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配种失败的原因分析

母猪配种失败的原因分析
母猪配种失败的原因分析

母猪配种失败的原因分析

母猪屡配不上会影响其繁殖成绩,因此,生产中应通过对猪场返情原因的有效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益。但是引起母猪屡配不上的的因素很多,除年龄、品种、生理解剖结构异常外,还受与公猪接触与否、人工、季节、营养、管理、囊肿等因素有关。同时,有些传染病也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母猪管理

1.配种时间不当。目前大部分规模猪场引入的瘦肉型仔种,性成熟时间一般为6-8月龄,且母猪表现在发情后24-48小时排卵,错过这一时段受精率低。

2.饲料营养。母猪由于体能过高,使子宫体周围沉积过多的脂肪,引起子宫壁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影响母猪受孕。其次,饲料霉菌毒素超出安全范围,也会造成母猪屡配不上。

3.应激反应。温度过高母猪易引起热应激,注射疫苗造成应激反应或是过敏反应。

4.环境影响。畜舍隔热效果不佳、通风不良、温差过大、饲养密度太高、相邻猪场距离过近、疾病预防不足、劳力不足、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营养障碍等。

5.种猪年龄结构不合理。母猪年龄过大,排卵不足。

二、公猪精液

1.公猪室温度过高或过低,使公猪精子活力下降,精液量减少,质量降低。

2.精液采集不当,用于采集精液的设备、仪器都没有经过严格消毒,造成细菌感染影响了精子的活力;保存不当,常温保存时间过长,精子受微生物繁殖侵害,导致活力降低;运输不当,在运输过程中与其他物品相撞影响精液的质量。

三、疾病

1.母猪子宫炎子宫炎、卵巢囊肿、卵巢功能减退、输卵管炎或不通等疾病的影响。母猪虽然表现发情,但不排卵,排浓腥物,这时初诊为患有子宫炎症,配种时会出现发情紊乱现象。

2.传染病的影响。如PR、PPV、JBE、PRRS、衣原体病等疾病的影响和感染。

3.公猪疾病直接影响精液质量。

这些原因都可导致母猪屡配不上,或是出现返情。在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之外,还应当细心观察母猪或公猪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根据相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还是没有达到效果,建议淘汰这些不正常的种猪。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问题与对策后备母猪,一般指被选留后尚未参加配种的母猪。一般后备母猪用于补充因年龄较大、繁殖性能差或疾病原因所淘汰的母猪,从而使生产母猪保持以青壮龄为主的组成结构。在生产实践中母猪的每年的淘汰率为30%-50%,因此后备母猪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从选择到饲喂都极其关键。其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需要的技术含量都不言而喻。 目前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的现状及问题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 后备母猪要求在60公斤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如果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一定要从防疫好、健康水平高的猪场购买。新买来的后备母猪应当隔离饲养一段时间(一般4~6周),不能立即与本猪场猪混群,容易暴发传染病。在隔离观察期间,做好各种疫苗接种,注意观察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同时也要求在60公斤前购买。如果购买得太晚,母猪体重太大,很可能是一直以育肥猪的方式饲养的,对繁殖不利。另一方面,购入的后备母猪太晚,到自己猪场后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很可能造成繁殖失败。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从60公斤以后进入后备母猪培育阶段,饲养管理不同于育肥猪。应从选留用后备到母猪交配期间,让母猪自由采食,保证能量需求,适当提高能量和采食量有助于后备母猪早日达到初情期,而且还可增加后备母猪下一次发情时的排卵数。选拨的后备母猪每天生长速度保持在500~600克左右即可。这要求适当控制后备母猪的饲料量。建议改成每天饲喂2顿,最好饲喂湿料。后备母猪的饲料最好单独配制,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平要求略高于育肥猪。这样有利于培育出繁殖力高、健壮的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从75公斤开始就不需要瘦肉长的太快了,因此要从这个体重开始饲喂母猪料,最好是专门的后备母猪料。从75公斤更换为母猪料后,可半月评估一下所饲喂后备母猪的体况,不可太肥也不可太瘦。若出现太肥和太瘦的情况应调整饲料的配方,而不采用减少或增加饲喂量。 当后备母猪达到7月龄、体重达到110公斤以后,注意观察母猪的初情期。第一个发情期不要配种,此时母卵巢功能尚不完善。要求在第二个发情期配种,配种前两周开始补饲催

如何抓住母猪的适宜配种时期

如何抓住母猪的适宜配种时期 母猪配种的关键是配种技术,因为一门正确的人工配种技术能缩短母猪怀孕时间,避免猪场生产链的间断。而提高人工受精成功率的关键要抓好配种时机,那么,养猪场该如何才能抓住母猪的适宜配种时间呢? 一、了解母猪的排卵期和一次受精时间 母猪发情周期为36-72小时,排卵发生在发情后24-48小时,排卵持续时间为10-15小时,卵子保持有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0小时。 一次配种后,精子从子宫颈到输卵管壶腹大约需要2-3小时,精子获能需要3-6小时,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保持有受精能力的时间为 24-36小时。 二、了解不同母猪的配种时间 了解了母猪排卵期和一次受精时间基本知识之后,结合生产上每天发情鉴定的次数,每个情期配种的次数等情况,一般在母猪发情后6-18小时开始**次配种,间隔12-18小时再陪一次。 注意:母猪发情期与适宜配种时间因母猪的品种、年龄、个体、断乳后发情时间及饲养管理水平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建议:对国外引进品种母猪,应早配,因为国外猪的发情时间比较短;地方性母猪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配种时间可适当推后;青年母猪因发情持续时间较短,应早配;壮龄母猪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配种时间适当推后。 对于母猪断奶后的配种要求,根据经验母猪断奶后发情越晚,发情持续时间就越短,应早配;母猪断奶后发情越早,发情持续时间越长,配

种时间应适当推后;如果配种过早,卵子尚未排出时精子已经衰老活力降低,即便勉强受胎,合子也很难存活,出现空怀或者产仔量少等不良现象。如果配种过晚,精子到达受精部位,卵子已经衰老,失去受精能力,也达不到受胎的目的;过晚配种还会出现母猪拒绝交配。所以生产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而掌握配种时间。

母猪配种后该如何饲喂

母猪配种后该如何饲喂? 一般母猪是在配怀舍配种,配种成功后可以有两个选择,有的猪场直接转到妊娠舍饲养,还有的在配怀舍饲养,确定怀孕以后再转到妊娠舍饲养。 一、转圈 一般母猪是在配怀舍配种,配种成功后可以有两个选择,有的猪场直接转到妊娠舍饲养,还有的在配怀舍饲养,确定怀孕以后再转到妊娠舍饲养。但是需要注意的事,如果配种以后需要转圈,要么在配种后的3天内转圈,要么在配种30天后转圈,这样有利于胎儿着床。 二、饲料 母猪配种后立即饲喂怀孕雏鹰生态母猪料,至于饲料的品种,有买预混料自己配制的,有买全价颗粒料的;自己配制的怀孕母猪料要注意预混料要选择大厂家的,质量有保证而且稳定,原料要把好关,玉米、麸皮不能有霉变。 配种后最初的饲喂量,尤其是配种后1-30天非常关健,因为此时胚胎很小,生长发育几乎不需要营养,此时饲料喂量太多、营养水平太高会使孕酮浓度降低,从而提高胚胎死亡率,降低母猪的产仔数,也容易使母猪过肥。 绿诺10%牛至精油 这段时间应限制母猪采食,但配种后突然大幅度降料也要容易造成母猪排便间隔过长,粪便水分被充分吸收而造成便秘;喂量:配种后到配种后30天,每头喂2公斤左右,30天以后可以少许加量,一般不超过2.3公斤。除此之外可以适当补充一定的青绿饲料,防治便秘。在妊娠早期母猪的饲养技术上还要格外注意:千万不要喂发霉、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饲料,以防母猪假发情甚至流产,同时要供给充足饮水。 三、查返情 配种后饲养半个月以上就要检查母猪是否有返情情况,特别注意配种后第一个发情期18-24天的行为与外阴情况;为了使母猪的受精卵能顺利着床,配种后直到怀孕到45天最主要的工作是消除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是热应激。由疾病、室温过高、饲喂量过大、强烈的运动和使用药物等所引起的应激都可增加胚胎的早期死亡率。在母猪怀孕到40天左右尽量不要注射疫苗,特别是注射反映比较强烈的疫苗,如口蹄疫疫苗,防止母猪发生流产。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及要点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及要点 怀孕母猪一定要限制饲料量。饲喂方法要求每天2次,以湿料饲喂。怀孕母猪的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较低,但要求较高的维生素、 矿物质和纤维素。同时千万不要饲喂怀孕母猪发霉、变质的饲料。 在有条件的地方,每天饲喂1斤~2斤青饲料对怀孕母猪非常有利。 1.妊娠母猪怀孕后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幅度可增加约10%,喂相同的饲料,妊娠和非妊娠母猪相比,经过一个妊娠期以后,前 者比后者要多增加体重约20公斤。英国有的猪场在淘汰8胎以上的 老母猪时,先让其怀孕1-1.5个月,然后宰杀。 3.根据膘情决定饲料喂量 妊娠母猪的饲养应因猪制宜,不能简单地每头母天2.2公斤。有的猪场把过瘦或过肥的怀孕母猪做上不同颜色的记号加以区别,从 而调整其喂料量。 4.妊娠初期的低水平饲养 从配种后的第二天起应降低饲料喂量,每天可喂1.8公斤左右,这样维持10天左右时间,然后根据母猪体况调整到2.2或2.5公斤 /天的水平。试验证明妊娠初期高水平饲养→肝血流量增加→孕酮代 谢清除率增加→血中孕酮水平下降→子宫特异蛋白分泌下降→胚胎 的发育和附值受阻。但如果持续一个月的低水平饲养,则会导致受 胎率的下降(64%左右) 5.尽量避免各类应激的发生。 要给母猪提供营养平衡的饲料,特别要注意这一阶段钙、磷的平衡以及充足的维生素的供给。否则产后瘫痪的发生率会增加。严禁 给母猪喂发霉的玉米。另外,要防止母猪滑倒。任何鞭打、惊吓、 追赶过急等都容易造成母猪流产。

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所以配种后21天若不再发情,可初步认为受胎了。但有时也有假发情的母猪,配种后21天阴部发红,出现像发情一样的征状,此时嫌避公猪,发情时间也短。极个别的 不受胎母猪,配种后后21天不表现发情,而到第二个情期出现发情。有的母猪已确定妊娠,而于非预定日期发情,这往往是流产后造成 的结果。母猪妊娠初期流产有时根本发现不出。如果注意观察,流 产母猪外阴部稍带红色,似受污染,但几乎见不到任何其他异常。 母猪妊娠中、后期流产,则食欲剧减,不振,外阴部发红并流出黏液,有胎膜排出,在群养情况下,有的胎膜被母猪自己吃掉。欢迎 访问猪场动力网文章中心。

母猪配种的几个关键时间

母猪配种的几个关键时间 母猪发情及确定最佳配种时间的选择为了让母猪能及时配准,并获得多而壮实的仔猪,一定要使精子和卵子都在生活力最旺盛的时候相遇受精,才能达到目的。排卵是在发情期内进行,但何时排卵肉眼是看不见的。要使母猪容易配准,并且多产仔猪,一定要选择在母猪排卵前2~3小时进行交配或输精。实践证明,当发情母猪允许公猪爬跨后平均31小时(24~36小时)开始排卵。发情期短的猪,排卵开始较早;发情期长的猪,排卵开始较晚。母猪陆续排卵的时间能拖延到10~15小时以上。如交配过早,卵子尚未排出,等卵子排出,精子已死亡(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一般能保持10~20小时的受精能力),便达不到受胎的目的。相反地如交配过迟,卵子排出很久,精子才进去,这时卵子以衰老失去受精能力(卵子在生殖道内能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是8~10小时),也同样达不到受胎的目的。发情期短的母猪甚至还会拒绝交配。因此,饲养员必须时刻注意母猪的一举一动,及时找出发情母猪,并适时配种。就品种来说,本地母猪发情时间多较长,常达3~5天,配种时间宜在发情开始后2~3天;培育品种母猪发情时间多为2~3天,配种宜在发情开始后的当天下午和第2天上午;杂种母猪发情多为3~4天,配种可在发情开始后的第2天下午。就年龄来说,应按“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原则进行配种。既老年母猪发情时间短,应提早配种;青年母猪发情时间长,配种时间应稍推后;中年母猪发情时间长短适中,应在发情中期配种。当发情母猪允许公猪爬跨后10~26小时交配,

受胎率最高。但当我们发现母猪发情或接受公猪爬跨的时间,并不一定是母猪开始发情或开始接受公猪爬跨的时间,但可能以持续很久。为了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因此在生产上只要发情母猪接受公猪爬跨或用手按压母猪腰部呆立不动,就可以让母猪第一次配种,再过8~12小时后,进行第二次配种,通常能获得较好效果。如就母猪阴门的变化来看,常能观察到阴门肿胀逐渐消退,阴门开始裂缝,颜色由潮红变为淡红。为了防止发情不明显的母猪漏配,在配种期间最好利用专门试情的公猪,每天早晚各试情一次。这不仅有利于掌握适宜的配种时间,还有刺激母猪XY,促进卵泡成熟的作用。特别是头胎母猪效果较显著。我国农村有四句母猪适配的谚语:(1)阴户沾草,输精正好;(2)神情发呆,输精受胎;(3)站立不动,正好配种;(4)粘液变稠,正是火候。

养猪生产指标

养猪生产指标 表1.生产技术指标 表2.猪舍参考温度 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 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 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 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 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 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 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 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 表11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表12. 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表13. 优化母猪生产能力的饲养管理策略 表14不同阶段猪群投料规则 表15 猪只体温参数 表16 猪场免疫参考程序

表1. 生产技术指标

表2. 猪舍参考温度 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

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

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 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

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 现代的肉猪品种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遗传潜力都高。在理想状况下生长育肥阶段的生长速度超过了天,蛋白质的沉积超过了200g/天。 虽然这些指标在实际中很少达到,但生长潜力高过目前许多猪场实际的水平,如果这些生长水平没有达到,那么就要多消耗饲料,而且达到屠宰重所需要的时间也要增加。 所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如表9所示 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 * 按生长速度1000g/天、平均采食量23kg/天进行比较 * 饲料成本2000元/吨,每多一天消耗1元/天 不同国家费用可能会不同

母猪反情分析

母猪返情的原因分析 配种分娩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成绩好坏的重要指标,而配种后母猪的返情又反过来影响配种分娩率。所以,提高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减少配种后母猪的返情情况发生。虽然生产管理者都非常清楚这一点,但常常由于一些人为或非人为因素造成配种后母猪的返情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养猪人的经济效益。笔者就祥欣三场母猪反情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 1、返情时间间隔分析 第一次定力反射据本次返情的时间间隔分类 1)18天内返情(卵巢囊肿,子宫感染等) 2)18-19天(配种太迟) 3)20-22天(配种失败,需全面考虑) 4)23-24天(配种太早) 5)25-39天(假孕,应激,发霉饲料,受孕卵子少,子宫感染) 6)40-44天(正常发情内,配种失败并错过上次发情,需全面考虑) 7)45-105天(流产,子宫感染,应激,妊检失败) 8)105以上天(流产,妊检失败) 根据以上分8组分类笔者收集本场5月——9月配种记录进行分析并做饼图: 由图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1.1发情鉴定方面,有11%的返情是由于配种太早(10%)或配种太迟(1%)造成的。 1.2正常范围内返情占32%,说明配种失败,需要全方面考虑,应考虑母猪是否有繁殖障碍病,是否有子宫炎症;公猪精液是否合格;配种操作是否规范;妊检方式是否有问题(因有14%的是错过一次情期)。 1.3正常范围以外占57%,母猪怀孕但不能怀胎,说明妊娠失败。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应激、可受精卵子少而导致化胎;可能是子宫炎症、疾病、应激、打架导致流产,妊检失败等。 2、胎次分组

共分了13组: 如图可以看出,按胎次分组没有规律可循,应该是随着胎次增加返情比例增加的,但是第二胎的返情比例稍高些,笔者猜测有可能是把差的猪淘汰掉了。但是老龄母猪还是跟返情有很大关系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场采取一下措施: 1、控制子宫炎的发病率(由于这段时间猪群不稳定,未能施行) 2、淘汰子宫炎症严重的母猪,老龄母猪,屡配不孕母猪。子宫炎症稍轻的进行子宫冲 洗。 3、加大妊检力度,发现空怀,流产母猪及时赶到运动场 4、公猪精液不定期检查,发现不合格停止使用(计划每批检查,并做记录) 5、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减少因普通病造成的流产 6、避免在卵子着床期驱赶母猪,不准暴力驱赶,整修母猪限位栏,减少怀孕母猪相遇 打架。

谈谈母猪配种与繁殖问题

谈谈母猪配种与繁殖问题 一、母猪配种 母猪配种,应有专人负责,对于母猪饲养管理,亦应加强,配种后应做好配种记录,以利预产,便于接产、护理。关于母猪配种,分以下三方面来说: 1、母猪初配年龄:掌握母猪初配年龄,是养好母猪的一个重要方面,配早了,影响母猪本身的发育,还能使后代体质衰弱,以致猪种退化,有时造成难产。配晚了,则增加饲养成本,减少了经济收入。决定母猪初配年龄的条件,有以下两点:A、品种:本地品种,性成熟较早,三个月后开始发情;引进品种,性成熟较晚,五个月后开始发情。B、饲养水平:营养充足,个体发育较快的猪,可以提早配种,否则就要推迟。本地品种母猪,初配年龄应8个月大,体重达到60公斤;外地品种母猪应10个月大,体得达到80-90公斤,较为合适。 2、母猪发情规律:母猪性成熟后,是常年发情动物。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每隔14~28天发情一次,这叫发情周期。一般21天左右发情一次。母猪的发情,也与品种,年龄、个体的不同而有差异,年幼的母猪发情持续期长,老年的短,如长白猪的持续期达5~6天,一般在3~4天。要使母猪产仔多,应做到适期配种,即在发情开始后18~30小时(第二天到第三天)配种,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为“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经验。 3、母猪配种方法:母猪配种方法有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两种。人工授精法是用于有条件的大型猪场,自然交配法适用于小型猪场,或集体养猪场。现谈谈实用的是自然交配法。其方法有单配、复配、双重配、多重配四种,一般采用复配与双重配两种,单配与多重配,一般不应用;因产仔少,经济效益不佳;血统混杂,不宜留种。复配法:复配也叫重复配种,方法是在第一次交配后12~18小时,再用

(完整版)母猪妊娠饲养管理技术要点.doc

母猪妊娠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母猪妊娠指母猪怀孕期,是从配种开始至分娩结束。饲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胎 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生产出健壮、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子猪,同 时还要使母猪保持最佳体况。 适宜的营养水平 我国饲养标准规定,妊娠前期(怀孕至80 天)的母猪体重为90-120kg 时,日采食配合饲料量为 1.7kg ,体重 120-150kg ,日采食为 1.9kg , 150kg 体重以上日采食为2kg。妊娠后期(产前 1 个月)体重在90-120kg 、 120-150kg 、 150kg 以上,日采食量分别为 2.2kg 、 2.4kg 、 2.5kg 配合饲料。日粮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2%-13%,消化能为2.8- 3.0Mcal/kg ,赖氨酸为0.4%-0.5% ,钙为0.6%,磷为0.5%。另外,除了喂配合饲料外,为使母猪有饱感和补充维生素,最好搭配品种优良的青绿饲料或粗饲料。 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 妊娠母猪 根据妊娠母猪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对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 猪,采取抓两头顾中间的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经过分娩和哺乳期后的母猪,体力消耗较 大,体质较差,为了能更好地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迅速 恢复繁殖体况。这个时期(包括配种的前 10d,共计约 1 个月)应加强营养,加大精料供给, 特别是含蛋白质高的饲料。体况恢复后,逐渐降低营养水平,按饲养标准饲养,以青 粗饲料主,至妊娠 80d,加喂精料来加强营养。形成高—中—高的供料体系及营养计划,尤其是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 初产母猪和配种母猪 对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配种的母猪,采取步步登高的供料计划。特别对于初产母猪, 身体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量较大,更需采用此计划。哺乳母猪因繁殖任务重, 营养需要量也很大,因此营养水平应根据胎儿的体重增长而提高,至分娩前 1 个月达最高峰。一般妊娠初期的营养水平可以低一些,以青粗饲料为主;而后逐渐增加精料比例,尤 其是蛋白质和矿物质料的供给,提高营养水平;至产前3-5d ,日粮减少10%-20%,以便正常分娩。

母猪配种的方式和方法

母猪配种的方式和方法 配种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主要环节,是增加窝产仔数,提高仔猪健壮性,降低生产成本的第一关口。现就配种的方式和方法简要介绍一下: 一、配种的方式 根据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的配种次数,可分为“单配”、“复配”和“双重配”三种。 1、单配:在母猪的一个发情期中,只用公猪配一次。其好处是能减轻公猪的负担,可以少养公猪,提高公猪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其缺点是掌握适时配种较难,可能降低受胎率和减少产仔数。 2、复配:在母猪的一个发情期内,先后用同一头公猪配两次,是生产上常用的配种方式。第一次交配后,过24h再配一次,是母猪生殖道内经常有活力较强的精子,增加与卵子结合的机会,从而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3、双重配:在母猪的一个发情期内,用血统较远的同一品种的两头公猪交配,或用两头不同品种的公猪交配叫双重配。第一头公猪配种后,隔10~15min,第二头公猪再配。 双重配的好处,首先是由于用两头公猪与一头母猪在短期内交配两次,能引起母猪增加反射型兴奋,促使卵泡加速成熟,缩短排卵时间,增加排卵数,故能使母猪多产仔,而且仔猪大小均匀;其次由于两头公猪的精液一齐进入输卵管,是卵子有较多机会选择活力强的精子受精,从而提高胎儿和仔猪的生活力。缺点是公猪利用率低,增加生产成本。如在一个发情期内仅进行一次双重配,则会产生于单配一样的缺点。种猪场和留纯种后代的母猪绝对不能用双重配的方法,避免造成血统混杂,无法进行选种选配。 二、配种方法 配种方法分为本交和人工授精两种方法。 1、本交:交配场所应选择在离公路较远、安静而平坦的地方,并在公母猪饲喂前、后2h进行交配。配种时应先把发情适期的母猪赶入交配场所,用毛巾蘸0.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净母猪****、肛门和臀部,然后再把所用公猪赶来。当公猪跨上母猪背部后,同样用蘸有0.1%的高锰酸钾溶液的毛巾洗净公猪的包皮周围及阴茎,这样可减少或防治阴道、子宫感染疾病。然后把母猪尾巴拉向一侧,使阴茎顺利地插入阴道。必要时可用手握住公猪包皮引导阴茎插入母猪阴道。当公猪射精完毕离开母猪后,要用手轻拍或按压母猪腰部,不让母猪弓腰,以免精液倒流出阴道;更要防止母猪卧下和洗冷水澡。然后把母猪赶回原圈休息。公猪配完种后,要让其休息一会儿,再赶回原圈,同样要防止洗冷水澡。配种后要及时做好纪录,以便21d左右观察是否又发情,并作为配准后进行正确饲养管理的依据。 2、人工授精:猪的人工授精,是用人工方法把公猪的精液采出来,经过稀释处理,再输入发情母猪阴道和子宫内,使母猪受胎。这是繁殖上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其好处是大大提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加速猪种改良;可以少养公猪,节省养公猪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公、母猪体格大小悬殊、配种困难的矛盾;可以远距离给母猪输精,减少母猪的体力消耗;防治公母猪疫病的相互传播。人工授精主要包括采精、精液品质和精子数量的检查、稀释、保存、运输和输精六个方面。

配种方式对母猪分娩率、胎产仔数的影响

配种方式对母猪分娩率、胎产仔数的影响 周民伟1田兴国2陈毅强1姜增固1 (1. 广州市畜牧发展总公司,广东广州510655;2.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东广州 510642) 摘要:本文收集了广东省某大型猪场https://www.360docs.net/doc/025385998.html,1996-2000年大白、长白(10%)纯种母猪配种、分娩、产仔记录的资料。运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四种配种方式(一次自然交配,简称NS;两次自然交配,简称NS/NS;一次自然交配和一次人工授精,简称NS/AI;两次人工交配,简称AI/AI)分娩率、胎产仔数的结果。结果表明:NS/AI、AI/AI对NS交配方式,母猪的分娩率、胎产仔数有显著差异(P<0.05).采取NS/AI配种方式分娩率、胎产仔数最高。 关键词:分娩率胎产仔数人工授精自然交配 1 前言 家畜的配种方式有两类:即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指公母猪直接交配。人工授精指利用器械的方法采取公猪精液,对其进行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适当处理,再用器械把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猪生殖器官内,从而使其受孕的一种配种方法[1]。人工授精是家畜繁殖技术革新的一项重大突破,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在我国,早在1935年句容种马场试验马的人工授精就已获得成功,并在40年代初进行了绵羊和山羊的人工授精。猪的人工授精研究与应用,于1954年以来从广西开始,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随着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的改进和提高,该技术在许多大型集约化猪场推广使用[1]。目前,无论技术水平及授精母猪头数均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但地区间普及率即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南方各省、区、市较普及。现在广东省许多大型集约化猪场都在推广这一技术,并且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只要该技术成熟、完善,它明显具有以下几大优点:①大大的提高了公猪的配种效能,在生产中的明显优势是有效地提高了优良公猪的利用率;②可以大量的削减公猪的饲养头数,从而可以降低了公猪的饲养管理费以及公猪栏舍的投资;③因其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制约,只有健康的公猪才可用于人工授精,从而防止了多种疾病的传播,尤其是生殖道传播的疾病;④人工输精所采用的精液都经过检查,质量保证才能输精,适时配种可以提高母猪分娩率、胎产仔数,尤其在夏天比较明显;⑤有利于优良基因的引入,加强猪群遗传品质的提高。⑥克服了公母猪因体格差异过大带来的配种困难;⑦稀释后精液可以保存和运输,实现了公母猪异地配种的愿望。因此、应用和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在提高整个养猪行业的效益方面起着积极作用[1]。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从广东省某大型猪场按四种(NS、NS/NS、NS/AI、AI/AI)配种方式收集下列资料(时间跨度为1996—2000年)。共统计母猪配种记录6024。其中,NS:295;NS/NS:3378;NS/AI:894;AI/AI:1457。 2.2 分析方法 原始记录的项目有母猪的配种方式、配种日期、复配日期、流产日期、分娩日期、产仔数。原始记录经复查审核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并建立数据库文件。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按年份、月份统计出配种数、分娩胎数、总产仔数。然后计算出分娩率、胎产仔数。根据统计出来的分娩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要求在60公斤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如果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一定要从防疫好、健康水平高的猪场购买。新买来的后备母猪应当隔离饲养一段时间(一般4~6周),不能立即与本猪场猪混群,容易暴发传染病。在隔离观察期间,做好各种疫苗接种,注意观察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同时也要求在60公斤前购买。如果购买得太晚,母猪体重太大,很可能是一直以育肥猪的方式饲养的,对繁殖不利。另一方面,购入的后备母猪太晚,到自己猪场后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很可能造成繁殖失败。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后备从60公斤以后进入后备母猪培育阶段,饲养管理不同于育肥猪。应从选留用后备到母猪交配期间,让母猪自由采食,保证能量需求,适当提高能量和采食量有助于后备母猪早日达到初情期,而且还可增加后备母猪下一次发情时的排卵数。选拨的后备母猪每天生长速度保持在500~600克左右即可。这要求适当控制后备母猪的饲料量。建议改成每天饲喂2顿,最好饲喂湿料。后备母猪的饲料最好单独配制,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平要求略高于育肥猪。这样有利于培育出繁殖力高、健壮的后备母猪。后备母猪从75公斤开始就不需要瘦肉长的太快了,因此要从这个体重开始饲

喂母猪料,最好是专门的后备母猪料。从75公斤更换为母猪料后,可半月评估一下所饲喂后备母猪的体况,不可太肥也不可太瘦。若出现太肥和太瘦的情况应调整饲料的配方,而不采用减少或增加饲喂量。当后备母猪达到7月龄、体重达到110公斤以后,注意观察母猪的初情期。第一个发情期不要配种,此时母卵巢功能尚不完善。要求在第二个发情期配种,配种前两周开始补饲催情,饲喂量增加40-50%,达到日喂3、8-4公斤配合饲料。补饲催情可增加排卵量,每窝产仔数可增加2头。配种结束后,立即把饲喂量降到补饲催情前的水平,每天约2、2公斤,日粮每公斤含消化能 12、1兆焦,含粗蛋白质13%,赖氨酸0、6%、钙0、75%、磷0、65%。从怀孕84天开始,日粮营养水平可提高到每公斤含消化能 12、5-13兆焦,含粗蛋白质14%,赖氨酸0、75%、钙0、8%、磷0、65%,日饲喂量3、25-3、5公斤。分娩前2-3天,日饲喂量降到1、8公斤左右,以免引起难产。后备母猪的管理上还应当增加其的活动面积。需要注意,尽量给母猪一个安静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这样会增加受孕的机会。同时保持圈舍卫生,训练后备母猪良好卫生习惯,做好必要的免疫和驱虫。

掌握母猪最佳配种时间的秘诀

掌握母猪最佳配种时间的秘诀 要提高母猪受胎率和增加胚胎的数量,不仅要求公猪提供品质优良的精子,母猪多排出能够受精的卵子,还要让公母猪在适宜的时间内交配,使卵子大部分或全部有机会受精。这是决定受胎率高低和产仔数多少的关键。为此,首先应掌握母猪发情排卵规律,然后根据精子和卵子两性生殖细胞在母猪生殖道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来全面考虑。 (一)母猪分娩后的发情规律 母猪分娩后通常在不长时间内出现三次发情:第一次出现在产后2-7天,发情征状不明显,不能正常排卵,是一次不孕的发情;第二次发情出现在产后22~32天;征状亦不明显,但若配种可以受胎,也不会影响泌乳和产仔成绩,是一次应该利用的配种时机;第三次是断乳后3-7天。据统计,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大群母猪中,仔猪35日龄断奶后,7天内发情的母猪占85%,是一次必须抓住的配种时机。另外再说一句在选择兽药添加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最好选用纯中药的添加剂)。例如:在猪催肥的时候可以添加自然康肥猪散,在做到猪健康催肥的同时又起到保健作用。 (二)发情母猪的排卵规律 母猪达到性成熟后,就会有规律地出现性周期,在性周期中,发情期是性周期的高潮期,此期母猪接受公猪的爬跨和交配,也是母猪排卵的持续期,在这段时间内,母猪才接受配种或输精,所以,母猪接受公猪爬跨时期是配种的重要时期。至于其他发情征状,都是发情的辅助征状。发情的母猪什么时间接受公猪爬跨及接受爬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猪的类型、品种、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有关。

(三)适时配种 经观察,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存活时间最长为42 h,但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仅25~30 h,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经过2-4h后才有受精能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精子获能”,只有获得受精能力后的精子才能与卵子结合。 卵子从卵巢排出,通过伞部进入输卵管膨大部;精子和卵子只有在这一部位相遇才能受精。卵子通过这部分输卵管的时间,也就是卵子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0 h,最长可达15 h左右。如果卵子在输卵管膨大部没有受精,则继续沿输卵管向子宫角移行,卵子会逐渐衰老并被输卵管分泌物所包裹,阻碍精子进入而失去受精能力。 试验证明,精子达到母猪输卵管内的时间很短,经过获能作用后,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比卵子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长得多。所以,必须在母猪排卵前,特别要在排卵高峰阶段前数小时配种或输精,即在母猪排卵前2-3 h,或发情开始后12~24 h开始配种或输精,让精子等待卵子的到来。 由于不同品种、年龄及个体排卵时间有差异,因此在确定配种时间时,应灵活掌握。从品种来看,我国地方猪种发情持续期较长,排卵较晚,可在发情的第3-4天配种;引入品种发情持续期短,排卵较早,可在发情的第2天配种;杂种猪可在发情后第2天下午或第3天配种。从年龄来看,,引入猪种青年母猪发情期比老龄母猪短;而我国地方品种则相反。由此可见“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配种经验,只符合我国猪种的发情排卵规律。 从发情表现来看,母猪精神状态从不安到发呆(手按压腰臀部不动),阴户由红肿到淡白有皱褶,黏液由水样变黏稠时,表示已达到适配期。当阴户黏膜干燥,拒绝配种时表示适配时间已过。

提高母猪分娩率措施

猪场母猪分娩率 母猪配种分娩率太低,配种分娩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出该猪场繁殖母猪群的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成绩和猪场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猪场的配种分娩率长期保持在()之间,夏季不到(),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成绩。 影响母猪配种分娩率的因素 1.1 配种时机 适时配种以及配种质量是影响分娩率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外来品种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准确的发情鉴定、配种时机和次数的安排对配种准胎率至关重要。从已配种的母猪中及时挑出返情母猪,避免快到上产床时才确定是空怀母猪。后备母猪配种日龄、配种体重都是必须注意的环节,一般在第2-3次发情时进行配种最好。 1.2 公猪使用频率 公猪使用过频的直接后果是公猪的精液变稀,不成熟精子比例升高,精子密度降低。从而获能精子减少,降低受精能力,造成配种失败。 1.3 疾病 细小病毒、乙脑、蓝耳病等均可严重影响公猪的精

液质量,钩端螺旋体病、伪狂犬病、弓形体病、蓝耳病以及尿生殖道感染,这些疾病会降低母猪的繁殖力和受胎率,应定期检查公猪精液病作好各项疫苗注射。 1.4 高温 母猪在高温(>30℃)情况下配种,分娩率会降低。环境温度过高(>30℃)会降低公猪的性欲和精液质量,在炎热的夏季要做好种公猪猪舍的防暑降温,可采用湿帘通风、畜舍空调等,并加强对公猪精液的检查。高温季节公猪母猪饲料内添加抗热应激的药物,选择早晚凉爽时喂料,栏舍多冲水降温。 1.5 母猪胎次的影响 母猪群应保持合理的胎次分布,一般低胎次母猪分娩率较低,理想的母猪群胎次结构是:第一胎母猪占20%;第二胎占18%;第三胎占17%;第四胎占15%;第五胎占14%;第六胎占10%;第七胎以上占6%。 1.6 配种方式 配种方式如有条件可以选择1次自然交配和一次人工授精配种。 1.7 母猪尿道感染 大部分患病母猪呈亚临床感染,无可视的尿液异常、食欲与精神无明显异常、正常发情、但是难以受孕。影响其母猪配种分娩率。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 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饲养目的:增加产奶量,提高乳猪断奶体重,减少母猪体重体重损失。 仔猪28天断奶时增重的营养90%以上来源于母乳,所以哺乳母猪的营养提供对仔猪生长影响非常大。母乳是由饲料营养转化而来,如果饲料中的营养不能满足仔猪对奶水的需要,一方面乳猪的断奶体重下降,另一方面母猪必须动用自己的体组织来转化成奶水,以满足仔猪生长对奶水的需要。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目前哺乳母猪失重在15公斤范围内可以接受(相应P2背膘厚度降为3mm左右),如果超过15公斤说明体组织体组织消耗过大,同时说明哺乳母猪摄入营养不够。而现在大多数猪场的母猪在哺乳期失重都会超过15公斤,原因就是母猪采食量低或哺乳母猪饲料营养水平低。 要是哺乳母猪失重控制在15公斤之内,经产母猪代谢能的摄入标准应该为16~18兆卡/天,赖氨酸(Lys)60~64克/天。根据这两个标准,如果母猪采食量足够大,选择任何一种哺乳料都可以,如果母猪采食量低于6公斤/天,必须选择营养水平高的哺乳母猪料。但不管采取哪一种措施,都需要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总量,从而保证母猪有充足的奶水,减少仔猪的腹泻,提高仔猪的断奶重,保证母猪更少的体重损失,保持母猪最佳的繁殖状态。 饲喂方法:产仔当日不喂料,饲喂麸皮加电解多维水,第二天喂2公斤料,以后每天增加公斤,直至产后6~7天自由采食。 哺乳母猪日喂料量的确定方法: 母猪用于维持自身体需的饲料量约是其体重(W)的1%,每哺乳1头小猪增加公斤的喂料量,如母猪体重150公斤,哺乳10头小猪,则每日采食量≈150×1%+×10=公斤/天 增加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方法 1)妊娠期间严格限饲;防止母猪过肥。 据有关研究表明,妊娠期母猪的日进食量为公斤时,母猪母乳期的采食量最高;当妊娠期的采食量增加1公斤/天时,泌乳期的采食量第一胎会减少公斤/天,第二胎则减少公斤/天。

后备母猪配种时间什么时候好怎样配种

后备母猪配种时间什么时候好怎样配种? 后备母猪配种时间什么时候好?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后备母猪的适宜初配年龄安排在第三个发情期较为适宜,我国地方猪种在8月龄左右,体重达50 - 60 千克以上。 培育品种及引进品种在8 - 10 月龄,体重达90 千克以上开始配种较好。有的后备母猪月龄虽已达到配种要求,但体重尚未达到配种要求则应以体重标准为主进行初配。后备母猪的体重为成年体重的50%左右

开始配种为宜。对发育受阻的母猪应及时淘汰,勉强留作种用对生产是不利的。 注意:后备母猪性成熟的月龄随品种、气候、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属早熟品种的我国地方猪种一般在3月龄左右就开始发情。培育品种及其杂种母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 5 月龄左右开始发情。刚达到性成熟的后备母猪,虽有配种要求和受胎的可能,但不可过早配种。配种过早,不仅产仔数不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也较低,而且还会影响后备母猪本身的发育,影响母猪的利用,导致提前淘汰,但是,配种过迟不仅增加育成期的费用,而且由于每次发情不配种,也会造成后备母猪不安,影响采食,影响发育和性机能的活动。 后备母猪怎样配种?

配种方法: 1.单次配种 是一头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一头公猪配种一次。其优点是所使用的公猪数少,但受胎率和窝产仔数比重复配略低 2.重复配 是一头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一头公猪配种后,间隔12~18小时用同一头公猪进行第二次配种。这种配种方法确保了在卵子**受精期内输卵管内有足够的获能精子数,其受胎率和窝产仔数能够得到保证,而且容易进行后代的父本记录。 3.双重配 是一头母猪在一个情期的一次配种中,在间隔15~20分钟的时间内,分别用两头种公猪与之交配。这种配种方法,其优点是增加了排出卵子的选择不同遗传背景精子与之受精的机会。因此有助于提高母猪卵子的受精率。 4.多次配种 一头母猪在一个情期中,从**次配种后,每隔12-18小时配种一次,直到母猪在公猪前不再有静立反射为止。这种配种方法工作量大,对公猪的需要量也大。在不熟悉母猪发情的情况下,采用此法有助于提高受胎率。

猪的常用数据分析

猪饲料产品附录 表1.生产技术指标 表2.猪舍参考温度 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 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 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 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 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 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 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 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 表11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表12. 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表13. 优化母猪生产能力的饲养管理策略 表14不同阶段猪群投料规则 表15 猪只体温参数 表16 猪场免疫参考程序

表1. 生产技术指标

表2. 猪舍参考温度 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

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 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

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 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 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

速度超过了1.2kg/天,蛋白质的沉积超过了200g/天。 虽然这些指标在实际中很少达到,但生长潜力高过目前许多猪场实际的水平,如果这些生长水平没有达到,那么就要多消耗饲料,而且达到屠宰重所需要的时间也要增加。 所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如表9所示。 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 * 按生长速度1000g/天、平均采食量2.3kg/天进行比较 * 饲料成本2000元/吨,每多一天消耗1元/天 1不同国家费用可能会不同 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

母猪配种技术要点

母猪配种技术要点 在母猪繁殖过程中,配种方法有本交和人工授精两种。本交可以分为自由交配和人工辅助交配。 1.本交交配场应选择离公猪舍较远、安静而平坦的地方,交配应在公、母猪饲喂前或食后2h进行。配种时,先把母猪赶入交配点,然后赶入指定的与配公猪,待公猪爬跨母猪以后,可把母猪的尾巴拉向一侧,以使阴茎顺利地插入阴户中。要防止将阴茎插入肛门,根据公猪肛门附近肌肉的波动情况,判断公猪是否射精。 与配的公母猪,体格最好大小相仿,如公猪比母猪个体小,配种时应选择斜坡的地势,让公猪站在高处;如公猪比母猪个体大,可让公猪站在低处。若公猪体格很大,要防止母猪因公猪爬跨而导致骨折。 天气不好时要在室内交配,夏天在早、晚凉爽时交配,配种后切忌立即下水洗澡或卧在阴湿的地方。 2.人工授精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不仅可提高猪群品质,而且可以减少劳动力和饲料,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采用人工授精,应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方向。 猪精液的冷冻还没取得理想结果,但常温保存已相当成功。猪精液常温保存时间的长短,与稀释液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猪精液常温保存3-4天,甚至7-8天,受胎率仍然较高。 (1)人工授精的优点 ①可以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②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③可以克服公母猪体格大小悬殊 时进行本交的困难;④避免疾病的传播;⑤可解决多次配种所需要的精液。 (2)精液的稀释 精液稀释的目的,使一头公猪的繁殖能力比自然交配扩大很多倍,而且受胎率并不下降。在一定范围内,每次输精所含精子越多,效果越好。 (3)人工授精操作要点 输精前,操作人员洗净手,把蒸煮消毒过的输精器材(30~50 mL的玻璃注射器和输精胶管)用少量稀释液冲洗一遍。以每2 min升温1℃的速度,把精液升温到35-38℃;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母猪外阴部。然后一手张开母猪阴门,一手持输精管插人阴道,先向斜上方推进10cm左右,再向水平方向推进30 cm左右,手感不能再推进时,说明输精管已插入子宫颈,便可缓慢地注入精液,如发生精液逆流,可暂停注入,活动一下输精管后再注入,直至输完,再慢慢抽出输精胶管。

如何抓住母猪的最佳配种时期

如何抓住母猪的最佳配种时期 我们知道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母猪的繁殖率是保持猪场生产水平稳定的关键,而提高母猪繁殖率的重要环节就是配种。母猪配种的关键是配种技术,因为一门正确的人工配种技术能缩短母猪怀孕时间,避免猪场生产链的间断。而提高人工受精成功率的关键要抓好配种时机,那么,养猪场该如何才能抓住母猪的最佳配种呢? 一、了解母猪的排卵期和一次受精时间 母猪发情周期为36-72小时,排卵发生在发情后24-48小时,排卵持续时间为10-15 小时,卵子保持有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0小时。 一次配种后,精子从子宫颈到输卵管壶腹大约需要2-3小时,精子获能需要3-6小时,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保持有受精能力的时间为24-36小时。 二、了解不同母猪的配种时间 了解了母猪排卵期和一次受精时间基本知识之后,结合生产上每天发情鉴定的次数,每个情期配种的次数等情况,一般在母猪发情后6-18小时开始第一次配种,间隔12-18小时再陪一次。 注意:母猪发情期与适宜配种时间因母猪的品种、年龄、个体、断乳后发情时间及饲养管理水平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建议:对国外引进品种母猪,应早配,因为国外猪的发情时间比较短;地方性母猪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配种时间可适当推后;青年母猪因发情持续时间较短,应早配;壮龄母猪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配种时间适当推后。 对于母猪断奶后的配种要求,根据经验母猪断奶后发情越晚,发情持续时间就越短,应早配;母猪断奶后发情越早,发情持续时间越长,配种时间应适当推后;如果配种过早,卵子尚未排出时精子已经衰老活力降低,即便勉强受胎,合子也很难存活,出现空怀或者产仔量少等不良现象。如果配种过晚,精子到达受精部位,卵子已经衰老,失去受精能力,也达不到受胎的目的;过晚配种还会出现母猪拒绝交配。所以生产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而掌握配种时间。

影响猪窝产仔数与出生重的主要因素

影响猪窝产仔数与出生重的主要因素 窝产仔数除与母猪的营养有关系外,还与胎盘形状有很大的关系。抓好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初生重的重要因素。 一、遗传的影响 出生体重是影响仔猪质量和存活的一个重要的性状,平均出生体重和总出生体重等性状有非常高的遗传力,分别为0.25和0.15。大多数生产者都知道,仔猪出生重低(<800g)和窝产仔猪不均匀是决定一窝仔猪断奶前损失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的遗传力也相当高,分别为0.10和0.07,表明这些性状有遗传改善的潜力。单纯追求窝产仔数显然可能导致比较低的出生体重和均匀度下降,因为窝产仔数和仔猪品质性状呈负相关。这意味着,单纯追求其中一种性状可能会间接促进对其他性状的反向选择。总之,遗传选择的重点应当在出生时创造出由优质仔猪构成的更大的窝重。 随着对影响多产性能的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虽然养猪业的平均窝产仔数可能还会不断增加。但是,窝产仔数的遗传力较低(0.1~0.15),因此,在群内对窝产仔数进行选育的效果很差。许多遗传育种学家试图通过遗传选育来提高猪的窝产仔数,但只取得了有限的遗传进展,而且成本很高。 二、环境、营养和管理的影响 环境因素中对窝产仔数影响最大的是温度,高温高湿可以降低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猪数和初生窝重。母猪的营养状态显著影响母猪的生理状态,受精、胚胎着床、胚胎发育等生理过程都离不开良好的营养状态。这些生理过程又是影响窝产仔数的主要因素。青年母猪应至少在配种前10d开始饲喂高质量日粮,自由采

食,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排卵率和窝产仔数。但如果在配种后2~3d内给青年母猪饲喂过多(超过2.5kg/d),又会降低胚胎存活率。以往的研究发现,猪的胚胎中富含精氨酸,妊娠40d时特别明显,在这个阶段,精氨酸对胚胎发育与存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发现,在妊娠期的关键时期调整日粮精氨酸水平可使活产仔数增加2头,活产出生窝重可提高24%。 在成群饲养的情况下,当猪群的数量过大(多于20头)时,会降低窝产仔数,尤其是青年母猪。配种选择在母猪排卵前0—24h(最佳为12h)可得到最多的窝产仔数。 三、配种管理的影响 青年母猪初配时的体重可以明显影响第1窝的产仔数、仔猪出生重、成活率和断奶重,这反过来又决定以后的窝产仔数。配种选择在母猪排卵前0~24h(最佳为12h)可得到最多的窝产仔数。为了根据排卵来确定配种时间,应搞清楚母猪和青年母猪的发情持续时间,应在70%发情期进行配种。 在配种的时候,对于青年母猪来说,性成熟(经历的发情周期数)对窝产仔数的影响比日龄和体重更重要。与首次发情配种相比,在第2个发情期给青年母猪配种可增加0.7个窝产仔数。如果在首次发情时先用结扎输精管的公猪给青年母猪交配,第2次发情再用正常公猪配种,这样得到的窝产仔数比第1次发情不配种的情况高0.7。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两个数字之间有没有加性效应。对青年母猪来说,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相结合比仅做人工授精获得的窝产仔数更高。 对成年母猪来说,如果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都做得很好的话,二者所得的窝产仔数没有差别。母猪断奶7d后发情比例的增加会导致分娩率和窝产仔数降低。至少85%的母猪应在断奶后第4~6d返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