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及答案)(6)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及答案)(6)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之前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就让我们认识了不少这样的“第一等人”。学校开展了“工匠精神”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20字以内)

(2)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左右)。

【答案】(1)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2)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解析】【分析】(1)首先要仔细观察没画,探究画面富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工匠精神”“中国品牌”揭示了漫画的主题。然后注意公益宣传语的要求,语言简明,具有感染力。(2)开放性题目,围绕“如何看待责任担当”这一话题摆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⑴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⑵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这样的题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所拟写的宣传标语要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力争吸引读者。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阅读下列文段,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当我们步入无想山森林公园竹海大道两边的林间世界,享受着清幽的氛围时,那竹林真的

静悄悄吗?仔细找找!也许,你会辨认出伪装高手尺蠖,正假扮成枯枝,迷惑着“敌人”;也许,你会看到忙碌的鼠妇,从潮湿的落叶堆中爬出,正把钟爱的腐zhí质转化成大地的养分;。当我们沉浸在静谧中,享受着休闲生活,其实竹林中的动物们在过着它们的生活。

(1)选择“爱”一词的正楷字体或行楷字体,进行临写。

(2)给文段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氛(________)围②腐zhí(________)质③沉浸(________)

(3)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

(4)从“却、也、就”三个词中选择一个,填入文段最后一句的方框中,并简明说说选择该词的理由。

你选择的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5)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________

【答案】(1)略

(2)fēn;殖;jìn

(3)那竹林并不是静悄悄的。

(4)也;表示并列关系,同时又强调了竹林中的动物与我们一样,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生活状态。

(5)示例:也许,你会发现隐身的竹节虫,正警觉着周围的风吹草动,随时准备逃离可能的危险。

【解析】【分析】(1)汉字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要做到妥善布局,结构匀称,笔画到位。本题按要求临写即可。

(2)本小题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殖”的字形和“氛”字的读音。

(3)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还……)去掉;要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语句“那竹林真的静悄悄吗?”可将改写成“那竹林并不是静悄悄的。”

(4)根据语境,前一句写“我们”,后一句写动物。句子间构成并列关系,所以选用表并列关系的“也”字。

(5)本题作答要选择林间的“动物”,用“也许,你会……”的语言形式来拟写这一动物的行为表现,使之构成排比句。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略

⑵fēn;殖;jìn

⑶那竹林并不是静悄悄的。

⑷也;表示并列关系,同时又强调了竹林中的动物与我们一样,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生活状态。

⑸示例:也许,你会发现隐身的竹节虫,正警觉着周围的风吹草动,随时准备逃离可能的危险。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的基本功。虽然简单,但也要引起考生的注意,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写字,结构匀称,笔顺笔画都要到位。

⑵本题考查的是常用字词读音和识记的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平时常用的基础字,考生要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

⑶本题考查句式的变换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基本功,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掌握句式的变换及其运用。

⑷本题考查考生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考生要读懂分句的内容,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注意常用关联词语的运用。阐述理由要结合语句的内容进行分析。

⑸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考生要结合语句的结构进行分析,注意句子的内容的连贯,句式的相同。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比较低,这很令人担忧。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履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室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青山遍布祖国大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以“绿树”为描述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答案】(1)我国立法并广泛宣传义务植树,持续开展植树活动,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增加了人均绿地面积)。

(2)面对风沙,这些绿树像身穿迷彩服的战士,无畏无惧,守护者身后的城镇村庄。【解析】【分析】(1)此题可提取“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履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室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分析压缩,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注意题干的字数要求。

(2)要求以“绿树”为描述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遣词造句要准确通顺,合乎语法,合乎逻辑,还要注意语意鲜明,生动形象。如:阳光和暖,微风轻拂,河水清澈,绿树站在小河边,轻轻地弯着腰,面对着镜子在梳妆打扮。

故答案为:⑴我国立法并广泛宣传义务植树,持续开展植树活动,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增加了人均绿地面积)

⑵面对风沙,这些绿树像身穿迷彩服的战士,无畏无惧,守护者身后的城镇村庄。

【点评】⑴考生要认真阅读文段,分析阅语段所表达的内容,注意从文段中找准关键句,提取主干,进行压缩,注意字数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遣词造句,同时也要求考生在修辞的运用、语意的表达都有一定的要求。

4.学习了本课后,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

(1)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

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评点下面的一则广告。

虽为毫末技艺,都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楹联)

(3)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不超过20个字)

【答案】(1)处处闻啼鸟

(2)语义双关,“毫末”、“顶上”巧扣“理发”;也道出该店理发师技艺高超(顶上,最好)。

(3)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给鸟儿一片树林,还自然无限生机。我们应与鸟儿心灵相沟通,生命相维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常见的积累方法有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鸟类大量消失灭绝,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处处充满鸟语花香,正好对应《春晓》中的“处处闻啼鸟”。

(2)本题考查欣赏对联的妙处。这是流传甚广的关于理发行业一副妙联:“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技艺对功夫而不是小技对功夫,将精湛手艺和满腔的自豪很好结合,前句收敛寓意手艺精细并带自谦含义,后句开放表技术精湛,充满自豪,用字遣词极具特点。

(3)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比如: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关注候鸟保护环境。

故答案为:(1)处处闻啼鸟;

(2)语义双关,“毫末”、“顶上”巧扣“理发”;也道出该店理发师技艺高超(顶上,最好)。

(3)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给鸟儿一片树林,还自然无限生机。我们应与鸟儿心灵相沟通,生命相维系。

【点评】(1)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古诗文默写题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欣赏对联的妙处。答题时应注意,对联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3)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答题时应注意,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具有鼓舞、宣扬作用的话语。在拟写宣传语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紧扣活动内容,抓住活动主题,具体、明确地表达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语言简洁,朴实

平易。要尽可能做到语言高度浓缩,篇幅短小精悍,用词简易通俗,大众化。3.巧用修辞,妙达情意。

5.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1)【老师献爱心】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拟出下联。

(2)【同学在参与】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你也在行动】暑假中,妈妈准备让你用“泰微课”资源自学高中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

【答案】(1)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留守学生比作寂寞的花朵,意思是希望孤独、寂寞、自卑的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绽放自己的美丽,表达了对留守学生的关爱。

(3)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一起学习“泰微课”。俗话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们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好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上下句要围绕师生关系之间的联系。比如: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学生提高素质报师恩。

(2)本题考查赏析比喻的表达效果。“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将留守学生比作寂寞的花朵,意思是希望孤独、寂寞、自卑的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绽放自己的美丽,表达了对留守学生的关爱。

(3)本题考查委婉劝说和语言得体。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除了称呼和运用商量的语气外,讲清楚理由:俗话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们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

故答案为:(1)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留守学生比作寂寞的花朵,意思是希望孤独、寂寞、自卑的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绽放自己的美丽,表达了对留守学生的关爱。

(3)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一起学习“泰微课”。俗话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们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好吗?

【点评】(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2)本题考查赏析比喻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3)本题考查委婉劝说和语言得体。答题时应注意,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书面语。此题首先要有称呼,然后委碗的语言点明事件的意义,用商量的语气请求理解并同意。

6.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温暖着我们的世界。班级为此开展了以“感受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在开展此次活动前,班上做了一次调查,请仔细阅读表格,谈谈你的发现。

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

下联:________

(3)学校蓓蕾文学社打算出一本《我的母亲》专辑,想向全校学生征稿,请你帮文学社拟一份“征文启事”。

【答案】(1)随着年龄的增长,关心妈妈的同学越来越少,与妈妈顶嘴、对妈妈发脾气的同学越来越多。

(2)一颗热心只为儿女幸福

(3)征文启事

为了感谢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蓓蕾文学社打算出一本《我的母亲》专辑,现特向全校学生征稿,希望大家用生花妙笔写出对母亲的爱。

①【征文要求】题目:我的母亲;字数:不限;文体:诗歌、记叙文、散文;内容:或讲

述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亲情故事,或描述一段珍贵感情,或回忆生活中难忘的点点滴滴……②【投稿方式】所有稿件以电子稿形式发送至邮箱:blwxs@163.com;投稿时请注明姓名、班级。

③【其他要求】作品必须是原创,不得抄袭。截稿日期:2018年9月30日。

④【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届时会有相应奖品。

蓓蕾文学社

2018年9月15日【解析】【分析】(1)仔细观察表格内容,这个表格把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对比,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的:①原意陪妈妈一起去逛街的人数;②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的人数;③妈妈累的时候会为她揉揉肩、捏捏腿的人数;④妈妈批评时会顶嘴的人数;⑤当妈妈没准备你需要的东西时会发脾气。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关心妈妈的同学越来越少,与妈妈顶嘴、对妈妈发脾气的同学越来越多。

(2)仔细分析上联,上联由“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两部分共10个字组成,其中“两鬓白发”属于偏正短语,“尝尽人间疾苦”属于动宾短语。因此下联也要符合这个要求,另外除了形式上符合要求,内容上也要紧扣活动主题。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如:一颗热心只为儿女幸福。

(3)本题要求拟一份“征文启事” ,第一步标题(第一行正中间):标题可以直接书写为“征文启事”四个字。第二步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一般先要交代征文活动的背景、目的,然后分条列举征文要求、投稿方式、其他要求、奖项设置等。第三步落款(分两行写在右下面):落款注明举办单位,并盖章,写明具体的发文时间。

【点评】(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题意,重视结合标题理解内涵,再是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本题考查写作征文启事的能力。征文启事是指报刊、杂志或有关单位面向社会,向作者征求稿件时所使用的征求性应用文,这种应用文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因此必须掌握其写作格式。征文启事的正文一般要写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是写明征文的目的、对象、用途、意义;②是写明征文的题材、体裁、字数;③是说明有关事项(如起止时间、投寄办法、评奖的办法等);④是写明征文单位的地址、邮编、联系人。

7.九年级(2)班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

少于50个字。

(2)请走进鲁迅的《故乡》,填写下面的“小说人物档案卡片”。

刻的印象。一本小说就像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片天地。

(2)少年时给“我”讲雪地捕鸟和海边看瓜的故事(成年时叫“我”老爷,在生活的重压下只是摇头);勤劳忠厚,但思想麻木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写一段开场白,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表达出自己对小说的理解;②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引用等;③语言要有感染力,要准确、连贯。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作者在文中闰土给"我"讲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几件事来表现闰土的特点,表现了闰土丰富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几件事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由于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必然要使学生在读文过程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但由于少年闰土生活的年代与学生现实中的环境已相距甚远,所以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解.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中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他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而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据此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⑴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一本小说就像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片天地。

⑵少年时给“我”讲雪地捕鸟和海边看瓜的故事(成年时叫“我”老爷,在生活的重压下只是摇头)

勤劳忠厚,但思想麻木

【点评】⑴本题考查设计开场白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内容要紧扣活动主题,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⑵本题考查对“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的积累。作者在《故乡》中着力塑造了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给予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闰土成为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闰土有着封建的思想和较强的等级观念,对他鲁迅先生还是有同情感的,且同情大于批判。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堂统计总数(篇)年平均数(篇增长率版本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答案】(1)2017版较2013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1倍。学生年平均阅读篇数增加近1倍,增长率较高,其中中学增长率比小学高。

(2)小明同学,刚开始学古诗文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们的风采,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内涵。

【解析】【分析】(1)认真观察图表,比较2013版和2017版这几项数据,2013版和2017版小学、初中的古诗文总篇数分别为69和124、64和124,由此可以看出2017版较2013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1倍。2013版和2017版中小学语文课本年平均数分别为11.5和20.7、21.3和41.3,由此可以看出2013版和2017版学生年平均阅读篇数增加近1倍,2013版和2017版小学、初中的古诗文增长率分别为79.7% 和93.8% ,由此可以看出增长率较高,其中中学增长率比小学高。

(2)材料主要是从阅读古诗文的意义和作用方面来说的,如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等,结合材料一、二中有关学习古诗文的意义和作用的表

述来组织答案。答题时首先要有称呼,然后针对小明的担忧写几句鼓励性的语言,要加入材料中有关阅读古诗文的意义和作用,语句通顺、连贯。

故答案为:⑴2017版较2013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1倍。学生年平均阅读篇数增加近1倍,增长率较高,其中中学增长率比小学高。

⑵小明同学,刚开始学古诗文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们的风采,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内涵。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题意,重视结合标题理解内涵,再是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内容进行表达,另外要注意语言得体,连贯、简洁。

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当前很多年轻人通过手机进行阅读,对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手机阅读对读者和对出版行业的改变其实刚刚开始,手机阅读所呈现的社交化、交互式阅读特性以及丰富的阅读体验注定会对年轻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手机阅读基本上免费,也使得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阅读方式更加式微。

材料二:手机阅读在年轻人中的风行,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阅读行为、模式、内容,甚至对思维方式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手机阅读的特征是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信息获取超越知识习得、新闻关注超越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理论探讨,具有高度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的特质,这导致了年轻人图书阅读量减少,缺少耐心,不容易实现深度阅读。

材料三:

(1)当前阅读现象存在哪些显著特征?

(2)上图是题为“手机族”的漫画,请介绍漫画内容,并为这一群体拟一条警示语。

【答案】(1)手机阅读这种数字阅读方式严重冲击纸质阅读,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主要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伴随着浅显化、娱乐化等弊端。

(2)内容:痴迷看手机的人,脖颈弯曲正“吱吱”发声,颈椎严重变形,却不顾旁人警告仍低头盯着手机看。警示语:放开手机,抬眼看世界。(争做“抬头族”,健康我做主;世界那么美,抬起头看看;不做“低头族”,青春我做主)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当前很多年轻人通过手机……巨大的冲击”“使得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阅读方式更加式微”可以得出:手机阅读这种数字阅读方式严重冲击纸质阅读,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主要阅读方式。从材料二“手机阅读的特征是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缺少耐心”可以得出:手机阅读伴随着“碎片化、社交化、娱乐化”等弊端。(2)作答时抓住画面中低头看手机的人和文字“颈推变形”“吱破破”及“快抬头,说的就是你”这些要素来介绍画面。警示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

故答案为:⑴手机阅读这种数字阅读方式严重冲击纸质阅读,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主要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伴随着浅显化、娱乐化等弊端。

⑵内容:痴迷看手机的人,脖颈弯曲正“吱吱”发声,颈椎严重变形,却不顾旁人警告仍低头盯着手机看。警示语:放开手机,抬眼看世界。(争做“抬头族”,健康我做主;世界那么美,抬起头看看;不做“低头族”,青春我做主)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曹文轩近日表示,随着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人类对知识的崇拜、贪婪的属性早已经使人们失去了对知识拥有的分辨与警惕。但是这些书对我们而言是否有价值?”他认为,现在更特殊的问题不是是否读书的问题,而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要读就要读有文脉的好书。在他看来,有文脉的书是指“打精神底子的书”,比如鲁迅的作品。“而今天的书太多太多是没有文脉的,这些书不利于我们成长。”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好书”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曹文轩表示要读有文脉的好书。

(2)好书是动人心弦的歌曲,让人如痴如醉;好书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好书是色彩艳丽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

好书,让我们感受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惬意;好书,让我们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景;好书,让我们感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阅读语段,分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按照什么人做什么事进行概括。此题根据“曹文轩”“文脉”“好书”这三个关键词组织答案即可。

(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好书是指“打精神底子的书”,据此选择合适的喻体即可,写出好书带给人的帮助和精神享受。

故答案为:⑴曹文轩表示要读有文脉的好书。⑵好书是动人心弦的歌曲,让人如痴如醉;好书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好书是色彩艳丽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

好书,让我们感受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惬意;好书,让我们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景;好书,让我们感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及概括能力。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提炼出所有信息。解题时要注意记叙的要素,注意筛选要点,合理取舍。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