测到设备内部产生的微弱局部放电信号。PDV5在使用上以超高频为主要检测方法,超声波为辅助检测手段。 PDV5具有如下特点: ①单通道设计,可以选择接入超高频传感器或者超声波传感器。 ②便携式设计,维护人员能随身携带,并且一个人就能实施局部放电的检测过程。 ③操作过程简单,通过仪器上的快捷按键就能轻松完成整个检测,方便现场人员使用。 ④在检测过程中自动实时进行局部放电智能化诊断,并且将判断结论显示在仪器界面上,帮助现场工作人员分析局部放电类型。 ⑤具备连续检测和存储数据的能力,数据能通过外插U盘的方式导出。 ⑥在检测过程中实时显示放电幅度趋势图,Q-N-Φ图(PRPD), 特征棒图,有经验的现场分析人员可以清楚的观测到设备内部产生的局部放电的时域和相域的特征,从而判断局部放电严重程度和类型。

局部放电试验原理

局部放电试验 第一节局部放电特性及原理 一、局部放电测试目的及意义 局部放电:是指设备绝缘系统中部分被击穿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电极)附近,也可发生在其它位置。 局部放电的种类: ①绝缘材料内部放电(固体-空穴;液体-气泡); ②表面放电; ③高压电极尖端放电。 局部放电的产生:设备绝缘内部存在弱点或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发生重复击穿和熄灭现象-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的特点: ①放电能量很小,短时间内存在不影响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 ②对绝缘的危害是逐渐加大的,它的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累计效应-缺陷扩大-绝缘击穿。 ③对绝缘系统寿命的评估分散性很大。发展时间、局放种类、产生位置、绝缘种类等有关。 ④局部放电试验属非破坏试验。不会造成绝缘损伤。 局部放电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确定试品是否存在放电及放电是否超标,确定局部放电起始和熄灭电压。发现其它绝缘试验不能检查出来的绝缘局部隐形缺陷及故障。 局部放电主要参量: ①局部放电的视在电荷q: 电荷瞬时注入试品两端时,试品两端电压的瞬时变化量与试品局部放电本身所引起的电压瞬变量相等的电荷量,一般用pC(皮库)表示。 ②局部放电试验电压: 按相关规定施加的局部放电试验电压,在此电压下局部放电量不应超过规定的局部放电量值。 ③规定的局部放电量值: 在规定的电压下,对给定的试品,在规程或规范中规定的局部放电参量的数值。 ④局部放电起始电压Ui: 试品两端出现局部放电时,施加在试品两端的电压值。 ⑤局部放电熄灭电压Ui: 试品两端局部放电消失时 的电压值。(理论上比起始电 压低一半,但实际上要低很多 5%-20%甚至更低) 二、局部放电机理: 内部放电:绝缘材料中含有气隙、油隙、杂质等,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出现介质内部或介质与电极之间的放电。等效原理图:

电气设备试验报告的格式

电气设备试验报告的格式 (2016版) XXXXXX公司编制

目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基本规定 (2) 表1.1 同步发电机试验报告 (4) 表1.2 中频发电机试验报告 (13) 表2.1 高压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17) 表2.2 100KW及以上低压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24) 表2.3 100KW以下低压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30) 表3.1 直流发电机试验报告 (31) 表3.2 直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37) 表4.1 1600kVA以上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43) 表4.2 1600kVA以上单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55) 表4.3 1600kVA以上三相三圈有载调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66) 表4.4 1600kVA以上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84)

表4.5 1600kVA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96) 表4.6 干式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106) 表4.7 油浸式电抗器试验报告 (115) 表4.8 干式电抗器试验报告 (125) 表4.9 消弧线圈试验报告 (129) 表5.1 油浸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 (135) 表5.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 (146) 表5.3 干式固体结构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 (157) 表5.4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166) 表5.5 干式固体结构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183) 表5.6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194) 绝缘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206) 表5.7 SF 6 表6.1 SF 断路器试验报告 (221) 6 封闭式组合电器试验报告 (238) 表6.2 SF 6 气体含水量测试报告 (241) 表6.3 GIS密封性及SF 6

紫外检测法用于电气设备局部放电

紫外检测法用于电气设备局部放电 1.1概述 随着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电力系统向大容量、超高压和特高压方向发展,对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电力设备是组成电力系统的基本元件,其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电气设备绝缘材料多为有机材料,如矿物油,绝缘纸或各种有机合成材料,绝缘体各区域承受的电场一般是不均匀的,而电介质本身通常也是不均匀的,有的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绝缘体,如气体一固体复合绝缘、液体一固体复合绝缘以及固体一固体复合绝缘等。有的虽是单一的材料,但是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会残留一些气泡或其他杂质,于是在绝缘体内部或表面就会出现某些区域的电场强度高于平均电场强度,或某些区域的击穿场强低于平均击穿场强,因此在某些区域就会先发生放电,而其他区域仍然保持绝缘特性,这就形成了局部放电。 在电场作用下,导体间绝缘仅部分区域被击穿的电气放电现象称为局部放电。对于被气体包围的导体附近发生的局部放电,可称之为电晕。局部放电可能发生在导体边缘,也可能发生在绝缘体的表面或内部,发生在表面的称为表面局部放电,发生在内部的称为内部局部放电。实践证明局部放电是造成高压电气设备最终发生绝缘击穿的主要原因,故对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监测尤为重要。 局部放电对电气设备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由于放电产生的局部发热、带电粒子的撞击、化学活性生成物以及射线等因素对绝缘材料的损害。虽然局部放电能量很小,但在运行电压作用下长期发展,最终会导致绝缘击穿,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甚至造成电力设备运行时出现故障造成供电中断,其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我国曾对110kV及以上的变压器统计表明,50%的事故是匝间绝缘事故;1971-1974年我国对170台6kV及以上的电机事故进行统计,发现绝缘事故占60%,对1984-1987年间的发电机事故调查表明,定子绕组绝缘击穿和相间短路占定子事故的48.4%。面对电力系统口趋完善的保护措施,要求提高对设备的在监检测能力,对不同的电力设备制定出有效的测试及判断标准,在事故发展初期提出改善措施,以保证高压设备的运行安全,节约维修费用。 1. 2局部放电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局部放电测量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根据放电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效应,通过测量局部放电所产生的电荷交换、能量的损耗、发射的电磁波、声音和光以及生成的新物质来表征部放电的状态。常见的检测方法有:脉冲电流法、色谱分析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基础和原理-新版.pdf

变压器试验基础与原理 1.概述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为使输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建设和使 用更加经济可靠,就必须改进限制过电压的措施,从而降低系统中过电压(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的水平。这样,长期工作电压对设备绝缘的影响相对地显得越来越重要。 电力产品出厂时进行的高电压绝缘试验(如:工频电压、雷电冲击电压、操 作冲击电压等试验),其所施加的试验电压值,只是考核了产品能否经受住长期 运行中所可能受到的各种过电压的作用。但是,考虑这种过电压值的试验与运行中长期工作电压的作用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关系,特别对于超高电压系统,工作电压的影响更加突出。所以,经受住了过电压试验的产品能否在长期工作电压作用 下保证安全运行就成为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即为了考核产品绝缘长期运行的性能,就要有新的检验方法。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耐压试验(ACSD 和ACLD)就是用于这个目的的一种试验。 2.局部放电的产生 对于电气设备的某一绝缘结构,其中多少可能存在着一些绝缘弱点,它在- 定的外施电压作用下会首先发生放电,但并不随即形成整个绝缘贯穿性的击穿。 这种导体间绝缘仅被局部桥接的电气放电被称为局部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在导体附近发生也可以不在导体附近发生(GB/T 7354-2003《局部放电测量》)。 注1:局放一般是由于绝缘体内部或绝缘表面局部电场特别集中而引起的。 通常这种放电表现为持续时间小于1微秒的脉冲。 注2:“电晕”是局放的一种形式,她通常发生在远离固体或液体绝缘的导体 周围的气体中。 注3:局部放电的过程除了伴随着电荷的转移和电能的损耗之外,还会产生 电磁辐射、超声、发光、发热以及出现新的生成物等。 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内部常存在着气隙。另外,变压器油中可能存在着微量 的水份及杂质。在电场的作用下,杂质会形成小桥,泄漏电流的通过会使该处发热严重,促使水份汽化形成气泡;同时也会使该处的油发生裂解产生气体。绝缘内部存在的这些气隙(气泡),其介电常数比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要小,故气隙 上承受的电场强度比邻近的绝缘材料上的电场强度要高。另外,气体(特别是空

电力电缆检验报告

唐山市海丰线缆有限公司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JL-CX-8-01-03-6 试样名称:聚氯乙烯绝缘阻燃电力电缆型号规格:ZR-VV-0.6/1 2×10 试验类别:s试样数量:1.5米编号11-04-v25001 试验依据:GB/T12706-2008试样来源:成品仓库试验项目标准要求实测值结论受检线芯标志红蓝√ 导体结构 根数不少于6 根7 7√ 扇高(参考值)㎜ 4.05 4.05 √ 绝缘厚度平均厚度 1.0 ㎜ 1.2 1.2 √最薄点不小于0.80 ㎜ 0.87 √

0.85 护套厚度平均厚度不小于1.8 ㎜ 2.4√最薄点不小于1.24㎜ 2.23√ 外径尺寸(参考值)㎜20.40√ 20℃导体电阻不大于 1.83Ω/km 1.76 1.77 √耐压试验 3.5 kV / 5 min通过,通过,√钢带铠装层×厚度————电缆标识清晰,耐擦。符合要求√4h交流耐压不击穿————局部放电试验1.73U0不大于10pC————热延伸试验

负荷下伸长率≤175%———— 永久变形率≤15%————- 结论:符合GB/T12706-2008 标准要求。 注:“√”为合格,“—”为不做要求,“×”为不合格。 试验员:杨杰审核:王勇报告日期: 2011年8月24日 唐山市海丰线缆有限公司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出厂试验报告 JL-CX-8-01-03-3 试样名称: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 电缆型号规格: ZR-YJV22-8.7/10 3×150 生产日期; 试验类别;S试样数量:1.5米编号: 10-06-j15002 试验日期:试验依据:GB/T12706-2008试样来源:车间 项目试验标准要求实测值结论

基于DSP的微弱信号检测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DSP的微弱信号检测采集系统设计 通常所用的数据采集系统,其采样对象都为大信号,即有用信号幅值大于噪声信号。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采集的信号很微弱,其幅值只有几个μV,并且淹没在大量的随机噪声中。此种情况下,一般的采集系统和测量方法无法检测该信号。本采集系统硬件电路针对微弱小信号,优化设计前端调理电路,利用测量放大器有效抑制共模信号(包括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保证采集数据的精度要求。针对被背景噪声覆盖的微弱小信号特性,采用简单的时域信号的取样积累平均方法,有利于减少算法实现难度。 DSP芯片因其具有哈佛结构、流水线操作、专用的硬件乘法器、特殊的DSP指令、快速的指令周期等特点,使其适合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本系统采用TI公司的TMS320C542作为处理器,通过外部中断读取ADC数据,并实现取样累加平均算法。 1. 取样积累平均理论 微弱信号检测(Weak Signal Detection)是研究从微弱信号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通过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利用被测信号的特点和相干性,检测被背景噪声覆盖的有用信号。常用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有频域信号的相干检测、时域信号的积累平均、离散信号的计数技术、并行检测方法。其中时域信号积累平均是常用的一种小信号检测方法。 取样是一种频率压缩技术,将一个高重复频率信号通过逐点取样将随时间变化的模拟量,转变成对时间变化的离散量的集合,从而可以测量低频信号的幅值、相位或波形。时域信号的取样积累方法是在信号周期内将时间分成若干间隔,在这些时间间隔内对信号进行多次测量累加。时间间隔的大小取决于要求恢复信号的精度。某一点的取样值都是信号和噪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