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t值与z值

骨密度t值与z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骨密度t值与z值

导语: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如何读懂骨密度检测呢?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如何读懂骨密度检测呢?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骨密度t值与z值

1、读懂“T值”

实际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T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

-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2.5﹤T值﹤-1 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

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

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2、读懂“Z值”

“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

Z值≤-2 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

Z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其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值与参考值作比较。当出现低于参考值的Z值时,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而Z值正常并不能表明完全没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骨密度检查适宜人群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骨密度检查适宜人群有哪些 导语:骨密度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特别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很多人最近都在饱受着骨质疏松这种疾病给我们带来的困扰,骨质疏松就是因为骨密度过低导致 骨密度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特别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很多人最近都在饱受着骨质疏松这种疾病给我们带来的困扰,骨质疏松就是因为骨密度过低导致的,我们应该日常多进行一些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防止病情恶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骨密度检查适宜人群有哪些吧。 作为评价骨质量的重要标准,骨密度检查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特别的儿童和老年人,在骨质方面比较脆弱,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骨密度监测,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孩子缺钙、老人骨质疏松、容易骨折等情况。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到底。需要定期做骨密度检查的人主要包括: 一、中老年人每年都要做一次检查。 二、有骨质疏松家族病史的患者。 三、月经初潮晚的女性、卵巢功能异常或已绝经的妇女。 四、有慢性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的人。 五、长期抽烟喝酒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抗癫痫、肝素、皮质激素、化疗等药物者。 六、患有甲亢、甲旁亢、神经性厌食、Ⅰ型糖尿病、类风湿的患者。七、缺少运动者或长期节食减肥的人群。骨密度检查方法是怎样的?小编在天津民众体检中心实地考察了一番,其实骨密度检查的方法很简单,只需体检者将胳膊或脚放进骨密度检测仪里,不到两分钟检查就完成了,而且最新引进的骨密度检测仪没有任何辐射作用,整个过程也没有任何痛苦,检查结果也能马上在电脑上显示,非常精准。根据调查显示,如今唯一可以准确检查骨质疏松程度的方法就是进行骨密度检查,通过检查还能预测骨折危险性,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应该根据骨密度检查适宜人群有哪些的问题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骨密度检查,以便发现自己的骨头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一定要及时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检查,积极的配合医生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止病情出现恶化。 生活知识分享

骨密度检测的意义

骨密度检测的意义、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骨质疏松是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其特点为骨密度减低和骨脆弱性增加,因此极易并发骨折。骨质疏松可由老龄、妇女停经、内分泌疾病等造成。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50岁以上的人达50%,使其易于发生骨折,多见的是股骨颈、脊柱和桡尺骨这三个部位的骨折。骨质疏松症很少有自觉症状,不易早期发现,因此建议每人都要作一次骨密度筛查,以了解自身的骨质状况。? 我院治未病中心最新开展超声骨密度检测,该检测能诊断骨质疏松和评估骨密度水平,以便采取及时预防和治疗措施。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主要指标。通过扫描的方式,对受检查者骨矿物含量进行测定,提供有价值的可比性数据,对判断和研究骨骼生理、病理和人的衰老程度,以及诊断全身各种疾病对骨代谢的影响均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无创面,无痛苦的检查项目。? 骨密度测定的意义:? 1、检测骨矿含量,协助钙等营养缺乏的诊断,指导营养干预、治疗;? 2、根据年龄相对应骨密度的状况,预测骨营养状态及生长速度;? 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医生利用骨密度测量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4、骨折风险评估?骨密度(BMD)能够预测骨折风险,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您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您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那些人群需要做骨密度检查? 一、已经绝经或者年过65岁的女性; 二、年纪在70岁以上男性; 三、日常生活易出现疲劳、周身酸痛乏力、倦怠、多汗、 麻木、爱抽筋等症状时,就有必要去做骨密度检查。? 四、有的男性,如长期吸烟、喝酒、喝咖啡、 缺乏运动、挑食偏食的人; 四、有家族性脆性骨折的人群或者自己有过脆性骨折史者; 五、正在治疗的人可以通过检查骨密度来监测疗效; 六、孕妇在怀孕三个月时、六个月时要各检查 一次骨密度含量; 七、如果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甲亢等 会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要定期检查骨密度。

骨密度检测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骨密度检测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知道“T值”和“Z值”。大家能够看懂骨密度检测的报告吗?骨密度的正常值是多少呢?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 1、“T值” 实际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骨密度T值划分为三个阶段,各自代表不同的情况: -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2.5﹤T值﹤-1 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 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 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2、“Z值” “Z值”划分为两个阶段,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情况: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 Z值≤-2 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 Z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其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值与参考值作比较。当出现低

于参考值的Z值时,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而Z值正常并不能表明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老年人Z值正常不能代表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骨量丢失,骨密度呈减少态势,其骨骼的脆性也进一步增加,此时更需要参照T值来准确判断骨密度情况。如果年轻人骨矿含量尚未达到高峰值,应采取饮食、药物同时补钙,加强锻炼,使骨矿含量达到高峰值水平。老年人除药物饮食补钙外,适当活动和晒太阳,能使骨矿物质含量提高或不继续降低。运动和饮食对人体骨矿含量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实际监测证明运动员桡骨及脊柱的骨矿含量明显高于普通。摄入钙一样的情况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比不活动的人可保持较高的骨骼健康状态。高钙饮食的妇女其平均桡骨骨矿含量高于低钙饮食的妇女,活动量大而低钙饮食的妇女可保持较好的骨骼指数。 西奈骨密度检测仪提醒您,注意饮食调整,多吃含钙量多的食物,适度体力劳动或运动,可以减少骨量丢失和骨折的危险性。骨密度正常值是可控的,及时检测骨密度,及早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重庆市女性体检人群骨密度检测与分析

重庆市女性体检人群骨密度检测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09T12:09:36.2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20期作者:官书舟董小燕(通讯作者) [导读] 了解重庆地区女性体检人群骨密度情况,了解本地区骨质疏松的在女性人群中流行病学情况 官书舟董小燕(通讯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检部重庆 400016)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女性体检人群骨密度情况,了解本地区骨质疏松的在女性人群中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女性人群共计1257例,平均年龄49.8±13.6岁。依据体检者年龄段分组,共分别为5组,分别为年龄≤39、40~49、50~59、60~69、≥70。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美国GE公司)检测体检者腰椎(L1、L2、L3、L4)骨密度。结果:不同年龄体检者中,骨量减少分别为≤39组23例(10.8%)、40~49组71例(14.7%)、50~59组91例(35.3%)、60~69组107例(49.5%)、≥70组44例(50.6%);而骨质疏松分别为≤39组1例(0.47%)、40~49组7例(1.45%)、50~59组16例(6.2%)、60~69组33例(15.3%)、≥70组23例(26.4%)。各年龄组女性体检者的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上升,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降低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绝经后女性人群作为骨质疏松高位人群,应予以重点防治。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女性;体检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329-01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或骨微结构恶化为特征的全身系统性骨骼疾病[1]。当前,世界上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每年因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有890万人[2],给患者、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预防是降低骨质疏松发病率及有效降低继发疾病的最佳策略。特别是对中老年女性,绝经后,随着体内雌激素逐渐减少,骨质疏松发病率更是明显升高。因此,对女性群体进行体检骨密度检查,实现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本文现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体检的1257例女性体检者,了解其骨密度情况,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女性人群共计1257例,平均年龄49.8±13.6岁。纳入标准:正常体检者,规范完成各项检测。排除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高血压及代谢性疾病者,排除半年内服用影响机体骨代谢药物者。依据患者年龄段分组,共分别为5组:(1)≤39;(2)40~49;(3)50~59;(4)60~69;(5)≥70。 1.2 研究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美国GE公司)检测腰椎(L1、L2、L3、L4)骨密度。 1.3 诊断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所制订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T>-1.0SD时为骨量正常;-2.5SD

人的一生有骨密度最高值的年龄段

人的一生有骨密度最高值的年龄段,一般是25到35岁之间,这段时间的骨密度平均值与被测试患者的骨密度的比较,叫做t值,t值大于-1是正常,Z值是被测患者的骨密度与同龄人的比较值,比如测试患者是25岁,则与25岁的年龄的人的骨密度值比较,通俗理解就是t值是与最高值的比较,z值是与同年龄的人的比较。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实际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T值>为正常(一般人的T值在-1~1之间),T值<而>为骨量减少,T值<为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查:即BMD tests,是确定骨骼健康状况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鉴别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风险,监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人体多个部位都可以进行骨密度测量,如髋部、脊椎、腕部、足跟等。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建立在已知病人骨密度和正常年轻人骨密度平均值对比基础上的。骨密度的测量结果与健康年轻人数据两者之间涉及一个标准差(S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基于骨密度水平,如果T分数在“标准”范围内,则骨密度被认为正常,而比正常平均骨密度峰值低个标准差的人称为骨质疏松患者,这些人群最终超过95%的人发生骨折。 正常:骨密度在年轻人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内(+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1~个标准差(-1~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个标准差(低于 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个标准差,伴有一处或多处骨质疏松性骨折 没有,骨密度减少%,才属于骨质疏松;减少3%,严重骨质疏松。你减少%,48岁,说明你的骨密度还是不错的。 Z-值和T-值在骨密度测量中的意义 个体骨密度测量后往往与同年龄、同性别对照组及同性别年轻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这些值或用百分比,或用标准差表示,称为Z-Scores 或T-Scores,即Z值或T值。 一、Z-值的用法 在常规的光密度发研究中,Z-值是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病人的骨密度值和其参考值比较。Z-值+就意味着病人的结果正处于依年龄、性别和重组分组人群的中间值。Z-值则意味着病人的结果处于依年龄、性别和种族分组人群底部%的范围内。当处于按年龄、性别和种族分组人群底部或顶部%的范围内时,并不意味着骨密度自身有问题,而表明机体处于异常状态。这样,将病人的骨密度与相应同年龄、性别和种族分组进行比较,如结果处于土范围内时,表明统计学上时正常;如处于上述范围之外,则说明统计学上是异常。这个测定时假设参照人群处于一个统计学正态分布人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张顺聪 对于病人来说,低Z-值的临床意义是什么Gruber和Baylink 的研究报告回答了这个问题。在10年的研究中,他们检查了1000例非临床病例,这些病例Z-值低于,但还没有患病倾向。对这些病例是否在2年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观察发现:低Z-值,包括1000病例中999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事实,成为评估病人和考虑治疗方案的一个警戒值。在统计学上,异常低的Z-值,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

1-3岁育儿知识-骨密度正常值

骨密度正常值 【导读】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孩子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有的一些爸爸妈妈,经常会带自己的宝宝去做定期检查,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够更加确切的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而检查儿童的骨密度正常值也是其中的一项。 骨密度正常值 有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发育过程也是相当的用心,这就促使他们去参考许多的资料,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孩子生长中每一个阶段的正常值是多少,当然其中也包括骨密度正常值。那么1-3岁的幼儿,他们的骨密度正常值是多少呢? 首先,家长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的性别和年龄,因为这也是直接影响人体骨矿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孩子的骨骼矿物质含量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的差异,但是正常的参考范围一般在-1至+1之间。 其次,如果孩子的骨密度正常值在最低值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多晒太阳,这样做是最无害的补钙方法,也能让孩子的骨密度恢复正常值。 最后,如果孩子的骨密度正常值低于最低值的话,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去确诊孩子是否缺钙,以及缺钙严不严重,然后再根据医生的建议,给孩子适当的补钙,切记一定要根据检查报告来判断。 骨密度该怎么检查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缺钙的现象,如果情况不严重,多晒太阳,补充点钙剂,就能够有效的缓解孩子缺钙的症状。如果说爸爸妈妈不放心,其实很简单,给孩子做一个骨密度检查就可以。那么骨密度该怎么检查呢?随小编一块儿去了解一下。 首先,如果怀疑自己家的孩子有骨骼方面的问题,那么可以去医院做一些检测。在医生的建议下,做相应的项目。一般以做骨定量的ct为主,而这些检测能够有效的提供一些价值高的信息给医生。 其次,如果通过这些检查真的发现孩子的骨骼健康出现了问题,排除掉先天性的原因外,能够影响孩子骨骼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可能是营养方面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体育活动造成的骨骼受伤,或者是使用了一些对骨骼有害的药物。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的骨骼比较脆弱,一定要带他到正规的医院去进行系统性的检查。 骨密度检查有什么用 随着现在新手爸妈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也会特别关注儿童的骨骼健康,去做些相关的检查。但是还是有一些家长在问,骨密度检查有什么用?其实用处很多,听小编慢慢给你讲。 首先,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会严重的影响着儿童的骨骼健康。所以说,家长们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查,能够进一步的掌握孩子的身体缺少哪些必须的生长元素,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其次,对于婴幼儿来说,特别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时期,可以通过检查发现孩子是否出现了骨密度偏低的症状,如果有,那么意

BMD9超声骨密度参数及报告单说明

骨密度T值与Z值 左正常右骨质疏 松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如何读懂骨密度检测呢?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1、读懂“T值” 实际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T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 -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2.5﹤T值﹤-1 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 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 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2、读懂“Z值” “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 Z值≤-2 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 Z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其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值与参考值作比较。当出现低于参考值的Z值时,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而Z 值正常并不能表明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老年人Z值正常不能代表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骨量丢失,骨密度呈减少态势,其骨骼的脆性也进一步增加,此时更需要参照T值来准确判断骨密度情况

一、成年骨密度报告单 1.1 检查部位 支持的检查部位:桡骨远端、胫骨中段 1.2 SOS值 超声在媒介中的传播速度(speed of sound,SOS)不仅反映骨骼的矿物质密度,也可以反映骨骼的微观结构。

骨密度检查重点人群、参考指标及注意事项

骨密度检查重点人群、参考指标及注意事项 提到骨密度检查,有人不禁要问:“有必要检查吗?直接补钙不行吗?” 即使是天天补,但是否有补进去,做一个骨密度检查,就会很清楚了。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进行骨密度鉴定,有着以下3大作用: 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度的预测; 对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的骨量测量,从而制定安全的、最佳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病情随访及疗效评价。 适用人群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 7.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8.孕妇在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 指标分析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平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 正常T值>-1 骨量减少T值在-1到-2.5之间 骨质疏松症T值<-2.5 严重骨质疏松症T值<-2.5,同时伴有一个以上部位的骨折 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使用激素的患者,每隔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就可以了。如果要看骨质疏松

骨密度测定在健康人群体检中应用的价值

骨密度测定在健康人群体检中应用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3-11-18T11:02:48.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秦英[导读] 从我院数据来看,骨量降低未达到骨质疏松的人群占大多数,这部分人有许多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还将进一步丢失。秦英(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 637400) 【中图分类号】R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190-01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在人群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多,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率液随之逐渐上升;OP已成为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骨痛、骨折甚至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本文对我院在健康体检中所做的跟骨骨密度测定做了一定的分析,肯定了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在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健行了骨密度测定的人群进行分析。共1500例,男性616例,女性884例,年龄在19~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岁,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不分性别)为624例,占总人数的41.6%。 1.2检查方法我院采用Achilles Express 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进行体健的人群进行跟骨超声硬度指数(SI)测定,根据T值结果进行判定,诊断标准采用(WHO推荐)正常:T≥-1;骨量降低:- 2.560岁人群的OP总发生率为22.6%,男性为15%,女性为28.6%。《6》据报道,美国每年就有160万以上人口发生髂骨骨折,瑞典每年有6万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平均每2个50岁以上妇女中的1人余生即面临着骨折的发生。[7] 目前OP的诊断以骨密度测定为基础。多年来,临床上骨密度的测量技术以单光子吸收法(single photon absorptiometry,SPA),双能X吸收法(dun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CT测量技术(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等为主。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QUS骨密度测定技术以其操作简便、经济、便携以及较高的灵敏度、精确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众多研究表明超声跟骨密度测定结果与DEXA、QTC发有很好的相关性[2、3]。 跟骨是QUS测定最常用的骨骼部位之一[4、5],其主要原因是跟骨几乎全部为骨松质,对骨质变化敏感。此外跟骨两侧面近于平行,受试顺应性好,可减少由于位置变化而造成的测量误差。 已知影响骨密度的因素除性别、年龄外,还包括生长指标(身高、体重、BMI等)、饮食、运动、生育史、吸烟等[6、7、8]。众多的证据证实骨密度与身高、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较大的身高、体重可能提示有较好的营养状况,其骨密度值也高[9、10]。此外,体重增加对提高骨密度的作用可能是承重性外力对骨骼的作用,宇航员处于失重环境会导致骨量的丢失即说明这一点。 总之,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大,骨密度逐步降低,骨质疏松的患者率明显增加,尤其在女性更为明显。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些客观现象,应用渐变、价廉的方法提高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提高老年人的骨保健意识,对骨质疏松骨折的防治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 [1] 金世鑫,男性骨质疏松症:概况.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6(4):67-73. [2] 宋轶萱,樊继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医学综述,2008,14(3):400. [3] Marshall D,Brogi,Bindi G,et al.Bone density measurement-asystematic review{J}.J Inter Med,1997,739(suppl):1-60. [4] Person D,Masud T,Sabota O et al.A comparison of calcaneal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and calcaneal ultrasound for predicting the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from hip and spine bone densitometry. J Clin Densitom,2003,6(4):345-352. [5] Pinheiro MM,Castro CH,Frisoli A Jr,et al.Discriminatory ability of quantitative ultrasound measurements is similar to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in a Braxilian women population with osteoporotic fracture.Calcif Tissue Int,2003,73(6):555-564. [6] Gluer CC,Eastell R,Reid DM.Association of five quantitative ultrasound devices and bone densitometry with osteop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the OPUS Study.J Bone Miner Res,2004,19(5):782-793. [7] Rothenberg RJ,Boyd JL,Holcomb JP.Quantitative ultrasound of the calcaneus as a screening tool to detect osteoporosis :different reference ranges for Caucasian women,African American women,and Caucasian men.J Clin Densitom,2004,7(1):101-110. [8] 李平生,老年人骨质疏松[J],人民军医,2004,47(7):419-421. [9] SL.Osteoporosis:a complex disorder of aging with multipl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World Rev Nutr Diet,2005,95:35-51. [10] Adami S,Giannini S,Giorgino R,et al.Effect of age,weight and lifestyle factors on calcaneal quantitative ultrasound in premenopausal women:the ESOP study. Calcif Tissue Int,2004,74(4):317-321.

健康成人体成分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的影响_严孙杰

健康成人体成分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的影响 严孙杰,冯 霖,沈喜妹,杨立勇,张松菁,易如海,顔晓芳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成人体成分特点及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BM D )影响的差异。 方法 693例成人根据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全身脂肪、瘦组织质量和全身、腰椎、股骨BM D 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D EX A )检测。统计学处理应用Pea rson 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 结果 男性脂肪百分比低于女性[(22.15±7.12)%vs (32.30±6.84)%,P <0.01],瘦组织百分比[(73.81±6.86)%v s (61.19±10.80)%,P <0.01]和骨矿盐百分比[(4.07±0.47)%vs (3.89±0.64)%,P <0.01]明显高于女性。男性<60岁全身、腰椎、股骨BM D 与瘦组织质量、脂肪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60岁腰椎BM D 与脂肪质量呈正相关,但瘦组织仍影响着BM D ;女性随年龄增加,各部位BM D 与瘦组织质量之间相关性减弱,与脂肪质量相关性增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瘦组织是影响男性和<50岁女性BM D 变异的主要因素;在以绝经后女性为主的人群,<60岁女性体质量指数(BM I )或瘦组织仍影响着BM D 变异,≥60岁女性脂肪则决定BM D 变异。 结论 男性具有较多的瘦组织,是影响男性BM D 变异的主要因素;女性具有较多的脂肪成分,但对BM D 影响存在年龄上的差异,是决定≥60岁女性BM D 变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骨密度;骨质疏松;年龄因素;性别因素;脂肪类;瘦素;身体成分;人体质量指数;回归分析;光密度测定法,X 线 中图分类号: R363.273;323.4;R681.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194(2009)04-0301-05 收稿日期:2009-05-27 修回日期:2009-07-21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05263)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福州 350005作者简介:严孙杰(1964-),男,主任医师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性流行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容易导致腿骨、椎骨和腕骨骨折。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 D )是现今诊断骨质疏松及评价骨折危险的重要指标[1]。影响BM D 有诸多因素,近年来发现体成分的两大组分———瘦组织及脂肪对BM D 影响较大,但两者作用孰轻孰重目前还存在争议。当前多数研究仅在同一性别或某一年龄段中验证这种关系,很少关注这种关系的性别或年龄差异。笔者通过分析健康成人体成分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对BM D 的影响,以期为指导不同人群合理饮食、运动以及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提供参考和建议。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受试者为2006年1月-2008年10月体检的健康人群,分别来自福州市五区八县的社区、公司与企、事业单位。年龄(46.2±15.3)岁(20~86岁);男性374例,女性319例,男女之比为1.17∶1;女性绝经人数在20~49岁组为 2.1%,50~59岁组为92.5%,>60岁组则为100%;绝经年限在50~59组岁为(5.59± 3.27)年,>60岁组为(16.30±6.39)年,≥70岁组则为(26.00±3.86)年。排除心、脑、肝、肾疾病,既往无明确内分泌及 影响骨代谢疾病;6个月内未服用过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1.2 方法 1.2.1 体格测量 身高、体质量、腰围(W )、体质量指数(BMI )均按照1994年全国糖尿病普查统一标准进行。1.2.2 BM D 、体成分测量[2] 患者在室温静息状态下取平卧位,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DEXA ,prodig y 型,美国GE LUNA R 公司)测定,每日仪器性能检测及校对,扫描数据自动分析。测定全身、腰椎(L1-4)、双侧股骨BMD 和全身(总)脂肪、瘦组织、骨矿盐质量等体成分指标。其中: 体质量(kg )=脂肪质量(kg )+瘦组织质量(kg )+骨矿盐质量(kg ) 体成分百分比(%)=脂肪或瘦组织、骨矿盐质量/体质量×100% 重复性检验:体成分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64%和0.80%,BMD 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66%和1.15%。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一般情况比较用描述性统计、成组t 检验,变量间分析用Pearso n 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2.1 基本临床特征 成年男、女性年龄差别无统 301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J F ujian M ed Univ  July 2009,V o l 43N o 4

BMD超声骨密度参数及报告单说明

骨密度T值与Z值 左正常右骨质疏松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如何读懂骨密度检测呢?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1、读懂“T值” 实际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自己的骨密度是否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T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 -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2.5﹤T值﹤-1 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 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 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2、读懂“Z值” “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 Z值≤-2 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

Z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其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值与参考值作比较。当出现低于参考值的Z值时,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而Z值正常并不能表明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老年人Z值正常不能代表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骨量丢失,骨密度呈减少态势,其骨骼的脆性也进一步增加,此时更需要参照T值来准确判断骨密度情况

一、成年骨密度报告单 1.1 检查部位 支持的检查部位:桡骨远端、胫骨中段 1.2 SOS值 超声在媒介中的传播速度(speed of sound,SOS)不仅反映骨骼的矿物质密度,也可以反映骨骼的微观结构。 1.3 T值 表示患者骨密度高于或低于“年轻成年人”的参考均值的偏离程度,采用标准差(SD)单位表示。 1.4 Z值 表示患者骨密度高于或低于预期同年龄匹配值的偏离程度,可用相对于人群内部编号的标准差(SD)表示。 1.5 SOS曲线图 横坐标:年龄(岁) 左侧纵坐标:SOS(米/秒) 右侧总坐标:T值 三条曲线:中间为各年龄健康人sos平均值,上下分别为±1倍标准差 标记点:检测结果 绿色粗实线:骨量正常与骨量减少的分界线,T = -1 红色粗实线: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的分界线,T = -2.5 绿色区域:骨量正常

最新骨密度仪诊断标准

富顺博爱医院超声骨密度仪 诊断标准及风险预测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骨密度水平所做的骨质疏松症状定义。 正常:骨密度在年青成人平均值1SD以内(T值>-1SD) 低骨量:骨密度低于年轻成人平均值1-2.5SD(-2.5SD<T值<-1SD)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在年轻成人平均值2.5SD以下(T值<-2.5SD)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在年轻成人平均值2.5SD以下,且有过一次以上骨质疏松性骨折。 注:T值用来判定骨质疏松症(WHO标准) Z值定义:病人实测的骨密度与同年龄正常骨密度与同年龄正常骨密度均值的比较值。 ︱Z︱<1个标准差骨折风险较同年龄人较低,Z值每下降1个标准差,骨折风险较同龄人就要增加1.5~2.5倍。 骨密度测定的意义: 1、检测骨矿含量,协助钙等营养缺乏的诊断,指导营养干预、治疗; 2、根据年龄相对应骨密度的状况,预测骨营养状态及生长速度; 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医生利用骨密度测量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4、骨折风险评估骨密度(BMD)能够预测骨折风险,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您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您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检查骨质疏松症 1、骨密度检查可以:①在骨折发生之前检查骨质疏松症;②预测骨折风险;③通过再次检查评估骨质流失的程度;④监视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效果;⑤评价药物疗效;⑥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2、适用领域及适应症:内分泌科、妇产科、矫形科、儿科、骨科、康复科、老年医学科以及医学基础研究、军事、运动和航空航天医学等。

一、骨密度仪检查的适应症: 1、在常规X 光片上发现骨量减少,骨密度测量可以证实这种主观判断。 2、开始激素替代疗法(HRT)前的必要检查。 3、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或Cushing 综合症的患者。 4、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患者,在手术前的必要检查。 5、提前绝经或停经的患者,如厌食症,易饥饿症等。 6、器官移植后的患者。 7、母亲曾有过骨折的历史。 8、长期缺乏运动或卧床不起的患者。 9、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为了监测过量的甲状旁腺亢进激素的效果。 10、肝脏疾病患者。 11、甲状腺亢进或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的患者。 12、消化吸收不良综合症的患者。 13、身高下降4 厘米以上。 14、体重减少5 公斤以上。 15、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即使没有接受糖皮质激素。 二、通常下列人员应进行骨密度检测: 1、绝经以后的妇女。 2、60 岁以上的老年人。 3、发生骨折的患者。 4、考虑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 5、考虑延长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 6、抽烟、酗酒的男性:由于抽烟、酗酒,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中年男性骨量开始减少。如果您出现易疲劳、周身酸痛乏力、倦怠、多汗、麻木、爱抽筋等症状时,就有必要去做骨密度检查。 7、减肥的女性:在25到35岁这个年龄段,50%以上的白领女性骨质流失情况较男性还严重,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感觉腰背酸痛,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时下许多年轻女性因节食减肥、多坐少动、饮食不均衡等原因,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密度

CT骨密度测定临床价值 2008年07月10日19:16:30 Thursday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容易引起多发骨折及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有证据表明有一部分中年人也出现了骨质疏松症,其治疗周期长,后遗症多,为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尽早检测和发现骨质疏松症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医学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我们采用16层螺旋CT测量腰椎1~3椎体松质骨骨密度(BMD),为骨质疏松症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判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515例健康者(活动自如,无甲旁亢、肾及肾上腺疾患,未服用类固醇激素,无糖尿病,未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者)进行骨密度测量。男性274例,女性241例,年龄20~岁。分为6个年龄组: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79岁。 1.2 检测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N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扫描参数为:80KV,125mAs,重建层厚10mm,卷积核函数s80f,应用软件Osteo。病人取仰卧位,体模与人体长轴平行垫于腰下,中心与第3腰椎对准。床高125cm,先扫定位像。再选择腰1-3椎体中心线扫描,之所以选用腰椎进行测量,是因为脊椎椎体属于松质骨,是全身最早发生骨质疏松的部位,影像表现也最为典型。用本机自带骨密度测量软件(Osteo)进行测量。开启正常人骨密度测量界面,即可观察被测试者骨密度值。 2 结果 中国(抚顺地区)成年男女骨密度平均值曲线图走行与外国人大致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下降,40~49岁以后,女性下降速度明显快于男性。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标准差。我们的结果与余卫等[1]的QCT 测量BMD相似。 正常成人骨密度值见表1、2。骨密度平均值走行图见图1。 3 讨论 3.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目前,临床上

骨密度TZ值

如何读懂骨密度检测呢?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1、读懂“T值” “T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 -1﹤T值﹤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2.5﹤T值﹤-1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 T值﹤-2.5表示骨质疏松症; 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2、读懂“Z值” “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 Z值≤-2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 Z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其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值与参考值作比较。当出现低于参考值的Z值时,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而Z-值正常并不能表明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老年人Z值正常不能代表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骨量丢失,骨密度呈减少态势,其骨骼的脆性也进一步增加,此时更需要参照T值来准确判断骨密度情况。 错误!

据2008年公布的《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显示,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有2.1亿人患低骨量,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如何排解罹患骨质疏症的风险?刘宝戈主任医师提醒:“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及时了解自身的骨密度变化,然后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保护。对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期妇女来说,每6个月或一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家贴士A:当-2.5﹤T值﹤-1时,你应该怎么办? 人的骨骼总体呈现“正常——减少——疏松”的态势,在青少年时期将迎来人生中的“骨量峰值”,如果该阶段骨组织储备量充分,可有效避免女性绝经后及老年时骨量的大量丢失,继而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如果你已经处于骨量低的阶段,应该开始“亡羊补牢”了。首先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抽烟、酗酒、高盐饮食和过量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不健康习惯往往加速骨质的流失;其次,多晒太阳多做运动,在饮食过程中选择富含钙和维生素D 的食物,如牛奶、绿色蔬菜、海鲜、鱼类和豆类等。 专家贴士B:当T值﹤-2.5时,你应该怎么办? 一旦骨质疏松,无法“亡羊补牢”,经研究表明,现有的干预措施都无法使已经断裂的骨小梁再连接起来,也就是无法改变“骨质疏松症”的事实。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延缓骨质疏松的速度,有效防止骨折发生的危险。 如果你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除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单纯的进行补钙并无太多的意义,而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冶疗。此外,在日常生活起居过程中,应该慎防骨折的发生,一旦发生骨折应该积极接受正规治疗,避免擅自处理带来的后遗症,继而严重影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